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精选12篇)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 篇1
为了实现智能建筑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就需建设能够应用于智能建筑的供电系统。通常情况下, 用于对智能建筑供电的系统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在国家的相关规定之下实现的具有较低电压等级的弱电。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一般情况下, 应用于弱电方面的相关技术统称为弱电技术, 从这方面而言, 基于弱电而实现的系统可以统称为弱电系统。在目前的智能建筑供电系统建设环节中, 主要涉及到的有接入宽带网络、数字电视网络、智能楼宇系统以及配套的消防系统。在具体的系统选择方面, 则主要是开发商根据具体的建筑情况进行选择, 以满足不同建筑对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 为居住或工作在此建筑中的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
1 弱电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1.1 网络系统
接入宽带网络是目前楼宇办公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承载着建设内外的网络连接和信息交换, 同时也是目前智能建设的基础环节。网络技术成为建筑物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传播的主要技术手段, 都能大大降低人们信息通信、信息发布以及信息传播的成本, 还能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应用智能建筑中的网络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物内人员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 同时还可以为建筑内提供必要的闭路视频监控等服务。
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一种便捷的网络技术, 逐渐成为网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建设成本低廉, 结构简单, 却应用广泛, 可用来连接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智能终端。在目前的无线局域网中通常采用极高频或者甚高频的RF技术实现无线传输, 其采用的通信技术涵盖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跳频扩频技术FH、红外技术IR、视频传输、漫射传输等。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建筑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便捷地实现电子商务等业务; (2) 位于建筑内的任何位置都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获得无线信号接入, 从而实现建筑内的电视会议; (3) 无线局域网络还可以方便地用于建筑内的用户进行远程医疗、订餐以及远程教育等相关服务。
1.2 有线电视系统
有限电视系统顾名思义既是运用线缆、分支器、分配器进行信号分配将电视信号均匀地分配到楼内各用户点。目前应用于智能建筑中的双向电视传输技术可以实现3种信号 (即数字电视网络、因特网和电话网) 在无相互干扰的状态下实现传输。通常情况下, 构建有线传输网络时需要考虑到信号的上行与下行问题, 即上行信号主要是用户端发出的请求指令, 即一些常见的计算机信号, 而下行信号则主要是来自于服务器的数字信号。目前的智能建筑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可以为将来建筑内部实现电视、电话以及计算机等有线网络接入提供预留接口。而且, 有线数字网络还支持数字电视的点播服务、交互式电子游戏以及宽带网络接入。
1.3 闭路监控系统
智能建筑内的闭路监控系统包括了与监控相关的监控器、传感器等防盗设备, 同时在各个重点位置设置报警系统, 以更好地提高智能建筑的整体安保效果。
1.4 楼宇自控系统
在计算机互联网络技术的推动下, 建筑中的各种设备控制技术向着开放和互联的趋势发展, 而且传统的基于现场控制的控制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正常需要。在新型的楼宇自控系统中, 主要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以及控制技术, 通过对相关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分析获得自动控制指令, 然后交由控制器进行相应的操作, 整个过程中在无人状况下完成。同时, 先进的楼宇自控技术还可以向着安防、报警以及其他相关联应用方向进行扩展, 共同构成完整的楼宇自控系统。
1.5 楼宇消防系统
智能建筑消防报警系统主要分为火灾报警、信息广播以及对讲电话三个子系统。其中, 火灾报警子系统主要是对相关的报警器和传感器的信息进行收集, 并且在达到报警限度时触发报警装置;信息广播则主要是通过广播的形式对火灾信息进行播放, 以达到疏散人群的目的;而对讲电话子系统则主要应用于后期的消防救援和人员救助, 方便建筑内部人员与外部的联系。此系统联动控制消防设备 (如消防泵、喷淋、正压风机、排烟风机等的信号传输。消防广播系统用在火灾发生时指挥现场人员安全疏散。火警对讲电话系统用于现场消防人员指挥灭火工作。
2 结束语
智能建筑融合了信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种先进技术, 是一种技术的融合体。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大量应用提高了人机交互能力和多维信息处理能力。众多的弱电系统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让使用更加便利和人性化。
摘要:现代社会的“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智能建筑完美地实现了建筑与信息的结合。建筑的“智能化”一方面表现在建筑物内信息管理以及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 另一方面指的是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因此可简单地说:“智能建筑”就是具备了综合信息应用和设备管理自动化能力的建筑物, 即: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建筑。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
参考文献
[1]张鹤.浅谈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J].综合自动化与智能电器.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 篇2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弱电系统 综合管理
摘要: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高新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产物,其具有系统技术含量高、管理对象复杂以及综合协调要求高的特点。智能建筑面临弱电工程项目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对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以期在时间、空间上、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利用,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建设。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采用系统控制的方法,将各种资源经过管理由输入转化为输出,并排除各种干扰,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从而达到合同所限定的质量、工期、成本等要求,从而向业主提供质量优良的工程。本文结合笔者从事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经验,从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对智能化弱电系统的项目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技术管理工程。
技术管理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应严格按照弱电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在提供设备、线材规格、安装要求、对线记录、调试工艺、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技术监督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如下:
1、深化设计施工图。
(1)图纸目录。
标明图纸内容、图号和图幅。图纸的图别图号要求编号连续,暂缺的图纸在备注栏中应加以说明,新增图纸的图号也应该编号相连,保证图纸目录能够反映图纸的完整性。
(2)设计说明及图例。
设计说明按各子系统分别叙述,应说明设计的依据、遵循的标准、子系统功能及配置概况、子系统的施工要求、设备材料安装高度、与各专业的配合条件、施工需注意的主要事项、接地保护内容,注明图纸中有关特殊图形、图例说明,对非标设备的订货说明。
(3)设备材料表
分系统列出各系统的设备材料的选型规格、数量、品牌。
(4)系统图。
表现系统原理图、系统主要设备配置和构成、系统设备的供电方式、系统设备分布楼层或区域、设备间管路和线缆的规格、系统逻辑及连动关系说明。对如BA这样的系统,还需说明所监控的机电设备的工艺流程及监控点设置、监控点的类型及供电等级、控制器的划分、相关的机电设备和电气控制箱编号等。
(5)平面管线图。
分层表现该层上弱电相关设备的位置、标高、安装方式、线槽和管路的规格、走向、标高和敷设方式、线缆的规格、走向,弱电井的位置及井内设备材料布置示意等。
(6)室外管线图。
标明室外弱电管线的敷设方式、埋设深度、线路坐标、各种管线的规格型号,与其他管线平行和交叉的坐标、标高,与进线管道的衔接位置。
(7)弱电井、控制室布置图。
表明弱电井内的设备、线槽、管路的布置,控制室内操作台、显示屏等的布置。明确弱电井内的电源要求,控制室内的装修要求和电源要求。
(8)设备配线连接图。
如BA系统的控制器间的连接、电视监控系统控制室内设备间的连接等。
(9)电气接口图。
如BA系统与电气控制箱的接口方式。
(10)安装大样图、
如门禁系统门控制的安装方式等。
2、安装工艺管理弱。
电系统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整个弱电工程的技术管理,主要从各个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做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凡是遇到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不相符的情况或施工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都要记录在案,为最后的系统整体调试和开通,建立技术管理档案和数据。
