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粒子宏观化(共9篇)
微观粒子宏观化 篇1
初中化学中微观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们非常微小, 人们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可以再分, 而原子不能再分, 这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知识, 一般考试时都要考查, 用不同的圆球来代表不同的原子, 让原子结合成分子, 这样化为宏观的图形来考查化学变化, 及其质量守恒定律。今年中考中此类型的不少, 现举几例, 以供参考。
例1: (2009年达州市) 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反应方程式为H2+Cl2 (点燃) 2HCl, 若用“○”表示氯原子, “●”表示氢原子, 则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解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此题给出了化学方程式H2+Cl2 (点燃) 2HCl, 氢气、氯气都是双原子分子, 一个分子应该由两个原子构成。而生成物氯化氢是两个分子, 每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此题应该选C。
例2 (2009年浙江金华) 下图表示物质A () 与B ()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 的微观示意图 (和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其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但原子数目减少
B.A、B、C三种物质在分类上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l: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在一定条件物质A和物质B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物质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种类、数目以及质量都不变。物质A和物质C由两种原子即两种元素组成, 属于化合物, 而物质B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该反应中物质A是两个原子, B是一个, C是两个。所以化学方程式中, 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誜l誜2。该反应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所以此题选C。
例3 (2009年潍坊市) 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 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D属于氧化物
B.物质C的水溶液pH大于7
C.甲是复分懈反应
D.实验室可用H2O2和MnO2制取E
解析:此题原子表明了什么原子, 我们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 甲反应中物质A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是水H2O, 物质B由两个氯原子构成, 是氯气Cl2, 物质C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表示氯化氢HCl, 物质D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表示次氯酸HClO, D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物质C溶于水是盐酸pH小于7, 物质B是单质, 甲反应不是复分懈反应。物质E由两个氧原子构成表示氧气, 实验室可用H2O2和MnO2制取, 所以此题选D。
微观粒子宏观化 篇2
① 抓主干。
② 看标点符号。
③ 被动变主动。
④ 消减否定法。
⑤ 重新断句。
⑥ 对照法。抓一些重点词:
⑴ 解释词:namely(即,也就是);likewise(同样的);in other word(换句话说);that is to say(那就是说)……
⑵ 转折词??目的:体会一种逻辑关系,也是经常出题的地方。but, yet, although, however, in contrast(与之形成对照的是)
⑶ 表示结果的词:thus, as a result, consequence
⑷ 表示递进的词:further more, in addition to
⑸ 表示重要的词:prime(首要的); above all(最重要的);first of all
宏观阅读的方法 :
怎样对待一篇文章:
① 一般来说,任何一篇文章都讲一个主题。
② 注意抓两类文体:一个是议论文,抓作者中心观点和作者态度;
二是说明文,抓说明对象和作者态度。
③ 注意看清楚文章是由几个自然段构成,同时要注意看清楚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是顺承结构还是转折结构。
④ 注意文章的一些固有模式:
第一类型:启承传合型,要特别注意启和合的前后呼应。
第二类型:花开两朵型,要注意两个核心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类型:问题答案型,一般来说问题就是文章的中心,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四类型:平铺直叙型,注意抓首段和中心。
从宏观到微观 篇3
物理学专业可分为“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张”两方向。“纵向深入”是向更微观和更高速领域的深入探索,获得描述新的领域最核心的物理模型。“横向扩张”是在“纵向深入”中得到的每一个区域的核心物理模型基础上,应用该模型来探索和解决该领域每一个更具体和更复杂的问题,伸向更精细的世界。
纵向世界
下图是目前物理学的四个“基本理论”所统治的区域,它是一个普遍的力学系统,用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物质、时间和空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四个“基本理论”是人类几百年来“纵向深入”所得到的四个核心物理模型。
一、经典力学(Classical Mechanics)
图中左下区域是“宏观低速”区域,称为经典力学(Classical Mechanics)领域,即最早的牛顿力学及其后续发展的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等。在中学物理课程中主要涉及的部分是牛顿力学。这里基本的数学模型是:空间是最简单的欧几里得几何的三维空间,时间是另外一个和空间维完全无关的维度。物质是质点,或者是有限体积的质点集合(刚体,流体),或者是遍布全空间无限体积的质点集合(场,如电磁场)。质点在空间中的运动符合伽利略变换。
这个领域孕育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它的“纵向深入”突破点是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并由此导致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力学领域的出现。
二、相对论力学(Relativistic Mechanics)
图中的右下区域是纵向深入到“宏观高速”的区域,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Relativistic Mechanics)领域。
这里基本的数学模型是: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时空是闵可夫斯基四维时空,即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由光速不变原理紧密联系,组成一个平直的四维时空背景。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的时空是黎曼时空,即一个弯曲的四维时空。相对论力学里物质依然是经典力学里的质点、体或场,但是它会直接影响时空背景。质点在四维时空中的运动符合洛仑兹变换。
这个模型揭示了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经典力学中和物质运动独立无关的背景,而是与物质的质量、能量和运动紧密联系。
三、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图中左上区域是纵向深入到“微观低速”的区域,即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的地盘。它的建立以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德布罗意等物理学家的工作为先导,以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泡利等物理学家的工作为主体。
这里基本的数学模型是:时空还是经典力学中欧几里得的三维空间加上独立的一维时间,物质运动还是符合伽利略变换,但物质本身却不再是质点或者质点的集合,而是分布在全空间的波函数。一切物理量的取值都要靠它与波函数在全空间的积分才能得到。
这个模型揭示了真实的微观物质不是只具备粒子性的质点,而是同时具有波动性,即分布在全空间的波。
这个领域是现代物理学最大的领域,它孕育了20世纪后半叶的高新技术产业革命,使人类全面步入信息时代。
四、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
图中右上区域便纵向深入到“微观高速”区域,即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领域。它是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从量子力学的几位创始人到标准模型的建立者,诸多20世纪物理学家们的工作完成了这个建立过程,其中包括杨振宁教授和李政道教授的贡献。
这里基本的数学模型是: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布在完全的闵可夫斯基四维时空的波动场的激发态,场的基态是能量不为零的真空态。一个基本粒子的出现和消失(产生和湮灭)是它的场在该模式上的跃迁。场用量子化的拉格朗日密度来描述。
这个模型揭示了真实的物质不仅是量子力学中分布在全空间的波,还和狭义相对论中的时空背景紧密相连。
从各个区域所建立起来的基本数学模型来看,量子场论区域是目前描述自然界最精确的模型,量子力学区域是描述自然界的低速近似,相对论力学区域是描述自然界的宏观近似,经典力学是描述自然界的宏观低速近似(显然关系已经不大了)。
在这我们只能用“近似”两个字,因为人类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渐进的认识过程,一个不断积累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将永远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就像我们观赏大自然的美景一样,没有终极,越看越美丽,越看越新奇。
