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课程

2024-07-21

《金属工艺学》课程(精选12篇)

《金属工艺学》课程 篇1

引言

《金属工艺学》作为一门内容覆盖面广,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一方面是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一方面是企业管理、外贸、财经类等专业学生的技术文化基础课程,通常情况下各个专业的学习目的各不相同,对应课程学习关注点也存在一定差异,由此可见,就各个专业 《金属工艺学》课程学习内容展开科学合理安排,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日后工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课程体系组成

《金属工艺学》作为一门同时兼顾了基础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工艺,学科以一系列工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总和为知识体系,由于 《金属工艺学》的学科特性,使得其教学过程完全有别于其他基础专业课、理论课,其不仅是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学习基础理论与学习专业知识之间的连接枢纽,还是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产品加工全面过程,强化自身生产管理水平的助推器。

《金属工艺学》课程内容可划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即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基础。众所周知各个专业的学生对应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对课程学习侧重点也存在一定差异,鉴于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当将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部分作为每一专业学生首要学习的内容,并结合各个专业实际情况制定 《金属工艺学1》、《金属工艺学2》、《金属工艺学3》、《金属工艺学5》等各式各样的课程,进一步对各个专业教学要求予以有效满足[2]。《金属工艺学》课程体系组成,见图1。

2. 《金属工艺学》 教学课程实践

就各个专业 《金属工艺学》课程学习内容展开科学合理安排,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日后工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 《金属工艺学》授课教师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不断优化 《金属工艺学》教学。如何进一步促进《金属工艺学》教学有效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内容着手:

( 1) 改善教学方式。伴随教学内容的增多及学时数的缩减,务必要对当前教学方式方法予以改善。就好比引入 “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其中, “启发式”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对新生成的一个问题存在一个从 “问题提出”到 “问题分析”再到 “问题解决” 的全面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选取直观、生动、 丰富的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大量应用现实生活、实际生产中的例子,一方面能够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一方面能够获取良好的教学成效。“讨论式”课堂教学应自生产实际选取论题出发,学生通过实现预习,选定学生代表发言,然后进行课堂讨论、改进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予以总结[3]。

( 2) 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分别有理论教学、实习教学以及实验教学等形式,明确区分、合理处理此类教学形式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调节好它们的教学次序,结合课程特征制定教学内容,有效促进教学成效提升。在实际教学期间,第一步对学生开展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然后开展一系列的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环节实习,诸如车、铣、刨、磨及铸造、锻造、焊接热加工等,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给予学生在教学课堂及实习中尽可能多的问题思考空间、时间,缩减理论教学期间较易出现的抽象高难度问题,全面激发学习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理论学习期间的兴趣及理解水平,进一步获取满意的教学成效[4]。

( 3) 开展综合实验实训教学。 《金属工艺学》中材料实验教学环节,可将其分成硬度试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测、金相显微试样制备以及钢的热处理。此四项实验均可贯穿于教学内容中予以相应的学时完成。每项实验作为一个独立模块,互不相连,难以凸显材料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及热处理工艺等相互的内在关联性。于此期间,在特定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结合羊角锤使用要求,对其展开分析、质量验证,并制作专题报告[5]。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相关教师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课程体系组成,全面分析 《金属工艺学》 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善教学方式”、“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 “开展综合实验实训教学”等,积极促进 《金属工艺学》教学有效开展。

摘要:《金属工艺学》是一门同时兼顾了基础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学科。文章通过阐述《金属工艺学》课程体系组成,对《金属工艺学》教学课程实践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金属工艺学》教学有效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课程体系,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杜伟.《金属工艺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0(6):89-90,111.

[2]徐晓峰,张万红,陈拂晓,等.金属材料成形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72-74.

[3]侯艳君,张太萍,郝用兴.“大工程观”下《金属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技术与市场,2011,01(7):527-528.

[4]史晓亮,王玉伏,彭兆,等.基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45-47.

[5]李莹.职业院校《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Sciences&stechnology of West China,2012,(10):88-89.

《金属工艺学》课程 篇2

一教学大纲的订制

教学大纲中要明确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各种主要加工方法及其实质、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2)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3)理解和掌握毛坯和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要求。

(4)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概况。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适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理论讲授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在学时分配上要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教学时间。在整体教学学时不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课时的安排,对于典型的金属工艺如铸造、锻压、焊接、切削加工可以重点讲授,其他材料学的内容可以减少或不讲。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除了强调金属工艺的基本概念外,还要注重与实际相关的内容,如“铸造”这一章节中,除了把铸造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外,还应该把典型的铸造加工工艺分析作为重点。更多的介绍一些新型的铸造方法,如消失模铸造、壳型铸造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要做好兼顾应用性的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针对性、合理性、创新性[2]。在课程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有针对性的知识体系、能力和素质培养架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合理,做到理论适度,突出基础理论,强调实践应用,并适当介绍新技术。《金属工艺学》课程包含了大部分的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在不断的发展中又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为了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必须对传统工艺未涉及到的新工艺进行适当安排讲解。对于传统教学内容中金属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工艺方法,要保留。这些内容是《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实际工程中最常用的内容,如铸造中的砂型铸造,目前大型的结构件和小批量的铸件都是用到这些原理和方法;如焊接中的电焊条的组成,是各种焊接加工的基础,这些内容需要详细阐述。对于一些陈旧的加工工艺和方法需要删除,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扩展和深化教学内容。如金属切削加工,对于普通的加工机床已经很少在工厂中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以及柔性制造系统和高水平集成制造系统,因此在金属切削加工教学中应简化普通加工机床的知识,增加数控加工机床及加工中心等工艺的介绍。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基础理论的讲解外,应多选择与生产实际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拉拔工艺时,例举常见的钢丝和铜棒的制备工艺,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材料是如何制作完成的。

三教学方法的革新

多媒体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最常用的手段。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多以文本和图片的形式出现,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在《金属工艺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不能沿用传统的文字和图片的结构安排,应当适当增加视频内容[3],控制好视频、动画、文字、图片的比例。如果动画和视频过多,学生听讲易应接不暇,分散注意力,如果文字和图片过多,教学会特别枯燥,并且金属加工过程也很难清晰的用文字和图片表达,因此要控制好课件内容比例,加工过程要以图片、视频等重点表达,而基础概念要以文字和图片来讲解。比如在讲解铸造工艺时,可以在砂型铸造的讲解过程中加入铜铃和发动机的生产制备工艺视频,让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到砂型铸造的实用性,对砂型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要引导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了解加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认真讲解书本上的主要内容外,在课堂中可适当提出工厂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克服学生只听和记的被动式教学模式[4],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学中沉闷的学习气氛。在开始讲解导论的时候可以从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为例进行讲解,让同学知道导致航天飞机解体的直接原因并不是舱体等主要部件的失效,而是火箭助推器的密封圈失效引起。从这一大事件的介绍中让同学对材料效用加深印象,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看似很小的缺陷可能会带来致命的破坏,从而对材料的加工过程产生敬畏之心,提高学生探索金属加工工艺特点的兴趣。对于识记内容较多的章节,可以采取只讲重点和难点,其它内容由学生课后自学,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自行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除了向学生讲授教材上的知识点外,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资料或者较好的专业网站,让学生课后进行学习。通过自学来锻炼学生查找、搜集、归纳资料的能力,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中,学生的主意力被无形中吸引了过来,从单纯的被动式的学习,变成主动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铸造工艺中影响流动性因素,其中合金的成分和结晶特征对流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首先提到共晶成分的合金,是逐层凝固,已凝固层的内表面光滑,对液态合金的流动阻力小,流动性最好;接下来就不急于讲解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对流动性的影响,而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非共晶的合金与共晶合金的区别在哪。引导学生从材料相变图中考虑,让学生明白非共晶合金在其已凝固层和纯液态区之间存在一个液固两相共存的区域,使得已凝固层的内表面粗糙;由此让学生总结出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变差,且随合金成分偏离共晶点愈远,其结晶温度范围愈宽,流动性愈差。虽然在教学时间上可能这样做花的时间较长,但是学生对这部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在后续讲解压力铸造的影响因素时学生能够更快的理解接受,教学的时间可以缩短,这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条件。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是有限的,但是对于特定的一门课程,而且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需要多方培养。在学习《金属工艺学》课程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工业生产,对金属加工工艺的了解甚少,有些学生几乎没听说过金属加工工艺。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要从实例开始,最好是从杂志、新闻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讲解,结合课程与生产实际,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点,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要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比方说,大部分同学都骑过自行车,就从自行车的加工过程谈起,逐步讲解每个部件的选材及加工工艺,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能够产生共鸣,学习的兴趣被逐渐提高。

四考核方式

《金属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纯的从试卷上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习的好坏已经不能适应新型教学方式的革新,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改变只由纸质试卷决定成绩的做法。可以将课程成绩分为三个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20%。期末考试内容要更多考核学生对加工过程的了解,需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不宜过多,要提出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总结本门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主要是根据课程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并完成,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以及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对于实践成绩的评定不能确定唯一答案,只要学生能够态度认真、操作规范地根据设计的实验计划完成并符合工程实际,都可以得分。五结束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做好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兼顾理论与实践是课程教学的中心,《金属工艺学》课程作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只有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达到培养合格大学生的要求。

作者:富伟 陈清宇 王芳 宋杰光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13-13.

[2]倪兆荣.《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44-45.

[3]陈锦.金属工艺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30-32.

《金属工艺学》课程 篇3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改革与创新;中等职业教育

《金属工艺学》课程是中职机电类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实践性人才,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金属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但影响整个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学生的顺利就业。本课程固然重要,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知识结构联系紧密,学生学起来感觉单调枯燥乏味,困难重重,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金属工艺学》课程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改革与创新的原因

1.学生对课程性质认识不明确。

《金属工艺学》在课程内容中较多的是定性方面的介绍,如概念和原理,较少涉及量化计算的内容,再加上与课程相关的工程实践不足,导致考核内容较易脱离实践。学生对于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容易产生疑惑,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失,给顺利开展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金属工艺学》的教学课程共分为四章,涉及的知识点也很多,这是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出的挑战,而且,又因为学生学习专业的不同,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要求也有不同的标准。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来制订教学目标,适当地省略教学内容,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学时间有限。

《金属工艺学》的教学内容多,逻辑性强,知识点的连续性高,因此需要足够多的教学时间。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中职学校相对于高等学校只有二年半的教学时间,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更短的时间内传授同样的知识点。而且,有些学校在《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安排上并不合理,导致教学活动不能连续性的开展,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

3.学生的基础问题。

由于现如今社会的许多企业单位盲目地追求高学历的人才,导致学生更愿意考入知名高校,这就使得中职学校的招生情况并不理想,中职学生的整体学习素养也相对较低。尤其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学生为了一个更好的文凭,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专业。由此可见,中职学校招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驗,学校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人才的输出具有直接性的影响。

二、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也是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我校近几年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与企业顶岗实习,深入了解企业管理实践的现状与发展: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确保教师及时了解先进的金属加工与新材料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以保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还聘请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行业专家作为客座教师,针对目前专业发展先进技术和前沿动态,定期对教师和学生做高质量的专题报告。加深对先进技术和前沿趋势的了解。

