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地区论文(共7篇)
南江地区论文 篇1
四川盆地灯影组地层位于叠合盆地底部, 埋藏深、成岩作用时间长, 经历多期次构造作用影响, 是世界上最老的储集层之一[1]。经过50 多年的勘探, 仅在威远、资阳地区发现气藏, 总体勘探效果不佳, 勘探前景倍受关注[2—6]。同时, 震旦-寒武系的分界线通常划在灯影组顶部, 灯影组是一个“跨时”的地层单位, 针对界线处地层的研究从未停止过[7,8]。因此, 对灯影组顶部岩石特征及沉积相的分析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探及地层划分提供基础依据, 并对了解该时期的成矿作用、生物演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江地区内灯影组地层发育良好, 分布面积较广, 基于此, 本论文以南江地区灯影组三段地层为研究对象, 对其岩石地层特征及沉积相进行分析。
1 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扬子克拉通东北缘, 所处的大地构造十分引人瞩目, 该区北侧为米仓山前缘构造带和东西向秦岭造山带, 东侧为北西向大巴山弧形推覆构造带, 西侧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和北东向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南侧为四川盆地, 总体上是一造山带和盆地的过渡带。现有资料表明[9,10], 本区先后经历了五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 1晚太古-早元古代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阶段; 2晋宁-澄江期克拉通褶皱基底形成阶段; 3澄江期大陆裂谷形成阶段; 4晚震旦世-中三叠世克拉通盖层形成阶段; 5印支运动以来陆内盆山耦合-推覆构造阶段, 构造活动强烈, 多期活动叠加或置换。
研究区内普遍缺失南华系 ( 原震旦系下统) [11]地层, 震旦统 ( 原震旦系上统) 地层直接覆盖于米仓山结晶-变质基底之上[12]; 古生界的加里东-海西运动及三叠系晚期的印支运动使研究区普遍抬升, 缺失了中晚志留纪-石炭纪部分地层和侏罗纪遂宁组以后的地层。综上, 研究区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出露震旦系、寒武系中下统、奥陶系中上统、志留系下统、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以及零星分布的第四系地层。研究区内灯影组地层大量出露, 并且呈北东向分布于米仓山基底边缘。实测杨坝剖面A位于杨坝镇 ( 图1) [8,13]。
2 灯影组三段地层特征
2. 1 杨坝灯影组剖面整体特征
对于灯影组内部岩石地层有多种划分方案[4,12—15], 杨坝剖面灯影组地层顶底界清楚, 具有代表性, 与上覆寒武系郭家坝组 ( 筇竹寺组) 碳质页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与下伏观音崖组的硅泥质石英细砂岩夹泥质粉砂岩呈整合接触。参照1∶ 5 万区调报告 ( 南江县幅) [13]中对杨坝剖面的划分方案对其进行详细观察并进行地层划分, 将南江杨坝灯影组剖面根据岩性特征划分为三段, 由下至上划分为灯一段 ( Z2d2n1) 、灯二段 ( Z2d2n2) 、灯三段 ( Z2d2n3) , 灯影组一段岩性及厚度都较稳定, 下部主要为灰、灰白色中厚层纹层状及葡萄状或皮壳状渗流白云岩, 上部主要为灰色中厚层石英砂质白云岩、砂屑泥微晶白云岩夹微晶白云岩, 为一套潮间-潮上带沉积; 灯影组二段在南江杨坝一带较厚, 但地层风化严重, 岩性主要以黄灰色中层含砾云质砂岩及中-薄层粉砂质泥岩为主, 为一套潮下混合带至台盆环境沉积, 海水相对较深; 灯影组三段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中厚层夹块状白云岩, 白云岩类型多样, 含有大量硅质条带或纹层, 占 ( 20 ~ 40) % 不等, 且顶部含磷白云岩中发现小壳动物化石 ( 经室内鉴定主要为小软舌螺为主) 。
图 1 四川省南江县杨坝-沙滩地区地质简图 ( 据庞艳春等,2010) Pt- Z1为中上元古界; Z1为下震旦统; Z2g 为观音崖组; Z2d 为灯影组;ε1q为筇竹寺组;ε1x-ε2d为下寒武统仙女洞组 - 中寒武统陡坡寺组; O 为奥陶系; S 为志留系; P 为二叠系; T 为三叠系; A 为实测杨坝剖面
2. 2 实测灯影组三段剖面特征
在详细观察与地层划分基础上, 选取相对出露较好、层序清楚、未受明显构造断裂影响的灯影组三段岩层进行实测, 剖面始于南江县杨坝镇南侧的公路拐弯处, 顺公路向下, 止于杨坝镇南侧的观音庙对岸。实测导线长度为211 m, 灯影组三段厚度约为170 m, 与上覆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碳质页岩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清楚 ( 界线位于剖面对岸观音庙一侧) , 与下伏灯影组二段黄灰色中层含砾白云质长石石英砂岩及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呈整合接触。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将灯影组三段地层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及10个小层 ( 图2) , 三个岩性段特征为: 下部 ( 1 ~ 6 层) 以粉-微晶、泥微晶白云岩为主; 中部 ( 7 ~ 8 层) 以砂屑白云岩为主, 局部可见角砾状泥微晶白云岩; 上部 ( 9 ~ 10) 以硅化细-粉晶白云岩、硅化叠层藻白云岩为主, 部分层位还发育有角砾状粉微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 剖面顶部含磷白云岩中含有大量小壳动物化石; 岩层中发育纹层状、条带状、藻叠层及缝合线等构造。
3 灯影组三段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