横向世界
一、经典力学(Classical Mechanics)
经典力学模型应用到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上就可建立刚体力学、流体力学、声学,以及经典的光学、电学、热力学、磁学等学科。现在的物理学家已经很少涉及这个领域,因为在这个领域里基本的模型早已建立完毕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物理学家也早已把这个地盘交到工程师的手上了,研究的主流变成是对这些规律的应用,这个领域与人类日常生活关系最近。
对于有志于从事机械、建筑、汽车、航天、热能动力等专业的学子来说,牛顿力学和热力学等是必须要掌握的物理基础,这些物理基础引发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有志于从事电力、通讯、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学子来说,经典电磁学和电动力学是必须要掌握的物理基础,这些基础引发了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好这些基础,能让你轻快地进入到这些实用的领域中发展。
二、相对论力学(Relativistic Mechanics)
相对论力学模型应用到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上就可建立天体物理学、宇宙学等学科方向,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现象,如引力等,从业人数在物理学界占较小的部分。
对于有志于研究天文学和恒星、地外行星、黑洞等各种天体以及宇宙奥秘的学子来说,这个领域便是其归宿。这个领域的实验主要以望远镜观测为主。相对论力学领域是人类认识宇宙和了解宇宙的最前沿,它是人类了解太空的一扇窗口,但是离人类日常生活较远。工作单位一般是各个天文台、大型的地面观测站和太空观测站等科研部门。
三、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量子力学模型应用到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上就可建立原子物理学、分子物理学、量子光学、量子电子学,以及凝聚态物理学等学科。物理学家中在这个领域的人数最多,仅凝聚态物理专业的人数就要占所有物理学家的三分之一以上,是物理学最大的分支。保守估计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理论的这个区域中的物理学家人数应该超过所有物理学家总人数的一半。近十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6次颁给了这个领域的科学家。
这个领域的特点是基础理论模型完善,计算方便。实验规模小,可在实验室桌面上进行。理论和实验课题数量多且分散,而且作为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领域,和化学与生物学等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它横向扩张的速度最快,成果也远多于物理学其他三个区域。
这个领域孕育了20世纪的现代科技革命,如半导体元件的发明、激光器的诞生、磁存储介质、液晶,以及最热门的纳米材料、超导体等都是拜他它所赐。因此这个领域不但适合想从事物理研究的学子加入,而且也适合想从事微电子学、纳米材料、量子信息技术等新兴专业的学子们学习。
四、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
量子场论模型应用到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上建立了量子电动力学(QED),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CD)等理论,作为粒子物理(高能物理)的基础理论,同时研究基本粒子的束缚态如重子、介子和原子核结构等。这个领域是向物质奥秘探索的最前沿,基本理论内容最深奥、计算难度大,但是横向扩张的工作很多。实验需要在大型的粒子加速器上进行,规模庞大,课题集中,成果多是十年磨一剑,因此进展缓慢。
对于有志于探索物理最前沿的学子来说,这个领域最适合,但更需要具备耐得住寂寞和世俗诱惑的能力。这个领域风光无限,魅力无限。
结语
物理学的发展是不断地“纵向深入”加“横向扩张”的过程。物理学专业本科期间的理论课会从经典力学“纵向深入”到狭义相对论和初等量子力学的阶段。以经典力学和电动力学为核心,“横向扩张”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普通物理课程。以量子力学为核心会“横向扩张”出原子物理学和固体物理等普通物理课程。要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还得继续向更高阶层的研究生阶段深造。
微观粒子宏观化 篇4
记得我小的时候喜欢趴在地上看蚂蚁,观察它们的形体和“社会秩序”,观察它们搬运庞大的食物以及“腥风血雨”的战斗。现在通过书籍、电视、网络我又看到了微观的社会的生活习惯。而借助现代科技,我看到了太空中闪烁的星星点点,在宏观空间里有难以捉摸的星系、奇妙的星云、壮观的宇宙爆炸,还有吞噬一切而我们却一无所知的黑洞。微观与宏观的世界如此奇妙、陌生,使我们产生探索的欲望。我在创作时就想象到了这种距离让我产生的探索和表现的冲动。其实,世界就在那里,当我们走进这些世界,它们奇幻的视觉在我们心里产生无以言表的新鲜感,而它又随着我们的视点而变化。
与以前相比,我近期这个系列的作品有了转变,既有思考的结果,也有现实因素。城市化的大兴土木给自然留下的伤痕让我们有诸多思考,我必须在画面上有所展示。当下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影像无处不在,在各种观念的包围之下,每个艺术个体都在苦苦思索,找寻属于自己的视点。我意识到,绘画要非常切身地和当下社会的文化方式产生关联,不断寻找其边缘形态和可能形态,这成为必然趋势。
我在寻找能很好地象征顽强生活的语素,在此过程中回想起童年的天趣,于是我想寻找一些不一样的景观。我开始关注城市化进程留下的不起眼的草丛、荆棘、小花甚至垃圾堆。方寸之间的微观风景却能揭示卑微的情景所传达的顽强生命力、视觉美感和些许无奈,于是我在画面中用较大的尺度去审视这些方寸之景。微观风景在宏观处理之后同样蕴含博大丰厚的意向,加上独特的东方审美观,使得对于卑微景致的描绘辐射出人性自由的开放精神。
我希望从绘画本体的原点起步,对时空表述独有的阐释,以及从不同的视点设定距离来审视自己对社会价值的思考。到自然界中去,回归先天的洞察力,突破古典,远离城市污染,在自然风景中呼吸新鲜空气,催生新的艺术知觉。画面中,浓郁的色块、酣畅的笔触、流动的线条、迷人的肌理,无不弥漫着抽象张力的现代意趣。这是在人生长途跋涉的辛劳中毅然歇脚回望。
教育学:宏观与微观的平衡 篇5
做学问是要有战略思维和政治头脑的。我们搞教育研究,不能仅仅就教育谈教育,这是谈不出什么新东西的。另外,我们也不能光细究一些“理论末梢”的东西。尽管我们现在的教育学科体系越来越复杂,可是“大教育,小教育学”的现状依然未能得到改变。其实,我们目前的教育研究正在走向一个死胡同:原创的渴望与理论体系的繁复驳杂形成了一对持久的矛盾。学者们仅仅满足于研究领域的开掘,执着于研究视角的发现,呼喊着教育理论原创和教育研究学派的形成。教育研究为创新而创新的“视角主义”时代似乎来临了。但是,在一本本教育专著或论著竞相出版的一片“繁荣”景象之下,我们看到的却是教育理论的解释力和对实践领域的干预力以及教育学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当中处于“末流”的地位却依然没有什么改变。这是为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研究“百年之大计”的学问处境如此尴尬呢?通过对教育学发展史的梳理和与其他学科发展状况的比较,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研究路向与研究域
我们知道,现代教育学的诞生是以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一书而为标志的。赫尔巴特教育学有如下的特点:其一,具有浓重的“科学情结”。它产生的背景是十九世纪的初叶,当时整个世界自然科学声誉日隆,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物理学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学问,也成了建立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参照系。赫尔巴特一生的志愿就是要把教育学变成像物理学那样的科学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分得一杯羹。所以,从一开始,教育学就以“成为真正的科学”而不遗余力。其二,研究领域多限制在学校教育层面。赫尔巴特教育学被杜威概括为“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其主要将教育学的研究触角深入学校、家庭,甚至更为微观的课堂领域了。这与他的从教和研究经历有关。1797-1800年21岁的他接受母亲的建议,到瑞士恩得拉琴(Interlaken, Switzerland)州长家担任其三个儿子的家庭教师。在3年的教学中,每个月他要写给家长关于他教学的方法和成就的报告,这段教学经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教育理论。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并对其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所以,乃至在哥尼斯堡大学接替康德继续教育讲座之时,他所关心和关注的主要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问题。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努力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他把教育学引向了“科学化”的轨道,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更为系统而深入的认识,特别是他将教育学建立在实践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以及他提出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模式等等,都为我们思考今天的教育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而且,两百年过去了,教育学者依然在为其提出的“使教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的研究路向而努力、而困惑、而呼喊,其开创的研究域依然深刻影响着当今的教育学人,如有学者强烈呼吁到中小学里去研究教育,到课堂当中去研究教育,如此等等。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追问的是,这种研究路向和研究域是不是教育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唯一和全部呢?也即除了使教育学走向科学以建构自己完善甚至完美的理论体系,以及将研究重新聚焦于学校、课堂、教师、学生等等教育要素所组成的场域以外,教育学还有没有其他应有的发展空间呢?
