制造业集群

2024-09-21

制造业集群(共8篇)

制造业集群 篇1

引言

金融风暴所引发的中国经济问题是中国内在已有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经济困难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制造业身处困境的表现。

郎咸平教授曾经用一个“6+1”的工业链条模型来解释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尴尬。特别是金融风暴以来外需锐减导致了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深受重创, 考虑到欧美经济短期内无法恢复, 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可持续, 产业升级已经是留给中国制造业唯一的出路了。而产业升级对于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资金需求。这对于国企而言这从来就都不是问题, 而对于吸收着中国大部分就业, 代表着最高效率的中小企业而言却是一个难题。如何对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进行金融支持?在当下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去解决该问题的时候了。

一、制造业融资难题分析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制造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单纯什么金融问题或企业自身问题, 而是代表着中国制造业主力的民营企业处在一个不平等经济体制而产生的问题。短期内这种制度不可能转变, 我们只能指望政府能主动为夹缝求生存的茫茫民企求得一条融资正途, 使得中国经济能再次起飞。

1. 我们先从企业自身来分析。

法人治理结构是沟通企业与投资者的桥梁, 目前在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 进一步也造成了财务管理混乱, 基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便压抑对其融资。当然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不利的融资环境也压抑了企业建立和改善治理结构的冲动。另外, 制造企业资产存量相对不足而无法难于提供与贷款相对应的抵押, 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这方面国家并非没有作为, 中国已有为数不少的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 但这些制度涉及为企业争取到的融资额也只是杯水车薪。

2. 跳出企业的视野, 我们看到则是中国金融系统过于单一的问题。

银行垄断了中国大部分金融资源, 而当初为“银政剥离”而采取商业银行市场化的结果却是银政的第二轮结合。而这新一轮结合直接导致了惊人的“挤出效应”, 2009年上半年的7.37万亿创纪录贷款的流向主要是国有企业和有政府担保的项目, 作为中国经济发动机的制造企业实质上并没受多少支持。

将视野跳出银行系统, 中国股市也不过是国企的专场, 即使是刚推出的创业板也不可能为中国海量的制造业企业输血。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提及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以满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指出这才能使自身规模小、融资期限要求灵活的制造企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而要完成这个想法最关键的就是金融体系市场化, 风险大不该是阻碍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说辞, 投资本身就是风险, 只要解决了制度完善和利率决定这两个问题, 市场的力量自然会将老百姓的存款输送到中小企业手里。但当前利率非市场化从根本上已经堵死了这种可能, 要想建立服务于中小制造企业的金融体系暂时还得靠政府包办, 而在各地制造业产业集群上搭建一个合格的政策性融资平台便是一则的良策。

二、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金融意义

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组成的群体。而是政策性融资平台是指由政府组织, 具有定向性及优惠性质的金融系统。如何利用产业集群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建立一个政策性融资平台来解决集群内企业融资问题。

产业集群政策性融资平台具备以下的运营特点:首先是担保方式, 这其中有多家金融机构进行层层担保, 这主要解决集群内企业的增信问题;其次是金融补贴, 典型的如代偿基金的建立, 这是以补充金融机构利益的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性;最后是系统内分工的优势, 这首先带来必要的金额监督, 其次带来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接下来文章将主要分析该平台如何合理利用产业集群的特点以发挥作用:

1. 首先产业集群企业本身的集中性、同质性及相关性, 加

上政府机构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数量的集中再加上同质性则为系统内的金融机构了解集群内某个行业的整体信息及个别企业的相对信息提供了可能。而相关性体现在集群内部的产业链上, 这为进一步了解企业具体到销售前景或者是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信息。此外, 层层担保也有利于信息交流和来自金融机构及政府机构的监控。

2. 该系统极大地实现了信用增级, 分别体现了风险分散和利率补偿的作用。

这里有两条线, 第一条在金融机构上, 中小银行提供贷款, 担保公司为其担保, 大型金融机构再为前两者进行再担保。第二条线体现在政府代偿基金上, 其建立本身就是为了降低项目贷款的风险, 使其和既定低利率相匹配。今年的北京高端制造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的成功, 证明了代偿基金在融资平台中的重要作用。

三、制造业产业集群融资平台的策略

下面从制度、创新及监督等方面针对该种融资平台提供一些务实的建议:

1. 当地的行业协会或工业促进局应该是此类融资平台的策划人, 因为他们对制造企业及其金融状况有着充足了解。

作为策划人首先应设法得到政府 (如市委、市政府) 的支持, 因为该工程涉及整合多方资源, 且耗时较长, 需要“一把手”的强力推动及维持。这首先要求策划人做出一份漂亮的GDP增长报告以打动领导。此外, 还要组建一个协调有各方利益及工作的组织委员会。

此外, 任何金融创新往往要健全配套的法规, 否则常常伴随着负面的套利现象而导致金融工具不能按照预期效果发挥作用。今年4月份北京财政局主导出台了《北京市高端制造业担保代偿资金管理办法》就有力地支持了其代偿基金发挥应有的功效, 对其他平台的建设起了示范作用。如该法规对于担保抵质押物的规定, 对重点支持领域的具体规定, 对年担保费率上限的规定等都对其他同为制造业产业集群融资平台法规建设具备很好的借鉴意义。

2. 首先是金融上的创新。

先说信用评级问题, 短时间内建立可靠的公司治理来规避信息不对称是不现实的, 只能另辟他径。如对于产业集群内部是同质性制造企业的产业集群而言, 横向比较至少能为集群内部的企业做出指标排序以达到信用评级的作用, 具体指标应该是对企业产量、成本、技术工艺或财务指标如现金流量、资金周转率等的综合评定。其次由于集群内部存在着产业链条上具备相关性的企业, 我们仍然能从贯穿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中找到如何对链条上的企业进行相对信用评级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对链条上下级需求分析以得出企业产品销售量及成本数据, 以此对一些财务数据进行一些测算。

在具体金融业务方面, 最基本应建立“见担即贷”的绿色通道。此外, 如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业名牌担保贷款”和“供应链贷款”等创新融资服务都很有现实意义。其中前两者涉及专利及工艺鉴定, 需要行业协会建立一个详尽客观的评价系统, 而“供应链贷款”其实质是在对同一产业链建立一个“信用共同体”, 对于产业集群而言, 由于同一产业链的企业在地理上临近, 数量上的集中及产销衔接密切都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只要发挥集群内部信息优势就能切实做到信用增级。

在常规业务上笔者认为可以多开发动产质押融资, 把质押设定在动产上的担保权益。参考中国的《担保法》可知, 相比于抵押, 质押由于实施了转移占有, 担保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担保物权更容易实现, 因此, 无论是对于银行还是对于企业, 动产质押都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融资担保方式。虽然存货消化早已是解决, 但当前中国的企业存货量据统计仍高达5.5万亿, 特别对于制造业而言是具备很大的空间, 也有利于发挥集群内的规模优势。

3. 最后关于监督的问题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

集群内部企业在享受优惠的同时是理应承担起信息全面披露的责任。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政府机构, 都应对集群内部企业的负债比率、现金流情况及销售情况拥有更多的知情权, 当然这是建立在对信息保密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担保代偿基金管理机构而言, 作为非市场主体参与金融活动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贷款担保项目申请信息披露体系。还有就是对于担保公司贷款担保的监督, 担保公司虽为市场主体, 但大多已经沦落为企业撬动银行贷款的工具, 在发挥其专长对企业贷款条件进行调查上已经失去了动力。为了避免产业集群内部出现“次贷”, 有必要对于协议加入产业集群的担保公司业务规模进行限制, 比如也设资金担保费率上限等。对于代偿基金, 个人认为其使用应该直接跟项目挂钩, 特别应该向技术创新项目倾斜。在监督方面应事前事后审查并重, 且担保代偿基金管理委员会不应该是唯一的审查机构, 因为这难保其独立性, 笔者建议成立独立专家小组另外审查企业申报的项目, 审核原则主要集中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结束语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涉及到了国计民生早已是刻不容缓。而中国制造业企业里目前不缺动力、方向和人才, 缺的是鼓励机制和融资支持, 特别是融资支持。中国此前的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中国距离建立全面而多层次金融体系尚有距离。再加上利率改革停滞不前, 注定了吸纳绝大部分金融资源的国有大商行不会垂青中小制造业企业, 而是把大多资金输送给效率低下的国企和重复投资的政府融资平台里面, 造就典型的“马太效应”。这在制造业既滋生了产能过剩, 又阻碍了升级换代。

在产业集群条件下的建立政策性融资平台是对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是一种创新, 但也只是治标之策。根本上的出路在于政府放开对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这涉及进一步市场化中的门槛、定价权及竞争环境方面的问题。但考虑到20年来各级政府借助金融资源强行推动经济增长的国情, 要让政府放手推动增长的金融利器, 这又谈何容易呢?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8.

[2]王勇, 何国华.平台融资与中小企业信用增级[J].经济管理, 2007, (20) .

[3]王晓霞.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策略[J].企业活力, 2009, (4) .

[4]袁兴超.构建中小企业社区融资平台问题的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 2007, (2) .

