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工业区

2024-10-15

鲁尔工业区(精选6篇)

鲁尔工业区 篇1

一、鲁尔区的背景

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河—威斯特伦法州, 因横穿鲁尔河得名, 面积4 434平方公里, 包含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多个工业重镇, 在历史上一直是德国的经济重心, 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进入20世纪50年代, 由于石油、核电以及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应用, 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 煤炭需求量开始下降;另一方面,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 鲁尔区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竞争力大大降低。因此,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鲁尔工业区传统的煤炭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 地区经济危机开始。

二、集群创新过程

1.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期。

在调整前期, 德国政府对鲁尔区煤炭、钢铁、造船等传统产业进行经济补贴, 希望恢复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德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对传统大工业进行资助收效甚微,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反而有更加恶化的趋向。

2. 鼓励新兴产业的建立。

在尝试对传统产业进行资助但收效甚微后, 德国政府调整了其资助的办法和方向:减少对传统工业部门的资助, 转而引导其环保、废厂房利用等项目;大力扶持当地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北威州规定:对于在当地落户的新兴产业企业, 给予大企业28%小企业18%的经济补贴。在政策的引导下, 鲁尔区新建和迁入的企业迅速增加, 仅1973—1985年之间, 新建和迁入的企业达459个, 大大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

3. 兴建科研机构并促进其相互间的协作。

为满足鲁尔区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 鲁尔区从一个没有大学的地区转变为欧洲高校密度最大的工业区。同时, 政府还着力创造和加强建设企业、协会、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 促进网络主体间学习交流与合作。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 鲁尔区积极利用集群创新战略, 在鲁尔区不同的城市或城市群之间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 各集群之间相互关联, 形成强大的经济纽带 (见下表) [2]。鲁尔区各城市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如下表所示:

三、鲁尔区主要产业集群介绍

1. 埃森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以埃森为一级聚集地, 科隆为中心, 涵盖杜塞尔多夫、明斯特、亚琛、波鸿等众多城市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使北威州成为德国生物医药技术最先进的区域之一。

生命科学研究在北威州很早就有一定的基础, 传统工业衰退后, 该区利用原有的基础在政府的促进下开始了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1977年生物技术研究学会在纡利希研究中心建立;1982年, 世界遗传学研究中心在科隆成立;1985年, 德国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Qiagen作为杜塞尔多夫大学的衍生公司成立[3]。

由政府和科研机构组成的指导网络一方面通过技术研发保证技术的先进性, 另一方面负责莱茵地区的医药商贸事项, 提升区域内生物技术的形象;还为区域内公司提供共同通信活动平台, 确保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顺畅转化, 由此形成很多基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衍生公司。基础雄厚的制药工业和化学工业不断吸引医药公司的加盟如Amaxa、Biofrontera、Cardion、DASGIP、Memorec和Verigen等医药企业在这一地区不断发展壮大。新公司的加盟, 为该地区注入了新的血液, 优化了区域内医药产业结构, 完善了竞争机制, 推动该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截至2006年, 该区域共集中了130多家生物医药公司以及100多家供应商, 产品销售额增长率达30%以上, 金额超过20亿欧元, 在欧洲乃至全球也颇具实力。

2. 以杜伊斯堡为中心的物流产业集群。

杜伊斯堡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 是典型的内河城市。杜伊斯堡港口早期主要以转运煤炭为主。20世纪上半期, 伴随着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腾飞, 杜伊斯堡港口成为这个时期的中心港。进入20世纪的下半叶, 杜伊斯堡随着整个鲁尔区经济的衰退而没落。

随着振兴鲁尔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 杜伊斯堡凭借德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最大的物流中心, 在围绕杜伊斯堡150km范围内的水路、铁路和高速公路将杜伊斯堡与中、东欧大部分联系在一起。目前, 杜伊斯堡共有200个公司主要从事交通和物流业务四个联运终端和35万m2的仓库区, 是国际水准的物流中心。

杜伊斯堡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 政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早在1985年, 德国便尝试着在不来梅市规划了德国最早的大型物流园区[4]。在物流园区内, 许多不同规模, 不同功能, 分属于不同运输公司的物流中心聚集在一起。德国统一以后, 为了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 迎合物流市场逐渐成熟后企业强强联合的需求, 政府采用了物流园区的形式, 在地理位置上使众多强弱不一的物流企业联合起来, 形成规模效益。

