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谈

2024-12-08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谈(通用12篇)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谈 篇1

小学三年级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年级。此时学生开始正式学写作文, 作文对师生双方而言都有一定的难度:在学生的心目中, 作文是一件新鲜事, 他们既好奇, 又畏惧;对教师来说, 如何有效开展和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使其顺利完成由写话到作文的过渡, 则成为教学的一大难点。教学中, 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强化兴趣引入, 以趣激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初次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刚起步时有一定的难度, 易产生畏难心理。这时, 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手段, 降低难度, 激发兴趣, 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或班级中一个同学的外貌, 然后让老师和同学一起猜猜是哪位同学。这样做, 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抓住人物外貌特点, 如何按一定顺序介绍人物, 为以后学习作文打下基础。

二、强化口语训练, 以说导写

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 学生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流畅。实践证明, 以说导写既是小学作文教学应该遵循的程序, 也是作文教学的一条原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 善于将读与写, 说与写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上来看, 口语交际作为一项教学内容, 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始终。三年级学生由于具有了两年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已具有初步说的能力, 掌握了初步的说的方法与技巧。因此, 三年级的起步作文, 就要把学生从说引导到写上来。把说和写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做到从说到写, 凡写必说, 说写并重, 相互促进。

如在三年级学生上第一堂作文课、写第一篇作文时, 我们就这样告诉学生:你们并不是今天才开始学作文的, 学说话就是学作文的开始。作文, 就是把你要说的话用笔写出来, 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 也可以问老师, 有什么可怕的呢?这样一讲, 学生的畏难情绪一下就给打消了。接下来, 我们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新鲜有趣的事, 每人说一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看法, 补充纠正不足, 使其完整流畅。这样做可使学生明白“我口说我心, 我笔写我口”便是作文。学生一点也不觉得作文困难, 从而轻松地跨过了由说到写这道“鸿沟”。

三、强化阅读引领, 以读助写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 这些话鲜明地道出了读与写的关系。教学实践证明, 要想使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材料, 有准确优美的句子积累, 有新颖的作文思路, 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

首先, 要引领学生学好教材, 打牢双基。小学语文课本中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 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 均为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有责任引导学生多读、多写一些妙语佳句, 学习课文的布局谋篇, 这样“日积月累, 方能生悟” (叶圣陶语) 。

其次, 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要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书刊,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教给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培养他们认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把看到的、听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记下来, 并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强化观察指导, 以看带写

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观察则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 是作文获得感性认识和“积蓄”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慧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东西而来。同时, 观察越多, 学的知识越牢固。”那么,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其一, 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年级可先让他们观察一些感兴趣的东西, 如小猫、小鸡、小鸟, 观察它们的外形和动作, 从而引起其对观察事物的兴趣。随着年级的递增和观察水平的不断提高, 可逐步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 提高其观察的自觉性, 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诸如观察周围的人, 观察自己的小玩具, 观察大自然, 观察树木花草, 观察丰富的课余生活, 观察社会生活, 进行参观访问, 等等, 逐步引导学生把观察的兴趣转移到把握事物的特征上来。

其二, 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性、情绪性表现明显, 让他们观察图画或事物的时候, 他们常常离开观察的目标, 注意力转移到次要的或者与观察要求不相干的方面去;而且他们观察时常伴有随意性, 东张西望, 注意力极不稳定。让他们长时间观察一样事物, 是十分困难的。因此, 教学时, 在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后, 教给常用的观察方法尤为重要。如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由远及近, 从上到下, 由前至后等) ;让学生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 或者从整体入手, 再具体观察每一个细节等等。学生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方法, 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了。

五、强化实践感悟, 以做引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关于写作教学有这样一段话:“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善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表达真实情感。”叶圣陶在《写作是极平常的事》一文中亦指出:“至于写作, 最好在实用方面下工夫。说清楚一点, 就是为适应生活上的需要而写作。”这些观点都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因此, 我们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 为作文提供源头活水。由于学生亲身参加了实践活动, 对事物有了亲身的感受, 他就有话可写了, 从而达到以做引写的目的。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谈 篇2

“万事开头难”。的确,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俱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写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无从下笔,无话可写;有的学生作文语言贫乏,不生动,仅仅三言两语,没有具体细节;有的学生作文却像是在记流水账一样,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结构凌乱,缺乏安排,而且错别字、病句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一是因为三年级学生还不善于观察,不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丰富的生活他们熟视无睹,精彩的生活在他们看来平淡无奇。二是不知道怎样表达,肚子里有东西不知如何往外倒。为此,要使作文教学更有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力求写实

有的学生作文写作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有的拿起笔来不知写什么,写了半天还是寥寥几笔。如何改变这些现象呢?归根到底,学生平时积累少,没有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没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自然写不好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 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巧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多方面积累作文素材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词汇积累极少,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多观察。作文教学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上作文课时才向学生告知作文的内容。但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如果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时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写作时不是没有内容可写,就是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四、先学着模仿,再学会扩写续写创新

三年级作文有其特殊性,因为他正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这时,教师就应该从最基础入手,以把语言写明白、写通顺为目标。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但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切勿抄袭代替。

五、多写片段,多写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鼓励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平时多练笔,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提高写作的水平。

六、多肯定,少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在作文批改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太理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自己不是写作的好材料,丧失写作的兴趣与信心,以后,这些学生就会“望作文而止 步”了。

七、鼓励创作,相互交流

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在班上宣读或展出,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能带给自己满足感、成功感,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习作兴趣 ;积累材料

三年级是写作的起步阶段,是学生作文的门槛,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孩子多阅读,从大量阅读中积累词语,从而有感而发。我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写作之根本,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作文就是心情作文,生活作文。

三年级的学生是学习习作起步阶段,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因此, 在习作教学中, 尤其是起步阶段, 一定要采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