2.重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采用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等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加强学生与老师的实时交流,使广大学生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发自学辅导课件,提高其智能化水平与网络化程度。增加生动的教学示例,按难度分级,以便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选用。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及学习建议,建设辅助教师完善系统的知识库,提高课程辅导的层次与水平。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3.高度重视理实一体化教学。

要高度重视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以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走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的发展之路。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本课程在注重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对实验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精心设计,资源优化,统筹精选,这样就能在同样的课时内,既保证了课程的传统特点,又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本课程的改革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体现更为明显。

4.改革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

对学生进步表现的肯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起着导向、激励、激趣、促知的作用。运用人文性、科学性、肯定性评价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语言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其自身的认识结构和书本知识结构之间顺利完成同化和顺应的目的。本课程考核方式应更加有效灵活,应更侧重和工程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对《金属工艺学》的课程有重新的认识。通过加重工程实践环节在综合考核中所占的权重.把工程实践课程中的实践部分加强起来。学生考核成绩除了在原有的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和试卷卷面成绩两方面,应当适当地加入实践环节的成绩,着重以将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动手能力。

谈《金属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 篇4

一、金工课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金属工艺学》课程实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试验设备只有拉伸与压缩的设备, 没有其他的试验设备。二是实习设备数量严重不足、人多设备少, 人均设备占有量不达标, 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不足。三是实习课时少, 钳工、焊接、切削加工三项内容总共才两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往往是走马观花, 只能停留在了解操作过程的水平上。四是设备陈旧。目前金工实习内容还只停留在传统机械制造水平上, 虽然在理论授课时涉及到某些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 但实习基地缺乏这些现代工业制造没备, 只能是“纸上谈兵”, 学生没有机会动手实践, 因此很难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五是因为课时量少, 指导老师只能靠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观摩, 学生动手机会减少,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

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实验具有验证与巩固理论教学的作用。金工课实践性强, 因此在讲授比较复杂的问题时, 必须以实验验证。如在讲金属的机械性能极其实验方法这一章时, 我就带学生到实验室做了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与压缩试验。通过做试验,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与压缩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次实验, 可以看到学校的金工试验设备非常简陋, 只有拉伸与压缩试验。缺乏冲击实验、硬度实验、金相试验等, 建议学校购买。

三、金工课实训教学改革的措施

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金工课的实训教学, 不仅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而且应该更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和教学方法,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CAD/CAM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之一的《金属工艺学实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 如何加强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金工实践教学质量

俗话说:“兵马未到, 粮草先行”。要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没有一个先进的现代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不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的。要不断探索有利于促进实习与实验相结合, 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训基地新模式。要保证必要的投入, 及时引进现代制造设备, 如数控加工技术、电加工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设备,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道路。

(二) 实施个性化教育,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一是调动学生自觉参与机械操作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在车工实习中,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 车出的零件千篇一律, 缺乏创意。通过改变实习方式, 允许学生自主独立或合作设计自己喜欢的产品, 这样一来,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在实习阶段有车锥套的、车手柄的、车盘类零件的、车轴类零件, 生产的产品琳琅满目, 不拘一格, 很有个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 效果非常明显。

二是改革考试方法。金工课程的考试成绩不能只以理论考试为依据。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实训课程成绩。实训课考试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既有利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又能更好发挥考试的作用。

三是增加实训课时。目前学校金工实训的项目有钳工、焊接、车削、铣削, 但课时量较少, 四项内容只有两天时间。建议钳工实训三天, 焊接实训两天。车削和铣削共四天, 建议增设一天数控加工项目。

(三) 科学组织现场教学, 满足学生就业需要

组织现场教学或参观, 使学生在现场增加了感性认识后, 再讲这些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学生们也就听得懂、印象深、记得住。只有这样,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即懂理论、又会在实践中运用的技能型人才。有些毕业的学生在提到金属工艺学现场教学时说, 在工厂直观教学印象至今还很深, 对现在的工作很有帮助。

金属工艺学(含答案) 篇5

铸造

一、填空题

1.通常把铸造方法分为____砂型铸造_____ 和_____特种铸造_____ 两类.

2.特种铸造是除_____砂型铸造____ 以外的其他铸造方法的统称, 如 _压力铸造__、

____ ___离心铸造___ ____金属型铸造___ ____熔膜铸造____及连续铸造等。

3.制造砂型和芯用的材料,分别称为____型砂____和_____芯沙_____,统称为造型材

料。

4.为保证铸件质量,造型材料应有足够的_____强度______,和一定 ___耐火性____ 、

____透气性____、____退让性_____、等性能。

5.用_____芯沙_____和____芯盒_____制造型芯的过程叫造芯。

6.为填充型腔和冒口儿开设于铸型中的系列通道称为浇注系统,通常由 ___浇口杯_____ _____内浇道______ ______横浇道____ ______直浇道_____组

成。

7._____落沙_____使用手工或机械使铸件或型砂、砂箱分开的操作。

二、单向选择题

1.下列使铸造特点的是 ( B )

A成本高 B 适应性广 C 精度高 D 铸件质量高

2.机床的床身一般选 ( A )

A 铸造 B 锻造 C 焊接 D 冲压

3.造型时上下型的结合面称为 ( D )

A 内腔 B 型芯 C 芯头 D 分型面

4.型芯是为了获得铸件的 ( C )

A 外形 B 尺寸 C 内腔 D 表面

5.造型时不能用嘴吹芯砂和 ( C )

A 型芯 B 工件 C 型砂 D 砂箱

6. 没有分型面的造型是 ( A )

A 整体模造型 B 分开模造型

C 三箱造型 D 熔模造型

7.冒口的主要作用是排气和 ( B )

A 熔渣 B 补缩 C 结构需要 D 防沙粒进入

8.浇铸时产生的抬箱跑火现象的原因是 ( C )

A 浇铸温度高 B 浇铸温度低 C 铸型未压紧 D 为开气孔

9.把熔炼后的铁液用浇包注入铸腔的过程时 ( D )

A 合箱 B 落砂 C 清理 D 浇铸

10.铸件上有未完全融合的缝隙,接头处边缘圆滑是 ( B )

A 裂缝 B 冷隔 C 错型 D 砂眼

11.落砂后冒口要 ( A )

A 清除 B 保留 C 保留但修毛刺 D 喷丸处理

12. 制造模样时尺寸放大是为了 ( A )

A 留收缩量 B 留加工余量 C 造型需要 D 取模方便

13.型芯外伸部分叫芯头,作用是 ( D )

A 增强度 B 工件需要

C 形成工件内腔 D 定位和支撑芯子

14.手工造型时有一工具叫秋叶,作用是 ( C )

A.砂 B 修平面 C 修凹的曲面 D 起模

15.芯盒用来造 ( B )

A 模样 B 造型芯 C 冒口 D 芯砂

16.铸件厚断面出现不规则孔眼,孔内壁粗糙是 ( D )

A 气孔 B 渣眼 C 砂眼 D 缩孔

17.熔炼铁液时加溶剂作用 ( B )

A 溶铁 B 稀释熔渣 C 催化剂 D 提供热量

18.成批大量铸造有色金属铸件选 ( D )

A 砂型铸造 B 压力铸造 C 熔模铸造 D 金属型铸造

19.金属型铸造比砂型铸造尺寸精度 ( A )

A 高 B 低 C 相同 D 无法比较

20.下列铸件尺寸最高的是 ( C )

A 砂型铸造 B 金属型铸造 C 压力铸造 D 无法比较

三、简答题

1、铸件有那些特点?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铸件质量低,形状和尺寸精度也低。

2、铸件常见缺陷有哪些?气孔,缩孔,裂纹,冷隔,夹砂和沾沙,错型和错芯,渣

眼和砂眼

锻压

一、填空题

1 锻压是_____锻造和冲压____的总称。

2 按锻造的加工方式不同,锻造可分为 ____自动锻_____ ____膜锻_____ 、____胎膜锻_____ 等类型。

3 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主要有____镦粗_____ 、_____拔长_____ 、______冲孔_____ 、_____弯曲____ 、_____切断_____、等,自由锻造按使用设备不同,又可分为____手工锻造_____和_____机器锻造_____。

4 冲压的基本工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 _____成型工序______,二是____分离工序______。 5 根据胎模的结构特点,胎模可分为____摔子_____、____扣膜______、_____套膜_____、和合模等。

6 分离工序是指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冲压工序,主要有 _____切断_____、_____冲孔_____、_____落料_____、切口等。

二、单项选择

1下列是自由锻造特点的是 ( B )

A 精度高 B 精度低 C生产效率高 D 大批量生产

2下列是锻造特点的是 ( A )

A 省料 B生产效率低 C降低力学性能 D 适应性差

3下列是模锻特点的是 ( D )

A成本低 B效率低 C 操作复杂 D 尺寸精度高

4锻造前对金属进行加热,目的是 ( A )

A提高塑性 B 降低塑性 C 增加变形抗力 D 以上都不正确

5空气锤的动力是 ( B )

A 空气 B电动机 C 活塞 D 曲轴连杆机构

6..为防止坯料在镦粗时产生弯曲,坯料原始高度应小于其直径 ( C )

A1倍 B 2倍 C 2.5倍 D 3倍

7镦粗时,坯料端面、应平整并与轴线 ( A )

A垂直 B平行 C 可歪斜 D 以上都不正确

8圆截面坯料拔长时,要先将坯料锻成 ( C )

A圆形 B 八角形 C方形 D 圆锥形

9利用模具使坯料变形而获得锻件的方法 ( C )

A机锻 B手工自由锻 C 模锻 D 胚模锻

10锻造前对金属毛坯进行加热温度太高,锻件 ( C )

A质量好 B 质量不变 C 质量下降 D 易断裂

11.在终锻温度以下继续锻造,工件易 ( B

A.弯曲 B 变形 C 热裂 D 锻裂

12冲孔时,在坯料上冲下的部分是 ( D )

A成品 B 废料 C 工件 D 以上都不正确

13使坯料高度缩小,横截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是 ( B )

A冲孔 B 镦粗 C 拔长 D 弯曲

14.板料冲压时 ( B )

A需加热 B不需加热 C 需预热 D以上都不正确

15冲床的规格是 ( C )

A冲压力大小表示 B 滑块与工作台距离表示 C 电动机效率 D 以上都不正确

16.落料冲下来的部分是 ( A )

A 废料 B 制件 C 废料或制件 D 以上都不正确

17拉深是 ( B )

A自由锻造工序 B 成型工序 C分离工序 D 模锻

18切割常用工具是 ( C )

A钢锯 B冲床 C锤击剁刀 D 冲模

19扭转是 ( A )

A锻造工序 B 冲压工序 C 模锻 D 胎模锻

20. 拉深是使用的模是 ( D ) A胎模 B模板 C冲裁模 D 成型模

三 简答题

1、镦粗时的一般原则是什么?为了防止坯料在镦粗过程中弯曲,坯料的原始高度应小

于其自身直径的2.5倍。坯料端面应平整病垂直于轴线。如果高度高于直径之比太多,或者锤击力不足,则会产生双鼓型。

2、锻造前坯料加热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塑性和降低变性抵抗力,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塑性提高,但加热温度过高,质量会下降,甚至产生废品。

