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设备系统(精选12篇)
移动通信设备系统 篇1
1 前言
即时通讯软件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革命性应用软件, 不仅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也颠覆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但是目前的即时通讯类软件, 无论是国外的Facebook还是国内的微博、微信, 都必须通过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才能实现设备间的通讯。因此设计开发一个无需网络服务器的应急通讯系统就变得尤为重要。移动设备应急通讯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在无互联网服务的情况下, 自行创建Wi-Fi局域网实现文字、语音、图像等数据传输。本系统的意义在于当通讯网络中断 (例如:遭遇地震、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 充分考虑到局域网的通信需求, 手持智能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局域网之间的语音、图片、文字通讯达到应急通信的目的。本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 在实现目标功能的同时遵循Android用户界面设计规则, 并有良好的拓展性与可维护性。
本系统选择Wi-Fi技术组建无线局域网。Wi-Fi是一种高频电信号以无线的方式将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手持终端连接起来的一种技术[8], 具有组网成本低、组网简单方便等显著优点, 能够满足智能移动手持终端间临时应急通讯的需求。
2 系统设计
2.1 功能分析
(1) 免注册使用功能。软件定位是作为一个应急通讯系统, 完全不需要繁琐的注册, 首次登陆仅需填写姓名等最基本信息即可使用。 (2) 免添加联系人功能。无需繁琐的验证添加联系人过程, 只要有两个或多个用户连接到同一Wi-Fi网络, 立即在列表中显示对方信息。 (3) 文字、语音通讯功能。内容实时显示在对话窗口。 (4) 提供新消息“声音”、“震动”提醒开关。 (5) 查看对方账号信息。查看在线用户IP地址、设备型号等信息。 (6) 图像发送功能。浏览本地图像或调用相机进行拍照保存发送。
2.2 欢迎与登陆界面
由于本软件系统无需注册, 本页面只需要提供一个登陆入口即可, 考虑到目前大尺寸屏幕手机单手操作的灵活性, 将登陆按钮放在屏幕底部。点击登陆将跳转到登陆界面。
用户通过点击欢迎界面的登陆按钮将来到登陆设置页面, 用户只需填写昵称等最基本登陆资料, 点击下一步, 系统做登录资料完整性验证, 不完整则无法登陆, 并弹出提示对话框, 完整则记录用户输入的信息并跳转到Wi-Fi连接页面。
2.3 Wi-Fi连接与登陆
监测系统是否连接Wi-Fi并定时扫描Wi-Fi热点在列表中显示。如图1所示用户点击下一步后执行登陆并将设备如IMEI作为用户ID写入SD卡。
2.4 语音采集与播放
通过调用Android系统提供的Media Record和Media Player可以完成录音和音频播放。
语音数据的发送采用UDP协议。通过Datagram Packer类中的set Data () 方法对数据包设置, 然后调用send () 方法将数据包发送给对方。
接收数据主要是在广播的通知下, 对已经组网的移动终端发送出的语音数据做出相应的回应, 接到广播通知后, 就会启动接收数据的线程, 在此线程的控制下来完成数据接收[10]。同样分别构造Datagram Socket () 和Datagram Packet () 对象, Datagram Packet () 主要是对接收的语音数据的长度进行设置, 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接收数据包, 降低数据包的丢失率。
3 系统实现
3.1 欢迎与登陆界面的实现
3.1.1 欢迎界面的实现
在res.layout目录下新建Layout属性的Android xml文件, 定义一个Button, 并为其指定id, 然后新建Welcome Activity Java类, 通过find View By Id与刚才定义Button按钮简历连接, 然后通过set On Click Listener () 与on Click () 方法监听Button按钮点击动作并跳转至登陆界面。
3.1.2 登陆界面的实现
在res.layout下创建Layout布局文件, 然后在Login Activity Java类做登录资料完整性验证, 不完整则无法登陆, 完整则记录输入的信息。
3.2 附近Wi-Fi热点扫描与连接
Wi-Fi热点的首先进行控件初始化设置, 通过get Local Host Name () 获取热点id呈现到布局页面, 并设置定时刷新Wi Fi列表信息, 相关代码如下:
3.3 语音通讯功能的实现
该功能的实现过程主要是用户首先进行音频录制的采集, 然后发给目标客户, 目标客户收到音频后点击消息框对音频播放。对录音按钮定义三个按键响应事件, 分别是按下、松开、滑动。
当按键按下时, 初始化语音界面, 并开始并录制音频并采集;采集过程首先要对音频设备, 音频格式, 编码方式以及临时输出文件的路径进行设置, 然后执行prepare () 方法, 然后执行start () 方法进行采集, 并通过Dialog将音量大小显示在界面上。方法如下:
当松开按键时, 采集的文件会被传输。通过message对象, 先发送一条普通的消息, 然后进行文件的发送。进行文件发送的时候, 需要新启动一个线程来发送, 因为文件的发送耗时会比较长, 若不启用多线程就会提示未响应。所以启动一个新的线程来传输文件, 并根据相应功能接口的返回值, 设置文件传输是否成功。语音留言传输过程中的状态会根据实体类中的属性进行更新, 成功与否会显示在界面上。客户端在接受的时候, 需要在客户端设置一个监听, 监听文件是否传输过来。当文件被准许接收, 就将接收的文件存放在相应的路径。
4 系统测试
4.1 测试准备
选择测试设备。考虑经济、方便等因素, 最终选择了目前热门5台Android智能手机进行测试, 分别是:魅族PRO5、红米3、魅族、OPPO R7、乐视1S。
4.2 欢迎登陆功能测试
运行应用程序, 通过欢迎界面按钮跳转到登陆界面, 输入昵称、性别等基本信息, 点击下一步, 进入Wi-Fi显示界面。
4.3 附近Wi-Fi热点刷新与连接测试
附近Wi-Fi热点刷新功能测试:通过增加热点进行测试, 若界面显示该热点则证明刷新功能成功, 若没有显示, 则有两种可能结果: (1) 附近不存在该热点; (2) 刷新功能失败。
附近Wi-Fi热点连接功能测试:点击list View中任意Wi-Fi热点, 弹出密码输入界面, 输入密码, 启动Wi-Fi连接服务。
Wi-Fi热点刷新与连接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热点刷新测试功能失败原因及解决方案:通过代码检查发现Wifi Utils.is Wifi Ap Enabled () 方法中未进行try.catch异常捕获导致刷新失败, 在添加try.catch后刷新功能正常。
4.4 文本、图像、语音通讯功能测试
文本通讯功能、图像功能、语音通讯功能测试:启动聊天界面, 给在线用户发送一段文本, 通过对方是否能正常收到信息判断功能是否正常。
测试结果分析:
(1) 点击发送按钮, 若信息无法发送, 则信息传输模块出现问题, 若信息发送成功, 对方却没有收到, 则是传输过程中出现了丢包的情况。
(2) 点击添加图片按钮, 若出现无法浏览图片, 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软件没有获取读读取文件的权限, 第二是图像预览Activity加载失败。
4.5 传输范围测试
测试选在封闭的建筑和车流、人流适中的校道上进行。距离测试的目的主要是测试Wi-Fi信号发射器的最大辐射范围和软件的稳定性。在建筑物内, 设备之间的搜索、连接, 通讯能够正常工作, 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在校道上, 测试最远的通信距离达到100m, 当超过该距离时, 连接断开。当距离超过90米时, 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搜索、连接, 但是通讯会出现丢包现象。这主要是由于Wi-Fi信号发射设备发射功率太小的原因, 当处在微弱信号状态下会发生相应的丢包现象。
4.6 多用户测试
进行多用户测试的目的只要是测试系统最大能承载用户量以及用户量增大之后是否存在软件奔溃、数据传输丢包等情况。但是由于设备有限的原因, 只找到5台设备进行测试, 在多点入网的测试过程中, 均能正常进行设备的搜索、连接, 通讯。
5 总结
本次设计, 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在无法使用互联网时, 通过自身设备搭建简易无线局域网实现通讯的需求, 最终设计并实现了用户需求。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到来, 即时通讯软件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软件之一, 但是目前的即时通讯类软件必须通过互联网接入服务器, 才能实现设备间的通讯。文章设计的移动设备应急通讯系统主要通过对Android、Wi-Fi Direct等相关技术的研究, 利用无线网络的便捷性, 快速搭建局部通讯网络, 在没有通讯服务器的情况下为智能移动设备提供应急的临时通讯服务。
关键词:Android,局域网,即时通讯,Socket,Wi-Fi
参考文献
[1]单家凌, 叶润发.基于Wi-Fi的Android通信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4 (5) :69-72.
[2]李艳.基于网络数据库下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 2010.
[3]孟晓龙.Win7系统下Android开发平台的搭建[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1 (8) :72-73.
[4]尹京花, 王华军.基于Android开发的数据存储[J].数字通信, 2012 (6) :79-81.
[5]孙震强, 董智明.利用即时通信实现人机共享的方案研究[J].移动通信, 2010 (15) :44-46.
[6]杨群.基于WI-FI热点技术的即时P2P语音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7]孟贺.基于Android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 2014.
[8]丁倩.基于Android平台局域网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9]李鸥.Android手机平台的隐私信息防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
[10]罗伟.基于Android平台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9.
