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主张

2024-10-29

基本主张(共8篇)

基本主张 篇1

0 引言

东欧问题的著名专家、北京大学的黄宗良教授在他主编的《共产党和社会党百年关系史》一书中,从东欧国家两党关系的整体角度认为,东欧共产党提出的“人民民主道路”,与社会民主党主张的“第三条道路”有许多很相近的思想,这就为两党在战后初期的合作提供了政策基础[1]。笔者详细地考察了波兰两个工人政党的基本主张[2],也有共识。在东欧国家中,波兰工人党以自主性强著称,战后重建的波兰社会党,“左翼”思想和力量的影响大为增强。因而,这种相近的思想在波兰体现的最为突出。我以为,拓展和深化关于战后初期波兰工人党与波兰社会党基本主张的相近性的讨论,根本的价值在于对共产党探索执政规律而言,能够获得一些可以借鉴的有益启示,这些启示对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样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1 波兰工人党与波兰社会党基本主张的相近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对于波兰未来的发展道路,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有着各自的探索。波兰工人党提出了“通向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简称“波兰道路”,波兰社会党倡导“第三条道路”。仔细、深入地研究这一时期两党的纲领、宣言和党的领导人的报告以及演说等项内容,不难发现波兰工人党与波兰社会党的基本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有许多相近之处。这实际就是两党各自保持组织上的独立性,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思想基础。

首先,关于波兰未来的发展道路,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的总体设想基本一致。两党都同意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个领域进行深刻的民主改革,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广大劳动群众为基础,建立一个自由、强大、独立和民主的波兰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的未来将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党的社会主义信念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波兰工人党的总书记瓦·哥穆尔卡曾这样表述过社会主义与波兰的关系,他认为,只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祖国才能重现在欧洲地图上,能够顺利地发展并且有一种安全感[3]。波兰社会党的领导人莫拉夫斯基说:“爱国主义不会也不可能与社会主义和波兰社会党的目标发生冲突,爱国主义应该是波兰社会主义最崇高的特征”[4]。

其次,尽管两党的社会主义观念有所不同,但是两党都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而且在处理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的关系方面,两党的态度基本一致,即都视社会主义为最终的理想,却并不主张立即实现社会主义。波兰工人党“一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波兰工人党的最终目标是在波兰建成社会主义”[5]。但是就像党的领导人爱德华·奥哈布的解释,社会主义不是目前的问题,它即将来临,我们必须要全神贯注于当前的任务[3]。也就是着眼于建设人民民主制度,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波兰社会党在战后的重建大会上,就向党员发出了社会主义的号召,波兰社会党人“确信他们将建设社会主义”[3],而且一直在为社会党人所信奉的社会主义观念而奋斗。

第三,在政治方面,两党都同意建立多党联合政府,保留议会民主制度,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一党制。波兰工人党1943年11月颁布的纲领就指出,战后的人民民主制度应该“保持波兰传统的多党制度和议会制度”[6]。解放前夕,瓦·哥穆尔卡在党的中央全会上指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7],也就是要实行多党联合执政。后来他在党的机关报上撰文指出,其原因在于“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单独地举起民族团结的旗帜。只有所有的民主政党共同行动,才能够举起它发展它”[3]。1946年6月,在党的中央全会上,哥穆尔卡阐释了共产党人在波兰夺取政权与俄国革命的不同情况。他指出:“在波兰,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同于苏联的发展道路,无需使用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已经证实了类似于议会制发展的可能性,它的形式就是全国人民代表会议”[3]。

波兰社会党一再声明他们反对一党制和无产阶级专政。对于社会党人来说,波兰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征应该是,政治多元主义被保存的实质程度[7]。波兰社会党的领导人鲁西内克认为,宣称无产阶级专政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和唯一可能的道路,这是一种幼稚的左倾观点[7]。党的理论家朱利安·霍赫费尔德在党的“二十七”上,关于社会党推崇的议会民主制度曾作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人民政权建立之后,要实行这些改革。即“保证社会要素对政治和经济管理的控制和影响;保证清除以独裁方式和手段行使权力的可能性;确保公民选举和竞选中央和地方政治代表机构的权利;保障思想、信仰、新闻、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权;尤其要为工会和合作社等工人群众自治性组织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人民民主时期适宜于保持多党制”[8]。

第四,在经济领域,两个工人政党都同意采取多元混合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基本部门实施国有化,实行土地改革,反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波兰工人党的纲领宣言《我们为什么而奋斗?》,其经济纲领就指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工业、银行、运输业实行国有化、保护中小工商业和手工业,实行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互相补充,长期共存[9]。党的领导人多次声明工人党不实行农业集体化[10],并“反对以农业为代价去发展工业”的设想[3]。

波兰社会党支持比较适度的国有化以及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社会化[3],赞成在波兰实行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强调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将与国有企业一起发挥重大的作用[7]。左翼社会党人批评了“苏联工业化的高速度和农业集体化的社会后果”[4]。

在两党的共同倡导下,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于1944年9月颁布了土地改革法令,并付诸于实施。1946年初,全国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两党共同提出的关于国民经济基本部门国有化的法令联合草案。国有化使“收归国有的各类企业共有三千三百多家”[11]。

第五,在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方面,波兰工人党和社会党都主张以和平的民主方式走向社会主义。波兰工人党的总书记瓦·哥穆尔卡多次强调,在波兰社会主义的实现将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1945年3月,在党的代表会议上,他指出,如果民主的人民力量团结一致,而且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那么以“社会变革渐进发展和逐步演变的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将是完全有可能的”[3]。在党的“一大”上,他又对此作了强调。1946年11月,在华沙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积极分子会议的讲话中,他再次声明:“社会政治制度的改变在俄国是通过流血的革命道路实现的,而在我国是和平实现的”[12]。

