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论文

2024-07-04

不同地区论文(共12篇)

不同地区论文 篇1

作为公路设计的重要环节, 选线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公路造价及公路寿命。因此, 分析区域环境特点, 选择有针对性的线路对于公路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1 山坡选线与山脊选线

1.1 山坡选线

(1) 路线特征。山坡线又被称为山腰线, 高度在山脊线之下、沿溪线之上, 在山腰布设的道路选线。地质环境好的平缓坡往往线性好, 对布线有利且工程施工量较小。但遇到鸡爪地形或沟谷密集的区域时, 就会使得路线出现陡坡急弯, 在多雨地区还要增加大量的桥涵构造及防护工程。因此, 在山坡地形选线时, 首先要查明要布线的山坡是全部布线还是局部布线, 同时做好地质勘测工作, 衔接山坡线两端线形[2]。

(2) 道路选线要点。首先, 在不影响耕地且山坡下部比较平缓时, 要选择平缓地带布线。当出现阴坡与阳坡时, 冰雪地区要选择在阳坡布线, 有利于道路养护和行车安全, 在冰冻地区布线时要选择路基稳定的阴坡。其次, 当山坡坡度大于45°角时, 要避免岩层松散的不良地形, 确保不影响路基稳定性。注意线形质量, 减少填挖方数且按照地形布线。再次, 过程中不宜过于迁就地形影响线路。最后, 当山坡横坡大于20°时, 应该选择半挖半填的方式, 从考虑路基稳定性能入手, 创建防护工程, 防止路基沿坡下滑。同时, 考虑护面墙以及挡土墙位置, 合理确定中线位置科学化布线。

1.2 山脊布线

(1) 路线特征。由于里程短导致工程量较小, 因此路基和水文条件对地面排水以及防护工程桥涵构造的要求较少。由于远离居民区且线位较高, 导致服务性较差。同时, 在冬季出现的结冰积雪等现象不利于车辆养护。

(2) 道路选线要点。作为道路分水岭路线, 一般起伏不大且地势平缓, 因此布线一般选择宽厚的山脊线上。但连续平缓的山脊线较少, 多数山脊线起伏不定, 从而形成诸多垭口, 如果山脊线和垭口偏差较大, 则无法满足布线要求。这时要在山腰上布置山脊线, 使路线在垭口与侧破之间穿行成为山坡线。因此, 山脊线与山坡线有一定的内在联系[3]。

2 平原地区路线选择

2.1 路线特征

地势略微平坦且有一定的起伏或是耕地较多自然坡度较小的农田水系发达地区, 还存在建筑、湖泊、水塘过多等特点。从水文条件与地址环境上看, 不良地址现象在平原地区很少出现。但在遇到沼泽地带以及软土地带后, 会导致地面积水现象发生, 泥沙及河床容易出现淤积情况。平原地区的特性使得道路选线过程中容易达到标准的几何要素。

2.2 道路选线要点

由于平原地区布线要避开障碍物, 导致直线为主体的平面线弯度较小。因此, 在纵面坡度平缓, 应扩大平曲线半径降低路堤。道路选线要点在于如何正确处理农业与公路之间的关系, 做到技术与线形标准, 处理好水利工程与路线的关系, 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城镇经济增长。同时充分考虑地质特点、土壤环境以及水文条件, 处理好桥位与路线之间的关联。

3 山岭地区路线选择

3.1 路线特征

由于山岭地区不仅包括山坡、水岭及山脊, 还有山峦重叠以及谷深流急等复杂地形。因此选线过程要勘探好水系山脉的变化规律和走向, 明确影响路线选择的多元化因素, 复杂地形时会使得公路线坡陡弯急, 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和路线位置。同时, 山区内河流湍急, 容易出现滑破塌方等不良现象。昼夜温差大产生的浓雾也会影响到行车安全。但凡事都有双面性, 山岭地形对路线选择上有一定的优势, 如水系山脉清晰给山区公路走向提供了一定精准的数据。水文特征和地质特征为桥位建设、路基标高提供有力资料, 山区内丰富的石材资源, 也给公路建设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同时, 山岭地形中, 沿溪线是布线的重点。由于修路需要占用农田, 对农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压缩河道、防洪威胁以及珍稀动物保护等, 因此在布线过程中, 要合理利用地形, 发挥沿溪线的优势。

同时, 在山岭地区修路无论是施工还是设计都有一定的难度, 相对应的施工造价也是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 在绿化方面, 既要重视退耕还林又要重视森林植被, 因此将不可避免的造成植物景观和森林地貌的破坏。如何充分利用产岭地区的地貌和地形, 巧妙实施布线, 是山岭公路设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2 道路选线要点

首先, 跨河问题。当路线在河岸两侧时就必须跨河, 如, 当中间控制点在对岸时可以采用支线跨河方案或者两次跨河方案, 避免造成不良地质带使用情况发生。其次, 避免跨河过程中出现艰巨工程。地形交替出现是河谷两岸的布线特点, 为了合理利用地形资源, 可以避开石方工程, 完善施工运行以及养护运营条件。采用交替布线可以综合不同技术方案择优。在此, 遇到大型水利工程、铁路以及重要建筑物时, 要选择跨河避让, 在遇到适合珍稀动物生长的生态环境, 也要适时避让。最后, 在高等公路中, 现形标准要求极为严格。当工程量不大或河沟较小时, 可以改善线形缩短线路, 实施跨河方案。桥位选择有跨主流和跨支流两种。跨主河的桥位一般属于线路布局问题, 而跨支流属于局部方案问题。因此, 桥位选择要注意路线与桥的关系以及水文情况和地质环境。如, 当路线与河流接近平行时, 要利用地形使得桥头路线平稳。

4 丘陵地区路线选择

与山岭及其他地貌环境相比, 丘陵地区山丘此起彼伏且曲折迂回, 有的山坡相对较为平缓, 有的相对参差不其。因此, 丘陵地区的明确界限不宜规划。同时丘陵地区的特殊地貌使得丘陵地区包含诸多复杂地形。因此, 丘陵地区布线选择方案以局部方案为主, 充分适应地形的同时以曲线为主。由于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形态多变, 因此, 应该随着路线的行径过程选择有针对性的布线方式。

同时, 在丘陵地区选线过程中, 要针对地形特点, 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地形特点以及水文特点和地质环境, 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后, 选取工程量较小的顺直方案。因此, 丘陵地区平面线应该以曲线为主, 避免使用过程长的直线, 但出现缓坡与纵断面时允许路线有轻微的起伏。在最大限度上协调纵、平、横三方面的合理布置和协调。如在出现适当的坡度时, 可以利用地形克服高差来展长路线, 保持一定的线路走向, 做到线形简单且有一定的技术指标。公路选线也要充分利用环境特征和风景特征, 避免单调选线, 尽量选择与周围自然风景能融为一体的线路, 避免在深填深挖过程中破坏自然景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道路选线过程中, 应该注重国土整治开发、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平衡保护, 并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促进生态系统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如, 在针对山区道路选线过程中, 要利用多元化目标建立综合模型, 在线路布置中处理好危害地段, 综合优选模型分配影响因子。同时在道路选线中, GIS的辅助道路选线系统, 能考虑地形因素选择正确的路线方向, 加快路线方案优化比较。综合考虑不利因素, 在道路选线过程中做到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渠立权, 李新社, 陈钺.对交通运输用地规划中传统道路选线方法的改进[J].科技和产业, 2011 (6) .

[2]赵尘, 马健霄, 陶建岳.基于GIS的道路选线辅助系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 .

[3]孙建国, 程耀东, 闫浩文.基于GIS的道路选线方法与趋势[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 (4) .

不同地区论文 篇2

辽城明德小学 杜朋广

【教学目标】

态度: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其他国家、地区、民族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树立种族平等的意识。

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读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及比较、探究社会事物的能力。

知识: 让学生知道世界上四大人种的特征,自然环境对这些特征的影响。知道人种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种族人们都对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因环境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人种没有优劣之分,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

【教学准备】 搜集反映世界不同肤色人种的图片,具有特色建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标

师:同学们,我们地球上有七大洲,除了南极洲没有人长期居住外,其他洲都有人类居住。几十亿的人口中,人们的外表、长相、习惯都一样吗?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来了解一下我们人类自己!

二、自主研讨

1、教师课件展示不同区域的人种。

2、师:这些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3

生:肤色!

师:他们除了肤色不同外,还有哪些不同?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呢?

3、生讨论交流,归纳。(各小组共同推荐,各派一个成员展示)黑色人种:皮肤黝黑,头发卷曲,嘴唇比较厚。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大洋洲;白色人种:肤色白皙,头发弯曲呈金黄色,鼻梁高,嘴唇薄;(黄色人种,棕色人种)

师:人类的种族只有自然特征、历史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差异,绝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4、课件展示材料:

1)、马丁·路德·金,美国牧师,行动主义者,美国民权运动领袖。因采用非暴力推动美国的民权进步而为世瞩目,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并因此获得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2)、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长子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

3)、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根据他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亩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他也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达尔文早期因地质学研究而著名,而后又提出科学证据,证明所有生物物种是由少数共同祖先,经过长时间的自

/ 3

然选择过程后演化而成。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总结:世界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族人民都对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

三、展示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

1、师:地球上分布着许多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们坐进世界大家庭。

2、出示P16图,指名介绍图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特点。

让学生展示自己了解的不同肤色民族的图片

师:世界很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都是平等的,大家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创造世界。

3、师:世界各地不仅生活方式不同,在建筑上也各具特色,你能分辨出他们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吗?