3、技术文件管理工程。
实施各阶段的依据为弱电系统工程的技术文件,在弱电系统工程中,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各弱电子系统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说明书、各子系统的调试大纲、各子系统的验收规范和集成系统的功能要求、验收标准等,这些都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地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完整的、正确的技术文件,必须建立起技术文件收发、复制、修改、审批归档、保管、借用和保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
二、施工管理智能化弱。
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综合性很强,其施工管理的关键在于它的协调和组织的作用,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的组织管理、进度管理和界面协调管理。
1、施工组织管理。
(1)建立项目部要实施对一个项目的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因此,建立好项目部是施工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在整个弱电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下设质量控制员、进度控制员、工程协调员、安全管理员、文明施工管理员、以及项目技术小组,共同构成弱电工程管理小组,以满足项目的生产功能,实现项目的总目标。
(2)组织设计和组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用以处理人与物、主体与辅助、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维修与使用以及这些要素在空间布置、时间排列之间的关系。施工组织管理要合理安排整个弱电系统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调试工程师和安装人员的人数和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并要与施工进度高度结合,分阶段组织施工队伍,以期保质保量完成此阶段的施工任务。
2、项目进度管理。
(1)制定项目进度采用工作分析结构等方法。
把项目范围详细划分为子系统和工作包,界定对应每一个工作包必须执行的具体活动。项目进度的制定以网络图表的图示形式来描绘,表明为实现项目目标,各种活动之间的.必要次序和相互依赖性,进行时间估计等。并依每项活动所需的资源类型和数量做一个成本预算,以决定项目是否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在既定的资金和可利用资源的条件下完成。
(2)控制项目进度。
在弱电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总包管理单位要定期收集项目完成情况的各类数据,与已制定的进度计划进行比较,如果项目实施落后于进度计划,要召集相关单位,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并适当调整计划,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三、质量管理智能化弱。
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从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1、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1)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使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具备可行性、先进性、可扩展性。
(2)协助业主进行需求分析和功能定位,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实现总体设计、分步实施。
(3)根据功能需求和设计方案,选择适宜的产品及设备,并控制好设计方案制定、产品性能测试、设计方案评审、设计变更控制、设计的复查鉴定和图纸的确认、校核等。
2、采购过程的质量控制采购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到货检验。
验收时应注意:
(1)根据货单清点产品数量,与合同附件的设备清单进行核对。
(2)产品、设备的包装、封条是否完好无损。
(3)核对产品产地、厂商、型号、规格等,进行全部查验或部分抽查。
(4)核查质量保证书、产品合格证、保修单及其它相关文件,进口产品还需核查进关单及完税证明等。
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智能化工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若施工质量发生问题,不但难以保证智能化工程的质量,对整个建筑项目的进度也会产生影响。因而,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具体应做到:
(1)在施工阶段认真做好施工记录,若发现问题,必须写明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效果。并且每次协调会应有会议纪要,并分发给有关各方。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计划和项目策划,对子系统和系统进行阶段性的测试和验收,发现问题应召集有关方面分析解决,否则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3)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收集由分承包方提供的各种有效的证明产品质量的文件和质量记录。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若需变更,则应填写工程变更单,且将更改内容以书面形式传递到有关人员。
(5)设备安装、系统或分系统测试,均应按计划和规范进行,且应责成分承包方到现场配合。
(6)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现场人员应对其进行标识和隔离,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单,并及时报告子系统负责人,由子系统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解决,对重大不合格项,应由子系统负责人报项目经理。
结语:
智能化弱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于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都与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密切相关,因而,要在各个阶段对管理对象、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动态的管理,对各施工阶段的节点进行优化控制,以期达到智能建筑的最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智能化弱电系统的项目管理
[2]翟伟盛。浅谈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消费导刊,2009年10期
谈高层建筑的弱电系统智能化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弱电系统
1.智能化的需求和现状
目前,人们对信息传递的要求已不限于闻其声,更要求观其人。今年北京遭遇非典,许多白衣战士和非典患者被隔离在定点医院,是可视电话使他们能与亲人"面对面"地进行问候和鼓励。北京的中小学生放长假,教育部组织"空中课堂", 做到学习和预防非典两不误,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要求将商务活动的各种信息在网上进行传递,人们已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岳阳市作为沿江经济开放城市,新建建筑物均已考虑设置综合布线系统产品,为业主实现智能化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2.工程概况
本文介绍的商业楼宇位于岳阳市步行街商业圈,是目前岳阳市最高的建筑物。其建筑外形气势如虹,建成后将成为岳阳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和标志性建筑。大厦共27层,建筑面积4万多m2。裙楼部分设有地下停车场、超市、餐饮、办公、影剧院等娱乐消费休闲购物的场所,主楼是客房。通过与业主的讨论和交流,双方决定对该建筑物的弱电系统设计进行必要的智能化集成,设计一套适应本地区和本大厦使用功能需要的智能化弱电系统。
3.弱电系统智能化集成方式的确定
按不同的功能要求,弱电系统智能化集成方式大概分以下几种模式: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IBM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BAS、OAS、各子系统设备独立集成等。该大楼以宾馆为主要功能。除了高层建筑本身的几大弱电系统外,带宾馆特色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内容比较繁杂,而且有明显的使用高峰和低谷,需采用一种实现简单,造价较低,系统之间又可以很好联动的集成系统。所以大楼采用BMS弱电系统横向集成方式,以BAS为中心,通过通讯接口、通讯协议和协议转换模块将各个子系统运行于BAS中央主机之上,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优化运行,统一监控联动和管理。
4.弱电系统智能化设计要点
(1)大楼一层设有楼宇管理中心,设置楼宇管理主机。消防报警系统(FAS)主机、综合保安系统(SAS)主机、楼宇自控系统主机(BAS)、停车场管理主机均设于此。综合布线系统主机设于三层程控机房。CATV系统机房设于屋顶;客房管理主机设于大堂总服务台。
(2)系统集成的网络形式为双层结构。管理层网络采用LAN局域网(中央主机与子系统主机间),监控层网络采用现场总线(各子系统内部)。
(3)各个系统平时各自独立运行,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管辖范围,特殊情况时由中央主机管理,协调各子系统的工作,体现大楼的智能化控制要求。
(4)子系统简介。
①BAS系统:本系统受控设备有空调主机、通排风机、高低压配电柜、生活水池水箱水泵、电梯等。工作主机与设备间采用DDC传递信息,工作主机与中央主机间采用通用协议转换装置实现通讯和数据交换。
②FAS系统:本系统包括消防报警、联动控制、消防广播、消防电话;采用总线制12回路报警系统。现场设备有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栓启泵按钮、楼层显示器、消防电话和火灾扬声器等。系统主机预留通讯接口,将确认后的报警信号送往BMS,通过专用协议转换成BMS认可的数据信息。