教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之比较
教育学从本质上应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有根本的区别。物理学、化学以研究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为旨归,可以回到实验室,可以重复实验,直至最后的结果。它的任务主要是为了认识客观世界。而教育学与社会学、经济学一样,主要在于解释社会现象、人文现象和揭示社会人文规律,主要指向的是实践领域的改造。他主要强调的是学问对于社会、人类生活、人生本身的“有用性”。所以,教育学更应该从这些学科当中借鉴学科发展的灵感。
首先,回顾一下社会学的发展简况。从研究域或研究对象的角度考察,自法国孔德以来,社会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研究社会整体、社会构成,以及它们的变迁;研究社会个体的行为和动机;研究社会整体和社会个体两个方面的辨证结合。现代社会学主张从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的整体角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结构过程,并通过这些相互联系和结构发现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法则,现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体的社会和具体的社会现象的形式联系的统一体。现代社会以来,社会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以我国社会学学科发展为例,解放前的社会学多沉醉于乡村调查、少数民族生活与文化调查,更多的是一种学科层面的意义。到了解放后,不少学者自愿成立调查小组,调查城市各种行业,有的加入土改运动,并在运动中调查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状况。著名学者费孝通等人还参加了大规模的民族区域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重又焕发了勃勃的生机,从小城镇建设到区域发展理论的提出等等,都对我国的国家政策和实际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再看看经济学的发展概况:从研究家庭经济、个体经济、企业经济,到研究国民经济。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凯恩斯的国家主义经济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于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如今的经济学,在国家战略和国际竞争的推动之下,发展如日中天,成为当之无愧的“显学”。在我们国内,从顾准开始,中国的经济学人因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观点而为世人所记住,如微观领域研究颇多建树的茅于轼、张维迎, 宏观领域的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樊纲等等。
从社会学、经济学的发展简况,我们看到:一是无论社会学还是经济学的研究都大致在两大领域,即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当然,还有两者的结合)。二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发展并没有受到“是否科学”的困惑和苦恼,而以其“有用性”而独立成学。与以上两点形成对比的是,教育学自赫尔巴特开始,主要停留在学校教育等微观的研究,虽然近来有学者提出要建立广义教育学的“泛教育论”,但是,教育学术界迷恋于微观领域研究的主流却并未松动。反而,认为解决当下教育学科发展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走进实践”“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这实际上还是在赫尔巴特制定的道路上的“艰难跋涉”,并无什么新意。另外,我们发现,纠缠教育学的诸多“经典问题”,如“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教育学是科学吗”等等,并不是影响社会学经济学发展的核心问题,甚至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原因在于,社会学和经济学以其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为世人所认识所重视,而教育学主要是通过使自己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在学科群当中谋求席位,进而影响教育实践,以发展自身。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教育学人多致力于教育学科学化、独立化的努力,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年过去了,“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领地”的事实非但未能改变,反而愈演愈烈,陷入更为严重的学科危机。如此看来,赫尔巴特教育学以物理学为参照以走向“科学”(自然科学)的初衷使得教育学脱离人文和社会,也可以说误入“歧途”。教育学再也不要如此“固执”“自我封闭”地发展下去了!它需要另辟蹊径,变革自身的研究域与研究路向。
教育学的时代性与体系变革
教育学是一成不变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学人致力于教育学理论体系的积极创新。正如我国学者石中英教授所研究的,教育学具有“文化的性格”,不同的国度、地域、时代都有不同的教育学。这从理论上,实际上解放了教育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但是,在我们国内,情况并不是如此的简单。上世纪初,中国教育学人开始经由日本引入德国赫尔巴特教育学,其后,杜威来华讲学,其学生陶行知、胡适等积极宣传发扬其思想,到解放后,中国包括教育领域都“一边倒”向苏联学习,此时引入凯洛夫教育学,可以说凯洛夫教育学实际上是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发展,在中国,影响颇为深远,通过现行《教育学》的教材体系就显见了。相对于凯洛夫教育学和赫尔巴特教育学,杜威的思想学说风靡一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为何如此呢?在教育史上,被称为传统教育学代表的赫尔巴特教育学如此受到青睐,而代表现代教育学诞生的杜威教育学却如此受到冷落?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教育学思想体系的变革是否意味着仅仅是传统和现代之间的“钟摆”呢?
在我们看来,无论是从传统到现代或者到后现代,教育思想体系的变革多停留在教育领域,是以教育认识教育学的思路。这种思路,无益于教育学真正走出目前的困境,反而,只是学科共同体的“一厢情愿”。因为,无论是赫尔巴特教育学、凯洛夫教育学,还是杜威教育学,其出发点是学校教育。我们知道,自十九世纪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人舒尔茨提出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后,各个国家都认识到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性投资,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以发展教育作为本国发展的突破口,比如日本、印度的经济腾飞都与教育上的建树有关。与此相应的是,作为研究教育的学问,功能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学不只是部门学术,它同经济学、社会学一样,关乎国际竞争、国家利益、国计民生,所以,它更是一种国家战略。从这一点,我们认为,现代教育学的走向不是研究“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而是研究教育的国家意义。从宏观方面,重新界定教育学的研究域。相对于这种强烈的时代要求,教育学术共同体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敏感和积极,虽然也有关于教育战略的研究,但是却不在整个教育学园地占有重要地位,而仅仅是一种补充。这种对时代要求反应上的“迟钝”,致使教育学在应对国际竞争和国内重大教育决策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理论准备上的不足”“前瞻性与创造性不够”。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讨论为例,本次课程改革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实质上是一场教育改革。这次改革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破除几十年应试教育积弊为宗旨,可以说,是新世纪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这次改革为众多学者所诟病,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不明晰,改革方向、策略不适合,如此等等。钟启泉教授在对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反思时指出:“一方面,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在改革实践中又产生了许多困惑:从观念到体制、机制都不能适应,课程改革面临重重困难。不过,应当说,许多矛盾和困惑并不是由新课程本身所产生的,它不过是催化旧体制、旧机制的问题浮出水面而已。”“面对种种观念的障碍和包括评价制度、问责制度、中介性监管机制在内的制度建设的缺失,假如缺乏强有力的跟进措施,那么,这次课程改革可能虎头蛇尾,而作为改革对象的应试教育可能愈演愈烈。”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中的问题绝不是课程改革本身所能控制的,也绝不是单纯的课程研究所能解释的。现实要求教育学必须走出学科的藩篱,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开放、向国家开放、向世界开放。教育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对概念的繁复辨析,对课堂的“进与退”的雄辩,教育学要走向更为广阔的领地,必须从微观走向宏观。
教育学:宏观与微观的平衡
总结上文,教育学不仅要研究微观方面,还要研究宏观方面,而且研究宏观方面标志着教育学的“现代性”。这是一条使教育学真正做到“顶天立地”“独立建学”恢复“大教育、大教育学”的正确道路。而要实现教育学学科地位的真正改变和有力提升,关键不是拿“科学”的尺子量度这门学问是否科学,而是要看它在国家教育决策和学校课堂的变革当中是否充分释放了理论研究的功能和作用。
那么,教育学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或称宏观教育学和微观教育学,要研究哪些内容呢?实际上,关于研究宏观教育的思想,早在1988年傅资云教授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宏观教育研究是指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进行全方位、高层次的研究。它包括教育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方面的相互关系,是把教育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系统中考察教育的地位、社会效益,以便国家对教育加强宏观管理,并保证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并指出了“当前宏观教育研究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研究教育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解决好对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二是研究教育的发展战略,解决好我国教育的发展模式;三是研究国民收入的合埋分配和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用有限的教育投资,求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好教育理论研究同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五是研究外国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向,提高吸收与淘汰能力,解决好引进与创新的关系,使之适合我们民族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教育原则的要求。我国著名教育法学专家劳凯声教授指出了公共教育政策研究的这一宏观趋向:“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公共教育政策已经成为教育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人们所讨论的问题领域相当广泛,例如,国家与教育,政府、市场与学校,政府的教育功能,市场介入教育的可能性,教育与社会分层,教育发展中的地域不平等和人群不平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及其办学自主权,教师的法律地位及教师与学校的法律关系,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等等。”学者田刚认为:“如果说现行的教育学是研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开展教育活动的话,那么,宏观教育学则应研究以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教育活动。这是宏观教育学与现行教育学即学校教育学的主要区别。教育总量是宏观教育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宏观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总量如何变动,教育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互相作用如何决定教育的规模、结构、体系和质量,以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及其原因。”