根据21 块手标本的详细观察描述和10 件薄片鉴定资料, 南江地区灯影组三段地层全由白云岩组成, 可将本区白云岩划分为晶粒白云岩、颗粒白云岩、硅化 ( 含硅) 白云岩3 大类及粉-微晶白云岩、泥微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硅化细-粉晶白云岩、硅化叠层藻白云岩6 种类型。各类岩石中以颗粒白云岩及重结晶成因的白云岩为灯影组三段储层中最要的储集岩, 角砾状白云岩是灯影组三段最具特色的储集岩。
3. 1 晶粒白云岩类
在灯影组三段地层中晶粒白云岩普遍发育, 岩石结构单一, 常具有纹层状、条带状构造及锯齿状压溶缝合线构造, 由于重结晶程度不一, 晶粒粒径变化较大, 从泥晶白云石到中晶白云石均有分布, 实测剖面中包含泥微晶白云岩、粉-微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三种晶粒白云岩
1 为白云岩; 2 为含铁质白云岩; 3 为硅化 ( 含硅) 白云岩; 4 为含磷白云岩; 5 为条带状白云岩; 6 为角砾状白云岩; 7 为碳化;8 为藻白云岩; 9 为砂岩; 10 为粉砂质泥岩; 11 为碳质页岩; 12 为薄层; 13 为中层; 14 为厚层
3.1.1粉-微晶白云岩
此种类型的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实测剖面上的1 ~ 4层 ( 图3A) , 由粉晶白云石组成, 占95% 以上, 晶粒以半自形为主、局部它形。此种白云岩主要是产出于低能环境中, 如滩后泻湖。
3. 1. 2 泥微晶白云岩
此种类型的白云岩在实测灯影组三段剖面上分布广泛, 各层均有出现。由粒径小于0. 03 mm的泥微晶白云石组成, 占95% 以上, 岩石中发育少量裂缝, 由于后期硅化及充填作用, 沥青质、石英颗粒、方解石矿物颗粒充填于这些裂缝中, 石英颗粒充填于裂缝边缘及其中, 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形成期次 ( 图3B) 。这种泥微晶白云岩多出现在低能环境之中, 如受保护的浅水泻湖、陆棚以及较深水的滨外盆地中。
3. 1. 3 中-细晶白云岩
此种类型的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实测剖面顶部。又称砂糖状白云岩, 白云石多呈半自形镶嵌状, 少数为自形或它形, 有些晶粒具雾心亮边结构且有残余纹层理; 常发育有晶间溶孔且被沥青物质充填 ( 图3C) 。
以上三种晶粒结构类型的白云岩: 粉晶及以下粒径的白云岩一般是原生或准同生时期形成的[16];粉晶以上的白云岩一般是次生的, 即重结晶或交代作用的产物。
3. 2 颗粒白云岩类
3. 2. 1 含石英粉微晶砂屑白云岩
含石英粉微晶砂屑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实测剖面的7 ~ 8 层。手标本多为灰至深灰色, 块状构造; 镜下颗粒具砂屑结构, 砂屑颗粒含量大于50% , 大小不一, 分布不均, 并且多由粉-微晶白云石 ( 图3D、E) 组成, 砂屑颗粒的磨圆程度中等, 分选程度中等-差; 颗粒间的胶结物为泥微晶结构, 局部可见藻类化石 ( 图3F) , 岩石多为泥晶基质支撑结构, 局部颗粒支撑。硅化现象 ( 图3G) 严重, 表现为在次生孔隙边缘或内部充填硅质矿物 ( 放射状玉髓、小米粒状燧石或石英) 颗粒; 局部地方受重结晶作用改造 ( 图3G) , 使得岩石粒径变大, 砂屑颗粒之间及砂屑与基质之间的边界模糊不清, 只能看见原始轮廓; 大量干沥青的存在表明这些孔隙曾是古油气藏的存储空间, 除此之外还可见黄铁矿细小颗粒。此类型岩石多形成于水动力较强的环境如浅水台地、浅滩、潮间带下部以及潮汐水道内, 并经过短距离搬运作用。
3. 2. 2 角砾状白云岩
此类型岩石主要分布于实测灯影组三段剖面的6 层、7 层及10 层下部。手标本多为灰白色、角砾结构、块状构造 ( 图4) ; 角砾颗粒含量> 50% , 角砾大小不一, 成分为粉-微晶或泥微晶白云石, 角砾分选磨圆程度都为中等-差, 颗粒之间的填隙物为深灰色泥微晶白云岩, 沿岩石裂隙充填在角砾周围, 多已经碳化和沥青化 ( 图3H) ; 纵向上这种角砾状白云岩常向灰白色夹深灰色条带状白云岩 ( 图3I) 过渡。
四川地矿局南江县幅1∶ 5 万区调报告 ( 1995) 杨坝-观音庙剖面描述中将此类型白云岩命名为“假角砾状白云岩”。对于此种白云岩的成因, 前人多认为与区域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密切相关[5,6,12,17,18], 震旦纪末期由于受到桐湾运动二幕抬升暴露的影响, 使得四川盆地内大部分灯影组地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及淋滤, 南江地区灯影组上部地层受剥蚀程度弱, 仅有少量缺失, 且与寒武系筇竹寺组之间呈岩溶平行不整合接触, 并存在一个古岩溶暴露面, 这为大气水岩溶作用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灯影组三段地层中次生溶孔的大量存在也为这种成因机制提供了依据。
3. 3 硅化 ( 含硅) 白云岩类
杨坝灯影组三段剖面中白云岩普遍发生了不同程度、不同时期的硅化。同时, 二氧化硅的含量不同与成因有一定关系, 杨坝剖面所发育的硅化 ( 含硅) 白云岩, Si O2含量通常小于25% , 根据硅化表现、上下岩层矿物组成等特征, 认为此种白云岩是成岩作用早期被富含硅质的流体发生交代作用后的产物[19]。实测剖面上部7 ~ 10 层硅化现象比中下部显著。
3. 3. 1 硅化细-粉晶白云岩
岩石中矿物成分白云石含量87% , 沥青3% , 石英10% , 黄铁矿< 1% ; 岩石具细-粉晶结构, 发育雾心亮边结构, 说明岩石中原始沉积矿物多发生交代或重结晶作用; 硅质颗粒主要为极细粒石英, 硅化作用具有不均一性, 主要呈团块状无序硅化 ( 图3J) 。
3. 3. 2 硅化叠层藻白云岩
硅化叠层藻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实测剖面的9 ~10 层。手标本表现为水平或弯曲的深灰色及灰白色纹层频繁互层, 镜下叠层构造呈水平-波状, 侧向延伸较差, 纹层明暗相间, 暗色为富藻纹层, 由一些不规则的丝状或球状藻类物质组成, 浅色为富屑纹层, 由泥晶白云石集合体组成。硅化作用选择性硅化富屑纹层, 硅质颗粒主要为极细粒石英 ( 图3K) 或隐晶质石英 ( 图3L) , 此种形态的叠层石一般生长环境的水动力条件较弱, 多属潮间带上部的产物。
4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研究表明, 南江地区在震旦纪灯影期位于上扬子碳酸盐台地 ( 川黔碳酸盐台地) 之中[20], 主体为泻湖-潮坪发育的局限台地, 且岩性主要为碳酸盐沉积, 其次为泥质沉积和硅质沉积。灯影组晚期, 地壳上升-南江上升运动[21], 在滇东、川西、川北及陕南等地表现特别明显, 发育一层厚数米至数十米的陆源碎屑岩, 在实测剖面南江杨坝地区灯影组二段中就发育了一套约40 米的长石石英砂岩, 这次地壳短暂上升之后, 又继续下沉, 遭受海侵, 仍为清水碳酸盐沉积, 以微晶白云岩为主, 但藻类仅局部较发育, 硅质增多[22], 常见白云岩中夹硅质条带, 在实测剖面灯影组三段地层中此特点极其明显。
