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2024-07-25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精选12篇)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篇1

0 引言

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水污染、缺水、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以及资源枯竭等许多危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污水处理与这些重大问题密切相关。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我国现行的污水排放标准主要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当地环保部门、水务部门的具体要求。目前主要存在的生活污水处理形式有大规模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小规模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大规模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是相对技术和要求较为成熟的处理方式。小规模分散式生活污水大多采用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而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类型较混乱, 存在着如何合理进行选择和设计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某偏远地区电厂生活区项目, 对“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这种小规模分散式生活污水的设计进行介绍和分析。

1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介绍

一体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一般是指处理能力在500 m3/d以下, 集污水处理工艺各部分功能, 一般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消毒等为一体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2]。这种设施主要适用于污水量较小、分散广、市政管网收集难度高的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有机工业废水, 具有经济、实用、占地小、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 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有益补充。与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工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民用建筑白天用水量较大, 夜间几乎无污水排放, 用水量的时间变化系数很大。工业生活污水排水会出现间断排放的情况, 易形成水质水量的冲击。

2) 维护管理人员的运行管理经验不足。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大多没有专门的污水处理专业人员, 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3) 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安装地点往往离建筑物及人员活动区域较近, 因此必须尽力减小污水处理机械噪声及产生的异味对环境的影响。

4) 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多为所属单位自筹资金, 一般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可供选择的实用技术较少。

小型污水处理工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小规模污水处理设备不能照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 必须根据其自身特点, 做到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

2 工程项目的设计应用

电厂项目大多远离市区,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市政排水管网不能到达, 而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要求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这就要求在工程建设中设置必要的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设施[1], 工程采用了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这种方案。下面结合目前已开展的某工程实例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思路、设备选型依据以及后期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为以后的工程提供更多的参考。

2.1 工程概况

工程中生活污水具有以下特点:水质、水量波动比较大;水量较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小很多;污染物浓度偏低 (即比城市污水低) , 污水可生化性能好;工程用地有限以及管理水平不高。这些特点就要求我们找到适合这种工业生活污水处理的方式, 由于管理水平有限, 所以在做工艺设计时尽可能的选择污泥少或者无污泥产生的处理工艺, 防止因污泥处理不善而导致二次污染。某电厂的生活污水系统自成一套完整的污水管网及处理体系。目前该工程生活污水管网及处理系统已经投入使用。

2.2 设计参数的确定

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与工程同步运行, 在工程未运行前我们不能对该工程的污水水质进行全面确切的实验分析。但从用水用途、用水性质来看, 电厂生活区的生活污水主要是生活排水和淋浴排水, 污水性质比较简单, 生活污水属于一般的生活污水。

根据GB 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1版) 3.4规定我们可以对设计水质进行理论计算。《给排水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 (2005年版) :城镇污水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 大体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根据规范计算的污水水质与典型生活污水水质比较, 综合比较后得出较合理的设计进水水质指标见表1。

根据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处理标准。我工程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出水指标见表2。

经计算一体化生活污水的设计水量为7.5 m3/h。

2.3 工艺流程

一般来说当处理污水中BOD与COD的比值大于0.3时, 可采用生物法来处理。工程待处理污水BOD与COD的比值约为0.6, 可采用生物法处理[3]。考虑到生活污水处理规模不大, 规划用地有限, 故选用了A/O接触氧化法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A/O工艺兼有生物滤池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 具有良好的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4]。接触氧化工艺具有技术较成熟稳定、出水水质好、占地小、投资低、能耗低, 运行费用低等优点[5]。

设计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4 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效果预测

为达到处理效果,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及《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规范》对各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效果进行预测, 以此更准确的确定各构筑物的尺寸, 见表3。

根据预测结果可以较精确的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尺寸。

2.5 运行成本分析

以电厂工程为例, 本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水量为7.5 m3/h, 其运行成本分析如下:

电费:装机容量为6.65 k W, 运行容量为3.7 k W, 按照工业电价0.5元/度来计算:

E电费=0.5元/度×3.7 k Wh÷7.5 m3=0.25元/m3。

人工费:此污水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高, 只需一人兼职管理, 按月工资1 000元计算:

E人工=1 000÷30÷7.5÷24=0.19元/m3。

1 t水运行费用:E电费+E人工=0.25+0.19=0.44元/m3。

相对于其他处理工艺相对节能。

3 工程运行情况及分析

工程已经运行调试结束, 系统达到稳定水平。出水水质达到稳定、达到了处理要求。运行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 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排除, 主要故障为管路堵塞和风机水泵损坏, 如果不及时排除将影响生物膜的生长, 甚至会导致设备生化系统的破坏。2) 定期清理污泥池内的污泥, 以免影响出水水质;格栅池要注意观察及时清渣, 以免对进水产生影响。3) 设备主要易损部件为风机与水泵, 必须执行保养制度, 风机每运行10 000 h必须保养一次, 水泵运行5 000 h~8 000 h必须保养一次;平时运行过程中, 风机转向不能搞反, 如进入污水, 必须清理, 更换机油后方能使用。

4 结语

1)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特点适合电厂生活区生活污水的处理, 在工程中的应用解决了用地紧张的问题。已运行的处理设备达到了污水处理水质的要求, 满足了环保要求。

2)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对于市政污水管网不能到达的旅游景点、度假村、工业生活区、农村和与之类似的有机工业废水等偏远地区,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于环境保护发挥了一定作用。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 从设计参数的确定、水量、工艺流程、处理构筑物尺寸的计算、能耗等方面出发, 对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为今后的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物接触氧化,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自杰.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王淑梅.一体化小型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研究发展[J].中国环保产业, 2012, 40 (13) :52.

[3]姜进峰, 李翠梅, 张燕.农村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评析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13) :95-98.

[4]Yu Zhaoxiang, Qi Rong, Yin Yanjun.Treatment of coke plant wastewater by A/O fixed bifilm system[J].Science in.China serB:chemistry, 2005, 48 (5) :489-496.

[5]赵艳, 赵英武, 李风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与发展[J].环境保护科学, 2004, 10 (125) :98.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篇2

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管理

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效率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文章主要通过介绍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适用范围、特点、工作流程、工作流程说明及其维护管理,使其污水处理效果长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和保持应有的`技术性能.

作 者:彭锋林 史雅文  作者单位:桂林市排水工程管理处,广西,桂林,541002 刊 名: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英文刊名: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年,卷(期): 28(12) 分类号:X703.3 关键词:一体化   地埋式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维护管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篇3

摘 要:利用电子技术应用在各种设备中的一种控制、动力和处理信息等相应的功能运用成为机电一体化。它可以将一些软件、电子技术和机械装备等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对设备所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其目的在于更好的进行监测运行状态,技术发现在运行期间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故障出现位置进行诊断。一般情况下,故障诊断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机电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和隐患,从而对运行中设备发生的危险进行有效的预防,有助于安全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分析

在生产过程中,确保生产安全,促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故障解决,是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技术故障诊断的主要目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指利用信息、机械、电工、机械设备、接口传输、微电子和传感设备、信号交换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施应用。就目前而言,这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技术,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行,该设备在我们的生活应用中融入度越来越大,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机电一体化存在问题

在一般企业的机械应用过程中,虽然机电一体化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设备的购买费用较高,所以,设备的使用时间对企业生产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旦发生了设备应用故障,那么对企业的经济影响会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部分企业当中,企业领导人过分注重设备的功能,对设备的操作技术容易忽视,所以,一些应用设备会出现经常负荷状态运行,导致设备本身产生不良故障,同时生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能够确保机电设备达到理想工作状态,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工作。在机电设备的系统应用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多种技术放啊,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确定最优方案,并对功能设备进行合理配置。设备中主要有机械、执行单元以及动力控制等,在控制设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计算机,其主体的功能是执行,只有两者共同合作,相互协调,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执行操作。一般在设备中常发生故障的主要特性有:一是机械零件磨损;二是自动诊断发面能力的缺乏;三是在报警功能方面缺乏明确提示;四是技术人员工作经验的缺乏。

