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分类(共6篇)
传统分类 篇1
2012年启动的传统村落调查, 广西共调查了12个民族、14个地区的600多处村落, 其中266个村落历史传承明显, 社会关系清晰, 艺术价值较大, 符合上报传统村落条件。根据评选, 有89个分两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其他入选省级 (自治区) 传统村落。
广西传统村落, 整体数量多, 种类丰富, 分布广, 景观特色鲜明, 需要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分级分类保护。
一、广西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一) 整体数量多, 分布广, 保存不完整, 消失趋势加剧
10年前, 广西境内传统村落众多, 在185000多个自然村中, 符合传统村落标准的村落数量很大, 然而今天漫步在广西广大的乡村, 见到的只是零散的老房子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 传统村落的消失速度相当惊人。从传统村落的存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 广西的传统村落应该与云南、贵州大致相当。然而分析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云南有294个传统村落入选, 贵州有292个传统村落入选, 广西只有89个传统村落入选, 不及广东91个, 高于四川62个。2012年和2013年经过普选, 在广西185000个自然村中, 只发现600多个村庄传统村落痕迹较重, 其中266个可以探寻出相对的历史格局、建筑风貌和建筑环境, 89个村庄历史脉络、文化传承、建筑风貌具有典型价值,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他村庄已经失去历史的记忆。
89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主要分布在桂东和桂北地区。
在266个传统村落中, 南宁有14个, 柳州有22个, 桂林有86个, 玉林有31个, 梧州有11个, 钦州有6个, 百色有10个, 贵港有6个, 河池有8个, 来宾有20个, 北海有5个, 崇左有4个, 防城港有5个, 贺州有38个。
266个有价值的传统村落与185000个自然村相比, 其比例只占0.15%, 这266个村落中, 有部分正在面临消亡的危险。
必须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经济和社会价值。传统村落一旦消失, 农耕文明的基础就会削减, 中华民族的根源就会逐步消失。各级政府必须把传统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列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现代村庄建设必须保护传统部分和传承先行。
(二) 种类丰富, 年代久远, 形成原因多样, 文化发掘和传承任务较重
从地理特征来说, 海滨地区占1.11%, 平原地区10.62%, 丘陵地区46.52%, 山区33.33%, 其他8.42%。滨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 传统村落破坏较为严重, 城市中的传统社区, 靠近城市郊区的传统村落, 以及乡镇所在地的传统村落破坏更为严重。
从民族构成来说, 壮族为主的39个, 汉族为主的传统村落144个, 瑶族为主的52个, 苗族村寨6个, 侗族为主的10个, 毛南族为主的2个, 回族为主的2个, 彝族为主的1个, 水族为主的1个, 京族为主的4个。
从建筑风格来说, 青砖黛瓦徽派马头墙风格为主的6个, 青砖黛瓦岭南锅耳墙风格为主的4个, 土坯砖或青砖黑瓦主从硬山墙、悬山墙风格为主的184个, 骑楼和碉楼风格为主的6个, 干栏式风格为主的32个。
从形成年代来说, 元代以前47个, 明代92个, 清代96个, 民国16个, 现代1个。
从形成原因来看, 土著原始村落1个, 自然形成92个, 祖上迁移40个, 宗族聚居20个, 交通枢纽6个, 经商6个, 水运形成1个, 战乱迁入12个, 军事基地3个, 沿海军事基地要塞1个, 逐鱼群上岛安居3个, 拾荒定居1个, 祖上传下21个, 古代城2个, 最主要形成原因是自然形成, 其次是祖上迁移和宗族聚居, 再次是战乱迁入。这说明, 先民们自然选择的村落生命力更为持久。
在这些传统村落中, 有家谱记载的传统村落不到15个, 村落成员口述家族辈字的不到10个, 绝大部分村落不是家谱在“文化大革命”毁于灰烬, 就是一直没有修家谱, 当地县志、村志更没有记载, 村中也没有相应的文化自觉人士对村落历史的记载。以至于在对村落文化发掘和文化传承研究中, 缺乏相应的文字资料, 只能靠研究者实地进行研究和推断, 并纠正村民的错误认知和传说。
(三) 规模大小不一, 景观特色鲜明, 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保护任重道远
传统村落的规模主要表现在村落的占地面积, 传统建筑面积与村落建筑面积的比例。广西266个传统村落中, 村落占地面积30亩以下的32个, 30~50以内的44个, 50~100亩以上的34个, 100百亩以上的148个。传统建筑面积占村庄建筑面积, 超过90%的有16个, 超过80%的有12个, 超过70%的有19个, 超过60%的有19个, 超过50%的有22个, 超过40%的有12个。
村落景观主要包括平峒景观、滨水景观、榕树景观、大院景观。
平峒景观主要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区的传统村落景观特征, 村落位于峰丛谷地, 依山而建, 建筑布局高低起伏, 村前为小河良田。
滨水景观主要是河流附近的传统村落, 如漓江边上的传统村落, 左右江边上的传统村落, 以及桂江流域的传统村落。这样的村落主要景观是大河环绕, 舟楫往来, 村落曾经多为治所之地, 文物较多, 经济上极度繁荣, 大家族和大宅院较多。
榕树景观的村落主要集中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榕树代表着村内的不同节点, 阐发着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由于榕树很少有人砍伐, 所以榕树的树龄就代表着村落的年龄, 这样的村落活动中心是大榕树下, 村落因为大榕树而景观独特。
大院景观的传统村落是因为保存相对完好的官署、会馆、宗族祠堂、寺庙和几进院落而知名。广西传统村落中, 官署类 (官厅) 的历史建筑1座, 宗族祠堂8座, 大院17座, 名人故居41座。这些大型建筑样式不同于民间建筑的穿斗式, 多为抬梁式, 建筑石刻、木刻、砖刻精美, 多有壁画装饰, 院落多为二进以上。某些近代的碉楼式建筑更是岭南风格显著, 彰显主人的不同身份。
二、广西传统村落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广西传统村落总体发展趋势是:具有保护价值的266个传统村落中绝大部分继续面临消失的危险, 已经纳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需要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 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
(一) 广西传统村落急速消失的原因
传统村落是历史长河中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和伦理宗法的需求。随着时代条件不断变化, 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村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另一种面貌, 于是“革命”或“改良”后的传统村落就出现在广西广大的农村。
改善居住条件的能力和意愿以及现代居住文化的冲击是传统村落消失的直接原因。从农业经济发展条件来说, 广西山多地少,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农业生产条件决定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无法支撑起青砖黛瓦、高堂大屋、雕梁画栋的大院大宅建造, 于是就使得大部分的传统村落规模较小, 建筑密度大, 房屋矮小, 功能分区不合理, 人畜混居。根据相关资料, 在20世纪80年代, 广西共有49个贫困县, 贫困县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6%, 贫困县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4%。1985年广西农村未解决温饱人口1500万, 贫困发生率达44%。即使到2009年, 仍有贫困村4060个, 占全区村委会总数的28.3%。在广西的贫困人口中, 80%以上是少数民族人口。