A 为粉-微晶白云岩,咸化泻湖微相,杨坝剖面第 2 层,普通薄片 ( + ) ,B 为泥微晶白云岩,方解石 ( 白色箭头) 、不同期次石英颗粒 ( 黄色、绿色箭头) 及沥青充填于裂缝中,咸化泻湖微相,杨坝剖面第 5 层,普通薄片 ( + ) ,C 为中-细晶白云岩,晶间溶孔中充填沥青 ( 黄色箭头) ,杨坝剖面第 9 层,普通薄片 ( - ) ,D、E、F、G 为砂屑白云岩,其中,D 为砂屑颗粒由粉晶白云石组成 ( 黄色箭头) ; E 为砂屑颗粒由泥微晶白云石组成 ( 黄色箭头) ; F 为藻类化石 ( 黄色箭头) ; G 为硅化现象及重结晶作用改造现象; 砂屑滩微相,杨坝剖面第 8 层,普通薄片 ( + ) ,H 为角砾状白云岩,杨坝剖面第 6 层,野外照片,I 为条带状白云岩,杨坝剖面第 6 层,野外照片. J) 硅化细-粉晶白云岩,极细粒石英颗粒 ( 黄色箭头) 杨坝剖面第 9 层,普通薄片 ( + ) ,K、L 为硅化叠层藻白云岩,由富屑纹层 ( 黄色箭头) 及富藻纹层 ( 绿色箭头) 组成,硅化作用选择性硅化富屑纹层,硅质颗粒主要为极细粒石英 ( 图 3K 黄色箭头) 或隐晶质石英 ( 图 3L 黄色箭头) ,潮间带,杨坝剖面第 9 层,普通薄片 ( + )
综合了塔克 ( 1985) 提出的碳酸盐相模式, 以及国内许多学者在对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岩相古地理、沉积相模式等深入研究后提出的沉积相及微相的划分方案[22], 对研究区灯影组三段进行了沉积相及微相划分, 实测灯影组三段剖面白云岩为一套发育在碳酸盐台地-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 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泻湖、浅水碳酸盐砂滩、潮坪三种亚相, 并可识别出咸化泻湖、砂屑滩、潮间带三种沉积微相。
4. 1 泻湖亚相
泻湖位于障壁岛 ( 礁或碳酸盐砂滩) 之后的潮下低能区, 由于障壁岛或浅滩的遮拦作用, 水体闭塞, 循环不畅, 水体能量总体不高, 能沉积碳酸盐的泻湖多为咸化泻湖。实测剖面灯影组三段底部1 ~6 层产出于这种咸化泻湖环境, 岩性以发育同生或准同生期形成的粉-微晶白云岩 ( 图3A) 和泥微晶白云岩 ( 图3B) 为特征。沉积构造主要发育水平纹层, 局部可见条带状构造 ( 图3I) 及压溶缝合线构造。此亚相多与潮坪、浅滩相伴产出。
4. 2 浅水碳酸盐砂滩亚相
塔克 ( 1985) 提出开阔台地中局部的海底高地可以出现浅水碳酸盐砂滩沉积, 这种浅滩沉积水体能量相对滩后的泻湖能量较高, 位于浪基面以上受潮汐和波浪作用的影响, 以发育多种颗粒岩为典型特征; 根据颗粒成分可细分出鲕粒滩、砂屑滩、砂砾屑滩和生屑滩等微相类型。实习剖面灯影组三段的7 ~ 8 层产出于此浅滩亚相的砂屑滩微相环境中, 以发育深灰色中薄层含石英粉微晶砂屑白云岩 ( 图3D、E、F、G ) 为其标志, 其中砂屑颗粒含量大于50% , 是来自盆内不同地方的粉晶白云岩及泥微晶白云岩经机械破碎的产物, 磨圆程度中等, 分选程度中等-差, 岩石具条带状构造, 且后期多发生硅化及黄铁矿化。
4. 3 潮坪亚相
潮坪亚相指地形平坦、随潮汐涨落而周期性淹没的环境, 位于泻湖周围、障壁岛 ( 礁、滩、沙坝) 内侧及其上部, 潮上带和潮间带是潮坪的主体。实测剖面9 ~ 10 层岩石产出于此环境, 以发育纹层状、波状的叠层藻白云岩 ( 图3K、L) 为其标志, 颜色呈浅灰、灰、灰白色, 藻类以斑点藻属为主。气候潮湿时出现的叠层藻白云岩, 水动力条件对叠层构造的形态有很大的影响, 剖面中出现的纹层状、波状的叠层石形态表明生长环境的水动力条件较弱, 多属潮间带上部的产物。
5 结论
通过对研究区灯影组三段的岩石特征及沉积相的分析研究, 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
( 1) 研究区灯影组三段的白云岩种类丰富, 包含了不同粒径的晶粒白云岩、砂屑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硅化细-粉晶白云岩及硅化叠层藻白云岩等岩石类型; 并且发育有纹层状、条带状、藻叠层状及缝合线等多种沉积构造。
( 2) 对实测剖面灯影组三段白云岩进行了沉积相及环境的划分。南江杨坝地区灯影组三段白云岩为一套发育在碳酸盐台地-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岩沉积, 发育有泻湖、浅水碳酸盐砂滩、潮坪三种亚相, 其中包括咸化泻湖、砂屑滩、潮间带三种沉积微相, 总体上从底到顶为一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
摘要:南江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东北缘, 该区灯影组三段发育了一套以白云岩为主的沉积岩层。通过对杨坝剖面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的研究,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认为该区灯影组三段可分为三个岩性段:下部以粉-微晶、泥微晶白云岩为主;中部以砂屑白云岩为主, 局部可见角砾状泥微晶白云岩;上部以硅化细-粉晶白云岩、硅化叠层藻白云岩为主, 部分层位发育角砾状粉微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岩层中主要发育纹层状、条带状、藻叠层及缝合线构造;并且认为研究区灯影组三段地层发育在碳酸盐台地-陆表海环境中, 从底到顶可识别出泻湖、浅水碳酸盐砂滩、潮坪三种亚相的沉积。总体上为一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
关键词:南江地区,杨坝剖面,灯影组三段,岩石特征,沉积环境
南江黄羊饲养管理 篇2
羊舍的建设应符合肉用山羊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养羊场应根据生产特点、经营管理方式等进行选址、建设。
2 饲养方式
2.1 放牧加补饲
南江黄羊采食力强、采食面广, 多种灌木、树枝嫩叶、野草及农副秸秆黄江黄羊都爱吃。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式适合草场丰茂的地区。