4、多媒体出示P17图(一幅一幅的出示),请每组成员推荐出来的代表作介绍,八个图一人一个。

5、生自读18页后,谈谈懂得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世界上有不同肤色的人种,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从小要学会尊重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及民俗习惯,并且提高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

不同地区论文 篇3

[关键词] 不同类型;河滩地;造林;技术

河滩地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的主要基地,河滩地类型及立地条件多种多样。如果不考虑不同类型河滩地的立地条件,千篇一律采取同一种造林技术模式,往往会导致造林的失败或效果不佳,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河滩地类型大致可分4种类型:A、薄土层或无土层型;B、厚土层型;C、地下水位浅型;D、地下水位深型4种类型。根据河滩地不同类型,选择不同造林技术方法,才能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

一、各种类型河滩地造林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1.A型河滩地造林技术

A型河滩地即无土层或土层在29cm以下薄土层河滩地,在辽宁省朝阳县所占约占50%左右。早在1987年以前在A型河滩地营造的杨树林分,由于造林技术粗糙,多数林分都已演绎成低产林分。从1997年以来朝阳各县、(市)区在A型河滩地的造林方法,改为大坑整地客土填坑植苗造林方法,造林树种也由原来的小叶杨或小青杨改换为小钻杨或赤峰杨、昭盟6号杨等优良树种,使造林获得了成功。经在朝阳县的羊山、木头城子、台子、二十家子等乡镇大面积杨树林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营造的15a生锦县小钻杨和赤峰杨平均立木蓄积达212.8m³.hm-2,平均树高18.1m,平均胸径25.1cm,单株材积0.3484m3,两种树种已进入主伐期,都达到了辽宁省技术监督局规定的标准。A型河滩地采取的主要造林技术是:采取大株行距、大坑整地、回填客土栽植方法,株行距定为3m×4m、4m×4m,无土层河滩地整地坑规格为90cm×90cm×60cm特大型整地规格,客土填坑,选用Ⅰ级优质带干壮苗,栽植时一次性浇足灌透水分并踩实。经调查,从1997—2010年10余年间,在A型河滩地凡采取这种方法营造的杨树林分,绝大多数林分都达到了速生丰产标准,反之则几乎都演绎成低产林分。

2.B型河滩地造林技术

B型河滩地即为土层在30cm以上较厚或70cm以上深厚土层河滩地,这种类型河滩地在辽宁省朝阳地区所占比例20%,这种类型河滩地土壤肥沃、立地条件优越,所以选择生长速度快的欧美杨或欧美杨杂交树种为主,株行距选择宽窄行模式,利于农林间种,株行距规格定为2cm×6cm、3cm×5cm等多种类型。B型土层河滩地整地标准要求不严,可定为50cm —60cm见方大坑,表土填坑。在B型河滩地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选择造林树种十分重要。经在朝阳县木头城子、台子、二十家子等乡镇调查,在B型河滩地营造的10a生辽宁杨平均树高20.5m,平均胸径24.6cm,单株材积0.3391m³,活立木蓄积198.3735m³/hm2;而所营造的10a生小钻杨树种平均树高仅17.5m,平均胸径19.8m,单株材积0.2071m³,活立木蓄积121.1535 m³.hm-2,生长量远远低于辽宁杨,所以,在B型河滩地营造杨树林,选择速生优良品种十分重要。

3.C型河滩地造林技术

C型河滩地即地下水位浅型河滩地,地下平均水位在0.5m以下,这种类型河滩地在朝阳地区所占比例约7%左右。C型河滩地的特点是土壤含水量较大,特别是每逢雨季,河水常常漫入林地,使林木长期浸泡在水中,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和生存,杨树虽喜光喜肥喜水,但并不耐长期积水浸泡,如朝阳县北沟门、根德营子等乡镇在C型河滩地营造的杨树林分,部分杨树树木因长期浸泡在水中造成林木陆续腐烂死亡,后来这两个乡镇采取筑埂或筑台整地方法,将苗木栽到埂沿或平台上,在埂沿或平台中间挖一条100cm宽、50cm深的排水沟,使积水及时排出,避免林木浸泡水淹,造林获得了成功。依据土壤薄厚确定造林树种,如土层深厚,则应选择速生欧美杨或欧美杨杂交树种,如土层较薄,则选择小钻类耐土质瘠薄树种。如朝阳乡北沟门子乡老虎山河流域的黄台子村20 hm2 的C型河滩地,以前由于采取一般性造林方法,结果造成大批树木因长期受积水浸泡导致死亡,1998年经采取筑台整地造林技术方法,使浸入林地的积水得到及时排除,造林才获得成功,经调查,13a生锦县小钻杨平均树高达18.5m,平均胸径23.5cm,平均单株材积0.306m³,活立木蓄积179 m³.hm-2,林木生长量达到了省技术监督局规定的标准。

4.D型河滩地造林技术

D型河滩地即地下水位在3m以上的河滩地,该种类型河滩地的特点是土壤含水量较低,这类河滩地在朝阳地区分布较广泛,面积所占比例约25%,这类河滩地造林不易成活,除少数土层深厚型河滩地林木生长状况较好外,多数薄土层河滩地林分生长状况都较差,并逐渐演变成低产林分,1998年朝阳县胜利乡宏图村一处D型河滩地,采取深坑整地深栽造林方法,效果较好,不仅造林成活率较高,而且林分生长量已趋近速生丰产林标准,主要做法是挖长、宽各70cm深1m深坑型整地,选择抗旱性强小钻杨树种,实行浇水深植法造林,苗木栽植深度超过原根际土40cm,栽植后坑保留20cm深度,以利于旱时实行人工浇水灌溉,这两个村营造的杨树经调查全部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造林终获成功。

二、分析与结论

杨树属速生丰产树种,喜光喜水喜肥,不耐土质瘠薄土壤,特别是欧美杨及其杂交树种、对水肥要求严格,小钻杨类及当地树种次之,但生长速度不如欧美杨及杂交树种快。对不同河滩地杨树造林得出如下结论:A型河滩地用大坑整地客土填坑造林,不仅能起到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而且对树木根系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使根系生长得到了迅速延伸和扩张,又大大促进了林木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实现了根深叶茂,林木的生长发育实现了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了速生丰产的目的;B型河滩地由于土层深厚,所以对整地标准及质量要求较松,由于立地条件优越,适宜生长速度快的欧美杨及其杂交树种生长,所以这种类型河滩地选择优良的速生优质树种十分重要;C型河滩地由于地下水位较浅,易导致林木水淹及长期水泡,通过筑埂或筑台整地,挖沟排水措施,可减轻土壤的含水量,达到减轻水害和促进林木生长的作用;D型河滩地通过深坑整地深植,即可有效缩短林木根系吸收地下水的距离,又可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对林木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不同热工气候地区的门窗选用 篇4

本文主要从建筑节能的角度出发, 根据我国部分地区村镇的调研结果, 结合当地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特点, 对门窗的选用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从而改善村镇居民生活, 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和谐发展。

1. 我国建筑热工气候分区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中的规定, 为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 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 符合国家节约能源的方针, 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如下表所示:

2. 村镇建筑门窗使用现状调研情况

为充分了解我国村镇建筑外窗使用现状, 我们在五个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内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 调查了19家行政管理部门、19家施工单位、38家建材企业和114家农户, 注重农户的直接反映, 将农户的调研比例提高到60%, 共收回了600余份详细调研问卷、调研录音和实物图片。调研过程中, 针对村镇建筑中门窗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初步掌握了村镇住宅门窗材料需求特点和现存问题。

2.1 严寒地区

在陕西横山县, 调研的六个住户中, 有五户为木质窗框双层玻璃, 一户为钢质窗框单层玻璃。常用材料以木质为主, 但是已有向铝合金过渡的趋势;在使用过程中, 门窗受潮易变形, 木质材料开缝, 且隔音和安全性能差。黑龙江佳木斯市桦南镇窗为木质双层玻璃窗, 密山市新城村部分居民采用了铝合金、塑钢双层玻璃窗。辽宁营口市芦屯镇南向窗采用铝合金单层玻璃窗, 北向采用了铝合金双层玻璃窗。

2.2 寒冷地区

在河北省唐县白河镇塑钢窗居多, 个别为木窗, 均采用工厂制作。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观台镇和磁州镇, 窗多为木质或铝合金单层窗。山西省晋中市榆次镇, 窗多为木质或铝合金单层窗。河南省盐津县王堤村, 窗以塑钢推拉窗为主。山东省鱼台县, 近几年当地住宅大都采用铝合金单层玻璃窗, 存在铝合金氧化现象, 在冬天, 单层玻璃窗保温性差, 热量容易流失, 当地村民希望能改成塑钢双层玻璃窗。

2.3 夏热冬冷地区

在河南省鹿邑县, 多采用木制门窗, 现在新建住宅窗框均为铝合金材料。湖北省巴东县, 外窗多为铝合金单片玻璃窗, 使用中大多数都有密封性差和容易变形的缺点。湖南省龙山县官渡村, 新建住宅窗多为现场测量后回工厂定制的铝合金窗。四川省宜宾县丰收村和凉山村住宅窗户多为铝合金框架, 外加铁质防护栏 (底楼) 的单层平开玻璃窗。

2.4 夏热冬暖地区

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窗多用铝合金单层玻璃窗。广西省贺州市钟山县住宅窗户多采用铝合金玻璃窗。