制造业集群 篇2

具有特色的制造业集群是嘉兴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从现象看,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导致集群内企业(产品)品牌逐步出现,而这些品牌的产生又促进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其具备的“磁场效应”一方面能帶动区域经济要素集聚,促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吸引外部要素与市场需求流向区域内集群企业,推动集群升级、企业创新与品牌建设。因此,如何加快区域品牌的培育发展,实现制造业集群与企业(产品)品牌、区域品牌互促提升,是区域保持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嘉兴依托制造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特点

1、区域品牌的分布范围广泛

一是区域品牌分布的空间范围比较广泛。到2014年末,嘉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制造业集群达到26个,在五县两区均有分布。二是区域品牌分布的行业领域广泛。嘉兴基于制造业集群的区域品牌遍及全市不同性质的行业,既涉及秀洲纺织、平湖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也涉及南湖特钢、秀洲光伏等新兴制造业集群。

2、区域品牌的组织结构复杂多样

嘉兴制造业集群的行业性质、发展历史不同,使得以之为依托的区域品牌组织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类型:(1)多核竞争型。如海宁皮革制造业集群形成的就是以慕容、雪豹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组织结构。(2)单核领导型。如嘉善太阳能制造业集群构建的就是以昱辉阳光为单一核心的组织结构。(3)寄生型。如平湖服装制造业集群内的企业大都从事代工生产,忽视企业(产品)品牌建设。(4)错位共生型。如王店吊顶制造业集群众多知名企业针对不同顾客群推出了市场定位各异的特色产品,逐步形成错位经营。

3、区域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的协同效应逐渐显现

嘉兴制造业集群采用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策略,区域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到2014年末,嘉兴制造业集群所具有的国家级品牌达到了78个,省级品牌达到了158个,集群区域品牌、集体商标等达到了12个。“雅莹”、“友邦”等一大批企业品牌逐步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

二、嘉兴依托制造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1、制造业集群层次偏低,区域品牌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嘉兴的制造业集群大多属于走低端道路的低成本型制造业集群,初级产品、加工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整机产品、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少,虽然皮革、毛衫、纺织、化纤等制造业集群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品牌效应,但它们带给人们的联想仍然是某种产品的产地,而不是高性能、高质量商品的象征。

2、自主品牌数量偏少,区域品牌建设后劲不足

目前,虽然嘉兴制造业集群中开展品牌建设的企业日益增加,但成效不够显著。部分企业依然热衷于贴牌生产,品牌建设的意识不够强,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经费。如濮院和洪合针织毛衫业开展贴牌生产的加工企业的比例达到了80%左右,采用自主品牌运营的企业为数不多。这直接导致区域品牌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3、知名企业(产品)品牌相对匮乏,区域品牌建设缺乏有效支撑

对制造业集群而言,龙头企业在推动集群自主创新、转型与升级、品牌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嘉兴制造业集群却严重匮乏可以带动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升级的大型龙头企业,这也直接导致集群中知名的企业(产品)品牌的数量太少。如桐乡崇福皮草制造业集群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然而集群内仅仅拥有中辉、银杉、雪球等少数几个有影响力的品牌。

4、“所有者”缺失,区域品牌的管理容易失控

区域品牌为制造业集群内企业所共享,而“所有者”缺失会让区域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公共物品”,如果制造业集群中的某些企业的产品发生问题,其结果是严重影响区域品牌的声誉。同时,以集群商标形式存在的区域品牌虽有了产权主体认定,但认定过程中缺乏准入条件与品牌保护的不到位也容易导致品牌管理失去控制,从而导致区域品牌价值下降、对产权主体贡献不显著等问题出现。

三、依托制造业集群建设区域品牌的主要措施

1、建设创新型制造业集群,塑造区域品牌形象

创新型制造业集群的特点是质量优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与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下企业之间自发地开展合作活动。嘉兴制造业集群要进行区域品牌建设,必须从低端路径向高端路径发展,不再主要依靠数量、低成本扩张优势而是通过创新优势来获取竞争力。

为此,一方面要开展标准化建设。通过加强在原材料采购、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产业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工作,力争将部分集群标准上升为国家和国际标准,实现产品的权威认证。

另一方面要优化集群组织结构,提升专业化协作水平。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导、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的专业化分工为依托,在大型龙头企业与本地中小型企业之间构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促进产业链整合度的不断提升。

2、注重培育自主品牌,保持区域品牌持续发展后劲

第一,企业要树立自主品牌建设的理念。对于嘉兴制造业集群内那些依靠贴牌生产的企业而言,其经营理念必须由以产品经营为核心,改变为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观念上来,由建设品牌投入大、周期长、成功率低,不如贴牌生产见效快的观念,转变到品牌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来。

第二,必须培育自主品牌塑造的能力。制造业集群内的企业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实现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从生产制造向以科技为依托的自主创造转变,提升产品的档次。

3、着重打造知名企业(产品)品牌簇群,支撑区域品牌发展

其一,制造业集群内的大型龙头企业要努力建设知名品牌。集群内的那些持续创新能力强、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的行业龙头企业要努力创建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同时,这些龙头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强化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带动行业内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在提高制造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的同时,使企业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其二,集群内大型龙头企业要提高品牌运营的能力。一方面,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资金、渠道等各方面优势,对集群内中小企业进行紧密型或松散型的兼并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龙头企业要利用品牌优势,通过联合、虚拟经营等途径,扩大品牌经营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通过品牌运营促进集群内知名品牌数量的快速增加,逐步聚集成知名品牌簇群,进而促进区域品牌影响力的提高。

4、明确区域品牌所有者,促进区域品牌的管理

一要确立区域品牌的所有者及管理主体,明确区域品牌使用的“红线”。对已经注册为集体商标的区域品牌应由管理主体制定集体商标的使用标准和约束条款。结合不同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状态,通过实施会员制、分成制等各种办法使得集体商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要在区域品牌使用过程中加大管理力度。包括:以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抓手,引导企业加强标准化、检验检测等技术基础工作,共同维护区域品牌的美誉度;在集群层面制定区域品牌使用保护程序与内部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内外品牌进行良性竞争。

参考文献:

[1]关于嘉兴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建议;http://www.0573zsh.com/news/news1248.html;2015-12-08

制造业集群研究回顾与展望 篇3

二战以来,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发展主流,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都显示出空间上集群的定位式。[1]制造业是一国或一地区的重要支撑产业,制造业集群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举足轻重。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冲击,对制造业的影响更深。许多制造业集群出现了发展停滞甚至衰退现象, 部分集群已经进入调整期,面临如何发展、如何升级等问题。研究制造业集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外研究理路简析

现代意义上的产业群研究始于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力领域的国际权威之一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他明确提出了“产业群(Industry Cluster)”的概念,并指出地理上的集中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升级[2](Porter,1998)。Saxenian研究美国硅谷与128公路的创新问题之后,提出美国硅谷的发展可归功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因为网络有助于隐含知识扩散,隐含知识越多区域集聚作用越强。(Saxenian,1991)。[3]Harrison认为,创新网络的根植性对产业区来说是很重要的。(Harrison,1992)[4]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Guerrieri和Pietrobelli通过对众多产业集群演化过程的研究发现集群演进的方向是不确定的(Guerrieri & Pietrobelli,2000)。[5]Bell和Ablu则指出从长期来看,技术是推动产业集群演化的主要动力[6]( Bell & Ablu,1999)。Cook和swann(2001)等学者认为,在产业集群形成以后,有两个因素会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加速发展,一是集群内小企业的成长,二是集群所吸引的新进入者。(Cook & Swann, 2001)[7]

在关于制造业集群研究方面,其演进在协同竞争中发展,Ahuja Gautam提出协同竞争观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战略新意境(Ahuja Gautam,2000)。[8]Scott 和 Stoper认为,由于顾客需求日益复杂化、离散化,要想建立一个有利可图的“盈利产业”,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并树立稳固的优势地位,就不得不与其他企业、甚至是过去的竞争对手合作,共同激发消费需求,共同开发市场,甚至共同防御竞争带来的威胁,从而实现双赢或者多赢。(A.J.Scott & Stoper M.,2003)[9]

可见,国外学者的集群研究关注经历了“集群、集群创新演化、制造业集群协同进化”的基本过程,研究逐渐细致深入。

2 国内学者的研究进展

新技术革命、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化趋势愈加明显,现已发展成为新经济版图的重要构成单元(郭淑芬,2005)。恰恰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世界制造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魏双盈,2007)。而“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性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经济的入门之处和增长捷径(周虹,2005)”的论断为中国发展制造业集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制造业集群的研究也逐渐多并深入起来。[10]实践上,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 在我国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都形成了密集的制造集群(王桂花,李南,2008)[1],如长三角的汽车及零件产业集群、珠三角的通信电子产业集群及四川、重庆的军事装备制造业集群等。(单洪颖,郭立夫,2008)[12]。浙江大学郑健壮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制造业集群”是在某个特定地域上以“联系”为纽带(本质)的一群制造业企业和相关组织(200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罗勇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中国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研究。他的计算结果表明,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在不断提高,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成为产业地理集中的“前三甲”。 [13]兰肇华等运用LQ系数方法对我国制造业集群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制造产业已在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天津等七大区域形成了产业集群现象,湖北的产业集群现象刚刚显现,山东是新兴的制造业集群区域。[14]有学者则对纺织业进行了生存状况的实证分析(郑文智,2007)。[15]

然而,也有学者指出,我国的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科技创新能力弱、品牌建设不足、物流支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缺乏管理人才和熟练人才是中国制造业的5个劣势。(黄本笑,骆琴,2005)[16]我国制造业集群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的机械电子设备等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较快,但产业配套性较低,产业链不完整,尚处于集群发展初级阶段。[17]我国的大部分产业集群还仅处于制造业扎堆的“准集群”状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能力不足。(蔡国兆,张和平,2009)[18]