3. 多方合作下的多特蒙德IT、生物、化工产业集群。

为了应对地区结构性危机, 多特蒙德市各界加紧以创新激发新经济的步伐, 复兴多市经济。在经济复兴的过程中, 多市地区积极主动, 成功地将科研、大学、工商界、政界、金融机构等因素综合在一起, 促进地区结构转换, 达到了基于知识和技术的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目的[5]。1984年, 由市政、银行、工商业行会、大学等参股的多特蒙德技术中心建立, 其股东构成反映了多方主动协作的特点, 也标志着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伙伴关系。技术中心所提供的技术服务与大学的诸多优势学科紧密相关, 中心为大学的创新提供基地和平台, 大学为技术中心和技术园区的公司提供科研开发支持, 大学和技术中心的发展相互依存, 技术领域的拓展刺激了大学学科的发展。

1999年, 多市政府与麦肯锡顾问公司筹备多特蒙德项目工作并设立专门工作小组, 旨在促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引导并培养就业人员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

4. 科隆的媒体和生物医药产业群。

坐落在莱茵河西岸的科隆是又一个重工业城市, 现在作为德国的媒体之都而享誉世界。科隆媒体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州政府、私人投资者以及外聘顾问人员的协作下, 启动了“媒体园区项目”, 开始树立“媒体城市科隆”的形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科隆集中了多处大型的媒体企业办公、展示、交易设施。这里有欧洲大陆最大的西德电台WDR、欧洲最大最成功的私营电视台RTL、德国广播电台、科隆广播电台等, 还有RPR、Super RTL、RTL-shop、Viva Plus和Vox都是电视广播界享有盛名的广播电台。同时科隆每年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吸引了各国厂商的聚集, 进一步稳固了科隆媒体城市的地位。

四、经验与启示

1. 城市之间产业集群相互错位互补。

在鲁尔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注重形成以城市或城市群为中心, 不同城市功能及相关产业间形成错位, 以加强区域内产业间企业的协作, 保证区域内整体经济的改善。同时, 极力倡导集群内部各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 以带动整个集群的向前发展。

2. 构建各方合作网络, 产、学、研的结合发展。

在鲁尔工业区的复兴过程中, 在政府的倡导下, 企业, 协会, 高校, 科研究机构间形成密切的合作网络。在这一方面, 鲁尔区多特蒙德市的技术转化中心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将技术创新和新企业的建立及发展联系在一起, 并有一系列配套性服务作支撑。在产业群的发过程中,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保持紧密的协作关系, 加快技术创新和科研技术商品化的速度。

3. 多元化经营企业,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企业是经济结构转换的主体, 在鲁尔区经济复兴的过程中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中小企业具有反映灵活、比大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更注重新技术运用的特点, 使得在集群发展中, 联合技术创新和合作更为容易进行, 在鲁尔区, 这类中小企业大多是技术含量高的主体, 产品种类繁多, 经营方式灵活。

4. 完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建设。

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通过提供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在促进地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内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的改善。

5. 政府部门做好总体规划。

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需要政府及相关机构统一的规划和指导。鲁尔工业区的成功改造,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国政府在改造的初始阶段就制定了完整的总体规划。这方面的规划主要包括鲁尔地区改造的基本原则、整治目标、改造重点和产业布局调整等。这些规划可以看作为鲁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蓝图和行动依据, 是鲁尔区得以成功改造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1]赵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J].国际经济评论, 2000, (4) .

[2]孟韬.资源型城市的集群创新与产业转型[J].改革, 2007, (11) .

[3]马超, 王金辉.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医药产业集群经验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黑龙江发展研究, 2007, (2) .

[4]赖平仲.从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历程和模式中得到的启发[J].物流天地, 2003, (1) .

[5]Utz Ingo Kupper&Stefan Rollinghoff.Cluster Management:Demands on Cities and Regional Networks[J].German Journal of Urb an Studies Vol.44 (2005) .No.1.

