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

2024-05-16

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精选11篇)

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 篇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的高技术人才。当前, 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财会类人才要求较高的综合素质, 包括文字应用、人际交往、语言交流、书写、电脑操作、逻辑分析等基础能力, 以及手工实账、电脑实账、会计分析检查、珠算点钞、投资分析、制度设计与法规应用等专业能力。然而, 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 目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的毕业生, 还不能普遍适应社会的这一要求, 亟待提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对从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行有所启发。

一、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变成高职生, 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够充分理解“职业”和“技能”对他们的重要性, 他们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 普遍较为肤浅, 甚至是十分陌生的。也就是说, 从学生的角度讲,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认识尚不十分明朗。然而, 与高职院校自身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比, 学生的模糊认识其实并算不了什么。总结一下,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教材:高职院校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的务实教材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它能够对教育教学活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没有合适的教材, 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没有目标和方向, 学生就没有可以参照和借鉴的标杆。当前, 国内大多数的高职院校, 都是近几年由中专类学校升格而成的, 他们中大部分在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时, 尚未能完全摆脱原有财会人才培养的禁锢, 很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实用型目标出发去思考问题。

与此同时, 我们的一些财会专业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定位, 习惯性地喜欢把高职教育不当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而把它当成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教育,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高职院校的老师为了职称晋级, 也为了充分利用校内的教材市场, 大多进行教材编写。高职院校老师从事教材编写, 本身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不可否认其中也有部分教材切合了职业教育的要求, 编者的教学经验丰富、水平较高。但是, 正是由于这种校内市场垄断行为的利益性, 真正优秀的教材未必得到很好的推广。

总之, 在当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的务实教材。

2、实践:财会实践教学环节力量薄弱学生实践机会过少

实践是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从书本和课堂上, 学生只能够获得财会的理论知识, 要想练就较高的财会工作能力, 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实战演练。然而, 当前高职院校无论是从实践教学力量, 还是学生的实习机会, 都不容乐观。

从实践教学环节来看, 大多数财会专业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 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 即便是“双师型”教师, 由于会计职称多以理论考试为主, 即使考过, 也还是缺乏会计职场经验和职业判断, 讲课容易纸上谈兵, 照本宣科, 课堂教学中少有实际案例, 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而学生的实践机会, 则更是少得可怜。这主要是因为财会实习单位出于对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等因素的考虑, 不愿意让实习生更多接触这些事务。即便是给学生安排工作, 也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 因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 实习收效不大。

因此, 上述因素致使财会学生实践技能欠缺, 工作适应期长, 经常达不到用人单位满意。

3、目标: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我们知道,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经济日新月异, 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 财会教育的滞后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 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有的知识在学生未毕业就已陈旧, 这就使得财会教育很难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常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中级财会专业人才, 力争使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角色, 具备扎实的基本业务能力, 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写作能力、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知识与财会拓展能力。为此, 财会教育必须“面向全球培养人”, 要培养在知识、能力、心理、精神等诸方面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财会教育的目标应满足国际经济发展对财会人才的需求, 财会人才的培养应考虑财会人才国际流动的需要。

更为重要的是, 高职院校一定要将财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准确, 切不可过低或者过高, 只有让学生毕业以后, 能够从事真正符合他们教育程度、身份特征的工作, 而不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背离, 才是真正成功的高职财会教育。

二、改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做法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领域, 它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财会类建设者的素质与能力, 因此, 大批专家已经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将针对前面提到的具体问题, 从加强教材建设、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和厘清财会专业培养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加强教材建设, 讲究教学艺术, 提高财会专业教学质量

一本好的教材,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务实教材的现状, 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财会教材建设, 提高高职院校财会教材的编写水平。

一是与当前财会政策的及时融通性。财会专业人才培养, 不能够与时代脱节, 不能够抱着老教材, 停留在本本主义的阶段, 教给学生没用的过时的财会知识, 而应该及时将已经出台的《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等权威性文件引入教材。因为这些文件既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和原则, 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结晶。

二是及时向学生介绍当前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经验。学生走出校门, 面对的就是纷繁复杂的财会事务, 作为财会专业的教师, 应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密切关注社会经济领域, 也别是财会领域的新事物, 及时把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经验引入教材, 使教材内容充实、新颖, 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是教材应强调简明、实用, 深入浅出, 符合财会专业学生们学习的要求。简明、实用, 深入浅出其实是对一本好教材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要特别进行强调, 就是因为财会专业具有特殊性,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思路清晰, 他们才有可能更好地掌握财会知识。

除此之外, 在财会专业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讲究教学艺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真正全面提高财会专业教学质量。

2、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注重“双师型”队伍培养,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财会实验教学就是以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为模拟对象, 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 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实物进行会计实践演练, 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系统认识的实践教学方法。财会实验教学有助于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认知规律, 实现教育目标的良好方法。

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 对于财会专业来说, 就是指我们的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丰富的实践经验, 站在讲台上是一个好讲师, 坐在业务位置上是一个好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知识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刻苦钻研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定期到实践环节中去收集素材、案例。也就是说, 我们的财会老师在课堂上要讲清楚基础理论, 示范好基本技能, 在专业周, 像会计师那样带好我们的每一个徒弟, 把好处理各项经济业务的关口。

总之, 只有从实践这个环节入手, 才可以快速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厘清财会专业培养目标, 确立财会教育发展方向, 切实促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是搞好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模式的确定。厘清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高职教育的性质。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其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基本特征, 即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是培养有较强处理会计实务能力的人才。

