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防治

2024-08-26

棉花黄萎病防治(精选7篇)

棉花黄萎病防治 篇1

1 引言

棉花黄萎病流行性强, 发病范围广, 在我国各个产棉区均有分布。由于棉区多年连作、大面积推广抗虫棉、病菌致病力多变、环境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棉花黄萎病出现了危害加重的趋势。黄萎病已经成为了我国棉花优质、稳产、高产的瓶颈, 因此探究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加强预防, 强化检疫

一旦棉花黄萎病菌进入土壤后, 就难以根除。因此, 棉花黄萎病防治的首要环节就是加强预防, 强化检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严格施行无病田田间管理, 防治带病土壤或种子进入无病区, 特别是我国西北内陆棉区需要高度重视种子检疫工作。为此, 必须做好普查工作, 对棉区情况进行评估, 合理划分重病田、轻病田和无病田, 并且建立完善的病田档案, 打下坚实的良种繁育、品种布局、植物检疫基础。必须做好无病良种繁育工作, 建立无病供种基地。在引种、调种时, 需要根据检疫要求, 对棉种进行消毒处理。在试种、繁育、鉴定后, 才能够在无病区进行推广。

3 轮作倒茬, 改造病田

目前, 轮作倒茬是棉花黄萎病防治经常采用重要措施之一。在出现黄萎病的棉田, 特别是叶落型黄萎病的棉田和重病田, 必须开展轮作倒茬。轮作倒茬通常以水旱轮作为主, 3~5a后方可种棉花。连年植棉的田地, 在水稻调茬改种后, 棉花产量能够获得可观的提升, 通常增产约为20%。在干旱地区, 可以通过小麦、谷子、高粱、玉米和棉花轮作的方式, 进行轮作倒茬。值得一提的是, 棉花轮作倒茬应当尽量避免和蔬菜进行轮作, 特别是不能够和茄科作物进行轮作倒茬。一般情况下, 轮作1a能够有效地降低发病20%, 轮作2a能够有效地降低发病30%, 轮作3a能够有效地降低发病45%, 轮作4a能够有效地降低发病65%。出现黄萎病的棉田改种非大丽轮枝菌寄主的农作物, 尽可能得降低黄萎病菌含量水平, 从而达到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目的。

4 选用抗病品种

最经济有效地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措施, 就是选用抗病品种。特别是一些种植面积大, 而又难以开展改造的病区棉田。目前, 我国已经陆续培育成功了抗虫棉、常规棉等抗病品种, 例如, 中植棉2号、邯5158、冀228、冀杂1号、豫棉19号、中棉所17号、中棉所12号等。近些年, 一些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也陆续选育了出来, 例如, 新陆中14号、新陆早11号等。推广应用抗病品种, 起到了有效控制棉花黄萎病蔓延的作用。然而, 由于我国大面积推广抗虫棉, 黄萎病又出现了回升的趋势。目前抗棉花黄萎病的基因仍然缺少, 高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仍然较少, 特别是抗落叶型黄萎病棉花品种。此外, 作为一个复合种群的棉花黄萎病菌, 不断出现强致病力菌系, 造成病菌致病力在不同年份产生多变现象。因此, 棉花黄萎病抗病品种的选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5 加强田间管理, 健株栽培

5.1 土壤深翻

收获棉花后深翻土壤, 能够降低耕作层的棉花黄萎病菌的数量, 降低棉花发病程度, 降低发病株率。在深层土壤中, 致病菌和病株残体将会加速消解, 有利于保持土壤的健康。相关研究指出, 深翻土壤20cm, 能够有效降低22.5%左右的植株发病率, 减轻15%左右的植株发病程度, 能够取得较好的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

5.2 平衡施肥

棉田施肥可以采用N、P、K, 其比例为1:0.5:1.2, 或是1:0.7:1。这样的施肥比例能够推病害进行有效地控制, 增加棉花产量。相关试验表明, 增施钾肥与有机肥, 能够有效降低17%左右的棉花黄萎病病株率。通常在N、P、微肥足量施用的基础上, 每公顷施钾肥225kg, 或有机肥3.0×104kg较为合理。为了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促进植株根系生长, 施肥方法可以采用上喷下灌。在棉花生育前期, 施用氨基酸微量肥800倍、活性腐植酸液肥800倍、高盛一喷绿500倍等灌根或喷施, 以壮苗促根。在棉花生育中期, 可以喷施靓丰素750g/hm2, 斯德考普叶面微肥375 g/hm2。在棉花生育后期, 可以喷施0.3%磷酸二氢钾、0.1%硼酸、活性腐植酸液肥800倍。

