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分类

2024-06-03

安氏分类(共6篇)

安氏分类 篇1

前牙唇倾度大、上颌骨前突是临床常见的病例。在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如果加以调控, 可较理想地缩小上下颌骨矢状向差值ANB角, 使患者的侧貌得到明显改善。但若不及时治疗, 即使通过固定矫治器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大, 下颌、下牙弓长度较小, 或二者兼之。临床表现为磨牙远中错合关系, 上颌切牙的唇向倾斜, 前牙深覆盖, 颏部后缩。从面型看一般分两种:一种仅表现为开唇露齿, 下颌颏部基本正常;另一种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给人“小下颌”的感觉, 侧貌不美观。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院口腔正畸门诊患者25例, 其中男11例, 女14例, 年龄9~14岁, 平均10.3岁。其中上前牙唇倾度大、磨牙远中咬合关系, 患者表现为开唇露齿10例, 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前牙区深覆盖15例, 其中ANB>5.9°患者10例。

1.2 方法

10例开唇露齿患者选择口外唇弓矫治器[1]矫治, 分为面弓和头帽两部分。面弓固定于上颌第一磨牙带环的颊面管中, 而头帽直接与弓丝相连。通常口外弓在牙合平面之上, 前牙唇侧距切缘1/3~1/2处。牵引钩末端向髁突方向弯一角度, 约20°~40°, 牵引力值400~500g, 每日夜间睡眠配戴8~12小时。

15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前牙区深覆盖患者选择头帽Activator矫治器[2]矫治:取上下颌模型 (系带、粘膜均完整) , 咬合蜡记录为下颌向前运动至最极限处所咬蜡记录, 模型上牙合架, 上颌腭侧用1.2mm不锈钢丝弯制∩形曲, 口外牵引面弓也为1.2mm不锈钢丝弯制, 牵引力400~500g, 每日夜间睡眠配戴8~12小时。

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X光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挑选有代表性的上颌骨相对于颅骨的失状向关系 (SNA) 、下颌骨相对于颅骨的失状向关系 (SNB) 及二者的差值 (ANB) 进行前后对比。SNA的测量方法:蝶鞍点S、鼻根点N、上齿槽座点A连线;SNB的测量方法:蝶鞍点S、鼻根点N、下齿槽座点B连线;ANB为二者差值。SNA正常值为82.8°±4.0°;SNB正常值80.1°±3.9°;ANB正常值2.7°±2.0°。

2 结果

25例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光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 测定上颌骨相对于颅骨的失状向关系 (SNA) 、下颌骨相对于颅骨的失状向关系 (SNB) 、及二者的差值 (ANB) 。25例患者均达到满意疗效。前牙唇倾度变小, 前牙内收, 开唇露齿得到改善, ANB在正常范围之内。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侧貌改变, 基本恢复正常E-Line。疗程最短为6个月, 最长为20个月, 平均为12个月。见表1。

*与治疗前行t检验比较P<0.05

3 讨论

牙性安氏Ⅱ类患者仅仅需要移动牙齿, 骨性安氏Ⅱ类患者早期整形矫治主要是改善颌骨关系。对于下颌后缩患者, 早期用功能矫治器促进下颌向前生长;轻度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患者, 用口外弓抑制上颌向前生长或功能矫治器促进下颌向前生长;上颌前突患者, 口外弓将上颌推向远中;对于牙性Ⅱ类, 骨性Ⅰ类患者, 早期用口外弓将磨牙推向远中。

下颌骨是人体骨骼中生长持续时间最长的骨骼, 一般男性要持续生长到23岁, 女性持续生长到20岁。从替牙期到恒牙初期, 下颌骨增长迅速。在此阶段, 用头帽Activator矫治器来刺激促进下颌的向前生长, 对安氏Ⅱ类错牙合、前牙深覆盖和远中磨牙关系的矫正有好的效果[3]。对有上颌前突倾向或前牙唇倾度过大的Ⅱ类Ⅰ分类患者, 在生长早期使用口外唇弓限制上颌向前生长, 与此同时, 下颌能自主地发育追赶上颌, 最终建立正常的上下颌矢状关系。口外唇弓虽然不能减小SNA角, 却可以减小ANB角, 同时口外唇弓对控制后部齿槽高度有较好的效果[4]。

