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2024-09-11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共8篇)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1

独立学院自1999年在我国出现, 经过近十年的实践, 已经发展成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 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 在校生186.6万人, 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3.4%;其中, 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165.7万人, 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88.7%。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 独立学院发展很快, 其在校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独立学院里的学生组织也在不断增多并且成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对象, 重视学生组织的发展, 对学生组织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何为独立学院学生组织

组织具有两重性, 一个是动词的意思, 一个是名词的意思。本文所说组织是名词的意思, 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项共同的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机构, 是综合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效用的载体。它包括对组织机构中的全体人员指定职位、明确责任、交流信息、协调工作等。

那么, 根据组织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独立学院学生组织, 独立学院学生组织就是独立学院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利益需求, 如受教育和研究探讨专业知识、锻炼身体和文化娱乐、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发挥个人特长和能力、解决心理问题、结交朋友等而建立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 整合了各种资源的载体。

二、正式学生组织与非正式学生组织

独立学院学生组织按其形成的方式可分为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

1.正式学生组织

正式学生组织是经过有计划的设计, 将组织任务分配给各层组织成员, 作出系统的综合, 并由一定的规则和章程来支持职责, 强烈地反映出学生管理者的思想和信念的学生组织。其成员并不一定重视或接受学生管理者的社会、心理及行政的假设。

正式学生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 经过规划而不是自发形成的; (2) 有十分明确的组织目标; (3) 讲究效率, 协调地处理人、财、物之间的关系, 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达到目标; (4) 具有层次, 分配角色和任务、影响组织成员之间关系; (5) 建立权威, 组织赋予各层领导以正式的权力和责任, 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6) 制订各种规范的规章制度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 使组织行动具有一致性; (7) 组织内个人的职位可以相互替代。如学生会、班级、团支部等。

2.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学生组织是相对于正式学生组织而言的, 它是指由于学生某种共同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该种群体内成员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带有明显的心理倾向, 即多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建立起来。其成员心理上相容, 相互了解深刻, 人际关系密切, 感情交流频繁, 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促进作用较强烈, 并且每个成员都自觉遵守群体的规则, 没有什么强迫性。

非正式学生组织具有以下特征: (1) 组织的建立以人们之间具有共同的思想, 相互喜爱, 相互依赖为基础, 是自发形成的; (2) 组织最主要的作用是满足个人不同的需要; (3) 组织一经形成, 会产生各种行为规范, 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规范可能与正式组织目标一致, 也可能不一致, 甚至发生低触。如学生社团、学习兴趣小组、同乡会、生活中的同学小团体等。

3.正式与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相互影响

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非正式组织混合在正式组织中, 容易促进工作的完成;正式组织的管理者可以利用非正式组织来弥补成员间能力与成就的差异;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与气氛获得组织的稳定;可以运用非正式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沟通工具;可以利用非正式组织来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等。消极方面主要体现为非正式组织可能阻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等。

三、学生会与学生社团比较

学生会是独立学院里正式学生组织的典型代表, 而学生社团是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典型代表。下面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实际为例对它们进行比较和研究, 深入分析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异同。

1.学生会

学生会组织伴随着学院的发展, 到今天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现有院级学生会1个, 成员达500人之多;下设10个系 (部) 级学生会, 学生会成员达到1600多人;学生会成员人数占全院学生人数的22.9%。

我院虽然是新生的一所独立院校, 但受创办高校传统的影响, 其学生会与创办高校的学生会一样是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 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 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 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从学生会的性质上看, 学生会以倡导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为己任, 协助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及纽带。学生会作为学生的群众性组织, 不仅有服务同学的责任, 更有协助校方的义务,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桥梁”作用上。由于“桥梁”的特征, 决定了学生会组织的“自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他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相结合的特征。学生会成立的原始动机就肩负有振兴祖国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其既是学生的一个群众性组织, 也是学生的一个政治性组织。

从学生会组织活动的特征上看, 学生会活动的导向性较强, 自主性有限。学生会在服务同学、维护同学具体利益的同时, 积极配合共青团的中心工作, 在广大同学中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学生会的重大活动往往与某段时间内党政工作中心和团的工作重点相互响应。学生会的有关活动一般具备主观上的社会现实意义, 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来实现活动的现实意义。其活动的开展可以表述为以下过程:设定主题——把主题融入活动——活动开展——达到实际教育效果。另外学生会活动注重的是对全体的引导。

从学生会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方面看, 学生会因其存在的历史比较久远, 其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内部系统比较成熟, 造成学生会成员对组织本身的固有传统继承较多, 开拓创新较少。学生会组织成立的原始动力——报效祖国, 决定着学生会成员从来都不仅仅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 而是从整个国家、社会的大局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学生会组织“自治”与“他治”兼有的性质特点和“桥梁”特征, 使学生会成员已经习惯从两个维度、两个方向、两个整体来思考问题, 并努力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中最大化地使广大同学意见和校方意见统一起来, 这充分锻炼提高了学生会成员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 学生会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运行机制也对其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外部因素, 如团委的指导意见, 往往起主导作用的潜在运行机制和部分高校逐渐把学生会作为团组织的下级准行政单位, 造成学生会成员心态上“对校方负责”优于“对广大学生负责”, 层级观念高于民主精神, 社会化程度高于个性特征, 而这正是造成近几年来学生会在学生中威望和影响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会长期接受党的领导和团的具体指导, 使学生会成员在政治路线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实际行动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社会化程度普遍较高。总之, 学生会成员政治上比较成熟、协调能力较强、思维比较严密、做事比较周全, 但民主观念缺乏、个性色彩不浓、行为相对保守。

2.学生社团

作为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学生社团在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并且发展迅猛。我院从2004年正式成立至今虽然才三年时间, 但其数量已由原来校本部影响下不足十个发展到现在的四十个, 社团成员达2500多人, 占全院学生人数的35.7%。

学生社团是以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志趣爱好为基础, 自愿组成的非正式学生群众性组织, 属于志趣性学生组织。