2.5 温和地区

在贵州省息烽县红岩村和瓮沙村, 当地门窗多采用铝合金材质, 工厂定做。

3. 调研现状分析

基于以上调研分析, 我们发现, 五个建筑热工分区内, 农村新建住宅多采用塑钢窗、铝合金窗等新型窗, 但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较好但建造较早的住宅还有木窗。窗玻璃一般为单层或双层。除了部分带有浴室的家庭, 房屋内部一般没有内窗。根据调研统计资料, 村镇住宅外窗使用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清楚的了解我国农村目前窗材质的使用情况, 传统的木窗逐渐被新型的塑钢窗所替代, 铝合金窗由于造价相对较高, 只有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使用。

4. 建筑门窗节能措施

从热工性能分析, 多层材料的传热系数和多层材料的热惰性指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K——传热系数[W/ (m2·K) ];

D——热惰性指标;

hout——室外表面换热系数, 取23W/ (m2·K) ;

hin——室内表面换热系数, 取8W/ (m2·K) ;

R1、R2……Rn——由内到外各层材料的热阻[ (m2·K) /W];

S1、S2……Sn——由内到外各层材料的蓄热系数[W/ (m2·K) ]。

从上面两式可见:材料的传热系数K越小, 热惰性指标D越大, 则围护结构两侧的能量传递越少, 热稳定性越好, 温度波在其中衰减越快。

对建筑门窗的节能措施,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与途径得到解决:

(1) 控制窗墙面积比。一般窗户的保温性能比外墙差很多, 而且窗四周与外墙交接出如意出现热桥, 窗越大, 温差传热量也越大。

(2) 控制玻璃区域的能量损失, 建筑外窗玻璃性能的好坏, 对整个建筑的节能影响比较大。

(3) 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 减少冷空气渗透。如设置密封条, 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

(4) 改善住宅门窗的保温性能。最好采用塑料窗和复合材料窗, 这样可避免产生的热桥, 可设置双层玻璃或多层玻璃, 并积极采用中空玻璃、镀膜玻璃, 有条件的住宅可采用低辐射玻璃。

(5) 设置“温度阻尼区”。

4.1 窗型是重中之重

推拉窗相比较平开窗、固定窗相比, 节能效果没有后两种窗型好。从窗的结构设计考虑, 窗的结霜对节能起着主要的作用。推拉窗在窗框下滑轨来回滑动, 上有较大的空间, 下有滑轮间的空隙, 窗扇上下形成明显的对流交换, 热冷空气的对流形成较大的热损失;平开窗的框扇之间一般均用良好的密封胶条, 在窗扇关闭后, 密封胶条压的很紧, 几乎没有空隙, 很难形成对流。所以平开窗的节能效果远比推拉窗节能效果有明显的优势。

4.2 玻璃是第二要素

除窗型外, 窗的最大导热和辐射面积就是玻璃。据有关测试数据表明:透过门窗的能耗约占整个建筑的5 0%;通过玻璃的能量损失约占门窗能耗的7 5%以上, 所以占窗户面积80%左右的玻璃能耗占第一位。玻璃主要散热是依靠热传导和热辐射, 传导是热量从玻璃内面通过玻璃的分子运动把热量传导到玻璃窗外表面。热传导的大小和传导速度与玻璃的厚度、玻璃的导热系数有关, 同时也和不同性质的玻璃性能有关, 辐射则和不同性质的玻璃有关。

热反射膜 (又称阳光控制膜) 贴在玻璃表面使房内能透过一定量的可见光, 高红外线反射率, 低太阳能热量获得系数, 在炎热的夏季能保持室内温度不会升高太多;低辐射膜 (又称LOW-E膜) 能透过一定量的短波太阳辐射能, 使太阳辐射热 (近红外线) 进入室内, 同时又能将90%以上的室内物体热源辐射的长波红外线反射回室内。

中空玻璃由两片或多片平板玻璃构成, 中间用金属铝条边框隔开, 周边用胶接、焊接或熔接的办法密封, 中间充入干燥的空气或惰性气体, 其传热系数U比单层玻璃小, 保温性能好。

4.3 窗框用材是第三要素

窗框用材不外乎铝合金、塑料、塑钢、不锈钢和木材。就各个材料本身而言, 其保温隔热节能的效果也是不用的。

塑钢型材的导热系数很低, 但塑钢型材的整体传热系数, 受其型材的材质、厚度、外形尺寸、腔体数量、框扇密封构造等影响, 尤其是结构腔体的数量和形式, 直接影响到塑钢门窗整体的保温性能。

铝合金型材强度和刚度较好, 抗风压性能好, 有很好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在自然环境下耐腐蚀, 使用寿命长。单一铝合金型材的缺点是保温性能差。断桥隔热铝合金型材, 利用隔热条将室内外两层铝合金既隔开又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 构成一种新的隔热型铝合金复合型材, 解决了铝合金传导散热快、不符合节能要求的问题。

钢窗强度高, 防火能力强, 抗风压性能, 防盗性能好, 但热工性能差, 保温隔热性能不好, 气密性差。

木窗其保温隔热性能优良, 容易制成复杂断面, 但缺点是易燃, 防腐能力差, 吸潮, 并且需要砍伐森林树木才能得到原料, 对环境有不利的影响, 不宜大量推广。

4.4 其他因素不容忽视

4.4.1 门窗五金配件

五金配件是门窗的心脏部件, 具有固定、开启以及锁闭门窗的功能。五金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门窗使用寿命和门窗的保温隔热节能性能。

4.4.2 门窗遮阳

建筑外窗的遮阳可以减少太阳的直接辐射, 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外窗的遮阳有自身遮阳和构件遮阳。自身遮阳受玻璃的透射率、反射率影响, 透射率低, 窗的遮阳系数小, 所以选用吸热玻璃和热反射镀膜玻璃可以提高窗的遮阳效果, 窗的自身遮阳还受到窗框大小的影响。

构件遮阳以外遮阳与内遮阳为主。外遮阳可以在阳光照射到窗户之前就将其阻挡, 而且上面不断流动的空气随时可以把热量带走, 热量不会有机会进入到房子里, 因而遮阳效果最好。内遮阳的主要方式有百页帘、垂直帘、风琴帘、中空百叶玻璃等来达到遮阳目的的遮阳方式。

5. 村镇住宅门窗的选用

5.1 铝合金门窗选用

综上所述, 针对我国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 结合各个地区的热工气候要求, 铝合金门窗可根据下表选用。

5.2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窗选用

在严寒地区、寒冷地区, 首先应选择K值能满足当地节能设计要求的门窗, 窗的安装应特别防止形成冷桥, 否则会造成窗洞口内壁结露、发霉。夏热冬暖地区主要应考虑遮阳系数能否满足节能设计要求, 夏热冬冷地区则保温性能和遮阳系数均应满足节能设计要求。

沿海地区窗的另外两个重要性能是抗风压强度和水密性, 建议使用平开窗, 可以达到较好效果。其中外平开窗水密性好, 但由于安全原因, 不能应用在七层及以上建筑物。三密封的内平开窗水密性有很大提高, 且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

参考文献

[1]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JGJ75-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张玲, 陈坚荣.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外窗节能设计.2006.

[5]孔凡亭.冬暖夏凉型双层节能式窗户节能分析.2008.

[6]梁冠华.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特点及技术性措施.2007.

[7]李学智.从节能战略看建筑门窗的发展.2008.

[8]刘险峰.节能门窗设计.2008.

去澳洲留学怎么选择不同地区高中 篇5

去澳洲留学读高中,选择什么地区的高中就读对于学生的升学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根据不同区域介绍澳洲高中的考试和升学要求,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首都地区堪培拉

在该地区,高中毕业成绩由学生平时成绩积累而成,高中毕业生入大学不要参加统一的考试,这与中国的应试教育有着巨大差别。

新南威尔士悉尼地区

高中毕业的合格学生,都将获得一张高中毕业证书(HigherSchoolCertificate,简称HSC)。与国内的高中毕业证书不同,这份证书主要记录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情况,包括考试成绩、评估成绩、HSC成绩与总评等级四个部分。HSC成绩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评估成绩平均计算得来,总评等级分由教育局根据所有学生的HSC成绩进行排名和评定的,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的选择。

维多利亚墨尔本地区

Vic-torianCertificateofEducation,简称VCE,是墨尔本地区高中学生毕业时所获得的毕业证书。VCE同样记录了学生在高中期间的学习成绩,共由三部分成绩组成,包括课程评估(平时成绩)、学校评估(学校组织的.考试)以及州会考(州教育局统一举办的考试)。对于一名墨尔本地区的高中毕业生,1/3的毕业成绩来自于平时成绩,而2/3来自于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成绩的高低,也就影响了升大学的选择。

昆士兰布里斯班地区

昆士兰州是澳洲经济发展最快,教育制度全球闻名的地区。完成昆士兰高中课程可获取昆士兰高中毕业证书(QCE),这是一份国际认可的高中学历证书。同首都地区一样,其大学入学也是没有统一的考试,而是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平时成绩。

南澳大利亚州阿德雷德地区

不同地区论文 篇6

摘 要:为了分析荷载应力在路基中的分布规律,本文通过修筑试槽模型并在路基中埋设传感器,分别采集试验车在100kN、150kN、200kN、250kN、300kN荷载作用下及车速为0km/h、5km/h、10km/h、15km/h路基中的压应力。分析了不同荷载、不同车速对路基压应力变化规律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沿路基垂直方向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应力呈衰减趋势;随车速的增加,同一层位压应力呈线性减小;路基压应力横向作用距离随荷载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路基路面;动静荷载;现场测试;压应力