2.技术诊断方法

2.1检测时应用的技术

在监测机电一体化设备时应用的技术是指一种方法,用来分析故障和进行排查,主要是全面对设备系统进行检测,对它的运行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并根据它的主要状况,为后期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依据。在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检测时,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必须要确保设备在恢复运行工作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因素影响;二是确保机电设备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经济效益;三是确保及时对机电设备进行诊断和判定,对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维修处理,预防更大的缺损出现,不仅能够节省设备维护时间,还能够提升设备的运行功能。

2.2分析识别油液磨屑情况

要想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油液磨屑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识别,就必须对油液的具体成分以及它的主要形态对设备造成的运行方面的影响加以了解,对设备应用检测技术检测,主要是通过在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中的应用,在应用这种诊断技术时,要根据它的颗粒尺寸来分析机械设备出现的磨损情况。一般而言,根据颗粒的形状可以确定磨损类型,还可以对磨损的主要位置进行判断。

2.3故障分类

一般而言,我们主要把故障分为非破坏性和破坏性两类。非破坏性是指故障发生时设备的零件及其功能一般不受影响,破坏性是指发生故障会对设备的机床和应用产生影响,而且,故障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对设备的全面检测来找出故障具体原因,还可以利用温度检测来判断设备运行状态。此外,这种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测量仪器的配合,从而达到一个远距离操作的效果,另外,不接触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设备温度进行检测,也拥有较高的准确率。

2.4振动诊断技术

振动诊断技术是指根据对检测设备的主要参数进行设置,同时利用简册信息的要求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这种技术的应用首先要根据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有效检测,然后再利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受振动影响而检测出有效数据,还要对它的数据要求进行准确判断,并找到准确的测量位置。虽然这种操作技术非常简单,但是得出的结果准确率相当高。

3.检测原则

在诊断机电一体化设备时,进行状态诊断。所谓状态诊断,一方面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具体特性进行进行准确分析,选用与之对应的数据型号;另一方面,要根据设备的具体类型,先用匹配的信号和适合的类型,在数据诊断性好中选用一个最为可靠的信息进行运行,从而对机电设备的运行进一步的分析判断。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某状态下出现的征兆,对设备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找出故障发生的准确位置和具体的类型特征。当故障以后的发展趋势被确定后,我们可结合分析出的结论,找到最恰当的解决措施。

4.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进行技术故障诊断时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生产安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还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发现设备在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对故障位置进行及时诊断,能够有效的对机电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有效解决,预防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参考文献:

[1] 周柳奇,施力仁.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探析[J].电子世界 ,2013,(22):195-195.

[2] 张志城,冯宝.讨论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2).

[3] 钟国樑.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分析[J].科学之友,2012,(3):49-50.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篇4

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中首先要对处理的工艺流程进行合理的设计, 并选择恰当的处理工艺, 这样才能够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成本, 保证污水处理的质量, 也能够降低操作的步骤和程序。污水处理工程所涉及到的方面有很多, 包括需要场地的大小、对操作人员的具体数量进行控制等, 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下判断。

使用SBR设备进行污水的处理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设备运行的工艺程序还是比较简单的, 不用另外设置初次沉淀池或者是二次沉淀池, 也不用进行污泥的回流处理, 这样就节省了很大的设备投资运行费用, 也节省了更多的场地使用费用。

其次这种运行方式可以产生比较良好的效果, 最终经过处理的污水水质都比较好, 可以用于城市绿化等方面, 在反应池中还会留有一些的滞留处理水, 可以对污水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 从而增强处理水抵抗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再次采用SBR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可以提高处理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 很多步骤都不用人工来完成, 节省了很多的劳动力。主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集水井前端可以设置一些手动格栅, 这样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很多杂物, 还可以防止纤维物质和毛发进入设备中, 提升泵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就不容易堵塞。格栅间的尺寸通常为1.2米×1.5米×3.5米。设置的调节池和清水池都具有很大的容积, 这是因为污水原水和中水回用的水量都比较的大, 且每天的波动幅度有着很大的差异。调节池的容积是40立方米, 在调节池中还设置了通过液位来控制开启与关闭的潜污泵, 另外还设置了穿孔曝气管, 在搅拌的过程中要通入一定的空气, 这样可以提高水质, 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水中的悬浮物大量出现沉淀的情况发生, 经过潜污泵的作用, 也可以降低污水的腐臭气味, 改善局部空气质量。一般情况下清水池的总体容积控制在24立方米左右, 在清水池中设置有两台水泵, 主要的作用有两点, 一是给纤维球过滤器充当反冲洗的水泵, 还可以作为中水回用的水泵 (两台水泵, 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

中间水池的作用非常关键, 在SBR设备运行中采用的排水方式是间歇式排水法, 每一次都需要排除很多的水, 水量的变化比较大, 中间水池的容积比较大, 可以有效调节SBR出水的总量, 保证整个处理过程的顺利进行。纤维球过滤设备的使用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整体速度, 同时所能处理的水量明显增大, 具有非常好的排污效果, 且占地的面积比较小, 还具有比较高的抗磨损性质,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其深层次的截污能力。过滤器通常使用压力式过滤的方式, 采用的滤料主要为涤纶的纤维球, 总体性质比较柔和, 具有很多的空隙, 空间伸缩能力比较强, 同时受到工作压力和上层滤料的影响, 就会形成一种上部稀疏下部稠密的滤层分布形式, 纤维球的表面积非常大, 且空隙率也很高, 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 起到深层过滤的效果。在设备的控制间安装了两台鼓风机, 为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2 对SBR设备进行调试运行的措施

污水处理工程在落实的时候需要进行相关的调试工作, 主要的方式包括活性污泥接种培养的方法, 也包括连续驯化的方法, 这两种方式的使用特点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方法。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 调试要经过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污泥的接种与培养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 不用开启任何自动控制系统, 通常采用手动操作的方式, 第一步是把要处理的污水放到SBR的反应池中, 接下来取3立方米的脱水污泥放到反应池中进行曝气, 这些脱水污泥一般都是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获取的, 在进行曝气的时候, 不用注水, 所以这一过程也被称作是"闷曝"的过程, 这一过程最好持续在1天到2天, 两天之后就可以停止曝气的操作, 需要再静置上一段时间, 随后把反应池中的污水排除出去, 在SBR反应池中再灌注新鲜的污水, 进行污泥培养的反应, 反应的具体时间可以稍微于上一次的反应时间, 这样有利于下一阶段的具体施工的衔接性。将进水、闷曝以及自我沉淀和最终排水顺序重复进行, 在添加污水的时候, 可以每一次都多增添一些的污水量, 然后将闷曝的具体时间进一步地缩短, 采取这样的控制措施, 就可以实现进水次数的增多, 从而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污水处理工程采用这种方式连续运行了十天左右, 那么SBR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的浓度就大大提高, 可以达到预先设计的水平, 活性污泥的总体效应得到了有力的改善, 呈现出来特点也非常的明显。表面上看是一种黄褐色的絮状颗粒物质, 带有些许的土腥气味, 污泥的培养阶段结束之后, 反应池中的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第二阶段是污水处理工程的稳定运行阶段。在SBR污水处理系统进入到运行的稳定时期之后, 可以开启纤维球过滤器进一步对污水实施深度处理, 通常情况下过滤器每天的工作持续时间为15个小时, 纤维球过滤器的工作循环时间为8个小时到16个小时之间,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 出水的效率对工作的周期有着很大影响, 所以要加以控制与管理, 以便提高工作效率。SBR设备对污水处理的整套过程是通过PLC来集中控制的, 在对污水实施了深层次的处理之后, 水质又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改善, 主要表现在水呈现出清澈的特征, 原来的土腥味也消失不见, BOD≤15mg/L, 浊度也在5 NTU的范围之内, 以保证处理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机电一体化SBR设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且可以起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在具体的操作中, SBR设备的启动运行速度非常的快, 进行调试也非常的便捷简单, 是处理规模比较小的生活污水的适宜设备, 工艺选用方面也具有很多的优势, 且污水处理的最终结果不会受到进水水质的干扰, 处理之后的水质还可以用于城市绿化、道路的清扫消防工作等方面, 有利于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慧, 李涛.一体化SBR设备在小规模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 2008 (5) .

