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网络(共10篇)
净化网络 篇1
严惩网络谣言的时候到了。在全国, “秦火火”、“立二拆四”、傅学胜等一批网络“推手”和“大谣”们也相继因制造、传播谣言被抓捕。一场净化网络环境, “剑指”网络谣言的互联网“保卫战”正在全国范围内打响。
古人云:“众议成林, 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 一里能挠椎。”谣言的传播速度和杀伤力往往不容小觑。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 各种“冷料”、“热料”、“猛料”、“假料”接踵而至。这些不负责任、肆意编造出来的网络谣言不仅严重混淆了视听、扰乱了人心, 更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公共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 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毋庸置疑, 在这个网民数量接近6亿的信息化社会, 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为国家稳定计、为社会和谐计、为群众安康计, 根治网络谣言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网络谣言破坏安全感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 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 何建明就提交过一份有关惩治网络假信息的提案。“网络谣言多了, 正能量的东西反而没人信, 让人感觉物质上再幸福, 内心也会没有安全感。它影响整个社会, 影响国家形象, 影响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判断。”
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说:“网络上传播的虚假信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 让他们觉得网络是可以随意发泄情绪、没有法制的地方。”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强调, 言论自由, 言者有责。“一方面, 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公民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自由;另一方面, 言论也要受到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制约, 遵守国家法律, 尊重公民隐私, 恪守道德底线。”
明确网络语言的红线禁区
全国人大常委、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指出, 我国的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于网络发展, 法律界早就呼吁要尽早采取行动。“我国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是弱的, 没有一个国家的网络像中国这样松散, 我们过去放任了大量的违法、不负责任、违背社会公德、攻击他人的谣言和煽动性的言论。”
浙江省海宁市司法局局长金中一在网上的微博“@中一在线”很有名, 身为大V的他指出, 大V要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鉴别能力, 对有疑问的内容要谨慎转发, 对身份不明的博主和口碑不佳的媒体所发布的帖子也要谨慎转发。发布真实的权威消息, 才是止谣的良策, 同时还得法律与自律相结合, 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自律, 网民自律。
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 首先要靠“治”理。相关部门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用法律武器严惩恶意造谣、传谣者, 使网络谣言彻底失去生存空间。在我国, 网络谣言之所以在近年来呈泛滥态势, 探其原由,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违法成本低。在“注意力也是生产力”的E时代, 网络谣言背后利益输送暗流涌动。据供述, “立二拆四”创立的网络推手公司七年来毛收入达1000余万元, 纯利润有数百万元之多。造谣传谣, 最终是为了“吃谣”。因此, 要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 重要的一条, 就是要用制度重构网络秩序, 用法律斩断网络谣言背后的“黑色经济”链条。
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 其次要靠“智”理, 即政府机构、有关部门要有敢为、善为的应对智慧, 用真实准确的信息第一时间击破谣言的泡沫。加大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及时用真相消除事件的模糊性是根除网络谣言的“利器”。事实证明, 在谣言传播伊始, 有关部门认真、及时地回应公共疑虑, 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抢占信息制高点, 使谣言不攻自破。
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 是营造健康网络生态的迫切要求,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我们要扬法律长鞭痛打造谣者和传谣者, 用开诚布公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 让网络空间更阳光、更健康、更温暖。
净化网络 篇2
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参与,相互共享的平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舆论的无序乱象,低俗文化的肆意传播,引发了政府信任危机,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在网络广泛应用的今天,每一个公民都应履行遵纪守法,文明诚信的社会责任,共同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氛围。
履行公民社会责任,净化网络环境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安定团结,政府部门的整体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不加以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将会成为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催化剂,近期,网络上出现的“抢盐**”“官员照片事件”,这一系列由网络舆论引发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严重损害了政府机关的形象,究其根本,就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在互联网上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网络舆论的错误,消极的方向发展,因此,推进公民履行社会责任,净化网络环境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履行公民责任,净化网络环境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文化成为影响人们价值观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网络丰富多彩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很多低俗信息在网络上广泛的传播,偏激,错误的网络舆论引发公共事件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人们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同时,也对社会价值观造成了错误的引导,因此,履行公民社会责任,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净化网络 篇3
1月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七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进一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坚决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这一行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广大网民的支持,受到社会各界的拥护。专项行动是及时、必要的,是民心所指,民意所向,将对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些网站钻政策法规的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办法,以多种形式发布格调低下、内容粗俗甚至低级下流信息,严重败坏网络道德风气。网上低俗之风泛滥,严重危害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殃及千家万户,祸及子孙后代,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广大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网上低俗信息不仅有悖于社会公德,而且违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这次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指示,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网上低俗信息进行集中整治,突出重点,狠抓源头,强化自律,严格执法,强化网络信息服务单位社会责任,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落到实处,使网络环境明显净化,网上低俗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执法,敢于碰硬,对在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和低俗信息的不法分子,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严肃处理。对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网站,要曝光一批、处罚一批、关闭一批,绝不姑息迁就。会议要求中国互联网协会等行业组织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广大网站认真履行自律公约,大力倡导传播文鸣健康信息。要将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结合起来,认真落实网络信息公众评议、公众举报等制度,发动群众对网上信息进行监督。
这次专项行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拥护。目前,在我国2.98亿网民中有9894万学生网民,全国“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家长对整治网络低俗之风坚决拥护与支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网络环境大大净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无不拍手称快。