口外唇弓牵引中, 应注意牵引力方向, 高角病例采用高位牵引, 低角病例采用颈牵引。在矫治过程中, 患者的配合非常重要。口外唇弓一般每日配戴大于8小时, 5~6个月见明显效果。头帽Activator矫治器因其基托较大, 更强调配合, 每日配戴大于9小时, 3个月就可见明显疗效。需注意的是口内部分唇舌系带处的避让, 口外部分牵引面弓应远离颊面部。配戴矫治器严格注意口腔卫生。在替牙期及恒牙初期采用口外唇弓或头帽Activator矫治, 对于上颌前牙角度及软组织侧貌的改变效果是明显的, 是后期固定矫治技术达不到的。通过这种治疗的患者中, 有一部分可免除固定矫治器治疗。

参考文献

[1]黄勉芳.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3 (7) :87-89.

[2]李立.口外力和Activator联合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软、硬组织改变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 (22) :95-96.

[3]张玉峰, 罗三莲.Activator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6例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7, 27 (10) :666-667.

[4]姜萃长, 黄玉.改良摆式矫治器联合口外弓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19例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4, 20 (9) :564-566.

安氏三姐妹演绎另类“梁祝” 篇2

11月28日,“安氏三重奏”与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音乐厅联手举行一场古典室内乐与现代音乐相交融的音乐会,这是继北大之后,她们此次中国巡演在北京的第二场演出,12月3日,她们还将在上海交大进行演出。

演出中三姐妹展现了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上半场在一曲《生命之空》中开始,随后《舞蹈乐队》是美国作曲家肯基·邦驰专为安氏三重奏而创作,融合了滑步舞、萨拉班德、华尔兹、迪斯科等5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舞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瞬间。另外,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的《遗忘》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春天》展现了南美风情;而《遇缘/鬼影》则以韩国首尔深夜接送醉酒人回家的出租车司机为背景而作,本次是该曲的亚洲首演。

下半场是三姐妹和国交的合作。与通常所见的音乐会不同,舞台上多了音响、电子琴、架子鼓等,更像是一场流行音乐会。演奏的曲目风格也是如此,肯基.邦驰的《五金协奏曲》采用摇滚乐的电声手法,运用了合成器、音效踏板、扩音器等现代电声设备,而且在写作上还吸收了印度宝莱坞歌舞剧等音乐风格,很受观众的欢迎。音乐会最后,安氏三姐妹特地演奏了一曲作曲家蒋衍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改变而成的三重奏,小提琴与大提琴分别演绎祝英台与梁山伯,钢琴则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加上乐队伴奏,产生了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三姐妹曾经说过,她们知道这梁祝的故事讲的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非常喜欢化蝶的结局。

被国外音乐评论家形容为“古典室内乐与现代MTV交融贯通”的安氏三重奏组(The Ahn Trio),是由出生在韩国的安氏三姐妹所组成:其中孪生姐妹玛丽娅·安和露西娅·安分别演奏大提琴和钢琴,比她们小两岁的妹妹安姬拉·安演奏小提琴。三姐妹都毕业于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出道以来,她们以特色的演奏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无数观众,并在1987年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被封为“亚洲神童”。

安氏分类 篇3

关键词:Damon-矫治器,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疗效

在临床上, 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是一种常见口腔畸形, 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1]。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颌后缩、深覆以及上切牙舌倾等。在临床上, 对于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的治疗, 主要从牙矢状关系、上切牙唇倾度以及侧貌的三个方面入手[2]。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医疗技术也得到了推动, Damon-矫治器开始不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在此次临床研究中, 我院对收治的3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采用Damon-矫治器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对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有12例, 女性患者有18例, 年龄8~15岁, 平均年龄为11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 均为恒牙早期患者以及替牙期患者, 磨牙为远中关系, 上颌前牙舌倾, 深覆≥Ⅱ度, 下颌后缩, 上颌略微前突。患者均不存在先天缺失牙、畸形牙以及修复体, 不存在颌面外伤史以及正畸治疗史。

