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2024-06-14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精选12篇)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篇1

随着社会专业分工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逐步发展, 物流专业人员应在质量管理体系思想指导下, 使物流技术和质量管理技术相互融合、发展, 在物品贸易流转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共同的语言体系和平台, 这是现代物流国际化和物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要求。

物流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员参与。要保证物流服务质量, 就涉及物流活动的相关环节、部门和人员, 需要各方紧密配合, 共同努力。物流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正是由物流管理活动的综合性、物流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全程控制。物流质量管理是对物品的包装、储存、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若干过程进行的全过程管理, 同时又是对物品在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体现。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一环紧扣—环地进行全过程管理才能保证最终的物流服务质量, 达到物流管理质量目标的控制要求。

全面管理。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的因素具有综合性、复杂性, 加强物流服务质量管理就必须全面分析各种相关因素, 把握内在规律。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不仅管理物流对象本身, 而且还管理物流工作质量和物流工程质量, 最终对成本及交货期起到管理作用, 具有全面性。

整体发展。物流质量管理必须从系统的各个环节、各种资源以及整个物流活动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做起, 只有物流质量管理的整体发展和全面运作才能最终实现物流管理目标。

在物流运营企业中都存在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过程, 从而形成复杂的过程网络。为便于管理, 突出主要过程, 应理顺和简化过程网络及其接口, 按先后次序有条不紊地将其排列起来。识别需要及评定这些需要, 是否在各个阶段得到满足。这些过程组成了影响质量、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的基本构成。也就是说, 从市场调研、产品服务提供过程到服务提供等, 组成了物流企业质量环的基本框架。

物流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物流企业或各项业务的存在依存于顾客。从事物流业务的人员应调查和研究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真正将顾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提出要求的顾客是每一个组织存在的基础。这个指导思想不仅要在物流企业管理者中明确, 还要在全体物流从业人员中贯彻。

领导作用是造就物流企业良好发展的根本因素。物流业务产品大多有种类杂、活动区域广、设备复杂、时间性强等特点, 这就要求组织领导要将物流链各个节点上的人、财、物及时掌控, 以保证企业方针、目标的一致性。

组织的物流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 还有赖于全体与物流业务质量有关的人员的参与。各级物流人员是搞好质量的关键, 只有他们目标一致且充分参与, 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本物流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在物流作业过程管理中, 不仅有某些简单的过程, 也存在许多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应按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原则进行,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按过程进行管理, 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服务实现、测量以及分析和改进作为物流质量管理体系的4大主要过程, 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要求为输入, 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为输出, 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顾客满意度, 进而评价物流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针对物流业务系统的管理必要性, 识别、理解并管理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 有助于提高物流管理业务的有效性和效率。这种从物流管理活动自身的前提特点出发,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可在三方面受益:提供了基于对物流过程能力保障及产品可靠为前提的信任;为物流经营活动不断持续改进打好基础;使顾客满意, 最终使组织获得成功。

物流企业都有一个永恒的目标就是持续改进, 以满足顾客不断提高的要求。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 把更改做为持续改进的一项措施纳入文件管理活动中, 以保证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效率及效益的持续提高。

信息是物流业务的基础和中心, 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前提。以事实为依据做决策, 可尽可能防止决策失误。在对信息和数据做科学分析时, 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统计技术可用来测量、分析和说明产品和过程的变异性, 统计技术可以为物流业务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互利的关系, 增强本物流企业和有关物品及外包服务的提供, 比如运输服务、仓储服务等。保证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对本物流企业向顾客提供满意产品和服务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 是本物流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地提供顾客满意产品和服务的关键。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不讲合作互利, 特别对关键供方, 更要建立互利关系, 这对物流企业及其供方都有利。

物流质量管理的关键

无论对社会外向物流还是企业内部物流, 其运作基础都是物流数据的收集、分析及利用。随着从生产到最终消费, 物流活动的进行都同时伴随着信息流的产生, 其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各种各样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形成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 主要表现为物品实体流通与信息流通的结合。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 使物流活动的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得到提高。

员工贡献给企业和社会的不应只是体力, 除此而外, 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各方面能力, 通过授权方式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物流企业只有在调动全员的基础上, 才能逐渐发展具有物流特色的企业文化, 建立起物流行业特有的运营管理模式, 并且适应自己营造的内部、外部环境。

员工可以通过质量管理专项小组的形式参与并发挥他们的创造才智。他们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与人打交道的技能和处理事务的技能方面, 其中涉及到人际关系、质量管理专项小组的工作效率、同各类人员共事能力、召开沟通会议的有效性、还有提出反馈意见、加快工作进程、起带头作用、听取不同的意见等等, 这些“软技能”方面都能有效运作, 才能获得全员参与的预期目的。物流企业更加需要团队合作精神, 在企业内部主动建立人员、业务交互合作的工作特色。

培训可以使员工掌握必要的物流专业知识与技能, 包括物流服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理论和实务;可以更好地完成日常业务工作, 达到规定的物流质量水准。一个积极进取的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不断开展培训, 会使员工和企业充满活力, 企业应该为所有员工提供各类培训。

质量管理将客户划分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物流企业员工应该树立起内部客户和内部供应者的概念——它们分别指企业内部在物流链上直接向另一部分员工提供流转产品或辅助服务的人员以及接受流转产品及辅助服务的员工。大多数员工都不直接同外部客户接触, 要求他们持续认真对待无机会见面的客户, 难度很大也不会产生真正强烈的认识及实际效果。

彻底推行物流质量管理要求对企业管理文化进行大力改造, 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用数年的时间才能从中看到实质性益处, 但物流的时效性又很强, 很多物流企业都没有这种耐心, 虽然质量管理也会很快带来某些益处, 从而获得一些热情支持, 但对追求持续利润的企业可能只表现为昙花一现, 并不持久。事实上, 质量管理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过程、一种思维行为方式, 当发现不能立即产生预期效果时, 管理人员可能会迅速地选择另外一种管理模式, 如果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投入, 在物流质量管理上就会失败, 甚至可能与物流管理的目的相违背。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篇2

特别是在对营业数据的检查方面,如果依旧进行人工统计分析,不可避开地会出现细小的错误,那么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为了能够获得客户反馈的真实信息,详细地了解客户的满意度,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以完善电力营销工作,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度,还需要派专门的人员到现场的营业窗口进行检查,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暗访检查。

将电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应用到电力营销业务当中之后,这些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就变得简单且容易操作。

只要运转电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电力营销人员所需要的数据就能够从计算机上获取,转变了那种没有目的的传统的工作模式,电力营销工作变得简单易操作,这些工作轻易就完成了,电力营销工作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篇3

【关键词】电力营销;稽查监控;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需求量正呈现出迅猛的上升趋势,电力能源的消耗逐年增加。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电力能源有较高的利用率,除了应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以外,还要加强对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视,努力做好稽查监控工作,尽量减少电力营销中的失误,降低电力企业的损失,从而对电力营销部门的安全进行维护。由于在电力营销稽查和监控的应用需要完成较多的工作目标,因此应对其合理应用方式进行详细讨论。

一、电力营销稽查监控技术的应用方式

为了适应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必须加强电力营销业务稽查监控技术的应用能力,只有建立规范有序的稽查监控体系,才能为电力营销业务的良好开展提供有效的保证,从而使电力营销的精确度得以提高。

(一)加强对用户的稽查力度

对用户的稽查主要体现在对低电量用户和新装用户的稽查两个方面。对于低电量用户,必须对其实际用电量进行深入调查以便了解实情。具体可通过现场测量的方式来进行对比并加以准确详实的记录,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用户利用改装等手段来进行的用电量作假行为。为了防止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电力营销部门必须对其展开认真严格的调查,打击用电作弊,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经济利益[1]。对于新装用户,尤其是对电力需求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稽查监控工作要严格落实到位,对用户的接线方式进行监督,对其使用的仪表进行检查,确保这些仪表和各类显示器能够正常运行,对于运行迟缓或存在故障的设备要督促用户处理更换。

(二)精审营销合同

有效的稽查监控離不开营销合同的严密精确。为了提高对营销合同的掌控能力,就应以SG186营销业务系统为技术依托,对用户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有利于更快捷高效地对电力使用期限加以核查,为电力营销部门内部的各项职责的划分提供判断依据,同时也能够重点加强对营销模式、营销时段、营销地点等情况的充分把握,对合同的签订情况得到更多认识。

(三)稽查电力营销环节

电力营销工作的稽查监控可具体分为以下环节。第一,将整个稽查工作进行细化和分工。为了使稽查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效果,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应是其首要条件。这需要对稽查工作加以明确的分工,使各项具体职责落实到各个部门,对工作量和内容进行合理调配[2]。管理者要是自身的管理力度和控制力度不断加强,保证所在部门的责任明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电力企业的稽查监控得以顺利进行,防止因其中的细节失误而造成严重的损失。第二,要重视信息的反馈和收集。在完成电力营销中的稽查监控工作后,需对工作实施后获得的反馈信息加以收集管理,认真分析后进行效果评估,并将其与规定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总结其存在的缺陷并针对这些缺陷加以克服。这样一来,就能够为今后的稽查监控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分析材料,使以后的工作进展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就。

关于如何建立起有效地信息反馈体系,可考虑将网络反馈更多地吸纳其中,这样能使工作人员接收到的反馈信息更具时效性,从而对当前存在的难题进行迅速处理,提高工作效率[3]。第三,提高稽查监控工作的科学性。为了使电力营销中的稽查监控工作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实效,应在稽查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方面加大力度。这主要应通过强化对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和积极培养工作人员的良好工作态度方面做出努力。对此,可同时开展日常稽查与专项稽查两项工作,从而主动了解和发现稽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对稽查工作进行改进和科学化引导。电力营销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程度对电力企业各个部门的内在牵制和互相监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部门之间的制约力可促使每个部门为具体职责而努力,将工作目标与部门甚至个人利益得失相关联,有利于工作热情的提高,同时也能维护好同一企业不同部门的平等和公正原则,为工作的进度和全局发展带来有益的影响。

(四)稽查电力营销轮换状况

稽查监控系统的建立,可实现对电力营销业务的轮换情况进行稽查。首先要进入营销信息查询页面,在此选择业务转换的时间段、原因以及遵照业务轮换计划执行的稽查监控内容,这些内容可包括合同单、型号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若发现合同中的事故,必须对其严格处理。

二、稽查监控系统的预期效果

电力营销业务在大力发展稽查监控系统的前提下,必将有利于电力营销工作业绩的提高,对省、市、县三级营销层次的在线稽查监控突出明确了稽查监控的工作目的,使营销业务流程更加规范,促进了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公开透明化趋势,为电力营销业务带来良好的发展势头。

首先,系统的建成将使稽查工作的重点得以突出。实施电力营销稽查监控技术的推广普及,能够将稽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从枯燥冗长的营销数据查阅转变为方便的系统操作,减轻了稽查工作带来的负担[4]。SG186系统能够实现对稽查监控内容和项目的自动化分析,为稽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合适的切入点,从而成为电力营销业务的良好平台。

其次,系统的建成可对电力营销资料进行更为客观的分析管理。电力营销稽查监控技术在完成对业务信息的收集、管理、评估决策时采用了多方面的系统结构,使不同职责任务的划分更加细致,这样就能够对单项业务的营销数据进行了解。

最后,系统的建成还能带来营销服务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由于电力营销稽查监控技术已开始呈现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发展势头,因此会对服务于用户的标准造成影响,必要时可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更改,使服务意识和质量能够迎合技术发展的要求。这一变化能够对稽查监控技术的服务质量、服务时限及方式方法的掌握和监督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力营销工作中的稽查监控业务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电力营销中的稽查力度的重要性,以及稽查监控技术应在电力行业当中进行推广普及,以达到电力营销安全的目的。本文对电力营销稽查监控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研究,分析其中的优势和产生的作用,又对稽查监控系统的预期效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参考文献

[1]向明.供电企业营销应实施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核心的客户关系管理[J].广东科技,2011,21(16):278-279.

