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多层次阶梯形作文教学法

2024-10-21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多层次阶梯形作文教学法(共9篇)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多层次阶梯形作文教学法 篇1

浅谈初中多层次阶梯形作文教学法

曹小平

(西峰区北街实验学校 甘肃 庆阳 745000)

作文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能力的体现”。初中生学习写作的本质是用文字表达对人生、自然、社会的认识。生活化是初中写作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表现生活,体现自我人生价值,是初中生写作的本来意义。然而,相当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对学生的信仰、性格、态度、能力及语言环境等缺乏应有的了解,未能确定出恰当的作文教学目标、选取适宜的内容、安排恰当的步骤,对取材、确立主体、构思和文体等写前指导往往是闭门造车,凭空设想,“坐而论道”,“跟着感觉走”,很少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学情和生活背景。在作文中和作文后也缺乏有效的指导,作文命题大而空泛,随意性强。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情趣,指导乏术,针对性不强,言之无物,落雪无痕,作文练习常常因超出学生的兴趣范围,使其处于一种表达“失语”的困境,学生久而生厌,厌而生倦,写厌厌,厌厌写,慢慢就会变成命题作文的“哑巴”或口吃者,遇命题则不灵。因此探寻构建目标明确、层次递进、操作性强、使用高效的初中多层次阶梯形作文教学训练方法,对改变初中作文教学盲目、无序、低效的现状很有益处。该法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作文教学的整体计划、阶段计划、单元计划,将作文知识能力要求按年级和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能力特征,分解成许多小目标,使作文知识和能力目标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训

练内容进行分散排列,做到“三个结合”,即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写作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与生活情趣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充分激发学生想写作文的愿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或指导学生接触生活,感受直观,如对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形态和变化,对于实物的特征和动态,对于人物的容貌和心理,都有一定的观察和认识。或指导学生回忆生活,引起联想,借助已有的经验搜集作文材料,养成整理思想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现就多层次阶梯形作文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方法简介如下:

一、明确要求,激发兴趣,实现“三个结合”。

在实施多层次阶梯型作文教学法时,首先应明确以下五点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化。教者应根据目标分类学理论,紧扣新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综合考量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心理需求及认知水平等因素,遵循针对性、渐进性、反复性、读写结合性、简明性、可操作性原则,制定出初中学生作文知识能力要求的总体目标,并把其分解成每个学期及每个单元训练的小目标,使其明确化、序列化,教者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后,就会提高实施该法的自觉性和计划性,学生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后,亦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双方都避免开无轨电车,从而减少了盲目性。

2.教学内容序列化。教者应将每学期课本里的作文训练内容(一般每期8个训练题目)和补充的训练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遵从现代作文教学设计过程中研究学生(写作主体)、教师、文本(教材)、生活世界

等元素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从教材写作专题系列(包括写作专项练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世界系列(以认识自我、走进集体、发现自然、关注社会为主题,开展调查、访问、演讲、展示、记录等活动,储备写作资源,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设计)、主体写作素质系列(例如主体写作习惯养成、主体写作技能发展、主体创新素质塑造)等诸方面入手。在读书随笔训练中,通过摘录式、批注式、提纲式、课后仿写、续写、改写等读写综合练习,积累语言和写作素材,在生活随笔训练中,则倡导学生观察积累生活,自由地抒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从生活中找“米”下锅。在专项作文训练中,则要求学生学习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正面、侧面、场面的描写,叙写迷人的故事,刻画鲜活的人物,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学用比喻、拟人和联想想象的手法,通过自主评价、小组合作评价、师生互动评价机制,充实作文内容,美化作文语言,优化作文结构,转化行文视角,写出作文个性。在综合训练中,通过人物(动物)、景物描写,做到一线串珠,达到叙事完整具体、有序、有波澜,通过储备写作资源系列、写作训练系列等语文主体实践活动,达到学生阅读、练笔、摘抄、练字等主体写作素质等习惯养成,将课内作文(教材写作专题)与课外作文(周记、速写)相结合、规范作文(实用文为主)与自由作文(随笔、童话、科幻、诗歌等)相结合、文本写作与网络写作(博客、BBS论坛、QQ空间等)相结合,构建立体的写作网络系统,在螺旋式练习中提高学生写作素质,逐步建立起“说话—写话—片断—篇章—修改—综合”的作文训练体系。

3.教学结构最优化。实施教学结构最优化的具体步骤是:

1)围绕两条主线(即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展开课堂教学新模式。2)做到课堂作文教学规范化:写前指导【师生共同积累素材(有条件的学校可借助教学的云平台和电子书包做好该项工作)、定题、取材、立意、构思】→写中指导(学生先说后写,边写边改——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对组内成员初稿赏析质疑研判,把关诊脉,“开出药方”,提出具体修写意见——教师巡回点拨指导,矫正补救——学生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修改,充实完善已有作文底稿,最终限时定稿并工整誊写)→写后指导(学生互批互改,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师生共同研判问题作文,对优秀作文进行点评总结评价,教学相长,互助互学提高)。

3)教学结构最优化体现三个始终:情感培养渗透始终—因材施教体现始终—反馈矫正贯穿始终,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认真思考、专心读书、朗读与背诵、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和写作习惯(包括认真观察、认真审题、选材、编列提纲、自改习作等),尊重学生个性,优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努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4)传授知识多样化。初中生对日常生活、寻常事物的观察一般是无意观察,很少有意注意并思考,只有在老师的要求下,在文本内容或思想感情的激发下,才会对日常生活、寻常事物进行有意注意,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取作文素材。教者在教学中应注意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拓宽学生运用语言的天地,与学生同学、同研、同创、同喜、同忧、导学、互学,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同挑战文本(教材),挑战困难,挑战自我,解放学生的手、脑、嘴、眼,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思维训

