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正式支持网

2024-05-27

社会正式支持网(共4篇)

社会正式支持网 篇1

摘要:在我国,有调查表明金融危机对研究生的就业冲击最大。研究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下滑的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本论文首先提出了研究生就业社会正式支持网的概念,然后借鉴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将社会支持的概念从个人层面上升到组织层面,应用到研究生就业的服务工作。接着,在结构功能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这个支持网的理论框架。最后,依据建构理论提出本文搭建正式社会支持网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就业,社会正式支持网,功能,资源,规则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而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量并未同步增加,因此,硕士研究生就业优势严峻,就业质量不容乐观。本文梳理了学术界对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成果,将研究生就业问题归纳如下:第一、适合研究生的求职资源少。一方面,针对研究生的求职信息过少,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针对研究生的求职培训资源少。第二、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缺少一个互动沟通的平台,部分学科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缺少共识。第三、就业歧视比较严重,缺乏制度保障。第四、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缺乏系统性的责任意识和共享价值观。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多从就业困难的成因、毕业生就业政策、毕业生就业机制和就业支持网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指出了硕士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支持,但是目前的研究忽视了对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关系机制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借鉴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并将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弱关系理论加以延伸,将弱关系理论由个人层面提升到组织层面,在中观层面把握主体间关系和支持网络,进一步使社会正式支持网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增强对研究生就业支持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一、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的理论分析

(一)社会正式支持网的概念界定

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由社会正式组织和研究生构成、有分工和协作机制,联系紧密,向全体研究生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的关系网络。支持网中的正式组织包括政治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经济组织(各类用人单位)、公益组织(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互利组织(中介机构)和研究生。

(二)本文对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要想研究生顺利就业,研究生就业支持网中的正式主体应该分工协作,建立互动关系,形成向全体研究生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的关系网络。在建立这一网络时,可以借鉴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第一,社会网络理论是从关系的角度把握社会结构,关系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对在网络中的个人具有一定的普遍规范性和外在强制性。第二,在支持网中,个人大多通过非正式关系获得资源。格兰诺维特在《找工作》一书中提出,正式关系是指纯粹非人情的,正式的中介人事先并不知道求职者和了解工作机会的具体情况,仅仅扮演不偏不倚的中介者的角色。相反,则为非正式关系。由他所做的实证数据指出,正式中介的成功运作产生于他们采用的一种混合的形式,正式程序被非正式网络补充。【1】第三,在社会支持网中,个体间非正式关系是通过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加以把握。

本文拟将这种非正式关系由人际上升到组织层面,必须对关系的把握有所拓展。研究生就业是就业供需双方在就业市场上进行的经济行为,因此互惠交换是支持网运行的基础。情感强度和亲密程度是由主体间的“同质性”程度决定的,个体间同质性程度越高,情感强度和亲密程度越高。可以通过形成组织间的共识和共享价值观来增强组织之间的“同质性”。因组织间的关系要跨越时间和空间,因此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这样的升华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下面将结合该理论对这一把握加以论证。

(三)本文对社会正式支持网的理论架构

本文所提出的就业支持网是由四个行动主体构成的行动系统。本文将结合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保证研究生就业支持网有效运行的四个必要条件,以及实现这些必要条件的行动系统。

1. 互惠交换是支持网运行的基础

结构功能主义中提出的“适应”就是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并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追求最大收益。在研究生就业的正式支持网中,政府为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必须使高等院校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并实现充分就业。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中树立名牌口碑,必须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对接,并协助其顺利就业。企业要盈利、扩大规模,就必须在人才市场中招聘到所需人才。研究生要立足社会,就必须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找到与自己性情能力匹配的工作。目前的中介组织主要是通过提供服务获得物质性的收益。要使支持网中的主体都能获得适应环境的资源,就应该在主体间实现“互惠交换”。政府可以通过经济鼓励、政策引导等宏观调控惠及高校、企业和研究生。高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发展非正式关系,例如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见习机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做一反馈,并积极加入人才培养的责任分担中。高校可以为企业推荐适合的人才,节省其招聘成本。高校可以与研究生加强联系,为其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和推荐就业,提高就业率。

2. 支持主体间的共识是支持网运行的关键

结构功能主义中提出的“目标获取”就是在社会中建立次序、分配权力、形成决策机制并控制系统实现目标。权力是支持网主体获得其生存发展资源的一种工具,要想顺利实现互惠交换,必须建立主体间平等沟通的平台。具体一点讲,就是政府要改变主导姿态、放下架子和高校和企业共同协商,政府应该利用这个沟通平台及时监控就业市场,强化就业统计预测和就业管理。高校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获悉人才培养的方向,从政府部门争取研究生就业指导的资金,并与企业建立联系获取就业信息。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表达发展诉求以获得政策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中介组织可以作为达成共识的组织者,在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间建立联系。当然,研究生在达成这一共识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就业信息反馈,揭示就业市场真实运行的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工作提供建议。