为彻底清除网络低俗内容的危害,教育部按照全国统一要求,组织学校加强校园网和校内上网场所管理,落实互联网安全保护措施,大力建设校园网络文化,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宣传教育活动,积极配合了专项行动的开展。
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匮乏问题,教育部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及有关法律、道德教育。在中小学思想政治以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加入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和规范、倡导文明上网的内容;重视学生健康上网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提高学生抵制网络有害信息侵害的能力。同时,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明主题教育活动,以发布网络文明公约、赠送读本、征文比赛、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道德规范。推动中小学校向学生开放校内网络设施,加强校园绿色网络建设,在网上大量提供和不断更新健康向上的内容,为中小学生利用网络接受教育、收集信息、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阶段将从四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配合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一是进一步做好网上不良信息的清理和防范,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二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开发学生欢迎、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精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三是进一步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培训工作,把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融入到相关课程中,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四是加紧研究制定加强高校校内上网场所管理意见,规范高校校内上网场所管理和校园网使用秩序。
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篇4
1 网络传播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良莠不齐
很多内容不切合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状况,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有着很消极的影响。
1.2 虚假广告渗透
通过网络传播一些对人们日常生活有实用性的正规产品,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重要的是从客观上也有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但由于某些法律、制度上的不完整,造成很多虚假产品,通过网络向社会大众传播,扰乱市场、影响人们生活。
2 对网络传播环境的净化的意义
人们的生活对于网络有很强的依赖性;换句话说,网络传播的整体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对这信息传播的快速化以及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化从客观上都决定了,人们已经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花过多的时间在广播、报纸上;此外,青少年接触网络的频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高于成年人。除去课堂获取信息、知识的又一途径,网络传播的内容将极大的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虚假广告频繁出现,对于同类型的正规产品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打击,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不利因素。
3 网络传播环境的净化策略
3.1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监督
目前,对于网络的基础管理,虽然有一些政府政策文件,但由于其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因此实行并推广的难度比较大。对于其中一些涉及到不良信息的界定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相关措施的采取也没有一个很科学的章程作为指导,基于这些情况就给了很多人钻制度缺陷的空子。因此,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应给予强烈的重视,加快完善立法,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此外,要注意的是,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应仔细斟酌,尽可能的不要让法律制度中出现比较模糊的地方。在执法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加大惩罚力度,对于那些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惩处。
3.2 加强网络传播自律,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信息
行业自律指的是既要完全遵守国家政府所制定的有关行业法律、法规,又要很好的执行行业内的行规行约。也就是说,网络传播应该总结出一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行业规范。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虽然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任何信息都应该无条件接收。运用国家政府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内部的规范双管齐下,是一条很好的净化策略。
3.3 公民自身也应有抵制不良信息的素质
俗话说,有人买才有人卖。我国很多公民不能正确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选择,会对大环境造成何种影响;因此,这也从客观上要求我国的民众要有一个很好的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和素质。
3.4 加大技术层面的监督
运用高科技的网络手段和已经成功开发利用的先进技术对整体网络环境净化,这种效果目前来说应该是见效最快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欧美发达国家运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名为“V-CHIPS晶片”的技术,就具备自动过滤有关犯罪、色情和暴力的内容。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网络传播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程度,也能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到其中的一些问题。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除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还要了解到其存在会给社会和生活造成怎样的不良影响。只有运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从全局出发、狠抓细节,才能从根本上对网络传播环境进行有效的净化。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网络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要客观的看到,这一现代化新型传播方式虽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孕育了一些负面、消极的因素。如何有效净化网络传播环境,是一个值得大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传播,净化策略
参考文献
[1]易绍华.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
[2]万倩.我国公交移动电视的产业运营与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3]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上海:复旦大学,2012.
净化网络环境宣传标语 篇5
二、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我他,于千万年之中共创文净美。
三、给网络装扇门,让文明有个家。
四、纵网络怀弱水三千,我只取文明一瓢饮。
五、网络虚拟不相识,文明德行在自身。
六、港城学子树文明网风,桃李天下扬淮工风采。
七、网海不可深陷,绿色大家共建。
八、不要让你的鼠标乱动!
九、上网要文明,看你行不行。
十、网络,我们共同的.“小”世界,请呵护。
十一、明网络清朗以德,至文明尔雅为善。
十二、弘扬阳光网络,共建和谐空间。
十三、践踏网络文明,如践踏自己。
十四、网络文明大家建,健康生活每一天。
十五、文明上网,还你清朗。
十六、那些年的文明网络,你错过了吗?
十七、千万人编织成网,网住文明,网住快乐,网住成长。
十八、将文明编织成网络,让网络连接着文明。
十九、自觉拒绝诱惑,共创美好网络。
二十、网华夏正气,络四海精魂,文教化明德,明止于至善。
二十一、文明+上网=最美的你。
二十二、泊一叶扁舟,思一缕春意,文明网络,小事做起。
二十三、人人文明上网,网络文明人人。
二十四、网络加把文明锁,健康和谐你与我。
二十五、承千载网脉长风弃粕共谱文明篇,聚亿人华心豪气千云同筑中网梦。
二十六、把网络镶上阳光,让世界沐浴文明。
二十七、除网络陋习,树文明新风。
二十八、心臻善,行至美,讲文明,净网络。
二十九、取用文明之匙,打开网络之锁,守护心灵之门。
净化网络 篇6
进入2006年,“恶搞”已从小部分网友的自娱自乐跃变为大众集体狂欢的盛宴,它将网络空间污染得乌烟瘴气,净化网络空间刻不容缓。
近日,广电总局宣布即将在9月出台《互联网视频管理新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其内容主要是对网站放任自流的违规现象进行“围剿”。熟悉内情的相关人士指出,所谓违规现象就是指近期频繁出现的网络恶搞视频。这意味着在新条例出台之后,任何在互联网传播的视频节目,包括视频短片,都须接受广电总局的监管。据悉,新条例出台后,一些中小网站首当其冲地遭受影响,而新浪、搜狐、网易等上市互联网公司则均被视为拥有开展相关视频服务的资格。
早在2004年7月,广电总局就颁发了《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即“39号令”),该办法对包括互联网、手机、电视等不同终端在内的视频内容给予了诸多规定。但网络普及程度已是今非昔比,来自民间的网络创意层出不穷,“39号令”已显过时。
以净化网络空间为目的规定频频出台,但网络上流传的恶搞之风仍是屡禁不止。那么,最新的管理条例就能有效遏制猖獗的网络恶搞之风吗?