[6]隋广军.产业演进及其微观基础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鲁尔工业区 篇2

观看了《鲁尔工业区的蜕变》这一视频,见证一个衰落的工业区破茧化蝶的神奇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规划设计人员,鲁尔工业区的绚丽转身,不仅来自于自身的规划素养,更来源于对规划这一职业的热爱,源自于合理有致规划的神奇力量。就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我想我能就观看完这个视频之后谈谈我的一些关于规划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看法,虽然可能不那么全面或细致,但权且当是很直观的对于视频的第一感受与领悟。

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北部,整个工业地区拥有面积约八百平方公里,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地区,在全世界发生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鲁尔工业区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传统工业区一样,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颓败之势。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工业已经在世界经济中失去了竞争力,经过百年的重工业发展,鲁尔工业区这片土地已经是伤痕累累,破坏殆尽的生态环境,一座座遗留下来的工业厂房,整个已经失去了原有生命力被重度污染的工业带尽显其衰颓之相。作为煤炭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一系列围绕着煤炭所开展的采矿、炼焦、炼钢产业与军火制造及化工业,在缺乏统一合理规划以及过去狂热的工业工程建设,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其面临今天命运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个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我想,对于规划对象前世今生的深入了解是必要地,但显然还是不够的,因为还要对其现状进行仔细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对症下药地进行规划设计。在建设之初就缺乏一个都市建设的各方面规划是形成鲁尔工业区现状的原因,但是如何根据现状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后天的规划改造而得到真正切实有效地解决就是规划设计者的重大任务了。因为不同的现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与其形成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影响规划的重要因素便是规划对象的现状与其形成原因。现今重工业衰败已成定局的鲁尔区,需要的是一次重生。

鲁尔区的蜕变得益于德国西法伦邦政府的关键远见决策,为了鲁尔区的改造而举办一连串的国际竞图,IBA(国际建筑展)成为鲁尔区改造的主要操盘手,政府的改造计划,直接影响了鲁尔工业区的未来,一系列的规划与设计在此时才师出有名,改造行动才能付诸实践。而我说的这些想表达的一个观点便是,政府决策对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性,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所以政府的决策便更应该具有远见性、科学性与民主性,为规划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IBA在重新规划改造鲁尔区的规划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品质和文化品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或是尽可能节省费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鲁尔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前,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还是两者兼顾,这就是规划的理念。什么样的规划理念也会直接影响到改造成果的呈现。挽救被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和谐共同发展以及开放性等规划设计理念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精神。人和生态环境一起共享规划成果,理念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影响着规划的进行。

在鲁尔区的改造成果中,我们总可以为其中那些富有创意的改造方案赞叹不已,无论是废弃厂房的改造再利用还是住宅更新,无不可以看出规划设计者的巧妙创意,不仅将废弃的东西进行再利用,还为其增加了更多的人文气息与无限创意,这也是对规划的影响因素。如若只是毫无创意地对整个工业区大拆大造,鲁尔区也就只不过是跟其他工业地区改造没什么差别了。

成熟的技术也是鲁尔区成功地进行规划与改造的原因之一,对于该区内水系生态的修复与净化,IBA运用成熟的技术,建造了高级别地污水处理中心,将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沟中,净化了水资源。其实在鲁尔区的改造中,处处可以看见高科技技术的运用,比如说,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的一座新型建筑,这些技术运用所创造的种种奇效无不告诉着我们,技术力量也是影响规划的因素。

鲁尔工业区 篇3

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也有一座曾经以资源开发和重工业制造闻名、被称为“东方鲁尔”的沈阳,正在经历着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困扰。

近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专门到访沈阳。默克尔表示,辽宁和德国的一些地区一样,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任务,两国应该相互学习。

“化腐朽为神奇”的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

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的鲁尔区,总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530万,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克虏伯家族创造的钢铁神话迄今仍是鲁尔人的骄傲。尤其是鲁尔区富有煤炭、铁矿等资源,二战以后,煤炭开采和钢铁制造业为鲁尔区带来了第一次经济飞跃,使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当年,鲁尔区产煤量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钢产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 70%。同时鲁尔区还集中了炼钢、轧钢、制铁、炼油、汽车、造船、机器和电器设备制造厂等。一度时间内,鲁尔区经济总量曾占到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为战后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随着世界煤炭产量迅速增长、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鲁尔区煤炭储量急剧下降、开采成本日益昂贵、环保压力加大,百年不衰的鲁尔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和钢铁危机。原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基础的重化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衰落,失业率上升,大量人口外流,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负债增加等。其后大量煤矿被迫关闭,冶炼厂被迫停产,大量工人失业,鲁尔区经济陷入了低谷。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政府不得不出手对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老工业区进行彻底改造。通过对传统工业进行全面改造,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培育培育新兴产业等一系列措施,使鲁尔区产业快速转型,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出现了新的辉煌。其主要做法是:

——全面改造传统工业和传统产业,完善基础设施。1968

年,北威州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鲁尔发展纲要”,其内容是对矿区进行重点清理整顿,将采煤集中到赢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类似于中国的“关、停、并、转”,同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并改造煤钢业。这些优惠政策包括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投资补贴、政府收购、矿工补贴、环保资助、研究与发展补助等。此外,各级政府还通过大力改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治土地等措施,为鲁尔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在进一步发掘原有产业潜力的同时,鲁尔区将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以此来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其发展的主要产业有:健康工程和生物制药产业、物流产业、化学工业和文化产业。

经过近20年的“经济结构转型”,目前鲁尔地区已经从一个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的旧工业区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服务业及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

处在转型阵痛期的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国东北土地广袤,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曾经是亚洲最发达最富强的地区,被成为中国工业的摇篮和“共和国长子”。然而,随着计划经济的终结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东北资源优势迅速弱化。曾经的东北经济支柱: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伊春等煤炭、森林资源富集区已完全枯竭或濒临枯竭,面临着全面转产的局面。大庆油田开采成本也大幅上升,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优势。1980年到2004年,东北GDP年均增长8.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74﹪,从总量上看已被南方的发达省份远远超过,改革初期 ,辽宁的GDP是广东的两倍,20年后,两者对调。2003年,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有所变化,但钢铁、化工、石油加工和基础装备行业仍是东北地区重工业的主导行业,东北地区依靠基础能源原材料、基础装备行业驱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能源、原材料等投资类产品需求下降,一批重工业企业产品库存上升、价格回落、利润下滑,导致重型化为主导的东北地区经济快速下滑。

鲁尔经验值得借鉴

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的经济困境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专门部署。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就振兴东北作出部署,明确提出,未来东北地区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发展壮大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燃气轮机、先进发动机、集成电路装备、卫星应用、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支持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应当指出的是,尽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部署多年,但由于积重难返,十多年来国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的振兴举措收效并不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此前撰文指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经过十几年实行振兴政策后再次落入困境,政策本身值得反思。如果继续沿用倚重扶持、推迟或避免深层改革的路子,必定无法应对大幅减产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新挑战,且要延误时机。必须用改革开放的思路和办法,走出一条地区振兴的新路。

鲁尔工业区 篇4

一、两地旅游开发背景比较分析

德国鲁尔的工业遗产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后工业化社会不同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社会和以农业为主导的前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业为经济主导的社会[1],它是工业化社会以后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鲁尔的工业化历史较长,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渐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地区作为重要的资源生产和加工制造工业区,对德国战争机器的运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但在战争后期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经过重建,该地区工业产值一度占到全国的40%,仍为德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进入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到世界能源结构转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冲击,鲁尔地区传统的采煤和钢铁工业开始逐渐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严重的逆工业化过程,导致巨大的经济结构变革,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迅速下降,第三产业尤其是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服务业飞速发展。例如,鲁尔区的煤矿数量由1957年的140个缩减到2002年的7个,煤矿从业人数由47万下降至4万;炼钢厂的炼钢炉从1955年的81座缩减到2000年的7座,从业人数由30万下降至5万[2]。再如,鲁尔区的15万个规模不等的企业中,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40万,占所有就业人口的65%[3]。正是在这种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背景下,鲁尔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迅速发展。

我国东北的工业化发轫于19世纪末,在封建主义特别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下,直到1948年解放前夕始终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借鉴和采用前苏联工业化的模式,走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起一个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煤炭、冶金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新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我国东北的工业遗产旅游起步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略晚于德国鲁尔区,是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产生和发展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其实质是一个“再工业化”的过程,是已有较高工业化程度但面临发展困境的地区实现经济再发展的过程[4],它标志着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东北的工业化仍未完成,还处在发展之中。据统计,2005年,东北地区人均GDP为1 944美元,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值额的比重为53.99%,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为43.37%,城镇化率为55.15%。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工业化阶段判断标准,我国东北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东北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日益暴露出一些严重弊端,如经济发展活力不足,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社会就业压力大等。面对这种情况,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国务院于2003年发布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振兴老工业基地;同时还提出要充分发挥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7年编制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明确把发展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点之一,指出要“保护最具代表性、反映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程的工业文化遗产,重点在沈阳、鞍山、长春、大庆和齐齐哈尔等城市开发工业旅游项目,积极引导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工业旅游”。正是在这种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东北区的工业遗产旅游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了。