[11]饶润润.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移动通信设备系统 篇2
通信设备配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综述
通信设备配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综述
王云凤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宜宾,四川,644000)
摘要:设备配送大多缺乏高效、快捷的管理系统,因此,进行基于Internet的物流配送技术研究,向企业提供先进的管理软件和运作平台,为之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服务,整合社会的物流资源,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对一些物流企业的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内耗大、效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物流管理系统的配送系统部分。本文针对企业的配送管理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目前物流配送企业的管理现状,研究了关于短路径、订单合成的算法,提出了基于配送中心选取、配送计划制定的策略。其次,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对企业配送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研究,设计r系统的功能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库与数据结构关系以及系统测试案例。最后,介绍了系统实现所用的软件技术的特点,介绍了系统实现的关键算法流程、系统的典型运行界面,描述了配送管理系统的实现情况以及软件系统实旌后所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物流系统;合成配送;ASPNET技术;RFID;UML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1 引言
物流,这个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事物,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配送,又是物流中的重中之重。有效的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是物流中的关键。配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商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仅依靠人工管理是不容晏达到这个目的的,因此在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时代,智能配送应运而生。智能配送是指在作配送规划时,运用计算机的
技术、图论、运筹、统计、GIS等技术,由计算机根据配送的要求,选出一个最佳的配送方案,包括配送路线、使用车辆、装载的商品等内容。目的是解决在实际配送中,由于路途、运输工县、要货周期等条件的制约,配送规划难以制定的难题。建立可靠而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是电子商务中实现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物流配送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研究如何开发物流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设备配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综述
送软件,通过计算机实现快速、合理地安排配送计划是非常有意义的。
计开发建摸语言进行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逻辑模块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等;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采用基于B/S的三层结构模式,使表现层、逻辑层、数据层分开设计,采用模块联结的方式,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2 基于WEB应用的配送管理系统
文献[1]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配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系统从需求分析着手,整个系统开发按照生命周期法与原形法结合的开发结构,采用软件工程的分糖设计思想,运用UML设
图1 配送系统体系结构图 基于UML配送管理系统
文献[2]建立的配送管理系统,整体上按照面向对象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利用UML进行系统采用UML建模使系统开发人员、建模,使用Rational Rose 2003作为系统建模工具,Java作为程序设计语言,SQL Server 2005作为系统的数据库。
系统用户、分析人员、测试人员、管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设备配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综述
理人员之间均可以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便于各方人员交流。在分析和设计系统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系统建模对于系统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合适的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具对于系统的开发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的。在本文中运用了UML作为系统建模语言,它从不同的方面,采用了不同的视图,全面地分析出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结构,为系统的实现提供了除了考虑系统的总费用最小外,还应考虑系统的总配送响应时间最短。根据建模的假设条件,建立了基于时间竞争的配送系统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按照模型决策空间所具有的特殊结构,设计了一种求解模型的启发式算法。用实际调研的数据作为算侧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演算,结果表明,模型实用,算法有教。
依据。基于RFID技术配送管理系统
文献[3]在现有仓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以RFID技术为读写手段的物资配送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可实现对物资信息的自动采集和汇总处理,有利于完成物资出入库、盘点的自动化作业和运输过程的跟踪监控,提高了物资配送效率,达到应急目的。统,采用Mapxtreme forJava 来架构地图服务器,采用MapInfo + TransCad 进行GIS 的制作和管理[5]。设备呼叫配送中心管理系统
用UML建模语言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开发来电管理、工单管理、汇总报表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设计并开发基于医疗设备呼叫配送中心工作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系统利用UML建模方法分析需求,采用C/S架构、面对对象VC++编程语言和Microsoft SQLServer2000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开发。
利用UML用例图分析需求,可以体现出系统需要的高级功能呼叫配送中心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1)设备租用流程:接听电话后,确认设备处于空闲状态,然后填写并打印设备租用工单、设备配送工单,5 第三方物流实时配送管理系统
采用J2EE技术和GIS技术设计了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B2B和B2C实时配送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结构、配送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系统配置方法,采用TransCad实现配送路网制作方法,基于MapInfo的GIS显示功能设计过程,以及两者的融合接口方法。
采用JSP 技术来构建物流配送管理系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设备配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综述
配送人员把设备送达。
(2)设备归还流程:接听电话后,确认需要归还的设备。在系统中调出设备租用工单信息,填写工单中设备归还的信息,打印设备配送工单,配送人员将设备取回配送中心。
(3)设备维修流程:接听电话后,填写并打印设备维修工单、设备配送工单,配送人员把故障设备送达设备器材科。
(4)工作量统计:每个月底统计配送中心人员工作量,进行量化考评。7 网络化配送管理系统
图2 系统体系结构
网络化配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分为界面层、功能层和数据库层,如图2所示。
(1)界面层是系统与用户的接口,系统尉户包括发运员、仓库管理员、配送人员、计划人员和管理人员等,这些用户分散在物流配送过程的各个环节,受到地理位置和网络接入等各
种条件的限制,需要多种接入方式访问系统以完成相关业务操作。
(2)功能层由应用功能模块、外部集成模块和内部集成模块三部分组成。应用功能模块提供配进管理工作中的业务逻辑处理功能,它包括提供异地多仓库管理、需求管理、统计分析、发运管理、系统管理等一系列功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设备配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综述
能模块。外部集成模块通过Internet连^客户需求发布系统,实时接收客户需求信息。该模块提供邮件及基于RosettaNet框架的Web Service等多种形式的接¨,以满足与不同平台、架构系统集成的需要。内部集成模块实现系统与企业内部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通ERP接口,系统将处理后的需求信息传递到生产管理环节,组织生产;通过STL接口与决策支持系统集成,通过SMS接口和POS机接口与手机、POS机及其他移动通信终端相连。
(3)数据库层是系统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数据的存储、查询及维护,解决各功能模块对数据库的访问及异种数据库间的互操作[7]。
“三个应用层次”进行设计及设计,CDMS系统体系结构采用c/s构架,数据库选择Sybase ASE,开发工具选择Power Bui1d。系统采用了“分布采集,分布存储,统一处理”的策略,建成了以1台小型机、若干台PC服务器为中心,以Internet为通讯载体的虚拟广域网[8]。结论与展望
在研究配送系统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开发出一套实用的配送管理系统,这种配送管理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并且运用了实用的订单合成算法,这样对于提高配送效率,减少成本有着很大的意义。
通过对配送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分析了配送管理现状,提出了配送中心选址和订单合成算法。其次,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从系统的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功能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库与数据结构关系、系统测试设计等方面,设计了实用性高的配送管理系统。其次,采用ASPNET技术,结合WebService等先进软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配送管理系统。同时,描述了配送管理系统的实现情况以及软件系统实施后所产生的结果。
系统还存在很多地方需要完善,8 连锁配送管理系统
设计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一个连锁配送管理系统(CDMS),即配送中心管理系统。主要负责连锁店分店的进货、销售、库存业务,包括商场价格管理,进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核算管理,配送管理等多个块。配送中心及各分店在各自经营地域内搭建独立的局域网络,配送中心与分店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在Internet上租用的虚拟空间进行,并且通过加密软件系统实现数据安全传输。
按照“一个系统”、“两级设计”、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设备配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综述
根据不同的企业经营方式,需要的优化方式也存在着不同,算法思想只有不断的提高才能适应需求;存在一些
条件限制没有考虑进去:系统有待完善,需要成熟[1]。
参考文献:
移动通信设备系统 篇3
【关键词】智能穿戴通信设备;安卓;移动支付系统;設计与实现
一、安卓开发技术介绍
(一)安卓操作系统
安卓系统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Linux平台的移动操作系统,具有开源的特点。安卓系统的代码完全开放,开发者很容易进行程序的开发,使得安卓的应用软件迅速丰富。并且,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可以不受移动运营商的限制,方便的接入网络;其硬件的选择也更为丰富,使用安卓系统的不同手机之间不会发生兼容性问题。
(二)安卓总体架构
安卓操作系统的架构分为核心层、系统运行库、应用程序框架和应用程序层四个部分。
核心层即为操作系统层,负责网络、安全、电源、驱动和内存的管理,底层架构为Linux何香凝,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系统运行库是核心层调用应用程序的地方,通过C语言和标准库来实现,与其它操作平台相比,安卓系统运行库的执行方式更为高效,手机硬件性能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运行速度,这也为适应现在不断更新优化的手机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础;程序应用框架式应用程序分类分组的记过,可以为程序开发者提高便利;应用程序层是移动设备和用户交流的界面,是所有应用程序的集合。
(三)安卓程序界面构造
界面的构造是安卓应用程序设计的关键,良好美观的界面设计可以增加应用程序的操作性,使其更受用户的欢迎。安卓应用程序界面的构造主要通过UI框架和空间库的结合来实现,从而实现应用程序的各种功能。安卓平台的应用程序框架与塞班相比,运行效率不是很高,但是控件的操作室非常精准的,使得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清晰和准确。
二、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客户端的支付系统需要满足客户特定的支付需求,应该具备一些基础的特性和功能。首先,移动支付系统应该具有用户注册的功能,兵对用户的个人信息提供安全的保护,并且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具有自动登录和信息验证等功能;移动支付系统最重要的是具有移动支付功能,可以通过数据流量完成支付,并确保整个支付过程的安全和便捷;其次,移动支付系统应该具有账户管理功能,使用户可以清楚的掌握自己的账号;最后,移动支付系统还应提供密码修改等功能,方便用户的使用。为满足以上功能,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环境搭建、界面设计、实现类设计和数据关系设计环节。
(一)移动支付系统的环境搭建
安卓平台应用程序的开发主要是基于java语言,利用java编写安卓的应用程序时,首先要下载安装JDK软件,搭建安卓应用程序编写的平台;其次要建立IDE和ADT插件,这是完成应用程序编写任务的工具;最后,运行安卓虚拟设备,便可以进行程序的编写工作。
