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价格指数

2024-08-07

医药价格指数(精选8篇)

医药价格指数 篇1

物流产业作为我国新兴服务业中的主导产业,具有明显的就业效应、增长效应、带动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效应,能够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和协调作用。积极发展物流这一新兴产业,在生产、流通与消费等环节之间建立更为有效的连接,突破制约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被列为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确定了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产业和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和应急物流等九大重点工程。“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强调“医药行业要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升级,发挥服务功能和支撑调整作用。关于如何提高物流活动的管理水平成为企业和职能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河北省是全国重要的医药大省,医药业是河北省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医药业的健康发展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省会石家庄素有“药都”之称,是全国重要的医药生产加工基地,医药生产加工能力居全国第一,产值居全国第二。河北省医药业整体上附加值不高,原料药比重较大。从供应物流来看,医药制造企业的原材料平均库存较高,库存成本居高不下;从销售物流来看,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对每种药品的运输、装卸、储存等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而目前医药流通商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医药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医院药房的信息化系统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缺乏相互链接和共享,这就使得医药业的物流运营成本偏高。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医药业的平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达10%以上,而美国医药批发商的该项指标仅为2.6%。因此,发展与优化医药产业物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医药产业物流指数的定义

在经济、管理等领域的诸多研究中,指数作为重要的统计工具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广义讲,凡是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讲,指数是用来测量总体各变量在不同的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的相对数。统计指数的对比性质和表现形式既简单又直观,对于不同的经济现象、不同的分析要求,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应用不同的指数方法。通过建立产业物流指数这一指标,构造医药产业物流结构模型,可以直观地分析物流产业对医药产业的影响,针对医药产业中有关物流的薄弱之处,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河北省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在国际理论界,对于物流指数的计算主要有两类方法。一种是基于ABC管理原理的物流指数计算的概念型公式,即物流指数=物流费用+所动用的物流服务资产的总价值×资产占用费率。另一种物流指数研究的基本理念是物流指数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构成。由于这两类方法都是基于建立在会计核算体系框架内的物流成本核算条目,而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因此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因此,虽然理论模型为研究物流总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它们的实际应用与物流成本管理实践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本文采用医药产业的物流成本与产业总产值的比值来定义医药产业物流指数,并以此来衡量医药产业的物流速度和物流质量,体现医药产业的经济效率。

鉴于医药产业和物流产业的一般特点以及相关数据收集的可能性,将产业物流指数确定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产业物流成本以及该产业总产值。一个产业的物流成本是评价该产业发展状况、衡量该产业发展水平、反映该产业经济效率的重要指标。该指数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其表达式为:物流指数=1-产业物流成本/产业总产值。在此表达式中,产业物流成本亦可称为产业物流费用,包括在该产业中所有涉及物流活动所耗费的成本或费用,如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以及管理费用等。产业总产值指该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与服务的价值总和,产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于相关的统计年鉴。物流指数的取值范围在[0,1]。该表达式表明,当产业的物流成本与其产业总产值的比值越大,则该产业的物流指数越小,意味着该产业中大量的费用消耗在物流阶段;反之,若比值越小,则该产业的物流指数越大,意味着该产业利用较小的物流成本完成较高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率较高。产业物流指数是一个相对数,无量纲。因此,它的意义仅仅是在于对产业内的物流资源有效程度的评估。它的值越接近于1,就证明该产业的经济效率越高,该产业的物流资源获得有效利用;越接近于0,则表明该产业的经济效率越低,该产业的物流资源尚未达到有效利用,仍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二、医药产业物流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从企业成本构成来看,物流环节中的仓储、保管、运输、配送、装卸、包装以及信息追踪等都是成本发生的环节,并不直接实现价值,因此很难准确测算产业物流成本。国外发达国家对物流成本的研究思路是将物流成本分解为三个部分,即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通过对各地各类规模的医药企业的调研,结合医药产业实际发展现状,笔者将影响医药产业物流成本的因素归纳为竞争性因素、产品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几个方面。

1. 竞争性因素。

医药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中充满了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产品的价格、性能、质量外还有服务,优质的服务意味着高效的物流。因此,物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日趋激烈的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化的。竞争性因素主要由订货周期、库存水平、运输三大因素构成。

2. 产品因素。

医药产业的产品特性一般是较为特殊的,易耗损、处于较为特定的保存环境等。而这些特性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物流成本。产品因素主要包括产品价值、产品破损率、特殊搬运等。

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空间因素、地理位置及位置状况等。空间因素主要指医药企业物流系统中企业制造中心或仓库相对于目标市场或供货点的位置关系。若企业距离目标市场太远,则必然会增加运输及包装等成本。因此,环境因素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是较大的。

4. 管理因素。

管理成本与生产和流通没有直接的数量依存关系,但却直接影响着物流成本的大小,节约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管理成本都可以相应地降低物流成本总水平。另外,企业利用贷款或第三方开展物流活动所支付的利息或费用也将影响到物流成本的高低。

5. 其他因素。

除上述主要因素外,物流成本往往还受到国家对产业的政策、社会经济对物流产业的宏观环境以及从事物流活动人员的素质等影响。这部分因素的特点在数值上很难获得精准的测量,往往需要主观性的判断,对物流成本的影响需要定性分析。