5.3 合理整枝

合理整枝能够改善棉花的营养情况和棉田的小气候, 从而防治棉花黄萎病。在7月上旬, 将1~2果枝上的5个早蕾摘除, 能够显著减轻棉花黄萎病, 降低1.6%~15%的病情指数。在8月中下旬, 将植株中上部的无效花蕾和下部的无效果植剪除, 能够改善棉田的透光、通风条件, 降低黄萎病的发生概率。

5.4 合理施用缩节安

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初期, 合理施用缩节安喷施植株叶面, 能够有效缓解棉花黄萎病的症状, 防治黄萎病进一步蔓延。在7月上旬, 喷施1~2次缩节安, 能够降低44.7%左右的发病程度, 增加棉花产量。在缩节安喷施后, 植株的激素代谢水平会产生变化, 提高了抑制病菌物质的含量, 诱导了植株的抗病性。缩节安能够提高感病植株的无机离子的运输量, 从而提高植株的黄萎病菌抵抗能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 棉花黄萎病会严重降低棉花产量, 造成棉花种植经济损失。目前, 防治棉花黄萎病应当坚持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通过采取强化检疫、轮作倒茬等综合性措施防治黄萎病。在种植实践中, 需要做好土壤深翻、平衡施肥、合理整枝、合理施用缩节安等工作, 以改善植株生长环境, 及时控制黄萎病, 从而确保棉花产量。

摘要:黄萎病威胁着棉花生产, 黄萎病防治一直是棉花种植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 棉花黄萎病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预防, 强化检疫;轮作倒茬, 改造病田;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健株栽培等。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防治

参考文献

[1]齐东梅, 梁启美, 惠明, 等.棉花枯萎、黄萎病结抗芽孢杆菌的抗菌蛋白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 2005, 32 (4) :42-46.

[2]卢镇岳, 扬新芳, 冯永军.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分类、定殖与应用[J].生命科学, 2006, 18 (1) :90-94.

[3]宋晓研, 陈秀兰, 孙彩云, 等.棉花黄萎病病菌拮抗木霉的筛选及其抑菌机制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05, 40 (6) :98-102.

棉花黄萎病防治 篇2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枯草芽孢杆菌;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6—0058—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6.06.012

0引言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但近年来,黄萎病的发生在我国各大植棉区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制约着棉花的高产稳产。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维管束病害,具有分布广、寄主范围宽、传播途径多、植物体外存活时间长和危害重等特点。目前,棉花黄萎病的防治主要是依靠抗病品种、喷施化学药剂等,但是防病效果不够理想。因此,生产上迫切需求能够有效控制棉花黄萎病的新技术、新手段。

据研究,植物内生细菌由于本身存在于植株体内,容易占据有利的生态位,经受住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能够在植株体内定殖,产生抗菌物质,并具有诱导抗性,对于防治黄萎病这类土传维管束病害具有独特优势。枯草芽孢杆菌Jaased1不仅能够产生丰富的抗菌物质,有效地抑制真菌、细菌、病毒和病原体等,而且它又能产生激素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对棉花黄萎病菌和枯萎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和概况

供试棉花品种为冈杂棉0623,Jaased1菌剂药剂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试验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在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棉花黄萎病试验田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播种方式为营养钵小拱棚育苗,打穴定株,小苗移栽。试验按菌剂拌营养钵土、移栽前2天泼浇苗床和移栽后15天灌根的不同分设3个处理。处理1为空白对照(cK),不用菌剂拌土,移栽前2天用清水泼浇苗床,移栽后15天用清水灌根;处理2为育苗时用菌剂拌土,制备营养钵,移栽前2天用菌剂稀释5倍泼浇苗床,移栽后15天用清水灌根;处理3为育苗时用菌剂拌土,制备营养钵,移栽前2天用菌剂稀释5倍泼浇苗床,移栽后15天用菌剂稀释50倍灌根。Jaased1菌剂拌营养钵土的比例为2%,移栽前2天泼浇苗床的溶液量为5L/m2,移栽后15天灌根的用量为50 mL/株。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试验区行长10.0 m,平均行距1.0 m,4行区,株距0.385 m,小区面积40m2,密度为25995株/hm2。施用内生细菌菌剂前后3天均不施用其它杀菌药剂,田间管理按一般棉田常规管理。

