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引导骨再生

2024-07-02

种植引导骨再生(通用7篇)

种植引导骨再生 篇1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牙种植逐渐成为目前牙列缺失(损)修复中的常用手段,并取得较高的成功率。然而,在临床中,由于缺牙后的骨改建吸收,牙外伤缺失牙导致的骨组织缺损及常见的一些由于长时间缺牙或牙周疾病造成的牙槽嵴过低、过窄或局部有凹陷的病例,患者现存骨量不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侧方穿孔等问题,最终导致种植失败,这个问题也成为阻碍种植技术发展的一道鸿沟。引导骨再生膜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在骨缺损处覆盖一层高分子的生物膜作为屏障,在骨面封闭骨缺损区提供成骨空间,从而确保骨缺损区骨的修复[1],提高牙槽骨骨量。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高分子生物膜主要分为可吸收膜和不可吸收膜两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选择。口腔修复膜材料的不同,对种植的成功率、修复的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2]。近年来,本院口腔科在口腔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临床效果良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口腔科共收治单颗牙缺失的种植术区骨缺损患者82例,其中男性37例(45.3%)、女性45例(54.7%);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7.5岁。观察组患者50例,牙齿缺失情况为:前牙19颗(38.6%),前磨牙10颗(20.0%),磨牙21颗(41.4%);对照组患者32例,牙齿缺失情况为:前牙14颗(43.7%),前磨牙6颗(18.8%),磨牙12颗(37.5%)。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肝、肾及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排除近期急慢性感染患者。本研究已由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两组患者的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使用的常规材料(Bio-Oss小牛骨粉和法国安多健骨水平种植体)、仪器(10分度游标卡尺)以及基本手术步骤均一致,按照常规的手术方法,将Bio-Oss小牛骨粉用生理盐水浸湿,然后将骨粉置于种植体侧骨的缺损区域。根据患者的牙骨缺损创面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牙齿缺失情况,剪取对应大小的口腔修复膜放在植骨区域进行引导骨再生。观察组患者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对照组患者采用Bio-Guide胶原膜(猪源,盖世制药,瑞士),要求剪取的口腔修复膜大小要能在放置好后覆盖边缘处2.0~3.0 cm[1],软组织瓣充分松弛之后,采用4-0丝线进行间断缝合,关闭创口。

1.3观察指标采用10分度游标卡尺分别对两组患者1周植骨厚度、骨厚度等指标进行精准测量,并比较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种植成功率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牙齿缺失情况等方面无差异(P>0.05)。

2.2骨量的比较对比两组患者1周骨厚度和植骨厚度两项指标发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疗效评价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分别为94.8%和86.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和7.47%,其中,观察组出现面部肿胀1例,对照组伤口裂开1例,面部肿胀3例,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异(P<0.05)。

3讨论

GBR技术是一种针对骨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组织细胞间迁移速度的差异,即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迁移速度较快,成骨细胞迁移速度较慢,将屏障膜置于骨缺损处,创造一个相对封闭、利于骨组织生长的环境。口腔屏障膜在软组织和骨缺损之间建立了一个机械性的生物屏障,阻止迁移速度较快的牙龈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允许有潜在生长能力、迁移速度较慢的成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同时保护血凝块,减缓覆盖组织的压力,在屏蔽膜下和种植体表面形成骨组织生长的空间,实现缺损区的骨组织修复性再生。屏障膜在引导骨再生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技术也被称为膜引导技术或膜引导骨再生技术[3]。Llambés等[4]应用GBR技术后发现,运用该技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在Ⅰ期和Ⅱ期种植手术间隔的4~6个月中可获得平均3 mm的骨量,在新生骨区域可观察到骨小梁结构。

海奥口腔修复膜是一种可吸收性胶原膜,降解时间长,且降解产物无细胞毒性。因其具有良好的细胞隔离功能和稳定血凝块的性能,能够与软组织紧密接触,有效维持生长空间,与骨组织接触区的孔隙可将血液引入植骨区,使新生骨组织贴合在生物膜上,进而使新生骨与自体骨紧密结合,同时还能够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5]。本研究通过对比海奥口腔修复膜和Bio-Guide胶原膜促进缺损区再植成骨的情况发现,观察组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GBR术后1周,观察组的骨厚度和植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在进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的过程中,选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再生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种植术区存在的骨缺损患者82例,均为单颗牙缺失,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和Bio-Guide胶原膜行引导性骨再生技术修复骨缺损;骨移植物均为Bio-Oss小牛骨粉。术后1周进行临床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骨增量,种植成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为94.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1%(P<0.05)。观察组1周的骨厚度和植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低于对照组的7.47%(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效果良好,种植成功率高,能够有效地引导骨再生,重建牙槽骨外形,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种植,骨缺损,引导骨再生,口腔修复膜

参考文献

[1]林俊生,钟真珍,蒋昊,等.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6):20-21.

[2]王杏松.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172-173.

[3]谢苗苗,赵保东,王维英,等.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6):2911-2915.

[4]Llambés F,Silvestre FJ,Caffesse R.Vertical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with bioabsorbable barriers[J].J Periodontol,2007,78(10):2036-2042.

[5]李铁军.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J].河北医学,2012,18(9):1223-1224.

