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精选4篇)
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 篇1
目前在许多城市中, 一个城区往往同时存在多个供热系统, 甚至同时存在多个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系统, 但各个热源系统却相对独立运行, 不能充分发挥几个热源联合供热的互补性。而多热源环状管网作为几个热源联合供热的网状连接形式,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来的是便捷的工况调节, 良好的水力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等优点, 逐步被一些集中供热的同行们应用的越来越多。本文在几年来的双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实际运行调节和技术改进工作中取得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对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的设计与运行进行了分析与介绍。
1. 多热源联合供热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多热源联合供热在技术上是否可行, 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 是否能实现良好的供热能力, 是我们设计技术人员必需面对的首要问题。
1.1 可行性的关键是良好的水力工况
一种供热方式和供热系统在技术上是否可行, 是指在供暖期能否满足用户供热质量, 通过实践, 多热源供热时, 只要通过对热源的循环水量, 供、回水压力的集中调节, 各热力站和用户局部调节, 就可获得良好的水力工况。
1.2 多热源系统供暖的方式
1.2.1 热网全部为间接式供暖。
由于间接式供暖是把热网分成相对独立的系统, 许多相互影响的因素可以分时处理, 使运行中的调节工作得到简单化。各热源间的协调可在一次网中解决, 对于用户的水力工况可以在二次网中解决。
1.2.2 热网由间接与直接混合供暖。
由几个单热源系统组合成多热源系统, 将原有的间接供暖与直接供暖方式在一次网中连在一起, 形成直接与间接并存的运行模式。
1.2.3 热网全部为直接混水式供暖。
因直接混水式供暖存在许多缺点, 所以多热源联合供热不宜用这种方式供热。
2. 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系统运行方案的确定
由于多热源联合供热, 对供热量的调节和热网水力工况的调节比单热源系统复杂, 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区的特点、供热系统的方式 (直接与间接供暖、间接供暖) 、各热源运行时间长短及系统设备配置等具体情况, 选择最经济可行的方案投入进行运行。但不论何种方案, 都是由质调、量调、质与量调相结合的方式组合成不同的运行方案, 以达到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系统调节的灵活、运行的方便。下面就两个比较典型的运行方案做详细说明。
2.1 整个采暖期采用恒定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
在这种运行方式下, 主热源出口循环水量按整个供热区域总设计热负荷确定, 供热初期由主热源向全网供热, 直至达到主热源最大供热量后, 开始启动调峰热源;在调峰运行期间, 降低主热源出口的循环水量, 使热网总循环水量保持不变, 运行时各热源均控制在相同的供回水温度, 并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逐步加大调峰热源的供热量, 而主热源的供热量保持在最大值不变。此方案有如下特点:
2.1.1 按全区总设计热负荷确定设计流量, 流量大, 管网投资运行电耗大, 因此热源宜选用变频调速泵。
2.1.2 整个采暖期按质调节曲线供热, 水温低, 热网热损失小, 有利于热电厂的总热能利用率, 热网调节量小。
2.1.3 调峰期间主热源满负荷运行, 有利于主热源效能充分发挥。
2.2 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与量的调节运行方式
这种运行方式是按主热源最大供热能力确定循环水量, 运行期间根据管网系统具体情况将运行期内流量分成几个阶段, 各阶段内保持流量不变, 调峰运行期间系统总流量增加。此方案特点如下:
2.2.1 管网初期投资低, 电能费用低。
2.2.2 可充分利用主热源的年供热能量, 随时调节供热温度, 但对热电厂的热能综合利用效率将受到影响。
2.2.3 调峰期间管网水力工况变化大, 要保持良好的水力平衡状态需要有良好的自控措施。
3. 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水力工况的调节
水力工况调节的目的, 是实现不同工况下的系统流量平衡, 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调节:
3.1.1 制定全年运行方案, 最理想的是通过优化调度程序软件进行, 若条件不具备, 可在工程设计的基础上, 尽量做到量化估算。
3.1.2 调整系统工况, 按确定的水力平衡点运行, 在进行操作时, 系统压力必须保持正常, 各循环泵的运行数量和主要参数必须和制定的方案一致。
3.1.3 调整热用户流量, 实现供需平衡, 在系统水力平衡点的调整工作完成后, 把若干个热源枝状供热系统组合成一个多热源联网环状供热系统进行水力工况调节。
3.2 热力工况调节是通过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度和系统循环流量的调节, 在实际运用中, 对热源和换热站 (或用户入口) 进行二级调节, 只要供水温度按照设计的调节曲线运行, 同时在用户系统加装流量平衡调节阀进行调节, 就可实现供热热量调节的目的。
3.3 当各热源使用不同燃料时, 在满足运行工况的情况下, 可先利用价格低的热源, 停用高价格热源, 以达到降低运行成本。
3.4 在热源热效不同时, 应首先运行热效率高的热源, 让其热源充分发挥起作用, 在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 再启用其它热源进行调峰。
3.5 在调峰热源投运时, 应采取一切措施使其供热温度尽快达到与主热源一致, 以减少调峰启动造成某些用户温度出现明显或长时间波动, 并尽量保持各热源供、回水温度相同, 以免造成全网一端热一端冷的现象出现。
3.6 对环状管网调节, 原则上应使主环网全面开启, 需要调节时, 只对环网外的分支管线、用户入户处或调峰供热的换热站内的调节阀进行调节。