1.2黄萎病病情的调查

于8月底在棉花黄萎病的发病高峰期调查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与防治效果。棉花黄萎病病情分级标准参考孙亚伟,等分为以下4个级别:0级为棉株健康,无病叶,生长正常;1级为棉株发病叶片在四分之一以下,变黄萎蔫;2级为棉株发病叶片占四分之一以上,二分之一以下,变黄萎蔫;3级为棉株发病叶片占二分之一以上,四分之三以下,变黄萎蔫;4级为棉株发病叶片在四分之三以上,或叶片全部脱落,棉株枯死。病情指数与防治效果按以下公式计算。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应的病级值)/(调查总株数×4)×100

防治效果(%)=(CK1-pt1)/CKl×100

其中:CK1表示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pt1表示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

1.3产量性状调查

在9月17日对每个处理选取中间20株棉花,调查棉花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等性状,分析各处理对棉花结铃性的影響;棉花收获期对铃重、衣分等进行考种,同时对各小区进行实收计产。试验数据使用DPS软件和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Jaasedl菌剂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14年的平均病情指数是处理1(CK)>处理2>处理3,处理2的防治效果为26.9%,处理3的防治效果为41.8%,处理间差异比较明显;2015年的平均病情指数也是处理1(CK)>处理2>处理3,处理2的防治效果为27.1%,处理3的防治效果为44.6%,处理问差异也比较明显。以上表明,Jaased1菌剂对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显著,且移栽后再菌剂灌根处理效果更明显。

2.2 Jaased1菌剂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通过表2可以看出,利用Jaased1菌剂防治棉花黄萎病处理,均对棉花的农艺性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株高方面,两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比较明显,其中,2014年处理2的平均株高比CK高4.7%,处理3的平均株高比CK高7.1%,2015年处理2的平均株高比CK高4.4%,处理3的平均株高比CK高7.0%。在单株果枝数方面,两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同样比较明显,其中,2014年处理2的平均单株果枝数比CK多1.9个/株,处理3的平均单株果枝数比CK多3.0个/株,2015年处理2的平均单株果枝数比CK多1.4个/株,处理3的平均单株果枝数比CK多2.6个/株。在单株结铃数方面,两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同样比较明显,其中,2014年处理2的平均单株结铃数比CK高3.8%,处理3的平均单株结铃数比CK高7.4%,2015年处理2的平均单株结铃数比CK高2.6%,处理3的平均单株结铃数比CK高5.8%。在铃重和衣分方面,均是处理3>处理2>处理1(cK),但是相互问差异比较小。

2.3 Jaasedl菌剂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利用Jaasedl菌剂防治棉花黄萎病处理,对棉花的产量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籽棉产量方面,2014年处理2比CK增产121.67 kg/hm2,增产率为4.0%,处理3比CK增产275.50 kg/hm2,增产率为9.2%;2015年处理2比CK增产203.50 kg/hm2,增产率为4.9%,处理3比CK增产425.67 kg/hm2,增产率为10.3%;处理2和处理3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皮棉产量方面,2014年处理2比CK增产77.21 kg/hm2,增产率为6.3%,处理3比CK增产149.62 kg/hm2,增产率为12.1%;2015年处理2比CK增产110.10 kg/hm2,增产率为6.9%,处理3比CK增产217.87 kg/hm2,增产率为13.1%;处理2和处理3与对照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在霜前花率方面,2014年和2015年两药剂处理均低于对照。

3结论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新型内生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Jaased1菌剂育苗拌土及在苗期对棉花进行灌根处理,对预防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促进棉花的生长,提高棉花的产量。

世界难题棉花黄萎病被攻克 篇3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棉花抗黄萎病中植棉系列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课题, 攻克了世界性难题, 被由朱玉贤院士、喻树迅院士等棉花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定为, 该课题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人工高压复合动态病圃抗黄萎病鉴定、检测技术和棉花抗黄萎病新品种选育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

