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分析理论

2024-05-13

阶段分析理论(通用9篇)

阶段分析理论 篇1

“态度”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几乎全部来源于社会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的学科内容, 加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逻辑本就是调整教化对象与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政治觉悟等不一致的观念, 最终使其态度发生转变的过程。

一、外部刺激在三阶段中的运作机理

外部刺激一般包括劝说者、沟通和情境三方面内容, 具体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 “劝说者”即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 一般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沟通”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间开展的交流活动, 一般表现为谈心谈话、心理危机干预等形式;“情境”即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环境因素, 包括校园文化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等。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作用强度”的评价标准采用里克特式量表的标准化五层次分级, 即“强-较强-中-较弱-弱”五个次序。“作用对象”即指外部刺激要素具体作用于喜好 (Affection) 、认知 (Cognition) 与行为取向 (Behavioral Tendency) 中的哪个方面以实现相应阶段的态度转变目标。

现将劝说者、沟通与情境三要素在态度转变三阶段的运作机理作总结如下。

通过上表可知, 由于劝说者通常以卡里斯马型权威完成“服从”的态度转变任务, 在此过程中, 目标靶的所有反应均有外因型的“权威”相对应, 故而并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认知发生转变;只有当法理型权威被引入沟通过程, 喜好与认知才会发生协同转变。服从阶段是一个应激性的阶段, 并不涉及效果输出, 故而不会引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行为取向的改变。

通过上表可知, 行为取向的转变被纳入情境要素的作用范畴, 原因在于,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过程中, 目标靶的思维方式逐渐被影响, 故会在一定程度上驱使行为方式发生转变, 而行为取向的确定恰是行为方式选择的前置过程, 自然会在内化阶段受情境要素以影响。

同化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已对目标靶产生理想效果, 可被认为其结构已被纳入目个体的世界观结构组成, 故三要素的作用对像均涉及行为取向,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可实现成果输出。思想教育内容完全被个体所认同, 从而使教化对像能够依照态度转变的预期组织行为。

二、目标靶在三阶段中的运作机理

目标靶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态度转变的三阶段过程中, 不同影响因素对目标靶的作用强度各有不同, 现择取“对原有态度的承诺”“预防注射”及“人格因素”三因素作梳理如下。

上表三因素的强度描述仍依照里克特式量表的五层分级。“对原有态度的承诺”, 思想政治教育改变目标靶态度, 产生效果的机制类似于心理契约, 个体需要解除与原始认同间的契约关系, 而与新型认同建立新的契约。在此过程中, 个体对于原始认同的承诺牢固性越强, 则其对原始认同的背离动机越弱, 个体发生转变的可能性越小。

三、中介过程在三阶段中的运作机理

上表三心理机制的作用强度描述仍依照里克特式量表的五层分级。自我防御心理机制在三阶段中对态度转变的影响能力均处于最高层级的原因分别为: (一) 服从阶段:心理壁垒通过否认、压抑、投射与抵消四机制的建构具有高强度的影响能力; (二) 内化阶段:合理化机制在此阶段具有高强度的影响能力; (三) 同化阶段:认同机制在此阶段具有高强度的影响能力。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的态度转变理论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关照作用, 明确态度转变的劝说情景模式诸要素在不同态度转变阶段如何运作、如何同态度内生的三个结构单元进行互动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纪艳敏, 王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基本运行模式分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黄世虎, 蔡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态度转变的劝说情境模式分析[J].理论与改革, 2006.

阶段分析理论 篇2

特征分析

论文关键词:生存:生存方式:逻辑特征

生存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关注不是为了简单地描述人类的生存状况,而是通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达到对人类和人自身的终极关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人的实践,是活生生的生命形态的历史性展开,而不是抽象的、实体化的、在人的生存世界之上的存在范畴。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生活世界的自我理解发生断裂、困惑与焦虑,促使人们开始思考现代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生存问题。研究生存问题应以马克思哲学思想为指导,针对工业社会人类生存面临的诸多困境,重建当代人的生存信念和生命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就要切实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以创造性生存方式的转向,消解技术生存条件中的技术异化现象,提升人的主体力量,回归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解放。

一、生存与生存方式的内涵

(一)生存

生存是自然界一切存在的事物保持其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总称。生存一词,在希腊语中是系动词存在“eimi”的不定式“einai”,英文中对称的含义很多,一般把它译作“tobe”,即汉语的“生存”。在哲学意义上,“生存”区别于最基本的生命存在与维持状态,即生命的“存活状

态”(surviving—condition),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的现实超越性。这不仅是因为人所具有的“理性”,更重要的是在于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

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正是依靠这种基本的能力——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回答的能力,人成为一个有责任的存在物,成为一个道德主体”。

(二)生存方式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除具有事物存在方式的普遍性质外还有特殊性。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人具有自我意识,不同于一般的生命存在。人类的生存方式就是生存样法,具体地说就是一定历史阶段上人类的生存方法。简言之,就是人是怎么活着的、活着的基础以及活着的状态,是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也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传承、沉积、内化而成的文化。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就在于活动的自由自觉。而正是这一人的活动的特性,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独特性。国内学者敏华认为,人的生存方式具有三个明显的特性:对象性、主体性、意向性。对象性即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过程,人的生存方式的对象性根源于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性强调人的活动是能动的,主体是人自身,人的生命活动本身成为人的意识的对象。人的主体性也是根源于人的自我意识。意向性主要指人的生存活动中的自成目的性,即人们的生存活动是自觉的、是有目的的,而有目的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生活的目的性表现为对生活的无限可能性的发现、开掘和实现,因而表现为生活的创造性。人的生存方式的意向性本质上指的是人的生存活动的意义性,也就是说,人是追求意义的,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种意向性无疑是建立在主体性和对象性基础上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延伸。

二、人类生存方式的阶段性逻辑特征

生存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它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发生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活动、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必然有着不同的生存方式。一些学者从不

同的角度,对人类的生存方式进行分类研究。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文艺大师丰子岂先生在评价他的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时,把世人的生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物质生存,为了衣食住行;第二层,精神生存,坚韧不拔地追求着自己的精神天宇;第三种是宗教生存。丰子恺对生存方式的划分是从人类个体生存境界的角度进行的。

