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治疗

2025-01-01

净化治疗(共12篇)

净化治疗 篇1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观察对比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治疗抗凝中的治疗效果,评估两种药物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探讨血液透析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抗凝药物。方法:选取8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路动脉压、静脉压变化;两组患者穿刺点平均压迫时间和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点平均压迫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次数明显少于观察组,两组间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比较明显,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血,拥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血液净化,抗凝治疗,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技术主要用于抢救危及的重症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抗凝药物的使用可以保证血液净化技术顺利进行,是血液净化技术操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是临床治疗中两种比较常见的抗凝药物,依照以往临床经验来看,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有并发出血的危险,长时间使用会引起骨质疏松和高血脂等不良反应。所以现在主要采用低分子肝素来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有着良好的抗凝功效,同时具有出血量少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治疗优越性[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接收进行血液透析抗凝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29岁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5±6.78)岁;观察组4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27岁至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85±7.02)岁。80例患者中感染性休克1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中毒12例、复杂性肾结石并梗阻性肾病14例、严重多发创伤12例。两组患者病情分布相对平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诊断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普通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经股静脉和颈内静脉进行血管穿刺,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使用血液净化机及配套表面积为1.6平方米的磺化聚丙烯腈膜过滤器M100进行静脉血液过滤和透析治疗,串接血管灌流器4次,两组患者透析平均血流量为180毫升~250毫升每分钟。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血液过滤和透析之前一次性注入普通肝素50~100U/kg,此后用肝素泵追加肝素1000U/h,过滤透析结束前30分钟停止用药。观察组患者在开始过滤透析前注入低分子肝素5000U,根据即时的APTT监测结果和血管动脉静脉血压变化结果以及滤器凝血情况调整低分子肝素使用剂量,过滤透析结束前1小时~2小时停止用药。

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严格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对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予以处理。

1.3 治疗效果评判标准

主要观察项目为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净化管路动脉端APTT,治疗期间4h、8h动静脉端APTT,治疗后血液净化管路动脉端APTT。两组患者穿刺点压迫时间和出血现象,压迫时间从按压开始至穿刺点无出血现象为止。主要的出血现象为鼻出血、针眼渗血和牙龈出血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数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数据以平均数(x±s)形式展示,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接受血液透析抗凝治疗的患者总共进行血液净化910次,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净化460次,观察组患者进行血液净化450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端和静脉端APTT变化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穿刺点平均压迫时间和出血情况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对各种重症患者运用机械管道等特殊装置进行血液透析时,容易使血小板和红细胞收到破坏而引起凝血现象,凝血对正在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危害极大,因此在治疗时要采用效用较好的抗凝药物。在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抗凝药物为肝素,接收血液透析的患者多数病情均比较严重,而且并发症状较多,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肝素抗凝会造成较高的出血并发症,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在此次血液透析抗凝对照实践中,低分子肝素的统一使用剂量为一次性5000U,普通肝素剂量则为常规剂量,分为首次用药和后续用药。检测患者静脉端血液凝血指标能够反映过滤器凝血活性,动脉端血液凝血指标可以明确反映患者体内凝血活性,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普通肝素,有效减少出血并发症,尤其是对于具有活动性出血病症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本次研究对照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比较明显,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血,拥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英,刘茂东.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J].河北医药:综述与讲座,2009,31(4):464-465.

[2]余德宇.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J].当代医学,2011,17(28):10-11.

净化治疗 篇2

尊敬的院领导: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中,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管理的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血液透析治疗流程的监控,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以及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信息管理的要求,以及通过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使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各项工作实现更加完善。特提出以下申请:

一、我院血液净化治疗中心目前现状

1.血液净化治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工作以原始手工作业方式,各环节信息无法实现统一记录、存档,且存档信息查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2.存在信息记录不及时、不完整,具有随意性、可篡改性、不真实性等弊端 3.未实施计算机管理,无法建立与推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制度 4.采取纸质交接单进行无菌物品的交接易造成交叉污染 5.无法实现统计分析,无法精准掌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很难准确的实行绩效考核管理

6.无法为医院核算部门提供成本核算依据。

二、信息系统建设必要性

1.提高病人的就医安全性

2.增强各项数据记录的准确性,有效预防和减少临床的差错 3.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医护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实现医护人员之间在临床的实时信息共享 5.加强中心对临床医疗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6.把我院的血液透析中心打造成全国的一流品牌,为医院更好的做出贡献

基于以上原因和必要性,中心需要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和覆盖病区及血液净化中心的无线网络,建设数字化管理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途径,通过临床工作的电子化信息进程,可以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时效和服务水平,有效减少临床差错的发生,增强病人的满意度,从而提升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特此提出申请,望批准!

申请部门:血液净化中心

申请人:

糖尿病肾病的非血液净化治疗观察 篇3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非血液净化;血糖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13-0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也不断提高。糖尿病肾病发展到晚期,多用血液透析治疗[1]。但血液透析费用高,容易发生并发症,本文对非血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20例,年龄42~75岁,平均(64.25±2.42)岁,糖尿病病史8~26年,平均(5.25±1.42)年,其中Ⅰ型糖尿病14例,Ⅱ型糖尿病43例。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低蛋白饮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物等保守治疗。

1.3疗效判定 显效,水肿消退或明显减轻,体质量基本恢复, 24 h 尿蛋白定量及Cr 下降≥20%;有效,水肿减轻,体质量下降至中度或轻度水肿水平, 24 h 尿蛋白定量及Cr 较治疗前下降≥10%;无效:上述指标无变化或恶化。