(二)移动支付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
移动支付系统的用户界面要清晰明确,可以使用户清楚该应用程序的性质和功能。其图标设计应以直观的支付标志为宜;图标的大小要符合手机设备屏幕大小特点,并兼顾其它图标的大小;其次,移动支付系统的图标应该具有放大和缩小的特点,方便用户的使用;编写者要确保支付系统图标的清晰和易于辨别,不能给用户造成误解。
(三)移动支付系统的实现类设计
用户打开移动支付系统后,根据个人信息完成登录,如果登录信息无法与账户信息匹配,用户将无法获得登录权限;如果用户登录信息与账户信息匹配,便可以获得登录权限打开移动支付系统的界面,连接移动支付系统,完成支付业务。支付成功后移动客户端获得支付状态回执,从而改动账户状态,提示用户。为了完成以上操作,移动支付系统应该具有多种实现类;Idexpage类实现用户活动的继承,方便用户的控制,为用户提供明确的菜单提示;main UI类实现支付应用程序的界面逻辑,开发者通过该类控制界面外观;Order InfoUI类实现用户订单的管理,在用户正确登录并正确完成支付操作后,通过该类实现移动设备和支付系统的连接盒完成支付操作;Pass Modify类可以让用户实现信息和密码的更改和保存,保障支付系统账户的安全;Payment UI类用于用户支付的具体流程,当用户启动支付程序后,该类可以实现移动客户端与支付系统的数据连接,完成支付操作,同时可以完成程序更新和维护的任务。
(四)移动支付系统的数据关系设计
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还应处理系统的数据关系。其中包括数据类型的分类,数据的用途以及具体数值的确定,保证移动支付系统可以顺利完成支付任务。
三、移动支付系统软件的测试
移动支付系统软件编写完成以后,需要在安卓平台上进行测试,才可以投入使用,测试的平台可以是安卓手机,也可以是电脑上虚拟的安卓平台。
(一)测试环境与配置
在进行移动支付系统软件的测试时,测试平台满足一定的环境要求,以保证软件运行的流畅性。如果是在电脑的虚拟平台上进行测试,该电脑的CPU、内存、硬盘空间和操作系统都要满足相应的要求,并且虚拟安卓平台应与软件的相匹配。
(二)测试需求功能
软件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种需求功能的测试,如登录识别模块,管理功能模块,支付功能模块,UI设计模块和性能测试等。测试重点是各模块运行的正确性与流畅性。
(三)测试流程的设计
在进行移动支付系统软件的测试时,要遵循正确的测试流程。首先要正确设置电脑环境,安装安卓虚拟平台以及相关插件,使其处于一个程序待安装的状态;然后,导入编写好的应用程序,并正确启动;然后进入正式的测试环节,多次打开移动支付系统软件的各个功能,依次测试其准确性和流畅度。并且要保证测试的全面,尽量发现程序中的不足与缺陷,以不断改正。必要时,可以利用的测试软件对应用程序的性能进行测试;最后,要仔细完成测试报告,为以后的改进提供具体的数据。
四、结束语
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安装与维护 篇4
上世纪90年代后期, 我国逐渐出现了一批自行研制的大中型容量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程控局用交换机, 典型的如深圳华为公司的C&C08系列、西安大唐的SP30系列、深幼}中兴的ZXJ系列等等, 这些交换机的出现, 表明在窄带交换机领域, 我们国家的研发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 目前的交换机系统逐渐融合ATM、无线通信、接入网技术、HDSL, ASDL、视频会议等先进技术。可以想象, 今后的交换机系统, 将不仅仅是语音传输系统, 而是一个包含声音、文字、图象的高比特宽带传输系统, 并深入到千家万户之中。IP电话就是其应用一例。世界上传统交换机厂商目前正努力研制, 并通过与计算机厂商的合作和交流, 来达到这一目的。
当前程控交换机的特点与技术动向为程控数字交换机。这是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 有机结合的产物。先进的硬件与日臻完美的软件综合于一体, 赋予程控交换机以众多的功能和特点, 使它与机电交换机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1.1 体积小, 重量轻, 功耗低, 它一般只有纵横制交换机体积的1/8-1/4, 大大压缩了机房占用面积, 节省了费用。
1.2 能灵活的向用户提供众多的新服务功能。由于采用SPC技术, 因而可以通过软件方便的增加或修改交换机功能, 向用户提供新型服务, 如缩位拨号、呼叫等待、呼叫传递、呼叫转移、遇忙回叫、热线电话、会议电话, 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1.3 工作稳定可靠, 维护方便, 由于程控交换机一般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 电路或专用集成电路 (ASIC) , 因而有很高的可靠性。它通常采用冗余技术或故障自动诊断措施, 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此外, 程控交换机借助故障诊断程序对故障自动进行检测和定位, 以及时地发现与排除故障, 从而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系统还可方便地提供自动计费, 话务量记录, 服务质量自动监视, 超负荷控制等功能, 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
1.4 便于采用新型共路信号方式 (CCS, Common Channe l Sig-nalling) 。由于程控数字交换机与数字传输设备可以直接进行数字连接, 提供高速公共信号信道, 适于采用先进的CCITT 7号信令方式, 从而使得信令传送速度快、容量大、效率高, 并能适应未来新业务与交换网控制的特点, 为实现综合业务网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 I Ne tw ork) 创造必要的条件。
1.5 易于与数字终端, 数字传输系统联接, 实现数字终端, 传输与交换的综合与统一。可以扩大通信容量, 改善通话质量, 降低通信系统投资, 并为发展综合数字网 (IDN) 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奠定基础。
2 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安装
2.1 机架设备的安装必须正确, 且符合安装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机台位置应安装正确, 台列安装整齐, 机台边缘应成一直线, 相邻机台紧密靠拢, 台面相互保持水平, 衔接处无明显高低不平现象。终端设备应配备完整, 安装就位, 标志齐全、正确。
2.2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底座位置应与成端电缆上线槽或上线孔洞相对应。跳线环位置应平直整齐。总配线架直列告警装置及总告警装置设备安装齐全。总配线架滑梯安装应牢固可靠、滑动平稳, 滑梯轨道拼接平正, 手闸灵敏。配线架接线板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 各种标志完整齐全, 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2.3 电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垂直走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走道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 保持垂直, 无歪斜现象。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 应加装子口保护。电缆放绑完毕后, 应有盖板封住洞口, 子口和盖板应用阻燃材料, 其漆色宜与地板或墙壁的颜色一致。安装沿墙单边或双边电缆走道时, 在墙上埋设的支持物应牢固可靠, 沿水平方向的间隔距离均匀。安装后的走道应整齐一致, 不得有起伏不平或歪斜现象。安装槽道应端正牢固, 并与大列保持垂直, 列间槽道应成一直线。
2.4 布放电缆的规格、路由、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 电缆排列必须整齐, 外皮无损伤。交、直流电源的馈电电缆, 必须分开布放;电源电缆、信号电缆、用户电缆与中继电缆应分离布放。布放槽道电缆可以不绑扎, 槽内电缆应顺直, 尽量不交叉。在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捆扎固定。在活动地板地板下布放的电缆, 应注意顺直不凌乱, 尽量避免交叉, 并且不得堵住送风通道。
2.5 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安装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源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 中间无接头。交换系统用的交流电源线必须有接地保护线。直流电源线的成端接续连接牢靠, 接触良好, 电压降指标及对地电位符合设计要求。列间馈电线采用架空敷设时, 铜 (铝) 条应整齐平直, 看不出有明显不平及锤痕。导线的固定方法和要求, 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铜 (铝) 条馈电线在正线上涂有红色油漆标志, 其他不同电压的电源线有不同颜色标志区分。安装好的电源线末端必须有胶带等绝缘物封头, 电缆剖头处必须用胶带和护套封扎。
3 程控交换设备的管理及维护
控制设备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外部用户与内部维护管理的要求, 执行存储程序和各种命令, 以控制相应硬件实现交换及管理功能。
程控交换机控制设备的主体是微处理器, 通常按其配置与控制工作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类。为了更好的适应软硬件模块化的要求, 提高处理能力及增强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目前程控交换系统的分散控制程度日趋提高, 已广泛采用部分或完全分布式控制方式。程控交换机设备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它的维护包括硬件的管理维护与软件的管理和维护。
3.1 硬件的管理维护程控交换机硬件由单板、背板、插箱和机架组成。
程控交换机开机后,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 其印刷电路板和接插件等部件不能随便触动。因此, 维护人员对程控交换机硬件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主要是除尘保养和技术维护。
程控交换机主要板件应有备件, 一旦出现故障要及时进行更换, 以缩短故障时间。定期检测交换机的地线和保安设施, 使之符合要求。根据告警信息的提示, 及时对可疑部件进行检测和维修, 并及时更换。定期检查交换机的进出线, 及时更换老化和破损线。当出现程控交换机扩容、硬件出现问题, 以及整机进行除尘等特殊情况时, 交换机硬件也要进行插拔或更换。
3.2 软件的管理维护交换机一侧称为前台, 服务器、操作维护台称后台。
前后台的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 后台通过人机命令界面向前台传递操作维护指令, 并接收前台的告警信息, 完成交换机日常监控、维护与管理工作。
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管理和维护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保管好随机带的软件磁盘, 以防系统瘫痪重装需要。
正确设置操作员操作权限, 以免误操作引起系统故障。增删和修改用户数据、局向数据前数据备份, 避免操作不成功能恢复原数据。定期测试软硬件功能, 定时备份局、用户数据。查看各级告警信息, 根据信息正确诊断并处理故障。配合厂家作好软件远程维护工作。及时对服务器, 维护终端, 计费器, 话务台进行软件杀毒, 保护主机和软件的安全。
4 结语
本文中提到的关于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安装与维护要求都是最基本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可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未能落到实处, 因此有必要给予高度重视, 加强对程控交换机的安装、管理与维护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吴桂玲.《程控交换设备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铁道通信信号.2004 (S1) .
移动通信设备系统 篇5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成绩:
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4年11月
目
录
一 实训目的和要求………………………………………………….二 移动通信核心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三 移动通信无线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四 实训总结…………………………………………………………
一 实训目的和要求
1.熟悉移动通信等通信设备的构成、性能、作用及运行情况; 2. 通过现场参观和实地操作,了解通信设备的基本组成和运行状况;
3.了解移动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网的组成管理和发展规划。
4.认识移动通信设备的外观及结构,了解几种实际设备的型号、参数、性能指标和运行情况;
5.初步了解移动设备的常见几种组网方式;
6.学习移动传输设备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常规维护管理。
二 移动通信核心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GSM、CDMA、CDMA2000、WCDMA、TD-SCDMA等系统任选其一介绍即可)
三 移动通信无线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四 实训总结
移动通信设备系统 篇6
【关键词】光纤通信;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09-01
光纤通信指的是将激光作为主要的载波信号,然后经由光纤来进行相关信息的有效传播的一种具体的通信系统。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系统。
一、光纤通信技术特点
容量大是光纤通信的一大显著特点,这表现在传输宽带方面,相较于传统的铜线以及电缆装置来说,光纤的实际宽度要大得多得多。目前的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主要是因为其终端设备的相关电子瓶颈效应而导致带宽优势难以被充分发挥出来,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光纤的具体信息传输容量也处在一个快速的大幅度增长进程当中,现今的光纤传播速度一般保持在2.5至10之间,由此可见,光纤通信技术有着非常大的实际发展空间。相较于传统的任一信息传输方式来说,光纤信息传输系统的能量损耗是最低的,就目前而言,商品性质的石英光纤的实际能量损耗可以达到低于0到20dB/km的标准水平的。日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未来可以将非石英系统的极低耗能光纤应用在通信中,使得光纤通信系统对于更加大的无中继距离的有效跨越变为可能,这样做的目的使得实际的中继站数量可以相应被减少,起到节约运用成本的作用。
众所周知,在实际的电波传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磁波泄露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整个通信系统缺乏良好的保密性。若是将光纤运用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可以防止光纤中的光波传播过程中的光信号的泄露,具体来说,在实际的传播进程中,光纤可以将光信号限制在相关的光波导结构中,这样,已经被泄露出来的射线就会被环绕在光纤周围的不透明包皮物质有效吸收到,实现泄露的良好扼制,从而避免了串音晴况出现在光纤通信中,有效地防止了所传播的信息被窃听,保障了光纤设备的良好保密性。