对制造业集群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索也有少量文献,如学者武云亮指出,应积极促进其由低成本优势转向创新优势,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提高产业附加值,节能减排,以保证制造业集群的集约化和持续性发展。(武云亮,2008)[17]集群研究的著名学者王缉慈研究认为,使集群能经受经济波动的考验,以实现集群的升级,我国的很多集群正在集群治理方面做出努力。例如,保护知识产权,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促进产学研合作;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产业联系,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投资环保,以及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等。[20]总之,产业技术链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技术产业化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21]我国制造业集群的持续演进、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均需依赖科技、依赖创新。

3 研究展望:重视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研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城市集聚效应以及高创新性等引致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就集群的创新问题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群方面。强调高新技术的现在,制造业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22]也有学者对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表现,如纺织业集群等做过案例分析,但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创新特性,不同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特征表现也可能不同,从而不同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机理与路径也不尽相同,研究评价传统制造业集群的创新演化机理与路径、集群创新能力提升模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同时,制造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新技术相结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业,但我国的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16]我国制造业集群发展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17]在创新愈益重要的背景下,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完善是其竞争力获得、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我国积极准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今天,了解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现状,考察这类产业群的创新特点以及如何提升传统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研究传统制造业集群的创新演化机理与路径,推动以产业为核心的集群升级, 增强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集群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有关制造业集群的研究在逐渐丰富。国外学者的集群研究关注经历了“集群、集群创新演化、制造业集群协同进化”的基本过程,研究逐渐细致深入。我国学者主要从制造业集群化趋势与空间表现、某制造业集群的实证分析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以为,对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研究将成为研究的新增长点。

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机理分析 篇4

1 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分析

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将导致企业在同一区域集中的现象。外部经济有3种类型: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韦伯最早提出聚集经济的概念,他在分析单个产业的区位分布时首次使用聚集因素[2]。韦伯认为,集聚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各个工厂为了追求集聚的好处:利益的增大、成本的节省而自发形成。因此,他认为集聚的产生是自上而下自发形成的,是通过企业对集聚的好处的追求而自发形成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通过其新贸易理论发展了其聚集经济观点,其理论基础是收益递增。克鲁格曼的产业集群模型认为,企业和产业一般趋向于在特定的区位集中,然而,不同群体和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集结在不同的地方。他认为.中间投入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规模扩张这类市场因索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可称为经济型外部性:而人力资本溢出、技术扩散带来溢出效应可称为技术型外部性[3]。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管理知识,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中隐性知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隐性知识的载体主要是个人,大企业的的技术工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往往具有很高的技术能力,当这些技术工人流向小企业的同时也将知识带给了小企业。同时大企业的高级管理、销售或技术人才是衍生的中小企业的建立者,他们拥有建立企业所需建构知识。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复杂的配件往往需要对产品结构非常熟悉的人才,而对组织的建构而言,高级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往往能够快速有效的建立先进的管理结构和内部合作程序,因此在经济、社会因素的作用下这些人才开始建立衍生企业。

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高投资,资金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讲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另一方面是由于装备制造业需要耗巨资购买高质量的科研仪器设备。资本是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血液”,没有资本支撑,装备制造业企业将寸步难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能够满足装备制造业企业各阶段发展要求。通过多层次的市场机制,在有效满足装备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迫使装备制造业企业努力降低风险,提高运作质量和资产价值,主动在不同层面之间寻求与自身条件相符的比较优势,从而不断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

专业化的分工可以使得在装备制造业集群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上都有不止一个的参与者,这样既能够保证良性竞争(成本降低),又能够实现共同学习(生产效率提高)。这些功能通过3个过程来实现:(1)分解是把装备制造业产品划分成各类有批量的“中间产品”,以“中间产品”作为组织装备制造业产品生产的生产单元;(2)扩散是根据装备制造业总装厂的要求把配套的装备制造业部分装件甚至含主要的构件的制造尽可能安排协作制造,使装备制造业工厂成为综合性的总装厂;(3)组合是把本厂以及扩散到外厂或总装生产线以外的各种“中间产品”在总厂内完成综合性的总装配,以形成完整的装备制造业制品。

装备制造业配套产品专业性强,专用性投入要求大,专业化的生产要素多。每一个装备制造业集群中都至少会有一个核心的企业,并且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很长,有上下游的企业会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由于制造制造业品种多、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或是小件单步聚生产,如果只由一家生产的话,生产教率较低。实行以产品为导向型生产组织后,主要企业只承担必要的主体加工、装配、焊接等工作,形成总装厂生产模式,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交易费用的降低,必然选择集群化生产模式。

2 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分析

装备制造业集群在某一个区域形成以后,根据本地的优势,装备制造业集群会以一定的规律发展,根据集群内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分工与合作的形式,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会按下面的演化过程发展。

2.1 水平集聚阶段

在区域因素优越的地区,区域因素本身的作用就可以吸引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聚集,形成装备制造业集群。由于制造制造业品种多、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或是小件单步聚生产,当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迁移到某一地方后,产业内的配套企业为节省成本的办法就是也把企业或把企业的一部分迁移到该地方,迁移对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都有利益上的好处。由于交易成本与地理距离成正相关,企业通常在本地寻找交易对象,从而促成地方企业集聚的形成[3]。当某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定位于某一区域时,同类厂商彼此相邻并从事类似的经济活动能够产生巨大的利益,厂商也倾向于选择在某种特定技能的劳动力几种的区域设厂,这种优势在特定区位的集中组合形成制造业的聚集效应加速了吸引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形成。集聚效应则与区域的条件无关,它是由于企业的聚集而产生的相对优势,并可以使企业降低库存,减少存货成本。邻近的企业更易实现集体采购,不仅使投入品价格降低,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多是以生产或销售类似产品并相互竞争的企业组成,它在集群形成和专业化的早期阶段扮演决定性的角色,集群内部,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都集中于某一项产品的生产或销售,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企业以水平联系分工来完成产成品的生产或销售。在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水平集聚形成过程中,既有偶然因素又有确定因素,区装备制造业集群既可以由市场自发形成,也可以在政府的作用下强制培育而形成,这种集群的形态应称为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水平集聚阶段。

2.2 纵向集聚阶段

区装备制造业集群水平集聚阶段形成后,大量的同类的制造业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竞争者的加入如同催化剂,对竞争双方都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使整个区域的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同时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长,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再大,也无法生产全部的配套产品。并且随着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大企业通常在保留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将其他产品逐渐分包,交与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进行专业化的生产,这样即对大企业进行了“瘦身”,又能带动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分工和协作阶段,只要企业在某一个环节拥有比较优势,就可以在集群内创建企业并获得发展。因此建立企业的门槛下降了,新建企业只要在某些环节有独特的创新,企业只要能在分工和协作的环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企业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发展空间。在这种类型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中,大量中小企业围绕一家或几家大的核心企业进行协作配套,大企业处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支配地位,众多中小企业处于外围或下属,主要为核心大企业进行特定的专业化加工,或根据要求提供专门化产品,这种地域结构也称为轮轴式产业区或产品链群,集群进入扩张的第二个高峰期即纵向集聚阶段。

2.3 网络集聚阶段

在装备制造业集群纵向阶段形成以后,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逐步形成,但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随着上下游企业的不断合作,科研机构不断加入逐步结成网络,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中以及企业之间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的日益加强。装备制造业集群内企业建立了丰富、发达的共生网络。小企业可以突破自身生产能力的限制,也可以通过生产技术合作来促进新技术的扩散应用。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扩散过程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4]。在这种网络联系中,即有业务的交流,价值的流动,物资的流动,也有信息的流动,人员的流动等等。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应该是“大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这种网络联系即为装备制造业集群内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也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形成集群外的企业所不具有的竞争优势。在这个阶段中,几家或十几家大中型企业利用垂直一体化的关系,与其他小企业(作为分包商)进行合作生产经营,而集群内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也存在水平关系上的相互合作,这种形态的集群称为网络集聚阶段,如图1所示。

3 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各阶段的特征分析

(1)在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水平集聚阶段,以初等生产要素为基础,装备制造业企业主要是因追求生产要素低成本和专业化市场需求而集聚一起,进而演变为同业合作竞争和创新的氛围,形成集群。专业市场主要指不同规格,不同质量和品种的同类产品聚集,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专业市场是与该地区的市场需求、地理区位、资源察赋和技术积累等因素相关。此是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集聚和外部经济互为强化,区域核心竞争力不高,仅仅形成了在区域优势。企业逐步加入,在水平集聚阶段,集群网络还没真正形成,企业之间合作特别是纵向间还不明显,横向方面仅仅是同类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己经开始显现,科研机构仅仅在基地服务上出现。区域内创新环境还未形成,企业间信任基础还不稳定,而且缺乏大量的资金支持。

(2)在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纵向集聚阶段,从企业规模方面来讲,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构成比较复杂,既有掌握核心技术、规模庞大的大企业,又有面向专、精发展,生产方式灵活的中小企业。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长,集群中的核心企业规模再大,也无法生产全部的配套产品。大企业通常在保留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将其他产品逐渐分包,交与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进行专业化的生产,这样即对大企业进行了“瘦身”,又能带动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核心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围绕核心企业开始运作的企业越来越多,但他们大都依靠当地的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内生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土地、资本、知识资源等等[5]。装备制造业集群会以大企业为核心形成纵向的产业链,逐步形成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装备制造业集群表现为体现产业链关系的集聚模式。装备制造业显著的产业特征是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服务链长。它本身包含机械、电子、电气、仪器、仪表等众多行业,与冶金、化工等部门具有密切关系,是生产部中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都比较大的产业部门,纵向专业供应链关系十分明显,不像一般产品的产业集群有很多同类企业,一个典型装备制造业集群一般只有几个、甚至于一二个大型企业,其他都为中小型企业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