③SAS系统:本系统现场设备包括:大楼周边设置红外线对射探测器,大楼室外入口设置一台彩色摄像机,大楼大厅设置一台彩色云台摄像机,大楼内部(电梯前室,电梯间,楼梯口)设置黑白摄像机;大楼内部各层设置若干个无线巡更按钮。本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和巡更主机两部分。系统内部通过专用接口实现应用程序和数据库间的信息交换,系统主机与中央主机通过专用接口协议和相应的转换装置,互相交换信息。
④综合布线系统:本系统外接200门电话电缆和光纤,引入语音和数据信息。系统垂直干线采用大对数电缆和光纤,水平布线采用超五类UTP。客房预留一个五类信息插座和一个电话插座。裙楼部分预留信号至各层弱电小间的智能接线箱,各层弱电小间和三层主机房均设DDC与中央主机通讯。
⑤CATV系统:本系统主干线采用SYKV-75-9,分支线采用SYKV-75-5,客房预留一个电视插座,裙楼可通过各层智能接线箱扩展有线电视用户。系统主机房和各层智能接线箱均设有通讯接口,传递系统运行状态信息。该系统通过专用通讯协议接受中央主机的监控和管理。
5.结束语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雷电防护设计 篇4
随着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建筑物的弱电工程及计算机控制通信和设备自动化管理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建筑弱电工程涉及面越来越广,其重要程度也不断提高。近年来,由于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以及建筑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广泛配备于各类建筑中。智能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内部配备了大量的电子信息系统,建筑物内微电子设备繁多而且复杂。由于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程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一旦建筑物受到直接雷击或其附近区域发生雷击,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过供电线、接收天线、金属管道和空间辐射等多种途径侵入建筑物内,威胁室内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如果保护措施不当,这些雷害轻则使电子设备工作失灵,重则使电子设备永久性损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防雷保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2 建筑物弱电系统的雷电防护及其应用
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能释放出的能量具有极强大的破坏能力。几个世纪以来,人类通过对雷击破坏性的研究、探索,对雷电的危害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雷害。
探讨智能建筑物的雷电保护,首先必须对雷电进行了解,分析雷电是通过哪些方式、途径、渠道危害智能建筑物的。然后,针对实际情况,依据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通过对电源、通讯网络加载相应的防雷设备,实现在雷电气象条件下机房的正常运行,保障监控系统各设备不受雷击损坏,保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作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设计原则:采用标准化的防雷电产品、使其便于维护维修;所选用产品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性能价格比合理;总体规划合理、工艺美观,方便分步实施。
2.1 雷击的分类及其危害
1)直击雷: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动植物上,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造成建筑物等的损坏以及人员的伤亡,破坏作用很大。
电效应:雷云对大地放电时,雷电流通过具有电阻或电感的物体,因雷电流的时间短、变化率大(几十微秒时间内变化几万或几十万安培),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使电力系统的设施烧毁、导致可燃易爆物品的爆炸和火灾,引起严重的触电事故。
热效应:很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能使放电通道的温度迅速升高,在极短时间内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可使金属迅速熔化。
机械效应:雷电流作用于非导体上时,由于雷电的热效应,使被击物体内部出现高度集中的机械应力,致使被击物体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爆炸、机械效应,对非金属油罐存在极大威胁。
直击雷可直接作用在建筑物上,也可通过架空线路、露天的金属管路等途径侵入。另外,避雷装置接闪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体上都有可能产生很高的电压,可能对设备产生“反击”。
2)雷电感应:感应雷是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放电时,在附近的户外传输信号线路、电力线、设备间连接线产生电磁感应并侵入设备,使串联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遭到损害。感应雷虽然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雷电感应及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是指雷电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对设备、尤其是电子设备的危害。
静电感应:雷云的静电感应是指带电的雷云接近地面时,对导体感应出与雷云极性相反的电荷,建筑物或设备顶部的感应电荷不能迅速流入大地,从而产生很高的对地电压(即静电感应电伏),能击穿数十厘米的空气间隙发生火花放电。
3)雷电浪涌:雷电浪涌是近年来微电子设备的不断使用,引起人们极大重视的一种雷电危害形式,同时其防护方式也不断完善。最常见的电子设备危害不是由于直接雷击引起的,而是由于雷击发生时在电源和通讯线路中感应的电流浪涌引起的。一方面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VLSI芯片),从而造成设备耐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侵入。浪涌电压可以从电源线或信号线等途径窜入电脑设备。美国GE公司测定一般家庭、饭店、公寓等低压配电线(110V)在1万h(约一年零两个月)内在线间发生的超出原工作电压一倍以上的浪涌电压次数达到800余次,其中超过1000V的就有300余次。这样的浪涌电压完全有可能一次性将电子设备损坏。信号系统浪涌电压的主要来源是感应雷击、电磁干扰、无线电干扰和静电干扰。金属物体(如电话线)受到这些干扰信号的影响,会使传输中的数据产生误码,影响传输的准确性和传输速率。排除这些干扰将会改善网络的传输状况。
2.2 建筑物弱电系统的防雷措施
雷电防护包括针对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以及针对建筑物内设备、人员的雷电波侵入防护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简称为“弱电防护”)两大部分。按照防护范围可将弱电设备的防雷措施分为两类,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外部防护是指对安装弱电设备的建筑物本体的安全防护,可采用避雷针(带、网)、分流、屏蔽网、均衡电位、接地等措施,这种防护措施人们比较重视、比较常见,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内部防护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弱电设备对过电压(雷电或电源系统内部过电压)的防护,其措施有:等电位联结、屏蔽、保护隔离、合理布线和设置过电压保护器等措施。
1)直击雷防护
依据建筑物的高度、结构等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包括接闪装置(避雷针、带、网)、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大部分。若建筑物已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则这部分可不予考虑或只进行适当的完善。首先是使用建筑物的避雷措施将主要的雷电流引入大地;其次是在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的时候尽量将雷电流分流,避免造成过电压危害设备;第三是利用建筑物中的金属部件以及钢筋可以作为不规则的法拉第笼,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如果建筑物中的设备是低压电子逻辑系统、遥控、小功率信号电路的电器,则需要加装专门的屏蔽网,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5m×5m,6m×4m的网格,所有均压环采用与避雷带等电位连接;第四是建筑物各点的电位均衡,避免由于电位差危害设备;第五是保障建筑物有良好的接地,降低雷击建筑物时接点电位损坏设备。
2)弱电系统雷电防护
雷击发生时,大约50%的雷电流将沿接闪-引下通路直接泄放入地。频率成分非常复杂的雷电流快速通过引下线时会感应出极强的电磁场,建筑物中的管线相对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即雷击电磁脉冲),间接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另一方面,至少有50%的雷电流将沿着进出建筑物的管线泄放,对人员和设备构成直接威胁。从EMC(电磁兼容)的观点来看,防雷保护由外到内应划分为多级保护区。最外层为0级,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最高,主要是由外部(建筑)防雷系统保护,越往里则危险程度越低。保护区的界面划分主要通过防雷系统、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管道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从0级保护区到最内层保护区,必须实行分层多级保护,从而将过电压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因此,雷电波侵入与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已成为现代防雷设计的重中之重。其主要防护措施是:电涌保护器的安装和等电位连接。
(1)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的安装
