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2024-08-05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共12篇)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篇1

一、工商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现状和重要性

1、工商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现状

工商银行拥有中国最庞大的个人银行客户基础, 拥有1.7亿个人客户。个人金融服务的品种和类别十分广泛, 现主要分为五大类:个人存款业务、个人贷款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便利金融服务和银行卡业务。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个人金融业务对全行利润贡献度日益提高。2005年工商银行开始实施第一零售银行战略, 全面加快个人银行业务的创新、服务的升级和市场的开发, 2006年个人银行业务营业贡献达到622.57亿元, 占全部业务营业贡献的比重提高到34.4%。

2、工商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重要性

近几年来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乃至欧美经济衰退之后, 国际银行业普遍认为, 个人信用比企业信用更能够经受住经济周期的考验。风险较小、获利稳定的个人金融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增收的新渠道。据统计, 国际先进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利润贡献度普遍在30%-60%左右。没有个人金融业务的大发展, 就不会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

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放开, 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 外资法人银行可以全面经营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 也是任何一家银行都不能忽视的战略市场。外资银行的进入推动了国内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 工商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个人所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多。社会财富格局的变化为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现实基础。据银监局的最新统计, 截至2007年6月, 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达到16.95万亿元。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多, 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不断增多, 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层次比以前大大提高, 这为工商银行进一步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定位策略

中国工商银行面对其所拥有的庞大的个人客户队伍, 首先要对个人客户市场进行市场细分,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目标市场定位, 寻找市场切入点, 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差别化的服务, 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市场需求。

1、个人客户市场细分策略

工商银行拥有1.7亿个人客户的庞大队伍, 面对不同客户的不同市场需求, 要想在银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就要实行市场细分策略, 对个人客户众多的个人金融市场进行细致的划分, 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为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以满足他们不同的金融需求。主要根据人口因素中的收入变量对市场进行细分:把在工商银行持有资产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客户划分为高端客户群, 持有资产在5万到2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客户划分为中端客户群, 持有资产在5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客户划分为一般客户群。

之所以要对个人客户进行市场细分, 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理论依据。依据市场细分理论, 由于受到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和欲望。根据消费者明显不同的需求特点, 通过市场细分, 把市场划分为两个以上不同消费者市场。整个市场经过细分之后, 就成了若干小市场, 在其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 然后针对每个细分市场, 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主要依据地理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和人口因素这四个主要因素对个人金融市场进行细分。

市场细分的好处。市场细分后的子市场比较具体, 比较容易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工商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思想、生产技术和营销力量, 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通过市场细分, 银行可以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购买潜力、满足程度、竞争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 探索出有利于自己的市场机会, 更好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细分市场, 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 有利于合理使用有限的银行资源, 去争取市场上的优势, 占领自己的目标市场。

个人金融业务的服务特点。个人金融业务以广泛而分散的个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 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每个客户由于受到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和欲望。如果不对市场进行细分, 面对众多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 就会感到没有头绪, 无从下手。为了更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必须对个人客户市场进行细分。

个人客户选择银行的偏好。客户就是上帝, 如今的市场不再是“填鸭式”的市场, 面对众多的国内外银行, 个人客户尤其是那些高端客户, 往往青睐于更能体现个性化, 更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图1.1反映了个人客户选择外资银行时重点考虑银行办事效率的高低和能否为自己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这两项指标的占比分别达到37%和26%) , 而这些都是和市场细分工作分不开的。市场细分有助于银行分析市场, 掌握不同市场客户群的需求, 有针对性的提供产品和服务, 提高银行办事效率。 (见图1.1)

工商银行长期以来形成了稳固的客户基础, 有着最庞大的个人客户队伍——截至2007年末, 工商银行拥有1.7亿个人银行客户。面对这么庞大的个人客户队伍, 必须运用市场细分策略, 理清头绪, 对个人客户市场进行细分, 摸清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根据自身的实力、特点和对市场的判断确立相应的目标市场,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推出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 提高个人金融业务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能力。

2. 个人客户市场定位策略

在个人客户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工商银行可以将目标市场定位的宽泛一些, 将目标市场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群体, 将中高端客户列为重点服务的对象, 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另外, 在将目标市场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的同时, 做好大众客户的服务, 并注意分流一些低效益甚至带来亏损的低端客户。

之所以将目标市场定位于中高端客户, 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理论依据。根据市场定位理论, 市场定位实际上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对被作为目标市场的细分市场进行的更深层次的剖析。个人客户目标市场就是银行决定进入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部分, 也就是选定要为之服务的客户群。金融业存在“帕累托定律” (Pareto) 理论, 该理论认为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 即占比重相对较少的优质客户反而为银行带来了更加丰厚的利润, 这20%就是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优质客户, 是重点服务对象, 工商银行应该将目标市场定位于这些优质客户。

目标市场定位的好处。市场定位有助于银行集中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 有针对性的, 有的放矢的为客户提供差别化的服务。银行资源有限, 面对众多的个人客户, 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 必须在个人金融业务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的资源及优势决定进入哪些或哪个市场部分, 进行目标市场定位, 对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 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资料来源:陈卫东, 宗良, 张兆杰.入世五周年外资银行发展的基本特点及趋势——外资银行发展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国际金融研究, 2007 (3) :38-44工商银行个人客户情况。

工商银行的规模实力决定。工商银行规模大, 底子厚, 具有足够的实力, 能够将目标市场定位宽泛一些, 是个人金融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坚实保障。工商银行资产实力雄厚, 居四大国有银行首位, 总资产为75091.18亿元。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7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 工商银行以营业额36, 832.9百万美元和利润额6, 179.2百万美元居排行榜第170位;经营规模大, 网点布局广泛, 截至2007年末, 在境内拥有16, 476家机构, 包括总行、30个一级分行、5个直属分行、385个二级分行、27个一级分行营业部、3, 055个一级支行、12, 952个基层营业网点、19个总行直属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以及2个主要控股公司。随着人们个人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升级, 工商银行凭借这种“大家气势”, 可以为其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工商银行的产品丰富多样性决定。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经营范围广泛, 具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大行优势”, 具备为各种需求层次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的条件。个人金融服务的品种和类别十分广泛, 现主要分为五大类:个人存款业务、个人贷款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便利金融服务和银行卡业务。面对需求层次不同的客户, 工商银行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具备为中高端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工商银行的客户分布情况决定。根据数据显示, 截至2006年, 工商银行共拥有超过1.7亿个人银行客户, 个人中高端客户数达到1692万户, 其中在工行的日均金融资产保持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端客户——理财金客户就有236万户。由下图可以明显的看到, 工商银行个人中高端客户共有1600多万, 占比约为10%。“20%的优质客户创造80%的利润”, 对于工商银行来说, 1600多万的中高端客户市场是一个客户市场容量大, 发展前景良好, 并能使自己获得丰厚利润的市场。银行是赢利性的企业, 显然工商银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要将市场定位于占比重较少却反而为银行带来丰厚利润的中高端客户。 (见图1.2)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差别化服务不意味着“歧视性服务”。由于政策法规的限制, 银行还不能将大众客户拒之于门外, 而且在这些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工商银行保有较高的忠诚度, 其中有一部分客户很可能是潜在的优质客户, 如果服务好的话, 以后有可能加大在工商银行办理业务的比重, 成为优质客户。所以, 工商银行应该继续服务好这部分客户,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另外, 工商银行存在着大量长期闲置的小额账户, 这些小额账户存取频繁, 占用大量资源却没有多少贡献甚至带来亏损, 对这些低端客户应该采取措施加以分流, 以减少资源占用成本和维护成本, 提高计算机运行效率, 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摘要:个人金融业务是指银行以个人和家庭为主要对象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工商银行拥有1.7亿个人客户基础, 面对如此庞大的个人客户队伍, 做好目标市场定位成为工商银行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对此, 本文指明了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和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定位策略。