(3)在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网络集聚阶段,在装备制造业集群内部,逐步形成横向与纵向的共生网络,从而使使装备制造业集群形成集群竞争优势。处于网络集聚阶段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中既有大型核心企业,更要有大量的中小型配套服务企业。核心企业是那些能够识别市场机遇,善于与其它机构建立并管理各种关系的企业,装备制造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性角色。在这种集群模式中,核心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最终组装与生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对规模经济反应敏感的配套产品.而中小企业大多分工生产技术要求低、批量小、专一业性分工度高的各种零部件与半成品[6]。首先,核心企业在地方产业网络的组建、管理与领导方面的能力较高,以其较强的地方凝聚力,促进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结成网络。其次,核心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示范效应。核心企业通过创新取得明显的经济绩效,会在当地产生较强的外部效应和示范作用,使其它企业在较低风险、较明确的发展路径以及较高的预期收益等激励下,成为核心企业创新的模仿者和追随者。再次,核心企业能够推动创新成果的网络扩散。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态的独特性就在于其基于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而形成的个体之间的稳固网络交易者与网络之间的良性互动使产业集群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7]。在新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核心企业通过外派专业技术人员对承包商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测,使其创新成果沿着产业网络传递给各级承包商;随着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也会沿着产业网络汇集到核心企业那里。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中隐性知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隐性知识的载体主要是个人,大公司的技术工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往往具有很高的技术能力,当这些技术工人流向小企业的同时也将知识带给了小企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高密度聚集,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间的组织形式灵活多变,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精益生产方式容易实现。从而区域装备制造业业集群起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经济体,步入自我发展的良性阶段。

4 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的动力因素分析

4.1 大企业孵化(成长或进入)

大企业孵化,这是区域装备制造业水平集群转向纵向集群或网络集群的最直接动因。

这里面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随着大企业的进入,与大企业相配套的中小企业也相应地跟进,由此演化成一个网络性资源全面的进入。另外一种情况是在装备制造业水平集群内部,随着中小企业的壮大,纵向集群或混合集群逐步显现。它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分散到集聚,再由集聚到集群的发展过程。随着企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同类企业和关联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聚。装备制造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产业集聚客观上要求相互关联的企业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其相对集中于工业园区,若干乡镇,并建设好交通(道路与桥梁)、水力、电力等基础设施,创造要素集聚条件。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某些中小企业规模扩张形成大企业,已社会化协作为基础与其他中、小企业并存,形成类似与生物生态系统的互补共生集群。

4.2 协同创新激励

在区域装备制造业纵向集群或混合集群中,由于大、中、小企业及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资源优势不同,导致各自的创新能力也不同。各行为主体为了突破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局限,获取一种额外的创新优势,都会积极地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优势主要表现在:(1)企业合作伙伴间的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2)分担研究开发成本、分散风险(3)获得研究与开发的规模优势;(4)促进企业间知识的流动,获得企业范围以外的技术专长(5)快速获得新技术或市场。所以在这种协同创新优势的激励之下,集群会逐步转向协同创新群落,协同创新激励也就成为了装备制造业纵向集群演化为网络集群的最直接动因。

4.3 知识溢出

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优势的制高点,它不仅要发挥大企业的技术领先作用,主要通过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形成系统的波及途径和渗透效应,从而在某些产业中逐渐掌握核心技术能力。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加速了企业的模仿性和技术的快速传播,它和集群外知识溢出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与溢出,而非编码化知识溢出主要是通过非正式交流获取的,这也是产业集群外企业无法做到的[8]。正是基于对技术溢出的追求,企业才有了集群的倾向,产业才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装备制造业集群。马歇尔认为,产业在特定地区的聚集有利于新知识和新技能在聚集一起的企业之间传播和应用,因为信息在当地流动比远距离流动更容易。这样就产生了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谓的技术外溢效果。产业的聚集使得“行业的秘密变得不再是秘密,而成为众所周知的事。事实上,由于企业扎堆,某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所获得的技术知识信息,包括管理方式、新技术、新工艺等,有很大一部分会外溢出去(原因是一般知识部分非排他性和技术工人的自由流动以及扎堆企业的非正式、正式交流)成为集群内企业的公共知识、技术。

4.4 竞争与合作

区装备制造业集群出现后,大量的制造业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为了争取较多的顾客,两个竞争者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品种、改善服务,改良生产设备,增加投资,开拓新的市场等。在没有专利保护的前提下两个相邻的企业之间的模仿是很容易发生的。因此创新-模仿-再创新一再模仿,如同发动机推动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力水平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向外扩张市场。如果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的扩展带来的总收益大于竞争带来的总成本时,竞争双方的经济收益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增加。上升的经济利益会进一步诱惑新的生产者的加入在创新一一模仿-再创新-再模仿的机制下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张。而在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方面,由于企业规模小,企业生产加工能力的不足。当一个小企业一旦接到限期完成的大笔订单时,它即便拥有先进技术也很难按期交货,因此它必须主动地与装备制造业集群中的其他同类企业分享大批量订单的生产任务,并根据生产合同的技术要求来组织生产。这样,通过分享订单生产任务,小企业不仅可以有效突破自身生产能力的限制,还可以通过生产技术合作来促进新技术的扩散应用。根据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分工发达,竞争中有合作的企业共生网络,提高了市场组织化程度、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组织成本,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产业链条更加紧密,企业在这种网络中”共同优胜”,避免“共同劣汰”。

5 结语

总之,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的机理,是指在一定环境下,将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的的各影响要素建立联系和实现组合,并作用于区域装备制造业的集群演化的过程。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动态经济系统,动力因素作为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结构体系,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把握住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因素,建立一套准确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机制,才能对集群发展做出适合的调节和控制,以促进集群的良性循环发展.

摘要:首先分析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的过程与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求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的机理,最后构建出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的动力机制,本研究对揭示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的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过程,动力因素

参考文献

[1]崔万田.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1-46.

[2]WEBER A.Alfred Weber’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9.

[3]李斌.产业集群演化升级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经济论坛,2008(3):7-9.

[4]张哲.基于技术扩散的产业集群创新动力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2):111-113.

[5]李瑞丽.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5(4):107-109.

[6]方澜,王莉.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的形态分类研究[J].经济学研究,2009(1):61-66.

[7]顾慧君,王文平.基于社会网络的内生型产业集群演化解释[J].现代管理科学,2005(12):27-29.

制造业集群 篇5

城镇化进程对经济结构的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现了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 传统农业向新兴的现代农业转移。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发展一直处于缓慢阶段, 通过观察, 发现主要是因为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拉低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这些相对落后地区的主要特点便是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 相应的配套工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同时, 资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流入城镇化较高的发达地区, 进一步加大了地区之间的差异。在政府实施落后地区的城镇化各种手段中, 产业集群一直备受关注。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将资源整合, 将产业集群地作为“阵地”向周围辐射。但是, 这种观点是否能够禁得起考验, 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2 指标选择、数据与描述

2.1 指标选择

本文选取的指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指标是对产业集群衡量, 主要采用的是空间基尼系数;第二部分指标是对城镇化的成熟度衡量, 主要采用的是城镇化率, 具体的细分如表1所示。

2.2 数据说明

模型中涉及的指标主要以全国各个地区的就业人口为对象, 本文采用的实证数据集的时间跨度是从1995年~2011年,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3 描述性分析

本文将全国31个省作为样本, 将31个省划分为东部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 、中部 (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10个省区) 和西部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 三个区域。

2.3.1 空间基尼系数

本文利用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将1995年~2011年的中国各省的制造业进行加工汇总 (见图1) 。整体上,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从1995年到2001年, 制造业集群程度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 从1995的0.000918经过6年时间上升为2001年的0.00186, 平均每年上涨大约0.015%, 此阶段为低速集群阶段;从2001年到2007年, 制造业集群程度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 从2001年的0.00186经过6年时间上升为2007年的0.0063, 平均每年上升大约0.075%, 此阶段为高速集群阶段;从2007年到2011年, 制造业集群出现上下波动的趋势, 此阶段为震荡阶段。

资料来源:根据对1995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从三个区域的实际情况来看, 可以发现我国的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集群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而且东部地区的变动情况和全国的情况非常吻合。相比之下, 中部和西部的装备业产业集群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对1995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2.3.2 城镇化率

如上文分析, 全国整体的城镇化率一直是稳步上升, 从1995年的29.04%经过16年时间上升为2011年的51.27%, 平均每年以1.39%的水平稳步攀升。同时也可以观察到, 在2003年前后, 我国城镇化率突破了40%, 可以将此作为分水岭, 所以, 可以将2003年之前和之后做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对1995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从1995年到2003年, 城镇化率从29.04%上升到40.53%, 上涨幅度为1.44个百分点;而从2003年到2011年, 城镇化率从40.53%上升到51.27%, 上升幅度为1.34个百分点。近些年城镇化的进程速度放缓, 主要由于过度扩大城市范围会造成耕地问题, 国家不得不谨慎采取措施, 使得城镇化进程速度不要过快。

