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2024-10-16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通用12篇)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篇1

1 系统集成概述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 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技术在整幢智能大厦的智能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集成系统反映了智能建筑的机电设备, 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内容, 并提供、共享大量数据, 这些实时的或历史的数据, 是大厦设备维护、管理决策和通信服务等所必需的, 由此可见, 大厦的智能化是建立在系统集成基础之上的。

2 系统集成的模式

目前, 国内外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实现方面主要有两种模式:基于楼宇自动化BA系统的楼宇管理系统BMS模式和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IBMS模式。

2.1 BMS集成模式

BMS集成又称为BAS集成, 它是以开放的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 (BAS) 为核心, 广泛实现同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FA S) 、安全防范系统、通道控制系统、IC卡系统以及车库管理子系统等公共安全综合管理系统 (SMS) 的综合集成系统。

为了解决互联和互操作的问题, BMS系统集成有几种实现方法, 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如下。

(1) 采用统一通信协议。199 5年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协会推出了楼宇自动控制领域的第1个开放式标准通信协议——BACne[1]。该协议结合建筑工程特点, 定义了23种对象、39种服务、6种数据链路结构、三层网络架构, 正在向BACnet/IP方向发展。

(2) 采用协议转换。具有不同协议的网络互连, 可以采用标准的协议转换器, 在局域网内部通信采用了简单的通信结构, 包括物理层、链路层以及对应用层提供连接服务的会话/传送协议。

(3) 采用OPC技术。OPC[2,3]是微软定义用于过程控制的OLE, 它主要用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例如BA与BMS之间的数据传输。它定义了各类系统与BMS连接的标准, 描述了OPC COM控件, 它们之间的界面由OPC服务器来完成。

2.2 IBMS集成模式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IBMS) 集成属于一体化的网络集成模式, 是将楼宇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通讯与网络系统的信息资源汇集到一个系统集成平台上, 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分析、传递和处理, 对整个大厦进行最优化的控制和决策, 达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运行, 从而提高大楼的整体管理水平。

IBMS常见的设计方案有集中式监控系统、集散式监控系统、基于现场总线的分散控制系统三种。在BMS相关技术的基础上, 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技术。

(1) 采用Intranet技术。采用Intranet网络和Web技术进行智能大厦系统信息集成, 使建筑物内的设备监控自动化和管理的实时监控信息经建筑物内的局域网和电信部门的公众宽带网传输。如美国花旗银行芝加哥银行大厦智能化系统已经采用了In tran et系统集成方式。

(2) 采用W e b技术。采用I 3 B M S (Integ ra ted Intelligen t In te rne t Bu ilding Management Systems) 系统集成方案即选用Microsoft的Interne t技术解决方案。目前进入I3BMS集成系统的有BAS、SMS、FAS、CCTV (闭路电视系统) 、SCS (综合智能卡系统) 和CPS (停车场管理系统) 等监控子系统的监视与运行信息, 实现与办公自动化、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系统数据库的互连。互联网上的综合信息和数据都可以在同一个Intra net平台窗口上显示和进行信息查询。再加上优化策略和历史记录功能, 可以达到优化监控和管理的目的。

(3) 采用开发系统集成协议转换网关。智能建筑的消防报警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的系统, 也允许其他子系统单独设置、修改设备配置和扩充系统功能。IBMS的信息系统集成需要在FAS子系统提供RS-485/RS-4 2 2/R S-2 3 2工业串行数据接口及其通信协议。如果能提供以太网形式的接口和T C P/I P协议则更好。

3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发展

3.1 国际系统集成技术发展

根据欧洲智能建筑集团 (EIBG) 的分析报告, 国际上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 大致划分成三个技术发展阶段。

1985年前为专用单一功能系统技术发展阶段, 形成了七个子系统:楼宇自控系统B A S、综合保安系统S M S、火灾报警系统FAS、停车场管理系统、文本与数据管理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1986年—1995年为多个功能系统技术向多系统集成技术发展阶段, 将上述七个子系统集成为三个系统进行运转, 这三个系统为:BMS楼宇管理系统 (把BAS、FAS、SMS集成在一起) 、OAS办公自动化系统、CNS通信与网络系统。

3.2 我国系统集成技术发展

我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发展较晚。

2001年建成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2003年建成的厦门税务大厦, 中国银行总行大厦,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都采用了IBMS系统集成模式,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即将建成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它采用了一体化的IBMS集成模式, 主要包括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安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等, 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近几年我国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但由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 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开发、规范、标准化, 就成为了我国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的核心关键, 我国在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发展研究刚刚起步,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 结语

系统集成技术是实现智能建筑工程目标的主要技术手段, 是使智能建筑具有活力的重要途径, 它能够给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高效的办公条件。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 系统集成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先柯桦.浅议智能大楼的组成及特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10.

[2]朱敏.浅谈智能建筑的发展和思考[J].森林工程, 2004, 5.

[3]雷志文.智能建筑设计方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9.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篇2

组团住宅工程

智 能 化 工 程 总 结

编制人:刘勇

技术负责人:张毅

深圳市浩铭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 九 月

一、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肇庆高要市白土绿茵大道(原广新农业生态园景区),紧邻金广大道、广肇高速、广明高速和江肇高速,是正域集团30年品质积淀,重点打造的中国首席颐养生态度假岛项目。

主要设计系统如下:

1、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2、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

3、门禁一卡通系统

4、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5、楼宇可视对讲系统

6、停车场管理系统

建筑智能化分部工程内容:

本工程的智能化系统分部工程于2014年10月1日进场施工,在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各施工班组的密切配合,工程监理单位的严格要求、监督下,本工程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经过近12个月时间的精心施工,顺利完成工程项目,基本达到工程设计及实施方案要求。

二、施工依据

(1)建设单位施工任务书及工程联系单要求(2)施工图

(3)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4)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5)GB50169-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6)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三、承担施工工程范围和主要工作量 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六类结构化综合布线解决方案,系统归纳为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可以概括为“一间、二区、二个子系统”即:设备间、工作区、管理区、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

在布线系统中,以62.5/125µm六芯多模光纤为数据主干,大对数电缆为语音主干,水平配以六类双绞线和六类信息模块。数据配线架采用RJ45型配线架,语音配线架采用110型配线架。各前端信息插座均采用双口信息插口或地面信息插口。

本工程在首层机房设网管中心。各楼分设配线中心,信息插口共计****个。闭路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为双向邻频传输系统,带宽为5-860MHz,其中上行频段为5-65MHz,下行频段为87-860MHz。用户分配网络设计采用分配-分支的传输方式。系统指标:图像主管评价不低于4级。用户终端电平68±4dB、载噪比C/N≥44dB、邻频电平差≤2dB、以上功能和参数均以达到设计要求。系统中心机房设在14栋首层机房网管中心。各楼栋分设干线放大器与中心相连。系统采用杰士美产品。

门禁系统

系统采用TCP/IP通讯方式。在各楼层电梯前室出入口,设门禁读卡器、电控门锁、出门按钮等。在一层消控监控机房设置一台出入口控制工作站,并通过安防专用交换机进行联网。实现人员出入权限管理及出入信息记录,出入均采用IC卡。

智能灯光系统

本工程只安装管线,根据业主要求调整为系统设备取消安装。综合管路系统

包括各楼层内的电视、电话、网络通讯以及安防系统的管线和设备安装。完成的主要工程量有:电缆桥架敷设1000多米,电缆敷设近1200余米;电线管敷设6000多米,电线安装近8万米;支架制作安装近400公斤。

二、工程质量目标与控制

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按优质工程的要求组织施工,按各专业有关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具体保证措施如下:(1)不仅重视产品的内在质量,更注重自身的工作质量。

(2)以系统中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设立质量控制点以确保施工质量。(3)严格把好设备、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验收关。(4)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和施工图纸的研究工作。