种植引导骨再生 篇2

关键词:牙种植,引导骨再生,口腔修复膜,钛膜,临床效果

牙齿缺失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不仅影响患者美观, 长时间的缺失还会导致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牙种植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牙缺失的方法, 但是成功率受骨组织的影响较大, 引导骨再生 (GBR) 技术是针对骨组织的引导再生技术, 将其应用于牙种植中有利于骨缺损部位的修复和再生, 提高其成功率[1]。屏蔽膜材料是GBR技术中的主要材料, 其性能是决定GBR技术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 临床可用的屏障膜品种很多, 其中钛膜的使用最为广泛。但是有文献报道, 其易皱折、暴露和需二次取出, 增加了患者痛苦。近年来, 随着对膜材料研究的不断发展, 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海奥口腔修复膜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黏膜缺损的修复、腮腺切除术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 但是其在GBR技术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文以在牙种植中行GBR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口腔修复膜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为临床上其应用积累经验,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53) 和观察组 (n=54) 。入选标准: (1) 年龄在18~75岁; (2) 单颗牙缺失需要行种植修复; (3) 需应用GBR技术进行骨增量的患者。排除标准: (1) 严重肝病、肿瘤患者; (2) 在1周内有感染的患者; (3) 哺乳期、孕期的妇女; (4) 特异过敏体质, 尤其是对胶原敏感者。对照组53例患者中男性29例, 女性24例;平均年龄 (45.1±17.3) 岁。观察组54例患者中男性31例, 女性23例;平均年龄 (46.3±16.9) 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钛膜作为修复膜进行引导骨再生;观察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引导骨再生。具体操作:两组患者调整椅位至合适位置, 种上颌牙时, 上颌与地面约成45°, 种下颌牙时, 下颌与地面约成30°。采用1%双氧水和2.5%的碘伏溶液进行口腔及颌面部常规消毒。采用无痛注射仪对拟种植区行局部浸润麻醉。采用圆刀片依次切开黏膜、粘骨膜达骨面, 用骨膜剥离器翻开黏膜骨瓣, 完整显露牙槽骨。按照3Ⅰ种植操作要求在拟种植区域逐级备洞, 植入种植体。将骨粉用生理盐水浸湿后放在骨缺损区后, 对照组根据创面形状和大小采用规格适宜钛膜, 观察组采用C型 (1.0 mm) 海奥口腔修复膜放于植骨区域。术后口服头孢类及甲硝唑类药物抗炎治疗5 d, 同时含漱医用漱口水1周。

1.3 观测指标和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种植成功率, 成功评价标准:种植体稳定性良好, 在缺损区域里有新生骨, 并与自体骨结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 评价采用本科室自制的满意度量表 (百分制) :0~40分为不满意;40~60分满意;60~80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为极满意;满意度= (满意+非常满意+极满意) /总例数×100%。术后1周,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体征, 包括:骨密度、植骨厚度、骨生长效果 (成骨厚度/植骨厚度) 。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 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种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98.1%vs 84.9%, P=0.015) ,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7%vs 18.9%, P=0.013) , 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94.4%vs 77.4%, χ2=6.48, P=0.011)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临床体征比较:

术后1周, 观察组患者骨厚度、植骨厚度、骨生长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1=9.15, P=0.001;t2=6.52, P=0.002;t3=20.3, P=0.000) 。见表2。

3 讨论

牙齿种植, 亦称为“人工牙齿种植”, 是临床上常用的牙缺失修复手段, 但是有文献报道[2], 在牙齿种植的过程中, 由于患者骨组织缺损及生理性骨吸收等原因, 会导致侧方穿孔等种植失败问题的发生, 而GBR技术在其应用解决了此问题。GBR技术使用的主要材料——口腔屏障膜, 在软组织和骨组织之间建立了一个机械性的生物屏障, 可以允许有潜在生长能力、迁移速度较慢的成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 同时保护血凝块, 减缓覆盖组织的压力, 在屏蔽膜下和种植体表面形成骨组织生长的空间, 实现缺损区的骨组织修复性再生, 进而可以有效解决牙齿种植过程中面临的骨组织缺损及生理性骨吸收[3]。

本文通过对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探讨发现:术后1周, 观察组患者骨厚度、植骨厚度、骨生长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种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海奥口腔修复膜应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高, 能够促进骨和植骨的发育成长, 充分引导骨再生。考虑是由于海奥口腔修复膜作为一种胶原膜, 其保留了胶原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 影响了其表面吸附的蛋白质的性质, 并影响凝血反应、补体激活、细胞黏附等过程, 加强了缺损区血凝块的固定和边缘骨面的黏附, 有利于软组织在胶原膜表面的快速爬行愈合, 并且在成骨过程中降解慢, 成骨时间长, 引导骨再生效果好。此外, 有文献报道[4,5], GBR技术修复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通常要求将屏蔽膜放置的范围应超出骨缺损区边缘2 mm以上, 并与骨面紧密贴合, 保证屏蔽膜的稳定性, 有利于骨缺损的修复, 纯钛膜的边缘与正常骨面的贴合性较差, 使用时其边缘越过骨缺损边缘尽可能多些, 在2~3 mm以上, 而海奥口腔修复膜是厚度为1 mm, 并且其与骨面的贴附性较好, 能紧密贴合, 保证了修复膜的稳定性, 为骨修复提供了空间, 进而引导骨再生效果好。研究中还发现,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海奥口腔修复膜应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安全性高, 考虑与其具有抗感染能力, 即使术后发生微小暴露, 生物膜也能在一定程度阻止炎性反应地发生有关, 并且其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去除了细胞成分, 保留了细胞外基质和真皮支架, 避免了胶原膜诱发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 但是由于本研究病例数目较少, 还需扩大样本含量, 建立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 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 海奥口腔修复膜具有效果良好, 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 安全性高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倩, 王佐援.引导骨再生术在种植手术中的应用[J].口腔领面外科杂志, 2010, 20 (4) :279-280.