焊接

一、填空题

1.焊接按焊接的过程特点可分为 ___熔焊____ 、____压焊____ 、____钎焊_____、三大类

2.焊条电弧焊使用设备是电弧焊机,常用的电焊机有____弧焊变压器_____ _____弧焊整流器______ 。

3.焊条由_____药皮_____ 和___焊芯_____- 两部分构成

4.面罩是用来遮挡_____弧光______和飞溅的_____金属_____。

5.按焊缝在空间所处的位置不同,有 ____平焊______、____立焊____、____仰焊____ 和 ___

横焊_____ 之分。

6.气焊中焊接火焰有三种形式,即____中性焰_____ 、_____氧化焰______ 和____碳化焰_____。

7.埋弧焊是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有____自动______和 _____半自动_____之分。

8.按所有、用气体的不同,气体保护电弧焊有_____氩弧焊______ 和_____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_____ 等。

二、选择题

1 下列符合焊接特点的是 ( C )

A设备复杂 B成本高 C 可焊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 D焊缝密封性差

2 下列是熔焊的方法的是 ( A )

A电弧焊 B 电阻焊 C 摩擦焊 D 火焰钎焊

3 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的焊接方法是 ( A ) A熔焊 B气焊 C 压焊 D 钎焊

4 直流弧焊正接法用与焊 ( D ) A铸铁 B 有色金属 C 薄件 D 厚件

5 焊接时尽可能将工件置放的焊接位置是 ( B ) A立焊 B平焊 C横焊 D 仰焊

6 焊接时,为防止铁水下流,焊条直径一般不超 ( D ) A1mm B2mm C 10mm D 4mm

7 焊接时,电焊电流主要根据 ( B ) A焊接方法选 B焊条直径选 C焊接接头选 D坡口选

8 焊接时,向焊缝添加有益元素,有益元素来源于 ( B ) A焊芯 B药皮 C 空气 D工件

9 焊条E4303中43表示 ( B ) A焊条直径 B 焊条长度 C 直流焊条 D 熔敷金属抗拉程度

10 焊接时形成熔池来源于 ( C ) A工件熔化 B 焊条熔化 C 焊条和工件熔化 D以上都不正确

11 焊芯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 ) A作为电极 B保护电缝 C 向焊缝添加有益元素 D 以上都不正确、

12 焊接时,焊条横向摆动,目的是 ( B ) A形成窄的焊缝 B 形成宽的焊缝 C 焊透工件 D是引弧方法

13 气焊时常用气体是 ( C ) A二氧化碳 B氩气 C 氧气 D 空气

14 气焊常用于焊 ( B ) A厚板件 B 薄板件 C高熔点金属 D 以上都不正确

15 气焊时,回火保险器一般装在 ( B ) A氧气瓶出气口 B乙炔瓶出气口 C 两种瓶出气口都可以 D装在焊拒上

16 气焊时火焰不易点燃,原因是 ( A ) A氧气量过多 B 乙炔量过少 C 乙炔量过多 D 氧气量过少

17 氩弧焊主要用于焊 ( B ) A长直焊缝 B 不锈钢 C 大直径环状焊缝 D 以上都不正确

18 焊前对可焊性差的工件进行 ( D ) A退火 B 淬火 C 回火 D 预热

三、简答题

1、焊条电弧焊焊前选的工艺参数有那些 焊条直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

3、气焊的主要设备是什么 氧气瓶,乙炔瓶,减压器,回火保险器,焊具

机械加工

一、填空题

1、用各种机床进行切削加工时,切削运动分------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2、通常把----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3、机械加工时常用的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4、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基面-------、-----主切削面-------、------正交平面-------所构成的刀具标注角的参考系。

5、车床种类很多,主要有-----普通车床-----、-----六角车床------、------立式车床------、------自动车床------等。

6、铣削用量包括----铣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和-----侧吃刀量-------四个要素。

7、铣削方式有-------顺铣------、-------逆铣--------两种。

二、选择题

8、车刀的前角是前面与基面的夹角,是在(D)

A、基面中测量的 B、主切削平面测量的 C、副切削平面测量的 D、正交平面内测量的

9、在基面内测量的车刀角度有(C)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和副偏角 D、刃倾角

10、切削脆性材料,车刀角度选择正确的是(B)

A、前角大值 前角小值 后角大值 主偏角大些

11、粗加工时车刀角度选择正确的是(D)

A、前角大值 B、后角大值 C、前后角都大 D、前后角都小

12、精加工时,车刀角度选择正确的是(B)

A、负值刃倾角 B、正值刃倾角 C、正负皆可 D、以上全错

13、钨钴类车刀主要用于加工(A)

A、铸铁 B、钢 C、塑性材料 D、以上都不正确

14、一般粗加工选(A)

A、YG8 B、YG3 C、YT30 D、以上都可以

15、C6132中“C”表示(B)

A、铣床类 B、车床类 C、磨床类 D、刨床类

16、C6132中“32”表示工件最大回旋直径(B)

A、32mm B、320mm C、3200mm D、以上都不正确

17、“万能车床”之称的是(D)

A、六角车床 B、立式车床 C、自动车床 D、普通车床

18、用车床车削螺纹时,搭配不同齿数的齿轮,以得到不同进给量的是(C)

A、主轴箱 B、变速箱 C、挂轮箱 D、溜板箱

19、用来使光杠或丝杠转变为刀架的直线自动进给运动的是(D)

A、主轴箱 B、变速箱 C、挂轮箱 D、溜板箱

20、改变手柄位置,从而改变主轴轮速的是(A)

A、变速箱 B、挂轮箱 C、进给箱 D、溜板箱

21、对车床上三爪卡盘叙述正确的是(C)

A、加紧力大 B、只能夹圆柱形工件 C、自动定心 D、方形工件也可夹

22、对采用两顶尖装夹说法正确的是(C)

A、不用鸡心夹 B、长而较重工件 C、前后顶尖应对中 D、以上都错

23、车刀安装在刀架上,刀体一般伸出长度不超过刀柄厚度的(B)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24、C6132车床上车Ф30钢件至Ф28对刀后,中滑板刻度盘要转小格数(D)

A、10格 B、20格 C、40格 D、50格

25、对精车选择正确的是(C)

A、小的车刀前角 B、小的车刀后角 C、较小进给量 D、大的背吃刀量

26、车轴端面时,刀件与工件中心不等高会(B)

A、不能车 B、工件中心留下凸台 C、产生振动 D、工件偏心

27、在车床上车孔时,刀尖到刀杆背面的距离与孔径关系是(C)

A、等于孔径 B、大于孔径 C、小于孔径一半 D、大于孔径一半

28、车螺纹时,车刀刀尖没有对准工件中心会产生(B)

A、车不成螺纹 B、牙型角偏斜 C、螺纹不等距 D、乱扣

29、对于车单线螺纹,工件旋转一周,车刀必须移动(A)

A、一个螺距 B、两个螺距 C、三个螺距 D、n个螺距都可以

30、当丝杠螺距与工件之比为非整数时(B)

A、只能用抬闸法车螺纹 B、只能用反正车车螺纹 C、以上两种都可以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1、用铣床铣工件时,精加工多用(B)

A、逆铣 B、顺铣 C、两种无区别 D、以上都不对

32、对铣削加工说法正确的是(D)

A、只能铣平面 B、加工精度高 C、生产效率低 D、加工范围广

33、若在铣床上利用分度头六等分工件,其手柄每次转过圈数为(B)

A、6圈 B、6.67圈 C、16个孔 D、24个孔

34、对刨削加工特点说法正确的是(C)

A、生产效率高 B、加工质量好 C、生产成本低 D、以上都不正确

35、对磨削加工说法正确的是(C)

A、不能磨淬火钢 B、适应性差 C、精度高 D、不能磨一般金属

36、磨平面精磨时应采用(D)

A、纵磨法 B、横磨法 C、端磨法 D、周磨法

三、简答题

37、车刀的角度有哪些?前角 后角 主偏角 副偏角 刃倾角

38、刃倾角的作用是什么?(1)主要是控制切削的流动方向,并影响着刀尖部分的强度

(2)刀尖处于切前刃最低点为负值,切削流向已加工表面,刀尖强度增大,常用于粗加工

(3)刀尖处于切前刃最低点,为正值,切削流向待加工表面,刀尖强度削弱,常用于精加工

39、普通车床的作成部分有哪些?床身 主轴箱 变速箱 进给箱 挂轮箱 溜板箱 刀架 尾座 床腿

40、车外圆分粗、精车的目的是什么?)粗车目的是尽快的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余量,使工件接近最后的形状尺寸

(2)精车的目的是保证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四、综合题

41、用毛坯Ф25*220的圆钢加工如图工件,试写加工操作步骤。(1)装夹工件,用三爪卡盘,外伸60mm(2)车端面(3)车外圆,粗、精车Ф16Ф20(4)车槽,车槽2.5*1.5(5)车断,用车断刀车总长51(6)车端面,车至总长50

18、熔焊、压焊和钎焊的实质有何不同?

解:熔焊的实质是金属的熔化和结晶,类似于小型铸造过程。

压焊的实质是通过金属欲焊部位的塑性变形,挤碎或挤掉结合面的氧化物及其他杂质,使其纯净的金属紧密接触,界面间原子间距达到正常引力范围而牢固结合。

钎焊的实质使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

19、焊条药皮由什么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解: 1)稳弧剂 主要使用易于电离的钾、钠、钙的化合物,如碳酸钾、碳酸钠、大理石、长石和钾(或钠)水玻璃等,以改善引弧性能,提高电弧燃烧的稳定性。

2)造渣剂 其组成是金红石、大理石、钛百粉、长石、菱苦土、钛铁矿、锰矿等,其主要作用是在焊接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物化性能的熔渣覆盖于熔池的表面,不让大气侵入熔池,且有冶金作用。

3)造气剂 用糊精、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或碳酸钙等无机物做造气剂。这些物质在电弧热的作用下分解出CO和H2等气体包围在电弧与熔池周围,起到隔绝大气、保护熔滴和熔池的作用,并影响熔滴过渡。

4)脱氧剂 主要应用锰铁、硅铁、钛铁、铝铁和石墨等,脱去熔池中的氧。锰铁还兼起脱硫作用。

5)合金剂 主要应用锰铁、硅铁、铬铁、钼铁、钒铁和钨铁等铁合金,向熔池中渗入合金元素,使焊缝得到必要的化学成分。

6)粘结剂 常使用钾、钠水玻璃。将上述各种药皮成分按配比制成粉末,有粘结剂调和后牢固地涂在焊芯上,从而制成焊条。

20、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在特点和应用上有何差别?

解:

21、与手弧焊相比,埋弧自动焊有什么特点?