2.2 半舍饲半放牧
此方式适于丘陵和地势较平坦的农区, 有零星的田间草地、房前屋后有小块牧地及农田间有插花地的可采用拴牧方式进行限制性放牧。
2.3 全舍饲
适合产粮区和人口较为密集的农区。若能解决好饲草饲料来源, 则全舍饲是一种很好的饲养方式。
3 饲养管理
3.1 种公羊饲养管理
配种期要保证种公羊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在18%以上。休闲期应补给种公羊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2 繁殖母羊饲养管理
空怀期母羊保持中等以上体况, 受胎率可达80%~85%。怀孕前期保证母羊及胎儿所需营养供给。母羊怀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快, 故怀孕后期母羊的饲养管理也应加强。
3.3 哺乳羔羊饲养管理
及早让羔羊吃上初乳, 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和抗体, 其不仅有轻泻作用, 还有利于胎粪排除。羔羊出生一周后要注意补给优质嫩草, 以锻炼消化系统。羔羊吮食初乳后可口服适合的抗生素, 一周后分次注射口蹄疫疫苗、羊三联苗、羊痘疫苗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等。
3.4 肥育肉羊饲养管理
实行放牧育肥的, 要求羊每天有10 h以上的放牧时间。舍饲育肥的, 一般要求配 (混) 合饲料占45%, 粗料及其他占55%。
3.5 过渡羊及后备羊饲养管理
过渡羊指刚断奶至5月龄的羊, 对过渡羊应延长使用人工乳的时间, 提高饲料中优质牧草的比重, 并注重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供应。后备羊指12月龄公羊、10月龄母羊, 对后备羊应特别注重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的调控, 以确保其组织器官尽快发育完善。
4 疾病防制
临床上羊病可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 其中危害最大的传染病有羊口蹄疫、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传染性脓疱病 (口疮) 、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 (软肾病) 、羊快疫、羊猝狙、羊钩端螺旋体病等。羊常见的寄生虫病有肝片吸虫病、绦虫病、多头蚴病 (脑包虫病) 、肺线虫病、疥螨病、毛虱病等。
防制传染病一是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二是搞好药物预防, 三是严格入群检疫, 四是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消毒。
防制寄生虫病一是定期驱虫和药浴, 二是控制和消灭中间宿主, 三是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
南江黄山羊口疮病因及防治 篇3
1 典型病例
通江县某养殖场2015年饲养黄山羊108头,在3月初,有几只羊突发搔痒,接着口鼻处破溃生疮,短暂的几天时间扩散到几十只羊。
2 临床症状
在吃饲料草时口腔有疼痛的表现。口腔检查可见粘膜及舌面上有芝麻大小的红点,口腔流涎,精神倦怠,采食饲草受到严重影响,口腔外口角边也发现黄豆大小的水泡,嘴唇肿胀,水泡破裂后形成疡面,继后结痂,由于嘴巴经常张开导致结痂并产生裂缝,流出血水,口腔粘膜及舌面也会有红色的水肿块。体温可达40℃以上,病情严重时精神萎靡不振,逐渐消瘦,卧地不起,最后导致死亡。
3 病因分析
3.1 病菌感染
也就是直接接触传染源而发病,当健康羊只与病羊或带毒羊只接触后,主要通过接触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发病,病畜的皮毛、尸体、污染的饲料、饮水、牧地、用具等可成为传播媒介。
3.2 检疫不严而引起
在引种和平时的检疫工作中,由于检疫不严,引入病羊或带毒羊,或者利用被病羊污染的厩舍或牧场、水源,常常引起该病的发生。
3.3 饲养管理不善
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常因不经意地使羊的皮肤、粘膜受到损伤,饲料或垫草中存在大量的芒刺,以及对矿物质饲料添加不够,导致羊只缺乏矿物质饲料或微量元素,产生异嗜或啃墙,不注意卫生等而感染发病,加之对羊舍和用具消毒不严,给病毒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因而造成该病的发生。
3.4 防疫措施不完善
当前由于各地的防疫措施滞后,在对山羊的防疫中,出现防疫漏洞,几乎不进行山羊口疮疫苗的免疫接种,因而导致本病传染和流行。
3.5 缺少放牧时间
冬春季节草料减少,羊子关在圈舍内的时间过长,缺乏运动,青草吃食太少。
4 治疗
4.1 西医治疗
(1)首先用0.1%的高锰酸钾液每天2次反复冲洗患部(如果已结痂的,应先将患部结痂剥去后再用高锰酸钾冲洗干净)。
(2)用1%的龙胆紫溶液1天2~3次涂抹患部。山茶油或芝麻油250ml、牛黄解毒片、VB2片、冰硼散混合涂口腔;或用碘甘油涂擦;还可以用酒精加敌百虫粉调涂患部。
(3)灌服牛黄解毒片、VB2片每只羊每次各2~3片,1日2次。
(4)体温升高的病羊,可肌肉注射退热药和抗菌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和安基比林等)。严重的用病毒灵5~10ml+庆大5~10ml+地塞米松2.5~5ml)或者核黄素注射液5~10ml,1天1次,用药量看山羊大小及病情而定。
4.2 中医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分别以清热解毒、防腐生肌、提高免疫力。利用中草药方剂治疗效果很好。一般选用黄柏30g、石膏30g、葛根20g、大青叶25g、黄连20g、龙胆草30g、车前草30g、知母30g、板蓝根25g等配伍煎汤饮服。外有佩兰、儿茶、雄黄、青黛、冰片各等分用蜂蜜调匀涂擦患部1日1次。
5 预防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禁止从疫区引进羊或购入饲料、畜产品。严格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购入检疫,做好消毒工作。从外地引进的羊应隔离观察2~3周,并严格消毒,经检疫证明无病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养。疫区内的健康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2)隔离消毒。隔离病羊,对病羊污染过的羊舍、饲料、用具、场地等彻底消毒。