[2]谢苗苗, 赵保东, 王维英, 等.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 2010, 14 (16) :2911-2914.

[3]李铁军.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J].河北医学, 2012, 18 (9) :1223-1226.

[4]王杏松.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医药, 2014, 12 (4) :172-173.

种植引导骨再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行牙种植再生的106例患者, 均有1颗牙缺失。10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平均分为两组, 研究组53例, 其中男31例, 女22例, 年龄18~74岁, 平均 (40.5±11.7) 岁, 磨牙26颗, 前牙15颗, 前磨牙12颗;对照组53例, 其中男29例, 女24例, 年龄17~76岁, 平均 (41.8±12.4) 岁, 磨牙25颗, 前牙17颗, 前磨牙11颗。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近期有急慢性感染等患者均已排除在外。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缺损位置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钛膜引导骨再生, 研究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手术操作步骤进行, 将Bio-Oss骨粉用生理盐水浸湿, 然后将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 (生产厂家:德国Friadent公司) 和Bio-Oss骨粉 (生产厂家:美国欧司海斯公司) 放在骨损位置。根据缺损创面大小和形状, 对照组剪取大小和形状合适的钛膜置于植骨区域, 研究组剪取大小和形状合适的海奥口腔修复膜置于植骨区域, 引导缺损骨再生。两组均在放置好的边缘处覆盖2.0~3.0 mm, 最后缝合, 将创口关闭。观察两组修复成功率及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 并评价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1) 修复成功例数及修复成功率:种植体稳定性良好, 新生骨长出, 且与自体骨结合成功视为修复成功。 (2) 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测量时用10分度游标卡尺。 (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成功例数及成功率

研究组修复成功50例, 修复成功率为94.3%;对照组修复成功44例, 修复成功率为83.0%, 研究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383, P<0.05) 。

2.2 两组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

研究组患者1周骨厚度和植骨厚度 (2.615±0.513) mm、 (2.438±0.479) mm,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mm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有1例面部肿胀, 1例伤口开裂,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有4例面部肿胀, 3例伤口开裂,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牙齿种植又称为“人工牙齿种植”, 是一种运用现代医学技术, 将与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特殊材料经过处理设计, 制造成与人体牙根相符合的形态, 并植入缺牙区牙槽骨内的新技术[3,4,5]。经过一段时间, 人工牙根会与周围骨质紧密结合, 然后制作烤瓷牙冠进行修复, 从而完成整个牙齿种植过程。牙齿种植技术现已广泛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研究显示, 由于多数患者存在骨量不足的现象, 因此在牙齿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问题, 如侧方穿孔, 大大影响了种植成功率[6,7,8]。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 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广泛用于临床, 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引导骨再生技术是根据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的特点, 将屏障膜放于骨缺损和软组织之间, 制造出适合骨组织生长的环境[9,10]。屏障膜材料的性能是决定引导骨再生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钛膜是以往临床上常用的屏障膜, 但由于其不可吸收性, 机体血液营养成分很难进入植骨区, 这就大大影响了后期康复。海奥口腔修复膜是一种双层胶原膜, 具有可吸收性、可降解性。较传统钛膜相比, 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降解, 同时其降解产物没有细胞毒性, 不会对机体产生重大影响, 现已广泛用来修复口腔黏膜和软组织[11,12,13,14]。其具有很好的细胞隔离功能及血凝块稳定功能。海奥口腔修复膜能够使新生骨组织贴附到生物膜上, 不会诱发宿主免疫排斥反应, 且它与软组织接触的致密层能够维持稳定的空间, 有利于细胞进行缺损区域促进植骨的生长, 与骨组织接触的多孔层能够将适量的血液血浆放入植骨生长区域, 从而能够很好地实现新生骨与自体骨的紧密结合[15,16,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修复成功率为94.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研究组患者1周骨厚度和植骨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就说明, 海奥口腔修复膜相对于传统钛膜能更好地修复骨缺损, 促进新生骨与自体骨的紧密结合, 促进骨组织再生发育, 同时能够避免排斥反应, 大大减少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种植引导骨再生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6例牙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且排除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的患者。根据口腔修复膜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3岁, 平均年龄 (45.02±6.01) 岁;缺牙类型包括20颗磨牙、13颗前磨牙。实验组, 男21例、女12例;年龄最小31岁, 最大64岁, 平均年龄 (45.12±7.04) 岁;缺牙类型包括18颗磨牙、15颗前磨牙。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种植体植入均采取常规手术方式进行, 即使用生理盐水浸湿Bio-Oss骨粉, 并在种植体侧骨缺损位置内将其完全放入。手术完成后,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合适的口腔修复膜, 即检查其牙骨缺损伤口的大小和形状后, 给予对照组钛修复膜引导缺损骨再生, 将钛膜修剪成符合牙骨缺损情况的形状并置于植骨部位。实验组以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缺损骨再生, 同样将其修剪成符合牙骨缺损情况的形状并置于植骨部位。确认放置成功后, 在其边缘处进行覆盖, 覆盖长度约为2~3 mm, 术后常规缝合创口。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修复成功:手术后, 种植体表现出较高的稳定状态, 牙缺损位置可见新生骨长出, 并且可良好结合自体骨。 (2) 手术结束后1周, 对比两组患者的骨厚度、植骨厚度, 厚度通过10分度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3) 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2个方面, 即创口开裂、牙局部肿胀。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牙缺损修复效果比较实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6.97%, 高于对照组的78.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两组患者骨厚度及植骨厚度比较手术完成后1周, 经测量得出实验组骨厚度为 (2.6728±0.5496) mm、植骨厚度为 (2.4563±0.4520) mm;对照组骨厚度为 (2.0145±0.2014) mm、植骨厚度为 (1.9122±0.1236) mm。实验组的骨厚度及植骨厚度均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04、2.05, P<0.05) 。