患者治疗3个月和6个月测定空服血糖(FBG)、餐后血糖( PBG)、血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白蛋白(ALB)。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57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1例,显效率为19.30%,有效43例,有效率为75.44%,无效3例,无效率为5.26%,总有效54例,有效率为94.74%。

2.2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3个月、6个月,患者FBG、PBG、Scr、24hUPro、BUN、HbA1c、ALB、SBP、DBP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Scr、BUN、HbA1c、ALB、SBP、DBP治疗6个月后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G、HbA1c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组别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SBP( mmHg)138.28±3.96128.06±3.76123.67±3.94DBP( mmHg)81.01±2.2678.21±2.8775.01±2.24FBG(mmol/L)9.98±1.978.21±1.886.01±1.85PBG(mmol/L)13.01±1.2710.21±0.898.01±0.86HbA1c(%)10.48±1.128.81±0.907.71±0.8724h UPro(g/日)1.91±0.281.11±0.360.81±0.38BUN(mmol/L)25.98±0.9921.21±0.9217.01±0.89SCR(mmol/L)661.01±42.29534.21±43.93321.31±46.90ALB(g/L)38.98±5.2435.21±5.9431.12±5.91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血糖的控制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研究表明[2],控制血糖降低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可有效防止/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血糖的方法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使用降血糖药物。运动可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利用,引起血糖降低。运动疗法简单方便、效果好,但在晚期,不适当的运动疗法可增加尿蛋白,减少肾血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糖尿病肾病药物应选择代谢产物无生物活性、经胆道及肾脏双通道排泄的药物,以防止发生迟发性低血糖;定期监测血糖,以及时调整用药。

控制高血压可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水平,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3],血压应控制为<130/80 mmHg。降压的方法有控制体重、限制摄入食盐、应用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药物选择要考虑患者的情况,降压速度不能过快,选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可两种或以上药物合用。一般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该类药物可降低血压、肾小球内压。同时可减少蛋白尿、防止肾小球硬化、延缓DN进展,但是不影响糖和脂质代谢[3]。该类药物联合使用或加大药物剂量对减少蛋白尿效果明显。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注意加强血糖监测,以防止发生低血糖。钙拮抗剂可扩张血管达到降压目的,并能促进细胞内葡萄糖氧化,降低胰岛素抵抗,因此也适用于糖尿病肾病的降压。由于利尿剂可增加胰岛素抵抗,所以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应尽量减少利尿剂的使用。

低蛋白饮食可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减少蛋白尿,降低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速度,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4]。患者应以优质蛋白为主,既要保证患者机体蛋白质和热量的需要,防止发生营养不良,又要不能摄入过多。

高脂血症可加重患者的蛋白尿及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积极控制高血脂。可选用他汀类降脂药物,该类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可减轻心血管并发症,并能通过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脏病变,延缓发生肾小球硬化[5]。

本组资料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控制血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的治疗后,患者FBG、PBG、Scr、24hUPro、BUN、HbA1c、ALB、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说明保守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

总之,血液透析不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唯一方法。选择合理的药物控制血糖、高血压、高蛋白、高血脂,配合运动、饮食等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參考文献

[1]燕晖.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B):85-87.

[2]寿砚芸.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6(03):234-235.

[3]余国洪,黄仲娴.依那普利联合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96):66-68.

[4]王力宁,范秋灵.糖尿病肾病的非血液净化疗法[J].继续医学教育,2002,20(5):25-27.

净化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 男5例, 女7例, 年龄10岁~68岁, 平均年龄43岁。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中毒史, 且既往无肝脏、肾脏等相关病史。12例患者均为食用自采野生蘑菇后2 h~6 h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相关症状, 大便呈稀便或水样便, 无发热或低热。随后出现肾功能、肝功能、心血管功能多脏器损害, 表现为3个脏器功能损害者4例, 2个脏器功能损害者8例。

1.2 血液净化方法

入院后均立即行股静脉双腔管置管, 建立血管通路, 及时行血液净化治疗。使用贝朗DIAPACT血滤机, HA型血液灌流器及AV600S (聚砜膜, 面积1.4 m2) 血滤器。血液灌流与血液滤过同时进行, 灌流器与血滤器串联, 灌流器装在血滤器之前。每次血液灌流治疗2.5 h即结束, 去掉灌流器, 继续血液滤过治疗。血浆置换用P2S23000 PLUS血浆分离器, 置换液主要为新鲜冰冻血浆, 每次置换血浆容量2 000~3 000 m L.

2 结果

中毒症状较严重的4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与血液灌流加血液滤过治疗隔日交替进行, 血浆置换治疗各3次, 血液灌流加血液滤过治疗2次。中毒症状稍轻的8例经血浆置换治疗各2次, 血液灌流加血液滤过治疗2次。12例患者全部治愈, 无1例死亡。

3 护理

3.1 做好血液净化的宣教

血液净化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血液净化的目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以及基本的操作方法, 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同时耐心细致地照料患者, 向其宣教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中的配合及注意事项,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使血液净化顺利进行。

3.2 抗凝剂的使用

根据患者的凝血四项结果及是否伴有出血倾向, 恰当使用抗凝剂。我科血液净化治疗抗凝剂均为肝素, 如患者无出血倾向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测定结果正常, 治疗前首剂给0.5 mg/kg.血浆置换治疗只给肝素首剂, 血液灌流加血液滤过治疗中持续泵入肝素1~2 mg/h, 每隔3 h检验凝血四项1次, 保持治疗过程中将APTT值控制在正常的1.5~2倍。如患者有出血倾向或APTT结果高于正常, 根据患者情况肝素用量减半, 必要时肝素与鱼精蛋白以1∶0.8剂量体外抗凝。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尿液、大便颜色, 穿刺部位有无渗血, 全身皮肤黏膜有无瘀点、瘀斑等情况。