[2]王海燕,孟昭霞,侯锐锋,赵阳立,李孟兴.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2,15(3):166-167.

[3]王保华.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信用评价模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312-314.

科技期刊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应用 篇4

关键词: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投稿系统,自动升级

为了提高本刊的办刊效率, 《甘肃科技》于2008年开通了网上投稿、审稿、稿件处理状况查询系统, 同时取消了电子邮箱投稿方式[1]。经过近3年的应用和一系列的完善, 系统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操作简便易行。稿件处理流程衔接更紧凑, 查询更方便, 大大缩短了投稿和审稿时间, 但目前系统的审稿子系统不是Web形式, 作者不能及时了解最新文章收录情况, 有些作者尚不习惯网上投稿。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编辑部足够关注。

1 系统功能介绍

科技期刊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四大功能模块[2], 分别是系统管理子系统、科技期刊业务管理子系统、投稿子系统和期刊网刊发布系统。其功能需求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 业务管理子系统功能需求结构如图2所示。

1.1 投稿子系统

作者远程投稿可直接填写信息表提交基本信息和稿件, 出于对作者著作权的保护和尊重作者隐私等方面的考虑, 网络在线投稿系统采用用户注册方式, 对作者信息和稿件进行管理。而且每位投稿作者只能用自己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方能向编辑部投稿, 并仅能查询自己所投稿件的处理进度, 而无法浏览其他作者的投稿相关信息以及作者注册信息。为防止作者多次上传稿件, 造成重复投稿, 减轻服务器压力, 系统通过判断是否有相同作者和相同题目的稿件做了相应的限制。避免了Email投稿和送审的各种弊病, 完全实现与国际同步的在线式、自助式业务处理。

1.2 系统管理子系统

主要完成日志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库备份、打印机设置等功能。

2 管理系统的使用

针对《甘肃科技》稿件处理流程, 设计实现了适合《甘肃科技》的期刊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系统实现了作者在线投稿, 稿件自主管理、实时跟踪审稿进度, 编辑审稿, 稿件管理等主要功能, 并可根据权限对稿件进行管理, 基本涵盖了期刊编辑部稿件管理全过程。实现了软件自动升级, 并采用了仿OUT-LOOK界面设计, 方便了操作。

2.1 作者在线投稿

进入《甘肃科技》的网址。如果作者是第一次投稿, 必须先注册拥有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已经拥有用户名和密码, 请直接登录即可。以后投稿或查询时均用此用户名和密码。注册时标注号的为必填项, 其他项可选填。

2.1.1 来稿处理[3]

1) 稿件提交:作者远程投稿可直接填写信息表提交基本信息和稿件。

2) 稿件登录:输入稿件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电话、邮编、E-MAIL地址 (此功能主要针对非远程投稿, 编辑部填写信息提交) 。

3) 自动生成稿件录用通知单 (设定一个模板, 包括题目、作者、刊发时间、费用明细等在作者需要录用通知单时能减去手写程序, 节省时间, 更加便捷) 。

2.1.2 审稿处理[4]

1) 稿件分类:按栏目将稿件分配 (要求临时栏目可随时增减, 基本栏目可以根据各种期刊的类型或特点分类) 。

2) 稿件查询:按稿件登录基本信息字段进行任意方式的查询 (关键词、单位、第一作者或投稿人等方式) 。

3) 稿件处理:设初审录用稿件库和退稿库。编辑对自己负责的稿件进行初审审查修改后, 填写编辑意见 (包括是否录用和版面费用) 后提交到录用稿件库同时给作者回复;编辑初审提出的修改稿, 作者回复后能够直接提交到栏目;初审不合格的提交到退稿库 (此库按月更新) 。

4) 导出稿件基本信息。能将基本信息导出, 形成Excel文件。

2.2 稿件查询

可以按照稿号、作者、文题、单位查询稿件, 从而得到稿件的预缴费用、实缴费用、审稿阶段、组稿年、期号、栏目等, 方便了编辑人员。作者要查看投稿是否成功、稿件处理阶段、组稿刊期等还须登陆投稿系统才能够查到结果。

3 建议

本系统在3年的应用中,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完全实现自助式业务处理, 没有完全解决作者不断打电话咨询投稿状况的问题, 编辑部接电话或回复Email的时间仍然很繁重。其中有作者不熟悉投稿方式的原因, 也有系统本身不完善的问题。对此提出以下修改建议:

1) 建议支持任何文件格式的稿源。投稿成功后, 自动发送回执邮件。作者“用户密码”丢失后可按照邮箱自动找回。

2) 支持大文件的上传。

3) 支持稿件查重, 可按文章标题查重, 也可按文章标题和第一作者查重, 防止作者重复投稿。

4) 设置系统故障提醒功能。在投稿过程中未完成的稿件或投稿过程中出现意外故障时, 系统能自动恢复数据信息并提醒作者, 不用重新填写。

5) 目前本系统的审稿子系统不是Web形式, 随着《甘肃科技》影响力的提升, 需要实现基于Web形式的审稿。

6) 本系统在查看稿件内容时, 尽管采用了OLE技术, 但用户操作不是很方便, 下一步应第三方控件 (如:NTKO OFFICE或SOA OFFICE) 来实现[5]。

参考文献

[1]李金丽, 王秀莲.期刊网络化的前景[J].东北大学学报, 2002 (4) :304-306.

[2]王权赵文哲.科技期刊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甘肃科技, 2010, 26 (7) :20-21.

[3]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件产品[EB/OL].[2009-05-24].http://www.magtech.com.cn/cpjs.html.

[4]张靖庚, 罗健.浅谈期刊管理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趋势[J].甘肃科技, 2010, 26 (14) :88-89.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篇5

他通过电子服务器的计量,分类一般是汽车衡和轨道衡,在轨道衡管理基本的问题不是很大,汽车衡管理企业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他为什么出现这种问题,轨道衡在汽车运输过程中采用人工计量、人工开票,可能有司磅员、开票员进行称量,开票员进行写票,在写票过程中他那个仪表显示的事物,这个数量就消失了,一旦司磅员我负责写票销售的过程中如果形成中间是十吨,这个可能就变成九吨半。焦炭、粮食这个行业他一旦写了以后基本上是你很难查出来的,这些物料基本上是露天存放,水分进来以后他本身有防,我们在做山西企业的时候,煤炭、焦炭等等这种私营企业特别多,对这一块也是相当关心的。

另外一个我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司磅员、写票员存在一种问题,我炼焦配煤的时候需要不同的煤,你像我在配煤四种煤需要一定比例,我可能要签一个合同,他这个合同基本上是一个质量合同,相当一个索赔合同。我的煤炭进来以后,要求他的水费,我的交通指数,你的水费不能超过6%,像山西的企业他基本上是出口,对流份的要求相当高,他会签这一系列的指标,他会后面附有惩罚性条款,你的水费本身是6%,超过是怎么扣罚,流份他可能会达到1%你要超了2%,一车煤全部就没收了。那个时候一些企业我给你的样子里面,350块钱根据发射量,你如果是没超过180卡我可能给你讲10块钱,你发的高我可能给你加强,这个是质量扣罚的一个标准。

有了质量合同以后,规定这个合同,然后对每一车进行采样化验,像化验过程中给你这些指标确定你的结算数量、价格,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的指标不合格,相应的化验员、采购员相互勾结把不合格的原料变成合格,像这样的扣罚相当严厉。比如流份我做的是1.1,标准是1,我直接可以写上1就行,特别是我在管理的时候,我的化验员、材料员我知道我裁的样是水压的,这样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非常大。

刚才简单介绍一下报号的应用过程中为什么对企业非常重要,关于绩效这一块当时老板选司磅员,他要注意几点,就是这个人相对脑袋比较笨一些;再一个如果是司磅员,在一线上来的他会感觉到我做这个东西尽量被重划的时间减少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干了一半的时间,包括你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举报你作弊,或者通过计量、复查我亏损没有亏损,最后可能出现的人还特别多。你像这个企业曾经一年光煤炭亏吨亏了一半,山西私企这一块司磅员用的是亲戚,特别是焦化厂全部从电、光缆出。我做的是棉山这个地方,他现在出口大概是1000块钱一吨,当时我们算了一下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算起来就比较可怕,以前他们也出现过问题,基本上是兄弟式,他也跑了将近300的焦炭,什么手续都没有,然后我绕一圈再过一次,后来就干脆把煤拿走再去卖,等于管理相当混乱。

另外还有一个司机在车皮上作弊也很多,基本上一个台面,司机他在车开的时候,我在进行销售拉货的时候,我拉10吨煤,我这个车一边磅才9吨,这个司磅员就很容易过关。一个钢铁销售的例子,基本上销售钢材他是一个贾纲车,他会在车下面焊上一个夹层,在过磅的时候注满水,销售企业他那个过离司磅员比较远,回来以后我再装上出来,每次他可能赚上1吨的钢材,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而且现在出现一个仪表装置,干扰仪表,这种情况非常多,另外一个出现这种情况司磅业务量巨大,就像我刚才说的三江焦化厂,500到1000张,他基本上用麻袋装,这么多单据中去查找一部分问题,这个难度相当大。另外一些电子方案在这个输出来接着就不显示了,有些企业没有办法采用电视监控,有时候可以起到一些威慑作用,但实际也不起作用,这个你不可能随时看到。

另外一个环节在材料结算员结算的时候作弊,这个问题也比较严重,你像在结算员权力很大,一般企业的结算跟你报单、化验单、合同结算,一般企业在化验的时候基本上就一车,而且量相当大,他这个客户基本上是熟悉。我们做过一个钢铁项目,结算员对客户很熟悉,他在写数据上我可以给你算合格,又可以扣你、不扣你,我跟客户关系好就不扣你,或者有一些数据本来的,但是我们私下有交易我一样可以不扣你,查出来我就可以推出理由,这个利益我会得到。另外一个对销售发货环节存在一个问题,基本上对煤矿有用处,基本上都是现场销售,我开一张1000吨原煤,他是分次进行的,我可能从通过一车一车的提,领导必要关心我怎么样控制你提的时候正好的时候我能自动给你终止,像这个企业比较多,像山东他曾经就是一次三个月就跑了接近四五千吨煤。下面就是针对存在的问题磅房系统怎么处理的,首先看原料的采购业务,磅房系统主要是控制两方面,一个是采购、一个是销售,像这个流程图在做三家项目的时候给企业做的图,我这个公司要跟供应商签订一个质量合同,价格是多少、运费多少,如果超过我的标准以后怎么处罚,签订完之后要经过计划部门审核,给磅房下一个报货通单,这是一个签订合同的过程。