在我们看来,宏观教育学着重点在于立足国家、时代、社会和人生,从国家战略和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审视教育的历史、当下和未来,它可以把教育史、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教育未来学等等教育的分支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纳入其中作为研究的资源和内容,但不同的是,宏观教育学不是某一门具体分支学科的深化和扩展而是要研究它们的有机综合。因此,可以说,以上学者所言都应成为宏观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除此而外,宏观教育学还要研究教育与人生、教育与国家、教育与现代化、教育与人类未来等等;树立教育学的人类意识,贯穿天地精神,彰显终极关怀。归纳起来,宏观教育学要研究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教育与人类,其中包括教育与人类文化、教育与环境保护、教育与人类种族繁衍、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等等;二是教育与国家,包括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革新、教育与人才培养、教育与国家文化创造、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与全球化、教育与现代化、国家教育改革、教育法制、公共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投资、教育均衡化发展、终身与成人教育以及学习化社会等内容;三是教育与人生,包括教育与人生的进步、教育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教育与人生自觉等等。微观教育学着重点在于研究学校、课堂以及其他学习型组织的教与学的问题,眼下的课堂研究、学校变革研究、家庭亲子教育研究、社会组织的学习功能研究等等都属于微观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微观教育学的研究也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研究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在内的一切教育机构的原理、规律、实施与改革;二是研究包括课堂在内的教育场域的规律、法则与改革;三是研究个别教育活动和个别教育要素的原则、方法和改革。
微观粒子宏观化 篇6
为客观反映城市地价的水平及其分布规律,按照国土资源部2000年新颁布的《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的要求,为了使土地估价成果符合客观实际,保持基准地价成果和宗地地价评估标准的现势性,在土地市场发生变化或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发生变化后,必须对地价进行重新评估,更新基准地价成果和宗地地价评估标准。基准地价更新是在土地定级或划分均质地域的基础上,用宗地地租、交易样本的平均地价或地价指数等来重新确定宗地地价修正体系。
一、基准地价更新的宏观问题
1、基准地价更新的平衡
在地价管理方面,由国家和省两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研究和制定地价管理制度和政策,保证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价水平的协调和平衡,并对地价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试点,对土地这一特殊商品的价格构成及运行规律进行探讨,试图建立城镇土地价格体系,使土地资产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以便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随后,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在全国各级城镇中广泛开展起来,全国县级以上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是由于各城镇基准地价内涵界定的不一致性、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水平的差异、资料的准确度及典型性的不同,导致了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在不同城镇之间的可比性差,各地的基准地价水平不协调、不平衡。因此,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镇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进行协调和平衡,建立城镇土地等级和基准地价控制体系,将各城镇基准地价纳入统一、协调、可比的地价体系,是加强土地市场管理与土地资产管理的必然要求。
根据基准地价评估的相关理论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在实际工作中基准地价平衡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以城镇土地分等成果为控制,协调各城镇地价;二是以土地市场交易样点为控制,协调各城镇地价,并和土地分等成果相互检验。
2、建立土地估价数据信息库
基准地价更新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土地定级成果资料,地租、地价资料,地价因素资料和其它资料,涉及到国土部门、地价评估事务所及其它地价评估机构、房地产交易会及新闻媒介,实地调研等。一次基准地价评估,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宝贵的时间调查足够多的样本。比如重庆市的基准地价更新,根据地价本身的特征以及重庆市城市空间结构的组团式特点,我们采用分层抽样的采集方法来获取地价信息。首先在11个区中将用地类型分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三大类,再按土地级别分层。也就是说,整个采集工作是将所有地价信息分别按照区域、用地类型和土地级别分层采集。
另外,根据2005年度土地估价报告的抽样调查情况,如果按照估价方法统计,采用成本逼近法评估的占29.13%;采用市场比较法评估的占11.65%;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的占47.57%;采用剩余法评估的占9.22%;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的占2.43%。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比较法应用较多。国内市场比较法应用不多的原因除了市场发育不够完善外,很有可能是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因素修正困难。
因此,应充分把握基准地价更新的契机,建立统一、全面、权威的土地信息数据库。在数据库的建设中不能仅仅停留于位置、价格、授予者和受让人、土地利用和结构特征、质量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还应包括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变化、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等与土地市场发展紧密相关的其他有效数据。
二、基准地价更新的微观问题
1、基准地价内涵的界定
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按照商业、住宅、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期日法定最高年期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原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工作都是在国家制订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的基础上完成的,但是由于各城镇基准地价内涵界定的不一致性、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水平的差异、资料的准确度及典型性的不同,导致了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在不同城镇之间的可比性差,各地的基准地价水平不协调、不平衡。这就制约了区域地价管理制度、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影响了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与规范管理。
另外,运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宗地价格应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收集有关基准地价的资料,查出估价对象所处地段的基准地价,进行交易日期、土地状况等因素的修正,求出估价对象宗地的价格,其实质是市场比较法的变形应用。市场比较法中的参照物以实实在在的实体存在,土地开发程度、土地景观、面积、形状等特征都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若不明确界定基准地价所对应的“样本”,则应用起来操作性不强。因此有必要界定基准地价的内涵。
基准地价的内涵界定具体包括:基准地价评估日期界定;土地开发程度界定,一般按照达到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要求的熟地设定(如宗地红线外通上下水、通路、通电、通电讯和宗地红线内场地平整的“五通一平”,宗地红线外通上下水、通路、通电、通电讯、供热和宗地红线内场地平整的“六通一平”或者宗地红线外通上下水、通路、通电、通电讯、供气、供热和宗地红线内场地平整的“七通一平”);土地使用年限的界定,按照国家规定的最高出让年期设定(如商业40年、住宅70年、工业50年);容积率界定;建筑密度界定;宗地深度、宽度界定;基准地价的构成。
2、样点地价数据的检验
根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当前基准地价更新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以土地定级为基础,以土地收益为依据,以市场交易地价资料为参考,更新基准地价;以土地定级(或均质地域)为基础,以市场交易地价资料为依据,更新基准地价;以土地定级(或均质地域)为基础,以地价指数为依据,更新基准地价。在目前尚不具备完善的地价指数系统的情况下,主要采用前面两种技术途径。不管采用哪一种途径,都是通过建立样点地价与土地级别、土地评价单元分值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行基准地价的更新。然而样点地价数据的检验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在报告中定性地给出文字说明,而不见检验过程。因此,需要对样点地价数据是否来自于同一个总体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以及如何剔除异常样点地价数据进行检验才能进行后续的数理统计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以提高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的质量。
样点地价数据检验方法主要有:秩和检验法、x2检验法、t检验法和均值-方差法。秩和检验法用于检验对同一级别同一土地利用类型采用不同方法处理所得的样点地价是否来自同一个总体分布。x2检验法用于样本的总体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关系到测算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什么方法对样本中的异常数据进行剔除。t检验法和均值—方差法用于检验由随机误差引起的异常数据以保证样点数据的可靠性。当样本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计算t统计量判定并剔除异常数据。当样本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时即非正态分布时采用均值一方差法,剔除标准为X2S,其中x为均值,s为方差。
三、基准地价更新结果分析
为充分发挥地价在调控土地市场中的作用,使基准地价能客观地反映出城镇内不同区位以及城镇间真实的经济差异和地价水平,促进土地市场的均衡发展,须对基准地价成果进行分析。基准地价成果分析主要包括基准地价的最低水平分析、级差比较分析、水平变化分析、基准地价涨幅与其他指数的比较分析以及城镇间比较分析。
