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地区论文

2024-09-06

安塞地区论文(精选7篇)

安塞地区论文 篇1

1 安塞地区井下作业工具的简介

多年以来的生产实践, 安塞井下的试油压裂的作业早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施工技术。在长期以来的打捞工作中人们根据井下落物的类型不同, 选择并设计了大量的针对性的打捞工具一般情况下用于打捞管类的落物时比较常用的工具包括公锥及母锥, 可退式的打捞矛、打捞筒和开窗式的打捞筒等等。对于绳状落物的打捞比较常用的工具包括内钩及外钩或者内外钩的组合装置等等。对于打捞小物件的常用工具包括一把抓或者是磁力的打捞器等等。在这些打捞工具使用的同时也必须有辅助工具进行共同作业, 而且比较常用打捞工具包括井下切割工具、井下倒扣器以及液压解卡器等。除此之外作业的同时常用到的大修钻具。如果情况更加复杂的话, 会用到轻便书龙头, 钻盘, 不同规格的活门吊卡以及接头等等。由此可见, 保证对井下事故的处理工作顺利的进行关键的就是根据井下落物正确合理的选配合适的打捞工具并对打捞工具的不同的管柱结构整体的进行优化并组合。

2 打捞工具的选配

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 经常出现的落物包括四类, 首先是管类落物, 它包括油管和开关工具等。其次是杆类落物, 有测试的仪器和加重杆等。然后就是绳状的落物包括测试的 (下转96页) (上接95页) 钢丝和电缆等。最后就是一些小件的落物有压力计和牙轮等。通常情况下, 根据井下落物处于井内的状况, 将井下处理作业分为简单打捞以及复杂的打捞。简单的打捞就是将落入井中的管类或者是绳类物品, 并不会出现卡钻遇阻的复杂状况。管类或绳类落入井内或者是管柱和封隔器卡在井内, 可以用简单的提拉技术或者震击的解卡技术可以解除的, 这些都属于简单的打捞。复杂的打捞就是落入井内或者是卡在井内的管类及绳类等, 必须经过倒扣, 钻磨甚至爆炸措施进行处理之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的。在打捞工具进行选择时首先选用的为可退式的打捞工具, 除非打捞作业受到限制再选用不可退式的打捞工具。在使用不可退的打捞工具时一定注意井下的管柱必须存在着安全接头。在工具下井之前, 同样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 是规格和设计统一, 已达到部件的完好, 可灵活的作业。通过对鱼顶的规范和形状的了解, 来制定打捞的方案并且选择合理的下井工具。下井工具一般它的外表面不能够带刃或者是经镶焊后留下的硬质合金。否则, 要在紧接的工具上方要有比工具外径大的接箍或者是扶正器。在不清楚鱼头的状况的时候, 需要在打捞之前应下铅模来打印探鱼头。在打印的过程中, 要保持平稳的操作, 因为每一趟管柱只能够打印一次, 必须保证成功, 这样, 才能够提高判断依据的准确性。安塞地区的井下作业选用的工具油管是一种外加厚管。一般有关的鱼头有两类。一种是弯鱼头型的油管, 当单吊环折断油管的时候会有弯鱼头的井下落物出现, 这种鱼头的形状很不规范, 所以一般使用的打捞矛以及打捞筒不能够打捞到鱼头, 针对这种状况, 可以选择开窗捞筒或者弯鱼头打捞筒这两种工具。其中, 开窗捞筒由上接头和筒身以及窗舌构成的,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 等到落鱼进入到筒体并且已经顶到窗舌的时候, 窗舌会反胀, 反弹力会逮到落鱼的本体, 窗舌也会紧紧的卡住油管的接箍台阶, 这时就会捞住落物。另一种就是弯鱼头打捞筒, 它主要是在套管内进行打捞, 由于它的单吊环或者一些原因使得其呈现弯扁形鱼头状态的落井管柱。这时也可在不用对鱼顶进行修饰的时候, 直接进行打捞。对于规则的鱼头, 要按照工具的选配原理, 避免处理事故越来越复杂, 这是一般就选用可退式的打捞工具。

3 打捞辅助工具的选用

在落物被卡到并且需要倒扣的时候, 可以用井下倒扣器接到倒扣打捞工具的管柱这种方法, 使得作业变得简单。倒扣器属于一种变向传动的装置, 主要将油管的正向转动变成遇卡之后的左向转动, 从而使得各个工具及配件之间相互配合运作。如果在能够了解落物没有被完全的卡死, 比如封隔器的不解封所造成的卡转的状况, 可以选择使用井下液压的解卡器。利用井下液压的解卡器, 这样会对落物大力的提升上来解卡。多级液压缸组成了液压解卡器。它是通过对地面施加压力, 从而产生向上的提力, 使得井下的工具解卡。它的特点是将落鱼向上的提力转移到套管上, 也不增加对井架的压力, 使得小修作业代替大修作业进行解卡的工作。