3.3 保持液体平衡

根据医嘱制订补液计划、目标超滤量及血液净化治疗时间, 根据出入量结果及时调节置换液及超滤速度, 确保达到液体平衡计划。每3 h~4 h测定1次电解质及血糖, 调整置换液配方, 避免医源性内环境紊乱。

3.4 血浆置换时的护理要点

血浆置换时血流速度较血滤时慢, 为80~100 m L/min, 置换液 (血浆) 速度为800~1 000 m L/h.冰冻新鲜血浆每袋100~200 m L不等, 置换过程中要密切观察, 及时更换袋子, 防止空气进入血浆分离器导致凝血。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每置换400 m L血浆即给葡萄糖酸钙1 g静推, 防止低血钙的发生。

3.5 管路的管理

包括机器管路及静脉置管。妥善固定血路管道, 管道各接口要连接紧密, 以防变动体位时脱出。持续观察并每小时记录静脉压 (PV) 、跨膜压 (TMP) 、动脉压 (PA) 、滤器前压 (PBE) 的数值, 观察动、静脉壶, 滤器有无凝血迹象。我们采用前稀释的方法输入置换液, 每2 h用生理盐水200 m L冲洗管路1次, 未发生滤器凝血现象。另外, 保证足够的血流量, 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对防止体外凝血亦十分重要。注意观察静脉置管伤口有无出血、红肿、分泌物, 导管固定是否牢固, 置管处敷料一旦潮湿或被污染, 应立即更换。我们用0.5%的碘伏消毒, 以导管出口处为中心做环形消毒, 直径>10 cm, 使局部皮肤形成一层棕色薄痂, 对导管出口处起到保护作用, 防止细菌沿导管旁窦侵入机体;导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裹。

4 小结

毒蕈毒性成分较为复杂, 依所含毒素不同而中毒症状轻重各异, 毒蕈中含有毒蕈碱、毒蕈毒素及毒蕈溶血素等, 可分别作用于胃肠道、肝脏、肾脏、心脏及血液系统等, 使这些脏器或系统不同程度地受损[2]。由于毒蕈中毒没有特效解毒剂, 重症毒蕈中毒单用常规内科治疗效果较差, 病死率高, 因此对重症患者宜尽早行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 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毒蕈毒素, 减轻内脏器官的损害,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内环境稳定。我们认为在重症毒蕈中毒患者的抢救过程中, 血液净化治疗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梁碧琴, 陆绍强, 朱征西, 等.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毒蕈中毒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 2008, 3 (3) :188-189.

浙江净化工程空气净化和给水排水 篇5

浙江净化工程空气净化和给水排水

净化工程空气净化:

一、净化工程内有多种工序时,应根据各工序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空气洁净度等级。

二、在满足人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净化工程的气流组级别,宜采用局部工作区空气净化和全室空气净化相结合的形式。

三、层流净化工程和乱流净化工程以及运行班次和使用时间不同的净化工程,其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均宜分开设置。

四、净化工程内应保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频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乱流净化工程总送风量的10%~30%,层流净化工程总送风量的2~4%;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立方米。

五、洁净区的清扫,宜采用移动式高效真空吸尘器或设置集中式真空吸尘系统。净化工程内集中式真空吸尘系统的管道,应暗敷。

净化工程给水排水

一、净化工程内的给水排水干管,应敷设在技术夹层、技术竖井、地沟管槽内或地下埋设。净化工程内应少敷设管道。引入净化工程的支管宜明敷,但对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高的净化工程可暗敷。

二、净化工程内的管道外表面,如可能结露,应采取防结露措施。

三、管道穿过净化工程顶棚、墙壁和楼板处应设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净化治疗 篇6

关键词:重症脓毒血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94-02

重症脓毒血症是一种由全身炎性反应引发的机体多组织和器官继发性损伤,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多采用连续性血压净化治疗该种疾病,并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改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探讨了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现做出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92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平均分成综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46例患者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在48~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1.6)岁。综合组46例患者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在5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1.5)岁。两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上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家属均同意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在参与研究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对综合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护理内容如下。

1.2.1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测,没隔20~30分钟测量一次患者的血压和体温,根据患者的血压状况调节血液净化治疗血流量和超滤率,同时根据患者体温情况调节血液净化治疗置换液的温度。如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状况,应按照医嘱使用强心药。当患者血压唱过100/60mmHg时开始超滤[2]。

1.2.2维持循环稳定

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常伴有高热症状,高热可导致患者心率增加,呼吸急促,加剧患者缺氧症状,引发低血压,加重对患者肾脏的损害[3]。因此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四肢血液循环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治疗,维持患者循环稳定。

1.2.3血管通路护理

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关键,要想确保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有效性,就要保证血管通路通畅无阻。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对血管通路和滤器进行冲洗,患者出现引流不畅的情况时,可调整患者体位,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留置导管是否出现打折、脱落、渗血和阻塞等情况,确保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

1.2.4抗凝护理

患者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血管通路、血滤器和静脉壶等部位比较容易出现凝血。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静脉血压、滤器压、跨膜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血液颜色变暗,提示血液循环存在隐血。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和实施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SF-36健康量表进行评价,总分值为100分,评分大于或等于90分,代表生活质量为优,评分在70~89分之间为良,评分在50~69分之间为中,评分小于50分为差。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我院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平均数±标准差( )和百分比(%)表示,并分别采用t和x2对两者进行检验,P<0.05表示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综合组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商旅为23.9%,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生活质量比较

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2 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讨论

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多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临床治疗中主要通过从体外向患者体内输入大量置换液,连续不断的将患者体内的有害物质直接、快速的清除,继而达到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4]。临床研究发现对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5]。

我院对重症脓毒血症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该研究结果表明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是一种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任志萍,李兰凤,刘学英,李丽景.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小儿重度脓毒血症的护理[J]. 河北医药,2013,10(12):1584-1585.