关键词: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定位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曼, 潘川红.市场细分理论与商业银行经营, 2001 (7)

[2]、黄建军.STP营销-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与产品定位.人民中国出版社, 1998

[3]、孙飙, 袁松江, 杜显君.个人高端客户服务的多方位思考.中国信用卡, 2007 (10)

[4]、马蔚华.“因您而变”:现代商业银行的服务理念.银行家, 2004 (7)

[5]、张守忠, 林丽艳.加快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若干思考.福建金融, 2002 (2)

[6]、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篇2

第一,了解电子银行产品。所谓“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建行的电子银行渠道多、功能全、易使用、保安全。了解我行电子银行的优势,找到适合该产品的客户群。个人网银而言,我们主要向两类人推广。第一类,主要是年轻人。年轻人的思想比较开放,更加容易接受新的思想。现在电子商务盛行,年轻人对网购比较热衷,电子银行也就成为了年轻人的必需品了。第二类主要是商务人士,商务人士需要实时掌握资金动向,更有效率地转账汇款,因此电子银行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省时省力的平台。“电子银行是移动银行,足不出户在自己家就可以办理银行业务。”

第二,了解客户的心理。我在营销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客户并不在乎费用,而是在乎付出费用后,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客户使用网上银行交易不仅可以节省交易时间,更能省去在柜台排队的时间,同时自助操作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真诚地询问客户是否需要开通网上银行,就资费问题,可以强调免费;是否开通短信服务,当然资费问题清楚明白的告知。我每次为客户开通网银后,都会提示客户登入银行官方网,激活网银,强调其使用便捷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客户一般都会接受,如果我营销的这个客户真的使用了我行的电子银行,并且确实觉得方便,那么他便会对我行产生信任感,更有利于我们做其他产品的营销,甚至会推荐给他周围的朋友,这便形成了潜在客户。

第三,发挥团队的精神。大堂经理,负责帮助客户填单、柜面引导。业务顾问、高柜,发掘目标客户,办理相关手续。每开通一户网银,电子银行激活人员就积极地帮客户在体验机上改好新用户名和新密码,并且还给客户演示一些重要的功能,防止出现客户开通后使用时问题重重的局面。通过员工的配合,我们的电子银行业务一定会蒸蒸日上。

银行营销个人心得2

一、微笑

微笑,是自信的一种流露,是无声的语言,传递着友好的信息。柜台是银行的窗口,我们迎接客户时,微笑能拉近我们的距离,为我接下来的服务与营销创造了条件。

二、知识技能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是学习本事的差别。由于个人素质、经验、训练程度的差异造成服务水平的高低,所以我们要经过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各种产品的特点和分析适用人群,向客户作个性化的推介,比如向中高端客户推介本外币通知存款、利得盈、信用卡等产品,向普通客户推介本外币一本通、借记卡、代理业务。掌握各项业务的操作规程,提高自身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本事,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留住了客户,赢得客户的信任,为进一步营销打下基础。

三、换位思考,加强沟通

我们要树立“换位思维”的思想,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加强沟通。我们要做一个最佳听众,认真倾听客户的需求。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适时为客户提出贴合客户利益的理财提议,这样才能与客户实现真正的沟通,为客户供给全方位的服务,让客户获得超出期望值的需求。

以上几点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日积月累,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训练及培养。因为此刻的银行已向营销型转化,营销是一个过程,是我们日复一日工作的一个目标。我们柜员仅有做好了以上几个环节后,才能够更好的做好服务客户的最终一步。

四、有的放矢,做好差异化营销

营销中的“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企业80%的利润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而80%的其他消费者只创造了20%的利润。如何挖掘优质客户、留住老客户、争取新客户是当务之急。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它掌握着很多的客户资料,我们能够根据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等情景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不一样顾客的不一样需求,供给差异化的便利性服务和支持性服务以到达优质服务的无差异性。

对待高端客户或老客户时,如果你能主动的招呼客户,准确地称呼某先生或某小姐,表示对客户的熟悉,使客户有被重视的感觉,这时再顺势推销新产品,相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对第一次接触银行的新客户,应主动热情介绍服务品种、方式,适时为客户理财当好参谋,准确快捷地做好每笔业务,给客户留下良好印象。对异所大客户,能够向其介绍理财卡、信用卡、理财产品等,或问其是否住在我行附近,争取做好异所转存工作。当有人开户时,我们应进取介绍借记卡,在为其办理的过程中,适时推荐我行的电子产品,在推荐电子产品时应注意两点:第一,对于新开电子产品的客户,不要一开始只介绍产品的使用方法,因为他们不了解,办理时间有限,他们往往会拒绝。而要让他们对你所推荐的产品产生兴趣,比如上网购物、不用去移动厅交话费、淘宝网等等,给他办完了,再给他介绍怎样使用,或叫来大堂经理给他讲解。电子产品抓一个,办一个。但作为银行的生命线——存款,只能以人为主。我们只能以服务让每一位客户满意,持之以恒的服务好我们的客户,以我们的服务留住客户,已到达留住存款的目的。我们柜台人员还应学会从人群中分辨出那些是异所的优质客户,那些有可能是未来的优质客户。当然做到这些很难,因为无章可

循,唯靠多年的工作,用心去发现,才有可能得到一些经验。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比较分析 篇3

摘 要 本文首先对我国银行个人理财市场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完善和发展我国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个人理财市场 理财产品 服务理念 经营模式

一、我国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比较

对我国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比较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理财产品方面的差异性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的产品与国外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以产品为中心,目前还处在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的划分阶段;而国外个人理财业务则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开发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和私人服务产品为主,并根据客户的个人需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服务产品。

2.服务理念的差异性

我国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仍然还是以银行自身的角度为出发点来进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在服务理念上还缺乏面向客户的管理理念。我国银行还没有真正的实现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计划的理财服务和理财目标,从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个人理财的产品走向来看,其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人民币以及外汇的理财产品上,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3.银行个人理财的经营模式的差异性

银行理财经营模式的不同造成了我国银行个人理财水平与国外银行个人理财水平存在差异。目前,我国银行在投资业务方面的经营都是在交叉业务方面开展代售债券、基金以及保险业务等,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和理财产品方面能力还有所欠缺;而国外的银行一般都是集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保险等其它金融业务与一身的全能性业务,它们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类业务资源和人才优势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与服务,显示出更高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水平。

4.个人理财服务品牌重视的程度的差异性

目前,我国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建设方面的观念比较还单薄,国内银行对理财品牌的管理与维护水平都还比较低,理财产品在客户中的认知度不够高,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不够,影响了整个理财业务的进一步推广。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银行受到国外银行营销战略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开始重视理财品牌的创立和维护,但是与国外银行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我国银行发展个人理财市场的对策

自96年中信实业银行在我国最早挂出“私人理财中心”以来,我国的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得到了持续的扩大和发展,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尽管我国的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我国银行的个人理财市场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的银行个人理财市场正处于发展和壮大的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较为突出,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博得市场,就必须善于发现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