[2]苏锦明.新型一体化M-CASS设备的研制与开发[J].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4 (3) .

[3]梁武元.机电一体化SBR设备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生活, 2010 (8) .

[4]杨少武.铁路车站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初探[J].铁道建筑技术, 2011 (8) .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设备采购合同 篇5

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设备

采购合同

甲方:X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乙方: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签订地点:XX市

双方签订日期

XXX年XX

月XX日

甲方:X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乙方: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就

XXXXXXXXX项目

事项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共同遵守下列条款:

第一条:合同范围

1.1甲方与乙方协商一致,乙方同意完成采购需求中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工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工作: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的供货、技术书面指导安装。

1.2

合同设备供货范围详见采购需求,采购需求作为合同附件。

第二条

合同总价

2.1

单个泵站合同总价为XXX万元,大写为人民币:XX万陆仟元整【含运费】。合同总价涵盖了乙方为履行本合同规定的义务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系统成套设备供货、包装、运输、泵桶内的安装、提供图纸资料、合同总价泵站的为包干价(不含控制柜及卸车费)。

第三条:

付款条件及方式

付款方式:电汇

3.1

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合同总额的30%。

3.1合同签订15天内,所有设备进到甲方指定工地后,甲方支付至合同总额的100%(卸车前)。

第四条:交货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4.1

交货期:乙方在签订合同收到定金后20日之内将合同约定的所有设备送达甲方项目现场。

4.2

交货地点及方式:由乙方负责送至甲方项目现场(玉溪市江川区),运输、保险、装车、卸车之前保管由乙方负责、卸货由甲方负责、乙方负责配合。

第七条: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7.1

乙方应保证所提供的设备是全新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并在设计、材料使用和工艺方面无任何不足之处,而且应与附件采购需求书中的规定相符。

7.2

乙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必须满足设备的组装、调试运行测试、操作及维护的要求。

A、主要设备大修或更换关键元器件;

B、设备更换;

7.5

乙方保证其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并且甲方按照本合同所述的目的使用产品及服务不会受到任何第三方的侵权指控或索赔。如有任何第三方的侵权指控或索赔发生,乙方将负责处理以保证甲方处于合法使用状态,由此产生的费用和损失由乙方承担。

第九条:不可抗力

9.1

如果发生火灾、台风、地震、战争及其他一些不可控制或不能避免的事件,受阻方应通过传真通知对方,并在事件发生后10日内用航空邮递给另一方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确认发生不可抗力的证明。

9.2

受阻方对因不可抗力的原因而导致的合同违约行为不承担责任。

9.3

当不可抗力结束后,双方应继续履行其合同义务。

第十条:合同终止

10.1

如果乙方出现下列违约情况之一,甲方有权向乙方发出书面违约通知书,部分或全面终止合同:

A.货物逾期30天,仍未到达。

B.未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并在收到甲方的违约通知书后一周内仍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C.乙方将合同范围内的全部转包给第三方。

D.乙方所提供的设备不能满足采购需求要求。

10.2

如果甲方出现下列违约情况之一,乙方有权向甲方发出书面违约通知书,部分或全面终止合同:

A.进度款支付逾期30天,仍未支付;

B.未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并在收到乙方的违约通知书后一周内仍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第十一条:争议解决

11.1

与合同有关的争议都应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共识,则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2

在诉讼期间,双方应继续履行其各自义务。

第十二条:其他

12.1

本合同签订地: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

12.2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另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同等法律效力;

12.3合同附件是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本合同具同等法律效力。

12.4

合同条款的改动、补充都应以书面形式确定。

12.6

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都无权把合同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转让给第三方、甲乙双方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双方合作之事。

12.7

本合同一式四份,甲方持两份,乙方持两份,每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12.8

本合同包含如下附件:

采购需求:

方(公章):

方(公章):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电话:

电话:

****年**月**日

****年**月**日

附件1

采购需求

一、设备规格具体要求: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地点:

XXXXXXX

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一体化泵站井筒

井筒直径Φ=2.0m,高度H=3.40m,井筒材质玻璃钢

进出管径及位置详见图纸。

潜污泵

Q=11m3/h,H=10m,N=0.55KW

380V,带自动耦合装置,导杆等。

潜污泵

自动耦合装置,导杆等。

甲方提供

止回阀

DN80

P=1.0MPɑ

闸阀

DN80

P=1.0MPɑ

粉碎格栅

SS304,DN400

N=2.2KW

就地控制箱

甲方提供

通气管

DN150

SS304

L=2.5m

可曲挠伸缩接头

DN400

可曲挠伸缩接头

DN100

移动式轴流风机

风量Q=2000m3/h,H=216PA,N=0.37KW

有毒气体在线检测仪

爬梯

SS304

安全格栅

玻璃钢格栅盖板+SS304

井盖

压花铝板

安装

附件

桶内安装调试费

检修平台

防淤积底座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篇6

关键词:机械电气;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

前言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由于安装方法十分迥异,安装技巧也会根据设备的不同而大不相同,所以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效果也会有很多异处。固应了解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技术常会发生的问题,然后进行改进。

一、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中出现的状况

(一)振动问题

不均衡的泵的转子、轴承之间的间隔很大、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相互摩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不高等等,此类问题都是机器设备上面的问题。还有就是关于旋转方面的习惯性的力量所致、不均衡的偏心阻扰力,这些都会导致设备部分器件发生强烈的振动,通过器械底部、建筑物相连的部分、管道,产生噪声。将这些以固体声音的形式与气体中的声波对周边范围造成辐射、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还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

(二)螺栓、螺母两者之间相连的问题

螺栓与螺母连接为机电一体化设备中一种最为基础的装置搭配,若则两者之间的连接太紧,就会受到多种力的影响产生劳累的金属属性,还有就是产生剪切、螺旋牙出现滑丝这些因为连接太松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各种机器设备中间的装置配备松滑,出现不安全事故。

(三)过度电流问题的出现

轴承损害程度上升,泵里面有异样的东西出现,转子和壳体两者之间出现的摩擦。还有就是在电机方面出现的问题:过低的功率、电流超载、太强的电阻、缺乏电源。还有一个方面是操作问题上,传输中的物质,远远要比原设计高,体现在密度过大、需求量不低。

(四)关于电气设备产生的误差

1、在隔离开关的安装上,动和静这两个接触头间的压力以及面积的接触不足,促使电氧化现象出现在接触面上,从而加大电阻的阻力,接触头会被烧伤、烧化、烧毁导致事故出现。2、断路中的断路器触头装配设置错误,接触上面的压力、分合闸的速度没有符合规定的要求。导致接触头温度过高,拖延熄弧的时间。引发绝缘体被分解、增强压力,促使断路器发生不安全事故中的爆炸发生。3、在安装检查修养中,对于电流互感器没有重视,导致开路要多加一组,产生极高的电压,威胁到设备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4、调节电压的装置中的配置出现失误、装置设备中不小心进去其他东西卡住,出现事故。5、主变压器里面出现线路短路导致保护拒绝动、断路器不会主动跳闸。过大的短路时产生的电流会不断的扩大事故。还有就是增加了主变压器内部的温度,导致变压器内部的油蒸发、汽化、分解,出现了可燃性非常高的可燃物的产生。