目前的光纤选用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石英,该种原材料有着非常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以及绝缘性,其尤为突出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地抵抗电磁干扰,具体来说,石英光纤能够与相应的电力导体进行组合后形成复合光缆以及实现与高压输电线路的平行架设,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会遭受太阳黑子以及电离层、雷电的活动干扰,更不会受到由于人为而产生的电磁干扰,使得光纤通信技术能够在电力领域中得到普及使用。除此之外,光纤还有着轻柔、成本低以及稳定性强、易于铺设、原材料丰富以及寿命长等等优势,由于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光纤可以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取得广泛应用。
二、电力系统通信光纤设备的有效维护
在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设备的网管维护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网管中心,相应的设备维护人员可以使用网管计算机设备进行设备详细数据的具体查阅,并对设备的实际性能以及具体运行情况定时检查,及时发现相关的潜在故障,实时地进行设备隐患的有效排出。若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了设备故障,应该针对具体的设备故障报警信息进行分析,实现故障定位,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故障。其中,SDH系统的网管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其有着较为清晰的警告级别以及较为精确快递的故障定位性能,其针对故障的具体处理也是非常及时的,SDH系统对于那些非网管电力系统站点的相关故障处理有着很强的指导性。
在电力系统中,光纤通信设备的现场元维护主要指的是相应的设备维护人员在实际的运行现场能够依据设备警告指示灯的具体状态以及仪表测量结果、用户反馈信息等等进行有效的故障定位与处理。如果在现场不具备相应的仪表数据信息则可以运用PCM指示灯来实施故障分析。
2.1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当中所进行设备维护主要包括针对光缆设备、配线架以及电源等等设备的维护。具体的设备维护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在电力系统通信光纤的实际运用过程中,要保障相应的通信设备应该时刻处在一个正常工作的运行环境中。比如说可以将电力系统中的供电以及传输设备工作所需的直流电压控制在-48V±20%,使其所允许的具体电压范围保持在-38.4到-57.6V的相应范围中;再比如SDH网管监控系统以及电力系统的本地维护终端所采用的计算机都是相应的专属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禁止将其挪作它用,从而有效防止病毒的不良侵害。
2.排除故障,这就要求要在实际的系统维护中有效地进行故障的分析与处理,具体来说,应该依据具体的故障信息以及告警指示信息,经过排查后定位设备的故障位置,及时找出相应的设备故障原因,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设备故障的有效解决,保障电力系统通信光纤设备的顺利运行。
3.集中维护,在进行电力系统通信光纤设备的有效维护时一般采用的维护方式是集中式的,这就要求相应部门应该成立系统运行维护中心,把设备运行维护所需的主要监控、维护仪器以及设备运维人员集中在一个站点中,减少人员配置。
2.2 具体的设备维护流程为查看、定位、分析、排除。查看主要是指要查看相应的指示灯装填以及计算机上的故障告警信息、相应的信号流程表;定位指的是先大致进行故障定位,然后采用相关的有效措施进行精确地故障定位;分析指的是针对具体的设备故障作细化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排除指的是根据相应的方案以及标准实施有效的故障排除。
替代法是一种常见的SDH设备故障处理法,具体来说,该种处理方法的主要使用原理就是采用一个能够正常工作运行的相应模块来将被怀疑不正常运行的相关工作模块进行替换,最终实现有效地进行设备故障的定位以及排除的目的。环路检测法;进行设备故障定位最常用的一个手段就是构造环路检测,又可称作自环。设备的自环可以分为很多种,根据自环信号的方向可以将其分为设备外自环以及设备内自环两种,设备外自环主要用来检查对端站及传输链路的故障,设备内自环主要用来检查本站设备的故障。根据自环的信号等级可以将其分为2Mb/s自环、群路(STM1155M)自环等等方面,其中,自环主要是用来分别进行各自的单元是否有故障的相应检查的。通过设备各种不同的自环,就可逐级地分离出故障点来,实现故障排除。仪表测试法;这种方法主要说的是可以通过对各种仪表设备的有效运用来进行设备传输故障的检测,其中,仪表包括光功率计以及万用表、误码仪等等方面。在实际的设备维护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相应的仪器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这对维护人员的技术需求是非常之高的。具体来说,误码仪主要是用来进行通道通断以及误码性能的有效测试的;万用表是用来进行实际的供电电压测试的;光功率计主要是用来进行故障判断以及光强测试的。
三、注意事项
舰载通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篇7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舰载通信设备日趋完善, 涵盖长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多个频段, 为舰船的航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随着舰载通信设备种类的增多, 不同设备的维护要求不同, 这给故障的诊断和定位带来了难题。本文针对舰载通信设备的故障诊断问题,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及专家系统, 设计了一种舰载通信设备的故障诊断系统。
2 相关技术的简介
2.1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网络的抽象, 其作为一种计算模型, 由大量的节点组成。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种非线性系统, 网络的状态随时间发生非线性变化, 因此其能够克服传统线性系统的弊端, 具有较快的检索速度。BP神经网络作为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 主要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三个神经元层组成, 其中各层的节点间相互关联, 同一层的节点间不发生关联。
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将复杂的状态特征信息作为输入, 并将其转化为逻辑输出值:通过对大量试验样本的训练, 神经网络能够对不同路径权重的调整, 最终建立输入状态量与输出逻辑值间的关系。
2.2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种具有大量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系统, 主要有知识库和推理机两大部分组成, 能够根据知识库中的已有知识, 通过推理机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 进而实现复杂问题的解决。
知识库是专家系统中用来存储知识的数据库, 知识库中知识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着专家系统的决策水平和质量。一般来说, 知识库与专家系统保持相对独立, 用户通过对知识库的丰富可以实现专家系统性能的提高。
推理机是针对输入的状态和条件, 通过匹配知识库中的相应知识, 反复推理最终得到推理结果的机制。推理机一般包括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两种推理方式:正向推理是从输入的状态出发, 在知识库中匹配相应的规则, 并利用冲突消除机制, 挑选最匹配的规则执行, 待输入状态改变后, 反复对知识库匹配迭代, 最终得到与目标一致的结果或知识库不存在匹配规则为止;逆向推理是从目标出发, 在知识库中匹配输出结果为已知目标的规则, 并将该规则的输入状态作为新的目标, 对知识库中的规则进行反复匹配, 直到得到与输入状态一致的状态或不存在匹配规则为止。
3 舰载通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舰载通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需要实现舰载通信设备的故障检测、故障识别以及故障评估等功能。故障检测环节通过对通信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实时的采集, 进而计算得到用于表征通信设备偏离正常状态程度的余差, 并用于故障的识别;故障识别需要利用知识库中的先验知识, 运用推理机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系统的状态进行决策, 诊断故障的种类、故障的位置以及故障程度等;故障评估是根据故障识别得到的故障信息, 对故障的危害和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 为决策者提供支持。
舰载通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故障诊断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接口模块接收舰载通信设备的数据, 之后运用推理机对获取的设备数据进行检测, 并与知识库中的先验知识进行匹配, 根据特征的相似程度最终确定故障的类型、范围等信息, 实现故障的诊断功能。
基于推理机的逻辑推理机制是影响故障诊断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本文设计系统采用模糊推理与精确推理相结合的推理模式, 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首先利用模糊推理将通信设备整机的故障信息模糊化, 并与模糊知识库进行匹配, 具有较快的匹配速度和较好的匹配性能, 避免了故障的漏判;其次利用通信设备模块的精确故障信息进一步与知识库进行比对, 最终得到实现故障的定位与诊断。
3.1 硬件部分设计
系统硬件部分主要负责通过各类传感器实现舰载通信设备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 并按照设计的逻辑规则,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 最终实现故障的诊断。根据功能不同, 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可以分为控制模型、测量模块、电源模块等部分组成。
3.1.1 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是整个舰载通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 负责协调实现整个系统的各项功能。本文选用了ARMMICRO2440A作为主控单元, 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性能, 能够满足故障诊断系统的数据运算需要, 并且本文还在主控单元中嵌入了Win CE操作系统, 以便于对整个系统的控制与管理。
3.1.2 测量模块
测量模块主要包括各类数据采集设备, 一般包括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风机转速传感器、频谱分析仪等, 主要负责采集舰载通信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信息。在系统设计时, 需要根据舰载通信设备的特点, 合理地选择数据采集设备的型号, 科学地设计布局, 既保证有效数据的采集, 又尽量避免冗余数据的采集。
3.1.3 总线模块
总线模块是指诊断系统内各功能模块间的信息传输通路, 主要负责配合主控单元, 通过RS232以及1394接口, 实现故障诊断系统内各功能模块间的数据交互与传输, 协调整个系统完成故障的诊断。
3.1.4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是为舰载通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供电提供智能化管理的模块, 主要具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 为了保证诊断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电源模块需要保证可靠的电压和电流输出;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电源对故障诊断的影响, 电源模块还需要保证较小的电压和电流波动。
3.2 软件部分设计
系统软件部分主要负责对硬件部分采集到的舰载通信设备的各种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并运用推理机基于先验知识库完成设备故障的诊断。根据功能不同, 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推理诊断模块以及知识库等几部分组成。
3.2.1 人机交互模块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主要是指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为了实现舰载通信设备故障的形象展示, 便于相关人员及时发现、了解、掌握故障的位置和基本情况, 本文在故障诊断系统中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人机交互界面, 相关人员可以了解舰载通信设备以及故障诊断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 并且当诊断出故障时, 界面还将通过弹窗提醒等方式提醒工作人员故障的相关信息。
3.2.2 推理诊断模块
推理诊断模块是系统故障诊断的核心逻辑判断模块, 其通过将信号处理得到设备特征信息与知识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匹配, 并对匹配结果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和判断, 最终诊断出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为了在故障诊断的基础上实现故障位置的定位, 系统在推理诊断模块中设计了设备整机故障诊断和模块化的故障诊断两种诊断逻辑。设备整机故障诊断就是根据采集到的舰载通信设备运行中的各类数据, 按照不同数据间的逻辑, 建立数据表, 并与知识库中的设备整机故障数据进行匹配, 从而诊断舰载通信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这种模糊—精确的推理机制既保证了较快的诊断速度, 又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度, 适用于实际的舰载通信设备故障诊断场景。
3.2.3 知识库模块
知识库模块是整个舰载通信设备故障诊断那系统的数据基础, 存储着舰载通信设备的各类故障信息, 包括设备特性、故障数据参数、故障判别准则以及设备维护信息等, 能够全方位反应舰载通信设备各功能模块的实际状况, 同时全面地记录了通信设备故障时的各类特征数据, 是实现故障快速准确诊断的重要数据支持。
知识库中数据的全面性是故障诊断性能的重要保证, 因此知识库的建立需要进行大量的故障试验。但由于各类故障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通过试验难以保证遍历, 同时部分通信设备可能无法进行故障试验, 这就需要知识库还需要具备数据更新的功能, 即在运行中对故障诊断系统无法判别的通信设备故障, 能够将故障数据自动添加到知识库中, 通过知识库的不断丰富实现故障诊断性能的不断优化。
4 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舰载通信设备在通信功能不断完善的同时, 设备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 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 实现舰载通信设备的实时故障诊断十分必要。本文设计的基于专家系统的舰载通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 能够实现通信设备故障的实时诊断与定位, 且具有自主学习的功能, 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斌, 李娟, 王高山.射频大功率设备故障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案[J].中国修船, 2010 (04) .
[2]江志农, 王慧, 魏中青.基于案例与规则推理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J].计算机工程, 2011, 37 (01) :238-240.
