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治理

2024-05-17

非正式治理(精选5篇)

非正式治理 篇1

摘要:产业集群已经成了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形态, 本文对产业集群的正式和非正式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产业集群,正式机制,非正式机制

目前关于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 并且都是借鉴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理论。在研究产业集群的治理机制过程中, 同样存在着具体的机制。但目前的研究都是基于这种网络组织已经高效运转为前提的, 并没有考虑到产业集群这种松散的网络组织建立时那种所谓的契约联结的特殊性。在产业集群组织结点结网时, 结点之间的契约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新古典契约, 而非关系性契约。因此, 在结网时往往使用三边规制结构, 因为双方对彼此的信誉互不了解, 暂时缺乏信任基础, 第三方的仲裁是必要的。网络组织结点结网以后, 随着结点间信任程度的增加, 三边规制将过渡到双边规制。双边规制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是关系性缔约活动, 这种契约具有长期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的阶段性特征。在产业集群组织创建时, 主要采用正式治理机制, 即新古典契约的三边规制。而在产业集群组织创建之后采用的更多的是关系治理机制, 即关系型契约的双边规制。

新古典契约的三边规制是通过书面合约形式所决定的可观察的规则或通过权力和所有权等正式职位所决定和执行的规则, 这种治理机制也可称为正式制度安排;而关系型契约的双边规制是指通过社会关系所形成的治理机制, 它是社会关系所衍生出的隐喻, 因而不可能通过书面合约获得, 也不必通过正式职位来制裁, 可以称为非正式制度安排。

一、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的正式制度安排

对于一种松散的网络组织而言, 其治理机制中的正式制度安排是指通过某种权威来保障在产业集群内部制度的执行, 通常通过正式的契约或者明示的法规等来保障制度的运行。同非正式制度相比, 其法律上操作性较强, 可以弥补非正式契约的不足。正式契约往往以明确的法律、制度和组织规范来对成员产生约束力。这种制度安排在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建立之初尤为重要。

从目前的研究文献中可以发现, 现存于产业集群中的正式制度安排一般包括法律、合约以及政府机构等。法律是一切市场经济活动的保障, 合约也是需要通过法律来维护。

各级政府机构的相关政策也可以成为集群组织治理机制中的有力制度形式。产业集群区域的政府部门不仅担负社会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的职责, 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的适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 以规范集群组织成员的自利行为、纠正其机会主义倾向。产业集群组织中, 合理的制度分割行为可以实现对集群组织中机会主义的有效治理。例如,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 对新进入企业的环保标准、所属行业、投资规模等进行合理的准入性规定, 从而就侧面提高了产业集群组织的准入门槛, 并增加潜在违约成员的机会成本。这实际上也就等同于让新加入者为集群互补生产要素的专用性资产变相缴付组织保证金, 分担了高专用性资产被“要挟”的风险。再例如, 政府部门可以倡导、推行集群内部的成员信用评级体系, 籍此进一步降低集群的交易风险等。

二、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非正式制度是集群组织治理的主要作用方式, 来自于组织间的非正式契约。产业集群中存在大量的非正式契约形式, 并以非正式契约下的制度安排来协调集群组织内部的不同主体, 降低主体的寻租行为倾向。集群组织治理的非正式契约主要包括下述四个方面。

1. 集群内组织间的信任是集群成员稳定性的基础。

组织间信任连接着集群组织内的各方行动者 (组织成员) , 有效促进成员之间的高效协作与有序分工, 使得集群组织能够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效率优势, 从而增加整个集群剩余总量, 也确保了集群组织参与者的个体收益增加。

2. 集群成员的声誉则是一种“集群记忆”。

它为内部成员所接受并密切关注, 良好声誉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资本, 而任何不良声誉都将迅速在集群内传播, 舆论的压力使得违约者被置于整个组织的对立面, 并致使违约者在组织内部失去继续存在的信任支持。

3. 集群内交易规范是集群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潜规则。

最常见的交易规范是交易方式选择、交易习惯等等。这些规范的形成提高了组织内交易的频率和速率, 并可以大大提高组织整体的运作效率。交易主体间的惠顾关系通常是存在配套、服务关系的集群成员之间。惠顾关系的形成往往基于彼此技术上的共享或者对某些规范、标准的共同遵守;惠顾关系一旦形成往往能够有效地增进成员信任, 并使得双方利益的共同提升。