要衡量如此众多的因素在医药产业物流指数中的不同影响程度,对于计算产业物流成本非常重要。通过医药企业中涉及物流活动的调研,经过专家分析和小组讨论,对影响医药产业物流指数的系统因素进行了归纳整理,确定了13项因素作为系统要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分别为订货周期、运输成本、人员素质、地理位置、管理成本、库存成本、资金周转率、物流信息化程度、产品特性和价值、产业发展、社会环境、产品破损率和物流设施程度。这13项因素的选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因素是可量化、可从实际生产中直接获得的,并且可作为产业物流指数中量化的一部分,如订货周期、库存成本、管理成本、运输成本等;另一部分因素是指宏观性、难以量化、在实际生产中能够起作用但是难以取值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物流信息化程度、社会环境、产业发展等因素。该因素按照在小组讨论产生的顺序自然排列。这些因素从直觉上讲都会对物流成本产生影响,但是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明确它们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对物流成本和产业物流指数的计算具有鲜明的意义,解释结构模型是分析它们之间关系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三、医药产业物流指数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解释结构模型(ISM)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该技术由于具有不需高深的数学知识、模型直观且有启发性、可吸收各种有关人员参加等特点,因而广泛适用于认识和处理各类社会经济系统的问题。由上述13种因素两两之间的二元关系画出要素关系方格图(见图1)。

图1中,用V表示方格图中的行要素影响列要素;用A表示列要素对行要素有影响;X表示行列两要素相互影响,即两要素之间存在强连接关系。结合图1中的各要素之间的二元关系图,可建立与医药产业物流指数影响要素关系相对应的可达矩阵(如表1所示)。

将可达矩阵进行缩减变换,进而层次化处理,将这13类医药产业物流影响因素处理为三个层面。然后,将各个因素按照已有层次排列,分为不同等级,根据多级递阶有向图方法,可绘制得到按级间排列的产业物流指数影响因素的解析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影响医药产业物流指数的众多因素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产业物流指数,第二层为库存成本、产品特性和价值、人员素质以及物流信息化程度。余下的为第三层的因素。这表明,直接影响因素是库存成本、产品特性和价值、人员素质以及物流信息化程度。在针对医药企业的调研中发现,对企业的物流成本影响最为重要的一项因素便是库存成本,这与解析结构模型的结构是一致的。此外,医药企业产品所具有的特性也直接影响着产业物流指数中仓储成本、运输成本,进而影响了产业物流指数;人员素质和物流信息化程度对物流成本影响在医药行业中较为突出。在这四个一级影响因素中,只有库存成本可以量化也最容易量化,因此不妨在医药产业物流指数计算时近似采用库存成本和总产值的比值来计算。如果要尝试改进企业物流成本,当然需要对其他非量化因素进一步研究。众多影响因素与医药产业的经济运行效率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影响的效果是多方位的。如果能把这些量纲不同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对于研究物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物流指数的核心是产业物流成本。从医药产业的供应链角度来看,物流活动涉及的部门很多,从原材料到生产,从仓库到配送中心,应用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在计算物流成本时难免有所遗漏,物流成本的计算内容难以归集,因此试图包含所有涉及的物流费用也没有必要。结合医药产业的特点,其物流活动成本主要发生在库存环节,从事医药产业的企业,首先应当从库存成本、产品特性和价值两个因素入手,通过对两个因素的改进和调整,使得医药产业的库存成本和仓储成本得以下降,进而提高产业物流指数,使得产业经济效率得到提高;其次增强医药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加速河北省医药产业升级与转变增长方式步伐,促进医药产业与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医药企业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摘要:医药产业物流指数是采用医药业的物流成本与产业总产值的比值来定义的,并以此衡量河北医药业的物流发展速度和物流质量,体现河北医药业的经济效率。从竞争性因素、产品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多个角度对河北省医药产业物流成本的构成进行详细分析,运用结构模型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因素进行层次化、条理化和系统化。结果表明,对医药业物流指数具有直接影响的是库存成本、产品特性与价值、人员素质以及物流信息化程度。

关键词:物流指数,医药产业,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苏菊宁,石传芳.基于ISM的制造企业物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2009,(4):6-10.

[3]薛顺利,徐渝,苏军.逆向物流战略的解释结构建模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2):219-223.

[4]张英.汽车逆向物流障碍因素的ISM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445-449.

[5]白士强,刘秋平.河北省医药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22-23.

[6]张雪,谢明.论我国医药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物流管理,2008,(2):46-47.

[7]王斌,唐国春.物流联盟伙伴选择模糊优化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9,(1):69-74.

医药价格指数 篇2

[论文摘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目前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几年来,国家在整顿规范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秩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仍是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焦点问题。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失衡,药价虚高,医疗服务费用增长、利用率偏低,医药价格调控效果不显著、价格监管乏力,是目前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就医药价格管理的内容、要求、现状和成因等进行分析研究。

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是百姓十分关心、政府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管理工作,切实减轻病患者负担,是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目前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几年来,国家在整顿规范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秩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仍是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焦点问题。

一、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简称为医药价格管理。其是由药品价格管理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两部分组成。药品价格管理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价格进行管理。目前,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共计1500余种,占药品品种数量的12%左右,约占市场份额的40%。一部分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所列药品;另一部分是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特殊性的药品,如专利药品,一、二类新药,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避孕药具和计划免疫药品等。在政府定价药品中,中央政府一级的约500种,地方政府一级的约1000种。

医疗服务价格是指医疗机构利用医疗技术、诊疗仪器设备等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所收取的费用标准,它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单位的医疗服务收费进行的管理。现行医疗服务收费管理是省、市两级分级管理,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全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挂号费、诊查费、普通病房床位费、护理费等主要医疗服务项目以及省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的政府指导价;设区市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本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所辖行政区域内设区市及以下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除前述主要医疗服务项目外的医疗服务项目的政府指导价。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医疗机构在有权机关制定的最高指导价范围内确定本单位的实际执行价格。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医疗服务项目、名称、内容以及服务成本测算方法四统一,为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行为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医疗服务乱收费行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减轻群众的医药费负担。

第二,统筹兼顾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与医药生产、流通、保险、体制等方面的多方利益关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行为,处理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与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关系,处理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与促进药品生产、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关系。