二、改进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的措施

(一)加强对安装设备人员的要求

1、工作人员应该将最基本的工作做全面,也就是安装前的工作准备。在安装设备开始前,一定要重复的对这些设备开展大量的检查工作。看看有没有地方出现缝隙、缺陷、燃料能量的存蓄装备有没有接好管线和头。当然还要检查安装时需要用到的小机械、材料这些情况。

2、在安装时应该注意机电一体化设备设置的管理工作,应不断的对主机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当然还有就是各部件也要进行检查。安装时还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来施工,要将各项工作协调统一进行,保障机电一体化设备能够及时的进行调试工作。3、安装结束以后,人员应多加注意调试工作的全面性,对安装调试应该书写报告,还要对相关的证件、资料进行勘察。

(二)严格规定质量

1、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时,应该选择在这一方面有经验的员工,来商量该选择怎样质量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并且经过科学技术的计算、验算,来选择有真正价值的产品,还要选择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设备。不能任意的选择设备,这样会导致工作进度被影响。2、对于现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来说,科学的工作顺序非常重要。因为一个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都是按照科学的计划来进行的多方面的考虑,这些具有科学依据的指导性的技术,不能任意的改动,以免造成不必要麻烦的出现。

(三)统一规划安装工作

有很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都是具有很大规模的,安装的各种设备极多,而且还有很多的环节需要注意。所以对于各项设备的安装,都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来设定一个全面的布置。对各项工作能够有一个整体的安排,设定一个领导来对各项工作进行负责的管理。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很多问题要知道哪些该去做,哪些不需要做。当然对于准备工作一定要计划好,这样才不会陷入被动的一个局面。

(四)提高机电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安装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一个直接而主要的原因就是机电工人自身的技能没有达到要求,在这样一个认为因素的影响下,需要注意的就是加强上崗前的培训。帮助机电工作人员掌握一些安装的技术知识,熟悉具体的安装标准和过程。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在设备的供电上要按照规范的进程接线路。只有员工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提升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

(五)严格要求安装设备的过程

1、对于一个设备来说首先是要有电源,然后就是能够发动的能源,还有就是能够提升的装备。如果想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要按照高工作的主要步骤,有主要的还有次要的这个过程来进行工作。当然还要合理的来要求工作安排,这样才能达到极好的工作效率。2、不论是何种设备都会有一个规定的设备安装程序。在安装时不能因为缩短时间而太着急,将安装的顺序颠倒。一定要遵守一定的顺序。重视一些不正确现象:安的不顺利、对不上位置,导致安装质量低下,不能够符合安装设备的质量规格。

(六)遵守调试工作、正确验收

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完成后工作需要注意的就是调试和验收,安装结束以后一定要注意清理现场,详细的检查好、做好后期的准备调试工作。然后就是验收工作的正常进行,验收合格后要求相关单位提出评估报告,来准确的记录.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

所谓智能化也就是提高机电产品的智能,让机电产品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和自主决策能力,增加机电产品的实用性。

(二)数字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接口技术和为控制其中也是具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还要不断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数字技术,比如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同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中,我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奠定了基础,比如虚拟设计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

(三)模块化

对于机电产品的模块化,相对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对于种类繁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其研究和开发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同时也非常有前途的工作。

(四)网络化

网络技术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网络技术也深入到各个行业,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改革,在网络普及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全面运用网络技术,也要将机电一体化技术面向网络化发展,对于网络技术中远程控制和监督技术也就机电一体化的体现,对于远程控制我们要不断的开发利用。

(五)人性化

人性化是每一个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人性化的发展,对于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不但要保证产品的性能之外,还要更好的进行造型和色彩方面的协调,让这些产品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喜爱,同时也更加贴近自然,更接近生人们活习惯。

结语

现如今运用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行业越来越多,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现在在安装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加强重视程度。要从一开始的注意,在买的时候应多加注意质量问题,然后再是安装时更应多加注意,将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抹杀。还应采用科学的解决方案,给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的改进带来帮助,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建波.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2期.

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篇7

一、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诊断技术特点

设备故障, 一般是指设备工作过程中其规定的功能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对于故障的诊断, 则包括故障部位确定以及对其进行检测, 即通过各种检测办法的利用, 将设备故障所在找出并加以修复的过程。设备使用过程中, 机械零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磨损或变形、腐蚀等损伤, 这些情况一旦出现, 会对整个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也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 定期对设备各个零件进行检查, 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 可最大程度地避免损失。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具有其一定的特点, 由于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 零件使用的数量多且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发生故障的概率也比较大。有权威的统计结果表明, 工作中机电一体化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是普通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概率的8倍。因此, 对于这种复杂、比较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 不能仅仅靠人工进行分析和检查。因此, 需要研究出一种专门针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维修的诊断技术。

机电一体化设备主要出现的故障有:设备中机械零件数量比较多, 机械磨损比例较大。自我诊断功能还不够完善;在故障报警方面设置不够全面, 有些故障发生时没有报警显示, 这样会错过最佳维修时机。专业维修人员特别是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缺乏。

二、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故障诊断的技术目前现状

机电一体化设备诊断技术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 发展过程历经了3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 在初级阶段内, 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主要是靠专业人员的个人工作经验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阶段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 也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一些信号处理以及信号检测工作, 并逐渐朝着成熟的方向迈进。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较晚, 但由于经济增长比较迅猛, 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这一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这方面的研究, 我国获得的成果不容小觑。但客观地说,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 还是处于发展中的阶段, 即使在日常的生活中, 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但还不成熟, 设备诊断的准确率也不够高。这也是由于机电一体化设备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综合性强所致, 而设备的诊断质量, 往往直接关系到设备能否正常高效运行。这就更加要求人们加深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诊断研究, 最大程度上避免设备出现故障,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的具体内容

1.诊断步骤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过程中, 包括几个步骤, 一是在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工作之前, 要先对诊断的设备进行一定的测试, 再依据设备的自身性质与相关知识理论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确定设备状态, 从而采用最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维修;二是在完全了解设备的状态之后, 要根据多种设备理论, 将该设备特有的特征信号进行准确地辨别和处理, 并将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三是在上述两项工作完成之后, 就早期预防诊断来说, 要提前进行分析和判断, 对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预测, 而对于那些已经出现的故障, 要及时进行诊断, 确定设备的故障原因以及类型, 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从而来保证设备能够更加高效地正常运行。

2.诊断方法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设备性质不同, 诊断的方法也一定不同, 这样就会出现很多的设备故障种类, 但其基本分类及诊断方法还是有限的。

第一种分类方式, 依据设备发生故障是偶然还是比较持续, 那些偶然性的可以称为偶然性故障, 持续性可以称作系统性的故障。偶然性故障可以从字面意义上进行理解, 就是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中意外发生的一些故障和问题, 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备的维修难度。所以为了避免这类故障造成的损失, 工作人员就要定期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测试, 以便及时发现故障。系统性的故障, 都是指那些无法避免的故障, 工作人员就更该对这种类型的故障进行行之有效的维修和护理。