1.对我国银行的个人理财市场做进一步的细分

市场复杂、客户种类多样、客户需求分散等,均是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特征。因此,我国的银行必须进一步强化个人理财市场的细分,找准突破口,为顾客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学习国外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经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重视产品的创新,重视个人理财服务品牌的保护,从整体上完善我国银行个人理财的市场。

2.不断丰富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

由于我国银行长期以来受政策和监管层面的约束较多,导致我国银行个理财人业务的产品不够丰富,不能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个方面的约束主要来自于针对理财产品的投资约束和对金融混业经营方面的约束等。因此,我国银行必须摆脱政策和监管的束缚,加大对个人理财业务的投入;另外,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某些产品的同质性问题也比较突出,很多银行为了争取市场,盲目的推出了很多理财产品,名目繁多,这些产品事实上不过是把个人业务、同业业务以及国际业务等服务进行了综合,而真正具有创新的,能够吸引个人业务的产品却没有增加。我国的银行在争取市场的同时,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重视银行品牌的自我保护,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联合推出新产品,以此来促进业务和市场的发展。

3.提高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从业人员的素质,转变服务理念

从我国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扩张手段分析来看,很多银行都建立了豪华的理财中心,在硬件设施上充分满足了市场扩张的需要,但是从银行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以及专业能力等软件设施分析来看,却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我国银行必须加大在理财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大客户经理的投入和招聘,广泛的吸引人才,注重理财产品的创新和研发,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能力;另外,我国银行还要培养出一批专业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让他们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业务标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促进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发展。

三、结束语

我国银行在开发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认识到与国外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上的差异,借鉴国外的经验,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业务销售能力,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從整体上提高我国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伊娜.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浙江金融.2007(05).

[2]刘艳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周茂清.我国个人理财模式的转变及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新金融.2008(01).

[4]刘健.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经验借鉴及启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1).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篇4

个人理财业务, 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财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通过此业务, 不仅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 还能实现各类理财产品的销售与中间业务的增加。为促进商业个人理财业务的稳健发展, 迫切需要创新宣传与营销模式, 让客户更多的了解和应用商业银行理财品牌与产品。

二、存在问题

目前基层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宣传和营销方面力度不足, 手段比较单调, 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宣传方面, 基层银行对于代理基金, 代理保险等产品的推广仍然较多的使用宣传栏和折页等传统的宣传手段, 宣传方式形式单一, 缺乏新意, 很难引起客户的关注。部分新产品上线存在“重推广、轻维护”现象。新产品的上线不仅丰富了银行的业务品种, 也给客户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更多的选择。但该行在新产品上线工作中普遍存在“重推广、轻维护”的状况。在业务上线之初, 业务培训班的举行和规章制度的下发比较频繁, 宣传力度比较大, 产品销售状况良好;在成功上线后, 往往缺乏后续的宣传、培训和指导。部分产品上线后不久便处于无人维护、无人问津的状态, 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市场细分程度不足。目前基层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细分层次普遍不够, 个性化服务远远不足, 产品和服务之间差别不大。虽然很多银行都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但实际上还主要停留在概念的推广和形象宣传阶段, “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没有落实到位。二是日常性的促销活动较少, 大部分根据上级行的安排开展阶段性促销活动, 缺乏自身特色的宣传活动。

三、措施

1. 深挖客户高端需求, 提升高端顾问专业服务价值。

客户高端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投资理财、企业运营、特殊需求。帮助解决客户的切身利益问题, 是体现私人银行价值的核心。一是从短期到长期。要深入挖掘客户深层次理财需求, 对接高收益的长期理财产品, 既可提高客户收益率, 长时间绑定客户资金, 又能提高我行中间业务收入, 并节省客户频繁周转投资占用的时间与精力。对于客户短期投资理财需求, 主要通过营销网上银行和银行卡业务, 实现自助交易来解决。二是从高管到企业。对于身为企业高管的贵宾客户, 要深入挖掘其企业金融需求, 实现公私联动营销, 零售业务批发做。要继续推进上市公司限售股股东群体拓展, 将此类目标客户尽快纳入农行服务渠道, 是抢占未来潜在客户市场、实现高管服务与公司业务联动的战略举措, 全行对此务必高度重视。上市公司限售股股东高管提前消费的信贷需求、股票减持过程中的税务筹划需求, 可对接省行已推出的综合服务方案。企业高管分红的投资理财需求, 可制作高端投资理财产品及服务方案, 积极向企业宣讲。上市公司股票增发, 可联系第三方机构进行产品定制, 参与增发项目, 实现法人部门需求与私人银行供给的有效联接。三是从个人到家族。要深入挖掘客户家族金融与非金融需求, 努力提供家族“管家式”服务。对于高端客户投资移民、子女出国留学等需求, 可提供私人银行跨境金融服务、“留学宝”产品套餐服务等;家族财富的分割、传承, 可提供私人银行法律事务咨询服务, 以及财富保全顾问服务。

2. 做好产品多元化的宣传工作。

联系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和枣庄报社等媒体优势, 投放流动字幕、语音广告和图片等形式的宣传物料提高产品知名度;印制宣传品, 摆放、张贴海报与宣传折页, 通过门楣LED、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财产品宣传;通过户外广告、流动媒体及宣传横幅全方位营造销售氛围;通过产品宣讲、网站理财专栏、产品知识和营销技能培训以及内网理财咨询做好内部员工产品的宣传营销工作。

3. 开展公私联动式营销。

进一步完善公私部门间的横向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部门间协同作战能力。经营行零售部门与对公部门加强沟通协调, 共同梳理并建立具有公私联动潜力的对公客户、高端个人客户名单, 逐户制定公私联动营销方案, 加强考核, 对成功实现公私联动营销的个人、对公客户经理分别给予奖励;探索建立公私联动营销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对照名单分析营销情况, 解决营销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研究落实下一阶段营销目标和措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营销对公客户中的促进作用, 实现零售业务与对公业务的良性互动;在签订对公客户合作协议时配套签订零售业务服务协议, 对高速公路、石油、通讯、电力等集团性、系统性单位的个人客户, 制定批量营销与服务方案, 实现抓住一个系统、网罗一批客户。联合公司和机构部门, 开展代发工资、第三方存管等专项营销活动, 盘活存款源头;与保险、基金、证券、移动、高校等高端客户资源丰富的机构建立战略联盟, 互利、互惠、强化合作, 扩大个人存款客户基础。

4. 开展“集群”式客户的整体营销。

以电子产品和理财产品为支撑, 以“产品包”的形式, 实施对“集群”式客户的整体营销。同时将电子银行服务区建设与贵宾理财中心改造紧密结合, 把电子银行渠道建设为集交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渠道间的协同效应。实施系列联动营销, 持续提升网点综合营销能力。认真分析个人贷款、储蓄存款、基金、信用卡、电子银行等产品的不同功能及相互间的关联性, 积极向客户实施交叉营销, 以促进网点零售业务的全面发展。此外, 还须积极开展个人与公司业务联动营销, 筛选对公目标客户, 上门举办理财沙龙和产品讲座, 跟进营销网银、银行卡以及基金、理财、黄金等产品, 提高产品渗透率和营销效果。

(1) .提升存量客户。仔细研究行业类客户的特征, 加大对我行现有资产类客户的挖掘力度, 以我行“个人贷款存贷通”产品为抓手, 从存量资产业务客户中拓展负债业务。

(2) .抓源头业务拓展。加大对财政代发类、市直单位、集团客户、垄断行业、优质企业等代发工资业务营销力度, 研究制订行政企事业单位及优质行业代发工资考核办法, 抢抓存款源头, 拓宽个人存款增长基础。

(3) .实施产品营销。以理财产品作为争夺存款的工具, 达到吸引客户、巩固客户的目的;通过引导客户在季末等特定日期赎回理财产品, 拉动考核关键时点存款的快速增加。

参考文献

[1]王丽, 杨斌.浅谈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J].经济与管理.2008, (11) .