二是适应会计职业岗位的范围。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是会计职业群的相关岗位, 而不是会计职业的某几个岗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财会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 不但使学生会记账、算账, 而且能处理各种经济业务,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筹资、经营和管理。

三是财会人才培养规格。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专业能力水平, 而社会财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考核的是财会专业人才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能力水平。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经历了专业实习实验的训练, 但毕竟没有从事财会工作的实践, 因此, 高职院校借鉴社会财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要求确定财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只能定位在助理会计师等次上。

三、小结

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对财会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高等职业财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职业财会专业应抓住机遇,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方面的实践性改革, 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财会类人才。

参考文献

[1]涂云友, 何晓玲, 魏晓兰.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育的思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

[2]李晔.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探讨[J].会计之友, 2009, (6中) .

[3]杨玲.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和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34) .

[4]杨玉国, 刘玲艺.工学结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策略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09, (3) .

[5]张新颖.深化财会课程改革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基于高职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4) .

浅谈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改革 篇2

【关键词】中职教学 财会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技能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中等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技能训练的实施,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会计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是需要实习来辅助认识的。尤其是学生未接触过财会工作,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职能岗位、操作流程缺乏感性的认识,因为对于刚从初中毕业的中职学生来说,在学习中从未见过的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都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时,如果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实物,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既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获得正确处理财会业务的实际能力,在上岗前就熟悉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业务并能有效处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到会计凭证一章时,可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由学生识别和填制并进行审核,再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在讲到会计账簿时,准备好各种账页供学生识别,再根据编制好的记账凭证练习日记账及各种明细账的登记。在讲到会计核算组织形式时利用前面的资料讲解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及总账的登记方法。在学习财务报告时让学生自己编制相关的财务报表。

二、构建双师型团队

为确保财会专业课程模块化改革的教学效果,需要构建一支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构建双师型团队的主要做法就是“专家请进门,教师走出去”。我们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会计上岗证、会计师的考试,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地拓宽专业视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要让专业教师带着自己的教学模块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实习,深入到相关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开展教学模块的研究。另外要让企业一线的会计人员进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专业,了解社会。目前我校财会专业已与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等十多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财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同时我们还定期邀请一线的财会人员来校作专业讲座,讲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同学们深受启发。

三、课堂教学必须创新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通过板书、讲授的形式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主角,全班学生都是被教师牵引着,围绕着教师转,学生的主观性、自主性、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也就仅限于教师的讲授。这样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使许多学生一旦离开教师就不知道该怎么样学习,对学习无从下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导致学生步入社会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以师生讨论分析的互动形式为主,着重于案例教学,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求知。另一方面,可以积极联系会计职业界的参与,邀请企业的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负责人等会计实务界的人士进行不定期的学术讲座。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习

教师组织实习小组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发生的各项业务,这种实习组织方式,能使学生们能身临其境,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校外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校外实习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由学校组织进行统一的校外实习。当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需要学校与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多是政府办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许多单位对此都抱有谨慎的态度。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发和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理论问题,提高效益,还可以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提高企业财会人才素质,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可见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双赢。

财会专业教学之注重财会模拟教学 篇3

我们以往财会专业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传授的形式,尽管按习惯的教学模式,如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传授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等,虽无可挑剔,但很难给学生以生动形象,记忆深刻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基础会计第六章账簿的时候,尽管教师把账簿的概念、种类等详细地讲给学生听,但学生没见到实物,印象模糊,更谈不上记忆深刻。可见,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势在必行,出于这种愿望,在前几年,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规定每月给学生三天实习时间,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想办法,给学生联系实习地点,让学生到各大银行、企事业单位等财会部门去实习。但实习一段时间后,就发现,采取这种课堂与课后挂钩的实习,并没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客观上,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都很繁忙,且人员较少,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帮助这些实习学生,学生也只能一知半解,作为实习教师也很跟踪全部学生;另一方面,学生离开学校对自己也很放松,愿去实习就去呆一会儿,不愿去就不去,这种放羊式的实习教学并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法,也逐渐地取消了,后来,又采取了一种方法,就是学生毕业前,集中两个月到银行、企事业单位去实习,实践结果,也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以上两种方法,虽然都不很成功,但却促进了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

我们知道,实习教学是以教学为主,带有实际动手操作任务的实习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它使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巩固和发展,也是在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所获得的心智技能验证。由此,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财会模拟室的创建,正是适应了这种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之一。

财会模拟室创建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系统地掌握财会实际操作知识。在这个模拟室里,学生要熟练地掌握财会工作的程序,即出纳员工作-记账员工作-成本核算员工作-直到银行结算等业务,从而使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实用财会人员。在模拟室组建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进行选点。即选择一个恰当的单位,作为我们模拟室的模型。我们选点本着两条原则:一是这个点必须是一个生产单位,即工业企业;二是这个单位的管理系统要比较完善,财务制度健全,财务工作程序要系统,全面本着这两条原则我们选择了本市的一个明星企业作为资料模型。

第二个步骤:联系同学们所学专业学科和工厂业务实际,设计出在模拟室里,应上墙的图表,这些图表包括:会计科目表、固定资金运动示意图、流动资金示意图、成本核算图、记账程序核算示意图以及错账的几种更正方法等图表,并按财政部要求,在财会模拟室内挂上,会计员上岗要求及会计法则、会计制度等。这些图表上墙,能使学生一进到这个财会模拟室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这些图表对学生实习应起到一个提示引导的作用。同学们能一目了然,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巩固了课堂所讲述的理论知识。