据中国农科院加工所所长、课题主持人戴小枫介绍, 棉花黄萎病是制约棉花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病原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 并不断累积危害, 而且变异频繁, 使用化学药物、耕作、栽培等手段均无效, 常年导致棉花产量损失10%~15%, 被称为棉花的“癌症”。

据介绍, 课题组历经26年, 矢志不移, 潜心研究, 明确了我国现有抗 (耐) 品种 (系) 对黄萎病抗性存在的真实性, 证明了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为多个主效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遗传模式, 突破了以往田间抗黄萎病鉴定结果不准确、稳定性和重现性差以及缺乏可有效利用的抗原等关键技术, 筛选出了棉花抗黄萎病紧密连锁的标记, 建立了分子标记快速鉴定技术, 创建了人工高压复合动态病圃筛选与分子标记辅助聚合抗病育种技术体系, 创制出了我国第一个高抗黄萎病的棉花新种质中植372, 并以中植372为骨干亲本, 培育出了新种质、新材料、新品系128个。

棉花黄萎病防治 篇4

关键词:安徽;棉花;黄萎病菌;培养性状;致病性测定

中图分类号:S435.621.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5)01-0018-05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5.01.004

0 引言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植物维管束萎蔫病害,危害严重,防治困难。作者通过对安徽省淮北棉区、江淮棉区及长江沿江棉区调查发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基地、东至大渡口、宿松县和灵璧县等地棉花黄萎病重病田发病率高达100%,局部棉田由于黄萎病危害猖獗而绝收。棉花黄萎病已成为安徽省棉花生产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之一。引起棉花黄萎病的大丽轮技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群体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生态环境的不同和病菌本身的变异,常引起黄萎病菌产生生理分化,导致出现新的致病力类型[1-5]。美国Schanrhorst,等[6]根据大丽轮枝菌在4个鉴别寄主上的症状反应类型,将世界各地的大丽轮枝菌,划分为4个致病力类群。宋晓轩,等[7]将河南安阳菌系划分为3种培养类型。目前,安徽省棉区黄萎病菌出现强致病力类型,但对安徽省不同区域来源的棉花黄萎病菌株的致病力类型及其致病力变异情况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此,作者于2009~2010年从安徽省三大棉区分离黄萎病菌株,研究其培养特性和致病性分化情况,以期为棉花抗病(耐病)品种在安徽省的合理布局和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株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对照菌株V151由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提供,其它供试菌株于2009~2010年先后从安徽省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秸秆中分离获得(详见表1)。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接入查氏培养液23℃振荡培养7d,用滤纸过滤获得孢子,采用稀释平板法对菌株进行单孢分离,将单孢分离物于PDA斜面培养并置4℃冰箱保存。

1.2 菌落培养性状

将斜面菌种菌株平板活化后,随后接入PDA平板培养14 d,用直径为0.5 cm的打孔器取菌碟置于PDA平板中心,每皿1块,接3皿,在23℃恒温条件下培养15 d后测量菌落直径,观察菌落颜色、质地和形态。参照宋晓轩,等[7]的方法,将棉花黄萎病菌分为菌核型、菌丝型和中间型3种培养类型。

1.3 黄萎病菌对感病品种的致病程度测定

采用苗期盆栽土壤接菌法进行致病程度测定,供试棉花品种为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将培养好的黄萎病菌棉籽培养物和无菌土混匀(重量比1︰19),将脱绒催芽后的棉种播在装有病土的纸杯(高110 mm,直径80 mm,用报纸卷制而成)中,每杯播8粒种子,每个菌株接种12杯。置人工气候室相对湿度85%条件下培养,在棉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病情调查。参照石磊岩,等[2]温室棉花苗期5级制进行病情分级,计算病情指数。根据平均病情指数将病株致病程度划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即强为平均病指35.1~100、中为平均病指20.1~35.0,弱为平均病指0.1~2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棉区来源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性状比较

根据培养性状的不同,将采自安徽各地的30个棉花黄萎病菌分成3种类型,其中24个为菌核型,占参试菌株的80.0%;有5个为中间型,占参试菌株的16.7%;1个为菌丝型,占参试菌株的3.3%(表2)。