从学生社团的性质上看, 它虽然也接受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查, 但其更注重依据自身特点来发展。学生社团的最大特征可概括为以兴趣为基础的“志趣相投”, 并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形成的“自治”特质。学生社团成立的原始动机主要偏向某种兴趣和爱好, 较为轻松和随意, 其既是一个学生的群众性组织, 也是一个学生的个人兴趣组织, 成员加入的目的主要是丰富生活、完善自我, 是学生注重完善自身、发展个性的体现。

从学生社团活动的特点方面看, 学生社团活动的自主性较大。社团往往是按照成员自身兴趣开展活动, 并不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管理单位如团组织和社团联合会对学生社团的日常活动只是提出建议, 并不给予具体指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个意义设计、融入载体和释放的过程。学生社团也不像学生会那样注重整体效果, 而是注重的是对局部需求的满足。

从学生社团对组织成员的影响方面看, 学生社团成立的历史比较短暂, 其性质、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内部系统也带有不成熟性, 这就造成学生社团成员对固有东西继承较少, 而开拓、创新的东西较多。学生社团组织生成的原动力——兴趣爱好, 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更注重从自身感受和兴趣出发考虑问题。兴趣爱好与动机、信念、价值观同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这就为学生个性的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社团的“自治”特质造成学生社团成员思考的一维性和单向性, 这在有利于社团成员主体性发挥的同时, 使之缺乏复杂环境锻炼下的成熟性。相对于学生会注重权力话语权 (主席比部长有话语权, 部长比一般部员有话语权) , 学生社团内部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运行机制, 决定其成员在社团中话语权的取得必须凭自身的实力, 也就是说, 具有较强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的成员才能获得社员的拥护和支持, 这使得社团成员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民主、平等、和谐等现代观念不断强化。学校党委和团委对学生社团的宽松管理, 也易造成社团成员思想的相对政治边缘性和主体自由性。与学生会成员相比, 学生社团成员个性特征明显、民主观念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做事方式灵活, 但政治意识不强、自我观念过浓、协调能力不足。

四、如何更好地发挥两种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

正式学生组织与非正式学生组织是独立学院中各自独立的两种组织, 其在组织生成和活动方式、组织性质与运行机制、组织功能与运作规范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并由此形成了两个组织中成员的不同特征。

促使两种组织联手, 使两者在新时期独立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和育人中发挥合力, 共同推动新时期素质教育和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发挥两种学生组织的合力作用丰富校园活动, 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需要

在独立学院普遍扩招后, 学校各方面的准备难以适应学生日益增加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更需要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既重视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又重视非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 多渠道、多途径、多载体、多手段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社会需求。

2.注意做好两种学生组织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正式学生组织与非正式学生组织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非正式学生组织因为自身发展不够成熟, 其发展也存在较多的困难, 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比正式学生组织更加严重。很多消极对抗型的非正式学生组织都是由于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有效地处理而发展起来的。所以, 加强对学生组织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是势在必行的。

3.加强对两种学生组织的正面教育, 进行科学指导和引导

独立学院应当根据自己学院学生的特点, 不但加强对正式学生组织的正面教育, 对一些重点非正式群体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引。通过对两种学生组织的科学指导, 一方面, 使两者都能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 使两者的目标和活动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4.着重做好两种学生组织中核心人物的工作

不管是正式学生组织还是非正式学生组织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正式学生组织的核心人物一般是民主选举和学校意志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的, 在群体中更多的体现的是组织权利。所以要侧重加强其个人魅力等领导艺术方面的培养。做好了他们的工作就会更好地发挥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非正式学生组织的核心人物是自发产生的, 在群体中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 对非正式学生组织的目标或规范甚至人生观、价值观, 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他们是群体的“精神领袖”, 所以要侧重加强其规范化和原则性的培养。做好了他们的工作就会带动非正式学生组织这一大批人。

5.引导两种学生组织开展与创造特色办学相结合的活动,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为了使学生在人才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独立学院在办学中应采取一些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模式, 重点提高学生在某方面的技能。正式学生组织开展的活动是独立学院推行特色办学的主渠道, 而发挥非正式学生组织的作用, 如社团、学习兴趣小组等, 则是推行特色办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推行特色办学与非正式学生组织活动相结合, 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一个平台学习到书本中无法涉及到的内容, 而且这些活动具有更多的趣味性, 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 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者, 要依据正式学生组织和非正式学生组织各自的特点分类指导、科学管理, 促使两个组织联手, 共同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共同推动独立学院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等.管理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277-282.

[2]方蔚琼, 徐燕玲.略谈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及其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 (1) :51-52.

[3]李德东.非正式组织和非权力性影响力[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 1998, (1) :34-35.

[4]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2

一、我国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特点

1.组织结构比较简单

一般而言,大学生非正式组织都没有制定严密的组织和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学校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也缺少监督和管理,这就导致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在组织活动时相对比较自由和散漫,再加上受大学生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所限,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很多行为完全可以界定为个体行为,他们的很多选择也大都是有利于自己的。尤其是由于一些所谓的共同利益或者共同目的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如果成员之间利益出现分歧,组织存在的基本前提则不复存在,组成成员可能为了自己的个体利益而脱离组织,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可能就会自然解体。尽管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存在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持有一致的观点,但大学生毕竟社会阅历相对比较浅,这也可能导致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做出的行动决定带有极大的盲目性甚至是错误的,一旦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时,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可能面临解散的风险。

2.组织管理比较松散

通常而言,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不会设立稳定的管理制度,更不会确立一些行动指南,也不会有确定的活动任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行为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一般也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当某些成员占有一些相关信息时便进行一些相关活动,但成员之间对活动的可行性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对所掌握的信息也很少进行甄别,某些成员的个人主观意见对社团活动影响比较大,这也导致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和老的成员退出,成员进出频繁。

3.存在明显的自发性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是以相同或相近的心理特征为基础的,心理的需求具有强烈的凝聚力,是由大学生自发组成的组织,是因为相似或相同的信仰、爱好、兴趣和追求,或者在正式组织中受到冷漠、忽视,不能从正式组织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走到一起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没有正规的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也不需要经过学校的正式认定,参加或不参加非正式组织都由个人意志决定,没有任何强制性,可以随意的加入某个非正式组织或同时加入多个非正式组织,也可以自由的退出,基本上都是自主决定,不收任何的规章制度或他人的限制,它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共同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4.成员意见的一致性