(5)配备专业检查人数,加强现场施工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做到工程质量分级管理,把好质量关。在竣工验收时达到一次验收合格。(6)严格按图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积极配合各方做好设计变更、技术洽商工作;做好各项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制工

(8)加强成品及设备保护,确保各种产成品能够按时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9)实行“三检制”和检查验收制度,执行过程质量执行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坚持检查上道工序、保障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遵循班组自检、工长复检、监理验收的三级检查制度;严格工序管理,认真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测和记录。

2、材料、配件采购的质量控制

在经甲方认可或经我公司评估的项目材料、设备供应商名录内采购。(1)严格划分采购权限。(2)执行采购文件的变更。

(3)采购验证,执行产品标识的审查。(4)采购验收、作必需的检验、试验。(5)办理保管与发放手续。

依据双方签定的合同和甲方订可的材料、配件及行业标准,办理双方确认材料、配件标准的文件手续。调整材料、配件标准需经双方同意。

设备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

采用目测、尺量、包装损坏程度、与说明书对应的方法进行检验,功能性的检验在安装后进行测试。进行材料封样的与进场材料进行对比检验,达不到样品质量的退场。

三、完工工程质量评价

1、分部(或子分部)0703项,分项工程 02/03/04 项,检验批 *** 项。全部已按规范要求自检合格。

其中: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0项,已全部整改合格。

2、主要检验项目的检查记录

(1)材料设备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报告 ** 份,资料完整。(2)隐蔽工程共 **项已验收,并形成文件

(3)质量控制资料共**项,经核定符合规范要求**项(4)工程观感质量自评合格(5)竣工图**份,已完成

四、工程管理情况

遵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工期控制、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等均达相关要求。

五、交工自查结果

2015年9月20日,该分部工程已全部具备使用功能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通过第三方检测,符合竣工验收的条件。经项目部对本工程的自检工作进行总结,该工程外观质量评分得分率为90%,自评为合格;各分项工程,检测资料齐全,自评为合格。根据《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本工程自评结果为合格。

深圳市浩铭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篇3

智能建筑发展至今已然进入了全新的变革阶段,这也就是所谓的智能建筑电气集成化时期。这一时期电气各个子系统逐渐相互融合,传统电气设备被智能化电气设备所取代,系统的边界意识逐渐模糊,在促进设备使用性能提高的同时也是对建设成本及运行能耗的有效控制。由此可见,各类集成电气技术正在智能建筑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对于现代化建筑中电气技术的应用势必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电气技术是智能建筑支持平台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当前智能建筑概念逐渐被推广的背景下,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广泛重视。当前建筑电气技术的核心内容除了表现在弱点保护、建筑照明及电热水暖设备供应方面之外,还包括了必要的防雷、屏蔽、接地以及滤波技术。作为弱点系统设备设计的必要前提,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技术从根本上保障了智能建筑平台设计的有效性,这些内容具体包括了电气技术中的防谐波技术、屏蔽技术、电源技术以及防静电技术等。关于智能建筑集成优化的实施需要从既定的优化方案入手,切实将电气系统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从系统分别设计向整体设计过渡,采用强弱电分开的方式来控制运行费用以及电气技术的成本投资。

智能建筑电气设备集成优化技术研究

1.电气设备的整体优化

中央空调末端设备、冷热源机组、高低压配电设备、给排水设备、发电机组、安全监控设备、照明设备、多媒体会议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程控电话交换系统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等都是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构成内容,作为智能建筑的技术核心,集成优化在电气设备系统中的实施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应对系统集成及智能建筑子系统做好相关调查与分析,积极转变现有独立设计中存在的弊端,提高系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对于运行费用而言也是有效的控制过程。

2.集成优化技术研究

(1)实现中央空调能量的自动调节

在现有中央空调主机性能调节方面显得较为薄弱,系统运作和执行过程不能根据温度变化及实际面积来作出合理优化与调节。从中央空调能量输出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智能建筑中的中央空掉能量调节系统能够从环境温度变化以及实际使用面积方面对温差作出及时有效调整,合理控制能源的输出量。若是出现空调使用面积减少或是温度发生变化时便能够实现对能源输出的自动设定,这对于电能节约极为重要。此外,换季过程这一自动调节功能也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中央空调能耗的合理控制,提高冷热源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实现节能环保目的。

(2)完善配电设备及发电机组的优化配置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了中央空调的冷热源机组、末端设备、发电机组、照明设备以及给排水设备等。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当前智能建筑在电气设备方面的投资高达40%,其中中央空调系统、发配电系统以及弱点系统占据了电气设备投资的主要部分。由此不难分析,实现电气系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控制智能建筑电气投资的有效路径。

(3)智能化系统与电气设备的集成技术

在电力设备和智能化系统相互集成的过程中智能建筑的集成技术得到了有效优化,这就使得电气设备在自身功能方面除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传统设备的作用,还充分突出了智能控制系统在电气设备应用中的重要性,其中开放式总线接口的应用使得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智能化系统及电气设备的集成技术从建设过程出发,简化的过程使得电气设备安装更加便捷,在电气设备管理系统安装方面无需进行二次传感器的安装与控制,仅仅需要从网络接口方面实现对电气设备的集中管理,这显然是对建设造价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建筑电气系统与智能化系统一脉相承,其标准设置过程也有着同一性特征,因此电气总包方式的采用也是工作程序及运行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这就使得电气系统在运行和管理方面更加有利于设备的运行需求,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能够一直处于高速运行过程当中。

(4)电气设备的优化与节能

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温度控制对于节约电能也有着积极影响,甚至能够达到电能节约的18%左右,加之从照明系统及电梯系统方面做好相关的技术优化工作那么能源节约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因此电气设备优化节能工作的展开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平台而言,智能建筑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这就需要融合各种电气技术,像是电源技术、防谐波技术、防静电技术、屏蔽技术以及抗干扰技术等,电气设备集成技术的优化对于智能建筑而言至关重要,这既是对电路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后期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应用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随着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应用的日臻成熟,其安全性与稳定性特征势必将得到全面体现。

(作者单位: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禹宏置业)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篇4

智能建筑属大系统工程范畴, 一般来说, 大系统的特点在于:多目标、高维数、关联性、分散性、不确定性和主动性。其中不确定性包括随机性、模糊性与发展性等;主动性则表现在因人参与后导致系统特征的变化。智能楼宇是采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 通过对建筑设备的自动监控、对建筑内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 以及将设备监控技术、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与建筑要求优化组合, 建立一个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与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2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系统集成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内容:设备的集成和信息的集成。所谓设备集成是指通过相似或兼容的技术实现不同系统在同一技术平台上实现, 从而达到减少设备投入, 简化施工, 减少维护的目的, 比如综合布线、LONWORKS现场总线、BACnet等技术均可实现多个系统共用一个通讯平台。所谓信息集成是指不同系统之间往往需要交换信息, 或需要综合多个系统提供的信息做出判断, 这就要求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能够共享。

整个控制系统由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央操作站和现场显示触摸屏三个部分构成, 其中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称为下位机, 中央操作站称和现场显示触摸屏为上位机。下位机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 (DDC) , 上位机采用基于Windows2000Pro操作系统。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中央操作站一起组成了完善的DCS集散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包括12个子系统, 分别是:中央空调、冷站、换热站、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照明、高压配电、低压配电、消防、巡更安防、车库通风、可燃气体防护。

(1) 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

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现场设备, 同时完成对各种接入传感器的数据采集, 然后通过通讯口向上位机传输所采集的模拟量、设备运行状态等重要运行数据。另外, 当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时, DDC负责记录报警信息, 包括报警对象、报警时间、报警点的值、恢复正常的时间等, 并向上位机传送报警信息。概括的说, 就地计算机是整个控制系统中真正对设备直接控制的关键部分。