浅析南江县农村居住环境 篇4
1.1 概念解释
农业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二是农村农作物生产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1]。农业污染最直观的载体则是表现在农村居住环境指标上。
1.2 研究方法
针对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资料长期以来的缺失或失真,进而导致资料参考价值不高的问题,本文作者采取了实地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获得更具真实、全面的分析。为了分析南江县地区农村居住环境问题,本文作者有针对性的采取走访及设计了调查问卷,并与南江县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
2 南江县农居环境
2.1 有机物质污染严重
南江县作为一个农业县,首先家庭农场现象明显,家庭兼养殖猪、牛、羊、鸡鸭等,用以换取收入或者补充生活所需肉食品。另外村落里还存在养殖大户,养殖数量规模由数十只到百不等,由于农民养殖资金少、利润低、经营者管理意识落后,牲畜排泄粪便处理基本靠堆积和直接排放入河流等[2],不仅产生恶臭,滋生大量蚊虫,还污染水体。
2.2 乡镇企业污染
南江县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低,全县GDP主要依赖于工矿企业增值,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冶金矿山公司、竹坝铁矿以及一些水泥、石材加工产业。由于这些乡镇企业地处偏远,检查不严格,污染物排量过多、污染物处理不规范。
3 南江县农居环境总结
总得来说,南江县农村居住环境较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农民文化素质低,环保意识不强
据调查,全县18-45岁农村居民80%流出,在外地工作或者上学。留下的4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在小学及以下,该年纪人群,对污染问题感应度很低。比如,在该地区,人居房屋和牲畜房屋紧凑,由于通风、消毒问题不到位,牲畜粪便处理基本集中露天堆积或者填压在圈中。在夏季,蚊虫滋生严重,区域空气恶臭。南江地区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仅为6430元。仅仅为全国水平的60%左右,据调查,农民收入恩格尔系数达到70%。农民收入水平低,导致农民不愿意支付多余的钱治理居住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农村垃圾处理池,分类处理,农村居民用水未经处理,泥沙、微生物含量高[3],并且,随意拦截改道河流,造成断流现象。
3.2 政府措施缺位
地处偏远山区。对工矿企业的监管在很大程度上在人力、财力或者人情原则下松懈。另外,由于财政资金的紧缺,并且财政资金主要目标是放在增长经济,而非保护资源环境,在农村应该普及的设施缺失,比如,农村生活用水、垃圾处理未到位。
3.3 农业防治污染体系和技术支撑不健全
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农业污染基础数据缺失,无法描述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不利于提高政府和公众的认识和关注度,增加决策难度和执行成本[4]。
4 农业污染整治管理
加强农业宣传保护,强化政府监督机制。进行多种形式的农业污染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引导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增强环保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于乡镇企业的兴起,所带来的对水污染、空气污染应该对其严厉监管,采取少污染少收费,限量减排。提供政府支出,促进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的合理化和低碳化,解决农村用水问题。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再利用,促进循环发展,基塘农业的实践可谓是很好的案例。比如牲畜粪便封闭产生沼气或对农作物施肥。调整水源地产业布局。防治面源污染扩散。
科学施肥。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平衡施肥,少施氮肥,适当增加磷肥、钾肥用量,根据土壤情况合理使用肥料。对于农药采用对症下药,适时,适量,适期。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提高农民技能素质。
促进经济发展,饭足思茶,只有当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拥有多余财物时,对污染治理支付意愿会提升。政府部门可提高划拨资金对农村居住环境治理。减轻农户负担。
要想使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必须从国家、集体、个人、社会各方面的要素进行统筹,通过城乡结合、一体化等手段促进资源设施的协调,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魏书明.对新农村建设中环保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103.
[2]黄海元.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12:249.
[3]赵春梅,蒋龙进.浅谈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及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09:73.
[4]李涵婷.优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途径[J].智富时代,2015,10:229.