2.2黄萎病菌对感病品种的致病程度测定结果

采用盆栽土壤接菌接种法测定不同菌株的致病程度,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安徽省不同棉区来源的30个菌株致病程度有一定差异。具有强致病性的菌株有7株,占23.3%,这些菌株侵染后均表现为发病早、侵染快,致病性强,棉花植株叶片大量脱落,死苗率高。具有中等致病性的菌株有14株,占46.7%,表现为致病性居中,虽发病率较高,但落叶、死苗较少。致病性弱的菌株有9株,占30%,侵染后表现为发病迟缓,侵染慢,致病力弱,一般不造成落叶和形成死苗。

不同地区的菌株存在着致病程度的差异。如东至大渡口分离的VDZDK-1、VDZDK-2两个菌株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3.14和47.26,均为强致病性菌株;固镇分离的VGZ-1、VGZ-2两个菌株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4.16和32.57,均为中等致病性的菌株;芜湖无为分离到的VWW-1、VWW-2和VWW-3三个菌株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6.23、17.98和16.32,均为弱致病性菌株。

研究还发现,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存在着致病程度差异。其中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基地分离到的4个菌株,VAQ-1和VAQ-3病情指数高达56.24、65.32,属于致病性强菌株;而VAQ-2、VAQ-4病情指数分别为31.56、24.62,属于中等致病性菌株。

3 讨论

通过安徽省不同棉区黄萎病菌对感病品种的致病程度测定,结果表明,各地黄萎病菌株致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且大多数黄萎病菌以强致病性和中等致病性菌株为主,共占70.0%。1983年陆家云,等[8]首次报道江苏有落叶型黄萎病菌株存在后,山东、河北、山西和河南安阳相继发现落叶型黄萎病菌株[9-13]。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基地、东至大渡口镇、灵璧县等3个地点有落叶型的强致病性菌株存在,在这些地区应加强对该病原菌的监测和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安徽省不同棉区黄萎病菌菌核型的菌株占多数。不同棉区分离到的黄萎病菌微菌核的形态和菌落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致病性也有明显不同。

nlc202309031125

本试验仅对安徽省三大棉区的12个产棉市(县)的棉田黄萎病菌进行了研究,采集点覆盖面不广,同一地区取样也偏少。因此,尚需对安徽省各棉区棉花黄萎病菌进一步研究,全面摸清安徽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类型、分布和变异情况,为棉花抗(耐)病品种在安徽的布局和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石磊岩.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1996, 8(6):292-294.

[2] 石磊岩,王波,文学.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类型分化及培养特性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3,20(3):247-252.

[3] Morton A,Tabrett A M.Sub-repeat sequences in the ribosomal intergenci regions of Veticillium albo-atrum and V.dahliae[J].Mycol Res,1995, 99(3):257-266.

[4] 朱有勇.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类型及其分子指纹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1988,31(3):56-61.

[5] 田新莉,李晖,赵宗胜,等.新疆棉花黄萎病菌不同致病类型的RAPD指纹分析[J].棉花学报,2001,l3(6):346-350.

[6] 张绪振,张树琴,陈吉棣,等.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1981,11(3):13-18.

[7] 宋晓轩,朱荷琴,郭金城.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安阳菌株致病力分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7, 30(1):13-l8.

[8]陆家云,佘长夫,鞠理红,等.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分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3,4(1):36-43.

[9]吴献忠,李风玲,郑长英,等.山东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J].植物保护,1995,21(6):2-5.

[10]马峙英,王省芬,张桂寅,等.河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的研究[J].棉花学报,1997,9(1):15-20.

[11]杨新美.植物生态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0:152-156.

[12]吉贞芳,许爱玲,张爱莲,等.落叶型黄萎病在山西的发生及其防治[J].中国棉花,2002,29(11):37-38.

[13]朱荷琴,宋晓轩,孙君灵,等.棉花黄萎病菌安阳菌株致病类型变异研究[J].棉花学报,1999,11(6):312-317.