第二种分类的方式, 依据是否有故障指示。在比较高级的设备控制系统中, 会有故障指示的相关功能, 可以依据指示来检测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 一旦故障发生时, 工作人员会根据自动显示的故障位置进行更迅速地诊断和修复, 工作效率高。没有故障指示的系统不会自动报警, 如果发生了故障, 也只能靠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查时才能够发现, 只能靠这些工作人员的自身技术是不是过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是深入。因此说, 初级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反而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种方法, 依据机械零件发生故障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 可以分为破坏性故障以及非破坏性故障。非破坏性故障本身的破坏性就比较低, 所以其他机械零件也就不会受到故障的影响, 这时只要将故障发生的真正原因找出, 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对于破坏性的故障, 因其影响十分严重, 对其他机械零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害更是不容小觑, 因此, 不但要将故障产生的原因查明, 更要将其斩草除根, 诊断后还要对其进行不断地维护, 才能更好地避免这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四、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要使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发展得更加长远, 就要在传统的方法基础之上有所创新。对于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其对象一般都必须是实体的设备, 然后通过实地对设备进行一系列检查和测试, 以专家的经验以及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还要综合运用各种设备模式, 一步步地进行分析及讨论, 这一系列繁琐的过程之后, 还无法准确地保证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中, 故障的诊断已经采用一次在线的诊断以及一次离线诊断的方式。在线诊断是通过对现有的知识数据进行分析来诊断设备故障, 而且能进行比较简单的处理, 与此同时还会将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故障性质进行标明, 这样会给工作人员提供很大的便利, 在此基础上可以比较快速和准确地对故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工作效率也就会得到提高。未来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 充分结合计算机在线监测出的设备的相关运行信息, 排除故障的速度也就会明显加快,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系统会更加专业和智能。

摘要: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已经得到很大发展, 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来讲更是一种保证。讨论机电一体化设备容易发生的故障及问题, 展望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发展趋势。

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发展与应用 篇8

1 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与其有关的产品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煤矿生产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从八十年代起, 发达国家在对采煤设备进行研究、开发与生产方面, 设备逐渐趋向自动化与大型化, 而且具备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可靠性, 这些决定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关于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中国曾经提出了以下发展目标:截止到2010年, 中国的小型煤矿的机械化与半机械化程度需达到40%以上, 中型煤矿的机械化程度需达到80%以上, 大型煤矿采掘机的机械化程度必须达到95%以上。

我国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国外先进国家的同行相比, 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综采设备机电一体化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但是, 近些年, 我国的综采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打破了全部引进的局面, 实现了部分的国产化。比如, 由生产厂家和科研院所共同研制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 变频器作为电气关键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 也就是部分电控设备采用的是引进技术, 其余使用的全部是国产技术。电液控制的液压支架还处在实验阶段, 在国内还未有正式产品问世。重型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微机控制的软启动系统还未具备故障诊断系统与综采设备工况监测功能, 尚且处在实验与研制之中。

2 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机地结合了液压控制技术、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 因此把煤矿机械的各种性能都大大的提高了。当前在煤矿机械中普遍应用了以微处理器或微机为核心的电子控制装置, 煤矿机械的很多领域也都应用了电子控制技术, 比如煤矿机械的故障报警、故障自诊、在线状态监控, 提升机的PLC系统操作与采煤机的变频控制系统等。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 对煤矿机械的性能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电子 (即微机) 控制装置在煤矿机械中将具有维护更加专业化、结构更加复杂化、应用更加广泛化的趋势。由于机电一体化涉及到煤矿的生产安全, 因此其对煤矿有着巨大的影响。当前我们国家进口与国产的煤矿机械的数量不断增加, 因此, 煤矿机电部门当前的重要使命就是把这些价格昂贵的煤矿机械应用与管理好, 尽量把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3 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以下主要从不断提高员工使用机电一体化的水平、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在煤矿中的应用功能、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在煤矿中的其他应用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探讨。

3.1 不断提高员工使用机电一体化的水平

当前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速度飞速发展, 电子 (微电脑) 控制系统在煤矿机械中有着越来越大的使用比重, 其也有着越来越强的功能以及越来越广的应用范围, 因此电子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也会越来越高。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煤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不仅对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提升、供电、通风、排水等设备的安全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 煤矿机械电子与电气控制系统部分性能的优劣及质量的好坏对机械的可靠性、经济性、动力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从而影响到煤矿的生产效率、煤矿的施工质量、煤矿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等。因此, 只有对使用、维护、维修这些机电设备的煤矿工作人员进行有关内容的培训, 把他们的使用、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水平提高, 才能对这些设备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 使这些设备发挥出很好的使用价值与较好的经济效益。

3.2 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在煤矿中的应用功能

1) 提高了采煤设备的半自动化程度与自动化程度。不仅能够把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轻, 把煤炭的生产效率提高, 还可以减少因操作者的经验不足而给作业精度带来的影响。比如冀中能源黄沙矿在2009年投入使用的一整套薄煤综采设备由我们国家北京天地玛坷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和德国MARCO公司合作生产的由微电脑控制的PM31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只需把程序输入在支架操作控制器上, 支架就可以自动连续工作, 并且还能够实现工作面无人操作与远程控制。

2) 节约能源, 降低损耗, 提高生产效率。机电一体化采煤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使用, 在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 也降低了人工的使用数量, 提高了采煤产量, 从而使煤矿生产企业节约能源、降低损耗, 并且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比如在煤矿井下使用的提升机、通风机、胶带输送机等, 在使用PLC控制系统、变频起动系统之后, 不仅把电量节省了30%左右, 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 实现了故障自诊、自动报警与在线监控。机电一体化采煤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使用, 实现了对煤矿机械的液压系统、电动机、制动系统、传动系统、工作装置等的在线运行实行状态监控, 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报警, 并能够准确地知道故障部位, 使操作员工的工作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使得机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设备维护检查工作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简化, 使用与维修费用大大的降低, 停机维修时间极大地缩短, 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有效的延长。比如, 将PLC控制应用在采煤机的变频器上, 能够实现多种在线监控与故障自诊断;越来越智能化的电器设备应用于煤矿中。

3.3 采煤设备机电一体化在煤矿中的其他应用

一些由国外先进国家生产的综掘机、采煤机、输送机等采用了电子 (微电脑) 控制的自动变速器, 可以依照外负荷的变化情况对传动系的传动比进行自动改变, 从而功率增大, 使电动机的功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经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简化了操作, 使劳动强度大大的降低, 使能耗经济性、作业人员操作的安全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前, 我们国家将电子 (微电脑) 控制应用在综合机械化采煤机上, 不仅实现了无人操作, 使得机械设备可以在人没有办法接近的地点或者是在危险地带进行作业, 还通过无线遥控装置的配备, 实现了微电脑编程控制的可远程遥控。

4 结语

随着机电一体化在煤矿采煤设备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 煤矿企业需要通过培训把有关员工的使用维护与应用水平提高, 加强对采煤设备的管理, 并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 对机电设备进行有关的改良与研究, 将机电一体化采煤设备的各种功能都提高, 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并将煤矿的综合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媛, 卞奕明, 李艳平.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 2012 (7) :52-53.

[2]张锐.刍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综合采煤设备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8) :264-265.