4. 集群内俱乐部规范是一种半正式的契约形式。

该规范对于交纳会员费的成员而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对非俱乐部会员没有压力。但俱乐部规范有可能会影响集群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因为俱乐部的形成可能代表了一种组织内部规范化的力量指向。常见的俱乐部形式有行业协会、行业中介机构等, 江浙一带比较成功的产业集群, 其内部的行业协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总之, 产业集群内部诸多形式的非正式契约的存在使得组织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并通过这些非正式契约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 维持产业集群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B.A.Lundvall, Innovation, growth and social cohesion[M].Cheltenham:Edward Elgar, 2002

[2]Jones, Candace, William S.Hesterly.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04

非正式治理 篇2

**保险公司

***

退保,也称解除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提出解除合同或保险人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或合同约定解除保险合同。它包括犹豫期解除保险合同、投保人解除保险合同和保险人强制解除保险合同。退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退保仅指投保人退保。本文探讨的是指狭义的退保中的犹豫期外退保。

自1992年美国友邦在上海的进入,保险代理人制度在中国大陆建立起来,截止2011年末代理人队伍仅有效持有保险代理资格证跟保险公司签订代理合同的人数已达300多万。代理人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寿险的的迅猛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由于代理人制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代理人制度存在组织管理不严密,缺乏约束力;代理人自身的素质不高,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而带来的过分追求业绩、佣金,存在夸大保险利益,隐瞒退保损失等销售误导现象。代理人的销售误导行为,为日后退保留下了隐患。另根据保监会披露的数据看,绝大多数寿险公司均以长期险种居多,因此提高和确保保单继续率是确保经营稳定、永续经营的基础。当退保率高于公司精算预定的限额时,则会出现退保风险,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和声誉,严重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认真统计、分析、监控公司退保情况,统计、了解客户退保的原因并积极制定相关防范对策,对提高公司信誉、稳定经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保险**分公司20**年年中进入**寿险市场。根据财务部提供的近年来的退保率数据看,20**年1-6月累计退保率为1.30%,20**年1-6月累计退保率为1.21%,20**年1-6月累计退保率为1.67%。分渠道来看,个险20**年上半年退保率为1.30%,20**年上半年为1.26%,20**年上半年为2.75%;银保20**年未开通,20**上半年退保率为1.4%,20**年上半年退保率为2.08%。从退保的险种类型看,主要是分红型保险。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客户退保的原因主要依次为经济原因、分红保险红利低于预期、业务员的自保单和人情单、不了解保险且受负面影响、对服务不满意等。而从柜面接待前来退保和通过电话回访的统计来看,一些所谓因个人经济原因、分红险分红太低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业务员在推荐时夸大或过分描述了保单利益,即存在销售误导。但由于自己当时没能认真阅读保单,也没法看懂条款或因是熟人介绍的碍于情面不方便推脱或追究责任,或后来的分红远远低于自己心里预期而选择中途退保。总而言之,销售误导的行为在一定程度是客观存在,特别是存在诸如:投保单非投保人亲笔签名、投保提示签名与投保单签名不一致、分红险分红提示语录非投保人签名抄录、产品建议书非投保人签名等销售误导现象的存在,为公司非正常退保留存了严重的风险隐患。

一、客户犹豫期外退保的原因分析

(一)因个人经济原因而退保

通过分析公司对退保客户的回访资料,有70%以上的退保是出于经济原因。首先是投保时缺乏理性,投保义务缺乏完全了解,保费支出超出客户的实际承受能力,有的甚至达到年收入的60%以上,按寿险核保理论测算,保费所占收入的比例高于20%时容易发生退保;其次是客户投保后支出发生重大变化,比如患重大疾病、买房、子女出国等;再次是投保后原来的一些收入情况发生显著变化,比如生意亏损、经营受挫、投保人身故或丧失经济能力等。但在对一部分亲自到柜面办理退保的客户那了解,因为个人经济原因退保只是一个借口,真正原因是由于业务员是熟人推荐的,业务员在推荐时描述保单有多好多好,谁谁也买了,即存在销售误导。但由于自己当时确实也没能认真阅读保单,也没法看懂条款,又因是熟人介绍的,碍于情面不方便推脱或追究责任,后来的分红远远低于自己心里预期,在公司通知交续期时,想想还是最终选择了中途退保。