4 结束语

针对安塞地区的试油压裂的井下事故处理工具的选择研究, 在使用的同时也要大力度的提升。试油压裂的工具应当有相应的打捞工具和辅助工具配合使用, 这样在发生事故的落井事故的时候就会及时的配备工具。在发生事故时作业的现场要和工具中心及时的反应与沟通, 这样可以更加优化选择工具进行打捞工作。在选择使用新的工具时要充分地考虑是否便于打捞工作。比如新工具最好具有行业标准的规定尺寸, 便于处理人员可以选用现有的打捞工具。这样也会大大的提高对试油压裂井下事故处理的效率,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采油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经过多年来的发展, 安塞地区的试油压裂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随着井下作业的频繁性使得井下事故频发。因此, 安塞地区试油气的作业已经有了独属于自己的井下作业的工具。为了防止在试油气的井下作业时发生事故, 并能够既快又早的完成处理任务, 安塞地区井下的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之中深刻的把握井下作业工具的特点, 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之后针对的选择处理工具, 这样大大提高了打捞作业的进度。文章介绍, 经过安塞井下技术工作人员的研究, 将各种比较常用的井下试油气的处理工具当做鱼头的时候, 应当将打捞的工具和辅助的工具怎样选配。并且针对井下落物的一些问题, 使用定制的方式对一些备用的工具进行了选配, 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更加复杂的情况在事先就做好技术的储备。

关键词:安塞地区,井下事故,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龚伟安.深井泵防冲距的理论计算及其应用[J].石油机械, 1979 (6) .

[2]丰士俊.新型卡瓦打捞筒的研制及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 2010 (2) .

[3]徐成均.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现状及新工艺的优化[D].东北石油大学, 2010.

安塞地区论文 篇2

1制约安塞腰鼓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1 . 1学校教师、领导对安塞腰鼓校本课程开发认识问题

安塞腰鼓是在特定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沉潜着厚重的一种活态的文化。学校这一阵地既教育培养着人,又传播着文化,安塞腰鼓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平台。2007年安塞县委出台了一条保护安塞地方文化的决定,要求安塞县所有中小学校“腰鼓进体育课,剪纸进手工课,农民画进美术课”,这无疑对安塞地方文化的发展是有益的。[1]但是,除了安塞县这一腰鼓走进中小学课堂执行的比较好之外,其它的延安市县中小学,甚至陕北地区中小学的腰鼓校本课程开发并不乐观。在走访调查中,除安塞县中小学外,陕北75%的中小学没有将安塞腰鼓纳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首先,延安地区中小学对校本课程开发认识还较低,中小学还停留在传统教学体育中,虽然新课程改革已有10余年,虽然90%以上的体育教师认可安塞腰鼓进入校本课程,但是领导对学校体育功能等认识存在着误区,难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没有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长远意义和作用。其次,体育经费投入较少,师资缺乏,场地、器材、设施简陋。最后,现有的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是兼职的,或者是其他学科老师兼带的,即使有部分专业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由于多是从专业院校或者师范院校毕业, 读书期间就没有学过,工作后学科地位较低,出去培训机会较少, 加之体育教师引进、招聘较少,现行体育师资年龄结构较大,导致67%的体育教师也不会打腰。

在校本课程开发经费投入上得知,71%的学校的体育经费紧张,更何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开发经费投入上,受经费短缺因素影响,很多老师自从工作至今都没有出去参加过培训。在与体育教师访谈中了解到,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乡镇,对体育经费投入更少,开运动会都难以进行,更何况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学校领导说是支持,而实际是空喊口号,或者说空头支票,久而久之,职业的挫败感让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的倦怠,导致对教学工作的放任自流。建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切实看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大现实意义,要建章立制,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支持校本课程开发。

1 . 2中小学对安塞腰鼓校本课程开发面临问题

参加安塞腰鼓锻炼者在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得以释放与减轻,对心理状态起到调整的良好作用,在实地走访中得知,延安地区90%以上的教师认可,说明在学校进行推广、普及传播具有可行性。然而75%的延安地区中小学没有将安塞腰鼓纳入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经过走访、调查得知,有以下几个方面制约着安塞腰鼓的校本课程开发。

调查发现(见表1),“经费缺乏”是制约安塞腰鼓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场地设施不足”、“没有人组织辅导”和“宣传不够”。实际上就是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资金投入和组织、宣传问题。体育经费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学校体育中,学校体育经费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而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经济、文化环境落后、封闭,虽然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而受困于经费问题也是一个常理,也与地域环境和学校领导的认识程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前面的调查研究中也提到,很多教师不会打腰鼓也没有什么机会参加培训,所以,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职能管理,协调相关学校组织培训,进行有效、广泛宣传,推动安塞腰鼓校本课程开发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2安塞腰鼓学习传承路径分析