二、两地旅游开发资源比较分析

德国鲁尔的工业遗产具有多种类型,其中工业废弃用地占有主体地位。所谓工业废弃用地是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等用地,包括一些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弃场等[6]。在鲁尔地区,仅传统煤矿和钢铁产业的衰落就造成大约8 000公顷的棕地,而且这些地块通常是在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心位置[7]。面对大量的工业废弃用地,新兴的建设项目根本无法填满[8],而将其彻底清除又需要非常昂贵的费用,甚至需要特别的技术方案。在这种情况下,鲁尔借鉴英美等国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地旅游开发和区域振兴战略的需要,把工业废弃用地保存下来,并使之成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德国鲁尔的工业旅游是从工业遗产旅游开始的,而工矿废弃用地一直是鲁尔地区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9]。现有资料整理显示,鲁尔地区著名的工业遗产旅游景区、景点大都是在工业废弃用地上建立起来的(见表1),并以此为基础融入了某些与旅游相关的现代元素。如把鼓风机车间改成音乐厅,把钢铁厂改造成科技公园或技术公园等,从而构成德国乃至欧洲工业遗产旅游的基本特色之一。因此,李蕾蕾在考察了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后,给工业遗产旅游下的定义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10]。现在,鲁尔地区不仅保留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用地,而且进行了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并成为最具示范效应、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区域。

我国东北地区的工业遗产资源也很丰富,多以工业生产场地为主。所谓工业生产场地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并且现在仍然没有终止的工业用地,也可称为老工业区或旧工业区。一般说来,工业生产场地中的大多企业规模较大,历史较长,有的是在解放前建立的,有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有的曾是共和国工业的摇篮和母厂,有的至今还是全国第一大厂,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中仍发挥着重大作用。它们不但积累了辉煌的业绩,谱写了灿烂的篇章,同时还将历史和文化雕刻在时间的丰碑上,积淀了丰厚的工业遗存。东北的工业遗产旅游就是依托这些企业特别是其中的大中型企业发展起来的,并且往往与工厂观光旅游结合在一起,通称为工业旅游。如大港集团、沈飞集团、一汽集团、大庆油田等都相继开发了工业遗产旅游(见表2),从而构成了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色。实践证明,旅游者在这些工业企业中参观游览既可以重温过去的经历,满足“怀旧心理”,又可以观赏大生产的壮观场景,感受现代生产的魅力。当然,东北也有以工业废弃用地为资源依托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如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等,但目前还主要限于矿山遗迹,数量有限。

从一定意义上说,利用现在仍在运营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对于东北区工业旅游开发的成败更具有决定意义。当然,东北在经济转型和区域振兴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用地,由于该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十分稀缺,故而工业废弃用地显得非常珍贵。特别是那些位于或接近城市中心的工业废弃用地,土地价格越来越高,具有极大的增值潜力,更成为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拆迁和改造的目标,因而工业遗存往往被破坏或彻底清除。例如,沈阳市铁西区就是通过搬迁重组、土地置换的方式,先后搬迁企业302个,拆除大烟囱4 000多座、废弃铁路39条,一些具有珍贵价值的厂房和设备也随之拆掉,使积累了几十年的城市记忆一夜之间化为乌有[11]。沈阳市铁西区的情况在东北区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废弃用地保留难度很大。

三、两地旅游开发模式比较分析

从整个区域来看,德国鲁尔地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属于一个由区域综合整治与复兴计划,即IBA(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计划所带动的区域性统一开发模式。IBA计划是一个覆盖整个鲁尔区的社会实践工程,对鲁尔区工业结构转型、旧工业建筑和废弃用地改造和重新利用、自然和生态环境恢复,以及解决就业和住房等社会经济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12]。根据IBA计划,鲁尔的区域管理委员会KVR于1998年规划了一条区域性的工业遗产旅游路线,将全区主要的工业遗产旅游景点整合为著名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Route Industriekultur),即RI计划。该计划全长400公里,经过杜伊斯堡、埃森、哈廷根、多特蒙德等15个城市,穿越莱茵河、鲁尔河、埃瑟河等区内主要河流,包括25个主要景点(其中有6座国家级的工业技术和社会史博物馆)、12个典型的工业聚落,以及9个利用废弃的工业设施改造而成的了望塔。在25个主要景点中,选出3个设立了专为游客提供整个区域工业遗产旅游信息的游客中心;同时,规划设计了覆盖整个鲁尔地区,包含500个地点的25条专题游线。此外,还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符号的设计,建立了工业遗产旅游独特的符号标志。RI计划的设计和实施标志着鲁尔地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进入了全新阶段,即由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阶段走向了一个形成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时期。