在供电线路上安装电涌保护器,目的是为了将线路上的电压限制在一个安全的水平。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62》对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选型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智能大厦中有很多重要的电子设备安装于建筑物内,应当在电源进线处和电子设备供电处根据设备耐过压的能力装设多级SPD。
弱电设备的电源雷电侵害主要是通过线路侵入。高压部分有专用高压避雷装置,电力传输线把对地的电压限制到小于6000V(1EEEEC62.41),而线对线则无法控制。所以,对380V低压线路应进行过电压保护,按国家规范应有以下三部分,目的是用分流(限幅)技术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设备(避雷器)将雷电过电压(脉冲)能量分流泄入大地,达到保护目的。通常,我们进行工程设计时应按照以下要点配置三级防护措施:
电源一级:对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电源的第一级保护应在总进线的配电柜前加“一级SPD”。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40〜80kA。将雷击产生的过电流通过此级电涌保护器瞬间泄放入地,并将瞬间过电压限制在2.5kV以下。
电源二级:第二级保护在UPS或分配电柜前加装“二级SPD”。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40kA。对第一级电涌保护器泄放后的线路残压进一步抑制,使瞬间过电压限制在1.8kV以下,确保一般用电设备的安全。
电源三级:第三、四级电源保护在重要设备配电系统或工作电源前加装“三级SPD”,其通流量In的设计要求:In≥5kA。在重要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等)的前端安装带精细保护和噪声抑制电路的电涌保护器,将残压进一步限制在0.9kV以下,此外它还具有吸收非雷击导致的操作过电压的作用。
(2)通信线路电涌保护器安装
对于信息通信系统,应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确定,精细保护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确定。通信线路电涌保护器的选型和安装是防雷项目中最复杂、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不同于直击雷防护,即使没有雷电波侵入,仍可能由于设计失误或产品选择不当,导致保护无效、数据包丢失甚至通信中断。因此,必须在详细了解相关设备的基础上,根据通信线路(DDN、ISDN、ADSL以及无线信道等)、通信接口(RS-232等)、供电方式(交、直流)、工作频率、带宽等要求,选择插入损耗小、响应速度快、频带宽、通流量大的电涌保护器。
(3)接地处理
一定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因所有防雷系统都需要通过接地系统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如果机房接地系统做得不好,不但会引起设备故障,烧坏元器件,严重的还将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还有防干扰的屏蔽问题,防静电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来解决。
应严格按现行标准、规范设计,可采用垂直法接地体,保证接地地阻值≤4Ω。即在建筑物外距散水坡3m外的土壤中,按要求垂直埋入若干根50mm×50mm×2500mm热镀锌角钢作为垂直接地电极,接地棒间隔3〜5m。接地棒顶部埋深大于0.7m,各接地棒通过4×40mm热镀锌扁铁焊接,焊接处焊点长度为镀锌扁铁宽度的2倍。相连后引至监控中心机房防静电地板下方的接地汇流铜排上,室外接地体焊接处进行有效防锈、防腐处理。上述工程内容完成后,实测接地体接地冲击电阻值小于4Ω,进行回填。回填时,接地体使用400kg离子降阻剂,与土壤均匀混合,进行回填处理。
(4)屏蔽、等电位连接和综合布线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小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物与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根据相关标准,防雷保护地、防静电地、电气设备工作地等应共地使用。机房门窗、设备外壳、等电位连接端子盒以及所有穿越防雷区界面的金属物和系统均应就近与等电位连接带(网)相连,确保机房内各接地线间的电位均衡,同时还可以及时泄放聚集在地板表面和设备外壳上的静电电荷。
综合布线的主要任务是将电源线、信号线分槽布置,减少线间交叉和冗余信息点。电源线、信号线置于屏蔽槽内,屏蔽槽两端接地。各线缆屏蔽层两端应同时接地,当系统要求单端接地时,须进行二次屏蔽处理。
3 实际防雷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筑物弱电系统的防雷必须按综合防雷系统的要求进行设计,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为确保防雷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前应对现场雷电环境进行评估。
2)建筑物弱电系统的防雷宜考虑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建筑物内设备的重要性及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
3)建筑物弱电系统的防雷应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优化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原则进行综合设计。
4)智能建筑物内的微电子设备的防雷应采用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共用接地系统和安装电涌保护装置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5)智能建筑物内的微电子设备应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放置在不同的雷电防护区,以及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
4 小结
总结起来,防雷技术必须强调科学性、经济实用和耐久可靠这三个原则。随着电脑通信设备的大规模使用,雷电以及操作瞬间过电压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以往的防护体系已不能满足电脑通信网络安全的要求。应从单纯一维防护转为三维防护,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波侵入、防雷电电磁感应、防地电位反击以及操作瞬间过电压影响等多方面作系统综合考虑。多级分级(类)保护原则:即根据电气、微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及不同受保护程序和所属保护层确定保护要点做分类保护;根据雷电和操作瞬间过电压危害的可能通道从电源线到数据通信线路都应做多级层保护。另外,分流(限幅)技术中采用防护器的品质、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关系网络保护安全的关键,因此,选择合格优良的避雷器或保护器至关重要。
总之,建筑物弱电系统的防雷工程已经成为一项多学科、跨部门的复杂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紧密结合信息工程技术和电磁兼容技术,采取综合治理、系统防护。设计当中必须严格遵循有关的规范和标准,对智能建筑物内的各种弱电设备应该分项考虑,综合设计,使防雷设计达到科学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完美结合。E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3]张胜强.小区智能化系统的防雷设计[J].建筑电气,2008(8):3-5.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 篇5
它是把建筑物内部的话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它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其系统包括所有建筑物与建筑群内部用以交连以上设备的电缆和相关的布线器件。
★ 综合布线方案
★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书
★ 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 当学渣遇到学霸后散文
★ 综合布线技术的三大看点
★ 当乌鸦再次遇到狐狸作文
★ 小学四年级作文650字:当节俭遇到“面子”
★ 现代智能建筑专业的简历
★ 千兆网布线六大注意事项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探究 篇6
关键词:综合布线 工作区间 智能化
1、前言
建筑产业的发展使得高层建筑的信息传输越来越复杂。信息之间的独立作用已经不适合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因此,寻求各个信息传输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高层建筑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信息传输功能的实现主要靠的是建筑布线的设置,综合布线较之于传统的各部位独立布线能够更好的加强建筑物功能之间的兼容,实现智能化的全面应用。这种布线已经形成一个专业门类伴随着建筑品质的不断提高逐步走向成熟。一个高层建筑如果只有美丽的表面而没有足够完备的应用能力,就是一个没有实用价值的壳子,可见,建筑配套是一个建筑的发动机,而综合布线就是使发动机可以自由运转的燃油,做好综合布线,才能让建筑物不断发挥实际应用效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和便利。
2、综合布线的意义
综合布线主要是对于声音、图像、数据的处理脉络,是信号的传输管道。在建筑物内部像人的血液一样保证整个建筑功能的畅通进行。传统的布线设备只能完成单一的功能传递,在布线的同时还要进行综合处理系统的安装,过于繁琐的安装环节往往增大了错误的发生概率,不利于系统的维护和改良。相比较之下,综合布线系统可以一次性的解决各种信息的整合问题,可以进行数据与图像、数据与声音之间的信息转化。这种应用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操作效率的问题。智能建筑基于建筑结构的复杂功能,对于没有类似使用经验的用户难以操作,很多功能也就难以被充分利用。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如果能够减少操作的复杂程度,获得更为高效快捷的操作感受,将会大大的提升建筑品质。综合布线由于其综合信息处理的能力使得智能化終端设备的操作也更为简单,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效果。二是布置难度的问题。我们知道,建筑物中的电力、暖通等设备线路是在建筑物进行主体结构的建造时预留好的。空隙越多,对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就越大,施工过程也更为复杂。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相比,布线的数量有所减少,降低了施工的难度,也节省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进行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3、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之间的关系