“馒头”开启恶搞先河
2006年初,一部名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片子横空出世,而真正捧红它的是其讽刺对象——电影《无极》的导演陈凯歌与“馒头”制作人胡戈的对峙。一部个人创作短片引发的社会轰动效应短时间内刮起互联网恶搞之风,一大批网络恶搞怪才浮出水面,愈演愈烈。
前不久,一首恶搞世界杯的新作《dadada》短短三天被百余家网站转贴;“石榴哥哥”、“猴子妹妹”、“于窜红”等一大批明显模仿“芙蓉姐姐”的网络恶搞人士纷纷亮相,他们多数以夸张、异于常人、丑态百出的形象出现,引来众多粉丝的“追捧”。
除了“自我恶搞”以外,就连春晚最受欢迎的歌曲《吉祥三宝》在一个月之内,竟被改编成《吉祥三宝》小偷版、《命衰被欺》搞笑版、《吉祥三宝》馒头版等20多种不同版本。更为出格的是,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也被恶搞成“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原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变成了“八七电影制片厂”,潘冬子的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4月22日,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此事发表“《闪闪的红星》岂容恶搞”的声明,对该片作者“胡倒戈”的恶搞行为表示不满。
恶搞之风越刮越猛,奥运吉祥物福娃、超女等纷纷中招。恶搞的对象早已超出文娱圈,公众人物、普通大众以及各种影音图像作品,甚至舞蹈《千手观音》,无不惨遭恶搞。
与此同时,恶搞也成为滋生网络侵权的温床,著作权、肖像权无一幸免。有专家认为,网络恶搞百般丑化英雄人物,对社会公众产生的极坏的影响,涉及到政治造谣、经济牟利、法律侵权等诸多问题。对于那些靠歪解历史、恶搞英雄形象来获取名利的人,应该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予以惩处。
行业分析家指出,在形形色色的互联网络信息中,潜伏着各种有毒文化,如具有消极意识形态作用的网络“黑色文化”,渲染色情、暴力的网络“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都对青少年带来各种消极影响,而他们正是网民的主流阶层。
据悉,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占88.4%,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由此显示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分析人士指出,网上看恶搞作品的大多是青少年,而恶搞给优秀的传统文化埋上了“地雷”,很多青少年不知道历史的来龙去脉,就提前被恶搞这种手段影响,并产生一些思想上的误区。所以,净化网络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对此,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我们会尽快制定出有关规定,希望能把这个现象制止住,而且我们也希望跟传统媒体加强互动,来监督网络媒体的建设。”
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网络恶搞等次文化并非中国独有,在世界范围内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会有网络次文化的传播,这似乎是网络的通病。不过在网络比较发达的国家对网络次文化的限制更加严格,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美国大法官冈萨雷斯呼吁国会,对那些在网络系统上提供儿童色情内容、又没有报告的网络服务商,课以3倍于目前数额的罚款:即初犯时罚款15万美元,之后每次违法罚款30万美元。
在印度,2000年6月,印度政府颁布了《信息技术法》(印度人一般称为“网络法”),该法专门针对网络犯罪而定,为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该法规定,黑客将被处以罚款和监禁,监禁时间最高可判3年,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者将面临最高为5年监禁的惩罚。
近年来,新加坡屡出重典,从互联网准入、渠道管理和法制建设三方面净化网络空间。在准入方面,政府规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内容供应商、政党组织、宗教团体和其他拥有政治、宗教内容的网站,都必须向新加坡媒体发展局申请许可证,保证遵从“互联网行为准则”,禁止出现破坏政治稳定和宗教团结的言行。许可证要求,网站如果提供政治或宗教问题讨论的公告板或论坛,也必须事先注册。这样,政府从源头上减少了网上错误言论的产生。
网络观察家指出,国外对网络违规现象处罚得比较严重,而且这种重罚措施很有效,但在中国处罚就相对比较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足以打击网络违规现象。
此前颁布的“39号令”就因为处罚较轻而流于形式。它仅指出,如若违反相关规定,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专家认为这个规定太过模糊,从实施的角度来看效果还是不尽人意。
比如,根据“39号令”的第17条规定,胡戈DV短片新作《鸟笼山剿匪记》这类有影视剧情节的网络短片,因其存在“向公众传播”的目的,同样需获相关许可证。但该规定出台已两年多了,胡戈等人在无“许可证”情况下,依然大肆传播自己的“杰作”,而且并未受到任何惩罚。是胡戈等人眼中无“法”,还是相关规定难以操作?
所以,业界普遍希望广电总局此次出台的规定不但可操作性强,而且惩罚措施不能避重就轻。
把洗澡水和孩子同时倒掉
毋庸置疑,广电总局即将出炉的新条例将对基于互联网的视频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它实质上为网络视频提供了准入机制,一些中小网站将难跨入门槛,也就意味着无权进行视频业务,对一些色情淫秽内容和非法短片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这不仅是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而且从长远考虑,这也是对社会负责。
但这一新规能否真正起到净化网络空间的作用,有关专家表示质疑:许可证制度在整治“恶搞”网络视频的同时会不会引发其他的问题?比如,会不会出现把洗澡水和孩子同时倒掉的现象?而在制度的具体执行过程中,针对分散的个人行为(网络视频基本上都是网民个人创作和传播),许可证制度如何能够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落实?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那么该法规会不会遭遇类似反垃圾邮件法规一般无疾而终的命运呢?