2 . 1安塞县居民学习腰鼓的途径

安塞腰鼓运动要得以普及和传播,其前提之一是要有有效的学习途径。[2]现在安塞县的腰鼓技艺大多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承的,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学校学习而获得的,[3]当地学校2007年将安塞腰鼓纳入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中,使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安塞腰鼓的普及渠道。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安塞腰鼓的技能技术,其成效显著,其他任何途径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几年利用假期举办安塞腰鼓培训的场所越来越多,成为安塞腰鼓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2]

2 . 2安塞腰鼓的传播途径

使非遗项目回归历史、回归民间、回归生活,是传承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而高等院校无论在道义上,还是条件上都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者。要使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除安塞本地人对这一文化的传承保护,还要寻求更多的传播途径如通过高校等。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处于安塞腰鼓文化圈内的延安大学,在研究、继承、传播这一非物质文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熟知当地地理、风俗、民风、民情等文化研究的比较系统,可以利用学校储备的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如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体育运动学、生理学、音乐等,[4]从而把安塞腰鼓运动的研究上升到一个较高层次,深挖出安塞腰鼓的精髓和文化底蕴。

地方高校既可将安塞腰鼓这一项目设置为普通专业的体育课选项课(公共体育课)、普修课,也可在设置为体育院系的专业选修课。这样一来,使得其参与人数、普及范围以及影响范围等都加深了安塞腰鼓运动推广,在培养此方面人才上更具集中性、时间性、组织性、纪律性和专业性。高校大学生毕业以后,奔赴祖国的五湖四海,走上不同的岗位工作,同时也把安塞腰鼓的技艺和文化传播开来,为安塞腰鼓辐射性传播起到积极作用,[4]为安塞腰鼓的发展、培养、奠定大量的后备人才。

3安塞腰鼓传承保护模式

3 . 1培养传承人是安塞腰鼓持久开展的关键

众所周知,非遗保护的重点是传承,核心和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在高校中引入安塞腰鼓这一充满陕北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首先是要了解安塞腰鼓的文化特点、艺术价值并掌握它的技能技巧。教师经过安塞腰鼓的学习培训,再回来培养学生,从学习者成为了传播者,成为安塞腰鼓在陕西校园和全国传播的“二传手”,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近几年,西安理工大学派教师去西安工业大学、渭南师范学院、西安市和阎良区等陕西多所大中小学以及省外高校教授安塞腰鼓,[5]在使安塞腰鼓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与开展的同时,也培养了又一批掌握这一技能的体育教师, 对以后培养和传播这一活动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3 . 2拓宽传播途径之一走进高校

现代体育项目多以采取课堂教学、课外习练、课后考核的方式进行传承。而民族体育活动绝大多数是乡土性的、经验性的,因此其标准多是主观性的、非标准性的,如何解决现代体育课程标准化与非遗项目非标准化的矛盾是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问题所在。而新的课程标准实行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这就给安塞腰鼓进入高校课堂提供了平台。在安塞腰鼓引入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类活动,凡是全程进行了学习并参加校园表演活动的学生在获得相应学分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课外锻炼学分。延安大学腰鼓大讲堂就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模式,对腰鼓文化以及传承、保护都起到了推进作用。

3 . 3现行安塞腰鼓学习传承模式

遵循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其价值和审美特点,通过学校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必须要有课程创新意识,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地选择、开发和引进优秀的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进而培养高素质的传承者,实现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任务,使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新世纪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本研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构建了一个现行安塞腰鼓传播、传承、学习模式。(见图1)

调查走访中得知,从中小学学习这一传播、传承学习模式,只有在安塞县得以较好实施,而在其它中小学开展并不乐观,从高校学习这一模式来看,学科情况也不好,其中在延安大学全校公共选修课中选修情况很不好,人数较少,课都难以正常开展,只有在延安大学体育学院将其列为限选课进行开展。

4中小学安塞腰鼓校本课程开发措施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正在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满足学生健身、健心以及身体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陕北地区中小学及高校推广、引入安塞腰鼓,不仅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当前体育课的缺陷。在不同学习阶段针对学生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除青年腰鼓外,还有少儿腰鼓、老年腰鼓,女子腰鼓等。[3]打破安塞腰鼓地域性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有利于改善学校体育教材结构体系,做到教材结构的多元化和乡土化。在安塞腰鼓的继承和发展中,应舍弃一些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动作,借鉴现代体育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安塞腰鼓中一些特色鲜明、健身效果明显的技术动作进行创编和改造,提高它的娱乐审美性,增加它的健身性,使之既富于时代性,又保持地方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走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6]

为了解决安塞腰鼓的师资培养问题,可以采用“置换”方式来进行,也就是利用延安大学体育学院大四学生实习时机,将中小学指导老师置换出来进行腰鼓培训,我们的学生在实习中不但要进行基本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要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打腰鼓。形成学生学,实习教师教,被置换出来的老师到安塞县腰鼓协会、延安大学体育学院免费培训。也可以派人到各个实习点进行培训,解决中小学体育经费不足问题。利用3~4年时间,实现整个陕北地区实习点教师置换培训腰鼓工程。切实解决腰鼓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对腰鼓的传播、传承、推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见图2)