一些学者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研究出发,探讨人的生存方式问题。四川师范大学的邵丰认为,庄子的思想强调宇宙自然的圆融,体现了生命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庄子的“游”标志着一种中国人对于人生的诗性感悟,是一种中国人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生存方式。和其理论观点相近的是西北大学的时晓丽,结合先秦社会史和思想史,将人的存在模式分为认知、伦理和审美三大生存方式。榆林高专的白炜则认为,孔子的“仁学”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仁境”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状态,即一种知、情、意统一融合的精神境界。“仁”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社会的存在方式。四川大学的余平赋予中国的“神仙观念”与“神仙信仰”以生存论意蕴。他认为,作为信仰的神仙不是思想观念而是人作为能在释放出来的,启示中临在的再生方式,即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还有一些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生存方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衣俊卿教授对人类思想史上关于人对自己存在的各种界定做了详尽分析,以古希腊哲学为典型的理性主义传统把人界定为理性的存在;自然主义哲学则把人视作大自然的物种之一,认为是自然的存在;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或人本主义思潮倾向于把盲目的生存意志或权力意志理解为事物和人的存在的本质,即自为的存在;现代文化哲学坚持从人的文化创造和生活世界来理解人的存在,即人是文化的存在。: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南京大学的林德宏教授将生存划分限定在了人的物质生存上,以物质生存系统各要素所起到的不同作用,确定某个历史阶段人类生存

试述新闻理论的发展阶段 篇3

当代中国, 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转变, 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 在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 新闻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丰富了自身的内容和精神, 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 对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笔者以为, 新闻理论的发展演变以20世纪的两个时间点分为三个阶段, 这两个点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和1949年, 下面将以各阶段的社会背景下新闻事业及新闻理论的发展主体分述这三个阶段。

20世纪20年代以前:新闻思想和理论的萌芽时期

早在清代就有政府要闻的刊发, 标志着新闻传播活动在中国产生, 当时的传播对象局限在政府部门官员, 传播形式仅限于纸张和口头传播, 传播内容也单调乏味。传播对象的单一和形式的缺乏使当时的中国古代报业发展缓慢。

封建的闭关锁国被资本主义的侵略打破, 但对于报业发展来讲却是件好事。外国传教士利用报纸进行的传教活动受到清政府的禁止, 因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的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于马六甲, 这份创刊于1815年8月5日的报纸, 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2) , 同时也奠定了中国新闻理论形成发展的基础。随后在沿海的澳门、广州、香港和上海等地, 相继出现了外国人创办的中国或外文报纸。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之一洪仁玕在编写的建国纲领中提到了一些新闻观点, 主要阐述了新闻的政党性质、新闻的论自由途径、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和教育功能。这些为新闻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条件。

维新运动中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承认了新闻的党派性质, 并将其称为政治斗争的武器, 还提出了新闻引导和监督舆论的作用, 贡献最大的梁启超成为新闻理论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

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主要主张言论自由。袁世凯和北洋政府当政期间, 报业的言论自由遭到禁锢, 由此引发了报业性质的改变, 经营体制改为发行和广告并举, 突出了广告在报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出现影响了新闻理论的发展, 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新闻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著名的改革是使用白话, 不仅改善了人民的读报环境, 也提高了采编的速度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第一步新闻著作问世, 徐宝璜的《新闻学》一书主要从新闻学定义, 到报纸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兼及报纸的编辑、采访、评论、发行诸方面, 作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3) 。

清末报业的发展, 太平天国领袖对新闻的重视和维新运动中对新闻声音的利用, 充分显示了在社会动荡中新闻理论体系已初见端倪, 为其形成和发展做了实践和环境的准备。

20世纪2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新闻理论初步形成时期

1921年7月,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报刊在列宁报刊思想和俄国党报创办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时期的政策, 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为己任, 使用白话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这个时期的新闻理论, 以党性原则为中心, “党的报刊”是当时最常用的称呼, 也成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年代也是新闻教育奠基的基础时刻, 很多大学建立了新闻学系和开办新闻学课程。新闻教育在发展, 新闻理论研究却比较缓慢。

由此新闻理论建设开始了战争阶段的进程。十年内战期间是新闻事业阵线分明、斗争激烈的历史时期。各自为战的新闻事业形成了不同风格, 国民党的新闻理论内容增添了新闻检查制度, 共产党在异常艰辛的环境中明确表达了“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观点。有影响力的著作中, 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成为经典, 揭开了新闻史学研究的新篇章。

1925年到1931年, 毛泽东先后写了多篇关系党的宣传方针、政策、任务、作用和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的文章。其中表明了新闻的目的是革命, 强调了新闻事实的重要性, 提升了新闻宣传在红军工作中的地位。他还亲自编写宣传小册子并指导各地如何发挥小册子的作用, 正是这种做法发扬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新闻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萌芽。

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 重点强调的都是新闻理论的党性原则, 标志着我国新闻理论基本成形。此时的中国, 充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的光辉, 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的革命先驱,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 极力发挥新闻活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从而使新闻理论的研究形成一定规模, 促进新闻理论体系的发展与成熟。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新闻理论的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 形成了共产党的新闻机构与非共产党的新闻机构并存、国营新闻机构与私营新闻机构并存的态势, 摒除了战时的新闻专政政策, 但是建立一个具有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新闻机构, 仍然是新闻事业建设的重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闻理论整合了自身已有资源与外部获取资源后, 开始充实新的内容, 首先设立新闻事业管理机构新闻总署, 新闻总署是新闻事业的领导和管理机构, 它的设立结束了公营新闻事业的时代, 标志着新闻事业的隶属单位的产生。其次进行了新闻法制建设, 有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部门, 紧接着就进行行业立法。战争年代, 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宣传语言具有强制性和强烈性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明确说明, 要采用“号召、建议和商讨”的语言, 这就对新闻采写工作者提出了基础性的要求。当然还颁布了很多类似的新闻法规。新成立的新闻总署还提出了贯彻实施此类法规的具体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管理, 强调联系实际、联系群众, 强调受众意识, 在批评性评论与自我批评中也收到良好效果;另外, 积极吸收国外经验, 尤其是从苏联这个当时社会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吸取了很多宝贵经验, 这种查找自身问题, 借鉴外来财富的方法, 不但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也为以后提供了一个发展道路上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办法。

持续的发展中有成绩也有不足, 凭借着无产阶级勇往直前的精神,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体制到1956年基本确立。体制中有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也有腐朽封建制度遗留下来的问题, 面对问题, 我党施行了新闻工作改革,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改革由《人民日报》开始, 涉及新华社和全国各地广播电台以及部分非党报。这次改革, 否定了全盘否定和全盘接受的观念, 发现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真理, 同时也有部分单位和个人犯了右倾主义的错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中国迎来了一次暴风雨的洗礼———“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新闻传播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新闻事业发展跌入低谷。在我看来, 新闻的改革是先文化而行的, 新闻事业经过改革后改掉了“左”倾的毛病, 但是有右倾的趋势, “文化大革命”随之而来, “左”倾主义泛滥的时候, 有拨乱反正的大会, 但是“左”倾根源并没有挖出。