1990年, 广西农村人均收入为640元, 1995年达到1446元, 2000年达到1865元, 2005年达到2495元, 2010年达到4543元, 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彰显广西农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普遍提高, 村民能够从农业生产之外获得改善居住条件的资金和建筑材料, 建造新的楼房式建筑取代低矮的瓦房也就顺理成章。根据在农村中的调查资料分析, 传统村落中大规模的建房运动开始于2000年以后, 其中2005年左右达到高潮。
农村宅基地政策和生活区域的狭小, 以及攀比心理加剧传统村落的消亡速度。由于耕地有限, 加上适合建房的地域有限, 农村中建造新房必须在原址上重建, 而新建的房屋无论从采光、色彩、高度都会给邻居带来心理和现实上的压力, 于是一户建房就会导致整个村子只要有点能力都会建房。传统村落毁于生存与生活的质量改善之中, 消亡于邻居们的攀比之中。
按照广西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 宅基地建设核心是节约利用耕地资源, 其中明确规定, 严格实行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 村民建新房入住后应当及时拆除废弃的旧房并复垦、复绿;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住宅;严格控制占用非基本农田耕地建住宅;禁止村民在已查明的地质等自然灾害隐患点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定的禁止建设区建住宅;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置宅基地建住宅。农民只能在原有住宅或自家耕地中建造新的住宅, 这就导致传统村落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而急剧消失。
现代的村落建设如果是对传统村落的传承, 也会造就一批有特色的村落, 遗憾的是, 广西目前的村镇建设呈现出“万村一面”、“千镇雷同”的趋同趋势, 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够, 对传统村落缺乏细致的梳理。加上工匠们的技艺水平有限, 建筑趋向实用、经济, 但是不够美观。传统村落在各方面都闪耀着光辉的价值, 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技艺和文化。如果把传统建筑体量扩大, 台阶加高, 门窗加框并使用现代建筑材料, 保持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之间合适的尺度, 这样传承并创新的建筑一样具有典范价值。然而现代农村中大量取代传统建筑的现代建筑却因为工匠们的技艺有限, 加上追求实用和经济, 普遍缺乏美感、尺度感、缺乏韵味, 无法全面反映特定的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
(二) 传统村落得以保全的原因
广西还有部分传统村落得以保全, 其中有些村落传统建筑面积占整个村庄建筑面积达到90%以上, 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传统村落建筑规格较高, 不光建筑材料全部为青砖黑瓦, 而且雕梁画栋, 色彩丰富, 造型美观, 整个建筑就是祖宗留下的艺术瑰宝, 每一个细节和装饰都是一个故事, 值得细心把玩和研究。像兴安县白石乡的秦家大院, 每一栋房屋都会令参观者驻足良久。由于房屋建造水平和规格代表了建造者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 其后人会为祖先的许多这样的房屋而自豪, 自然会认真保护好。
广西目前建筑规格较高的大院式建筑包括故居、祠堂、碉楼、围屋等, 总计73座, 其中官署类 (官厅) 的历史建筑1座, 宗族祠堂8座, 大院17座, 骑楼碉楼6座, 名人故居41座。
二是家族村落, 村民热衷求取功名, 建筑只是栖身场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以“耕读传家”为最高标准,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 家族里的年轻人承担着光宗耀祖的重任, 年轻人需要苦读求取功名, 齐家治国平天下, 告老还乡之时再建造深宅大院, 于是广西的传统村落中总有一两个因功名而形成的大院, 其余为寻常百姓之家。改革开放之后, 年轻人要出外求学就业, 不愿回到农村, 更不愿维修老宅, 家中只有老人留守田园, 等待子女功成名就再营造祖宅。现在的很多老宅只有老年人在留守, 年轻人出外生活和就业, 只有在年节时回祖宅团聚。于是老宅得到保存, 子女不维修的就任其破败。
三是老宅保存一份记忆, 体现一定社会地位。传统村落一般以宗族祠堂为中心, 靠近祠堂的建筑等级较高, 其他建筑沿祠堂展开。在村落中处于中心的院落体现着家族的地位。
四是村民集体在新址建造新房, 保留下传统祖宅。于是保留相对完整的村落一半是旧的住宅, 一半是新的建筑。随着绝大部分传统村落的消失, 留下的传统村落愈加珍贵, 村民也认识到村落的旅游和其他价值, 于是保护愿望更加强烈。
传统村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社会关系相适应的。农耕时代, 主要的运输方式是肩挑背扛, 街道的宽度就是两个人挑着东西并行的宽度, 或者抬着轿子走过的宽度, 两头牛能够错过的距离, 街道总是有一些比较宽的节点, 那就是满足行人负重时能够相向而过设计的, 这与乡村的道路在某一处留下错车面是一样的。
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深入研究, 挖掘其丰富内涵, 在此基础上, 才能实现传统村落保护的科学性、原真性与可持续性。
这就需要做到:首先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设立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中心, 挖掘传统村落的内涵。
其次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一些建筑类高校设立传统村落相关专业或设立相关课程, 培养专门的传统村落规划和保护人才。
再次是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平台, 通过传统村落保护网等形式传播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内涵和现状。
最后是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 组织村落中专门人才, 建立民间传承保护体系。
(三) 扶持村落内的文化人才, 挖掘和整理村落文化信息
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依靠当地人民, 村落的历史、主要建筑及其遗址、村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村落格局的风水解读、建筑材料的取材与技术、村落布局的社会含义、村落的佐证材料都散落于民间。村落得到修复保护之后, 使用和日常维修的依然是村民。
从村落调查和规划实践中, 发现村民对于自己的村落有着很强的荣誉感, 部分村民热衷于研究自己家族的历史和村落的历史, 但这仅仅体现在个人爱好的层面, 仅凭记忆言传口授, 均未形成一个完善资料整理体系, 对于村落的重要建构筑遗址能够凭记忆准确找到位置, 并能叙述大体形态。
鉴于这种状况, 建议建立以下措施:
首先, 为部分有积极性、并且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学识的村民颁发特聘传承专家证书, 提供一定的经费, 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其次, 收集村民手中的老照片、家谱、口述史等资料, 建立村落的资料库, 对现存建筑和格局保留影像资料, 为村落传承提供真实资料;
再次, 收集和集中展示与保存村落内的生产工具、生活设施, 建立村落博物馆, 为村落文化传承提供物质保证;
最后, 编写反映该村落文化历史价值的书籍, 为子孙后代留下翔实的资料。
广西传统村落数量多, 种类丰富, 分布在海滨、平原、丘陵、山地等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由于形成原因多样、形成年代不一, 建筑风格分为不同流派, 本着对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进行传承发展的要求, 需要各界人士关注广西传统村落的现状, 共同参与到广西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中。
传统分类 篇2