第三个步骤:搜集资料。我们搜集了这个明星企业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两个月的会计核算资料,这两个月的资料比较完整、系统,而且又是年末的资料,便于结转,对学生实习非常有益。

第四个步骤:整理和重新编写资料。我们复制和抄录下来的原始资料,有的重复,有的零碎,需要重新编写一套适合学生实习用的一套完整的、不重复的业务资料。

实习是职业中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场所是学校的教学设施之一,是专业课的实习课堂,财会模拟室的组建与发展,对近几年财会专业的实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为配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又组建了多媒体会计电算化教室,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核算,更进一步促进财会专业的教学实践。把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学以致用,也为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摘要:财会模拟室的组建与发展,对学校近几年财会专业的实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四平市经济贸易学校为配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又组建了多媒体会计电算化教室,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核算,更进一步促进财会专业的教学实践。把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学以致用,也为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 篇4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职会计专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但中职会计的教学也显现出它的陈旧和不足,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也较弱。因此论文结合这些特点,提出了会计教学实行分阶段与模块式相结合的构想。

论文关键词:会计 中职学校 分段模块式教学

1、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在财会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学理念、内容、方式和途径都远不适应社会的要求。

一是教学理念存在偏差,主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合理,时间安排错位,只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训的重要性。

二是教材信息严重滞后,教材中不少内容还是传统的旧知识,远不能反映经济的发展。

三是教学方法与方式上重教轻学,教学中教师还是沿袭传统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和单一教学程式,仍以传统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学生。

2、中职财会专业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同时,重庆作为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区,大量的中小企业应运而生,财会技能型人才会出现空前的短缺。在这大好形势下,中职财会专业类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既要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改革

目前中职学校的财会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学生,必须正视存在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实施活模块、多渠道、重技能的教学,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实用型初级财会人员。

3.1中职财会专业纵向实行分段式教学

财会专业实践性很强,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为此把中职财会专业分段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理论与分项实训阶段、综合实训与考证阶段、顶岗实习拓展阶段。

第一阶段: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一般是安排前两学期集中学习理论,然后再进行实训。不过这样的安排,会造成财会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训的.间隔期过长,这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没有实践培训而使理论显得过于空泛,二是在后来的实践实训中又要重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复习以前学过的理论,这不但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也挤兑了实训时间。因此,可以考虑在每一单项理论讲述完毕后就进行分项实训。分项实践教学的内容简单,容易组织实施,并且可以保证在学生每学习完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之后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操作,这样一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安排就比较紧凑,便于他们接受和掌握会计理论和技能。 第二阶段: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实训后,学生只是分项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因此第二阶段就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综合模拟实训,也就是以一个模拟工业企业的某一个月份完整的经济业务资料为会计主体对象,进行全面、系统地综合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所采用的会计资料是完整的,包括企业的总体概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说明、账户的期初余额、经济业务等。经过充分模拟各环节的操作流程,使学生接近相关企业的经济活动,亲身体验和熟悉会计核算的方法;再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带领下模拟操作实训的各个步骤,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循环的全过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这个阶段之后,学生往往已经具备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能力,所以老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他们考取会计从业资格为下一阶段作好准备。

第三阶段:学生可以采取自主联系和学校推荐的方式进行一年的顶岗实习,这是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墙养到岗位就业的过渡,顺利实现学生走向社会转变的重要途经。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年宝贵的实习时间,将实践教学扩展到顶岗实习的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3.2中职财会专业横向实行模块式教学

以《基础会计》学科为例,这门课程是财会专业的基础人门学科。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教学模块时,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贯彻“轻”理论、“重”实践的教学理念,不再以理论教学为核心,而是把模拟演练、实训等实践环节作为教学核心,以职业实践能力为重点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加强他们对岗位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考虑将《基础会计》课程和《会计模拟实训》分项实训整合为一门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课程并分成五大模块。

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课程是以会计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的五大模块有机整合而成的。第一模块:基础书写实训,让学生掌握阿拉伯数字、汉字大写数字和大小写金额的标准写法,做到字迹清晰、书写规范;第二模块: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使学生熟悉经济业务,学会常见原始单据的填制技能,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掌握收、付、转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第三模块:会计账簿建立、启用、登记和错账更正,使学生学会启用账簿和编排账页目录,掌握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建立和登记的方法;第四模块: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会计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第五模块:报表编制和申报纳税,使学生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和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报。

浅谈财会专业教学的实践性 篇5

【关键词】中职教育 财会专业 教学实践

会计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实用性专业,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弊端,教学内容与会计活动相脱节,教学方法陈旧。特别是实验教学方面强调的力度不够,仍然沿袭过去重理论轻实验的线性教学方式,不能够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辩证、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不能激励学生去深入学习,很难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本文试就中职财会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谈几点思考与探索。

一、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素质,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关键