[2]常敏, 吕德宏.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阶段及对策研究[J].浙江金融, 2008, (10) :28, 38.

[3]潘丽娟.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 (2)

营销业务个人简历表格 篇5

营销业务个人简历表格,求职时个人简历要按求职意向而写个人简历请参照个人简历模板。下面一篇是市场 营销类简历表格为个人简历范文参考。大学生个人简历网为求职者推荐这份市场营销专业简历模板为写个人简历作参照模板,更多的专业简历与求职信在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基本信息 营销业务个人简历表格 个人相片
姓 名: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90年12月21日
证件号码: 15003******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60cm 体 重: 52kg
户 籍: 河南洛阳 现所在地: 河南郑州
毕业学校: 河南财经学院函数大专自考本科 学 历: 大专
专业名称: 营销业务 毕业年份:  
工作年限:   职 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销售人员

 

 

职位名称: 销售代表 ;
工作地区: 洛阳 ;
待遇要求: 1000元/月 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三个月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篇6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水平的发展,居民和企业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激烈的理财产品市场中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呢?本文中,笔者首先运用比较分析法详细描述了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将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展现在读者眼前。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现状

随着社会各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财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尤其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因为客户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所以理财产品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多元化的需求。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能否成功的组合信息和技术为新市场提供有弹性的供给,是银行是否适应理财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关键因素。

一、个人理财产品需求分析

理财产品创新就是为了开发新的产品种类及营销模式等,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所有客户的潜在需求。顾客需求的多元化来源于顾客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的年龄段等方面。下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理财产品创新需求进行探讨。

(1) 收入水平存在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同样存在着差异。依据收入水平可以将社会中的人群简单的分成三类:低收入阶层,中产阶层,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是理财产品的主要购买者,随着普通民众存款积累的增加,某些低收入阶层也开始步入理财产品市场。针对这三个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大致有着以下的理财需求分类:①低收入阶层进入理财产品市场,主要是为了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稳定收益,并且理财产品的风险和门槛偏好较低;虽然低收入阶层的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银行存款并不多,所投资的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规模较小,但是低收入阶层想要投资于理财产品市场的总数是比较大的。②中产阶层进入理财市场,因为资金较为充裕,对于获得稳定收益的需求不甚明显,所以中产阶层对于理财产品的选择面是非常宽广的。③富裕阶层进入理财市场,更多的不是偏好于对既定的某一款理财产品的购买,而是需要专业的理财顾问,对其资产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风险偏好相对较高;并且富裕阶层在进入理财市场有着强烈的明确需求,这就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其特殊的理财需求,又要能够稳定持续的与该阶层客户“合作”。

(2) 拥有不同教育程度的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具有差异性。人们在进行理财投资时,要明白自己的投资通过何种途径,何种分配方式获得收益,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这就对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有强烈的需求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投资者更能接受复杂的理财产品。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显示总体来说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持有风险资产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学历越高的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复杂程度的接受度越高。

(3)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青年家庭持有的风险资产最多(29135元),老年人此次之(17136元),最少的为中年人(15664元)。这是因为青年家庭需要负担的生活成本较低,同时青年人总是有尝试新事物的偏好,对于风险有着较强的承受力。老年人因为一生积累的财富都由自己掌握,生活相对有保障的老年人不少会用自己手中的储蓄购买理财产品,对于风险的偏好略高于有着沉重生活负担的中年人。

二、个人理财产品供给分析

社会财富的累积,个人的收入增长也越来越快,并且不同受教育程度和所处年龄段的不同,加剧了个人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了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虽然我国的银行理财市场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但是银行理财市场发展迅猛。

因此银行在理财产品的供给方面需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要保证其灵活性,确保推出的理财产品适应本土化需求,以保证有更加广阔的受众;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还需要保证其稳定性,尽量保证客户对银行传统业务可靠性的认知延续到银行其他新推出的业务中,这其中就包括了银行理财产品。

我国现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供给不足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供给总量不够充足。在十八大代表在审议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时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近年来国内的金融市场开展的如火如荼,普通民众也想要进入金融市场分一杯羹,如何迈出他们进入金融市场的第一步,我个人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是个不错的入门选择。大量的资金涌入到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场需要有足够多样的理财产品供客户选择。

2.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没有形成多层次的供给体系。从需求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为了适应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特殊需求,银行理财产品应尽可能的利用银行传统业务所获得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推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银行理财产品。

3.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模式单一。我国现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供给模式相对于国外一些金融发达地区产品供给模式的多样化显得比较大单一。现有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还是主要在其营业网点展开的。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客户就希望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方能够提供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的银行理财咨询。因此银行在虚拟的咨询或者交易平台可以做进一步有效的创新。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供给的扩展需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展开,以“客户导向型”为产品创新和推介的核心标准,并进行配套的后台技术管理和前台的销售管理,努力达到供需平衡的关系。(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甘犁,尹志超,贾男主编.《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R].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翁舟杰.金融理财概论[Z].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3]张旭阳. 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与银行理财产品[Z].成都:光华普益财富论坛,2012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篇7

首先,个人理财业务可以带动银行整体业务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个人的财富也开始逐渐增多,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的理财业务。随着我国银行业的不断改革,以往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无法提升银行的利润水平,贷款业务的局限性变得越来越明显,由此,商业银行也开始更新银行产品,个人理财业务开始发挥自身的竞争实力,并带动了银行整体业务的快速提升。

其次,个人理财业务也为商业银行吸引了更多客户,当前人们开始关心自身的资产保值情况,为了满足人们的理财需求,银行开始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拓宽自身的经营范围,并由质量与数量两方面全面提升银行的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会为银行吸引更多的投资客户,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银行利润。同时,受投资与消费理念的影响,多数群众也开始意识到理财的重要作用,相信未来个人理财业务将是带动银行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最后,发展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可以提升银行的竞争实力,当前各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资产的增值保值服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一些大型的投资机构开始入驻,并抢占了我国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提升产品业务的服务水平,并积极探索新的发展策略。而竞争的关键在于如何满足客户群体的实际需求,发展理财业务可以使客户切身体会到所带来的益处,可以迎合客户的基本需求,因而间接地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分业经营金融政策体系

当前,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采用的分业经营方式,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都是分开经营,业务之间不存在任何交叉,彼此之间相互独立,且它们只可以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服务。因此,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人理财业务也仅仅局限于咨询、建议方面,银行只是为客户设计合理可行的投资计划,不能为客户真正的办理投资业务,以至于银行无法完全为客户实现个人理财,这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2.2 缺乏专业的业务营销人才

当前,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缺乏专业的个人理财业务营销人才,这也严重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完善与发展。理财业务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需要从业的营销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知识,并可以熟练掌握金融、市场运营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但商业银行内部却几乎没有这样的专业营销人才,具备国际认证资格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商业银行负责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人员被称为业务经理,他们虽然经过了层层选拔,但却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自身的专业素质也与国际金融理财师相差较远,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顺利发展。

2.3 缺乏有效的营销信息平台

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础是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体系,但多数银行运行的根基却是相关的账户基础,商业银行所掌握的客户信息更是十分有限,以至于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开展坎坷不断,甚至无法明确最终的服务主体。同时,商业银行也无法与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共享客户的信息资料,甚至彼此之间还会进行严格封锁,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客户的信息资源,十分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发展与完善。