2.3两组患者副反应比较实验组仅出现1例副反应 (牙局部肿胀) , 发生率为3.03%;对照组出现7例副反应, 包括4例创口开裂、3例牙局部肿胀, 发生率为21.21%。实验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12, P<0.05) 。

3讨论

在社会环境及饮食结构不断改变的背景下, 导致牙缺失情况频繁发生, 若长时间得不到修复, 不仅会影响牙齿美观, 还会造成邻近牙齿的咬颌功能紊乱, 继而促使正常牙齿逐渐松动, 甚至出现脱落的现象[2,3]。牙种植技术也是临床常见的人工牙齿种植技术, 即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将适合牙齿种植的材料进行设计加工, 使加工后的材料能够兼容患者的自体骨, 并植入牙槽骨中, 最后配合烤瓷牙冠完成牙齿种植。牙种植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引导骨再生, 而修复膜材料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牙康复效果。当前, 随着引导骨再生膜技术的不断推广及应用, 进一步提升了牙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该类技术主要借助生物膜为骨组织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以此达到手术目的。鉴于此, 选择一种正确的口腔修复膜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钛膜是一种不可吸收生物膜, 具有抗力强度良好、质地坚硬的特点, 是临床常见的修复材料, 在促进植骨生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有研究发现, 钛膜的实际使用在存在一些不良的影响, 如阻止植骨对血液的良好吸收等, 继而延长患者的恢复时间。海奥口腔修复膜是一种可吸收膜, 且无任何化学交联剂, 不仅能隔离细胞、稳定血凝块, 还可以保证血液血浆有效输往植骨区内, 从而促进植骨得到良好生长, 为进一步贴合自体骨提供有力的支撑。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 实验组以海奥口腔修复材料引导缺损骨再生后, 修复成功率达96.97%, 骨厚度为 (2.6728±0.5496) mm、植骨厚度为 (2.4563±0.4520) mm, 副反应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治疗后修复成功率为78.79%, 骨厚度 (2.0145±0.2014) mm、植骨厚度为 (1.9122±0.1236) mm, 副反应发生率为21.2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国内一些文献结果基本一致, 将海奥口腔修复材料配合牙种植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在此建议, 临床医生应加大牙齿缺损等口腔疾病的预防宣传力度。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根据引发口腔疾病的因素, 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主要提醒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尽量做到戒烟戒酒;坚持刷牙2次/d, 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坚持洗牙等。

综上所述, 在牙种植患者引导骨再生中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的临床效果较优于钛修复膜, 可有效提高修复成功率, 促进植骨生长, 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显著的修复材料,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 66例牙种植患者, 根据口腔修复膜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3例。对照组使用钛膜作为修复膜材料修复, 实验组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作为修复膜材料修复。对比分析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6.97%, 高于对照组的78.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完成后1周, 实验组骨厚度为 (2.6728±0.5496) mm、植骨厚度为 (2.4563±0.4520) mm, 均大于对照组的 (2.0145±0.2014) 、 (1.9122±0.1236) mm (P<0.05) ;实验组副反应发生率 (3.03%) 低于对照组 (21.21%) (P<0.05) 。结论 在牙种植患者引导骨再生中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的临床效果较优于钛修复膜, 可有效促进修复成功率, 减少副反应, 适合临床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材料,牙种植,骨再生,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珍香.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口腔修复膜材料的应用.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2015, 25 (5) :27-28.

[2]何群榕.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5) :77-78.