另外一个是收货过程,他基本上是拉煤车,首先我要过一下这个车的车号是多少,这个时候司磅员记录过程中你是哪一家煤、什么品种、车号、司机,然后进入这个过程中自动打印出来一个卸货、材料通知单,然后在料场卸货,由仓库的部门和质检部门负责收料,我水费是不是超标的,或者查看铁钉水分是不是超标,我们是办这样的内容。每项超标在这张单子上水费超标,这个超标不是化验出来的,是眼睛感官这个时候形成的。他在通知单上写上超标,我扣你一吨,还是扣你几吨,司机卸货以后他就拿着张单子在进行回批,是通过计算机与电子相连,然后自动去取数,这个时候提货就可以打印收货的磅单,司机就可以出厂,这是一个收货的过程。

料场人员看一下水费是不是超标,如果超标我就扣你,是这样一个过程,同时在进行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质检的过程,像这些企业煤炭、铁钉份他需要一个采样,然后还需要质量、化验,像这个过程中我刚才说了化验资料员、采样员存在作弊过程。我们怎么样进行控制,基本上评避他的信息,你采样、你化验了我不知道我采的煤是谁的,基本上这种情况下作弊的可能性会小一点,我会很好的完成我的本职工作,在采样、化验过程中我知道就是水的,可能我会出现一些偏差。最后一个过程化验数据出来以后,化验数据到位自动传到结算系统中,直接可以给你一个磅单,给你一个化验单根据我的合同,这个系统可以自动算出来,我这个一车煤应该扣你多少,结算单价是多少。结算员是靠计算机自动结算的,报单是多少、报价单是多少,这个是不同的部门来录入的,结算员是没有权利修改的。结算出来以后他会出来一个月末,或者一段时间付款,我算出来以后每一车的煤我应该结算多少,然后就是用户、客户,然后用电脑单进行开发票,这个直接跟我们用友系统直接挂接起来,像这套系统基本相当于前台系统,我一个自动去输,然后就是一个质检过程,还有材料过程,然后我自动算出运费,像付款直接进入到库存进行管理。下面看一下针对中间管理难点我罗列了一下,这些是怎么解决的,第一个就是怎么样控制司磅员的过磅的作弊,这个在计算机处理简单一些,现在我可以通过计算机跟电子磅仪表直接相连,电子磅显示10吨这边肯定也显示10吨,我这个打印控制比较严。如果你通过冲销的方式进行修改,你像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得比较多的可能是仪表。比如深圳一家、杭州可能是两家,基本上不超过10几家生产仪表的,这些仪表基本上都有接口。另外一个系统还有一个功能自动判断车辆,我可以自动判断我是否达到最大的值,他显示仪表从车上磅,使用计算机以后比如车未完全上磅,我可以存盘、打印,这样一样也可以存在作弊,这个系统会直接判断,因为车辆的行进过程中,如果未达到最大值他的数是会发生变化的,我的系统会自动进值的。

像另外一个车完全上磅,压磅的过程中基本上这个主要需要一些硬件设备的支持,采用红外线压磅设备,如果车不完全上磅,中间红外线基本上是不同的。通过这几种手段就保证这个车完全在磅,而且这个数完全要稳定,这个电子仪表显示多少我就是多少,然后通过计算机自动打印报单是多少就是多少,司磅员的权利基本上也就被剥夺了。另外司机这一块计算机处理他基本上会根据一些车皮,同一辆车他的皮重不会超过200公斤,一次来了以后可能是一个重量,水加的比较少、油加的比较少就是一个重量,这个过程就需要外面基本上是由司磅员处理,检查这个车辆是否有问题,作弊我需要把车皮夹中,我在车上要放一些物品,这些基本上通过检查就能检查出来。

另外还有一车过多次,你进来首先你过完毛重以后,你过完皮重我认为这两车整个业务完成了,他要想过两次他不希望卸货,这个车不卸货又磅一次,计算机会自动报警,不允许你在此过磅。另外这个过程中通过车号我盖一下车号,给司磅人员进行配合,我给你改个车号,计算机就判断不出来,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加上一个硬件设备控制,我在进行存盘打印过程中通过图片形成,这个监控是有事后反映的,当时感映不出来,通过我所有过程计算机进行流程,司磅员他可能相对比较忌讳,这样尽可能的捕捉他的作弊行为。

另外一车过或多次过,我可能记录他的入场时间、出场时间,你一车过多次中间三个小时可能就多过了两次,中间一小时或半小时我又过了一次,你那个车可能有问题,拉一车煤只要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内你过了两次或者三次,这个也会发现一些问题,通过计算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一个采样员、化验员作弊的影响这个怎么控制?基本上就是一个评避,计算机他会形成两个编号,我过毛重他自动形成采样单耗,他基本上进行评比,司磅员知道,然后我的材料员、化验员,采样员货物通单他会打印两个部分,一个是车上信息,一个是采样单号,打印那个号以后我为了叫这个号码评避他,打印出来以后他发现司机对着阳光一看把这个号可以看到。我把专门定制一个磅单,我通过定制发票后面我通过涂黑,这个我采样的时候我不知道采什么样子。

然后制样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像这个整个流程看一下流程图大家会清晰一些,这个财务业务量大,像这个就不多说了。下面看一下简单的界面,像这个软件相对来说可能是比较简单一些,做起来考虑到司磅员的水平比较低,在这个过程控制首先一个我计算机自动会显示出我这个车的品种,然后我再给我在此过的车皮我又没看出来这个车是否有问题。另外一个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像毛重,然后提供自动从仪表方式走出来,仪表上显示多少他就是多少。

这几个数发现还没有问题,他会不允许你过磅,在过磅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作弊的人员比较低,这个计算机可以不理解。这个也是采购订单,这个是一个质量合同,每个单位签订了,包括我的增值税多少,另外他会根据这些指标,下面是一个质量指标,我可能会定义一些会费、流费这些指标,然后按照这些指标进行扣罚,我采购订单的功能它相当于计算公式的定义,我并不是只面向一个合同在计算机上,你像水费、会费越低越好,定在15%,超过15%超一扣一,通过这样的公式进行设置,我定义这个指标我是扣你价格还是扣你重量。另外还有一个取数方式,就是对这个化验怎么处理,像这个系统我一方面是防止企业内部人员作弊,另外一方面又帮助人员作弊,你看在结算过程中他会想尽一些办法进入供应商前列,我流份化验的数据可能是1.12,这时我化验数据是1.12,在结算的时候你化验的时候有可能是1.12,后面是1.11,你晋升到1.2,怎么样对我有利怎么样操作,一个是他是防止司磅员作弊,但是他也作弊。还有就是他都有一个外面的过程,你来可能是15吨,你一过可能就14.8吨。

你像我们做山东铝业的时候,你过毛重的时候最后一个小数我要把他舍掉,15.85,你就是1.58吨,你过了5吨22你就变成5吨3了,过皮重是越重越好,一次100公斤,进了五百车就是六百车,就是从供应商苛扣这一块也是相当大的,就是取数方式你是采用四舍五入,我只用一个小数进行结算。你像流份越大越好,我就要大,煤炭我有一个回收率,这个时候他会要求越小他就扣你多,你把他舍弃,你是68.98应该是四舍五入基本上是合格了,但是我不这样,你把这个0.08给舍掉,我一样要扣你,像这些企业基本上还是比较多的。

后面还有小数位数,分组定义,满足他的结算的复杂性,你让企业结算的时候他有规定,你采样的时候我在车上采的样,结算方式是不一样的,采车上采样可能我对你扣的严一些,但是卸货以后对你扣的宽松一些,包括这些业务相对可能是比较复杂的。另外一个质检管理计算机控制他会接收到几个人员,司磅员、采样员、化验员,怎么样评避这个信息,我在过磅过程中计算机会自动形成采样单号,可能通过企业交流很长时间,要求你必须评避这个号要有一定的意义。比方我在这个号我要表示出来这一车煤是哪一家的,然后是哪一天进的,他的流水号是多少,而且他要求是哪家的,因此知道以后我起到什么作用,要求做到每天一遍。这个号打出来以后通过司磅员通过密封以后,司机拿着个单子到煤场进行卸货,煤场有采样员知道这是哪家的,要求这个号一直是到化验室、采完样以后这个号才能够打开,他可能采完样以后把密封的条送到下一个流程,一旦中间就一个号下面整个环节都通了,我把采样单号重新设立一个化验单号,我通过二次编号以后他也不知道,我的化验员制造二次编号,我不知道采用单号包括前面那一家的,像对付这个数据一旦出来以后化验员不知道哪一家的煤,我想作弊相对会减少。这个过程可能流程比较严峻,通过计算机控制软件相对比较简单,我可以根据磅货单形成二次编号,我把化验数据输进去就可以了,结算管理基本上就更简单了。我会自动调动你这个磅单是哪一家的,然后我的合同掉出来,我通过定义的公式他会自动算出来,我结算数量我应该扣你多少,像这点它会自动生成。通过这一点可以给企业提高很大的效率,你看我们做的那三家,他每天走的是500辆车,多的时候有1000辆车,大概有7、8个结算人员,把化验单对应起来,找出化验数据来,我是按以前的价钱平均值计算,然后他把他的磅单、你的流份可能是0.7,那一车可能是零点几,然后最后除以你的数量之和,这个就相对比较精确、比较准确一些。

如果你要进行简单的平均这个意义就不是很大,一个户就送来100车,然后把流份、化验指标对应上,然后在出一个总数,这个计算量就相当大了,但是通过计算机相对比较简单了,但是他这种复杂程度也许要10、20分钟。另外他需要流份我的指标是1%,你超过2%我要去收,但是你是在收不下来还有另外处理方式,首先你要找出2%以下你才能参与,2%以上你要搬走运算,中间条条框框非常多,把他们整个结算过程定义下来200、300个公式,而且完成不了手工基本上大体结算数就行了,实在算不出来我随便编出个数,企业对这一块也是相当头疼的。

另外一个入库管理,这一块对我们U8进行挂接的,按照不同的煤种进行分类混组,生成单据,另外还提供了运费结算,这是一些简单查询的时时监控,我们做三家项目的时候,他们的老板基本上在家里局域网把整个系统连接,他在家里每天的结算情况、进货情况他都能知道,每过一车的详细情况,哪一车什么时候定的,重量多少、拉了多少车,包括我的质量情况、结算情况,签订哪个合同都能查询。

然后通过结算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我执行哪个合同,化验结果是什么,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一个方法,领导者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信息,另外一个就是可以对质量进行监控,像这个标,特别是焦化企业特别有用途,对他指导生产非常有用处,我可以知道进来哪些煤平均质量是怎么样,在进行手工计算这个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产品销售重点就是控制一个剩余量,就是我每拉一车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再开一张提单,每发一车时时更新,保证你这个数量不会错,你这个车拉了20吨,我这个发货单还剩10吨的时候计算机会自动禁止给你提货,你再交10吨的钱,一车可以拉两个单子。