1.2 治疗方法

将Damon-Q自锁托槽固定在患者上颌部, 并对配置好平面导板, 患者进餐时可以将其取下, 其余时间需要配戴进行矫治, 配戴7周左右进行一次复诊。Damon-Q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常规治疗如下所示:

上颌切牙托槽转矩设置为侧切牙8度以及中切牙12度。患者在3~4个月后对下颌托槽进行粘固, 使用0.014英寸含铜镍钛圆丝作为下颌部初始弓丝, 之后依次使用0.014英寸×0.025英寸含铜镍钛方丝以及0.018英寸×0.025英寸含铜镍钛方丝, 平面导板继续配置, 直至采用0.018英寸×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时, 则协助进行24小时Ⅱ类牵引。6~9个月后, 咬会完全打开, 如果咬打开平均为7个月, 则将平面导板调整为夜间配置, 从而使咬打开得到持续, 夜间配戴时间为1~2个月。总的治疗疗程为20~26个月, 平均为2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中, 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 磨牙得到改善, 均为中性关系或者轻度近中关系, 前牙覆覆盖没有异常情况, 上下颌关系以及软组织侧貌协调。X线头影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 U1-NA以及U1-SN角明显增加, 表明上前牙唇倾;而L6-MP距增加表明下颌磨牙明显伸长;SNA角在治疗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SNB角则明显高于治疗前, B点前移以及ANB角减小, 表明患者下颌后缩面型有所改善;MP-SN角以及MP-FH角则相比治疗前增加, N-ANS不存在显著变化, ANS-Me则显著增加, 表明患者软组织侧貌关系协调, 垂直向面形有所改善。

3 讨论

在临床上, 安氏Ⅱ类错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畸形, 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颌后缩、深覆以及上切牙舌倾等。安氏Ⅱ类错畸形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上主要从牙矢状关系、上切牙唇倾度以及侧貌的三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矫治[3]。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 口腔矫治技术也得到了推动, 这也让Damon-矫治器开始得到发展和应用。Damon-Q自锁托槽矫治技术, 在临床上具有摩擦力小、治疗时间短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4]。

注:*表示对应指标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Damon-Q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是一种被动式矫治方法, 相比普通的托槽矫治技术, 其更具有优越性, 能够促进患者下颌磨牙伸长, 改善患者下颌后缩面型, 使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关系得到改善[5]。在此次临床研究中, 我院对收治的3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患者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可见, Damon-矫治器在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那宾, 白雪芹, 刘学恒.Damon-Ⅲ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硬组织变化的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 36 (3) :231-232.

[2]唐国华, 张蕾, 许晓岑, 等.Damon技术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适应证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 2008, 17 (4) :221-222.

[3]周欣荣, 厉松.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 2009, 17 (4) :102-103.

[4]孙少平.Roth直丝弓矫治器联合颌外牵引治疗Ⅱ类错颌畸形[J].医药论坛杂志, 2011, 32 (14) :98-99.

安氏分类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2010 年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7 例青少年患者,男14 人,女13 人,年龄10~15 岁。患者纳入标准:安氏II类I分类错畸形,替牙期或恒牙列早期,上颌牙弓狭窄,前牙深覆II~III度,深覆盖III度,上前牙前突,表现为开唇露齿,上唇前突。

模型拥挤度计算[1]:27例患者模型拥挤度分析显示,上颌平均拥挤度为(6.26±2.95) mm(拥挤度范围 2~12 mm),下颌平均拥挤度为(3.71±3.16) mm(拥挤度范围0~8 mm)。

1.2 治疗方法

应用上颌Hyrax型扩弓器(图 1),粘固后每天加力2 次,每次旋转螺簧1/4圈,根据需要间隙量扩弓2~3 周,并保持3 个月后拆除扩弓器。同时运用标准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利用开辟的间隙排齐整平牙列,配合使用斜面导板或II类牵引,直至达到前牙覆盖、覆正常,磨牙中性关系。