由于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不像正式组织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而是因为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人生追求、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团结一致而形成的,这些非制度化的规范体现了成员某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对成员有很大的约束力。成员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谅解、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整体,每个非正式组织成员都会对自己的组织有一种归属感,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情感上的互补,对一些现象的看法,成员之间很容易形成一致的意见,矛盾很少,因此,每个非正式组织成员都非常热爱自己的组织。

在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内部都存在核心人物,不需要经过上级任命或选举产生,凭借自己的威信自发形成的,在非正式组织成员中有很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非正式组织成员中有很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非正式成员都紧紧围绕在核心人物的周围,受外界的干扰较小。同时,对非正式组织之外的成员抱着戒备的心理,排斥其他组织成员的介入,群体成员的凝聚力比较强,彼此能友好相处,互谅互让,冲突较少,一旦非正式组织成员受到伤害,其他成员就会一起给予帮助,对他人进行打击,在非正式组织中成员对很多事物的看法都容易形成强烈的共鸣。适当的非正式组织可以为学校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团结非正式组织成员,给非正式组织成员提供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赢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

二、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意义

我国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笔者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重要意义作如下分析。

1.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健康有序的大学校园秩序和文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和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拓宽学生的交际范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高校中出现的各类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总体而言还是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目标相吻合的,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开展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术水平和学习主动性,有助于高校的管理和发展,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另外,学校也可以借助于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组织各类校园趣味活动,凸显活动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学术性,实现活动组织的灵活性,创造一种优越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得在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社会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有助于促进正式组织的发展,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涉及领域广、趣味性浓厚,这极大的适应了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有助于实现高校发展紧随时代的步伐。在大学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一些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我教育的环境,社团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不同成员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及时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实现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将来的人生规划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打下基础,让学生能够在比较中学会自我学习和健康成长。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对于积极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这些学生在一起经常互相学习,自觉性高,经常开展一些学校文艺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活动能力,扩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成员之间对非正式组织所处的环境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对非正式组织信息的全面把握,达成共识,确立非正式组织的奋斗目标,积极向正式组织靠拢,调整成员的自身行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以候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由于成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在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要充分利用核心人物的影响力,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念,谦虚谨慎,奋发向上,利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在成员中形成榜样的力量,让其他成员自觉效仿。因此,一定要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每个成员都可以按照核心人物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进取,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和完善自己,促进非正式组织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

3.有利于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并且伴随着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好坏而形成的比较稳定心理惯性。高校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何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调动学校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校凝聚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宽容、诚实的原则,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集体内形成和谐的关系,并努力向外面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赢得他人的肯定,为以后人生的成功铺平道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认得兴趣爱好、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需要的互补性等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成员之间目标是否一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更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为基础而形成的松散的、没有严密组织体系的团体,成员之间因为爱好、特长形成的群体,成员之间彼此认同,可以满足成员的很多心理需求,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大学生排除焦虑、缓解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王建武.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姜伟国.浅谈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周明丽,严勇富.浅析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及其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7,(6).

[4]扬正书,扬永奎.浅谈提高非正式组织作用的渠道与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3).

[5]夏晶,蔡凌燕.论非正式组织在企业文化构建中的作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4).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与校园稳定 篇3

一、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

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和存在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它是与正式组织同时产生的, 是社会心理的表现。当正式组织不能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时, 学生便通过形成非正式组织的途径来满足。学生中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一致的观点。只有观点一致的同学才会有志同道合的感觉, 观点不一致是很难聚集在一起。观点一致的同学, 由于价值取向相近, 对社会、学习和生活有着相同的看法和见解, 在经常接触和交往中会逐步形成各种非正式组织。二是有着地缘和亲缘关系。俗话说:“老乡见老乡, 两眼泪汪汪。”特别是在高等学校, 老乡、老同学、老相识或者亲戚和朋友便成了他们首交的朋友, 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相同的语言, 相同的生活习惯和事实上的感情基础, 很容易沟通。因此, 在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 以地缘和亲缘为纽带, 形成了类似同乡会或老乡会等多种非正式组织。而且在这些非正式组织内部, 往往有较强的凝聚力, 有较为一致的行为和明显的自卫性和排他性。三是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学生中有来自农村的, 也有在城镇长大的, 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相同的学生, 他们都有可能聚集起来而形成各种非正式组织。

二、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对校园稳定的影响

由于非正式组织内部, 对外界信息反应灵敏, 信息传递迅速, 这有利于学校的一些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得到迅速传递;同时也有利于及时收集学生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后勤改革及各项管理制度的意见和要求, 使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 也容易造成小道消息的传播源, 干忧正确意见的沟通, 妨碍学校正常工作。由于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形成作为纽带的, 成员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不平情绪常在组织内倾诉, 渲泄。这既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 调整学生的情绪。但又往往造成成员聚集一起, 酗酒、毁物、寻求不正当刺激等行为违反校纪校规, 并对其他成员构成威胁。由此可见,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有时作为正式组织的辅助力量, 有其积极作用;有时则会削弱正式组织, 阻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消极影响。

三、正确引导学生非正式组织, 加强校园稳定

第一, 要端正态度, 正确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

正确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 了解他们产生和存在客观必然性, 了解它们类型和作用, 掌握它们的规律, 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有着重要意义。要正确认识学校里的非正式组织, 首先就要懂得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大多数和学校里的正式组织无利害冲突, 更不是学校的对立物, 它们是学校正式组织的孪生兄弟, 而不是正式组织身上的毒瘤, 对待它们不能回避, 不能轻易取谛, 而是要对它们加以引导, 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使之成为学校的辅助力量。