搜集征用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新征建设用地征用转用阶段收费标准和现行土地出让金征收标准,运用成本逼近法,测算最末级地基准地价的最低地价控制标准。将最末级地基准地价的最低地价控制标准与基准地价更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中有关规定,选择土地级别与地价的测算模型,分析地价等级之间的差别进行级差比较分析。基准地价水平变化分析包括相同级别内地价水平变化分析、各用地类型地价水平变化分析、城市整体地价水平变化分析。基准地价涨幅与其他指数的比较分析指根据近期地价动态监测结果以及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等相关指数的比较分析当期基准地价上涨幅度是否具有合理性。原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工作都是在国家制订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的基础上完成的,但是由于各城镇基准地价内涵界定的不一致性、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水平的差异、资料的准确度及典型性的不同,导致了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在不同城镇之间的可比性差,各地的基准地价水平不协调、不平衡。这就制约了区域地价管理制度、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影响了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与规范管理。因此对城镇间地价水平的比较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基准地价是政府进行城市土地管理、地价水平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也是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应用的重要参数,该方法被国内大多数评估机构所采用。因此,重视基准地价更新的质量,提高其成果应用价值非常重要。本文指出基准地价更新应注意宏观与微观问题。宏观问题包括基准地价的平衡以及土地估价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微观问题包括基准地价内涵的界定、样点地价数据的检验以及更新成果的分析,从而使土地价格评估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由经验阶段向科学阶段迈进。
参考文献
[1]蔡兵备、欧阳安蛟:《城市地价评估方法-发展与创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王庆改等:《城镇基准地价平衡研究》[J].地理科学.2004.21(1)
微观粒子宏观化 篇7
关键词:物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理论的出现,使经济学划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领域。宏观经济学以总量研究方法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它以国民经济的总产出、总就业、物价水平等总量指标的决定机制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贯穿着微观经济学领域,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则垄断着宏观经济学领域。在微观经济学领域,新古典主义理论认为,价格机制能够保证所有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 出清,使经济处于帕累托最优均衡状态。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凯恩斯主义理论则认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常处于失业均衡状态,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二者之间存在着界限分明的鸿沟甚至彼此相互冲突。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一般承认,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之间缺乏联系,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并没有建立在对个人和企业行为的研究的基础上,这也就是说,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进行了许多尝试来改造宏观经济学,例如把预期以更合理的方式引进宏观模型;对真实商业周期的研究,在保持市场出清的前提下解释经济波动;用劳动合同和垄断竞争来解释工资和价格的黏性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被人们归纳为新古典(New Classical)革命和新凯恩斯(New Keynesian)革命,前者拥护市场出清基础上的商业周期理论,后者则认为衰退表示市场失灵。这两大流派之间曾经发生过许多急诊,但是两者都企图把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稳固的微观基础上,认为宏观经济学应该是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限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最优化行为这一基础上去确定宏观经济总量。在这一点上,两大流派是一致的。对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基础的研究成为一股潮流,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基于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人们开始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反思,提出了一些质疑。汤为本、杨艳红(2003)指出,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依靠代表性经济主体行为的微观经济分析所得的结果直接转换到宏观经济层次, 这种方法意味着宏观参数只不过是微观参数在更大尺度上的复制,它没有阐释个人行为和总量结果之间转换的复杂性。后瓦尔拉斯主义从方法论方面对主流学派的微观基础研究进行批判,认为其非限制的代表性主体假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方法论的分歧,因此主张将其改造成限制性的代表性主体假设,即受宏观环境约束的代表性主体假设(李石新,2006)。
本文试图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基础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物理经济学运用统计物理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系统。统计物理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它首先从观察到的客观现象出发,通过提取数据、统计分析、物理抽象、数学建模等一系列过程归纳出反映物质作用的规律,并运用物理实验进行检验。一旦规律的客观性得到证实,再运用演绎的方法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做出判断。根据统计物理学,不同的物质系统有着不同的临界现象,在临界点附近会发生相变,存在着某种普适性规律支配着它的作用性质,因而不同的系统体现出不同的物理特性。类似地,经济系统中,也存在着类似的临界现象,它对应于无数个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变量的自相似特性和无特征标度行为,而经济系统是演化的,有历史的。物理经济学另一重要方法是运用物理理论进行类比研究。这种比较推理的方法有助于人们将视线拓展到发展的、客观的物质世界,从更广泛的视角、更纵深的时间跨度探寻客观经济规律的根源,从而可以借鉴物理学相对成熟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经济领域的问题。
下文将分别讨论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基础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的问题
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源于马歇尔的代表性个体概念。代表性个体是最常用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式之一,其目的是要将微观分析加总转换为宏观总量,从而为宏观分析奠定微观基础。经济学家早就指出,这种分析模式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微观基础问题。
首先,代表性个体的假定本身不一定是合理的。代表性主体只对同质主体具有代表意义,但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是异质主体,异质主体间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能用代表性主体分析替代异质性主体分析。其次,即使这种假定是合理的,从这一假设导出的行为加总仍然会引起总量问题。通过代表性主体假设将微观分析结论直接加总转换为宏观总量的方法可能是行不通的,因为经济现象是复杂的,而且微观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这就会使微观层面成立的个体行为,加总后在宏观层面上不一定成立。这是因为,由于微观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交互作用,微观个体面临的约束同累积总体面临的约束不同,两个层次上进行的优化分析可能会得出不相容的结论。
物理经济学认为,对于社会经济现象,由于个体的数量极为巨大,不可能也不需要知道每个个体的所有信息和具体行为。如果从微观个体的性质出发,推断总体层面上的性质,恰恰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因为个体的行为倾向并不一定能够外延到群体行为当中。换言之,对于从无数个体行为的相互作用中涌现出来的人类行为总体性质而言,人们应当寻找的是大脑中经过自然选择而被编码固化的基本倾向,而不是个体的行为方式。
这种思路其实可以追溯到斯密。斯密认为,把资本投入产业的每一个人,都以“牟取利润为唯一的目的”,而“每个社会的年收入,总是与其产业的全部年产物的交换价值恰好相等”。当个人“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斯密在这里,其实只是指出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具有一致性,而没有认为个体生产的商品价值总和等于社会年收入。事实上,斯密强调的是个体在追求利益的行动会促使社会形成某种整体上的秩序。这也就是说,总体上的经济现象是无数个体在各自不同动机的推动下的最优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个体对总体上的经济现象的性质可能毫不知情。当然,这并不影响根据总体在统计上表现出来的一般性质,对总体进行研究。
托马斯·谢林在其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一书中指出,许多个体在集体环境中做出决断时,往往会与直觉相违背。代表性个体的宏观分析方法只是将个体行为在尺度上予以放大,将其当作宏观上的总量看待,而不考虑不同类型行为之间的“相变”,因而是具有风险的。
谢林在书中提出了一个“种族分立”的模型,恰恰可以构成上述观点的一个注脚。这个模型的内容是说,一个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人种,这两种人种在社会中起初是均匀分布的,在不同类型的人种有所混杂的区域中,如果某个个体发现,自己的邻居中,有超过1/3的人是属于与自己不同的另一个类型的人种的,他就会试图搬家。结果,这个社会很快就会演化为种族分立的不同区域。这种模型提醒我们,虽然个体对异种类型的个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的(只要异种类型的邻居不太多),但集体却表现出“严重的”种族分立特征。因而群体行为不一定是个体行为的简单放大。
二、理性预期分析模式的问题
新古典学派主张所有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基础上,经济主体根据对宏观经济变动的预期来选择对应的最优行动,这种微观行为会引起宏观总量关系的相应变化。因而,在这个意义上,“理性预期”就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新凯恩斯学派也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说。
20 世纪70 年代,卢卡斯发展了理性预期假说。经济人对未来的有合理的或理性的预期:“知道决定市场未来状态的真实概率分布以及其他人现在及未来的状态”,从而“所有的个体在他们的目标及可利用信息明确的条件下最优地行动”,并认为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对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一切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只能从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中得到解释。基于理性预期假说,卢卡斯建立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强调个体未预料到的货币量变化导致了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因此货币因素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卢卡斯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价格变化既可认为是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又可认为是相对价格的变化。由于货币供给的不完全信息,那么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工人和生产者就会把价格水平的变化,错误地认为是他们的实际工资和产品价格的暂时上涨,从而诱使他们增加劳动力和产品的供给,结果是总产出和就业都暂时地高于它们的自然水平。一旦当事人意识到相对价格没有变化,总产出和就业就又回到其长期均衡水平。这样就引起产出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将经济周期看成是一种竞争性的均衡现象,认为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对总需求的意外冲击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但是,理性经济人的预期也会出错,但这种错误是随机的,不会造成系统性错误。因此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甚至是经济不稳定的根源。