种植引导骨再生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有且只需要修复一颗牙齿的牙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入选的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肝、肾等重大疾病和传染病,且无凝血功能障碍。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38.6±1.9)岁;对照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37.7±2.6)岁,两组牙种植患者在年龄、性别、牙齿修复位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按照常规牙种植手术步骤,观察组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在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对照组则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根据患者需要修复牙齿的的个体差异性,按照牙齿的缺损程度,大小形状选取合适相应的口腔修复膜予以填补,最后间断缝合闭合创面。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种植体稳定,在自体骨的基础上长出新骨为修复成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以及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为98.0%,对照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种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有2例(4.0%),而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5例(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观察组患者的1周根骨厚度以及植骨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该次实验研究显示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患者的骨再生临床疗效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上促进骨再生比对照组使用钛膜的效果明显好很多。修复成功率98.0%远高于对照组60.0%,而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患者只有2例,远远低于对照组的例数。最重要的是,观察组在1周骨厚度和植骨厚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相关研究报道[6],用海奥口腔修复膜促进骨再生的成功率达97.33%,而采用钛膜的成功率为90.67%。与该次研究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成功率相近,再次说明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上促进骨再生的临床疗效甚佳,研究的成功也在于根据要患者需要修复牙齿的的个体差异性,按照牙齿的缺损程度,大小形状选取合适相应的口腔修复膜予以填补,最后间断缝合闭合创面。但是钛膜的成功率却有所偏差,这与环境温度、湿度以及患者自身心理和生理因素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传统钛膜属于不可吸收类型[7],且质地较硬,有一定的抗力强度,空间结构能够较好的维持,这样的方式对植骨而言比较利于其成长,对患者相关组织而言,血液血浆进行植骨区就被很大程度的限制了,从而阻挡了植骨对血液的吸收,这样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而海奥口腔修复膜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4],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是采用生物工程学技术,将哺乳动物的皮肤组织经一系列处理后,去除了可诱发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成份,而保留的细胞外基质;真皮支架和基底膜,海奥具有影响细胞形态、促进细胞迁移、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海奥口腔修复膜保留了真皮层原有的三维空间结构,可为宿主细胞生长和快速血管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具有调节、引导细胞长入、促进血管化和上皮形成的功能,从而更快地完成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海奥口腔修复膜处理后保留了基底膜层。海奥口腔修复膜中的基底膜是分隔皮肤中表皮细胞与真皮细胞及其周围间质组织的薄层基质[8],在支持、粘着上皮细胞、选择性通透与形态构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为上皮细胞的移行提供天然的平面,有利于快速上皮化。海奥口腔修复膜很好地保留了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结构,适合于细胞的生长,有利于材料的降解和组织的再生。

综上所述,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疗效不同,海奥口腔修复膜在患者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修复率高,不良反应低,且骨再生质量好,是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首选可靠口腔修复膜材料,应该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李金凤.口腔修复美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6(3):13-14.

[2]汪乔那,李明,邱憬,等.下颌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应用[J].江苏医药,2015(16):108-110.

[3]蒋威.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5):2911-2914.

[4]林俊生,钟真爱,蒋吴,等.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9(16):20-21.

[5]桂芳.口腔修复不同材料的摩擦性能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2(5):69-70.

[6]赵瑞英.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7(14):833.

[7]经海永,何平.两种口腔修复膜材料应用于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效应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2016(12):123.

[8]祝媛,江卫东,熊贯宗,等.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前牙美学区种植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123.

种植引导骨再生 篇6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牙种植中心行牙种植术同时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海奥口腔修复膜) 的患者26例, 男16例, 女10例, 年龄17~66岁, 平均40.5岁。所有患者均无系统性疾病, 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口腔卫生良好, 愿意参加本研究。术前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并征得患者同意。

1.2 材料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商品名“海奥口腔修复膜”,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种植体为Straumann、Replace、Osstem GS。植骨材料为自体碎骨或cerasorb骨代用品。

1.3 手术方法

对所有种植病例进行详细的口腔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 判断黏膜的密度、质地、骨质密度等, 并用藻酸盐印模材料取研究模型、使用卡尺测量等方式确定牙槽嵴的宽度。予患者拍摄全景片或牙片。如果是后牙缺失, 使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包裹测量钢珠置于缺牙区, 让患者咬合后拍摄全景片, 利用标准直径5mm的钢珠尽可能精确地推算牙槽嵴的高度。与患者充分沟通后, 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处理方法包括GBR (具体步骤如图1、2、3及4所示) +种植体植入术或骨劈开术+骨挤压术+GBR技术+种植体植入术等。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抗炎治疗。

1.4 观察方法

追踪观察患者术后1周、3周、3~4个月、6个月移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伤口愈合情况。对患者常规拍摄X片, 比较术前术后缺牙区骨质高度、密度的改变, 评估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及方向、种植体与邻牙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术后3~6个月复诊, 再次拍摄X线片, 检查种植体周骨结合情况、稳定性及种植体周骨质高度、密度的状况。

2 结果

2.1 术后反应

术区无明显肿胀, 未出现鼻塞、流涕、皮疹、发热等症状, 亦无局部麻木、疼痛、出血、渗液、感觉异常等症状。46例患者中44例伤口愈合良好, 粘膜无肿胀、充血。2例患者GBR术后1周出现伤口部分裂开, 胶原膜暴露, 予以生理盐水、0.5%甲硝唑液冲洗后, 嘱其半流质, 避用患者进食, 进食后用0.1%氯已啶液含漱, 2周时种植体顶端胶原膜部分吸收, 覆盖螺丝暴露, 去除覆盖螺丝, 上愈合基台。

2.2 X线片观察

44例术后4个月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与组织紧密贴合无透射间隙, 无明显横行骨吸收发生。在植骨区, 可见骨代用品高密度造影。2例伤口裂开患者植体颈部1~2个螺纹线状阴影。