智能建筑综合了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综合产物。这种建筑形式具有合理的投资管理、更为科学的信息处理、建筑功能的高度自控化等诸多优势。能够在用户体验上带来更为高端的享受,为人们创造了舒适快捷的生活环境。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衡量智能建筑品质的最主要依据,也为建筑物的后续升级和维护提供了依据。
4、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构成
根据应用功能的不同,综合布线系统有许多子版块构成,现将其分述如下
4.1工作区子系统是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的转换系统,是建筑功能的直接使用设备。通过建筑物内部插座与信息转换设备之间的联通实现从人体到信息的传送。工作区子系统的安排通常靠双绞线进行安装。在安装中工作人员要注意结合建筑所在地的区域特点和各种相关配套原件的出产型号,如果系统的连接设备不能与其他的配套设备进行合理的联通,将会影响系统转换的功能,使得建筑物的功能大打折扣。
4.2除了工作区间系统,水平布线系统也是智能建筑的一项子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终端采集设备与整个智能化网络中枢的有效连接。水平布线系统同样采用双绞线连接,与工作区系统有所区别的是,这种双绞线通常采用8芯结构,其标准长度通常小于100mm。由工作区到设备缆线终端的布线长度不应大于10m。在建筑中可以对这种通行标准进行符合建筑实际的改造,当间距大于10m时,为了满足布置需求,可以适当减少缆线的长度,获得更为科学合理的智能化分布。
4.3智能建筑的信号传输需要协调机制,这种机制的实现靠的是建筑内部的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可以完成水平系统和垂直系统之间的连接,对各种系统中纷繁复杂的信号网络进行整合和转换。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设置配线架,根据使用功能的区间划分,可以采用铜缆配线架和光线配线架,两种配线架既可以单独布置,又可以协调作用,主要根据信息的走向和需求进行划分。
4.4除了上述三种系统组成,根据功能模块的联系和建筑规模的大小,还可以在设备间和建筑群中设置相应的子系统。这种系统的设置需要较高的灵活性,主要指导因素就是建筑物之间的功能联系。通常的办法是通过网络技术中的路由器、交换机等在整体系统中设置有所区别的线路模块,进行功能的完善和联通。
5、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的设计
智能建筑在进行布线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方式。比如设计者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建筑形式确定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对于通信等要求进行相关的设置。除此之外,不同的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和规模对弱电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标准。设计者应该科学、合理的布置建筑物弱电系统通道,使得水平和垂直方向能满足建筑物功能极限状态。
6、小结
智能化建筑是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标志着人们对于信息和舒适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人类的发展。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出现到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智能化建筑的综合布线也是如此,设计施工人员应该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注意总结常见事故的发生原因,使得智能建筑在人们的努力下不断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谢庭胜.浅析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
[2]郝如东.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线缆检测浅析[J].世界家苑,2012(1).
[3]李凯.浅谈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5).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 篇7
1、楼宇操作系统。
实际上我国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起步相比于其它发达国家来说是晚的, 以至于我们在楼层建筑体系、建筑架构、管理与控制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但是我国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技术还是取得了不错的进步和发展。其中一个就是建筑中的楼宇操作系统, 包括了能源管理、运行维护控制和建筑周期等方面, 这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具质量的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人员量, 真正地实现优化的管理。另外由于智能化的运行模式能够开展认证管理, 因此在建筑运行体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综合布线系统。
该系统是起始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 借助这种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通信设备、安全管理设备等, 并且还能够将语音、信息和视像等方面进行融合, 所以其线路是相当复杂的。而综合布线系统便可以将智能建筑和外部的网络系统或者是终端进行连接, 这也是智能建筑弱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火灾警报系统。
火灾警报系统是运用很广泛的一种弱点技术, 主要是将灭火的设备和通信设备进行连接, 并且形成可控性的安全网络, 功能丰富, 有自动化灭火、相关档案管理、自动化劲爆等。火灾警报系统的电源控制有两个, 一个是220伏特的, 另一个事24伏特蓄电池组, 在警报系统控制器和探测器之间只有两条总线, 并且这两条总线是并联的关系, 既可以发送火灾的警报信号, 又能将这些信号输出, 从而进行记忆存储和电源故障的检查, 真正地提高了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质量。
4、无线局域网。
这种技术的成本比较低, 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当前主要是借助无线局域网络来完成建筑内部的电子商务工作, 而且在建筑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够获得无线的讯息, 完成远程服务。
5、有线电视系统。
该系统能够完成有线传输网络, 并且将所接收到的各种电视信号进行适当地调整, 借助混合器来混合信号, 输送到干线上。也可以把频道电视信号转变到其它的信号, 按照该频道的情况来处理。不过若干线的传输距离过长, 就可能会出现信号衰减的情况, 这时就需要增加导频信号发生器, 完成自动增益和自动斜率的控制。
6、传感器与控制技术。
在智能更加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建筑中, 对建筑的实际控制难度是很大的, 这就需要建筑有传感器与控制技术, 通过该技术来分析传感器的数据信息, 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另外智能建筑消防警报系统也包括了自动化广播、自动化报警和对讲等方面。实质上感应器与控制系统能够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起到引导作用。
7、防雷系统。
智能建筑比较常用的防雷系统主要是避雷针, 另外还有通过内接地网来进行防雷。内接地网的装置是将闪电的电流引入地面, 这种针对直击雷来说, 均压是相当关键的, 这样才能对闪电电流的通道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来讲, 除了直击雷电之外, 最严重的是二次效应, 所谓二次效应是指电磁感应雷与静电感应雷结合所产生的电磁脉冲, 这进而会形成一定的电磁场, 使得建筑金属形成感应的电流, 这必须引起重视。
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简析
首先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未来更多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现建筑自身的通讯、控制、安全等各项功能, 使得集成管理体系更加高效;其次未来的智能建筑通讯方式中更加关注数字化和宽带化等发展趋势, 将高速化、网络化的通信技术应用其中;第三是智能建筑系统已经逐渐向三网融合的方式发展, 其构建的信息平台将会相互连通, 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共享。智能建筑在弱电系统中越来越趋向于完全自动化, 最终实现数据信息、语音音频、图像视频集为一体的弱点技术综合体。另外未来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也趋于开放式的网络控制方式, 在安全管理方面区域人性化。
结束语:总之, 智能建筑在采取弱电系统时, 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紧密型, 这对于整个智能建筑性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在安装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时, 务必要对安装的质量和水平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实现有关专业的相互协作, 从而使智能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性能。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应用进程, 促进高层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冯立业.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 2008.