解: 埋弧自动焊与手弧焊相比,有以下特点:

(1)生产率高 埋弧自动焊使用的光焊丝可通过较大的电流(100A以上),能得到计较高的熔敷速度和较大的熔深;焊丝很长,卷成盘状,焊接过程中连续施焊,节省了更换焊条的时间。所以,它比手弧焊的生产率提高5~10倍。

(2)焊接质量高而且稳定 埋弧自动焊焊剂供给充足,电弧区保护严密,熔池保持液态时间较长,冶金过程进行得较为完善,气体和杂质易于浮出,同时,焊接规范自动控制调节,所以,焊接质量高而稳定,焊缝成形美观。

(3)节省焊接材料 对于较厚的焊件(30~25mm),可不开坡口,一次焊透,焊丝填充量减少,节约了由于加工坡口而消耗的金属材料;而且没有焊条头的浪费,飞溅很少。

(4)改善了劳动条件 埋弧自动焊看不见弧光,焊接烟雾很少。焊接时,只要焊工调整管理埋焊机就自动进行焊接。

由于以上特点,埋弧自动焊在工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它最适于焊接批量较大的长直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

但埋弧焊也有不足之处,如焊短焊缝和曲折焊缝时,不如手弧焊灵活;在焊接位置上仅用于平焊;对于狭窄位置及薄板焊接,埋弧自动焊也受到一定限制。

22、CO2焊和氩弧焊各有什么特点?

解: CO2焊有以下特点:

(1)成本低 可采用廉价易得的CO2气体代替焊剂或药皮,焊接成本仅是埋弧焊或手弧焊的40%左右。

(2)生产率高 自动送进焊丝,电流密度大,电弧热量集中,熔深比手弧焊大,可减少施焊层数和角焊缝焊角尺寸,焊后没有熔渣,节省了清渣的时间,可比手弧焊提高生产率1~3倍。

(3)操作性好 CO2焊是明弧焊,清楚地看到焊接过程,容易发现问题而及时调整,并且象手弧焊一样灵活,适于各种焊接位置。

(4)质量较好 选用合适的焊丝并注意操作时,焊接质量还是比较好的。由于电弧在

压缩下燃烧,热量集中,因而变形和产生裂纹的倾向较小。焊接薄板时,由于气焊。

但是,CO2的氧化作用时熔滴飞溅较为严重,因此,焊缝成形不够光滑。另外,焊接烟尘较大,弧光强烈;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产生气孔。

氩弧焊特点:

(1)由于用惰性气体保护,所以适用于焊接各类合金钢、易氧化的有色金属,以及锆、钼等稀有金属。

(2)氩弧焊电弧稳定,飞溅小,焊缝致密,表面没有熔渣,而且成形美观,焊接变形小。

(3)明弧可见,便于操作,容易实现全位置自动焊接。

(4)钨极脉冲氩弧焊可焊接0.8mm以下的薄板及某些异重金属。

23、电渣焊的特点是什么?

解:(1)可一次焊成很厚的焊件 这样能改变重型机器制造的工艺过程,用铸―焊、锻―焊的复和结构,来代替巨大的铸造或锻造整体结构,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和铸、锻设备的投资。

(2)生产率高、成本低 焊接厚度在40mm以上的焊件时,不需开坡口,只要使焊接端面之间保持25~35mm的间隙就可一次焊成。

(3)焊缝金属比较纯净 电渣焊的熔池保护严密,而且液态保持的时间较长,因此冶金过程进行的比较完善,熔池中的气体和杂质有较充分的时间浮出。由于冷却条件,焊缝金属的结晶方向也利于排出低熔点杂质,故焊缝金属不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

(4)适于焊接中碳钢与金属构钢 焊缝区焊后冷却速度较慢,焊接应力小,对于焊接碳当量较高的钢材不易出现淬硬组织,因而适于焊接塑性较差的中碳钢与合金结构钢。

但因焊缝区在高温停留时间较长,晶粒粗大,因此,一般都要进行焊后热处理,如火处理,以改善其性能。

24、等离子弧是怎样得到的?

解:等离子弧是通过三种压缩效应得到的。

(1)热收缩效应 当钨极与焊件之间的电弧通过水冷喷嘴时,受到喷嘴孔壁及不断流过的等离子气流的冷却作用,弧柱外围温度较低,导电截面缩小,电流集中于弧柱中心通过,其密度大大增加。

(2)机械压缩效应 电弧通过喷嘴的细孔时受到的压缩作用。

(3)电磁收缩效应 电弧可看成是一束平行的“导线”,其中通过同一方向的电流,其自身磁场所产生的.电磁力,使这些导线互相吸引靠近,弧柱又进一步被压缩。

25、请说明激光焊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解: 激光焊的特点

(1)加热过程极短(以毫秒记),精度高,热影响小,变形小,可在大气中焊接,而不需气体保护或真空环境。

(2)激光束可用反光镜改变方向,焊接过程中不用电极去接触焊件,因而可以焊接一般点焊工艺难以焊到的部位。

(3)激光可对绝缘材料直接焊接。焊接异种金属材料比较容易,甚至能把金属与非金属焊接在一起。

(4)功率小,焊接厚度受到一定限制,主要用于焊接0.5mm以下的金属板材和直径为0.6mm以下的金属线材。

激光焊的应用

激光焊特别适用于焊接微型、密集排列、精密、受热敏感的工件。大功率二氧化碳气体介质激光器的连续激光焊,能成功地焊接不锈钢、硅钢、铝、镍、钛等金属及其合金。

26、点焊两件薄厚不同或导热性不同的焊件时,应怎样进行焊接?

解:点焊两件厚度不同的焊件时,由于厚件内部电阻较大,产生较多的热量;而薄件内部电阻较小,产生较少的热量。另一方面,两焊件间的接触面离电极的距离也不同:厚件一边离电极的表面较远,散热较少;而薄件一边则相反,散热较多,结果使熔核偏向厚件。当两焊件的厚度差别愈大,则偏向也愈大,甚至使熔核全部在厚件内,从而使焊接完全失效。至于两焊件的导热性不同时,导热性好的材料可作为薄件看待。

焊接时,应在厚件一边采用工作表面直径或球面半径较大的电极,在薄件的一边则相反;或在薄件一边采用电阻较大的电极,而厚件一边采用电阻较小的电极。

27、等离子弧切割与气割相比有什么特点?试述其应用。

解:利用等离子弧可迅速将金属欲切部位熔化并立即吹掉而形成切口,与气割相比,等离子弧切割的特点是:切口窄、切割边质量好、切割速度快、热影响区小及变形小。

等离子弧切割主要用于气割所不能切割的材料,如不锈钢、高合金钢、铸铁、铜、铝及其合金以及非金属。

28、焊接接头有几个区域?各区域的组织性能如何?

解: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三部分。

(1)焊缝 焊缝金属的结晶形成柱状的铸态组织,由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组成。

焊接时,熔池金属受电弧吹力和保护气体的吹动,使熔池底壁的柱状警惕成长受到干扰,因此,柱状晶体呈倾斜层状,晶粒有所细化。又因焊接材料的渗合金作用,焊缝金属中锰和硅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可能比母材金属高,所以焊缝金属的性能不低于母材。

(2)熔合区 该区被加热到固相线和液相线之间,熔化的金属凝固成铸态组织,而未熔化的金属因加热温度过高而成为过热的粗晶粒,致使该区强度、塑性和韧性都下降,并引起应力集中,是产生裂纹、局部脆性破坏的发源地。在低碳钢焊接接头中,熔合区虽然很窄,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焊接接头的性能。

(3)热影响区 由于焊缝附近各点受热情况不同,热影响区又分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1)过热区 焊接热影响区中,具有过热组织火晶粒明显粗大的区域,称为过热区。过热区被加热到AC3以上100~200℃至固相线温度区间,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因而该区的塑性及韧性降低。对于易淬火硬化的钢材,此区脆性更大。

2)正火区 该区被加热到AC3至AC3以上100~200℃之间,金属发生重结晶,冷却后得到均匀而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正火组织),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3)部分相变区 该区被加热到AC1~AC3之间的温度范围内,材料产生部分相变,即珠光体和部分铁素体发生重结晶,使晶粒细化;部分铁素体来不及转变,具有较粗大的晶粒,冷却后致使材料晶粒大小不均,因此,力学性能稍差。

29、阐述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原因。如何防止和减小焊接变形?

解:金属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基本属性。由于焊件在焊接过程中是局部受热且各部分材料冷却速度不同,因而导致焊件各部分材料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引起了应力。焊接时局部加热是焊件产生应力与变形的根本原因。

防止与减小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1)反变形法 用试验或计算方法,预先确定焊后可能发生变形的大小和方向,在焊前将工件安置在与变形相反的位置上,以抵消焊后所发生的变形。

(2)加余量法 根据经验,在焊件下料时加一定余量,通常为工件尺寸的0.1%~0.2%,以补充焊后的收缩,特别是横向收缩。

(3)刚性夹持法 焊前将焊件固定夹紧,焊后变形即可大大缩小。但刚性夹持法只适用于塑性较好的低碳钢结构,对淬硬性较大的钢材及铸铁不能使用,以免焊后产生裂纹。

(4)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如果在构件的对称两侧都有焊缝,应设法使两侧焊缝的收

缩互相抵消或减弱。

30、减小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有那些?

解:(1)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焊接平面形工件上的焊缝,应保证焊缝的纵向余横向能比较自由地收缩,如收缩受阻,焊接应力就要加大。

(2)预热法 即在焊前将工件预热到350~400℃,然后再进行焊接。预热可使焊接金属和周围金属的温差减小,焊后又比较均匀地同时缓慢冷却收缩,因此,可显著减小焊接应力,也可同时减小焊接变形。

(3)焊后退火处理 这也是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消除焊接应力的一种方法。整体退火处理一般可消除80%~90%的焊接应力。

31

Ceq?C?

故09Mn2Cu的碳当量为

MnCr?Mo?VNi?Cu

??65151.4%0.3%

??0.35%615

Ceq?0.1%?

09MnV的碳当量为

Ceq?0.12%?

1.2%0.1%

??0.34%65

14MnMoV的碳当量为

因为Ceq值越大,焊接性就越差,且工件板厚越厚,焊接性也越差,所以,根据已给的板

Ceq?0.12%?

1.5%0.5%?0.15%

??0.5%65

厚和计算的Ceq值,便可判断:09Mn2Cu的焊接性最好,09MnV的焊接性较好,14MnMoV

的焊接性较差。

32、试说明下列加工方法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车端面 2)车床钻孔 3)钻床钻孔 4)铣床铣平面 5)外圆磨床磨外圆 解:1)主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车刀横向进给运动

2)主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钻头的轴向送给运动 3)主运动----钻头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钻头的轴向送给运动 4)主运动----铣刀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工件(工作台)的移动 5)主运动----砂轮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工件的轴向移动

33、当工件转速固定,车刀由外向轴心进给时,切削速度是如何变化的? 解:切削速度越来越小。

34、粗加工和精加工工序,如何选择刀具的前角和后角? 解:前角:粗加工----较小前角 精加工-----较大前角

后角:粗加工----较小后角 精加工-----较大后角

35、何谓切削运动?试分析车、铣、刨、磨、钻切削加工中的切削运动。

解:表面加工时,刀具工件的相对运动,即所谓切削运动,它是由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合成的运动。

答:1、形成:积屑瘤是由于切屑前刀面在切削过程中剧烈磨擦而形成的。(切削沿前刀面流出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靠近刀刃附近的切削底层金属与前刀面发生剧烈的磨擦,与前刀面接触的切削底层受到很大的磨擦阻力,促使要削底层金属流速减慢,甚至接近于零,这层流速减慢的金属称为滞流层。当磨擦阻力超过切削本身的分子结合力时,切削滞流层金属与切削分离,粘结在前刀面上刃上而形成积屑流。) (2)影响

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保护刀具:因为积屑瘤形成时,剧变而引起强化,其硬度>>>工件硬度,可代替刀具切削,减少刀具磨损。

2)增大前角:积屑瘤的存在增加了刀具的实际前角,上升了30C,使切屑变形和切削力减少,使切削轻快,对粗加工是有利的。

3)增大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数值:瘤的存在使刀具几何角度改变,切削力不断变化、引起机床、刀具、振动、从而使表面质量下降,精加工尽量避免瘤的产生。 37、刀具磨损形式有哪几种:什么是刀具的耐用度?什么是刀具的寿命? 解:刀具磨损形式有三种:(1)后刀面磨损 (2)前刀面磨损

(3)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刀具的耐用度: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实际切削时间(s) 刀具的寿命:刀具从使用到报废为止的切削时间(s)

38、车细长轴时,常采用那些增加工件刚性的措施?为什么? 解:工艺措施:1)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案

2)采用中心架和跟刀架。中心架用于粗加工,跟刀架用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因为细长轴的刚度较低,在车削背向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使背吃刀量改变,影响加工精度。

39、逆铣和顺铣各有什么特点? 解:顺铣是指铣削工件时铣刀的回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逆铣是指铣刀的回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

特点:1)顺铣刀具使用寿命长,逆铣刀具易磨损,寿命短。 2)顺铣加工过程平稳,逆铣加工过程易周期性振动。 3)顺铣机床工作台可能窜动,逆铣工作台运动平稳。 40、插削主要用于加工那些表面?