问题:本次课标修订,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它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总体刻画学生学业成就表现。请老师们谈谈,和传统理解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框架下的“学业质量”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一、本次新课标的修订,明确学业质量的内涵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果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进行总体刻画。
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阐明人才培养要求,引导和促进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实质性地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框架下的“学业质量”,其内涵主要是以学科知识点为纲,以识记、理解和应用为质量水平的质量观念。
在这种质量观下,我国的考试评价更多指向碎片化知识和孤立技能的习得与熟练程度,强调确定性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问题拓展: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有何区别与联系
一、相同点:
(一)三个主类领域是一致的。
(二)两种理论在分类的细化都存在层级关系布卢姆这个目标体系的划分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结构加涅在认知结果的智力技能分类也是由简单到复杂构成的层级关系。
(三)两个理论在教学设计、媒体选择等方面对教育过程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二、不同点:
(一)分类的依据与理论不同布卢姆分类法基于生物分类学,以学生的外显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分类的基点加涅分类法则基于信息传播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从他的“联结一一认知学习理论出发,以能力和倾向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基点。
(二)(2)结构体系不同布卢姆的分类是一个累积学习的模式,目标由简单到复杂加涅的分类理论从整体上是不具备有连续性、层次性和累积性的,仅在“智慧技能”这一主类下各子类之间具备连续性、层次性和相关性。
壮族传统体育项群分类研究 篇3
1 项群理论与对壮族传统体育的价值
项群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把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类属命名为项群, 把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理论。项群理论按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建立的分类体系划分项群, 把竞技体育划分为体能类和技能类两大类八个项群。[1]项群训练理论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对分类归纳法的科学合理应用的一次尝试。项群理论对少数民族体育分类也有指导意义, 鉴于它是针对竞技体育领域特殊特征, 借助这一理论在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研究时, 应准确掌握其核心思想与少数民族体育的实际相结合。运用项群理论对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类研究, 促进壮族传统体育对项群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壮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弘扬。
2 壮族传统体育的项群分类
壮族由于受独特地理与气候环境和生产、生活、庆典、祭祀与节日联欢等民俗生活方式的影响与熏陶形成了独特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有着鲜明的乡土特点;与风俗习惯紧密相连;与歌舞艺术融为一体;与壮族史诗相伴和与铜鼓艺术承传的特征。[2]壮族传统体育与生产劳动、宗教祭祀、民俗节庆等密切相关深受群众的喜爱。据初步调查统计, 现已挖掘整理出共27个项目。按照民族体育项群分类, 分为九大类型 (见表1) 。
3 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
3.1 投掷类
投绣球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的花山壁画上。据此, 当时用青铜铸制的兵器, 用于甩投, 称为“飞砣”多在作战和狩猎中应用。后来把飞砣改制成绣花布裹, 互相抛接娱乐。比赛场地与排球场一般大小, 场中间竖一个圈杆, 圆心距地面高9 m分两边进行比赛没边10人, 男女各5人。绣球用花布或绸布做成, 内装豆类或沙子, 形如球状, 直径60 mm左右, 重约150 g, 球的尾端系上一根五彩冠带, 便于抛接。比赛时, 将球投入圈内得1分, 得分多者为胜。
3.2 游戏类
3.2.1 打手毽
毽子用彩色花布包上铜钱或金属片做底托, 再插上公鸡的脖子上面的毛。只用手拍打, 不能脚踢, 人数不限制, 可以两人或者多人对打。
3.2.2 虎抱羊
场地与时间不限, 人数十来名为宜, 由若干人排成一列长队, 后者拽进前者的后衣, 最前的一个挡住老虎, 设法保住身后的群羊, 另由一人扮作“老虎”, 想办法捉到羊。
3.2.3 赶猪进城
比赛在空旷场地进行, 场地中央划一个50 cm为半径的圆圈为“城”, 赶猪人各持一棒, 准备一个带响声的物体当猪, 通常只用一个猪 (人多可用两个) 。一人守城, 其余的人在城外用木棒戳一个坑赶猪, 赶猪者把猪赶进城, 守城人阻挡不让进城, 形成对抗性的运动。
3.2.4 芭芒燕
采集大把“芭芒心”, 用线穿成一串, 用手拍来拍去像燕子在空中飞翔而得名。有二人对打, 也可以男女混打。在打芭芒燕中, 男女青年聚在一起相互拍打, 把芭盲燕拍向自己最理想的人。此项活动, 既是锻炼身体的理想项目, 又是男女青年交际的一种重要媒介与方法。
3.3 武艺类
3.3.1 舞狮
每逢隆重庆典以象征吉祥如意, 群狮齐舞, 人头颤动, 有高空舞狮, 狮子“上金山”和狮子“过天鹅桥”等高超的技艺。舞狮此项体育项目的开展有着悠久历史。著名的宁明花山崖画, 和右江流域一代多处山崖壁画, 就有形如人击鼓及像狗似狮的动物图画。或伸臂、或蹲足、或跳跃。
3.3.2 磨秋
据《云南通志》记载:“龙人知耕织, 其俗以正月元日作秋千戏殆以轻趫, 而寓介寿之意欤, 普洱府近廓有之”。现在的云南文山壮族地区都有在节日磨秋的活动。又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又竖一直木于地, 以一横木凿其中, 合于直木头二人一左一右, 扑于横木两梢头为戏。此落彼起, 腾于半空名曰磨秋”。
3.3.3 烟筒花
“烟筒花”的烟, 是指桂南壮族民间的熟烟, “筒”是一尺多长的竹头, 把竹头节钻穿, 只两头通气, 放熟烟入小孔, 用嘴吸大头, 其形状若烟斗。“花”, 是用竹叶制成的斗笠帽, 用作防御。三者合而为“烟筒花”。作用与武术器械的一个套路。法有:踢、钩、泼、踩等。同法:打、泼、点、督等。帽法:挡、遮、罩、擒、拦等动作花样变化多端。
3.3.4 特朗
俗称打“扁担”起源于“打舂堂”, 也称“谷榔”或“谷鲁榔”每年春节初一到十五, 在壮家村寨, 可闻“打, 打, 打嘟打……”。唐代, 刘恂著《岭表录异》中述:“广南有舂堂, 以浑木刳为槽, 一槽两边约十杵, 男女间立, 以舂稻粮……”特朗分为四个阶段:耙田插秧, 戽水云田、收割打场、舂米尝新。动作有上下对击, 有站立和下蹲, 还有转身和跳跃, 加上伴有锣鼓有强烈的节奏感。
3.3.5 翡翠舞
相传翡翠鸟不但羽毛鲜艳且性格善良, 为表达本族人民的正直善良, 模仿翡翠鸟跳起了翡翠舞。具体动作为:自由飞翔、觅食、追鱼、吃鱼、浴水、栖息。其中自由飞翔是舞鸟者上身向前弯曲, 用背托起竹制的鸟身, 双手握住鸟内部操纵杆, 然后左脚上收, 张开双翅, 作飞状。此外还有有雄雌区别, 双双起舞, 场面生动活泼。模仿翡翠鸟的生活习性。
3.3.6 跳斑鸠
模仿斑鸠在树上振翅腾跃的动作而来。跳斑鸠实是壮族民间办喜事或丧事是开展, 参与人员或男或女, 须伴随唢呐、笛子虚步亮翅, 跳步振翅向前迎客, 右手屈与前方, 掌心向前做招手, 左手捧住右肘表示有请。而客人也出相对人数, 亦以同样动作面对面跳着, 右手左右晃动表示“不必请”, 接着两人携起手来一边摇动手臂, 一边用脚掌拍打对方脚掌。紧接着两人屈膝下蹲, 同时两手摆动, 蹲立旋转跳跃, 最后站起, 分手并肩成虚步势, 两臂在体侧及胸前交替屈展, 跳步前进, 比翼齐飞翔。
3.3.7 舂榔争蛙
舂榔用木棍在木器上敲打, 发出咚咚咚声, 舂榔争蛙由若干队参加, 各队选派一名裁判, 参赛队自带铜鼓4个, 皮鼓1个, 大镲1付, 长、短木棍4根, 木榔1个在场地上立一根高约为3丈长竹竿, 顶端挂4只青蛙。各队有节奏的敲打镲, 运动员手持长短棍列队走到指定位置上, 比赛开始各队一名运动员手执竹编蝴蝶爬上本方竹竿, 挂上蝴蝶取下一只青蛙, 来回四次, 直至取完青蛙, 然后爬上竹竿, 挂上蝴蝶, 去下杆上青蛙跑回自己队伍为胜。