波兰社会党认为,波兰的社会主义道路应该以人民的意愿为基础,主要以逐步演变的方式进行下去[7]。党的理论家霍赫费尔德认为,波兰道路就是要通过民主创造向社会主义前进的条件,目前我们正在经历这样一个前奏阶段,即创造以民主和逐步渐进的途径通往社会主义的制度条件[3]。党的最高委员会1947年6月的决议指出:“波兰革命和通向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的特点在于革命变革的渐进性”[6]。

第六,在波兰道路的民族特点与国外模式的关系方面,两党都强调要尊重民族传统和现实国情,反对照搬外国模式。波兰工人党的总书记瓦·哥穆尔卡认为“波兰工人党走向共产主义的方式应无需仿效苏联的办法,而应考虑波兰群众的爱国情绪,应考虑这个国家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特点”[13]。党的一些主要领导人曾阐述过波兰道路的民族特点,他们认为人民民主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制度,它不是一种以西方民主为基础的制度,因为我们已经消灭了卡特尔,也不是以东方民主为基础的制度,因为我们将长期地保留个体农民的农场,并发展私人手工业和小型及中等规模的工业,它不是要建立或者模仿任何外国的模式,它也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或西方国家典型的资本主义制度[3]。波兰的社会主义“不能根据别人的模式前进,我们必须沿着自己独特的波兰道路前进……”[6]。

波兰社会党同样认为波兰应该走一条有波兰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47年6月,党的最高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如何在波兰实行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的决议指出:“波兰不需要实现经典式的无产阶级专政模式,既不能机械地照搬苏联的榜样,也不能模仿过分分散的英国民主”[14]。社会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条件是,社会主义是人民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要符合人民的意愿、传统习俗、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换一句话说,我们的目标不是要重复俄国革命的道路,它对于波兰来说是不正确的,不适宜于波兰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并不能适用于今天的历史条件[7]。

第七,在处理两党关系的问题上,都强调要加强合作,都认为工人阶级的团结是波兰走向社会主义的基础。波兰工人党的总书记瓦·哥穆尔卡说,两党的“行动一致,工人阶级的统一战线,整个民主阵营的统一和行动协调”[12]是波兰道路的基础。巩固民主阵线就要“使我们与波兰社会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15]。

1944年9月,波兰社会党的重建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指出,在波兰的复兴之际,两党“是工人阶级中的两个兄弟组织。保卫工人阶级利益的共同目标及对社会正义理想的共同追求,要求这两个兄弟党在行动中进行协调与协商”[15]。

总之,两党都同意波兰将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政治上主张多党联合执政,经济上主张多元混合经济。都希望以两党与其他民主政党的合作为基础,凭借和平的民主方式,走一条适应波兰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 几点认识和启示

1945至1948年期间,在波兰的多党联合政府当中,波兰工人党与波兰社会党同为主要的执政党,比较和总结了两党基本主张的相近性,对于共产党探索执政规律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言,能够获得一些可以借鉴的有益启示。

2.1 共产党可以与社会党结成联盟并寻求合作

意识形态是本质属性,基本主张是表现形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共产党与社会党相近的基本主张并非意味着两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实质上的趋同,但基本主张的相近却可以使共产党与社会党结成联盟并寻求合作。在政党政治中,性质不同的政党、或者同性质政党中的不同类别,就其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出相近的对策,并不鲜见。比如,在德、意法西斯恶魔横行的年代,欧洲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和社会党都组织和领导了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战后之初,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共产党与社会党一起参加了联合政府,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在执政、选举联盟中进行了合作。但绝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些政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趋同的。1945至1948年期间,波兰工人党与波兰社会党的基本主张有相近之处,但两党仍有根本的差别。波兰工人党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其“波兰道路”实际上是党尝试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波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寻求一条适合波兰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波兰社会党的“第三条道路”虽未放弃对于社会主义的追求,但其价值观实质上并没有超越民主社会主义的范畴。而基本主张之相近的确为两党保持组织上的独立,合作共事,共建人民民主制度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当时,波兰工人党把社会党“看作是同源的左翼运动”[4]。波兰社会党认为工人党是自己的“结盟伙伴”[3]。两党视对方为同盟者,这就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蒙受了重大的挫折,实现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不能仅仅依靠共产党人孤军奋战,共产党需要寻找同盟军。目前,世界社会党和组织“拥有近4000万党员和3亿多选民,其中执政或参与执政的党近三分之一”[16]。在资本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政党和右翼势力相比,社会党毕竟是一支左翼政治力量。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17]。这样看来,尽管共产党与社会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存在着根本差别,但在追求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社会党可以成为共产党争取的对象和团结的盟友。共产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可以积极地寻求与社会党的联合行动与合作,不断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这样做方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2.2 共产党可以借鉴社会党的执政经验和现实政策中的合理因素

从政党执政规律的视角出发,社会党与共产党可以相互借鉴,共产党可以借鉴社会党执政的经验教训以及社会党现实政策当中那些富有价值的合理因素。战后之初,波兰工人党与波兰社会党在探索波兰走向社会主义的途径时,都能够立足于波兰的实际,各自在某种程度上部分地借鉴对方的主张。如,由战时的社会党左翼———波兰社会主义者工人党所组成的社会党左派,其政治纲领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同波兰工人党的纲领比较接近[18]。他们甚至认为,待波兰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后,有产阶级和天主教势力将被摧毁,共和国将成为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18]。波兰工人党内部的“国内派”在探寻波兰的发展道路时,借鉴了社会党的某些主张,如议会民主制度、不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多元混合经济以及和平过渡等。这些主张符合波兰的历史和实际,既得到了社会党人的认同,也获得了广大工人群众的支持。两党在基本主张上的互相借鉴既有益于行动上的合作,又有利于巩固两党在人民民主政权中的领导地位。

欧洲社会党的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比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党长期地执政或者参与执政,有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在发展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社会保障、提升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国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维护国际和平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贡献。这些现实政策虽然没有超越民主社会主义的范畴,但也不乏一些有益的成份。有学者指出,“社会民主党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虽然没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但它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对资本主义制度做出了局部的调整,生长出不少社会主义因素”[19]。所以执政或参政的共产党、希望重返政坛的俄罗斯以及原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应该面对现实,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汲取、借鉴许多社会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和现实政策当中那些有益的合理因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做到既坚持同时又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这样才能壮大社会主义,也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由低谷推向高潮。