2003年,美国出台的《反垃圾邮件法》(CAN-SPAM)和中国相关部门实施的“反垃圾邮件管理规定”就先后淡出。美国法案自2004年1月1日起生效,中国类似规定出台更早,在2002年11月就成立了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但中美两国相关机构都是干打雷不下雨,实施管制后的效果完全令人失望。网上传播垃圾邮件的数量并未随相关条例出台而有所下降,反而一如既往地稳定增长。根据从事垃圾邮件过滤业务的Brightmail公司的统计,2003年10月、11月、12月,垃圾邮件占全部邮件的比例分别是52%、56%、58%,2004年1月、2月、3月、4月,这个比例分别上升到60%、62%、63%、64%。这一切都说明,美国《反垃圾邮件法》已告失败,中国的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也是名存实亡。
对于全球反垃圾邮件失败案例对中国反“网络恶搞”的消极影响,广电总局社会管理司一官员指出,总局已经建立了比较先进的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中心,还在按规划建立北京、上海、广东三个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分中心,并和各个省市的技术监管系统联合,以形成及时有效的监管体系,以这个体系为后盾,相信相应的法律和法规都会得到有效的实施。
然而,胡戈等人表示已经注意到广电总局之举,但他们对新条例颇不以为然。胡戈就曾表示:“这个条例不是针对个人的,对我没有什么影响。如果以后个人视频在网站受到限制,我可以通过人和人的方式传播,比如聊天工具、邮件等。”
专家也认为胡戈提出的问题不仅在新条例中找不到答案,更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使得通过端到端方式传播恶搞视频的方式成为新一种流行。“宜疏不宜堵。广电总局不应单纯从网站着手来解决问题,而应该从源头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北京网通流媒体实验室工程师王清然建议,一方面大兴网络文明之风,让恶搞之人自觉为此收手;另一方面加大惩罚力度,让他们不敢有逾越雷池之想。“一旦被查证实,恶搞之人将被施以重惩。”王清然说。
净化网络 篇7
一、常用来监管网络文化内容的主要技术
为了实现对网络文化内容有效的监管, 必须大力研究和发展网络文化安全技术, 要由单一的对文本信息检测变为对多媒体信息检测, 由百兆流量检测变为千兆流量检测, 要实现智能化分析处理, 运用层级式的整体解决方案防止不良网络文化信息的制造和传播。
(一) 常用的信息获取技术
信息获取技术是指从信息源获得所需要信息的技术, 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技术和信息提取技术。常用的信息获取技术有主动获取技术和被动获取技术。主动获取技术通过向网络注入数据包后的反馈来获取信息, 特点是接入方式简单, 能够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内容, 但会对网络造成额外负荷。被动获取技术则在网络出入口上通过镜像或旁路侦听方式获取网络信息, 特点是接入需要网络管理者的协作, 获取的内容仅限于进出本地网络的数据流, 但不会对网络造成额外流量。搜索引擎技术是用户使用得最多的新的信息获取技术, 我们利用这一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甚至个性化地从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中挑选出需要的信息。
(二) 常用的信息内容识别技术
信息内容识别是指对获取的网络信息内容进行识别、判断、分类, 主要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的识别。文字识别分为关键字/特征词/属性词识别, 语法/语义/语用识别, 主题/立场/属性识别, 涉及规则匹配、串匹配、自然语言理解、分类算法、聚类算法等。
(三) 常用的控制/阻断技术
阻止或中断用户对识别出来的非法信息内容的访问, 从阻断依据上分为基于ip地址阻断、基于内容的阻断;从实现方式上分为软件阻断和硬件阻断;从阻断方法上分为数据包重定向和数据包丢弃。控制/阻断的效果关键在于成功率和实时性这两个重要指标。
(四) 常用的图像过滤技术
图像过滤技术大都通过从皮肤检测器输出掩码提取皮肤特征, 从颜色信息中提取颜色矩、色度矩和颜色相关图特征, 利用小波包技术提取纹理特征, 利用Hu不变矩和在Hu不变矩上改进的基于边缘信息的不变矩提取形状特征, 来对互联网上的图片进行判别, 防止互联网上黄色图像对广大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五) 信息内容分级
网络“无时差、零距离”的特点使得不良内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扩散, 网络不良内容甚至还会造成青少年生理上的伤害。我国应该建立自己的网上内容分级标准, 所谓信息内容分级就是将网络信息划分归并为不同的安全类别, 既让父母保护孩子远离互联网上有潜在危害的内容, 同时又能确保网上健康文化的丰富多彩, 以满足成人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实际需要。
(六) 信息内容审计的主要技术
信息内容审计采用的技术主要是以旁路方式捕获受控网段内的数据流, 通过协议分析、模式匹配等技术手段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审计, 并对非法流量进行监控和取证。大都采用多级分布式体系结构, 并提供数据检索功能和智能化统计分析能力, 对部分非法网络行为可进行重放演示。当前80%以上的专业信息内容审计系统提供商都采用IDS引擎作为审计系统, 其主要技术路线是采取以零拷贝技术、多模式匹配算法等来提高性能, 某些产品虽然可支持多端口、多网段监听, 但是其单位探测器的网络流量处理性能一般在100Mbps以下, 实用性存在局限性, 目前网络内容审计产品的发展滞后于网络流量迅速的增长。
二、主流上网过滤、屏蔽软件存在的缺陷