3.3.8 壮拳
据清康熙《云南通志》载:“侬人, 其称在广南, 习俗大略与梵彝同。……男人首裹青花帽, 衣粗不如稀, 长技在统, 盖得之交趾者, 刀盾枪甲寝处不离。日事战斗”。由此可知壮族人喜武。而壮拳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壮拳动作彪悍粗犷, 形象朴实, 沉实稳健、权势刚烈、多短打、擅标掌、少跳跃, 行权时使用壮语发音, 借声、气摧。在攻击防守上, 出入变化以灵捷活为导, 发劲要与声气合一, 进退以四门为径。
3.3.9 洪拳
广泛流传南方, 列为岭南“洪、刘、蔡、李、佛”五大名拳之首。源于清代康熙年间一些好俊之士, 聚集南少林习武基地以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的“洪”字立门, 寓挺身报国之意。洪拳的特点是:动作浑厚朴实, 发劲刚劲敏捷, 注重桥手、扎马, 桩功沉实稳固, 以力聚力, 气聚功力, 借声气摧力, 善用五行桥手化解对方攻击。洪拳原理是:以“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彪”为形;以“打点穴”为攻击宗旨;“点穴功夫须仔细, 三关空出放横捶”, 注重练气, 以气摧力, 拳猛若雷;其攻击原则是:“桥破马顺力追, 阴阳走闪夺中央, 于个下关九个空, 打人目的在其中”, 还有“守护铁门须关紧, 出门拳头岂让请, 摩骨精灵在节间, 变化灵通四门攻”。
3.4 制胜类
扳腰, 以村为单位, 每个寨选派出两名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参加。首先是客队与客队比, 比赛的高手最后才与主队进行比赛。按传统, 客队选手不论水平多高, 都要让主队赢, 扳腰以一对一进行, 在比赛时选手要抓住时机抱住对方的腰部用力往上提, 直到把对方扳到。比赛禁止拳脚踢, 可采取绊脚、勾脚, 将对方抱离地面, 最后绊倒地面为胜。
3.5 角力类
踩风车, 在木条搭成的风车架上, 比赛时4人为一组, 开始4人分别手握木架, 先由着地者用力蹬, 4人同时围绕着圆圈转, 转到地面者, 再用力一蹬, 使车旋转不停。在相同时间内, 以转圈数多, 姿态优美者获胜。
3.6 竞速类
3.6.1 翻歪涧
俗称黄虎过坳, 属于竞赛性质, 场地不限, 只需一块平地即可。30~40人分成两组面对面席地而坐, 两腿向前伸直与肩同宽, 并紧挨着对方的脚不断张合, 形成一排活动着的夹子。称为“坳”, 扮作“黄虎”的小伙子要设法跳跃通过活动着的“坳”, 避免被夹住, 如果“黄虎”能够跳跃通过一个来回而未被夹住则赢, 反之判为输。
3.6.2 拾天灯
天灯形如水桶, 以青竹为架, 外糊一层纸, 底部放上小油灯。油灯点燃后, 天灯内气温逐渐升高, 待气温增到一定高度时, 天灯便徐徐升到空中, 随风游荡, 至油灯熄灭才下降。比赛开始时, 先鸣炮三响, 天灯升高后, 各村寨派出数十名身体强壮的选手奋力紧追。天灯飘过之处, 各村寨一边仰头观看, 一边欢呼。拾天灯活动竞争激烈, 以拾到天灯为获胜。
3.6.3 抢花炮
流行于壮族是具有浓郁特色体育活动, 据《民国志卷二·赛会娱乐篇》记载:“花炮会, 刘甲人, 僮人皆盛行, 在集会地点舞狮以及各种游艺助兴, 届时男女咸集。其竞赛以冲天铁炮内装铁环, 若实弹燃。炮燃后, 铁炮直冲霄汉, 观众闻炮声, 即以铁环为目标蜂拥争取, 以夺得铁环者按一、二、三依次领奖”。比赛队数与人数不作限制, 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7 合中类
3.7.1 射柳
据清乾隆《开化府志》记载:“名土司龙者宁, 永乐八年入贡京师, 观击球射柳, ……子皇太孙而下, 诸王群臣, 以次击射, 时龙者宁亦在观看。后者宁回, 每年以五月端午日, 开展骑射, 以志不忘之意。后子孙以为常”。
3.7.2 打拐
选择平坦场地长15 m、宽12 m, 在一端挖一个中间大两头尖的、中间浅的小坑, 最宽最深均为4 cm名曰“鸡穴”, 比赛一般分为两人, 人多可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 一攻一守, 攻防顺序为:飞棒、过关、求吃、敲鸡头、守穴, 谁先达到预定分数获胜。
3.7.3 打陀螺
陀螺为木质坚硬的木料制成, 直径约为10 cm, 成圆锥形。比赛设裁判一名, 主持抽签、负责裁判和积分计时。分两队进行, 每对3人, 以抽签决定先后, 先打的被后打的“食”, 食一次得一分。 (食:拉转自己的陀螺撞击对方的陀螺, 是对方的减速以致停止—笔者注) 食的办法是两队的甲食甲, 乙食乙……得分多者为胜。
4 结语
壮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融民族性与地域性、竞技性与健身性、娱乐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特征。既有浓厚的民族性, 又不失激烈的竞技, 在传承与弘扬过程中既要保留它原生态的母体特征又要有所创新, 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被赋予全新的内容、形式与价值, 促进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真正体现壮族传统体育的人文精髓。
摘要:通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田野调查等方法, 对壮族传统体育进行调查研究。根据项群理论的指导结合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征, 把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分为:投掷、游戏、武艺、制胜、角力、竞速、合中、舞蹈、智能九大壮族体育项群。不同类属性质的体育项目项群共生构成了独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 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弘扬与传承。
关键词:壮族,传统体育,项群理论,分类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彩珍, 万义, 白晋湘.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10) :117-120.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传统分类 篇4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具有该民族特色的养生、健身和娱乐性体育活动都是民族智慧结晶, 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 充分体现着该民族和该地区的文化特征。该文只针对内蒙地区“三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析与讨论, 并对“三少”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分类, 找出相应特征。
1“三少”民族的概述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这3个少数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人数较少, 并且无论是历史中还是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民族信仰等方面有一定的共性, 因此, 被称为, 3少民族 (简称“三少”) [2]。
“三少”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除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3个自治旗之外, 扎兰屯、黑龙江流域、辽宁省境内等其他地区也有少部分聚居着。“三少”民族是典型的游猎民族, 世世代代游牧、游猎为生, 主要在大、小兴安岭一带活动相对频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受到自然环境, 生活习惯以及气候条件等影响逐渐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丰富的民族歌舞, 在其生产劳作中以及游猎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体育活动, 既是一种运动能力的体现也是生活技能的需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长期以来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也擅长狩猎、伐木、采集等副业生菜, 在其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游猎民族, 世世代代游猎, 主要在大、小兴安岭一带以游猎为生, 主要居住在内蒙古海拉尔区鄂伦春自治旗及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逊克县、塔河县等地区。
