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械主轴(共4篇)
煤矿机械主轴 篇1
一、简介
公司机械加工车间各种进口品牌的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很多, 设备使用的各类主轴种类也很多, 然而故障后由于维修费用昂贵, 又涉及技术保密协议等, 给主轴维修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经过不断实践探索, 现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维修技术, 能够对松浦MC-600VF立式加工中心, MC-600H-40-PC2S卧式加工中心, 宁夏小巨人VTC-20C立式加工中心, 新泻CL-3卧式, 新机械技研SD系列等加工中心的中高速主轴进行自主维修调试。以下就松浦MAM-600HG卧式加工中心的高速主轴维修作简单介绍。
二、松浦MAM-600HG卧式加工中心高速主轴维修
设备是日本松浦机械1998年制造的产品, 主轴最高工作转速8000 r/min, 采用脂润滑, 无润滑脂添加装置, 主轴使用寿命短 (公司实行24 h不停机连续作业的倒班制度) , 一般2年左右就需要返日本维修更换, 到后期维修频次更快, 仅能够使用半年, 时间和资金浪费严重。从日本厂家要来主轴图, 受技术保密协议限制在此仅给出主轴简图 (图1) 。
经过研究决定, 公司内自主维修主轴, 事前编制了《松浦600HG主轴维修流程》, 详细规定了拆卸顺序、相互装配标识、清洗检测以及安装试运转的注意事项。尤其是检测,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将全部零部件放置在相对恒温的计量室中24 h后, 再进行精确测量。主轴使用的轴承和润滑剂品质, 决定着主轴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原主轴前端使用的是一对DB组合NSK公司80BNC10SN陶瓷球角接触球轴承, 后端使用的是SKF单列圆柱滚子轴承N1014KTN/SP, 使用润滑脂不详。通过查阅最新轴承样本手册, 确定使用80BNC10SN的升级换代产品80BNR10-HTYNSUELP4Y。单列圆柱滚子仍使用原品牌和型号SKF N1014KTN/SP, 润滑脂选用德国NOK-KLUBER15。此次维修的主轴是2011年5月更换, 2011年10月故障停机, 停机原因是工作噪声大。拆卸主轴前后法兰和压盖检查, 发现前端角接触轴承保持架损坏, 见图2。
主轴上的零部件由于使用工况不同, 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很多油污及锈蚀现象, 一般可先用煤油进行清洗, 然后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对其进行超声清洗, 清洗干净后, 放置在恒温的计量室内24 h, 然后进行测量。同时, 根据预先设定的预压量和调整范围, 准备垫环。
三、主轴轴承的装配
轴承的装配是主轴维修过程中直接影响主轴精度、寿命的最重要环节, 即使细小的尘埃也会给轴承带来不利影响, 适宜在环境清洁干净、恒温的房间进行。按照《松浦600HG主轴维修流程》拆卸部分的相反步骤进行装配。为了维持原主轴动平衡状态, 各部件与轴的位置角度关系保持不变 (根据拆卸时的标识) , 如锁紧螺母不能回原位置锁紧, 可以垫适当厚度的间隙垫环, 以保证其与轴的角度关系。在装配经过清洗、脱脂、添加定量NOK-KLUBER15润滑脂后的轴承时, 为了避免装配时对精密轴承的伤害, 轴承内圈与轴的过盈配合采用加热轴承的热装方式。根据80BNR10HTYNSUELP4Y轴承微预压的装配要求, 考虑高速主轴工作时的温升, 主轴前端DB组合角接触轴承预压量设计为-0.008 mm (加150μm垫环) , 主轴后端圆柱滚子轴承调整量设计为0.4 mm, 保证锁紧螺母锁紧时圆柱滚子轴承零游隙或负游隙, 外环加100μm垫环, 保证主轴尾端压盖压紧外环, 各法兰的紧固螺栓全部按标准安全力矩分3次以上紧固。主轴安装完成后检测, 尾端偏摆0.004 mm, 前端锥孔偏摆0.001mm, 主轴轴向串动0.002 mm, 达到了日本厂家维修返回的检测指标。
四、主轴试运转调整
主轴维修完成后, 还需要满足生产使用要求, 必须对主轴进行安装、调试和动平衡检测。按照《松浦600HG主轴维修流程》, 在对主轴联轴器、主轴对刀柄夹紧量、主轴承载量进行调整装配完成后, 再对主轴进行试运转调整。在500 r/min下使主轴连续旋转12 h, 使轴承内的润滑脂均匀分布。
1. 动平衡检测调整
在主轴充分低速运转后, 逐渐分段短时间提高主轴转速, 使用振动测量仪检测主轴的动平衡状态, 每次增加1000 r/min, 利用主轴尾端动平衡块上调节螺钉的分布和旋入深度调整动平衡状态, 必要时拆卸、安装主轴, 反复调整。直至转速达到8000 r/min时, 主轴振动数值在合格范围内, 此时动平衡调整完毕。
2. 试运转
在1000 r/min转下旋转1 h。在2000 r/min转下旋转1h。在3000 r/min转下旋转1 h。此时, 触摸主轴法兰和后部法兰, 确认是否发热。每隔5 min确认一次。 (注意) 主轴很热时, 降低主轴转速30 min以上。待热度充分降下之后, 再恢复到相同的转速。若可以顺利试运转30 min而热度不上升的话, 再提升到下一个转速。特别是转速达到4000 r/min以上时发热会增大, 所以有必要经常确认法兰部周围的温度, 边确认边提高转数。
3. 连续试运转转速和时间
在4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2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4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5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2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5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6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2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6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7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3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7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8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3000 r/min下旋转30 min;在8000 r/min下旋转30 min结束。