2.3 执政党必须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牢固地掌握政权

波兰两个工人政党相近的基本主张比较符合波兰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两党建立独立、自主、自由和强大的波兰的目标,在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倡导的各项民主改革,不仅代表了劳动群众的利益,也深受广大波兰人民的欢迎。当时,“依靠本国最大的努力,按照民族传统的方法来‘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理想对波兰工人党的广大党员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20]。对于波兰社会党的领导和广大党员来说,都乐意于接受1945年之后的人民民主政权[4]。可以说,人民民主制度激发了波兰人民重建家园的满腔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波兰经济快速的发展,1949年,“波兰经济已恢复到1938年的水平”[5]。

1989年,波兰统一工人党丧失政权的关键原因就是党没有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有些政策忽视甚至于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使党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在这方面,首要的突出表现就是党内的腐败问题相当严重。1981年6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在强大的压力下被迫确认了对于近5000人的指控。其中,“有三名中央书记,包括盖莱克,57名省委第一书记和书记,七名副总理,74名部长、副部长或相当级别的干部,51名省长和副省长。另外,在100多起重大贪污案件中,涉及领导干部达800多人”[21]。令人发指的腐败现象激起了民愤,使党失信于民。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在灾难性的经济形势面前,波兰统一工人党显得无能为力。7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导致了1980年的危机。之后,波兰的经济不断地滑坡并陷入了困境。1986年底,波兰的“外债达382亿美元,人均欠债1000美元,户均欠债4000美元”[22]。而通货膨胀率却有增无减,“1987年通胀率为26%,1988年增至67.5%,1989年8月超过了100%”[6]。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得人均国民收入持续减少,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和提高,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导致了党丢掉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团结工会成立后,“300万党员中有100万加入了团结工会”[5],从1981年7月到1982年2月中旬,“党员人数减少了55万”[23],1980--1988年间,党员人数“减少了31%”[24]。总之,由于党内严重的腐败问题以及党拙劣的驾驭经济的能力等原因致使波兰统一工人党脱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根本利益,并最终丧失了政权。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曾经指出,对于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25]。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脱离了群众就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所以,执政党只有至始至终地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17]的根本宗旨,才能使党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拥护和支持,也才能够牢固地掌握政权。

2.4 执政党必须始终坚持走一条适合本民族特点的发展道路

波兰两个工人政党相近的基本主张当中,另一个值得借鉴的内容,就是两党均认同符合波兰民族特点的发展道路。诚然,两党的社会主义信念存在着区别。但当时,它们都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应该符合波兰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于是坚持波兰应该走一条符合本民族特点的发展道路。然而,冷战在欧洲全面爆发之后,苏联与美国的对立日益加剧,波兰像其他东欧国家一样,被迫移植了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在恢复波兰经济过程中曾经发挥过有效的作用,但很快就造成了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经济的失衡引发了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对执政党的信任危机,于是社会危机和动荡就频仍发生。如1956年的“波兹南事件”、1970年的“十二月事件”、1980年的“团结工会”运动的兴起等,直至1989年发生剧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与波兰现实的冲突。从社会主义在波兰由兴而衰的历史来看,波兰需要的是符合本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列宁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26]。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既包含有统一性,又呈现着多样性。实现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途径,按照本民族的特点寻求适宜的发展道路无疑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必须要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任何全盘移植外来模式和经验的做法最终只能被历史所摈弃。所以,执政党一定要从本国的历史基础和文化传统、尤其是具体的现实国情出发,探寻并始终坚持走一条适合本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摘要:战后初期,波兰工人党与波兰社会党关于波兰未来发展道路的基本主张有着许多的相近之处。当时,两党都同意波兰将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政治上主张多党联合执政,经济上主张多元混合经济,都希望以两个工人政党的合作为基础,通过和平的民主方式,走一条符合波兰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比较和总结波兰两个工人政党基本主张的相近性,对于共产党探索执政规律来说,能够获得一些可以借鉴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波兰工人党,波兰社会党,基本主张,相近性,启示

基本主张 篇2

论文摘要:永恒主义学派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认为教育的性质、教育目的、课程内容等是永恒不变的。这些永恒不变的从该派教育思想对重塑传统文明、构建新时代人文价值出发,阐释其教育主张,以期从中探寻对我们的教育在新世纪人丈精神建设中的有益启示。

论文关键词:永恒主义 教育主张 启示

永恒主义又称为古典主义,属于“新传统教育”。作为现代的教育哲学流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艾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马利坦等。其教育思想因宣传持久不变的文化传统、人性、真善美等教育理念的永恒性而引起广泛关注。

一、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人类的发展我们可以用两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那就是“变”和“不变”。永恒主义则强调的是不变。这在他们的教育主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

永恒主义教育家基于古典实在论的哲学观点,认为宇宙存在一种永恒的、绝对的、同一的实在,事物的变化被一种永恒的普遍法则所支配,并且总是以其不变的固有本质为基础。在永恒主义教育家看来,“人是理性的动物”。而理性是人性中共同的最主要的永恒不变特性,因此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也必然是永恒不变的。阿德勒就明确提出“如果人是理性的动物,在全部历史时代中,基本性都是永恒不变的话,那么不管处在什么文化和时代,每一个健全的教育方案都必须具有某些永恒不变的特点。”从他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在永恒主义者看来,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中的人,在社会和文化中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其最根本的人性却是恒久不变的,因而在人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也必然是恒久不变的。

(二)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既然在人类天性中存在共同要素―以理性为特征的人性,那么,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引出这种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关注那些“属于人之作为人的东西”以及“人与人间相通的东西”,使人的理性和精神力量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而且,这种教育目的在每一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是相同的。其代表人物赫钦斯写到:“一个公民或一个国民的职能……在各个社会之间,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人,作为一个人,他的职能,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个职能来自他作为一个人的本性。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只要存在一种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的目的就是一样的,就是:把人作为一个人来改善他。”