鲁尔地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采取区域一体化模式,有其客观性。鲁尔地区面积4 430多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既拥有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景观,又拥有以购物街、展览馆、博物馆、休闲公园以及音乐剧、话剧和音乐会等为主的旅游资源,其中工业遗产景点占有重要地位。例如,鲁尔的博物馆、第12煤矿展览馆、德国矿业博物馆、铁路博物馆、措伦Ⅱ煤矿、措伦Ⅳ煤矿、德国职业安全和健康展览馆、煤气厂展览馆、杜伊斯堡风景公园等,都是该区最主要的旅游景点[13]。因此,鲁尔对工业遗产景点进行全面整合和区域开发,打造出了工业遗产旅游之路。它不仅提升了鲁尔地区的整体价值,促进了该区域自身的复兴和发展,而且在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方面树立了统一的区域品牌形象,在国际旅游界赢得了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14]中提到的线索扩充整理。

我国的东北与德国鲁尔地区不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主要采取的是“示范点”模式。这种开发模式正式创建于2001年初,由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实施。从2004年至2007年,国家旅游局先后公布了3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共345家,其中东北区占41家。在这41家工业旅游示范点中,有工业遗产的企业为22家,约占总数的54%。此外,东北各省还公布了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使工业旅游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特别是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了《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要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骨干企业和矿山遗址、工业遗产,开发建设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见表3),并鼓励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建设工业博物馆、专辟参观通道和游览场所,配套生产旅游商品。由此可见,通过工业旅游示范点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将是一定时期内东北区工业遗产旅游的主要模式。

东北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采取“示范点”模式有其主客观原因。东北区地域辽阔,面积达80多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冰雪、大工业、大农业等旅游资源在全国都独具特色。目前,东北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开发工业旅游只当作附带产品,再加上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有限,因此东北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还不能集中力量打造区域性的单一的工业遗产旅游线路。当前,可行的办法是以本地的优质旅游资源为核心,以中心城市为枢纽,构建旅游区合理分工、旅游轴以线串珠、旅游要素有效组合的空间组织结构[14],在东北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开发工业遗产旅游。

四、结论

我国的东北与德国鲁尔地区虽然都是重工业区,都在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但者在时代背景、资源依托和开发模式上确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东北各地应高度重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宣传和教育。鲁尔地区处于后工业社会,工业化已经成为历史,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旅游开发在区域经济复兴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而东北尚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正加速实现工业化,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还没有充分显现,旅游开发利用价值也不如鲁尔地区那么突出。因此,东北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难度比鲁尔更大,更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认识。

其次,东北各地应把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观光旅游结合起来开发。鲁尔地区以工业废弃场地旅游资源开发为主,旅游景点多为工业博物馆、工业主题公园、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购物娱乐中心等,“怀旧”情绪比较浓厚,与现实联系不强。东北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主要依托的是工业生产场地,既包括工业区域的整体布局和环境风貌,又包括具有悠久历史的仍在运营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使旅游者在体验到工业遗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又能领略到现代大生产的壮观景象,因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更能具有吸引力。

再次,东北各地应把工业遗产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结合起来开发。鲁尔地区与东北各地相比,面积毕竟有限,资源类型较少,工业遗产占主导地位,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主要打造工业遗产之路,内容比较单一。我国东北面积广大,各类资源齐全、丰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在采取“示范点”模式时,应充分发挥其他旅游资源的优势,精心策划,实施区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在塑造中国东北大旅游品牌的同时,凸显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文化魅力。

摘要:德国鲁尔地区和我国东北都是世界著名的重工业地区。鲁尔在几十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成功地进行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并在国际旅游界赢得了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目前,我国东北各地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也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东北与德国鲁尔工业遗产旅游的时代背景、资源依托、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探索我国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可行路径。

鲁尔在一战后的百年 篇5

本次展览的重点不仅是战争本身,更包括了1890年至1930年期间,鲁尔这片德意志帝国前军械库区域的社会变革。在展览中,你将会看到发生在那里的改革运动和当局的妄想、跨国公司和激进的民族主义、富有远见的乌托邦社会和战争灾难,这些时代的印迹既富有戏剧性,又同时透露出现代工业的曙光。

主办方希望借由此次展览,向人们展现出100年前所诞生的那些富有远见的技术潜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业现代化所带来的暴行。