1.3 头影测量分析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图 2),由作者本人在1 个月内进行描图及测量。X线头影测量选择的项目共13 项,其中角度测量7 项,线距测量6 项。①面凸角(∠Ns- Sn- Pos),②鼻唇角(∠Cm- Sn- UL),③上唇基角(∠S- Ns- Sn),④下唇基角(∠S- Ns- B′),⑤上唇倾角(∠A′- UL- FH),⑥下唇倾角(∠B′- LL- FH),⑦Z角(软组织颏前点至唇突点连线与眼耳平面交角),⑧上唇长度(从Sn点和上口点向Sn- Pos连线作垂线的线距),⑨下唇长度(从Mes和下口点向Sn- Pos连线作垂线的线距),⑩上唇突度(UL到Sn- Pos连线距),(11)下唇突度(LL到Sn- Pos连线距),(12)UL- EP:上唇突点到E线的距离,(13)LL- EP:下唇突点到E线的距离。

测量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矫治前后数据应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软组织角度

27 例患者矫治前后的软组织角度测量及统计学分析见表 1。反映鼻、唇、颏三者协调性的面凸角、Z角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上唇突度的鼻唇角、上唇倾角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上下唇基角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软组织线距

27 例患者矫治前后的软组织线距比较结果见表 2。上下唇突度和上下唇相对于E线的距离在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唇长度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正畸治疗的成败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治疗方案的确定对结果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拔牙与不拔牙矫治是正畸界一直争议的问题。从20 世纪20 年代的Angle提出牙槽基骨与牙槽排列必然适应论,坚决反对拔牙,到20 世纪40 年代的Tweed提出拔牙矫治的观点,再到90 年代西方世界不拔牙矫治又开始占上风。拔牙与不拔牙矫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注: ①P<0.01, ②P<0.05, ③P<0.001

注: ①P<0.05

如果患者主诉软组织侧貌前突,要求改善且生长发育基本完成,大部分会选择拔牙矫治;但如果患者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潜力,扩大牙弓后的侧貌形态患者可以接受,不拔牙矫治是完全可行的。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多数集中在拔牙矫治安氏II类I分类病例[2,3,4],本研究探讨了运用上颌快速扩弓器,扩大牙弓开辟间隙不拔牙矫治青少年安氏II类I分类错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3.1 软组织侧貌角度的改变

上切牙过度唇倾是安氏II类I分类的特征之一,上唇倾角反映上唇相对FH平面的倾斜度,本组病例矫治后与矫治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上切牙的内收,软组织上唇突度明显改善,上唇前突得到了矫正。Z角反映唇前突的程度及唇、颏部的协调关系,治疗后的数值增大,并趋向于正常[1]。软组织面凸角体现了鼻、唇、颏部的协调关系,治疗前后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数值更接近于正常值,反映了鼻、唇、颏三者之间协调性的改善,面部突度减小,II类面型得到了改善。

上唇基角比治疗前增大,说明上颌快速扩弓可以使上颌前移,与HASS[5]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表现也不明显。说明单纯运用快速扩弓更多的改变是牙弓的横向开展,对于III类患者在上颌快速扩弓后必须进行前方牵引治疗才能促进上颌骨的发育,纠正矢状方向上的不调。

鼻唇角是评价唇部软组织侧貌的重要指标,Arnett[6]认为该角在85°~105°范围内的侧貌较理想,并指出鼻唇角改变时需考虑唇张力、唇厚度及初始角度大小等因素。傅民魁[1]认为中国成人鼻唇角正常范围在80°~110°,柯杰等[7]在对西安市正常的青少年鼻唇角测量后得出正常均值在90°~110°的结论。从表 2可以看出,矫治前后患者的鼻唇角增大,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Lo等[8]研究发现鼻唇角与上切牙的关系密切,随着上切牙的内收,鼻唇角也随之增大,本组病例鼻唇角在治疗后增大了4.37°,说明在快速扩弓开辟间隙、上下牙列排齐整平后,上切牙利用剩余间隙集中内收,深覆盖得到了矫治,患者软组织侧貌面型得到了改善(图 3~4)。