收稿日期:2014-11-18

基金项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青年创新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於春(1982-),男,安徽怀宁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程福如(1962-),男,安徽桐城人,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工作。

棉花枯黄萎病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 篇5

1 枯、黄萎病的发病症状

剖开棉花茎秆可看到木质部导管变黑褐色, 这是识别枯萎病的一种简易方法。在潮湿的条件下, 枯死的病株茎秆表面能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

棉花黄萎病症状一般到现蕾后才出现, 在花铃期大量发病。常见的症状是:病株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生, 逐渐向上发展, 病叶边缘稍向上卷曲, 叶脉间出现淡黄色不规则斑块, 俗称“西瓜皮状”或“鸡爪状”, 甚至整个叶片变枯焦, 脱落成光秆。潮湿时病叶上可以长出白色霉层, 剖开茎秆, 可见木质部导管变褐色, 但较枯萎病株色浅。

2 发病规律

棉花枯、黄萎病均能在棉籽、病株残体和土壤中越冬, 新病区通过调运带病棉种传播蔓延, 老病区以土壤传播为主, 土壤、粪便、粪肥、种子上携带病菌主要在棉花幼苗期从根系侵入, 以后进入导管, 在导管内部繁殖和向上扩展, 导管受害阻碍水分的运输, 使棉花表现出各种症状。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发展首先与温度关系密切。枯萎病土壤温度20℃左右时开始发病, 20℃~30℃最适宜, 30℃以上时病情停止发展。黄萎病最适宜温度25~28℃, 低于25℃或高于30℃发展缓慢, 35℃以上有症状隐退现象, 因此苗期黄萎病一般很少发生, 现蕾期开始发病, 花铃期是发病盛期, 吐絮期逐渐停止发展;其次是老棉区连作棉田菌源充足, 田间适宜, 枯、黄萎病发生相对严重。

3 防控措施

3.1 养护根系

棉花枯、黄萎病是以土传为主的顽固性病害, 土壤中有病菌从棉苗根部侵入, 到达根、茎部, 病菌破坏植株的疏导组织, 造成植株萎蔫、黄叶、枯死。所以枯、黄萎病的防控先要保根。

7月上旬挑地膜, 使根系下扎, 并利于中耕, 以增强棉花抗病能力;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发根。可用爱多收6000倍液在苗期喷, 10 d一次, 连防3次。重病田灌根, 用杀菌剂配爱多收6000倍液。

3.2 系统控制

棉花枯、黄萎病是系统性病害, 从苗期开始发病, 根茎叶都会被侵染。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植株自身、天气、环境的人为调控来达到系统控制的目的。例如, 伏天如果高温干旱时, “下毛毛雨”, 就是每天下午4时后亩喷水50~75 kg加硼、锌、铜、磷酸二氢钾或尿素等叶面肥, 且5 d喷一次2%白糖水;而伏天阴天时, 喷2%红糖水+微肥3~4次, 5~7 d一次, 对防病害和防蕾铃脱落效果很好。

环境调控与天气很有关系, 特别是采用浇一小水方法, 再喷“RC-复活剂“2~3次, 间隔7~10 d, 确保植株恢复正常, 增强棉花抗病性。

植株自身调控主要是培育壮苗, 防止早衰, 预防红叶茎枯病。红叶茎枯病的预防是在花铃期根外追施2~3次肥, 亩施氯化钾10~15 g;蕾期亩用磷酸二氢钾150 g+硼砂100 g, 对水50 L, 叶面喷。防止早衰加入60倍液的尿素。

3.3 药剂防治

在枯黄萎病发生前, 积极开展喷药预防, 即“一早二喷三灌根“。一早是发病前预防, 未发病田补钾肥, 施腐殖酸肥, 黄腐酸有机肥液叶面喷600~800倍。喷绿风96、磷酸二氢钾, 7 d一次。二喷是在6月10~15日和7月20日前后用14%枯黄基素喷雾防治, 间隔5~7 d, 连喷2~3遍。三灌根是部分显出病症的植株在喷药的基础上用药灌根。雨后立即用药, 亩用棉枯净30 g对水45 kg, 间隔5 d, 连续用药2~3次。

3.4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在重病区可采取玉米、小麦、谷子与棉花轮作3~4年对减轻病害有明显作用;发现病株要立即带出田外烧毁, 并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 铲除病点。■

摘要:本文就棉花枯、黄萎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合论述。

棉花黄萎病防治 篇6

一、棉花枯黄萎病症状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统称, 它是棉花生产上两种土传毁灭性病害, 俗称棉花上的癌症。棉花枯萎病俗名乌心瘟、半边黄、蹲死苗;黄萎病俗名白杆溜、金边黄。它们的共同特点为:叶部先在叶缘和主脉间呈黄绿色渐变黄色, 最后变黄褐色干枯, 全株凋萎。但由于病原不同两者症状有所不同。