[2]韩玮.某城市综合体弱电智能化工程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3]梁阿亮.高层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 02:241.
[4]孙鹏.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的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 23:248.
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的应用分析 篇8
(1) 由于我国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发展较晚, 所以, 在建筑系统、结构、管理与服务等方面, 其智能化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然而在应用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方面, 我国同样获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其中, 智能建筑中最重要的就是智能楼宇的操作系统, 主要由能源管理、运维管理以及建筑全生命周期构成, 进而确保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种方法能够减少人员的数量, 并实现优化管理, 同时, 建筑智能化的运行能够实现建筑的认证管理, 这在建筑运营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起始于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因为该技术能够为住户提供全面的通信设备, 控制设备与安全设备, 并且实现了语音、数据以及视像等的融合, 因此, 线路十分复杂, 然而, 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则可以有效地实现建筑物和外部网络或者是数据终端的连接, 这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也占据重要位置。
(3) 火灾报警系统是目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应用较广的技术之一, 尤其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的应用。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实现了灭火装置和通信装置的联动, 并且形成了安全可控的网络, 功能多样, 主要包括自动灭火、消防档案的管理、自动报警以及无线电的安全引导等。其中,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电源有两套, 通常是220V电源与24V蓄电池组, 同时, 在报警控制器和探测器间仅有两条总线, 并且探测器是两线并联的, 任何部位的探测器都有相对应的功能, 而且可以发送火警信号, 能够输出控制信号, 可以实现记忆存储与故障检测, 还能够提供电源, 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安全管理水平。
(4) 现阶段, 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建设成本不高, 并且结构十分简单, 因此, 被广泛应用。目前, 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实现建筑内部的电子商务业务, 而且在建筑内的任何位置都能够获取无线信号, 进而实现远程服务。
(5) 有线电视系统能够实现有线传输网络, 并将天线所接收的频道电视信号进行调整, 使用混合器进行混合, 而后送入到干线上,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把电视信号转换成其他频道信号, 并根据该频道处理。与此同时, 把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所输出的信号利用调制器转换成其中某频道电视信号送到混合器当中, 而自办节目信号会经过调制器转变成某频道电视信号并送入到混合器。但是, 如果干线的传输距离比较长, 就会因为电缆对不同频道信号衰减程度不同的原因, 需要添加导频信号发生器, 进而实现自动增益控制与自动斜率控制, 但是需要充分考虑信号上下行的问题。
(6) 在智能系统中, 现场控制形式很难满足正常的需要, 因此, 在楼宇自控的系统中, 传感器与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 进而采集并分析传感器数据, 最终实现自动控制指令。除此之外, 智能建筑的消防报警系统包括信息广播、火灾报警和对讲电话等等。而消防系统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具有重要的指挥作用, 而且火警对讲电话系统也可以帮助现场的消防人员有序地进行灭火工作。
(7) 常见的防雷系统主要使用的是避雷针以及等基础内接地网实现防雷接地的。其中, 接地装置就是使已经引进防雷系统中的闪电电流进入大地, 而对于直击雷来讲, 均压最重要, 接闪能够对闪电放电所选择的放电通道进行有效地控制。对弱电系统来说, 在雷电直击以外, 最严重的就是二次效应, 即电磁感应雷与静电感应雷, 进而产生雷电电磁脉冲, 形成变电磁场, 使金属形成感应电流与电势。
2 高层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
目前阶段, 智能建筑实现节能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并且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未来, 高层建筑的弱电技术也仍然将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基础, 并采用系统集成的技术方法。在我国, 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会不断引起多方面的关注, 并且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1) 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在今后的应用中会更多的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 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完善智能建筑自身的通讯、办公以及安全等职能功能, 进而使建筑集成化管理系统更加完善。
(2) 在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中, 对通信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 并且在未来的智能建筑通讯技术中会更重视数字化与宽带化、网络化以及高速化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
(3) 智能建筑的网络系统已经开始向三网融合的趋势发展, 并且对基站架设与智能设备的管理特点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因此, 未来弱电技术所应用的信息平台会逐渐形成网络的互联互通, 进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高层智能建筑在弱电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应用自动化系统, 而且在未来的智能建筑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 综合布线系统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智能建筑也终将会实现集数据、语音以及图像和视频于一体的弱电技术综合应用。
(4) 智能建筑在今后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 会逐渐形成开放式的网络控制技术, 也就是充分利用web技术三层的结构、现场总线、计算机总线以及网络总线来确保高层智能建筑功能集成、网络集成以及软件界面的集成等功能。
(5) 在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安全管理方面同样会更广泛地应用人体识别技术和智能卡技术。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 高层建筑在安装弱电系统的时候, 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细密性, 对建筑整体性能的充分发挥具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 应注重高层建筑弱电系统的安装工作, 并对其安装的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 进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建筑自身性能, 同时需要实现相关专业的协同合作。在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也同样会推动弱电系统的应用, 进而实现高层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的科技化。
摘要:近年来, 我国的经济与科学技术都在快速发展,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层智能建筑的进步, 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弱电系统, 在防雷击等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层,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大平, 安靖.高层智能建筑及其弱电系统防雷研究[J].赤子, 2013 (6) :216.
[2]成寅.分析高层建筑的弱电系统安装施工中的关键点[J].房地产导刊, 2014 (10) :127-127.
[3]李冬梅.现代智能建筑物弱电系统防雷技术浅谈[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5) :125.