产品销售管理基本上是跟定货差不多,控制我这个发货数量,销售发货单像这个过程直接从U8系统中挂接,通过选择出发到磅房系统中进行控制。然后用友的一个接口,像这个磅房系统他的主要接口是库存系统和销售系统,库存系统是一个产品销售单,生成调库单、销售出库单,另外跟销售系统挂接。我通过审核以后我直接可以出发到磅房系统中进行控制发货,每天发货过程中生成销售出货单,然后在回写用友的提货单,然后后续的结算通过用友系统来做。下面这个是效益分析,他这一块主要是三个功能,一个就是控制你的计量过程中的作弊;另外就是质量上的作弊;第三个是结算作弊,通过这一年基本给企业省100万是很轻松的,他说了远远不止这个数据,他在某一个环节发生很小的事物可能就会带来几十万、上百万,你像一个一百万的电话卡基本上是在20、30个亿,质量价格是相当高的。

再一个事后监督审查变成事前监督控制,司磅员这个控制他事后的一个审查,通过这个系统我可以时时的控制。另外可以大大的减轻员工繁重的手工劳动,包括库管人员、结算人员,包括统计人员。在一个可以给领导提供详细的资料,这是我们做得一个典型客户,像焦化行业,金大焦化、钢铁行业,然后还有一个山东做了一个新发集团他是一个合成铝的一个企业,员工在12万人左右,煤矿基本上像信息煤矿,在粮食行业我们做了一个长生集团,作了棉籽油,制造豆油。咱们来看一下运用行业,应用行业可能是体现价格最高的是焦化煤炭和冶炼行业,你看焦化行业和冶炼行业他是属于加工行业。你像焦化行业他进的是原煤,通过焦炉产生焦炭,我生产出来的原料都需要通过汽车运输,它基本上是露天存放的,他所有一进去以后通过磅房用得特别多,像这个行业对他的价格可能是最高的,这个就是冶炼行业,包括炼铁厂,焦炭、铁矿石、石灰、炉渣,可能绝大部分都需要通过过磅进行计量。

他设计的产品铁钉经过计磅来进行,这个量也是很大的,企业对这方面的需求也是相当大的,像建材行业,水泥厂这一块要求他进的原材料价格都不是很高,但是他的量很大,这一点它体现的价格不会有那两个行业高。煤炭行业主要是煤炭销售,可能基本上也是比较重要的,火力发电这一块主要是进原煤,绝大部分最关心原煤的控制和怎样结算,你像磅房这个系统通过这几个系统,我们山西焦化,包括浪潮、金蝶,可能感应到大家都有,恰恰通过我这一点行业插件基本上就可以把他们打败,煤炭行业、焦化行业企业对这一点也是想当关心的,他一进一出辅助材料的采购,像那些方面的采购资金,他可以忽略不计,像焦化厂购新的是大众原材料我怎么进行采购,怎么样进行管理,质量、指标怎么保证质量,通过这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计量,我今天介绍就到这里,谢谢。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篇6

摘要:以南宁市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为例,阐述了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特点及应用,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以及业务流程管理、基础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数据采集、查询统计等重要功能。

关键词:环境监测 业务管理系统 系统设计 南宁市

1 概述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环境保护工作受关注程度的日益增加,在环境监测中如何快捷、高效、高水平完成工作,更好、更科学地服务于环境管理部门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传统的环境监测业务管理方式在业务流程和监测数据的管理等方面逐渐显现出不足。

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根据自身特点建设了南宁市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对环境监测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系统提供全面的环境监测信息管理、数据自动处理、报告报表自动生成、转换与上报、结果自动计算与评价、数据快速查询和统计分析、业务动态管理、动态质量控制、数据自动发布等功能。

2 系统设计

2.1 关键技术

系统基于B/S结构的多层分布技术,具有安全性、稳定性、易维护、快速响应和扩展灵活等特点;使用以对象为基础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以及统一建模语言(UML建模技术)进行开发;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实现数据管理的高性能、高可用性、高安全性;采用SilverLight Web呈现技术,提供友好的中文图形界面,直观、易懂、操作简单。

2.2 安全性设计

系统的安全体系设计从物理安全、网络系统安全、数据系统安全等方面出发,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技术,建立统一的安全支撑环境,保护全系统的安全。

2.2.1 物理安全

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数据中心平台的运行环境,机房安全符合国家规定的等级,设置防火、防盗、防高温、防震系统;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对数据进行分类备份;对核心网络,采用屏蔽布线、干扰器等措施,防止电磁辐射泄漏。

2.2.2 网络系统安全

业务专网与公共服务网物理隔离,对网络单元和边界,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病毒防治等基础安全技术保障网络的安全。

2.2.3 数据系统安全

采用应用系统加密程序、VPN、链路加密机等技术保证敏感数据的传输安全。采用容错技术、多级备份机制等措施保证数据存储安全。

3 业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应用

系统主要分为环境监测数据中心和监测业务管理两大块内容,包括业务流程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质量控制、基础资源管理、监测数据存储和管理、管理信息存储与调用、系统权限管理等7个方面的功能。

3.1 业务流程管理

系统通过软件设置环境监测的各环节与实际工作流程一致,实现整个环境监测业务流程在信息系统内方便、快捷的流转,并伴有通知下发、任务提醒、自动计算、报告辅助生成等功能,相比传统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南宁市环境监测业务流程详见图1。

图1 环境监测业务管理流程图

3.2 数据采集

长期以来,监测站拥有不同年代、不同方式获取的大量监测数据,多以纸质档案或者相互独立的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存储,且数据的形式多样,标准不一,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手段,使得信息的利用率和安全性较低。

系统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平台将监测站各类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关联,减少信息的空间占用,对数据进行高效管理与利用。

对于在线监测数据和污染源监测数据,由于数据的采集部门、方式和格式相对固定,直接由系统自动进行数据的检查和审核,将符合标准的数据与空间位置关联后自动转入系统数据库;对于环境监测业务数据,系统提供数据输入、编辑和更新等功能,实现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实时自动建库;对于历史数据,通过开发数据导入、提取工具、手工等方式录入计算机;对于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历史数据(如:污染源单位),则需要通过手工操作运用空间数据管理工具进行空间数据建库。

3.3 基础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主要管理系统内的静态数据,覆盖实验室的所有资源。资源录入之后,可以进行修改。并且其他子系统可以调用资源管理的数据。

资源管理包括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样品管理、试剂和标准品管理、分析方法管理、采样方法管理、监测对象管理、监测项目管理和方法标准库管理等。

3.4 质量管理

系统严格按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质量手册、质量管理细则、程序文件要求执行质量控制,根据质量控制部门工作要求进行设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监督管理、质量溯源管理、评审管理以及不合格项管理。

3.5 查询统计

系统提供了多种统计的方式和表现形式,可以对样品、仪器、监测报告、方法标准、分析任务等进行多条件的组合统计,并输出各类统计报表和状态图。

系统能对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打印各种固定格式的表格和文件,并生成符合用户使用要求的各类污染源月报、季报、年报等,统计的结果可以成常用的Word、Excel、 PDF等格式的文档导出。

4 结语

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实现了监测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科学统一的计算机无纸化管理,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数据安全,并具备一定的检查功能,降低了差错率,其先进性和优越性正逐步得到体现,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系统会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玉峰.SQL Server2000数据库开发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朱翔,朱云燕.环境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1-190.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篇7

一、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与用电检查工作

(一)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特点

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在用电检查时, 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系统采用BS模式, 就是所谓的客户端通过网页访问服务器, 不用再下载客户端, 这样方便了相关人员进行用电检查的可操作性。

2采用工作流引擎, 用电检查流程可通过配置流程图进行配置, 功能界面简洁。

3采用图形化工具, 这样使相关人员在进行用电检查时信息记录更加的快捷。

4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的抄表系统可以用来进行用电检查的对照, 也是电力营销应用系统的核心部分, 其包括抄表、审核、电费计算、电费发行及报表的形成等各方面内容。它通过电费算法模型能对复杂的电费计算关系简单化, 以为售电、电费回收及工作考核等内容提供指导依据, 为电力检查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5用电检查系统主要实现对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电工档案、用电安全检查、违章用电及营业普查等方面内容的管理。

(二) 用电检查工作重要性分析

目前, 我国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工作的作用表现在:1保证和维护了供电企业、电力客户的合法权利;2保障供电企业、电网以及电力客户的供电、用电安全;3通过电力检查工作, 能够使供电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加强, 而且能够为供电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从而增强企业在电力市场的竞争力。

二、用电检查工作中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应用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主要是对电力用户用电安全、电力企业供电安全、营业普查管理、用户违章用电以及窃电的检查管理, 具备了用户用电事故的处理管理功能, 使用户业务流程化。

(一) 不足与建议

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对用电检查工作的帮助很大, 也优化了电力企业的管理结构,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1实际操作存在不足。在进行用电检查工作时, 许多的工作人员存在着对系统使用不熟悉和不适应的情况, 比如:临时用电转正式用电、专用电转公用电等业务在系统中不能直接操作, 而这些是在实际的检查工作中会遇到的。所以, 企业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熟悉了解营销业务应用系统, 理顺操作的顺序与流程。

2基础数据质量有待改善。基础数据质量不理想是因为上传的数据准确率不高, 主要表现为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录入数据时较随意, 在检查工作开展前的表单没有按照规定填写, 检查工作完成后, 没有及时录入, 致使系统数据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就此可以建立业务数据问责制, 把数据录入工作明确到人, 相对的奖惩制度也应该实行, 在对数据录入质量监督的同时, 也能促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提高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

(二) 应用研究分析

供电公司安全用电检查研究如下:

1重要客户及高危客户检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机构改革的到位, 用电检查工作被削弱, 对重要客户及高危客户的检查上收一级的工作要求被还原, 针对人员业务能力的不足, 用电检查工作改变原模式, 即现场检查加网络审查的模式;现场2人以上开展常规检查, 按供电公司指定菜单逐项开展, 同时将关键设备、异常部位图像发回公司主站备查, 公司定期召开专家会商审查, 对重大安全用电隐患也可实时开展实时会商审查, 解决目前用电检查人员能力不足。

2客户用电事故的应急处理。重要客户的事故应急处理, 尤其是高危客户的事故应急处理, 对于供电公司来说主要是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特别是事故现场不具备很多人员及停放车辆场地的现场, 现场指挥人员可以通过应急发电车将现场图像传回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挥, 统一调配物质及人员支援处置。

3分布式电源及客户自备发电厂 (站) 对电网存在安全隐患。随着风能、光伏、余热、余气等新发电能源的接入, 电网安全风险加大, 如何确保安全供用电, 是用电检查的新课题。检查人员除开展现场检查外, 我认为还要加强电力用户现场管理系统及营销业务系统的综合应用, 加强新发电能源的上网数据的远程监控, 严格按供用电合同履行职责, 严禁非上网电源与电网连接。

4违约用电与窃电情况处理。违约用电与窃电, 利用营销业务系统中的用户档案及用电相关数据、电力用户现场管理系统信息相对比, 确认用电异常情况。在确认用电异常后, 首先要采集现场异常图像及声音证据, 同时采取中止供电的措施, 也可通过电力用户现场管理系统发送电力供应停止命令, 暂时终止供电。

5服务用户。用电检查都是为了供电企业能够长久发展, 而供电企业的长久发展是为用户服务的, 所以系统的构建工作也是为了服务用户而进行的。在用户用电的过程中, 有任何的疑问或者举报等问题出现时, 相关人员要及时处理, 并且将用户所反映的情况和信息进行整理存档, 这样能够在后期对用户提供供电等服务时,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 从而使营销模式扩大, 进一步扩大市场。

结语

由于用电量的逐年上升, 所以在供电、检查等管理水平上, 就更为严格。认真对待用电检查工作是对企业以及用户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表现, 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研究, 提高信息和数据的分析能力, 使用电检查工作更为精准, 进而为电力企业的长久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体现了营销业务及管理决策的自身整体性, 也是优化电力企业用电检查工作的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特点与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要性的分析, 研究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指出目前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不足之处,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检查,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翔, 欧阳红, 董丽娟, 等.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研究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 2011, 09 (02) .