Exhibition at a Glance

查尔斯·詹姆斯:超越时尚/5月8日—8月10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查尔斯·詹姆斯回顾展是今年大都会博物馆慈善舞会(Met Gala)的重头戏。查尔斯·詹姆斯在世界时装史上占有的地位远远超出可可·香奈儿、伊夫·圣罗兰这些名字,但是大众对他的了解,却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女性的比例之上。克里斯汀·迪奥曾说过,“查尔斯的设计简洁得就像诗一样。”

安塞尔·库鲁特个展/5月8日—5月24日/伦敦菲茨罗伊广场/伦敦现代艺术画廊正在菲茨罗伊广场的画廊空间举办安塞尔·库鲁特(AnselKrut)的新作品个展。这组强大作品渗透了库鲁特式的辛辣幽默,并力图深刻展现暴力、权力和忧郁等主题。

双城记:北京与纽约/5月3日—8月31日/美国格林威治市布鲁斯博物馆/此次展览关注的是世界上的两大艺术中心—北京与纽约,展出了5位来自北京和5位来自纽约的艺术家的作品,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建立对话提供无限可能。

鲁尔工业区 篇6

中外会展:沈阳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是什么?就全国而言,如何对沈阳会展业进行市场定位的?

马闯:随着现代服务业在国内许多经济发达城市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和引擎,也是国际性中心城市必须承载的产业任务,会展业正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会展业既是生产性服务业,又是生活性服务业,既包括传统服务业内容,又涵盖了现代服务业诸多领域。

沈阳市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当时的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中国沈阳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中国沈阳商品博览会即“一节两会”为主要标志,形成了自身的区位、产业、人才和政策优势。

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方位内,集聚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技术关联度高、总人口2400余万人的沈阳经济区。特别是2010年,沈阳经济区经国务院批准,被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已经成为外商和内资投资兴业的“活力之都”。

政策引导加人才软实力。目前,沈阳适逢国家继续深入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承办2013年全运会三大难得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会展业的发展。《沈阳市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和补充政策措施中提出:“对于培育会展市场,申办或引进国际性、国家级品牌展会,以及在沈阳举办对全市经济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展会的单位,市财政给予一定补贴”等鼓励性政策措施。

高度重视核心和专项人才的培养。加快培养项目策划、营销和运营等核心会展管理人才以及设计布展、搭建及配套服务所需的专项人才,尤其注重培养一批既有创新和策划能力又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会展中高级管理人才。加强人才交流和引进。有计划地选派专门人员到国内外会展业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同时引进国内外高素质管理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以行业协会为主导,高等院校为依托,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开办各类培训班,使会展职业培训时效化、制度化。

展览硬件条件优越。沈阳于2009年3月斥巨资建设沈阳国际展览中心,2010年8月,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占地95.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10.52万平方米,室外展场5万平方米,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国内排名居前6位的大型现代化、智能化展馆,无疑为沈阳承接大型、国际化展会提供了重要载体。

关于沈阳市会展业的市场定位,我认为,会展是城市的名片,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聚集人气、聚集商机,牵动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因此,沈阳市服务业委在成立伊始就明确提出发展会展业应围绕建设“中国北方商务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沈阳的产业、区位、市场优势为依托,以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多种形式的展览、会议及大型节庆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优化环境、大力培育、整合资源、创建品牌等措施,大力推进沈阳会展经济的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中外会展:沈阳市服务业委在培育会展市场、规范竞争机制方面采取的实施有哪些?

马闯:一是加强对会展业的规划和指导,建立会展业发展的服务体系。紧紧围绕中国北方商务会展中心城市的目标,瞄准会展业“第一集团”的城市,实施发展空间最优、发展指标最强、发展环境最佳的战略,抢占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会展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全面提升城市会展业的整体水平,充分体现会展经济对全市经济的助推作用;健全工作机制,通过现代服务业推进领导小组和会展推进组,建立起重要会展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协调会展行政管理与服务部门,实现会展管理规范化,部门协作程序化,真正建立起会展业发展的“绿色通道”;强化行业协会职能,发挥行业协会桥梁与纽带作用,承担起信息发布、沟通协调、行业自律、咨询服务等功能。

二是加大会展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为会展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近年来,市政府每年列支资金用于支持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活动的申办,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宣传的会展活动的补贴,扶持会展市场主体和项目研发、品牌培育。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品牌展会项目、会展企业来沈阳落户或合资合作,争取在税收、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优惠;出台规范会展市场秩序的政府规章。研究制定并准备出台《沈阳市会展业管理办法》,确定会展管理责任,规范会展经营行为,以保证会展业健康、持续、良好发展。