(二)因分红保险实际分配红利远低于建议书演示或心理预期而退保

公司以分红险为主,销售情况看,分红险已成为近年来寿险公司主推产品类型,分红险一只独大,推动了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但由于近年投资市场、股市给力,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不理想,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且受中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影响,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普遍不高。实际分配的红利比举例演示的少,与保险消费者心里预期的目标低,而保险消费者对红利的来源和分配等不了解,致使保险消费者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红利暂时出现较低而急于选择自身损失选择中途退保。调研也发现,客观存在部分业务员在推销时过分夸大了分红,在说明产品建议书时,未能向保险消费者说明建议书所列举的高、中、低演示仅是假设,分红具有不确定行。不仅如此,部分业务人员存在仅拿高档讲解并暗示客户是有高档的情况是有保障的。而大多数客户对保险公司的分红有较高的期望。当遇到市场经济、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全球经济遇到困难,分红出现低于产品建议书演示的情况时,客户就难以接受,难以冷静对待出现的客观事实,急于选择退保。

(三)因是保险业务员的自保单和人情单犹豫期后的退保

这里指的自保单是指业务员本人作为保险关系人非以获得保险保障为目的而投保的保险单。人情单是指投保人无投保需求而为了顾及业务员的情面而投保的保险单。自保单和人情单往往在业务员完成《基本法》考核或业务奖励方案后中途退保。在代理人制度中,最核心的就是针对业务人员的《基本法》,《基本法》对业务人员的薪酬、职级、福利保障做了明确规定,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涉及业务的利益关系,包括间接利益、职级变化。一些业务人员在发展业务时不是精心培育市场,没有一定持续的拜访量,有时为了达成当月公司业务激励方案或《基本法》附加利益或达成考核时,在短时间内找不到真正客户时,就选择了自己投保或求助亲戚朋友的帮助办理了人情保单。由于这些保单不是真实的需求,往往还没到交费义务的完成,就会因为没有继续交费能力、离职等原因而中途退保。另外也存在业务单位为了达成阶段业绩奖励目标采取行政手段下达业绩指标。为了完成任务或达到公司奖励的业绩奖励指标,部分业务员存在在不得已或为了团队荣誉而非本意地购买自保单和拉人情单。

(四)因不了解保险且受负面影响而退保 这更多表现在银保渠道,一些银保的客户在投保时有些随意或盲从(这其中不排除银行柜员存在销售误导的行为)。一些客户把银保产品当作银行定期存款,认为中途支取顶多按活期利息计算,本金不受影响。而听柜员介绍,分红比较客观,关键是本金有保障还有意外保障不用花钱。但看到媒体一些关于业务员的负面宣传和媒体对保险事件负面报道的影响,有受骗上当的感觉,因而选择退保;一些客户由于对保险的不充分理解,不能理性地认识保险的保障作用,由于短期里没有从保险中获得直接利益,觉得没什么意思而退保;也有些客户由于受到同业业务员的唆使对投保保险公司心存顾虑,担心自己的保险利益得不到保障或担心公司经营不善,到时投保保险公司兑现不了而选择中途退保。

(五)因对服务不满意而退保

随着今年来监管部门、媒体、保险公司对保险消费者加强了保险权益的教育,更多的保险消费者对保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服务需求。因为保险公司服务不到位而后续又处理不当而引发客户退保的情况屡有发生。保险消费者对服务不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业务员的服务不满意。部分保险业务员在推销保险时对客户表现得非常热情,态度好,服务周到,承诺“您一个电话,保险的事我随时可找我。”由于个险长险保单往往前3年还有佣金,故部分业务员在有佣金的年份里对客户的服务还算可以。但也存在一些业务员客户保单犹豫期一过就对客户服务不冷不热的。特别是由于业务员离职后,客户那没人及时通知其交费,客户感觉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使客户产生了极大的不满。部分保险业务员过分夸大保险分红利益、过分夸大保险责任范围,在客户那口口声声、拍着胸膛承诺没问题,实际是存在误导客户的行为。一段时期后,当客户了解真实后,对保险业务员的推销服务和责任心便出现了极大不满。一些客户将对保险业务员服务不满发泄到对公司的不满,投诉公司、中途退保。