3. 制度是支持网运行的保障

结构功能主义中提出的“整合”是将人们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形成一种“秩序”,具有社会控制的作用。自2003年起,我国针对研究生的自主择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尤其是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研究生就业问题更加成为各级政府政策关注的战略重点。但是,由于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的就业政策不论是在政策制定还是执行监督上,都存在需要反思的地方,政策在权力博弈中和其应该实现的目标有所偏离。使得在目前的就业支持中,虽然明确了政府、企业和高校都有责任和义务,但是并未明确分工,确定职责。而且中介组织缺乏发挥作用的专门政策依据。制度的缺失有碍于制度在系统中发挥其“社会化”机制和“控制”机制。受制于无法可依,政府对于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默认放纵。而企业和高校因缺乏就业政策支持和责任的共识,没有为实现研究生成功就业提供帮助的动力和执行力。

4. 共享的价值观是支持网运行的核心

结构功能主义中提出的“模式维持”就是确保社会系统的行动者拥有共同的价值体系。在就业工作中,政府的价值趋向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就业与国家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取得最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的价值趋向在于一些无形的效应:学校就业形势好,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在人才培养中占一席之地。另外,高校也可以在就业工作中获得多种信息,为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提供依据。用人单位作为人才需方将成本最低、效用最大化作为其价值取向。而研究生的价值趋向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各自价值取向侧重点不同的支持网中,应该建立支持主体间的共享价值观,使其各个组织形成其职业伦理和共同的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共同的集体情感,以获得组织间的信任和赞同。

二、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的构建分析

本文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来构建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将就业支持网中的“结构”概括化为支持主体在就业的“互动情境中”利用的规则和资源。正是通过使用这些规则和资源,主体在空间和时间中维持和再生产了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

(一)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的资源分析

1. 社会正式支持网的配置性资源

(1)岗位信息资源

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在对大学生就业力的一项调查中显示,31.1%的学生是通过校内招聘会获得工作,但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会通过校园就业网或者招聘会发布岗位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校内的信息渠道畅通性不够,就业信息并未得到充分运用。

(2)就业指导资源

在就业支持网中,就业指导资源由包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高校教师、用人单位等支持主体提供,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应该发挥其主动性,在研究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建立就业支持网络,实现支持主体双赢的良性循环。

(3)资金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优惠、税收优惠和专项就业资金、树立典型模范的行动策略,使企业加入到促进研究生就业的工作中来,促使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人才资源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人才资源是高校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与合作中最重要的资源。

2. 社会正式支持网的权威性资源

吉登斯认为资源产生权力,资源的动员赋予行动者处理事务的权力,因此权力整合于社会结构的存在之中,是在一个情境下,控制和引导互动模式的组织能力。【2】

(1)政府在就业支持网中的调节能力

在研究生就业支持网中,最主要的两种流动资源就是就业岗位资源和人才资源。这两种资源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准公共资源,因此要缓解就业压力,就必须正确认识这两种资源。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生产劳动不断专业化,岗位资源也会随之产生,在人类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因此岗位资源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因供需矛盾,也会出现岗位资源稀缺问题,政府投资兴建一个企业,企业的构成就已经决定了就业岗位资源的多少,因此,对一个企业而言,在就业岗位资源紧缺时,就没有动力向支持网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就业岗位资源是毕业生每一个人的需要,是一种公共需求。所以,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政府有义务为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或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就业机会。而人才资源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果,能否顺利就业是检验人才培养的重要尺度,人才资源的配置是社会公平与发展的重要体现。

在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中,政府不仅具有制定宏观政策,调节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能力,而且拥有很多可调配的资源。他对实现支持网的有效运行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组织能力。因此,为了防止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政府应该运用自身的资源,对岗位配置资源和人力资源加以管理和组织。

(2)高校和用人单位: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格兰诺维特在《找工作》一文中提出,在就业市场中,运用纯粹非人情的正式中介很少能在求职中成功。正式中介的成功运作在于他们采用了一种混合的形式,正式程序被非正式网络补充。在支持网中,高校和用人单位分别供给人才资源和岗位资源,根据这一理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和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间的非正式关系,在这两个主体间建立沟通信任机制,使求职者和招聘者有评估彼此质量的可靠渠道。

为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发达国家高校非常重视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此开辟新的就业岗位资源。例如,美国高校通过校友工作来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关系,利用校友关系介绍本校毕业生情况,通过校友介绍或直接被校友录用,是美国高校提高就业率的一种方式。美国许多大学都有“校友俱乐部”,校友遍布美国各地,有企业经理、政府人员、部门负责人等,其中有些就是负责招聘毕业生的工作人员。【3】澳大利亚高校每年有两次“就业之夜”和“校园见面会”,日本高校也组织“见面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学校选送学生到适合的公司参加面试,而且用人单位也倾向于将工作空缺告知他们偏爱的研究机构。【4】虽然高校和企业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少,但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建立和加强我国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非正式关系。

(3)研究生对就业状况的反馈能力

目前,研究生的就业率是政府用来评判研究生就业状况,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有些高校为了完成政府的就业指标任务,虚报就业率。这样反馈的就业率,不仅使政府无法掌握真实的就业情况,而且影响对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的科学预测和分析。但是,研究生对就业的反馈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需要拥有一定的配置性资源。而这些配置型的资源包括:研究生反馈就业信息的渠道。政府可以建立沟通网站、设定沟通交流日,发挥中介组织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获取研究生反馈信息,使研究生能够更加透明地共享资源。

(二)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的规则分析

从吉登斯建构理论出发,规则转化为行动的两种基本调节过程为:一种是规范性规则,即在一定的情境中权利和义务的创造。一种是解释性规则,即在一个情境中毫无疑问具有正确性的知识库和知识框架的生成。【5】在行动者的互动中,规则和资源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规则离不开资源,但是为了便于分析,暂时将支持网中的规则剥离出来,做一分析。