第二,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作用

任何非正式组织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 他们在组织内部威信高, 能力强, 对其成员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这种号召力和影响力有时往往超过正式组织而带有强制性的影响, 起到正式组织无法起到的作用。因此, 对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要关心、爱护, 为他们进步、成长着想, 要正确对待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要, 属于合理的要设法帮助解决, 对于一些不合理要求或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求要做好解释、说明;对于破坏型的核心人物, 不能听之任之, 更不能迁就退让, 坚决按校纪校规处理。要选用自身素质好、人际关系协调好、能力强, 确有发展前途的核心人物在正式组织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 便于做其他成员的思想转化工作, 发挥其积极作用, 以利于两种组织在价值取向、组织结构、核心人物等方面趋向一致, 缓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 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的“社会舆论”作用

由于非正式组织的成员间情感比较密切, 他们的聚合本身就是因为思想观点、兴趣爱好、利益一致等因素形成的, 所以非正式组织产生的“社会舆论”其内部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大的影响和约束力。这种影响和约束力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因此, 在思想教育中, 主要是利用非正式组织的“社会舆论”的积极一面, 利用其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有较大的控制作用、改造作用和激励作用, 引导非正式组织内部成员互相帮助, 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 达到共同进步之目的。

第四, 教育引导与坚决取缔相结合

对那些小团体主义严重, 江湖义气浓厚, 经常违反校纪校规、抵制甚至破坏正式组织活动的非正式组织成员, 要及时给予批评和教育, 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 促进其转变态度, 消除其消极影响, 工作中既要坚持讲政治、讲原则, 同时又注重工作方法, 切忌主观主义, 盲目从事。对那些政治辨别能力差, 经常传播各种反动谣言和不健康内容的信息, 严重干扰、影响学校正常的宣传教育和学习生活环境、产生不良后果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要坚实取缔, 决不姑息。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4

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类型及特征

(1) 学术型。高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促进专业发展而自建协会, 举办沙龙。这种独立于班集体之外、面向全校开放的带有浓厚学术气氛的组织就是学术型非正式组织。该类型组织使学生在通过正式组织学习知识之余, 还可以接触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各学科知识。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曾说:“一大群学识渊博的人……通过熟悉的沟通渠道……共同调整各自钻研的学科的要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们学会了互相尊重, 互相磋商, 互相帮助。”[1]其中提到的“沟通渠道”就包括学术型非正式组织。

(2) 信仰型。以成员间理想、信念、志向相同为基础而建立的非正式组织。其成员相对成熟, 思想健康向上, 关心国家大事, 具有较高的理想, 一般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如“党章学习小组”、“马列学习小组”等。这类非正式组织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渠道。

(3) 情感型。以个性相近、经历相似、心理相容、情感相通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成员之间感情色彩较浓厚, 相互间较信任, 讲义气, 重感情[2]。这类组织一般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地域色彩, 极易演化成男女之间的恋爱或带有哥们义气的小圈子。

(4) 兴趣型。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 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组织。其成员来源广泛, 相对固定, 多为校园课外活动的活跃分子, 活动内容明确, 活动时间有规律, 易受社会潮流影响。

(5) 对抗型。那些自以为在组织活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某些心愿不能实现、违反校规校纪受到批评或处分的学生, 容易纠集在一起, 对抗学校的各项管理[3]。如表现为同时逃课、同时不参加集体活动, 或欺负低年级学生、打架斗殴等。这种非正式组织对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人发展危害性极大。

另外, 根据非正式组织的不同性质, 可分为3种类型: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积极型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 对学风校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中间型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有的一致, 有的不一致, 可能为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正面影响, 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不一致, 会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4]。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以其成员的高素质、活动的开放性、形成的自发性及发展的持续性为主要特征[5]。

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如何发挥隐性德育功能

隐性德育的概念源自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杰克逊 (P.W.Jackson) 。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 (《Life in Classroom》) 中, 用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的概念来说明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类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 基本内容包括校园的建筑风格、人文景观、绿化程度、设施现代化的水平、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活动、人际环境等[6]。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以繁多的种类和各异的形式已经承载或发挥的隐性德育功能也远远超过了正式组织。

(1) 心理归属功能。非正式组织是自愿性质的, 其成员是自愿甚至是无意识地加入的。大学生进入人才荟萃、高手如林的大学后, 在班级等正式组织中一些学生容易被忽视, 失落感、压抑感油然而生。为了摆脱这一窘境, 他们转而参加能为其提供施展才华舞台的非正式组织, 帮助他们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大学生远离父母, 在非正式组织中可以消除孤独感, 满足他们“爱”与“被爱”的需要。从他们加入某个非正式组织这个事实本身, 就可以满足他们“归属”、“安全”的需要[7]。这种心理的归属也正好为发挥隐性德育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凝聚向心功能。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可以起到联系社会与学校、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作用。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频繁交往和密切接触使其信息渠道更加畅通, 视野更加开阔, 个性更加鲜明, 性格更加完善。正式组织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 正式组织的信息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组织的渠道传达给学生, 从而使大家有相同或相近的思维和外在行为[8], 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3) 价值导向功能。人们有互相结合的需要, 倘若不能从正式组织获得需要的满足, 则非正式组织的结合就会增多。随着高校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实行, 要求学生管理模式也做相应调整。但目前仅有的少数辅导员忙于应付日常管理, 难以有精力指导正式组织开展一些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 导致学生积极性大大削弱, 于是学生纷纷通过参加非正式组织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精神, 抛弃或反对什么样的精神, 需要在整个校园文化层面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 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所裨益[9]。

(4) 行为规范功能。非正式组织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平台, 开拓了空间, 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充分合作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在非正式组织中, 每个学生都会下意识地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 自觉地认识到人与人的差异性, 更容易在平等的氛围中评价自己, 调控自己的行为, 逐步融入集体。因此, 应当在组织内不断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 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以使行为规范和环境力量逐步内化到学生的精神领域和行为方式中[10]。

3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隐性德育的缺失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有时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 反而受到某种程度的敌视, 导致部分隐性德育功能缺失, 产生了反作用。

(1) 产生抵触情绪。非正式组织成员在对正式组织某些要求、工作产生不满情绪时, 或受到批评处分时, 容易引起其内部成员的同情和支持, 引起抵触情绪, 甚至产生对立思想。

(2) 降低工作效率。当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发生矛盾时, 或正式组织的某些制度限制了非正式组织的活动时, 非正式组织成员就会成为一股销蚀力量, 降低正式组织的影响力和工作效率, 削弱正式组织的作用。

(3) 产生帮派势力。非正式组织容易产生小圈子, 成为传播小道消息和谣言的温床, 不利于学生的团结。在评先评优等选举工作中, 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会联合起来, 影响选举的结果。有不良倾向的学生容易聚在一起, 集体逃课、旷课, 甚至打架斗殴[7]。

总之,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 教育工作者要实事求是, 把握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方向, 进行正确引导, 积极强化非正式组织的隐性德育功能, 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何曙荣, 顾建新, 徐辉, 译.杭州:浙江出版社, 2001.