1.故事导入法

三年级的孩子认识事物还比较肤浅,但大多喜欢爱看动画片,从小接触的动画片,连环画,故事等,大都是童话,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作文时讲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告诉孩子们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老师先讲,生在复述,最后分头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2.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小孩子最爱玩的活动,在游戏中感受,体会,让学生身临其境,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在教学《老鹰捉小鸡》的作文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到操场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生认真观察,体会快乐的心境,再加上老师的引导,最后让学生把游戏过程说一说,写一写。

二、写作之源,积累写作材料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中就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 妙笔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 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

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读和写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读是基础,写是目的。只有多读书,知识才能丰富;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以读促写,学生的作文兴趣才会逐渐提高。

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在命题作文时,要注意写学生所熟悉的东西,或亲身经历过的事,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学生写作文, 就是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及生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时,往往无话可说,这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观察或是观察不得法。所以说,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素材的基础,而素材的积累正是写作的源泉。

观察既要有序,又要有重点,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等。如写人物时,孩子都写成这样:在他俊俏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世上的万事万物千姿百态, 观察时要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再如“小动物”作文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猪、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这样, 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 不仅了解到了事物的主要情况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获得感性的认识,而且还帮助学生提高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掌握了对事物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对周围人和事的描写, 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2.广泛阅读, 以读促写。“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教学中,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同时,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 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一句话, 让孩子的头脑当中有积累, 这是写作之源。

三、习作之法:看—想—说—写—改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语言材料的采集都是有限的。因此,开展作文起步训练时,可要求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改一改。

1.玩后写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除了自己做游戏之外,学校也经常组织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写话的素材。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做的游戏或者参加活动的经过或感受写下来。如:跳绳。老师引导学生先看跳绳的经过,再把跳绳的玩法写出来。学生喜欢跳绳,喜欢做这项活动,而且是自己亲身参与的,他们既熟悉又感兴趣。这样,一篇很好小短文就跃然于纸上了。

2.学后写

课文大多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儿歌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既熟悉又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课文是学生练习写话难得的素材和范文,所以我们安排了多种方式的练笔,以达到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目的。

(1)续写。例如:《坐井观天》一课,这是学生喜欢的一篇文章。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续写。我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他又会说什么?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以及生活的阅历,就会续写出精彩的故事来。

(2)仿写。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训练法式,在习作中,学生学会了仿写,会使作文增色不少。可仿句子,仿写片段,仿写作方法。

3.自主修改,发展个性

“文章不厌百回改”,让学生学会自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的良好途径。只要能找出作文中的语病,错字等问题,那学生的进步会很大。但学生改作文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引导,开始让学生多模仿老师是如何批改作文的,让学生逐步养成自改的习惯。

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 篇4

一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对小学生而言, 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 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 不懂得从生活中收集作文素材。观察是作文的前提, 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有: (1) 有顺序地观察; (2) 抓住特点观察; (3) 有重点地观察; (4) 调动多种感官 (如手摸、鼻嗅、耳听) ; (5) 有联想地观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 才能较全面地了解事物, 把握事物特点。如有位学生观察小花猫, 就要引导他主要观察小花猫的耳朵、眼睛、嘴巴、胡子、爪子、尾巴、毛、走路的神态和玩耍的情景等。这样指导学生通过不断实践, 就能有顺序地观察事物, 作文也就做到言之有序了。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内容是很丰富的。家庭、学校中每天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 有让人高兴的, 也有令人难忘的, 用小学生的眼光和语气把这些事情写下来, 就会是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学生每天上学的路上, 观察到的周围丰富多彩的景色, 以及在校园内开展的各类活动等, 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李吉林老师曾说:“儿童的眼睛是奇异的, 世界在儿童的眼里犹如童话一般。”教师应和孩子一起去欣赏这个童话般的世界, 引导他们仔细观察, 用心感受, 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 积累写作素材, 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日记本, 把观察到的、印象深的、有体会的人、事、物、现象等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 日子久了, 学生就能积累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引发想象, 提高兴趣

丰富的想象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 在作文教学中, 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外, 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学生想象的情境,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如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课文后, 习作里安排了编写童话,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如《雪花和梅花》、《大海和小溪》、《棉花和石头》、《黑猫和白猫》等题目请学生小组合作编写故事,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充实、更加生动。

三鼓励阅读, 积累语言

光有作文的素材,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的, 也就写不出好作文。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提升。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 只有语言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文思如涌, 笔下生花。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一些词好句, 定期检查。课外再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 要求他们熟读成诵, 并学习运用。同时在班队课、阅读课, 校本课时, 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四范文引路, 学会仿写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会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一条宝贵经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法。教材中有些课文就是很好的范文, 它们的结构或首尾呼应, 或由总到分, 或由分到总, 或先总再分再到总, 内容有详有略, 有的描写或点面结合, 或动静结合, 有的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教学中就可以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进行仿写。指导学生仿写时, 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 让学生围绕总起句, 写分述部分。通过仿写让学生明白了应观察什么, 在重点段应写什么……同时也是使学生的作文从无话可说到说得多、说得好、说得精彩慢慢过渡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所以我们教师要想引导学生作文, 就必须教会学生仿写。

五先说后写, 降低难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 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做到“我口说我心, 我手写我口”。要让学生说真话, 写真事。教学时, 我重视说的训练, 先让学生在教师或同学们面前讲述自己的作文思路, 然后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将自己讲述的内容写成作文, 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六激励为主, 增强信心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或对能带来愉快情绪的事情感兴趣, 进而就会对这件事更加关心。因此在作文讲评时要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谈 篇5

为了给三年级的学生打下良好的作文基础,做好中年级作文的启蒙,现把我在中年级作文启蒙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实践总结如下:

一、万事开头难(中年级作文教学应从最基本的开始)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在新学期开始,我就上了第一堂“作文教学的准备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