第三,改革和完善政府医药价格决策机制。把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作为政府医药价格决策的基本准则,健全决策行为规则,规范决策操作程序,强化决策工作责任。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审议和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医药价格指数 篇3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派出调查组,赴江苏、四川两省及所辖4个县,实地走访了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和农民患者,重点了解新农合制度总体实施情况和农村医药价格政策执行情况。

一、新农合建设全面推进

一是全面建立新农合制度。2008年底,江苏、四川两省所有县(市、区)全面建立了新农合制度,实现了新农合全覆盖。江苏省比全国提前3年,早在2005年实现全覆盖目标。二是参合率稳步提高。2008年底,四川省参合农民数由2003年的210.2万人扩大到6414.3万人,参合率也从69.65%提高到92.43%。江苏省平均参合率连续四年稳定在95%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三是筹资水平逐年增加。2003年试点之初,两省新农合人均筹资为30元, 2008年江苏逐渐增至100元,2009年达到124元。同期,四川省也从80元提高到100元。四是受益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江苏省参合农民人均补偿1625元,住院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由2007年的31.18%提高到39.26%。四川省人均补偿金额为697.99元,住院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39.08%。对当年没有生病而未享受基金补偿的参合农民,两省规定免费对其进行健康体检,许多农民生平第一次拥有个人健康档案。五是农民就医日益便利。目前,两省所辖每个建制乡镇、行政村均设有至少1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定点医疗机构。农民到乡镇就能就近看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大大方便了农民群众及时诊治。

二、农村医药价格监管不断完善

(一)明确农村医药价格管理政策

目前江苏、四川已将主要县级非营利性医院、全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并明确了农村医药价格管理政策。药品价格管理方面,江苏、四川规定,在不突破政府最高零售价前提下,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执行以实际进价(实行上网采购的,按照上网采购中标价格)顺加15%的加价率政策。江苏省还规定了省级定价药品、市场调节价药品继续执行差别差率政策。四川省规定,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销售政府定价药品不得超过最高零售价,市场调节价药品由医疗机构自行定价。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方面,两省统一了医疗服务项目,制定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等级收费标准及管理办法,及乡镇、社区医疗机构的价格下浮幅度。

(二)严格执行新农合基本药物目录

为促进农村医疗机构安全、合理用药,江苏、四川出台了本省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分别规定了约900种左右基本用药,并严格控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使用非目录内药品的比例。江苏省规定,乡镇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内药品使用率不低于90%,二级以上医院不低于85%,未告知或未经患者同意,超过规定比例部分的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自付。

(三)推行农村药品流通管理新形式

一是创新招标采购模式。改“招药品”为“招企业”,成都市规定各县(区)通过公开招标,每年确定1家药品经营企业集中配送当地乡镇、村医疗机构所需全部用药,减少招标次数,降低招标成本,减轻医药企业负担。二是规范药品采购渠道。如成都市新都区规定,中标的药品配送企业对农村医疗机构实行统一配送、统一进货、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管理“五个统一”,明确了配送企业责任,保证了配送药品质量,降低了配送成本,缩短了配送时间。三是明确药品加价政策。新都区规定,配送企业只能在5%的流通差率内制定配送价格。各乡镇、村医疗机构在配送价格基础上不超过30%的加价率顺加作价,大大降低了药品零售价格。

(四)加大农村医药价格检查力度

一是全面推行价费公示。我们所走访的乡镇、村定点医疗机构均采用显示屏、公示栏等方式,在醒目位置公示常用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标明12358价格举报电话,部分乡镇医院还做到了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保障了患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两省物价部门连续开展农村医药价格检查,逐步规范农村医疗机构价格行为。

三、农村医药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突破规定加价率销售药品

江苏省规定,乡镇卫生院销售药品实行加价率和最高零售价双控管理。但调查的地方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仅执行最高零售价,普遍突破规定加价率。

2、药品市场价格较为混乱

一是农村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药品销售价格差异较大。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没有实行统一招标采购或集中配送,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自行通过医药公司采购药品,在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范围内自行制定销售价格,造成农村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药品价格差异较大,农民感到药品市场价格混乱。二是乡镇、村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销售价格普遍高于农村零售药店。农村零售药店进货渠道多样、进货环节较少,甚至以较低价格从厂家直接购进药品,并针对不同销售对象采取不同折扣等方式灵活制定销售价格。而农村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间环节较多,层层顺加作价后,导致销售价格普遍高于零售药店。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看病报销20%之后药费仍比药店买药贵,弱化了新农合的吸引力,影响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3、卖高价药现象普遍

部分乡镇卫生院作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获取自身经济利益,普遍存在片面追求药品差价,给农民开高价药的情况。如同样是抗生素类药品,青霉素系列普通青霉素钠(160万单位)零售价格为每支1元,而氨苄西林钠(0.5g)为每支9元。如头孢系列药品,头孢唑林钠(0.5g)零售价格为每支1.8元,而头孢曲松钠(1.0g)为每支8元。这种情况增加了农民就医负担,降低了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同时,也导致新农合次均住院费用大幅增长,客观上增加了新农合基金的支出压力,基金运行难度加大。

4、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与实际执行价格差别较大

为鼓励廉价药物的生产、使用以及保证药品质量,促进医药工业健康发展,价格主管部门在制定部分廉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时保留了一定空间。而一些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以占有市场为目的,往往大幅降低此类药品的销售价格,导致部分廉价药品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与实际执行价格差别较大,这种现象在农村医药市场还较为普遍。

5、医疗服务乱收费时有发生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乡镇卫生院重复收费、提高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医院在节假日进行X线透视检查时,收取检查费用的同时加收急诊费。