移动存储设备的安全保护系统设计 篇8
移动存储设备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优势,因此移动存储设备使用较为普遍,同时也存在着随时随地使用、公私信息共用、加密信息与一般信息共用、随意拷贝文件和数据,甚至出现将移动存储设备借给他人或丢失的情况,致使重要数据泄露等问题,带来数据风险。 当设备接触到不同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难免会遭受到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一旦设备遭到病毒的攻击,就会使设备中的重要文件遭到毁坏和泄露,使移动存储设备成为了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载体,给人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本文设计了一个移动存储设备的安全保护系统,能够很好地保护移动存储设备。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移动存储设备的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三个功能模块: 文件的访问控制、病毒查杀和文件误删恢复,如图1所示。
3文件访问控制
3.1文件访问控制的方案设计
在本设计中,移动存储设备归属于管理员,即移动存储设备持有者。 当管理员将移动存储设备借出且被非管理员权限的人员所操作,此时会将管理员与非管理员区分开,实现不同权限的管理,以维护文件访问的控制。 管理员拥有超级权限,可以对移动存储设备上的文件及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非管理员使用时,限制其权限,使其只能对某些特定文件以读操作进行访问。 对于用户的区分,简单的可以用验证码(密码)实现,验证码正确则被认为是管理员; 不正确或者未进行验证,则被认为是非管理员,也就是普通用户所拥有的权限。 当调用系统API进行文件的增删改操作时,我们试图更改系统调用方向。 使调用进入自定义的方法中去,完成对移动存储设备文件操作的过滤,使对移动存储设备的操作无效或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 通过这个过程完成对移动存储设备文件的权限管理。 文件访问控制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3.2文件访问控制的逻辑设计
在软件运行之前, 自定义API生成的DLL被进程加载。 用Get Proc Address函数获得进程中kernel32.dll、 user32.dll等模块的中的主要文件操作API函数的入口地址。 在系统API函数入口地址位置加入一条跳转指令,让它先跳转到自定义的函数中运行。 跳转指令可以用0x E9来表示 (0x E9是汇编语言中jmp指令的机器码),后面还有4个字节的自定义API函数地址,总共要修改系统API函数前5个字节,这5个字节由1个字节的跳转指令和4个字节的地址组成。 当程序调用到此函数的时候,将会跳转到自定义API函数去执行。 这4个字节的地址是偏移地址,而偏移地址 = 我们函数的地址 - 原API函数的地址 - 5(这条指令的长度)。 要保存修改地址前的系统API地址,以防随后调用系统API时找不到地址,无法再次完成跳转。 此过程为HOOK流程,如图3所示。
本设计是以Win7下文件基本操作的接口设计的逻辑,当文件操作调用API时会转调此函数,所以控制策略就在此函数中。 在函数中添加对当前文件的路径判断,来控制对移动存储设备中文件的访问,从而达到访问控制的功能。 本程序使用mhook库来协助完成函数地址的 跳转 。 Mhook_Set Hook函数的第 一个参数pp System Function是系统函 数地址 , 第二个参 数p Hook Function是自定义函数地址 。 函数要实现的功能就是将pp System Function地址跳转到p Hook Function的地址,从而完成自定义代码的调用,完成功能。
当一个sethook请求到来时,Trampoline Alloc分配一个跳板存储域让指针数组的元素指向这个存储域。 后续工作 是将sethook是的有用 数据保存 在跳板buffer中 , 方便unhook时候 , 修改回系 统API的地址 。 Virtual Protect Ex函数可以改变在特定进程中内存区域的保 护属性 。 用来设置 跳板存储 域的访问 权限为PAGE_EXECUTE_READWRITE。 将系统API的地址保存在跳板存储域的code Trampoline当中,紧接着之后添加一个jump指令。 此处是对系统API的存储及处理。 Emit Jump函数功能就是实现从pd Code处添加代码 ,完成跳转到pd Jump To。
4病毒查杀
4.1病毒查杀的方案设计
本设计主要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文件进行病毒的查杀。 在对文件查杀的过程首先对文件进行过滤,过滤出移动存储设备中所有的PE,在对这些PE文件进行病毒扫描,然后对扫描过的文件进行处理,包括对病毒文件进行删除和疑似文件隔离到指定的区域。 病毒扫描采用的是病毒特征码的方式,从病毒特征码库取出每一条特征码来分别对文件进行匹配,若发现被匹配的文件中有该特征码的话,直接将文件删除。 病毒特征码是从已有的病毒文件中进行提取,并将这些特征码进行归类和存储即存入到指定的病毒特征码库中。
病毒查杀在设计的过程中可分为病毒扫描器设计和病毒文件的删除或隔离设计。 病毒扫描器的设计方案是采用多线程技术来提高效率,而病毒文件的处理部分直接调用系统的API将文件删除和隔离,如图4所示。
4.2病毒查杀的逻辑设计
病毒查杀是为了防止病毒文件进入移动存储设备,并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文件进行破坏。 因此需要对刚进入移动存储设备的文件,即新建的文件进行病毒查杀。 当用户登录该系统后,可以点击系统主界面上的杀毒按钮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所有文件进行病毒的查杀。 通过病毒扫描器、病毒文件隔离,可以防止病毒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文件进行侵害。 具体的实现过程包括病毒扫描器的实现、病毒文件删除模块的实现以及病毒文件隔离区的实现。
病毒扫描器的实现部分是采用多线程同时对多个文件进行病毒扫描,其中病毒的扫描方式是病毒特征码匹配的方式,从病毒特征码库中取出每一条特征码来对文件进行匹配,若发现那个文件是病毒文件,则对该文件进行 删除或者 隔离 。 其中主要 使用的系 统API有Create Thread、Wait For Single Object、Resume Thread、Suspend Thread、Get Exit Code Thread,这几个是病毒扫描中与多线程相关的系统API,包括线程的创建、线程的启动、 线程的挂起、线程的唤醒和线程的退出等,控制了线程的生命周期。 下面为关键的程序代码的说明,主要是病毒特征码与文件的匹配过程。
Vr Code content = m_content [i]; 获取病毒特征码并存储;
fseek(stream, 1000, SEEK_SET); 跳到文件的指定位置;
Get Next (content.Code, next); 获取next数组 , 用于KMP算法;
fread(cc, sizeof(char), 100, stream);
int n = KMP(cc, content.Code, next, 0);上面两行代码实现了文件内容的读取,并实现KMP算法的匹配。
病毒文件删除模块的实现部分主要是病毒文件信息的展示以及调用系统的API将病毒文件删除或者隔离 。此部分涉 及到的主 要系统API有Get First Selected Item Position、Do Modal、Delete Dlg Object、 Delete File,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显示病毒文件信息界面的展示与关闭,以及获取病毒文件的位置并删除对应位置的文件。 以下为关键程序代码的说明,主要是病毒文件的正确删除过程。
Get Next Selected Item(pos);获取文件所在的位置 ;
m_virus_list.Get Item Text(n Item, 1);获取对应位置的文件;
if(Delete File(n Item)) ; 删除病毒文件并判断是否删除成功。
病毒文件隔离区的实现部分主要是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建立一个隔离区, 实际上这个隔离区就是一个目录,用于存放病毒文件,这个目录具有高度访问权限控制, 保证其中的病毒文件不会对其他文件造成伤害,以达到类似于隔离区的功能。 具体实现就是新建一个目录,并将目录的访问权限修改到最高,防止一切的危险访问。 接着就是对该区域的使用,将病毒扫描器扫描出来的病毒文件移动到该区域中,由管理员对该区域中的文件进行管理。
5文件误删恢复
5.1文件误删恢复方案设计
本设计将涉及到对误删文件的恢复。 分析可知,为以后恢复某个已经删除的文件,需要在某个文件被删除的时候要对该文件进行备份,此时就需要有一个存储这些删除文件的空间, 而且必须对备份的文件进行压缩, 这是考虑到不要占用移动存储设备太大容量。 建立这样一个用于存储备份文件的空间需要对它进行保护,可以考虑通过文件访问控制来完成这种需求,从而有效保证恢复文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还要考虑一下这样一个存储区的大小问题,如果太大的话,那么会占用大量的硬件存储资,使有效的活动存储资源减少了;如果太小的话,那么会使有些文件因控件太小而无法备份,只能选择放弃备份或者直接删除文件,这样做不符合数据安全的要求。 解决方案就是根据移动存储设备总的有效存储空间,按照该空间的百分比进行划分,并可以在对文件进行备份的时候,非常大的文件由用户选择直接删除或者存储到其它大容量设备中,如图5所示。
5.2文件误删恢复实现
业务流程。 以回收站的形式实现,对删除的数据进行压缩,管理员对数据进行恢复,实现流程与访问控制中的HOOK流程一致。
具体实现。 在自定义的Deletefile函数内,进行文件过滤,如果属于移动存储设备的文件,则将其移动到一个特定的目录里面,即将回收站中的文件移动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到达文件恢复的目的。
6测试结果
(1) 文件访问控制测试结果。 普通用户没有对文件 (文档草稿.txt)新建、拷贝、修改及删除的操作权限 ,比如删除文件。 由于权限的原因,删除操作是不能够成功的。
(2)病毒的查杀测试结果 。 通过点击主界面上的病毒查杀按钮,系统会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文件进行病毒查杀,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后详细列出,用户可以对这些病毒文件进行查看病毒详情、 隔离以及删除的操作,比如可以查看病毒的详情。 操作结果如图6所示。
(3)文件误删恢复测试结果 。 文件误删恢复是对回收站(用于存放误删的文件)中的文件进行恢复,它可以恢复文件到删除前的位置, 这里以文件11.cpp为例,进行删除恢复操作,成功将11.cpp从回收站恢复到删除前文件所在文件夹。
7结束语
通过测试结果分析,移动存储设备的安全保护系统实现了文件的访问控制、病毒查杀和文件误删恢复等功能,对数据起到了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摘要:移动存储设备使用较为普遍,其安全性备受重视。论文设计了一个移动存储设备的安全保护系统,此系统能够从文件访问控制、病毒查杀、误删恢复三个方面对设备进行保护。实验证明,此系统达到了预期目的。
移动通信设备系统 篇9
在这样的设备上开展丰富的移动业务应用,如何设计应用程序以及如何使用系统资源,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更加简单,而不需要让应用开发者再重新学习新的语言和编程思想。同时,如何规划和组织系统内外部各种资源,以服务的形式呈现给应用程序,成为系统软件扩展功能、增强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现在,已经有很多互联网环境下的服务模型,如微软的企业级解决方案使用三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模型,将应用程序的任务在逻辑上分为两个“服务层”,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和分布式的处理任务等都封装到组件之中。这种模型更注重应用程序层面的分解与部署。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种粗粒度、松散耦合服务架构,可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服务之间通过简单、精确定义接口进行通讯,不涉及底层编程接口和通讯模型[2]。
对于移动设备系统软件而言,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可以通过粗粒度、松散耦合的形式进行部署和使用,还有一些服务,尤其是基本系统服务,必须严格要求无重复实现或无重复提供某一功能,服务之间的关系为系统资源集合的一个划分[3]。本文根据上述特点,提出了Elastos环境下服务管理模型ServiceScheduler,Elastos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服务的新型嵌入式网络操作系统[4]。该服务模型对系统内部的服务和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进行分类和规划、动态管理和调用,以消息形式请求服务,通过浏览器展示用脚本编程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并向应用提供服务,同时加强服务之间以及服务与应用之间调用安全性。
1 基于ServiceScheduler的系统软件架构
ServiceScheduler负责解析服务消息请求、服务管理和调度等,是系统中应用程序正常运作的基础。基于ServiceScheduler的系统软件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应用程序采用Web应用程序开发类似的方式,即使用HTML和CSS描述界面布局,JavaScript描述界面逻辑。在运行时根据服务需求而动态地由WebKit通知ServiceScheduler,将服务与它们连接起来,共同完成应用的本地服务功能需求。
WebKit解析应用程序JavaScript代码时,如果是服务请求,则为应用程序动态统一添加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s),如安全权限控制、日志记录、性能统计、事务处理、异常处理等,将它们动态地附加到应用程序或服务计算实体上,使计算实体具有这些特征或功能[5],通过横切关注点检查后,把相应服务对象动态注入到应用程序代码中,使应用真正具有服务请求能力。