1. 规范性规则

(1)政府应建立综合性的全国就业信息平台。

政府应按照全国性就业市场的理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研究生个人信息,通过收集整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公开发布的招聘广告,建成媒体合成渠道,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使各地研究生共享就业信息。其次,政府需要建立科学化的信息处理流程,形成具有集信息录入、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信息中介和信息统计分析多功能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2)政府应完善毕业生就业法规

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是一个系统,为了使这个系统在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再生产,政府应该完善毕业生就业法规,进行制度创新,确定各个支持主体提供支持的合法性。第一、制定《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法》。不仅要明确国家对创造就业岗位的企业实施的优惠政策,而且应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权益保护。第二、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政府应针对当前突出的就业歧视问题做出规定,建立反歧视的专门机构,同时规定救济措施和救济机制,使劳动者遭到就业歧视后能获得有效救济。第三、政府应加强失业保障立法。研究生到非正规部门或者自主创业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为此,政府需要加强失业保障立法以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引导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

(3)政府应该支持为研究生就业服务的NGO组织建立和完善

在现代社会中,NGO组织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高校学生,民间组织在官方人才流动和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成立了就业联盟。比如2006年成立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效果就非常显著,网上在线和激活简历的人数逐年攀升。如果政府可以投入资金和精力,对这些组织加以管理,使其负责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搜集就业信息、在高校和用人单位间开展联络和推荐作用,就会使信息资源的交换更加充分、更加有效。

2. 解释性规则:促进研究生就业的“责任”价值观

(1)实践“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政策的宣传上,它更应该被支持网中的主体所信任和赞同,以达到一种集体性的情感,使支持主体充分认识到研究生的个性,完善以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导向的就业指导服务,保护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权益,并提高研究生在就业支持中的信息反馈能力。

(2)激发各个行动者“分工协同”的集体情感

在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对分工的论述中,他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分工都不限于经济上的收益,它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构成了社会和道德秩序本身【6】。支持网中的主体拥有不同的就业资源,为了使各个主体能在这个网络中有一种归属感,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就必须能够激发起他们作为支持网行动者的“分工协同”集体情感。

当然,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和配置资源、形成规范性规则紧密相连的。第一、政府应该从传统的领导、管理等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建立促进支持主体沟通协作的机构。第二、高校应该明确自身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责任。可以聘请一些有较高指导水平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职业规划师、礼仪顾问和政府人事部门管理人员等加入指导队伍来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值得强调的是,高校要注重调动导师在研究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生导师大多数是在本研究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学者,熟悉本专业的就业方向,而且社会交往层次高。如果导师愿意推荐学生就业,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层次和成功率。第三、用人单位应该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实习中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解释性规则作为一种意义框架,本身属于一种意识文化,要使这种意识文化深入人心,除了制定者在实践中将其作为“已有知识”的一部分,也应该通过媒体、网络等机构的宣传,将各个支持主体都纳入意义框架之中,不能厚此薄彼,使各个行动者不断将其内化为知识库,在时间流中不断的再生产,作为社会化的一种机制。

三、研究生求职正式支持网的构想

构建研究生就业的社会正式支持网,就是为了在与研究生就业相关的正式主体间建立关系,发挥各个正式组织的作用,完善支持网络的运行机制,使各种资源可以在具体的求职行为中充分流动,使各个主体和研究生都受惠于支持网络,实现支持网的良性运行。

根据以上对支持网的理论分析和建构分析,本文将研究生求职正式支持网构想如下: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由于笔者学识有限,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并未对研究生就业支持网进行实证调查。本文意在建立研究生就业的支持网模型。这是一个基于未来的研究。后续研究可以针对支持网中的资源流动、规则互动在具体的行动者间进行调查,获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马克·格兰诺维特,张文宏译.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36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3

[3]郑小明.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2):26-28

[4]陈瑞武,曲铁华.日本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职业指导现状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01):48-50

[5]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452

[6]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323

社会正式支持网 篇2

时有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甚至社会冲突与贫困人群生计无着或者缺乏社会支持多少有些关联。政府为低保人群提供法定性质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福利,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该群体的基本生存;基于非正式关系的社会支持网络是该群体获得其他支持的重要来源,它可以弥补政府制度性支持的不足。

长期以来,国家为了改善和缓解贫困群体的贫困状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扶贫方式。无论是救济式扶贫,还是开发式扶贫,都注重提高贫困群体的收入,而忽略对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网是满足困难群体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重要社会资源,研究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将为反贫困提供新的视角。在社会支持网的帮助下,人们能更好地缓解和处理在生活中遭受的压力和危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增加生活福祉。