[2]王江兵, 戴跃侬.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 (3) :8-11.

[3]王建武.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 (4) :40-42.

[4]巫春华.发挥非正式群体作用,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0) :79-80.

[5]冯社洪, 王珍.引导和发挥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 2003 (1) :78-80.

[6]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4 (7) :226-228.

[8]吕莹.论网络文化及其隐性德育功能的构建[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2) :162-165.

[9]程玉海, 卜文军.论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J].理论导刊, 2008 (9) :125-126.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的提高, 我国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人口组织中的特殊群体, 除了专业的文化技能外, 其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受到格外重视。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组成方式及管理组织的构成来分析, 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这个概念提出来的。不同于正式组织群体的严格纪律性, 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是以部分学生个体的共同兴趣和感情共鸣为基础, 不用经过相关领导的特批, 自发形成的组织。非正式组织的纪律性不明显, 形式比较自由, 学生自主参与, 主动性比较高, 包括志愿者组织、老乡会及各种文体社团等, 合法地存在于各个高校中。非正式组织在各大高校中拥有不容忽视的力量,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 志愿者组织的特点

志愿者组织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存在最普遍、发展最迅速、影响最积极的非正式组织, 是由共同价值取向和甘于奉献精神的部分大学生群体组成的。志愿者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志愿服务领域广泛。

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展开志愿服务活动时, 主要考虑大学生的学业安排和人身安全这两个因素, 满足这两大因素的志愿服务活动一般都能允许大学生志愿者参与, 因而,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领域相对比较广泛。相对于其他志愿者组织而言,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因其成员有着专业的技能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质, 在参与某些志愿服务活动时占有一定优势。

2.2 组织结构相对比较完善。

在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结构相对比较完善, 其纪律性也比较高, 规模比较成熟, 运行制度比较合理, 运作效率比较高, 其招募成员机制和奖励机制基本完善。

2.3 正确的志愿动机。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参与成员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美好的社会服务愿景, 有共同的志愿服务意识, 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正义感, 在从事志愿服务的活动时, 鲜有追求相应的物质和名誉奖励的现象。因此,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中的成员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思想政治观。

3. 志愿者组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

3.1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 务必要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而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既要保证学业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因此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始终, 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同时, 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 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社会实践, 使得这些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化、形象化和具体化, 并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 不断自我反省, 自我激励, 规范行为, 提高素质, 树立更为深远的志愿服务意识。

4. 如何引导志愿者组织积极发展

1.建立健全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相对于其他非正式组织而言, 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已经足够完善, 但是和正式组织相比较依然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各高校管理层人员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志愿者组织建立健全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一个完善而且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有助于志愿者组织的迅速、健康发展。首先, 应科学地选拔人才, 进行登记, 并从中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深得民心、有较高人格魅力的人才作为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者, 对成员参加的每一项志愿者活动都保留记录, 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名誉鼓励, 充分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倡导积极健康的志愿者服务理念。非正式组织要建立共同的努力目标, 培养健康的组织文化, 树立健康的志愿者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 培养志愿者组织成员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荣誉感, 使得成员认同志愿者组织的文化, 增强志愿者组织的凝聚力。

3.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和水平。各高校志愿者组织在招纳志愿者进入组织前, 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志愿者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及成员的性格特点等, 并根据他们的不同之处, 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分类。在展开每一项志愿服务活动时, 都要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进行系统而专业的技能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充分提高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帮助他们增强成就感, 使他们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达到更高的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罗雷.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价值工程, 2011, 18.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6

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文化内涵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指大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因兴趣爱好、性格、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生信仰、地域等共性产生情感共鸣而组织在一起的,没有成文规则及明确的管理方式,成员活动具有较强随意性的学生群体[3]。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文化是大学生为满足自身需求,通过在非正式组织实体环境里,与组织及其成员互相作用所表现出的群体活动规矩章法,集中表现为行为规则、思维方式、价值观方面的共同心理趋向,体现集体心理特点、组织风格的一种意识状态。非正式组织文化是非正式组织发展的灵魂,发挥着精神导向作用,充当成员沟通的中介,规范成员行为角色、引导成员价值取向,消除隔阂、促成协作,影响成员主体性人格塑造。

1.2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文化特征

1)自我意愿。从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来看,它体现出自发性特点。大学生选择非正式组织的类型、对象由自己做主,不受其他因素的领导或干预,凸显自我意愿。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倾向非效率化,组织中没有系统成文的制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成员受来自“权”“责”“利”因素刺激性低,行为以自我意愿为向导。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彼此体现出相似点,民主、平等的环境容易促使成员形成包容性心理,成员关系密切,组织以情感为纽带呈情感逻辑运行,充分体现大学生心理需求。

2)信息灵通。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信息传递速度快、内容泛化。相比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结构松散,职责分工不明确,组织中人事结构不具有等级性。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成员地位平等,交流过程中不受来自等级传递信息的障碍,因此信息渠道得以畅通、传播快捷,具有灵敏性、及时性。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重视群体利益,分享意识强烈。成员常聚在一起对各种消息发表自己观点,传递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小道消息占传递信息内容重要比例,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源源不断。

3)群体利益。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看重以情感和利益为基础形成的群体利益,并表现出强烈的维护意识。基于组织内部成员间的观念、行为相互影响程度高,容易对人事形成共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潜规则,是群体利益实现常用的手段方式。它通过约束成员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借助惩戒、表扬手段使成员的思想行为表现与共同行为规则一致,保证群体的利益。