教学。

首先让学生明确作文的重要性,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同学们知道吗?作文一点都不可怕。它不但不可怕,而且对我们还非常有用。”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趣,想听下文。为了吊吊他们的胃口,我问:“想知道吗?独家秘笈,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学生大笑。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作文,用处非常大。比如:你长大了,为了工作去公司应聘,你需要交什么?“自我介绍。”“简历。”“对,这就是很简单的一种作文形式,不会写行吗?”在欢笑中,学生很自然地就接受了作文,至少认为作文真的很有用。

其次让学生认识作文是什么。“同学们,其实作文很简单。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再利用作文的格式整理一下,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例如,你今天一不小心掉进了下水道里。这是怎么回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说些什么?把这些你大脑中想过的东西整理一下写下来,这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再比如,你刚买了个自己喜欢的小乌龟……

最后我详细给学生讲解了作文的题目确定,如何分段,作文中标点的应用,作文中词语的运用。开头、结尾如何写等。

二、天下文章一大“抄”(课内、课外作文仿写是作文提高的捷径)

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完整地去写一篇作文真的是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先从作文的仿写入手,让学生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仿照别人作文的结构、构思来思考自己的作文。对于仿写,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1.以课内课文为范例的仿写指导

我们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筛选出来的,都是不错的作文范例。例如,三年级人教版教材中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一篇不错的范例。首先,在学习了本篇课文后上一节作文课。主要是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结构顺序,理清楚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向我们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向学生质疑,“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四季的写作顺序放在我们写校园的作文中?”答案是肯定的。然后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段落问题。“四季中一个季节分为一段。那么开头、结尾段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如果在写美丽的校园时,你能不能也在开头、结尾处这样写一写。”“再来看看文章的内容,春天,作者都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生:树、小鹿、小溪、积雪……“那我们春天的校园都有什么啊?”生:花草树木、小朋友、风筝……“那你在写春天的校园时能不能把他们写进去?记住不要写的东西太多,写自己看到过的。”夏、秋、冬的指导同样是这样进行。这样一步步地帮助学生对比发现,一篇仿写非常成功的《美丽的校园》就圆满成功了。

2.精选课文恰当的作文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分析、讲解

刚开始给学生一个题目,他可能无从下手。特别是每个单元的习作就是个难点。为此在每次作文课前,尽量找相似的作文,给学生读一读,让学生理解别人的作文是如何构思的。同样的题目,别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例如,在写一篇《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的时候,学生都选择了自己的妈妈、爸爸来写,爸爸、妈妈都很熟悉,反而写的时候不知道该写什么,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我就读了范文,让学生仿照别人的作文找到自己的思路。对于差点的学生,也不至于无话可写。

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帮学生写好开头、结尾,扫清写作的第一道难关)

在学生完成了一篇文章的构思(即提纲)部分后,接下来解决的就是开头如何写的问题。在学习了《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后,我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家乡。提纲确定为:(1)总体介绍家乡的位置、物产特点、自然风光。(2)抓住美丽的黄河广场、民丰湖,写出垦利发展的今天、明天。(3)写写垦利的黄河大桥。(4)写写垦利的自然保护区和盛产的大米、海鲜等。(5)总体写写自己对家乡所表达的感情。作文构思得全面、完整,但真正让学生写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下笔。这个时候,我就拿出了自己事先准备的开头段落让学生参考。(开头段:我们的家乡垦利是个美丽的地方。它坐落在黄河岸边,是黄河三角洲上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那里有……)有了开头,学生静下了心,后面的内容也就自然通顺地写了出来。

以上是我在今年的中年级作文中的几点尝试,我想在作文的启蒙阶段框死点,是为了以后不框,是为了让学生有所可写,这样孩子们才能在慢慢的熟知中找到写作的乐趣,慢慢地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也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篇6

一、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作文

1、以口语交际为平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积累学生作文的素材。

三年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作文,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逐步练说的基础上积累作文的素材,为写作文做好准备。

如笔者在教学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的时候。就让学生先利用星期天两天时间把自己不需要的图书、玩具整理出来,并标出价格。再在第二周的周一组织学生推销自己的物品。买卖场景非常火爆。有了这个素材后,笔者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兴奋点,进行点拨:小小展销会上有什么?你是如何卖出你的物品的?你又是如何以很少的价钱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的?……在练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下来,学生就有话可写了,效果也不错。

2、以玩激趣,让学生在玩中积累写作素材,写自己喜欢的内容。

小学生天生就爱玩,特别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但是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在玩中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一次有趣的课外活动》时,教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开展了一些课外活动,先积累活动的知识,然后写作。如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放风筝的活动。活动之前让学生注意观察:活动是怎样开展;自己或别人如何放风筝的;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活动,积累写作的素材,为写作做好准备。活动中学生非常投入,一见到有风筝上天就一个劲地叫呀、跑呀、跳呀。直到放学了,学生还是意犹来尽。第二天的作文课上,学生一个个都是妙笔生辉。

3、留心生活,写自己熟悉的、喜欢的物品,增加学生写作的兴趣。

鲁迅先生曾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如在指导写“我心爱的玩具(或文具)”时,让学生自带玩具到课堂,先让学生说说它的形状后,再介绍是如何玩的,并让他至少教会一个小朋友玩,最后让他再来写作文时,那就有话可写了,作文也就不难了。

3、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写作的欲望。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因而让学生享受成功,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写完作文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在班集体中读一读,老师进行一些指导性的评价,主要讲优点,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情感将成为学生向下一个成功前进的动力。又如在班上设一个优秀习作角,凡是写得比较好的都可贴在那儿,学生会感到写好习作并不难,从而增强了习作的动力。因此要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作文,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中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兴趣活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注重语言的积累,提高写作的水平