传统的路面分析及现行规范都是假定荷载为静态,忽略了荷载在运动中的实际状况,而行驶车辆和路面的关系随时间与空间时刻都在变化,即路面受到的是并非完全平稳的随机荷载。因此,考虑动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应力响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外开展道路试验较早,美国著名的马里兰道路试验、AASHO道路试验[1-3]的成果为道路的设计理论及方法提供了参考标准。相比之下,我国对路基路面动荷载响应的研究工作明显不足,主要集中于有限元分析。然而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结果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基于此,本文通过铺筑试槽模型并进行现场测试试验,分析了荷载应力在路基内部的变化规律。

1 试槽模型概况

1.1 试槽模型路基

现场土质为黄土取样进行室内试验,得到路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施工过程中在含水量约为14.6%时路基压实度为:距路基顶面0~80cm范围内为95%,其他范围为93%。

1.2 试槽模型路面结构

分析新疆典型的路面结构[4-5],本次试槽模型路面结构组成及路面材料参数见表2。

2 试验过程

2.1 传感器埋置方案

在路基工作区埋置光纤光栅土压计[6],测试路基不同深度处的静、动压应力。土压计沿预设轮迹带埋设,在路基垂直方向埋设深度距路基表面1.5m,距道路中线106cm。试槽路面与原地面在同一高程,故土压计以下挖方式埋置,如图1所示。在埋置过程中做好保护措施,本次埋设存活率为100%。

2.2 测试方案

试验车辆采用东风后轴双轮标准车型,后轴额定荷载10t,轮距1.8m,双轮中心距34cm,胎压0.7MPa。试验时车辆载重分别为100kN、150kN、200kN、250kN和300kN,车速受试槽地理环境的限制考虑到安全因素选用5km/h、10km/h和15km/h。

3 测试结果及分析

路基压应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7-8],如车辆类型、荷载、车速、路面结构类型、荷载作用位置等,这里主要考虑从荷载、车速和荷载作用位置对路基压应力的影响。

3.1 不同荷载工况路基中的压应力

在不同荷载工况下测试了试验车在0km/h路基中的压应力值,见表3和图2。

分析表3 可知,从路基表面至1.5m深处,不同荷载压应力分别衰减了79.3%、80.2%、82.8%、80.4%和61.7%,从衰减百分量可看出随荷载的增加路基压应力和作用深度均在加大,尤其是在300kN荷载作用下,还有近40%的压应力未消散,说明作用深度远大于1.5m。

根据图2可看出,随荷载的增大,路基中压应力变化的总体趋势随深度加深而减小。从减小趋势上可分为三个阶段:0~0.5m范围内压应力衰减显著,因这部分是路床工作区;0.5~1.0m范围内,压应力衰减变缓;1.0~1.5m范围内压应力衰减趋势加大。由衰减的非线性,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不同荷载作用深度的数值解,拟合关系如下:

根据物理意义,荷载在路基中的作用深度是有限的,即在某一深度处压应力为零。因此假设P=0,由此可得到作用深度的数值解,则不同荷载工况作用深度分别为1.72m、1.81m、1.98m、2.12m和2.33m。由此表明,重载对路基有很大影响,作用深度大约为路基工作区0.8m的3倍。

3.2 速度对压应力分布的影响

图3所示为车辆在250kN荷载作用下不同车速各传感器监测的压应力变化。由图3及表4分析可知:速度与压应力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不同试验车速下,同一深度压应力随车速的增大而减小,如对于1#传感器,速度从5km/h增至15km/h压应力减少了12.4%,速度变化对压应力有显著影响。在文献[9]中,将此现象解释为荷载速率效应,由于土是颗粒组成的集成体,应力的传递是通过相邻颗粒来完成,若应力持续的时间很短,则来不及传递分布,因此压应力的衰减认为与荷载作用时间长短有关。同时,速度对压应力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如在加速工况下,在更深位置处的4#传感器压应力变化量相对于1#、2#、3#传感器要小的多。其次,速度越大压应力减小的幅度越大,对于1#传感器而言,当速度从5km/h增加到10km/h,压应力减小了1.09kPa,增加到15km/h则减小了2.31kPa。

为了进一步描述荷载在路基中的分布规律,绘制各测点传感器不同车速与压应力的时程曲线,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尽管车速不同,但压应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很相似。随着车辆驶近监测点,压应力开始增大,当车辆在土压计正上方时,压应力达到最大值,随后车辆驶离压应力逐渐减小。在距路基表面1.0m范围内(图中1#、2#、3#传感器),压应力与时间关系曲線表现为双峰曲线,在距路基表面1.5m处(4#传感器),压应力与时间关系曲线基本上表现为单峰曲线。其原因是在路基深度较浅处,高峰、低峰分别是试验车前轴与后轴的压应力;当达到一定深度,由于应力扩散的影响,压应力受前后轴的综合作用。

3.3 路基压应力的横向分布

根据车辆几何对称、轮迹对称、荷载对称、约束对称和应力对称的原则,以右侧轮迹带为准测试了向左偏移量在0~2.2m范围的压应力横向分布情况。由应力的扩散作用,横向作用范围与路基作用深度有关,对4#传感器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图5中可看出横向作用距离随荷载增大而增大,不同荷载横向作用距离大致为1.2m、1.4m、1.6m、1.8m和2.0m。根据不同荷载随横向偏移的衰减趋势,重载在0~0.6m范围内衰减很快,300kN荷载作用下压应力减少了84%,250kN荷载作用下压应力减少了58.8%,在随后的区间内衰减变慢,且这两种荷载工况在路基深处压应力作用范围已扩大到相邻车道,而其他荷载未出现骤变趋势。这对于多车道而言,影响路基的耐久性,因此要加强超载的管理措施。

4 结论

本文通过在试槽模型路基中埋入土压计,对不同荷载、车速工况下的路基压应力进行测试,得到了路基压应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不同车速与压应力的变化关系、路基不同深度压应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和路基压应力横向衰变曲线。根据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①随深度的增加路基压应力呈非线性衰减趋势,解拟合函数得到不同荷载路基中作用深度分别为1.72m、1.81m、1.98m、2.12m和2.33m。

②路基压应力与速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③在路基深度较浅处,路基压应力与时间关系曲线为双峰曲线。在路基较深处,路基压应力与时间关系曲线为单峰曲线。

④路基压应力的横向作用距离随荷载增大而增大,对于超载车辆路基压应力作用范围已扩大到相邻车道,影响路基的耐久性,因此要加强超载的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宏亮.新疆乌尔禾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09,34(6).

[2]洪亮.水泥稳定砾石骨料振动与击实成型对比试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4,33(6).

[3]周红丽.公路路面沥青综合表面处治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3(56).

[4]李俊超.新疆干线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0.

[5]谢海巍.新疆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形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1.

[6]范杰林.桥面铺装层层间剪应变分析[J].公路工程,2010,5(26).

[7]龙海翔.路基土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研究[J].公路工程,2009,34(1).

[8]王刚.粗粒土干燥状态下压实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

[9]徐毅.交通荷载对高速公路路基影响的试验研究[D].河海大學,2006.

课题项目:

新疆矿区资源路路基、路面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09)。

作者简介:

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特点 篇7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特点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乳房炎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及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奶牛乳房炎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以后者居多。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其发病率约占整个牛群的50%。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随季度变化而变化,以第二季度发病率为最高,不同季节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显著。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以9月份最高而以2月份最低,且气温的变化与阳性检出率和阳性乳区检出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奶牛各乳区乳房炎的阳性率差异不显著,但左侧乳区乳房炎的发病率比右侧高4.5%~6.88%,差异显著。牛乳酒精阳性与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之间无直接关系:牛乳pH值的变化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和发病程度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随着胎次的增加,发病率也有所上升,而以初产牛发病率最低,以7胎以上发病率最高。

2奶牛乳房炎的病原特点

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比较复杂,包括细菌、真菌、霉形体、酵母菌、病毒等可达80多种。在一般情况下,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在临床型乳房炎中占70%以上,其次是化脓性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坏死杆菌、诺卡氏菌、克雷伯氏菌等。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其发病率约占整个牛群的50%。隐性乳房炎约90%是由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的。不同地区病原优势菌有所不同。

2007年周盛益对柳州地区两个大型奶牛场525头奶牛进行了乳房炎调查,共分离鉴定出17种菌株。葡萄球菌占38.5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87%;链球菌占18.03%;大肠杆菌12.30%;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其他8种病原菌占31.15%。

2005年刘文进等对新疆北疆垦区奶牛乳房炎调查,检出的病原菌有金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和假丝酵母菌等。其中以金色葡萄球菌检出为最高,达80%左右,链球菌、芽孢杆菌和真菌检出率相对较低,绿脓杆菌在本实验以临床型乳房炎较多。

2005年5月~2006年5月,何东洋等对淮安市的4个县区1600头2~8岁的分娩奶牛调查显示,淮安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肠道杆菌。病原菌的大体分布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4.3%;表皮葡萄球菌占12.2%;无乳链球菌占16.5%;停乳链球菌占8.7%;乳房链球菌占4.3%;化脓链球菌占1.7%;大肠杆菌占14.8%;变形杆菌占5.2%;克雷伯氏菌占1.7%;沙门氏菌占3 5%;绿脓杆菌占1.7%;棒状杆菌占1.7%;念珠菌占35%。病原菌的分布季节差异显著,夏秋季节球菌感染较多,冬春季节肠道杆菌感染较多。