(二)原因分析

1、农村医疗机构筹资机制不完善

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是经费投入少。以四川省洪雅县东岳镇卫生院为例,2008年医院职工工资保险、资产维护等运转费用为249.12万元,而政府财政补助为8.1万元,仅占医院运转费用的3.25%。二是人才投入少。随着新农合进一步发展,服务人口不断增加,工作量不断加重,东岳镇卫生院现有职工增至34人,但仅有6人为事业编制,财政补贴6人50%的工资每人6500元/年,其余职工工资福利均靠医院自行解决。三是基础设施投入少。目前仅部分县区利用国债资金项目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添置了基础检查设备。总体上,农村医疗机构依然处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设备落后的境况。据调查,乡镇卫生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50—70%,村卫生室更是高达90%以上,农村医疗机构“以药养医”运行机制根深蒂固。

2、农村药品采购不规范

目前,农村药品采购渠道不统一,招标采购模式不完善。未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县(市、区)对药品流通环节缺乏有效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自行通过医药公司或厂家采购药品,采购渠道多且乱,药品质量无法保证,药品价格差异较大。实行集中招标的地方,由于现行招标机制不够完善,存在招标次数过多,招标周期过短,加重药品经营企业负担的现象。

3、农村医药价格监管不到位。

一是基层价格检查力量薄弱,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检查不能做到经常化。二是一些违法单位片面强调乡镇卫生院底子薄、责任重的特殊性,以缴纳罚没款影响医院正常经营,患者生命健康得不到保证为由抵制处罚,造成价格执法的威慑性不大,价格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此外,政府制定的药品最高零售价相对偏高,规定的药品加价率政策得不到严格执行。

四、强化农村医药价格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

一是逐步将新农合纳入法定保障范围,根据医疗费用、政府财政收入、农民收入的增长等因素,逐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加快建立稳定长效的筹资增长机制,为新农合有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二是建立严格的基金监管机制、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科学的医药费用补偿模式,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等,提高管理能力,保证新农合基金健康运行。三是不断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标准,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的费用补偿水平,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充分发挥新农合的保障功能。

(二)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引导农村群众就近放心看病。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服务人口和区域,重新核定农村医疗机构事业编制,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工资福利水平,保证农村医疗人才队伍基本稳定。

(三)推广农村药品统一配送模式,规范药品采购渠道

目前,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完全取消农村医疗机构,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村医疗机构“以药养医”运行机制还不太现实。为扶持农村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方便农民群众就近诊治,建议推广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实施的农村药品流通管理模式。新都区每年通过公开招标,确定1家医药公司负责各乡镇、村医疗机构药品配送。配送公司获得5%的配送利润,并实行统一配送、统一进货、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管理“五个统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获得30%的差价收入。这种模式完善了药品招标机制,明确配送公司责任,规范药品采购渠道,防范药品质量风险,控制药品加价利润,既保证了农民群众用药安全,又降低了药品价格,便于政府部门监管,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四)加强医药价格监管,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医药价格指数 篇4

传统经济学把完全竞争市场作为研究市场结构的参照系。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需求方由无数的消费者组成, 单个消费者只是市场中沧海之一粟, 无力影响市场需求。同样, 供给方由无数的厂商组成, 单个厂商的产量对市场供给的影响微不足道。这样的话, 每个具体的消费者和厂商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进行市场谈判, 他们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既然每个具体的消费者和厂商都不参与价格谈判, 那么市场价格从何而来?经济学家用“非人格化”的价格机制来解释:需求方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方的供给曲线之交点处, 便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数量。

然而, 现实中的价格形成机制都是“人格化”的, 具体的消费者和具体的厂商都在积极参与价格的形成, 不同程度地影响价格的走向。小到蔬菜、水果、服装, 大到汽车、住房等商品, 最后的成交价格都是交易双方谈判的结果。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谈判往往具有战略意义, 如中国钢铁企业与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供应商的价格谈判。在西方劳动力市场上, 工会与资方的谈判, 不仅涉及工资水平而且涵盖报酬支付方式、福利以及工作条件等方面。

可以说, 现实世界里不存在理想化的完全竞争市场, 也很难找到纯粹的“非人格化”价格机制。现实世界里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以及买卖双方的谈判共同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价格的形成过程就是买卖双方谈判和博弈的过程。

二、医疗价格:从供方定价到双方谈判

为了完整把握医疗领域的谈判机制与价格形成机制, 应该分两个步骤来认识。

第一步, 传统的医疗领域即医疗保险产生之前, 医疗市场只涉及患者和医生。虽然市场中有很多医生, 但是医疗市场并非完全竞争市场。医生各有专长, 即使同一领域的医生, 由于经历经验、师承门派等原因, 医疗水平及治疗风格差异很大, 他们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因此, 医生总是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另外, 医生在一个地区长期行医就会形成自然垄断, 对新医生的进入形成壁垒。

医生和患者之间天然的信息不对称, 决定了患者缺乏消费者主权以及相应的讨价还价能力。患者既缺乏讨价还价所必须的医学信息, 又缺乏讨价还价的时间和心思, 更担心讨价还价对医生治疗的负面影响。这完全不同于可以货比三家、从容砍价的一般购物。在医生和患者之间, 患者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医生成为价格的制定者, 患者则是价格的接受者。

第二步, 引入医疗保险机构后, 医疗保障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 形成了三方主体、两个市场的格局。三方主体即患者、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供方;两个市场即保险市场与医疗市场。医疗保险除了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 还有几种重要功能:一是谈判功能。医疗保险产生后, 医疗供方面对的不再是弱势的患者, 而是具有强大谈判力量的购买大户;二是信息功能。单个患者没有能力改变医疗领域的信息不对称, 患者无法承担搜集信息的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但是医疗保险机构则不同, 医疗保险机构搜集相关医疗信息并进行评估, 为大量的参保人提供就医指导。对于医疗保慑功能。如果说单个患者对医疗供方缺乏有效的制约, 作为购买大户的医疗保险机构则有多种制约手段。医疗供方可能不在乎一个患者, 但是不会不在乎以医疗保险为代表的一群患者。单就“取消医疗服务定点资格”的权力, 便足以威慑医疗供方。