[2]庄熠.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成就及经验[A].2011年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论文集[C], 2011.

大数据在银行业务管理中的应用 篇8

1 大数据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金融业一直以来都具有明显的IT属性, 信息技术的每次重大变革都会给金融业带来影响, 大数据应用作为创新的催化剂, 对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竞争核心发生变化。银行传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规模、网点、人员、资本和客户资源等要素构成, 而大数据时代, 决定一家银行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对数据的获取和使用, 传统意义上的网点、人员等因素将逐渐淡化,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变为不同客户的需求并对应开发出便捷、安全和高值产品的能力。二是经营范围变化。目前的商业活动大多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分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未来每一笔交易都将是上述三流的融合。在大数据时代, 银行业与其他商业活动的界限将日渐模糊, 银行业的经营范围也将扩大和延伸, 商业银行开始涉足经营与交易相关的信息与物流业务。三是经营方式的变化。进入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 将改变银行的经营方式。在产品开发和营销方面, 通过对客户交易、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 可以获取客户的需求, 从而研发相应的金融产品, 实施精准营销, 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开发产品。四是服务渠道的变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促使商业银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渠道, 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线上服务, 这样不仅可以改变过去因业务量增加和经营范围延伸而必须增加网点和人员, 进而导致成本增加的营运模式, 而且也将改变靠关系营销扩大客户群体的营销模式。

2 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础性工作

大数据是数据挖掘技术的前沿, 将大数据应用于银行业是该技术发展的方向。目前, 银行虽然建立了庞大的户口信息库, 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 但还是局限于对数据的存储、记账、查询、报表功能等, 仅仅将大量的数据作为一种静态档案来管理, 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可以进行决策支持的资源来利用, 缺乏对其内在规律的挖掘, 充分利用这些海量数据是银行竞争发展的迫切需要, 因此应从基础工作入手, 循序渐进的逐步推广大数据技术应用。

夯实统计基础, 提高数据质量。数据的真实性是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基础, 数据量的大幅增加会同时导致错误率的上升, 只有努力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才能实现“小数据”到“大数据”的转变, 对于小数据而言, 客观准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目前, 银行各业务系统数据基本依靠手工采集, 以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为例, 其中的客户信息录入依赖客户经理手工完成, 客户类型、信贷用途、贷款属性等分类信息, 往往依赖客户经理的个人理解和经验判断, 这容易导致分析结果的不真实, 从而使最终的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在日常工作中, 应当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各系统操作录入人员的培训, 规范数据录入流程。明确数据分类的标准, 并对现有系统中存量数据信息进行真实性检查和修正。不断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同事为了避免在整合来源不同数据的时候造成混乱, 要加快推进统计标准化建设, 为今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整合现有数据, 建立数据仓库。大数据是建立在掌握所有数据, 至少是尽可能多的数据的基础上的, 基于此才可以正确的考察细节, 进行新的分析。很多银行已经建立了各专业应用的IT系统, 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 但掌握的数据是局部的, 是单个业务品种的数据, 而非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状数据, 没有将与客户相关的所有金融业务有机整合起来, 甚至丢掉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 这影响了大数据今后的应用, 对此, 我们应该以客户为中心设计数据仓库, 将其基本信息与存款、理财、汇款、贷款甚至信用记录等业务信息整合成为一个数据单元, 以此作为数据仓库基本单位, 调用客户的任何业务数据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其再银行办理的其他业务, 通过数据仓库的建设, 为我们多方面、多维度的了解客户, 进一步发现其潜在业务需求和风险情况打下基础。

3 探索应用数据挖掘技术,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数据挖掘是大数据应用的核心, 对银行来说, 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同质性, 因此未来银行间的差别取决于谁了解海量业务和客户信息背后的业务规律, 谁才能科学的制定决策。

创新金融产品, 满足客户需求。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 发现客户基本信息与金融产品需求间的关系, 发现其内在规律, 确定客户的特点和消费习惯, 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创新理财产品, 通过研究理财产品与客户存款额度之间的规律, 发现各个存款额度区间的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规律, 设计符合其偏好的理财产品;创新存款产品,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 当存款利率放开后, 我们还可以研究存款额度与存款期限的规律, 发现不同额度存款用户的预期收益, 设计推出不同的存款产品。例如, 某银行近期退出大额定期存单, 期限1年, 利率4.2%, 起存金额50万, 利率高出正常水平30%, 产品得到很多用户的欢迎;创新信贷产品, 通过研究借款人资产状况、从属行业、年龄阶段、性别差异, 甚至教育程度等等因素, 发现不同客户群对于信贷产品的需求的差异, 推出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信贷产品。通过跟踪掌握客户需求, 不仅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向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个性化产品, 还可以降低我们的产品研发成本。

创新营销模式, 实现精准营销。尝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进行客户营销, 我们在充分掌握客户需求的前提下, 设计推出了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如何实现精准营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对现有业务系统进行升级, 探索在业务系统中加入产品推荐功能, 当客户在办理柜台业务时, 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基本情况做出判断, 筛选出此类客户关联度较高的金融产品, 由业务人员向其介绍和推荐, 如同金融超市一般, 实现产品与客户的直接对接, 改变现有“人对人”的营销模式, 提高产品推广效率和精准性, 实现“向客户提供最需要的产品”。

创新服务手段, 丰富业务渠道。移动数据网络技术的发展促生了APP应用, 作为重要的数据来源, 移动应用同时也是大数据立体化的重要一步。我们应在目前银行手机客户端的基础上丰富功能, 加入缴纳水电费、预定酒店等便捷服务, 收集其交易信息, 掌握客户家庭消费习惯和爱好, 借鉴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中的产品推荐功能, 通过APP应用向客户推荐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以此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篇9

海洋观测是人类认知海洋,进而经略海洋,最终合理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海洋的基本手段[1]。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海洋观测的综合实力和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已初步形成了由浮标、潜标、岸基观测站(点)、岛屿观测站(点)、船基观测站(点)、雷达、飞机和卫星构成的海洋观测网。海洋观测网的建设运行在完善预报预警体系、提升环境保障能力、开展灾害风险评估以及推动功能区划和区域经济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作为一个互相连通的综合性整体,海洋观测网的强度决定于其中最薄弱节点的强度。这就意味着,作为节点的海洋观测仪器的高质量成为了观测网可靠运行的决定性保障。

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近岸和离岸海洋观测能力的不断提升,海底观测网[2]的建设也已进入战略研究阶段,并且海洋观测网具有向着多平台集成、实时观测、立体化观测、长期连续观测和高分辨率观测等方向发展的趋势[3]。如此的趋势必将从技术、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层面对入网海洋观测仪器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国内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的海洋观测网是逐步发展建设的,各海区海洋观测网的技术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厂家仪器的功能、性能和观测方法不同,接口标准、数据格式和数据传输方式也不同。海洋观测仪器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仪器自身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也缺乏测试、考核和验证[4]。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海洋观测网的业务化运行。

虽然近年来也陆续采取了“加强海洋站仪器日常校准比测、定期巡检”等维护和保障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海洋观测网的业务化运行,但对于海洋观测仪器的业务化应用管理仍处于空白,并没有成体系的管理制度,导致在网运行仪器的业务化水平高低不均。

随着对入网海洋观测仪器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目前国家海洋局将海洋观测仪器标准化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5],制订了《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应用标准化方案》,并正在编制《海洋观测仪器设备通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通用技术要求》)。但为了保障海洋观测网的长期可靠运行,进一步完善海洋观测业务支撑体系,系统地开展海洋观测仪器测试、验证和评估工作,并建立完善的海洋观测仪器业务化应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3 国内其他部委和美国的管理机制研究

3.1 国内其他部委对行业内仪器的入网管理办法

3.1.1 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十三条关于“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合格;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不得在气象业务中使用”的规定,国家气象局于2007年2月1日颁布实施了《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该办法中明确了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的定义,规定了“对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实施使用许可,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使用许可的实施和业务使用的管理,对受理的申请,委托检测机构对样机进行检定、检测、测试,对于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统一样式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并公告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目录和取得或者注销使用许可证的名录”。该办法中还明确指出“气象业务中不得使用未经许可或者被注销使用许可后生产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

3.1.2 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于2001年5月10日发布施行了《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办法中给出了电信设备的明确定义,并规定实行进网许可制度的电信设备必须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进网许可证。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具体负责全国电信设备的进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该办法包括“进网许可程序”、“进网许可证和进网许可标志”以及“监督管理”三部分内容,分别规定了生产企业从申请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到获得进网资格的操作程序、对于进网许可证和许可标志的管理办法以及对整个进网过程和进网电信设备的监督管理机制。

3.2 美国对海洋观测仪器的测试评估机制

海洋观测网可划分为若干海洋观测系统,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评判一个系统可靠运行的标准如下:①能够按设计工作,即满足用户需求;②能够在高性能水平上运行;③运行时非计划内维修或改动最小;④及时给用户传递连续准确的数据;⑤符合成本效益。这些符合上述要求的海洋观测系统构成了业务化运行的海洋观测网。

NOAA为确保海洋观测系统可靠运行,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别是测试和评估仪器设备的机制[6],值得我国借鉴。下面以海洋传感器为例[7],介绍其测试和评估机制。

3.2.1 专门机构和专项管理

NOAA设有专门负责海洋仪器测试与评估的机构,即国家海洋服务局(National Ocean Service,NOS)。针对含有新技术的海洋观测仪器,国家海洋服务局会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目的在于对仪器进行性能测试与改进、质量确认与论证,并转化到业务化阶段。对于海洋传感器,该部门专门成立了海洋传感器测试和评估项目(Ocean Sensor Testing&Evaluation Program,OSTEP)。项目成立后,从仪器性能、测量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可维修性等方面制订测试和评估计划。

3.2.2 质量确认/质量控制(QA/QC)

质量确认/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如下:①依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相关可溯源标准进行校准;②符合行业标准或比较测试(例如用户依据行业内声誉好的传感器制造商协商和综合后的意见而建立起来的参考标准);③该领域专家认可的标准。

3.2.3 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

海洋观测仪器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和用户需求进行实验室测试。例如海洋传感器,需要送到位于NOAA下属的业务化产品和服务中心附近的专业实验室进行测试,应用实验室的配套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等方面的专业测试。

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实验室测试不能完全反映仪器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因此,相关业务机构还会开展现场测试。例如,海洋传感器被送到位于切萨皮克湾隧道桥码头附近的NWLON专业基地进行测试。国家海洋服务局还拥有其他测试与评估基地和现场研究设施,如位于马里兰州的海洋气象仪器测试与评估基地和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现场研究设施等。