2.4 缺乏客观的营销技术支持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发达的信息网络,尤其是附加价值较高的个人理财业务营销,更需要这些技术支持,且要求的技术水平比其他普通业务要高出很多。但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电子信息化水平较低,相关的金融业务并未完全实现电子办公,加之硬件设施的落后、陈旧,导致商业银行在计算机软件利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开展业务。而类似于国际上更为便捷的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更无法在商业银行内部顺利开展,这也严重降低了理财业务营销的便捷水平。

2.5 缺乏理性的理财氛围

受以往传统理念的影响,我国群众比较缺乏投资与理财意识,往往认为投资具有很大风险,他们更喜欢将钱存在银行。尽管近年来购买股票的行为变得越来越频繁,但多数群众还是持有跟风意识,对股票存在新鲜感,认为别人炒股自己也要去试一试,或者他们认为当时股票的形势较好,看到别人赚钱就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也一定可以盈利,由此便去炒股投资,缺乏理性的投资意识,当股市下跌以后,人们便会产生失望心理,更会对股票敬而远之,而这些都会制约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顺利发展。为此商业银行还应督促客户形成理性的理财意识,进而引导社会形成理性的理财氛围,但理性氛围的形成并未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依靠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不断努力。

3. 解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发展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3.1 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应尽量拓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应与证券、基金、保险等行业进行广泛的合作,实现各行业间的相互融合,以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局面。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还应适当与外资金融企业进行合作,以便共同开发更具便捷性的理财营销模式。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要适当整合现有的理财产品,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销售服务水平,从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适合的金融服务。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使居民的投资资金在证券、保险等行业间进行流动,这样才可以在营销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使客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2 提升理财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

商业银行理财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理财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非朝夕可得,而是需要在具备完善知识系统的前提下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活动。目前商业银行负责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经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业务选拔出的业务熟练人员,另一个便是具有高学历的年轻员工。这两种人才都具有各自的利弊,业务熟练人员拥有丰富的理财销售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实际的理财销售服务,但却缺乏全面的理财知识,也缺乏相应的金融产品销售技巧;高学历的年轻员工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拥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销售技巧,但却缺乏丰富的理财销售经验,实际工作中容易眼高手低。为此,银行应通过专业的培训机构,使理财营销人员查漏补缺,这样才可以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理财销售人员。除此之外,理财营销人员还应定期进行岗位交流活动,通过传授经验,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财营销水平。

3.3 建设专门的高端营销服务渠道

为了进一步提升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水平,商业银行应着手建立专门的高端营销服务渠道,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营销服务效率。比如可以大力发展电子银行、自助银行等营销服务渠道,以分散银行的基本服务事项,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客户营销服务。同时,银行还可以建立VIP客户营销体系,在确保营销差异化的同时兼顾其他的普通客户,以实现银行的多层次营销格局。除此之外,银行还可以建立更多的理财室与咨询室,并致力于在重点范围内建立高层次的客户营销系统,形成个人理财营销的管理中心。

3.4 建立专门的理财营销系统

一方面,商业银行应满足理财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并根据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提供个人理财方案。同时,还应进一步细分客户市场,并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实现理财产品的进一步创新,使其可以为客户做到量身定做,从而实现理财产品的最大增值效益。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应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根据个人资产结构、个人资产总量等因素为客户科学分析风险,从而提高银行的业务战略能力。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只有由整体上规范个人的理财营销战略,才可以规避风险,进而实现银行利润的最大化。

3.5 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是银行的生存之本,银行的所有经济收益都来自于客户,因此商业银行在实现个人理财营销业务时应时刻以客户为服务中心,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增强客户的风险意识,并时刻以客户的满意程度为评价标准。最大限度地增大客户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最先进的服务理念,商业银行应通过产品服务使客户享受增值服务,同时银行还应由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不同客户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给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营销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以增加客户的资产价值。

结束语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营销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期间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银行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明确个人理财业务营销的发展方向与定位,同时还应不断促进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使个人理财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这样才可以实现资金最大化的保值与增值。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积极与证券、保险等行业实现共同合作,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才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营销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篇8

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是针对居民个人的收入、消费、理财、投资经营进行的金融服务。研究创新问题, 我们必须从现实入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为创新产品和创新经营的开发和研究奠定基础。

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1.1 社会环境。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居民个人的社会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个人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截止2009年底北京地区人均工资水平为26738元 (京)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08年56328元) , 上海地区人均工资水平为28838元 (沪)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08年56565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 2009年末,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6.5万亿元。收入的提高带来居民个人消费结构及方式的变化, 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突出体现就是金融产品的保值升值同时还得有个性。这表明居民金融资产在数量、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社会财富格局的改变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个人金融业务的需求。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 商业银行为居民提供的相应服务差距还很大, 远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

1.2 体制政策。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是制约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至今没有完善的居民个人信用体系, 在进行个人金融业务时, 个人信用信息对商业银行的决策很重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与居民之间缺乏互信机制, 银行与居民个人在收入与信用方面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例如, 为开辟信用卡市场, 各家商业银行竞相降低门槛, 为居民办理信用卡, 尤为甚者有的竟把业务办到了学校, 让一些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成为持卡者, 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自然也引起了社会对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方式的怀疑。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统一的利率政策, 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的价格方面没有更多的决定权, 在产品的设计及营销方式上也基本是大同小异, 跟多的是关注对个人的消费信贷, 而忽视金融服务在居民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3 市场环境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个人金融业务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差距还是很大的。首先, 个人金融业务品种单一、规模有限。目前我国对个人金融业务主要体现在储蓄形式和住房及高档消费品的信贷服务上, 缺少个性特点, 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信贷规模有限, 信贷的约束条件也很高, 致使居民消费信贷的规模难有大的突破;其次, 营销体系不健全, 售后服务不到位。随着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应用, 个人金融产品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 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才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和接受。商业银行往往由于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的落后, 使银行推出的新产品无人问津;再次, 技术手段落后, 电子化及网络化程度低, 以及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限制等, 都在制约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

从以上的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需要产品的创新和营销制度的创新,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产品创新及营销制度创新的几点看法

借鉴发达国家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经验, 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 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拓展个人金融业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经营战略。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已经有20多年,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具备很强的现实条件, 个人金融业务成为银行主要业务之一。因此, 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个人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转换经营观念, 调整经营战略, 真正把个人金融业务当作主要业务来抓, 将信贷投放由支持生产为主转变为支持生产与消费并重, 把服务对象由企业为主转变为企业与消费者个人并重, 并尽快改变过去的运作程序和服务方式, 树立以个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和服务意识, 认真研究个人金融业务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科学设计个人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及所采用的手段, 使个人金融业务朝着健康、高效的轨道发展。

第二, 加强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改进现有服务品种, 完善功能, 使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如以银行卡为载体, 对已有的个人金融业务品种、功能进行整合、完善, 借助多功能银行卡推动个人消费、外汇、证券、保险、基金、债券、代理收付、消费信贷等各种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长期的支持。

第三, 运用高新技术, 加快网络化进程。近年来, 我国银行的电子化进程不断加快, 但对个人客户所提供的网络化服务大多处于试运行阶段。要想使我国银行能与外资银行相抗衡, 应尽快发展我国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 利用网络技术, 向个人客户提供以存款为基础的个人汇兑、结算、代理、投资、咨询、评估、理财等业务, 真正为个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