“名师出高徒”,没有高素质的实践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学生。要搞好实践性教学,必须有技能过硬的专业教师。财会专业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实际业务操作水平,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及结账、报表的编制等。学校要经常开展以提高专业技能为内容的教研活动;强化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参与专业工作实践,并力争成为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聘请企业一线的行家能手,示范各种会计凭证、账表的填制技巧,系统介绍操作规范的内容,将实际操作的要求和技巧传授给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融为一体,能够交互式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像、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且实用性极强的综合性新技术。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够为人类学习和生活创造出一个在功能上、空间上及时间上的交互环境,这就为教学方式的创新带来了机遇。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在认识客观事物中,首先是以感觉器官来认识客体,它是人们活动的开始,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获取外界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判别,以指导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是人类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中得以运用,主要是它的传播方式符合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特点,把会计学中抽象的文字、符号等教学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直观的记忆客体,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多媒体技术具有的表现力突出、个性化强的特点,弥补了传统会计教育方式的不足,使得强制性的知识储存和灌入式的传播方式得以改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所具有的丰富的表现力,可以把讲解、演示、再现、比较等方法融为一体,将会计对象以丰富多彩、图像逼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在声、文、图并茂的教学中让学生直观地接受,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传播。

三、开拓创新实践性教学,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基础

财会专业课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很强,要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财会专业特点、学校的模拟实训条件及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性教学进行开拓创新,以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就此我认为可进行如下的尝试。首先要创建新的实践性教学计划体系,以往的实践性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内容和时间根据理论教学来确定,这不利于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创造型的人才。新的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体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财会专业的特点及新时期财会职业规范等统筹考虑,实践性教学应跟着生产实际走,理论教学在实践性教学中穿插进行,以教会学生怎么作为主,为什么作为辅。把所有的专业课与实践性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其次是抓住实践性教学的关键性环节,财会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分学科性和综合性,无论是何种技能实训,都要抓住关键性的环节,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基础会计》实训关键是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以及报表编制等操作。而会计实务的综合训练则要抓住设置账户、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登记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会计报表编制及简单的财务分析、指标计算等一系列环节。最后要实践性教学活动与学生就业对应,中职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型企业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在这些基层岗位应用最多的是《收银实务》、《会计基本技能》、《点钞》等课程,而如《审计学》、《管理会计》、《财政与金融》等则用得很少,甚至用不上,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必须与此对应,有所侧重。

四、建立完备的模拟室和巩固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保证

完备的财会模拟室和巩固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场地,是搞好实践性教学的有力保证。我们应该本着优先、实用、先进的原则,建立设施齐、材料全、软件新、仿真性高的财会模拟室(模拟实训应包括手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从而保证教学大纲计划的模拟实训和结合本地实际安排的财会见习项目的开出率,保证每一位同学模拟实训时,看有材料、练有工具,用有软件,让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练的机会。建立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是提高和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业务联系,为学校提供教育支持,提供实习场地和实习指导,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丰富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仅提高了财会业务水平,而且有助于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企业经济业务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

有关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6

关键词: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中职财会专业是培养初级、中级应用型人才的一类专业,财会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财会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技能。作为中职院校教育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要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今很多中职院校财会专业将培养学生的扎实理论知识、熟练专业技能、较强实践能力、较高专业素养作为教学目的。但是在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合理、有效地诠释这些目的,教学方法落后,这些目的显得过于繁复,学生也就没有很高的学习欲望,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目前中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时安排不合理,财会专业教学要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中职院校实行的是三年制教育,教学模式是“两年理论学习+一年校外实习”。理论上财会专业总课时要有3250个,实际上的1750个课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时安排不合理,不能充分满足财会专业的教学要求。

(二)中职学生质量低,阻碍着财会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增加,中职院校不断扩招,很大程度分散了学生的来源,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而且中职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高校严格筛选后,中职院校的学生质量逐渐降低,据统计,某校在2004年招纳新生一千人左右,其中有50%的学生是免试直接录取的,有20%的学生是凭毕业证录取的,剩下的30%才是真正通过考试录取的。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及格人数每班达到上百人,几乎每个班都有受到处分的学生。这些数据有力地表明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自控能力不高、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明确。这样,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效率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二、加强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改进完善财会专业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和其他专业相比,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体系是相对完善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中职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要求。所以,中职院校要改进完善财会专业的教学体系,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实践、潜力开发等。

(二)创新改进财会专业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创新与改革。中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师要以教学实际作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创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进课程设置,提升财会专业的教学效率

如今中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差,他们觉得数学已经有很大难度了,经济常识更是一大难题。而且,中职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存在很强的随意性,又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同院校设置的课程量也不同,课程量少的院校没有将全部专业课设计到教学中,学生缺乏过硬的基础知识;而课程量多的院校又由于课时限制,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还有的开设了很多与实际就业不对口的课程,没有达到市场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改进课程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中职院校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财会专业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运输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中职院校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出财会专业高应用型会计人才,中职院校要注重提升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要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此外,中职财会专业教师要创新、改进教学思路,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的综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如何提高技工学校财会专业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1(64).