[2] 胡大军,柳永兵.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尿脓毒血症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04(8):373-375.

[3] 丁燕晶,陈甘海,李金庭.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脓毒血症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14(3):16-17.

[4] 戴宁军,邓素红,王维红,沈雪美,左苑春,王海燕.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12(7):1146-1147.

净化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入院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38岁~7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16±6.84)岁。病因及其例数分别为:急性胰腺炎患者4例,外科创伤患者7例,肾病综合症患者3例,心力衰竭患者4例,酒精中毒患者6例,肾毒性药物应用患者13例,其他3例。本组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入院后通过本院的实验室常规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等确诊为急性肾功能功能衰竭患者;排除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肺等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严重认知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具体:首先对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予以相应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建立动静脉通道,然后选择肝素进行抗凝,选择碳酸氢钠作为透析液,按照本院的透析治疗标准:血流量设定为300ml/min,透析液流量设定为500ml/min,每次透析治疗约4h左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适当进行调整。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的患者通过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病情的变化。疗效判定,(1)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水平<116μmol/L,或超出基础值差值<44μmol/L,并且每日尿量<1.5L,可以停止透析治疗;(2)好转: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水平>116μmol/L,或超出基础值差值在44μmol/L以上;(3)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水平仍然>442μmol/L,或超出正常值2倍或2倍以上,并且患者不能摆脱透析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0例患者经过血液净化治疗后,有26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好转,其中2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并且本组患者的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的分析结果如下表1。

除此之外,本组患者治疗前的BUN为(42.35±14.350mmol/L,治疗后为(19.46±12.03)mmol/L,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恶化的一种病症,并且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出现BUN、血肌酐及血尿素氮迅速升高,患者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表现,还会导致机体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1]。同时患者受到严重的创伤后,可产生一系列的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可能导致脏器功能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能会由于容量负荷过重而直接导致死亡[2]。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中较为复杂的病症,其不仅仅存在肾功能的损害[3]。一般还伴有其他重要的器官功能障碍,病情严重者还可能伴有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容量负荷过重以及高分解代谢等,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血液净化能够清除水分,达到改善器官水肿的症状,并且起到纠正电解质紊乱的作用。其有利于血浆再充盈,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继而控制心力衰竭[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血液净化的40例患者中95%的患者有效,其中治愈率高达65%(26/40)。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血液净化治疗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并且对于肾功能的改善也较为显著。本次结果中,本组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BUN水平明显较治疗前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较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血液净化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将体内的血液引出,经过透析机过滤,将血液内的有毒物质和水分进行过滤,继而达到排毒和清除水分的效果。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一般会同时伴有脑水肿、低血压、水负荷重以及高分解代谢。其首选的治疗方法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5]。这种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稳定,并且维持脑灌注,有效改善高分解代谢状态和氮质血症,改善电解质失调的状态。临床中经常采用血液净化的方法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实施救治,其疗效已经有目共睹,通过本次研究也可以看出,采用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并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6]。

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入院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的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0例患者经过血液净化治疗后,有26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好转,其中2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并且本组患者的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BUN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表明,血液净化治疗疗效显著,其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情况,还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马国英.联合血液净化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9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16(3):187-188.

[2]张凌,付平,唐万欣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蜂蜇伤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影响[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18(2):101-105.

[3]李慧妍,吴学敏,孙晨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09,49(18):103-104.

[4]常平,封志纯,方素珍等.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6):376-378.

[5]顾敏,赵成广,吴玉斌等.血液净化治疗大剂量甲氨蝶呤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5):392-394.

血液净化对尿毒症脑病的治疗观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于笔者所在医院2013 年4 月-2015 年6 月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80 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尿毒症脑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由于高血压脑病、透析失衡综合征、脑血管意外疾病、铝中毒疾病以及肝性脑病等引起的精神症状患者, 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 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 例。观察组, 男21 例, 女19 例, 年龄20~72 岁, 平均 (53.1±2.9) 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3 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12 例, 肾病综合征15 例;对照组40 例, 男22 例, 女18 例, 年龄19~73 岁, 平均 (52.0±3.2) 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6 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11 例, 肾病综合征13 例。两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尿毒症脑病治疗, 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防止心衰、防止酸碱失衡以及控制癫痫治疗等,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对症治疗。