5结语

九年孕育《安塞腰鼓》 篇3

说到这篇短文的写作情况, 是很值得回味一下的。

早在1977年, 我即被安塞腰鼓深深震撼了。那时我在延安歌舞剧团工作。一天, 团里从安塞县请了一些作为腰鼓手的农民后生, 让他们给舞蹈演员传授打法, 剧团简陋的黄土院子就是教学场所。那天我正在写东西, 根本没兴趣去看。还是在出门上厕所时, 无意瞟了那么一眼。但这一瞟就放不下了, 觉得那些农民后生简直神透了, 他们舞臂啸风, 踢腿喷火, 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扑打着我, 点燃着我。那是一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剧烈的艺术体验。可我们剧团那几十号基本功很过硬的专业舞蹈演员, 却硬是没有一个能学会的。后来经过好几年的练习, 虽也能踢打起来, 却和安塞农民后生的踢打大相径庭。这些舞蹈演员根本踢打不出那样的气势和味道, 最终知趣而绝望地放弃了。从此我得出一个结论, 安塞腰鼓是安塞农民骨头里生出的艺术, 没有那样的骨头, 你休想学会。我不知这样的结论对不对, 反正, 我是被安塞腰鼓彻底征服了。但在此后的八九年时间里, 我从来没有想到把它写一写。不过, 这八九年, 我艺术创作的子宫并没有空着, 而隐隐包裹的就是它。

一个小小生命的孕育期, 居然有八九年!

它的分娩其实也是很偶然的。1 9 8 6年, 为了样书的事情, 我和《人民日报》的丛培香女士有了联系。我先给她寄了一篇以干阳重视教育为内容的文章, 她认为没写好, 将文章退了回来, 让我另写一篇。我忽然想到可以写写安塞腰鼓。怎么写呢?我不想走一般路子, 比如先写安塞, 安塞的自然风光, 再写看腰鼓表演, 接着写安塞腰鼓的历史传说, 尔后再写安塞县近半青年都会打腰鼓, 甚至连上小学的六七岁的娃娃都会打, 其中还写上专业舞蹈演员如何学不会, 等等。我觉得这样写诚然省力, 却是一种没出息的写法。我曾看过一篇外国的写花朵开放的散文, 受其启发, 我决定把以上那些信手拈来的东西甩开、扔远, 视之为庸物, 而只留下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一小段, 正面描写它。后来每当我想起来都觉过脑门子发紧, 觉得自己那时有点太冒失了, 简直是给自己出了一道最难的难题, 成功的把握几乎为零。但奇怪的是, 当年写作时却一点没有费力, 只觉得各种词儿像泉水一样从脑子里咕嘟咕嘟往外冒, 一气便呵成了。写的时候我甚至还借鉴了《阿房宫赋》的修辞方法:排比、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倒置, 具体如“明星荧荧 ,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渭流涨腻, 弃脂水也……”事实证明也是借鉴对了。

我在陕北生活多年。陕北以她的山河五谷养育了我, 我在陕北发现了无数闪闪发光、夺人魂魄的人类美质, 因此当我决定此生以写作为业的时候, 我就立誓, 要长时间地写陕北, 要把陕北那些令人感动的地方统统挖掘在世人面前。而在写《安塞腰鼓》之前, 我已接连写了好几篇颇有影响的文章, 如《转九曲》《高跟鞋, 响过绥德街头》等。这些文章不但使陕北骄傲地在新时期美的视野中踏出一方天地, 而且都贯穿着一条红线, 那就是讴歌改革开放。那个时期, 我满脑子都是改革开放。因为天地的巨大变化给我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了希望, 我对改革开放充满了热情。同时, 我多年写诗、读诗的经验, 或者作为思想积淀, 或者作为艺术积淀, 都构成了作品的坚实基础。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篇4

一、导入新课, 揭示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安塞腰鼓”,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多媒体出示)

(1) 朗读课文, 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 体味“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 理解排比、反复句在文中的作用。

二、检查预习

下面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多媒体出示) 亢奋戛然而止冗杂颤栗蓦然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大彻大wù () tàn () 为观止jī () 绊huī () 暗烧zhuó () 飞jiàn ()

同学们在本子上写, 写完后对照答案, 错的改正。

三、看录像, 谈感受

接下来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 也许感受之后再来朗读, 会有更清晰的感受。 (多媒体播放视频)

师明确:安塞腰鼓有2 000多年的历史了, 它融舞蹈、武术、音乐于一体, 可以几个人表演, 也可以上千人表演, 我们从中看到了热烈奔放, 气势磅礴。

四、自由朗读, 感受气势

下面, 带着这种感觉我们来朗读“安塞腰鼓”, 你会发现有些句子传递这种感觉 (手指板书) 更强烈一些, 把这样的句子勾出来。我看到大家已经坐端正了, 非常好, 拿起书, 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哪些句子让你们强烈地感受到这种热烈奔放, 这种磅礴气势?