3.7 对系统循环水量进行调节时, 应使循环水量不低于最小循环水量 (此时最不利换热站压差为0.02MPa) 以免造成流量过低, 出现大量低压差换热站, 增加热网调节难度, 降低调节设备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
3.8 运行中应尽量按预先确定好的方案运行, 切忌随意改变运行工况, 且运行方案不能选用过多 (一般不宜超过四种, 不包括事故工况) , 以减少热网调节的工作量和由于工况变化造成的热网供热参数频繁波动而对用户供热效果产生的不良影响。
4.结语
供热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 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 对单热源供热系统, 若有一个部位发生故障, 就会影响全系统的运行, 给供热单位和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若采用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的供热, 由于热源数目增多, 整个系统供热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保证, 若有一个热源和干线出现了问题, 关闭此处管网进行维修, 其它热源仍可正常供暖, 大大提高了供暖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的供热, 既有其调节灵活, 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但也有初期投资较大, 运行工况多变等不利因素, 实践证明只要设备配置适当, 运行管理科学就能够很好地发挥其长处, 避免其不足。
4.1 由上面论述可以看出, 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设计计算完全可行, 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将彻底解决这一困难。
4.2 在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的设计中, 应认真进行多种方案的初投资及相应运行费用的分析比较, 再结合企业自身具体情况, 选择出最经济可行的方案来实施。
4.3 在设计和运行中, 应尽量提高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程度, 这是保证供热系统正常、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特别对多热源环状管网供热系统, 自控程度越高越能发挥其优越性。
4.4 环网建成后, 切忌在管网扩建改造中随意乱改、乱连环网, 确实需要改造时, 则必须进行相应的水力计算后, 确定改造方案再予以实施。
4.5 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这种供热形式, 也可在对现有供热系统的改建、扩建设计中作为一种方案选择来使用, 特别适宜在多个旧系统的联网改造和大中型枝状管网的改建、扩建工程中应用, 往往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的优化探讨 篇2
关键词: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供热系统也在不断向着多热源、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然而, 国内的许多城市仍然是传统的供热模式, 即一个城区存在着多个供热系统, 每个供热系统只给固定的区域供热, 单独运行。部分城市虽然将供热系统连接起来, 但运行依然是独立分开的, 没有互助互补性。然而,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采用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 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与单热源运行调度不同, 多热源环网的水力工况运行过程相当复杂, 其运行调度的难度更是增强。对于多热源的热网, 必须找准其问题根源, 确定好方案, 才能更好地优化其系统。
2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的组成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网和热循环水泵组成。在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中, 基本热源也就是主热源, 可以是热电厂、大型锅炉房或分布式能源站;其峰荷热源 (也称调峰热源) 一般为区域锅炉房。在热源的构造上, 如多热源环网示意图所示, 为了调节热网的供回水压差、循环水量和供回水温度, 在主热源和调峰热源都设置了一条通管Ⅱ (如图1) 在总供回水干管间。在调峰热源的循环水泵处设有一个通管Ⅰ (如图1) 。在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中, 管网的形式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进行选择, 多热源环网既可以是枝状管网、也可以是环状管网。在进行管网的支干线以及支线管径的选择时, 要通过水力计算来确定, 由于当前很多城市的供热需求在逐年增加, 因此只需要通过计算来对一些必须整改的管网进行替换即可。在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中, 由于各个热源的循环水量在不同工况下有着较大的不同, 因此最好在各个热源的循环水泵上采用变速泵, 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地调节各个热源的工况, 还可以显著地降低整个供热系统的能耗, 从而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 变速泵的投资相对较大。因而, 为了实现降低运行能耗同时又能降低投资成本, 可以选用几台不同型号的定速循环泵来替代变速泵, 这样在运行过程中可依据工况的不同来确定定速泵的使用数量, 进而达到与变速泵相同的运行效果。
3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的现状