3.2 软组织侧貌线距的改变

安氏II类I分类的软组织特征主要表现为上唇前突,开唇露齿。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治疗完成后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分别减小了2.15 mm和1.9 mm,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软组织面型由凸面型趋向于直面型,虽然与正常青少年上下唇突度相比仍显得微突,但本组病例治疗完成后患者对面型都非常满意,无患者提出再需拔牙内收改善突度。

随着治疗后软硬组织空间位置的变化,上下唇长度在治疗后都增加了,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切牙内收后上唇的张力减少、紧张度改善而变松弛的原因。而下唇长度的增加可能与青少年具有生长潜力,颌面部垂直向高度发生了改变有关。

Ricketts将鼻尖点与软组织颏前点的连线称为审美平面,作为测量的参考平面。本研究中唇部软组织随着前牙内收发生改变,治疗后上下唇突点相对于审美平面都明显后移,说明随着青少年鼻部和颌骨的向前发育,上下唇突度减小,唇部外形趋向于自然状态,侧貌凸面型得到改善。Combrink等[9]研究了35 例安氏II类错畸形不拔牙病例,发现下唇的改变比上唇更明显,使上下唇的感觉更加协调美观。Ricketts指出对于正常白种人,唇部外形处于自然状态时,上下唇的位置应位于审美平面的后方,且上唇位置较下唇更为靠后一些。从表 2可以看出,矫治后患者上下唇突度的平均值仍为正值,说明其上下唇最突点均位于审美平面的前方,这与Ricketts的白人标准有明显的差别,但这与柯杰等[10]对于中国儿童的研究结果一致。

3.3 快速腭扩展

快速腭扩展是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一直使用的矫治方法,适合于儿童青少年,矫治可从替牙早期开始,通过每天调节螺旋开大器加力,迅速打开腭中缝[11],刺激骨缝内新骨沉积,一般至少要保持3 个月,使新骨在扩开的中缝处沉积,可获得牙弓间隙,解除拥挤。本组病例上牙弓拥挤度都在中重度,属于临床上的拔牙范畴,与患者充分沟通后,选用了上颌快速扩弓的方法来扩大牙弓宽度,开辟间隙,内收唇倾的上前牙,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的颅面部软组织侧貌均较理想。

综上所述,对于青少年安氏II类I分类部分拥挤度较大的病例,如果能充分利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潜力,即使采用不拔牙矫治,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软组织侧貌面型亦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傅民魁.口腔正畸专科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3-89.

[2]Kocadereli I.Changes in soft tissue profile after orthodontictreatment with and without extractions[J].Am J OrthodDentofacial Orthop,2002,122(1):67-72.

[3]Wholley CJ,Woods MG.The effects of commonly prescribedpremolar extraction sequences on the curvature of the upperand lower lips[J].Angle Orthod,2003,73(4):386-395.

[4]Caplan MJ,Shivapuja PK.The effect of premolar extractionon the soft-tissue profile in adult African American females[J].Angel Orthod,1997,67(2):129-136.

[5]Haas AJ.Palatal expansion:Just the beginning of dentofacialorthopedies[J].Am J Orthod,1970,57(3):219-255.

[6]Arnett GW,Bergman RT.Facial keys to orthodontic diagnosisand treatment planning.Part I[J].Am J Orthod DentofacialOrthop,1993,103(4):299-312.

[7]柯杰,陈华,林珠.西安市正常的青少年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研究-计算机辅助测量[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4,12(3):188-191.

[8]Lo FD,Hunter WS.Changes in nasolabial angle related tomaxillary incisor retraction[J].Am J Orthod,1982,82(5):384-391.

[9]Combrink FJ,Harris AM,Steyn CL,et al.Dentoskeletal andsoft-tissue changes in growing class II malocclusion patientsduring nonextract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J].SAD J,2006,61(8):344-350.

[10]柯杰,林珠,李克非,等.正常咬合人唇部形态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3,9(3):195-196.