[3]马亚东.机电一体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2) :32-33.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篇9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液压系统演示台,教学设备

技工学校的教学模式已向模块化——一体化教学转变, 我校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已广泛地推行模块化、一体化教学, 为了对液压模块的教学内容顺利地开展一体化教学, 在2003年上半年, 我研制出一种与技工统编教材机械基础中液压内容相适应的新型教学设备——液压系统演示台, 此液压系统演示台制造简单、实用性广, 既能结合理论讲授, 又可以给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在一体化教学中,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一体化教学设备, 有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液压教学在我校过去的教学情况

液压内容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据了解, 在液压教学安排上, 有的技校仅进行机械基础液压内容讲授, 不进行液压技能训练。有的技校, 以理论讲授为主, 实操上只作见习, 而我校既按教学大纲进行理论讲授, 又进行技能训练, 理论方面是以机械基础的液压内容为主, 实操主要进行液压元件的结构拆装和对各种液压机床的液压系统作现场分析。但是, 由于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的限制, 在进行实训时, 所利用到的液压机床往往易与机床操作项目实习的班级相冲突, 在没有机床时, 只能利用相应机床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作黑板上分析, 直观性差, 学生难以接受。另外, 我校的传统教学安排是采用两段式, 即一半专业班级上理论课, 另一半进行实操训练, 时间为半学期对调, 这样, 先进行实操训练的班级还没有进行液压理论学习就进入实训, 使得实操时讲授内容繁多、时间长、效果差, 并易出现理论和实操内容脱节或重复讲授现象, 与现行的教学改革模式不相适应。为此, 本人按照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自行研制出一种创新型教学设备——液压系统演示台。

二、液压系统演示台的研制

1. 设计要求

以机械基础教材为蓝本, 与教材中液压内容相配套, 能进行各类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的试验, 能对多种液压基本回路原理进行演示, 能进行液压系统维护、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液压传动系统要完成两缸顺序动作:缸I工进——缸Ⅱ快进——缸Ⅱ工进——缸Ⅱ快退——缸I快退的工作循环。为了系统结构清晰、直观, 使学生一目了然, 液压元件配置方式采用板式配置, 为了使系统和基本回路的动作控制能相对独立, 采用电气全自动控制和点动控制, 液压缸工作顺序动作控制采用位置开关控制, 液压缸不带负载。

2. 液压系统原理图 (见图1) 和动作顺序 (见表1)

3. 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

(1) 液压泵卸载

准备演示时, 按下起动按钮, 电动机起动, 压力油经过滤器2, 进入液压泵3, 泵出的油通过单向阀6、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2流回油箱, 液压泵处于卸载状态。

(2) 系统工作状态

(1) 全自动工作状态:按下加载按钮,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22的5DT通电, 系统处于工作状态。将电气控制按钮放于自动位置, 按下自动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2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换向阀13的左位、减压阀14、液控单向阀15, 进入液压缸18的上腔推动活塞杆下行, 液压缸18下腔的油, 经单向节流阀17、液控单向阀1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左位流回油箱。液压缸18活塞杆下行速度由单向节流阀17调整。

当液压缸18的活塞杆下行达时间继电器预先调定时间的时候,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2DT断电, 阀处于中间位置, 液压缸18停止下行, 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6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右边位置, 进入液压缸10的右腔, 推动活塞杆左行, 液压缸10左腔的油经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下位、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右位回油箱, 实现快速左行。当活塞杆挡铁压下行程开关1×K时,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的3DT通电,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处于上位状态, 使油路断开。液压缸10左腔的油经单向节流阀8、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流回油箱, 此时, 液压缸10的活塞杆可通过单向节流阀8调整来实现慢速。

若液压缸10的活塞杆挡铁碰到行程开关2×K时,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6DT断电, 1DT通电。这时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左位、单向节流阀8, 进入液压缸10的左腔, 油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流回油箱, 液压缸10快速退回。

当液压缸10的活塞杆挡铁退回压下行程开关3×K时, 1DT断电, 电磁换向阀7处于中间位置, 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4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右边位置、液控单向阀16、单向节流阀17、进入液压缸18的下腔。上腔的油经液控单向阀15、单向减压阀14、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右边位置流回油箱, 液压缸快速退回。一个工作循环结束。

(2) 点动工作状态:将电气控制按钮放于手动位置, 再按电气控制液压缸的进退按钮即可随意控制液压缸10和18的活塞杆进与退动作, 两缸的动作是独立分开的, 没有顺序之分, 其液压传动情况是:

按下18缸进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2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左位、减压阀14、液控单向阀15、进入液压缸18的上腔, 推动活塞杆下行, 液压缸18下腔的油经单向节流阀17、液控单向阀1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左位流回油箱。液压缸18活塞杆下行速度由单向节流阀17调整。当放开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2DT断电, 阀处于中间工作位置, 活塞杆停止向下行。

当按下18缸退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4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右位、液控单向阀16、单向节流阀17、进入液压缸18的下腔, 推动活塞杆上行。液压缸18上腔的油经液控单向阀15、减压阀14、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右位流回油箱。

当放开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3的4DT断电, 阀处于中间工作位置, 活塞杆停止上行。

按下10缸进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6DT通电, 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右位, 进入液压缸10的右腔, 推动活塞杆左行, 液压缸10左腔的油经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下位、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右位流回油箱, 活塞杆实现快进动作。当活塞杆左行至压下行程开关1×K时,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的3DT通电,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处于上位状态, 使油路断开, 液压缸10左腔的油就经单向节流阀8、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流回油箱, 此时, 液压缸10的活塞杆可通过单向节流阀8调整来实现慢速。当活塞杆挡铁压下行程开关2×K时,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DT断电, 阀处于中间工作位置, 活塞杆停止左行。

按下10缸退按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1DT通电、压力油经单向阀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左位、单向节流阀8进入液压缸10的左腔, 推动活塞杆右行、液压缸10右腔的油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左位流回油箱, 实现快速退回, 若活塞杆右行到挡铁压下1×K时, 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的3DT断电, 阀9恢复原来状态, 若活塞杆退回到挡铁压下3×K时,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的1DT断电, 阀7处于中间工作状态, 活塞杆停止右行。

4. 液压元件的选用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 能满足多种液压元件的性能试验, 所选用的液压元件的型号及规格如表2所示。

注:根据榆次液压件厂产品样本选择

5. 液压系统演示台的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 为了结构清晰、直观, 使学生一目了然, 液压系统装置的结构采用台式结构, 台的下面配有油箱和电气控制装置, 台的上面配置液压元件, 液压元件配置方式为板式配置, 板的前面是液压元件和相应的液压原理图, 后面是管道布置, 液压动作控制采用电气全自动控制和点动控制, 顺序动作控制采用位置开关控制, 如图2所示。

三、实验、实训内容

利用液压系统演示台进行的液压传动内容教学, 不仅能进行液压元件的原理及系统动作的实验, 还可进行液压元件的拆装来熟悉结构, 对照机械基础液压内容可对应完成如下教学内容。

1. 能直接完成液压元件的性能试验及其结构拆装

(1) 液压泵:双作用式叶片泵;

(2) 液压缸:双作用式单活塞杆液压缸;

(3) 方向控制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两位两通和三位四通换向阀;

(4) 压力控制阀:先导型溢流阀、先导型减压阀;

(5) 流量控制阀:可调单向节流阀。

除上述液压系统演示台上的液压元件能直接试验以外, 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件来对其他型号的元件进行试验。

2. 液压基本回路

(1) 方向控制回路

换向回路:由7和13两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实现换向回路。

闭锁回路:a.采用滑阀机能为中间封闭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和13组成的闭锁回路;b.采用液控单向阀15和16组成的闭锁回路。

(2) 压力控制回路

调压回路:压力调定由溢流阀21组成的调压回路;

减压回路:采用减压阀14的减压回路;

卸荷回路:采用二位二通换向阀22的卸荷回路。

(3) 速度控制回路

调速回路:采用单向节流阀17和8分别组成的两个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速度换接回路:慢速与快速的换接回路是采用短接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的速度换接回路。

(4) 顺序动作回路

采用开关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

3. 液压传动系统

(1) 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

(2) 多缸顺序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

(3) 各类元件的故障设定和故障排除;

(4) 油路的故障设定及其故障排除;

(5) 系统动作的故障设定及其故障排除。

四、实验、实训的试验效果

1. 性能的试验

经过多年的使用, 性能良好, 安全可靠, 适用范围广, 完全能够达到上述的教学内容和设计要求, 系统尚未发现有事故出现。

2. 教学试验的效果

从2003级开始, 经过2003级、2004级两个年级的教学试验, 能适合我校液压模块的一体化教学, 增强了直观教学, 体现了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把理论和实操有机地结合起来, 避免了理论与实操脱节现象, 同时也减少了授课课时 (见表3) 。同学们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所有到我校参观指导的兄弟学校或领导均有较高的评价。