在“文化大革命”的多次起伏中, 新闻事业风雨飘摇, 表明新闻事业与国家政治局势息息相关。新闻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与新闻事业同病相怜, 因此, 新闻理论体系的建设在这样一个时期, 随着政治的摇摆而动摇。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闻理论的成熟时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平稳发展的历史时期。受影响最深的新闻事业也亟待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中丢失了大量对于理论建设来讲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由此引发新闻界对新闻本位的研究, 比如新闻定义、新闻真实等相关问题, 经过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 普遍认同1943年陆定一的定义, 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在当代社会亦得到广泛认同。另外还有新闻事业的性质等问题的研究, 随着阶级斗争的消亡, 新闻不再是阶级斗争工具, 而是无产阶级的舆论工具了。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 新闻事业在宣传我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同时也给新闻理论自身树立了一个检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实践。为提供优质的宣传平台, 我国在新闻实践中, 逐渐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新闻理论体系, 即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

这里着重谈一下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包括新闻党性原则、新闻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新闻队伍建设的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以中国文化为底蕴, 坚持党性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 萌芽、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检验的, 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时期的新闻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必将不断发展完善, 为社会、国家和我们的党所用。

结语

从清末新闻纸的萌芽到太平天国把新闻内容写进建国纲领, 再到维新运动中把新闻称作政治斗争的工具, 最后到新闻理论的一些内容的提出, 足以发现新闻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萌芽状态。这一时期对新闻理论有突出贡献的有洪仁玕和闻一多, 这两位对新闻理论的理解和阐释由于时光的流逝难免存在局限, 但是岁月不能冲淡的是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意义。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战争阶段, 也就是斗争武器政治宣传的阶段, 这个过程中, 新闻理论的党性逐渐凸显, 为建立中国特色新闻理论提出了立论基础。这个过程,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闪耀光芒、毛泽东新闻理论形成的时期,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共同指导着中国革命, 也指导着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的建立。毛主席首先指出新闻事业的政党性质, 是共产党的新闻事业, 其目的是革命、在看清事实形势的前提下, 采用反攻的方式进行的宣传。在解放战争结束时, 收编反动派的新闻机构后充分发挥其作用, 并明确指出新闻事业服务或者说发展的方向———“生产建设”。这一时期对新闻定义和新闻真实性进行总结和强调的陆定一在前面已论述过, 不再赘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 依然重视新闻工作, 新闻的阶级性伴随着阶级产生和消亡, 要更加重视新闻的时新性,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力度需加大, 要关注新闻效果和新闻采写。至此形成完整的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体系。

从摒弃“阶级斗争工具论”到继承发展“喉舌论”, 从承认新闻是一门科学、承认新闻事业具有其自身的传播规律开始, 到引进西方传播学的观念开始舆论学研究、受众研究。在不同阶段, 新闻观念的革新总是与新闻实践、社会实践紧密相联的。 (4) 新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始终体现唯物主义新闻观的主题思想, 始终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新闻立论的党性原则, 为建设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和发展我国新闻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陆定一对新闻理论的贡献》。

[2][4]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45页, 第419页。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篇4

2008年06月25日 15:15

来源:51job 美国的施恩教授立足于人生不同年龄段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9个阶段。

1、成长、幻想、探索阶段。一般0~21岁处于这一职业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

(1)发展和发现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发展和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为进行实际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

(2)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式,获取丰富信息,发展和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作出合理的受教育决策,将幼年的职业幻想变为可操作的现实;

(3)接受教育和培训,开发工作世界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在这一阶段所充当的角色是学生、职业工作的候选人、申请者。

2、查看工作世界。16~25岁的人步入该阶段。首先,查看劳动力市场,谋取可能成为一种职业基础的第一项工作;其次,个人和雇主之间达成正式可行的契约,个人成为一个组织或一种职业的成员,充当的角色是:应聘者、新学员。

3、基础培训。处于该阶段的年龄段16~25岁。与上一正在查看职业工作或组织阶段不同,要担当实习生、新手的角色。也就是说,已经迈进职业或组织的大门。此时主要任务已是了解、熟悉组织,接受组织文化,融入工作群体,尽快取得组织成员资格,成为一名有效的成员;二是适应日常的操作程序,应付工作。

4、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此阶段的年龄为17~30岁,取得组织新的正式成员资格。面临的主要任务:(1)承担责任,成功的履行与第一次工作分配有关的任务;(2)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技能和专长,为提升或查看其他领域的横向职业成长打基础;(3)根据自身才干和价值观,根据组织中的机会和约束,重估当初追求的职业,决定是否留在这个组织或职业中,或者在自己的需要、组织约束和机会之间寻找一种更好的配合。

5、职业中期。处于职业中期的正式成员,年龄一般在25岁以上。主要任务:(1)选定一项专业或查看管理部门;(2)保持技术竞争力,在自己选择的专业或管理领域内继续学习,力争成为一名专家或职业能手;(3)承担较大责任,确实自己的地位;(4)开发个人的长期职业计划。

6、职业中期危险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是35~45岁者。主要任务为:(1)现实的估价自己的进步、职业抱负及个人前途;(2)就接受现状或者争取看得见的前途做出具体选择;(3)建立与他人的良师关系。

7、职业后期。从40岁以后直到退休,可说是处于职业后期阶段,此时的职业状况或任务:(1)成为一名良师,学会发挥影响,指导、指挥别人,对他人承担责任;(2)扩大、发展、深化技能,或者提高才干,以担负更大范围、更重大的责任;(3)如果求安稳,就此停滞,则要接受和正视自己影响力和挑战能力的下降。

8、衰退和离职阶段。一般在40岁之后到退休期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会衰退或离职。此间主要的职业任务一是学会接受权力、责任、地位的下降;二是基于竞争力和进取心下降,要学会接受和发展新的角色;三是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着手退休。

9、离开组织或职业--退休。在失去工作或组织角色之后,面临两大问题或任务;(1)保持一种认同感,适应角色、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急剧变化;(2)保持一种自我价值观,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以各种资源角色,对他人进行传帮带。

需要指出的是,施恩虽然基本依照年龄增大顺序划分职业发展阶段,但并未囿于此,其阶段划分更多的根据职业状态、任务、职业行为的重要性。正如施恩教授划分职业周期阶段是依据职业状态和职业行为和发展过程的重要性,又因为每人经历某一职业阶段的年龄由别,所以,他只给出了大致的年龄跨度,并在为职业阶段上所示的年龄有所交叉。