1.2.2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血液净化治疗, 采用强化透析治疗方法, 治疗1 次/d, 对于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来讲, 需要对患者每天利用串联血液灌流器进行治疗, 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可以隔一天进行一次血液灌流治疗。专用透析机采用的是瑞典生产的AK-95 透析机, 透析器则为德国生产的F6 聚砜膜血透机器, 标准化血液灌流器是珠海丽珠HA-330 型号的树脂灌流器, 将血流量控制在200~230 ml/m, 在采用串联灌流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血流量需要小于单纯透析治疗, 具体是180 ml/m。需要注意的是, 首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采用诱导透析以及串联灌流器同时治疗, 而不是初次进行透析的患者需要先透析, 在透析治疗结束前的2~2.5 h, 再实施串联灌流器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数值情况, 主要包括BUN、Cr、K+、Na+以及CO2CP, 并做好详细记录与对比比较。 (2)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具体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神志清醒;有效:临床症状已经得到改善, 患者神志情况基本清醒;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 甚至加重[3]。总有效率= (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数值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化数值没有明显差异 (P>0.05) , 治疗后, 观察组的BUN、Cr及K+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观察组的Na+及CO2CP均比对照组高,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为80.0%, 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8.716,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尿毒症脑病属于慢性肾衰竭疾病的并发症之一, 患者的早期表现主要有全身乏力、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兴奋、失眠以及烦躁等症状, 晚期表现有认知障碍、扑翼样震颤、出现幻觉、肌阵挛以及昏睡昏迷等症状, 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死亡[4]。尿毒症脑病患者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有精神异常、癫痫发作以及嗜睡等, 发病率相对较高。从治疗角度出发, 医护人员应对尿毒症脑病具有非常足够的认识, 不断提高警惕, 若患者本身就存在肾脏病史, 且突发性出现了神经性症状, 必须要对患者尽早行实施头颅CT检查以及脑电图诊断检查, 尤其是在脑电图检查过程中应做到跟踪检查, 因为目前国内以及国际上医学界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脑电图检查与尿毒症脑病之间的相关性非常高。一般情况下, CT检查的最终目的是鉴别患者的脑梗死以及脑出血疾病, 在尿毒症脑病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脑萎缩症状以及低密度灶症状。但是脑电图表现主要是弥漫性的脑损害, 患者的慢波功率会不断增高, 且大于等于15%。尽管这一系列检查没有相对明显的特异性, 但是却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若患者出现了如上表现, 则需要考虑患者已经患有尿毒症脑病或者是高度怀疑患有尿毒症脑病。此外, 在对尿毒症脑病进行科学确诊之后, 要尽快去除患者的病因, 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多种有害物质, 并及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与酸碱物质的失衡[5]。从专业化角度出发, 最有效的尿毒症脑病治疗方法属于血液净化治疗, 然而通常情况下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对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物质在彻底清除方面并不理想, 血液滤过处理对中大分子物质的实际清除速度相对较慢。在常规血液净化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树脂灌流器治疗, 能够进一步迅速的清除该类物质, 树脂灌流器属于中性的大孔树脂, 有吸附容量大、组织的相容性相对较高以及吸附速度相对较快的特点[6]。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 可以借助其特有的吸附作用以及弥散作用, 快速且彻底的清除患者体内多种毒性物质, 迅速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7]。根据相关报道指出, 在对尿毒症脑病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加用树脂灌流器治疗, 效果更加显著[8]。本研究中, 经治疗后, 观察组的BUN指标、Cr以及K+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观察组的Na+ 以及CO2CP均比对照组高,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为80.0%, 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对尿毒症脑病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效果明显, 可以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80例,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40例, 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 观察组的BUN、Cr及K+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观察组的Na+及CO2 CP均比对照组高,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为80.0%, 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尿毒症脑病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效果明显, 可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液净化,尿毒症脑病,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亚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11) :89.

[2]纪镇华, 孙艺, 郑华, 等.组合式血液净化对尿毒症患者血磷及甲状旁腺素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11, 51 (49) :67-68.

[3]张敏, 韦真理, 唐开奖, 等.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毒素清除及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J].广东医学, 2010, 31 (22) :2943-2945.

[4]刘玲, 钟玲, 冯利平, 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尿毒症患者血清中毒素对单核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4) :380-383.

[5]周洪文, 刘健君, 黄萍, 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脂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2, 41 (23) :2381-2382.

[6]李瑜祯, 曹勇.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疗效的观察[J].重庆医学, 2014, 11 (6) :668-670.

[7]方桂莲, 王成付.多种血液净化联合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安徽医药, 2013, 17 (2) :343-345.

血液净化在中毒抢救中的治疗体会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6月到2012年10月间, 所接收治疗的66例急性中毒患者, 包括男性患者32例, 女性患者34例, 年龄在13岁到70岁之间, 平均年龄 (34.2±2.7) 岁。其中, 33例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方式治疗;18例患者采用腹膜透析, 10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 5例患者使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主要中毒物质为:百草枯、乌头碱、有机磷农药、草酸、木通、利血平、乙醇、过量抗生素、鱼胆、铅、碳酸锂以及甲喹酮等, 患者均出现急性肾衰竭和肝功能受到损伤及心肌损伤的临床表现。具体来说, 碳酸锂中毒表现为, 患者心肌受到损害, 肺部出现水肿, 铅中毒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 甲喹酮中毒患者出现心肌损伤。10例血液透析组患者中, 主要包括以下中毒原因及临床表现:煤气中毒患者表现为昏迷、心跳微弱, 在抢救之后恢复正常心跳, 但是不能自主呼吸, 病情主要随中毒时间决定。此外, 还出现了庆大霉素中毒、鱼胆中毒、小诺霉素中毒、泛影葡胺中毒以及苍耳子中毒和木通中毒等, 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肾衰竭以及部分患者伴随着肺部水肿。5例中毒患者使用血液灌流治疗方式, 主要中毒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老鼠药中毒、除草剂以及其它烈性农药、河豚鱼中毒、镇定剂安眠药等药物中毒。这其中出现昏迷患者1例, 呼吸困难患者1例;中毒时间均在2小时到75小时之间, 平均昏迷时间为7.8小时左右。具体来说中毒患者的临床中毒表现有以下几种:老鼠药中毒患者伴随有身体抽搐现象, 除草剂衱其它烈性农药中毒患者表现为消化道受到烧伤损害。