第四, 采取适当手段和策略, 加强营销管理。银行在开展个人金融业务时, 营销策略和手段的选择会变得更加重要。我国银行要想把个人金融业务真正很好地开展起来, 也必须确定适当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 必须通过对环境的客观分析, 通过细分市场, 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和发展战略, 并针对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策略。只有采用了适当的策略和手段, 才能缩短个人客户与银行之间的距离, 增强银行与个人客户之间的联系, 在客户与银行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把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应该说, 目前各银行所开展的客户经理制是强化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管理的有效途径。

第五, 加快培养和引进个人金融业务专业人才, 努力提高个人金融队伍的整体素质。商业银行要尽早培养或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 努力提高个人金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未来竞争打好基础。同时, 要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加大绩效挂钩在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分配比重, 体现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分配差距, 通过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激励员工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六, 强化风险意识,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与企业相比, 个人搬迁、工作调动频繁, 流动性大, 不易管理。拿个人贷款业务来讲, 银行很难了解借款人的信誉、品德、收入水平和还贷能力, 很难确定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另外, 目前我国银行缺乏一套系统地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技术手段, 也没有像对企业那样的资信评估方法, 并且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个人债务追索、托收机制。面对个人客户大量的借款申请, 银行不得不提高借款的门槛, 增加审批手段, 延长调查时间, 提高担保的要求。消费者个人则因手续繁杂、长期等待和收费过高而望而却步。因此, 必须尽快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像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一样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机构, 在法律的保护下,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在客观、公正、中性的原则下评估个人信用程度以促进银行开展个人金融业务。

摘要:个人金融业务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市场经济萧条, 扩展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 积极开辟新的金融产品, 探索新的营销方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不可忽视的方向。

关键词:个人金融业务,创新,营销方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才凤玲.商业银行客户经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篇9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是营销管理与个人金融产品相结合的产物, 是营销管理理论在个人金融产品上的全过程运用。具体来说, 是指金融企业以个人金融市场为导向, 对广大的个人客户以人文、心理以及行为上的差异进行细分, 选择对自身最有利可图的目标市场, 设计出“合适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 运用整体营销手段传递并提供给目标客户, 以获得、保持、增加顾客, 在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欲望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目标的过程。

加强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营销, 其意义和作用不可低估。其一,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是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需要;其二, 有助于加快个人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其三, 有助于商业银行开拓市场, 培育优质客户群体, 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其四, 有利于商业银行提升形象, 增强内部凝聚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市场营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主要表现在营销意识增强了, 经营方式正在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 营销手段和分销渠道渐趋多样化。但是由于国内商业银行真正开展营销的时间不长, 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营销体系和营销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 市场营销活动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 营销理念和营销文化缺位造成营销系统失效

国内商业银行还没有从战略角度上重视对个人金融从业人员进行营销理念的培养和营销文化的培育, 员工还处于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当中, 没有形成与企业目标一致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意识, 特别是基层分支机构, 仍然把市场营销简单的视为广告宣传, 做为营销的最前沿阵地, 无法贯彻营销企图。

(二) 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形式化造成产品趋同和恶性竞争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采取的是无差异营销策略, 用一种产品、一种营销手段满足所有的市场。由于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 导致产品没有办法准确定位, 竞争策略针对性不强, 所推出的产品与市场需求、客户需求严重脱节。而且金融产品的易模仿性强, 各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新产品在业务功能、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等方面大致相同, 缺乏自己的特色, 银行竞争异常激烈, 变相提高了经营成本, 降低了银行实际收益水平。

(三) 营销策略的知识技术含量低造成高投入低回报

开展市场营销的投入、产出分析流于形式, 对营销要达到的盈利没有明确目标;在营销对象上仅限于熟悉的客户, 很少主动约访陌生客户;促销方式单一, 一般采用的都是发放宣传单、挂横幅、做广告等方式, 不注重营销效果, 对客户的金融消费引导不够;产品上不注重组合营销中间业务、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银行产品;营销宣传不注重后续工作和客户反馈, 不能有效巩固客户群。

(四) 组织机构及考核机制与营销目标不匹配造成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迟滞

各商业银行机构设置仍然是按照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建立, 很多业务手续繁琐、过程冗长, 客户办理一笔业务要反复奔波于几个部门, 很容易产生反感;而且同一银行不同分支机构往往针对同一个优质客户展开激烈争夺, 营销力量相互抵消;绩效考评方式与营销目标不匹配, 无法调动营销人员营销的积极性, 甚至使营销人员背离营销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策略分析

面对未来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加快商业银行营销理念的转变, 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有效的营销管理机制, 是商业银行保持市场占有率, 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的营销策略:

(一) 产品组合营销

客户的需求永远是金融产品组合的目标导向。而且,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个人金融需求日趋多元化, 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产品组合也应与时俱进。

1.提供满足个人支付需求的个人金融产品组合。

个人的支付需求在不断上升, 特别是对支付的安全性、方便性、快捷性要求越来越高。为此, 商业银行应加大科技投入, 努力提高支付方式的自动化和电子化水平, 加大风险控制和操作便利研究。同时, 加强与证券、保险、医疗保健、邮电、物业管理等部门和机构的合作, 积极创新与发展“无纸化”个人结算产品, 为居民提供以存、贷、汇、理财为一体的系列化、多样化的金融个人支付组合。

2.提供能满足个人投资、理财需求的个人金融产品组合。

首先, 要注重对传统的个人储蓄业务的创新改造, 以全面满足个人金融需求差异的角度去开发设计新品种。其次, 借鉴外国商业银行的一些具体做法, 加快个人信用的评估、资信调查和信用控制的研究, 从而有效运做个人信贷业务, 加快开发个人信贷业务新品种。第三, 商业银行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信誉优势开展理财业务。例如, 设立个人理财中心、开办个人外汇买卖、保管箱和个人投资咨询等。

(二) 交叉营销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产品日趋多元化, 包括传统银行业务系列产品、资产管理系列产品、财富管理系列产品等, 这些产品联结着银行、保险、证券等市场, 这些市场间在个人业务上存在共同的利益和竞争, 可以采取合作的态度改善与竞争对手的关系, 同时应更重视整个价值让渡系统的良好协作以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 使商业银行拥有更加完善的服务功能, 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 也可提高银行的收益, 这就是交叉营销。银行产品具有特殊性, 消费者在购买这种服务的同时必须向银行提交有关的资料, 这些数据是主营业务的天然副产品。对于一个银行来说, 客户购买的服务数量越多, 银行留住客户的希望越大。交叉销售要广开思路, 不能仅仅站在银行的立场去想客户要什么, 而是站在客户的立场想想他还会要什么?随着不同金融业务品种间的互相集成, 每个客户平均所开账户数会逐步增加, 同时增加的还有平均到每个客户的边际收益。

(三) 渠道营销

银行营销渠道是指金融产品从商业银行转移到金融产品需求者手中所经历的通道。由于银行及其产品的特殊性, 银行的营销主要渠道就是分支机构网点, 随着科技进步出现了电子渠道及其他一些辅助渠道。商业银行应加强:

1.网点功能综合化。个人客户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特征, 而目前诸多基层网点仍为功能单一的储蓄所, 只能受理客户的存款,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我们应借鉴西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百货公司”的成功经验, 为客户提供存取款、代收代付、结算、资产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快速发展电子银行及离柜业务。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在银行中的应用, 其优势为成本低廉的同时能满足客户对银行服务求快、求近、求便之要求。因此, 商业银行需全力推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ATM、POS (销售终端) 等电子银行离柜业务,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成本。