4)权威领导。大学生通过参加非正式组织满足彼此合作,满足友谊,追求认同,取得保护,谋求发展的个人利益目标[3]。活动承担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运行的载体,是维系组织存在、运作、发展的保障。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人物拥有强大的领导、组织、鼓动能力,在社团活动中显示出较强的人格魅力,凭借自己的威望,左右其成员行为,充当非正式组织发展的指挥棒[4]。非正式组织成员对“领导”持高度期望,希望这种权威人物能够领导成员提高群体实力,保证在组织内部发挥更大价值,促进个人目标实现。

2 非正式组织文化对大学生主体性的作用

2.1 基于3所高校4个社团案例的调查分析

案例1:太原理工大学爱心家园社团发展后劲十足。

太原理工大学爱心家园社团,汇聚部员超过200个,组织规模庞大,下设七大负责部门,社员各司其职,值班例会秩序井然。社团已策划并成功举办过多次活动,校园募捐、盲校讲课、素质拓展等活动调动了社团人的积极性,提高了社员的综合素质。社团副主席表示,活动创意为社团发展提供活力,是该社团未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案例分析:爱心家园社团工作取得实际成果的原因,是在核心人物的组织领导下社团内形成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社团文化,社员得以相互感染,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案例2: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支农队发展走下坡路。

山西农业大学支农队成立于2005年,活动范围主要集中于农村志愿服务工作。支农队在乡下支教、调研务实进取,热情服务,经过5年的努力,成长为校园内的一个特色社团。然而近两年,支农队发展却走上了滑坡路。

案例分析:支农队实践活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核心人物的变更导致成员思想行为出现偏差,销蚀群体力量,队员的主体性发挥受到限制。

案例3:晋中学院一言九鼎社团发展遭瓶颈。

晋中学院一言九鼎社团,是文学院学生发起的一个以有意展现文学特长、提高专业能力的群体组织。该社团经过一年的磨合期,社员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增强,各方面能力也再提高。然而,社长认为,社团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社团活动实践机会少,只局限于理论上的操作,这也影响了社员的心态,社团变得逐渐冷清,出现社员“混日子”现象。

案例分析:一言九鼎社团发展受限制的原因是社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缺乏主人翁意识、竞争意识,造成理论实践脱节弊端,阻碍了主体性发挥。

案例4:山西农业大学心绿环保协会发展生机勃勃。

山西农业大学心绿环保协会成立于2002年,经过10年发展,已成为校园内一个由众多会员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广泛影响力的绿色环保社团。协会成立了自己的理念、会训、会刊、会歌、宣言、特色活动,通过网站和邮箱的形式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宣传环保思想,呼吁山西农业大学师生树立环保意识。

案例分析:山西农业大学心绿环保协会发展生机勃勃的原因是,社团积淀并行成一种稳定和谐、共创共生的文化,活动机制良性运转推动社团价值和社员主体得到更好发挥。

2.2 作用机制

基于上述4个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在未来大学校园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非正式组织文化构成非正式组织发展过程中环境因子,发挥整合、导向、维护秩序功能,为成员提供一种个体行为变化的培养土壤,对学生主体性产生重要影响。

2.2.1 积极作用

第一,学生自愿加入社团,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交往做事,有利于主体性发挥。案例中大学生们自愿加入“爱心家园”、支农队、“一言九鼎”、心绿环保协会,志愿服务,施展才华。这种天然的催化剂和粘合剂促使社团成员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自然走到一起交流合作。

第二,以社团为代表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输特点,为成员沟通提供契机。信息传递渠道畅通,传播速度快、内容广杂,成员洞察力、思考能力得到锻炼,选择性提高,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有利条件。

第三,社会学家霍曼斯从群体形成角度提出群体形成理论,揭示了群体利益是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基础,个体衡量从群体中获得价值报酬的可能性继而做出行动选择。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群体利益是成员发挥主体性的前提,为成员的行动提供方向标。案例中,“一言九鼎”不能满足成员实践需求,成员的主体性发展明显受到挫折。相反,“爱心家园”和“心绿”这两个社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成员尝试和创新的机会,调动起了成员的积极性。他们在数次实践过程中,认知、技能得到锻炼,自我角色意识趋于理性,选择能力提高,表现出灵活性。

第四,研究成果证明,有领导魅力的领导者与下属的高绩效和高满意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有领导魅力的领导者手下工作,下属会因受到激励而付出更多的努力[5]。“爱心家园”“心绿”两个社团的负责人,领导品质、领导能力优秀,作为“精神旗帜”,为成员能动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提高提供外部动力。支农队队长缺乏优秀的领导素质,导致队员对领导产生抵抗心理,沟通产生隔阂。队员失去心理寄托,主观能动性、创造性降低,个体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组织变得混乱。

2.2.2 消极作用

第一,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成员活动以自我意愿为向导,导致组织产生这样的缺陷:结构松散不稳定,成员流动性大;组织决策具有随意性,缺乏科学和长远的规划。其带来的后果是,群体环境不稳固、活动效率不高,进而对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产生不利影响。成员缺乏主人翁意识、局限能动性、创造性潜能发挥,自我意识性高、选择性得不到锻炼。支农队、“一言九鼎”中成员主体性不活跃,思想行为淡漠散漫,便是这种不利影响的体现。

第二,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信息灵通便捷,信息内容丰富。信息灵通便捷促进成员的活动交往,为成员发挥主体性提供便利条件。内容丰富增加了成员选择性合理发挥的难度。成员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往往不能处理好传递的内容、对象、方式等,妨碍成员间正常沟通交流。非正式组织中信息传递内容泛滥,对组织内人际关系构成影响力,危害社团稳定和成员的积极性,阻碍主体性更大程度发挥。