关于社会支持网的研究最早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学者在心理学、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巴恩斯则将 “社会网络”的概念用于挪威渔村阶级体系的分析。多年来,社会网络分析已经积累了格拉诺维特(Granovetter) 的关系强度理论、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伯特(Burt)的结构洞理论以及詹姆斯·科尔曼(J.CoLeman)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等。随着对社会网络的深入研究,由社会支持构建出的关系网络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它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中不断规范与完善,成为解决个体或家庭生存与发展困境时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社会支持网络的视角分析弱势群体以及贫困群体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1~6〕社会支持网研究成果丰富,已有研究表明:贫困群体从个体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的资源,能够有效支撑其基本生活,它们与社会保障制度一起,构筑成社会安全网。社会支持网在满足困难群体物质与精神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既有研究也存在四个非常明显的局限,第一,尚未形成关于社会支持网的统一定义与测量工具,社会支持网规模的研究成果没有可比性。第二,现有研究通常将城镇作为一个研究总体,未对城市与乡镇进行严格区分。显而易见的是,乡镇既带有乡村特点,也带有城市特征,同时还是一个相对独立于乡村和城市的社区,研究时应该有所区别。第三,关于社会支持网的研究多集中针对城市或农村的特定群体,如老人、农民工、学生、妇女、穷人,对低保人群关注较少。第四,对于贫困群体的界定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笼而统之的 “穷人”或贫困地区概念已经引发了 “扶贫精准性”命题。精准扶贫的首要前提是确定需要扶持的对象,低保人群无疑是比较容易识别的相对确定的贫困群体。

二、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

本研究是课题组继2011年在四川农村开展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研究后的持续性研究,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问卷、分析工具等与王卓等(2013)对四川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研究保持一致。在控制信度的前提下,以社会支持网络为分析视角,以乡镇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实地调查四川部分乡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现状,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个案的深度访谈,分析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构成和关系强度等,并比较研究乡镇贫困群体和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共性与差异性。

本研究将社会支持网分为经济支持网、生活物品支持网、劳务支持网、社会交往支持网四个子支持网,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假设如下:

1.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分析及其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比较

个体拥有的社会支持者的数量称之为社会支持网的规模。受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个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社会支持网规模越大,支持者越多,个体越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与工作事件。本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定量分析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总规模,并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进行比较。研究假设1: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小于农村。

2.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

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是指社会关系网中的个体与为其提供帮助的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分析何种关系类型提供何种帮助,何种类型的关系在社会支持网中发挥重要作用等问题。本研究将关系类型分为亲属与非亲属两大关系类型:亲属主要是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其他亲戚;非亲属主要是朋友、邻居等。研究假设2:乡镇贫困群体获得的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主要来自于强关系,弱关系的支持主要是劳务支持。

3.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

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是指被支持者与支持提供者的关系亲密度。本研究采用格拉诺维特确定的互动频率、情感密度、信任程度、互惠程度四个指标分析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研究假设3:强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中发挥主要作用。

4.乡镇贫困群体个人特征与社会支持网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网潜在的理论假设是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越大,人们越有可能从中获取较多的资源,因此社会支持网的规模研究尤其重要。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个体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等变量对社会支持网规模的影响。研究假设4:婚姻状态显著影响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

三、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四川南部某国家级贫困县(以下简称L县)的李家镇为田野调查点,对该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进行典型性分析和研究。李家镇是集该镇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典型的传统小城镇。李家镇于2001年开始实施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镇政府根据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判定该家庭是否属于低保范围,然后将该家庭中的弱势成员确定为低保对象。李家镇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幅度为每人每月100元到300元不等。李家镇共有低保对象50人(2014年),其中男性26人,女性24人。本研究对李家镇所有低保对象进行了结构式问卷面访调查,同时选择6个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度访谈。样本的人口学特征参见表1所示。

四、主要研究结果

1.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分析

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48,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0,标准差为2.78。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很小,且差异比较大,12%的受访者无社会支持,50%的受访者其社会支持网规模少于4人。参见表2所示。

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平均规模偏低。支持网中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劳务支持、社交支持都十分薄弱。分析各子网的结果如下:

(1)经济支持网规模为1.12。乡镇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网规模是指乡镇贫困群体获得来自他人的无偿货币支持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经济支持网规模平均为1.12,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标准差为1.154,40.0%的受访者没有获得来自他人的无偿货币支持。参见表3。

(2)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生活物品支持网规模为0.6。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物品支持网规模是指乡镇贫困群体获得来自他人提供的生活用品以及家具或是其他实物帮助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物品支持网均值为0.60,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标准差为0.926,64.0%的受访者无来自他人的生活物品支持(参见表4)。

(3) 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网规模为0.94。乡镇贫困群体劳务支持网的规模是指乡镇贫困群体获得来自他人劳务支持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劳务支持网的均值为0.94,最小值为0, 最大值为3, 标准差为0.89, 参见表5。38%的受访者没有获得来自他人的劳务支持。

(4)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规模为1.82。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规模是指与乡镇贫困群体日常社会交往的人数。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平均规模为1.82,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5,标准差为1.28。20%的受访者无社会交往(参见表6)。

2.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分析

研究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关系构成主要来自亲属关系,占比71.5%;非亲属关系的贡献比较弱,占比28.5%。参见表7。

乡镇贫困群体的亲属关系中,父母被提及的频数为13,占比5.8%;配偶被提及的频数为25,占比11.1%;子女被提及的频数为102,占比45.3%;兄弟姐妹被提及的频数为17,占比7.5%;其他亲戚被提及的频数为4,占比1.8%。由此可见,子女在为乡镇贫困群体提供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亲属关系中,朋友被提及的频数为31,占比13.8%; 邻居被提及的频数为33, 占比14.7%。参见表7。

进一步分析贫困群体各子网的关系构成发现:

(1)乡镇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主要来自子女、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在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网中,子女被提及的频数为49,占比86%;去年一年提供的无偿货币支持为50500 元,占比67.9%。父母被提及的频数为3,占比5.3%;去年一年提供的无偿货币支持为17000 元,占比22.9%。兄弟姐妹被提及的频数为3,占比5.3%;去年一年提供的无偿货币支持1700元,占比2.2%。由此可见,为乡镇贫困群体提供经济支持的主要是子女,其次是父母,再次是兄弟姐妹。配偶、其他亲戚、朋友邻居很少为乡镇贫困群体提供经济支持。

(2)乡镇贫困群体的生活物品支持主要来自子女。在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物品支持网中,父母被提及的频数为5,子女被提及的频数为23,兄弟姐妹被提及的频数为2。由此可见,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在乡镇贫困群体生活物品支持网中的贡献占比76.7%。

(3)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主要来自朋友邻居。在乡镇贫困群体劳务支持中,父母被提及2次,配偶被提及3次,子女被提及8次,兄弟姐妹被提及6 次。朋友被提及13 次,邻居被提及15次。亲属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中占比40.5%,朋友邻居等非亲属关系占比69.5%。由此可见,在乡镇贫困群体的劳务支持构成中,非亲属关系发挥了较大作用。

(4)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支持主要来自子女和配偶。在乡镇贫困群体社交支持网中,父母被提及3次,子女被提及22次,配偶被提及21次,兄弟姐妹被提及6次,其他亲戚被提及3次,朋友与邻居被提及18次。亲属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支持中占比60.4%, 非亲属关系占比39.6%。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和配偶在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支持中贡献较大,占比43.7%。

上述分析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2成立。

3.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关系强度分析

本研究将关系强度划分为互动频率、信任程度、亲密程度、互惠程度四个维度,并用五点法测量。互动频率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与资源提供者之间通过面对面、电话等方式交流的频率。②信任程度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是否愿意相信资源提供者。③亲密程度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与资源提供者关系亲近程度。④互惠程度定义为乡镇贫困群体与资源提供者互相帮忙的状况。⑤首先分别计算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四个子网的关系强度,然后加总得到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总体关系强度表(参见表8)。

分析发现:乡镇贫困群体与不同关系类型的关系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兄弟姐妹>子女>父母>配偶>邻居>其他亲戚>朋友。这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3成立。

4.个人特征与社会支持网的关系分析

(1)性别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无显著影响。研究发现:乡镇男性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3.76,乡镇女性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25。F检验显示:均值差异的显著性为0.06 (>0.05),表明性别对社会支持网规模的影响不显著。

(2)居住时间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无显著影响。通常在一个地方居住时间越长,越可能与其他人建立关系,获得社会支持。研究发现:居住时间在10年以下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3.68,居住时间在11~2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85,居住时间在21~3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40,居住时间在31~4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居住时间在41~50 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居住时间为51~60年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居住时间在61年以上的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5。F检验显示:均值差异的显著性为0.557 (>0.05),表明居住时间对社会支持网规模无显著影响。

(3)婚姻显著影响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研究发现:乡镇未婚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2.66,乡镇离异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2.25,乡镇丧偶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4.85,乡镇已婚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5.12。F检验显示:均值差异的显著性为0.036 (<0.05),表明不同的婚姻状况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有显著影响。乡镇已婚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大于未婚、离异以及丧偶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婚姻能够显著地拓展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这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4成立。

5.基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比较分析

(1)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小于农村。 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4.48,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值为8.63,各子网也呈现出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弱于农村的格局。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和均值检验发现: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小于农村(T=37.523,P=0.001<0.05)。四个子网中,除了社交支持网的均值差异性不显著外,乡镇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网、生活物品支持网和劳务支持网均显著小于农村。参见表9所示。这表明本文的研究假设4成立,也就是说不同社区类型对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有显著影响。

(2)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以亲属关系中的血亲为主。农村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和生活物品支持主要来自于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劳务支持支持和社交支持主要来自于非亲属关系的朋友邻居。而乡镇的贫困群体的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主要来自于亲属关系中的子女和配偶,劳务支持支持主要来自于非亲属关系的朋友邻居。由此可见,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关系构成中,子女和兄弟姐妹发挥的作用较大。

(3)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中的强关系的作用胜过弱关系。农村贫困群体与不同关系类型的关系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邻居>其他亲戚。乡镇贫困群体与不同关系类型的关系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兄弟姐妹>子女>父母>配偶>邻居>其他亲戚>朋友。分析可见,两类社区的贫困群体与亲属关系的关系强度胜过其他关系的关系强度。换言之,农村和乡镇的贫困群体在获得社会支持的过程中,强关系的作用胜过与弱关系。

(4)婚姻状态对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都有显著影响。就个人特征对社会支持网的影响来看,本研究与王卓(2013)关于农村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的研究有同样结论,婚姻状态对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均有显著影响,已婚者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大于未婚、离异、丧偶以及独居者。由此可见,联姻是拓展贫困群体个体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和讨论

1.乡镇贫困群体获得的社会支持很弱

在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乡镇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区类型,它不同于农村,却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同于城市,却离城市有 “一步之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乡镇犹如具有神秘功能的 “转圜机”,紧紧地扣住传统和现代的两端,使中国社会不至于因城乡差距而断裂。与此同时,乡村的传统性和城市的现代性又挤压着乡镇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致使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十分弱小,平均获得社会支持的人数为4.48人,12%的贫困群体无任何社会支持,完全处于与社会隔离状态。