南江县生猪规模养殖效益调查 篇5
为详细了解南江县生猪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 日前, 南江县畜牧食品局与南江调查队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辖区内6家规模养殖场进行走访调查, 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2 养殖成本核算
由于受养殖习惯、技术、资金、人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南江县生猪养殖规模以中小型居多。随着养殖习惯改变和市场的影响, 规模养殖的户数逐年增加, 散养户逐年下降。仔猪从育肥到育成出栏 (110 kg) 需5个月左右, 按照2013年5月份饲料平均价格核算, 其成本测算如下:
2.1 仔猪饲养成本估算
母猪按每天消耗2.5 kg饲料计算, 当前饲料价格在3.5元/kg左右, 一年共耗365 d×2.5 kg×3.5元/kg=3 193.75元;加上防疫保健等费用, 每头母猪均摊300元, 合计3 493.75元。一年一头母猪按产仔2窝, 仔猪成活16头算, 一个小猪的落地成本就是3 493.75元 (母猪-年成本) /16头=218.36元/头。
2.2 饲料成本估算
小猪15 kg前一般吃乳猪饲料, 成本按4.8元/kg算, 15kg前基本还在吃奶期, 几乎就是吃一斤饲料长一斤重, 按1.2 kg长1 kg算, 每头小猪长到15 kg的成本为15 kg×1.2 kg×4.8元/kg=86.4元。15 kg到110 kg期间, 育肥猪吃配合饲料, 按料重比3∶1计算, 15kg长到110 kg, 增重95 kg要用285 kg饲料, 按当前配合饲料价格3.63元/kg计, 育肥期间的饲料成本为1 034.55元。也就是说, 养一头从出生长到110 kg重的猪饲料成本共计为1 034.55+86.4=1 120.95元。
2.3 总成本核算
每头猪劳动力折工钱大约60多元, 猪舍折旧及防疫等服务性支出大约60元, 仔猪落地成本 (218.36元) 加上长到110 kg出栏的饲料成本 (1 120.95元) , 共计总成本为1 459.31元。
3 效益简析
散养户和规模户近三年5月份出售的外三杂猪的同期价格如下图所示:
按当前调查的外三杂猪平均价格13.2元/kg行情算, 毛收入为13.2元×110 kg=1 452元, 减去成本1 459.31元后, 略有亏损。也就是说, 规模场在现有生猪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可以基本保本。照此可以推算出行情较好的2011年, 规模养殖场的纯利润为每头肥猪724.51元左右 (不完全统计, 里面不包含出栏时重量的变数) 。
4 不同规模猪场抵御风险能力分析
4.1 大型猪场波澜不惊
南江县开泰生猪扩繁场是南江县目前规模养殖最大的一个养殖场。该场常年饲养能繁母猪600头左右, 年繁殖合格二杂母猪4 000头、育肥优质肉猪8 000头, 年产值近2 000万元。由于规模较大, 养殖管理较为规范, 共计得到国家无偿扶持资金180万元, 其他补助20万元。虽然生猪市场价格下滑, 但公司出栏猪总能比当时市场价格高出0.5~1元/kg, 究其原因在于规模较大, 养殖场出栏集中, 直接外销大中城市, 出栏猪又属于无公害优质猪, 销售价高, 抗风险能力强, 基本能够保本经营, 所以对当前的生猪价格下滑尚能从容应对。
4.2 中型猪场日子偏紧
南江县付家乡一家中等规模的养猪场, 现存栏能繁母猪66头, 年出栏优质生猪1 000头以上, 实现养猪收入150万元、纯利润20万元以上。该场场长面对当前的价格低谷, 对猪价下滑与饲料价格上涨成反比的行情表示了一定的困惑, 虽在资金周转上有一定的压力, 但尚能坚持养殖, 并没有打算停止喂养或缩小规模的意思, 只是借机淘汰了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 再购入一批优质母猪。以前生猪的出栏重量在105~120kg, 现在一到100kg就立刻出栏。4.3小型猪场岌岌可危根据南江县的养殖情况, 结合国家抽样调查监测标准, 平均出栏50~500头规模的养猪场可称为小型猪场。这种小型猪场一般都是夫妻双方或者是一家人投资开办, 养殖规模较小且许多仔猪都是购买, 这种养殖场一遇到价格下跌等风险就会有少数打退堂鼓, 甚至立即关停。
5 结论及建议
5.1 加大补贴力度
由于生猪规模化养殖的疫病风险极大,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生猪养殖补贴力度, 扩大生猪规模养殖的补贴范围, 提高补贴标准, 并提高生猪保险赔付标准。
5.2 降低融资门槛
生猪养殖的特殊性决定了生产中必须源源不断地投入, 才可能换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当遇到重大疫病流行或“猪周期”冷局时, 若养殖户提前出栏或转产, 则损失更严重。因此, 养殖场户迫切需要金融部门提供资金支持。但金融部门的贷款门槛较高, 很难惠及众多养殖户。只有金融部门降低了贷款的门槛和成本, 才能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
5.3 加强市场预警
养殖户多数是农民, 他们文化水平不高, 对政策的理解力有限, 对市场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平时忙于养殖, 无暇研究市场, 只能被动应对市场行情。政府有关部门应对他们多加指导, 及时发布市场预警。
5.4 健全服务机构
南江县创新农业人才培育机制 篇6
1搭建“三平台”, 助推农村实用人才快速发展
一是搭建职业教育培训平台。与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合作, 在县职教中心设立了农药残留检测、组织培养等5个实训室;在南江镇、长赤镇、下两镇等地建设了集教学、科研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栽培基地、育苗基地、检测加工基地、特色产业生产与加工咨询服务中心、特色产业开发销售中心;在东榆工业园区、四川南江黄羊原种场等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设立了培训示范点;在各乡镇建立了48处农残检测等实验实习和培训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南江黄羊、大叶茶、核桃、金银花等良种育种试验区、引种示范试验区、良种繁育区和种子示范展示区等的示范引领功能, 搭建了“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中国红叶之乡”等国字号平台。积极与国家、省、市等上级相关单位对接, 创建了巴中市南江黄羊科研所, 建设了南江黄羊、南江大叶茶2个国家级农业生产基地, 环永等3个招商引资农业示范基地和5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
二是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健全完善县、乡、村和企业多层次、立体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全面将县级农业专家、乡镇农技人员、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及农户纳入“农技宝”“e农通”业务使用终端, 在全市率先开通了“12316”农业信息服务热线。加强信息资源整合, 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电话、手机的作用, 及时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农产品供求、劳动力需求、农业实用技术等各类信息。通过宣传, 使一大批农业人才及时参与到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中, 成为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户、“良种良法”先行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学员。