语言是作文的基石,有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文。三年级学生是作文的起步,对作文的写作还不太熟悉。空洞的说教不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要让学生在写作文之前学会如何去阅读别人的文章非常重要,注重将其中精彩的部分积累下来。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使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之后学到写作的方法。

1、注重写读书笔记。

积累不能仅仅局限在读、听、看上,写好读书笔记是积累词汇的一个好办法。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是一味地读书是不够的,如不能及时将读书的好词佳句记载下来。把读书时产生的感悟写下来,再好的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因此要让学生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把自己所看到的精华,及时地记下来,多写多练。是写作成功的基础。毛主席年轻的时候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写读书笔记的好处和重要性。

2、强化名家名篇的背诵,从中汲取写作的精华。

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因而,背诵古诗文和名家名篇成了当前的一个重要内容。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背诵名家名篇,确实可以快速汲取精华,胸中有诗文,写起来自然感到有话可说可写。学生有了一定量的阅读,就会产生“我要写”的愿望。

三、坚持小练笔,降低写作的难度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让学生坚持进行小练笔,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学生进行日记写作,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片断的写作练习以及对名作的仿写。当然小练笔不是盲目进行的,每次的训练都要有重点。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方法,还掌握了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就不会为没有内容可写而发愁了。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小练笔进行多次的修改。力求在用词方面越来越准确,对事物的描写越来越具体、生动。可以开展小练笔交流会,让学生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片断和日记在班级中交流,评议。这样进行的小练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如何抓好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7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 就如“无水之源”, 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促使他们自觉自发的经常练笔, 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新课程标准》指出, 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因此, 我在揭示每次的习作题目前, 总是以有趣的谜语、动人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教学《习作2》“我的自画像”时, 我先声情并茂地描述了本班一位学生的特征, 让同学们猜是谁, 大家的兴趣一下就来了, 纷纷举起了手, 我趁机出示本次习作要求, 给自己画张像。如果大家根据你的描述猜出是谁, 那就说明你的习作成功了。接着,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 仔细观察自己的外貌, 再想想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写下来。要求不出现自己的名字, 写好后交给老师。老师念, 学生猜, 结果大多数学生写的都能被猜中是谁。这时, 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对于那些学生猜不出的作品, 仍要鼓励, 师生一起共同修改, 直到满意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消除作文的畏惧情绪。

二、指导观察, 积累素材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 就让他们去描写, 去评论, 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学生来说, 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 仔细观察事物, 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写作时才有话可写, 写的文章才能真实生动。因此, 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或从上到下, 或从远及近, 或由表及里, 或先人后景。例如, 写一处秋景时, 我先组织学生有目的的参观校园。虽然校园是同学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但让他们直接说出有什么特点, 还是无从说起。因此, 我带领学生有顺序的观察, 重点指导观察校园的花坛。从花园的位置、形状, 花园里花的种类、姿态、颜色、气味及自己的感受等方面边观察边指导, 教给观察方法, 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 逐步养成留心周围事物, 细致观察的习惯。除此之外, 我还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 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并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 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 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 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实际, 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 而是花一些时间与学生一起开展体育比赛、游戏、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 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实感了。通过以上训练,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 写起作文就有内容可写了。

三、学习例文, 由仿到写

苏教版教材每次习作都安排有例文, 例文起着指导学生写作的任务。例文都用的是孩子的语气, 写得是孩子的生活, 抒发的是孩子的感情, 篇幅短小, 格调清新, 使学生读了倍感亲切。作文起步, 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在指导学生放的过程中, 抓住例文的特点仿写。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读懂例文, 明白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把学例文落到实处, 使例文起到范例作用。如:《习作6》写一种自己喜爱的文具, 教学时先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示几种文具的名称, 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读懂例文。学生通过自读思考, 分组讨论, 交流汇报, 教师点拨, 明白小作者通过仔细观察, 抓住了铅笔刨刀的形状、结构、颜色等特点和它的用途, 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进行自我介绍, 语言生动形象。通过例文学习, 学生明白了写好一个物体就要仔细观察, 抓住事物特点, 介绍清楚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同时要运用适当的叙述手法。接着, 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文具,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 说说它的特点和用途, 教师相继出示一些词语供学生借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可采取自由练说, 小组交流, 相互补充, 代表发言, 师生共评等方式练习口述。最后起草作文, 修改誊写。

四、读写结合, 读中学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怎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人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 让大家知道, 或者用嘴说, 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 吸收和表达, 一个是进, 从外到内, 一个是出, 从内到外。”因此, 语文教材中的几十篇范文, 是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好材料。这些范文可是学生习作的好例子, 要抓住这些例子的一些契合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将范文中生动的词语, 典范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采用了总分的写法描写原野的热闹非凡。为了让学生学会这种自然的总分写法, 我就让学生以“田野里好一派丰收的景象”为开头写一段话, 描写自己眼中的秋天丰收的景象, 巩固内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再如, 学了《三袋麦子》, 让学生续编故事。学了《石榴》一文, 让学生学习从外到内, 由视觉到味觉的方法写一种水果, 可用上文中的一些词语。这样读写结合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内化课堂知识, 发展语言, 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讲评, 激励为主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很感兴趣, 还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 于是对这件事情就会更加关心, 想再试试, 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 作文讲评要尽可能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 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作文, 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在每次的作文批改中, 只要学生能把句子写通顺, 错别字少, 符合习作要求, 我就给高分。学生哪怕只有一个好词, 一个好句, 我就给予表扬, 肯定他的成绩, 并在评语中写上“你有进步了!”“不错, 继续努力”等激励性话语。这样能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厌烦心理, 不那么怕写作文。

总之, 我们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探索, 更新教育理念, 认真、扎实的抓好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 为高年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 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如何进行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呢?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篇8