(三)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的地位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从“永恒真理”中引申出来的“永恒学科”是发展“理性”的最好途径。他们所说的“永恒学科”,是指历代伟大思想家的伟大著作,尤其是经历许多世纪的古代著作。在他们看来,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各个时代的名著杰作超越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宝库。这正如其代表人物赫钦斯在(美国一高等教育》一书中说:“课程应当主要由永恒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因素,因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使我们和人们曾经想过的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于任何进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永恒学科首先是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的书籍。”

(四)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儿童的学习既然是为了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理性,就应该通过教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理智训练。特别是在学习古典名著时,更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阅读和讨论,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名著的内容,并认定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作为自己的榜样,像他们那样去思考。在教育方法上:反对灌输,反对填鸭式的教育;发挥家长作用,督促、鼓励孩子多做家庭作业;严格要求,“沉思”的学习方法,教室有修道院气氛等等。永恒主义者关于教学方法方面的主张中,最有特色的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和读书。

永恒主义坚持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真正才能和培养更高尚的兴趣―文学的、艺术的、政治的和宗教的。永恒主义者认为: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要求自我训练,而没有持久不断的外来训练,自我训练也是不能实现的。

二、永恒主义教育荟本主张的现代启示

永恒主义把人的发展、塑造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古典名著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力图让人们掌握那些控制世界不变的真理,成为不仅能够适应世界,还能够创造世界的人。虽然他们所谓的“人们共同的本性”、“永恒的人性”有抽象、荒谬之嫌,所强调的古典人文教育也有疏远社会的倾向,但是,他们把人做为教育永远的中心这一思想却有永恒的价值,尤其是对认识我们今天的教育有许多启示。

(一)永恒教育本质的启示

教育是一种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永恒主义者在批判实用主义时,指责该教育思想只注重眼前得失和学生对现实的一味适应,而忽视了教育对人类宝贵精神遗产进行传递的使命。

今天,我们的教育同样面临着如何解决好继承传统文化和创建新的精神文明的时代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转型带来的动荡和困惑,给人们往日养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剧烈的冲击和震颇。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觅待树立一种新的人文精神来支撑构建新的伦理框架,以防止人们因不适应而带来的道德沦丧,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永恒主义看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它是推动该民族不断进步和创建新文明的精神基石。当我们在强调教育的现代化,加速自然科学知识、新科技信息向教育融人和渗透的同时,切不能忘记我们的人文精神,即所谓永恒理性。目前,社会上产生了种种不良现象,从中可以看出教育在这方面的无力。教育是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一定要发挥它的功能,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树立他们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培养民族的人文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永恒主义者所宣扬的永恒理性极端化所步入的误区,给了我们一个不能坚持教育中的辩证法的前车之鉴。

(二)永恒教育目的的启示

杜威说:“学校各种形式的实际活动的目的,主要的不是在于它们的本身,或者在厨工、缝纫工、木工和泥水工的专门技能,而是在于它们在社会方面能与外部生活相联系。”杜威认为,教育的社会目的就是学校要培养出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人,就是教育的归宿点,对此,永恒主义教育者并不苟同杜威的看法。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那些使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特征,即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把人培养成人。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而是去发现和发掘人的“理性能力”,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和造就改造社会生活的人。教育“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他们认为,一个人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能以不变应万变,进而控制环境,使环境变得更加人性化。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着眼于“经济人”的培养,而忽视或者根本不注意人的道德与审美等方面的发展,那么,培养出来的“经济人”势必会与市场经济的`需要相背离。他们不仅难以成为市场经济的积极的建设者,反而极有可能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破坏者。事实已经为此做了很好的说明。

(三)永恒课程的启示

永恒主义教育认为知识是真理,而真理是永恒的,即“知识是永恒真理”。永恒真理体现在“永恒课程”之中。他们认为学习那些永恒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的传统并理解“生活的意义”。学生可以培养理性和寻求养成独立思考的源泉,正如阿兰所言:“伟大的诗篇能抓住一切人,最粗野的家伙需要最伟大的诗篇。”永恒主义者一再指出古典语言和古代名著在学校教育中的削弱和消失,是一场文化的灾难,这势必影响到国民精神的塑造。他们推崇名人或伟人的作品,尤其是经历多个世纪的古典作品。永恒主义呼唤古典文明的回归,对现代日益复杂纷繁的知识起到一种整体的矫正和辅助作用。但永恒主义再三标榜永恒知识最有价值,俨然一副传统文化卫道士的面孔,其忠心可谓昭然人目。然而永恒主义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使知识文化凝固化和静止化,而忽视了教育选择性和批判性功能的发挥,这难免使它走进让古代人文知识排挤现代化的新信息、新科技而导致教育内容保守落后的死胡同。

长期以来,我国过分强调阶级因素和政治因素,口头上喊对传统文化要批判性地继承,而实际上则往往只有批判而无继承,甚至连那些文化的精华也给抛弃了,这种影响至今尚存。后来的改革开放,又过分强调革新,潜意识里又使传统文化成了现代化的阻碍因素。今天,社会上的种种丑恶和学生人格缺陷令教育者反思。对待传统文化,已经不是要不要继承的问题了,而是应该如何继承的问题,以便为构筑新文明服务的问题。释们中华民族向来以礼仪著称于世,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挖掘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思想,赋予其新意,加以改造和利用,以此来推动当今文明的建设和创建。

(四)在教学中进行学习的启示

学生的学习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永恒主义强调学生的刻苦努力,这是我们今天在进行教育教学时仍然需要提倡的,同时永恒主义者还强调以“伟人”为榜样,这在现在也是仍然有用的。但是,永恒主义者忽视儿童的兴趣则与我们今天的教育是相违背的。在进行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永恒主义强调树立“教师威严”,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通过个别谈心、集体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增加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不要自己老是高高在上,对学生不闻不问,甚至有些老师一年下来,连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名字都叫不上,这样根本就不能缩小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学生如果对老师无感情,也就不会对课堂和所教的知识感兴趣了,那老师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了。