解: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加工零件的内表面,如孔内键槽、方孔、多边形孔和花键孔等。也可以用于加工某些不便于铰削或刨削的外表面。 41、拉削的进给运动是由什么实现的? 解:利用拉刀刀齿的齿升量实现的。 42、常用螺纹加工的方法有那些?

解:常用的有车削、铣削、攻螺纹和套螺纹、滚压及磨削。 43、何为成形法加工齿轮,何为展成法加工齿轮?

解:成形法是用与被加工齿轮齿槽形状完全相等的成形刀具加工齿形的方法。

展成法是指利用齿轮刀具与被加工齿轮的啮合运动,在齿轮加工机床上切出齿形的

加工方法。

44、什么是特种加工,有什么特点?

解:特种加工是直接借助电能、热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及特殊机械能等多种能量以实现材料去除的工艺方法。有如下特点:

1)加工范围不受材料力学性能的限制,可加工任何硬的、软的、脆的、耐热或高熔点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2)易于加工各种复杂型面、微细表面以及柔性零件。 3)能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

《金属工艺学》课程 篇6

关键词:金属工艺 教学 教师素养 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10-01

金属工艺课程是部分高职院校专研机械行业的必修课程,是这些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主要是从机械零部件的选取、零部件加工和毛坯制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经过对这门课程深入地学习,使得学生在机械零部件加工和分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工程的综合性素质。金属工艺学涉猎范围广,知识全面,并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随着学生知识需求的不断变化,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被迫要求应运而变。本文就是对高职院校的金属工艺课程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前提下,从教师素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查方式和最后的实验实习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做出分析。

1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中的教师素养问题

在金属工艺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做一体化”。这就要求老师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进而可以主导这门课程的进程,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且组织学生对该科的疑问进行讨论,凭借授课老师的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虑。然而,在为学生传授理论的同时,又可以进行现场实践教学的老师少之又少,这无疑是金属工艺学教学当下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2 教学课本的选择问题

现今的金属工艺学教程的内容上还是有很大的滞后性,不能及时有效地把最新的、最先进的机械部件的加工技术、粉末的锻造技术和纳米的加工等内容写进教程。这样就使得学生很难全面地对金属工艺学进行了解及掌握。对于不同的专业,该课程的课程标准也是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使得金属工艺课程在教材选择时面临问题。

1.3 教学过程问题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是教学的主角,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简明扼要的幻灯片教学,时间短,信息量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金属工艺的一些原理性问题深入了解,这样的教学在效果上会大打折扣。

1.4 考查方式的问题

依据金属工艺学这门课的特点,对学生该科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查,而考查的方式仅仅是一张试卷,这样的方式是片面的。更有一些是将一次大的机械金属工艺的考核分解为很多小的考核,这样的效果也很不好,并且还加重了学生和老师双方面的压力。

1.5 实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金属工艺学的实验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实验的时间安排方面往往不太合理,很多高职院校都把实验放在理论课的前面,在学生都还不了解金属工艺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该课程的实验,往往会使学生对实习内容似懂非懂,使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2 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规避措施

2.1 选择机械经验丰富的老师

在金属工艺学教学的任课老师选择时,应该首先考虑那些机械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这样,就可以在课堂教授理论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金属工艺学这门课程。老师要跟随科学变换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更好地教学生新的内容。

2.2 选取内容全面的课本

在选取专业课本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内容涵盖知识面较广、理论分析层次较高的书籍。但是由于每个学期课时是有限的,老师就要从这些课本中选择较为优秀和重要的章节进行讲解,而对其他内容则选择性略讲即可。金属工艺课程也要考虑到不同高职专业的特点,对不同的课程标准,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并选取合适的教材。

2.3 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

学生能从简单的PPT上掌握80%左右的内容,并且能够引起100%继续学习的兴趣是最好的。对于金属工艺学这门课的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其理论的深度又不够。老师能够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课堂做笔记的习惯。课堂教学结束后,要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重新思考。将金属工艺学凝练成这样一句话——怎样生产毛坯,然后加工为零部件。在教学的第一课,老师就要将学生最感兴趣的轮船、汽车等的零部件分离开,然后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目标,总体上为学生学习该课程指明方向,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4 考查方式要合理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要對不同的章节内容进行不同的考查,例如通过报告、笔试、答辩等的方式进行,而对于新工艺的了解和学习,就可以采用调研的方式收集信息,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考查的效率。当然,笔试考查的内容也是不能轻视的,一些理论性知识掌握的情况还是可以通过笔试反应出来。老师对每一部分考查的严格要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对理论方面知识的忽视。

2.5 注重实习和实验教学

大多高职院校是将金属工艺的理论教学和实习分开的,这样知识的分散学习导致学生对理论和实践很难结合起来。条件允许的话,一些高职院校可以实习和理论同步进行,甚至可以在实习的车间里讲授相应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更加贴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当然,实习教学和理论教学一定要做到高效高质。然而很多院校很难达到这种条件,所以就要求学生遵从在实践中学习的原则,根据金属工艺学的特点,把实习分为两大部分进行,例如,将4周的实习期分为前1周和后3周,第1周只是进行实地观察,然后就开设理论课的学习,最后进行3周的实习。这样有了第1周的深入观察,后期理论课程的学习就变得有趣多了,也更好地为最后的实习奠定了基础。

3 结语

金属工艺学的教学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急待被关注和解决。这门课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就是学生学好金属工艺学的敲门砖,但学生也必须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学习这门课。

参考文献

[1]邓文英,郭晓鹏.金属工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郭新军.浅议《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1(37):l6.

[3]方雁.《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考试周刊,20l1(7):144-l45.

《金属工艺学》课程 篇7

《金属工艺学》是研究机械制造系统和机械制造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 课程涉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特种加工的实质、特点、工艺过程和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原则等, 其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 工程特色明显。而“大工程观”的本质就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的, 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工程模式”教育理念体系[4]。因此在《金属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可以以“大工程观”为导向, 依托整体论思想, 引入工程概念;采用应变的思想, 引导学生参与工程实践;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 引领学生工程意识创新, 以此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

1 基于整体论思想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一门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的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整体论思想是“大工程观”的典型特征, 因此, 用“大工程观”思想统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恰到好处。

1.1 课程体系:突出重点, 优化结构

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良好的课程体系就像一条重点突出的主线, 贯穿始终。如图1所示,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 通常是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选择原材料, 先用铸造、锻压或焊接等工艺方法将材料制成毛坯, 再进行切削加工, 然后得到所需的零件。为了改善材料的工艺性能或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 还要经过热处理, 最后装配成机械产品。

通过图1, 让学生了解整个课程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主线和重点。从整体论思想出发, 让学生掌握整个制造过程, 突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 如热处理方法的重点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方法的目的及应用, 而忽略具体的组织结构变化。

1.2 教学内容:通识教育, 活化课程

当前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具有综合化、交叉化发展趋势[5], 通识教育可以很好地适应这一趋势。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 通过广博的教学内容, 开发、挖掘学生身上不同的潜质与精神气质, 培育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当然, 课程的编排要处理好内容的衔接与呼应, 使复杂的教学内容规律化、系统化。

1.3 知识更新:不断补充丰富新内容

教材的更新永远赶不上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 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不仅要尽可能地选用新教材, 还需要授课教师能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器件等引入课堂, 通过教师知识的更新, 使学生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了解科研成果新发展。比如将形状记忆合金、快速成型技术等引入课堂, 丰富教学内容, 实现知识的与时俱进。

2 基于应变的思想改革教学方法

应变就是根据时间、事物等一切条件的变化而随之变化,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辩证法中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2.1 纵横比较, 讨论共答,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金属工艺学》教学中叙述性的内容较多, 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 加上有些概念、现象比较抽象, 不易理解, 教学效果不很理想。在教学过程中, 把那些较难理解的内容通过恰当的比较或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表述,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加深对这些疑难问题的理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讲解钻削加工, 不仅把钻、扩、铰相比较, 还把钻床上钻孔和车床上钻孔相比较。讲铣削加工时, 既有铣削和刨削工艺特点的比较, 又有周铣和端铣、顺铣和逆铣的比较。这样有助于学生抓住特点, 掌握本质。

2.2 因势利导, 互动教学,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理论很枯燥, 如果能因势利导, 通过讨论互动, 学生学习兴趣自然高涨。比如铸造学完之后给学生提出:在台阶状的灰铸铁件上, 比较各个台阶中心部位的抗拉强度。学生一接触此问题可能觉得束手无策、无从下手, 此时, 教师就势提示学生前面学过的知识:冷却速度愈快, 过冷度愈大, 晶核的数量愈多, 晶粒愈细小, 金属的机械强度愈高。这样学生结合铸件铸造过程中散热规律自然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是:最薄台阶心部的抗拉强度最大, 最厚台阶心部的抗拉强度最小。

2.3 深入工厂, 适时实习, 引导学生参与工程实践

实践教学是金工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教学内容仅通过课堂教学, 学生很难深刻理解, 还有一些内容则又必须通过工程实践, 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 因此, 教师要合理编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计划。当然, 要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有必要在理论教学之前安排金工实习, 让学生首先有感性认识, 便于知识的理解;理论教学中间又安排一次, 便于知识的掌握;理论教学之后再安排一次, 利于知识的巩固。但事实上金工实习的时间有限, 受场地等因素的限制, 通常只能集中安排。为了在现有的条件下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工程实践, 可以在教学课间播放实际加工的短片, 并且开放实习工厂,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实践。

3 教学手段创新, 孵化学生“工程”创新

2009年6月10日, 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报告, 报告提出: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我国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6]。而科技创新的前提是什么, 是人才创新, 而人才创新就要由“教”来引导实现。正如一位19世纪的德国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就是引导”, 好的老师通过创新教学手段, 引导培养学生实现创新。

3.1 活用多媒体, 激活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 可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金工教学实践中, 根据课程知识结构、学生工程培养需要等, 适当采用多媒体授课,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可以集图文、动漫、音乐、视频于一体的整体优势, 通过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 以鲜活生动、会声会影的视听冲击, 给学生以真实再现,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 提高教学效果。

3.2 巧用校园网络, 延伸教学内容

传统的“粉笔、黑板”, 甚至包括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等课堂教学手段, 仅仅只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合理而巧妙地利用BBS、网络聊天室等现代高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应用工具, 对于金工教学可谓事半功倍。比如在校园BBS栏, 开设对金工有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此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建立“金工学用QQ群”, 结合课程的教学、实习情况, 任课教师适时引导,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此外, 建立网络精品课程也有必要, 把课堂教学不能一一满足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等, 编写成网络教学课件, 上传至校园网, 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行学习。

3.3 开发辅助教学软件, 激活思维创新

研究开发辅助教学软件, 比如开发车削过程的模拟软件, 用于切削用量选择的练习, 让学生根据选择的参数进行模拟加工, 以此观察加工中的物理现象, 并输出加工中的力、温度、切屑类型等数据, 通过软件的精细制作, 模拟真情实景, 使枯燥、抽象的工程知识变得更生动直观。在此类软件的开发过程中, 可邀请学生广泛参与, 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工程思维能力。

诚然, 形成与“大工程观”相适应的《金属工艺学》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的支持和其它相关学科的配合。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立足“大工程观”教育思想, 根据课程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积极创新, 从我做起, 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news.qq.com/a/20100729/002511_3.htm.2010-07-29.