三是搭建政策扶持服务平台。积极争取县委政府重视, 出台了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将现有的农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特别在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优先向农村实用人才倾斜;对开展农业科技开发、农业科技承包和农业技术服务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给予重奖;对基层一线农技人员执行上浮工资待遇, 并按产业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对长期从事科研的一线技术人员参照乡镇农技人员提高待遇;对在乡镇和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农业科技人员在业绩评价、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照顾;对在县内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员, 实行工资待遇、职务职级、职称“三不变”;将有培养前途的人才选送到高等院校深造;同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参观学习, 广泛开展试验示范活动, 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等, 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素质的提高。
2培训“四创新”,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
一是农民随“点菜”、专家齐“下厨”。围绕南江县的茶叶、黄羊、肉牛、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元顶子茶场、种养殖基地及专业合作社, 实地了解并整理种养殖大户急需解决的茶叶生产与加工、病虫害防治、肉牛标准化养殖、生猪疫病防治、水产养殖技术等技术难题“菜单”13个。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 对“菜单”进行释疑和专题讲解。2015年以来, 先后在下两镇、正直镇等地举办了各类主题活动8期, 茶叶、猕猴桃、蔬菜、畜牧养殖等技术培训班12期;开展畜禽养殖、果树栽培、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机化生产等各类技术培训179期, 现场观摩田间技术指导115场次, 培训各类“田秀才”2 100人、“土专家”8 500余人, 新型职业农民1 055人, 普及型培训2.35万人次, 全县156个贫困村2.2万户贫困户得以“换脑、增智”。
二是课堂向前移, 田间变教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把培训课堂从教室搬进产业园区、养殖基地、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 专家边讲授边示范边带领学员动手操作, 将种植、养殖、加工及管理、疫病防治、农机维护与修理等专业技术和管理等综合知识, 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给学员。同时, 在每个培训基地还现场邀请典型种养殖能手、大户、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沟通交流技术要领和致富经验。
三是课间互动, 师生共探讨。把学员交流与师生互动作为每期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培训期间将一个培训班分成多个组, 针对课题, 通过发表个人意见、小组交流、全班研讨、师生共商等多种方式, 让学员结合自己所学与以往积累的技术经验及难点谈看法、说体会、讲认识、话打算、谋发展。
四是外取真谛, 取长补短。结合培训专业, 先后组织生猪养殖、肉牛养殖、茶叶生产与加工等新型职业农民750余人次深入绵阳正大集团、魏城正大现代化种猪场、北川恒多生猪养殖场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 亲身感受现代农业发展气息, 寻找差距, 取长补短, 让学员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3强化“五着力”, 激活农村实用人才实力
一是着力农业科技人才引进管理。成立农业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人员专题研究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管理与使用工作, 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根据南江县种植、养殖等产业需求, 先后从西南农大、四川农大等高等院校引进大学毕业生30多人, 并全面推行运用一月一小结、一季一总结、半年一考核的模式, 努力培养提笔能写、张口能讲、动手能干的复合型年轻干部。从局属各单位及乡镇畜牧站、农业服务中心遴选抽调了业务精、能力强的156名农业技术干部, “一对一”结对帮扶156个贫困村, 扎实开展编制一个农业产业扶贫规划、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一个主导产业“五个一”技术扶贫行动。对农业科技人员蹲点指导农业产业发展实绩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内容, 实行职务职称晋升、绩效奖励“双挂钩”, 对在产业扶贫工作中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 对技术扶贫不到位、产业指导措施不力、攻坚破难劲头不足、成效不佳、基层不满意的严格问责。
二是着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大力推行“1+N”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即每个贫困村选派1名精准扶贫农业科技人员、组建N个农业产业科技服务团队, 驻村蹲点, 开展“坐诊把脉”, 就重点产业、重点技术、重点环节进行日常技术指导, 确保技术服务跟踪到位。组织茶叶生产、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病虫害防控等县级农业科技服务团队, 定期深入贫困村开展“巡回义诊”, 现场“开方”, 确保技术难题得到集中解决;组织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涉农企业等深入基层一线, 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需求, 开展全程机械化、农资配送、病虫害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等全年全程技术推广服务;适时邀请专家教授进村入户, 进行现场授课指导, 开展“专家问诊”活动, 商讨解决群众提出的“疑难杂症”;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对现有科技成果资料进行整理, 编写了《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农村实用技术选编》《粮经作物栽培技术》等农业科普系列丛书, 免费发放。