(四) 品牌营销

个人金融产品品牌打造是个人金融产品营销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精心打造的品牌产品在推动相关业务发展的同时, 也为银行赢得了宝贵的市场份额和丰厚的利润。商业银行只有拥有优秀的个人金融产品品牌, 才能在市场激战中赢得有利地位。各商业银行应以自己的银行文化为支撑, 缺乏文化的品牌战略难以长久;不遗余力地塑造和提升各自的核心品牌, 注重品牌发展的科学规划;重视以品牌为中心的整合营销传播运作, 加强品牌忠诚管理实践探索。

(五) 数据库营销

所谓数据库营销, 就是利用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经营过程中收集、形成的各种客户资料, 分析整理后作为制定营销策略的依据, 通过电子刊物发送、产品与服务信息传递、用户满意调研、在线销售服务等多种方式来提供银行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服务, 并作为保持现有顾客资源的重要手段。

1.发现潜在的顾客, 收集信息。

通过公关活动、销售终端、社会调查等各类途径发现顾客, 并收集他们的资料。将他们的信息归类整理在消费者数据库中, 然后进一步将消费者区分, 针对他们个人的具体状况进行传播。

2.提高营销效率, 形成品牌忠诚。

银行应对自己推销的每一产品进行市场跟踪, 在长期的营销积累中通过电脑管理, 建立用户档案售后服务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在对客户档案的管理中, 发现最有价值的顾客, 发掘客户的终身价值。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 个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增长点。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营销的内涵、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加强个人金融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

参考文献

[1]祝孔海.我国个人金融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J].企业天地, 2007, 05.

[2]肖绪峰.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金融家网, 2005, 05.

[3]陈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悉[J], 时代经贸, 2007, 09.

[4]岳振英.试论商业银行客户导向营销[J].现代商业, 2007, 06.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篇10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营销的内涵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是个人金融产品与营销管理相结合的产物, 是营销理论在个人金融产品上的全部运用。具体来说, 是指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 以个人金融市场为导向, 对广大的个人客户根据人文、心理以及行为上的差异进行细分, 选择对自身最有利可图的目标市场, 设计出“合适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 并运用整体营销手段传递和提供给目标客户, 以获得新客户、保持原有客户、增加顾客总量的目的, 也是在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欲望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目标的过程。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在致力于个人金融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呢?笔者个人认为, 一个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 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另一个是因为现在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个人金融产品的营销, 所以必须要扩大个人金融产品的营销;第三, 有利于商业银行开拓市场, 占领市场, 增强自身的实力, 树立起更好的形象。

二、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营销的现状

近几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速度很快, 特别是在个人金融产品的市场营销方面, 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这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提高了营销意识;及时转变了经营模式, 从自我推销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思路上采用创新型思维, 推出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营销手段多元化, 分销渠道多样化。但是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开始转变的时间不长, 真正开展营销的时间更短了, 同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适应金融体制要求的管理体系和营销机制还没有健全, 使得个人金融产品营销活动还存在很多不足。

1.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取得的进步

第一, 个人金融产品种类繁多, 尽量满足国内个人客户不同需求, 而且各个商业银行都很重视金融产品的品牌效应。个人金融产品系列产品包括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开放式基金、期货、外汇、个人黄金业务等。在品牌建设上, 比如建设银行推出的乐当家品牌, 中国银行推出的中银理财。

第二, 注意消费群体的不同, 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 提供不同的个人金融产品。根据客户年龄的不同、职业的不同及收入的不同划分客户群, 为其提供更符合自身要求的个人金融产品。

第三, 依靠科技, 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系统的性能, 能够提供高效和快捷的个人金融产品。为了弥补存在的问题, 许多商业银行跟高校合作自主开发金融服务系统, 或者通过学习从国外引进较为先进的金融技术。

2.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存在的问题

第一:金融产品还不能达到个人客户的需求。虽然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金融产品种类繁多, 但是还是不能满足个人客户的多元化要求。商业银行的市场调研部门, 在调查时要考虑到现实生活中, 广大居民都需要有什么样的金融产品, 现在已经有的金融产品跟客户的需要差在什么地方, 还要从哪些方面弥补已有的不足。如果现在已经有的金融产品根本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 商业银行应当开发新的个人金融产品替代原来的。

第二:金融产品创新难度大。个人金融产品在创新研发的过程中, 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 导致对产品功能研究不深入制约了新产品的开发, 或者开发的产品不能满足个人客户的需要。缺乏高素质高能力的研发人员, 往往要通过跟高等院校的合作来实现新的个人金融产品的研发工作, 这就导致研发速度慢, 科研人员和业务人员相分离的状况产生, 直接制约了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工作。

第三:跟国外很多商业银行相比, 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比若说, 国外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产品大都是复合型产品, 并且在提供产品的同时还会提供领顾客满意的服务, 而国内的商业银行所推出的个人金融产品仍然以单一产品为主, 并且经调查发现, 售后的服务令绝大多数客户失望。

三、解决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营销存在问题的策略

1. 金融产品的开发, 以居民的需要为导向

要知道很多居民投资除了储蓄以外的个人金融产品, 是出于赚钱和保障的目的, 因此要根据居民的需要开发相应的个人金融产品。吸收居民手中的闲余资金, 可以把金融产品跟保险相结合, 推出一些投资时间长, 回报率高于同期银行储蓄率的产品;针对教育的投资, 可以推出子女教育储蓄、教育保险、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助学贷款;针对年轻人对买房的需要, 推出长时间但是低息贷款、按揭贷款等;针对老年人对养老的需要, 推出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 建议从年轻开始就进行这项长久的投资储备;医疗方面, 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开发医疗方面的金融产品, 除了保险行业有一定的医疗保障外, 我国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 在这一领域几乎是空白。

2. 对个人金融产品的进行全方面的整合

首先, 要让各个部门通力合作, 打破原来的分散的模式, 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信息实现共享,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其次, 要加强管理, 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任何一个金融机构能够长久的保持良好的状态, 管理很重要。好的管理, 能够提高产品的研发速度, 快速对市场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反应。然后, 对个人金融产品的整合, 有利于突破产品单一化的缺陷, 可以取长补短, 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3. 向国外银行学习, 开发复合型的个人金融产品, 营销综合型的金融产品

针对不同的客户, 推荐不同的金融产品, 比如, 对待以教育为主的客户时, 就可以推荐教育储蓄金融产品, 该产品中把储蓄和教育保险两者结合起来, 并且还带有保单红利生息。此外, 还可以把几种金融产品捆绑起来一起推荐给客户, 但是是作为一种综合型的个人金融产品销售, 比如很多外资银行把个人住房贷款与保险产品一同出售, 除了常见的意外险、医疗险等, 还可以额外包括客户希望的保险, 如失业保险, 养老保险等等。在国外, 这种服务最为受到客户欢迎的地方就是为需要借入八成半按揭贷款首期不足客户提供额外一成半贷款的防脱期供款保险。因此, 我们国内的商业银行也是可以向国外的银行学习, 以客户的需要为导向, 提供复合型的金融产品。

4. 完善已有的个人金融产品营销渠道, 充分发挥先进科技的作用

随着信用卡、个人网银、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的出现, 这些营销渠道因其便利性、经济性和快速性越来越受到广大居民的喜爱。所以, 国内的商业银行在把现代的电子银行和传统的柜台营销渠道相结合的同时, 更要大力发展电子银行的营销渠道, 不断完善已有的营销手段并开发新的营销渠道。

参考文献

[1]项俊波.中国农业银行城市个人业务产品手册. (客户版) [M].北京:中国农业银行, 2008.