2、对公司理赔服务、续期服务不满意。由于理赔接待人员在客户办理理赔时存在态度和作风上的问题,即常说的“脸难看、话难听、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部分理赔受理人员存在接待客户时服务态度不好,理赔材料不齐全的未能一次性完整地将要求和标准告知客户,使得客户多次办理仍未办结。有的客服人员存在故意拖缓立案、查案、结案时间,拒赔不解释或解释清等现象。这些都对当事客户和客户的朋友带来对公司服务的不满,进而迫使客户选择所持有效保单的退保发生。同时,续期部门因续期保费交费提醒不及时、客户续期发票不及时送到、客户生日祝福遗漏等服务缺失或不到位问题也会导致客户退保。

二、高退保率(超过精算假设时)的对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严重影响公司的信誉和品牌,失去客户

客户产生退保的想法,多数情况下是对保险公司或保险产品产生不满或对因业务员的误导而不满,对预期失去信心。退保时还要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经营费用,往往以保单当时的现金价值退保,退保金多数情况下少于客户累计所缴纳的保费,这就加重客户对保险公司的不满,对于无法接受这个处理结果的客户就易引发客户在客户服务大厅大吵闹、向公司或保监局或保协进行投诉,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信誉和品牌,公司会因此失去了这个或更多的客户。即使有的客户接受了现金价值退保的处理结果,但他的不满情绪并没消除,他很可能会传递和影响到其他客户。据相关调查发现,1个对公司不满的客户很可能会对30个以上的公司潜在客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减少对公司不满的客户,可避免客户的流失。

(二)、将影响经营稳定,影响公司现金流,扰乱公司原定的财务安排和资金运用计划

大量的非正常的集中退保势必会给公司带来经0营风险,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现金流急剧减少,偿付能力下降。客户中途退保,特别是客户在投保初期的退保会造成首年支出的大笔经营费用无法收回或不能全部收回,退保时扣除的经营费也无法弥补这笔费用,公司经营因此而出现亏损。另外,大量的集中的退保将迫使公司准备大量的现金,破坏财务安排,中断资金运用计划。

(三)、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由于客户是中途退保,违反了合同约定,公司将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经营费用,用于弥补公司因退保造成的前期费用投入的亏空。通常以保单当时的现金价值退还客户,由于客户最终获得的退保金低于自己累计所交的保费自然会产出不满,如果客服人员态度上存在状况,那客户的不满情绪会升级并传递,结果将会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影响。对于公司而言退保不但损失前期保单,还会损失客户,还很可能会降低潜在客户。对于客户而言,中途退保会在经济上有所损失,在情绪上会不悦,对保险的看法会有所改变,会降低今后对保险需求。

三、有效降低退保率,防范化解非正常退保风险的对策

(一)加快经营转型,尝试营销体制改革,产品回归保险保障

分析了解了退保的主要原因,根据寿险发展的规律,公司应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特别是诚信道德素质,在增员选才时要有标准和底线,同时根据保监会的指导尝试营销体制的改善,提升公司业务人员整体素质。在对退保数据的分析中发现,从退保的产品类型来看,退保主要集中在分红型产品,传统保障型退保的量很少和占比特别低,因此在产品开发方面,应回归到保险保障上来。

(二)坚定并认真组织开展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

对于存量业务,建立退保风险动态监测机制。认真彻底开展销售误导自查自纠工作。对于存量风险认真排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开展整改工作。同时应建立健全集中退保风险应急预案,重点做好数据分析和动态监测工作,确定重点关注的地区、渠道和客户,如将交费额度高、新型产品、销售误导和权益不清问题件集中、联系方式无效、偏远地区、年龄偏大、缴费情况不佳的客户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对内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做好集中退保突发的情景演练,妥善处理非正常集中退保突发性事件。

对于增量业务,重点从源头抓起,加强业务人员法律法规的培训,规范销售行为。对今年退保案件的统计分析,结合近期调研发现,产生退保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销售误导现场的存在,普遍存在将分红型产品当成理财产品进行销售,过度夸大分红和保险利益,夸大保险保障范围,隐瞒退保损失等。投保单代签名、投保提示书代签名、产品建议书代签名、分红提示语录代抄录现象屡禁不止,退保风险极大。因此,公司必须制定完善的初审核保制度,加强投保单初审力度,同时严格落实客户100%回访,做好投保档案归档前自查登记制定,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化解退保风险。同时还必须强化和完善销售误导的处罚标准,敢抓敢管,下定处罚决心,绝不姑息。另外还应完善产品说明会管理制度,防范群体性误导行为、规范培训管理和宣传、行销辅助品的使用。