ServiceScheduler管理系统中所有可用的服务,包括基本服务、本地系统服务、用户服务、网络服务,进行服务定义、注册、注销、查询、调用和服务对象注入。针对不同性质的服务采用区分服务调用策略,方便服务管理和调用时安全控制等。ServiceScheduler解析服务消息请求后,通知相应服务完成消息的特定要求。
2 ServiceScheduler设计
2.1 服务的定义及分类
ServiceScheduler所管理的服务(Service),是指Elastos环境下移动设备系统软件精确定义、封装完善、独立于其他服务所处环境和状态,同时可以与其他服务或应用相互协作的功能单元,没有显示界面,根据需要动态加载,可以是本地、用户扩展、网络的存在形式[4]。这些服务有如下特点:动态加载;调用频率比API低很多;实时性要求不高;分布性。
根据提供服务级别和系统内外部计算资源的不同,将服务分为四类,如图1中所示:
1)基本服务。它们是整个系统中最小基本功能的服务单位,对系统计算资源抽象和整合,无重复提供某一功能,构成了系统计算资源集合的一个划分。如图形服务GraphicManager,电源服务PowerManager,蓝牙服务Bluetooth等。
2)本地系统服务。为了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把不能提供全部功能的基本服务封装成功能受限的服务,构成本地系统服务。如基本服务中的任务管理服务TaskManager,可以对系统中运行着的任务进行调度管理,但用户只能获取当前任务属性信息,而无权更改任务属性。
3)用户服务。用户自定义的一些服务,可以使用或不使用基本服务和本地系统服务,用于扩展本地服务能力。例如定时提醒服务。
4)网络服务。由服务提供商提供,可以不依赖或部分依赖本地服务。例如google地图服务。
2.2 服务继承关系及扩展
Service类定义为基类,提供了注册registerService()、注销unregisterService()、启动startService()、停止stopService()等功能。三类服务继承图如图2所示。网络服务是由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将消息格式服务请求转换成HTTP请求进行访问。
基本服务继承Service类,实现系统特定基本功能。本地系统服务继承基本服务,封装成功能受限的服务,即是相应基本服务功能的子集,如图中TaskManager。这两类服务是系统计算资源的服务形式,具有稳定性,不能修改或扩展。用户服务继承Service类,有LocalService、DatabaseHelper、BroadcastReceiver三种,其中,LocalService是用户服务的基类,把特定功能封装成用户级服务;DatabaseHelper是数据持久化服务,主要包括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基本操作;BroadcastReceiver是接收广播消息的服务,它只需要也只能接收和处理某些广播消息,而不能返回给该消息发送者任何计算结果。
2.3 服务请求消息格式
ServiceScheduler采用消息机制进行服务请求,命名为Message,消息格式包括Name(服务名称)、Action(动作)、Category(类别)、Data(待处理数据)、Extra(附加数据)。Name是服务发布时定义的名称,以显式方式请求服务,即请求者只需明确指定待请求服务名称。Action和Category表示Message要求的目标服务具有的能力,用来进行服务匹配,即以隐式方式请求服务。Data和Extra表示目标服务将要处理的数据。Data包含type和scheme,type类型为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scheme格式为scheme://host:port/path。HTTP协议[6]和Message的数据格式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可以相互转换。
2.4 服务的管理
作为服务调度核心的ServiceScheduler,负责解析Message、注入服务对象到应用程序中、管理系统中有效服务,包括服务注册、注销、查询、调用。
1)服务对象注入
ServiceScheduler根据应用程序是否有服务请求,若有则将相应的服务对象动态注入到应用程序中,即在JavaScript中可以像使用普通JavaScript对象一样使用注入的服务名称。如图3所示。
2)注册服务
ServiceScheduler维护着四张注册表,分别对应基本服务、本地系统服务、用户服务、网络服务。前两者具有稳定性、高时效性和单实例,所以将服务名称和服务引用通过registerService()注册到所对应服务表,表结构如图4(a)所示。随应用程序或单独发布用户服务,以及服务提供商发布或更新网络扩展服务,具有动态性和服务功能重叠性,这两类服务将详细服务能力信息通过registerService()注册到相应服务表,对于网络扩展服务,HTTP请求转化为Message形式,表结构如图4(b)所示。
3)注销服务
基本服务和本地系统服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注册后一直运行且不允许任何请求者注销,如果异常终止则由ServiceScheduler启动并重新注册。其他服务通过unRegisterService()注销,即将对应的服务从相应服务注册表中删除。如果用户服务是随应用程序安装而发布的,则当应用程序卸载时注销该服务。
4)查询服务
客户端发送Message查询某个服务或具有特定功能的某些服务,ServiceScheduler接收到消息后,解析消息上下文(Context)、请求服务类别和请求权限,如果用户显式声明请求服务权限与访问服务表权限不一致则请求失败。服务查询流程如图5所示。如果是显式消息则匹配服务名称,如果是隐式消息则依次匹配action、category、data type和data scheme,在注册表中找到匹配的若干项,则返回它们的服务名称集。客户端可以是服务、应用程序或其他服务[7]。
5)调用服务
客户端可以利用函数invokeService()来调用服务,ServiceScheduler接收到Message后进行服务查询操作,如果服务存在,则客户端获得服务引用,调用服务的各种方法。如果服务不存在,客户端会被告知其调用服务失败。下面是请求调用服务的显式消息和隐式消息格式。
调用服务过程与查询服务过程不同之处在于:一是ServiceScheduler查找消息要求的服务成功后,并执行消息要求的动作和处理相关数据,二是将执行结果返回给服务请求者。调用服务消息格式和查询服务消息格式一样,其中可以根据data scheme将消息转化为网络服务请求格式。
2.5 服务安全性
应用程序和系统服务以消息机制较为松散藕合的方式进行部署,避免其直接操作系统资源,如长时间占用某一系统资源而进入死锁状态等。同时,通过对服务分类和采用请求服务的消息格式,能够区分基本服务复用性和扩展服务的扩展性。不同类别服务拥有不同级别的请求权限(Permission),目标服务会检查请求者操作权限。WebKit解析应用程序JavaScript代码时,对服务请求的应用程序动态统一添加横切关注点,保证服务请求的合法性。
此外,保证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是必须的[8],对于服务处理时间过长事件,ServiceScheduler发出SNP(Service Not Response)并复位。在注册服务和请求扩展服务时,对扩展服务进行身份认证,请求网络扩展服务时使用HTTPS安全连接来认证服务提供者身份、保护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
3 应用实例
根据本服务模型的服务请求,用HTML、CSS和JavaScript构建应用程序,下面是应用程序中JavaScript代码片段和请求服务需要的权限,描述了请求服务SystemService:TaskManager所需要的消息格式,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Elastos环境下服务模型架构,通过消息请求机制、注册服务管理策略和服务对象注入,使应用程序开发像普通Web应用一样,大大降低开发和维护难度和成本。它可以简化和规范服务,根据模型中服务规范可扩展出更多的功能服务,同构化处理本地系统资源与服务商提供的计算资源,可以方便地请求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能够增强移动设备有限的计算能力,为大范围分布式部署软件服务提供依据。同时,采用多种安全控制策略保证系统安全。因此,该服务模型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业务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实现。
参考文献
[1]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电信科学,2009(10).
[2]Thomas Erl.SOA概念、技术与设计[M].王满红,陈荣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陈榕.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与软件技术产业发展[EB/OL].http://www.koretide.com.cn.
[4]上海科泰世纪技术有限公司.Elastos资料大全[EB/OL].http://www.koretide.com.cn.
[5]刘中兵.开发者突击:精通AOP[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6]W3C Network Working Grou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1.1[EB/OL].http://www.w3.org.
[7]汪雪琼.SOA服务互操作性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机载设备数据通信测试系统的设计 篇10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世界民航业的迅猛发展,航空电子系统复杂性和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民航飞机系统、外场可更换单元的故障诊断和深度维修提出了新的挑战[1]。飞机机载设备间普遍采用ARINC429、ARINC629、RS232、RS422、CSDB等总线进行数据通信 [2,3],并且不同子系统在数据传输时还会有特定的协议,这给单一故障组件测试时需要各种关联设备提供对应的信号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满足机载设备内场检测和维修需要,缩短机载设备维修时间,提高维护效率,在保证测试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减轻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设计研制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机载设备数据通信测试系统意义重大。鉴于虚拟仪器技术在信号采集、测试控制、数据输出显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4],文章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模块化数据通信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1 系统总体介绍
测试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通过选配各种总线转接卡,如:PCI-RS232、PCI-RS422、PCI-ARINC429等,结合相应的机载电子设备接口适配器,在Labwindows/CVI环境下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出各种模拟机载组件和控制面板,从而模拟实现各种机载组件、设备、控制面板等的全部功能。需要对机载设备进行深度维修时,只需将待修件与本测试系统连接好,通过PC人机界面调出与待测件有信号交连的设备虚拟界面,即可重建机载设备、系统间的信号传输关系,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存储、显示、打印等。用户还可通过界面实时观测被测组件的各个参数,或是保存后为内场深度维修工程师提供参考数据。测试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
2 硬件设计
以工控机作为硬件平台的控制核心,按照模块化、通用化的设计要求,并考虑测试系统的功能扩展及升级,提高设备利用率,选择不同的PCI总线转换卡来构建机载设备数据通信测试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2。
测试系统主要由工控机、各类机载数据通信总线协议卡、电源模块、继电器阵列、接口适配装置等构成。工控机用来控制整个数据通信测试过程、虚拟机载控制面板界面以及对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处理等;各类机载数据通信总线协议卡或自行设计,或购买成熟产品,与上位机虚拟控制面板配合实现相应的总线信号的收发;初始化时,根据重构系统信号交连关系的需求,由电源模块有选择地提供相应参数要求的工作电源;继电器阵列实现各总线收发接口与被测组件接口间的连接与通道切换;由于不同被测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类型、信号定义、信号特性、信号参数有所差别,要实现测试平台与被测单元间的机械、电气规范、快速物理连接,必须经过信号接口适配装置[5]。
3 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是测试系统的核心,主要由各种针对不同组件的测试模块构成。以下以重构某型飞机机载音频管理系统信号交连为例进行介绍。作为民航客机机载音频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音频控制面板(ACP)和音频管理组件(AMU)控制管理着飞机上所有的音频信号,一件AMU对应配有3—5块ACP,飞行员利用ACP控制发射接收通道及其音量调节。ACP与AMU的通信协议是ARINC429协议的扩展,它们之间的ARINC429数据字包括ACP状态请求字、AMU状态反馈字和ACP通道控制字三种,传输速率为12.5 kbps。ACP状态请求字由ACP每隔160 ms发射一次,用于请求AMU的状态,状态请求字的1—8位为标号位,9—10位为源/目的识别位,11—28位为自测试状态信息,29—31位为编程模式识别位,32位为奇偶校验位。AMU状态反馈字将自身工作状态返回给ACP,其1—8位为标号位,9—10位为0,11—14位为发射按键状态信息,15位为乘务员呼叫状态信息,16位为机械师呼叫状态信息,17—24位为ACP程序销钉状态,25—29位为VHF1、VHF2、VHF3、HF1和HF2呼叫状态信息,30位为滤波器选择状态,31位为0,32位为奇偶校验位。ACP通道控制字分别表示15个通道的信息,在ACP收到AMU反馈字10 ms后开始发送,通道字间隔也是10 ms,通道控制字1—8位为标号位,9—10位为源/目的识别位,11—14位为发射通道状态,15位为无线电通话状态,16位为内话状态,17—24位为接收通道音量大小,25位为接收通道状态,26位为话音滤波器状态,27位为呼叫复位状态,28—31位为错误信息,32位为奇偶校验位。系统运行时,AMU与ACP之间数据字按如图3时序进行[6,7]。