试运转时绝对不能中途停止, 若是在中途不得不离开机器旁的情况下, 要将转数降到500 r/min转。夜里也不要停止主轴的旋转。
从3000 r/min开始对主轴及电机记录振动数据, 从数据可知主轴动平衡合格。根据GB/T 9239.1-2006/ISO 1940-1:2003标准, 允许振动量值<0.4 mm/s, 实测最大振动量值0.26 mm/s (表1) 。至此, 松浦MAM-600HG卧式加工中心的高速主轴维修完毕。
煤矿机械主轴 篇2
机械化示范矿井
总 结 报 告
达州市达县胜利煤业有限公司胜利煤矿
2015年8月3日
一、生产系统基本情况
(一)、开拓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布置有2个井筒,即+417m主平硐和+569.31m北回风斜井。
矿井扩建工程首采区布置在+310m水平,截止2015年7月底,矿井开拓储量360Kt,准备储量130Kt,回采储量44Kt。
(二)、采掘系统
矿井在+365m北区段布置了1个采煤工作面,即:11161(K6煤层)采煤工作面,选用MJ22截煤机掏槽,回采工作面机巷选用SGD-420/22型刮板运输机,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出厂长度80m,小时运量60t/h,电机功率22kW,电压380/660V。
矿井布置有2个掘进工作面,即:+365mK6南区段运输巷(11162)掘进工作面、+310m水平K6运输大巷(11163)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炮掘机装工艺,分别配备了ZWY-80/16T、ZWY-80/18T矿用挖掘式重型装载机。
(三)、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有1个进风井,即+417m主平硐;1个回风井,即+569.31m北回风斜井。矿井在+569.31m北回风斜井井口地面安装有2台FBCDZ-6-№13B-2×30kw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风量15.2~33.7m3/s。
采煤工作面为全风压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选用FBD№5/2×5.5型局部通风机。井下硐室均设在新鲜风流中,为全风压通风。
矿井主要通风路线:新鲜风流→+417m主平硐→主暗斜井、副暗斜井→采掘工作面→回风上山→+420mK6煤层回风大巷→北回风斜井经风机抽出地面。
矿井总进风量为1539m3/min,总回风量1665m3/min。
(四)、提升运输系统
矿井主暗斜井兼作一采区轨道下山,安装有1台JTPB-1.6×1.2型矿用双滚筒提升绞车;副暗斜井兼作一采区人行下山,安装有1台RJY22-25/298型架空乘人装置。
运输石门及水平运输大巷采用CCG-3.5/600FB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煤炭运输路线:采煤工作面→+365mK6北区段运输平巷→+365m区段运输石门→主暗斜井→主平硐→地面煤仓。
矸石运输路线:+365mK6南区段运输巷(1#)掘进工作面→+365m区段运输石门→主暗斜井→主平硐→地面排矸场;
+310m水平K6运输大巷(2#)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310m水平K6运输大巷→主暗斜井→主平硐→地面排矸场。
井下材料和设备的运输线路与矸石运输线路相反。
(五)、井下排水系统
矿井采用一级排水。矿井在+310m水平设水泵房,安设3台D85-45×4型多级离心式水泵,沿人行暗斜井敷设2趟φ114×7型排水管至+417m主平硐沿水沟流出井外。
(六)、供电系统
矿井为双回路电源供电。一回路接自国家电网505亭子新桥35/10kV变电站,采用10kV的LGJ-50型架空线,供电线路长2.5km ;另一回路接自地方电网魏家洞电站,采用10kV的LGJ-50型架空线,线路长3km。
井下在+310m水平行人暗斜井落平点附近设立中央变电所。所内安设
有KBSG-400-10/0.66型矿用变压器2台,供提升、排水及采掘用电。另设有KBSG-50-10/0.66型矿用型变压器1台,局部通风机“三专”电源。
(七)、“六大” 安全系统
矿井在+310m水平井底车场附近建有1个避难硐室,硐室内设施设备齐全;
矿井装备KJ101N 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1套,配备有2台监测监控主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矿井共配备有KJF101N-F1型分站2台,KJF101N-F2型分站7台;各类传感器按要求配备,监控系统运行正常。
矿井配备一台GR-95D848型矿用程控交换机,装机容量64门,调度室、监控室、压风机房、主要通风机房、车场、变电所、液压泵站、避难硐室、各采掘工作面均设有电话直接与调度室相通,井下共设置电话30台。矿井通讯畅通。
矿井在地面工业场地内,建有地面固定压风站。站内安设有LA75-8G型、OGLC-75A型空气压缩机各1台,1台工作,1台备用。井下供气主管选用D121×4型无缝钢管,沿主平硐、副暗斜井敷设至井下;井下支管选用D57×3.5 mm 型无缝钢管。井下主要巷道均敷设有压风管道,每100m安设一组出风口及减压装置,并与防尘管路出水口错开,形成每50m有一个出水口或出风口。在井底车场、水泵房、变电所、避难硐室、各采煤工作面、各掘进工作面附近等处均设置有压风自救袋,供井下压风自救。