(三)提高入司门槛,加强品质管理,落实法律法规的培训,完善对代理人的管理。

以诚信、人品、道德为选才标准要素,完善保险代理合同,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提高人司门槛。加强对业务员的人司管理。完善品质管理办法,重点落实办法的执行。改变以往以营销技巧为主的培训模式,落实监管对业务员培训的要求,系统培训业务员的职业道德、诚信教育、保险知识和营销技能,全面提升业务员的综合素质。预防误导行为和损害客户利益行为的发生。对于离职业务员应与收展员一同回访其客户,向客户告知离职和后续服务交接事宜。收展员应核对客户信息,并业务系统信息核对确认。

(四)加强业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首先要加强初审和核保。加强对客户信息资料的审核,防止投保资料代签名。对于交费较高收入不匹配的客户,加强财务核保。评估客户的交费能力,把保费与收入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对于老年人作为投保人的,要进行投保风险压力测试。核保时加强保险利益、投保动机、健康状况的审核,防止客户的逆选择。

满意的理赔服务可提升客户的满意度,降低退保率。理赔要从对待客户的态度、处理时效等方面做得客户满意。续收部门因做好客户续期保费提前提醒、续期发票及时收到、客户生日祝福、客户保全理赔需求及时响应、必要时的亲自上门服务等各项客户需求工作。

非正式治理 篇3

关键词:农村社会治理,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功能,关系

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概述及消长

(一)正式制度的概述

正式制度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标或是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制度制定,是这些被正式公开确认与落实的全部制度总称,他的建立不仅需要强大的权力机构作为坚实依靠,在建立的过程中还需要以成文规范的方式进行颁布与实施,主要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契约、政策等方面。在实际的农村社会治理中,正式制度的最突出体现,就是国家为农村社会治理所颁布与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计划生育政策等,这些正式制度都是来源于国家政权体系的制定,而对于农村社会而言,这些正式制度都不属于本土自发产生的制度,属于建构性制度系统范畴之内,所以,任何想要破坏正式制度的人或者行为都将要受到来自于国家的强制性、严厉性的惩处。

(二)非正式制度的概述

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没有依靠国家政权体系所建立的约定俗成,是指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共同生活与社会交往而全部达成共识与遵守的所有行为准则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在实际的农村社会治理中,非正式制度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村社会的风俗习惯、村规民约、宗教信仰、宗族礼教、人伦礼法等。而对于农村社会而言,它是由人们通过生产与生活之间的交往,所自发形成的一种由心支配的行为准则,因此,任何一个村民的所做所谓不符合非正式制度的标准,将会受到来自于周围群体的共同谴责或惩处,使其在农村社会中被轻视,甚至是被歧视。

(三)两种制度之间的消长

通过对历史的细致分析,长久以来的封建王朝与离我们最近的民国时期,都能够充分的显示出我国对社会治理能力的极度匮乏,以致出现政权力量大多集中在城市,无法向周边农村社会施展政权作用的失衡发展局面,致使农村皆采用“宗族自治”的政策进行社会治理,所以,在这段时期的农村社会治理中,并在正式制度无法延伸的情况背景下,非正式制度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价值,不仅为人类创造更大的生存与成长空间,还为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发挥提供更多的助力,充分展现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价值与能力,是农村社会治理中重要规则体现。因此,非正式制度在以往的农村社会治理中,对正式制度来说是一种内容上的完善。但是,由于正式制度的无法全面管辖,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俨然凌驾于正式制度之上,其内所规定的“规范原则”触及到了正式制度的底线,破坏了正式制度的权威性以及有效性。