[2]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3) :35-38.

[3]王雪峰, 曹荣.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4) :19-23.

[4]王正洪, 陈志刚.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与工科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 :29-31.

[5]王静康, 张凤宝.对我国高等化工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建议[EB/OL].http://www.edu.cn/zrlt_8820/20091103/t20091103_418037.shtml.2009-11-03.

独立学院金属工艺课程教学改革 篇8

独立学院办学在新世纪之后在我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设院校也不断增多[3]。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办学体系不成熟,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实验实训场地建设远远滞后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加之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使得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由于独立学院办学的趋利性,独立学院一般都是选择当前社会上比较热门、容易就业的专业办学,机械类专业由于在我国当前社会有较好的需求而成为很多独立学院办学的主打专业。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以及独立学院教学资源现状,结合金属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探讨独立学院金属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使独立学院金属工艺课程教学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1 独立学院的办学现状以及学生特点分析

独立学院在我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末,在本世纪初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至2006年,经我国教育部批准办学的独立学院已逾300所,在校生人数超过100万人[4]。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独立学院的办学规模更加庞大。当前,国内独立学院绝大多数都是公办高校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与社会力量联合共同办学的模式。一般地,独立学院独立于母体学校,但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依赖于母体学校。例如,一些独立学院没有自己的图书资料以及实验实训设备,甚至几乎没有自己的教师队伍,依靠公办母体学校的教育资源办学,共享母体学校的图书资料、教师资源、实验实训设备等。但是,由于我国在上世纪末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很多公办高校在师资力量、实验实训设备等方面本身就呈现出捉襟见肘的状况,因此脱胎于母体学校的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也没有得到保证。随着独立学院办学的发展,近年来,很多独立学院都逐步地发展了独立于母体学校的师资队伍、图书资料以及实验实训设备。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短,经费来源单一,加上建设任务重,很多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实验实训设备等都严重投入不足,很难依靠自身力量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此外,相对于普通的公办高校,独立学院生源质量参差不齐[5],一般来讲学生的数学、英语等基础稍弱,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理应区别于传统的本科院校,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案。

2 金属工艺教学内容的改革

金属工艺学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行业从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传统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的金属学知识、各种传统的加工成形方法如铸造、塑性成形、焊接等的讲解、新近发展的加工成形技术的概述以及材料的选择等。基本的加工成形技术及其理论显然地应该是金属工艺学课程讲解的重点,但是,现有的金属工艺教学的缺点是教学内容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一些教学内容陈旧,甚至是已遭企业淘汰,新技术、新方法,例如超塑性成形、粉末锻造、纳米加工技术等的讲解点到为止,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鉴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做合理的选择,而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各种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应该阐述清楚,但重点应该放在具体的加工成形技术的讲解上。

3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是教学的主导者,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以其渊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工程实践阅历为学生授业、解惑。因此,教师是否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工程实践阅历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特别是金属工艺学这一类课程,知识量大,涉及面广,且与实践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不光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才能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因此,如何使学生在经过大学教育后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现代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要真正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高等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教师队伍的要求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于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培养的大部分人才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服务,而不是从事较高层次的研究工作,因此,应该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各种专业技能的实践实训,使学生具备传统本科人才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双重特征,真正地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须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生动、形象地讲授相关的知识。对独立学院来说,由于教师的科学研究功能相对弱化,因此,更应该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工夫,使新进教师接受一定时间的企业实际管理与操作训练,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对独立学院的机械类教师,要真正做好金属工艺课程的教学,教师应该主动到相关的机械或材料加工企业接受工程实践训练,掌握各种成形工艺,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相关的基础理论,而不仅仅是流于理论的讲授。

对于大多数刚刚从高等学校毕业的教师,由于生产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学校的师资培训的时候应当适当地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新进教师到生产一线接收适当的工程训练,只有教师本身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经验提高了,才能够很好地讲授金属工艺相关的课程,才能够形象化地把抽象的理论解释清楚。

4 教学方式的改革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金属工艺课程教学中都建立了较为先进的实训体系[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时量少、知识点多等客观因素所限,金属工艺学课程中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面面俱到,而是针对不同的专业有重点地讲授。例如机械类专业,各种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合适的工程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教学的重点,而相关的金属学知识等当弱化。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不适应于跳跃式的教学方法,即学生不适应于不按照课本讲的教学方法,而实际教学又因各种原因不允许完全按照教材施教,因此,如何组织教学成为了很关键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应该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多举相关的例子,使知识点形象化。

因为金属工艺相关的加工技术与方法的理论讲授比较抽象化,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用三维动画演示等方法,使学生形象地理解加工成形过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课堂设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结合生产实际过程讲授相关的理论与加工方法。

实践是金属工艺课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保证一定课时量的实践教学。特别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实践教学更应该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有所偏重,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各种实际的加工成形技术,特别是与现代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技术,摆脱独立学院学生理论上不如普通本科院校、动手能力上不如职业技术学校的困境。当然,仅凭独立学院本身的力量是很难达到上述教学效果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借助于与企业建立的实训实践基地完成,实现互利互惠的教学生产模式。

5 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期末的一张试卷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金属工艺这样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金属工艺课程较强的实践性,可以把考核方式分为平时的讨论参与情况、实训实践教学情况、理论掌握情况等模块加以考核,而不是传统的用文字考察动手能力。综合各方面学生的表现,得出学生在该门课程中的学习情况。

总之,考核绝不是课程学习的目的,而仅仅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手段。金属工艺课程的考核应当跳出传统考试学生死记硬背的模式,把实基本理论知识与际动手能力结合起来,要始终坚持强化工程的观点[7],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6 结论

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办学特征以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讨论独立学院金属工艺课程的改革,得出如下结论:

(1)独立学院金属工艺课程的教学必须在贯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大实训力度,体现该课程的应用性;

(2)加快教师群体的实践能力培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转变考核方式,是加速改革金属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振华,吕知清,傅万堂.本科院校金属工艺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2(5):27-29.

[2]赵德颖,于辉,胡怡.面向工程教育的金属工艺及机制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教学研究,2012(7):89-91.

[3]郑庆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研究,2008(7):103-106.

[4]冯向东.独立学院新一轮发展的制度支撑[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58-62.

[5]曹艳,陈进.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7(5):110-112.

[6]孙康宁,王昕,张景德,等.金属工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180-183.

浅谈金属工艺学的教学方法 篇9

一、重视绪论课, 培养金工意识

绪论是对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教学目标做总体的介绍, 可以从不同时代金属冶炼、加工的历史、工艺和材料的不断改进发展以及金工在各行各业中的地位等介绍使学生懂得金工课的意义, 然后重点放在金工课内容介绍上, 针对金工课在内容上跨度大的特点, 由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入手介绍课程内容, 使各篇内容衔接起来。从以下两方面介绍生产过程。

1) 矿石冶炼铸锭压力加工毛坯 (或型材) 机加工与热处理零件。

2) 零件的性能要求→选择材料→制定加工工艺→加工零件→装配产品。

简要介绍产品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内容、目的、位置、特点及选用原则, 这样使学生对材料及其选用原则、热处理、各加工方法等内容及其作用有了初步认识。使学生感到各章的内容不是孤立的, 具有系统性、综合性, 针对具体的情况, 要灵活运用知识, 才能解决问题。力求使学生对金工课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整体印象, 体会到金属工艺学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建立金工意识, 树立学习信心。

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一)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

由于金工课的实践性极强,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对材料和加工方法方面的认识极其浅薄, 因此学生在听课时有抽象感和空洞感, 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有较大的难度。例如在讲解机械工程材料的过程中, 可以带学生去校办工厂的各个车间亲眼看看各种材料都用来制造哪些具体的产品, 让学生对材料的性能及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讲解焊接的时候, 可以带学生去亲自进行焊接操作练习。使感性知识和课堂理论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时的接受能力, 同时拓宽学生的眼界,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避免有枯燥感。

(二) 在实践环节中渗透理论知识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在实践环节中渗透一些理论知识。例如, 在钳工实习中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形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都符合要求的羊角锤, 学生根据羊角锤的使用要求, 对其进行处理和质量验证, 完成实习报告。整个报告的内容有:羊角锤的各部都采用了什么热处理手段, 形成了什么组织, 达到了多高的硬度, 用什么设备和方法来检验, 怎样来防止表面生锈, 最后投入使用的性能如何等等。这样就将钳工实习与金工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 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热处理手段、性能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在实践环节中相应地渗透一些理论知识,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课堂讨论或习题课

课堂讨论或习题课应以实际应用为主围绕该部分的中心内容, 综合应用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例如铁碳合金部分拟题为:绘制铁碳合金状态图, 根据室温组织划分铁碳合金, 由温度轴分析, 以典型合金为例, 说明组织变化的规律, 由成分轴分析, 随碳量的变化, 组织和性能如何变化。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纯铁、低、中、高碳钢的产品, 并说出选材的理由。对零件的工艺分析, 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工作中碰到实际问题时, 会应用金工知识, 在选材、选毛坯、结构设计、确定加工方案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也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环节重要因材施教

讲课是一门艺术, 教师本着科学、认真的负责态度教书育人, 不断总结和丰富教学经验, 教与学才能互利双赢、相辅相成。

(一) 制定符合教学目标的计划

熟悉教材,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删减不常用的和已过时的内容, 但要兼顾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 避免学生因基础不足造成听课困难, 同时也要考虑为后续专业课打下足够的基础;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但是却与所讲内容密切相关的新知识, 讲的时候应以就只是为引导, 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很感兴趣。

(二) 重视课堂讲授的每一个环节

上课时先总结上一次讲课的重点内容, 引出本节课的中心议题, 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渗碳的时候, 以齿轮为例, 对齿轮来讲, 要求齿具有耐磨性好、硬度高的特点, 则含碳量高;而对于齿轮的中心部位要求韧性好、疲劳强度好, 则含碳量低, 该选什么材料和热处理方法呢?接下来再讲渗碳的目的、原理、组织、性能等, 一层层把问题解答出来。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思维更活跃。在下课前, 对本次可的中心内容归纳总结, 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强调本次课的重点, 即课后小结也很重要。

(三) 在教学中要换位思考

对于金工这门课来讲, 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 并且他们的实践经验又极其有限, 所以在讲授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 要尽量站在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来讲课, 表达方式要通俗、直观、由浅入深。如讲解金属力学性能中的强度和塑性时, 以饭店拉面师傅的拉面过程为例来分析拉伸棒在拉伸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如在学习焊接中的压力焊时, 以平时大家包饺子的时候用手捏饺子皮使饺子粘在一起为例来形象地讲解压力焊的特点。在课堂讲授中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引入实际例子, 对新知识进行分析讲解,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摘要: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为使学生在教学中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 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学生学习养金工意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以及教学环节中因材施教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在金工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雅然.采用综合人作业的尝试.金工研究, 1991.