在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中, 热源的启运是随着整个供热系统热负荷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当供热系统中所有的主热源都启运后还不能满足整个供热系统的热量需求时, 此时就要启用调峰热源来增强系统供热能力。供热系统中各个热源的供热量以及启运的顺序是由统一的管理部门来进行综合调度, 每个热源厂不能擅自调节, 而管理部门则需要通过对供热期内各个阶段的供热量进行合理地预测, 制定出各个阶段不同温度下的供热调节表, 并依据制定好的供热调节表来合理安排供热工作。但是, 在实际的供热工作中, 却常常出现单个热源厂擅自调节热源供热量的现象。在调峰热源启运初期, 常常会出现由调峰热源供热的热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室内降温的情况。在供热系统中, 主热源会出现供热故障, 使得系统的供水能力受到较大的影响。在主热源处设立补水系统时, 如果在锅炉排污过程中操作不当, 则可能会使供热系统的整个系统压力大大降低, 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主热源的换热器的汽化。
4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的优化措施
4.1 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管理水平
技术是保障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只有从根本上重视多热源环网技术, 供热系统才能安全建立起来。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才能不断进行优化从而能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可靠实用。再者,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的良好发展, 更需要高效严格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严格执行管理体系, 制定应急措施预案, 使供热系统有条不紊的运行, 最大程度上减小环网供热系统的故障率。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及高效的管理水平。
4.2 优化调峰热源启运初期的室内降温情况
在启用调峰热源时, 要在启动燃烧设备的同时启动热网的循环水泵, 而且由于炉膛的温度相对较低, 在锅炉正常燃烧后才能够使其供水的水温逐步提高至与主热源相近的水平。如果此过程控制不好, 可能会导致由调峰热源供热的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室内降温的情况, 影响系统供热的质量。应采取可靠的措施以提高供热的质量, 从而尽量减小此现象带来的影响。
4.3 主热源出现供热故障时系统的运行调节
如果供热系统中的主热源出现运行故障, 则会使整个系统的供热能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此时应当注意尽量加大调峰热源的循环水量, 同时进一步增加锅炉的燃烧强度, 此时还可以视情况确定是否启用其他闲置的热源来提高整个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此外, 要尽量降低主热源的循环水量, 使调峰热源供热的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从而降低主热源故障工况下给供热造成的影响。
4.4 避免出现调峰人员的锅炉排污问题
对于调峰热源来说, 按照相应的规定其锅炉必须进行定期的排污处理。如果只是在主热源处设立补水系统, 锅炉排污过程中操作不当, 则可能会使供热系统的整个系统压力大大降低, 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主热源的换热器的汽化。因此在进行锅炉排污的过程中, 应当尽量使得不同调峰热源的锅炉排污时间错开, 避免同一时间进行排污工作, 在进行锅炉排污前与主热源管理处进行联系, 可在主热源的补水量比较小的时候进行锅炉排污工作, 以便及时补充因排污损失的水量, 保证整个系统的供水压力不发生过大的变化。
4.5 多热源同时运行时的热网调节措施
在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中, 供热中期用热需求较大工况下调峰热源启运后, 仍应发挥基本热源的作用, 将所能提供的热量全部投入系统中, 由几个热源共同承担全系统所需要的总热量。而已经启运的调峰热源, 则在城市供热热负荷的需求无法满足时, 承担热负荷缺少的部分。
以下举例说明多热源同时运行工况下, 仅启运一个调峰热源时的热网运行调节措施。首先, 要根据供热系统的实际用热需求来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即确定需由调峰热源需提供的热量、开启不同容量的循环水泵和统筹总的生产调度部门来进行整体的调度工作。再者, 确定调峰热源锅炉启运的总台数、总循环水量和总供热量, 需根据当时的室外平均气温进行计算, 然后减去基本热源可供出的循环水量和热量, 不足部分由调峰热源补充提供。同时要对启运水泵进行选型。此时应注意启运的锅炉应按额定水量运行, 热网循环水量的要求要通过调节水泵的转速或阀门的开度来满足。而进入热网的循环水量应该与已启运的锅炉的额定水量相比较,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 则通过锅炉间的旁通管将剩余部分的水量排出。最后, 将并入环网的由调峰热源提供的供回水温度和主热源的供回水温度相比较, 若温度一致, 则可正常运行;如温度不一致, 则应调节锅炉的循环水量或调节锅炉的燃烧强度。
5 结束语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比单热源供热系统稳定可靠, 拥有着高效的供热能力和供热效率, 也更适用于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城市供热的规划和建设中, 要更加注重多热源环网供热新技术的利用, 不断从各个角度优化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 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及供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陆耀庆.供热通风设计手册[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2]赵博然, 靳婉娟, 谢涛, 王天石.供热系统采用微机控制与调节设备相结合的探讨[J].区域供热, 2008 (01) .