3 实证分析与结果分析

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建立Var模型之前, 需要对各项指标和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将GINIR和URBI进行自然对数处理, 从表2中可以看出Ln URBI的ADF值是小于5%的临界值的, 可见不存在单位根, 然而ln GINIR是不平稳的。将ln GINIR进行二阶差分从而实现了其平稳性。

3.2 Var模型估计及检验

3.2.1 granger因果分析 (单向因果关系)

从表3看, 在5%的置信水平上, 滞后阶数为1和3时, 都反映出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动会影响城镇化率的变动, 然而, 城镇化率的变动却不能导致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动, 这与我们的直觉是相符的, 即产业集群的程度提高必然大量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然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一定会直接导致产业集群的形成, 两者呈现出单向因果关系。在滞后阶数为2期时, 两者都不存在任何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3.2.2 滞后阶数确定 (滞后1期)

从表4的检验结果看, 滞后期确定为1期时, AIC为-10.9856为最小, 滞后期再发生变化便会导致AIC增加。这一结论与上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相一致, 从而可以确定var模型构建中, D2ln GINIR和ln URBI的滞后期阶数选定为1期。

构建滞后一期的var模型, 从var模型的拟合度来看 (见表6) , ln URBI的可决系数达到了99.9%, 拟合程度非常好, 但是D2GINIR的可决系数为50%, 相对稍低, 但是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 模型整体拟合效果比较良好。

3.2.3 模型整体的平稳性检验

从表7看, 该模型具有2个变量, 每个变量具有一个滞后期, 所以检验结果包含2个特征根, 分别为0.9635721和0.4776956。从图4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 特征根的模都在单位圆内, 所以达到了构建脉冲响应函数的要求。

3.2.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Var模型往往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进行分析模型受到冲击响应其他变量在当期和未来几期的变化轨迹, 其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变量间的动态影像和交互作用, 如图5所示。

图5信息说明, 产业集群的空间基尼系数变动1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在滞后一期出现了负向变动, 在滞后二期和四期以及之后稳步回升, 可以说产业集群的空间基尼系数在影响城镇化的初期是产生了负作用, 随后这种效果逐渐消失。

根据上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产业集群程度较高的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且影响全国整体的集群水平, 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度明显处于低端位置。研究发现, 出现负相关的影响关系主要是体现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程度达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

4 结语

4.1 依靠产业集群加快城镇化建设存在短期效果

产业集群大面积建设并没有得到数据上的论证, 这主要是因为“短平快”的产业集群建设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却难以保证集群的效益对其进行弥补, 大量产业集群缺少统筹规划, 多个产业集群间形成重复并进行恶性竞争。城镇化建设既没有强大效益作为支撑, 也没有保证就业, 从而难以长时间为继。

4.2 城镇化没能加快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从统计分析上看, 城镇化会加快使得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的结论没有得到证实。这说明, 单纯依靠城镇化建设发展, 以产业集群为经济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并不现实, 但统计分析还包括了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因此, 难以下结论说城镇化建设对产业集群发展作用是好还是坏。

参考文献

[1]莫少颖.论农业产业集群与西部农村城镇化[J].特区经济, 2006 (1) .

[2]胡顺延, 周明祖, 水延凯, 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制造业集群 篇6

徐州地区是以机械制造、化工和原材料工业为特征的老工业基地, 发展先进制造业将是振兴徐州的重要载体。徐州是我国南北经济的过渡带, 也是东西部经济的连接点。培育徐州地区的产业优势和促进徐州地区经济腾飞, 从南北方向看, 它将起到连接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链条作用;从东西方向看, 它将成为东部经济向中部地区乃至西部地区延伸的领跑作用。因此, 实现徐州制造业集群创新性发展, 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 将快速提高徐州经济在这种链条作用和领跑作用的影响力。

一、借鉴“沙堆模式”发展徐州的先进制造业, 在不断提高沙堆高度的同时, 带动沙堆覆盖面扩大, 形成顶尖技术发展与产业规模扩张共同推进的格局。即以大制造业基地的思维来发展徐州的制造业, 除了包含装备制造之外, 还应该把能源基地建设和材料基地建设一并纳入江苏省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 为振兴徐州提供更广空间和更大舞台。

1.抓好顶层设计, 规划徐州装备制造业高地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装备制造业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我国对此已经高度重视、重点支持, 大飞机工程、高速铁路工程都是依靠装备制造技术高度发达而推动的战略性项目。从徐州发展历史看, 装备制造业是提高徐州产业和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途径, 应该成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要载体。

徐州是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较早的地区, “徐州制造”在国内外已有一定声誉, 全市数十万产业工人的生计与制造业的兴衰密切相关。可以说, 重振装备制造业雄风是徐州几代人心中的愿望,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近期, 徐州市领导提出了装备制造业振兴、电力工业优化、化工产业壮大、冶金工业提升、高新产业培育的发展战略符合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需求。据此, 进一步拓宽思路,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整合徐州现有产业优势, 在徐州老工业基地上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徐州市现有机械企业460多家, 约占工业企业总数的40%, 拥有了徐工集团、徐州锻压机械公司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 可以说已具备很好的打造机电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条件。在徐州打造的机电装备制造业基地, 可以集聚工程机械、特种车辆、矿山机械、建材机械、农用机械、材料成型装备、新型机电液部件、高性能标准件等。另外, 从国家产业政策看, 未来在风力发电装备、垃圾燃烧发电装备将有巨大市场需求, 徐州市应对此充分重视, 及早启动。其中的关键在于, 只有具备高端技术的研发能力, 掌控核心技术, 才能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常立不败之地。要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不断提高徐州市制造业层次, 积极开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 增强核心竞争力, 走出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经过几年的努力, 徐州市的高新制造业业必有一个飞跃性、突破性发展。

2.挖掘资源优势, 打造中国能源制造业基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能源产业应该也被当作一种制造业来看待。目前所使用的各种能源, 如化石能源、风能、水能、各种核能、太阳能等等, 均需要大量的制造装备来实现, 能源开发设备需要更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对于传统能源产业, 例如, 煤炭、石油、电力等开采和生产过程已经成为一个复杂工业过程, 其生产模式向高效和绿色生产方式转变。因此, 形成一条低污染、少排放、高效率的煤炭与电力高效利用的产业链将是徐州打造未来能源基地的特色途径。

当前, 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 生物能源也随之越来越被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说, 生物能源更具有制造业特色和前景。目前利用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生物能源的方式引人注目, 也是新的发展点。徐州作为农业资源大市, 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林业科技开发试验示范区, 很多县区具有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势条件, 研究表明平均1公顷牧草能生产2 800升生物乙醇;此外, 种植的麻风树、木薯, 以及环境污染形成的海水藻、淡水藻都是生物质能源的良好来源。如果通过开发这些原料来制造生物能源, 那么徐州的农业优势就可以转变为生物能源产业优势。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 煤炭探明储量36亿吨、预测储量69亿吨, 但由于储藏条件限制有相当一些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 此外历史上的煤矿开采约有70%左右的资源未被利用。当前, 将我国储量丰富的煤炭通过化学方法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制备液体燃料成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战略中的重点途径之一。中国矿业大学在12年前成功研究出当时国际上领先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历经多年改进, 技术日趋完善, 已在重庆地区废弃煤田稳定产气。如果利用此专项技术与化学工艺结合, 就可以形成目前成本最低、工艺环节最少的新型煤制油技术, 将为徐州打造新型能源基地提供新思路, 从而把徐州老工业基地的煤炭储量优势转为煤制油能源优势。

3.瞄准国家需求, 积聚新材料制造业重地

徐州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 加之具备能源供给优势, 有条件成为我国新材料制造的重要基地。徐州的铁矿石、石灰石、石英岩等预测储量8.3亿吨, 这是发展高性能钢铁冶金的重要基础;徐州的石膏矿探明储量3.2亿吨、预测储量44.4亿吨, 这是纳米矿物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的重要支持;徐州的岩盐矿藏探明储量5.53亿吨、预测储量21亿吨, 这是化工材料的发展支撑;还有已具产业规模的电解铝、多晶硅制造业将逐渐成熟。

这些基础条件都为集聚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生物材料、电子材料、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提供重要条件。经过谋划, 有可能在高性能钢、轻质车辆材料、新型建材、多晶硅及其延伸产品等方面实现突破, 我们需要针对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集中攻关、强势研发、集成制造。

二、借鉴东北工业基地崛起的经验, 把技术创新作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强大推动力, 强化大科技理念, 集成全省尤其是全市科技资源面向徐州老工业基地这个新战场攻关, 以更大政策和资金力度为徐州提供技术创新支持。

据调查, 辽宁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行动中, 促使9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与省内外150余家重点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 共建省级以上各类企业研发中心310个, 产学研技术联盟410家。通过集中优势兵力, 布局战略要点, 在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重点行业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 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新产品, 实现新产品产值900多亿元。这对徐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徐州科技实力较为雄厚, 现有独立科研院所31家、科技开发机构335家、21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在中国地级城市中位居前列。因此, 要突出以人为本,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 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要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重点在于集合优势科技资源, 围绕建设徐州制造业基地分类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投入专项资金实施重大技术攻关;着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构建新型产学研战略联盟。坚持企业主动、市场拉动、产学研联动和政府推动的思路,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究开发相结合, 加强集成创新, 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集成和突破。

三、充分利用省内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创新能力优势, 调动它们参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积极性, 以不惟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 建立强势的校企创新基地。激励各方联合技术攻关, 围绕振兴徐州制造业的关键技术进行研发, 让企业掌控自主技术产权, 逐步从“徐州制造”向“徐州创造”转变。