根据以上分析,本系统测试时关键是重构ACP与AMU之间的控制信号,它们之间的工作流程图如图4。系统初始化后不断检测ARINC429卡相应通道接收缓冲器中是否收到ARINC429数据字,如收到数据字,则延时10 ms,同时判断此数据字是ACP状态请求字还是ACP通道控制字,如果是状态请求字,则根据测试界面设置的参数组织拼装AMU状态反馈字后发送出去,同时将接收到的状态请求字分解后显示在测试界面的窗口中,对于通道控制字则直接分解后显示即可,程序未停止或中断测试情况下将循环继续接收下一个429数据字,否则退出结束。
4 测试与分析
对某型飞机机载音频控制面板做地面检测前先将待测组件通过接口适配器连接到机载设备数据通信测试台,然后启动主测试界面,先通过菜单项的设置发出控制字给继电器阵列卡使相应继电器吸合,从而让音频控制面板的429信号端口与基于FPGA和PCI总线的ARINC429通信卡的对应通道相连,这样即可利用工控机上的虚拟测试界面结合通信卡模拟AMU的相应功能,复现飞机上ACP与AMU间控制信息的传输,从而提取保存ACP传出的数据字辅助后续的故障诊断和深度维修。上位机的ACP测试界面如图5。其中“Channel Set”用于设置通信卡数据传输时的速度、校验方式、源/目的识别码过滤值、帧间隔以及字间隔,“AMU Status Word”用于模拟设置音频管理组件的状态参数,即AMU状态反馈字相关数值,“BusNumber”和“DeviceNumber”用于选择测试平台中的基于PCI总线的通信卡,安装在测试台中的所有PCI总线通信卡都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查到对应的总线号和设备号,右侧的列表框中显示的是分解接收到的429数据字后得到的信息:接收通道、接收到的429数据字、标号、数据信息、符号/状态信息以及奇偶位状态等。组件测试即是按照测试工卡的要求有序地给出各类激励信号,观察记录其对应的输出响应,从而分析其故障状态,由于本ACP面板上所有控键的状态都是加载成429数据字后处理的,因此对它的测试主要就是按照此类音频管理系统的握手协议给出有效的429询问数据字,根据获得的429反馈字判断ACP的故障状态。测试结果表明通过429通信卡,虚拟测试界面能够稳定可靠地与ACP实现数据传输,模拟AMU的状态反馈给ACP,接收ACP传来的两种429数据字等,满足ACP测试中的功能要求,在ACP的地面测试过程中可以替代真实的AMU组建模拟的机载音频管理系统。
5 结语
本文在研究了飞机机载电子设备数据通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和模块化设计思路构建机载设备数据通信测试系统的方法,利用虚拟界面结合各种通用或专用通信卡与机载设备连接, 从而模拟复现飞机上不同组件间的交链关系和数据通信, 并以某型飞机机载音频控制面板的测试为例介绍了软硬件设计方法,实验结果正确。用于内场测试和故障诊断时减少组件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另外,针对机载设备某一功能件不同系列功能大同小异,数据通信协议、传输方式一样的特点,采用虚拟仪器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的同时,也易于系统的升级、扩展和后期维护。
摘要:针对机载外场可更换单元在内场深度检测和维修中建立相关设备间数据交联的必要性,基于虚拟仪器及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构建了民用航空机载设备数据通信测试系统,地面测试时,能根据有关需要模拟出满足总线要求和传输协议的信号,从而复现机载设备间的数据交连和通信,提高诊断效率;以某型飞机机载音频管理系统为例讨论了系统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测试软件等;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缩短机载设备内场检测维修周期,提高维修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机载设备,虚拟仪器,数据通信,测试
参考文献
[1]李长奇.民用航空电子系统概论.(第一版).天津:中国民用航空学院,1992
[2]朱新宇,王有隆,胡焱.民航飞机电气仪表及通信系统.(第一版).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刘连生.飞机通信系统.(第一版).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4]王建新,杨世风,隋美丽.Labwindows/CVI测试技术及工程应用.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杨代文.波音737飞机遥控电子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天津:中国民航大学,2009
[6] TEAM Inc.AMU Component Maintenance Manual 23—50—11.Rungis Cedex,2002
移动设备也“极客” 篇11
别看不起唯一的MicroUSB接口
平板电脑热销的秘诀就是极致纤薄的身材,但“骨感”机身的后遗症,则是扩展性能的缺失:绝大多数平板电脑都仅配备了一个MicroUSB接口。因此,能否挖掘这个MicroUSB接口的潜力和玩法,就是彰显 “极客”的手段了。
MicroUSB接口是非iOS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标配,而这个接口最大的潜力就是OTG。这里向大家推荐自带MicroUSB接口并支持OTG功能的USBHub(图1)。此类产品可直接与手机或平板的MicroUSB接口相连(图2),并同时安装U盘、键盘和鼠标,实现“一拖多”的效果。
支持OTG功能的USBHub大都提供了3~5个USB接口,理论上可同时接驳多款键鼠或移动硬盘。但仅仅依靠移动设备USB接口所提供的电力可能不足以驱动如此之多的外设。因此,如果你经常使用移动硬盘,建议选择自带外置电源功能的USBHub(图3),通过外接电源给耗电较大的设备辅助供电。
正如前文所说,绝大多数平板电脑仅提供了一个MicroUSB,而这个接口不仅要用于连接电脑、OTG等数据传输功能,还需要承担充电的重任,而这也就成为了很多Windows 8.1平板的噩梦。
与Android平板不同,Windows 8.1系统在没有键盘鼠标时操作极为蹩脚,而很多千元以内的Windows 8.1平板仅内置16GB或32GB存储空间,只能将影音文件或游戏安装在U盘/移动硬盘中,通过OTG功能供平板电脑读取。换句话说,要想玩转Windows 8.1平板,必须要通过OTG连接键鼠和存储外设。
对只有一个MicroUSB接口的Windows 8.1平板来说,在使用OTG功能的同时如何充电?反之,此类平板在充电时又如何连接键鼠和移动硬盘?可能有人会说了,用USBHub与平板相连,引出一个USB线连接平板充电器(图4);或购买自带供电的USBHub(图5),用它的充电线与平板充电器相连不就结了?
很遗憾,MicroUSB共有5条引线(针脚),其中2条用于电源,2条用于传输数据,剩下的一条用来检测OTG功能。当检测到OTG正在使用时,手机就会“向外供电”并读取外部数据,此时自然无法充电。那么,如何才能让只有一个MicroUSB接口的Windows 8.1平板,在使用OTG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为自身充电呢?
好消息是,目前已经有针对Windows 8.1平板定制的USBhub出现了(下文简称“充电USBhub”),此类产品可以同时实现“OTG+充电”功能(图6),只是价格要比同类仅支持OTG的USBhub贵上一些,而且存在“挑硬件”的问题。
理论上,Windows 8.1平板的MicroUSB接口都“有机会”同时进行OTG与充电。很可惜,“OTG+充电”这个功能在业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品牌旗下产品对OTG充电模块的定义还略有不同,这就导致了充电USBhub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兼容性),少数产品甚至仅支持单独定制的充电USBhub。比如,在国际品牌中,ThinkPad 8的OTG定义就与东芝WT8不同,而国产的普耐尔MOMO8W和乐凡F8C等产品也是存在差异(图7)。
因此,大家在选购充电USBhub时,一定要提前和商家沟通,报上Windows 8.1平板电脑的具体型号,再选择100%兼容的产品。此外,在使用充电USBhub时,一定要用平板电脑的原装数据线充电,一些品质不佳的第三方数据线可能引起兼容性问题。
以力童充电USBhub为例,该系列产品提供了一个充电开关,在OTG档位可以识别USB外设,而电源档位即可同时“OTG+充电”。当需要连接移动硬盘时,需要先将USBhub同时连接电源和平板,将开关切换到OTG后再切换回电源档位即可识别移动硬盘。
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手头有2TB大容量移动硬盘(3.5英寸),请单独购买一款3A的充电器(图8)。因为3.5英寸硬盘需要1A左右的工作电流,而给平板电脑充电的电流往往也在1.5A左右,再加上线路耗损,只有3A充电器才能保证这些耗电大户的正常运行。很多Windows 8.1平板标配的充电器多为5V/2A标准,在连接3.5英寸移动硬盘或多款USB外设时可能出现因输入电流不足,只能保持平板的电量不减少,却充不上电的情况。
酷睿M“闹革命”
除了OTG和充电之外,MicroUSB还有很多玩法,下面我们就进行一番简单的梳理吧:
代替HDMI的MHL功能
MHL(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是MicroUSB接口的一种隐藏功能:。简单来说,MHL就好似HDMI,可以将手机画面输出到电视或其他显示设备上(图9)。很可惜,如今很多显示器、电视机、投影机并没有普及带MHL功能的HDMI接口,这就导致 MHL生态圈难以为继。因此,支持MHL功能的手机和平板仅限中高端产品。当然,如果你的手机或平板没有HDMI,MicroUSB接口也不支持MHL,也能使用DLNA、Miracast等无线显示技术,将移动设备的画面输出到大尺寸的显示设备上。
将MicroUSB打造为读卡器
很多早期的DC、单反并不支持Wi-Fi功能,想将拍摄的照片与好友分享,需要先将照片导入PC→传到手机,再分享朋友圈,实际上,只要你的移动设备支持OTG功能,那就可直接使用OTG读卡器(图10),绕过PC直接在手机端读取SD、CF卡中的照片。
用MicroUSB连接有线网
如果你家里没有无线网,或经常入驻没有Wi-Fi的酒店,那就不妨购买一款MicroUSB转有线(RJ45)的转换器(图11)。以Android平板为例,进入以太网设置,选择DHCP动态获取后就会自动搜索IP地址并连接网络了。Windows平板则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可以正反插的MicroUSB线
很多人都在羡慕iPhone专用Lightning数据线可“正反插”的特性,如今Android手机/平板专用的MicroUSB双面数据线也被深圳某厂商研发出来了(图12)。这种数据线内藏有一颗自动翻转正负极极性的自适应IC,可不分正反面地插入手机/平板的MicroUSB接口工作。
在14nm领先工艺的帮助下,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将TDP控制到4.5W,这意味它在全速工作时不再依赖散热风扇,哪怕是“裸奔”的状态也能确保产品稳定工作。没有了散热风扇的负担,让搭载酷睿M设备的内部结构更简单,可让厂商研发出更轻更薄的产品(图1)。以联想Yoga 3 Pro为例,这款13.3英寸的笔记本仅有12.8mm的厚度与1.2kg的重量,较上代YOGA 2 Pro薄了18%、轻了15%。要知道,联想还在YOGA 3 Pro里硬塞入一颗风扇(官方表示加入风扇是为了让用户的温度体验更好)和44Wh的超大电池(图2、图3),如果取消风扇,采用板载内存并适当缩减电池,打造出一款1kg以内的13.3英寸笔记本不是梦。
目前最轻薄的10.1英寸Windows 8.1平板最轻可做到500g左右(搭载BayTrail-T平台处理器,如Atom Z3735F),而酷睿M的发热量与功耗仅比BayTrail-T高了一点点,理论上也能用于极致纤薄的平板电脑体内。问题是,酷睿M的性能却足以秒杀BayTrail-T(见表)。换句话说,在酷睿M处理器的支持下,可以将Windows 8.1平板在实现不逊于同尺寸Android平板纤薄的程度外,还可获得无限接近Haswell架构酷睿i5-4200U笔记本的性能(图4)。
需要注意的是,酷睿M不仅限于生产Windows设备。和BayTrail平台一样,酷睿M同样有望被Android设备所“武装”。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客户端平台部总监表示,英特尔一直以来的平台策略就是公平支持各类操作系统。如果很多OEM厂商希望让这个产品可以运行在基于Android应用的环境下,英特尔也会考虑。此外,由于酷睿M平台的定位介于高性能和高便携之间,故不会和凌动(Atom)平台的产品相冲突。
智能传感器让手机更“逼格”
目前智能手机所用的指纹传感器大体分为“扫描式”和“按压式”两大类。其中,“扫描式”需要用户将手指沿一个方向在传感器表面划擦才可识别,代表产品有三星S5、Note4等手机(图1)。而“按压式”则只需将手指与传感器表面接触即可识别,代表产品有iPhone 6和华为Mate7(图2)。就操作体验和识别率而言,“按压式”的表现更为优异。
扮猪吃虎 老物件也能“高大上”
想充分挖掘指纹传感器的潜力,需要软硬件的深度结合。比如iPhone 6可以通过指纹识别完成解锁、Apple Pay支付以及应用解锁功能;三星Note 4则可实现三星账号确认和PayPal认证;而华为Mate7则额外加入了对支付宝的支持,轻触传感器即能实现转账或者购物。指纹识别最大的优势就是简单方便,即使身边有人也不会偷窥到密码数字。
总之,“硬件厂+服务商”的指纹支付方式,将成为未来指纹传感器的主要战场。要注意的是,该标准方案仅支持Android系统手机,而且还需用户安装定制版的支付宝APP。苹果设备的Touch ID由于没有对第三方开放,短期内就不要指望能在iPhone上实现指纹支付功能了。
除了指纹传感器外,“协处理器”的感念也成为了时下智能手机领域的一大亮点。比如,苹果说iPhone 6在搭载第A8芯片内置了M8协同处理器;华为称Mate 7搭载的麒麟925芯片内也隐藏了一颗i3协处理器(图3)。那么,所谓的“协处理器”到底是干啥用的?