奥巴“绿色”新主张 篇3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 “2008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在北京隆重发布。与此同时, 国新办也举行了发布会, 否决了29个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涉及资金1400多亿元。政府、机构、企业都在试图通过各自的举动, 向外界表明:保护环境, 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作为环境的破坏者之一, 企业也已经越来越深刻认识到,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才能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欣喜的是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跨国公司在行动

“发展绿色经济才是确保在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谈到绿色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时说, 如果我们将资金盲目地投入到旧产业以及高能耗、高污染经济模式, 只会导致污染加剧、生态恶化, 经济即使发展比较快, 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 “选择绿色经济, 才是有远见的考虑, 才能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他同时认为, 这个道理对企业同样适用。一个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选择“绿色”发展道路的企业, 才是有远见的企业, 才是最有竞争力的企业, 最终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从长期来讲, 是会被市场所抛弃, 为顾客所抛弃的。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不是额外的负担, 而是整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久前在丹麦闭幕的气候变化世界商业峰会上,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曾呼吁, 在节能、新能源和减排技术方面领先的企业, 应带头使全球经济向“更清洁、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事实上,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 不少跨国公司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据悉, 雀巢、宝洁、联合利华以及吉百利等公司已经联合起来向供货商“施加压力”, 要求后者公布碳排放相关数据和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的策略。连锁超市沃尔玛也要求供货商提供其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的数据, 并将此项要求作为选择供货商的标准之一。

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 有“碳排放大户”之称的汽车制造企业更是对环境保护义不容辞, 大力打造“新能源”汽车, 掀起环保动力技术的比拼。日前, 通用汽车中国宣布, 其在华合资企业上海通用的金桥基地新近已实现“完全循环生产”, 在这些工厂中有超过96%的生产垃圾得到了循环再利用, 另外超过3%的生产垃圾也可以通过专业处理被转化为能源, 再次投入企业生产。此外, 大众、马自达、福特、丰田等众多跨国车企更是集中技术和资源优势, 在打造环保动力汽车的同时, 还致力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为真正进入绿色汽车时代全力提速。

在应对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 以IT企业为代表的技术公司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英特尔不仅在全系列微处理器和主板芯片组上采用了节能技术, 更是将今后的投资方向锁定在环保技术上。据悉, 英特尔投资部已经计划投资三家中国公司, 包括向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和解决方案供应商TronySolarHoldings投资2000万美元。此外, 英特尔投资部还与大型绿色储能系统生产企业NPHoldingsLtd以及医疗卫生业软件产品供应商ViewhighTechnologiesLtd签署了投资协定, 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技术。

IT巨头苹果公司在环保技术创新方面也不甘落后, 其主打产品iPods已经开始使用低毒无毒的材料做外包装, 采用植物提取液和糯米粉做印刷品, 包括2008年出产的所有iPod的外壳都加入了低毒防辐射的元素, 美国境内的邮购邮包也是采用新材料制成, 都可以再生, 并且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

而拥有90年悠久历史的世界著名光学厂商奥林巴斯, 则于近期宣布其在日本会津建立的新厂房正式投入使用。新厂房的墙壁和屋顶都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和热能收集装置, 其产生的能源可用于生产线的空调供给, 工业用水的加热和冷却等, 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 用最富创造力的方式, 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了贡献。

奥巴“绿色”新主张

奥林巴斯认为, 环保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 企业应当成为社会环保的推动者。在做足自身内功之外, 还应该将环保战略延伸至产品和服务各个环节。因此, 绿色太阳能厂房投入使用, 只是奥林巴斯积极进行节能减排、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表现。

实际上, 早在2006年, 奥林巴斯就制定出了“06环境基本计划”——从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的5年施行规划, 这其中一项主要目标是“将能源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单位销售额) 比1990年削减50%”, 提高了整个集团内部共同努力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 为减少企业活动中产生的环境负荷, 奥林巴斯在产品的策划、开发、设计、供应、生产、物流、顾客使用、废弃等各个阶段都开展着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的活动, 并持续改进。

以奥林巴斯的主要产品之一——数码相机为例, 在相机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奥林巴斯力争达到无毒、低能耗、小型化的“绿色产品”标准。通过镜片的无铅、无砷化与研磨技术开发, 奥林巴斯在数码相机中100%实现了镜片无铅、无砷化。同时, 奥林巴斯为了实现数码相机小型化、使用时的低耗电量, 开发出来的图像处理引擎“True Pic TURBO”通过将数个功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 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低电压化, 并且通过掌管图像处理一系列动作的软件最佳化, 彻底的消除了多余的处理, 由此减少了耗电量。

“虽然这些环保技术的应用, 从表面上看增加了我们产品的生产成本。但从长远来看, 这却是节省能源, 降低生产成本最好的办法。”奥林巴斯认为, 作为社会环保的推动者, 企业应该以开放的怀抱, 始终坚定地推进绿色环保理念。

当社会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比较理想时, 对于上述理念, 企业在贯彻执行时可能会比较容易, 但当经济不景气, 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时, 持续坚定的环保投入对于企业而言, 或将成为一个挑战。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感受到了发展乏力的压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奥林巴斯是否会因为“压力”而减少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呢?