1.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 病茎木质部颜色为深褐色或黑褐色条纹, 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粉红色霉状物。苗期开始发生, 蕾盛期至初花期进入发病盛期。枯萎病症有5种:黄色网纹型、枯萎青枯型、植株黄化型、株型皱缩型和半边黄化型。

2. 棉花黄萎病

一般蕾期开始发生, 花期至花铃期进入发病盛期。发病初期, 叶片从边缘褪绿变黄, 呈黄褐色, 然后向内发展变成黄褐色斑, 同时叶部出现黄色小斑, 然后变成褐色斑块, 多个斑块连接成黄褐色大片干枯, 叶片脱落, 有的症状呈掌状形。发病后木质部产生黄褐色条纹, 夏季暴雨后出现急性萎蔫症状, 棉株突然萎蔫下垂, 叶片大量脱落, 可造成严重减产。由于黄萎病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 其症状表现也不同, 具体症状表现有3种:落叶型、枯斑型和黄斑型。

二、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原因分析

1. 棉花的连茬种植

据2009年调查不同棉田44块, 其中连茬2~4年12块, 占调查块数的27.3%;连茬5~9年16块, 占调查块数的36.4%;连茬10年以上16块, 占调查块数的36.4%;连茬5年以上地块率为72.8%。棉花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 连作年限短发病轻。如, 北景乡一个村同块地连茬2年病株率为22%, 连茬5年病株率54%。

2. 种子带菌

带病种子、冷榨棉籽及棉籽壳、棉籽饼是病原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来源, 棉籽壳是病原菌在土壤内继续繁殖的基础, 土壤中病菌的存活与积累主要是病棉籽壳和病残体上的病菌在土壤内繁殖的结果。

3. 气候条件

棉花枯萎病在气温20℃左右时开始发病, 当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 持续一周即可形成发病盛期。当温度低于17℃或高于30℃时, 不利于病害发生。气温达到33℃时病苗出现隐症现象, 高于35℃停止发病。

黄萎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5℃~28℃, 低于22℃或高于30℃时发病缓慢, 超过31℃会出现隐症现象。一般6月—8月, 月降雨100 mm以上, 雨日10 d以上, 相对湿度80%以上时发病严重;相对湿度高于95%或低于35%不利于病害发生。

4. 病残体积累

病残体与健株根系接触可引起枯黄萎病的发生, 病根茬、残枝落叶、烂铃等病残体遗留田间可直接传病, 特别是近年强调秸秆还田, 更有利于土壤中积存病菌, 加重枯黄萎病发生与蔓延。同时用病残体沤肥, 带病种子壳、棉籽饼未经处理喂牲口, 病原菌不能死亡, 可扩大病原菌的传播。试验证明, 病残体沤肥施入田内病菌成活率为92.8%, 带病棉籽壳喂牲口后粪便施入田内, 病菌仍有12.8%的成活率。

5. 棉田地势

一般低洼下湿地块枯黄萎病发病早且重。低洼地势有利于雨水集中, 田间相对湿度大, 有利于病菌在土壤内繁殖侵染, 导致枯黄萎病发生严重。

6. 防治措施不力

田间播种时不浸种、不拌种, 田间防治时间不当、方法不妥、药剂不对路、防效差, 造成病菌继续传播侵染。

三、综合防治措施

1. 选种抗病品种

目前对棉花枯黄萎病抗性较好、产量较高的品种有中棉2号、冀丰106、958、中棉所41、新棉1号、河北616、冀丰668、冀丰197及抗枯萎病较好的河南791。河南791是一个高抗枯耐黄的品种, 因此枯萎病严重发生的地块可以选种河南791。

2. 搞好种子处理

(1) 晒种播前5~7 d晒种3~5 d, 可加快种子发芽速度, 减少病菌。

(2) 播前温汤浸种用恶霉灵25 g放入55℃~60℃的5 kg水中, 搅拌均匀后把4~5 kg种子倒入溶液中, 浸种8~12 h, 每隔1~2 h搅拌1次, 捞出晾干后进行播种。