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根据课程要求和三年级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定位, 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 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 让学生明白学习作文是为了什么, 避免学生因为没有学习目标而茫然地学习, 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学段作文起步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作文起步, 在教材中设置了习作环节, 例如,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二, 主题是“我的自画像”, 这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有意义, 以作文习作的形式为自己画“自画像”, 如何用文字进行自我介绍, 突出特点且让人印象深刻, 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个主题下, 要明确学生的写作方向, 首先为自己画一幅画像, 考虑应当如何构图, 同时考虑自己有哪些特点, 长相方面和身材方面的特点应当如何刻画。其次联系到写作上, 用文字描述自己, 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 否则读者很难从文字中抓住重点。

为了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 可以通过写作要求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我的自画像”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我描述, 按照外貌、身材、衣着、性格和爱好等有条理地写作;其次还要求学生能够抓住描写的重点, 所写的作文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进行识别。通过写作要求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学生在练习中也能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二、丰富教学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三年级学段作文起步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毕竟学生对于初接触的东西需要一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而不是产生抵触感, 是作文起步教学的重点, 如果学生不愿意或者害怕写作, 学生又怎么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年级学段作文起步教学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兴趣, 要注意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与写作实践相联系, 遵循兴趣教学的第一原则开展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互动。在互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感知, 让学生产生想要写作的愿望, 再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形成思考观察和实践的学习链。

开放性习作环节最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没有固定题目的限制,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先让学生在内心有表达的欲望, 再指导学生有序地习作, 课堂气氛轻松, 也让学生更喜欢写作。“我手写我心”是作文写作的追求, 三年级学段作文起步教学也一样, 先让学生感受和思考, 再通过作文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比如, 教师组织学生室外进行“两人三足”的比赛, 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对合作肯定深有体会, 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以整齐的步伐冲破终点, 学生肯定是充满喜悦的。之后就可以安排习作让学生先描述活动内容, 可以突出活动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锻炼学生描述的写作能力, 然后要求学生写出活动的感想, 这也是学生最想表达的内容。学生可能描述友情, 也可能描述胜利的喜悦, 总之是让学生写自己想要写的内容, 学生有想要表达的欲望非常重要。

三、注意巩固基础, 重视写作方法

三年级学段的学生在学习作文时, 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的引导, 学生始终是在“乱爬”, 没有目标也没有帮助, 学生始终是迷茫的状态, 这样进行作文的起步对于学生来说非常不利。作文起步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更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作文基础,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尽快地帮助学生掌握, 让学生在指导下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是学生进行作文起步的关键, 只有细心地观察, 学生才有写作的素材。比如, 三年级上册习作三的主题, 要求学生描写景物和动物, 很明显需要学生先观察景物和动物, 才能构建整个作文。那么这个观察不是无序的,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观察, 先观察景物营造背景, 在观察动物为背景增添元素, 这样观察学生更容易在心中形成图画, 习作描写时也更加细致。

2.指导学生进行思考。除了从观察中获取写作材料, 有时还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创作也是作文创作的源泉。所以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 还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习作增添不少色彩。比如, 三年级上册习作二“我的自画像”, 如果只是生硬地刻画外貌身材等, 对于读者来说比较容易分辨, 但是内容的平淡可能很难突出个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来丰富习作的内容。描述五官时, 考虑到个性特点, 可以用新奇的比喻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季小敏.搀、扶、帮、带:小学起步作文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 2014 (16) .

[2]赵华.浅谈如何优化小学作文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 (03) .

浅谈小学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篇9

一、说好一句话, 写通一句话

( 一) 口头表达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句子结构形式的把握正处在培养、发展、提高的时候,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 注重言语的规范。他们对“句”的概念比较模糊, 因此, 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谁 ( 什么) 干什么”“谁 ( 什么) 是什么”“谁 ( 什么) 怎么样”。当然, 这要由浅入深地进行, 也就是先说后写。说话, 这对学生来说, 是件极其容易的事, 在上学前, 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经验, 但并不一定规范, 为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扎实的句子的概念, 可以从下面的两点入手: (1) 识别句子的各部分要素; (2) 判断句子的完整性。

( 二) 书面练写

口头表达到位后, 更重要的是书面练写。低年级书面语言的练习要从兴趣着手, 立足生活与教材, 设计一些轻松、简单的练习,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发展,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后, 让他们任意挑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内容的题材可以是学校生活, 也可以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度, 这样他们写起来特别来劲。这样的练习起点低, 坡度小, 学生的兴趣浓厚。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 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 学生完全有能力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 部分优秀的学生并不满足于一二句话, 能写一段话。

二、说好一串话, 写通一段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减少写作的束缚, 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因此, 我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生活, 捕捉写作素材, 使他们懂得观察越认真、越仔细、越深入, 内容就写得越具体、越生动、越感人、越富有生活气息。

仿照课文句式, 编写儿歌短文。模仿是创新的开始, 仿写也是扶着学生走向成功作文的一条捷径。有课文句式作铺垫, 学生写起来就觉得轻而易举。如教材中有一段话“爸爸是高山, 妈妈是河流, 我是一条小溪, 一条欢乐的小溪。”在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后, 我让学生仿编“爸爸是 ( ) , 妈妈是 ( ) , 我是 ( ) , ( ) 。”过了一会儿, 一段段精彩有话语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有的说:“爸爸是太阳, 妈妈是月亮, 我是一颗小星星, 一颗亮晶晶的小星星。”有的说:“爸爸是大树, 妈妈是花儿, 我是一棵小草, 一棵绿油油的小草”……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 则不局限于“爸爸、妈妈和我”之间, 可以扩展到社会上、家庭中的各层关系, 以扩展学生创造思维。