3.2.4 业务化验收测试报告的复审

在取得测试报告后,管理层和用户都要对测试报告进行复审:管理层针对报告中描述的问题开展更深层面的业务化测试;用户则对测试数据的质量进行确认检查。复审者须参考文件(如用户手册、操作和维修手册、仪器说明书和项目设计报告等)中的精确度、实用性、可靠性和质量要求等,完成测试结果评分一览表和文件调查评分登记表。

3.2.5 跟踪管理

除了采取以上4项机制对进入海洋观测网中的仪器进行业务化测试和评估外,国家海洋服务局还对仪器的在网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国家海洋服务局建立入网仪器应用档案,随时记录海洋观测仪器的在网运行状态,定期统计在网运行仪器的故障率等信息并在网上发布,实现了对在网运行海洋观测仪器的跟踪管理与质量控制。

4 思考与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我国海洋观测业务管理现状以及与国内外的对比,深刻认识到我国在海洋观测仪器业务化应用管理方面的不足,建议下一步应适时开展海洋观测仪器业务化应用测评程序的研究以及业务化应用后监督管理办法的制定。也就是说,努力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海洋观测仪器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

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的编制依据应采用《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15号令)第十五条中“海洋观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产品标准、规范和海洋观测技术要求”的规定[8]。其中,海洋观测技术要求建议主要采用针对性较强的《通用技术要求》(以上标准或技术要求在下文中统称为标准要求)。

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将标准要求作为海洋观测仪器测试、验证和评估的标准,对申请入网业务化应用的海洋观测仪器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价并分为两类:①针对技术成熟度较低的仪器或科研成果,要求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实验室测试、海上试验验证和业务化试运行,考核其技术指标、性能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而做出评估;②针对技术较为成熟的仪器,组织专家审阅仪器的申请材料,对标准符合性进行综合评估,若存在不满足标准要求的部分,需要补充实验、补完相应材料,若全部符合入网业务化运行的要求,则被纳入《海洋观测业务应用仪器合格名录》(以下简称:《合格名录》),供各业务部门选购使用。

依据以上思路,对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形成以下建议。

4.1 研究确定涉及部门、明确各部门权利与义务

4.1.1 实施主体的研究确定

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的实施主体和仪器申请业务化应用的受理单位可以是一个部门,即日常管理机构。该日常管理机构可以单独设立或挂靠在某单位进行管理。若挂靠管理,则挂靠单位应具有长期从事海洋观测的工作经历,长于海洋观测仪器技术支持和业务管理并在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

4.1.2 实施对象的研究确定

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对象(即适用范围)的研究包括海洋观测仪器的严格定义和准确分类。明确定义,不符合定义要求的仪器不适用该管理办法;分类建议参照《通用技术要求》,将海洋观测仪器分为3类,具体分类及名称如表1所示。

表1 海洋观测仪器分类及名称

虽然实施对象为海洋观测仪器,但真正参与到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中的是仪器的研制生产厂家,即申请仪器入网业务化应用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

4.1.3 研究确定其他涉及部门

除日常管理部门和申请单位外,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还涉及两个部门,分别为检测机构和采购部门。

检测机构是指为申请仪器进行各项测试的机构。由于目前国内尚无通过认证的专门针对海洋观测仪器的测试实验基地,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海洋观测仪器的特殊检测手段和方法并大力推进海洋观测仪器测试实验基地的建设。而现阶段只能将符合下列基本条件的实验室作为测试海洋观测仪器的检测机构:①具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资质;②具备技术标准要求的检测手段和基本环境条件;③用于检测的标准、设备和仪器经过计量主管部门检定和校准;④具有相应资格的测试人员;⑤具有完善的运行和维护制度。

采购部门指采购和应用海洋观测仪器的国家海洋观测业务部门,包括隶属于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各沿海省市等的国家海洋观测业务部门。

4.1.4 明确各部门权利与义务

研究并规定日常管理机构的职责:主要负责协助管理部门策划《通用技术要求》的编制;制定海洋观测仪器业务化应用测评程序;组织专家审阅申请材料、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价以及标准要求符合性的评价;及时发布各海洋观测仪器业务化应用测评的进度信息;将符合要求的仪器纳入《合格名录》;入网业务化运行后仪器的长期有效监督管理。

协调并明确其余3个部门在不同阶段的权利与义务:申请单位应配合提供全部业务化应用测评程序中所需的材料并保证其真实性;检测机构负责依照标准要求或用户需求对仪器进行测试并出具报告;采购部门应配合日常管理机构进行仪器的业务化试运行并配合进行入网业务化运行仪器的日常管理和实际效果反馈,同时具有在《合格名录》中自主选择仪器的权利。

4.2 研究制定业务化应用测评程序

参考借鉴我国其他部委的入网管理规定和美国的仪器测试与评估机制,充分结合我国海洋观测网自身特点,研究制定海洋观测仪器业务化应用测评程序,基本流程(图1):①申请海洋观测仪器入网业务化应用的单位向日常管理机构提交申请材料;②日常管理机构对申请入网业务化应用的海洋观测仪器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价;③日常管理机构审查申请单位提供材料的标准要求符合性。

图1 海洋观测仪器业务化应用测评程序框图

4.2.1 测评依据的规定

业务化应用测评程序首先需要具备测评依据,日常管理机构依据标准要求的相关规定,制定考核每一类海洋观测仪器的具体项目,包括对技术指标的测试以及对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等的考核。依次为依据测评海洋观测仪器是否符合入网业务化应用的标准。

4.2.2 对申请单位的考核

业务化应用测评程序需规定对海洋观测仪器研制单位或生产厂家(即申请单位)的审查,包括对其生产能力、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纳税情况等的审查。例如:从事国家强制认证产品、销售、服务的企业应提供相应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军工产品资质证明、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或审核报告、环境管理体系证书、企业资信等级证书和仪器基本情况登记表(包括设备功能、性能指标、原理框图、内外观照片和使用说明等内容)等。

4.2.3 对仪器的审查(技术成熟度评价及测试、验证和评估)

对申请单位能力的审查通过后,进入对仪器的审查阶段。

海洋观测网情况复杂,如存在部分观测仪器只是针对观测网的某些特殊需求设计制造的情况,也存在部分观测仪器需求量较小的情况,还存在某些仪器刚刚研制出来、作为技术成果(样机)需要被应用的情况等。因此,建议对申请仪器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价,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测评程序。

技术成熟度评价是一种提高科研管理尤其是技术风险管理和决策科学性的有力工具,它是指依据技术成熟度等级(Technical Readiness Level,TRL)理论,为确定技术的成熟程度,对与技术有关的概念、技术状态、经演示验证的技术能力等进行的检查活动[9]。开展适合我国海洋观测仪器管理机制的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意义在于:一是促进海洋观测设备研发流程的标准化,有利于管理者防范新技术“不可靠”的风险;二是采用技术成熟度等级等工具对技术成熟情况进行科学的评判,可以保证技术管理的科学性,促进海洋观测仪器研制目标的实现,保证仪器尽快应用于业务化工作[10]。

在这一阶段中,由日常管理机构组织专家根据申请仪器的技术状态(配置)、集成度和验证环境对其关键技术的成熟度进行评价,评价出仪器或科研成果所处的阶段或技术成熟度等级。由于每个等级都对应着特定的考察对象和进行演示或验证的环境,日常管理机构以“系统级工程样机是否通过典型使用环境验证”为分界,将申请业务化应用的仪器或科研成果划分为“系统级工程样机未通过典型使用环境验证”或“系统级工程样机通过典型使用环境验证”。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制定测评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1)针对“系统级工程样机未通过典型使用环境验证”的仪器。①实验室测试。申请单位将仪器送到检测机构依照标准要求进行实验室测试。测试后,将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者产品认证证书提交给日常管理机构。日常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对材料进行审阅和检查。审查通过后,才能进入海上试验验证阶段。②海上试验验证。申请单位将仪器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海上试验验证,之后将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者产品认证证书提交给日常管理机构。日常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对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进入业务化试运行阶段。③业务化试运行。仪器通过上述审查后,由日常管理机构负责联系合适的海洋观测仪器业务应用部门并协调、指导并监督该仪器设备的业务化试运行。④通过申请。若申请仪器通过了以上各阶段的审查,则取得业务化应用资格,并被纳入《合格名录》。只有进入该名录的仪器才能够被采购部门选购并最终入网业务化应用。

(2)针对“系统级工程样机通过典型使用环境验证”的仪器。

通常来讲,“系统级工程样机通过典型使用环境验证”的仪器已经通过了设计定型,即具备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其技术指标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性能的检测报告或者产品认证证书,并且具备了该仪器在典型环境中的性能验证材料及试用报告。但是,这些材料中的测试条件不一定完全符合标准要求中对海洋观测条件的规定,仪器外场验证和试用的典型环境也不一定符合海洋观测仪器业务化运行的环境要求。

因此,针对这类仪器,日常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所提供的实验室测试、外场试验验证和试用报告等材料进行审阅,依据标准要求对该仪器做出评价:若均符合标准要求的规定,则将其纳入《合格名录》;若存在不符合项,则针对不符合的项目,按照标准要求的规定补充进行实验室测试、海上试验验证或业务化试运行,这些测试验证过程均参照“系统级工程样机未通过典型使用环境验证”的仪器的测评程序进行,补完所需材料后,才能被纳入《合格名录》备选。

4.3 研究制定入网业务化应用仪器监督管理制度

4.3.1 入网业务化应用仪器档案的管理

为入网的海洋观测仪器建立应用档案,定期或不定期地记录仪器的运行状态,定期统计并记录故障率、维修次数等信息。应用档案不但能够作为其他采购部门选择海洋观测仪器的参考,而且有助于及时发现在网运行仪器的故障,保障海洋观测网业务化运行。

4.3.2 在网业务化运行仪器质量的监督管理

为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日常管理机构需要定期公布和及时更新《合格名录》,并且应对业务化应用的仪器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以及涵盖全部范围的年度检查并出具报告。与此同时,日常管理机构还应定期听取使用部门对该仪器运行情况的反馈意见,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实施监督管理。

5 展望

在形成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的过程中:所研究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加强海洋环境观测网的技术支撑与管理,进一步提升海洋环境公益服务水平;入网业务化应用测评程序和在网运行仪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海洋环境观测工作业务化水平的提高。

按照业务化应用管理办法,对入网业务化运行的海洋观测仪器开展有效的测试、验证和评估工作,有利于确保海洋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时效性、连续性和可溯源性,为依靠海洋观测数据的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更好地服务海洋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续业.论海洋观测技术装备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地位[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31(3):37-38.

[2]杜立彬,李正宝,刘杰,等.海底观测网络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山东科学,2014,27(1):1-7.

[3]梁捷.海洋观测技术[J].声学技术,2012,31(1):61-63.

[4]李颖虹,王凡,任小波.海洋观测能力建设的现状、趋势与对策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0,25(7):715-722.

[5]罗续业.提升科技保障能力支撑海洋强国建设[N].中国海洋报,2014-03-04(A1).

[6]Silver Spring.Ocean Systems Test and Evaluation Program(OSTEP)Development Plan[R].NOAA Technical Report NOS COOPS 34,2001.