我们都知道,智能手机体内配备了包括重力感应、陀螺仪、罗盘、光线在内的各种传感器,每次调用时都要唤醒CPU去指挥。问题是,CPU的功耗很高,哪怕是基于big.LITTLE技术设计的“A15+A7”中的A7,频繁地工作也会让电池吃不消。而协处理器的任务就是接管处理器,去检测和收集各种传感器数据。简单来说,协处理器可帮你做到让所有传感器长开,又不怎么耗电。
需要注意的是,协处理器并非什么新事物,早在Galaxy S4,Note2和魅族MX3等早期的高端手机上,就已有了协处理器的影子。只是,当初大家管协处理器叫做“Sensor Hub”,原理就是汇集尽可能多的传感器到一个Hub(协处理器芯片)上,让它来控制所有的传感器,帮CPU减负。
总之,随着智能手机追求更强性能,以及健康运动类产品的普及,协处理器将成为延长手机续航、提高使用体验的重要“法宝”。可以预见,未来协处理器会成为越来越多手机的标配功能。
除了指纹传感器外,“协处理器”的感念也成为了时下智能手机领域的一大亮点。比如,苹果说iPhone 6在搭载第A8芯片内置了M8协同处理器;华为称Mate 7搭载的麒麟925芯片内也隐藏了一颗i3协处理器(图3)。那么,所谓的“协处理器”到底是干啥用的?
我们都知道,智能手机体内配备了包括重力感应、陀螺仪、罗盘、光线在内的各种传感器,每次调用时都要唤醒CPU去指挥。问题是,CPU的功耗很高,哪怕是基于big.LITTLE技术设计的“A15+A7”中的A7,频繁地工作也会让电池吃不消。而协处理器的任务就是接管处理器,去检测和收集各种传感器数据。简单来说,协处理器可帮你做到让所有传感器长开,又不怎么耗电。
需要注意的是,协处理器并非什么新事物,早在Galaxy S4,Note2和魅族MX3等早期的高端手机上,就已有了协处理器的影子。只是,当初大家管协处理器叫做“Sensor Hub”,原理就是汇集尽可能多的传感器到一个Hub(协处理器芯片)上,让它来控制所有的传感器,帮CPU减负。
总之,随着智能手机追求更强性能,以及健康运动类产品的普及,协处理器将成为延长手机续航、提高使用体验的重要“法宝”。可以预见,未来协处理器会成为越来越多手机的标配功能。
为手机打造氙气闪光灯
智能手机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相信很多朋友家里都有几部闲置或淘汰的手机正躺在抽屉里。对有车一族而言,如果可以利用淘汰Android手机的摄像功能将其打造为“行车记录仪”,无疑是最能发挥手机余热的解决方案。
在这里笔者向大家推荐“DailyRoads”(下载地址:http://t.cn/R7MdPWr),该软件基本已涵盖高端行车记录仪的大部分功能(图4),支持无缝录影、循环录影以及强烈撞击时自动保存等功能。此外,虽然Android 4.4.2系统限定了第三方APP写入外部SD卡的权限,但DailyRoads依旧可以将视频路径设定在SD卡上,所以对支持存储卡的手机而言,存储卡容量就代表了录影时长。
为了避免恶意“碰瓷”或一些突发事故的取证,行车记录仪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车主的必备。通过闲置手机+APP模拟行车记录仪,自然要比购买新品划算很多。建议大家平时在车里放一根点烟器充电线(为闲置手机供电),并根据手机存储空间,设定好视频覆盖的时间间隔。
笔记本屏幕变显示器
还记得索爱K790吗?这款2006年上市手机的最大亮点,就是配备了320万像素摄像头,以及“专业的”氙气闪光灯。可惜的是,步入智能手机时代后,氙气闪光灯却几尽失声(除了Lumia 928等极个别产品),并形成了LED闪光灯一统江山的格局。如果你想让普通的Android智能手机也能用上氙气闪光灯,来自网友“JIANGTENG”的DIY思路绝对可以让你眼前一亮。
简单来说,“JIANGTENG”拆卸了家里闲置相机的氙气闪光灯模块,并将其塞入了电池盒中,通过耳机接口与Android手机相连,最后通过米键APP定义拍照快捷键。当按下电池盒开关后,便会触发氙气闪光灯亮起并完成抓怕。由于相关的改造对动手能力要求极高,在这里我们仅进行简单的原理说明以及改造过程的展示,以供读者们扩展思路。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介绍一下该套装置的工作原理。氙气灯电路由四部分组成:震荡升压、整流充电、电压指示以及脉冲触发闪光。在通电之后,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形成一股间歇震荡,使得T1变压器获得一股交变电压,经升压后获得大于300V的交变电压,最后经二极管半波整流后形成直流电压,对电容进行充电储能。当电压充到额定电压的70%左右,指示电路的氖灯起辉,指示闪光灯处于正常闪光等待状态。当按下按钮AN1和AN2的同时,触发电路产生脉冲电压,在T2的次级感应出瞬间高压。通过闪光灯触发板将氙气电离并导通,电容上储存的电能瞬间通过闪光灯管放电转化为光能,完成一次闪光,同时手机也完成一次拍照。
目前在淘宝上我们可轻松买到“笔记本液晶屏改装显示器全套件”,此类产品的价格在100元左右,内涵14/15英寸显示器框架(无LCD)、驱动板、高压板、屏线、DC电源头、电源适配器等配件。我们只需根据说明,将闲置的笔记本LCD塞入框架,接好相关连线,就可直接当做标准显示器使用了。
移动通信设备系统 篇12
1.1 封闭的AFC系统网络
由于AFC系统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 因此AFC系统使用的是一个单独运行AFC系统的生产网络。因为病毒的发展是不可以预计的, 很难保证不会有一天病毒发展到能突破网络的重重预防, 进入到AFC系统赖以运行的生产网络并进行破坏, 所以AFC系统运行的生产网络是绝对禁止与任何网络进行连通的。
1.2 设备故障处理滞后
AFC设备出现故障后会在设备表面的显示屏中显示相应故障信息, 车站工作人员看到相关AFC设备显示的故障信息后, 会通过电话通知等方式将相关设备的位置和故障信息上报给相关维修部门, 由相关维修部门统一调度维修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但是, 设备故障一般都会在设备故障发生一段时间后, 才会得到相关人员获悉或处理, 并不利于故障的快速响应和维修。虽然AFC设备智能化程度高, 但是只局限于AFC系统独立运行的封闭式生产网络, 对于日常工作使用办公网络的工作人员来说, 故障上报的信息并不能在第一时间获悉和掌握。
1.3 设备信息的分散性
AFC系统只是一个大系统, 实质是由不同车站和不同线路等各个AFC子系统组成, 因为不同车站和不同线路的硬件设计可能有所不同, 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软件设计。虽然各车站和线路的设计都采用了公共的接口标准, 但是对于设备状态的汇总和监控并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 因此对于不同车站或不同线路往往都会使用独立的监控系统对设备进行监控和查询, 不但要分开使用多个系统, 并且操作烦琐, 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地铁来说, 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就像是埋下的计时炸弹。
1.4 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困难
地铁发展的时间越久, 开发的线路越多, 对于AFC系统的学习就越困难, 因为各个AFC子系统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差异, 使得AFC系统越来越臃肿, 同时, 企业的培训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 员工需要学习的知识量也不断增多, 这些弊端会直接加重企业和员工的负担, 阻碍企业和员工的发展。
2 解决方案
2.1 网络接入的替代方案
由于AFC系统是禁止进行网络接入的, 因此只能利用网络接入以外的其他方案, 而且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不大, 实时性要求也不高, 这里本人提出了使用基于串口通信的接入方案。因为串口通信的独立性与独占性, 保证了了串口只能允许单个程序占有和使用, 在串口使用的过程中不会被病毒进行影响。并且, 数据的传输完全使用自定义的数据收发协议, 需要在网络两端分别独立开发一个用于收发数据的通信程序才能正常处理传输的数据, 对于不符合协议或不能通过验证的数据, 通信程序会进行丢弃处理, 而且, 即使是成功接收的数据, 也只是普通的文本数据, 并不会作为代码执行。因此, 即使一端网络出现病毒, 病毒也不能利用串口进行扩散, 这样就保证连接的安全, 并有效替代网络接入的方式。
2.2 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纵观世界各地的地铁事业的发展, AFC系统从无到有, 从人工到智能, 这是一个必然的方向和趋势。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能大大减少人力成本;从维修部门的角度来说, 能提高维修服务水平, 优化人员调度;从乘客的角度来说, 设备故障的快速处理, 能为乘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因此对于地铁的发展, AFC系统的不断扩大, 人员的不断增长, 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监控系统显得非常迫切。
2.3 设备监控系统的建立
就前面所提, 串口通信程序需要针对生产网络和办公网络的不同应用分别独立开发, 通过两个通信程序的协作, 分散的数据得到整合和汇总, 并能通过办公网络端的网页系统对设备状态进行查询和监控。串口通信程序如图1所示:
1) 监控系统的运行环境, 基于对系统开发的高效性和维护成本的考虑, 本系统是运行于微软公司的.NET技术+SQLServer数据库技术之上, 并以微软公司功能强大的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开发而成的。2) 生产网络端的通信程序, 生产网络端的通信程序主要是要对各车站和各线路不同设备上报到线路中央服务器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简单分析汇总, 以一个线路中央服务器通信程序独立创建一个线程, 每个线程独立与该线程所绑定的线路中央服务器通信程序进行通信和交互, 各个线程定时采集相关设备数据, 并根据既定协议进行打包处理, 然后传送到串口数据传输队列, 由串口交互线程针对数据传输队列中的数据优先级分别进行传输。3) 办公网络端的通信程序, 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生产网络, 而办公网络的的串口通信程序就是要对来自生产网端的通信程序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 并保存到数据库中。办公网络端的通信程序同样有一个独立的串口交互线程, 该线程会一直检测着串口传输过来的数据, 一旦有数据, 程序就会通过自定义协议对数据进行比对检测, 符合相关协议的, 程序会对数据进行解包和简单分析处理, 并加入入库数据队列, 由入库线程定时将数据保存入库, 并通过串口通知生产网端的串口通信程序。4) 网页监控系统, 为了免除系统安装的麻烦以及安装过程难以预计的异常问题, 同时提高系统的适用性, 简化系统的升级过程, 采用了网页的方式来建立对设备状态进行查询的监控系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通过串口通信程序的数据建立, 数据库已经保存了大量的设备状态数据, 只需要对该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就可以得到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 只需提供相应的查询条件供工作人员查询和使用即可。
3 结论
通过基于串口通信的AFC设备监控系统的建立, 不但将分散的数据资源得到整合和合理利用, 更加提升了维修部门的维修效率和维修服务水平, 最终使得地铁运营的服务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也为地铁的高速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和保证。同时, 系统的实施也为维修部门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不但使维修人员的思维得到了扩展, 更加为维修流程的优化提供了基础。
摘要:随着地铁事业的发展, AFC系统变得越来越臃肿, 不便于学习和掌握, 因此一个高效稳定、完整统一、安全性高的解决方案就应运而生, 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及其设备的维修处理过程的简要介绍来论述基于串口通信的AFC设备监控系统的实现。
【移动通信设备系统】推荐阅读:
移动设备通信网络10-15
移动通信基站电源设备维护09-16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09-23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07-15
4G移动通信系统07-07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07-22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08-25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07-17
移动通信经营分析系统08-06
wcdma移动通信系统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