格林豪斯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2008年06月25日 16:13

来源:51job 格林豪斯研究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并以此将职业生涯划分为5个阶段。

1、职业准备。典型年龄段为0~18岁。主要任务:发展职业想象力,对职业进行评估和选择,接受必须的职业教育。

2、查看组织。18~25岁为查看组织阶段。主要任务是在一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作,在获取足量信息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意的职业。

3、职业生涯初期。处于此期的典型年龄段为25-40岁。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工作能力;了解和学习组织纪律和规范,逐步适应职业工作,适应和融入组织;为未来的职业成功做好准备,是该期的主要任务。

4、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是职业生涯中期阶段。主要任务:需要对早期职业生涯重新评估,强化或改变自己的职业理想;选定职业,努力工作,有所成就。

5、职业生涯后期。从55岁直至退休位职业生涯的后期。继续保持已有职业成就,维护尊严,准备引退,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萨珀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默认分类 2008-06-30 18:48:06 阅读246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长期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人有着不同的职业需求和人生追求。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是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具体阶段的划分,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们最常见的、也是应用得最广泛的,则是萨珀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生涯发展大师萨珀(Super)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及人格发展理论之大成,通过长期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的观点。1953年,他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人生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共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0~14岁)

成长阶段属于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学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

一是幻想期(4~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

二是兴趣期(11~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

三是能力期(13~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2.探索阶段(14~25岁)

探索段属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阶段也包括三个时期:

一是试探期(15~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

二是过渡期(18~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

三是试验承诺期(22~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3.建立阶段(25~44岁)

建立阶段属于选择、安置阶段。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不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职位,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该职位并固定下来。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

一是尝试期(25~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

二是稳定期(31~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4.维持阶段(45~65岁)

维持阶段属于升迁和专精阶段。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职位,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理论研究 篇5

1 工程施工前应控制的方面

在工程开工前, 要认真审查图纸, 组织图纸会审。审图过程中如果不能发现图纸中出现的错误, 无法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 就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停工等事件, 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同时也会因为设计方面出现的问题造成质量隐患。因此在工程施工前应当控制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连续框架梁进行设计时, 如果跨度设计太大, 则要在梁柱接头处加密钢筋, 否则在施工时容易出现混凝土振捣困难的问题。第二, 高层建筑物内一般需设置电梯, 并且目前的建筑市场中电梯安装一般要由专业承包公司完成。应当检查电梯机房的槽钢位置, 是否与机房门冲突, 检查预埋铁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有错。

2 准确把握施工内容

例如, 某工程对拉螺栓建设单位进行了批价, 施工单位结算时套用铁件价格, 找材料差价时将对拉螺栓的单价按建设单位批价单中的铁件执行。但实际施工时拉螺栓是用钢筋加工的, 所以对拉螺栓子目的铁件单价应该执行钢筋单价, 而不是批价单中的铁件价格。装饰工程施工时, 因为材料种类多、尺寸不一, 致使装饰材料的价格差别极大, 即使是专业人员, 有时也很难立即鉴别出来, 而它们的价格却相差很远, 因此应当把握好装修材料的质量和价格。

3 注意施工内容和定额内容的差异

只有准确把握好施工内容, 再加上对定额的深入理解, 才能将定额和实际施工的差异把握好, 将此类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种差异有的是施工企业无意识造成的, 但也有施工企业作为技术强势一方而故意设置的, 因此作为建设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 分解定额, 一项多套。装饰装修工程的造价定额有其独特性, 其子目除主要工序外, 分项工程施工工序也综合性地涵盖其中。

第二, 高套定额, 提高造价。造价人员进行定额工作时, 需要依据工程实际对不同施工方法或装饰材料采取不同的计价方式。这样可以在装饰装修工程的预算和结算阶段, 完整地将定额高效对应, 切实反应出装修工程的实际耗费。但是实际施工中, 经常有造价人员不按照规定进行定额编制, 套用子目提高施工方法或装饰材料价格, 以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

第三, 重套定额, 扩大数量。一方面, 在建筑主体施工中已经计算了部分装饰装修的费用, 例如楼面、屋面、墙面抹灰工作等, 但装饰工程造价人员还会因建筑主体施工不能满足装饰装修要求为理由, 要求重复计算装修定额相关项目。另一方面, 同样的定额子目被装饰工程造价人员重复利用计算。

第四, 串用定额, 抬高造价。装修施工项目中土建、装修、修整以及安装过程中的相应子目可以相互套用, 在一些地方甚至有两套装饰定额 (建筑业以及轻工业) 。定额不同的造价成本无论是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还是机械成本都是不一样的。有些装饰施工单位造价人员在套用子目时随意套用, 变相提高成本。

第五, 乱换定额, 有法不依。有关定额管理国家机构公布的定额标准, 是定额编制过程中的依据, 具有法律效应, 各种配额和指标都应当依据定额标准进行计算。各子目能否换算、如何换算都可依据编制说明确定。有的装饰工程造价人员随意修改劳动量和材料的数量, 从而提高成本。

4 结语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相对欠缺, 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亟待改进,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提高建筑界专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 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论进行研究, 就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进行探索, 具有相当大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朱雅琳.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D].济南:山东大学, 2012.

[2]项纯.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情况分析与借鉴[J].铁道工程学报, 2009, (03) :105-109.

[3]李跃军, 陈钢.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J].工业建筑2010, (S1) :1071-1075.

[4]刘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分析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 2010, (10) :109-114.

阶段分析理论 篇6

1 期望-成本-收益模型的构建

笔者将旅游地生命周期依次划分为热情阶段、冷漠阶段、厌恶阶段和怨恨阶段。在假设中通过发展期望、实际收益及其细分的数个特殊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1。

在上述假设变量的基础上, 笔者构造了期望-成本-收益模型。笔者设法确定自身期望、社会期望等6个外生变量的影响系数, 并代入模型以期得到旅游景点所处的发展阶段。笔者提取了上述6个因子, 其载荷普遍在0.6以上, 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

经数据处理, 确定的各细分变量影响参数如下:a1=0.67, a=0.19, a=0.15, b=0.45, b=0.36, b=0.20。影响系数K为0.52。由于调研样本限制, 参数M1、M2尚不能确定。经过对反应居民对当地旅游业态度的问题数据的处理后, 当置信度为0.8时, 居民态度的均值为3.716 7, 处理后为-0.716 7;置信区间为[-3.836 0, -3.597 4], 处理后置信区间为[-0.836 0, -0.597 4], 尚处于热情阶段, 因此其发展还在上升期。

2 结论

在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三项影响地区居民感知的关键因素中, 社会成本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旅游建设带来的良好社会收益。而由旅游开发带来的传统文化破坏同样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虽然考虑到当地年轻化的人口结构, 在短期内这一问题也许不会制约其发展。但是从长远看, 一处旅游目的地缺少了文化财富, 就缺少了长远发展的动力, 终究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

参考文献

[1]Weight P D.Place attachment and public acceptance of renewable energy:A tidal energy stud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 (131) :336-343.