第三,潜规则促成从众行为产生,抑制成员学生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选择性的发挥。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从众理论表明,从众是一种在压力之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个体的认知或行为总趋于与多数人取得一致。潜规则表现出的狭隘性和绝对化色彩增加了盲目从众的可能性,学生服从潜规则,对来自团体压力产生屈服态度倾向,表现出从众行为,针对不同的组织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6]。案例中,“一言九鼎”社团存在“不发言”的僵局,支农队里出现队员和领导唱对台戏现象,“爱心家园”组织活动中没有人随便产生懈怠行为,心绿环保协会里没有人轻易不参加例会,不完成自己任务。“爱心家园”和“心绿”中的成员服从积极主动的潜规则,主体性显然得到较好发挥;“一言九鼎”和支农队成员服从“破罐子破摔”潜规则,事实表明主体性发挥受到挫折。

第四,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过分关注核心人物的力量,要求核心人物表现权威性和榜样性,处理好与队员的情感关系、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种追求具有理想化色彩。成员不考虑其他可激励的因素,对领导心理要求过高,“树倒猢狲散”,主体性发挥受到外在因素左右。支农队便是如此,队长虽然有实干的能力,但因为未能处理好队里内部的情感关系而遭到队员质疑。队员把这种消极因素扩大化,主人翁意识淡化,并且相互影响,主体性失去锻炼的机会,从而导致整个社团的衰退。

3 非正式组织文化视角下大学生主体性培养路径

从教育管理学视角看,重视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互补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社团具有促进学术科研、加强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强健体魄、加强职业导向功能[7]。以社团为代表的非正式组织对学生主体性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学生在能动性、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方面得到锻炼。从非正式组织视角下提出大学生主体性培养路径的目的,是提高非正式组织的生命力,使它为学生活动提供更好的组织文化环境,引导、促进学生主体性获得充足发展,使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为未来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1)学校尊重非正式组织发展,做好引导管理工作。一是尊重学生心理愿望,减轻学生活动思想压力。学校借鉴学生正式组织管理方式,鼓励非正式组织主动通过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与学校教育管理者形成交往关系,为非正式组织活动提供指导教师进行负责人组织管理培训或集体活动跟踪指导,帮助学生解疑答问。扶持优秀的非正式组织打造品牌文化,为非正式组织群体发展树立榜样。学校通过提供各种交流机会缓解非正式组织成员迷茫心态,促进校园非正式组织创建健康向上的非正式组织文化,为学生主体性发挥提供园地。二是考虑学生实践要求,减轻学生活动物质压力。学校应该为非正式组织提供不同程度的财力、物力支持。学校在财政项目经费拨款时要考虑与学生实践性关联度高的相关部门的特殊性,可适当增加体育部经费。丰富学校活动器械,放宽公共活动场所的范围、时间限制,为学生大型活动提供条件。社团是大学校园非正式组织势力发展的典型代表,完善社团活动经费补助办法管理为社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有利于促进非正式组织群体实力提升。社团补助标准协调活动性质、补助原则、补助金额体现合理性、公开性、公正性。申请流程、体现效率性,申请对象体现选择性。

2)端正非正式组织参与意识,提高组织目标的层次。一是大学生端正参与意识。大学生参与非正式组织不是逃避学业、放纵自我的借口,组织成员应该提高非正式组织参与意识,在满足安全感、自尊等心理需求之外,追求自身思想知识技能、思想品质的提高。首先,大学生个人应该珍惜非正式组织提供的宽松和谐、共享共创的环境氛围,通过与他人交往和实践活动,促进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其次,非正式组织核心人物要发挥好组织的领导作用。既要留心组织成员思想状态做好人力管理,也需要发挥能力加强与外界交往,为非正式组织发展获取外在动力。核心人物树立正确价值观,用出色的实际行动为成员做出榜样,培养成员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促进非正式组织凝聚力提升,为组织发展提供一种积极进取的环境,加速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建设的形成。二是非正式组织追求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非正式组织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处理好组织的价值观问题、活动问题,发挥组织效能,追求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引导和激发学生主体性发挥。

首先,非正式组织群体应该树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价值观,指导学习、活动、实践的开展,避免追求现实化、功利化,造成群体成员追求目标世俗化的弊端。其次,领会学校政策、制度精神使组织活动在学校范围允许的条件下活动,体现活动的合理性。注意活动目标、动机、内容、方案、反馈环节实施,使活动发挥好学生检验能力的平台作用。非正式组织文化要努力追求跳出情感满足的圈子趋向质量化、高雅化,追求主体性人格之下的综合素质发展,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学习,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组织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尹明雪,崔华静,何云峰,等.山西省高校大学生主体性培养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农业教育,2012(4):39-43.

[3]崔海英.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影响力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索志春,方明.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孙凤芝,赵善伦.管理学原理[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6]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优化 篇7

一、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

在高职学生中, 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共同利益结群, 即以共同利益结合在一起。其中最常见的分为三个方面, 即或因生源地域不同以“老乡”结群, 或因家庭经济情况好坏结群, 或因学习成绩优劣结群。二是因共同的兴趣爱好结群, 即以相同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三是相似的人生际遇, 即因具有相似的人生际遇结合在一起。在高职学生, 有一些或因自己成长经历坎坷、或因家庭环境等相似等因素而结群的。这些群体成员较多表现为胆怯、消极、自我封闭、孤独和无助。

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特征

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有如下心理特征:一是感情上的归宿感。高职学生刚刚完成高考, 远离家乡来到学校, 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学习环境, 他们或因是同乡、或共同爱好、或因相同的经历等在相互接触、相互选择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感情, 这种感情便成了小群体的纽带, 群体成员在他乡特别具有归宿感。二是成员内心的满足感。高职学生具有比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其中不乏具有某一特长者, 他们能力、特长需要展示和发挥, 这些特长相同、能力相近者, 由于情趣和需要相同或相似, 经过彼此的相互选择逐渐结合在一起, 形成“利益共同体”而得到需要上的暂时满足。三是自卫性和排他性。“共同利益”是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基础, 当小群体利益受到侵害时, 其成员表现为进行自卫, 共同抵抗。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不愿意让学校领导、教师或其他人干预自己的内部事务, 具有较强的排他性。