2.强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由经济支持到生活物品支持,到劳务支持直至社会交往支持,呈现了社会关系网中不同层次的资源属性。本研究发现了乡镇贫困群体在其社会关系构成中所获得的资源主要是来自强关系中的血亲所提供的微弱的经济支持、生活物品支持和社交支持。除此之外,乡镇贫困群体几乎不能获得任何其他的社会资源。强关系在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中发挥主要作用。婚姻状态显著影响乡镇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规模。

3.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规模显著小于农村

在剧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中,乡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日趋多样,人口流动性加速乡镇成为一个半生半熟的社区,社区的异质性显著增加,共同的集体意识日益瓦解,互助和救助的习俗逐渐消失,乡镇贫困群体从中获得社会支持的可能性降低。比较而言,农村居民有大体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社区有较高的同质性、认同感和归属感,加上传统农业劳动的普适性技能等因素使农村社区尚残存互助的集体意识。这种共同的集体意识有助于农村贫困群体从中获得相应的社会支持。

4.乡镇和农村贫困群体难以通过社会交换建立社会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通过交换获得彼此需要的东西,在社会交换中缔结形成社会关系。在社会交换的结构中,社会吸引是首要要素。无论是乡镇贫困群体还是农村贫困群体,他们在财富、权力和声望几个方面都不足以对他人产生社会吸引,很难通过社会交换获得自己期望的东西并建立社会关系。

弱小的社会支持体系严重制约乡镇和农村两类社区的贫困群体从既有的社会支持网中获取资源。以农村和乡镇贫困群体为扶贫对象是提高扶贫精准性的前提,通过倡导公益文化、强化社区建设、提高政府社会服务(包括社区扶贫)购买力以及持续推进专业的社会工作,可以由外而内改善贫困群体的社会关系构成,将弱关系带入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网,从而缓解其贫困状况。

参考文献

[1]贺寨平,曹丽莉,张凯.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2]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03).

[3]洪小良,尹志刚.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J].北京社会科学,2006,(06).

[4]韦璞.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初探[J].人口与发展,2010,(02).

[5]王卓,曹丽.四川农村低保居民社会支持网研究---以L县团仓村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13,(01).

社会正式支持网 篇3

1.1 研究背景

如今,上海作为特大城市,老龄化趋势日益增高,据文献显示,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比例达27%,当前已经进入了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开始变得越发严峻。此外,城市朝特大化、现代化发展,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已经缩小和弱化,大部分以核心家庭为主,老年人已不在这个结构中。同时城市的拓展导致亲属之间距离变远。家庭照护功能持续弱化,使养老难题日益凸显。因此,我们以上海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对他们现有的社会支持网中的情感支持进行研究。从中探索如今上海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的结构如何,其中的哪些网络成员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

以上海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一群体现在的情感支持情况如何,了解哪些网络成员提供哪方面的支持,这些网络成员所提供的支持情况如何,并且对完善上海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给出一些对策建议。

1.3 研究意义

如今由于城市特大化发展,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确切了解到上海老年人现有的情感支持情况如何。

根据文献,学界对于养老问题上,有关社会支持网的研究虽然多,但是不成系统。我们想在已有的研究上做出系统性的研究。并且,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城市,针对特大城市来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中的情感支持情况的研究较少,我们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这一方面的研究。

2 特大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特大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现状,我们以上海市老年人为调研对象进行了一项问卷“特大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调查。主要在上海市黄浦区、普陀区、杨浦区、松江区四个区域中通过街边问卷发放以及滚雪球两种途径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123份,通过SPSS统计软件得出数据信度为0.973。数据信度详见下表。

个人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的被访者中,被访者中男性占36.7%,女性占63.3%,女性占据较多。年龄55~59岁的占43.3%,60~69岁占20%,70~79岁占20%,80岁以上占16.7%,其中55~59岁年龄段占据较多。被访者中已婚的且配偶健在的占73.3%,丧婚的占26.7。身体健康的占53.3%,身体良好的占30%,身体一般的占13.3%,身体较差的占3.3%(具体情况见图1)。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3.3%,1000~3000元的占40%,3000~5000元的占23.3%,5000~7000元的占10%,7000元以上的占40%,其中收入在1000~3000元的老人较多(具体情况见图2)。退休前工作性质为政府部门的占6.67%,为事业单位的占13.33%,为国有企业的占36.67%,为私营企业的占30%,其他的占13.33%。大多为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

调查总结:

本次调研中,我们在情感支持这一维度中设计了三个问题,分别是“当您在生活中遇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您做出选择,您找谁商量”“当您与配偶或子女发生严重矛盾,而又无法与其解决,您找谁谈论这些问题”,以及“当您心情不太好的时候,您会找谁谈心”。通过这三个问题来了解上海市老年人目前情感支持情况。

此外,我们将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中的网络成员分成五个大类:家庭成员、亲属、社区居民、单位以及朋友。并且对应这五个大类再划分为12种网络成员:配偶、子女、子女配偶、子女孩子、兄弟姐妹、其他亲属、邻居、社区居委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单位同事、单位领导、朋友。通过这样的划分,来了解每位网络成员对老年人各个方面的支持程度如何。