鄂伦春传统体育受当地的生活习惯及生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民族传统体育有赛马、射箭、摔跤、拽棍、扛人、划桦皮船比赛、滑雪、滑雪橇、跳绳、投石、毕劳黑 (抓嘎拉哈) 、章跟班弟、班吉、刻耶处、撒布卡项目均为鄂伦春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多具有鄂伦春族鲜明的民族印记。
鄂温克位于呼伦贝尔东南部, 冬季漫长, 鄂温克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丰富的民族歌舞, 在其生产劳作中民族体育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鄂温克族的主要民族体育有套马、狩猎、滑雪、射击、射箭、赛马、乌木欠等体育项目深受鄂温克人们的喜欢。
瑟宾节是鄂温克民族传统的节日, 每年会举行一次, 这个节日会有很多表演除了歌舞表演外, 抢枢、赛牛大会、米日干车等体育活动, 也是该节日的常有的表演节目。
达斡尔族长期以来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也擅长狩猎、伐木、采集等副业生菜, 在其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他们还喜欢各种体育运动, 并擅长和喜爱打曲棍球。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被誉为“曲棍球之乡”。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曲棍球 (波依阔) 、射箭、赛马、摔跤、哈涅卡、萨克、下鹿棋、下围棋、踢牛毛球、赛颈力、扳棍子、滑雪、驮人项目得到达斡尔族的喜爱。
达斡尔族在自己的传统节日“库木勒节”上会进行唱歌跳舞以及体育竞赛。
2“三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
2.1 以益智为表现形式的项目
在“三少”民族中, 益智类项目主要是棋牌类为主, 其中有下鹿棋、下围棋、章跟班弟、班吉、刻耶处 (类似于麻将) 等表现形式的在“三少”民族中进行。
2.2 以娱乐表现形式的项目
长期的游猎生活让“三少”民族的人民创造了很多乐趣与智力并存的游戏作为“三少”民族中作为闲暇时娱乐消遣, 并带有健身目的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有很多, 鄂温克的抢枢, 鄂伦春的毕老黑、投石;鄂温克的萨克;达斡尔的驮人, 哈涅卡等娱乐项目均为“三少”民族特有的项目, 具有代表意义。同时也为“三少”民族的人民在闲暇时带来很多欢乐和乐趣的项目。
以娱乐为主的传统项目中还有很多舞蹈, 依哈嫩舞、黑熊斗舞等舞蹈都是“三少”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中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以娱乐健身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体育项目。
2.3 以竞赛表现形式的项目
在“三少”民族中, 竞赛为主的体育项目主要对在技能、心理、智能等有很高的要求, 同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达斡尔族的鹿棋对智能要求较高, 而滑雪、骑马、射箭、摔跤、射弩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竞赛项目对技能要求较高, 其中骑马、射箭、摔跤是“三少”民族共有的体育项目, 并称为“男儿三艺”。另外, 达斡尔族的颈力赛、扳棍赛, 鄂温克的套马, 达斡尔的曲棍球 (波依阔) 等竞赛项目都是以竞赛形式进行的体育育项目, 并且这些项目在“三少”民族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三少”民族传统体育特征
3.1 民族性
“三少”民族以游猎生活为主, 很多体育项目都是在游猎中不断地演进而产生, 如, 投石、赛马摔跤等运动。作为游牧民族很多运动项目是“三少”民族生活的体现, 并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骑马、还有鄂温克的套马, 达斡尔的曲棍球、鹿棋等项目都是“三少”民族中具有民族性的体育项目。
3.2 地域性
地域是一个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的空间, 各地区少数民族由于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 形成了多姿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3]。
内蒙古地域辽阔, 整个内蒙古板块进行东西部划分, “三少”民族地处内蒙古东部地区, 除草原外、森林、高山等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寒冷气候, 使其生活环境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其中滑雪, 骑马等运动是“三少”民族必须具备运动技能, 不仅仅是竞技运动项目, 更是生存的所需的技能。
3.3 健身性和娱乐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性与娱乐性越来越强, 很多项目依然成为健身的手段, 如, 舞蹈, 踢毛牛球等。结合当地该民族的实际情况, 将带有民族特色的运动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 以健身为目的的活动在当地开展起来, 已是少数民族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
闲暇时间以健身活动为目的以休闲活动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日渐增多, 如, 毕老黑 (抓嘎拉哈) 哈涅卡等活动, 将体育与娱乐向融合, 丰富人们的生活,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性与娱乐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主要体现。
4 结语
内蒙古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之一, 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是内蒙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其传统的体育项目是3个少数民族自身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 在受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 将各自的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划分出具有娱乐性、竞技性的传统体育项目。
以保护“三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出发点, 需要加强多“三少”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传承与保护。要鼓励和支持多数具有特色化项目的单项发展, 即成为该民族的特色项目, 又迎合了大众回归自然地追求[4]。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域, 其中以蒙古族为代表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这3个少数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具代表性的3个少数民族, 其特有民族特性及风俗习惯是内蒙地区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之一。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内蒙地区3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与归纳, 找出其共性与个性, 并进行的特征分析, 在整理与归纳内蒙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能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三少”民族,体育项目,分类,特征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张连凯.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4) :94-96.