在原文中勾出让你强烈地感受到热烈奔放、气势磅礴的语句? (多媒体展示)

五、小组合作, 品味语言

师:刚才我们找到这么多给人以强烈感受的句子, 大家找得很好。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 四人为一小组, 做一件事:

(多媒体展示) 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能传递奔放之情的句子, 它们在句式上或者词语选用上有哪些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

同学们已经有一些发现,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发言, 展示你们的讨论成果。如果没有说完, 小组其他人可以补充, 别的小组也可以。请没有发过言的小组先说, 看看他们讨论的成果。开始拿笔, 准备作笔记。

(板书:排比, 反复)

六、探究主旨

过渡:我们通过感情朗读已经感受到“安塞腰鼓”场面的壮烈, 豪放的舞姿, 磅礴的气势, 作者仅仅要写这些吗?

(多媒体大屏幕展示)

作者写安塞腰鼓, 想要表达什么? (从文中找到依据)

(板书:力量, 生命, 赞美)

七、雏鹰试飞

本文通过描绘安塞腰鼓场面给人热烈奔放, 气势磅礴的感受, 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这节课重点就是学习排比反复修辞, 下面进行练习。

(多媒体大屏幕展示)

仿照例句的句式再写两句, 构成一组排比句, 并说明这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书是钥匙, 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___, ___;书是___, ___。

八、课外练笔

安塞腰鼓产业化发展 篇5

关键词:民间文化,安塞腰鼓,产业化

0 引言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安塞县有着腰鼓、剪纸、农民画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以“安塞腰鼓”最为著名。但是安塞民间艺术的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在开发利用方面还很不够。安塞是文化资源大县,但并不是文化产业大县,因此,如何依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安塞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相对于安塞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塞民间文化产业化发展却较为滞后,本文主要从安塞腰鼓产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出发,对安塞民间文化产业化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安塞腰鼓简介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祖国六十周年华诞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多次出国进行表演,许多影视作品中也都加入了腰鼓这一舞蹈艺术元素。安塞腰鼓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导演、记者前来调研、拍摄和采访,许多中外体育运动爱好者慕名前来安塞学习。

安塞腰鼓的动作和表现风格有文武之分。文者潇洒自如,舞姿优美,武者豪放、热烈。腰鼓动作把秧歌、音乐、舞蹈、武术、队列揉为一体,难度较大,充分表现了安塞腰鼓特有的能劲、蛮劲、虎劲。

由于安塞腰鼓的风格独具一帜。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既有健身魅力,又有艺术魅力,是安塞腰鼓之精髓。人鼓合一,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如此高度。人的表演与乐器的“表演”完美的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 安塞腰鼓的价值

2.1 健身娱乐价值

安塞腰鼓不仅适合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参与,也适合于不同体能水平人群的选择。使人们在娱乐身心的运动中,承受不同程度的生理负荷和精神负荷,从而达到身心的双重锻炼,具有极强的健身价值和功效。

2.2 教育价值

安塞腰鼓作为陕西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项内容,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从事腰鼓活动,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也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同时,欢庆吉祥、别具一格的腰鼓表演,也是一种热爱生活、培养积极进取和竞争精神的教育。

2.3 社会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增加,安塞腰鼓得到全国和世界人民的关注,为此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4 经济价值

近几年来,安塞县着力发展文化资源优势,腰鼓、剪纸、民歌等民间艺术不断被整理挖掘出来,已初步形成了以“腰鼓为龙头,剪纸、农民画、民歌为两翼”的文化经济体系。另外,安塞腰鼓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走出去,创造经济效益。

3 安塞腰鼓产业化的意义

安塞腰鼓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必须经过不断的发展、变革而走向现代化。也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被真正继承。安塞腰鼓如果能够产业化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作为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重要的力量。

3.1 有利于安塞民间传统文化输出,提高安塞的知名度

安塞腰鼓历史久远、底蕴丰厚,打起来动作优美,形式变化多样,具有很好的广大群众基础。并且参与人数可多可少,已经具有了很高的知名度。目前,安塞腰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几乎局限于在当地发展或参加一些政治性的庆典活动,还没有真正的大众化、市场化。在当前商业高度发展的社会,一项民俗文化要想真正的发扬光大就必须走商业化、大众化的道路。用现代方式对安塞腰鼓进行经营和管理,想社会有偿供给文化商品,可极大地促进安塞民间文化的输出,使之更贴近广大群众生活,更好地满足城乡群众文化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安塞的知名度,为安塞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 有助于安塞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发展民间文化产业化,则可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民间文化进行记录、整理、提炼和宣传,达到保护和发展民间文化的目的,使其“后继有人”。同时,安塞腰鼓产业化,也可促进安塞民间文化同各种现代文明横向交流,使之在体现民间文化传统特色同时,剔弊纳新,体现时代精神,为其发展输入新鲜血液。