[2]刘凤军、梅宁.银行竞争与营销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3]俞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篇11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营销;问题;建议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社会金融意识的觉醒,金融“买方市场”的形成,金融需求的多样化,特别是全功能型的外资银行的登陆,这一切都要求我国金融业要特别重视营销工作。作为中小商业银行,要想使推出的中间业务品种占有市场及客户,就要重视营销工作,以凸现金融品牌为手段,适应金融消费市场正在悄然发生的殖变,主动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品牌和鲜明的形象标识,从而在强手如林的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有效占领市场及客户。

一、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中小商业银行客户关系存在着一些阻碍中小商业银行培养忠诚客户,形成和展示自身竞争优势的问题,从而阻碍了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的重点是吸引新客户(包括反复争夺在各银行间摇摆不定的客户),而不是创造现有客户的满意,这是中小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战略的重点问题

(二)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效益的客户群不稳定

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在建立和保持客户关系方面, 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向客户的决策者提供财务利益,这种方法不仅层次较低,而且极易被模仿。因此,目前中小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关系虽然非常密切,但由于银行间业务和服务的同质化,在银行间的激烈甚至是无序的竞争条件下,真正能够为银行带来效益的客户群并不稳定。

(三)中小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空壳化”

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主要建立在向客户的决策者提供财务利益基础之上,严格地说,这种关系还不是银行与客户的关系,而是一种个人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朋友就是生产力”。这种建立和保持关系的活动将本属于银行和企业的资源异化为个人的资源,即使银行和客户(特别是企业客户)的领导者品质很好,不会利用这种关系为个人谋取私利,也可以肯定它将导致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的“空壳化”。一旦掌握这种关系的领导者离开现有岗位,这种利用大量投资建立的关系就很可能会丧失或转移到竞争对手一方。这对任何中小商业银行来说,都不能不是一种现实的威胁。

二、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营销存在问题的原因

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营销现存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对银行自身的现实原因进行分析。

(一)缺乏科学的市场营销规划

由于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历史短,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淡漠,相当数量的中小商业银行缺乏科学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经验和实践,有的管理者甚至缺乏市场营销知识,更缺乏吸收现代市场营销研究成果并运用于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缺乏科学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從日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很少能够科学地制定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战略。

(三)缺乏完整的关系营销战略

由于相当数量的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管理者尚未掌握关系营销的基本原理和策略方法,甚至没有树立关系营销观念,因此必然简单地将现成的个人关系等同于银行的客户关系加以利用和扶持,从而导致银行客户关系的异化。同时,由于我国多数中小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战略体系是不完整的,制定和施关系营销战略必然缺乏基础或条件,这也使这些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依赖于个人关系,导致异化。

三、对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市场营销的建议

(一)建立新型客户关系

忠诚客户群是中小商业银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培养忠诚客户群有赖于商业银行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关系营销战略,成功地建立新型客户关系。。

1.树立服务、质量和营销融为一体的关系营销观念。中小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关系营销战略,首先必须树立服务、质量和营销融为一体的关系营销观念。按照这种观念,客户服务应当为银行与客户及其他市场主体建立联系,从而确保长期互惠的关系得以巩固。

2.科学地进行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中小商业银行市场细分是界定独特客户群的过程,也是正确地进行目标市场选择的前提。

3.建立和完善营销组织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中小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关系营销战略,必须有高效的营销组织加以支持。

(二)搜集银行客户信息

中小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优势不再简单地体现在“微笑”服务上,而是应该侧重于银行中间业务服务的便利、高效、准确及如何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预测、跟踪银行客户的发展动向,最大限度挖掘客户信息的潜在价值,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改进银行中间业务服务,提高中间业务的竞争力,这将是中小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为了更好的搜集和管理客户信息,中小商业银行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开拓客户信息源。在买方市场环境下,银行网点数量的多少已不再起决定性作用,反而因扩大规模而导致亏损或者倒闭。这就需要银行抽出更多的时间用在搜索、分析、利用有关客户信息、市场信息和产品信息上,以迎合客户的市场变化情况。

2.采用数据仓库技术。为快捷、方便地获得客户的完整信息,需要组织一个客户信息数据仓库,把银行多个业务处理系统中的所有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将数据构成一个完整的可控、可用、适应性强的数据组织信息视图。

3.发展金融因特网。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实现,将促使银行的任何分支机构和业务种类伸向社会的每个角落。

中小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在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中成功引入关系营销,并积极搜集银行客户信息,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将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惠平.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业务发展[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连平.21世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机遇、策略、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营销 篇12

一、银行业个人金融业务部门岗位的现状与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趋势

1. 银行业个人金融业务部门的主要岗位工作分析。

目前, 银行的业务主要分为公司业务、个人业务、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四大块。个人金融部门的主要业务包括传统的按揭贷款、消费贷款和创业贷款, 另外还有部分政策性贷款。个人金融业务正逐步由传统的存贷业务转向综合理财业务, 积极开展“交叉销售”, 在柜面开展代理销售凭证式国债、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外汇买卖和办理“第三方存管”业务, 并为投资者提供理财咨询服务。

风险防范是个人金融业务岗位中的主要内容。这一工作除了要求从业人员认真仔细之外, 还特别要求从业人员诚实守信。目前, 不良率较高的贷款主要是助学贷款。

2. 岗位人员的配备与规格。

调查得知个人金融部门一般配备10个员工, 学历要求高职以上, 贷款业务员必须持证上岗。新员工除来自金融保险专业外, 其他专业的也不少。

3. 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

(1) 个人金融业务将成为银行的核心业务。个人金融业务是一种非常讲究规模经济的银行业务, 只有达到一定经营规模, 才能保证银行实现合理利润。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个人消费能力正不断增强, 各商业银行都将个人金融业务作为银行的核心业务来抓。 (2) 重视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个人金融业务将朝着投融资、咨询、代理等方向发展。在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策略上, 各商业银行正逐渐从传统的大规模批量生产, 转向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或量身定做的零售金融服务, 制定不同的营销产品组合。 (3) 重视个人金融业务的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个人金融业务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会积极培养, 择优录用, 留住人才。同时也会加强对金融业务人员的培训和高级营销人才的培养, 以适应个人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为个人金融业务培养专业人才的应对措施

1.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

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 一些非金融专业的学生也受到了银行业的青睐, 成为金融专业学生强有力的竞争对象。因此, 金融保险专业应引导学生认清当前日益严峻的本专业就业形势, 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组织一系列就业培训和应聘指导。

2. 准确定位, 培育优势。

个人金融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客户量大、分散, 在满足顾客在消费金融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为顾客提供投资理财等相关的咨询服务。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 目前银行业最缺乏的是德才兼备的客户经理。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客户经理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行业知识, 要能精通银行各类业务。

3.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一位合格的客户经理几乎是全面发展的立体型人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顺应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 调整教学思路, 在保证学生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 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提高学生金融产品的营销能力。

4. 加强对学生风险意识的教育, 建立良好的个人征信档案。

如上调研所述, 个人金融业务岗位特别强调从业人员的诚实守信。因此, 我们要加强对学生风险意识的教育, 在这些准客户经理读书学习期间, 就为他们建立个人征信档案。

参考文献

[1]刘冬焱.基于个人金融业务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07, (2) .

上一篇:分层关联分析下一篇:流体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