[3]欧阳连勤, 阳季春.住宅区供热系统存在问题的探讨[J].安徽建筑, 2007 (05) .
浅谈单管多热源供热系统的优越性 篇3
随着我国供热事业的发展,城市热网规模不断扩大,地下管线日趋复杂,布设困难,同时传统双管系统存在的失调问题难以解决,为了降低供热成本,实现经济、节能运行,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供热系统能很好的满足这些要求。
1 新型系统简介
新型单管供热系统由热源,热网,热用户3部分组成,见图1。
1.主热源;2.辅热源;3.调节阀;4.闸阀;5.加压泵;6.混水泵;7.循环泵
与传统双管系统相比,新型供热系统为单线环状敷设,热网与用户的连接方式为混水直连,热媒顺序流过各热源和用户。热源处循环泵只负责管网及热源的阻力,用户加压泵用以克服用户及其支线的阻力[1]。
用户处加压泵位置可根据主干线压力及用户承压设在供水管或回水管上,用户处混水可由跨接在用户供回水管之间的混水泵,或旁通调节阀来实现。
2 单管系统特点及优势
2.1 单管系统的热力及水力工况
单管系统的水力工况及热力工况相对独立,与传统的双管系统相比,单管系统中,用户各取所需,而且采用分布式变频,主管的流量始终不变,用户流量互不影响,故其水力工况比传统的双管要好。同时传统的双管多热源运行中存在着多个水力交汇点,其位置会随着负荷的变化不断变化,这使得双管多热源的水力工况和运行调节极为复杂[2]。单管系统中由于其水流方向始终一致,即使是多热源联网也不会出现水力交汇点,故其水力工况很好。
2.2 单管系统的灵活性
a)单管系统对于扩网适应性较强,而且扩网对管网的水力工况影响不大。热用户可以是散热器,地板采暖,也可以是空调机组等,符合当前供热末端用户多样性的特点;
b)由于单管系统中是通过提高水温而不是增大水量来提高热量的输送,故辅助热源增加不会改变系统原水力工况,随着热负荷的增长,可以通过在适当位置引入辅助热源和补充热源的方式来提高整个系统的输热量,同时由于单管多热源系统没有水利平衡点,故较传统多热源系统调节方便。
2.3 单管系统的经济和节能
2.3.1 初投资
a)单管系统没有回水管,故减少了回水干管的压力损失,动压线整体降低,管网初投资也降低,同时由于单管系统只有一根管子,在一定热源供热半径的范围内,相对于双管供热系统来说可以节省管材、管道构件以及保温材料;
b)由于现有直埋保温材料耐温性能的限制,直埋技术对供热系统热媒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在单管系统中,随着用户的消耗,管网水温不断降低,在低于一定温度时就可以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施工周期短、保温性能好等特点;
c)单管系统降低了管网的压力,可以大量采用直接连接,把传统的换热站变为混水泵站,减少了换热器和占地,大大节省了初投资。
2.3.2 节能
a)由混水泵站代替了传统的换热站,从直观上看,混水站没有换热器,相对间接供热方式可减少换热器的散热损失,所以供热热利用率更高;同时没有换热器,在检修期间相对间接供热方式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
b)传统的双管系统,存在或多或少的节流损失见图2,由于用户之间水力工况的相互影响,分布式变频泵在双管系统中实用性差,但在单管供热系统中却非常适合,用户分布式变频泵和热源循环泵的合理分工,在单管系统中避免了节流损失,实现节能运行[3]。
2.4 单管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2.4.1 用户
在单管系统中,任意用户的发生故障,不会引起其余用户水力工况的变化,以图1所示管网为例,当热用户C发生故障时,关闭用户C支管处的关断阀,此时系统水压图见图3。
图3中虚线部分为用户C水压图,当C户事故关闭时,系统总阻抗不变,主管的循环流量保持不变,水力稳定性系数等于1,虚线部分去除,其余各用户水压图保持不变。各用户节点温度变化参见表1。
由表1可知,用户事故关闭时,对其之前用户节点温度没有影响,之后用户节点温度升高,可通过改变混流比满足用户供水温度要求。
同理,在用户c与d之间新增用户e时,对主管及现有用户的阻抗影响很小,其余用户水力工况依然保持不变,各用户节点温度变化参见表2。
单位为摄氏度
由表2、3可知,在热源温度和管网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新用户时,对其之前用户温度没有影响,之后用户节点温度降散热器的平均温度降低。此时可通过适当提高主管供水温度或增加管网总流量来解决。当热源流量不变,供水温度145℃/70℃时,参见表4。
可见,与双管系统相比,单管系统无论是增减用户,对其余用户影响较小。
2.4.2 热源
单管多热源系统中,当某一热源发生事故,不能完全投入运行时,系统水力工况不会发生改变,可通过提高其余热源的供水温度和增加流量改善事故区的热力工况。同时由于扩网的需要,当供热系统并入新的热源时,由于仅仅是提高干管水温而不是增大水量来提高热量的输送,故系统的水力工况不会发生改变,供水节点温度发生改变的用户,可通过改变混流比满足其温度要求[4]。