王丽梅等2007年对长春地区1500头奶牛进行了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共分离出15种病原体,728株,其中葡萄球菌占40.45%、杆菌占33.46%(大肠杆菌21.49%,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粪便污染草场)、链球菌占25.06%及其它菌(酵母菌1.03%)。

贾玉萍等2005年对山东省济南、泰安、临沂三地区患乳房炎的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该地区个体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分别是真菌、真菌、链球菌或芽孢杆菌;济南市规模化奶牛场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链球菌,其次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的临床型乳房炎占居首位,其次是肠杆菌、葡萄球菌、真菌、芽孢杆菌。临床型乳房炎链球菌、真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隐性乳房炎,而葡萄球菌、肠杆菌、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低于隐性乳房炎。

2004年叶秀娟等对对金华地区某奶牛场乳样进行病原分离显示,从50个乳样中检出17种共98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占42.86%;链球菌占18.37%;大肠杆菌占10.20%。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乳房炎占整个比例的71.43%。而且单纯由某一种病原菌引起的乳房炎较少,多数是由2~3种甚至是3种以上的病原菌引起,混合感染率为82.720%。

李宏胜等2004年对兰州、成都、哈尔滨、郑州、济南和南昌等6个城市105个个体奶牛场2173头奶牛,8540个乳区进行乳房炎发病率调查,分离出与乳房炎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7种180株,主要为停乳链球菌37.78%、大肠杆菌24.44%、无乳链球菌15.56%、金黄色葡萄球菌13.33%、绿脓杆菌4.44%、克雷伯氏菌2.22%和变形杆菌2.22%,不同地区的牛场细菌分布有所不同。

不同地区论文 篇8

关键词:油菜,农户,农户行为,差异分析

一、影响农户种植行为的因素

农户行为是指农户对应于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变动作出的关于农业投入与产出的反应或决策。一般认为,农户的行为角色,既可以是生产者,又可以是消费者,还可以是要素所有者。本文所分析的影响农户行为的主要因素,侧重指农户作为生产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当把农户主要作为生产者看待时,研究农户的行为主要是研究其供给行为。由于农业的特殊性质,农户的行为要受到一系列特定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具有不同于一般生产者行为的特点。这些特定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及非经济因素。

(一)、经济因素

1.价格

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观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时,生产者就越愿意提供产品,从而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时,生产者的生产意愿随之下降,从而供给减少。但是,由于农业的特殊性质,农户的供给行为要受到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农户的供给行为对价格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农户的供给行为受到农产品商品率的约束:农户提供农产品的商品率越高,亦即供给占产出的比重越大,农户对价格变动越敏感,供给弹性越显著,反之亦反;兼业在农户收入来源中的地位对农户供给行为的影响:兼业的存在将农户的收入分成了两部分: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一般来说,农户的兼业程度越低,即非农业收入越不重要,则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越强,从而农户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积极,供给弹性也就越大;反之,农户的兼业程度越高,农户的价格反应越消极,供给弹性越小;资产专用性程度对供给的影响:投入到农业中的固定资产的显著特点是缺乏流动性。因此,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高,农户对价格的反应就越弱,供给越缺乏弹性。

2.生产成本

农业生产成本除了劳动力外,更主要取决于所投入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在价格(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农民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当农村经济非农化程度增大后,农户可能将产量维持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下。或者当农产品价格较低,农民会减少生产资料的投入而进行粗放经营,使其产出量大为减少。

3.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会引起生产资源在不同产业和项目之间流动与配置。在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的收益开始明显地低于非农产业,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大,由此导致农业生产资源发生转移,而减少了农业供给。

(二)非经济因素

非经济因素主要是通过对农民的非经济动机的激发来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包括:安全与稳定;荣誉;身份与地位的更换等。

二、湖北各地区油菜种植基本情况

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种植带,其总产量占我国油菜总产量的85%,并占世界油菜总产量的25%;湖北省则是世界第一油菜生产大省,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是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的1/6和世界的1/8,种植区域在江汉平原、鄂东地区。

2007年,湖北省种植油菜1 081.27千公顷,产量达到2 070 935吨。各地区的油菜产量以荆州、荆门、黄冈的油菜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高,是油菜的主要产区。

三、湖北不同地区油菜种植行为的差异

从下页图表中可以看出,2007年,在种植面积多,产量高的地区,从事农业者的比例也相应的较高.基本在50%左右,也就是说,在当地农村,较多的农民的收入主要是依赖于农业生产。

农户供给反应往往表示为产出对价格或其它因素的反应,各个地区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使得农民对价格的反应相不相同。

在表2中的价格是2000—2004年,产量是从2001—2005年,因为农户供给油菜更看中的是前一期的价格。从湖北各地区油菜种植面积的波动与油菜籽价格的波动对比来看,可以发现从2000—2005年间,咸宁、武汉、孝感、鄂州、潜江、十堰等地油菜的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对价格的反应不是很明显,以武汉为例,周边交通发达,水资源充足,非农收入占的比重较高以及其它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的替代性,因此油菜籽价格对农户的供给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十分明显。而看湖北的油菜主要生产地区,如荆州、黄冈、荆门,襄樊,这些主产区,农业发达,油菜种植面积大,农产品商业率高,农业收入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对价格的反应较为明显。

四、小结

湖北是一个油菜供给大省,但是,不同地区农户的供给行为却存在的差异,分析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有利地促进油菜生产,比如说对冬闲田的利用,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户采取不同的政策来激励他们种植油菜,从而缓解对食用油需量不断上长的压力,对于生物能源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池泽新.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基本特点与制度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9):368-371.

不同地区老年人口健康公平性研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国家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中第4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所获得的资料[12], 该调查采取了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抽取了94个县 (市、区) , 在每个样本县 (市、区) 抽取5个样本乡镇 (街道) , 在每个乡镇 (街道) 抽取2个行政村 (居委会) , 在每个样本村 (居委会) 中随机抽取60户。本次调查共涉及56 456户、177 501人。本研究的对象为老年人口, 选取的是调查中≥65岁人口, 占总调查人口的11.5%, 共计20 412人。

1.2 测量方法

在健康公平性的研究中, 其评价指标众多, 有极差法[13]、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差别指数[14], 不平等指数[15]和集中指数 (CI) 等。极差法只关心两个极端组的差别, 忽视了中间组的健康状况;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只能反映整个人群健康状况分布的均匀程度, 在表示不同社会经济特征人群健康公平性方面不敏感;差别指数可以反映人群健康分布的均衡性, 但是无法说明健康不公平存在哪些阶层上;CI[16,17]能动态反映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并且表明哪一人群健康状况较差, 有较多的文献都采用这一指标[18,19]。

本研究测量健康公平性的指标为CI, 其取值范围是 (-1, 1) 。CI为负值时, 说明健康指标倾向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CI为正值时, 说明健康指标倾向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群。CI的绝对值越大, 表明不公平程度越大。

CI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X为各收入水平组的相关秩次, H为各社会阶层或经济收入组健康水平或疾病患病率;M为整个人群健康或疾病的平均水平, f为各收入水平被调查人数的构成比。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用来评价老年织人口健康状态的指标有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平均患病天数和严重伤害年发生率;用来评价卫生服务利用的指标有两周就诊率、患者应就诊未就诊率、住院率以及需住院未住院率。

2 结果

2.1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分布公平性

针对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口健康公平性状况, 按所在地区经济、人口、规模等划分为7个等级, 其中城市地区划分为大、中、小城市, 农村地区划分为1-4类农村。各类地区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 两周患病率、慢病患病率和严重伤害年发生率的CI分别为0.1127、0.1093和0.02, 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健康不公平, 其中两周患病率、慢病患病率的不公平程度比严重伤害年发生率高。这3个指标的CI为正, 所以在这3个健康指标中级别较低的各类农村地区健康状况优于城市地区。见表1。

从性别上看, 男性和女性在两周患病率的CI差异不大, 但是不论在各类城市还是在农村, 女性两周患病率都明显高于男性, 说明与男性相比, 女性健康状况较差, 所以应该多关注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

疾病的严重程度主要通过平均患病天数来反映, 其CI为-0.1348, 说明疾病严重程度在各地区间存在不公平性, 患病持续天数较长的主要集中在等级较低的各类农村地区, 可见虽然各类农村自报患病率比城市低, 但疾病的严重程度比城市高, 尤其是4类农村, 其平均患病天数是其他一些的地区的2~3倍, 说明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2 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状况

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也是研究健康公平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研究应用各类地区两周就诊率、住院率、患者应就诊未就诊率、需住院未住院率来反映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状况, 两周就诊率的CI为0.0059, 接近于零, 所以该指标在各类地区间的分布较为公平。住院率、患者应就诊未就诊率、需住院未住院率3个指标的CI分别为0.094、-0.0612、-0.0325, 说明在卫生服务需求未满足主要倾向于各类农村地区。见表2。

男性两周就诊率在各类地区都低于女性, 原因可能是女性两周患病率就比男性高, 而且女性倾向于寻求更多的医疗服务;男性住院率在各类地区 (除3类农村外) 都普遍高于女性, 这与Sandhi等[19]对巴西老年人口健康公平性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老年人口中女性报告更多的慢性病、较差的独立性和身体活动能力, 更多的去医院就诊, 但是在城市地区老年女性住院率低于男性。