“本真语文”教学主张 篇4

一、言语为本,显真味

特级教师程少堂先生曾经说过,别的学科之所以没有提出“历史味”“数学味” 之类的要求,是因为它们没有或者很少有语文教学那种严重的“串味”现象。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语文课姓“语”。本真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基本,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科地道的“真味”。

1. 分层读,传达真味。“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本真语文教学中的读,不是一遍又一遍漫无目的地读,而是有层次的,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要在反复阅读、思考性阅读过程中品读出语文真味。如,初读扫除文字障碍,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感受语言;细读做到“口诵心惟”,即边读边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品语言,咀嚼真味。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 感悟,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语文真味。本真语文课上,既要有整体的感知与理解, 更要有局部的品词赏句。教师与学生要紧紧围绕语言文字,“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咀嚼出文本每个字句的真味。

3. 明体裁,领略真味。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体裁丰富多样,童话、散文、寓言、 诗歌……各类文体以不同的表达形式诠释着语言文字的缤纷之美。本真语文教学, 主张教师要准确把握每篇课文的文体特点,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品味构思精巧、引人入胜的童话,生动感人、扣人心弦的故事, 语言凝练、发人深省的寓言,音韵和谐、 节奏匀整的诗词歌赋,推理严谨、言简意赅的说理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徜徉其中, 充分感受各类体裁的独特魅力,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艺术,从而爱上语文。

二、儿童为本,现真趣

本真语文是“儿童语文”。叶澜教授指出,知识从书本形态到生命形态的转化,是不能没有“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 相沟通的知识的。只有与“儿童世界”能沟通的知识,只有能充分呈现儿童真实思维, 释放儿童充满童真、童趣的教学,才会妙趣横生,富有生命活力。本真语文教学,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如何彰显教学“真趣”。

1. 活化教材激趣。特级教师靳家彦曾指出: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想要实现本真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但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学情”。只有教学内容与儿童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特征、个性差异等有“交集”,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和吸收。本真语文教学,教师的“功”体现在对接童心、活化教材上。一是对文本教材的“再处理”。深入浅出、趣出,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能学、会学、乐学。二是对文本教材的“再创生”。 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时代活水”,使学生在广阔的语言时空里,自觉运用语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 把握生成引趣。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本真语文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真实的个性体验,“把课堂还给儿童”。在这样的课堂上,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变成了平等对话的关系,师亦生,生亦师。此时,课堂教学变得相对不确定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课文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这样那样正确的、错误的或不够确切的理解,教师的“预设” 是赶不上“变化”的。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发表哪些观点不能完全预测,学生之间的讨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产生什么新问题,冒出什么令人出其不意却十分有价值的建议或方法,同样不能完全预测。但正是这些弥足珍贵的个性体验,才让教师真正走进了“学生世界”。教师应倍加呵护、珍视“童心”,巧妙利用学生独特的见解、想法、困惑等生成性资源,“二度” 设计,将教学引向深度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进而饶有兴趣地“真学习”。

3. 彰显个性生趣。杜威指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就是从“上面”或“外面” 对儿童实行强迫教育和对教师实行“武断性”的主导作用。他极力主张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儿童身上,儿童是教师心中永远的太阳!本真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视角,为儿童的“奇思妙想”,甚至 “异想天开”创设一方天地,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其迸发童真、童趣。如文本解读, 鼓励学生读出个性,读出内心真实感受, 而不是把心思放在揣摩所谓的标准答案上; 答疑解惑,允许学生用“儿童的眼睛”看问题,寻求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良方; 补白创编,启发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呈现真实思维,表露天真无邪的童趣……让儿童的脸红起来,眼亮起来,心动起来,教学的“真趣”自然生发出来,这就是本真语文所追求的。

三、意义为本,动真情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结构,其思维水平处在感性阶段,认识过程主要依靠情感。本真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巧妙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之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促进教学真实、有效地发生。

1. 挖掘文本意义,披文入情。现行的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知、情、意、趣和谐统一,它们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培养着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得到了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本真语文课上,教师首先要潜心会文,挖掘文本意义所在,引导学生 “披文以入情”,进入“其言若出于吾之口, 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地,实现教学的本真意义。如,引导学生感受《白桦林的低语》中看林人的默默奉献,《穷人》中桑娜的善良品质,《跳水》中船长的沉着机智等;领略杭州西湖的秀丽、浙江潮的磅礴、 吐鲁番的独特风情等等。让一篇篇语言优美、意境俱佳的文章触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情动而辞发,从而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组织“有意义”学习,自觉融情。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检验教学是不是科学,就在于看它是否使学生产生了有意义学习,而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则是必备条件之一。本真语文教学强调重视学生“心向”的指引,这是一种自觉、自我的情感倾向性, 它使得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在新旧知识之间进行建构。教学中,教师带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教师必须以这种情感功力来感染学生,使文本情、学生情、教师情、作者(编者)情产生共鸣,让学生自觉、充分地融情于学习中。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应尽可能地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表演、辩论、采访、展示、评价等活动,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情满而溢发”,主动思维,喷情投入。再者,要使学生永葆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千方百计让学生通过努力“看见”自己的进步,“品尝” 学习成果,这是学生产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恒久动力。

四、实践为本,出真知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本真语文教学强调以语文实践为本,其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不仅表现为对不同能力(听说读写) 培养的关注,还表现为多元价值的整体效应,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知行交互,学以致用。语言,特别是母语,其意义在于表情达意、与人沟通交流,它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母语的这种特性决定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学生能够运用“语文”去 “实践”,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真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既应注重为实践而学习,又应注重为学习而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把从实践中获得的 “知”反馈到实践中去,让实践检验哪些是 “真知”,哪些需要改进,做到“在用中学, 在学中用”,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2.感性入手,理性转化。语文实践,即学生个体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方面所表现的能动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一切行为,其指向语言,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与之相关的识字、写字等一切行为。本真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接触感性的语言材料入手,进行自然状态下学习的语文实践(主要追求体验与发现), 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还要在此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感受性学习(主要追求语文的感受与积累)及探究性学习(主要追求语文知识向语感、技能的转化)的语文实践,完成感性与理性的能动飞跃。

低碳出行健康主张 篇5

糖友的生活方式中, 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出行, 我们也建议, 不是很远的地方最好是步行或者骑自行车。这两种出行方式不需要消耗化石能源, 也正是低碳生活最为提倡的出行方式。