(2) 中央操作站。

中央操作站通过专门的工业通讯网络与就地计算机一起构成完整的集散控制系统 (DCS) , 一方面, 它接收来自DDC发送的实时数据, 利用自身的计算处理能力, 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形成完善的历史曲线、报警记录等统计数据, 并提供诸如报表打印等一系列管理功能;另一方面, 通过上位机可以完成所有下位机系统的远程参数整定 (Remote Setting) 、控制功能选择、设备远程操作 (Remote Operate) 等工作, 起到一个总管理者的作用。

中央操作站用完全图形化的界面直观地显示各下位机全部运行参数, 如图1所示, 在此基础上加以处理、记录。本系统软件建立在可靠的Windows2000Pro中文平台上, 且内核完全中文化, 非常易于学习使用。在中央操作站可对现场控制器 (DDC) 进行远程监控, 它们之间利用符合工业标准的现场总线网络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具有高速、可靠、可扩充性好的特点。

(3) 数据交换的实现。

在中央操作站和DDC通讯时, 使用主从方式, 中央操作站作为Master发送指令给DDC, DDC作为Slave处于被动状态, 被传送的一组数据成为“帧”。

本协议每一个数据都是以无符号的8位数据传送, 每次只能传送0~255之间的数, 如果大于255就要将其分解传送, 先传送低位, 再传送高位, 传送结束后再还原;如果是字符, 则传送字符的ASCII码的值。其中, '@'作为通讯的起始符, 表示传送一组数据的开始;LenL表示传送数据长度的低8位, LenH是高8位。NodeNum是节点号, 当中央操作站和多个DDC相联时, 用来标识DDC;CodeNum表示命令码, 用来判断是向DDC读或写数据;Data是要传送的数据;ChkSum是校验和, 计算方法是从NodeNum开始累加到ChkSum前一个字节为止, 在累加过程中, 如果溢出将溢出部分丢弃。'$'是通讯的终止符, 表示传送一组数据结束。

其中, ChkSum (校验和) 是为了提高通讯的可靠性而设置的, 它被安排在终止符的前面, 以检查传送的数据是否正确。每次接收到一帧, 计算校验和, 若与帧中的校验和不相等, 就认为本次帧传送错误, 数据舍弃不用。

(4) 通信方式。

数据在通信线路上传输有方向性, 按照数据在某一时间传输的方向, 线路通信方式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方式。系统采用485总线通信, 因此线路通信方式为半双工方式。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 它是衡量系统传输的主要指标。调制速率是脉冲信号在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信号在调制过程中, 单位时间内调制信号波形变化次数, 也就是单位时间内能调制的调制次数, 其单位是波特 (Baud) 。调制速率和数据信号速率在传输的调制信号是二态串行传输时, 两者的速率在数值上是相同的, 否则就不一样。

3 系统集成中决策支持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集成后的系统往往很庞大, 这个庞大的系统的复杂性并不是其组成的各个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的简单代数和, 往往是各个子系统复杂程度之和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 而我们常常面临着这样的大系统中的组织管理、协调、规划、预测和控制等重大决策问题。这些问题的特点表现在层次结构上越来越复杂, 空间活动的规模上越来越大, 时间尺度上越来越快, 后果和影响上越来越广泛和深远。

系统的复杂性和因素的模糊性, 给系统带来了新的问题。

3.1 知识获取的不完全性

由于受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和认识水平的制约, 此时人们获得的数据往往是不精确的, 即有所了解, 但不全面;有所掌握, 但不肯定;有所估计, 但不确切。

3.2 推理规则的过于经验化

此时, 决策所需的规则往往是经验式的。规则的前件或后件所包含的概念外延不清晰。用精确数学模型已经不能较好的描述这些大量存在的模糊概念了。

3.3 约束指标的不确定性

决策约束指标可能不是定量的指标, 往往是类似如“较大”、“很高”、“非常快”等自然描述语言。

4 结束语

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应用实例, 该系统构建了综合局域网络及现场控制总线网络, 通过智能建筑专用软件平台, 良好的实现了各相关功能子系统的互连、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 并为日常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1]胡崇岳主编.智能建筑自动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篇5

引言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区域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实现缴费无人化,信息透明化、实时化,能够减少缴费时间,缓解交通压力,节省人力、财力,最终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设计背景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收费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功能之一,过往车辆通过道口时无须停车,即能够实现自动收费。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入口)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出口),使用该系统,车主只要在车窗上安装感应卡并预存费用,通过收费站时便不用人工缴费,也无须停车,高速费将从卡中自动扣除。这种收费系统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其收费通道的通行能力是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

ETC系统由后台系统、车道控制器、速度传感器装置和微波通讯设备等组成。

本文引入gprs提供了对车主的收费信息通知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物联网中的其他关键技术,将之利用在车辆管理系统中。当代车辆管理系统大多依靠人工登记,在一个大型停车场中,入口和场内都需要有相关人员进行监护和登记,在车辆进出高峰期存在人员不足、调度失调、存在安全隐患等不足;在车辆数量的低谷时期又存在人员冗余的问题,所以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亟须融入到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中。

目前已经开发出来的比较先进的车辆管理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实现无人化管理,但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仅仅使用了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做到自动收费,但是在无人监管下存在收费不透明的问题。而我们设计的系统将语音播报和电话告知加入到停车收费中,这样大大增加了收费的透明度。其次,目前的系统对停车场所得监管缺少更全面的措施,有线监控设备存在线路容易被破坏的缺点,因此在安防中有很大盲区。而我们设计的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传回图像信息,并且在车位安装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这样可以将监控措施具体到每一个车位,极大增强了停车区域的安全系数。

最后,出于安全考虑,在GPRS建立的人机交互中,增加了事故播报等功能。这样即便发生了事故,车主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从而做出最快的方案。设计原理

2.1 设计思路

出于完善和更人性化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解决大型停车场以及小区停车场的车辆管理调度的目的,本设计以物联网为背景,将嵌入式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数字控制等技术有效地集成运用于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系统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车辆射频识别和信号处理部分、视频监控及图像传输部分、区域内部无线传感器网络部分、GPRS通讯部分、上位机综合决策部分,其系统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2.2 模块设计

2.2.1 RFID读写设备

RFID读写设备主要完成车上卡片与主机上的信息的交换,用于识别车辆信息以及完成收费等一系列服务,此部分要求模块稳定度高,灵敏度高,可以实现2米以上读卡,读卡速度可以设定,至少是10ms,相同ID信息输出时间间隔设定为2分钟以上,与上位机通信采用232接口,系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稳定地实现收费等系列服务。

无源RFID系统由无源RFID标签、天线、RFID读卡器组成,如图3所示:

2.2.2 视频监控及图像传输部分

摄像头作为RFID读写器的辅助设备,可以在缴费、登记时对车辆进行监控、抓拍,防止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发生车辆作弊行为。

应用基于WIFI的无线IP摄像头作为监控设备。选用88W8510 WIFI模组来实现一个具有IEEE 802.11b/g功能的无线桥接设备,以构建无线传输环境,将摄像头DSP送出的数字信号经过打包分组,通过无线环境传送到电脑或无线网络,在上位机决策终端显示图像信息。图7为无线摄像头监控界面以及车库中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的测量返回值,用以判定车辆是否进入。其工作原理图如图4所示:

2.2.3 无线传感器网络

项目中,每个车库或者车位都装有一套基于CC2530的无线传感器节点,以CC2530为核心,搭建温度、湿度、位置传感器等相关外设,可以实时采集车位信息,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将数据互发送给子网的主机,再由主机发送给上位机决策端,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GPRS模块把车位信息迅速传给车主,保证了停车场及车主财产的安全。传感器节点模块如图

5、图6所示。

2.2.4 GPRS通信设备

采用MC52i 模块作为GPRS通信的核心,如图7所示。当车辆进出停车场时,可将RFID读写器对车主的射频卡进行的操作以短信或者语音播报的形式告知车主,这样可以将停车场的收费信息、停车场的车位情况、环境信息及时传达给车主,如图8所示。