2.4.3 管网
单管系统管网的可靠性可通过单环加连通管或管线的复线敷设来提高,参见图4
图4中(a)系统是将图1的管网采用复线设计,此时单根管径按总负荷的70﹪来选,起到了互为备用的作用。两根管所带负荷应尽量相同,中间的连通管增加了管网的可靠度。(b)系统是在图1单环系统中适当添加连通管以增加管网可靠度。
3 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集中供热系统,单管多热源系统运行工况稳定,设计灵活,便于多热源的联网与运行,能够很好适应供热系统多变、多样性的特征;新型系统中用户分布式变频泵和热源循环泵的合理分工消除了传统双管系统的节流能耗,实现了节能运行;该系统动水压线整体降低,使得直联用户增多,减少了换热站的设置数量,降低了集中供热初投资;同时单管复线敷设可大大增加管网的后备能力和可靠性,具有传统供热系统不具备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王研.单管集中供热系统及其对比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7.
[2]赵鑫,赵安平.多热源区域供热系统的环网和调节[J].区域供热,2003(4):7-10.
[3]李志平,翁杰.混水直连供热系统的节能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04,23(4):47-49.
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 篇4
1.1 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 利用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热交换站等, 向一个城市或城市中较大区域的各热用户提供热能的方式。现在普遍采用的是间接连接方式, 即:热源输出热水经一级网送往各换热站进行热交换, 然后经二级网送往各热用户。集中供热已成为我国北方冬季供暖的主要形式。
1.2 多热源联网运行
多热源联网是指2个及2个以上热源组成1个热网系统为用户供热。以物业管理一公司为例, 热源有三个, 分别为宏伟电厂热源、登峰锅炉房热源和区域调峰锅炉房热源。在采暖初期和末期室外温度较高、管网需求热量少于电厂供热量时, 宏伟电厂单独供热。当室外温度降低, 电厂热量达到上限, 则与登峰锅炉房联网, 除使用电厂热量外, 还使用部分锅炉房热量。温度继续降低, 则陆续启用调峰锅炉房。
使用多热源联网运行:
(1) 可以有效的分配和使用整个管网的热量。由主热源承担基本热负荷, 调峰热源承担调峰热负荷, 更多的设备能够在满负荷下高效运行, 极大的减少区域锅炉房的运行时间, 做到节能和降低成本。
(2) 可以提高整个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当其中某个热源出现故障, 停止或减少对外供热时, 另外的热源可以进行替代和补充, 比起单一热源, 更能保持供热运行过程的稳定。
(3) 可以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随着城市发展, 集中供热面积在不断扩大, 多热源联网有利于提高供热系统可扩展能力。
2 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
2.1 产生背景
换热站是连接热源和热用户之间的重要中间环节, 能够直接影响供热的安全与质量。过去换热站大都采用人工监控、手动调控, 工作人员工作量大, 工作效率低, 而且在出现事故隐患时难以发现, 易造成设备事故;同时, 各换热站都独立运行, 难以达到供热系统整体最佳状态, 易造成热力失衡, 影响供热效果。
如果有了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就可以把热源和换热站的运行参数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 不仅减轻了换热站工作人员的劳动, 指挥人员更可随时观察各站参数, 了解当前和历史数据, 实现全网的统一调配、协调工作, 并及时调整运行工况达到最合理的水平。远程监控更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指挥人员可以通过换热站参数变化及实时报警信息, 了解系统的异常情况, 及时下达指令, 避免事故的发生。
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 在实际生产指挥过程中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2.2 工作原理及组成