矿井在回风井附近+620m处设一座容量为250m3高位水池,供地面和井下消防、防尘用水。井下供水管路经回风井、主斜井至井下各用水点,井下供水主、干管分别为DN108mm和DN57mm钢管。在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原煤装载点等处设置有喷雾、洒水和净化风流水幕等设施。
矿井装备KJ106型煤矿人员定位系统。配备KJ106-F监测分站6台、KJF106-D读卡器25台、KJ106-K识别卡120张和相应的信号传输线路等设备设施,系统运行正常。
(八)、地面生产系统
地面生产系统由受煤、储煤、装车及计量等环节组成。原煤矿车由绞车提升、机车运输至地面翻车机房,倒入煤库后,由装载机装汽车外运。煤炭计量采用地磅方式。
井下矸石由绞车提升、机车运输至排矸场堆放。
矿井地面设有机修车间、坑木房、化验室等辅助生产设施,同时设有浴室、锅炉房、食堂、职工宿舍等生活设施。
二、矿井机械化程度
(一)采煤机工作面机械化程度
矿井在一采区+365m北翼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11161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倾斜长度为80m,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安设MJ22截煤机掏槽,爆破落煤,工作面煤炭采用搪瓷溜槽溜煤,装备SGD-420/22型刮板运输机,煤层倾角37~39°、厚度0.55~0.7m,月产量为6080t(机械化前月产量为2500t)。
经自评,采煤平均工效由2.65吨/工日提高到6.44吨/工日,采煤工作面机械化程度为59%。
(二)掘进工作面机械化程度
矿井共布置两个掘进工作面。在+365m水平南翼1116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310m水平北翼11163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炮掘机装工艺,采
用7655型气腿式凿岩机打眼,分别用ZWY-80/16T、ZWY-80/18T矿用挖掘式重型装载机装岩,统计当月进尺为120m/头(机械化前月进尺为60m)。
经自评,掘进平均工效由2.4m/工日提高到4.8m/工日,掘进工作面机械化程度为76%。
(三)运输提升机械化程度
矿井生产时采煤工作面煤炭自溜至11161采煤工作面机巷刮板输送机,再由工作面煤仓经机车转运自井底车场,再由轨道斜井主绞车提升至主平硐,再由机车运至地面煤仓。
副暗斜井安装1台RJY22-25/298型架空乘人装置,担负人员运输任务。
主斜井装备JTPB-1.6×1.2型矿用防爆提升绞车,配套电机功率132kW, 提升斜长272m;
经自评,矿井运输提升机械化程度为75.5%。
三、矿井综合机械化程度
现矿井各主要生产系统基本完善,采掘工作面配置比例合理,通过对各主要生产系统核查和对矿井采煤、掘进、运输提升机械化程度自评,矿井采煤工作面机械化程度≥45%,掘进工作面机械化程度≥70%,运输提升机械化程度达到了75.5%,且符合“垂深超过50米的斜巷,必须采用机械运送人员”的要求,矿井综合机械化程度为70.1%。
四、安全方面
胜利煤矿创建安全高效矿井以来,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违行为下降85%左右,矿井为争创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坚战”,不断延长矿井安全生产周期,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五、生产成本及人员管理方面
胜利煤矿创建机械化示范矿以来,经自评采煤吨煤综合成本下降了65%,掘进进尺综合成本下降了85%;通过优化系统,实现集中生产,提高了员工劳动生产率,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使矿井真正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采掘机械化的目标。
研究分析煤矿机械安全 篇3
分析煤矿机械的发展现状,提出目前我国矿山机械安全技术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同时提出加强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强化作业人员培训、建立矿山机械安全等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安全 设计 煤矿机械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煤矿机械行业得到大力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业的发展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近年来,我国煤矿机械行业通过对产品和技术的引进 ,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煤矿机械行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传统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观有了提高和改进,工艺技术水平有了提升。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的安全与财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机械安全也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1.煤矿机械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 煤矿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老矿及改扩建矿多建于解放初期,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期,由于资金和企业观念上的问题,仍然保留着建井初期的装备,设备非常落后,安全设计欠缺,虽然进行一些改进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我国的现代化矿井大多建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广泛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综采机械,其中国产设备占了主导地位,也有一些完全采用国产装备的高产高效工作面,机电一体化在煤矿机械设备上逐步实现;大型、超大型矿井是近年来出现的,普遍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综采设备,安全性较高。