安氏分类 篇5

双期矫治

1研究对象:从汉川市人民医院口腔正畸室矫治的60例正畸病人中选取符合Ⅱ类Ⅰ分类错牙合诊断标准并且覆盖大于10毫米磨牙呈完全选中关系。牙排列基本整齐或轻度拥挤或上列有散在间隙;处于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的病人共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例女4例,开始矫治年龄10~14岁,平均12岁。

2双期矫治①:第一期的功能矫形治疗采用肌激动器,下颌前升至尖牙或第一磨牙呈近中关系,后牙去打开高度约4毫米若有上牙弓狭窄则在上颌基托第双尖牙水平位置设计分裂簧以备扩大牙弓之用,下颌前鸭舌侧塑胶盖过虾切缘并延伸至唇面切端1/4以防止下前牙伸长和唇侧,肌激动器试带合适后每日戴16小时以上复诊时调磨上下后牙间塑胶扩大分裂簧加力,缓冲上前牙舌侧基托以利上前牙舌向移动。肌激动器矫治结束时应达到磨牙或尖牙Ⅰ类关系,牙弓狭窄基本解除前牙覆盖减少第一期治疗时间10-12个月,平均11个月。第二期采用标准方位弓直丝弓矫治,作牙的移动控制和精细调整,达磨牙和尖牙Ⅰ类关系,覆盖合覆盖正常。

结果显示,6例错牙合用肌激动器矫治后前牙的覆盖由12.42毫米减少至5.63毫米,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了3.75毫米,上颌切牙相对于上颌基骨平均向后移动了2.25毫米,下颌切牙相对于下颌基骨向前移动了2.54毫米。

单期矫治材料与方法

3对象基本同双期矫治

4单期矫治

(1) Edgewise与平面导板②结合的应用方法,治疗早期上颌腭侧带用平面导板,简称“前牙平导”,其平面与下切牙长轴垂直,前牙舌侧导板厚以2mm左右为宜,在带用过程中待磨牙接触后再加厚,至下颌spee氏曲线压近2mm临床检查为咬合召找开为度,平面导板带用过程必须配合咀嚼肌静力训练,嘱每日24小时带用,检查咬合板上的咬合印记以检查其带用情况,咬合找开时间为2-3个月,平均2.5个月。

(2)设计: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Edgewise矫治技术加平导打开咬合,上颌牙强支抗,下颌后牙弱支抗。治疗主要阶段排齐整平关闭拔牙间隙同时调整尖牙和磨牙关系,精细高速和保持。

(3)过程:

①2004.7上下颌粘托槽,第一磨牙带环,上下尖牙Lacebaekes,0.014"Niti丝排齐,上下牙列并制作前牙平导嘱患者开始佩带.

②2003.9上颌牙继续Lacebaekes,同时换0.018"ss排列整平上牙列,去除下颌尖牙Lacebaekes,换0.016"ss开始继续排齐整平下牙列。

③2003.11上颌0.018"ss开始远中移动上尖牙;下颌换0.018"ss继续整平下牙列。下颌尖牙不作远中移动。

④2004.2-2004.10下颌尖牙远中带闭合曲的0.019×0.25"ss首先关闭下颌间隙。

⑤2004.8-2005.3下颌尖牙远中移动与第2双尖牙靠拢后,换上颌侧切牙远中带闭合曲的0.010×0,25"ss关闭颌间隙。

⑥2005.4-2005.6上下颌0.019×0.25"ss完成弓丝精细调整。

⑦2005.7-2006.5改良Ⅱ类型Hawleg氏保持器保持,总疗程约21个月。

结果

显示6例错牙合用Edgewise平面导板结合的方法,前牙的覆盖由11.5毫米减少至5.8毫米,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了3.65毫米,上颌切牙相对于上颌基骨向后移动了3.55毫米,下颌切牙相对于上颌基骨向前移动了1.55毫米。