中职财会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探究 篇7

关键词:财会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实践能力

中职财会教学和全日制高等院校相比来说, 教学的目标更加偏重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 也就是更加重视他们在财会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因此, 中职院校的财会专业应该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课程, 增加实践内容在教学中的比例, 不断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一、目前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

在中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学中, 知识体系的完整程度受到了所有教师的关注, 但是实践课程体系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很多知识点实践操作的缺失, 无法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这自然会影响到学生在就业时的职业竞争力, 减少就业机会。

(二) 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中职院校的财会专业实践都是在学习完基础知识后、毕业前这段时间进行岗前训练。这种训练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进入行业内了解实际情况, 提升综合操作水平。但是却忽视了阶段中的培养, 给综合实习带来不利的影响, 实训效果自然也就不够理想。

(三) 实践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与中职院校的其他课程不同, 财会专业实践方面的考查方式不能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评判。目前在教学中,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报告的形式。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教师不可能为每个人都制定一个不同的考查项目, 这就容易造成学生之间产生抄袭现象, 很难真正对学生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 让考查成为形式, 发挥不出其真正的作用。

二、中职财会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方式

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 需要所有教师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和完善, 以此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完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完善财会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中, 要时刻将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行业内人才的需求放在首位, 满足教学中培养人才的目标。实践教学体系要同时包含基础知识、技能实践以及技能提升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 学校要求专业教师制定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 包括每月、每季度、每学期的目标, 并以此作为标准考核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另外, 在课程设置中, 学校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做到因材施教。

(二)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元素

上文提过, 对中职财会专业来说, 因为其实践教学的特殊性, 社会实践的方式并不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但是用人单位在人才的招聘中, 越来越强调人员的实践能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财会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 也就是在各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模拟实习, 让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完成财会专业技术的培训。

(三) 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在目前的财会专业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也就是主要通过课堂讲述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己实践教学的水平,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 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体, 提高教学效率。

(四) 灵活运用各种实践评价方式

除了实践教学方式的转变之外, 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也必须要进行调整。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实践操作在考试中的比例, 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对实践操作方面的重视程度, 提升操作水平, 并以此培养出技术过硬的专业财会人员。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实践教育考试系统, 让学生能够从中随机抽取实操题目, 进行考核, 最大可能区分学生考核内容。这种考核方式内容包含了财政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 最大限度地让考核模拟实际工作, 并且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操作的方式节省了大量的考核评价时间。

(五) 利用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在财会专业的教学中, 即使学生知识掌握得再熟练, 也不如亲自进入企业进行实践, 而校企合作方式可以满足学生随时进行实践学习的要求。学校也可以与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协议, 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另外, 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企业财会人员到学校内进行讲座, 让学生能够了解目前行业内的发展情况。

目前, 社会的不断发展给财会专业带来了更高的挑战, 中职院校必须不断关注行业发展, 更新教育理念, 并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去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英.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12) .

[2]赵汉斌.浅谈中职财会教学的与时俱进[J].经营管理者, 2011 (24) .

财会专业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篇8

关键词:财会专业,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日益发展,会计职业实践活动日益丰富和深化,人们对会计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也日趋明确、充实。而作为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四有精神的会计人才为目标。下面本人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财会专业课堂教学方法作如下的探讨。

一、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中制造一种“不平衡”,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平衡——探究———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学习编制资产负债表“应收帐款”项目时,先让学生雷同其他资产类项目做,即“应收帐款”所属明细帐户都是借方期末余额,然后,让学生做“应收帐款”所属明细帐户有贷方期末余额的情况。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此题了,于是创造了一个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困惑,悬而未决的疑难驱动学生从原有的认识结构中唤起相关的旧知识——“应收帐款”帐户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债权,是一项资产,所以列示资产下方;而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债务,是一项负债,应列示负债下方,从而解决问题。而在财会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的各种问题情境必须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从而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的特点和教材内在的矛盾因素创设问题。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推陈致新, 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孕伏新知, 使学生在“温故”中习新, 从而激化认知冲突, 获取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述收、付、转三种记帐凭证的编制时,组织学生做职工出差预借差旅费、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已存入银行、报销差旅费退回预借款余额三笔经济业务。学生顺利完成了前两题,编制了付款凭证、收款凭证,做第三题时出现了既不能编收款凭证又不能编付款凭证的新情况,把他们带进欲罢不能的问题情境之中。

2.由浅入深。

在把握了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后,我们可以把旧知适当延伸,使学生的已知与延伸后的旧知“脱轨”,引出问题情境。

例如:讲解按借方科目设置的多栏式帐簿如(制造费用帐簿)的登记时,教师先让学生登记只涉及借方的经济业务,然后,出示涉及贷方的经济业务的内容,在按借方科目设置的多栏式帐簿中没有贷方栏目,这时,学生原有贮备的登帐知识就不够用了,于是又充满了认知困惑。

3.逆道而行。

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故意设置悬念,引导思考,然后在学生疑惑的目光中,引出新知识,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例如:在讲“坏帐准备”计提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欠帐的会计分录,之后,进行“脑筋急转弯”,没有还怎么办呢?故意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接着告诉学生解决办法——计提坏帐准备金;此时又设悬念——怎么提呢?然后分析具体计提办法;为什么要计提坏帐准备金?质疑又起,分析计提原因是遵循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之后,学生恍然大悟;至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识。

二、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演示教学的方法

演示教学法就是通过展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向学员介绍如技术功能、工作过程或加工程序等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在财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模拟实验教室、多媒体课件和财务管理教学软件对在传统教学方式中一些难以表达清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和实务进行辅助讲解。例如, 教师可以通过财务管理教学软件将编制预算, 甚至可以将财务分析的全过程演示给学生看, 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又如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要讲清楚账务处理就要明白公允价值如何计量, 而公允价值的计量通常是比较复杂的, 而作为在校中专生几乎从未经历社会实践, 社会经验相当贫乏。如果能采用实例、图片 (公式) 、等形式制作出极为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和教师的讲授相配合, 就能较容易的使中专生对这些内容掌握、理解。