3. 实行轮作倒茬

有条件地区可实行小麦、玉米、棉花两年三熟, 也可以采用种植小麦三年, 玉米两年, 然后种植棉花的办法, 断绝病原寄主, 减少病原侵入, 同时调节营养促使棉苗生长健壮, 增强抗病力, 减少病害发生。

4.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可以丰富土壤的有机质, 增加土壤团粒结构, 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增强土壤透气性, 促进根系发育, 扩大吸肥范围, 促进作物稳健生长, 增强棉苗抗病力。一般棉田施农家肥1 500~2 000kg/0.067 hm2或施腐植酸钾或腐植酸铵有机肥50~80 kg/0.067 hm2。

5. 精细整地

尽量避免在低洼下湿地块种植, 及时清除田间枯黄萎病植株残体, 集中烧毁;棉籽壳和棉籽饼不能喂牲口, 不能进行棉柴还田, 减少传病途径。

6. 化学喷雾防治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篇7

1 茄子黄萎病的症状识别

黄萎病多在门茄采收期发现症状, 具资料介绍在显现症状前25~30天, 其病菌就已侵染了植株根部。叶片一般自下向上发病或植株一侧叶片先发病。而在一片叶上, 叶柄近处叶脉间或叶缘先发病变黄, 然后才半个叶片乃至全叶发黄, 当叶片半片叶或1/3片叶发病变黄时, 往往扭曲不平展。叶片发病初期, 绿茄叶上镶嵌的淡黄色斑若隐若现, 边际不清。发病初期常有植株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的现象。后期病叶上1/3或1/2呈白色斑, 并逐渐由白变褐, 叶边缘向上卷曲, 病叶整日处于萎蔫状态, 最后病叶脱落只留一个侧枝或单株光干无叶。病株株体矮于健株, 果实小而硬, 经解剖茎、枝、叶柄的维管束呈褐色。

2 茄子黄萎病的发生规律

带菌土壤是病菌的主要来源。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 拟菌核甚至可存活14年。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侵入, 也可从幼根的表皮及根毛侵入。以田间带菌土壤借刮风、流水及人、畜、农具和农事操作等传播。

2.1 气候条件

温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一般气温20~25℃, 潮湿多雨条件下发病重。久旱后大量浇水使地温下降, 亦可使发病早而重。

2.2 栽培条件

地势低洼、土质黏重、盐碱地、多年连作、定植伤根、栽植过稀、冷水浇灌等, 均可加重黄萎病发生。施未腐熟带菌肥料, 或缺肥、偏施氮肥可导致病害流行。

3 防治方法

3.1 因地制宜选用耐黄萎病品种

一般早熟、耐低温的品种抗黄萎病能力强, 如辽茄1号、3号、4号, 丰研1号, 济南早小长茄, 长茄1号, 齐茄1号、2号、3号, 龙杂茄2号, 熊岳紫长茄, 沈茄2号等。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

3.2 实行轮作

有条件地区种植茄子应选择排灌方便的砂壤土地段, 深翻平整。对于发生过黄萎病的地块, 要与非茄科作物实行4~5年轮作, 以选葱、蒜类为宜。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可在夏季种植一茬水稻, 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3 适时定植

要在当地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定植, 定植时和定植后避免浇冷水, 并注意提高地温。

3.4 加强栽培管理

多施腐熟的有机肥, 增施磷、钾肥或尿素, 合理灌水, 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提高植株抗病性。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也可用嫁接育苗的方法防病, 即用野生水茄、红茄作砧木, 栽培茄作接穗, 防治效果明显。

3.5 巧灌水肥

在北方6月份茄子生长前期, 地温偏低, 要选择晴暖天气浇水, 防止阴冷天浇水使地温低于15℃引起黄萎病暴发。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季节, 要小水勤浇, 使土壤不干不裂, 减少伤根, 控制发病。门茄坐果后, 追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宝等或茄科类专用叶面肥 (沃丰素) 2~3次, 或每次667平方米追氮肥10~15公斤, 使植株健壮, 增强抗病力。

3.6 药剂防治

【棉花黄萎病防治】推荐阅读:

棉花药害原因防治09-04

兵团棉花07-21

棉花秸秆06-03

棉花期货08-21

棉花生产08-26

棉花种子09-02

中国棉花09-15

棉花栽培10-08

新疆棉花10-26

棉花05-28

上一篇:食管癌狭窄下一篇:神奇的阴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