3 讨论

Dahlin等[1]首次将GBR技术引入牙种植术中, 随着GBR技术的成熟, 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纷纷将其用于牙种植术中。其中, 屏障膜在引导骨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使用的屏障膜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ADM) , 其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 是采用生物工程学技术去除了可诱发宿主免疫排异反应的细胞成分, 而保留的细胞外基质真皮支架。大量研究表明其无毒、无致敏性、无抗原性,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由于其保留了胶原的三维空间结构及完整的细胞外基质, 可为周围细胞的迁移、增殖提供支架, 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 可以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而且具备GBR膜应具有的作用: (1) 防止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并优势生长; (2) 创造和维持空间; (3) 保护血凝块; (4) 稳定创口。应用ADM作为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屏障膜可良好修复骨缺损且效果优于BME[3], 在防止种植体周围炎上效果亦优于聚四氟乙烯膜PTFE[4]。Novaes等[5]在种植修复前需骨再生的患者术区用ADM作膜屏障, 发现ADM不但引导骨组织再生, 生成足够的新骨, 并可增加角化组织的宽度。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进一步证实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早期骨愈合和骨增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异种脱细胞基质在种植领域因其来源广泛、使用方便,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DAHIN C, SENNERBY L, LEKHOLM U, et al.Generation of new bone around titanium using a membrane technique:an experiment study in rabbits[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1989, 4 (1) :19-25.

种植引导骨再生 篇7

然而, 随着口腔临床需求的日益增加, 要求骨引导再生膜具有多种功能, 如在骨引导再生手术过程中会造成人为的软组织伤口, 要求其具有阻止软组织长入骨缺损区的同时, 还具有48h内消炎镇痛以及加快术后伤口愈合的作用[11]。此外, 骨引导膜还必须能够作为骨组织再生的支架, 引导成骨细胞的粘附、迁移和生长, 实现引导骨再生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单层PCL纳米纤维膜已不能满足这种多功能要求[12]。

为了使骨引导再生膜同时具有阻隔、药物缓释及诱导骨生长的功能,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 由3层不同组分和功能的微纳米纤维膜组成。其中上层为载阿莫西林胶原微纳米纤维膜, 与软组织接触, 可以起到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中层为PCL微纳米纤维膜, 利用PCL纳米纤维膜的疏水性, 将上下两层膜隔开, 阻止上下两层膜中物质的相互扩散, 提高上下层膜各自的定向作用;下层为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 靠近骨缺损区, 引导骨细胞的粘附、迁移和生长。采用多次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 并研究各层膜的微观形貌、释药性能、疏水特性和体外降解性能等, 为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骨引导再生膜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

1.1 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采用胶原 (医用级, Mw=80000~100000, 四川铭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和聚己内酯 (医用级, Mw=84000, 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为可纺聚合物, 六氟异丙醇 (Hexafluoroisopropanol, HFIP, AR, 成都艾科达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为溶剂, 阿莫西林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为负载药物, 纳米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nHA, 平均粒径20nm, 医用级, 南京埃普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为骨诱导颗粒。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分为上中下3层, 其多层结构如图1所示。

将一定量的胶原溶入HFIP中, 搅拌4h并静置0.5h后得到质量分数分别为2%、3.5%和5%的胶原溶液, 然后在胶原溶液中添加阿莫西林, 搅拌2h并静置0.5h后得到载药浓度为2mg/mL的上层纺丝液;将一定量的PCL溶于HFIP中, 搅拌4h并静置0.5h后得到PCL质量分数分别为2%、4%和6%的中层纺丝液;将nHA加入HFIP中超声波分散0.5h得到nHA悬浊液, 然后将质量比为1∶1的PCL和胶原溶于nHA悬浊液, 搅拌4h并静置0.5h后得到下层纺丝液。将纺丝液注入KH-08型静电纺丝机的微量泵中进行静电纺丝, 纺丝顺序依次为下层、中层和上层, 纺丝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纺丝完成后将所得纤维膜置于干燥箱中于40℃干燥24h, 即得到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为了便于研究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中各层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实验采用相同工艺单独制备了上层膜、中层膜和下层膜。

1.2 样品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采用XRD-7000型X射线衍射仪 (XRD, SHIMADZU, Japan) 表征微纳米纤维膜的相组成;用JSM-6700F型扫描电镜 (SEM, JEOL, Japan) 表征各层微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 结合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出纤维的直径和分布, 每组选取50根纤维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上层膜释药性能测试:将载药胶原微纳米纤维膜浸入8mL磷酸盐缓冲液 (pH=7.4) 中, 密封并37℃水浴, 然后分别在水浴后的不同时间段取出4mL溶液, 采用V-57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 并绘制其波长-吸光度曲线, 通过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计算药物的实际浓度, 从而获得药物的实际释放量, 每次取液后用磷酸盐缓冲液将原溶液添加至8mL。中层膜疏水性能测试:采用JC2000A型接触角/界面张力测量仪测定PCL微纳米纤维膜的水接触角, 水滴的体积为2μL, 每个样品测试5处取平均值。下层膜降解性能:将胶原/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切割成2mm×2mm的样品, 称重后浸入10m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PBS) 中, 在37℃水浴环境中进行体外降解试验, 每隔2d对PBS模拟体液进行更换, 于第2d、5d、10d、15d、20d和25d取样, 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 再对样品称重计算样品的失重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

图2为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纤维膜的截面微观形貌。由图2可以看出, 多层纤维膜的厚度约为200μm, 其中上层膜约为60μm, 中层膜约为40μm, 下层膜约为100μm, 各层膜之间结合良好, 没有出现分层开裂等现象。