[7]RESEGHETTI F,BORGHINI M,MANZELLA G M R.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XBT data-results of analyses on profiles from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sea[J].Ocean Science,2007(3):59-75.

[8]刘赐贵.学习贯彻《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推动海洋观测预报事业再上新台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6):19-21.

[9]吴燕生.技术成熟度及其评价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篇10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经济法律管理业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对现有系统进行充分整合和持续改进的需求日益迫切起来,国家电网公司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加快步伐。

与此同时,广大网省公司经济法律工作者纷纷希望国家电网公司确定经济法律管理的标准规范,推广经济法律管理工作中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方式方法,来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并按照SG186工程建设的要求,建设与国家电网公司的规范保持一致并能集成在一起的信息化管理应用。

为此,根据公司经济法律工作管理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以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为导向,以SG186工程的相关要求和规范为准则,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经济法律工作发展现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入研究经济法律工作的标准规范、管理思路和方法、信息集成和共享等内容,并在研究基础上建立覆盖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网省公司、直属单位的统一规范、流程清晰、上下贯通、信息共享的经济法律管理应用。

国家电网公司经济法律管理应用系统的建设将实现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对公司各部门、直属直管单位、各网省公司法律事务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并加强国家电网公司对重大经济合同与案件管理力度,防范公司经营的法律风险,提高管理的时效性;同时通过对国家电网公司经济法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深化研究,必将使得国家电网公司能够更好地向公司各部门、直属直管单位、各网省公司提供法律指导、服务和咨询,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法制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1 业务说明

1.1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主要业务,实现了合同流转过程的电子化,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工处理的工作量,提高了合同流转的效率,同时加强了公司对重大经济合同的管理力度。主要业务包括合同基础信息维护、合同签订管理、合同监控管理、合同变更与解除管理、合同统计查询管理等内容。

1.2 案件管理

案件管理主要是对案件从发案、案情分析、选择代理人、庭审、裁决/判决、执行、结案归档等全过程管理,实现案件记录,实现案件的逐级上报、备案功能。主要业务包括案件基本信息维护、案件批办管理、案件监控管理、案件备案管理、案件统计查询、报表管理。

1.3 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主要处理经济法律工作的辅助业务,主要包括法律宣传、规章制度、法律意见书、法律法规数据库等相关业务。

1)法律宣传。包括各类普法宣传文件管理,普法工作计划与总结,普法培训管理,普法活动管理等。法律宣传实现与企业门户集成,在企业门户中开辟法律宣传栏目,下设分为法制新闻、法制动态、典型案例、政策法规、普法宣传、规章制度、政务公开、研究成果、反窃电与电力设施保护、公司律师风采、公告等栏目。

2)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管理包括规章制度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计划编制到制度起草(新建、修改)、审核、签发、宣传贯彻、修订、备案、废止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对规章制度建设计划及执行情况进行管理,并提供灵活的查询功能。注重规章制度的时效性,明确分类,完善规章制度的体系建设。

3)法律意见书。该业务主要是对法律部门对外出具意见书的管理。主要业务包括意见书登记管理、法律意见书信息管理、法律意见书查询。

4)证照管理。证照管理是企业证照相关内容的管理,包括对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使用记录、年检记录、变更记录、撤销记录的管理,及对许可证等其他证照的管理。主要业务包括证照信息管理、证照使用管理、证照查询。

5)法律法规数据库。该业务是对法律法规库、司法解释库、部门规章库、典型案例评估库、各类政府工作报告库等的灵活查询与定制管理,并提供法律信息的更新服务。

2 应用架构设计

2.1 应用架构

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本着“高内聚、松耦合”的设计原则,在功能设计上由合同和案件管理、综合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系统应用架构如图1所示。

2.2 集成架构

按照SG186工程要求,实现“两级部署、三级应用”,在总部和网省进行部署,网省部署可以供网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使用。数据交互方面,在横向上,实现与企业门户、ERP系统等进行横向集成;在纵向上,通过一体化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网省公司数据与总部数据的交换。

1)应用集成。主要是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与其他业务应用进行集成工作,应用集成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与企业门户系统的集成,另一类是与其他业务应用的集成。

企业门户集成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统一授权控制,整合同一员工在不同应用系统中的用户帐号,避免用户记忆大量的密码,最终实现全网范围内的单点登录。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与企业门户系统的集成,按照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建设原则,采用统一集成技术方案。与门户系统集成架构图如图2所示。

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与其他业务应用集成主要是各应用系统之间有效数据的共享和避免数据重复录入。其实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应用集成平台接口规范》采用企业服务总线。

企业服务总线是一个中介,用于获取消息、处理这些消息以确定将它们路由到什么位置,然后根据配置对消息进行转换。它通过某种传输协议接收消息,然后通过与此相同或不同的传输协议发送消息,通过消息流向来调用不同的业务服务。消息响应沿着相反的路径进行传递。其架构图如图3所示。

2)数据交换。主要是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在国家电网总部和网省公司之间的数据交互功能。数据交换基于Web Service技术标准构建,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总部和网省两级的数据同步和共享,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条件下提供高效稳定的数据交换服务。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纵向贯通功能结构图如图4所示。

3 系统架构设计

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采用B/S(Brow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在逻辑上把整个系统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化层多层体系结构。采用B/S模式,易于系统的维护和功能的扩充:只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系统的升级即可;易于系统的使用:客户端只需要安装系统运行的基础环境即可实现通过浏览器来访问系统,对硬件的要求较低,便于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系统整体设计结构图如图5所示。

3.1 表示层

经济法律业务应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企业应用系统,包括几百个用户界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设计上必须采用合理的层次结构,才能保证系统的结构合理性和比较高的效率。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型被证明是实现结构良好的交互式应用程序的最好模型,其核心思想是采用分层的技术,把不同的功能在不同层次上实现。根据这种思想,一个交互式应用程序可以划分为模型层、视图层、控制器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其中视图层为用户提供最终的展现,而模型层则把视图层的数据封装起来,传递给控制器层,后者根据调用业务层的结果生成动态的网页再次通过视图层展现给用户。

3.2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负责整个系统的业务实现,通过业务规则对业务信息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呈现在表示层并最终展现给用户,是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核心层。经济法律业务应用是一个事务密集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处理层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既有常规的数据查询、更新、删除操作,也有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业务处理层重点考虑并发性、事务、速度、接口等问题,同时经济法律业务应用是一个流程密集型的系统,需要具有复杂的流程处理能力;工作流系统和外部系统也实现一定的业务逻辑,本系统的业务逻辑层设计必须考虑合理地把这些外部的业务逻辑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业务逻辑处理。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必须考虑便于与表示层和数据获取层进行接口,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3 数据持久层

数据持久层通过把数据库相关的操作封装在业务基础组件架构级别,在这一层次系统把数据库查询的结果转化为数据传输对象,所以在业务逻辑层以对象的方式操作数据。同时,业务层所需要持久化的数据也可以由数据持久层映射到数据库。

数据获取层的关键技术是高速缓存技术,为业务对象的定义信息和其它相对固定的数据提供高效的数据缓存策略,避免在获得这些数据时形成数据库瓶颈。

4 安全设计

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架构由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几个层面组成。

4.1 网络安全

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作为SG186工程中的一个应用,能够通过一体化平台中基础网络平台上安全域的划分,部署防火墙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防护措施达到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的网络安全防护需求。

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构建了安全性较高的网络安全体系。因此,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4.2 应用安全

应用安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应用服务安全和用户安全。应用服务安全问题是指在网络系统甚至是互联网之上的应用软件服务也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受到病毒、黑客的攻击。因此这种应用安全实质上与系统安全相近,所以其解决方案也是完全一样的。用户安全问题是指规范化操作、合法性使用、信息泄露、信息篡改、信息抵赖等等。用户身份认证系统模块针对用户属性进行访问控制,而用户属性的管理控制采用形式化的自然语言描述,从而将该网络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员从枯燥难记的IP地址及协议中解脱出来。

4.3 数据安全

数据是企业的命脉,是整个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保证数据安全,是企业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全局看,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分布式系统。在数据安全上主要考虑传输安全和存储安全,具体要求包括以下方面:应用软件应该对系统内认证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进行保护,保证对其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强度符合业务需求。应用软件应该负责保证其访问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的用户名和口令的机密性。

5 应用情况

从运行的情况看,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内置了工作流引擎,使经济法律管理工作管理流程化,并可以灵活定制流程流转的次序和节点的数量,使管理流程可定制化;根据业务自定义及岗位任务的动态分配,按业务的自身固有规律制定业务流程,减少业务交叉,具有非常强大灵活性和跳转性。同时通过与ERP采购订单的接口设计,紧密地将财务审核与合同审核联系起来,使合同的审核过程更加规范,有效降低了法律风险。

总体来说,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完成了系统的试点、推广工作、软件培训、系统实施和上线试运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达到了系统建设总体目标。

6 结语

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研究开发与推广项目采用B/S模式的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基于SoTower平台开发,采用J2EE技术,使用Oracle 10g数据库和WebLogic 9.2应用服务器,实现了一个系统、二级部署、三级应用的业务模式。由于该项目基于J2EE技术,按照多层架构模式设计和实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同时安全可靠、实用性很强,充分体现了系统的先进性。

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在功能上结构完整,主要包括:合同管理、案件管理、经济法律研究、委托书管理、证照管理、综合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经济法律管理业务信息的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通过对国家电网公司经济法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研究,加强了对全公司重大经济合同及案件的管理力度,提高规避法律风险的能力以及管理的时效性。国家电网公司经济法律信息化管理在总部的应用和推广,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法律事务信息的纵向贯通,并通过与数据中心的无缝衔接实现与总部、网省其他部门的横向集成,最终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篇11

关键词:业务流程优化;企业管理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1-0027-03

1 业务流程优化方法概述

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不少已经开始引入“业务流程优化”这个管理方法,用来改善企业运营效果,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目的是更加灵活的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赢得生存空间并发展壮大。业务流程体系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流程价值链;明白需要哪些业务流程来支持企业的良性运作,这些业务流程之间有什么关联性;如何让业务流程变得更有竞争力。因此业务流程优化的总体思路应如下所列:

①明确企业战略:这是影响企业业务流程优化的关键要素。

②业务流程优化:结合公司的商业模式,确定业务流程体系总体框架。

③高阶流程设计:在总体框架的指导下,确定各业务链的具体流程框架。

④规划流程清单,业务子流程的详细设计,结合各业务链具体的流程,规划相应的流程清单。

笔者通过总结对不同企业实施业务流程优化项目,提出以下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模型,如图1所示。

2 业务流程优化具体过程及实践

2.1 项目启动阶段

在启动阶段,需导入流程优化理念,引入领导层的关注,才能使项目具备成功的可能,如图2所示。

在此阶段,项目组要召开启动会,明确成员、流程优化的范围、相关的组织和初步的计划。工作输出是项目章程、项目计划和访谈计划。

2.2 流程梳理阶段

业务流程优化项目的流程梳理阶段,是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针对现状进行了解和深入分析的过程,找出需要优化的关键问题所在,分三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经营环境分析工作,如图3所示。

首先,和管理层进行访谈,确认企业管理战略,调研不同部门的人员,分析所在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政策法规、社会环境、科技环境等;还可做标杆分析,最终输出《企业经营环境分析报告》。

第二步,理解现状流程,如图4所示。

在此活动中,需收集和分析重要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文件;访谈公司管理层、部门管理层和业务骨干,根据企业战略和调研记录,输出《业务现状报告》。

第三步,识别流程和关键问题,如图5所示。

在此活动中,需确定企业价值链,识别核心业务流程,明确企业战略和业务方向,了解业务策略和客户期望、针对流程现状建模,分析现有流程的绩效和关键问题;分析组织层面的问题,可以参考标杆找出差距,重要的工作就是创建企业流程模型,在创建过程中需要提出以下问题并寻求答案:

①谁是流程的客户?他们接受什么样的输出?