针对网络信息内容的安全问题, 国内已在信息提取、数据过滤、信息内容分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并基于这些技术构造了一些网络内容安全审计和监控系统。但这些网络内容审计系统和监控系统所采用的审计和过滤算法大都比较简单, 主要局限于单特征和单层次的识别与管理, 所能处理的数据量十分有限, 因此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对于网络内容的技术管理, 从总体上看仍然停留在粗放式阶段, 缺乏针对海量网络内容的检测手段, 缺乏对于网络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关联分析, 缺乏对于国家网络文化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趋势进行监测和预测。目前几款主流上网过滤软件就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健康上网专家、展翅鸟家长控制软件、网络妈妈、净网先锋、绿坝和防色墙反黄软件等网过滤软件, 对本地色情图片的过滤以及对本地色情视频的拦截都显得比较薄弱。
绿坝花季护航是一款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较为优秀的软件工具, 尽管它能够对网络和本地色情文本有过滤效果。但它和其他许多网过滤软件一样, 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软件许可协议中的第一条“本产品可以过滤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 但不保证能不良信息能完全被过滤, 也不保证被过滤的信息完全是不良信息。”给用户的印象是使用该软件, 应当过滤的信息可能过滤不掉, 更多不应过滤的信息反被过滤。二是密码极易破解。直接翻看C:WINDOWSsystem32目录下的文件:kwpwf.dll, 用记事本打开。不管里面内容是什么, 一律替换成“D0970714757783E6CF17B26FB8E2298F”, 然后再开绿坝的时候密码自然就是112233了;或者, 直接下载一个密码为112233或者是密码已知的kwpwf.dll, 覆盖一下就行了。三是绿坝会对大面积的黄色区域的图片敏感, 对大块黄色块的图片也会有误判。如果是黑色、红色肤色的裸体图像, 绿坝未能识别。四是对色情文本的甄别上有误判现象, 如凡是文中“情”和“色”二字相连, 均判为黄色信息, 并被删除或屏蔽。
还有部分手机垃圾邮件监控系统也存在一些缺陷, 比如用户在节日给亲戚、朋友发问候和祝福的短信达300条就被系统列入黑名单等。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使用户正常使用网络资源。
三、不断改进和完善过滤、屏蔽技术, 以滤除不断更新的“网络毒品”
近年来, “网络毒品”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为逃避网络监控与过滤, 不断地更新“网络毒品”。因此, 屏蔽、过滤技术也就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 推行的过滤软件及设备, 应充分考虑不同状况人群的需求, 创新和充实选择、设置功能, 把自主权交给用户和管理人员, 尽可能细化过滤软件及设备对不良信息的分级功能, 增强过虑的准确性, 防止健康信息被滤掉, 而不良甚至非法信息残留的现象发生。
(一) 着力制定科学、规范的信息内容安全的等级划分标准
包括:《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不能光使用时间强制这一种手段, 在一些美国网游服务器中, 网游公司为防玩家沉迷, 实施的是另一种“休息奖励制”, 而非我们的“沉迷严惩制”, 更能够让玩家接受。因此, 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外的那些好的经验, 完善开发标准, 根据游戏特点来实行奖励和惩罚。对于色情信息的过滤屏蔽, 必须完善信息内容安全的等级划分标准, 不仅要以肤色统计判断色情图片, 还要引入更多的图像特征, 比如纹理、器官等, 尽可能做到滤掉裸体图片, 风景图像不受影响。关键字的约定也应更加明确具体, 尽可能做到滤掉色情文本, 不误删健康信息。
(二) 着力开发研制过滤功能更完备的新技术与软件产品
包括以下方面:信息资源的安全等级评定技术及产品;大流量网络信息的实时监控技术与产品;移动终端的防病毒与防泄漏技术与产品;骨干网内容过滤技术与产品;基于图像内容监管技术与产品;基于音频的内容监管技术与产品;国家级分布式网络内容监管体系;信息内容的渗透与反渗透技术与产品;网关型网络蠕虫及病毒的查杀技术与产品。对于嵌入图像中的敏感词汇或者直接替换成图像文件的敏感词汇, 目前的过滤软件和检测系统无法识别与控制, 因此, 需要增加图像敏感信息分析和理解功能, 才能实现完整的网络过滤。对于裸体图像的多种多样表现形式, 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型把所有的特征表示出来。因此, 为了更可靠地识别裸体图像, 需要从颜色、纹理及形状等信息中提取多种特征, 需要引入机器学习技术, 需要从图像中提取能够区分裸体和非裸体图像的特征量, 以提高过滤屏蔽系统的甄别能力。
(三) 着力运用功能完善、便于安装、易于操作的过滤设备
包括“宽带绿色账号”产品、家校通、V-chip (暴力节目过滤芯片。即一种电子锁定装置, 可帮助父母将对青少年不宜的暴力节目等拒之于屏幕之外。) 的芯片, 以及“I filter”等。“i filter”, 不仅可以用在电脑和PS (电视游戏机) 、WII (电视游戏主机) 等游戏机上, 还可以用在电视和手机上, 这就从全方位为孩子设置了一道“保护网”。
四、积极主动地向家长普及网络知识和过滤技术, 让家长运用新技术手段有效预防网瘾
网上的有益信息和知识对孩子成长是必备的, 信息时代孩子必须学会使用网络。但是, 网上的色情暴力等不良甚至非法信息, 容易使青少年违法犯罪。就网络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高科技的工具, 本无好与坏之分, 从技术角度看, 管理网络要比管理孩子容易得多。我们要借鉴国外一些社会团体和社区组织的成功经验, 积极主动地向家长普及网络知识和过滤技术, 出版有关书籍, 为家长开设专门课程, 详细介绍网络过滤软件的性能, 讲述如何设置过滤器, 如何识别黄色网站, 如何设置密码等软件技术, 同时还帮助家长观察孩子的上网习惯, 学会与孩子就上网问题进行交谈, 应对孩子因浏览色情内容而发生的心理变化。
总之, 我们要建立更多适合孩子们浏览的绿色网站, 研制开发出功能更强大的过滤软件, 运用更多对色情信息进行监控的新技术, 有效地封堵境外的网络黄毒, 打击境内的网络色情传播活动, 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4/content_5648188.html, 2007-01-2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2002-10-24.