然而,大多数经验证据并不支持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数据表明,产出和就业的变化具有惯性,并不是随机的,货币变化是适应产出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变化的原因。巴罗等人开始试图引入实际因素来分析经济周期,尔后经过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德等人的努力,在20 世纪80 年代形成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冲击(又叫实际冲击) 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最终源泉。货币对产量没有重要影响,引起经济波动的不是货币因素,而是实际因素。实际因素包括生产技术的革新、新产品的开发、气候的变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变化等等。实际冲击通过改变了生产函数,引起相对价格的波动,理性的经济行为人通过改变他们的劳动供给和消费来对相对价格的波动做出反应,从而引起产出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仍然将经济周期看成是一种竞争性的均衡现象,并且采用了标准的跨时替代一般均衡模型,但是作了一些修正以包括技术的随机变化。
对理性预期理论的一个一般批评是,对于宏观经济,个人只能在经济形势变化后,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适应性调整,要做到理性预期或前瞻性预期,是极为困难的。另外,预期或“预测”,如果被认真对待了,可能会改变未来,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说,如果某人提出了一个预测,说什么时候会发生“股灾”,那一般只会有三种后果(而这三种后果都未必对预测者有利):第一种结果是没有人相信这个预测,而股灾却真的发生了,但别人可能会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巧合,况且预测者只是提出了一个预测,又不能防止股灾——那又有什么用呢;第二种结果是人们相信这一预测,纷纷抛售股票,由此导致股灾真的发生了——这时预测就变成了“制造”;第三种结果是人们相信这种预测但没有抛售股票,而采取了其他审慎的防范措施,股灾被避免了——那么预测就落空了。
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看,从理性预期理论出发的经济周期理论的最大问题在于,不管是货币周期理论也好、还是实际周期理论也好,事实上都仍然在一心一意努力着要把经济波动从自己的模型中剔除出去,或者把波动归咎于货币因素,或者将波动视为外界“实际冲击”的结果,而不承认经济系统的波动是内生的。以股票市场为例,在物理经济学看来,股票市场的波动,是市场内生的,即使股价在大多数时间内仅仅表现为无规律的振荡,也会发生严重的波动。而且,在物理经济学看来,只有市场系统内生的波动,才有研究的价值,那些可以完全归因于外界因素冲击而产生的波动,并不是系统自身性质的体现。当然,市场波动作为一种宏观现象,是由在微观层次上进行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但是,如前所述,宏观现象并不是个体微观行为的简单放大。
在物理经济学看来,每个个体如何形成预期,个体根据自己的预期和限制条件决定做些什么,对于市场波动可能并不是很重要,个体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何种结果,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了他们在采取行动时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哪些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是什么因素在其中起了主导性的作用?实际的市场是存在着频繁波动并随时有可能崩溃的,在这样的市场中,理性预期基础上的理性最大化行为未必一定会起到很大作用。
法国物理学家Jean-Pierre Aguilar指出,将金融崩溃与统计物理学中的临界点相比较,是个相当有吸引力的想法:它们都是小小的涨落使系统中的所有成分协同响应,结果变成了无穷大。有人设想,金融崩溃对应着一种特殊的、具有对数周期性的临界转变。而这种临界点所代表的系统,必定会表现出振荡的周期性涨落——这正是经济波动的特征。
利用统计物理学的方法,可以发现,根据股票市场的指数随时间进程的变化情况计算出来的收益大小值出现的频率总是围绕着零点上下振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零),如果按收益从小到大的顺序统计相应涨落出现的相对次数,就可以发现其概率是按乘方律下降的。这正是处于临界点的系统的特征。这表明,股票市场在某种意义上处于临界状态,因此会表现出随时可能发生大的波动的特征。因为临界状态是极不稳定的,哪怕受到极小的搅扰,系统也可能垮塌。
物理经济学家相信,经济市场类似于物理学中的“自组织临界系统”(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这种系统能够通过不断的自我组织,使自身维持在临界状态上。在这种系统中,低层次上相互作用的个体(或粒子)之间,是耦合的,某个个体的运动可能会大大地影响到其他个体的运动。可以对此进行类比的一个直观的模型是沙堆。设想沙子一粒一粒地落到桌面上,形成一个小沙堆。当沙堆有了一定坡度后,再有沙粒落下,就有可能引发一张崩塌。这时候,一旦有一颗沙粒运动起来,就会与其他沙粒相碰,从而引发一种链式反应,也就是说,沙粒的运动因彼此的碰撞而耦合起来。沙粒的这种集体运动也许会在不多的几粒动了一下以后就停止下来,也可能会不断扩展开来,直到沙堆上几乎所有沙子都动起来,于是沙堆就完全崩塌了。重要的是,人们不可能知道崩塌是只涉及几个沙粒,还是会涉及整个沙堆。物理学家发现,崩塌按程度大小的分布服从乘方律,发生严重崩塌的机会要小于小型崩塌,但任何大小的崩塌都有可能。这就是说,沙堆的涨落是具有标度不变性的。因此沙堆是处于临界状态的。每一次崩塌,都使沙堆暂时恢复稳定,但这只是临界状态下的稳定,重新又落下几个沙粒,就可能引发又一次崩塌。经济系统可能是自组织的临界系统,这意味要对其进行“理性预期”是极为困难的。
三、计量验证分析模式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入函数模型,做出假设,利用实证数据进行计量验证是经济学最常规的分析方法。为验证经济理论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经济学家建立函数模型,在对经济系统做出种种假设的前提下,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演绎推理,得到经济规律的数学表达式。这种包含了归纳和演绎的分析方法体系被认为符合科学逻辑,该分析方法所导出的经济规律也被认为是符合客观规律。
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方法是有问题的。首先,重要特征信息的抽取具有很大的主观任意性。其次,许多关键要素是难以量化的。比如,研究就业与失业关系问题时,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以及相关法令制度等都是难以量化表征的。再次,即使数学推理过程是准确无误的,但经济模型的前提假设却往往不是客观事实的合理简化,这就导致模型的数学解并不具有准确的经济含义,Gauss系下的资产定价模型就是很好的例证。此外,当经济系统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时候,对数学方程形式一个很小的设定误差就有可能造成原系统重要信息的缺失或者形成虚假信息。
与宏观经济分析关系极为密切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其根本的理论基础是经济数据分布的正态性,即当样本量趋向于无穷大时,样本取值是符合正态分布的,正态分布即数学上的高斯分布。在这种分布的基础上,人们才得以构造各种统计量,进行计量分析,并进行检验。但是,经济市场波动的实际曲线并不完全符合高斯分布。Stanley(1995)等人指出,存在着噪声和涨落的经济系统中市场的变化不是高斯分布的。市场实际波动与高斯曲线并不吻合,小波动比大波动更接近高斯分布。但是,重要的可能正是那些不符合高斯分布的大波动(注意,并不是只有大型股灾才会偏离高斯曲线,即使是中等规模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偏离高斯曲线)。这就意味着经济较小的波动是较符合高斯分布的,而较大的波动是偏离高斯分布的;这也就意味着经济波动可能具有计量经济学分析所不能达到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可能正是前面所描述经济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质所导致的。物理经济学的研究发现,这样的临界现象在经济系统中广泛存在,它对应于经济变量的自相似特性和无特征标度行为。因此,通过对一种临界现象生成机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就可以发掘出一类系统的共同演进特性。对此,计量经济学无能为力。
四、结论
谈统计工作中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篇8
一、中石化总部层面和分公司层面的统计关系
中石化综合统计部门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整体统计部门, 统领中石化全面统计工作, 是宏观统计部门。分公司综合统计部门按宏观要求负责收集、整理, 完成具体的统计工作, 是微观统计部门。宏观统计部门是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发挥着服务、咨询、监督职能, 这种宏观也体现在统计指标的设置、获取深度与广度着眼于大的方面, 宏观一些。微观统计部门同样也具有这三大职能, 但着眼于企业内部管理, 统计相对微观一些, 重要的是要为宏观统计部门服好务, 为企业统计服好务。就拿近期国家节能降耗统计工作来说, 节能降耗是国家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应地成立了能源管理部门, 统计宏观部门服务于节能降耗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建立一套统计体系, 包括统计指标的制定与统计报表的开发等, 从而为宏观管理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微观部门建立一套数据收集、汇总、上报系统满足上级管理部门的需要。如何实现宏观部门与微观部门的有机结合, 最终如何能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首先, 宏观部门应与微观部门通过采取座谈、工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有效沟通, 使宏观部门的目标与微观部门的可执行性有效结合, 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 微观部门应建立收集整理系统, 满足数据上报的需要。统计宏观须以微观为基础, 一味地强调统计宏观会使目标脱离实际, 或出现夸大和缩小的现象, 或出现无法执行的矛盾。以微观为基础, 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宏观统计目标, 需要对微观加以调查研究, 掌握实际情况, 使微观统计为之服务, 加强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的有效结合, 从而更好地发挥统计的职能。其次, 在宏观部门与微观部门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宏观部门建立考核优化体系, 奖优罚劣, 一是能促进相同微观部门个体之间互相竞争, 提高管理水平;二是能调动微观部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咨询与监督职能, 提升统计工作生命力。
二、统计报表是统计工作的一种成果体现
企业按照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报表, 内部报表与外部报表。内部报表是企业适用于内部管理所需, 自行开发的报表。同类型单位之间的内部报表不同, 有差异性, 特指微观;而外部报表是企业按统一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填报的, 相对是统一的、规范的, 特指宏观。这里宏观与微观是对立统一的。微观统计报表反映了企业单独对统计工作的需要, 宏观统计报表反映了政府或企业高层管理部门对统计工作统一的需要。一方面, 企业管理者为了企业发展、掌握企业基本情况, 由统计工作者自行设计开发内部报表, 较真实地客观反映实际情况, 而对外部宏观统计由于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出现偏差、调整等现象发生。对于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不应该回避, 应该正确认识。宏观统计应该通过统一的标准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 从而减少差异或者减少调整出现的概率。另外, 从时间对比来看, 调整也是暂时的, 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就能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另一角度看宏观报表与微观报表也是统一的, 都是对企业的客观存在与客观现象的反映, 如果企业都不存在了, 就无从谈起宏观报表或微观报表了。统计工作中这些宏观与微观对立统一的现象, 可以成立专业的、中立的、由统计专家组成的统计委员会来监督、协调解决问题, 赋予其相对独立的职能, 类似于会计师事务所。