三、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优化

第一, 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一方面, 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必然性,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处于大学教育阶段的高职学生, 生活在丰富多采的社会背景中, 受多元化社会生活的影响, 正式群体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其在情感上、精神上的更多需要, 对未来有更多的憧憬和期待;再加上当代青年在社会生活上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交流方式不断便捷, 非正式群体产生的条件越来越完备和优越。另一方面, 学校正式群体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学生精神上的需求。高职学校在实现促进就业,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方面, 花了许多功夫, 而在将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和重视满足学生文化精神追求结合起来, 将满足学生整体和学生个体需求结合起来方面, 还需要做更多更好的文章。

第二, 加强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优化的针对性。一是要注意树立和培养集体正确的舆论导向, 明确什么是集体所提倡的, 什么是集体所反对的, 什么是对集体有益的, 什么是对集体有害的, 并且利用多种途径引导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向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靠拢, 发挥积极因素的优势,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二是针对或因是“老乡”、或因经济窘迫、或因学习和就业困难等而结群者, 要多举行集体活动, 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怀和内心的温暖, 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 树立更远目标, 走出受制于小群体、小团伙利益的圈子。三是针对因兴趣爱好而结的非正式群体, 要充分发挥“核心人物”的长处, 根据其心理需要、特殊才能和职业教育的特点, 让这他们人尽其才, 赋予一些社会责任, 充分创造条件将部分非正式群体转化为学生社团, 纳入正式群体管理范畴。四是针对因经历坎坷或因家庭环境相似等因素而结群的非正式群体, 要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一对一”个别的心理疏导。

第三, 寻找非正式群体的追求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结合点。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是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引导非正式群体在追求满足自我精神需要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寻找结合点, 是引导和优化非正式群体的有效途径。具体地说, 实现以下三个对接:一是生活理想对接职业理想。任何美好的生活愿望都是建立在职业理想的基础之上的, 没有职业理想, 任何生活愿景规划得再美好, 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因此, 要引导学生把人生规划的重心放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之上。二是生活情趣对接职业兴趣。生活情趣可使人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职业兴趣可使人充实快乐, 二者不可偏废, 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活关注、了解, 甚至向往, 可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 把学生的注意点引导到如何促进和实现就业上来, 对优化和提升非正式群体, 具有积极作用。三是生活的磨练对接职业技能的训练。生活的磨练使人成熟, 职业技能的训练使人强大。因此, 把职业技能的训练作为寻找人生自信的着力点, 对于引导那有着特殊遭遇缺乏自信的学生, 不愧是一剂良方。

高职学生非正式组织 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引导

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在应用社会心理学中有重要意义。G. E. 梅奥是在霍桑实验中最早发现非正式群体并研究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工作发生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在现代社会环境发展的宏观条件下, 正式群体中产生非正式群体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正常的。学校应该努力改变与高职学生的关系, 对非正式群体进行合理的干涉和正确的教育, 让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使之与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教育理念等活动协调一致起来。

一、形成校园文化

高职学生这个非正式群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往往影响着高职学校对其的管理态度, 所以, 无论对于高职学校还是高职学生来说, 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在高职这个正式群体中产生的职高学生这个非正式群体往往有着很大的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 往往会使这个非正式团体更加团结, 有助于这个团体的思想形成, 即有了群体的目标和观念。所以, 也就存在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发生的矛盾, 即高职学生与高职学校产生矛盾, 但这并不干扰整个高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这时,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每个学校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特点,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当然也涵盖了校园的建设, 校园绿化设计等硬件设施。学校为高职学生量身打造的校园文化、校园规范用以改正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思维方式等。高职学生的课余活动都是以群体活动方式出现的, 包括篮球社、文学社、辩论社校报等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等软件措施则会在无形中对高职学生即这个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氛围在很大的影响力, 在群体活动中往往会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形成良好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无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这个非正式群体。高职学校必须认识到,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尤其是价值观是衡量内心的量尺。它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人的学习、思想、认知以及信仰、思维、想象以及行为等等, 它支配着人们学习失误, 认知世界, 对自身的影响, 让人们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 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 也对人们判断行为的善恶的标准和规范。所以校园文化对非正式群体建设是极为重要的, 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的校园的重要基石。

二、法律意识的培养, 道德习惯的约束

社会的正常运行和法律意识是有着根本的关系的, 人们的正常生活是依赖于法制体系的, 所以法律意识的完善, 是极其重要的, 现代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多少, 对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目前, 随着高职学生相关的违法犯罪案件的增多, 一部分是因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另一部分就是, 这些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强, 法制观念淡薄。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观念, 让他们在学校中初步形成知法懂法的理念, 知道何为犯罪, 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法律意识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培养形成的。

苏格拉底认为, 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由于高职学生思想心智是在成长阶段, 所以良好地道德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是对高职学生最好的道德教育资源。良好的道德教育对每个高职学生都有着无形的约束力, 当他们在无意识的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中, 也起着很强大的约束力, 并且会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五育并举, 德育为首”, 道德教育在高职学生的心里及生理成长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刻不受到法律的制约, 还要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和影响。道德教育主要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既往认知来引导, 标榜示范以及人们的信仰来维持, 道德行为就是人们对自己的约束力。

道德与法制是相辅相成的, 道德行为靠的是自己约束, 道德与法律是密切相关的, 很多的道德规范往往存在与法律条文之中。所以法律意识的培养、道德习惯的约束, 对一个非正式群体是极为重要的。只要有着良好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这个非正式群体对构建和谐校园是显得极为重要的。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 良好地校园文化以及正确的法律意识培养、道德行为的约束对着高职学生群体有着良好地影响, 无论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还是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建设都是极为重要的。也对他们所存在的非正式群体有着很大的凝聚力。凝聚力的形成对于非正式群体来说, 就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目的。一个非正式群体有了自己的理念无疑是一非常个优秀的非正式团体。而一个优秀的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对构建和谐校园来说无疑是一块重要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王光石.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完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 30-32.

[2]王靖.对如何塑造中学生法律意识的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15-20-21.

[3]郭晶梅.当代中学生法律意识的隐忧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 2007 (3) 10-13-12.

上一篇:西吉山区下一篇:情报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