[2]高维忠.区域旅游业发展居民满意、期望与态度关系研究——基于粤北生态发展区城乡居民样本的SEM实证分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 (61) :51-55.

[3]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兴亚.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安徽省金寨县案例研究[J].南方金融, 201 (52) :64-67.

阶段分析理论 篇7

雅克·拉康 (Jacques Lacan, 1901—1981) 是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哲学家, 是20世纪继弗洛伊德之后在精神分析领域内又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者。他于1936年提出“镜像阶段”这一理论概念, 试图通过镜像理论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并且认为从笛卡儿开始的作为西方哲学思维起点的“我”, 包括弗洛伊德发现的非理性“本我”并不存在, “我”事实上是他者 (other或Other) 的永久异化, 是人把他者的东西误认为自身, 从而得出人的自我意识是外界他者对我的建构和奴役, 人永远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的结论。

拉康理论体系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 是随着结构主义的兴起, 将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相结合的产物。通过“镜像阶段”理论和主体心理结构理论, 他从哲学的高度建立起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由此, 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开始, 经过荣格、霍妮直到拉康, 已经走出最初的医学领域, 而成为一门专门的独立的精神分析哲学。同时,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更是走出了精神分析学这一狭窄的圈子, 深入到文学、哲学等领域, 深深地影响了后现代主义思潮。

二、“镜像阶段”理论

拉康的“镜像阶段”论涉及多方面的论题, 但其主题则可个“梦”的产物, 他随着作品的完成而清醒过来, 自问道:“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我们要往何处去?”

高更极为厌恶巴黎生活, 认为西方文化与“人类感情”脱节, 工业化的社会使人类涌向一种道德精神上不完整的生活, 高更曾写信给丹麦的妻子说:“巴黎的事愈来愈糟糕。大家都认为, 摆脱当前困境的惟一出路是战争。”他又说:“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 战争会突然爆发的;那时许多职位都要空出来, 那时我们这些没有死去的人的日子就过得轻松些。”13为了寻求解脱, 高更希望有一个“原始、质朴”的生活环境, 在那里他不必为生活所愁, 他想到了那些食物长在树上, 甚至衣服亦非必需品的热带岛屿, 1891-1893年他去了塔西提, 并于1895年长久地在南太平洋定居。

高更并不否认自然, 他的绘画也并没有脱离客观物象的存在, 只是在“摹仿”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高更也不完全忠实于自然, 而是选择加入主观想象和情感, 描绘一个表象世界之下的“真实”世界, 这种“真实”是情感的真实, 他作品中的异国情调和所创造成的象征手法也对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注释

1.[英]赫伯特·里德.现代艺术哲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1999年4月.145页

2.[美]约翰·雷华德.后印象派绘画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2002年11月.186页

3.[美]约翰·雷华德.后印象派绘画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2002年11月.254页

说是讨论镜像对于人类主体的自我之形成的构形作用和“镜像阶段”所体现的主体发展的时间辩证法这两个方面。

(一) 镜像对于人类主体形成的构形作用

婴儿成长期的6至18个月为“镜像阶段”, 这期间婴儿首次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形象, 他认出了自己, 发现自己的肢体原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起源于比较心理学的一个事实。即“对于一个猴子, 一旦明了了镜子形象的空洞无用, 这个行为也就到头了。而在孩子身上则大不同, 立即会由此生发出一连串的运作, 他要在玩耍中证明镜中形象的种种动作与反映的环境的关系以及这复杂潜象与它重现的现实的关系, 也就是说与他的身体, 与其他人, 甚至与周围物件的关系。”

这个自我认出的瞬间经历了三个步骤:首先, 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 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稍后可以区别镜像与自己的身体;最后觉察出镜像是自己的, 并不断为这一发现而欢喜。而这一神秘的瞬间, 是一种自我认证、自我确立的标记。拉康称这个瞬间为“镜像阶段”, 并且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最初写于1936年, 1949年复予修正的演讲稿《作为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像阶段》一文中, 拉康对这“镜像阶段”这一术语作了如下详细的阐述:“‘镜像阶段’发生在6到18个月的婴儿生长期, 在这个阶段中, 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 他虽然还不会说话, 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达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 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 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 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这个镜中映象给了他全面的映象, 使他能把昔日破碎的断片连缀成为一个整体, 从而取得自我认证。不难看出, 婴儿这种想象控制能力的获取是以成像认同为基础的”。

拉康把它作为保证自身连续性、统一性的心灵母体描绘出

4.[美]约翰·雷华德.后印象派绘画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2002年11月.592-59页

5. 钟肇恒.象征主义的艺术[J].摘自造型艺术研究.1982.5.83页

6.[美]Erschel B.Chipp.现代艺术理论[M].远流出版公司.台湾.2004年6月.191页

7. 钟肇恒.象征主义的艺术[J].摘自造型艺术研究.1982.5.83页

8.[美]约翰·雷华德.后印象派绘画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257页

9. 张敢.欧洲19世纪美术 (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89页

1 0.[美]Herschel B.Chipp.现代艺术理论[M].远流出版公司.台湾.2004年6月.99页

1 1.[美]Erschel B.Chipp.现代艺术理论[M].远流出版公司.台湾.2004年6月.99页

1 2.[美]Erschel B.Chipp.现代艺术理论[M].远流出版公司.台湾.2004年6月.106页

1 3.[美]约翰·雷华德.后印象派绘画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106

孙晓昕, 硕士, 研究方向为中外美术史, 现为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教师, 讲师。

杜美易, 辽宁省金融职业学院, 助教。

来。与这种“我”分离, 把镜像置于自身无法知晓的外部场所, 这虽是视觉层次的, 但对“我”来说, 却把自己的起源让给他人, 就像被他人吞没那样寄托自身的命运。“拉康理论中上述对另一方的仿同并非只是儿童时期的一个短暂阶段, 它是每一个个体在发展中的组织原则。这种自我认同的现象时刻存在并随时间因自我之外的空间的游移不定而发生认同对象和认同效果的变化”。