[4]、关东客.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不能只靠鞭子[EB/OL].http://it.people.com.cn/GB/42891/42895/8627876.html, 2009-01-06.
[5]、陶宏开.“绿坝”引导作用值得肯定[EB/OL].http://www.hb.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6/14/content_16806808.htm, 2009-06-14.
[6]、中国互联网协会.文明上网自律公约[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19/content_4449507.htm, 2006-04-19.
净化网络 篇8
互联网时代, 谣言总是此起彼伏。“谣言止于智者”的说法十分流行, 大意是说, 未经证实的话, 传播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下去了。但网络时代, 谣言通常不能止于智者。在信谣、传谣中, 所谓“智者”往往更甚于目不识丁的“愚者”, 在造谣方面, “智者”更是主角 (1) 。这里的“智者”很大程度上指的正是网络“意见领袖”。
1944年,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出版了《人民的选择》一书, 正式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 认为信息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的传播模式传递的 (2) 。相比一般受众, “意见领袖”接触媒体的频率更高, 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并对其施加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影响的升级, 网络“意见领袖”已经成为一种显性的网络力量 (3) , “大V”就是身份获认证的微博意见领袖, 这类意见领袖在微博上十分活跃, 粉丝数量众多且多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名人, 一条微博往往会被迅速传播。也正是因为如此, 谣言一旦被一些不负责任、人云亦云、跟风捧场的“大V”制造或转发, 显示的传播威力将是不可量化的。
如网络推手“秦火火”, 自2011年以来, 制造并传播的谣言多达3000条, 不但利用谣言攻击铁道部, 还将矛头对准红十字会以及罗援少将、张海迪等名人, 被网友称为“谣翻中国”。诚然, 微博“大V”们并不都是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传递正能量的“大V”比比皆是, 但在个人言论深刻影响大众舆论的时代, 微博“大V”们对谣言的传播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任何谣言都必须经历产生——传播——消亡三个阶段, 如何使谣言传播影响最小化、消亡最快化成为净化网络环境的关键。
二、网络环境净化之思:专业信息专家把关
1947年, 库尔特·卢因在论文《人际关系》中首先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他认为, 参与传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 而这种筛选与过滤的行为就叫把关, 有这种行为的人就叫把关人 (4) 。实际上, 把关是传播活动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每个人在信息的大循环中都有意无意地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尤其在微博中, 每个人都有话语权, 或多或少地行使着“把关人”的权利。
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面对众多复杂问题和矛盾纠结, 网民们把关的信息并不全是真实、全面、客观的。微博“大V”们杂家居多, 越界发言的也多, 虽扮演着社会公知的角色, 但在不熟悉的领域常常是直抒胸臆、信口开河, 为谣言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
实际上, 在公共事务中, 有专业背景的“中V”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儿科专家@崔玉涛;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展江、@张志安;经济学专家的@易鹏。与“大V”不同, 专家型“中V”不以粉丝数量取胜, 而是以扎实的专业判断和理性考量赢得网民的认同。当下, 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私信或微博留言求助于他们, 对症下药, 解决问题, 专家“中V”的微博转发数评论数也在逐渐增多。如许多新晋妈妈常在微博中问@崔玉涛有关孩子健康的问题, @崔玉涛不仅耐心回答, 还通过开设微话题:“崔玉涛谈喂养”、“崔玉涛谈生长发育”等, 将类似问题集中到一起, 方便与有相同烦恼的妈妈们加强交流。
专家型“中V”也越来越得到官方的认可和重视。2013年10月,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在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主论坛上发言称:“整治互联网我们要警惕杂家大‘V’, 同时要包容专家型的中‘V’。”2013年11月, 改善网络舆论生态成都研讨会发表《成都共识》, 表示拥有1.4亿微博粉丝的政务微博和主流媒体微博要联手扶持专家“中V”, 鼓励其在熟悉的专业领域进行理性表达, 成为有舆论影响力的网络名人。诚然, 专家型“中V”虽然得到了官方的支持, 但其未来发展始终离不开政府这双“有形的手”, 政府还须将支持转换成行动, 充分发挥专家“中V”在网络环境治理中专业“把关人”的作用。
三、网络环境净化之策:扶持专家型“中V”
当下, 专家型“中V”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但仍存在着话语优势没有足够体现、对自身认识不足、与网民沟通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 要使专家型“中V”在净化网络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还需要各方加以扶持。
(一) 政府加强网络环境治理, 发现和鼓励专家型“中V”论政