2.2.5 综合决策终端

本文设计的上位机综合决策终端作为智能车辆管理系统的核心,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能够实时显示RFID读写器的工作情况,将读取的车辆信息、车辆停放时间、收费情况、停车场车位情况、环境信息等数据存入数据库,方便存档和调用。同时,和GPRS模块相连,能够由管理员在适当的时候向车主发送信息,或者预设好发送信息的时间,系统可以通过实时时钟定时给每一位进出停车场的车主报送相关信息。实现快速信息处理,缩短服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结语

智能用户端系统关键技术探究 篇6

【关键词】智能用户系统 电网发展

1 电网未来发展趋势

美国制订一系列政策致力于建设信息化、新元件、新能源、新材料的智能电网,加强智能电网投资,促进电力部门发展,增加用户自主权。欧洲把发展具有跨边界的高效运营、远距离输送电能和接入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电网作为战略目标,更加注重分布式管理、微电网的构建、智能用户端系统的理念。日本在新世纪更加注重新能源的发现和智能电网的切入。我国也在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并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也是属于前列的,已经建成了2项1 000 kV高压交流和2项1 800 kV高压直流工程;安装了1.5亿个智能电表对用户进行用电信息采集;累计构建了353座电动汽车快速充换电站、1.5万个充电桩等等。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能源的紧缺问题,更加追求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结构更加趋于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智能电网建设以应对能源战略转型带来的挑战。

2 智能用户端系统

用于电能传送、分配、使用、控制、管理的所有系统和设备都属于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包括用户端的智能电器设备、电能管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互动服务系统等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构架体系如图2-1所示。

图2-1 智能电网用户系统总体架构图

电网系统经过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过程,智能用户端是其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关系着电力电网的发展收益和建设成效,因此被称为智能电网“高速公路”的最后1 km。智能用户端支持多种分布式能源接入,发展绿色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电能的智能管理,节能减排;实现双向互动服务方式代替过去单一的生产消费模式;加快多层次系统的融合,实现信息共享和系统互联。最终形成用户用电的全面解决方案。

3 智能用户端系统的关键技术

电能大部分的传输、配电、控制和管理都发生在用户端系统,用户端又是电能的实际消耗端。发展智能电网用户端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关键技术众多,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形可视化技术和仪器仪表工程等多个学科。

3.1 共性技术。⑴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是指保障通信网络硬件、软件、数据的安全可靠,阻止其遭受恶意的破坏和泄露,稳定系统的可靠、正常运作。⑵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作为智能电网的神经系统,发展利用智能电网进行大数据挖掘、智能分析、智能决策的能力,完成智能电网高度信息化。⑶多电源协调管理技术。多电源协调管理技术要求统一对各个电源系统输出的电压的频率、相位、幅值和波形等统一调度,实现分布式电源发电系统的发电和运、停。⑷交互终端和可视化技术。交互终端和可视化技术为电网公司和用户的互动提供技术平台,实现电力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和运作。

3.2 应用技术。应用技术是用户端技术的总要部分,关系着用户在智能系统上的直接体验。该部分技术主要包括:⑴智能配电保护技术;⑵负载预测和平衡技术;⑶微电网技术;⑷需求响应互动技术;⑸ 系统节能技术;⑹智能家居技术等。

3.3 外围技术。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的外围技术涵盖了多个学科,比如材料学、微电子、大数据挖掘和自动化控制等,这些学科的发展对于智能用户端系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典型技术有:仿真与模拟技术、智能芯片技术、快速储能技术和超导体技术等。

4 未来用户端系统的发展方向

为了保证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能安全、可靠、兼容地运行,未来用户端需要朝着实时数据采集、精确分析、统一监控、协调控制等集成化管理交互平台,并逐步形成智能友好的系统网络。

⑴智能电器将不再是单一功能设计,需要形成多功能集成系统。比如智能电网用户端低压电器产品将全面采用智能控制芯片,搭载智能传感器和通信模块,能够智能控制、在线监测和故障修复等功能,为系统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⑵用户端系统将实现平台标准化,进行统一管理,逐步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技术标准的实施,完成各种技术的高度融合,發展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的规范性和集成性。

⑶实现需求响应和需量控制。需求响应和需量控制是用户端电能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供电方和用户作为智能电网中的服务方和被服务方。建立一个可视化、友好化、开放性的智能用户端系统,有利于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和即时信息的发布。

⑷支持多种分布式电源接入和高效管理。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发展成能够接入不同电源的产能,实现统一管理和智能化控制,实现发展绿色能源和节能减排的目标,高效管理和最大限度利用各种能源。

5 结束语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篇7

1 我国系统集成技术发展

我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发展较晚, 但发展速度较快。例如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厦门税务大厦、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等都采用了IBMS系统集成模式, 它采用了一体化的IBMS集成模式, 主要包括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安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等, 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近几年我国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但由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 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开发、规范、标准化, 就成为了我国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的核心关键, 我国在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发展研究刚刚起步,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一般情况下, 系统集成技术基本分为设备集成和信息集成。设备集成就是指可以将所有设备系统集成在一个技术平台中进行管理,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支出, 还能大大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是施工难度, 维护起来也更加方便。而信息集成就是将不同系统中的信息进行交换, 从这些信息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实现信息共享的目的。其次, 控制系统使主要由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央操作站、数据交换的实现三部分组成的, 从而确保系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的正常运行。下面, 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三种系统:

2.1 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

就地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对现场所有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 能够及时采集到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并可以向终端系统传输运行数据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其次,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时, 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并且, 能够记录准确的故障问题、故障时间和故障地点。因此, 就地计算机系统是整体控制系统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2.2 中央操作站。

中央操作站通过专门的工业通讯网络与就地计算机一起构成完整的集散控制系统 (DCS) , 一方面, 它接收来自DDC发送的实时数据, 利用自身的计算处理能力, 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形成完善的历史曲线、报警记录等统计数据, 并提供诸如报表打印等一系列管理功能;另一方面, 通过上位机可以完成所有下位机系统的远程参数整定 (Remote Setting) 、控制功能选择、设备远程操作 (Remote Operate) 等工作, 起到一个总管理者的作用。中央操作站用完全图形化的界面直观地显示各下位机全部运行参数, 在此基础上加以处理、记录。本系统软件建立在可靠的Windows2000Pro中文平台上, 且内核完全中文化, 非常易于学习使用。

2.3 数据交换的实现。

在中央操作站和DDC通讯时, 使用主从方式, 中央操作站作为Master发送指令给DDC, DDC作为Slave处于被动状态, 被传送的一组数据成为“帧”。

本协议每一个数据都是以无符号的8位数据传送, 每次只能传送0~255之间的数, 如果大于255就要将其分解传送, 先传送低位, 再传送高位, 传送结束后再还原;如果是字符, 则传送字符的ASCII码的值。Len L表示传送数据长度的低8位, Len H是高8位。Node Num是节点号, 当中央操作站和多个DDC相联时, 用来标识DDC;CodeNum表示命令码, 用来判断是向DDC读或写数据;Data是要传送的数据;Chk Sum是校验和, 计算方法是从Node Num开始累加到ChkSum前一个字节为止, 在累加过程中, 如果溢出将溢出部分丢弃。

2.4 通信方式。

任何信息数据的传输都需要制定准确的传输方向, 根据不同时间所传输的信息数据制定不同的通信线路, 而智能设备集成系统技术一般都是采用半双工的通信方式, 按照一定时间内所传输的信息数据量来确定最终的传输效率, 也是整个智能设备系统传输的标准。其次, 在对信号进行调制过程时, 要注意这一阶段内信号的变化波动次数, 这也是最终信号调制的次数。此外, 当信号调制速率与信号传输速率同时进行传输时, 要将这两者的速率保持一致, 不然就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3 系统集成中决策支持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 当系统集成以后是一个规模庞大、比较复杂的系统, 这种庞大的系统通常都是有各个子系统程序共同组成的, 而这也为系统的管理工作上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安全方面也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久而久之, 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 这些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最终导致整个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正常运行,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3.1 知识获取的不完全性。

由于受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和认识水平的制约, 此时人们获得的数据往往是不精确的, 即有所了解, 但不全面;有所掌握, 但不肯定;有所估计, 但不确切。

3.2 推理规则的过于经验化。

此时, 决策所需的规则往往是经验式的。规则的前件或后件所包含的概念外延不清晰。用精确数学模型已经不能较好的描述这些大量存在的模糊概念了。

3.3 约束指标的不确定性。

对于决策的约束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往往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最终的约束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以得知, 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仅充分保证了建筑物整体的使用功能, 还大大提高了智能楼宇系统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为人们带来高效、舒适的居住环境, 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要高度重视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问题, 相关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进行不断的开发和研究, 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 不断提高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水平, 加大对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促进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些年来, 通过我国相关技术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 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并被广泛与建工程项目建设中, 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全的智能楼宇设备体系, 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 就目前我国智能设备集成技术而言, 其中仍旧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从而导致智能设备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 本文针对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并对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中的弊端做出阐释, 提出相关有效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智能设备,系统集成技术,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梁文华, 刘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设计之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7 (4) .