[2]张春辉.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三少民族文化变迁与转型——内蒙古呼伦贝尔为例[D].内蒙古大学, 2013.
[3]刘全福.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分类及其特征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37-39.
传统分类 篇5
一、滇剧剧目数量
滇剧剧目俗有“五袍、四柱、四大本、三富贵”、“唐三千, 宋八百, 数不清的三列国”的传统说法。它的数量, 据《中国戏曲志·云南卷》统计:1960年, 滇剧传统剧目1500多个[1]63;据1962年初步统计, 滇剧传统剧目已记录大小剧本有1600多本, 其中有文字记录的960多出[2]4。其实, 滇剧剧目数量远不止这些,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散佚。传承方式单一从客观上造成了剧目的散佚。在长期的流传中, 主要以师徒相传、口耳相传、家族相传的形式流转, 只要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剧目的流失。天灾人祸也造成了剧目的流失, 如1923年庆云班在思茅演出时, 演出地点窝妥店遭遇火灾, 服装道具剧本被付之一炬, 思茅老街至今还流传着“大战勇靖关, 火烧窝妥店”的说法[3]45。恶劣的竞争环境导致戏曲艺人狭隘的保守思想也是剧目失传的原因, 滇剧行当中至今还有“宁给两亩地, 不教一出戏”的说法。 (2) 多折一剧。滇剧中有许多剧目为连台本戏, 它是包括了若干折子戏的一个大部头戏。如《千里送京娘》是滇剧丝弦腔传统剧目, 有《雷神洞》、《送京娘》、《京娘送兄》等折。 (3) 一剧多名, 由于门派、演出习俗等原因, 往往有一剧多名的现象。如《炮烙柱》说的是商纣王无道诛梅伯, 滇剧中叫《梅伯尽忠》, 又叫《炮烙台》。 (4) 名同剧异, 指的是剧目名称相同, 剧情实异的现象。如《黄袍记》剧目说的是赵匡胤的故事, 一种说法是指《雪夜访赵普》, 另说是《烛影摇红》。
二、滇剧剧目来源
1. 秦腔。
明代流放云南的杨慎记录了当时歌女唱秦腔时夹杂云南方言的趣事:“滇音接歌, 秦声半讹, 金屏笑映如花坐”, [4]47说明秦腔及其剧目至少在明代中叶就传入云南。滇剧在长期的发展中, 继承保留了部分秦腔剧目, 如《长坂坡》、《春秋配》、《烤火下山》、《花田错》、《三击掌》、《彩楼配》、《王宝钏》等。这些被滇剧继承保留的传统剧目, 取材于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 或叙政治、军事, 表将相贤愚忠奸;或写市井人伦、孝义, 示人间五味百态;或言爱情、奇遇, 演尘世悲欢离合等等。从风格样式来看, 主要以悲剧为主喜剧为辅;从程式和行当来看, 唱念做打完备、生旦净丑齐全。
2. 贵州梆子。
贵州梆子, 又叫“本地戏”, 因云贵两省在历史上同属于一个行政区域, 语言民俗相近, 贵州梆子艺人“常往来于滇黔间献技……名伶辈出, 皆驰名于滇黔两省”[5]532。有学者甚至认为, 滇剧就是在贵州梆子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姊妹艺术形成的。从声腔上来看, 贵州梆子和滇剧的丝弦非常接近, 西皮在贵州梆子和滇剧中一样称为襄阳, 二簧都称胡琴, 可见二者渊源深厚。如《挡谅》康茂才“一片丹心悔不该”一段, 贵州梆子和滇剧的板式都是从【倒板】开始, 转【一字】、【二流】、【垛板】, 到【三板】结束, 唱词基本一致。故而滇剧的许多剧目来源于贵州梆子, 如:《打洞》、《拷红》、《挡谅》、《杀狗劝夫》、《下河东》、《打硐送妹》、《三打王英》等。
3. 川剧。
光绪年间, 云南局势逐渐稳定, 经济渐趋繁荣, 川班、黔班大量进入云南, 促进了滇剧的繁盛。“在入滇的众多剧种中, 川剧对滇剧的影响更为广泛和强烈, 从团班的建制管理、行当的配备设置、声腔的融汇发展、剧目的移植改编等各个方面参与了滇剧形成发展的整个同化变异过程。”[6]41川剧、滇剧演员相互学习, 一些滇剧演员如罗大狗、邱云林等投师川剧演员门下, 一些川剧名伶如李品金等学习并改唱滇剧。这样的双向交流, 使滇剧的演出剧目大为丰富。川剧的经典剧目“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 在滇剧中基本上都有相应的剧目。如“四柱”, 川剧的剧目是《撞天柱》、《炮烙柱》、《水晶柱》、《五行柱》, 滇剧对应的剧目是《碰天柱》、《炮烙台》、《战南海》、《闹天宫》。由此可见, 滇剧在吸收川剧剧目时, 为了与本地的语言和欣赏习惯相适应, 只是作了名称上的改动。
4. 皮簧系统。
滇剧的三大声腔丝弦腔源于秦腔;襄阳腔又叫“西皮”, 源于汉剧“襄河派”, 腔调高亢、顿挫有力, 同时又有轻快活泼的特点, 滇剧继承了此类剧目的特色和优点, 如《荷花配》、《花仙剑》等的欢快舒畅;《斩三妖》、《姜子牙火炼琵琶精》等的风趣诙谐;《秦香莲》《八义图》等的激愤凛然。胡琴腔因与二簧近似, 源于徽调, 常用于表现哀伤、沉痛的情绪和凄凉、悲壮的氛围, 剧目有《顶本章》、《二龙山》、《江油关》、《六月雪》等。所以我们把来源于襄阳和胡琴腔调的剧目统称为皮簧系统。其剧目主要偏重于武戏, 如《韩七杀庙》、《打渔杀家》、《坐宫》等;文戏也有一些, 如《鸳鸯剑》、《黛玉焚稿》、《打鼓骂曹》等。
三、滇剧剧目分类
1. 历史传说剧。