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都市圈迫切需要高层次的智力支撑。徐州高等教育资源极其丰富, 拥有以全国重点高校中国矿业大学为龙头、以省属高校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为骨干的12所各类高校, 是江苏省第二教育大市。在振兴徐州的进程中, 要将高校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 将高校的影响扩展到最广;同时高校以自己的资源、人才优势加入到徐州的发展之中, 提升徐州竞争力。这是高校和城市逐渐融合、互相依赖、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全国煤炭龙头院校-中国矿业大学的8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大的科研实力,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高效能源, 实现煤炭资源的深加工, 是对徐州新型能源发展战略和发展徐州制造业的重要支持。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关于能源开采与地方环境保护的研究也有所成就, 并在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值得推广, 这对于走环保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分重要。此外, 对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规划进行局部调整, 紧密围绕振兴徐州制造业需求, 发挥本地高校的技术创新作用, 谋求建立几家校企共建的技术研究院, 使之成为面向徐州经济发展的技术研发基地。加快徐州科技服务优质平台建设, 依托国家级中国矿大-大学科技园, 进一步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充分利用国家有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为徐州的制造业发展创造新平台。由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性, 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来发展装备制造业, 必然要有一部分体现国家的意志, 得到国家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徐州是江苏的老工业基地, 也是重工业基地。现在所遇到的问题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非常相近。江苏对徐州的发展可以采取类似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中央制定了多项政策扶持资源转型城市发展, 徐州应主动联合济宁、淮北、枣庄等资源即将枯竭面临转型地区申请减税、产业转型、塌陷地复垦等资金和政策, 走向新型发展之路。在开采新的煤炭能源时, 徐州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 即从资源开发、资源保护、城乡结合这三方面考虑制定综合规划, 尽早解决和避免上述问题, 为徐州制造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机遇和支持。

总之, 加快徐州制造业的发展是一条充满挑战的不平坦之路, 也是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如何走好这条路, 在新的历史阶段, 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不断推进徐州市制造业的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努力促进徐州市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从整体上不断提高徐州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任重, 何明升, 等.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创新问题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27-30.

[2]董小森.浅析徐州市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J].商业时代·理论, 2005, (14) :78-79.

[3]仇方道, 种伟.徐州市工业行业结构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2) :8-10.

[4]徐匡迪.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中国发展观察,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会专号:13-15.

[5]邱彦.中国制造业在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 (11) :5-8.

制造业集群 篇7

装备制造业占我国工业各项经济指标的比重高达20%以上,根据数据统计,历年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在1/4~1/3之间,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率比GDP的增长速度要高,装备制造业是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由于装备制造业的知识技术日益进步,行业和技术分工也越来越细,知识技术的交易和共享又不能像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有效的流通,这将促进企业进行跨组织的知识交换和共享。装备制造业知识具有稀缺性并且难以模仿,如隐性知识和专有技术等,当该企业自身资源无法满足其成长需求时,就会主动向组织外部寻找这种资源,通常表现为与集群内外的其它企业进行合作,形成相互依赖的网络关系。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已有所论述,在国外,Boari&Lipparini提出:核心企业和它们的组织网络在产业集群知识扩散和知识转移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集群创新发展的驱动力[1];Seufert等人指出:知识网络框架由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各行为主体在它们关系中所运用的资源和制度特性三方面构成[2];Inkpen把知识网络近似于知识联盟并认为:知识联盟是战略联盟的一种,它指企业与企业或其他机构通过结盟方式,共同创建新的知识、进行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3];Giuliani指出: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是非均匀的,拥有强大知识资源及能力的企业往往会成为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中心[4]。

在国内,姜照华,隆连堂等从知识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提出基于知识供应链的知识网络结构和网络创新能力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知识网络动力学模型,并从知识网络结构优化的角度探讨了知识关联强度矩阵的调整规则问题[5];李文博,郑文哲等基于个体企业层面、企业间层面、网络层面3个维度构建了知识网络结构的测量模型[6];王岚界定和剖析了核心企业在集群知识创造和转移中的角色和作用,对基于核心企业驱动的全球——地方系统化知识联结构建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全球—地方知识网络的互动和平衡来提升集群持续创新能力[7];欧光军,李永周深入剖析知识网络能力,构建了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生成模型[8];李国策,王晰巍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将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这一特殊对象分为产生、发展、成熟、衰退四个运行阶段[9];王瑛探讨了集群知识网络规模、知识网络交流密度及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明确了集群知识网络特征对知识创新能力及集群升级的影响机制[10];张玲等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网络结构与知识创新活动的关系[11]。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知识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由于集群知识网络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尤其是对行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研究很少,

本文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具有不同链接模式这一观点出发,从知识网络层面研究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管理,提出了三种链接模式的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内部结构及外部环境,本研究不但为装备制造业知识管理研究的提供新视角,同时也填补了相关的理论空隙。

1 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分析

装备制造产业不仅对产业关联要求程度高,对技术含量要求高,对研发水平要求高,而且装备制造业技术内在关联性较高,因此,集群网络结构有利于知识在装备制造业集群内部快速流动。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的基本组成要素主要包括:网络结点(装备制造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网络中各个结点之间联接而成的关系链条、网络中流动的生产要素及其他创新资源[12]。

装备制造业集群中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内,每类行业都拥有规模优势的大型核心制造企业,并且其周围还吸聚着大批中小型配套企业。高院、科研院所是装备制造业集群社会网络的知识创新源,金融、保险、行业协会等服务体系是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力[13]。

2 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分析

知识网络可以促进影响装备制造业集群系统成长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驱动因素的互动,满足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装备制造业集群内部成员以及为之提供基础性资源和外部环境都是知识网络的要素。知识网络运行机制的重要一点是建立一个宽松的知识交流的环境,以实现知识在集群内不同的企业间进行知识共享,从而构成以装备制造企业为中心的知识网络结构体系[14]。

2.1 以知识链为主导的知识网络

以知识链为主导的知识网络是基于大量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控制核心技术,并按照生产上的垂直联系组成的多层次承包、再承包的垂直系列网络,在这种垂直的生产网络中,供应链上相临节点企业间由于分工和协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尽管知识网络和生产网络并不完全一样,但它们仍相互关联。在知识网络内部,核心装备制造企业是起到主导作用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其中核心装备制造企业是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结构的核心力量;配套企业通过产品、服务等形式与核心大企业结网;产业内部还存在着与核心企业竞争或者产品互补关系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分布于集群网络中,它们经营灵活,柔性好,彼此间竞争程度高,对核心制造企业存在技术、产品、规制等方面的依赖[15]。

该知识网络结构具有如下特点:知识复杂,知识技术专业化程度高;知识管理需求高、R&D投入较高;生产系统复杂,而配套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知识技术优势,见图1。

2.2 以竞合互动为主导的知识网络

以竞合互动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内部,所有装备制造企业是知识网络的主体,所有装备制造业企业产品具有相似性,这是产生竞争的原因。知识网络节点之间共同的利益、目标及各自的发展潜力是各节点之间进行合作的基本内在动力;竞争的压力、变革的压力等是节点间进行合作的外部动力,通过知识网络节点之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使集群既获得了所需的创新资源,又降低了创新风险。集群内外部知识节点之间能否通过知识网络形成协同效应、达到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中的知识流动与学习机制,节点间沟通不力、信息流动不畅,各方就难以融合,信任与合作是知识网络不可缺少的治理机制,节点各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即知识共享与创新而进行合作。

以竞争互补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有如下特点:同一产业内部产品种类比较多,而且不同企业之间知识互补性比较强;技术知识复杂程度相对不高,具有一定系统集成性,见图2。

2.3 以公共性投入共享或互补为主导的知识网络

以公共性投入共享或互补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内部,装备制造业主导企业有多个,且每个主导企业都有配套企业与跟随企业,这些主导企业是知识网络的主体,每个主导企业与小型配套企业都有着频繁的知识、技术交流和服务。而主导企业间的知识交流与服务较少,主导企业与外部网络结构联系密切,知识交流与技术服务频繁。

以公共性投入共享或互补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有如下特点:装备制造业集群中每个主导装备制造企业周围存在一些小企业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配套;主导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比较少,知识网络结构比较松散,彼此之间的联结主要体现为对公共服务、信息等的共享;(相比较而言,主导装备制造企业与外部的知识流动十分紧密,企业的关键技术、核心知识、目标市场、甚至高级人才招聘均来自网络外部,见图3。

2.4 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外部环境

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外部环境与其它经济要素的互动关系构成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结构的外层,其它社会经济要素主要包括为装备制造企业服务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人才市场、交易市场、以及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担负着培养人才和传递知识的重任,教育培训能够起到促进知识流动的作用;政府部门在集群知识网络中提供政策支持、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环境氛围创建等,另外,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杠杆等对集群内主体要素的行为产生导向性影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新知识、新技术的源头,是知识最重要的创造机构,通过开发新技术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集群内部知识、技术的传播和扩散。装备制造业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需要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其产学研合作方式直接影响整个集群知识网络的效率;装备制造业集群内的行业协会与各类服务机构往往兼具市场灵活性与公共服务性的特点,一方面协调规范集群内企业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增强装备制造业集群内的创新活力[14],见图4。

3 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集群知识网络普遍受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网络开放度、网络稳定性、网络强度的影响;装备制造业集群中配套制造企业、要素供应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跨产业配套企业等知识网络构成要素的完备度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3.1 网络规模