3 讨论

健康公平不等于健康平等, 正如Whitehead (1992) [20]指出, 不同国家间或同一国家不同社会人群间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确实存在着明显差别, 但并非所有的差别均代表不公平, 只那些可避免的和不应有的差别才被认为是不公平的。

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健康公平性的重要因素, 其主要包括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 大多数学者[21,22,23]都会从这一角度研究健康公平性状况。本文虽然没有从收入、教育、职业等维度对老年人口进行划分, 而是按照人口所在地区, 由低到高划分7个级别, 不同的地区级别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状况。

从所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 低级别地区的自报两周患病率、慢病患病率和严重伤害年发生率低于高级别地区, 这可能是由于城市老年人口更关注自身的健康, 而且大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所以比较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农村老年人由于自身的健康意识、经济条件、卫生服务可及性等多种原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患病, 导致自报患病率较低。正如Sudhir[18]指出在发达国家中, 低收入人口的自报患病情况与死亡率都高于高收入人口,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低收入人口的自报患病情况低于高收入人口, 但死亡率却高于高收入人口。农村地区的患病严重程度高于城市地区, 其CI为-0.1348, 所以关注农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 尤其是提高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十分必要。

从性别上可以看出老年女性人口由于其社会地位、经济能力、受教育水平等普遍低于男性, 所以其健康状况比男性差, 性别因素导致的健康不公平普遍存在, 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需要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从卫生服务利用的情况看, 不同地区差异普遍存在, 主要是经济落后地区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可能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经济状况不良、健康观念落后等原因造成的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所以有关部门应该从多角度出发, 改善经济落后地区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 提高全社会的健康公平性, 实现健康老龄化。

摘要:目的:了解全国不同地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差异性, 为今后卫生机构改革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中第4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所获得的资料, 利用集中指数 (CI) 计算不同地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公平程度。结果:两周患病率、慢病患病率和严重伤害年发生率的CI分别为0.1127、0.1093、0.0200, 可以看出CI倾向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平均患病天数CI为-0.1348, 说明CI倾向于经济落后地区;住院率、患者应就诊未就诊率和需住院未住院率3个指标的CI分别为0.094、-0.0612、-0.0325;两周就诊率的CI为0.0059, 接近于零, 认为该指标在各类地区间的分布较为公平;从性别上看, 任何地区女性两周患病率及住院率都低于男性。结论:不同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存在不公平, 且在女性中更为明显;应加强对低收入老年人群 (尤其是女性) 的健康关注, 提高健康公平。

不同地区论文 篇10

关键词:柠条,直播造林,宁夏西吉

西吉县位于西北黄土高原腹地, 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边缘地带, 大部分地区为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区。地貌分3种类型:黄土丘陵分布最广、面积最大, 占总土地面积的83.5%;河谷川道地势平坦, 占总面积的6.1%;东北部为月亮山和六盘山余脉的土石山地, 占总面积的10.4%。地形以长梁、齿状山脊、沟壑、沟台和沟掌为主, 丘陵连绵层叠, 侵蚀沟纵横交错。丘陵连绵, 梁峁起伏, 沟壑纵横, 山多坡广, 植被稀少, 风大沙多。近几年的造林实践表明, 柠条既耐旱, 又耐寒, 对土壤要求不严, 在黄土丘陵地区、石质山地、沙地均能生长, 萌芽力强, 水土保持效果显著。柠条适应性强, 成活率高, 在经济效益和防护效益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 特征特性

柠条 (Caragana microphylla Lam) 为蝶形花科锦鸡儿落叶灌木, 别名小叶锦鸡儿、牛筋条、老虎刺、毛条。株高为40~140 cm, 最高可达2 m左右。柠条是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树种, 其枝叶繁密, 可以覆盖地表, 是良好的薪炭林树种, 嫩枝叶可作家畜饲料, 深受群众喜欢。柠条在黄土丘陵地区均能正常生长, 即使在肥力极差的侵蚀沟坡或梁峁顶也能正常生长。柠条为深根性树种, 根系极为发达, 入土深达5 m以上, 主根明显, 侧根根系向四周水平方向延伸, 纵横交错, 生长越旺, 其寿命越长, 一般可生长几十年, 有的可达百年以上。柠条的生命力很强, 耐寒, 在-32℃的低温下能安全越冬, 又不怕热, 当地温达到55℃时也能正常生长。柠条耐盐碱, 耐干旱, 在降雨量100 mm的年份, 也能正常生长。有根瘤菌, 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态氮, 增加土壤含氮量, 有改良土壤的作用[1]。萌芽力很强, 平茬后可从伐根上萌伐出大量枝条, 夏季嫩梢被啃食后, 可再长出新梢。由于有这种特性, 柠条常丛生, 一丛枝条多达10~30根, 最多达50根, 因而固沙保土、防止冲刷的作用很大。一丛柠条可以固土10~23 m3, 可以截流雨水, 减少地表冲刷。

2 直播造林技术

2.1 播种前准备

播种前一般不需处理种子, 只要墒情好, 选择夏天雨季播种最好。在黏土或壤土上, 雨后抢墒播种, 不致因土壤板结而曲芽或影响出苗。砂质或石质土壤雨前较雨后播种好, 出苗率高[2]。为了促其迅速发芽, 减少鼠害, 播种前可用30℃水浸种12~24 h, 捞出后用10%磷化锌拌种。但要很好掌握墒情, 防止烧芽。一般直播用种量为7.5 kg/hm2。

2.2 播种

2.2.1 黄土丘陵区种植。

播种方法: (1) 在黄土丘陵区平缓坡地、退耕地可采用犁沟点播法。沿等高线用犁从上而下, 每隔1.5 m连翻2犁, 在犁沟半坡上每隔1.3 m挖穴点种子20~30粒, 覆土厚度以3 cm为宜[3]。 (2) 在黄土丘陵区陡坡、梁峁顶、沟坡采用鱼鳞坑点播法。沿等高线从上而下, 按株行距各1 m, 挖深20~30 cm、宽30 cm、长50 cm (长边顺着等高线) 的穴, 再在穴下做一小土垄, 点种子于坡上。每穴播种子20~30粒, 覆土3 cm即可, 品字形排列。这样既可蓄水促进种子发芽, 又能防止苗被淤泥掩埋。 (3) 在黄土丘陵区农田地埂营造防护林带时采用条状密播法。先沿等高线每隔2 m挖一长30 cm, 宽、深各20 cm的浅沟, 疏松土壤, 清除杂草, 然后开深3~4 cm、长20~25 cm的播种沟, 进行条播, 覆土3 cm即可。带间距离1 m, 上下品字形排列, 2行为宜[4]。 (4) 在黄土丘陵区沟底、低洼地采用堆土定昂法。在低缓坡地、容易积水的地方, 为防止淤积, 提高成苗率时采用此法。从上而下沿等高线按株行距各1.3 m, 呈品字形挖长、宽、深各30~50 cm的坑, 在坑中间搂起高10~15 cm、宽20 cm的馒头状土堆, 在堆上挖3~5 cm小穴, 每穴播种子20~30粒, 覆土3 cm即可。

2.2.2 土石山区种植。

播种方法: (1) 在东北部土石山区缓坡地一般采用鱼鳞坑点播法。沿等高线从上而下, 按株行距各1 m, 挖长50 cm、宽30 cm、深20 cm的穴, 点种子于坡上, 每穴播种子20~30粒, 覆土3 cm即可, 呈品字形排列。 (2) 在东北部土石山区陡坡地采用穴播法, 不需提前整地, 播种时按1.3 m×1.3 m的株行距, 品字形挖深4~5 cm, 长、宽各10~15cm的穴, 每穴内放20~30粒种子, 覆土3 cm, 稍加镇压。

2.3 幼林期管理

2.3.1 抚育。

幼苗一般在种植后7~10 d出土, 之后要特别注意防止鸟害。当幼苗长到5 cm后进行抚育, 即松土、除草, 清除苗木周边的杂草, 使苗木得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 充分生长。分别于7月和9月再各抚育1次。

2.3.2 管护。

柠条播种后4年内, 幼苗生长缓慢, 要设有专门的护林人员。防止人为危害的同时要对幼林地进行禁牧, 防止牲畜进入林地踩踏幼树。若羊进入新造林地, 会直接啃食幼树, 造成新造林分苗木的损失[5]。

2.3.3 防火。

进入冬季, 林区中的杂草干枯, 在遇到明火的状况下极易燃烧。因此, 在入秋时要砍除过深的杂草。冬季组建专业的防火队伍, 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护, 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 设专人24 h瞭望, 发现火情及时通报、及时扑灭, 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4 成林期管理

柠条生长到第5年开始就进入成林期管理。主要包括采种、平茬。

2.4.1 采种。

柠条从定植后的第4~5年6月开始就进入花期。8月初, 等荚果全部变成深红, 种子无浆并能分成豆粒, 就要及时采收。采收时, 把熟透的荚果从枝头揪下, 收集起来晾晒。把外层果皮破碎, 去除。然后放在通风干燥处保藏。这些种子除留种外, 剩下的可以作为饲料出售。

2.4.2 平茬。

柠条种植5~6年后进行第1次平茬。平茬时把柠条的地上部分用割灌机 (或镰刀) 离地面5 cm处割除。要按照先外边后里边的顺序, 绕着柠条灌木丛一圈一圈地把枝条全部割倒。平茬最好在每年种子采收后的秋末、初冬进行, 平茬周期应视林龄、立地条件、生育状况和经营目的而定。从第1次平茬开始算起, 在黄土丘陵地区4~5年平茬1次;土石山区及沙荒地上5~6年平茬1次。若作为采种基地, 则10年左右平茬1次。这样既能促进植株复壮, 又能延长柠条寿命。把割倒后的柠条捆成捆, 堆放起来, 可以用来加工饲料, 作为冬季及早春补充饲料。柠条平茬后, 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等再次长出新的茎条后就可以作为优良的家畜饲料[6]。

2.5 主要病虫害防治

2.5.1 柠条豆象、柠条小蜂、柠条象鼻虫等害虫。

防治方法: (1) 开花时喷洒50%百治图800~1 000倍液毒杀成虫。5月下旬喷洒50%杀螟松500倍液毒杀幼虫, 并兼治种子小蜂、荚螟等害虫。 (2) 种子采收后, 用溴化烷125 g/m2熏蒸, 薰2~3 d。

2.5.2 柠条叶枯病。

该病发生在柠条叶片上, 初病叶片多角斑, 后期角斑连片, 半叶乃至全叶枯干, 病斑上密生小黑点。该病夏季多发, 多雨高湿发病重。防治方法: (1) 清除病叶烧掉, 可减少传染源。 (2) 喷1∶100~12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

参考文献

[1]牛西午.柠条生物学特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 1998, 13 (4) :122-129.