充分发挥想象, 填补课文空白。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是作者留给读者揣摩、回味的空白之处, 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对此挖掘、延伸。如学习《春雨的色彩》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小鸟中的一员, 与麻雀、燕子、小黄莺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有的学生争着说: “我是一只小杜鹃, 我觉得春雨是白色的, 瞧, 春雨落在梨树上, 梨花白了; 春雨落在李树上, 李花白了, 还引来许多嗡嗡的小蜜蜂呢……”在填补空白之时, 学生必定要联系上下文来思考,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倾吐自己的见解, 张扬自己的个性, 可谓一举多得。

看图写话引路, 写作如此容易。实践证明, 看图写话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 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好形式, 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好途径。看图写话记录着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瞬间, 内容有趣, 浅显易懂, 既有图, 又有写作提示和选用词语, 这好比让学生在黑夜里看到光明, 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 颇受学生的欢迎。

轮流练写日记, 相互促进提高。我把全班分成若干组, 每组有5个同学, 并给每组配备一本接力日记本———《成长的足迹》, 每人每周按顺序轮流, 写一篇自主选材、篇幅不限的日记。前面一位学生写好后将日记本传给下一位学生, 轮到的学生, 先给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写上评语, 再自己写上一篇日记, 依次轮流进行。一本写完后, 我就按星级来评选优秀小组并在全班加以公布表扬。这样的训练方法在实际写作训练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5个同学都写在同一本日记上, 大家可以彼此欣赏、监督, 相互促进提高;因为是每周才轮到一次, 所以对每个学生来说, 既是一种压力, 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写出来的日记组内的同学都能看到, 既是为了同组内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 又是为了给小组争光, 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 就全力以赴写好日记。

三、多读课外书, 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 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 当然也学不好语文。”郭沫若也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作文就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活动, 低年级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不多, 生活经验贫乏, 在习作中遇到的困难也就越多。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 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 接触人家的心情。”低年级儿童的优势是记忆力强, 吸收语言信息快。因此, 当他们在学会汉语拼音后, 我就引导他们借助拼音这根拐棍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 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在优秀的文学园地里倘佯, 受到熏陶感染, 汲取精华, 积累词汇, 形成语感, 以便在写话时挥洒自如。为了让学生将积累活动转变为自觉习惯, 我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我在黑板一角每天写上一两句成语、谚语、名言格言、或其他好词好句的, 让学生读一读, 记一记, 还鼓励学生自备一本“采蜜集”, 遇到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就认真地抄下来。我还隔时在班上评选“辛勤的小蜜蜂”, 比比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我还激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用省下的零花钱买各种课外读物, 成立一个班级图书角, 同时也从学校图书馆找一些合适的书, 让他们轮翻阅读, 学生读的内容多了, 积累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

总之, 作文起步教学要想取得成功, 必须采用综合优化的策略, 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将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将理论与实践、体验与领悟都整合起来, 让学生的作文从量变到质变, 达到一个较好的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21世纪我们怎么教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2]王有声.小学作文教学漫话.宁波教育出版社.

[3]冯维.小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林崇德, 申雪亮.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5]包全杰.作文循序教学法.辽宁人民出版社.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谈 篇10

一、借精彩段落仿写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 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因此, 起步习作教学可以遵循“由仿到创”的基本途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 仿写尤其重要, 而最好的模仿对象就是课文。因为无论是词句运用、段落描写还是谋篇布局, 课文都给学生提供了精彩而准确的范例, 教师可以选择文本中精彩的片段让学生仿写。

如《秋天的雨》一文的第二自然段, 采用“总分”结构的方式, 也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语言优美, 富有诗意。学生通过反复品读体味, 发现并感受到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这时可以让学生对优美语句加以积累及运用。如出示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哪扇哪,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仿写句式。有了品读体味的收获, 学生写的句子也很生动, 如:“它把橙红色给了柿子, 红色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 摇啊摇啊, 摇来了丰收的喜悦。它把土黄色给了梧桐叶, 黄黄的梧桐叶像一只只蝴蝶, 飘啊飘啊, 飘进了大地妈妈的怀抱……”这时, 教师再以第一句为开头, 把学生仿写的句子连接成一段话, 一起品读, 体会当小作家的成功和喜悦。学生看到自己写出来的句子和课文中的一样美, 自然就爱写了。

除了描写方法, 学生的观察能力、遣词造句及构段成篇的训练也可以在仿写中进行。如《燕子》一文, 可以让学生学习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观察描写小动物;《赵州桥》一文第二、三自然段的仿写可以训练“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仿写让学生学会了“按时间顺序”的描写方法。学生通过句段仿写学习技巧, 是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二、挖文本空白补写

文学讲究含蓄美, 就如画家画画, 很讲究“留白”艺术一样, 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 取得“恰似未曾着墨处, 烟波浩渺满目前”的审美效果。语文教材也有类似的特性, 教学时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留白”, 引导学生通过练笔创造性地填补, 就能让学生植根于课文, 想象于书外, 得法于练笔。

补写可以寻找文本中的省略处。如《爬天都峰》一课中写道:“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一会儿攀着铁链上, 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像小猴子一样……”这时, 可以抓住句中的省略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作者在爬天都峰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又是怎样克服困难往上爬的。以生活经验为基础, 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打开, 写出的片段也很精彩:“我奋力向峰顶攀去, 这时, 一块大石头挡住了我的去路, 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它, 绕了半圈儿, 终于走到它的前面了, 我开心极了。这时, 一阵山风吹来, 好像在为我加油。”

补写也可以挖掘故事情节的跳跃处。如《可贵的沉默》一文的结尾, 没有直接写同学们是用什么方式给爸爸妈妈一份特别的惊喜, 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是你, 你会采用什么方式, 给父母一份什么样的惊喜呢”让学生写下来。在《灰雀》一文中, 让学生想象描写小男孩放回灰雀的过程, 《卖木雕的少年》一文中让学生对“‘我’离开少年, 少年做了些什么”进行补白……教师找准这些空白点, 触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练笔, 这样既开放了个性的表达空间, 又促进了儿童语言的个性化发展。