[2]沈晔.智能建筑集成体系结构[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5 (2) .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篇8

1 智能配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1 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

先进配电系统自动化在进行故障处理和自我恢复、分布式电源和可以平移负荷调度、通信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决策等时, 通常需要制定在具备可自我恢复的配电网络结构前提下, 能够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 降低非故障停电区域, 缩减停电恢复时间。而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要求全面考虑分布式电源、储备能量系统、客户定制电力技术以及智能需求侧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与此同时, 它的作用需要延伸至客户的室内网, 在确保用户用电可靠性要求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效率。

1.2 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

配电网便捷高速的仿真和模拟技术是促使配电网自愈的非常重要工具, 它可以实现的主要作用包含配电网自适应保护、故障自动定位与处理、网络重新构建以及自动电压与无功控制等方面, 仿真工具由配电网状态评价、电网潮流评估与优化、电网动态安全性能评价、负荷预测等方面构成, 而建模工具是由网络拓扑分析模型、配电设备模型、负荷模型和发电模型等方面构成。与此同时, 运用数学分析工具与高端的预测技术, 基于配电网物理结构与电网运行情况, 最终实现配电网的精确状态估计于实时优化工作, 然后预测配电网潜在发生事件, 并且为系统运行工作人员带来更好的辅助决策建议与便捷决策服务, 从而达到配电网自愈的目的[2]。

1.3 分布式发电和智能微网技术

所谓分布式电源是指连接到配电网的小容量发电机或者储能设备。通常一个智能电网会具备一个更大容量与接入便捷的分布式电源。在该种状况下, 配电网将与一个小型的输电网相同, 它也要求考虑诸比如非辐射性潮流与较高的短路容量等输送电力网中经常出现的状况。除此之外, 配电网设计还要求考虑问题包含在孤岛条件下的运行能力问题、降低配电网优化潮流的限制情况以及分布式电源与具体电厂运行配合是否融洽的状况等。而集成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与负荷通常是一个单独的系统, 能够为用户带来电能与热能。

1.4 量测和通信技术

这项技术 (AMI) 是配电系统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前提, 同时也是提高配电网总体工作与管理自动化水平的基础。基于高端量测与通信技术的配电系统先进量测体系是不断发展智能配电网的前提[3]。而AMI技术通常是由智能表计、信息收集组织、回程传输系统、双向通信网络以及计量数据管理系统与用户室内网络等技术构成。智能电表能够定期获取到用户带有时标的不同时间的用电量、使用电功率、电压以及电流等数据, 它是配电网的主要数据测量传感单元。

2 智能配电系统的结构组成设计

2.1 智能配电终端

智能配电终端通常是指用于开关站、配电室、配电变压器以及线路等配电装备的监测与控制设备。智能配电终端必须采用模块化设计, 这样才会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以及维护的便捷性。智能配电终端的作用要求适应不同可靠性与不同接线方式的一次网络架构。

2.2 智能通信系统

按照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不同运行方式, 合理设计与建立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智能配电主站和配电子站之间的通信网络作为主要骨干层, 智能配电主站与子站至配电终端的通信网络通常作为接入层。智能配电通信网需要实施与多种通信方式相联系的原则构建, 对于那些要求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地方适合采用光纤专网通信办法[4];而对于实时性与可靠性需求很高的具有遥控功能的配电终端, 要优先运用专网通信方式, 在运用公网通信方式时一定满足有关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

2.3 智能配电主站

智能配电主站一定适应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与要求。一定要具备可靠性、实用性、可扩展性与安全性, 而且能够按照各地区配电网架结构、配电自动化应用前提条件以及供电企业的具体要求, 合理选择与配置软硬件系统。智能配电主站和其它系统之间的互连相互连接, 如果具备综合数据平台, 能够作为按照数据库方式的应用系统而接入的信息交换总线设备。

3 结束语

配电与用电部分是整个智能电网把用户与电网衔接起来的重要部分, 同时也是实现双向互动的智能电网的关键一环。智能配电与用电系统通常包含两个组成部分, 即为智能配电系统与智能用电服务系统。而作为智能配电与用电系统重要的通信系统, 必须选择最佳的通信技术来实现配电自动化与用电信息收集, 分析与研究智能配电与用电的远程通信技术, 要选择最合适的通信构架, 这是全面建设坚强配电与用电网系统的重中之重。

摘要:作为电力系统到用户的最后一环, 配电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最为紧密的, 系统效率的高低将会对用户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随着配电要求的不断提高, 智能配电技术逐渐应用到了电力系统之中, 是对用户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 并进一步的拓展了电力设施的系统增值服务。基于此, 本文对智能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系统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 为时下电力系统配电工作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智能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系统结构,电力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成山, 王守相, 郭力.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展望[J].南方电网技术, 2010 (1) :18-22.[1]王成山, 王守相, 郭力.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展望[J].南方电网技术, 2010 (1) :18-22.

[2]杜伟, 朱尤智, 曹辉.智能配电、用电远程通信技术分析[J].光通信技术, 2011 (7) :27-20.[2]杜伟, 朱尤智, 曹辉.智能配电、用电远程通信技术分析[J].光通信技术, 2011 (7) :27-20.

[3]邓玲慧, 王志新, 沈剑鸣, 邹建龙.智能配电技术及其应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 (3) :34-36.[3]邓玲慧, 王志新, 沈剑鸣, 邹建龙.智能配电技术及其应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 (3) :34-36.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技术 篇9

关键词: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多因素变量

近年来, 以自动化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转变传统温室智能化改造模式显得尤为关键, 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管理效益。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 结合农业生产的温度、光照、湿度、空气相等环境因素, 明确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各个环境因子的影响情况, 提升温室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能显得尤为关键, 便于培养温室智能化、适应性特征。目前, 立足于温室智能化改造条件, 为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 拟定合适的生长环境虚拟化方案, 以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为典型代表, 也已成为当下农业控制的有效应用举措。

1 明确总体架构设计

目前, 我国智能温室面积达到588.4hm2, 其中以玻璃温室面积为典型特征, 占据世界温室面积的22.5%。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结合西门子PLC上位机+下位机“人机交互”结构模式, 针对室内温度、湿度演变情况, 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系统设定要求, 且大多情况下以现场手动控制、远程手动控制、自动控制为组建内容, 经由数据初始化—环境因子采集—数值比较分析实施流程, 围绕调节温室环境设计方案, 形成系统智能控制效应。