[2]张海洋.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探.天中学刊, 2003.

[3]柳秉毅.金工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2.

[4]吴映雪.金属工艺学教学探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金属工艺学》课程 篇10

《金属工艺学》课程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多, 知识面宽。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到:教材上的名词术语多, 抽象、难理解、难记忆、难应用, 学习时无兴趣, 面对考试感到茫然。因此, 讲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只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 就能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 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对于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与“学”过程中讲究方法

1.1 首先要明确课程特点, 掌握内在规律

每门课程均有自身内在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 须以绪论导课的形式对课程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进行分析探讨,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自身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学生在预习、听讲、复习的过程中对课程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进行分析探讨, 就能提高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和探讨金属材料的宏观性能同金属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和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本课程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即组织决定性能, 性能决定应用;如何根据性能要求和材料特点来改变内部组织从而满足性能要求;根据使用性能要求和材料特点安排工艺路线。组织决定性能是该课程的中心, 所有内容围绕其展开。例如, 铸铁与45号碳钢同是铁碳合金, 为什么铸铁的冲击韧性和塑性明显差?究其原因, 是因为两者的含碳量不同, 铸铁的含碳量大于2.11%, 45号碳钢的含碳量为0.45%C左右, 因而两者的组织不同, 性能各异。Tl2钢加工成锉刀, 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后, 可作为刀具加工经球化退火后的同种钢材。其原因, Tl2钢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M, 硬度高达HRC64左右, 而同样材料的TI2钢经过球化退火处理后的组织是粒状珠光体, 硬度仅为HB200左右。由此可见, 同种金属材料经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后, 会获得不同的组织, 从而具有不同的使用性能。

1.2 其次要弄懂基本概念, 掌握基本内容

理解各章节中的名词术语, 是掌握基本内容的关键。弄懂概念, 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这样就能完整、准确地弄懂名词术语的定义概念, 并把它们牢固掌握。名词术语中有的属于比较抽象的名词概念, 如相、临界冷却速度和淬透性等。对这类名词的掌握, 要从深入理解着手, 只要理解透彻正确, 和其他相关内容联系起来, 形成形象化记忆或对比记忆等, 就能够掌握并应用。

1.3 善于分析总结

本课程有较系统的理论特征, 尤其金属材料部分, 内容抽象, 知识看起来庞杂, 学生不容易理解和记忆, 教师要帮助学生绘制一棵“知识树”, 尽可能的给学生在这棵树上理清在“枝干”和“果实”, 把这些抽象的概念、理论系统化、条理化、具体化, 让学生凭借这些“钥匙”去打开工程材料的宝库。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补充,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益处。针对于《金属工艺学》内容抽象这一特点,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利用投影, 视频、图片等形式,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帮助学生首先建立感性认识,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分析引导, 把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比如金属晶体及结构这一章, 通过对各种晶格结构的观察, 学生就会建立起空间原子排列的概念, 更充分的理解金属晶体的差异的同时, 为以后学习合金的基本组织和基本相打下基础。

3 预习和复习时要抓住要点

书中各章节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 名词术语繁多, 同学们若能全部地掌握, 固然很好, 但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 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教师最好能帮助同学们抓住要点, 使同学们通过学习, 掌握一些最主要的基本知识, 比如《钢的热处理》一章中, 需要理解的重要术语包括:临界线、奥氏体晶粒度、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孕育期、临界冷却速度、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板条马氏体、针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等;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应该包括:共析钢“C”曲线中各线的意义、各转变区域的组织, 经退火、正火、淬火加回火等各常规热处理后的组织、性能及它们的目的和应用范围;热处理工艺性对零件结构的要求等等。

4 合理安排金工实习

《金属工艺学》课程工艺部分具备很强的实践性, 在学习冷热加工方法之前, 应安排进行认识实习, 便于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感性认识, 对简单工件的加工生产流程有初步了解, 为后续的工艺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果在开这门课程之前就实习, 容易造成学生不明确实习目的, 感到茫然, 需要掌握的知识往往被学生忽略, 所以金工实习应适当安排一体化教学, 及时将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的要求内容, 为日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 在讲授和学习《金属工艺学》课程的过程中, 讲究方法, 摸清规律, 理解记忆, 抓住要点, 合理安排实习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制胜法宝

参考文献

[1]鞠克栋.金属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崔忠圻.金属学与热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3]樊东黎.热加工工艺规范[M].机械工业出版社.

金属橡胶成型工艺研究 篇11

【摘 要】利用细不锈钢丝作为原材料,经过特定的工艺制成金属橡胶的构件,其具有优良的非线性机械性能,在减振、密封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优势。要想研究金属橡胶的自动成型工艺及成型过程所需的设备,研究的重点则是铺设机床的研制工作及自动铺设工艺的正确实施。将材料的成型工艺水平及制作效率提高。

【关键词】金属橡胶;成型工艺;自动

一、金属橡胶成型工艺研究概述:

金属橡胶技术起源于前苏联 ,经过多年的发展,世界领先水平的是苏联后羿俄罗斯。伴随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类别增多,但生产工艺的过程,却基本一样。都以一般的固体橡胶为原料制品,具体生产工艺的过程包括:原材料的准备→原材料塑炼→原材料混炼→原材料成型→硫化→休整→检验。金属橡胶是阻尼的材料 ,应用在高温、低温过程中 ,强腐蚀的环境下。金属橡胶技术在90年代在我国兴起,由于金属橡胶的材料有着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环境适应性,逐步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金属橡胶材料的得以推广,主要是金属橡胶构件的工作环境和性能要求所决定的,正确并合理地选择加工工艺和路线丝线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金属橡胶的完整的成型过程下面会一一介绍;过程主要包括等6个步骤,主要是根据原材料的选取划分,其中主要是丝线材料的选取及毛坯件的铺设,两个方面影响了构件机械性能的;而主要包括将毛坯件放在特定的模具中并压制成型,如果构件需要密封,则需要用聚四氟乙烯及铜皮对毛坯外表面做包覆的处理,这是决定最终构件尺寸及相对密度的步骤。我国国内已经有相关学者做了金属橡胶成型工艺方面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自动化成型工艺的相关的报告。为了满足金属橡胶构件的相关制作要求,本文对金属橡胶成型工艺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论述。

二、基本工艺流程

之前介绍过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各大市场的需求都在不断扩张,橡胶生产业也是如此,金属橡胶的具体生产过程步骤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休整→检验6个步骤。

三、原材料的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是其基本的材料;金属橡胶是一种匀质的具备高弹性的多孔物质,原材料是各种牌号的不锈钢类金属丝。丝线的牌号是根据金属橡胶生产的工作条件、环境的温度、侵蚀性介质存在与否、载荷特性等条件决定的。配合剂则是为了将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进行改善而加入的辅助性材料;纤维材料包括;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包括钢丝、铜丝。都是作为橡胶制品的材料骨架,用以使机械强度增强、从而限制制品变型。在原材料的准备过程中,配料要按照配方进行准确称量。为了让生胶与配合剂均匀混合,需要对一些材料进行加工包括:生胶需要在60--70℃的烘房内烘软后,然后切胶、破胶成为小块;块状的配合剂例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需要粉碎;粉状的配合剂如果含有机械杂质或者粗粒时要将其筛选除去;液态的配合剂需要加热、蒸发水分、熔化、过滤杂质;配合剂需要进行干燥,避免结块、混炼时均匀,硫化时不易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四、塑炼

生胶极佳弹性,可塑性不强,因此不方便加工。为了将其可塑性提高,要对生胶进行塑性煅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更容易均匀的分散在生胶里;同时,在压延型的过程中,也十分有助于渗透性的提高(渗入纤维织品内)及成型性流动性。将生胶长链分子进行降解,则形成可塑性的过程称作塑炼过程。生胶塑炼的方试有两种即:机械塑炼和热塑炼。机械塑炼指的是在温度不太高的条件下,通过塑炼机产生的机械挤压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的橡胶分子降解变短,从高弹性状态变为可塑性状态。热塑炼是对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类空气,所以在热和氧的双重作用下,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了可塑性。

五、混炼

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使用性能,也为了使橡胶制品的性能提高并降低成本投入,必须在生胶里加入不同的配合剂。混炼过程就是为了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剂相混合、之后放在炼胶机中,在机械的作用下通过机械的拌合作用,令配合剂既完全又均匀地分散在生胶里的一种过程。混炼是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的一道重要的工序,如果混合的不均匀,就不能将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会影响产品使用的性能。而经过混炼后所得到的胶料,被人们称作混炼胶,它是制造出各种橡胶制品所用的半成品材料,俗称胶料,通常均称作商品而出售,购买者则可利用胶料进行直接加工成型、硫化制成各自所需要的橡胶制品。而根据配方的差异,混炼胶又有一系列的性能各异的不同牌号及品种,提供不同的选择。

六、成型

在金属橡胶制品成型的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延机或压出机等设备预先制成的形状各样、尺寸各异的工艺的过程,称之为成型。成型的具体方法有:

(一)压延成型

压延成型过程适用于制造简单的板状片状制品。它主要是将混炼胶用于通过压延机而压制成的,拥有一定的形状、一定的尺寸的胶片的方法叫压延成型。有些橡胶制品如:胶布、胶管、轮胎、等所用的纺织纤维类材料,必须在表面涂上一层薄胶,涂胶的工序一般也是在压延机上完成。纤维材料在进行压延前则需要进行烘干或浸胶,其目的则是为了提高纤维材料和胶料的结合性能。

(二)压出成型

压出成型的过程用于较为复杂的橡胶制品中,比如轮胎胎面、胶管、金属丝表面覆胶等,需要用压出成型的方法进行制造。它是将具有一定塑性的混炼胶,放入挤压机的料斗内,在螺杆的作用下,通过各种各样的样板进行连续造型的一类方法。在压出之前,所要胶料必须提前进行预热过程,达到胶料的柔软、易于挤出,从而获得表面光滑的、尺寸准确的橡胶类制品。

(三)模压成型

模压成型也可以用模压的方法来制造某些形状复杂的橡胶类制品,借助成型的阴、阳模具等,将胶料放置在模具中进行加热后成型。

七、硫化

硫化过程是把塑性的橡胶转化为具有弹性的橡胶的过程,它是将一定量的硫化剂,放入到主要原料是生胶所制成的半成品里,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后保温,从而使生胶的线性分子之间,通过生成“硫桥”而交联成立体的网状构造,进而使塑性胶料变成高弹性硫化胶。由于交联键的主要成分由有硫磺所组成的,所以称之为“硫化”过程。随着合成橡胶的迅速发展并流向市场,现在的硫化剂的种类繁多,除硫磺外,还包含有:有机多硫化物、、金属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等。未经硫化过程的橡胶,在使用方面上,是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的,但欠硫的(硫化程度不够,硫化时间不够,未能达到最佳状态)或过硫的(硫化时间超过、性能显著下降)都能使橡胶的性能下降。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控制硫化的时间,以确保经过硫化后的橡胶制品能具有最好的使用性能以及最长久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赵兴.金属橡胶问题和预防方法[J].企业家天地,2011(06).