5讨论

两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第一期治疗结束后,功能矫治器组和口外弓的矫治效果单期矫治组,且有统计学意义,这些结果显示出上下颌骨关系和咬合的改善,但是这些差异在第二期固定矫治结束后都消失了,最终都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孙燕楠等认为③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设有支持在Ⅱ类儿童的矫治中双期矫治与单期矫治有显著的不同,本篇评价综和的耕种客观结果与两个临床随机试验结果是一致的,对比双期和单期矫治的最终结果没有资料显示出统计学差异,这也印证了临床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现有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表明,对于Ⅱ类错牙合儿童患者,双期正畸治疗没有显示出优于单期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

6结论

多方面资料,认证关于Ⅱ类错牙合双期矫治效果的科学的证据还很少,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对于Ⅱ类错牙合的患者双期矫治相对于单期矫治有较好的效果。

摘要:目的对于Ⅱ类错Ⅰ分类严重深覆盖深覆均下颌后缩,采用双期或者单期矫治仍然存在争议,有必要比较对这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的临床评价。方法应用肌激动器和固定矫治器对10例覆盖大于10毫米的安氏Ⅱ类Ⅰ分类作双期矫治,对同样病例作单期矫治配合前牙平导打开咬合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对于类错的青春期儿童,两个临床随对照试验都没有显示双期矫治优于单期矫治的疗效结论,尚缺乏比较儿童Ⅱ类错牙合双期和单期治疗并全面报告其相关临床结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在的证据表明双期矫治相比较于单期矫治疗效没有差异。

关键词:Ⅱ类错,Ⅰ分类深覆深覆盖,双期矫治,单期矫治,平面导板,打开咬合

参考文献

[1]陈丹鹏等.安氏Ⅱ类Ⅰ分类严重深覆盖,深覆合的双期矫治.口腔正畸学2001.3.

[2]陈健慧等.“前牙平导”打开咬合的临床疗效初探.口腔医学1999(第19卷)第1期.

安氏分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经Damo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的60例生长发育期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的儿童患者60例, 男30例, 女30例, 年龄8.57±0.52岁。

1.2 纳入标准

确诊为均为生长发育期下颌发育不足的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的患者;安氏II类1分类头影测量显示:SN-MP>40°, FHI (S-Go/N-Me) <62%;无正畸或正颌外科治疗史, 无唇腭裂治疗史;本研究所有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CBCT扫描

60例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头颈部的CBCT扫描, 获取治疗前后的CBCT数据并将其分为治疗前 (T1) 和治疗后 (T2) 数据组。拍摄过程中, 患者始终处于直立位, 且无吞咽和说话。

1.3.2 数据的三维重建、配准

将治疗前 (T1) 和治疗后 (T2) 数据组的数据导入Mimics16.0软件, 并通过软件对上气道, 下颌骨、舌骨与头位等选择适合各组织的阈值条件并进行三维重建和配准工作。

1.3.3 三维测量项目

(1) 下颌骨测量项目:下颌支长度 (ArGo) 、下颌骨总长度 (Ar-Gn) 、下颌骨位置 (Ar-S) 、下颌综合长度 (Go-Gn) 。 (2) 上气道测量项目:下口咽气道间隙 (PAS) 、上口咽气道间隙 (U-MPW) ; (3) 头位和舌骨的相关测量项目:舌骨到下颌平面距离 (H-MP) 、舌骨到面横平面距离 (H-FH) 、颅颈角 (CVT/SN)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测量数据以±s表示。Dome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前后患者下颌支长度 (Ar-Go) 、下颌骨总长度 (Ar-Gn) 、下颌综合长度 (GoGn) 、下颌骨位置 (Ar-S) ;下口咽气道间隙 (PAS) 、上口咽气道间隙 (U-MPW) ;舌骨到下颌平面距离 (H-MP) 、舌骨到面横平面距离 (H-FH) ;颅颈角 (CVT/SN) 均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 检验水准均定为a=0.05,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下颌骨测量项目的比较

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治疗后的下颌支长度 (Ar-Go) 、下颌骨总长度 (Ar-Gn) 、下颌综合长度 (Go-Gn)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治疗后的下颌骨位置 (Ar-S) 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说明Dome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 能有效引导患者下颌位置前移, 促进其下颌骨的发育, 改善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下颌后缩的情况。见表1。