2.2 负载阿莫西林的胶原微纳米纤维膜

图3和图4分别为在胶原溶液中加入阿莫西林后通过静电纺丝所得载药胶原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直径分布图, 可以看出随着胶原质量分数由2%增加到5%, 纤维的直径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胶原质量分数增加后提高了纺丝液粘度, 从而导致溶液粘性应力增大, 射流受到的电场拉伸力已不足以对抗增大的粘性力, 纤维的拉伸程度减小, 平均直径增加。此外, 纤维间存在许多超细的纤维网, 并随着胶原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这可能是因为阿莫西林为极性分子, 纺丝液中加入阿莫西林后纺丝液的电导率增强, 纤维被拉得更细并伴随出现分叉现象, 这种超细纤维直径都在100nm以下, 使得整个纤维膜的直径分布范围比较宽 (图4) 。由图3还可以看出, 也有少量药物分布在胶原纤维膜的表面, 这是因为纤维在固化过程中少量药物和高分子发生相分离, 使得一部分药物分布在了纤维表面。

图5为微纳米纤维膜的XRD衍射图, 可以看出阿莫西林的衍射图谱 (图5 (c) ) 上的衍射峰较尖锐, 说明其为晶态结构, 而纯胶原纳米纤维膜的衍射图谱 (图5 (a) ) 上没有明显的衍射峰, 载药后的纤维膜的衍射图谱 (图5 (b) ) 和纯胶原纤维膜的很接近, 看不到明显衍射峰, 这可能是因为阿莫西林大都存在于纤维内部, 膜表面的阿莫西林含量较少, 同时在纺丝过程中HFIP的蒸发非常快, 纤维膜表面的阿莫西林析出时大都为非晶态的形式。

实验对载药胶原微纳米纤维膜的释药过程进行了测试, 图6是载药量为2mg/mL时不同胶原浓度纺丝液所得载药胶原微纳米纤维膜的释药曲线。由图6可以看出, 在释药过程前10min, 胶原质量分数为2%的微纳米纤维膜的释药率达62%, 随着胶原质量分数的增加, 药物的突释率减小, 质量分数为5%的微纳米纤维膜的释药率降至47%, 说明提高纺丝液中胶原的浓度有利于缓解药物初期的突释现象。对于抗菌性药物的释放而言, 一定量的突释是有利的, 因为最初高浓度的药物可以在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前就将其杀死, 这对于防止术后感染是有利的。由图6还可以看出, 胶原质量分数为2%的微纳米纤维膜在900min时药物就全部释放, 而质量分数为5%的纤维膜在1900min时, 药物才完全释放, 这是因为后期药物的释放是依靠药物从内部向外扩散和纤维自身的降解共同作用实现的, 由于扩散和降解速度相对稳定, 释放速度也变得平缓, 同时纤维的直径随纺丝液胶原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使样品的比表面积减小, 与PBS溶液接触面积越小, 纤维的降解越慢, 释放时间越长。

2.3 PCL微纳米纤维膜

图7 (a) - (c) 是采用PCL质量分数分别为2%、4%、6%的中层纺丝液经静电纺丝所得PCL微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 可以看出当PCL质量分数为2%和6%时, 纺丝过程都不能顺利进行, 而当PCL的质量分数为4%时, 纺丝液的可纺性较好, 所得纤维表面光滑, 弯曲交纵排列在一起, 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纤维的平均直径在150nm左右, 三维网状形成的多孔结构孔径小, 为200~300nm, 能够阻碍体液的进入并保证气体的交换。此外, PCL本身是一种疏水性材料, 将PCL制备成微纳米纤维膜后, 其无序排列形成的纤维膜可进一步对水滴的铺展起到限制作用, 使其疏水性更强, 水接触角达到115°, 结果如图8所示, 其作为三层复合微纳米纤维骨引导再生膜的中层膜材料, 可以很好地阻止上层和下层中物质的相互扩散, 使上层膜定向作用于软组织, 下层膜定向作用于骨缺损区, 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

2.4 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

本研究在胶原/PCL微纳米纤维膜中引入nHA颗粒来增强其骨诱导性, 实验研究了不同nHA含量对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微观形貌的影响, 如图9所示。

图9 (a) - (c) 依次为添加20%、30%和40%nHA的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 其中当nHA的添加量为20%和30%时, 复合纳米纤维膜中nHA大都分布在纤维内部, 而当nHA的添加量为40%时, 大量的HA纳米粒子团聚分布在纤维表面。这是因为当nHA含量较小时, 电纺过程中聚合物被拉伸成丝的同时, 分散在纺丝液中的nHA留在纤维的内部形成复合纤维膜, 而当nHA的添加量过高时, nHA之间存在较强吸附作用会造成团聚, 在静电拉伸过程中难以依靠高分子的细化而进一步分散, 最终在纤维表面团聚形成竹节状结构。图10为胶原与PCL的比例为1∶1时加入不同含量nHA的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的XRD图谱。由图10可以看出, 加入nHA在31.8°处出现了衍射峰, 通过与nHA的衍射图谱对比, 发现为HA的 (211) 晶面。当nHA的含量从20%增加到40%, 图谱上31.8°处的衍射峰不变, 但PCL的衍射峰强度降低, 当nHA的含量为40%时, 25.9°处出现强度较低的衍射峰, 对应于HA的 (002) 晶面, 进一步证明了复合纤维中纳米颗粒为nHA。