1.2 治疗方法分析

血液净化治疗组中的33例中毒患者均先采用药物治疗, 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基础上 (使用升压药物以及呼吸兴奋剂或者其它呼吸辅助剂) [2]。腹膜透析组进行间歇性腹膜透析9 d~15 d, 血液透析组和血液灌流组均采用临时深静脉置管, 或者是颈内静脉插管, 来建立患者的血管通道, 血流量在140 ml~200 ml之间。血液透析组首剂肝素为0.5 mg/kg, 并在每小时追加7~12 mg, 使用空心纤维透析仪器对患者进行透析抢救。血液灌流组首剂肝素在1~1.5 mg/kg, 并在每小时追加12~20mg, 使用活性炭灌流器或者灌流器 (采用珠海健帆HA230一次性灌流器) , 在灌流器以及管道中注射低浓度的葡萄糖, 每次灌流2.5小时, 透析时间2~4小时, 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灌流2次左右[3]。

2 结果

血液净化治疗组成功抢救31 (93.9%) 例;其中有1例患者因为农药中毒治疗无效而出现死亡, 死亡率3.0%。腹膜透析组未见昏迷患者, 均成功治愈;治疗清醒时间为透析之后的48小时。血液透析组出现1例昏迷患者, 9例患者成功治愈, 治愈率为90.0%;治疗清醒在透析治疗之后的48小时。血液灌流组出现1例昏迷患者, 后死亡;另外4例患者成功治愈, 治愈率为80.0%;其治疗清醒时间为进行灌流之后的1小时到48小时之间。具体情况见表1。

这其中血液灌流组中有1例烈性农药中毒患者, 因为全消化道受到灼伤, 在透析之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

3 讨论

针对急性中毒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患者进行彻底洗胃, 然后是对症治疗, 然后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进行特殊解毒剂使用。在临床上对于急性中毒患者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对于重症患者 (神志异常、生命体征异常、肝肾功能、心肌损伤等) 需要在进行彻底洗胃、特殊使用剂、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行血液净化治疗, 主要包括, 患者临床病情出现恶化;患者出现加重因素, 比如说患者出现败血症以及感染等;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以及低血压和脑干功能损伤;患者出现机体清除功能损伤, 比如说患者肝功能以及肾功能出现异常;患者血液净化清除高于内源性清除;毒素以及毒物对于患者体内环境有严重的影响, 或者是具有明显的延迟反应等[4,5]。

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对于不同药物的处理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低分子、水溶性物质不和蛋白质结合适宜的可透过半透膜的物质, 比如说铅中毒、锂中毒以及鱼胆中毒、抗生素等。对于这些病症适宜使用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对于那些和蛋白结合比较高的物质以及脂溶性比较高的物质, 比如说奋乃静、阿米替林等, 适宜使用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法。

本组采用血液净化方式观察治疗的33例中毒患者, 因为中毒剂量比较大, 使用常规药物无法进行有效抢救治疗, 而且患者出现呼吸功能受到抑制以及循环功能损坏, 我们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进行了相应的血液净化治疗。其中有31例患者在进行抢救治疗之后, 康复痊愈, 成功率在93.9%, 这说明血液净化方法对于急性中毒患者, 具有一定的清除毒素作用。对比分析来讲, 腹膜透析组患者完全清醒的时间比较长, 而血液灌流组的患者清醒时间比较短, 但是因为这样的例数较少, 所以不作统计处理。血液灌流方式因为设备要求的不是很高, 可以在床边进行, 本组钩吻、老鼠药中毒以及阿米替林等中毒患者, 均没有特效解药, 而且患者的身体器官受到严重损害, 但是经过血液灌流治疗之后, 患者最终均康复出院, 这也就客观说明血液灌流方法抢救此类中毒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在没有开展血液净化治疗之前, 我院曾经抢救过2例没有自主呼吸的患者, 患者是因为河豚鱼中毒, 而导致的呼吸抑制, 对于这两例患者进行了呼吸机维持治疗30天, 但是患者还是不能进行自主呼吸, 最终放弃呼吸机治疗, 在使用血液灌流方式治疗之后, 患者病情有所好转, 能够进行自主呼吸。这也客观说明血液灌流方法对于河豚中毒患者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本组5例中毒患者使用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治疗, 患者的肝素使用量均适当加大, 未见出血并发症。在实际观察中发现, 血液灌流方式治疗急性中毒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患者的血小板因为被吸附而导致减少, 但是本组观察患者中只有几例患者出现血小板下降情况 (50~100) ×109/L, 但是在1 d~3 d之后, 出现好转, 症状消失。 (现阶段, 中毒急救的首选为血液灌流, 具有见效快、确切的优势特点, 根据具体病情需要, 例如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 均可考虑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 。

临床上血液净化的主要治疗原理是通过对流、弥散以及吸附等作用, 血液透析是通过弥散原理把患者血液中的小分子代谢产物以及中大分子物质和内外源性毒物清除, 然后调整电解质、水和酸碱平衡, 以此来实现抢救和治疗的目的。血液透析属于一种比较安全, 而且操作简单应用面比较广的血液净化方法, 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在10μm~20μm之间, 膜上孔径在3纳米左右, 所以只有小分子和中分子才能通过, 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所以蛋白质、病毒以及细菌和药物等多数大分子物质是不能清除的。血液灌流是通过吸附原理来清除外源和内源毒物, 对于血液透析所不能清除的大分子毒素, 具有很好的清除效果。二者结合不仅优势互补, 而且抢救效果也十分好[6,7]。

综上所述, 血液净化治疗在清除中毒患者外源性中毒物质的同时, 还可以治疗患者因为中毒而导致的多种并发症, 比如患者出现急性肝功能损伤以及急性肾衰竭等。所以可以说, 血液净化治疗方法能够快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 (不仅清除内、外源性毒素, 对于纠正和维持体内环境稳定、促进其他治疗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提高中毒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节约医疗资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 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守亮, 李大成, 王广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急性中毒患者的疗效[J].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1 (10) .