镜像阶段就像是一种符号纸版, “自我”即以其最初形状集中到这一纸版上。其时, 它尚未在与“他者”视为同体的辨证法基础上客观化, 同时它在世界上作为主体的作用由于言语之故尚无可能。因此, 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 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

(二) “镜像阶段”体现出来的主体发展的时间辩证法

对拉康来说, “镜像阶段”是主体发展中的一个体现了时间辩证法的、预期和回溯相交织的时刻, 在此拉康借鉴了海德格尔的时间论。

海德格尔对时间的看法不同于通常的时间观念。人们通常把时间表象为过去、现在、将来的连续一维体, 而海德格尔则提出了将来、曾在、当前的时间三维。在时间三维中, 海德格尔赋予了将来以优先地位, 他认为曾在源自将来, 当前亦源自将来。于是, 拉康在《对自我的一些反思》的演讲中, 把主体对“虚幻的统一性”的不断的“寻求”与海德格尔的“被抛的存在”联系起来, 用他的话来说, 这种被抛的存在“是人类特有的悲剧性的命运”。从海德格尔的时间论来看, 拉康的“镜像阶段”就很难说是一个“阶段”的问题, “镜像阶段”是从“将来倒计时的”, 也就是说, 在生理解剖上尚处于前成熟期的幼儿主体已陷入了先行的将来之中, 他在镜中预期到自己的成熟的理想形象, 并在此想像的预期中形成了虚幻的异化身份, 而正是此身份影响着主体的整个心理发展。对此詹妮·盖洛普解释说:“镜子阶段是一个决定性时刻, 不但自我从这里诞生, ‘支离破碎’的身体亦由此产生。这个时刻既是往后时间的溯源, 也是先前事件的根源。通过先行它产生将来, 通过回溯它产生过去。”

(三) “镜像阶段”理论在拉康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拉康的学术历程应该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从事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学研究的初级阶段 (1926—1936) ;2.提出“镜像阶段论”等理论的发展阶段 (1936—1953) ;3.在“回到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创建具有独创性理论阶段 (1953—1964) ;4.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把精神分析学推向后现代主义阶段 (1964—1981) 。“镜像阶段论”是拉康结构精神分析学的出发点, 它是关于主体心理发展最初的一个阶段。

“镜像阶段”理论是指拉康发现自我人格觉醒和确立的过程。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的活动是一种识别作用。拉康由“镜像阶段”的理论又引出了关于个性或人格的想象、象征和现实三个层次的学说, 并且吸取现代哲学和结构注意语言学的最新成果, 构建了完整的主体理论。由此可见, “镜像阶段”理论在拉康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三、“镜像阶段”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 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1.主体消失;2.深度消失;3.历史感消失;4.距离消失。在这四个基本特征中, 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主体消失。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正是后现代主义这一根本特征的滥觞。

“镜像阶段”理论通过一面镜子, 将自我一分为二, 自我分成了“现实之我”和“镜中之我”。“现实之我”急欲完成自我的身份认证, 于是把“镜中之我”误认为真实的自我。实际上, “镜中之我”根本就不是真实的自我, “镜中之我”是他者的镜像。“现实之我”在自我的身份认证上已误入歧途, 误把他者的镜像作为自我。“拉康‘他者’理论的目标是声张他性, 而声张他性必然意味着解构主体”。

这一论证体系的确立, 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深远:

一方面, “镜像阶段”理论通过一面镜子, 将自我分裂开来, 揭示了自我的虚幻性。自此, 传统西方哲学中始终是以统一形式出现的自我, 被拉康所解构了。主体消亡了, 自我被撕裂了, 自我实际上披着他者的外衣, 真实的自我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是以“反中心论”自居,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指出自我是分裂的, 从根本上消解了“自我中心论”, 为后现代主义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极富盛名的解构主义开创者——德里达在他的主要论题中认为:西方思想家相信存在就是在场, 因而产生了误解。实在本身是一种延异 (德里达的新词) , 一种自由的游戏。在这个层面上, 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同一性, 同一性是思想和语言本质的简单构造。德里达认为, 在延异的层面上, 没有同一性, 没有自我包含在场, 没有固定的意义。

同样的,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另一位大师级的人物——萨特也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中宣扬:“存在即是虚无”这一论调。以上两位大师级人物的观点, 很明显地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因素。

另一方面, “镜像阶段”理论通过一面镜子, 很微妙地解释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自我在“镜像阶段”理论的论述下, 实则本身已成为了一面镜子, 在这面镜子上, 反映出的是他者, 自我已经沦为他者的镜像。自我在身份认证的过程中, 极力想摆脱他者的影响, 但是由于镜像作用的存在, 自我在身份认证的过程中, 摆脱不了他者, 他者将自身的形象施加于自我, 给自我披上了他者的外衣。自我分裂了, 自我在主体性上产生了“自我”与“他者”的矛盾, 自我在内在上, 想要完成自我的身份确认, 想要构建一个独立的自我, 可是在外在表现形式上, 表现的却是他者施加于自我的形象。由此, 拉康揭示出了自我并不具备一个完整、统一的主体性, 自我本身也是一个矛盾体。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萨特的存在主义深受此影响, 萨特提出著名论点:“他人即地狱”, 他认为他人的存在造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世界分裂,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永远存在的。如果拘泥于他人的注视, 过于注重别人的评论, 那就会成为别人的受害者。“他人即地狱”由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引申出来, 并且萨特作了进一步的深化, 指出自我与他者要保持相当的距离, 不然自我极易成为他者的镜像, 成为他者的一面镜子。

综上所述,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消解了“自我中心论”, 揭下了自我的神秘面纱, 认为自我也是矛盾的构成体, 不具备完整的、统一的主体性, 自我也可以分解。这一大胆的理论无疑为后来的解构主义、存在主义等一系列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论保障, 促使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大师们更深入地剖析乃至解构“我”。可见,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不愧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先驱。

作者简介:

播学院文艺学08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

摘要:拉康是20世纪精神分析领域内的又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者, 他所提出的“镜像阶段”理论是拉康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本文试图通过对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做一个梳理,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根本特征便是主体消失, 由此, 探讨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滥觞。