三、统计偶然的不确定性与计量的确定性之间实际上也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 存在着无法计量的
●熊东生现象, 这是一个宏观的预计过程, 要合情合理地
在一定概率下预计, 不能臆断, 也不能武断, 精
准的计算是以计量为基础, 必须有客观的数据进行记录, 是一个微观的计算过程。这里的宏观与微观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更好地更准地反映客观现象。例如, 明天是否下雨, 答案只有两个, 要么下雨, 要么不下雨。表面看来是这样一个问题, 可是作为天气预报, 远远不是那么简单。明天可能在某地下雨, 其他地方不下雨, 明天可能有时下雨, 有时不下雨, 你让气象预报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再其次无论你把问题局限到如何狭窄的程度, 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正确的预报。真正实际的天气预报是容许一定的错误的。这一切皆因偶然性。统计学也是一种由经验到理性的认识和运用偶然性, 发现规律性的科学, 偶然性是指事物不确定的一面, 而不确定性中又含有确定性, 统计方法也因此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姑且把这看作统计给我们的哲学美感吧。正如我们承认人生是变幻无常的, 但是我们又常说:“一切皆有定数。”统计追求的并不是完全的精确, 而是寻求一个合理的精确范围。
四、两个层面统计工作者之间的关系
相对中石化这个大企业来讲, 宏观层面统计工作者指上层统计机构工作者, 微观层面统计工作者指基层统计工作人员。两者由于工作环境不同, 对信息化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的不同, 以及具有专业统计知识人员的密集程度不一, 相比较而言宏观统计人员对信息化掌握与利用程度较高, 而微观统计工作者接近生产, 相对基层实践经验多一些。如何提高整体的核心统计能力, 需要宏观统计加大创新的力度, 带动基层微观统计的创新观念, 通过两个层面的融合渗透, 包括业务和人员的相互渗透, 打造出紧密结合、协同发展的好局面。
五、统计工作中另一个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就是统计分析与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
统计分析统指一般化、抽象化、理论化, 特指宏观;而统计数据包括统计资料、台账、报表等只是对数据的积累, 未被抽象化、一般化和理论化, 带有个体性, 特指微观。统计工作者在完成日积月累的微观工作的同时, 也要完成宏观分析工作, 从微观到宏观分析, 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平时大量的微观工作就象是在画龙, 而只有宏观分析才是画龙点睛。宏观分析工作反过来指导微观工作, 更好地进行微观工作, 这里宏观与微观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
六、统计的宏观与微观体现在布置报表和填报报表之间
布置报表要求带有统一性, 是宏观方面的, 而填报报表是个体性的活动, 是微观的。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制订报表包括指标解释、统计方法、报表制度及相关的规定, 需要根据微观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报表, 微观个体根据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需要, 完善相关的统计体系和台账。宏观与微观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依存, 宏观不能脱离微观, 微观要以宏观为指导, 才能发挥统计的职能。
七、统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专职统计机构与分行业部门统计机构之间的关系
专职统计机构带有一般、通用的性质, 特指宏观;部门专业统计带有行业特点, 特指微观。专职统计机构职能应定位于宏观调控部门, 对统计工作总体设计、通盘研究, 负责管理、组织、协调工作。行业部门统计体现本行业特点, 从本行业的特点进行统计, 不同行业之间的统计机构与专职的总体统计机构就有一个结构构成与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宏观专职统计与微观行业统计是互补的, 统计工作互有分工。行业统计需要准确统计数据, 用以研究行业发展、指导行业经济, 宏观专职统计进行统计制度设计, 加强行业统计管理, 解决数出多门的问题。实际上他们都是为企业部门的发展服务的。
综上所述, 统计工作中存在着大量宏观与微观的现象, 由单位到总体、由差异到一般、由个别到全局、由基础到上层、由数量到质量等, 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 统计工作者需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对待工作中的宏观与微观现象, 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发挥统计功能。
会计信息化的微观与宏观发展策略 篇9
(一)会计信息化的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迅猛的宏观背景下,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飞速发展。随着会计审计准则的发展逐渐趋于完善、内部控制的改革也逐渐提上日程被重视起来,包括对经营决策进行适度的风险防范都是以信息交流为基础才得以实现。在这种大的发展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在会计行业的整体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充分调动企业会计的职能属性至关重要,会计信息的发展在会计的管理职能,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和经营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社会中普及将实现高效快捷的工作路径和交流通道。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会计信息化领域发展程度较低目前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信息化仍处于探索实践期,其规范性和应用性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完善强化现行的会计信息化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降低可能存在的决策失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足。
(二)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指通过应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一系列过程,经过筛选和整合为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简而言之就是会计与信息两者间的结合,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应信息时代下社会对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要求,于企业而言也是顺应时代在会计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做出的反应。会计信息化的普及有利于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所需信息,尤其是在当下大部分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能更具针对性的为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到会计信息化的应用队伍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三)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会计信息化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高端产物,打破了一直以来存在于会计行业发展的僵局,为会计的发展进行了新的指导和新的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与会计行业相融合,在传统的会计优势上进行了填充和互补,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尤其体现在务核算和财务处理等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保障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会计信息化是相对笼统的概念,它是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几大会计理论的统称。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会计信息化是以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来得以实现的;它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和指向性,从而实现对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
二、存在于我国会计信息化领域的问题
(一)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
将会计信息作为辅助企业实现信息管理的措施切实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不能将会计信息化当成万能钥匙解决生产运营中存在的难题。“现代信息技术或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并不能与“会计电算化”画等号。会计电算化导致会计信息化所具备的职能收到限制不能被充分的发挥调动。在会计信息化的普及浪潮中,较为突出的矛盾有二,一是企业自身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对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是没有清楚的认识,企图通过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实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栓塞环节。盲目的投入试图建立相对健全的信息系统,忽略了企业自身的管理状况,以致于高投入下的收益甚微与预期的效果不符以失败而告终。二是企业缺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会计信息化建设和开发较为分散。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量化,否则将会与预期效果产生较大的偏差;三是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而不是将会计信息化作为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排忧解难的万能钥匙。
(二)技术标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会计信息的获取和披露作为会计信息化中的主体部分,其信息技术需要统一规范的的标准以此作为信息交换过程中的载体提高信息交换速度和应用效率,同时也压缩了信息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成本。XBRL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并在现行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下无形中提高了对我国会计的行业要求,国内会计行业逐步与国际会计的趋同看齐,在这种背景下XBRL作为行业间的专业交流术语的出现充当了行业交流的工具,在经济贸易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XBRL财务报告实施过程处于瓶颈期较为艰难,由于分类标准是为更好的服务信息监管者,导致分类标准存在差异。会计信息分类标准的不同成为会计信息技术革新之路上的绊脚石,大大削弱了XBRL职能作用和应用范围。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进行趋同化发,促进技术的统一和规范,在满足企业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的条件下将统XBRL国家分类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成为会计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三)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目前缺乏相关法律文件的支持,现有的法律规定较为局限,重复性强指导性差,且较为分散,形成了规定大多不能应用于实践中。法律法规的缺席从一定程度上对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和推广形成了制约和阻碍,同时也限制了我国会计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虽然被逐渐重视起来,但尚未形成一个科学、规范的会计监管体系。一方面由于会计信息的质量饱受争议缺乏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其质量的不足又与会计信息化或会计信息的体系存在较多纰漏和缺陷有着直接联系。目前信息的生成与披露成本高昂,对会计市场的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市场的隐形风险系数被大大放大。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在会计信息化的实施程中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为维护会计行业的稳定性,实现提升会计信息化质量和价值的终极目标。然而由于会计法的缺席导致以此为核心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存在较多的纰漏,,限制了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脚步。