[2]朱元龙, 王桑, 林永刚.柠条反坡鱼鳞坑直播造林技术要点[J].林业实用技术, 2011 (2) :20-21.

[3]杨民益, 赵军, 林英, 等.柠条造林对比分析[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8 (5) :89-90, 94.

[4]史志翯, 张韬.兰州地区无灌溉荒山柠条直播造林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 2002, 27 (3) :51-53.

[5]孙丽洁, 李艳芬, 刘福玲.柠条造林技术[J].内蒙古林业, 2001 (4) :26-27.

不同地区论文 篇11

关键词:江淮地区;施肥;生产成本;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5-09-02

农业经济效益是反映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相对关系,它一直是农业生产中普遍看重的一项重要目标。当前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分析,虽有过不少报道[1],但都不够系统细化,而且当前对农业经济效益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争议[2-3],在不同地区的评价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4]。因此,本文结合安徽省江淮地区的一种典型种植模式——水稻和油菜轮作的实际,结合小区试验结果,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肥料施用的经济效益差异。

1 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法

1.1 实验设置和施肥处理 实验区的施肥种类分别是:优化施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生物腐殖酸、优化施肥氮磷减量20%+秸秆还田、优化施肥氮磷减量40%+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处理是按照地方农委和农业专家,在测试土壤性质基础上,根据种植的作物,推荐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处理是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叠加秸秆的全量还田,即油菜季的秸秆全部归还到下一季的水稻种植中,水稻季的秸秆全部归还到下一季的油菜种植中;优化施肥+生物腐殖酸处理是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叠加生物腐殖酸(按照20kg/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20%+秸秆还田处理,是实行秸秆的全量还田,同时优化施肥量的基础上氮磷减20%;优化施肥氮磷减量40%+秸秆还田处理,是实行秸秆的全量还田,同时优化施肥量的基础上氮磷减40%。优化施肥的化肥分别为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2%)、氯化钾(含K2O 60%)。

1.2 数据来源 根据实验区,获得作物的产量数据、所需肥料种类和数量数据、用工量、种子、农药等数据;同时结合调研市场获得肥料、种子、农药、人力、油菜籽粒、水稻等价格。

1.3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统计与分析,分别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生产成本、油菜生产成本、水稻生产产值、油菜生产产值、水稻生产利润、油菜生产利润、水稻-油菜轮作制的年利润。

2 农业种植成本分析

2.1 水稻生产成本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的生产成本是存在差异的,肥料是造成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优化+腐殖酸处理的肥料成本高达234元/667m2,优化施肥处理和优化+秸秆还田处理的肥料成本均为134元/667m2,优化减氮磷20%和减40%的分别为100元/667m2和82元/667m2;种子、农药、人力、其它成本都是一样的,均为610元/667m2。不同施肥类型下水稻的生产成本为:优化施肥+生物腐殖酸(844元/667m2)>优化施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744元/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20%+秸秆还田(710元/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40%+秸秆还田(692元/667m2)。

2.2 水稻种植成本分析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施肥方式下水稻的生产成本是存在差异的。其中,优化+腐殖酸处理的肥料成本高达207元/667m2,优化施肥处理和优化+秸秆还田处理的肥料成本均为107元/667m2,优化减氮磷20%和减40%的分别为78元/667m2和65元/667m2;种子、农药、人力、其它成本都是一样的,均为575元/667m2。不同施肥类型下水稻的生产成本为:优化施肥+生物腐殖酸(844元/667m2)>优化施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744元/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20%+秸秆还田(710元/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40%+秸秆还田(692元/667m2)。

3 农业种植产值分析

3.1 水稻产值分析 表3显示,不同施肥类型下的水稻产量是不同的,产值也是不同的。其中,优化+腐殖酸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为648kg/667m2;优化减氮磷40%+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产量最低,为558kg/667m2。不同处理水稻产值的结果表现为:优化施肥+生物腐殖酸(1 556元/667m2)>优化施肥+秸秆还田(1 489元/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20%+秸秆还田(1 410元/667m2)>优化施肥(1 400元/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40%+秸秆还田(1 339元/667m2)。

3.2 油菜产值分析 表4显示,不同施肥类型下的油菜产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产值也是不同的。其中,优化+腐殖酸处理的油菜产量最高,为179kg/667m2;优化减氮磷40%+秸秆还田处理的油菜产量最低,为143kg/667m2。不同处理水稻产值的结果表现为:优化施肥+生物腐殖酸(858元/667m2)>优化施肥+秸秆还田(767元/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20%+秸秆还田(722元/667m2)>优化施肥(695元/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40%+秸秆还田(684元/667m2)。

4 农业种植的利润分析

表5显示,不同作物的种植利润受到施肥的影响。从单季水稻种植来看,利润最高的是优化+秸秆还田的处理方式,达到745元/667m2,其次分别为优化+腐殖酸(712元/667m2)、优化减氮磷20%+秸秆还田(700元/667m2),最低的为优化减氮磷40%+秸秆还田(647元/667m2)。从单季油菜种植的利润来看,优化施肥+生物腐殖酸(146元/667m2)>优化施肥(39元/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40%+秸秆还田(37元/667m2)>优化施肥+秸秆还田(22元/667m2)=优化施肥氮磷减量20%+秸秆还田(22元/667m2)。表5还显示,不同施肥类型下的水稻-油菜种植的年利润也是不同的。其中利润最高的是优化腐殖酸的处理方式,达到858元/667m2,最低的是优化减氮磷40%+秸秆还田(684元/667m2)。另外3种处理方式的利润分别为:优化+秸秆还田处理为767元/667m2,优化减氮磷20%+秸秆还田处理为722元/667m2,优化施肥处理为695元/667m2。

5 结论

(1)不同方式施肥既是造成水稻和油菜种植成本不同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水稻和油菜种植产值差异的重要原因。

(2)实行秸秆还田可以替代一定的化肥施用,秸秆还田可以替代优化施肥的20%氮肥和磷肥,不会减少种植利润。

(3)本文仅对水稻和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未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的环境效益差异进行分析,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殷俊峰,张东红,陶运来.农业产业化视角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经济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4):288-290.

[2]刘新生,郑少锋,崔百胜.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综合指数法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41-44.

[3]胡佳,梁娜,蓝淬.重庆农业经济效益静态评价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6):43-44.

[4]唐莉华,杨大文,孟凡磊.农业区环境-经济综合效益模型构建及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9):43-44.

不同地区论文 篇12

中国的化妆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的妇女已经用妆粉来装饰自己的颜面。化妆能修饰女子的容颜,使之更为姣好美丽,因此深受历代妇女的喜爱。然而,在所有朝代的妆容中,以唐朝的妆容最为突出,而唐朝的妆容又以长安城的妆容为主流。前人研究唐朝多偏重于政治制度、文人诗歌、衣冠服饰等,对于女子妆容的研究资料较少,即使有,大多也是在论述女子服饰中一带而过。唐朝女子妆容多样,大胆夸张,这种开放的风气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是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本文通过唐代诗文的描述记载,并结合壁画、陶俑分析唐代长安地区不同阶段的女子妆容变化,可以更为深刻地体现这种特点。

一、初唐——以淡妆为主,整体含蓄婉约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唐朝。当时唐朝的很多朝臣都曾是隋朝遗老,就连李渊本人也曾在隋朝担任官职,因此他们对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感情,隋朝的很多东西都被沿承下来,包括隋朝的都城——长安。

高祖武德年间,由于长安地区刚经历改朝换代的动荡与战乱,国力依然衰弱,人们忙于恢复生产力而无心闲娱,因此女子妆容变化不大,多承前朝遗风。

太宗贞观之后,国力渐渐恢复,对外经济逐步发展,女子妆容趋向多样,但整体依然以淡妆为主,其类型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淡涂铅粉的白妆,一是淡涂胭脂的红妆。

白妆,即单以铅粉傅面,显得脸更为洁白可爱的妆容。古人尚白,《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韦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描写的都是这种皮肤白的美女。

古时女子化白妆所用的粉底主要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米粉,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是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也称“铅粉”[1]。

阎立本取材于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在长安会见吐鲁番使臣时所绘的《步辇图》(见图1.1)里的妆容就是此款 :画中女子身形清癯,脸上淡涂铅粉,眉毛偏细,神态各一,洋溢着浓厚的青春气息。