步行。

对于步行的好处糖友应该并不陌生。走路不管是作为糖友的运动形式还是出行方式都受到很多糖友的推崇。李阿姨就是个典型, 退休在家的她经常早上步行逛早市, 早市离家有三站地的路程, 如果买的东西不多, 她还会选择走着回来。然后送孙子上学, 因为学校也不远, 她会带着孙子一起走着去, 把运动和环保的理念也灌输到孩子的心中。她一直都积极的外出参加各种糖尿病活动, 也会组织邀请邻居朋友一同参加, 离家不远的活动, 就提前出发走着去, 一群人说说笑笑, 走路也不会累, 但是却能健康又低碳。没有活动的时候, 为了锻炼也会在小区或公园走上一段时间。原来都是一个人走, 现在许多邻居在她的影响下加入了走路的队伍中来。

骑自行车。

大家对它都不陌生, 特别是年纪稍大的糖友, 或许以前都经历过一段以拥有一辆自行车为梦想的时期。不过骑车在追求效率的现如今已经不是出行的首选了, 它被人们贴上了时尚、前卫的标签, 当然还有健康和低碳。

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 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它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骑自行车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项运动不仅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相应的几十对肌肉受益, 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和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它能预防大脑老化, 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现代运动医学研究结果表明, 骑自行车是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 防止其早衰及偏废。骑自行车还能减肥, 骑车是周期性的有氧运动, 能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 可收到显著的减肥效果。

糖友在选择骑自行车出行时还应该有所准备,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着装。裤子应柔软舒适, 避免出现布料摩擦皮肤造成的伤害;寒凉天气要注意保暖, 戴手套不仅保暖也能在不慎摔倒时有效地保护手部;戴眼镜可防风沙和遮阳。其次不要与人竞技而快速的骑, 超出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第三, 要熟悉骑车出行的路面状况, 如太过拥挤曲折也不便骑车, 最好错开上下班的车辆拥堵高峰, 选择在相对车辆较少路况畅通的时段骑车出行。

“教学主张”助我成长 篇6

一、“教学主张”的提炼——在团队中汲取智慧

我们历史学科备课组共有三位教师:一名高级教师,且有执教高中历史的经历;一名区学科中心组成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则具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学历,有扎实的学科背景。在提炼“教学主张”之初,基于各自对历史教学的认知及对彼此教学风格的了解,我们直言不讳,共同探寻“教学主张”的突破点。就我个人而言,两位老教师认为我学科知识储备相对丰富,可以从历史学科教学的价值角度来提炼“教学主张”,而我也觉得自己比较擅长宏观把握初中历史教材,就此明确了研究方向。

在资料查询过程中,我们先“分”后“总”。先“分头行动”,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查阅报刊,利用网络等途径搜集与各自“教学主张”相关的资料。后“汇总交流”,既分享对各自“教学主张”的所思所想,相互启发,又关注其他两位教师的研究进展,出谋划策。置身其中,我发挥自己的研究优势,帮助两位教师鉴别所搜集材料的价值;两位教师则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判断我的“教学主张”是否可行。

受益于备课组的智慧共享,我认识到,应重视历史学科培养现代公民的功能,既要让逝去的历史有血有肉,还要适时关注当下,将历史与时代发展接轨,让学生学到的不是干瘪的历史,而是以历史的眼光思考世界的智慧。于是,我的“教学主张”定位为:品历史,念当下,长智慧。随后,我从提出的背景、“主张”本身的阐释、实施路径及意义价值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将之撰写成文。

二、“教学主张”的落实——在实践中发挥引领力

“教学主张”只有植根课堂,才能焕发活力。为此,我自告奋勇为全校教师开设第一节“教学主张”实践课。

在唐代“长安城”一课中,我做了如下设计:借助多媒体,展示长安城3D图片,调动学生感官,领略长安城布局之工整;比对唐代长安城与现代西安城市规划图的异同,使学生认识到两者的历史沿袭;比对唐代长安城、宋代开封城、清朝北京城规划图,使学生感知其规划的政治智慧。对此,专家予以了肯定,但也指出教案设计中从三维目标到教学过程,看不到“教学主张”的影子;整节课的流程仍未跳出编者的意图,未能理解“长安城”一课的内容意在凸显唐代社会生活之繁荣。课后,我重新设计教案,调整完善教学流程,还记录下前后变化,保留首次实践课的研究痕迹,以期为后续实践课开展提供借鉴。

三、“教学主张”的成效——在探索中实现专业成长

当前教学评价“新”主张 篇7

一、评价的理论依据———源于课堂教学的“幸福度”

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来自课堂教学的“幸福度”, 即对学生而言, 课堂教学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绝对不能再让认知教学与情感教学相分离的悲剧继续下去。课堂教学的真正乐趣, 潜藏在学生生命成长的幸福体验之中。因此, 必须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反应, 让学生体验到课堂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即通过课堂教学体验到学习的幸福。

如, 当学生受到批评时会怎样?是灰心丧气, 还是分析原因, 继续努力?是很高兴, 还是不在乎?再如学生一天的学习是怎么安排的? 当遇到不会的问题, 是怎么做的?通过对比的方式评价出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的心理水平等级, 然后存档。在三次评价之后, 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纵向对比, 以此为基础实施具有发展性的长期评价。进而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心态, 当然, 学生的“幸福度”更多地来自学生的成功体验与生命感动, 是不能用数据进行量化的, 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

二、评价的主体思想———在学生“差异”中穿行

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来建构和实施的评价, 才会是符合所有学生需要的评价方式。因此, 最有效的评价是基于差异的, 以差异作为评价实施的前提, 目的在于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正是因为有了学生的差异, 教学才能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艺术活动。教学因差异而美好, 差异是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具体体现, 差异不仅是需要承认和尊重的, 更是需要敬畏和欣赏的, 我们只有将教学评价观建立在对学生差异的“敬畏”和“欣赏”之中, 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实效性。

三、评价的最佳路径———从“理解与信任”中寻觅

教学评价应当建立在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 并且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种理解与信任。在理解与信任学生的前提下, 很多的语言看似过激, 却恰恰饱含着真情, 更能够换得学生的信任。