3.3 有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安塞腰鼓的产业化发展,可吸收相当一部分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从而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我国的东北二人转在全国出现了空前的火爆现象,再东北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与二人转有关的工作,每年都有数亿元的收入。这充分说明了民间文化的价值,也探求出了一条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3.4 有利于促进安塞经济发展

安塞腰鼓产业化,不仅可提高从业人员收入,而且,通过产业链的形成和运行,可带动安塞旅游业、娱乐业、演出业、民间工艺品制造业等文化产业群的发展,且有利于塑造安塞整体形象,促进招商引资和安塞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4 安塞腰鼓产业化发展策略

安塞拥有如此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应抓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好时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争取新的发展机会。在其发展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发挥政府在安塞腰鼓产业化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首先,安塞腰鼓产业化还没有真正形成,外部资本的在这方面的投资很少,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在有关安塞腰鼓发展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在相关基础设施上的投资、税收、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进行优惠或补贴,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解决前期投资不足的资金问题,在企业闯市场的同时,政府再给予一定的补贴,使这项产业得以启动;其次,政府要担当安塞腰鼓化产业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和鼓励民间腰鼓产业化发展;再次,政府还可作为安塞腰鼓产业化的“对外宣传者”,向外界宣传当地安塞腰鼓的优势,吸引更多外地资本进入安塞腰鼓产业化建设中。

4.2 人才是安塞腰鼓产业发展的关键

发展安塞腰鼓产业化根本在于人才,尤其是兼通民间文化和现代经营管理的人才。而安塞在腰鼓产业发展中最缺乏的正是这方面的经营管理人才而不是具体的“腰鼓手”。因此,在安塞腰鼓产业发展中应特别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要想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一瓶颈。同时,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观众为中心,在让客户满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发展中也要注重相关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延长产业链。

4.3 加强产权意识和品牌、信誉观念

一种艺术形式要立足市场,就必须有品牌意识。面临市场的考验,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花样,最终树立观众支持的品牌,这样才能留住观众。安塞腰鼓在产业化中,一要树立产权保护意识,保护已有的无形资产。二要坚持品牌观念,塑造和维护一个良好安塞腰鼓产业形象。三要注意不断的创新。安塞腰鼓要在继承和发扬已有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在内容、演出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把传统手法与现代科技集合起来,注重高科技在安塞腰鼓发展中的应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化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赢利为目的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在安塞腰鼓产业化过程中要大胆借鉴和吸收现代文明的精髓和经验进行发展和创新,但也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使安塞腰鼓失去原有的文化底蕴和精髓。应以对安塞腰鼓的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而不是单纯的为了经济利益,不能以产业化的名义使安塞腰鼓就此变味。

参考文献

[1]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塞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张新德.安塞腰鼓[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3]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

[4]徐国忠,焦建军.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7).

[5]史和平.论黄土地安塞腰鼓[J].艺术百家,2005(05).

安塞腰鼓运动的健身价值 篇6

一、安塞腰鼓的运动特点

作为全身性的有氧健身运动的其中一种, 按照动作结构的方面来叙述主要是由跑、跳、转、扭、跺、蹬、闪、摇、跃、跨、昂等基本内容组成。这种舞蹈主要应用三种形式来演绎:1) 舞蹈艺术的表现来自于“鼓舞”的形;2) 韵律、抒发情感的表达则大多依赖于武术或是体操等动作;3) 通过各种高难度动作表演和造型演辅以复杂、变化多端的节奏来达到整个艺术形式的高潮。在打法形式上有文武之分, 并各具千秋。文鼓是主要以扭的腰鼓表现形式为主, 重扭轻打、打中有扭、扭中有打、扭打结合。这其中的武鼓所应用的大多是打、踢、跨、跺。各种动作表演柔韧有力、落落大方、刚柔并举、欢愉自然, 且主要以个人技术为主。另一种的文鼓则是以跑、跳、扭等表演方式为主。而其中武鼓的打、踢、跨、踩等都能对全身的关节、肌肉、韧带进行优异的锻炼。如今, 文、武腰鼓的形式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逐步结合形成新的其特有艺术风格, 其中以安塞的西河口乡与真武洞两地最具代表性, 栩栩如生、写实的表演的表达了当地群众的诚实、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特别值得强调的是, 在现实演出中, 恰到好处的饿的揉合了民间秧歌的舞蹈形式和武术动作, 张驰相宜, 进退得当, 气势磅礴, 雄浑有力。如果要充表演形式上来区分的话大致可分为:1) 广场鼓。2) 舞台鼓。3) 路鼓等。这种艺术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 难能可贵的又与现代体育中体操、舞蹈、武术项目紧密相连, 兼容性极强。同时, 这种表演不限制于年龄、性别、场地、人员数量等客观条件, 可随时依需进行适时调整和设计, 灵活性和适应性极强。