[4]王玉锁, 赵雅梅.高层智能建筑群应用自动报警系统的建议措施[J].山西建筑, 2013, 39 (32) :112-114.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 篇9
在建筑项目施工时, 电气工程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弱电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建筑本身的价值, 接地设计是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接地设计的优化改进可显著增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稳定性。
1 设备连接和接地
①我国对建筑中的设备接地及连接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对建筑本身结构中的各种导电体要进行合理的电位连接, 其主要包括:建筑物内的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PE、PEN干线;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②在接地材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 接地所用的导体必须采用铜质材料, 禁止铜质材料与铝质材料的混用, 对于线路交集点及线路接口处应该做特殊处理, 主要包括镀锡、镀银等, 并且做好标记。③部分结构需要按照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端子进行连接, 如机柜、机架、金属管、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槽、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等, 以保证装置性能的有效发挥。④对于楼内部的各种接地线需要相互连接时, 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 如果焊接方法不可用时, 则采用连接器材进行压接。在连接时需要将待接地设备上的非导电涂层清理掉, 保证线路的导电稳定及整个系统的连通性。⑤如果连接点是扁平表面则要注意线路的防脱问题, 一般采用铜接线鼻子, 在固定好铜接线鼻子之后, 应该加上弹簧圈。以上各种连接问题在整个系统连接完毕之后, 要对其质量进行详细检查, 确保不存在问题。
2 基础接地网
一般来说, 各个基础接地网发挥的作用都是不相同的, 选择将建筑物周边的所有分开的网进行基础连接时, 一般选用40×4 mm的镀锌或者镀银扁钢, 从地下采用焊接的方式相互接通, 再与大楼的周边接地结构互相结合, 在施工时要注意在扁钢的相互连接处需要敷设恰当的的垂直接地装置。这样施工之后, 可以为接地工作的实施提供条件, 连接扁钢的埋深一般不超过60 cm, 如果施工地点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 如地面过于潮湿、经常挖掘等情况, 则可以对埋深进行适当的调整, 尽量保证接线的稳定性及良好的连通性。
基础接地网和接地总汇集排点中间排列的的连接线就是接地引入线, 具体来说, 接地引入线一般是在基础接地网的合适部位焊接上2根以上的镀锌扁钢连接线, 扁钢尺度一般采用40×4 mm, 保证基础接地网与接地汇集排的连接。也可以直接采用带有绝缘护套且截面积大于120 mm2多股铜线, 与基础接地网直接焊接从而完成接地总汇。
3 接地汇集排
对于整个建筑物内部结构来说, 公用的接地母排是其中特别重要的接线, 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提供相应的窗口, 接地汇集排包含:接地分汇集排与接地总汇集排。①接地分汇集排:这一类接口是用于各种不同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的, 这种接地经常都是放置在相互连接的设备区域最中间。常常在各种楼层的垂直走线架周边, 在放置时应该注意设备之间的协调, 保证汇集排的作用完美发挥。②接地总汇集排:这种接口主要是由接地引入线及接地总的汇集线相互连接构成的, 大多数构建在大楼内部电力室的走线架周边。如果大楼的线路过于复杂, 且数量很多, 则应该选择截面积超过120 mm2的多股铜线, 对各种接地进行必要的处理。③接地汇集排一般选用截面积超过240 mm2的铜质板材, 具体的长度及所需连接孔的数量要根据实际建筑物的要求进行控制。④对于IT设备及数据收集设备的接地线则采用截面积超过4 mm2的铜线, 然后采用截面积超过16 mm2的铜质线与其他设备连接, 要注意将线的股数控制在2股以上。
4 弱电竖井
所谓弱点竖井是指弱电系统中竖向线路的的主要路径, 其数量和位置的确定与建筑物的大小有着直接关系, 为了保证其不受强电电磁干扰, 应经常运用与强电竖井分开建设的方式, 且不得与管道井、电梯井共用同一个管道。在弱电竖井中一般设置数据采集仪、分析仪, 交换机等, 施工时要注意预留接地线, 并且考虑设备连接时的路径问题, 同时应该注意弱电桥架的连接。
5 防静电接地
作为弱点机房重要任务之一的防静电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机房内铺设防静电的电地板进行静电的预防, 这是常见的方法之一。就现阶段, 国内最新的防静电的地面材料主要是由电瓷质材料构成的。此外, 在机房的装修过程中其装修所用的材料也必须是防静电的, 如采用喷涂导静电环氧涂料和防静电的防火墙对内墙和顶棚表面的静电进行预防, 采用导电三聚氰氨材料在送风口和送风管道的位置处预防静电。将静电地板的金属支架设置于等电位的连接网 (或环) 内, 能够有效地对雷电的电磁脉冲进行预防, 同时可以作为直流电使用, 此外, 还能够对静电的泄露起到预防作用。
摘要:文章对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及施工方法作了阐述。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接地设计,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明利.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防雷设计与应用[J].低压电器, 2009 (16) .
[2]罗轶栋.论弱电布线系统设计探讨与分析[J].建材与装饰 (下旬刊) , 2007 (7) .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 篇10
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课程是集现代通讯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技术课程。课程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话电视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报警控制系统、照明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广播音响系统、信息显示查询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集成等内容, 理论知识丰富, 动手操作的要求高。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加上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水平也各不相同, 假如不结合具体项目或实训操作平台讲授, 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而且实践动手能力也比较差, 理论讲授面临很大的困难, 学生听不懂或者不理解老师教授的知识,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在部分课程中建议实施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项目教学等方法, 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效果。
二、几种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1. 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 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我们学院建成的楼宇职能弱电系统综合实训室提供了很好的实训环境, 包含了综合布线、安防系统、广播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门禁系统等实训平台。学生反映效果很好, 这样的实训环境学生很喜欢, 通过实训操作大大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并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实训教学具有其他的几个作用: (1) 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 在高职教学中, 经常组织参加技能竞赛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我院学生多次参加高职楼宇职能化工程技术相关竞赛,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 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 借鉴社会培训机构的成功经验, 创造条件推进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 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以岗位技能要求, 指导实践教学, 努力摸索出符合我院实践教学的方法。与企业如西安开元、TCL、威康V CO M等公司合作, 完成一些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认证工作。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 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 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 扮演着传授知识者的角色。在本课程中本人经常挑选一些经典的案例给学生教授某个系统的知识, 例如:综合布线系统, 理论讲完后, 以某栋办公楼为例子, 让学生学分成几个小组, 进行研究讨论如何规划、设计、计算材料工程造价、施工注意事项等事宜, 将学生划分为由3~6人组成的几个小组, 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 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 让每组派代表上来发表本组的意见, 这样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3. 模拟仿真教学法。
模拟仿真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学手段, 更是未来智能化教学的发展方向。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实验环境, 从而替代或补充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 学生像玩游戏一样就可以学习。我们学院的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应用了一些课程的模拟仿真教学平台。比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模拟仿真教学, 学生要把摄像枪、监视器、硬盘录像机、显示器等设备放到相应的位置, 如果放错地方系统会报错误提示, 正确则会显示配置正确, 放置正确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模拟仿真教学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开拓想象空间,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及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4. 项目教学法。
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专业教学中, 实施项目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于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这类工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 符合高职教学要求。我们在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专业教学中, 核心课程按系统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 如综合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卡通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等, 这样可以有让学生融入有意义的系统项目实践学习, 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 进行知识的建构梳理, 并以提高实践动手和系统项目管理能力为最终目标。例如:现代智能社区的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项目中的可视对讲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两个子系统项目, 分成两个项目来组织教学。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 学生了解可视对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可视楼宇对讲系统是由门口主机、室内彩色可视分机、不间断电源U PS、电锁、闭门器出门按钮等基本部件构成;住户在门口机可以通过感应卡、密码、钥匙、对讲分机、出门按钮开锁;可视楼宇对讲系统能对进出人员进行监视和录像;同时系统还可以实现:物业管理信息发布、可视对讲、烟感报警、防盗报警、开锁等功能。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了解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构成:前端设备、传输设备、监控中心设备,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掌握电视监控设备的安装技巧:彩色一体化摄像机安装调试实训、枪式摄像机安装调试实训、红外摄像机安装调试实训、监控系统管理主机安装调试实训等。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现代智能社区的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项目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气氛更浓, 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容错过, 学生对该系统的结构掌握更清楚, 学会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操作, 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教学效果更好。
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是建筑智能化行业振兴与发展的关键, 如何传授好知识给学生, 教会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在企业独当一面, 完成相应的技术工作,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成了所有现代办公大厦等所必需的技术支撑,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专业课程。本文根据教学情况从理论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项目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秦培林.以项目教学法促进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24) .