三、转变方式改写

小学语文教材立足儿童实际, 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和想象世界, 时代气息浓厚, 人文内涵丰富;同时教材以儿童化的语言叙述, 亲切自然, 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学生可以在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感受类似的生活, 与课文中的角色产生共鸣。教学时可以转化这种情感, 让学生进入乐于练笔的状态。改写文本便是一种训练方法。下面以改变人称为例说说笔者是如何指导的:

如《翠鸟》一课, 学生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小动物, 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这时, 理解重点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在改写练习中同时进行。教师抓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 让学生以“我是一只小翠鸟”为题, 进行角色转换, 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改写, 按照一定顺序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于学生心中对翠鸟的喜欢被激励起来, 情感被唤醒, 思维的笔尖也活跃了。他们时而挥动笔尖, 时而摸摸自己的头和背, 真的把自己当做一只小翠鸟。一篇篇佳作脱颖而出:“我是一只可爱的小翠鸟。我的头上包着一块橄榄色的头巾, 上面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身上的衣裳可美啦, 背上披着浅绿色的马甲, 腹部露出赤褐色的衬衫……我捕鱼的本领可高了!当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 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我立刻蹬开苇秆, 像箭一样飞过去, 叼起小鱼, 贴着水面往远处飞。尽管小鱼非常机灵, 依然难以逃脱我锐利的眼睛。难怪人类要叫我钓鱼郎呢!”

除了转变人称的改写方法外, 中年级改写的形式还可以改变叙述方式, 即把人物对话改写为叙述形式, 或把叙述形式改写成对话形式;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体裁, 即把古诗改写成小故事, 或把故事改写成儿童诗。改写的方式让学生的身心处于激活状态, 学生会把潜意识的一切与积累储备充分提取, 勾连贯通, 意会融合, 让写的训练变得简单快乐。

四、延伸想象续写

有些文章的作者为了留给读者悬念, 引人深思, 往往在结尾处戛然而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继续创编故事, 也就是篇后续写。它可以合理想象, 续接原文的内容情节, 也可以独辟蹊径, 创编出立意不同的新故事。这种续写训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思路,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结尾是:“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 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文章至此, 留给学生的是惋惜和痛心。这时, 教师可以给孩子留一项续写作业——“劫后余生的人们会怎么做呢?小村庄会发生变化吗?”续写要求让学生的内心再次受到触动, 他们把自己的理解感受通过小村庄人的行动变化表达出来。有的学生写出劫后余生的人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痛改前非, 自觉多种树, 保护环境, 小村庄又变得和以前一样美了;有的学生描写人们远走他乡, 重建家园的故事;也有的学生写人们把小村庄建成一个遗址公园, 警示人类要保护环境。此时, 学生已经不是简单的续写, 而是语言和思维的创新了。

在三年级的教材中, 可以进行续写训练的地方也不少。如《小摄影师》一文, 可以让学生以“第二天一大早, 小男孩终于来了……”进行续写;《绝招》一课, 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暑假中, 小柱子再和伙伴们比绝招, 他们会比什么呢, 结果会怎么样?”学生的天性是爱想象, 爱表达, 在有语言积累和情感激励的基础上, 他们会欣然动笔, 写出各个不同的“后事”, 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11

【关键词】作文教学;起步;三年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他们还没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写作时会产生很多疑惑,畏惧,有时感觉无从下手。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对如何调动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是要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要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使学生作文时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比如:我们利用班队会组织一次活动,可以是大扫除,也可以是体育比赛或者劳动等,让学生亲身去参与活动并注意观察活动的过程和活动中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结束后让学生去写一写,由于学生提前带着任务去活动,在说话时就有话想说,习作也就有话可写。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能带着观察的目的,可能活动完了什么印象也没有,作文就会无话可写。再比如学习了《画杨桃》这篇课文后,学生对杨桃的色彩、形状等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写作时,学生可以带着自己喜欢的水果,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们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由于学生观察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掌握的又快又好,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还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写起作文来也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说的就是知识在于积累。作文就是要积累大量的语言,没有知识的积淀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大多数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自身自控能力的关系,缺乏自觉阅读的好习惯,在书籍的阅读方面还很欠缺。老师就要不断地鼓励和督促学生,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常用的方法可以是:布置学生每天阅读一篇好文章,然后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组建互助小组,小组内相互监督,相互督促;平时利用阅读课或者是课外时间在小组内向自己的同学介绍一些名言、故事词、儿童诗歌,要求熟读成诵;也可以通过开展朗读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习惯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导他们主动从书上、互联网上、从人的言谈中,甚至在旅游或外出时也能留心观察并做好记录获取知识。不断地积累使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三、积极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要想写好作文,除了要有感性思维外,丰富的想象力更是不可或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说的就是要善于借助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感情,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思维,最终将这种想象力转化为创造能力,这也正是作文的目的。例如:可以让学生搜集民间的童话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写成作文;利用多媒体播放场景或者是电影,激发学生的感情;实物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玩具或生活用品,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等。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生动,直到编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些情境创设中,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作文的方法,也得到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既给了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了提升,也使他们学到了作文的方法。