1. 2 煤矿机械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矿机械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多数装备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例如:我国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已逐步走向成熟,掘进机从轻型发展到了中、重型,切割对象从煤拓展到了岩石,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国产设备也已经有了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安全性大为提高。
2.我国煤矿机械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我国的煤矿机械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的矿井装备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现代化的综采设备普及率很低,即便是采用了引进的先进设备,但由于对国外设备的消化存在不彻底的地方,不能进行正常使用和维护,一些先进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是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潮湿、粉尘、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导安全监测设备的可靠性下降。由于长期以来煤矿的经济效益不高,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部分设备不能按时检修,安全性大为下降,使我国成为煤炭事故多发国。而且随着煤炭市场的日益景气,煤价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态势,面对难得的机遇和可观的利益,企业迅速扩大产量,夜以继日地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原有设备没有淘汰,到了设计寿命仍在超期服役;大部分设备超负荷运转,特别是长期超通风能力和矿井提升能力生产,必然导致矿井积弊丛生,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发生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
2. 2 煤矿机械安全检测技术需要完善
虽然现代化的测试技术与设备在不断更新,但是煤矿机械设备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大量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的存在,煤矿机械安全检测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进步,特别是在灵敏度和可靠性方面,许多复杂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煤矿工作的艰苦和危险性,煤矿机械的从业人员的组成复杂,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虽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但相当多的人员很难适应现代化矿井的需要,人员素质不高造成的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加之多年来煤矿机械的从业人员的待遇不高,造成煤炭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尤其是专业院校毕业的采、掘、运、通等人才更是匮乏。所以急需加大对技术人员的重视和培训力度。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过多的强调产量,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安全观念不强。对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不到位,致使部分操作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导致现有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技术优势。由于一些工人的素质不高,对煤矿机械设备缺少认识,人为造成机械损坏和安全监测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3.提高煤矿机械安全性的思考
3. 1 加强对煤矿机械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不断的改和发展,由机械化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迈进,对人的智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就更高、更严格,为了在生产工作中做到安全、高效,为促进我国机械安全体系的贯彻落实,就必须从现在起加强对作业人员的选择和培训,继续推进煤矿安全培训标准化建设,更好的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设计的技术水平。
3.2 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煤矿机械安全技术
3.2.1 研究和完善煤矿机械安全检测和故障诊断的理论与方法