从1949年到1983年期间,我国国家政权展现出高度集中地趋势,这主要和我国社会体制与国家建立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大力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使得农村社会被压缩到一个很小的空间里,直到人民公社制度被取缔之前,一直都是由国家掌握着农村社会的控制统辖政权,在农村社会中每个人员的个人利益,都必须经由国家认可的渠道获得,因此,此阶段的社会治理同质性水平极高。而在此阶段的农村社会治理中,正式制度延伸到农村社会中的方方面面,非正式制度反而受到了正式制度的严重打压,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已经到了濒临死亡的境地。而由正式制度统辖的农村社会,使社会生活过于政治化,给农村社会生产力以及生活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从某种程度上忽视或无视了非正式制度存在的价值。从改革开放起,国家将权力逐渐上收,对农村社会一级乡镇进行国家政权管理的政权政策,而乡镇以下地区采用的是村民自治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非正式制度进行管理,并给这项制度创造了一定的生存空间。正是由于这种生存空间的创建,非正式制度从打压到今天的发展,对农村社会管理发挥出更加积极地作用优势,更大程度上维持了农村社会秩序。当前,在农村社会治理中,不仅有非正式制度的存在,还有正式制度的规划与统辖,因此有机的调节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会对我国农村社会的长远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范围和矛盾

(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范围

由于这两种制度都共存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因此,了解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功能范围,将更有助于我们对它们两者之间关系的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具体功能范围如下:

1. 正式制度的功能范围

正式制度的功能范围包含了最根本、核心的农村社会关系,以及农村社会中产生的政治事件,这些属于正式制度功能范围内的社会治理是非正式制度无法干涉的政权治理范畴。例如,在农村社会中的刑事犯罪行为,以及具有政治色彩的暴动事件等,都属于正式制度的社会治理范畴。而正式制度在国家中的应用,一般都具有强制性的表现,在确定事件性质、消除影响、稳定社会局势时,都由正式制度全权处理,非正式制度不得参与,否则将阻碍正式制度的实施,为社会治理的正常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2. 非正式制度的功能范围

非正式制度的功能范围主要包括带有乡土性、地方性、民间色彩并与村民生活紧密相连的社会关系。因为这些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人伦情感特色,所以非正式制度的参与调解,将更有助于社会关系的缓和、社会治理的秩序性提升,而正式制度政治性较强,不具备情感特色,属于比较铁血、冷情的规章制度,它在这种地方人伦情感社会关系中的运用,会直接导致矛盾的激化,更有甚者将直接导致悲剧的产生。因此,非正式制度对这种社会关系的处理更加贴近于民,在面对这种人伦情感社会关系矛盾时,非正式制度都会处于第一考虑解决对象,除非矛盾激化造成政治事件,才会由政治制度进行处理。

3. 共同功能范围

在两种制度的共同功能范围之内的社会关系,具有非常鲜明的特殊性,这种社会关系既能够通过正式制度进行解决,也能够通过非正式制度进行调整,例如农村社会生活中的民事争端,是可以在这两种制度的互动空间中将矛盾化解,直接承受来自于双方的功能作用。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矛盾

由于两种制度之间的功能范围不同,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矛盾或冲突。在农村社会生活关系中,一旦有人触犯了村民群体共同达成的非正式制度共识,但在未打破正式制度底线的情况下,做出在村民眼中所认为的可耻行为,将直接受到非正式制度的惩处,接受来自于其他村民的舆论压力以及背后诟病,因此,在看到这种非正式制度的惩处结果后,其他村民也更加警惕,自觉地要求自身或是身边的亲人按照非正式制度所规定的规范行事。而一旦有人触犯到了正式制度的底线,但又处于非正式制度原有的规范共识之内,往往会以非正式制度之矛,攻正式制度之盾,导致双方矛盾与冲突的产生和激化,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的正常秩序性。

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整合措施

在农村社会治理中,这两种制度存在一定的通约特性,都可以用行为准则的方式进行诠释,发挥出相应的正确引导、利益协调等作用,因此,加强对这两种制度的有机整合,将更有利于农村社会治理有效性的优化,保障农村社会的正常秩序。

(一)重视对制度权威性的强化

正式制度的权威性是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最突出标志,因此,在正式制度的创建、完善、以及实施,都必须将制度执行到位、落实到位,杜绝出现对一些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处罚不够严谨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避免正式制度权威性的丧失。要强化正式制度本身的执行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秉公执法,从而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提升制度的权威性,才能够真正的确保道德秩序的有效维持,促进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有机整合。

(二)以文化建设摒弃非常正式制度中的不科学“规范原则”