历史传说剧目与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达和小说的繁荣密不可分, 《史记》、《三国志》、《汉书》、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等为戏曲创作提供了大量的故事来源。作家或艺人以它们为创作蓝本, 敷演为戏曲。滇剧中有《古城会》、《脂粉计》、《宫门挂带》、《风波亭》、《牛皋扯旨》、《太平仓》、《薛尔望投潭》等。列国、三国戏剧目在滇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它们基本上是根据《东周列国志》、《三国志》、《三国演义》敷演而来, 又根据戏曲文学的特殊表达方式在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取舍、形象的塑造上进行二次或多次创作, 使之更符合舞台展演, 满足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如《伐松望友》取材于《三国演义》徐庶走马荐诸葛故事, 围绕长亭送别、松挡友影、伐松友返、荐举诸葛四个场景, 集中表现了刘备爱贤若渴的思想。这类剧目的出现, 是民众渴望清明政治的“明君贤臣”心理的直接反映。另外, 源于民间传说的剧目有《杨娥传》、《香妃》、《九流闹馆》等;源于其他演义小说的剧目如《十二寡妇征西》、《杀惜姣》、《白袍记》、《王彦章跑滩》、《马房失火》等;《火烧洋关》则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清光绪年间, 蒙自各族人民在彝族英雄杨自元率领下, 杀贪官污吏、反抗洋人的欺侮, 烧毁法国等帝国主义设在蒙自的洋关———蒙自正关。
2. 婚姻爱情剧。
婚姻爱情是人类生活的主题, 是戏曲文学永恒的抒写对象。滇剧婚姻爱情剧中的人物及故事情节主要来自民间传说和传奇、演义小说。这些故事有深厚的民众基础, 在长期流传中, 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加工和创造, 逐渐沉淀为稳定的剧目, 如《蜜蜡珠》、《女装箱》、《红梅记》、《相思树》、《借亲配》、《比目鱼》、《打瓜招亲》等剧目。这类剧目的模式往往是:才子/佳人→英俊有才/貌美聪慧→家庭或其他个人原因→分离→斗争→实现目的→团圆或死亡 (异化的团圆) 。演绎的都是生旦团圆, 才子克服重重困难和消除误会并与佳人结为美满婚姻的童话故事, 歌颂爱情的专贞和执着, 鞭笞黑暗和假丑恶。如:《红梅记》写南宋时, 书生裴舜卿因见奸臣贾似道偕姬妾在西湖嬉游, 愤而斥奸抒怀。贾之侍妾李慧娘闻义赞裴生, 招致杀身之祸。贾又诱裴生入府伺机加害, 慧娘鬼魂惩凶后与裴生团圆。剧中以大量对立的元素, 构成了戏曲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叙事风貌, 突破了以往爱情团圆模式单一的叙事结构模式, 增加了故事情节的跌宕性。
3. 人生伦理剧。
伦理就是维系社会成员间关系的规则, 它是一种集体意识, 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人生伦理剧就是通过戏曲中人物言行的道德表现正当与否, 从而倡导社会的正价值取向, 使社会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美德, 使优良道德得到实现和继承。滇剧中此类剧目经文人或艺人在民间传说故事的基础上不断加工改造而成。有谴责书生科举发迹后, 富贵易妻的《铡美案》;有富贵不忘旧盟, 鱼与熊掌兼得的《伯喈思乡》;有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团圆的《荆钗记》等。此类剧目从文本看, 表面叙写家庭生活中夫妻间的离合悲欢, 实际展示的是婚姻关系受到了内外太多因素的刺激和干扰:如财富、功名、美色的诱惑;权势、家长的阻挠;金钱、门第的挑战等。所以, 这些剧目关注暴露的不是爱情的变节和退色, 而是对远去的伦理道德的呼唤。齐桓公不纳忠言至死方悔的《围夹墙》、讽刺伪善不仁的《花子骂相》、劝人行善积德终获好报的《九世同堂》等剧目, 展演了社会生活中各种交织的人际伦理关系百态, 体现出的是平民对高尚情操和美好人性的道德价值取向。
滇剧的传统剧目从地理、文化、心理等多方展示了云南的历史民俗文化内涵, 是社会生活远距离的、间接的、曲折的反映, 同时也是人们精神悠远的寄托。
摘要:滇剧在长期的发展中, 先后借鉴了秦腔、贵州梆子、川剧、汉剧、徽剧等姊妹艺术的剧目, 结合云南当地的语言、习俗和地方戏曲, 进行移植和自创, 逐渐形成了题材丰富的历史传说剧、婚姻爱情剧、人生伦理剧、神仙道化剧等繁多的剧目。
关键词:滇剧,剧目,来源,分类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云南卷编委会.中国戏曲志·云南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 1994.
[2]云南省戏剧创作研究室.云南戏曲曲艺概况[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0.
[3]中国戏曲志云南卷编辑部.云南戏曲资料[M].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5.
[4]杨慎.杨升庵自书诗卷[M].成都:巴蜀书社, 1988.
[5]贵州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续修安顺府志辑稿[M].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2.