二、安塞腰鼓运动的健身价值

(一) 安塞腰鼓运动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体重是反映人体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情况的重量整体指标, 也是对人体横向发育描述的指标。体重过重或过轻, 都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和体质情况。长期有规律的安塞腰鼓锻炼, 其活动主要以踢、跳跃、打为主, 运动量大, 动作幅度大, 很好地发展了参加者的有氧运动能力, 使利用脂肪的能力得到提高, 对降体重有很好的作用。种种的研究结果显示,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安塞腰鼓作为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的体育运动, 凭借着灵活机动的运动强度, 即能够对每个人的自我感觉和自身情况而随时进行调整, 能满足各种人体的健身需求, 可以极大的促进和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形态和体质。并且, 安塞腰鼓训练中的各种踢、打、扭、跳等动作对身体的内脏及脂肪、肌肉会产生按摩、刺激、激活影响, 对加强体内新陈代谢作用, 加快脂肪摩擦燃烧, 强壮内脏, 改善体质, 减少多余脂肪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 安塞腰鼓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胡效芳研究结果表明安塞腰鼓运动对改善机体的生理机能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运动生理学理论, 在有氧供能条件下, 人体完成中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有氧运动, 能够提高呼吸系统的换氧功能, 肺活量增加, 肺功能挺高。同时, 通过从事这种有氧运动还可以提高心脏功能。心率 (HR) 是评价心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系统的体育锻炼, 可以使安静心率降低, 这是心脏对运动的适应, 是心脏功能增强的表现。长期系统的安塞腰鼓训练能够改善训练者呼吸系统功能, 增加受试者肺通气量。并且, 从事安塞腰鼓训练, 还可以提高训练者的呼吸肌的机能, 表现为呼吸深度加深, 呼吸频率下降, 膈肌的升降幅度加大。除此之外, 安塞腰鼓训练还有以下显著功效:1) 能够显著改善训练者的肺弹性回缩力。2) 呼吸肌肌力增强、呼吸深度增加。3) 机体的耗氧量提高, 从而保证运动时机体所需要的氧量。

(三) 安塞腰鼓运动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安塞腰鼓训练中的跑跳、扭、打、踢、跨、跺等动作表现形式, 会使身体的每块肌肉, 每个骨节, 每个内脏都完全地得到拉伸、运动, 增强自身的肌肉并且增加肌肉的力量, 提高肌肉的肌腱和韧带增加肌肉的弹性, 这样也就对身体的柔韧素质以及体力都有所提升;而且, 一般所说的舞蹈来讲和这种民间艺术舞蹈是有区别的, 同时, 这种区别于一般的舞蹈的民间艺术舞蹈, 其显著特征是动作表演尺度很大, 于舞台上闪转腾挪、大开大合, 随时保持应用不一样的技姿来不停地击打腰鼓, 从而展现其刚柔并济的技之美。安塞腰鼓大多是在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下进行, 一是, 由于优美而有节奏的音乐声波冲击大脑, 激活神经系统的兴奋度, 通过大脑皮层的意志与兴奋度达到平衡修复过程中, 从而使大脑的运转功能更加快速和敏锐。还有要说明的是, 安塞腰鼓是由不同的多种类型、路线、方向、幅度、力度和速度等动作组成, 可能够加强人的动作记忆能力和再现能力,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敏度得到了提高, 那么人的协调性自然也有了提升。二是, 经常配合欢愉的音乐进行练习, 使得人感到心旷神怡, 精神百倍, 这种表演方式既有利于松弛紧张的神经和加强对抗疲劳的意志力, 还能够较好的提高耐力素质。资料显示, 经常参加安塞腰鼓训练, 可使人体肌肉中线粒体数量增多, 体积增大、肌质网增多、脂肪减少。

三、小结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中国传统伦理所要求贯穿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全过程, 同时也成为了其的最高准则与要求。这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了决定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1) 极大的提升人们思想道德水平;2) 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长期、坚持不懈、完善系统的的安塞腰鼓运动, 可有效地加强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健康水平, 同时也可以改进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于促进人体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侯晓艳.安塞腰鼓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刍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胡效芳等.安塞腰鼓训练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 2007.

[3]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杜, 2002.

[4]师灿斌, 吴龙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健身功效[J].宿州教育学院, 2006.

[5]人体解剖学编写组.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 1998.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感受黄土高原的后生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3.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 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 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和内涵。

2.理解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板块之一】发散性地回忆前课内容, 自然地关注“叹为观止”一词

1.同学们, 昨天老师和大家欣赏了安塞腰鼓的表演, 领略了《安塞腰鼓》课文的描写, 大家一定印象深刻, 那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 你知道了些什么呢? (学生自主、发散性地交流)

2.由“叹为观止”引入教学:刚才同学们在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到了一个词语 (出示:叹为观止) , 一起读,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3.那“安塞腰鼓”的什么令人叹为观止呢? (舞姿、鼓声、搏击)

【板块之二】整合课文内容, 体会安塞腰鼓“舞姿”的内涵, 感悟文章写法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 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的5~17自然段, 看一看哪些段落是着重写“舞姿”的? (学生交流:6、7、8、15自然段并出示)

2.如果要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叹为观止的舞姿, 你准备用哪句话?