目前许多机械工程专家正在研究一些新的机械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如小波包变换诊断的理论与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虚拟现实技术、非线性模型理论与技术等。这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必将大大提高煤矿机械的安全性。
3.2.2 建立煤矿机械安全设计体系
煤矿机械和大多数现代机械的发展方向一样,趋向于大型、重载和高速化,智能化与微型化三化一体。由于涉及安全的因素很多,单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要尽快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煤矿机械安全设计体系,包括理论、原理和方法,为煤矿机械安全设计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对煤矿机械安全设计的共性、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并建立煤矿机械安全行业数据库;建立低成本、适用性强的煤矿机械安全设计体系,提高煤矿机械本质安全水平。
3.2.3 转变企业观念
由于煤矿机械安全问题的依附性、隐性和安全致因的复杂性,需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转变企业观念,在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面前,提高机械安全的主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的树立,建立起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安全管理平台,建立健全长效安全生产责任制,才可能舍得投入,人——机安全状况才可能有根本的改观。而且要企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增强安全意识,共同承担安全责任。
3. 3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煤矿机械安全的法规和标准
我国煤矿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国际机械安全标准的发展动向,及时跟踪各先进工业国家的重型煤矿机械及相关行业的安全技术法规与安全标准情况,加大安全标准的制定力度,积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安全标准,使安全标准能覆盖绝大多数煤矿机械产品,监察机关加大执法力度,从而提高我国的煤矿机械安全水平。
4. 结 语
虽然我国的煤矿机械装备水平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装备水平依然相对落后,新旧设备并存,安全可靠性不高,长期的投入不足造成了安全欠帐严重;安全设计、安全监测和故障诊断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煤炭企业的经营者过多的追求经济利益,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跟不上科技的发展,这些都给煤矿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煤矿机械安全科学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人员培训、煤矿机械的本质安全设计、煤矿安全认证和监察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建立以人为本的的经营理念,逐步提高煤矿机械安全技术水平,从而保障煤炭生产的安全高效,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敬国,晋民杰. 国外矿山机械的发展趋势[J].山西机械,2000( 增刊) : 23 -241
煤矿“机械化换人、自查总结 篇4
工作总结
山东金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金阳煤矿
2017年10月9 日
为提升金阳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实现“减人提效”、“无人则安”的目的,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的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各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金阳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实施方案。
山东金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金阳煤矿于1990年建井,1996年11月投产,经营性质为地方国有,属正常生产煤矿,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矿井井田面积6.12km²,主采3煤层,煤层平均厚度5.5m,煤尘具有爆炸性,为低瓦斯、低CO2矿井。一立一斜综合开拓,中央边界抽出式通风,主井进风,风井回风。采煤方法为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四化”企业为目标,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积极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行动,实现矿井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保证“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开展,大力提高我矿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煤矿成立“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王守兴 副组长:王福武