1.提高网络管理能力, 从源头上减少网络谣言的产生。政府官员要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加强谣言防范意识;建立预警机制, 严控谣言繁衍、扩散、生根的过程;运用先进技术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技术屏蔽以及对网络谣言的监测;政府在治理网络谣言的过程中也要加强信息公开, 提高信息透明度, 增强政府与公民间的信任。只有这样, 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网络谣言的产生, 还公众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2.放权行业协会, 释放各行各业专家活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通过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在净化网络环境的问题上政府也应因势利导, 放权到各行业协会, 借行业协会的手推出更多专家型“中V”, 充分发挥专家智慧和专家论证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让谣言在专家“中V”这里止步。
3.主流媒体微博和政务微博要善于发现和鼓励专家型“中V”。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3政务微博和主流媒体微博发展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9月30日, 新浪政务微博已达87000多个, 媒体微博总数已超12万个。虽然微博“国家队”迅速崛起, 但离改善网络舆论生态, 充分发挥“政能量”还有不小距离。主流媒体微博和政务微博应该善于发现专家型“中V”, 鼓励其在熟悉的专业领域理性建言, 帮助群众理解政府公共治理的全部复杂性, 代表群众监督政府部门和各级干部积极履责。
(二) 微博运营商完善认证体系, 大力推荐专家型“中V”
1.不断完善微博认证体系建设, 吸引更多专家进驻。在微博加速推广期, 各大微博运营商竞争激烈, 为抢用户出现滥加“V”现象, 使微博的信誉度严重透支。在未来发展中, 运营商应在完善微博认证体系建设上下工夫, 积极推进微博实名制, 优化申请流程, 有效引导用户精确认证, 杜绝微博认证灰色利益链的出现, 打造诚信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更多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专业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的专家进驻, 使其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建言献策。
2.升级“橙V计划”, 大力度推荐专家型“中V”。2013年11月, 新浪微博推出了“橙V推荐计划”来扶持中小“V”, 加入推荐计划仅需3步:打上明显的行业标签或兴趣标签;多关注同行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多发与行业、兴趣相关的微博。24小时内, 新浪微博将在页面中“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和“好友关注”等处对“橙V”用户宣传, 让粉丝找上门。
“橙V”计划效果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 但微博大部分是中小“V”用户, 这些用户是微博平台的生力军, 贡献了大量的优质内容, 其中又以专家“中V”见长, 微博应升级“橙V计划”, 调整账号推荐机制, 不单纯看微博粉丝数量, 关注粉丝质量, 有针对性地对粉丝质量高、日均发帖数多、帖文转评数多, 被网友@的次数多的专家“中V”在“找朋友”、“风云排行榜”、“名人堂”等页面推荐, 激励其贡献更多优质内容。
(三) 专家型“中V”加强自身修养, 理性建言
1.专家型“中V”应主动发言、积极发言。微博是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 言论没有私密性, 网友只要注册就可以浏览任何人的微博。专家型“中V”们不要因为害怕讨论和负面评价而不敢言, 应有公共知识分子的担当, 主动发言、踊跃发言, 发挥专业优势, 为构建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积极建言献策。
2.加强专业修养, 准确“把关”微博信息。互联网是一个需要专业营养的地方, 受众相信专家, 正是因为专家站在专业的角度, 提供理性的发言, 才能尽可能地降低谣言的侵袭力。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 为了适应微博的速度, 网络意见领袖常常会被迫成为“快思手”。所以, 专家型“中V”要不断更新知识, 追求专业的深度和广度, 准确把关信息, 及时遏制错误信息, 这是对网民负责, 也是对自己负责。
3.自觉提升法律修养, 增强社会责任感。专家型“中V”在逐渐获得网络声望的同时要经得住诱惑, 受得起赞赏, 在网络推手编制的灰色利益链中保持纯净性。珍惜自己的网络声誉, 承担起网络舆论的引导责任, 对社会主流价值观进行正确、全面、及时、有效的传递, 用合法、专业、理性的言论影响更多的人, 而不用网络声望信谣、传谣、造谣。
4.提高表达能力, 专业而不失幽默。专家们之间可用专业术语自如的交流, 但在网络上, 网民受教育程度、年龄大小、理解能力等参差不齐, 专家们要提高网络影响力, 在表达能力上下工夫很有必要。专家型“中V”要尽量用平民语言代替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在微博中可以巧用图画, 形象表达专业知识;也可以恰当使用网络用语, 使微博风趣生动, 拉近与网民距离, 让网民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摘要:网络时代, 谣言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于社会信息流通之中, 败坏个人名誉, 影响社会稳定, 甚至损害国家形象, 净化网络谣言是人心所向,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本文首先对谣言不能止于智者这一网络环境问题作剖析, 再根据意见领袖和把关人理论提出净化网络环境要扶持专家型“中V”的新视角, 在此基础上对扶持专家型“中V”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谣言,微博,专家型“中V”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 2003.
[2] (美) 卡斯·R.桑斯坦谣言[M].张楠迪杨 (译) .中信出版社, 2010.
[3]丁雪峰, 等.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特征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2010 (2) .
[4]祝华新.保护互联网舆论生态警惕大V包容中V[DB/OL].中国青年网, 2013-10-30.http://news.youth.cn/gn/201310/t20131030_4116352.htm.