以玻璃连栋钢结构温室应用方案为例, 温室结构自动控制系统以顶层设置对光照的具体变化情况为主, 并结合天窗的辅助程序, 达到弥补光照度不足、空气流通、叶面灌溉等实际目的。结合智能温室系统功能要求, 该系统的上位机以PC+Kingview 6.55 (组态王) 控制为主, 通过动态监控观察情况, 综合分析整个温室的运行状况, 并与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因子相关联, 深入调整远程操作状态下的恒定参数, 实现上位机单独工作运行状态;此外, 该温室下位机系统主要以PLC控制器、传感机构为基本表征, 与-48MRPLC扩展模块共同联合, 通过扫描特殊功能模块演变信息, 比较温室内部的CO2、温湿度、水分源等情况, 完成遮阳网、天窗及其相关信号的总线传输工作。该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以计算机控制为主, 利用传感器测量、外围电路控制辅助工具, 自动运转温室环境的智能化控制机构, 便于监控温室环境因子变化情况, 且具有Zig Bee、Internet温室群体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监管性能 (参照温室内的温湿度要求:当湿度达到50-65%RH时, 土壤水分控制恒定为70-90%RH, 达到上限值完成温室补水操作) 。

2 结合多因素变量分析

在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检测中, 多以日照、水分、温湿度、CO2等环境因素考虑对象, 立足于温室成本投入、控制效益、系统要求, 实现不同影响因素的内外联系。但由于农作生长对温室环境的具体要求并不明确, 结合传统PID控制技术所设定的参数要求, 对应遮阳系统、通风环境、温控系统、灌溉系统、补光系统等系统关系, 构建FIS (模糊推理系统) 方案, 为温室环境内部的温度、湿度转换提供参考研究对象, 可结合数学模型公式 (加热—通风模型) , 如下所示:

以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单片机控制方案为例, 该系统经过FELIXC-512系统的演变与转换, 由智能传感器、控制设备、前台机组等基本架构为设计要点, 通过A/D转换器—ARM控制器等工作流程, 以AVR单片机与RS-485总线通信为参考方向, 构成多输入、多输出的控制系统 (将PLC内部的8000步程序容量扩展至16000步) 。在温室系统控制环境下, 采用多因素变量模拟控制模型, 以4-20m A、-20+20m A的模拟量标准为模块可接受的恒定功率 (输出标准电流信号) , 联合PLC的FROM/TO应用指令, 相关采集系统具备远距离传输功效, 且长期稳定性能达到“湿度<1%RH/年”、“温度<0.1℃/年”标准, 辅助完成室内外环境因子的监测工作。

3 注重系统软件设计

立足于温室环境中的CO2浓度、温湿度、水分、光照情况, 不同农作物对温室环境的具体温度指标各不相同, 温室PLC控制系统的实际要求也会有所转变。在实践生产中, 智能温室系统软件设计主要以PLC编程情况为基本指标, 采用GX Developer Version 8.34编程软件, 辅助系统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参数等配置结构, 结合WEB版本的B/S结构的便利特征, 拓展各个远程控制系统的实施监视功能, 以FX2N-4AD模拟量输入模块, 采集高性能网络节点, 便于控制具体温室参数。以RS-485通讯总线远程温室监控状态为例, 围绕风机、遮阳网、天窗、灌溉系统, 采用WEB版本组态王形态, 多以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为参考对象, 选用合适的软件开放工具 (PLC可编程控制) , 提升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能 (采用4-20m A电流信号) , 具备输出信号线性较强、远距离传输快速等显著特征, 且设计成本不高, 便于辅助改造温室控制技术。

4 总结

综上所述,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作为农业生产的有利辅助条件, 具备经济效益高、设计成本低廉等特征。在温室环境研究中, 自动控制系统结合总体架构设计、多因素变量分析、系统软件设计等方面要点内容, 围绕温度、湿度、水分、CO2、光照等环境因子, 设计符合农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 并在原有恒温基础上, 构建良性生长辅助恒温调节机制, 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实践应用, 可结合具体的环境而定, 适当应用PLC技术的便利性能, 以辅助农业生产所需的温室自动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覃贵礼, 潘泽锴.基于PLC技术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J].河池学院学报, 2013 (02) :108-113.

[2]吴小伟, 史志中, 钟志堂, 武文娟, 张璐, 丁莉, 崔军.国内温室环境在线控制系统的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 2013 (04) :1-7+18.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篇10

智能建筑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美国。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Hartford)建设的都市大厦(City Palace Building)成为智能建筑的里程碑,它的面世成为此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的对象[1]。智能建筑技术是指通过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它是传统建筑与新兴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通常包括五个子系统,即楼宇自控系统、通汛自控系统、办公自控系统、消防自控系统以及安全防范自控系统[2]。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楼宇自控系统逐渐成为智能大厦的技术核心。它将建筑物内各弱电子系统集成在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上,从而实现子系统间信息、资源和任务共享。它将为业主提供一个高效、便利、可靠的管理手段,给使用者提供全面、高质、安全、舒适的综合服务。楼宇自控系统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代建筑内部有大量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多而分散。本文着眼于高校的现代建筑,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对建筑内部的大量设备、设施的综合管理系统,以实现对智能建筑的综合管理和实时控制。

1 物联网概述

1.1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是计算和通信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指的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和系统(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全球定位系统,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连接起来,通过各种接入网、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之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信息网络。在物联网中,每一个物件都可以寻址,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控制,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控制通信[3]。物联网是一个包含感知控制层、网络互联层、资源管理层、信息处理层、应用层的适合物联网的五层架构,物联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4]。

感知控制层:主要由RFID、传感节点和智能感知设备等组成。不同类型传感节点通过适时采集目标环境的物理信息.通过接入网关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提交到后台处理。

网络互联层:该层实现了各种异构网络的有效融合,屏蔽底层不同设备的差别,实现感知数据更大范围的有效共享。

资源管理层:负责提供感知信息的预处理,动态的组织管理感知数据,协调多个数据源之间的工作,实现跨域资源间的交互。

信息处理层:实现感知数据的分析、推理、决策等。利用云计算技术为感知数据的存储、分析提供高性能处理平台是应用层辅助决策的基础。

应用层:利用下层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

1.2 物联网自动控制

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往往是针对某种特定系统的,如数控机床、洗衣机等,各控制部件结构紧凑,由内部总线连接在一起。传送的信号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加模拟信号。而物联网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M2M系统,即(即物物Machine to Machine,物人Machine to Man,人人Man to Man)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构成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从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的传感器智能网,最终可达到“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

处理”的综合功能[5]。物联网结构松散,物与物之间的耦合度可以很低,甚至可以是远程的。传送的信号也为数字信号。

物联网中的“感、智、控”分别构成了物联网控制系统的测量、比较、执行等三大部件,这三大部件又在“联”这种网络平台上得以相互作用,形成了“控制系统”,最终实现了“控”的目的[6]。在智能楼宇系统中,传感器和多功能采集终端为测量元件,完成“感”的功能;各种有线和无线传输网则为网络部件,完成“联”的功能;服务控制中心为智能终端,是比较元件、给定元,完成“智”、“控”的功能;各种采集和监控设备为执行元件,执行“控”的命令。将人、手机、门磁、门锁和报警器等楼宇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了远程控制的目的。

2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1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作用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是利用各种智能系统信息资源,采用系统集成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把与建筑物综合运作所需要的信息汇集起来,以实现综合信息资源和整体任务的共享,实现各个子系统独立运行而无法实现的功能,最终目的是使用户得到满足其要求的最佳方案。通过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对建筑物的所有空调、给水排水、供配电设备、防火、安保设备等进行综合监控和协调。

本文运用物联网技术,设计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可以实现智能建筑的信息共享,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应有的功能。本设计方案可以为智能建筑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先进,可靠,灵活的实现方案,实现对建筑内各种设备的综合管理,以达到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降低人员培训的费用以及加强事件综合控制能力。

2.2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2.1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相对于传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基于物联网传感设备的数据流具有如下特点:

(1)数据实时到达,是一个时间序列。

(2)由于硬件测量误差,以及受通信不可靠和环境的影响,数据流中可能存在噪声。

(3)数据规模宏大,不能被完全存储。

(4)数据不能永久存放在网络中[7]。为了表达传感器网络特有的查询,有效地利用感知数据,需要利用适合于传感设备的数据模型。

本文的数据模型采用的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TinyDB系统,它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库数据模型。它在传感器网络节点上运行的TinyOS操作系统和具体应用之间构建一个数据管理层,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以能量使用最优化为目的来管理数据和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活动,可以使应用按照具体需求获得有效的数据。

2.2.2 数据结构

相对于传统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基于传感设备的传感数据的不断变化的动态数据。如果使用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传感数据,则可能需要频繁地进行更新操作,这肯定会影响数据库的性能,增加带宽的占用和节点能量的开销。本文采用与数据模型相一致的TinyDB系统的数据结构。TinyDB系统将传感器网络看做一个虚表,这个虚表结构单一且无限长,TinyDB的查询在此虚表上进行,该表中的每一列对应目录中的一个属性,包括传感器属性、节点ID和一些描述节点状态的附加属性。节点产生的每一个读数都对应虚表中的一行,因此该表通常被看做是一个在时间上无限的数据流。

2.2.3 体系结构

在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上,采用三层结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体系结构图如图2所示,网络拓扑图如图3所示。感知层包含两部分,即数据获取和数据接入。数据获取即获取建筑内感知设备的位置,感知的环境温度、湿度信息、水暖电以及消防和安防等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数据接入通过无线网络将获取的数据传送到网络层。网络层也包含两部分,即网络传输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在网络传输平台中,基于物联网技术将传感设备获取的信息实时、无误、无障碍的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TinyDB实现对传感数据的实时管理。应用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建筑日常监护包括水、暖、电、安防、消防等的日常运行监控和管理。另一个就是在运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应急预警。

3 结语

像互联网的出现一样,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为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为实现校园建筑内各类设备如水、电、暖、安防、消防等的综合管理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黎连业,朱卫东,李皓.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振昭,许锦标,万频.楼宇智能化技术[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王玄.物联网与智能建筑[J].建材与装饰,2013,1:39-41

[4].ATZORI L.,IERA A.,GIACOMO M..The internet of things:a survey[J].Computer networks,2010,54(15):2787-2805.

[5].IRA G.,PAUL E..Building automation:Smart buildings meet the smart grid[J].Engineered Systems,2009,26(11):54:56.

[6].孙浩,刘建利.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建筑综合能源管理平台[J].现代建筑电气,2012,8(3):,46-52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篇11

【关键词】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监测技术

前言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而且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速铁路信号技术和设备逐步由原来的单一转向了综合性、系统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建立了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监测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切实保障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是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维修维护模式仍比较传统,采用的是人工检修为主的方式,虽然建立了铁路信号监测系统,但是由于各个监测系统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缺少互联互通,所监测到的数据也由于综合性、关联性不强而无法实现有效共享。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会成为未来的运输主力,针对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监测技术存在的弊端,我们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控制设备对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科学、实时监测与记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切实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一、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监测系统系统

(一)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英文简称为CSM。它是一种三级四层体系架构,具有检测、信息储存、报警、状态再现等重要功能。CSM主要是通过CAN总线与信号机、电源屏、信号电缆、采集转撤机、轨道电路等多个信号设备的电气参数模拟量信息、部分开关量信息进行实时联系,同时CSM为了获取信息信息,还以通信接口的方式与CBI、TCC、ZPW2000轨道电路等设备的维修机进行连接。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在进行现场设备工作状态监测与诊断时,可以借助CSM设备,从而发现故障,更好的开展现场的维修工作。

(二)列控监测检测子系统

列控监测检测子系统的功能非常重要,对于列车运输过程的实时数据都能够进行不同程度的采集和处理。列控监测检测子系统主要包括: 车载司法记录器(JRU)、RBC维护终端、维护终端临时限速服务器 TSRS以及微机联锁电务终端。每个装置都有其重要的功能。其中车载司法记录器(JRU)是安装在列车上,主要对列车运行有关的安全数据进行记录,例如司机动作信息、输出常用制动命令或者紧急制动命令信息、输入信息、速度信。设置在RBC监控室的RBC维护终端主要用于查阅CTC系统的通信状态、RBC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C3列车的运行状态等。微机联锁电务终端是用于诊断计算机联锁系统故障,而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主要是诊断、管理与维护TSRS故障。

(三)GSM-R 通信监测系统

GSM-R通信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两大检测装置,即GSM-R网管监测和通信接口监测。其中GSM-R网管具有告警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等多项功能,可以对列车信号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保障列车安全、稳定运行。而GSM-R接口监测主要是实时监测GSM-R网络重要接口,可以对网络接口的信令、业务数据进行跟踪与记录,并对异常网络事件进行分析,供GSM-R在线用户进行历史数据查询,监测网络状况等。

三、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监测系统技术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高度铁路信号系统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围绕信号系统监测与维护也积极展开了很多工作,已经逐步将信号集中监测以及各种列控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投入正常的使用中,但是在肯定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其不足,其和我国的高速铁路发展规模还存在很多不协调之处。

(一)信号系统监测设备之间缺少互联互通、监测数据关联性不强

对于我国铁路信号监测设备来说,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是其的核心设备,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主要对轨道电路、电源屏、转撤机、信号机、信号电缆等设备的电气参数和部分开关量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还连接ZPW2000轨道电路、TCC等设备的维修机,以此来获取有效的监测信息。但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却那些动态监测设备(DMS)、RBC维护终端等设备之间的连接性不强,缺少互联互通,因而监测的数据关联性、综合性也不是很强。如果列控系统出现了故障,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无法实现自我诊断故障原因,还必须要依靠人工去完成检测与维修,这样检测、维修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二)设备状态的智能分析与预测实施到位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要保障一切设备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列车运行中,需要铁路信号各种监测设备存储和记录了大量的监测数据。但是铁路信号各种监测设备无法利用智能分析软件深度挖掘所记录的历史数据,进而也就无法准确分析道岔转辙机、轨道电路等设备的运用状况。

(三)通信网管及信号设备监测数据不能共享

目前,GSM-R已成为了列车控制与调度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CTCS-3级列控系统的车-地信息传输情况。但是在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通信超时、脱网等状况,这直接影响到了列车控制与调度指挥系统的正常工作。由于通信网管及信号设备监测数据不能实现共享,也就无法有效分析通信信号结合部分的故障问题,例如无线电干扰、信号地面设备、传输设备问题等问题,在第一时间内无法准确确定故障原因,也制约着我国列控系统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四、铁路信号系统智能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构想

铁路信号综合智能化监测维护系统主要针对目前铁路信号系统的不足而开展的,其能够进一步提高铁路信号监测检测、综合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能力,从而为完善检测、监测设备功能以及技术集成提供一个发展平台。铁路信号综合智能化监测维护系统的总体构架主要包括三级应用平台,即车站、电务段以及电务处。首先信号集中监测车站系统汇聚来自车站的监测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低昂电务段上传。而电务段将这些数据进一步整合为电务段的数据信息,以供自身的智能化故障分析和预报警。最后电务段通过数据中心将预报警数据向电务处上传,最终电务处在对所有来自电务段的数据信息以及TSRS、RBC、DMS、GSM-R网管等电务段无法获取的系统监测数据整合为自身的数据中心,以进行自我故障诊断。这样一来铁路信号智能化监测维护系统就能够克服掉原有信号系统监测技术存在的弊端。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在分析目前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监测技术组成基础上,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初步提出了建立综合智能化电务监测维护系统的构想,以期更好的适应现代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节奏,但是这个构想的真正实现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岳春华.广铁集团电务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与运用[J].铁道通信信号,2013.49(3):2-7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篇12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纸质证件,自动分发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签订了建立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协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放开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的限制。全国五十多个城市纷纷开办赴港澳“个人游”,越来越多城市的出入境管理部门面对越来越大的办证业务量。

出入境管理部门对港澳通行证签注申请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环节:签注申请、申请审批、签注制作和证件分发,这些工作以往主要都是通过人工完成,且每个环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联系。