[2]门新可, 李成双, 刘莎莎, 等.血液净化治疗四亚甲基二砜四胺中毒的临床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0 (15) .

[3]吴殿元, 徐立新, 李明远, 方成龙.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的效果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01) .

[4]白晓丽, 刘贺, 胡雪峰, 等.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J].实用医药杂志, 2012 (12) .

[5]王先军, 刘明海, 郑小龙.组合血液净化伍用长托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1 (09) .

[6]邓奎勇, 钟月莎, 刘新亮, 等.序贯性血液净化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 (01) .

净化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患有顽固性心衰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14例;该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77岁,年龄最小的为54岁,平均年龄为(60.44±1.44)岁;本组患者中,均患有基础疾病,其中冠心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为9例、重症心肌炎为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为6例。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1例;其中年龄最大的为78岁,年龄最小的为56岁,平均年龄为(61.23±1.52)岁;基础疾病的种类为冠性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为11例,重症心肌炎为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为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了院方提供的全面检查,在确诊为患有顽固性心衰的患者,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后,开展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年龄、性别还是病情上,两组均没有发现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具体的内容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对患者的水分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并且对患者施以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具体的方法如下:在股静脉的位置将所需要的导管进行穿刺后滞留,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床边机,同时采用血滤器进行血液过滤。在血压净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仪器的参与同时也需要置换液,其置换液的配方为:10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30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ml浓度为10%的氯化钾溶液、3.2ml浓度为25%的硫酸镁溶液、250ml浓度为25%的碳酸氢钠溶液、10ml浓度为10%氯化钙溶液[3]。血液净化的速度为120-150ml/min,置换液在治疗过程中的流速为2500-3000ml/h。每天血液净化的时间为12-24h。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h的电解质、肾功能进行检测;同时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24h内的尿量进行准确的记录;利用彩超对患者的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脑钠肽水平进行观察。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心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心功能恢复到1级或者改善了1级以上为显效;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减轻,心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有效;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心功能没有改善,甚至有的患者出现了加重的情况为无效[4]。

1.5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有顽固性心肌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中所反映的数据通过专业的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相关的计量数据、计数数据均有对应的单位表示,当所得的P值小于0.05时,两组患者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其治疗效果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通过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生化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可以发现,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生化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 心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接受不同方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3。

3 讨论

作为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疾病,顽固性心衰的致死率较高,这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其家属的生活状态。在常规的治疗过程中,正性肌力药物是被广泛使用的,该药可以有效的提高心肌的收缩力,但是如果长期的使用该药,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5]。如果该病不能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治疗,随着该病长期的存在和进一步的发展,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其他脏器的功能。因为该病会影响患者神经的内分泌,同时还会引起患者血液的动力学异常,这样一来,受到危害最大的就是患者的肾脏,很容易造成肾脏的水肿、肾血流动异常,从而严重的影响到利尿药物的反应。在患者使用利尿剂的过程中,会影响到患者体内的电解质,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6]。针对这种情况,我院采用了持续血液净化的方式对顽固性心衰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同时改善患者体内的生化指标,保证患者体内的血液动力学正常,加强患者对利尿剂的反应,有助于多余的水分排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顽固性心衰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的30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单一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生化指标、治疗转归情况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患有顽固性心衰的患者施以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持续血液净化,顽固性心衰,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桂芹,赵少华.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3):123-124.

[2]张丽琴,邢昌赢,蒋艺萍等.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73例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90-1592.

[3]陈忠军.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4(8):1262-1264,1265.

[4]曾菁蓉.中药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慢性顽固性心衰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379-2380.

[5]王洪涛.综合治疗42例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160-161.

净化治疗 篇11

【关键词】血液灌流;肾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16-02

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慢性肾衰、肾实质破坏、肾单位减少,严重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质量[1]。近三年来我院,我院采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62例肾性骨病患者,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5.7岁。透析时间6~84个月,平均透龄28个月。其中糖尿病肾病20例,多囊肾2例,高血压肾病10例,梗阻性肾病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

1.2纳入标准: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符合肾性骨病临床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骨、关节、肌肉病变以及转移性钙化等,化验结果见血钙、血磷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X线及骨密度检查表现为骨软化及骨密度下降。均有肾性骨病症状,其中35例皮肤瘙痒,22例骨痛和肌无力,5例曾下肢骨折。随机均分为治疗组(HD组)和观察组(HD+HP组),每组31例,两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方法 治疗组:用日机装DBB-27血液透析机,尼普洛三醋酸纤维膜SU-130G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5mmol/L,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每次4h,每周3次,采用动静脉内瘘穿刺建立血液透析通路,采用普通肝素抗凝。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周行HD+HP治疗1次,共8周,具体方法:用灌流器专用连接管将丽珠HA-130型树脂灌流器串联于血液透析器前,灌流开始流量从100ml/min 逐渐增加至180~200 ml/min,血流速度不宜过快,以提高树脂吸附率。联合治疗2h为宜,2h后吸附剂表面已接近饱和,清除率明显降低,且吸附物质开始解吸附,重新进入血液。用空气回血至透析器前勿用生理盐水,避免吸附的毒素重新释放入血液。取下灌流器后继续单纯行血液透析2h,调整血流量为250 ml/min。治疗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动脉压、静脉压的变化,动静脉壶的张力及血液的颜色变化。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6个月,观察患者自身骨痛、关节疼痛、皮肤瘙痒、肌无力情况,并测定患者的血钙、血磷、血iPTH情况。