三是培育品牌展会,提高沈阳会展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国际性品牌展会。继续推进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东北亚发展论坛、棋盘山国际冰雪节等成熟展会,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会展品牌,并力争取得国际会展联盟的认证;培育国家级品牌展会。培育和支持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等展会,使其更具影响力和辐射力;扶持区域品牌展会。继续做强做大东北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沈阳国际珠宝展、中国沈阳食品博览会、自行车展、老年人残疾人用品博览会等展会,不断提升其规模和档次;继续申办和储备一批国家级品牌展会,特别是要努力争取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大型会,诸如达沃斯论坛这样的国际性大型会展活动,不断增强沈阳会展业发展的后劲。

四是整合会展资源,积极培育会展市场主体。加强会展资源整合。以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为依托,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形式整合现有会展资源,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竞争力,以抢占市场份额,培育一批规模大、竞争力较强的会展企业;完善市场服务体系。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会展相关行业的的分工合作,形成行业配套、协作紧密、运行高效的会展服务体系;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将政府主办的会展项目逐步交由协会和企业承办,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企业微观操作、中介组织进行协调的良好状态,推进会展业向市场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中外会展:在承办大型会展活动中,服务业委做了哪些实际工作?

马闯: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11月,自成立以来,服务业委多次承办国际性、国家级展会,不仅获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而且赢得了广大群众和业界的广泛赞誉,真正实现了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具体做法和实际工作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我们始终把承办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大型专业展会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切实加强对各项展会的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市领导对有关展会的指示精神。展会筹备过程中,筹备工作机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沟通信息,指导工作,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科学谋划布局,明确工作责任。针对不同展会的特点和工作要求,我们按照“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上效益”的办会要求,各筹备工作组都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职能,明确工作责任。之后,再将各项工作职能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根据任务分解到各个工作组,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从而确保责任落实、工作到位。

三是注重联动合作,服务细致入微。在筹办几个国家级展会时,在与国家有关部委、协会达成承办意向之后,了解对方的办展要求,加强情况沟通,同时立即启动相关筹备工作,与交通、公安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密切沟通协作,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展会期间,我们会同工商局、药监局、物价局、知识产权局、卫生局等多个部门,在展馆设置的集中办公区域,对展会实行现场服务。在打造外部环境的同时,我们牵头还积极与相关部门联手共同打造完善的软环境。同时,还制定并组织实施了相应应急预案。

四是强化宣传造势,营造良好氛围。在筹办各个展会过程中,组委会一方面与市委宣传部门积极沟通,做好宣传策划,另一方面制定了系统完善的宣传方案,并组织实施。宣传报道均体现了连续性、针对性、多媒介等特点。

五是锻炼人才队伍,培养优良作风。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委上下齐心协力、敬业奉献,各个展会均取得了圆满成功,在会展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上,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篇章。通过展会,我们培养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作风过硬、保障有力、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团队。

中外会展:会展二线城市会展逐渐崛起,在十二五期间沈阳会展经济发展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水平?

马闯: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在谋划会展业“十二五”发展战略,沈阳市对会展业发展也设定了具体目标:会展项目到2015年达到300个以上,年递增幅度达到8%以上;会展业直接收入:到2015年实现14亿元,年递增幅度在15%以上;拉动相关产业增加收益:到2015年实现经济拉动100亿元以上,年递增幅度在15%以上。

未来五年,沈阳会展业发展主要着力于会展规模、会展结构、会展品牌和会展场馆布局这四个方面。一是扩大会展规模。到201 5年全市年举办会展项目规模(展览、会议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会议规模500人以上的大型会展活动达到40%以上,展览面积5000至3万平方米,会议规模200人以上的中型会展活动达到30%以上。

二是调整会展结构。大力发展专业性会展项目。以专业性会展活动为发展重点,适度发展并控制综合性会展项目,使专业性会展项目比重达到90%以上,综合性会展项目控制在10%左右;培育以支柱产业为重点的会展项目。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制药以及与沈阳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会展项目,使其所占展会比重达到70%以上;着力扩张国际性会展项目。以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韩国、日本、朝鲜和蒙古等国家为重点,扩张国际性会展活动项目,使其项目数量和活动规模比重均达到25%以上;注重开发会议(论坛)和节庆项目。依托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积极开拓开发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会议(论坛)和节庆项目,使展览与会议(论坛)和节庆活动的数量比例到2015年调整至65:25:10,从而凸显沈阳中心城市的功能与作用。

上一篇:燃气锅炉节能技术应用下一篇:高校的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