在历史上, 医疗价格的形成机制经历了从供方定价到双方谈判定价的过程。医疗保险产生以前, 医疗定价权掌握在医生手中, 医生根据患者的贫富差异实施价格歧视, 对富人高收费, 对穷人低收费甚至免费, 当然, 穷人与富人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是有差异的。医疗保险产生之后, 逐渐形成了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供方的双方谈判定价机制, 这种定价机制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谈判内容和谈判主体

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供方的谈判内容十分广泛, 远非医疗价格一项。包括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选择预付制还是后付制, 具体而言, 是选择总额预付制、按人头付费制、按病种付费制还是按服务项目付费制;是否干预医疗供方的诊疗过程, 对医疗供方有无特殊的限制, 如是否采用“第二手术意见”, 要知道, 医生一直非常重视行医的自主性;医疗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以及其他事项。因此, 结果并非一定是“低价者中标”。

需要指出的是, 英国、德国、加拿大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医疗卫生组织制度同我国具有重大差别。这些国家都清晰地区分了医生区分, 因为我国的医生绝大部分都是“单位人”, 个体行医被边缘化。在英国, 虽然1991年改革以前公立医院的医生类似于公务员, 但是, 即使在那时广大的全科医师也是“个体户”;1991年以后, 试行购买方与提供方分离, 促进内部市场竞争, 购买方分别与全科医师、医疗集团签约。在德国, 医生被区分为诊所医生和医院医生, 以往二者具有严格的界限, 诊所医生不能从事医院治疗服务, 医院医生也不能从事门诊治疗, 虽然后来有所松动, 但基本态势并未改变。加拿大对医生与医院的区分更加清晰, 这一点与美国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美国医生典型的行医方式是个体行医, 医院只是医生的“工作车间”, 也就是说, 医生是医生, 医院是医院, 二者相互独立而非雇佣关系。直到今天, 虽然部分医生被医院雇佣, 但是医生作为自由职业者的传统一直被保留, 仍有大量的医生拥有自己的诊所。这样, 英国的购买方、德国的疾病基金、加拿大的国民医疗保险和美国的各种医疗保险组织就必须对医生和医院分别进行谈判。

谈判主体包括买方主体和供方主体。在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 买方主体不是同每一个供方主体分别谈判, 而是采用集体谈判的形式, 谈判主体层次很高。以德国为例, 德国的门诊服务报酬由疾病基金的最高层协会和合同医生协会谈判决定, 由此形成双边垄断的格局, 谈判双方均没有潜在的竞争对手, 都知道对方不可替代。于是, 外部竞争消失了。同样, 加拿大为管理部门代表患者与医生协会就价目表进行谈判, 也是一种典型的双边垄断。特别提出, 在双边垄断情况下, 买方处于垄断地位, 卖方也处于垄断地位, 谈判结果未必就是低价格。美国的情况则不同, 可以是一对一的谈判 (例如, 某一保险机构与某一医疗集团的谈判) , 也可以是单个保险机构与医生组织的谈判, 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很难见到双边垄断型的谈判。

四、国际经验

(一) 医药价格是买卖双方谈判谈出来的。

不是提供方说了算, 也不是购买方说了算, 更不是政府拍脑袋拍出来的。尤其要重视买方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即便是政府定价也应该借鉴谈判定价机制。

(二) 谈判层次未必越高越好。

买卖双方最高层次的谈判将导致双边垄断的格局, 这种谈判形成统一的供应合同, 在供方的各成员间强制实施, 供方成员之间的竞争消失了。

(三) 谈判的结果取决于谈判双方的力量对比。

买方垄断有利于买方;卖方垄断有利于卖方。在买卖双方都不是完全垄断的情况下, 结果有利于哪一方, 取决于双方相对垄断程度。

(四) 卫生行政部门的作用在

于通过区域卫生规划, 影响新建医院建设、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医院床位数的增减等投资项目, 而非日常经营项目。

(五) 医疗保险机构作为消费者的代表, 主导药品价格谈判以及药品目录的制定。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医疗保险研

武侯区医药价格监督员工作职责 篇5

一、政策法规宣传工作:

1、积极配合区物价局,做好本区域价格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

2、协助区物价局,做好医药价格监督责任区域的医药价格政策的发布工作。

二、医药价格监测工作:

1、负责对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药店的药品价格的监测工作;

2、负责责任区域内“零加价药品”价格信息的采集、审核、汇总,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区物价局;

3、协助区物价局做好责任区域内应急药品价格监测及医药价格异常波动预警、预报工作。

三、医药价格监管、监督工作:

1、协助区物价局落实《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政策性工作;

2、调查、监督、反馈与社区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价格(收费)政策的执行情况,并协助价格行政执法人员开展监督检查;

3、协助调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患价格纠纷,收集辖区居民价格举报信息,及时报告区物价局。

四、基础工作:

1、积极参加日常业务培训工作;

2、建立责任区域医药价格监测与监管工作日志,定期上报工作总结;

3、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4、定期开展问卷调查,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价格监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我国医药价格规制效率实证分析 篇6