知识网络规模度量的是网络的大小即知识网络包含的节点数量。从个体角度看,知识网络规模的大小决定了集群能够获取的知识资源的丰裕程度,知识网络主体与其他机构或主体联系越多,知识网络规模就会越大[16]。在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的三种结构中,以公共性投入共享或互补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的规模最大,以竞合互动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的网络规模最小。

3.2 网络中心度

网络中心度是指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是个体参与到众多的联结中而在网络中占据的一个重要位置的程度,在网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企业由于其核心的网络地位增加了企业与其他网络主体结盟的机会[15]。在知识网络中的相对中心度越高,其在知识网络中就越处于一个战略优势地位,其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和权力越大。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的三种结构中,以知识链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中心度最高,以公共性投入共享或互补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的中心度最低。

3.3 网络开放度

知识网络开放度主要考察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与集群外部企业和机构知识合作、服务、交流关系,知识网络的开放度意味着集群企业与全球供应链中先进企业、群外研究机构、客户等主体知识交流的程度[17]。集群企业不仅需要积极利用本地知识网络,更需要积极的参与全球知识网络,为企业获取知识提供更广泛的渠道,给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带来了更多知识资源与信息资源[18]。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的三种结构中,以竞合互动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的开放度最高,以公共性投入共享或互补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的网络开放度最低。

3.4 网络稳定性

知识网络稳定性最先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使用。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是指知识网络主体与其它成员主体进行知识交流的关系持续程度。在我国,许多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都偏好与本地关系企业、客户合作,形成较为稳固的本地知识网络,一些主导企业有意识地培养能够与自己长期合作的合作伙伴,许多中小企业更倾向于为固定的一家或几家大客户生产配套产品。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的三种结构中,以知识链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的稳定性最好,以竞合互动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稳定性最差。

3.5 网络关系强度

知识网络关系强度是衡量网络关系特征的重要维度,网络联系强度的大小描述了行为主体联系频率的高低和组织资源对联系承诺程度的高低。企业间的频繁交互对于隐性知识的传递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物理上的接近能够使企业更方便的接触到技术人员,便于知识溢出的产生。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的三种结构中,以竞合互动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的网络强度最大,以公共性投入共享或互补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的强度最小。

3.6 知识网络构成要素的完备度

对于装备制造业集群而言,需要发展优势产业带动其他类别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振兴,并最终发展和完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大规模的集聚优势,形成各类型企业密切合作与分工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地方企业配套网络组织体系形成和构成要素的发展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能够为装备制造业集群提供必要的智力服务和劳动力资源,有助提升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

4 实证研究

4.1 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

长春拥有一汽集团和众多有实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形成了长春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为了实施对价值链、知识链高端环节的控制,实现产业升级,作为核心企业的长春一汽应该对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系统化知识网络的互动。长春汽车产业集群是典型的以知识链为主导的知识网络结构,在集群内部知识网络中长春一汽集团是主导企业,是集群知识网络的主体;长春市拥有各类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400多家,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企业2家,特种车和改装车企业17家,摩托车制造企业1家;长春市建立了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长春市汽车行业协会是相关企业的利益代表主体。这些企业及机构作为长春一汽的配套制造企业,要素供应企业,生产性服务业,跨产业配套企业是形成以知识链为主导的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内部要素。

4.2 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影响因素

基于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分析,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是考虑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并参考国内外学者知识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结合长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具体情况而设计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影响因素进行验证,然后采用联合分析法对长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比较各因子权重,得出长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各因素的影响大小。

4.2.1 研究假设

假设1 网络规模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假设2 网络中心度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假设3 网络开放度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假设4 网络稳定性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假设5 网络关系强度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假设6 知识网络构成要素的完备度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4.2.2 问卷设计

在设计问卷的问题和选项时,利用5级李克特量表对上述分组进行评分(非常同意=1,非常不同意=5;很少=1,很多=5)。最后,对所有被调查者的答案加总然后取平均值,对于只有一个问题的问题项,则以3.5为分界点,平均值大于3.5的表示被调查对象中大多数人持不同意的看法,小于3.5大于2.5的表示被调查对象对该问题的态度是有争议的,而小于2.5的表示同意。本研究变量设计尽量采用国内外现有文献已使用过的量表,具体见表1。

4.2.3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问卷的信度是考查一组问题是否测量同一个概念,组成量表题项的内在一致性程度如何。故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前,必须考察其信度以确保测量的质量,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度越大。本文采用分项对总项相关系数以及Cronbach’s α系数来检验文件的信度,其中以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以大于0.6为佳,最低不宜低于0.47,Cronbach’s α系数大于0.75表示信度相当高,系数介于0.47~0.75表示可以接受。

4.2.4 数据分析

首先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变量与变量之间路径系数的估计值及各路径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可以通过路径分析得出。路径分析是一种实证性技术,根据样本数据验证假设的因果模型是否合理。分析准则是:结构参数如果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为正或者负值,则说明两变量正或者负相关;如果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不论正值还是负值,都说明两变量之间关系不显著。本研究的路径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见表2。

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联合分析法进行分析,联合分析法使用“推导重要性”方法而非“规定重要性”法,对不同属性水平进行关联评估,作为判断组合效用的基础。首先,筛选属性水平共有3*2*3*2*2*2=144种组合结果,组合轮廓的最小数目的计算公式为:C=L-A+1。其中:C表示最小组合轮廓数目;L表示所有属性水平数的和;A表示所有属性数的和。

因此,组合轮廓的最小数目为:(3+2+3+2+2+2)-6+1=9。当用这个最小数目来作研究,说明估计误差时就有困难,一般推荐的组合轮廓数目应该是最小数目的1.5~2倍。所以,本文在采用正交设计处理后,得出16种组合结果。

计算属性的模型和方法有多种,本文采用一般最小二乘法回归(OLS),本研究运用SPSS17.0中的语法编程进行联合分析,得出五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值见表3。

运行结果显示Kendall's tau检验系数高达0.703,双尾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2,Pearson's R 检验系数高达0.786,双尾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1。由此可见,两个相关系数的检验都是非常显著的,模型拟合的精度是相当高的。所以,我们认为联合分析模型所作出的假设和得出的成分效用值是合理的。

4.2.5 结果分析

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来看,网络规模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的假设成立,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中的成员企业数量越过对知识网络影响越大;网络中心度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的假设成立,在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长春一汽集团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中心度最高,长春一汽处于一个战略优势地位,其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极大;网络开放度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的假设成立,长春一汽积极利用本地知识网络,并且积极的参与全球知识网络,为企业获取知识提供更广泛的渠道,给长春汽车产业集群带来了更多知识资源与信息资源;网络稳定性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的假设成立,长春一汽集团与本地关系企业、客户合作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本地知识网络,长春一汽集团有意识地去培养能够与自己长期合作的合作伙伴,许多中小企业就是为长春一汽集团生产配套产品;网络关系强度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的假设成立,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企业成员与本地供应商及客户知识交流频繁,并与行业协/商会、政府部门知识交流频繁;知识网络构成要素的完备度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成立,长春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了各类型企业密切合作与分工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长春一汽集团的配套制造企业与跨产业配套企业比较完备。

从联合分析法得出结果来看,开放度21.534%,可得结论,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开放度是促进组织间知识流动的优势环境,集群内企业只有共享知识的动力和自觉性,才能真正促进知识网络;而在集群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中,网络的构成要素的完备度对长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同样有正的效应;网络的关系强度对知识网络的影响最小,这表示在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中,联系频率的高低和组织资源对联系承诺程度的高低对知识网络的影响较小,我们认为这是由知识传递的高效性所引起的;在二级指标当中产业集群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在14个二级指标中比重最大为9.834%,这说明长春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对知识网络的影响最大,集群只有完善健全知识交流的激励机制,才能加速集群的发展,增强集群竞争力。

5 结语

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使得知识管理在装备制造业集群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知识网络作为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管理的主体,成为构筑集群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通过对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的分析,提出了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模型。探讨了装备制造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影响因素分析,利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长春地区汽车制造业进行调研,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利用联合分析法分析了影响长春地区汽车制造业集群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因素排序为:网络开放度,构成要素的完备度,稳定性,中心度,网络范围,网络关系强度。为了促进以产业关联和知识管理为基础的长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内诸要素的有效契合,需要提升各知识要素的本身收益,需进一步优化整个知识网络功能,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使知识资产转化为利润,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同时,也为组织获得更多的智力资本,能够促进产业更好的接受市场全球化的挑战。

制造业集群 篇8

我国现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 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下半年以来, 国内外市场装备需求急剧萎缩, 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趋缓,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 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需要政府给以宏观的协调和引导, 需要政府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支持, 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政策将有利于为装备制造业集群提供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条例, 但有些并不适合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客观情况, 由此可见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特征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总称, 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1] 。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装备制造业集群, 就是指在产业上联系密切的某一类或几类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 (往往以某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主导, 向上游延伸至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 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 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等) 及相关支撑机构 (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它机构) 在空间上集聚, 形成介于市场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区域经济形态[2] 。装备制造业集群除了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根植性、弹性专精性等特征外, 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 地方结网性

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实际上是以产业关联为基础, 以地理靠近为特征, 以基础设施配套、机构完善为支撑条件, 以文化融合为连接纽带的本地化区域网络, 地方结网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品制造者及原材料供应商之间能够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信息, 相互学习并积累其他企业的经验和技巧, 尤其是探讨一些难以具体化、系统化的过程, 加快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集群中的企业是成群成组产生的, 这些企业有序地结成一张无形的网络, 每个企业完成生产过程的一个或几个环节, 知识和信息在集群企业中传播和转移, 从而不断产生和积累新的知识促进集群更好的发展。