同样,燕妃墓(671年)墓室后甬道东壁《掮柳枝女侍图》(见图1.2) 及后甬道西壁《持花女侍图》中的女侍化的也是这款妆容。

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对这种妆容进行了深具画面感的描述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由此可见,女子画白妆、描细眉在唐代初期的长安地区也曾是一大时尚热点。

红妆,是以胭脂傅面的一种妆容。胭脂,也称焉支、烟支、燕支、燕脂、阏支、烟脂、臙脂[2]。汉代时从西域传入中原,由红蓝花制成。胭脂傅在脸上,能使脸看起来更有血色,更为明媚动人,因此在妇女界中备受欢迎。因女子喜欢在脸上化红妆的缘故,“红颜”一词也成为了女性的代名词。

初唐时期,女子化红妆时主要在额头、眼睑、脸颊、下颏这四个部位择一处或几处点染胭脂,以突出脸部轮廓,增强脸部吸引力。初唐长安出土的墓室壁画中常见这种化法,如李思摩墓(647年)墓室西壁的《弹琵琶女伎图》(见图1.3)里的女伎额际、上下眼睑、脸颊、下颏均施胭脂,化的就是这种全套红妆 ;当然也有仅在眼睑、脸颊、下颏处点染胭脂的,如新城公主墓(663年)五过洞东壁北幅《两相从二女侍图》的侍女脸上的妆容 ;但更多的仅是在脸颊及眼睑处淡施胭脂,如李思摩墓南壁西侧《执扇侍女图》(见图1.5)的女侍、段简壁墓三天井东壁南段《侍女图》的女侍、新城公主墓墓室南壁西侧《群侍图》之一右侧的女侍,她们脸上化的都是这种简洁淡雅的红妆。

长安女子在化妆时除了在脸上傅粉外,还会在脸上增加各种别致的面饰。杨温墓墓室东壁《七侍女图》(见图1.6)中就有在额际点染胭脂,两颊边画斜红的妆饰。韦贵妃墓(666年)后墓室东壁南幅《侍奉女主图》中间的女主额贴花钿,面施胭脂,腮点笑靥,在这精致的面饰的陪衬下,使得她神情中透出一股难言的优雅的气质(见图1.6)。关于面饰的起源《酉阳杂俎》有 :“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唐上官昭容所制,以掩点迹也[3]”的说法,但从墓室出土的壁画来看此种说法并非属实。(图1.1《步辇图》中涂白妆的宫女)

二、盛唐——开放创新,张扬多样

盛唐时期,国家综合实力发展到了顶峰,不同民族间的交流更为密切,“九天阊阖开宫阙,万国衣冠拜冕旒”是当时时代的最好写照。由于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开放,女着男装、靓妆出行、坦胸露乳的现象在当时并非罕事。如果这放在唐代以前的话,是难以想象的。因为《礼记·内则》明确规定说 :“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而盛唐的女性对此规定却视若无睹,外出时连最后一道遮脸的防线——帷帽都不用了,直接靓妆出行。统治者虽头疼,对此却无可奈何,只好任其发展,《旧唐书·舆服志》记载道 :“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或有着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4]。”

盛唐女性追求美的步伐还不止于此,由于当时生活条件好的缘故,女性的体态趋向丰腴,并掀起了一股“以胖为美”的热潮。女子身形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妆容,这一时期的妆容主要表现为高额、细眉、大髻,红妆的妆容更为红艳。苏思勖墓(745年)就出土了梳倭堕髻,脸涂红妆的仕女壁画。西安市西郊纺织厂出土的三彩釉陶女立俑化的也是这种浓厚的红妆 ( 见图1.7)。

除此之后还有一些另类的妆容,如啼妆和泪妆。《中华古今注》说 :“又太真偏梳朵子,作啼妆[5]。”啼妆是始于东汉的一种妆容,由梁冀的妻子孙寿所创。《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6]。”至于这种妆容的化法在《后汉书·五行志一》也有记载 :“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6]”,即女性在化妆时淡涂胭脂在眼睛下面,看上去就好像刚哭过一样,增楚楚可怜之感。除啼妆外,还有一种叫泪妆。泪妆是白妆的一种,在盛唐时期一度流行。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宫中妃嫔辈,施素粉于两颊,号泪妆[7]。”

除了泪妆外,还有一种素面朝天不施胭脂仅描蛾眉的妆容,此例可见唐玄宗的宠妃虢国夫人。天宝年间,虢国夫人自持美丽,嫌弃脂粉会玷污她的容颜,仅淡描眉毛便进宫面圣。张祜《集灵台》有云 :“虢国夫人承主恩 , 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虢国夫人的做法并非无道理可言,古时用来涂脸的脂粉大多都添加了铅粉,以增强黏性。《齐名要术》作紫粉法中配有一定比例的胡粉(即铅粉),并解释说“不著胡粉,不著人面”,意思是说,不掺入胡粉,就不容易使紫粉牢固地附着于人的脸面[2]。但是众所周知铅粉有毒性,如果长久在脸上涂抹的话,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也正是虢国夫人嫌弃脂粉的原因之一。

虽然虢国夫人不喜欢在脸上涂抹脂粉,但是她却非常重视画眉。自古以来人们对眉毛就非常看重,《春秋元命苞》曰 :“天有摄提,人有两眉,为人表候。”在他们看来,双眉是人的人命的表面徽象,预示人的长寿与否[2]。唐玄宗本人就有眉癖,张泌《妆楼记》:“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横云、斜月皆其名[8]。”所以说,也难怪虢国夫人别的妆容可以不化,但眉形一定要画的原因了。

三、中晚唐——兼收胡风,大胆夸张

中晚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国力开始衰落,加上政局黑暗,藩镇动荡,即使有不少励精图治的皇帝,却也难以挽救大唐的没落。这一时期的女子妆容主要以红妆为主,吸收异邦元素,风格标新立异,体现了长安女子大胆追求时尚的个性。

元和时世妆就是这一时期标新立异妆容的突出代表。《新唐书·五行志》记载说 :“元和末,妇人为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朱粉,惟以乌膏注唇,状似悲啼者[10]。”元和时世妆一出现就遭到了当时无数文人墨客的抨击,其中最具代表的文章就是白居易的《时世妆》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垂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幸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椎髻面赭非华风。”白居易在诗中对此妆容进行了深刻的反讽,认为这种怪异的妆容不是华夏儿女应有的。和白居易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他的好朋友元稹。元稹在寄给白居易的书信中说 :“近世妇人,晕淡眉目,绾约头鬓,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异”,同样觉得现今妇人的装扮令人难以接受。

如果你觉得元和时世妆已经让你突破想象那你就错了,流行于长庆元年的血晕妆才真正让你大开眼界。《唐语林·补遗》记载道 :“长庆中,……妇人去眉,口丹紫三四横约于目上下,谓之血晕妆[10]。”妇女在化妆时把自己的眉毛去掉,在眼睛上下画三四条或红或紫的线条,看上去就好像被什么抓伤了一样,给人一种鲜血斑斑的伤痕感。

但不管元和时世妆和长庆血晕妆有多么新奇怪异,这一时期的妆容还是以艳丽的红妆为主,“傅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元稹《恨妆成》)、“金缕浓薰百和香,脸红眉黛一时新”(罗虬《比红儿》)、“射生宫女宿红妆,请得新弓各自张”(王建《宫词》),可见在诗人眼中,红妆还是比较符合他们审美的。

对于妆容来说,斜红的修饰是不可少的。“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莫伤垂”(元稹《有所教》)、“一抹斜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罗虬《比红儿》)、“圆鬟垂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白居易《时世妆》),从这些诗句中可以感受到斜红对脸的修饰作用。

除此之外,花钿也是中晚唐妇女们所喜爱的妆饰。这在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晚唐的《宫乐图》都可以看到相关实例。王建在《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鸳鸯比翼人初帖,蛱蝶重飞样未传。况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中对花钿的形状、手感、重量等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除了脸妆外,中晚唐妆容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眉形了。在此,首先一提的是在元和年间走红长安城的八字眉。对于八字眉,很多人都不陌生,不少诗人对此也有过描述,“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白居易《时世妆》)、“金丹拟驻千年貌,宝镜休匀八字眉”(韦应物《送宫人入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李商隐《蝶》)。很多人认为八字眉是在元和年间出现的,但从韦应物的诗句中却可得知,八字眉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元和。不仅如此,八字眉在《宫乐图》中还有实例,左二吹笙的宫女所画的 就是八字 眉(见图1.8)。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在《簪花仕女图》、《引路菩萨图》中广为人后人所知的桂叶眉 ( 见图1.9)。这种眉形整体粗短,倒八字形,是中晚唐粗眉的另类代表。

结语

从初唐到中晚唐,从含蓄婉约到雍容华贵,唐代女子对于妆容的大胆创新不仅反映了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长安其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更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风气的开放。唐代对于女性的宽容程度是前朝所未有的,女子不仅可以着男装、露面出行、参与男性的社会活动(如打马球),还可以离婚再嫁、入仕为官等。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唐代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开明,女性地位的提高,才为长安女子追求美提供了必不缺少的条件,并给唐妆史的发展添上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摘要:本文从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时期着手,根据现存的诗歌文献、长安出土的墓室壁画、与之相关的考古资料等对唐代长安地区的女子妆容进行浅要的分析论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通过研究唐代长安地区的女子妆容可以透视出当时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让我们对这个朝代人们生活的精神风貌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上一篇: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下一篇:中小学教学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