[2]曾骆亚, 许锦标, 万频.楼宇智能化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7 (5) :94-96.
浅析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篇11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子系统
一、智能建筑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不仅限于满足简单与舒适,智能建筑这一理念应运而生。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是取代传统建筑网络的一项重大技术进步,智能建筑性能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智能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设计和施工质量。
智能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1]。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是应用现代 4C 技术构成智能建筑结构与系统,结合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因此,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2]。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办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将来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
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综合布线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灵活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三、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
(1)综合布线系统体现着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化建筑智能水平的评估标准,并不是简单的看看建筑物是不是巍峨耸立、外观新奇,也不是查看其是不是有精致的装修和齐全的设备,而是要看建筑物中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水平程度如何。例如:建筑物中是否有完整的技术设备、是否可以保证良好的工程质量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智能建筑的关键所在,综合布线系统决定着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智能建筑的根基是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建筑要想更好的实现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起到了绝对的根基性作用。综合布线系统通过将智能建筑中的各种现代化设备及通讯设施连接起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以此来满足智能化建筑更大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智能建筑设施的需求和长远的发展,且集先进性、灵活性、开放性于一身,所以可以说它是保障智能建筑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的根基所在。只有使智能建筑设施中装备了综合布线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才能使智能化建筑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四、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通常由六大部分组成,具体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到终端设备的连接线和各种转换头组成,连接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实现 RJ45 插座与各种类型、各种厂商设备的连接。(2)水平布线子系统。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该子系统语音、数据均采用8 芯双绞线,标准长度小于 100m,且工作区设备缆线、电信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和设备缆线之和不应大于10m,当大于10m 时,水平缆线长度(10m)应适当减少。(3)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是连接垂直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主要设备有铜缆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利用配线架上的跳线管理方式,可以使布线系统具有灵活、可调整的能力。(4)干线子系统。它是提供干线电缆的路由,是连接分布于楼层的管理子系统和主管理系统(主配线架)之间的主干电缆(单模或多模光缆)。由光缆或铜线组成并提供楼层之间及与外界通信的通道。(5)设备间子系统。主要是计算机中心机房,网络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程控交换机楼宇控制设备和保安控制中心内的各种设备与配线设备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等。(6)建筑群子系统。实现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连接,常用的通信介质是光缆和大对数铜缆。如同星型拓扑结构方式中的每一支连线,每一子系统为一独立的单元组,更改任意子系统时,也不会影响到其它子系统。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新的系统投入到智能建设中去,而智能建筑的根基是集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与一身的综合布线系统,它为智能建筑提供了可靠高速的信息通道,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瑞武.智能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 篇12
一、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原则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中采用的弱电系统都是需要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控制的, 弱电系统接地技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维护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运行, 将发生意外的风险降低到最小或者避免灾难的发生。我国的相关标准也明确指出了为了使得智能建筑得到更好的维护, 需要对于一些电位进行选择连接并且进行接地保护措施。在进行电子设备的选择过程之中, 一定要尽量选择一些能够和智能建筑相互匹配的电子设备, 这样就可以使得各个接地设计更加的完善, 从而使得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可以正常的运行和工作。在我国所参照的标准要求之中,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参数和指标, 工作人员都应该在进行编排的过程中按照国家的标准来进行编排, 比如说交流工作接电和直流工作接电等等, 对于这类形式的接电工作应该选择一组接地装置进行连接并且将接地的电阻调到最小值。
在国外, 由于国外的技术相对于国内来说是比较先进的, 因此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也是不相同的。在对于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中国外采取的是一种分开独立的计算机的一种电子的大地接地体作为整个设备中的接地体的一个连接点, 这种方法被称之为联合接地, 就是利用电位的连接进行的接地系统并且保证接地电阻小于一欧。这种新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给操作系统进行了简化, 也使得系统内部结构得到了简化。从国外对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 无论建筑项目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弱电系统的设计都应该使用联合接地方式, 将建筑物周围的分散地网进行相互之间的连接, 使得每个设备的接地共同使用一种接地装置。
二、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与施工技术
1. 基础接地网
对于智能建筑来说, 每种不同的基础接地网都占据着不同的地位, 在智能建筑中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如果需要将智能建筑周围所有的分散地网进行基础连接的实施, 那么就需要选择镀锌扁钢进行连接, 将地下所有的网进行连接, 可以先将距离近的网进行连接, 然后再将一些距离比较远的网进行连接。连接扁钢一般来说埋深不应该小于零点六米, 如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之中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等, 可以适当的将埋深的深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 这样就可以使得机械设备拥有足够大的空间从而更加的方便实际的施工。
2. 设备接地与连接
我国对于设备接地与连接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在相关的接地材料上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所有的接地材料都必须是铜质的材料, 对于一些混合型的材料时禁止使用的。在对于建筑内部的各种接地线进行连接的时候, 一般采取的是焊接的方式, 如果采取的方式不可以正常使用, 那么可以对连接器材进行适当的压进。如果连接点的表面是扁平的, 那么就需要注意线路的防脱情况, 一般情况下铜接线鼻子, 在将铜接线的鼻子固定好之后再加上弹簧圈。在整个设备连接安装完之后再对整个设备进行检查, 确保设备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的存在。
3. 弱电竖井
弱电竖井就是指弱电系统中竖向线路最主要最重要的路径, 其中数量和位置的确定和建立对于建筑物的大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数量和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物的大小。另外, 为了使得建筑物不受电磁的干扰, 也经常使用强电竖井的方式进行建设, 这样就会使得管道井和电梯井使用一个相同的管道。在进行弱电竖井施工的过程中, 一定要预留一部分的接地线, 这样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就可以有效的应对。在进行设备连接的时候, 也应该注意到弱电桥架的连接, 这样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之中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失误的可能。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国对于智能建筑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凡武.浅析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与施工技术[J].科技风, 2011, (12) :169, 171.
[2]刘薇, 于立文.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及施工方法[J].技术与市场, 2013, (6) :165.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推荐阅读: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09-07
智能建筑系统方案10-22
高层建筑智能系统安装07-03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10-16
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12-09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05-13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08-29
智能建筑弱电设计管理11-03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师10-09
建筑智能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