(二) 协同竞争性

由于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大, 协同性强、它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 协同竞争构成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 对于地理上分散的产业直接竞争者而言, 集群内有着更多的合作和更加激烈的竞争。一方面集群对每个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都有影响, 它们要合作面对共同的技术发展趋势, 在获得更好的需求信息和发现共同市场机会的同时提高产品工艺水平。另一方面, 从合作成本来看, 集群在地域上的接近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共享基础设施[2] 。而集群内紧密接近的企业由于共同的区位缩短了竞争的过程, 加速了相关产业不断出现新的竞争者, 促进了竞争。

(三) 资源共享性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 资源不足是制约装备制造业生产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众多相互关联的装备制造企业聚集在一起, 它们可以利用共同的交通、试验基地等基础设施, 分享共同的信息资源, 拥有共同繁荣的专业人才市场, 共同吸引资金, 互相利用对方的特长。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又能够克服单个企业资源不足的缺陷。

(四) 创新持续性

装备制造业集群中大量的配套小企业, 处于同一产品价值链的不同阶段且彼此独立。它们在有限地理空间中使竞争行为明显暴露, 竞争激烈程度加大, 从根本上增加了整个集群向外学习知识的动力, 同行之间相互比较竞争压力可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从而使集群具有创新可持续性[3] 。

(五) 核心企业的重要主导性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长, 集群对产业关联程度要求高, 紧密的产业关联往往是装备制造业集群效率的推动器, 对于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必须要重视集群内部的产业关联。装备制造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一般都是大型企业, 具有规模优势, 相比较而言, 集群中其它配套企业的地位就不十分突出[4] 。

二、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的动因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调节为基础, 以政府政策调控为补充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政府要进行国家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政策是必要的手段, 没有政策的干预, 就难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公共政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属于调控和管理社会规范体系的一部分, 弗里德里奇认为公共政策是在某一特定环境下, 个人或政府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提出政策的用意就是利用时机, 克服障碍, 以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 或达到某一既定的目的[5] 。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是以市场对装备制造产业产品的需求为动力, 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为导向, 以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保障, 以创新性技术供给为核心, 以实现特定产业创新为目标的网络体系。从依托环境的角度考虑,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是以国家创新体系为背景, 以区域创新系统为支撑, 以企业创新系统为基础, 以技术创新系统为保证的创新活动[6] 。

在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中, 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业, 还涉及到材料、电子、机械零配件等配套行业, 集群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以各个行为主体及不同驱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特征, 往往受到某些市场功能、市场活动主体, 以及公共氛围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当这些行为主体在不同驱动力之间相互作用不和谐或不一致时, 便会出现协同性缺失, 尤其在技术创新前期, 会大大增加技术创新后续过程的成本和难度, 甚至不能按期创新出满足要求的产品。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中市场虽然能够管制技术创新的不良后果, 在激励创新方面具有自组织、自我加强的作用, 但对于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领域来说, 市场机制运用竞争压力促进创新和运用高收益引诱创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创新的风险和创新的动力问题, 由于市场本身也不可能创造有利于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而导致市场失灵。为消除和补偿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各种问题, 缩短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中从创新思想的出现到形成相关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时滞, 加快科技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予以调节。

三、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方式

研究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是为了更好的弥补和调节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存在的协同性缺失和市场失灵, 即改变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因过短的目光而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通过创新产、学、研合作计划和网络计划, 建立技术创新中介机构, 以纠正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协同性缺失;同时通过加强整个技术创新系统内的互相作用和联系的网络, 包括加强企业与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合作联系、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创新合作联系、中介机构在各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桥梁作用、政府在创新中的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引导作用, 以及政府各部门在工作职能上的协调一致和集成[7] 。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将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方式分为激励型、引导型、协调型三种。

(一) 激励型政策作用方式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属于高投入、高风险的技术经济活动, 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主要通过政府财政, 激励装备制造业集群产业部门多样化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活动。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政策重点是通过财政支出, 直接对创新活动给予激励和支持;美国和不少欧洲国家特别注重发展金融资本市场, 通过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英国的政策重点是税收优惠;日本除注意运用财政支出政策外, 还特别注意发挥政策性贷款的作用[8] 。在我国, 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不愿意为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资金, 只有改变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经济量的大小, 增加政府财政对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成果的购买、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资助及对技术创新活动税收减免的支出, 降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本来发挥政策作用。

2003年10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11号文件《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着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2007年8月20日, 国家发改委提出《东北地区振兴规划》[9] 。中央通过出台政策加大对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鼓励。政策指出要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突破口, 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 提高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 引导型政策作用方式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加速科学技术进步, 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我国先后于1996年、2007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两部国家科技法规, 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政府逐步尝试采用政策的导向作用推动经济发展, 在政策层面体现在公共政策、产业政策、专题政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以及技术创新政策上。

在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政府的角色是促进者和中间人, 把装备制造企业聚集起来, 提供支撑性的基础设施、建立动态比较优势和有利于集群技术创新的制度, 创造一个有效的引导机制以消除创新系统的系统失效。针对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 政府通过政策导向弱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将重点转向规范和优化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市场的有效竞争, 促进集群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 政府在选择适合集群技术创新的装备制造企业地区时, 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匹配、环境因素、知识机构关联、当地机构和群内企业的协同以及当地其它集群的发展态势等各方面因素, 确定当地已经或有潜力建设较为完整的价值链, 才将装备制造业以集群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

(三) 协调型政策作用方式

协调型技术创新政策以增强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 努力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占领产业分工中的有利位置和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 谋求最大的战略利益。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产业关联度大, 同时涉及大量配套行业, 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集群企业又不得不去处理很多与生产并无直接关系的事务。通过政策协调, 在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 各种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可以帮助产业集群加速科技成果的转让提供良好的服务, 帮助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企业提高市场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 形成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提供支持服务的社会支持体系。政府也充分考虑到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环节服务, 构筑公共机构, 尤其是技术创新研究机构与产业价值链各环节间的有效联系渠道, 鼓励集群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相互联合, 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向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转移技术创新成果, 共同促进集群技术创新, 在研究中迸发创新思想, 在合作中把创新思想转化为技术及产品;同时激发集群中各企业相互学习, 加快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速度, 推动和支持建立公共性的技术创新中心及先进的集群管理服务。

四、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设计的关键因素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必须要通过影响集群企业的行为来达到引导、激励、协调技术创新的目的。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特征, 决定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从政策设计角度来看, 将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理解为一个复杂的作用过程具有两方面含义:其一,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的作用对象从空间上包括各种不同的技术创新参与者, 如产品用户、技术创新的中介机构及科学技术机构;其二, 从时间上说,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的影响范围涵盖了整个技术创新过程, 而且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不同的技术创新阶段对于技术创新政策的需求是不同的。从发展的角度看, 由于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充满着风险和复杂性, 而这种复杂性又决定了技术创新过程中核心问题的不确定, 即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政策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本文认为,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为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更好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消除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障碍, 在构建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时应同时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 技术行为因素

技术创新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 不确定性的存在既是创新存在的根据, 又是创新行为发生的障碍。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理应成为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设计时应考虑的首要因素。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集群企业不易把握如何用既有广阔发展潜力又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技术语言来表达市场需要; (2) 创新能否被市场接受; (3) 技术创新收益分配方面的不确定性, 即集群企业究竟能够占有多大比例的创新收益。

(二) 环境因素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长, 集群对产业关联程度要求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完善的资本市场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又能够为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筹集技术创新资金, 同时也能够分担集群内部的风险。然而, 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还不成熟, 不能为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 分担风险的功能也相对很弱, 阻碍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 同时不畅通的风险资本退出渠道也压制了资金供给者投资的积极性、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情况也加大了装备制造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成本。

(三) 制度因素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跨期性质, 在某一时期投入的资本在未来才会产生效益。这就意味着, 技术创新资本一旦投入后就会成为准固定要素, 将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可能因政策改变而不被保护或鼓励。如果现行政策不能使未来政府承诺采用某种固定政策保护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 而且集群企业决策者能够准确地预期实际情况也会如此, 则结果成为一个政府与集群间的理性预期均衡, 其中所有的群内企业都会考虑未来政府不承诺采取某种政策的情况。

五、结束语

本文以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特征为出发点, 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的动因;根据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方式的不同, 分别从引导型技术创新政策、激励型技术创新政策、协调型技术创新政策三方面进行政策作用方式的系统分析;由于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政策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 指出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设计的关键因素即技术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从而得出,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必须有政策的有利引导、激励和有效的协调, 由于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庞杂、相关知识涉及之广, 决定了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政策的实施和制定要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 以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更好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帮助消除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障碍、排除阻力, 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及政策目标的尽快实现。

摘要:在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特征、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动因分析的基础上, 对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的作用方式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同时指出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设计的关键因素, 进而在阐述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机理的同时为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

[1]崔万田.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2]纪淑娴.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5.

[3]梁宏.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及其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4]高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5) :75-76.

[5]刘丽霞.公共政策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6]申军.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

[7]陈畴镛, 周青, 王雷.企业创新活力与路径[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8]闻媛.技术创新政策分析与工具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8) :47-49.

上一篇:肢体功能恢复下一篇:人员疏散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