对胶原和PCL质量比为1∶1、nHA质量分数为30%的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在PBS溶液中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 如图11所示。图11为样品在PBS模拟体液中失重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在刚开始降解的5d内, 样品的失重率迅速增加, 这是因为复合纤维膜中的胶原降解很快, 当降解15d后, 样品的失重率达到了51.3%, 随后的降解过程中由于样品中仅剩余PCL, 其降解速率缓慢, 失重率变化幅度较小, 同时随着样品中胶原的降解, 纤维膜内nHA颗粒会与PBS模拟体液中的钙磷离子相互反应形成矿化物, 沉积到复合纤维膜上, 从而使得样品的失重率降低。

实验对降解15d后的胶原/PCL/nH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及矿化性能进行表征, 图12为其表面形貌, 可以发现纤维膜的表面均匀地沉积了矿化层, 基本覆盖了纤维膜的表面。这是因为样品在降解过程中, nHA颗粒成为早期矿化的成核点位, 逐渐引导和加快磷灰石矿化物在复合纤维膜上的沉积, 说明胶原/PCL/nHA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强的诱导成骨能力。为了进一步检测表面沉积物的成分, 对其表面相组成进行表征, 结果如图13所示。由图13可以看出, 与矿化前样品的XRD图谱相比, 矿化后除了HA (211) 主晶面的衍射峰明显增强外, 还增加了许多其他的衍射峰, 通过与HA标准图谱对比发现矿化物为HA。

3 结论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 其中上层载2mg/mL阿莫西林的胶原纳米纤维膜中药物分布均匀, 胶原质量分数为5%时10min的药物释放率为47%, 释药时间为1900min;中层PCL纳米纤维膜的孔尺寸在200~300nm, 疏水角为115°, 能够阻止上下两层膜间的成分扩散;下层胶原/PCL质量比为1∶1、nHA含量为30%的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的降解速率适中, 并具有较好的矿化作用, 可以使骨引导再生膜同时具有阻隔、药物缓释及诱导骨生长功能。

摘要:为了使骨引导再生膜同时具有阻隔、药物缓释及诱导骨生长功能,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 依次为上层载药胶原微纳米纤维膜、中层PCL微纳米纤维膜和下层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 并对各层膜的微观形貌、相组成、释药性能、疏水特性和体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可以获得具有多层结构的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 其中上层膜中药物分布均匀, 胶原质量分数为5%时的释药时间为1900min;中层膜的孔尺寸在200300nm且具有较好的疏水性, 能够阻止上下两层膜间的成分扩散;胶原/PCL质量比为1∶1、nHA的含量为30%的下层膜成分均匀, 降解速率适中并具有较好的矿化作用。

关键词:多层微纳米纤维膜,骨引导再生,静电纺丝,药物释放,骨诱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Marco C B, Vinoy T, Gudrun S, et al.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TR/GBR membranes for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A materials perspective[J].Dental Mater, 2012, 28 (7) :703

[2] Yuya Taguchi, Norio Amizuka, Masayoshi Nakadate, et al.A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induced by a collagenous membrane[J].Biomaterials, 2005, 26 (31) :6158

[3] Eun-Jung Lee, Du-Sik Shin, Hyoun-Ee Kim, et al.Membrane of hybrid chitosan-silica xerogel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J].Biomaterials, 2009, 30 (5) :743

[4] Gang Chen, Yang Xia, Lu Xiaoli, et al.Effects of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of PLGA membranes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on proliferation and behavior of osteoblasts[J].J Biomed Mater Res Part A, 2013, 101 (1) :44

[5] Nikolaos Donos, Lambros Kostopoulos, Horkild Karring.Augmentation of the rat jaw with autogeneic cortico-cancellous bone grafts and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J].Clinical Oral Implants Res, 2002, 13 (2) :192

[6] Yunia Dwi Rakhmatia, Yasunori Ayukawa, Akihiro Furuhashi, et al.Current barrier membranes:Titanium mesh and other membranes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in dental applications[J].J Prosthodontic Res, 2013, 57 (1) :3

[7] Chen Yan, Lin Jie, Zhang Xiaojing, et al.Prepar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evaluation of electrospun PLGA/curcumin composite films[J].Mater Rev:Res, 2010, 24 (12) :98陈艳, 林杰, 张晓静, 等.静电纺PLGA/姜黄素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抗凝血研究[J].材料导报:研究篇, 2010, 24 (12) :98

[8] Puppi D, Chiellini F, Piras A M, et al.Polymeric materials for bone and cartilage repair[J].Prog Polym Sci, 2010, 35 (4) :403

[9] Yu Xiang, Zhu Chengshen, He Suqin, et al.Avrami kinetics study of the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of poly (ε-caprolactone) [J].Mater Rev:Res, 2010, 24 (10) :108于翔, 朱诚身, 何素琴, 等.聚己内酯等温结晶的Avrami动力学研究[J].材料导报:研究篇, 2010, 24 (10) :108

[10] Ji Wei, Yang Fang, Ma Jinling, et al.Incorporation of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in PCL/gelatin electrospun membranes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J].Biomaterials, 2013, 34 (3) :735

[11] Marco C Bottino, Vinoy Thomas, Gudrun Schmidt, et al.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TR/GBR membranes for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A materials perspective[J].Dental Mater, 2012, 28 (7) :703

【种植引导骨再生】推荐阅读:

植骨种植06-23

引导组织再生08-07

草药种植07-02

种植方法07-19

人参种植10-14

同期种植10-15

大田种植10-20

种植覆盖05-20

种植成本05-21

种植屋面05-29

上一篇:低压蒸汽锅炉下一篇:危重患者基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