成 员:郝建营 乔方端 张明良 李德良
三、实施目标
1.大力推进采、掘工作面机械化、自动化。采煤工作面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回采和机械化拆除、安装,推广工作面两道超前联合支护技术,无人化开采示范工作面;煤巷掘进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在金阳煤矿矿井逐步推广岩巷综掘工艺。
3.实施固定场所和主运系统无人值守、自动化控制。固定设备场所逐步实现无人值守,主胶带运输系统在地面进行集中控制,采掘工作面运煤系统实施远程集中操作。
4、建立和完善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完善公司监测监控、调度指挥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
四、实施原则
1.安全可靠:所实施项目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安全可靠性。
2.经济可行:所实施项目必须坚持投入少、效益好,便于操作。
3.减人增效:所实施项目必须能够减少现场作业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4.自主创新:项目实施提倡全员参与、自主研发,改进装备性能、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装备。
5.分步实施:根据各矿井现场条件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引领,有序推进项目开展。
五、实施内容
(一)采煤专业 1.采煤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采用综合在线监测集中控制系统,实现减速器和电动机温度监测、“三机”启停和软启动集成控制、转载机及破碎机自动推移、带式输送机机尾自动伸缩等功能。公司应用智能控制和可视化远程控制技术,提高工作面自动化水平,实现集约化开采。金阳煤矿已全部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实现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采煤工作面端头及超前出口巷道联合支护技术,选用能够与工作面设备同步推移的端头支架和迈步式自移超前支护系统等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实现工作面端头与巷道连接区安全、高效支护,减少工作面出口作业人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3.采煤工作面安装和撤除应用机械化、自动化工艺。
(二)掘进专业
1.煤巷掘进全面实现综合机械化。现已装备2部掘进机。
2.推广岩巷综掘工艺。
(三)运输专业
1.采用视频监视、智能保护、自动控制或集中控制,实现矿井原煤主运输系统无人值守。
2.采、掘工作面运煤系统应用远程集中控制。通过视频监视、顺序控制,实现采、掘后配套多部运输设备集中控制,减少采、掘工作面运输系统人员。
(四)固定场所 通过智能监测、视频监视、自动控制和矿井信息化管控平台,实现矿井压风机房、主井提升、主通风机房、中央或采区变电所、中央或采区水泵房、主运输系统、架空乘人装置等固定设备、场所的无人值守或集控操作。
(五)信息化管控平台
通过配置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通讯服务器和后台软件,将综采工作面设备监控系统、固定场所无人值守系统、工业视频监视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应急呼叫系统、地面生产系统等子系统通过矿井工业以太网实时传送到信息化管控平台,对各子系统实施统一操作、集中监控和统一调度。
五、项目实施情况
根据实施内容,按照先易后难、先期少投入后期根据资金情况再建设的原则,拟定逐年实施项目总体情况如下:
1、2015年已投入资金300万元,装备两台煤巷掘进机并投入到工作面正常使用,减少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30%。2、2016年已投入资金400万元,主要更换二采区皮带和改造二、三采区皮带集控系统,实现自动化集中控制,利用集中控制(多条皮带实现一键启动或停止)、视频监控技术减少了岗位工60%。3、2016年已累计投入资金1600万元,购进液压支架及双滚筒采煤机,装备了 3402机采工作面并已经通过验收,从而提高矿井采煤机械化。4、2018年拟定投入资金2800万元,主要实施对采煤工作面设备集中控制及实施固定场所无人值守改造、主运系统集中控制、矿井信息化平台优化或建设等项目矿井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优化、无人化开采示范工作面建设等项目。
六、安全及效益分析
(一)效益分析
通过对各单位实施项目的投入和效益统计分析,至2018年,需投入5500万元,可减少固定场所和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174人,年可节约人工工资预计817.8万元。
(二)安全可靠性分析
通过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矿井信息化管控平台建设,达到矿井固定场所无人值守、采煤掘进机械化、原煤运输系统集中控制、采掘作业人员减少、危险区域安全可控性提高,体现了“科技强安”、“无人则安”的理念,提升了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
七、“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实施效果
1、三、四采区轨道上山上部车场使用气动推车装置后,减少把钩工6人;
3、4号煤仓实施自动推车装置后,减少人员6人;四采区3402采煤工作面运输巷皮带实施集中控制后减少运输机司机9人;地面压风机房实施无人值守后,减少压风机司机人员3人。四采区及-600水平泵房实现无人值守,减少人员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