三、在教学中创设模拟情境教学的方法

模拟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景中,让学生在具体情景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的进行学习。例如在讲授会计报表这部分内容时,也同样可模拟这样一种情境,我们也模拟了一个公司场景,公司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业务往来,我们根据业务往来需要提供真实的原始凭证,让我们的学生担任公司会计,到了月底,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凭证、帐簿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又如在讲《财务会计》各种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时,以往深刻的体会是教师讲的累,学生接受的更累,后来试用了模拟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扮演收款单位、收款单位开户银行、付款单位、付款单位开户银行,让学生模拟整个结算过程。而且还注意加强情境,各组学生在着装上、语言上及整个工作过程都尽量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符合,这使得学生兴趣大增,非常投入地进行了“工作”。这样的教学活动生动而有趣,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学生通过模拟角色,设身处地地去体验角色,仿佛自己就是角色、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锤炼,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掌握了知识,学习效果更佳。

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 篇9

目前中职学校在财会专业课的教学中, 教学理念、内容、方式和途径都远不适应社会的要求。

一是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主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合理, 时间安排错位, 只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训的重要性。

二是教材信息严重滞后, 教材中不少内容还是传统的旧知识, 远不能反映经济的发展。

三是教学方法与方式上重教轻学, 教学中教师还是沿袭传统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和单一教学程式, 仍以传统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学生。

2 中职财会专业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同时, 重庆作为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区, 大量的中小企业应运而生, 财会技能型人才会出现空前的短缺。在这大好形势下, 中职财会专业类教育, 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既要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 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改革

目前中职学校的财会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学生, 必须正视存在的不足, 改进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模式, 实施活模块、多渠道、重技能的教学, 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实用型初级财会人员。

3.1 中职财会专业纵向实行分段式教学

财会专业实践性很强, 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 为此把中职财会专业分段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理论与分项实训阶段、综合实训与考证阶段、顶岗实习拓展阶段。

第一阶段: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一般是安排前两学期集中学习理论, 然后再进行实训。不过这样的安排, 会造成财会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训的间隔期过长, 这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没有实践培训而使理论显得过于空泛, 二是在后来的实践实训中又要重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复习以前学过的理论, 这不但花费了时间和精力, 也挤兑了实训时间。因此, 可以考虑在每一单项理论讲述完毕后就进行分项实训。分项实践教学的内容简单, 容易组织实施, 并且可以保证在学生每学习完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之后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操作, 这样一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安排就比较紧凑, 便于他们接受和掌握会计理论和技能。

第二阶段: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实训后, 学生只是分项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 因此第二阶段就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综合模拟实训, 也就是以一个模拟工业企业的某一个月份完整的经济业务资料为会计主体对象, 进行全面、系统地综合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所采用的会计资料是完整的, 包括企业的总体概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说明、账户的期初余额、经济业务等。经过充分模拟各环节的操作流程, 使学生接近相关企业的经济活动, 亲身体验和熟悉会计核算的方法;再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带领下模拟操作实训的各个步骤, 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循环的全过程, 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这个阶段之后, 学生往往已经具备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所以老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 帮助他们考取会计从业资格为下一阶段作好准备。

第三阶段:学生可以采取自主联系和学校推荐的方式进行一年的顶岗实习, 这是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岗位就业的过渡, 顺利实现学生走向社会转变的重要途经。因此,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年宝贵的实习时间, 将实践教学扩展到顶岗实习的实践工作中,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3.2 中职财会专业横向实行模块式教学

以《基础会计》学科为例, 这门课程是财会专业的基础入门学科。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教学模块时, 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贯彻“轻”理论、“重”实践的教学理念, 不再以理论教学为核心, 而是把模拟演练、实训等实践环节作为教学核心, 以职业实践能力为重点来进行教学, 这样能够加强他们对岗位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根据上述分析, 可以考虑将《基础会计》课程和《会计模拟实训》分项实训整合为一门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课程并分成五大模块。

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课程是以会计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的五大模块有机整合而成的。第一模块:基础书写实训, 让学生掌握阿拉伯数字、汉字大写数字和大小写金额的标准写法, 做到字迹清晰、书写规范;第二模块: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使学生熟悉经济业务, 学会常见原始单据的填制技能, 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 掌握收、付、转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第三模块:会计账簿建立、启用、登记和错账更正, 使学生学会启用账簿和编排账页目录, 掌握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建立和登记的方法;第四模块: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会计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第五模块:报表编制和申报纳税, 使学生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和编制要求, 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报。

总的来讲, 分阶段模块式教学将专业课知识有机整合起来, 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会计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财会专业的适应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2]改革中职会计课程设置, 创新中职会计教学模式

浅谈财会专业教学 篇10

关键词:超前意识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 自主式教学

一、设置课程要有超前意识

目前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等。专业基础课是按学科门类或相近相关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它是为学生构筑学习相近相关专业知识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在所学的专业知识中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主要包括基础会计、珠算、会计电算化和财经应用文写作等。专业课是提供与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和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从现行大部分中职校的课程设置及执行情况来看,不仅比例不协调,而且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不尽合理。笔者认为,一方面在课程设置的比例上应提升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比例。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应增设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会计诚信教育等课程;同时,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应增设办公自动化等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二、探索适合职校生的教学方法

职校生不傻不笨,只是不爱学习,不善学习,理论知识接受能力低,但动手能力强。教学中要扬长避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实践性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一些特殊的技术知识,更多地依靠实践来掌握。要加强会计课程的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的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项目资源、技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足够的实验室练习或实践教学,财会专业学生可以轻松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技能。如,通过学生在会计实验室中模拟企业的会计部门,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循环扮演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按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模拟练习,这样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未来工作的时间。