注:2001级、2002级还未采用演示台进行教学2003级、2004级已采用演示台进行教学

另外, 在学以致用上得到验证。2004年, 我校的液压牛头刨床的液压系统和液压摇臂钻床出现了故障, 为了验证我校液压模块教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人组织学生对此设备进行检修。从故障分析、检查到故障的排除, 整个过程均由学生进行, 从学生的检修过程看, 故障分析得很中肯, 判断出故障点, 最后用一天的时间, 完全修复。由此可见, 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排除液压故障, 这是我校进行液压模块一体化教学效果的大检验。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研究 篇10

1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概念和特点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一般指处理能力在500m3/d以下, 集污水处理工艺的各部分功能, 一般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消毒等为一体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这种装置主要适用于污水水量小, 分布散广, 市政管网手机难度高的生活污水和性质相似的有机工业废水。它是市政污水处理工程系统的有益补充。与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工程相比, 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具有如下特点: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维护管理人员的运行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安装建设地点往往离建筑物及人员活动区域较近, 要注意考虑噪声及异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发展现状

2.1 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往往采用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 利用重力作用推动污水流经各个污水处理环节, 进水与出水高差大, 所以宜结合地形设置, 节约土建费用, 较平坦的地区宜设置为半地埋式。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由于仅仅依靠重力流, 处理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何志毅等对无锡市的部分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了相关的调研, COD的平均去除率为58.7%, BOD的去除率为73.5%, SS的去除率为69.8%, 但是对TN、TP的去除效果均低于20%。无动力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局限: (1) 难以去除含油废水; (2) 耐冲击负荷小; (3) 充氧效果不理想; (4) 除磷脱氮效果较差。

2.2 动力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由于无动力式装置的局限性, 动力式一体化处理装置成为了主流配置。在国内主要有以下工艺。

2.2.1 接触氧化法 (如图1)

接触氧化法具有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 剩余污泥较少, 出水水质稳定。当进水BOD5浓度为100~150mg/l时, 一般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停留时间为0.5h左右, 体积负荷可达到6kgBOD5/m3。

2.2.2 A/O工艺 (如图2)

A/O法生物脱氮工艺, 水力缺氧时间一般设计为缺氧池2h, 好氧池不少于6h, 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比为1∶3。周琪等人的“厌氧-好氧一体化净化器”在HRT>6.2h, C O D小于4 0 0 m g/l, B O D<1 5 0 m g/l, S S<150mg/l, NH3-N为50mg/l左右时, 出水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的要求。

2.2.3 A2/O工艺 (如图3)

A2/O法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其不仅能去除COD、BOD, 还能脱氮除磷。A2/O工艺一般不设初沉池, 各处理段水力停留时间比为厌氧∶缺氧∶好氧=1∶1∶3, 一般厌氧段和缺氧段2h, 好氧段6h左右。A2/O工艺需要注意对好氧段的供氧能力的设计。当供氧不足时, 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会减弱。

2.2.4 一体化氧化沟工艺

一体化氧化沟不设调节池及单独的二沉池, 沉淀单元置于氧化沟的沟渠内。一体化氧化沟工艺流程短, 构筑物简单, 设备少, 运行方式属于推流和完全混合相结合的延时曝气, 污泥得到好氧未定, 言辞产泥量小, 污泥易脱水, 污泥的及时回流也减小了污泥膨胀的可能, 所以一体化氧化沟的处理效果较好。氧化沟内的流速一般0.3~0.5m/s, 沟深1.5m~4.5m, 容积负荷0.45~0.9kgCOD/ (m3d) , 水力停留时间为10h~40h, 泥龄10d~30d, 沟内污泥浓度2000~4000mg/l, 沉淀区表面积4~6m/d, 沉淀时间为0.5h。针对氧化沟占地面积较大的缺点, 新型的一体化立体循环氧化沟技术已经开发出来了, 变传统的氧化沟水平流动循环为竖直循环, 利用立体循环这种独特的水流特点, 实现了污泥的自动回流, 节省了污泥回流的动力消耗, 并有效地节约了占地, 同时取得了较好的有机物, 氨氮及总磷的去除效率。

2.2.5 U N I T A N K工艺

UNITANK工艺是由三个矩形池组成, 三池水力相通, 每个池内设供氧和搅拌设备, 外侧两池设固定的出水堰及剩余污泥排放口, 这样两侧的两个池既可以做曝气池又可做沉淀池, 中间一池只做曝气池。U N I T A N K工艺不设单独的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 并通过进水方向的周期性改变达到污泥回流的效果, 动力节省, 容积利用率较高, 构筑物较少, 同时可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 自动化程度高, 因而管理简单, 出水水质好, 脱氮除磷效率高。

2.2.6 SBR除磷脱氮工艺

SBR工艺中进水、反应、沉淀、排放和闲置依次在同一池中完成, 周期运行。SBR工艺能较易地引进厌氧/好氧除磷过程和缺氧/好氧的除氮过程, 通过调整运行周期及控制各工序时间的长短, 从而实现对氮磷的去除。

3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展望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篇11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故障诊断;诊断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4.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1

机电一体化设备是综合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接口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并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的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诊断技术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正常运行。

1、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分析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综合运用了微电子、机械、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进行目标组合与优化,实现对设备功能单元的合理配置。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包括动力控制部分、机械本体和执行单元等,系统中涉及到电、气、磁和光等。其中计算机起到控制设备动作的作用,而机械本体负责执行动作,只有两者协调合作,才能保障设备正常工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特性有:(1)机械零件多并且易被磨损;(2)缺乏自动诊断能力;(3)没有明显的报警提示,部分故障有提示,而一些故障没有提示;(4)缺乏有经验的技术人员。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企业机械加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设备价格较高,机床的寿命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如果机电一体化设备出现故障,将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但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只看到该设备的效能,对于如何合理操作设备并不关注,部分设备甚至经常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因此经常发生由于设备故障而停工的情况。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效能,合理操作设备并定期进行故障诊断是十分必要的。

2、常见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设备中比较常用的故障诊断技术有以下几种。

2.1振动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设置相关检测设备的振动参数,并根据检测设备的信息特点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技术就是振动故障诊断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故障检测,由于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有剧烈的震动,使用振动检测设备可以检测到振动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加速度和速度等。在检测过程中要想获取充足的检测数据,并对机械设备的运作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就需要对测量点的位置进行正确选择。这种故障诊断技术操作较为简单,检测得出的设备运行状况报告清晰明了,也增加了检测和诊断故障的准确率。

2.2油液磨屑分析故障诊断技术

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油液磨屑进行识别分析,通过了解油液的成分以及油液磨屑颗粒的形态来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判断,这种检测技术一般用于机械润滑系统和液压系统中。该故障诊断技术可以根据油液颗粒的尺寸对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进行判断,而磨损的类型可以根据油液颗粒的形状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微粒的成分来判断机械磨损发生的具体位置。

2.3射线扫描故障诊断技术

Y射线扫描诊断技术属于一种新兴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它一般用于检测工艺设备。该检测技术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判断的方法主要是对扫描图谱的特点进行分析。

2.4红外测温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检测设备不同部位的温度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就是红外测温故障诊断技术。这种诊断技术运用了先进的测量仪器,可以实现远距离操作,也可以在不接触设备的情况下探测设备不同部位的温度,同时其测量的准确率也很高。

3、影响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可靠性的因素

影响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同时一台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多种多样,要想对整台机器的可靠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只能从具体的问题入手,以此提高整个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影响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