药品价格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对整个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我国经济和药品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如药品价格上涨过快、看病贵及居民药品负担不断加大的问题。为了规范整个药品市场, 控制药品的价格, 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药品价格规制政策来维护市场的有序运营。各个学者以规制效果为研究重点,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都基本得出了规制效果不显著的结论, 而本文认为衡量规制效果的指标包含公共利益和俘获利益的因素在里面, 用这样的规制效果指标来进行实证分析会造成一定的偏差, 使得结论不可置信。因此, 本文试图把规制效果指标的只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分离出来, 再基于此作实证分析, 以期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2 文献回顾

药品差比价价格规制实施后, 对一些制药企业通过变换包装、改变剂量的变相涨价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降低了规定范围内的药品价格, 从而降低患者的药品总支出 (常峰、张子蔚, 2009;蒋建华, 2012) 。但由于规则中涵盖的药品门类较少, 同类药品的划分较为模糊, 因此该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潭茂序, 2008) 。因此各学者对药品价格规制的效果在实证层面进行了探讨, 得出药品价格规制政策有效, 但效果有限, 缓解医药价格应多方改革 (刘毅, 2012;刘素坤、王岭, 2013) 。

通过上述的文献回顾, 可以看出大多学者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对药品价格规制的定性描述上, 而对药品价格规制效果的定量分析还很少, 随着政府规制理论的完善, 实证研究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可预见的是未来规制实证研究将会呈现:第一, 研究方法更加丰富, 更多复杂的实证工具将被应用到这一领域;第二, 研究指标将更加成熟, 规制指标的确立是实证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三, 研究领域将更多广泛, 从垄断产业到一般产业, 从经济性规制到社会性规制, 从规制的宏观影响到微观影响不断拓展。

3 差比价价格规制

《药品差比价规则 (试行) 》颁布于2005年, 之后2011年对其进行了一次修订。规则对同种药品因规格、剂型及包装材料的不同而形成的药品价格差额或比值进行了详细规定, 有助于抑制医药企业通过改变规格、剂型或包装等“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实行变相提价的行为。尽管差比价价格规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医药行业变换包装、名称对药品加价的行为, 但医疗机构仍有激励去采购并使用高价药, 从而整体来说药品价格贵这一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政策文件在落实当中, 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仍存在不少缺陷。原因之一是政府在实现政策的时候会面临寻租等规制俘获问题, 从而使得差比价规制政策在落实当中效果不明显。然而, 仅仅停留在对差比价规制作用的定性描述上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科学、准确地评价药品差比价规制的具体效果, 还需借助实证分析进行更加深入的定量研究。而各个学者都是用包含公共利益和俘获利益的规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 进而得出规制无效的结论。而本文认为衡量规制效果的指标包含公共利益和俘获利益的因素在里面, 用这样的规制效果指标来进行实证分析会造成一定的偏差, 使得结论不可置信。因此, 本文试图把规制效果指标的只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分离出来, 再基于此作实证分析, 以期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4 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择

4.1.1 反映药品价格规制效果的指标

本文采用我国药品费用占医药费用来衡量我国药品价格规制的效果, 该指标越大说明药品费用在医药费用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表明居民医药费用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来源于药品费用的上涨。因此, 选取综合门诊医院人均药费占人均医疗费用的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y, 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的“各地区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药费”与“门诊病人人均医药费”之比得到。

4.1.2 反映药品价格规制的指标

本文借鉴肖兴志和孙阳 (2006) 衡量政策因素的方法, 构建药品价格规制政策的虚拟变量, 以《药品差比价规则 (试行) 》的颁布的年份2005为分界线, 将2005年之前的规制政策虚拟变量赋值为0;2005年及其以后赋值为1。

4.1.3 其他控制变量

为了分离出在规制效果指标里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 我们用只包含医药集团利益的变量作回归, 模型不能解释的部分即为代表公共利益的价格规制的效果。因此, 我们首先选取各地区综合医院分科门诊人次数与门诊总人次之比x1来衡量消费者的规模, 各地区综合医院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x2来衡量医药利益集团的规模, 各地区综合医院的总收入扣除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业务收入的部分与总收入之比x3作为衡量利益集团由于俘获政府规制而获得的额外收入。

另外, 我们还加入了如老龄化x4 (用各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表示) 、人均受教育程度x5 (用各省“高中人口”与“大专及以上人口”之和与“6岁及以上人口”之比表示) 、人均收入水平x6 (用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来代替) 作为控制变量,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一般而言, 老年人口 (指65岁以上的老人) 所占比重与药品费用和医药费用均呈正相关关系。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与药品费用和医药费可能会存在关系, 因为当人均收入水平变高, 人们会越加重视健康, 从而加大对高价药品的消费, 但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代表生活质量的提高, 患病的概率可能也会减少, 因此其具体影响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4.2 模型设定

数据来源于《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与《2003-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首先要分离出规制效果指标里只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 为此, 先用被解释变量与代表政府受俘获而给医药利益集团带来利益的变量x1, x2, x3作回归。模型为:

根据上式, 得出模型不能解释的残差值, 再利用残差值作回归, 构造模型为:

4.3 估计结果

如图1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知, F统计量均十分显著, 这表明模型拟合优度较高, 药品价格规制、老龄化、教育水平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药品费用比重的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从回归结果看, 老龄化、教育水平、人均GDP与门诊药品费用比重均呈负向变动关系, 可能的原因是, 现阶段老人对于一些医疗服务, 尤其是检查和手术等的需求及费用支出更大。教育水平与门诊药品费用比重呈负相关关系, 这表明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降低了药品费用比重, 可能的原因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重视身体健康和疾病的防治, 从而患病的机率变小, 进而降低了药品费用比重。人均GDP与门诊药品费用比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可能的原因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 人们在增加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同时, 开始逐步增加了对较高层次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但以“药品差比价”定价模式为核心的药品价格规制对门诊药品费用比重具有正向关系, 即药品价格规制会导致了门诊药费比重有所上升。但是, 正向作用并不显著, 且相关系数较小, 为0.003, 这表明药品价格规制对降低药品费用作用相当有限。可能的原因是政府在实现政策的时候会面临寻租等规制俘获问题, 从而使得差比价规制政策在落实当中效果不明显。