(2) 趣味性教学。会计课比较枯燥,利用现代化设备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将枯燥知识变得有吸引力,同时,可以增大课堂知识容量。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且兼具实物形态与空间场景的最接近人类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这一现代化信息系统来组织,展示教学内容和构造知识结构,在财务会计课教学中引入这一模式,可以改变会计课枯燥无味,空洞无物的老面孔。

(3) 民主性教学。课堂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的场所或平台。在课堂教学上,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在教与学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重点,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实践教学要能联系实际

实践教学是中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起作桥梁和枢纽的作用。目前,会计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对实践教学的规定一般很笼统,而且,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组织方式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实践教学课时在会计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偏小。从实践教学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校内的实践课和毕业前的实习。对于校内的实践课只是走走过场,熟悉一下会计记账的流程和简单方法;对于毕业实习,也只是单位出个证明,盖个章而已,流于形式。这些都影响学生对企事业单位真实会计工作和环境的直观感受,不利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结合。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各中职校在教学计划中应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教学的课程安排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比如,会计核算的三大重要环节包括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我们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分别安排时间让学生走进企业单位,真正去见识一下凭证、账簿及财务报表的样式,并向财会人员讨教各自的填制方法。又如,当学到银行的结算方式时,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进入模拟银行机构,去学习这些抽象而又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掌握理论知识,又让学生切身感受会计工作的环境与氛围。接着,在最后学年再穿插在其他专业的学生中进入有关单位进行实习,教师进行跟踪管理。最后,再进行集中的校内毕业实习,目的是在学生熟悉了基本的会计流程的前提下,集中进行拾遗补缺、重点突破。这样的实践既改变了传统的实习模式,又充实了校内外实习的内容。

四、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推进自主式教学向深层次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一张试卷就分出了好中差,而忽略了学生在情感、能力以及技能方面的培养,一些学习差的学生毕业后反而干的不错,这一现象就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反思。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教师应充分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不能把文化课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而应当大胆改革当前评价体制,制定包括学生思想品质、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机制,真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评价,真正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业。

财会专业的课堂教学 篇11

关键词:TESOL课程,财会专业,双语教学,交际型教学

一、TESOL课程的理念和考核方式

TESOL, 全称为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意为对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 简单可以概括为对外英语教学。针对培训者不同的背景, 设置不同的课程安排。其中, 8周集中的强化课程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课程考核通过后获得资格证书。

(一) 课程理念

TESOL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交际式教学方法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 认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有效沟通是最重要的, 因此, 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 以听和说作为重心, 这一点与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更多的强调读和写是大相径庭的。在这种理念指导下,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TESOL课程认为应该Minimize TTT (Teacher Talking Time) , Maximize STT (Students Talking Time) , 意为最小化教师讲授时间, 最大化学生表达的时间。因此,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二) 考核方式

以NZQA证书 (新西兰认可) 为例, TESOL课程的考核共包括五个部分, 以下就每一部分的内容和所占比例做一介绍。

第一部分, Teaching Practice (英语教学实践) , 在整个课程考核中占到50%, 分量不言而喻。学员总共要进行五次教学实践, 包括两次微型课和三次完整的课, 共计3个小时。从阅读课、语法课到最后的综合课, 每一次课前都需要查找很多资料, 确定课程主题, 然后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撰写教学计划, 查阅词典, 制作词汇卡, 准备图片、实物等相关教学素材, 设计板书等等, 力争使每一次课都生动活泼。每一次课后指导老师都会给以评价, 指出不足, 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部分, 语言意识 (Language awareness) 和语音 (Phonetic) 考试, 分别占总成绩的10%和5%。在学习时态、语态、元音、辅音及英语发音规则等之后, 进行两次书面考试, 考核学员对英语语法和语音的掌握情况。在英语语法的学习过程中, 印象最深同时觉得最有效的两点就是时间线 (Timeline) 和概念核实 (Concept Check) 。通过画时间线, 一些很复杂的语法问题变得容易理解, 各种时态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 而且相当直观。而通过设计Concept questions, 每一种时态和语态的关键点和核心被抓住, 有种一语道破的感觉, 能够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讲知识点。

第三部分, 第二外语考试 (Foreign Language Test) , 考试成绩占整个课程总成绩的10%。学员上三次第二外语课, 然后参加考试, 重点不在于考察第二外语, 而是老师讲授第二外语的方法。通常安排的是葡萄牙语课, 教师讲授一些基本的葡萄牙语词汇和交际用语。应该说, 课程中安排这样一个环节, 目的并不在于让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一门新的外语, 而是让学员站在学生的角度, 体会在没有任何英语基础的背景下学习英语的过程和感受。

第四部分, 教学素材汇编 (Material compilation) , 在整个考核体系中所占比例为10%。学员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选择阅读课、语法课和综合课中的一次课的一个教学环节, 将其中用到的教学素材进行展示, 如图片、字谜、实物道具、音乐卡碟、明信片等, 最好由学员自己亲手制作, 具有自己的创意, 并且能很好地辅助教学, 与课程主题相关, 有助于实现某一具体教学环节的目的, 提升教学效果。此外, 要求将该教学素材如何在课堂中使用以及其发挥的效果做出说明。