例如, 在批评或评价学生的过程中, 语言使用不当就很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伤害, 为此, 许多地方制定了教师“禁忌语”。但是, 不管从理论上看, 还是从实践经验来看, 教师批评和评价学生所使用的语言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 并不完全取决于语言本身, 而是受到使用情境、师生关系、学生个体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一个能力较强的学生, 在完成了比较容易的任务后受到的表扬, 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表扬说“你真行”, 实际上等于是教师对他能力的低估, 会挫伤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相反, 这样的学生在较容易的任务中失败时, 严厉的批评既表达了对他应付出的努力的要求, 也暗示了批评者对他的能力的充分信任。

四、评价的实践对策———在“多元评价”中进行操作

评价要为教学服务, 适时的评价,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还要关注活动结果。教学活动中, 评价学生, 不仅要有鼓励和肯定, 还要重视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 以唤醒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结果, 主要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捕捉学生在语言、态度、行为等各个方面的表现, 然后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估, 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

儒家政治主张架构要素探源 篇8

1. 以德王天下,以道治国的主张

儒家思想崇尚内在道德的价值,将其运用与政治,便是由内圣而外王,以德王天下,着眼伦理本位,以道义的原则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孟子继承孔子的仁爱观念,首倡仁政说,以仁义道德治国;主张施仁政于万民,满足百姓饱食暖衣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评暴力,反对战争,强调以仁义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仁政的宗旨表现在为政的各个方面:崇尚礼治和道德教化、减轻人民负担、注重为政者的道德力量、举贤才与合理使用人才。“仁政”也叫“德政”,子曰:“为政以德。”与德治思想相关,后世的儒家学人大力宣扬以道治国。所谓道,也就是儒家思想提倡的仁义礼智、忠孝节义等观念,其核心仍是德治主义。如宋代,儒学家更把道与道统联系起来,道既以天理为内涵,又形成一脉相承传的道统。从道统论出发,儒家思想引发出两条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主张和实践:一是天理治国论,二是由道统转化为政治。所谓天理治国论,即把内在于人心的天理贯彻到外在的政治事务中去,由内圣开出外王。认为天理是治国的根本,要求统治者顺应天理,按义理原则治理国家而不得违背。所谓道统转化为政治,是指当儒学被确立为官方学术后,其道统论便成为政治统治的理论依据,学术与政治相结合,扩大了道统思想的影响和运用范围,使儒者传道与王者统道合二为一,这演变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政治的特点之一。

2.“大一统”的主张

“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是儒家思想提倡的一个重要政治主张,历来被作为维护国家统一的理论依据。“大一统”的思想由来已久,儒家经典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强调天下的疆土都在天子的统辖之下,四海之民都是天子的臣民。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国家的统一要求思想的统一。顺应思想统一的历史潮流,董仲舒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总括各家各派理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完成了统一思想的历史重任。在中国历史的演变中,“大一统”的国家观念被历代统治者所接受,并努力推行。在历史演进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不断化解矛盾,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之时居多,使中国逐步成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统一国家。掌握中央政权的,除汉族外,也有蒙古、满等民族。各族人民认识到,分割、割据是不得人心的,也是短暂的。这即是儒家思想“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所起的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

3. 君主民本的主张

君主民本主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君为主,君王是整个社会的最高主宰;二是以民为本,把民众视为国家的根本。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儒家学说基本的政治思想。所谓以君为主,即宣扬君权为上,君王的最高统治地位不可动摇。王权主义的形成是中国古代社会君主政治的需要,虽然儒家思想在维护王权的同时,也主张对封建君权加以一定的约束使其符合封建社会的整体利益,但儒家思想提倡以君为主,以“君为臣纲”来规范君王与臣民的关系,客观上为专制主义的加强提供了条件。所谓以民为本,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视民众为国家的根本。这既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基本理论,又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政治主张之一。对这一主张,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儒家为了维护稳定有序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社会结构,强调以君为主,以君主制作为政治统治的基础。二是又看到人民的力量和民众作为国家根基的作用。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如果国之本不稳,那么即使君主在上,权力无边,也无法维持其统治。所以君主不能脱离民本而存在。由此观之,儒家思想从维护封建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规劝统治者以民为本,以民生为重,争取民心,故把君主与民本联系起来,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主张贯彻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特色。

4. 平均主义的主张

平均主义历来是儒家的一种社会政治理想和主张,虽然难以在整个社会贯彻实行,但在历史上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广大民众所向往。儒家大师孔子首倡平均主义,云:“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继孔子之后,儒家大师们都提出了诸如此类的政治主张。在这里,儒家提倡的“均贫富,等劳役”的政治主张,与历代农民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是何等相似。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可能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提出平均主义主张,以表达其同情劳动人民,割除封建弊政的思想。我们于今天以现代经济学的眼光看,均与不均只是分配上的问题,而生产问题却更为重要。并且,安于守贫而唯均是求,又培养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观念,从而造成经济低效率、发展低水平的后果。因而,在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平均主义的观念理应变革,同时也应竭力防止贫富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仇富仇官等社会动荡。

5. 改革变通的主张

儒家思想把变化、发展、日新的辩证法思想运用于政治领域,由此形成了改革变通的政治主张,在实践中保证了中国古代社会不断地自我调整更新,革除弊政而以求发展。儒家改革变通的政治主张发端于《尚书》和《周易》。《尚书·盘庚》篇云:“人惟求旧,器非求旧,维新。”后世的改革家历来推崇《易传》对《易经》思想发挥的一句话:“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中国古代的“革命”二字便源于此。孔子对夏商周三代政治体制的因革损益做出总结,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他既肯定三代相循以礼,又指出后世对前代有所损益,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并预示了历史的因革发展。之后,历代儒家学人都程度不同地提出改革变通的政治主张,尤其处于封建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之时。我们理应清醒地看到,儒家思想改革变通的政治主张,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

上一篇:碱性高锰酸钾法下一篇:移动通信设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