(四)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目前国内会计信息化发展方面急需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对该领域进行拓展和推广。会计信息化作为一门多元化新型技术,将会计专业和先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这就要求相关专业的人员需要在信息技术和会计能力两个方面做到融会贯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无形中提高了对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整体素质良莠不齐,这与我国的会计教育也有些直接关系,其次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为半路出家,甚至没有会计证。加之一般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多为管理层的亲戚,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没有得到保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埋下隐患。会计信息化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缺乏操作经验,导致会计信息提取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受到质疑,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实施新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条件,也是从根本上扫除存在于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之路上的障碍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会计信息化微观发展策略
(一)提高会计信息化理念的认识
企业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理念,首先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做到上行下效建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认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建设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主流。具备通过会计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的意识,只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支持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将会计信息化发展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和日常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的领导不仅需要重视会计信息化的日常建设,还需要对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将会计信息化建设来弥补存在于企业管理中漏洞,而不是将会计信息化作为万能钥匙,将管理和建设两者间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企业内部可以设立相对独立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需要及时对本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宏图进行规划。
(二)注重对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企业储备经验丰富,工作能力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建设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培养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职业素质,另一方面是工作能力。在职业素质的培养上可以先从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入手,让员工树立时刻保持崇高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杜绝参与会计作假,以权谋私等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鼓励员工进行学历教育、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等方式提供员工的工作能力,通过加大培养力度,促进员工在信息技术和审计专业两个领域做到融会贯通,能精准的对国际标准走向进行剖析引领正确的发展趋势,创建适宜培养人才的环境氛围,满足管理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四、会计信息化的宏观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府对会计信息化的规划与指导
在全球的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及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成立,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指向性的发展方向。推广普及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建设与应用成为必然。在发展的大背景下,把握时机,政府加强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政策指导并提出整体规划蓝图变得至关重要。首先要提出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目标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之路的指导思想。其次要对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工作任务进行说明性的解释。特别是对标准制定和政策规划要进行前瞻性的预判,迎合形势发展和实务需要。第三,要引导社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并倡导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响应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和推行;切实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工作进行不定期抽,通过对其进行监督指导、实地考察方式,对市场需求量进行精准把握、满足公众诉求、用户需求,从而为会计信息化的为科学建设提供参考资料和指导意见。第四要密切会计信息化和XBRL领域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组织的活动,并借此机会实现互动,获取工作经验,建立互信关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为促进全球会计信息化事业跨入新世纪的大门提供新的方向。
(二)企业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建设
企业作为将会计信息化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不仅以会计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树立以此为其提供辅助管理的理念之外,还要将通过会计信息化管理获取的会计信息与生产运营状况相结合,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其次要提高会计信息报告质量,加强基础工作,为实施推广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通过与会计软件及终端服务方进行结合,把握建设会计信息化市场的机遇,以此加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通过深入研发和宣传推广等方式响应会计信息化建设,以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为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机会和用武之地。
(三)完善相关法律,加强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
会计信息化标准作为企业实施推广会计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对信息资源标准、信息技术控制标准和信息审计标准等做出了一定的补充说明。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和完善是较为持久的过程,会计信息化作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具备统筹兼顾的特点,充分参考依据国家会计准则标准,同时满足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新的突破和创新下的新标准要与原基础标准之间进行衔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信息体系建设,要求相关的法律文件要利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不是对国外较为成熟的法律体系的生搬硬套,取其精华结合本国概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通过构建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满足信息披露要求的XBRL国家分类标准。XBRL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统一化的整理,使得不同的计算机系统能够以共通式的语言进行交流,提高了商业信息的处理效率降低了信息成本,这种将网络技术应用于信息管理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数据录入的繁琐局面,同时也提高了商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形成科学的会计信息化体系。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统筹管理起到重要作用。会计信息化是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会计工作模式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当前,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技术标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缺乏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等。政府方面:应加强政府对会计信息化的规划与指导,完善相关法律,加强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企业方面:应提高会计信息化理念的认识,注重对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此,完善强化现行的会计信息化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微观,宏观,对策
参考文献
[1]孙宇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1-43
[2]许汉友,姜亚琳,张蓓.“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新会计,2016(1):28-32
[3]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5(11):90-92
[4]熊磊.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J].会计之友,2015(8):7-9
【微观粒子宏观化】推荐阅读:
水泥粒子微观结构分析论文07-26
宏观与微观06-19
宏观及微观环境06-26
考试小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10-09
微观经济学论文?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一体化趋势论文参考资料07-04
从宏观及微观角度看预算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09-30
粒子系统10-20
粒子动态06-21
粒子运动06-25
上帝粒子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