[2] 陈成锋.浅谈金属橡胶成型技术[J].科技信息,2011(17).

金属工艺浅谈 篇12

人类可以改变物质的属性, 也可以改变它的形态结构, 但这些都是在尊重物质的本身所愿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不可能把水变成燃烧之状, 不可能把木头变得像钢铁一样坚硬。我们的先祖就利用了材料的这些特征, 创造了我们现在所能见到及可能还没见到的各种工艺物品。工艺品类繁多, 形式多样, 体现了技术与材料﹑智能的有益结合。

金属工艺是工艺美术品类中的一大类, 它的形式多样运用广泛, 冲刺这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 金属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在元素周期表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元素是金属。而这种单一的元素又可被利用生成超越一万多种不同种类的合金。金属无处不在, 它存在于我们呼吸的空气中, 溶解在土壤和水里。甚至我们的血液中都含有金属元素。对金属的认识和利用贯穿了整个人类发展史, 如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 人们将贵重的金属通过复杂的手工艺加工成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和致命的武器。而现代工艺社会中, 金属作为一个重要材料被人类更为广泛利用, 大到建筑桥梁, 小到电线针头。金属在中间都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 可以说金属是现代角色的基础。那么什么是金属?现代人对金属的概念是如何如界定的那?工程师和自然学者根据他们的机械和物理性能给出了这样的定义:金属是一类具有光泽而不透明, 富有延性、展性、导热性以及到电性的物质。一般经滚压, 捶击等处理即可制成各种模型和器材。

正因为金属材料的丰富性和金属材料的易成型性,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金属工艺艺术品。使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重要文物门类之一, 也是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青铜器的种类繁多, 制作精美著称于世。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金石并用时期,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就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金属材料的发现和应用在当时可能出现了分工, 一部分作为了生产工具加以运用, 而另一部份代替了一些常用器皿, 如一些陶罐被青铜器的使用所代替。他们之间的更替可能有其自身的适应性所决定的, 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在这基础上青铜器得到快速的发展, 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 器物的造型品类不断的增多, 做工也不断精细。尤其是在施腊浇铸法的出现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 更体现了当时的艺术魅力。

青铜工艺虽然精美, 但它不是为普通人家服务的, 在古代对青铜器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这就尊寻了当时的文化特征, 等级的划分, 礼仪的规定使得青铜器只属于贵族阶级的独享品。老百姓即使是制造者也只能望而观之, 而不能拥有更不用说享用。就连器物纹饰也在不断的警告世人自己不是一般的品类, 强悍惊吓得饕餮纹, 回旋婉转的蟠砺纹让人望而生畏不敢靠近。

对于金属工艺青铜器不是唯一的一类金属工艺门类, 青铜器是对金属的化学性质了解的基础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门类, 它是把固态的铜材加上一定比例的铝材和一些其他的金属材料, 进行混合熔炼成液态的金属液在已做好的模子上浇铸冷却而成。浇铸的方法很多可以用分批浇注, 也可以一次浇注而成, 也可以用泥土制模, 也可以采用腊制。不同的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韵味也有其不同的特点。

金属材料不只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变成液态, 因为它的延性性和展性还可以改变它的形状。我们见过不同的金属品类, 有银、铜、铁等多种。虽然我们也知道他们的用途, 由于它们的坚硬成度的不同而被用于不同的领域, 钢铁多用于建筑, 银类由于它的价值和光泽及自身的文化性, 多用于首饰器皿。铜类应用更为广泛及可以用于机械器件也常用于艺术作品, 来展现它的魅力所在, 正如上面所说青铜器品的文化特点, 当然除去青铜器还有一些其它的铜器品类更加美艳娇嫩。如锻造工艺的运用可以使一张面材的铜板, 利用它的延性和展性在根据受热时这种性质更加明显, 将这张板材塑造成我们所想要的形体, 可以是高耸的器皿也可以是低矮的半浮雕式的装饰挂件, 同样也可以在器皿的表面錾出精美绝伦的纹饰。这些都是由于铜的分子结构特点所决定的, 纯铜一般在受热的情况下它的分子结构会变的疏松, 再进行敲打就会用于掌握形体走向。有时它像面一样柔韧富有弹性, 但你只了解这一特点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你如何去掌握和控制它。这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一团小面球可以擀成了一张薄片, 再用力拉它时它还会毫不吝啬的向外扩张。而太薄的饺子皮克能不适合蒸煮, 把它们再进行柔和而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其实铜在一定情况下也是这样的, 它有时本身就像面一样, 当我们用力去捶打它时, 它也在不停的向外延伸, 更为有趣的是我们捶打的方式不同, 它就会呈现不同的形体。这就有了提升锻造和平面锻造的区别。当然我们不能这样认为所有的金属在受热时都会易于变形加工。

我们应该听说过“趁热打铁”这个词语, 这是对铁的金属特点描述, 与前面所说的铜材相比, 铁的分子结构有些不同就是在受热的情况下其分子结构会变的疏松, 当温度冷却下其分子的活跃度就会停止到原来状态。铜则是在其受热的情况下它的分子结构活跃, 而受热停止时其分子结构保持与加热时相同, 因此我们在进行对铜的锻造是一般都是在材料冷却时进行加工, 这样就容易对材料进行把握。经过一定的锤打其结构有会变的像受热前的状态, 这就需要再次加热, 再锻造再加热等循环过程。而铁的锻造只能在受热的过程中进行捶打成型, 这就出现了趁热打铁的成语, 也是对铁的一个属性的真实描写。

金属工艺门类繁多除去铜材的浇铸﹑锻造和铁的冷锻造之外还有好多精美纤细的工艺存在, 如我们常见的花丝工艺, 利用了金属丝的造型特点进行加工展现, 还有与花丝相结合的铜胎花丝珐琅, 不仅有优美的形体造型还有精细的纹饰和绚烂无比的色泽, 这都体现了金属工艺魅力的诱发。金属的运用不仅仅是在金属的本身上, 它可用于衣衫之间, 可用于高额的群体形象, 也可用于木制器具的表面以作点缀之要。如金银错得使用, 也称“错金银”。作法是用金银或其他金属丝、片嵌入青铜器表面, 构成纹饰或文字, 然后用错石 (即磨) 错平磨光。是我国春秋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工艺。其形式可以在不同体胎的物体上, 呈现出不同色泽﹑不同纹饰的交错之美。战国时期, 除在铜器上使用错金外, 还有错银的, 金、银并用的“错金银”也很多。不仅容器、带钩、兵器等用错金银, 车器、符节、镜和漆器的铜口、铜耳等, 也多有精细的错金银纹饰。西汉时, 错金银的铜器仍不少。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一对错金银鸟虫铜壶, 壶盖和壶身都用纤细的金银丝错出鸟虫形状的文字 (也叫鸟篆, 是古代一种图案化的美术字) 和花纹, 是已发现这类铜器中罕见的珍品。

金属加工工艺品类繁多, 每一种工艺都有它的艺术魅力, 都能体现出金属的不同反响。而在这些工艺中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是按照金属的特点进行操作的, 利用好它的造型特点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魅力, 不然我们是徒劳的, 我们不可能用金属材料去表达出玻璃的通透, 也不可能用金属材料去表达面质的柔软, 更不可能用金属材料去表达潺潺的流水。这些是他们本质有别, 是他们出处源由的不同。在金属工艺的创作中我们不但要注意的金属材料成型特点,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最大程度上把材才自身所适应的工艺的美加以表现。

捶打成型, 浇铸为物, 折而不断, 拉又向前这都是金属所就有的特点, 这些特点也给制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金属艺术。从古至今金属工艺的形式多样, 风格迥异, 这也与当时的文化有很大关系。风靡一世的青铜器, 细致入微的景泰蓝工艺, 都是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下产生的就有不同意义和不同欣赏要球的佳作。如:唐代金银器造型精美, 工艺复杂精细, 经鉴定证实, 当时已普遍采用了镀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等工艺, 制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唐代金银器还以其华美富丽的装饰图案著称。装饰图案主要分几何形与写生形两大类。前者多装饰器物边缘, 后者多为装饰主题。写生形装饰包括动物、植物及其他类。动物纹样由瑞兽、水族、珍禽组成;植物纹样则可分为折枝花、小簇花、串枝花、花结、团花几种;其他纹样主要是山岳、云气。从宋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看, 自秦以来流行的掐丝镶嵌、焊缀金珠的技法几乎无见。而较多运用锤鍱、錾刻、镂雕、铸造、焊接等技法。具有厚重艺术效果的夹层技法, 为宋代以前金银器制作中所未见。镂雕工艺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精进。最有特色的是, 宋代金银器采用了立雕装饰和浮雕型凸花工艺。元代金银器与宋代相近似。银器数量多。金银器品种除日用器皿和饰品外, 陈设品增多, 如瓶、盒、樽、奁、架等。元代大多数金银器均刻有铭款, 这对研究元代金银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从造型纹饰看, 元代金银器仍讲究造型, 素面者较多, 纹饰者大多比较洗练, 或只于局部点缀装饰。然而, 元代某些金银器亦表现出一种纹饰华丽繁复的趋向。清代的金银器丰富多采, 技艺精湛。其制作工艺包括了范铸、锤鍱、炸珠、焊接、镌镂、掐丝、镶嵌、点翠等, 并综合了起突、隐起、阴线、阳线、镂空等各种手法。应该说, 清代金银工艺的繁荣, 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法而又有所发展, 并且为今天金银工艺的发展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从上面看工艺的品类差别不是很大, 但在形式和追求的风格上都体现出不同的韵味。

而现在又出现强烈奔放的城市雕塑, 家用的锅碗瓢盆, 建筑用的高筑骨架, 都是对金属工艺的再认识与发展。影响这些形式或风格的因素多样, 与诸多外部因素相关联, 特别是自然环境、民族、宗教和时代等因素, 对工艺美术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今天金属工艺的发展更是丰富多彩, 形式更是多样, 最为重要的是它不在属于某个阶级, 也不属于某类人群。它是开放的发展, 是大众的产物更是普通人家都能拥有的品类。

摘要:金属材料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材料, 它拥有美丽的色泽, 拥有良好的物理属性。光泽、延展性、坚固性等属性决定了它成为艺术创作部可缺少的材料, 也成为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主题。

上一篇:“富二代”问题学生下一篇:电缆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