②流程的起始活动在哪里?终结活动在哪里?

③流程是如何被驱动的?输入是什么?

④谁是流程的输入者?

⑤流程主要涉及哪些角色?

⑥流程的下一个活动是什么?

⑦流程的下一个环节(角色)是什么?

⑧活动执行完了如何传到下一个环节?

⑨活动的顺序如何?

⑩还有其他人涉及这些活动吗?

11活动的名称是否能反应其内涵?

12流程中有哪些控制点(审批、审核)?

13流程目前IT支撑情况如何?IT的需求是怎样的?

此活动输出文档有:企业业务流程框架图、流程图及说明、业务流程梳理报告。

2.3 流程优化阶段

在流程优化阶段,是根据对企业流程现状梳理的结果,确定企业关键流程与最佳实践的差异,最终找出优化方案,此阶段的工作分两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差异分析工作,如图6所示。

在此活动中,根据之前明确的关键业务流程,寻找行业最佳实践,此部分的工作输入是《流程梳理报告》、《业务现状报告》、《流程图及说明》;输出文件是《现状和最佳实践对比表》

第二步,流程优化及确认,如图7所示。

在此活动中需要关注流程绩效指标、要融入核心的价值元素;确定改进目标后,应用各种优化技巧,如:可以进行标杆分析、可以优化组织结构、可以优化绩效模式;最终要将流程文档化、流程操作也要模板化,便于流程执行。

根据企业的价值链,一般企业的业务流程规划可参考以下清单:

①市场调研管理流程;

②新项目立项/开发/中试/评审流程;

③销售预测管理流程;

④销售计划管理流程;

⑤原辅料采购计划管理流程;

⑥生产计划管理流程。

在流程优化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设计技巧有以下几种:

串行流程并行化:通过流程的并行化设计,以缩短流程周期;首先要分析活动间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序、找出流程活动间的关键路径、将相关活动前移,采用跨部门工作团队,对流程进行组织分析、确定角色属性,注意要去除复复角色。

减少流程中的不增值活动:通过不增值活动的优化,缩短流程周期,降低流程成本,首先要确定流程中的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压缩或删除流程中的等待、传递和重复检查等活动。

减少客户接触点:通过流程客户界面优化,提升客户满意度,采用统一接口,避免过多的人和客户接触,简化接触点,减少客户的工作量,整合客户接触活动。

2.4 流程实现阶段

在流程实现阶段,是根据对企业流程优化的结论,实施相关IT系统,开展流程优化的具体实施工作,此阶段的工作分以下两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风险评估工作,如图8所示。

先收集目前应用系统的功能现状,了解IT系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支撑情况,与流程优化方案对照,确定IT系统方案,做好相关的系统实施准备工作,此部分工作的输出物是《流程优化支撑系统实施的风险清单及应对措施》。

第二步,确定实施路线图,如图9所示。

此部分的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制订流程优化成果的实施具体路线图、实施计划和具体的保障措施,包括IT化的需求和具体的功能要求。输出物是《流程优化方案及IT系统实施路线图》和《IT系统实施充要条件》。

2.5 流程保障阶段

流程保障阶段,是根据对企业流程优化的结论,实施相关IT系统,开展流程优化的具体实施工作,此阶段的工作,如图10所示。

企业制订出流程优化方案,同时建设了IT系统后,流程优化工作并不是全部完结了,流程优化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企业需要有制订一套关于流制度管理的流程来保障优化成果,使流程优化持续进行下去,通过以上的手段构建流程管理的PDCA循环,系统提升流程能力。

3 结 语

笔者通过一个流程优化项目的过程操作模型的实践与分析,希望能对企业管理运营发展提供起到力所能及的作用,同时也希望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水藏玺.流程优化与再造:实践.实务.实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2] 李国良.流程制胜——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 社,2005.

[3] 水藏玺,昝鹏.企业流程优化与再造实例解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8.

[4] 张国祥.用流程解放管理者[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2.

[5] 孙宗虎,王瑞永.通用管理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第2版)[M].北京:人民 邮电出版社,2012.

[6] 舒化鲁.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运行流程管理[M].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2012.

营销管理业务应用 篇12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业务规则管理

目前,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并不十分理想, 不能进行智能分析以及决策支持, 各级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效率比较低, 质量不高。为了适应现代信息化的发展, 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需要引入业务规则管理。

一、业务规则管理

业务规则在本质上是描述信息, 它主要是验证业务逻辑结构, 对业务逻辑进行影响和控制。业务规则 (BRM) 管理改变了业务逻辑的处理方式, 用结构化的业务规则数据对业务行为进行表示。业务规则是独立于程序之外的, 业务人员在编写规则时, 可以采用行业术语, 让业务系统向业务人员开放。

二、业务规则管理系统的原理

业务规则管理系统简称为BRMS, 它是机制、工具的一种集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规则集成开发环境。通过对规则进行增加、修改以及删除等相关操作的类型, 可以对规则库进行有效管理。

规则语言框架。对于信息系统来说, 根据所面向对象的不同, 分为三种:1.对象是开发人员, 它以程序设计的形式存在;2.对象是数据库管理人员, 以数据库处理语言的形式存在;3.对象是业务员, 以业务规则语言的形式存在。

规则管理工具。规则管理工具所面向的对象更加多样, 它包括规则管理人员、业务管理员, 还包括高层管理人员, 向他们提供入口, 以便管理人员对业务规则进行制定、删除以及修改。

访问控制。主要是在规则库以外设置访问的权限, 这样可以增加规则数据的安全性。

规则库。规则库的作用是对规则元数据、规则集合进行存储。

规则引擎。应用程序的作用是把数据、对象提交给规则引擎, 规则引擎主要是对相关的业务规则进行调用, 进而引发相应的动作。

应用程序。主要是对输入的事件进行响应, 根据相关的数据以及规则, 进行逻辑处理的程序, 对结果进行输出。

BRMS所具有的功能包括五项:第一, 规则管理;第二, 规则部署;第三, 规则分析;第四, 规则定制;第五, 规则设计。这五项功能组合在一起, 使得业务规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高。

三、现阶段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出现的问题

现代社会发展的比较快, 对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档案管理需要具有信息化的系统, 信息系统必须能够进行智能分析, 可以对档案业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上的提示, 能够自动控制业务流程, 并且分析档案信息的参考价值。但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出现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管理系统所需要的维护成本较高

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提高了工作量, 还要很多的后续工作需要完成。后续工作主要有:1.软件升级, 2.系统维护, 3.数据资源开发, 这些后续工作增加了系统的维护成本。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上线运行以后, 档案业务人员不懂得相关的技术, 系统的维护工作还要依靠IT公司, 这种方式增加了维护的成本。

(二) 管理系统的有效使用期限相对较短

当前, 一些档案部门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外包给信息公司, 但是这些公司的实际开发效果并不理想。现在, 我国的档案事业发展比较快, 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操作章程可能会出现相应的改变。档案的种类以及形式比较多, 档案的种类不同, 相应的管理标准也不一样。在计算机系统中, 业务规则主要是以代码的形式散落的存在。当业务规则发生变化的时候, 软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经常发生的情况是, 档案管理系统刚开始上线, 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 但是, 业务规则常常发生调整, 相应的软件也要进行修改,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 归档管理的模式需要突破

在实际归档的过程中, 档案归档的模式需要改变。对于档案归档部门来说, 进行的业务指导不到位;对于兼职档案人员, 缺乏有效的管理;对归档文件进行质量管理, 管理水平比较低。在当前形势下, 需要在这几个方面提高科学管理:1.提高文件归档的效率, 2.对文件的归档进行监控, 3.对归档人员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

(四) 管理系统运作的效率比较低

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用户来说, 它分为直接的用户以及其他类型的用户, 直接用户主要指的是单位以及档案工作人员, 他们对业务规则的制定以及管理情况比较了解, 但是, 业务代码在系统中存在的形式是代码, 系统的灵活性不高, 在进行业务规则调整时,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和IT人员进行相应的沟通工作, 然后IT人员直接进行调整。在对业务规则进行增删以及调整时, 系统所需要的修改时间比较长, 在这种情况下,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较低。

四、业务规则管理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档案业务规则管理系统简称为AB-RMS, 系统组成包括:第一, 档案业务规则集成开发的环境;第二, 档案业务对象的模型;第三, 档案业务规则的语言;第四, 档案规则库;第五, 档案业务规则引擎;第六, 数据以及指令接口;第七, 组件化结构。笔者将对其中的重要部分进行介绍。

(一) 档案业务规则集成开发的环境

档案业务规则集成开发的环境主要是对规则编辑器以及编译工具进行集成, 对业务规则进行管理、部署等工作。根据图形界面, 用户在建立业务对象模型时比较方便。编译工具可以把业务规则语句进行转换, 使之变成规则代码, 以便规则引擎的执行。

(二) 档案业务对象的模型

档案业务对象的模型主要是描述档案管理工作, 对档案业务对象的名称、约束条件等进行记录。业务对象模型可以给业务规则语言提供词汇, 主要是系统分析员进行设计, 系统开发人员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

(三) 档案业务规则的语言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语言模型给业务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提供了业务规则的语言, 经过系统转换, 形成代码由规则引擎进行执行。

但是, 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 业务人员、分析人员对计算机编程的知识了解不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把受限中文业务规则语言当成表述语言, 供业务人员采用;类Java语言法供技术人员采用。

(四) 档案规则库

档案规则库主要是起到存储的作用用户在输入规则以后, 通过编译, 被存储在档案规则库, 规则引擎可以进行调用执行。据笔者的了解, 一些公司对档案规则库进行分类:第一, 外部规则库, 主要是存储法律制度文件;第二, 内部规则库, 主要是常用的文件;第三, 非正式内部规则库, 主要是存储经验性和技术性的知识。

(五) 档案业务规则引擎

档案业务规则引擎的大致使用过程为:第一, 创建对象;第二, 对规则集进行加载和更换;第三, 提交数据集合;第四, 发出执行命令;第五, 输出结果。

五、结语

现代社会对档案资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信息化的发展为档案资源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应该借助业务规则管理系统的相关原理, 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新才, 李雯, 丁时征.业务规则管理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档案学通讯, 2010 (4) .

[2]余玉涵, 刘锋.基于复杂事件处理的业务规则管理系统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 2011 (4) .

[3]董以涛.业务规则管理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9 (4) .

[4]王薇, 杨鑫坤.业务规则管理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 2008 (7) .

[5]刘吟, 周华春, 陈旭东.业务规则管理在电信网管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 2008 (04X) .

上一篇:事业单位工程管理下一篇:用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