3.出示:黄土高原上, 爆出……安塞腰鼓!全体读。这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 (壮阔、豪放、火烈)

4.安塞腰鼓“舞姿”的壮阔、豪放、火烈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呢?我们先来自由大声朗读第6 自然段, 然后交流并相机引导、指导朗读。 (学生的交流可以有多样性, 只要有一点体会就可以:如抓住“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来体会舞姿的“狂野”;抓住“骤雨、急促、旋风、飞扬、乱蛙、火花、闪射、斗虎、强健”等词, 体会舞姿的“豪放、火烈”;抓住“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体会舞姿的“壮阔”且充满力量;抓住“比喻、排比”的修辞, 体会舞姿的开放, 黄土高原人的粗犷……另外, 要重视朗读)

5.下面让我们再来赞美一下安塞腰鼓叹为观止的舞姿, 出示:黄土高原上, 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6.你还可以怎样赞美安塞腰鼓叹为观止的舞姿呢? (这一提问具有发散性, 可以是自主回答, 也可以用课文7、8、15 自然段的内容来回答, 如果学生回答后思维不指向课文,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7.学生交流后出示第15自然段: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 使人叹为观止。

8.引导学生读这一段, 说说想赞美安塞腰鼓“舞姿”的什么呢? (在学生朗读的时候, 相机追问:这写出了安塞腰鼓“舞姿”的什么美?——力量美、声响美、光影美、艺术美)

9.学生继续交流:还可以怎样来赞美安塞腰鼓的“舞姿?”出示:这腰鼓, 使冰冷的空气…… (引导学生抓住“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这几组相对的词语, 体会安塞腰鼓的“舞姿”充满热度、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并且壮阔、豪放、火烈)

10.齐读赞美: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蓬勃的想象力……安塞腰鼓!

11.出示课文6、15 自然段进行比较, 感悟课文的细节描写、整体描写以及语言美。

12.齐读以上段落并进行小结。

【板块之三】自主学习, 体会安塞腰鼓“鼓声”的内涵

1.除了安塞腰鼓的“舞姿”让人“叹为观止”之外, 还有什么也令人“叹为观止”呢? (鼓声) 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鼓声”的段落。

2.这鼓声有什么特点? (沉重) 仅仅是沉重吗? (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

3.朗读体会并想象这沉重的鼓声还碰撞在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感受, 并朗读体会这“鼓声”中震撼人心的力量。

4.朗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板块之四】自主学习, 体会“搏击”的内涵, 体会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1.令人叹为观止的, 除了这充满力量的鼓声, 还有什么呢? (搏击)

2.课文的哪些句子是写后生们搏击的? (出示句子并全体读)

3.后生们的“搏击”有什么特点? (有力、急速、大起大落) 怎样读好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后生们的“搏击”? (震撼人心、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气壮山河)

4.后生们为什么要这样搏击?他们这样的搏击想要表达什么或要想搏击出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宣泄情感;生命力的存在、强盛;不屈不挠的精神;奇伟磅礴的能量;改变自然环境的决心……)

5.从这惊心动魄的搏击中, 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出示17 自然段, 重点解读“痛苦和欢乐”;想要表达什么样的痛苦呢?……仅仅是为了表达“痛苦”吗?体会更多的是展示生活的快乐!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结合解读“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 重点引导朗读)

6.引导读好17自然段 (交织!旋转!凝聚!升华!要读得简短有力, 体会黄土高原人乐观、坚强、向上的精神)

7.学生读好这一段后紧接着追问:同学们, 如此叹为观止、惊心动魄、充满内涵的腰鼓, 其他地方有吗?为什么? (13自然段)

8.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吧:齐读14自然段。

【板块之五】学习探究, 体会文章结尾的“精妙”之处

1.同学们, 老师一直以为课文到这里就该结束了, 这三个自然段 (出示:18~20自然段) 有画蛇添足的感觉, 但这一次上课却觉得这三个自然段写得特别巧妙,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妙”在哪里呢?

2.我们先一起读一读, 看看这三个自然段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静) 为什么要写这么安静的场面呢? (动静结构美、首尾呼应、后生们收放自如, 稳如泰山、此时无声胜有声)

3.还妙在什么地方? (渺远的鸡啼:以声衬静, 同时预示着新的、美好的一天即将到来)

4.全体读18~20自然段, 并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感受深的句段旁写上批注。

2.背诵课文的12~16自然段。

上一篇:独特人格魅力下一篇:言语交际中的模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