通过调查发现,当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找人商量来作出选择时,老年人从子女所获得的支持最多,其次则为配偶。由于子女和配偶是老年人关系最为亲密的亲属,因此当老年人在遇到重要事情时,会首先与自己最为亲近与信任的网络成员进行商量,得到子女以及配偶的建议与支持,来做出选择。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老年人与配偶或者是子女发生严重矛盾时,需要有人谈论这些问题时,子女提供了最多支持,其次为老年人的兄弟姐妹,而朋友所提供的支持较弱。因此当老年人发生这种家庭矛盾时,老年人更愿意与自己的亲属谈论,而不会与非亲属关系的朋友进行交流,因此这一问题依然是亲属处理的领域。当老年人心情不好时,需要有人谈心时,子女提供了最多的支持,朋友为其次。然而相比其他亲属关系的社会角色,朋友提供的支持更高,由此可见,朋友也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的情感支持。从这三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给予上海老年人情感支持方面,亲属优于非亲属。并且在亲属中,子女给予的情感支持最为明显。而在非亲属的网络成员中,朋友也提供了相当一部分的情感支持。

3 对策与建议

3.1 运用社区照顾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支持

在我们的调查中,上海老年人支持网中,社区支持非常缺失,所以若要完善上海老年人支持网,就要加强社区支持,提供更多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是指社区中的各方面成员———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社区领导等组成的关系网络,与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机构———医院、养老院、福利院及各种康复中心等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相配合,在社区内对需要照顾的人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对老年人而言,社区照顾就是通过政府和社会为不同需要的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提高了他们在社区生活的机会。实行社区照顾有诸多的优势:不离家,满足情感需求;有效建立老人的支持网络;能增加社区的关怀感、安全感、归属感,培养社区相濡以沫的精神,并且通过社区照料满足家务劳动各方面的需求。

3.2 重视以亲缘为主的家庭成员提供的情感支持

社会正式支持网 篇4

1.社会支持网测量量表

本研究中社会支持网的调查主要参照马特·G.M.范德普尔的提名法和贺寨平关于山西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研究的调查问卷。范德普尔的问卷是国际上用得比较多的社会支持网测量方法, 并已被大多数中国学者在研究中采用。本研究在借鉴二者的基础上, 又依据农村留守妻子的实际情况作了若干修改。调整后的社会支持网测量量表包含下面的内容:

情感支持:

(1) 当您在生活中遇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需要您作出决定, 您找谁商量?

(2) 当您与公婆或子女发生无法商谈解决的严重矛盾时, 您会跟谁诉说这些事情?

(3) 当您与外出的丈夫发生矛盾时 (如无共同语言、情感危机等) , 您找谁诉说?

(4) 当您心情不好想找人谈谈, 您会找谁谈 (包括打电话或通信)

实际支持:

(5) 丈夫不在家, 当您家中有些活 (如农活、重活) 需要别人帮忙时, 您会请谁来帮忙呢?

(6) 当您身体不适, 需要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时, 谁会来照顾您?

(7) 丈夫不在家中, 当您家中急需借一大笔钱办事时, 您会向谁借?

(8) 丈夫不在家, 您需要借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或农具等时, 您会向谁借?

社会交往

(9) 您平时和谁一起外出, 如赶集、逛街、看戏、看电视、下饭馆、散步?

(10) 您和谁至少每个月交往一次, 如相互串门、聊天、喝茶饮酒、打牌下棋或打麻将等?

本次调查也涉及了社会支持网的网络密度, 采用 Fischer的方法, 在调查对象所提到的所有人中抽取若干人, 要求调查对象说明他们相互之间是否认识。若认识, 还要求说明他们之间关系是否密切。

2.社会支持网结构特征基本概念

社会支持指人们从周围环境和生活中所得到的来自别人的各种帮助。社会支持网是由具有一定利益关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所组成的网络, 它是个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社会支持网的衡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指标:

第一, 网络规模, 指构成一个个体社会网的成员总数目。

第二, 网络关系构成, 指调查对象与网络成员的具体关系。

第三, 网络紧密度, 是反应网络成员间相互联系的程度。

第四, 网络趋同性, 指调查对象与网络成员在各个社会特征方面的相似性。

第五, 网络异质性, 指社会网成员之间在某社会特征或人口特征方面的差异。

3.社会支持网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3.1网络规模

一个人只要给被调查者提供支持, 不管是提供一种还是几种, 都算且只算一个网络成员。一个拥有各种各样人际关系网的人, 往往会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和实际支持。调查知, 农村留守妻子的网络规模平均为7.8, 网络规模范围为2~12人。费舍尔在北加利福尼亚的调查显示网络规模达到了18.5, 范德普尔在荷兰调查中采用了与本研究相同的调查统计方法得出网络规模平均为9.9, 贺寨平在对山西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调查中得出的网络规模为9.1。由此可知, 农村留守妻子的社会支持整体网络规模是比较小的。

3.2网络关系构成

关系构成主要考察调查对象与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 本研究将留守妻子与其网络成员间的关系主要分为 10种:丈夫、父母、哥哥姐姐、公婆、子女、其他亲属、邻居、朋友、村干部、其他关系等。