5 总结

本文以中国药品价格规制效果评价为切入点, 认为衡量规制效果的指标包含公共利益和俘获利益的因素在里面, 用这样的规制效果指标来进行实证分析会造成一定的偏差, 使得结论不可置信。因此, 本文试图把规制效果指标的只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分离出来, 再基于此作实证分析, 以期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 只代表公共利益的药品差比价规制效果并不显著, 这是由于政府在实现政策的时候会面临寻租等规制俘获问题, 并且药品差比价规制本身存在着一些固有缺陷, 导致其作用效果难以得到彻底的发挥, 对药品价格的制约作用也较为有限。

摘要:药品价格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对整个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医药进行价格规制影响人们对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价格规制的效果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而衡量规制效果的指标包含公共利益和俘获利益的因素, 用这样的规制效果指标来进行实证分析会造成一定的偏差, 使得结论不可置信。因此, 试图把规制效果指标的只代表公共利益的部分分离出来, 再基于此作实证分析, 以期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关键词:医药价格规制,规制效果,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启娟, 韩中华.简述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06) :190-191.

[2]常峰, 张子蔚.市场圈定条件下“药品差比价规则”分析[J].软科学, 2009, (09) .

[3]刘毅, 刘西国.医疗费用上涨诱发因素及费用规制的新思考—基于1998年-201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 2012, (05) :134-137.

[4]刘素坤, 王岭.国家基本药物政策能缓解“看病贵”吗?—基于2003-2010年省际数据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 2013:25-27.

[5]肖兴志, 陈长石.规制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展望[J].财经论丛, 2011, (04) :22-26.

医药价格指数 篇7

一、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实施成效显著

(一)医院和患者双双受益

汾阳公立医院通过实施医院价格改革,及时调整了医药价格体系和补偿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药品价格偏高的问题,这样就促使医院在收入结构方面越来越合理,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对医院的发展非常有利。首先,药品零差率的实行,医院从政治思想教育、行政管理、经济制约等方面实施有效措施,在各方面作用下使医院的收入结构得到了优化。汾阳公立医院从降低医院内部成本管理入手,不断提升医院全体人员的成本意识,在药品和卫生材料所占的比例上进一步加强了控制,并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医院全体人员起到约束作用,同时在提高诊查、治疗、手术类、护理项目的收费基础上,降低了检验类项目的收费,使得医院的诊察、手术、护理等收入上升,药品、材料、检查等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回加大了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的监管力度,使医院的收入结构趋于合理。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医院在门急诊、住院次均药品费和次均费用上进行了调整,使之呈下降趋势,就医费用的下降,让老百姓获得到了较多的实惠,有效的解决了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难题。

(二)患者就医合理分流,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改革之前,在专家门诊就医的是人满为患,而来普通门诊就医的却是门可罗雀,对医院医疗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通过改革,汾阳公立医院提高了门诊诊察地费用价格,使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因此,多数患者在病情不太严重的情况下主动选择去普通门诊就医,患者得到合理的分流,就医状况得到了改善,变得有序起来,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也是减少医保基金支出、减轻病人负担的有效办法。其次,汾阳公立医院把诊察费的60%以上当做医生的提成收入,医生的收入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加,收入的增加使医生对待工作、对待病人的积极性更高了,进一步增强了医生的责任感,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规范了医生的用药行为,遏制了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

汾阳公立医院积极落实医改政策,加快医疗设备的更新,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同时,根据医院自身的情况,探索出合适的管理模式,加大医护人员的行为,使其更加规范,在检查、治疗、用药方面更加合理,同时使医疗服务更加透明,让患者对治疗的流程和医疗花费更加清晰,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形象,从而使医生和医院向病人销售药品、让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初步扭转了医院收入过快增长的态势,医院运行质量明显提升,以便实现医药价格改革的目的。

二、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思考

(一)医药价格改革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

首先,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实现药品零差率这一做法,对老百姓来说,的确获得了实惠,吃药便宜了很多,但这并不代表药价实实在在的降低了,因为造成药价虚高,究其原因是药品的流通环节,如果这一环节的医药价格不能降低,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

(二)给医院的管理带来变化

因为公立医院要实施医药价格改革,就要对医药价格进行调整,导致医院的门诊、住院均次费用上升较快,使年终医保超出预算的风险加大,这是由于医保结算中心虽然调整了指标考核上限,而基金结算总额却没有增加,只是医保基金支出的平移,就会对医院的运行机制产生影响。其次,由于医药分开后,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的高低、服务态度的好坏,患者的满意度将成为公立医院收入的决定性因素,这将给医院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

(三)完善的政府补偿机制

完善的政府补偿机制是公立医院发展的基本保障。在这次医药价格改革中,对改革的最终目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不能增加患者的负担,还要减轻患者的负担,又要保证医院的收益不能受到损失,这就需要政府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体现政府的职责。

公立医院医药价格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涉及面非常广范,是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减轻老百姓的看病负担,公立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机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确保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得实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一直以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点内容就是医药价格改革,它成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2015年,汾阳市公立医院启动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把这项改革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药品销售全面实施零差率,打破了“以药补医”的传统机制,积极调整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随着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效益明显提升,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实践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卫小春,刘洋,舒言,等.山西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5).