1.5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骨痛、关节痛、皮肤瘙痒症状基本消失和明显改善,而且睡眠和饮食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以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以上症状元改善。

1.6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两例出现骨病、肌无力、骨骼畸形明显,其中有2例甚至出现肢端缺血、溃烂、坏死。),总有效率为83.87%;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比较,见表1。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适,睡眠改善,食欲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有效率优于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生化指标比较:HD+HP组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HD组治疗后比较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护理

3.1治疗前护理

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n)PTH(pg/ml)血钙(mmol/l) 血磷(mmol/L)

治疗前

治疗组31725.66±275.321.96±0.353.51±0.76

观察组31 736.82±228.501.95±0.36 3.52±0.75

治疗后

治疗组31693.21±173.211.99±0.37

观察组31 281.50±112.152.11±0.343.44±0.72

3.1.1心理护理 治疗前评估患者全身状况、血管条件及有无出血倾向。患者开始行HD+HP治疗时多存在恐惧心理,应充分做好治疗前宣教工作,介绍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3.1.2治疗中护理 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细心观察血流量、动脉压、静脉压的变化,灌流器是否凝血,监测气泡报警时多见于除泡器内凝血,静脉压出现低压报警,多见于灌流器内凝血,静脉压出现高压报警滤网堵塞或回血段血路管受压、扭曲[2]。动脉压出现高压报警常见于灌流器内血液阻力增加,多见于高凝现象,应追加肝素剂量。

血液灌流器中的树脂吸附剂具有多孔、高体表面积、吸附量大、吸附速率快、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对中大分子毒素、内毒素、炎症介质、过敏毒素及PTH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HD+HP充分利用了弥散、对流、吸附的机制,将尿毒症各种毒素清除得更彻底(尤其是中大分子毒素),因此能有效地治疗肾性骨病,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梅长林.实用透析手册[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

净化治疗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重症狼疮性肾炎57例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 依据血液净化方式不同进行分组, 血液透析组27例, 其中男性7例, 女性20例, 年龄19~47岁, 平均年龄 (29.6±10.30岁, 病程3~60个月, 平均病程 (16.5±12.3) 个月, 尿素氮 (33.4±12.5) mmol/L, Scr (505.5±90.2) μmol/L,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30例, 其中男性9例, 女性21例, 年龄18~48岁, 平均年龄 (29.0±10.1) 岁, 病程4~62个月, 平均病程 (16.9±13.4) 个月, 尿素氮 (34.3±12.6) mmol/L, Scr (508.4±91.4) μmol/L。两组患者肾小球均有不同程度的系膜增生, 基底膜有增厚和僵硬, 毛细血管内有增生、血管袢样坏死及纤维素血栓生成, 部分病例有新月体形成。

1.2 方法

仪器:血液透析使用德国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所用机器及透析液同前, 血液灌流治疗使用丽珠公司生产的HA230血液灌流器。

血液透析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 碳酸氢盐透析, 透析血流量为300mL/min, 液体流量500mL/min, 透析频率3次/周, 4.0h/次。两组患者均根据血糖升高情况适当的使用皮下、静脉注射胰岛素。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血液灌流, 灌流开始之后将肝素泵打开, 输入肝素8~10mg/h, 灌流结束时通过生理盐水将灌流器的血液回输回患者体内, 每次的吸附时间为1.5~2.0h。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钾、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脂蛋白a、肌酐、尿素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建立数据库, 计量资料通过均值±标准差表示, 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钾、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脂蛋白a、肌酐、尿素氮 (表1) 。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 其病变累及的范围广泛, 重要器官受累病例多呈现持续性的发展, 重症狼疮性肾炎,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 部分有新月体形成, 尿微量蛋白的异常增高[3]。血液净化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患者, 以排除机体血液内有害溶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是一种通过插管的方法, 通过将导管置入深静脉, 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其减轻了每次血液净化因穿刺带来的痛苦, 同时避免了穿刺针脱出的危险。血液灌流的原理是通过借助体外循环, 通过具有吸附作用的灌流器清除, 将血液中的致病物质或者炎症因子吸附掉, 进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有研究表明, 血液灌流可以快速的对血液中的炎性因子进行清除, 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纠正, 从而缓解肾脏的损伤, 其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炎的研究较少, 二者共同应用具有特异性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更好的改善了机体组织微循环及免疫状态, 有利于狼疮性肾炎肾脏损伤修复, 达到治疗的目的。笔者通过分析我院重症狼疮性肾炎57例临床资料, 依据透析方式不同进行分组, 血液透析组27例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30例。结果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钾、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脂蛋白a、肌酐、尿素氮均优于血液透析组。综上所述, 血液透析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智敏.不同透析方法在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0) :525-526.

[2]石霞, 王天成, 殷广英,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尿毒症30例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4, 17 (5) :678-379.

上一篇:瓦斯参数下一篇:校园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