浅议现阶段运动训练周期理论 篇8

目前对于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研究,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 对训练周期理论在新时代下的适应性提出质疑。正如上述所言, 目前对于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周期理论”持有的科学依据、“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中的普遍性意义、“周期理论”在当代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对以及对“周期理论”是否适应赛制的发展。第二, 不同运动项目训练周期的结构与划分。赵继斌通过对训练周期的结构、类型及其功能的探讨, 论述了不同类型的训练周期的结构及其功能不同[1];许琦通过对年龄组游泳运动员两个相邻比赛之间的小周期训练的负荷及调控进行了研究[2];梁殿乙就我国职业足球队小周期训练结构构建进行了思考, 认为小周期训练是职业足球训练的核心, 训练过程的完整性是通过一定的结构来保证的, 科学构建小周期训练结构是职业足球训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须晓东通过对江苏高校高水平乒乓队训练情况的观察和分析, 认为乒乓队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应以周期划分理论、周期安排原则和竞技状态发展的规律性为基础, 应围绕高校的年度最重大比赛, 把周期划分为相应的三个训练期准备、比赛和过渡期[4]。

从目前有关“周期理论”的现状来看, 主要集中在训练周期结构的研究上, 缺乏对训练周期的生理研究。这也正是目前“周期理论”遭到人们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马特维耶夫周期训练理论的研究

经典训练理论——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训练周期”是由前苏联著名学者马特维耶夫 (Matwe-jew) 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提出来的。他认为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是一个带有周期阶段性特点的过程, 即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他根据这一特点把竞技状态获得的过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3个时期, 并将之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同时, 他又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在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上各异的训练理论。比较典型的有, 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不同比例关系以及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安排等理论。该学说不仅对苏联, 而且对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的竞技体育训练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直到目前它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周期理论实际上是年度训练计划的安排。Matwejew周期理论的主要思想核心是以年度为时间单位, 划分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3个训练周期。并以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在不同训练周期的安排比例为特点, 即:在准备期以训练量和一般身体训练为主, 在比赛期以训练强度和专项训练为主构成了他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全年的比赛安排呈现出单高峰的特征。

马特维耶夫是前苏联现代体育理论的首席专家, 是国际体坛的理论权威之一。周期性训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训练过程的控制, 是由不同层次的训练周期组织实现的, 而小周期又是最基本的环节, 它是构筑大周期等更进一步训练的基础。

唐月香研究认为, 周期训练的基本原理仍是现代运动训练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学校业余训练应在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 根据现代周期训练的发展规律, 灵活运用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5]。20世纪70年代初, 不少国外专家和学者就对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提出了质疑。沃罗比耶 (俄, 1971, 1977) 指出, 为什么先用大的负荷量和较小的强度打基础, 到比赛前再用小运动量和大强度?这种转换是不可信的[6]。Tschiene (1980, 1985, 1991) 分析了大运动量的训练设想, 并认为:从1965年以来, Matwejew不顾现代竞技体育实践的进步和科学知识, 特别是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 并没有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周期理论, 使得这个理论明显地落伍于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7]。Vemhoshanskij (1985, 1998) 对Matwejew的周期论进行了全面激烈的抨击, 他在“运动训练周期论在高水平竞技体育中的终结”一文中指出, 一个训练系统的建立依据不是在逻辑和经验基础上, 而是更多地借助于生物学的知识。Matwejew的周期论不适合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特别不适合球类、耐力性项目、体操及在田径中的快速力量性项目等[8]。

3 小周期训练理论的研究

小周期训练是职业足球训练的核心, 训练过程的完整性是通过一定的结构来保证的。中外职业球队小周期训练过程的比较表明, 我国职业球队竞赛期内训练程度不够是我国联赛水平低的症结所在, 因此, 科学构建小周期训练结构是职业足球训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9]。训练和恢复在训练进程中表现出周期性。训练负荷和机体恢复重建的交替变换循环, 可以在不同层次上观察到, 最基本的环节是小周期。

小周期是训练过程的基本环节, 是叠加效应和超量恢复最基本的结合环节。以训练课为单位, 第1次课可以是速度力量性课;第2次课可以是耐力性的;第3次课衔接第一次课的良性痕迹效应, 又可以是速度力量性的;第4次课, 又可以是耐力性的。不同性质的训练, 所引起的体内能量物质的恢复是非同时性的, 可使之交错结合在一起, 以争取更好的叠加效应。最后经过积极休息, 实现整个小周期的机体总的工作能力的超量恢复[10]。一般地说, 小周期由叠加效应阶段和超量恢复阶段二个阶段所组成, 表现出一种辩证发展的关系, 经过小周期各次训练课的效应叠加, 然后出现超量恢复, 实现总的工作能力的提高。

4 板块结构理论的研究

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已经无法解释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在分析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不足之后, 引出了训练周期最新的“板块结构”理论, 通过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反思和对世界优秀运动员训练经验的总结, 有关学者提出了训练周期的“板块结构”理论, 这无疑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是一个大促进、大飞跃[11]。我国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在教练孙海平的指导下, 开创性地应用了“板块结构”理论, 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的优异成绩取得了110 m栏的金牌, 并平了世界记录[12]。刘翔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是先进训练理念和科学训练方法的结晶, 他的成功为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对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在准备期中平行发展多种身体素质, “板块结构”则集中在3~4周内有选择性地确定较少的需要达到的训练发展目标 (不超过2个) , 使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 接受单一的或是两个比较大的训练刺激, 并且便于在每个训练板块中通过身体素质、比赛结果和生理、生化医学指标检验训练效果。3~4个这样的板块构成了单个训练阶段, 同时在年训练周期中通过较高的训练负荷完成训练目标的转换, 完成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准备, 完成各项赛事的检验, 而这就是“板块结构“的核心思想”。“板块结构”理论是以提高训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的一种训练周期理论, 其理论依据是建立在身体素质与专项技能密不可分的“一元论”基础上。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提出年度训练计划安排, 在当时极大地推动了运动训练成绩的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竞赛制度的变化, 其理论已不能适应和满足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要求。理论界通过实践证明:训练周期的“板块结构”理论更能体现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优越性和实效性, 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融合更加完美, 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选择更加科学、精确。

5 小周期板块理论的研究

小周期板块理论是小周期训练与板块结构训练的有机结合。以小周期板块理论为导向, 朱宏朱杰[以南京财经大学15名现役男子篮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 在为期15周的体能训练实验中, 经过各个身体素质板块的针对性训练后, 代表各项素质的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显著;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快攻成功率、投篮命中率、抢断数、防守成功率等技术指标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在体能训练实践中并未造成实验对象的机体过度疲劳和损伤。表明以小周期板块理论为指导制定的各项素质板块训练计划对于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的训练是成功的。小周期板块训练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训练周期模式, 在训练周期特点上与传统训练周期有着明显的区别, 它是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在当前训练实践下的扬弃, 是传统训练周期向着精细化、应变化方向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继斌.试论训练周期的结构、类型及其功能[J].湖北体育科技, 2002, 21 (3) :318-320.