医药价格指数 篇8

县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我国县级医院覆盖了占我国居民总数71%的县域人口,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由此展开了新一轮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这次改革的目标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革强调,要按照建机制、控费用、调结构、强监管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要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收付费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2012年9月安徽省下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决定在全省74个县全面开展包括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在内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二、新政策的初步效果

安徽省自2012年12月15日全面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以来,74个县的148家县级公立医院呈现出服务人次增加,药品费用、就医费用下降的良好开局。执行价格调整政策后,各家医院的高端设备收费下降,例如CT、磁共振检查治疗价格都降低20%左右,而护理费、手术费、床位费等体现医疗技术服务价值的费用增加。然而,在进一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与改革的预期效果有所偏离的事实,下面就从财政制度的角度分析此次改革的医药价格部分存在的问题。

三、出现的问题

1. 财政补贴。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此次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试点医院的药品加成政策(药品加成政策是指医院销售药品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作价),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所谓“零差率”是指按药品进价销售,不再加价产生利润。县级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类———财政补助、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以后,药品收入大幅度下降,所以必须通过增加财政补助和医疗收入来弥补医院的收入损失。增加财政补助势必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所以《通知》规定在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切实加大财政投入。

据了解,医院的设施建设、大型医疗设备的购买、医用消毒品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多年来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被调查县级公立医院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区,改革前职工工资有很少一部分来源于财政补贴,改革后实行市级医院托管制度,只有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来源于县财政拨款,在岗职工的工资和奖金都来源于医院收入,为了调动医务人员创收的积极性,甚至将职工工资细化为来源于所在科室收入。公立医院为了维续自身的生存,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利性,这就造成了医院开“大处方”、重复检查、越位检查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难以体现。

我国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采取以公共财政补偿为主导的公共财政和医疗保险双重混合补偿机制,一方面财政直接补偿给医院,即补供方,例如此次改革中财政按县级医院诊疗人次予以补助,比如挂号费补贴,普通挂号费患者只需自付2元,财政相应补贴33元。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医疗保障制度给予医疗服务的需求方以补贴,比如医保部门按特定病种进行补贴。经调查,按病种补贴的制度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被调查医院的胆囊结石患者个人自付费用仅为1260元,卵巢囊肿患者个人自付费用仅为1350元,当次住院实际费用的30%由患者自付,其余70%为医保补贴。然而,各种补贴方式都有自身的缺陷,医院可能在按病种付费的方式下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省略必要的检查和用药,也可能为了获取更多的“人头数”而推诿重病患者、接收症状较轻的患者。

2. 医疗服务价格。

在增加医疗收入方面,《通知》规定要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和基本医疗保障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将调整后的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确保改革后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中规定,收取的诊察费约占补偿额的75%(诊察费按一定比例纳入医保支付政策范围),政府增加的投入约占补偿额的25%。

从改革后的情况来看,医疗服务的价格略有上升,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但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偶有自立名目向患者收费的现象发生。“以药养医”的问题得以缓解的同时,“以技补医”的新问题逐渐显现。

3. 医生的不合理收入。

药品“零差率”的实质是政府对医院购进的药品进行价格管制,避免市场价格机制对医院的药品价格产生不良影响。从理论上来说,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切断了医院从药品出售中获益的利益链条,所以医生与处方药之间的利益链条也随之切断,然而政策执行以后的效果与这种预期有些偏离。

实行药品“零差率”以后,在药品的购进方面,安徽省实行全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在规定的价格区域内,各药品的中标企业会挂在网上供医院选择采购。由于每种药品有不止一家中标企业,所以药品生产企业仍需同类似药品的其他中标企业竞争,所以药贩游走、医生拿回扣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取消药品加成的情况下,医生的回扣来自于医院购进药品的进价与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而政府在统一招标采购时会尽量压低价格,所以这就有可能造成部分药品因生产成本过高、利润空间过低而退出招标,或者虽然一开始进入了招标但之后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不得不停止生产,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药品供应短缺。

4. 医疗需求增长。

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的同时,在医疗费用方面还能获得政府的相应补助,因而整体的就医费用相对于私立医院要低一些,这就诱发了部分群众对医疗的需求,造成县级公立医院就医人次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而医务人员的工资与工作量的增加不同步,这就不利于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对策与建议

1.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只有以政府投入的增加换取药品价格的下降才能更好地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所以应在加大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补偿路径,健全对县级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机制。另外,应注意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入结构,合理调节各方面的投入比例,实现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2.实行药品“零差率”且允许医疗服务价格上浮,这容易让百姓觉得整体的就医费用并没有减少很多,所以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融合总额预付制度、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多种医保支付方式,对医保报销项目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加强总额控制,另外可以推广中医药的治疗,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3.医疗服务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些病症选择了错误的治疗方法无法弥补,所以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与患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医生开“大处方”的问题不得不依靠医生自律的格局也不会彻底改变,所以需要适时开展针对医生的道德教育,组织一些医患位置互换的体验活动。另外,应明确各级卫生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大对药品集中采购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快研究各种常见病症的临床治疗路径,通过临床路径管理来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4.“以药养医”的破除也离不开医生工薪待遇的提高,在严厉打击医生的不合理、不合法收入的同时,应该普遍提高医生的财政保障的基本工资水平,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收入、医院收入之间的直接联系,改革县级公立医院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基础的、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绩效工资考核机制,提高一线医务人员的工资薪金水平。针对医疗需求的过度增长可以建立分级诊疗机制,实行乡镇级别的医院首诊,乡镇医院无法治疗的、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再转至县级医院诊疗,从而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摘要:县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2012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本文针对此次改革中的医药价格改革部分进行财政制度分析,以安徽省为例探讨改革实施以来显露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级公立医院,零差率,财政制度

参考文献

[1]段丁强.药品零差率改革、管制俘获与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设计[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

[2]程斌,王禄生.县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13,(3).

[3]杨敬.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进展、挑战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3).

[4]吕宁.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剖析[J].管理探索,2013,(4).

上一篇:维管束植物论文下一篇:科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