三是着力农业科技人才自主创新。以本味源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 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机制, 探索并大力推广“高效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沼气工程-有机肥料”循环经济模式;以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为重点, 由田间走向餐桌、由田间走向市场、由田间走向电商, 建立了飞信微信短信群、农超对接以及智慧农民云平台, 促进了产销对接和追溯体系的建设;制定了南江黄羊、巴山土鸡等质量标准。培育出了南江金银花NY1号、南江大叶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新品种。
四是着力农业科技人才成果转化。围绕设施农业、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集成了增产、节本、增效的玉米定向错窝、水稻“三位立体”、双低油菜、马铃薯垄作栽培、畜禽标准化养殖等重大关键技术并予以推广。“南江黄羊”“云顶茗兰”“米仓山牌核桃”等71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农博会、农交会等展示展销活动, 在西安、成都、重庆等地设立特色农产品联络处;南江黄羊产品已进入人民大会堂宾馆, 翡翠米、云顶茗兰系列产品已打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市场。
提高南江黄羊繁殖力的路径 篇7
关键词:南江黄羊,肉用山羊,繁殖力
南江黄羊是我国唯一经人工选育而成的肉用山羊新品种,被誉为亚洲第一羊。迄今已推广到全国28省区数十万只,经各地再度扩繁与推广,南江黄羊在全国总量已经达到千万只以上。作为肉用山羊品种,繁殖力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目前南江县内已建有南江黄羊国有种羊场2个,南江黄羊纯繁片区4个,南江黄羊养殖小区102个,南江黄羊家庭牧场50个,规模养殖户、科技示范户100户。在长期探索中,总结提高南江黄羊繁殖力主要有如下路径。
1 做好种羊选择是关键
将符合要求的南江黄羊个体选作种用组成新的繁殖群。选择依据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包括体重、产肉力、屠宰率、生长速度、繁殖力、毛色、角型等。
1.1 种羊选留条件要求
即要选择符合生产方向和品种标准,比如说有高繁、快长、大型及黑色类母羊,经过实践总结,南江黄羊种羊的选留,应符合下列条件:符合南江黄羊品种特征特性及品种标准的要求,在选留中一定不能失真;健康无病,无生理缺陷,生殖器官正常,单睾公羊不宜作种用;凡有遗传缺陷和携带致死(半致死)基因的个体(如下颌短、猫耳朵、角内错等)均不得留作种用;注意选留来自多羔个体作种用,因高繁基因遗传力本身就不稳定,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更要注重这一性状指标选留。
1.2 种公羊选择要求
俗话说:“公好一坡、母好一窝”,这就足以说明选择好公羊的重要性。
头部:头要大、颈粗、颈肩结合良好,耳宽大微垂,大部分颈部、背部及腹部两侧毛色偏黑;唇:上下唇吻合良好,最好下颌比上唇略长,因对采食有利;鼻:鼻拱的羊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尤其对高温变化更能适应;角:角型应较为美观的八字型,同时要注意角的颜色,深色角较浅色角繁殖力高,所以这一性状要注意;皮肤:与湿度有关,湿度较大的地方,一般以皮肤较松弛和较薄为好,可用手触摸能够感觉到;体型:要求背腰平直、步行平稳健壮、肩部匀称、体躯丰满,侧看呈砖块型或圆筒形;睾丸:要求睾丸对称、周径大、弹性好,不能选留单睾,用手触摸应坚实而富有弹性无硬结,阴囊和睾丸实质感觉是光滑柔软,睾丸周围皮肤紧凑,与主体色一致,睾丸越大,精子质量和数量越优,性欲越好。
1.3 种母羊选留条件要求
头:颜面清秀,较公羊细长,颈肩结合良好,耳大微垂;体型:近似圆筒形,从上向下看近似三角形,胸腹部发育良好;臀部:臀长而宽,饱满充实,倾斜角度30℃左右,易于配种和顺利产羔;坐骨:坐骨间距一般在10cm以上,对产羔也有好处;阴部:阴部较大为好,呈桃形者为好,易发情,配种及产羔都有利。
2 注重培育高繁殖力品系
培育高产母羊是提高繁殖力的有效措施,四川南江黄羊原种场已成功选育了高繁殖力的品系,正在广大种羊基点户中和省内外推广。在实际生产和科研选育中,坚持长期选育可以提高整个羊群的繁殖性能,种羊场一般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即首先选择繁殖性能较好的母羊组成基础群和配种公羊,作为选育零世代羊,以后各世代繁殖过程中实行闭锁繁育,但应避免近亲交配,第三世代群体近交系数控制在12.5%以内。南江黄羊的高繁品系已将群体母羊的胎年产羔率稳定在220%左右,核心母羊群的产羔率更高。通过高繁品系培育项目实施,在高繁片区农户养殖中,如元顶子片区,不难发现有常胎产在3只以上的优秀个体。
3 调整羊群结构,提高最佳繁殖年龄羊比重
母羊承担着繁育羔羊重任,南江黄羊母羊在3~5岁时处于最佳生育年龄状态,随后生育能力会逐渐降低,到6岁后会逐渐出现一些生育障碍,并由于体况不佳,繁活率会大大降低。提高适龄母羊的比例是提高羊群繁殖力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如果让适龄母羊的比例在整个羊群中达到60%以上,可大大提高羊群的繁殖力。
4 应用同步发情技术,合理安排配种、产羔计划
同步发情技术就是人为地干预原本处于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同群母羊,统一调整到同一基准节点上,达到发情同期化目的,使大多数母羊在一定时期内发情、排卵,在短期内集中进行人工辅助交配,人工授精或胚胎移植。
采用同期发情技术,把产羔安排并适当同期集中在良好季节,可使用前列腺素法或孕激素阴道栓塞法对母羊进行同期发情,我县可安排于每年五月、十一月为春配和秋配,十月和四月抓好秋繁和春繁,并立足于把产配间隔调整和控制在3~5周内,完全可实现母羊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力求多产多胎、多羔。我县部分养殖南江黄羊时间较长的农户,大都采用了这个方法,可以实现同期产羔,同期出栏的最佳效果。
5 加强羊群饲养管理
营养水平是影响公、母羊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气候季节性变化,存在着牧草供给季节性不平衡,枯草季节,羊采食不足,身体瘦弱影响羊的繁殖受胎率和羔羊成活率。
配种季节应加强公、母羊的放牧补饲,如配种旺季每天给配种的羊补充2~3枚鸡蛋,以提高其精液品质。配种前两个月应满足羊的营养需求,一方面延长放牧时间,早出晚归,尽量使羊多采食;另一方面还注重补饲草料,所补草料不仅要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南江地区论文】推荐阅读:
四川南江08-10
南江大峡谷导游词10-06
南江县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06-18
泗南江中学2012年冬季运动会闭幕词07-06
关于南江县建设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思考05-30
不同地区论文07-04
玉龙地区论文07-25
安塞地区论文09-06
冀东地区论文09-08
甘孜地区论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