[2]许琦.年龄组游泳运动员在两个相邻比赛之间的小周期训练安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24 (1) :121-123.

[3]梁殿乙.关于我国职业足球队小周期训练结构构建进行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0, 1:32-34.

[4]须晓东.江苏高校高水平乒乓队年度训练周期的思考[J].体育世界2006, 2:56-57.

[5]唐月香.现代周期训练理论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学校业余训练影响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 19 (2) :70-73.

[6]李庆, 彭立刚.现代竞技体育发展对传统训练理论的挑战和创新[J].体育科研2004, 25 (6) :49-51.

[7]Israel, S.:Konkurrenzreakyionen bei hochgadiger Faehigkeitsaus-praegung[J]Sportwissenschaft.1991.4:337-353.

[8]verchoshanskij, J.W. (1998) Das End der Periondiserung dessportlichen Trainings im Spitzensport[M].Leistungssport.1998.28 (5) :14-19.

[9]梁殿乙, 夏永胜.关于我国职业足球队小周期训练结构构建的思考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 2000, 1:32-34.

[10]刘卫, 高诺.马特维耶夫“发展性训练作用”理论与小周期训练[J].滨州师专学报1997, 13 (2) :86-88.

[11]倪俊嵘, 杨威.从运动训练周期的“板块结构”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 25 (2) :60-63.

阶段分析理论 篇9

飞行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和干扰, 不会总是一个固定模式, 必然会遇到多变的情况。遇到突发情况, 机长是否有能力带领机组沉着应对, 合理分配任务, 机组成员间能否服从指挥有效配合, 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关键。通过表1不难看出, 飞行中人为原因导致的事故征候超过了机械原因, 可见人的因素对飞行安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人的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飞行学员在飞行员养成过程中不间断的接受情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可有效降低人为差错, 保证飞行安全。在飞行员地面理论学习阶段, 通过机组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 可初步建立情景意识的雏形, 结合理论教学、模拟飞行训练、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 可不断提高飞行学员的情景意识, 锻炼飞行学员的决策能力和应激能力, 为他们在日后的飞行训练和航线飞行的安全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1 情景意识

情境意识 (situation awareness, 简称SA) 是航空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米卡·安德斯雷博士 (Dr.Mica R Endsley) 将其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于环境要素的感知、对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对其未来状态的预测[2]。根据Endsley的理论, 情景意识可分为感知、理解和预测等三个阶段。Endsley对这三个阶段分别定义, 其中, 感知是指可以认识到身处环境内的有效信息;理解是对获取到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预测是周围环境将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预测。

2 机组资源管理

情景意识是机组资源管理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主导作用。

机组资源管理 (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简称CRM) 指机组有效地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信息, 设备, 以及人力资源) , 识别、应对威胁, 预防、觉察、改正差错, 识别、处置非预期的航空器状态, 以达到安全、高效飞行目的的过程。

飞行学员地面理论课阶段通过机组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 了解机组处境意识的内涵, 如何对抗注意力分散、如何更有效的进行驾驶舱交流、如何分合理分配驾驶舱工作负荷、如何制定科学适用的短期策略、如何掌握驾驶舱领导艺术、如何分辨不同管理方式的CRM行为特征等方面内容, 形成处境意识的雏形。

本课程建设将大胆尝试对学生进行驾驶舱处境意识培养的训练, 引进国外航校的先进培训理念和成型的培训方案, 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 深入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更多地采用课堂讨论、课堂交流的开放型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参与热情, 将班上的同学分成数个学习小组, 选派组长, 每周布置不同的学习讨论主题, 跟进学生的讨论结果, 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并记入考核成绩, 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做法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从书本上学到知识, 更能掌握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自我发展的工作方法。与此相适应, 考核方法不再简单地以卷面成绩、出席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进行加减法, 而应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掌握情况。这种分组活动的授课方法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 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及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景意识的培养

教学手段上, 笔者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 大量搜集制作视频音频资料,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进一步完善充实现有多媒体课件,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请学生充当助教角色, 对课程的完善提出建议, 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试题资料库, 在此基础上, 逐步构建并完善网络化教学环境。通过搭建课程平台, 给了学生更多的自学机会和思考的空间, 并利用这个平台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 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作业的布置分为书面作业和口语作业两种, 在上课时间或网络平台提交, 教师给予相应评价意见。作业有中英文两种, 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要, 同时也方便授课教师掌握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口语作业分为个人展示和团队展示两种, 即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也引导学生适应团队协作的工作方法, 为日后的团队工作奠定基础。

结合笔者执教经验, 在授课环节中发现飞行学员在地面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身的情景意识:

(1) 不断学习和累航空领域各种知识, 找到学科间的联系。认真学习航空气象、航空地理、空气动力、飞行操纵、飞机构造、飞行运行、法律法规、空中交通管制等课程, 只有储备了足够丰富足够完整的知识, 才能在特殊情况发生变化时进行全面分析, 得出最佳方案。

(2) 结合飞行模拟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富有针对性的决策方法。

飞行模拟器, 从广义上来说, 就是用来模拟飞行器飞行的机器。它是能够复现飞行器及空中环境并能够进行操作的模拟装置通过操作飞行模拟器, 学生可以真实体验飞行感觉, 建立情景意识, 通过实践操作更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 并能做到活学活用。模拟器训练课程的常态化开展是全面培养情景意识的重要手段。模拟器为提高飞行学员情景意识起到积极作用, 在仿真环境下, 对特情进行处置在很大程度上训练了飞行学员的应激能力。因此, 飞行学员在实习环节应尽可能多的接触模拟器, 并完成特情的训练科目。

(3) 研究案例, 善于思索。飞行中的每个环节都将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平时学习接触的大多是在正常逻辑程序下的飞行操作方法, 要想更多获取特殊情况下的情景意识, 学习别人的飞行案例不失为一个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善于思索, 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以相同情景为背景, 思索自己应作出如何反应和操作。

4 结束语

飞行安全是航空领域永恒的主题, 飞行员情景意识的培养贯穿飞行训练及航线飞行始终, 具有较好的情景意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差错, 保证飞行安全。飞行学员在地面理论课学习阶段, 如能通过机组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建立较好的处境意识, 对他们未来职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S

参考文献

[1]http://fn-fs.ceair.com/cms/20120913123533_2012[OL].

上一篇:本地信息管理终端下一篇:化学中的演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