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换热站本地采集数据, 然后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利用公共通讯网络平台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由此在监控中心建立起一个热力生产信息共享平台, 这个平台上的数据由服务器发布, 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实现远程浏览。
整个远程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2.2.1 换热站的自动控制系统
换热站自控系统主要由以下3个部分组成:
(1) 各种测量仪表及传感器:用于对换热站各种运行参数如:一二级网的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进行测量并转化为可用的电信号。
(2) 执行机构:用于对循环泵及一级网供水调节阀进行调节, 主要由变频器、电动调节阀组成。
(3) PLC和嵌入式触摸屏:PLC用于对传感器读取的数据进行处理, 并实现相关自控算法、发出控制指令, 并与监控中心上位机进行通讯, 嵌入式触摸屏可以对换热站的运行参数进行就地监控与调节。
2.2.2 换热站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系统
各换热站独立工作的同时, 利用通讯系统将现场数据实时发送给监控中心, 方便供热企业进行集中管理, 并通过通讯网络接受监控中心相应的指令, 实现供热运行的动态跟踪监视及远程控制。
物业管理一公司采用的主要是ADSL通讯方式。这种通讯方式是借助换热站原有的电话线, 只需申请ADSL宽带接入服务, 安装ADSL MODEM后即可接入Internet。个别较偏远站点使用SCDMA无线通讯方式。
2.2.3 监控中心的监控及网页发布系统
物业管理一公司监控系统按功能分为实时纵览与报警、换热站管网图和流程图、历史曲线、温压棒图、控制管理几部分。
实时纵览与报警:监控系统的主界面能够显示热源和全部换热站的运行参数, 包括一级网供、回水压力, 温度;二级网分、回水缸压力, 温度;流量;热量等, 有利于各热力站的横向对比。当数据超出预先设定上下限或出现错误时, 会启动报警, 并实时记录报警情况。
换热站管网图和流程图:管网图以平面地图形式展示不同地理位置的换热站, 点击换热站的名称就可进入该换热站流程图, 流程图直观显示换热站的设备布局、详细运行参数, 还可以看到阀门开度, 泵的电流和运行状态。
历史曲线:显示温度、压力、流量等历史数据的曲线记录, 随时查询。
温压线图:采用曲线图的形式显示供回水温度、压力的数值, 采用这种方式对管线沿线压降、温降变化具有直观简洁的观察特点。
控制管理:远程控制站内阀门的开度, 从而调节一级网进站流量和二级网供水温度, 进一步对热量进行分配。
网页发布系统可以为指挥人员提供快速的实时数据查看, 详尽的历史数据查看, 准确的数据汇总, 形象的曲线分析。
网页发布监控系统分六大功能子模块:登录, 管网地图导航, 多站参数浏览, 曲线图表分析, 运行情况查询, 统计报表查询。
登录:设置用户名和密码, 分配权限。
管网地图导航:提供准确的站点信息和实时数据, 单站点详细数据查询。
多站参数浏览:提供多站点的一次完整、任意参数浏览, 实现数据动态监控。
曲线图表分析:提供耗热量、补水量分析表查询。
运行情况查询:提供各站点参数超标量的详细查询, 详尽报警信息查询。
统计报表查询:提供单站日报表查询, 月报表查询, 供热一览表实时/历史查询汇总。
3 结束语
公司引入集中供热远程监控系统后,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每日只需要2名指挥人员即可对所有的换热站进行管理, 减少了大量的人力, 并且实现了对换热站的集中调度, 分散控制;实现了高速、实时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了数据共享。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为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安全平稳供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德臣, 刘波, 孔庆君.城市集中供热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应用[J].区域供热, 2004[1]吕德臣, 刘波, 孔庆君.城市集中供热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应用[J].区域供热, 2004
[2]戴斌文, 邓宇春.集中供热网的计算机监控系统[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2004[2]戴斌文, 邓宇春.集中供热网的计算机监控系统[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