传统分类 篇6
1 武术文化传承模式
1.1 制度模式
模式, 是指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存在状态。武术文化传承模式, 讨论武术文化的动态结构重组。所谓制度模式, 是指传统武术的传承依赖政府支持, 在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下健康发展。学者基于此种模式提出的策略有政府政策支持、体制倾斜, 武术管理体制社团化、组建全国性的武术馆舍体系, 学习日韩的“人间国宝”工程, 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提高武术的国家地位等。制度模式是武术文化传承的制度保障, 制度模式的革新要关注武术文化的时代性, 依据时代特点和阶段国情提出适合武术发展的方针政策。
我们国家体育运行实行举国体制, 有学者认为举国体制应该多向武术倾斜,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 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春秋时期, 齐国管仲以“角试”选拔“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 形成了一时的尚武之风, 以致后世有“拳兴于齐国”的说法。武则天推行“武举制”, 选拔将军, 对武术的发展兴盛作用极大。这些倡武举措的施行可以佐证体制对于武术传承的积极作用, 且历史上秦、元、清初等禁武对武术发展的限制作用也从反面佐证了制度对武术传承的重要性。河南省嵩山少林武术文化在传承中, 一直受到省政府、郑州市政府和登封市政府的密切关注, 在政策上给与极大支持。譬如在登封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策划下, 第一届全国武术少林拳比赛将于2011年10月22日至24日在少林拳的发源地河南登封举行, 此次比赛共计152个大项1998个小项, 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74支代表队1007名运动员参加。河南登封法院为了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三举措服务景区。一是积极服务景区开发;二是高效化解旅游纠纷;三是注重源头预防。这些举措, 不仅为少林武术旅游文化打造良好形象, 更为少林武术文化的整体传播营造了和谐氛围。
1.2 经济模式
所谓经济模式, 指传统武术的传承依赖武术与经济的结合, 以此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而保证武术的现代社会生存。武术文化传承的经济模式关注武术的社会性, 认为武术文化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作为整体的部分, 只有产生足够多的社会联结, 武术文化才能具备赖以长期生存的经济效益。正如经济是社会的基础一样, 武术文化的经济模式也是武术文化传承的基础。此种模式学术界倡导的较少、反对的较多, 主要原因在于学者担心传统武术在经济的冲击下异化、西化、变质。经济模式经实践证明效果显著的主要有竞技赛事经济模式、旅游文化经济模式、武术表演经济模式等。
竞技赛事尤其是大型国际赛事对于武术的推广居功至伟, 自1990年在北京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之后, 十一届亚运会武术开始作为正式比赛项目, 到目前国家武术锦标赛, 中泰武术对抗, 全运会, 大运会等大型赛事均已举办数届。竞技赛事的举行, 推动了当地旅游业、餐饮业等的发展, 也是武术自身的影响深入民心。
在河南省发展“文化大省”的大战略下, 旅游经济尤其是少林武术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河南登封被培育成全省旅游业重点增长区域。在“2011我心中的郑州市十大城市品牌”评选中, 搜集出了66个城市品牌, “少林功夫”、“《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少林寺”、“少林客车”均入选城市品牌。近年来, 随着少林文化的广泛传播, 登封国际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升, 登封市明确提出了“中华文化圣山”、“世界功夫之都”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把登封打造成国际化文化体验和旅游观光度假城。
1.3 文化模式
武术文化模式关注武术文化的民族特色, 将其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在东西文化交流、奥运文化冲击下, 提出文化自觉、自信等观点, 以此来保护武术。文化积累是旧文化、新文化、外来文化的融合, 没有文化积累就没有文化的发展。[1]在文化积累的基础上, 文化才能发展, 新质文化的出现是发展的标志, 过度的提倡文化自觉自信有时演变成了文化自守, 有学者就提倡武术是过去时代的东西, 应该严密保护起来, 以防变质。但, 如何在文化交流中, 做到文化自信, 这是武术文化传承文化模式应该思考的问题。
武术文化传承的文化模式, 指保持武术民族特色的前提下, 酿造新质文化, 打造现代武术文化。目前, 处于东西体育文化交流的磨合期, 这一命题显得格外敏感。“没有对传统武术“传统”的继承, 将无从谈论武术的发扬与创新。”[2]同理, 没有对传统的扬弃, 没有新质文化的产生, 也无从谈起发展。河南登封少林武术文化在其传承中, 一方面加强对少林武术文化空间保护;另一方面积极整理少林武术秘籍, 力争保持其自身特色。河南登封成立了少林武术文化研究所, 郑州成立了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学术委员会, 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成立了武术文化研究所及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民族武艺教育专业委员会。这些社会学术机构, 研究少林武术文化, 出专著、读本推广普及少林武术文化, 其中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出版了《中华武术文化读本》, 并有对外的《武林汉韵》等。河南登封少林寺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侵犯知识产权现象, 成立了专门的少林武术文化保护组织。
1.4 教育模式
武术文化传承的教育模式, 指武术文化传承依赖教育进行传播传承, 以学校教育传承为主体, 以家庭内部的家族传承和社会上的师徒传承为辅助, 还包括对外国际武术教学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根本, 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场所。1910年, 霍元甲及其弟子陈公哲在上海创办“精武体育会”, 会内以师徒形式教授谭腿、达摩剑、群羊棍等武术套路。1917年, 马良等创编的新武术作为中学正式操练的体操, 进入中学教育。1927年张之江创办南京国术馆, 起初分少林门和武当门教授套路功法、习练散手、摔跤。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武术座谈会, 倡导武术运动。[3]武术学校、高等体育学院、综合类师范类大学体育系部等纷纷开设武术课, 不仅练习武术技术, 而且学习武术文化, 促成了新中国武术文化的繁荣。
河南省高等体育院系, 主要有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 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它是目前唯一一所以“武术为根、文化为魂、教育为本”的专业武术类高等学院, 专科批次学生每周3次6课时学习少林功夫, 譬如达摩剑、南拳、少林棍等, 本科批次学生每周2次4课时学习少林功夫。据统计, 作为武术之乡的河南登封, 现有武校68所 (整顿之前有200多所) , 其中少林塔沟武术学校、鹅坡武校、小龙武校、少林武僧团等全国驰名, 塔沟武校更是吸引了大批国外武术爱好者前来学习少林武术。社会上各类硬气功培训班、铁砂掌秘传班等俯拾即是。
现以塔沟武校为例, 分析其武术教学及课程设置, 了解武术文化传承教育模式的根本作用。塔沟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五年制大专四个教学阶段, 学生在校期间, 每天2节文化课, 其余时间练习武术, 武术课程种类齐全, 包括目前的大部分套路以及散打, 还有跆拳道、柔道等。学校学生在城市运动会、亚运会等各类比赛中获得金牌银牌等。此种模式培养的学生无疑是武术专职人才、武术教育专业人才, 是中国武术文化传承最有力的接班人。这些学生毕业以后, 走向社会各个领域, 将会进一步推动武术教育的发展。
2 结论及结语
2.1 结论
(1) 武术文化传承的制度模式是其重要保障, 政府政策的倾斜和支持, 是武术保持时代步伐, 甚至走在时代前列的首要因素。
(2) 武术文化传承的经济模式, 关注武术的社会属性, 将武术文化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下的子系统加以考虑, 认识到只有与社会其他要素联结, 武术才能产生赖以自我生存的经济能力。
(3) 武术文化传承的文化模式, 将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关注其民族特色, 但又经得起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4) 武术文化传承的教育模式, 是武术传承的根本, 是武术长远、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武术文化在教育中创新, 在教育中发展。
2.2 结语
武术文化的传承模式, 探讨武术文化在其自身革新和外在推动下的外延扩展和内质突变。制度模式和经济模式, 偏重从横向角度分析武术文化传承;文化模式和教育模式, 偏重从纵向角度分析武术文化传承。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 任重而道远, 其科学研究将是长期工作。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 :134.
[2]李吉远.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 :28.
【传统分类】推荐阅读:
传统游戏分类11-05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分类要求08-29
初一数学应用题分类汇总(分类全)10-03
Discuz!如何开启使用HTML、主题分类、分类信息07-06
三年级应用题分类问题行程问题分类复习10-04
分类依据07-15
景观分类07-16
流量分类07-18
音乐分类07-20
分类处理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