调查可知, 亲缘关系在农村留守妻子整体社会支持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00%的被访问者都至少提到一名亲属。哥哥姐姐在亲缘关系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公公婆婆所起的作用较小, 这受中国传统观念中历来的婆媳关系不和谐的影响较深, 而且丈夫的外出也对婆媳关系没有良好的改进。非亲缘关系在农村留守妻子的支持网中也占有重要比重, 有90.29%的被调查者至少提到一名非亲属。而在非亲缘关系中邻居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这验证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古语。其他关系在调查中占的比例非常小。

3.3社会支持网的网络紧密度

在留守妻子的社会网络中基本有2个大的网络圈, 一个亲属圈, 一个为邻居圈。亲属圈中的网络成员之间均相互认识, 而且关系密切度大。邻居圈中的网络成员之间均相互认识, 其关系密切度为一般的占绝大多数。调查发现, 由于中国目前的小型家庭经济决定了每个家庭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出现, 所以邻里间的关系大都比较淡化。亲属圈和邻居圈对于农村留守妻子而言都具有很重要的支持作用, 从农村农业生产、经济生活和人际交往需求出发都是农村留守妻子需要理性维护的关系网络, 所以这两个圈的紧密度越高越利于留守妻子获得实际支持。

3.4社会支持网的网络趋同性

趋同性程度是由调查对象的网内选择比例来决定的。我们调查的农村留守妻子, 性别均为女, 都是已婚, 都是在家务农的农民, 文化程度大都集中在小学初中, 年龄基本集中在30-45岁之间。调查可知, 社会交往网中性别趋同性最高, 实际支持网中性别趋同性相对较低, 由于丈夫常年不在家及农村传统意识强, 所以留守妻子经常来往的基本全都是女性。情感支持网中婚姻趋同性最高, 留守妻子大多从父母亲、丈夫及哥哥姐姐等有生活经验的亲属那里获得精神慰籍和帮助。社会交往网的职业趋同性最高, 情感支持网的职业趋同性相对较低, 调查发现与留守妇女经常接触交往的农村留守妇女占很大的比例。文化程度的趋同性表现的不是很明显, 虽然留守妻子整体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 但她们在生活中更愿意与一些素质较高的交往接触。由于父母亲给留守妻子生产和生活的帮助是最大和最普遍的, 所以年龄的趋同性也相对较弱。

3.5社会支持网的网络异质性

网络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支持网成员之间的相异程度, 每个人的社会网都有其特有的异质性。在异质性的计算中, 网络规模小于2的调查对象不在考察范围。如表2所示, 我们选取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和职业等变量来讨论社会网成员间的异质性程度。在统计中我们对一些变量赋了值, 性别:男为1, 女为2;文化程度:识字少为1, 小学为2, 初中为3, 高中为4, 中专为5, 大专及以上为6;婚姻:未婚为1, 已婚为2;职业:农民为1, 打工为2, 村乡干部为3, 教师为4, 学生为5, 其他为6。标准差为0, 则异质性为0。对各项衡量, 标准差越大, 异质性越高。

由表1得知:社会交往网的性别异质性最低;实际支持网的性别异质性最高。三种类型社会支持网的年龄异质性都比较高。社会交往网的文化异质性最低, 有40%的社会网成员的文化程度完全相同;由文化程度的平均值可知社会网中大部分人的文化程度为小学或初中。情感支持网的婚姻异质性最低, 实际支持网的婚姻异质性最高。社会交往网的职业异质性最低, 总体上看实际支持网的职业异质性最高, 标准差大于1的社会网比例占到67.01%。

4.结论与讨论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首先谈到了中国的社会网络关系, 他把中国的人际关系网络形象的比喻为“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这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 有一个中心, 就是自己。”调查发现, 亲属网对于农村留守妻子来说同样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丈夫的外出, 能为留守妻子提供精神或物质上帮助的更多是娘家那边的亲戚, 留守妻子与婆家这边的联系相对很少。

在我们所研究的山区丘陵地带, 距离县城10公里左右, 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人们之间的家族意识还很深, 传统意识比较强。在推出的波纹中,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圈子连结的便是左邻右舍。不同的需求所囊括的邻居也是不同的, 而且不同的人所拥有的资源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支持类型所涉及到的人群也不同。就象费先生论述的:“圆圈上的左邻右舍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 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努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 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调查中发现邻居在留守妇女的生活中也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丈夫的外出使其丧失了一些人际资源, 一部分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出现缺失。

在调查中还发现, 给农村留守妻子提供支持的基本都为非正式组织, 像村组织、妇联等这种正式组织给予的支持很少, 而正式组织可以提供的支持更加稳定和有效, 因此政府要足够重视农村留守妻子的生活, 并调集社会各种力量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留守妻予以支持和帮助, 让她们也感觉到和谐大家庭的温暖。

[注]基金项目:辽宁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养研究, 辽宁省教育规划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0060747

摘要:本文采用马特.G.M.范德普尔的提名法并结合农村留守妻子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合理的社会支持网测量量表, 对农村留守妻子的社会支持网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得出:农村留守妻子的社会支持网结构特征总体上表现出网络规模较小, 紧密度较低, 趋同性较高, 异质性较低, 亲属和邻居是农村留守妻子社会支持网的主要提供者。最后提出应加强构建农村留守妻子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关键词:农村,留守妻子,社会支持网,网络结构特征

参考文献

[1]许传新.构建“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国国情国力, 2007, 170 (3) :47-49.

[2]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何种人提供何种支持.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8 (3) :10-12.

上一篇: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下一篇:PLA共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