3.1元器件失效

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基本构成单元之一就是元器件,而单个元器件的可靠性为整个设备的可靠性打下了基础。根据概率运算的准则,机械设备各组成部分的失效率之和构成了整个机械设备的失效率。因此,应该选择失效率较低的元器件产品,以降低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的失效率。

3.2元器件的组装和连接

机电一体化设备中有十分复杂的控制系统,并且元器件纵横交错连接在一起,要想提高整个设备的可靠性,就需要正确进行元器件的组装和连接。设备如果某个插件出现接触不良,可能导致信号传输失灵,这也是设备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机电设备中的温度或者湿度有很大的变化,设备运行过程中粉尘的污染或者机械振动等都可能影响到故障检测的可靠性。

3.3电磁影响

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依靠电能工作,设备中必然会出现电磁能量的相互转换,这种电磁不仅影响到周围的环境,也影响到设备的制动、电源负载等多个方面。例如,数控机床等就是常见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这种自动化系统包含了软件、硬件、电力和机械等多个部分,如何处理电磁环境和电磁干扰就是该设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遇到的问题以及措施

4.1缺少设备故障检测的精确度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诊断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我们已经掌握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诊断的相关技术和诊断方法。但是仍然缺少一套完整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我国国内的诊断技术大多是针对设备的某一部分或者是某一具体类型的设备来说的,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诊断技术的方法和理论;此外我国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精确度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诊断的精确性方面需要很大的补充和发展。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好诊断的精确度问题,处理好设备故障和检测信息之间的关系,提高诊断技术的精确度和准确性,使机电一体化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

4.2缺少检测的实际经验和方法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在一些领域里仍然处于理论阶段,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在设备诊断的模糊理论、小波分析、神经网络、智能方法这些领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只有一些相关的理论作为设备故障检验的支撑和研究。我们应该加大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理论研究,在实际的工作生产过程中,积累故障诊断和修复的实际经验,能够使理论和经验完整的结合,形成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完整理论和方法。

4.3缺少设备故障的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有很多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但是缺乏相应的设备故障检测人员。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建立专家智力支持系统,形成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队伍,专业地维护设备的运行,实时进行设备故障的监督。还要培养设备故障诊断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水平。

5、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的。我们要做好设备故障的诊断工作,提高设备故障的诊断技术,积极探索新的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来提高国内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诊断技术的精确度,形成一套完整故障诊断理论,丰富实践经验。以此来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护和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吉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

[2]段炳花.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硅谷,2014,(18).

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篇12

所谓一体化教学, 就是由专业教师同时进行该学科的理论和技能训练的教学, 使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形成连贯、系统、全面和完整的教学体系, 运用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效果。实施汽车电气设备模块一体化教学, 必须使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密切结合起来, 每一课题的教学都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体, 整个教学过程可根据每一课题的内容不同分为若干个有机的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分成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可以再分为最基本、最简单的技能动作。

现将一体化教学整理为直观图, 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 学习单元是“一体化”教学中最基本的学习材料, 每个学习单元一般包括理论和技能的学习, 教师则要善于利用信息反馈, 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定, 并不断完善,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一体化教学实例分析

教师运用一体化教学, 一方面要遵循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程序, 另一方面无论是模块的设计, 学习单元的编写都要针对技校生的实际情况。正如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马克指出:“教学是为了便利学生达到认知、情感与技能活动各项目的, 面对有经验的学习加以安排过程。”赞科夫指出:“理论是掌握自觉而牢固的技巧的基础。”因此, 掌握理论知识不仅不妨碍技巧的形成, 而且恰恰相反, 乃是形成技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防止重理论、轻技能训练, 又要防止以干代学, 认为理论课可要可不要的师傅带徒弟式的错误观念。例如, 课题中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内容, 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 教学中必须做好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每讲完一个内容, 涉及技能部分应立即安排学生进行练习 (即教、练相结合) , 并着重授之以学生学习的方法, 正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第一, 授之以分析具体控制电路原理的基本方法;第二, 授之以线路的安装和接线的方法;第三, 授之以分析排除故障的方法。例如, 课题中充电系的线路连接的教学, (1) 先按逻辑规律与学生分析线路的原理; (2) 阐明线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 并理解发电机的调压过程; (3) 授之以学生线路的安装和接线的方法; (4) 按具体线路假设故障, 传授分析排除故障的方法; (5) 进行该线路实操技能的训练。这样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做到教中有练, 练中有教, 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互相渗透。

三、一体化教学的评定与反馈

评定与反馈是一体化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从前面的一体化教学结构模型图中, 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子系统都是按一定的程序互相连接的, 最后通过评定与反馈这一环节使整个网络有机联系起来。

教师在实施评定的过程中, 要坚持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促进性的原则, 做到操作技能与思维发展的评价相统一, 学的评价与教的评价相统一。为了达到评定目标可测、可量, 可将考核分为平时考核、技能考核, 以及总评, 从中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以及他们在理论和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再根据反馈的信息来确定一般的指导和对个别进行因材施教以改进教学效果。例如, 点火系统的教学中, 校正点火正时项目, 我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登记, 在给定的时间要求学生进行校正点火正时, 根据完成进度的情况, 用优、良、中、差来表示学生理解学习的困难程度, 这样做有利于把握时机, 及时反馈信息, 并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如进步则可加深他们学习的兴趣, 增添努力的强度, 加强学习信心, 寻求进步。可见, 反馈与评定对考核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收集信息、全面分析作出决策, 有重要的意义。

四、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

1. 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临场感受

先进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模块式现场教学等, 能清楚地展示汽车各零件工作时内部运动关系的结构原理, 直观、动态性强,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比例作出了合适的安排, 并真正落到实处。

2. 顺应职业教育的现状, 提高了教学效果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 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等于一体, 为了便于教学, 对各专业教室进行了全面调整, 按专业相对集中的原则重新进行了布置。购置、自制了大量的教学设备, 在各个专业教室都能够进行多媒体教学, 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 营造出了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教师在专业教室上课可以边讲边练, 使学生在模拟工厂的环境下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 既可以对照实物学习构造原理, 又可以进行实际动手训练。教学方法直观、灵活, 教学形式生动、活泼,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潜能, 培养综合性人才,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 也节约了教学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果。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或一门课程、一个实践环节单独操练的做法, 强调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并且, 让学生在生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体现了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深受学生的欢迎。

3. 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专业课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以后直接到学校里任教, 等于刚走出课堂又要上讲台给学生讲课, 从学生一下子变成老师, 本来在校学习的时候实践机会就很少, 根本没有什么实践经验, 讲课的时候也只能是照本宣科。课程改革给专业课老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 有利于教师互相促进、提高。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是教师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 给教师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促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充电, 是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4. 根据实际情况, 编写了适应教学要求的教学课件、教材

现行的教材强调的是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无法适应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学校摒弃了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 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 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各个知识点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实践训练课题, 让学生有计划地按照教师确定的课题和学习要求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 在训练中让其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 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 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 并体现了手脑并用的原则, 调动了各种感官参与了学习过程。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与此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教学课件和工作页, 每个课题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其表现形式是以专业技能为主线而串起来的多个课题, 以及每个课题要实现的学习知识点的目标。

5. 创新之处

(1) 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2) 以市场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分析基础, 形成适应性与针对性, 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能力训练体系和知识体系。在课程整合上取得突破。

(3) 以岗位要求为基础, 针对技校教育特色, 对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优化。

(4) 形成模拟现场教学、多媒体仿真教学等一系列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5) 形成具有深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对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

总之, 对于一体化教学方法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使教学工作不断优化, 为教学工作开辟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卢之章.生产实习教学法.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6.

上一篇:设施灌溉技术下一篇:正平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