净化网络 篇9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神经生物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下的智能算法, 主要模仿人脑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与反馈的过程。因此可通过将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作为输入信息, 而将装置最终脱除率作为反馈信息的方法对生物法NOx填料塔建立神经网络模型。BP神经网络具有极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3], 不用明确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 通过调整其连接权值和阈值即可对新的数据做出预测。
BP神经网络在环境领域也具有广泛的运用:张俊等将BP神经网络运用于医疗垃圾焚烧炉温度自动控制当中, 实现了控制系统对焚烧温度的自动控制以达到更大焚烧效率[4]。陈作超等利用BP神经网络对生物滴滤塔对有机废气的处理过程进行建模, 取得了较好预测效果[5]。韩伟等在对造纸厂废水的处置研究当中, 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NSGA-2等对处置过程进行优化, 为废水处理多目标优化方面提供了参考[6]。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基于双塔式脱硫脱氮的工艺对实验室产生的模拟烟气进行处置的装置的, 实验装置的核心部分为两个串联的填料塔, 每个单塔被分隔成上下两段各段装填有陶粒。通过一定方法使陶粒表面生长出生物膜并通过滴灌营养液维持其生长。实验中营养液主要添加的营养成分为K+、Mg2+、PO43-等。生物膜上的微生物起着脱除SO2和NOX的作用。主要通过化学滴定法分别产生模拟烟气中的SO2和NOX, 然后通过气泵将产生的气体从第一个填料塔的底部从下至上鼓入并排出并进入下一个填料塔直至排出至大气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 接通采样口以便测量SO2和NOX浓度, 经过长时间的实际运行发现, 一般SO2在前一个填料塔中即可得到处置, 处置率可达100%[7], 进入后一个填料塔的主要为NOX, 习惯称该柱为脱氮柱, 也是本研究主要针对的装置。
氮柱内的微生物主要通过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处置NOx, 处置后元素氮或成为菌体大分子的组成部分, 或成为N2进入空气, 或成为NO3-存在于循环液, 但仍然有一部分保持不变直接被排入空气中。由于脱除机理比较复杂, 塔内诸多因素都能够影响NOx的脱除率。
2 研究模型的建立
经过前期的研究论证, 主要采用的以下营养液p H值、循环量, 通气量, 进出气体NOx的浓度, 温度值, 且这些影响因素都可以采取一定手段进行控制, 比较符合自动控制实际, 预测目标是通过测定出气口NOx浓度得到的脱除率。同时为了减少其它难测量或量化因素影响, 同时也考虑到工业运用的实际情况, 测量主要在3天内完成, 最终以每日间隔30分钟采集上述数据。最终完成60组的采集。每隔测定一定数量的数据后微调影响因素使之能覆盖比较理想的范围。最终结果如表1所示。
3 结果与讨论
3.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生物法烟气NOX净化装置模型
将各项数据输入MATLAB并归一化后, 因本研究采用5个影响因素因此输入层的神经元为5个, 预测的结果为脱除率故输出层的神经元数为1个。根据精确度以及网络性能考虑, 隐层采用单层含10个神经元, 训练函数选择“trainlm”、传递函数为“tansig”、学习函数采用“learngdm”, 性能函数为“mse”, 随机选取60组数据中的70%作为训练数据。训练曲线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在经过少量次数的迭代后均方差即可达到较小的范围内即6.36e-05, 并且BP神经网络模型也得到了建立。计算时间短且训练周期短, 这与所选取的Levenberg-Marquardt BP算法有关, 该训练算法对于较大规模的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性能。调用BP神经网络工具箱的回归分析显示如图3所示。
3.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验证
在对剩下的30%即18组数据作验证的结果如图4所示。
工
预测结果在MATLAB神经网络函数Perform值为0.000691338008632761, 结合图4表明BP神经网络可以为本研究的装置提供预测作用, 从实际的测量值看出, 即使在较短的周期内脱除率随着时间呈毫无规律的变化, 而BP神经网络由于其本身特性可对该变化建立相关的模型并进行预测。
4 结语
经过研究论证, 对于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技术装置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 该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提供预测作用。
摘要:对生物法烟气NOX净化技术的脱除效果进行有效精确地预测, 是该技术在应用中具有高效稳定的性能的前提, 只有满足这一条件才有可能被推广应用。本研究基于所在实验室处置模拟烟气净化装置中的脱氮装置, 采集相关数据并使用了BP神经网络这一智能算法对净化过程进行建模与预测最后验证了预测的结果。结果表明建立此类技术的BP神经网络模型是可行的, 模型具有预测的作用, 并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与基础, 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中结合成熟的自动控制技术、运用精密的传感器件收集各影响因素的水平与大小。系统通过得到各种数据不断地对网络进行训练与自适应来产生一个精确的处置模型, 进而调整各种影响因素的水平以达到实现高效稳定脱除的目标。有望推进生物法脱硫脱氮技术在工业上运用的进程, 同时也为理论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BP神经网络,生物法,烟气,脱氮技术,脱除率
参考文献
[1]毛永杨, 邹平, 孙佩石.生物法烟气脱硫脱氮研究进展[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2136-2141.
[2]毛永杨, 王海玉, 孙珮石.生物法同时脱除高温烟气中SO2和NOx的实验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4 (2) :227-231.
[3]高平, 刘志坚, 袁立梅, GAO Ping, LIU Zhi-jian, YUAN Li-mei.基于BP神经网络的唐山房价预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2) :48-50
[4]张俊, 熊桂林.基于BP算法的垃圾焚烧过程温度控制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6, 14 (7) :918-920.
[5]陈作超, 马海芳.生物滴滤塔废气处理过程的神经网络建模[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 (8) :50-51.
[6]韩伟, 黄明智.基于NSGA-2和BP网络的造纸废水厌氧消化过程多目标优化[J].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4, (6) :145-147.
[7]曾二丽, 孙珮石, 王洁.生物膜填料塔SO2废气净化性能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 7 (10) :26-29.
[8]Wang Ying, Lu Cuijie, Zuo Cuiping.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forewarning based on improved BP neural networ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 (2015) :319-324
[9]杨建刚.人工神经网络实用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1) .
净化网络 篇10
检查组采取听取企业汇报、查看备案现场和营业厅代办点、调阅相关书面材料等多种方式, 重点检查了各企业整治手机淫秽色情专项行动、落实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信息安全责任制、开展网站备案真实性核验、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执行国家电信资费管理规定、开展2010年度通信行风建设、开展垃圾短信治理、用户投诉处理工作等八个方面情况。
检查结果表明, 各企业在开展手机淫秽色情专项行动中做到了领导重视, 措施有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网站备案方面, 成立了专门部门, 制定了照相背景模版, 网站备案真实性核验工作基本符合要求;在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方面, 各企业基本落实省通信管理局关于电信业务市场经营秩序的整改要求;在通信行风建设方面, 按照部、省统一部署, 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工作, 成立了领导小组, 制定了工作方案, 围绕“规范服务, 放心消费”主题, 采取多种措施, 提升服务质量, 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在用户投诉和垃圾短信治理方面, 各公司建立健全了垃圾短信发现、处置和监督机制, 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接入企业的管理, 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用户投诉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