第五部分, 教学实践日志 (TP Log) 和职业发展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合计占15%。主要是将五次教学实践中用到的所有材料进行汇总, 包括课前的教学计划、课内使用的素材、课后的自我评价以及指导教师的听课评价和反馈。此外, 还包括学员自己的三次听课记录。要求学员必须听三位其他老师的课, 了解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如何有效引出每一次课的主题, 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如何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的时间, 如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 如何应付课堂上的意外情况等。学生层次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不同的水平,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授课以及每一个教学环节如何组织、衔接, 是听课的重点, 此外, 如何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也是听课时应该关注的。

二、TESOL课程对双语教学的启示

1.流畅的课堂安排与有效的教学设计, 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应该说TESOL整个课程就是围绕着一个教学理念而展开, 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体现交际型教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从热身、导入到课程内容的展开, 每一阶段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因此教师的引导和调动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导入阶段, 可以设计一些游戏, 如Hotseat, 角色扮演等, 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在词汇阶段, 可以使用图片、实物、肢体语言、情景再现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而概念核实Concept check也极其重要, 验证学生对词汇的理解程度;在听说读写阶段, 在任务开始前, 布置任务并与学生确认总是必须的, 此外, 在说和写的阶段, 教师设计恰当的话题, 也显得尤为重要。

2.以学生为中心, 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远远要比老师多, 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的角色, 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很多观点和结论都不是老师直接给出, 而是在老师的层层诱导下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 甚而至于每次课的关键词汇都是由老师引导, 在各种图片提示和口头描述中让学生自己说出来, 而这一点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似乎是很少见的。在每次课最后的改错阶段, 改错的任务也是由学生来担当, 老师从来都不直接给出正确答案, 因为错误往往是最好的老师, 在错误中习得的经验往往也是最最难忘的。

3.熟练使用学生的名字, 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体现在很多方面, 但是有一点极其重要, 那就是熟练使用学生的名字。第一次课上, 当所有的学生都做了自我介绍之后, 老师几乎就可以说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了, 这一点着实让我们佩服了半天, 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被重视的感觉。作为一名老师, 这可能是一项教学的基本功, 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大学里大班授课的环境中想要实现似乎有相当的难度。

4.头脑风暴,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头脑风暴, 也是教师在上课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 围绕着一个话题, 让学生充分想象, 只要是合理的, 一切都可以接受, 没有框框的约束, 没有规矩的束缚, 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在老师的鼓励和激发下, 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理, 只要能够自圆其说, 每一个思维都是闪光点。

5.语言的准确性与流利性, 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着眼于英语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思想, 在听说读写四个层面上, 对语言的准确与流利程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在听与说的阶段, 更加注重英语的流利性, 是否能够听懂对方, 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显得更加重要。而在读与写这两个阶段, 语言的准确性被更多地强调, 尤其是在学术英语中, 准确地捕捉阅读资料的信息, 正确地书写一些应用文体, 避免拼写、搭配和语法等方面的错误。

三、TESOL课程理念在财会双语教学中实施的设想

财会专业双语教学既有一般的语言教学的特征, 又要达到专业教学的目的。如何将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效结合, 如何将小班授课的方法移植到大班授课中, 提高财会专业双语教学的效果, 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结合TESOL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特点, 笔者认为在财会专业双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交际型双语教学——强化英语说与听的能力, 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现有的财会专业教学中, 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的界限实质上很难划分, 仅有简单的双语词汇的渗透、专业英文的翻译和解释, 远远不够。双语教学体现为用两种语言“教”和“学”两个方面, 因此, 在教与学的互动中, 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专业交流中, 使英语和汉语成为交流的工具, 通过语言体现思想, 这才是语言的真谛。

2.全程引导式教学——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国内教学中过分强调师资的重要性, 而忽视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潜力。虽然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但是贯彻的不是很彻底, 也不很全面。其实,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在教师合理和有效的引导下,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 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的每一个认可和成功都会成为其学习的不竭动力。

3.任务驱动型教学——根据任务的不同, 适时调整课堂组织与教室管理。一堂完整的双语课包括若干教学环节, 如课前热身、导入、课程内容讲解、讨论、练习等。有效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 在财会专业双语课前可以引入更多的热身活动和游戏环节, 如角色扮演, 提高学生的兴趣, 增强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在不同的阶段, 老师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 对学生如何分组以及座位进行不同的安排。如在讨论阶段, 可以三人或四人一组, 一轮讨论后, 交换位置, 组与组之间进行交叉, 形成新的分组, 展开新的讨论, 激发学生形成新的观点。

4.教学素材多元化——突出专业特点, 丰富现有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财会专业双语教学需要将国际前沿的内容带入课堂, 因此, 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搜索, 或直接进入很多国外的专业网站, 以音频、视频、影像资料等形式来播放。比如, 关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介绍国际会计准则自身的发展及在各国的直接借鉴或等效认可等情况, 可以直接链接IASB的网站, 链接诸多新闻短片, 增强学生对该问题的直观感受。此外, 财会专业操作性强的特点要求在课堂内外充分体现教学的仿真性, 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可视化的教学短片, 更具生动性。

参考文献

[1]方明洪荭.财会类本科专业双语教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 (综合版) , 2010 (7)

[2]邓少丽, 杜景平.小议TESOL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1 (11)

[3]刘世荣.会计双语教学体验模式的构建[J].当代经济, 2009 (10)

上一篇:人事退休管理下一篇:板蓝根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