四、指导学生写出有感情的作文

作文来源于生活,当然就有创作的灵感和生活的情感。教师只有指导学生有感情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学完了《三袋麦子》,学生觉得写童话并不难,很多人跃跃欲试,就可以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五、注重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具有美好心灵的小学生来说,因为获得成功而得到的表扬远比自己得到的物质奖励要更快乐。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就要在作文评讲的时候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来激励学生,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体验。比如:通过评选小小作文明星,看看谁写得好,优秀作文展览,好词好句收集等活动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同时通过评比展览,老师适时的点评和鼓励,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缺点,学习了别人的经验,学生的作文热情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激发。这就要求老师批改作文时,要细心、留心、找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要尽量详细的批注,可以眉批,也可以旁批,比如:书写认真,应用的好词好句,恰当的选择修辞,合理的引用等等都可以成为老师表扬学生的素材。同时也要找出他们的写作上的弱点,为学生的写作点评找好素材。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原有写一句话,看一幅图的基础上变为将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写成一段或几段,学生肯定有许多的困难,教师就要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作文教学时所给的命题范围要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发挥的空间。一般来说,三年级的作文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为主,教师出的题目可以是“我想__”“我的妈妈”此类的简单题目。

对于刚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我们一定要寻找适合他们写作的作文途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让他们在作文中尽情自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用优美的文笔,写出一篇篇好文章。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谈 篇12

一、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从低年级抓起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大都重视学字、学词教学, 而忽略了大纲要求的说话、写话训练。到了中年级, 就要求学生写出有头有尾的成篇文章, 忽略了极为重要的“言之有序”的片段训练。这样, 造成教师后期作文教学任务重、起点高、难度大, 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使学生感到作文高不可攀, 失去了学习信心, 产生了厌学情绪。这就是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忽略了教学上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不重视各阶段之间教学上的衔接过渡所造成的的不良后果。

“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的实践已经讲明, 早期作文训练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从小训练学生准确的用语造句, 说完整的话, 写完整的句子, 是写文章最基本的训练;看图说话, 看图写话, 是小学生写作的第一步。只有这些功夫下得深, 下得扎实, 才能为中年级片段训练打好基础。

《语文教学大纲》对低年级作文教学有明确规定, 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就要注意培养。看图说话、写话, 观察说话、写话等, 就是初步的作文训练。”《大纲》还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 各个年级要有所侧重, 低年级要加强词和句的训练, 要求说话、写话时语句通顺, 前后连贯。”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进一步加强了低年级说话和作文训练, 要求提得更明确。“说话”和“作文”作为两个大项, 单独列了出来, 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本改变了“以识字为重点”的编排方法, 强调从发展语言入手、重视听说读写训练, 加强语言实践。第二册安排了说话、写话训练, 要求学生看图说几句话, 写几句话。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学习《语文教学大纲》, 认真领会大纲精神, 明确大纲提出的各年级作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用《大纲》来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同时, 教师要转变旧的观念, 认真钻研教材, 努力上好每一节说话课、写话课, 从一年级抓起, 扎扎实地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句子训练, 为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打好基础。

二、怎样进行低年级作文教学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 要有内容, 语句要完整、连贯。”遵循这一原则, 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从说话入手, 再逐步过渡到写话。

1. 教学生说完整的话

低年级小学生在入学以前, 虽然口头上积累了一些词汇, 学习了不少口头语言, 但有的学生说话结巴, 吐字不清楚;有的说话不完整;有的语句跳跃或颠倒, 前后不连惯。因此, 教师要教学生说完整的话。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 话要说完整, 要针对教师的提问来回答。例如:“你是几年级的小学生?”——“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要求学生正确地回答问题, 前提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例如“今天是什么时候?”问题含糊, 学生难以回答。不如改问:“今天是星期几”“今天是几月几号”或者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为此, 教师的提问要有准备, 不能临场信口开河;平时教师的语言更要准确、规范, 做学生的表率, 如果教师的语言啰嗦、表达不清, 学生当然会受到影响。

2. 教学生写通顺的句子

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较多, 有的词序掉到, 有的用词不当, 有的前后矛盾, 有的重复啰嗦。因此, 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句子的训练, 要求学生把句子写完整, 写通顺。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句子训练, 可以先用字组成词, 再用词说话、写话。如:树小树小树长大了。绿绿油油地上的小草绿油油。指导学生用词写话, 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字词的意思, 知道课文中是如何运用这个词的。然后要打开学生的思路, 使他们懂得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这个词, 再把想好的话说一说, 最后写下来。指导学生用词写话, 也可以先说一个短句, 然后再逐步扩充, 把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如用“认真”一词写话, “我认真做作业。”“我在教室里认真做作业。”我在教室里认真做语文作业。“自习课, 我在教室里认真做语文作业。”用词写话时, 有的学生常出现望文生义、用词不当的现象, 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如用“不约而同”写一句话, 有的小朋友是这样写的:“老师组织我们去春游, 两个一年级的学生不约而同的掉进水里去了”。这显然是没有理解“不约而同”这个词确切的意思。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句子训练, 还可以结合课文教学, 有计划地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 如抄写句子、把句子补充完整、听写句子、整理词语组成的句子、修改病句等。

3. 教学生看图说话, 看图写话

低年级学生开始看图说话, 往往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毫无次序, 也不连贯。因此, 出示图画以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次序地看, 有次序地想, 有次序的说, 有次序地写。如语文第二期《基础训练8》中的“送伞”, 要求学生看图说一段话, 再写几句话。教师应先让学生仔细看图, 说说天气有什么变化?在看图中教研室的老师, 说说放学后, 老师还在干什么?最后看教研门口的两个少先队员, 说说他们俩到学校去干什么?为了让学生多练习说话, 可以用上述三个问题, 师生互相问答, 同卓相互回答, 逐步过渡到让学生丢开问题连起来说。如果学生有困难, 教师可以示范, 教学生说。大多数学生会说后, 教师再让他们用连贯的话写在练习本上。指导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 这是作文的基础, 必须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 使学生过好句子关, 从会说一句话到会说一段话, 从会写一句话到会写几句话。只有这样, 从说到写,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才能提高低年级作文教学的质量, 才能切实有效地抓好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

摘要:小学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教学成功与否, 对学生以后的作文水平影响极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循序渐进地抓好学生的起步作文训练。

上一篇:国情经济下一篇:潍坊国际风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