非正式制度中有很多不科学的“规范原则”,例如出嫁女子是泼出去的水,没有财产继承权;父亲欠债,子女偿还;偷盗财物,打死无罪等,都是属于非正式制度中的“规范原则”,而这些不科学的“规范原则”已经和正式制度背道而驰,他们的存在影响了正式制度的权威性与执行力,会轻而易举的激化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要通过文化建设,转变农村村民的思想,摒弃非常正式制度中的不科学“规范原则”,从非正式制度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减少他与正式制度之间的矛盾,促进他们二者之间的有机整合。

四、结语

农村社会的正常、稳定运行,离不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共同治理,而平衡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两种制度存在的真正含义,还有助于通过这两种制度之间的有机整合,使他们的共同作用发挥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从而加强对农村社会治理的高效作用,保障农村社会安全、稳定、和谐,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玲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的实践及现实困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

[2]王春光.迈向多元自主的乡村治理——社会结构转变带来的村治新问题及其化解[J].人民论坛,2015(14).

非正式治理 篇4

纵观《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治理研究》全书, 该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研究视角独特、新颖

《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治理研究》是一本关于公共部门中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是少有的专门研究公共部门领域中非正式组织的著作。在以往的关于非正式的组织的研究以及出版的相关著作中, 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对宏观的非正式组织进行深入研究, 很少有专门针对某一领域的非正式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尤其是公共部门。公共部门一个特殊的部门, 有着与企业部门不同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 而在我国的公共部门中, 非正式组织又客观存在。因此, 选取公共部门为研究领域, 对公共部门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的发展与治理进行分析, 体现出了研究视角的独特性与新颖性, 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性。研究我国公共部门中非正式组织的治理, 这不仅有利于在理论方面丰富非正式组织的研究领域与层次, 更有利于在实践方面合理的引导我国公共部门中的非正式组织向着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研究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治理研究》全书内容十分丰富, 该书共有六章内容。第一章“公共部门与中国公共部门概述”和第二章“非正式组织理论及其研究”主要是本书的理论铺垫, 对我国的公共部门进行了界定, 并对非正式组织理论进行了阐述, 为全书做好理论的铺垫与方向的指引。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对我国地方政府、我国国有企业、我国民营企业、我国事业单位中非正式组织治理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介绍了不同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特点与治理对策。因此, 从内容上来看, 《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治理研究》对不同类别的公共部门中的非正式组织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内容较为丰富与全面;从结构上来看, 首先阐述了该书的相关理论支撑, 在一定的理论支撑下具体阐述不同公共部门中非正式组织的治理, 层次清晰较为清晰, 结构不仅逻辑性较强, 而且十分严谨。

《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治理研究》在对具体的公共部门中非正式组织的治理的研究中应用了具体的实例, 如第三章“我国地方政府非正式组织治理”中, 以高密市政府为例, 有针对性的设计调查问卷, 从而探讨高密市政府中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分析了高密市政府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非正式组织对高密市政府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并提出了高密市政府非正式组织治理的对策。第四章“我国国有企业非正式组织治理”中, 以秦港集团为例, 对秦皇岛港务集团非正式组织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秦皇岛港务集团的非正式组织类型, 并提出了秦皇岛港务集团的非正式组织治理的对策建议。这种案例分析法, 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进行了融合, 不仅加强了该书的实践指导作用, 更便于读者的阅读与理解。

非正式治理 篇5

这份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 由住建部、中央农办、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保部、农业部、商务部、全国爱卫办、全国妇联10部门联合起草, 由这么多部门联合起草凸显党中央、国务院破解“垃圾围村”问题的决心。

农村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2015年初“农村垃圾治理”首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提出, 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

据住建部测算, 目前, 我国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 仅生活垃圾如果按每人每日产生0.5kg计算, 一年可产生约1.1亿t垃圾, 但其中有0.7亿t未作任何处理。地方重视程度不够、治理方法简单粗放, 基层财政负担重等因素导致这一问题迟迟难以解决。

目前, 住建部已在全国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而根据10部门意见, 未来的治理行动将不仅仅针对农村生活垃圾, 还涉及农业生产垃圾、建筑垃圾和农村工业垃圾等。

10部门意见提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 全国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

上一篇:电动变桨距:伺服控制下一篇: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