“智能证件分发系统”是“出入境证件全自动一体化签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如图1所示。在证件自助申请终端(完成签注加签申请、受理、交费等环节)、签注自动制作系统之后,“智能证件分发系统”进行证件自动分检、发放,取代由办证人员在大量的证件中查找,由于速度大大提高,缓减了群众取证时的排队等待。

2“出入境证件全自动一体化签注系统”技术原理

目前,出入境管理部门对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加签申请过程中,“申请审批”环节必需由民警进行人工审查,而其他环节可以使用“证件自助申请终端”、“签注自动制作系统”和“智能证件分发系统”协助完成,它们各自技术原理如下:

2.1 证件自助申请终端

申请人进行签注加签申请主要包括:用户身份识别、接受用户加签申请、自动收证、现金接收、现金找赎和打印回执这几个步骤。通过软件控制整个申请流程,群众的每一步操作都会记录到系统的数据库中,以此有效规范群众的申请操作。杭州、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出入境管理处已经批量使用该终端。

2.2 签注自动制作系统[1]

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是一张带加密印刷的不干胶标签,“签注自动制作系统”可以将申请人的相关签注信息打印到港澳通行证签注标签上,然后使用签注标签分离技术将不干胶与标签分离,并定位到往来港澳通行证的指定位置和进行签注标签粘贴。

2.3 智能证件分发系统[2,3,4]

“智能证件分发系统”是针对申请人到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证件而研发的,如图2所示。它通过光机电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相结合,完成以前由人工完成的证件检索和发放,以提高发证工作的效率,减轻人的劳动强度。

3“智能证件分发系统”技术方案

“智能证件分发系统”由“证件入箱”和“证件发放”两个大模块组成。

“证件入箱”模块是把证件统一存放在自动取证机柜的证件箱内。入箱过程是全自动的,它把证件号码识别后统一存放于证件箱内,系统自动记录下每本证件所存放的箱号及位置。

“证件发放”模块是把证件从证件箱内取出并交到群众手上。发证民警只要在扫描证件号码,该模块可在几秒内通过自动检索及定位把所需的证件找出,并通过输送带送到证件出口。

“智能证件分发系统”主要实现三大功能:证件自动入箱、证件信息管理和证件自动分发。

3.1 证件自动入箱

证件入箱模块实现正确读入证件信息,把证件自动放入证件存储箱内,记录该证件在箱内的位置(X号分发设备Y层Z格)。入箱前先把证件统一叠放在入箱盒中,计算机启动入箱操作,步进电机带动与同步带固联的推板机构,将证件从入箱盒中推入OCR识别区域,扫描证件号码后,查找最佳的空存放格,PLC发出指令,转动证件存储箱圆盘到接证位置。接着直流电机驱动曲柄滑块机构,将证件竖直下压,到位后另一个步进电机带动与同步带固联的推板机构,将证件水平推入圆盘存储格内,完成证件入箱过程。

3.2 设备和证件信息管理。

软件方面通过“智能证件分发管理系统”监控整个设备,可对证件信息、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的管理。证件信息包括证件所存放的位置、证件类型和入箱时间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每台机所存证件的数量、每层存储单元的空闲情况、证件操作指令的时间及错误日志等。

3.3 证件自动发放

发证时,民警只需扫描取证人员的办证回执或二代身份证,软件系统根据读入信息,检索出与其对应的通行证证件号码,得到与该证件号码对应的存储位置,找到需发放的证件。运动控制系统指令Y层圆盘转动,使存放证件的盘格转到输送带上方。PLC发出指令,电机带动齿轮齿条将证件从盘格中推出,通过输送带送达出口,完成证件自动发放过程。

4“智能证件分发系统”技术集成创新

4.1 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实现证件的识别

每本证件最后一页都印有一些可识别的字符,包括证件号码。针对这些字符的特征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套独特的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能根据“往来港澳通行证”或“台胞证”等证件的不同规格进行自动识别,并且可以准确识别英文和汉字(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的光学字符。

4.2 容栅传感器测量技术

如图3所示,动栅上共有48个发射电极,每4个发射极对应于一个反射极。动栅上每8个发射电极为一组。在动栅栅面编号为A~H发射电极上分别加上8个等幅、同频、相位依次相差p/4的方波激励电压信号(i=0,1,2,…,7)。每组编号相同的发射极都加以相同的激励信号,经过两对电容耦合在接收极上形成容栅电压信号。运行时,两块印刷电路板的栅面平行同轴相对,间距在0.1 m m左右。

4.3 纸质证件批量精确传送技术[5]

《往来港澳通行证》是一本纸质的证件,它存在受潮发涨、变形、纸张变皱和厚薄不一等多种可变情况。为了达到O C R识别的精度,必须要求整个传送过程速度平均,定位准确。为此,我们克服《往来港澳通行证》本身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可以批量精确传送《往来港澳通行证》的技术。

4.4 多串口并发操作控制技术

由于“智能证件分发系统”是内有5个转盘用于存储证件,所以一台服务器上可能会存在超过10个的串口连接并进行并发操作。为保证不发生数据丢包和数据超时等故障,我们在控制系统软件上加入多串口并发操作控制技术以保证控制的稳定性。

4.5 信息集成技术和分布协调控制技术

全自动一体化签注系统由三个功能子系统和一个物流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将基于统一的签证信息(如个人信息、签注状态信息等)进行完成各自的功能。因此必须从网络、控制管理软件和数据库设计上保证各子系统能够共享、交换正确的信息和对每个子系统工作流程的准确控制,以使整个签注系统的硬件、软件能够协同、一致工作。

4.6 误差补偿技术提高定位的精确度

“港澳通行证自动分发设备”涉及大量的机械运动,由于运动副间隙、摩擦磨损、环境温度变化、运行时间过长等等原因,机械传动链误差不可避免,有时出现定位误差变大的情况。为了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性,我们研发了“误差补偿技术”,在每次设备自检时自动测量计算出每个层盘的误差值,存入数据库,然后在工作定位时叠加上这个补偿值。

4.7 加入最优算法设计,提高证件入箱、出箱的效率

当证件入箱和证件出箱指令同时到达时,为了方便取证人员,证件出箱操作优先。

证件入箱时可放置在证件存储层盘的任一空单元格,当存储箱有多个空单元格时,我们在软件系统中加入了最优算法设计,基本思路是设置两级优先权:入箱时,先查询每层存储盘的存储情况,若某层有连续的大块空存储单元格,则优先存入该层的连续的大块空存储单元格,该连续的大块空存储单元格存满后重新进行查询;若每层均无连续的大块空存储单元格,则存入当前入证机构所停层的最近空单元格。

证件出箱时,以目标单元格与出证口的转动角度最小为依据,选择该层存储盘旋转方向。

4.8 数据库设计

设备工作过程涉及到的所有信息都用数据库来管理,本项目采用SQL Server 2000开发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存储证件信息、设备的状态信息和操作信息,分为7个数据表,分别是:数据结构概况表、设备配置表、操作用户配置表、存储证件盒层对象表、发证存储格对象表、错误日志表、证件操作信息表。

5 结束语

证件分检、发放由“智能证件分发系统”自动完成,避免了办证人员在大量的证件中查找之苦,节省了人力,特别是缓减了群众的排队等待。

“智能证件分发系统”主要针对往来港澳通行证、护照、台胞证,因此在全国的出入境管理部门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很多次签注导致很厚的证件,如果再加放在口袋里造成皱折不平、汗水使证件发涨等极端不利因素,极个别操作出现卡证现象。解决此问题是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有些“智能证件分发系统”体积需要进一步减小,适应个别城市出入境管理部门狭小的办公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光,顾晓勤.《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2]张广明,李果,朱炜编著.《机电系统PLC控制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

[3]杨公源主编.《机电控制技术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4]徐元昌主编.《机电系统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上一篇:经验建构下一篇:水利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