2.2 患者治疗前后上气道相关测量项目 (PAS、U-MPW) 的比较

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治疗后下口咽气道间隙 (PAS) 、上口咽气道间隙 (U-MPW) 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Dome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 能明显增大患者上下咽气道间隙, 改善患者的上气道狭窄状态。见表2。

2.3 患者治疗前后头位 (CVT/SN) 、舌骨测量项目 (H-MP、H-FH) 的比较

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治疗后舌骨的测量值:舌骨到下颌平面距离 (H-MP) 、舌骨到面横平面距离 (H-FH) 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治疗后头位的测量项目颅颈角 (CVT/SN) 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说明Dome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 能使患者的舌骨靠前靠上位移, 逆转患者舌骨靠后下移位的情况, 进而改善患者上气道狭窄状态。见表3。

3 讨论

安氏II类1分类患者主要颅面表现为下颌后缩、下颌支长度不足、舌骨向后下移位。安氏II类1分类患者由于下颌后缩, 舌骨的后下移位, 导致其上气道结构性狭窄。其中, 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下颌后缩情况最明显, 上气道狭窄情况严重, 因此下颌后缩, 舌骨靠后下移位, 舌根部分靠近咽后壁等是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气道狭窄的主要原因[4,5]。本院根据多年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的经验, 采用Dome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下颌后缩等症状, 故评价经Dome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后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上气道的形态改变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研究表明, CBCT能对患者的上气道, 下颌骨、舌骨与头位等进行三维重建和配准, 进而测量出准确的气道变化值[6]。故本研究采用CBCT研究Dome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后其上气道形态的改变情况, 为指导临床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提供真实的研究数据。

本研究显示: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治疗后的下颌支长度 (Ar-Go) 、下颌骨总长度 (Ar-Gn) 、下颌综合长度 (GoGn)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治疗后的下颌骨位置 (Ar-S) 明显低于治疗前。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治疗后下口咽气道间隙 (PAS) 、上口咽气道间隙 (U-MPW) 明显高于治疗前。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治疗后舌骨的测量值:舌骨到下颌平面距离 (H-MP) 、舌骨到面横平面距离 (H-FH) 明显低于治疗前。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治疗后头位的测量项目颅颈角 (CVT/SN) 明显低于治疗前。说明Dome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 能明显增大患者上下咽气道间隙, 改善患者的上气道狭窄状态。其可能机制是:Domen技术拔牙矫治治疗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 能有效引导患者下颌位置前移, 促进其下颌骨的发育, 改善安氏II类1分类高角型患者下颌后缩的情况, 进而逆转下颌后缩所引发的舌骨后下移位的情况, 使舌骨靠前靠上移位, 舌根部分尽量远离咽后壁, 增大患者上下咽气道间隙, 改善上气道狭窄状况[7,8]。与史建陆研究结果相仿[9]。

参考文献

[1]肖遥, 罗茂璇, 黄丽.女性青少年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颏部形态特征的研究.重庆医学, 2012, 41 (26) :2703-2705.

[2]霍振辉, 赵堂民, 李懿波, 等.成人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上气道及舌骨形态位置的三维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 (15) :2835-2838.

[3]陈雪凌, 吴子忠, 刘东旭.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对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影响的CBCT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3 (8) :71-78.

[4]张雨温, 陈中, 许彦枝, 等.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不同生长型颅面形态与上气道关系的头影测量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5, 19 (6) :574-577.

[5]孙伟.安氏Ⅱ^1分类高角型错的颅面结构特征[J].继续医学教育, 2010, 24 (2) :32-34.

[6]陈科名, 杨崇实, 邓锋.不同矢状骨面型错畸形患者气道大小形态的CBCT研究.口腔医学研究, 2012, 28 (1) :54-57.

[7]车蓓, 顾月光, 马俊青.下颌后缩患者上气道三维结构和舌骨位置的分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2 (4) :532-535.

[8]梁秋娟, 再努然·艾麦提,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逐步式双垫矫治器治疗青少年下颌后缩畸形上气道形态变化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 2015, 35 (11) :940-943.

上一篇:党员安全岗下一篇:信息化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