练实践、课外阅读实践的训练,做到课内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云平台来奠其基,固其根,以认识自我、走进集体、发现自然、关注社会为主题,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创设情景进行课本剧表演、办小报及“晨间广播”、搞“书市交流”、召开佳作阅读赏析会、演讲辩论赛、唱歌、做游戏、看影视作品、阅读电子版读物(电子书包)及纸质读物、做实验、参观、调查、访问、师生之间互发微博、养殖、劳动、竞赛、做观察展示比较记录)来扬其长,长其能,增其智,储备写作资源,促使学生潜能潜质的有效开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拓展提高,使学生在乐中求智、乐中求知、乐中求学,主动的接受各种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雪中送炭,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5)大量读写经常化。大量读写是作文教改再上新台阶的必然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者应鼓励学生配合各种类型视听阅读材料,多读多写,利用电子书包及纸质读物,做好摘录、批注、提纲、仿写、续写、改写、读书心得等读书随笔训练,并做好抒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等生活随笔训练、专项训练及综合训练,更多的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在习作练习中坚持并实施四条原则,即限时、高效、大量、低耗,实行五个落实:时间落实、笔记落实、读物落实、地点落实、辅导落实。实现四个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生活作文与阅读作文相结合、规范作文与自由作文相结合、文本写作与网络写作相结合。抓好三项措施:指导性措施、控制性措施、激励性措施。根据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用诗歌(口诀)的方法将抽象难懂、难记、难学、枯燥乏味的作

文知识,变得形象易懂、生动有趣、易记易学,如在为学生讲授半命题作文《一个_________的人》时,可以教给学生这样的口诀:“表现品质定中心,精选内容填题目,典型事例塑造人,语言动作和心理。”在指导学生写《记节日里的一件事》时,亦可以教给学生这样的口诀:“节日事件有特点,气氛描写情感人,发展顺序写完整,重点过程要具体。”在指导学生写一种小动物时,可以教给学生这样的口诀:“根据题眼定中心,按照顺序细观察,各个部位抓特点,喜爱之情贯全篇。”然后结合作文口诀再进行精讲,为学生提供优秀范文配合点评,这样学生学起作文就觉得生动有趣,一点也不枯燥。同时也很轻松的做到了“三个结合”,即把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写作内容与学生生活、教学过程与情趣爱好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二.坚持四条主渠道,力求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并重,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俗话说的好:“打铁先要本身硬”。在实施多层次阶梯型作文教学法时,教者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修师德,练师功,强师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做到状物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抒情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言志能使学生精神抖擞,说理能使学生心明眼亮,写好文笔精妙的下水作文,为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者应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应把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这两条主线贯穿于作文训练始终,强化读写训练,通过观察生活、阅读名著名篇、精讲精评、写作实践,使之成为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四条主渠道,在观察事物中侧重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在阅读名著名篇中侧重于发

展、规范学生的语言,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写作实践则是二者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力求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并重,“言之有物”与“言之有序”二者有机地结合,将文本(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积累素材,激励学生多读多练,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写真表实,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适时点拨,向生活的源头要活水。既为优等生的提高留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又为中等生的进步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问题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拓展了整体练习的跨度,真正地体现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的地位。应积极发挥学生及时获取信息反馈和进行调整的主体作用。并注重整体协作,开展以语文学科牵头、多学科配合的作文教学活动,教者要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将各种知识的积蓄,有目的地迁入作文训练之中,使各科教学、各课外活动都作为语文尤其是作文训练实践与应用的基础。教者应在学生中极力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生活处处皆是作文的素材,善于选取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在实施该作文法中,宜采取“五大步走”的方法。即:1)从说到写,先说后写,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做、能勇于创新,思维敏捷,情趣高涨,逐步做到说写并重,能说会写。牢牢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强化字词句篇的基础训练,防止提笔忘字、能说不能写的悲剧出现。2)从放到收,从内容入手,逐步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3)从读到写,做到读写同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4)从观察生活到写作实践,从写实到想象加工,扩大写作范围,开拓写作题材,丰富写作内容,帮助学生深化文章中心,增强作文表现力。5)以片段训练为突破口,从片段到整体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训练。应引导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始终围绕“真实再现、独抒性灵”这一主线,走好“先片段后篇章”两大步骤,经历“放——收——放”三个阶段,自由写作生活随笔,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悟理等方面拓展写作内容,记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积累写作素材和生活体验,培养写作兴趣。教师亦可以鼓励学生开设微博,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记录、描摹、抒写对宇宙自然、人世百态的观察与认识,教师与学生互发微博,形成师生互动,教师讲、学生写,学生写、教师评。循环往复,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日渐精进。

叶圣陶先生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能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由于多层次阶梯型作文教学法在作文教学过程的应用中,注重运用了多种媒体,如:电脑、教学的云平台、幻灯投影、影视、光盘、广播、录像录音视听、纸质及电子版读物(电子书包)等,注重了师生互动对话、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广泛对话的过程,强化了课外阅读的指导,倡导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在课外、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和人生这个大舞台中学做人、学作文、写作文,从而使学生“得法于课内,收效于课外”。获得了广泛的创作源泉和活水,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产生出写作的激情,生发鲜活的思想。使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所指导引领的作文训练方法有效、管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心灵得到滋养,思维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塑造,主题得到回归,视野更加宽阔。但多层次阶梯型作文法毕竟尚处在实验探索阶段,该法所总结出的一些做法尚

不成熟,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验证,还有待于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充实、修改和完善,为使初中作文教学这个“源头”有“活水”来,我们仍需付出艰辛的劳动,以期学生在语文学习及写作训练实践中真正实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的期望: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能写;解放孩子的嘴,是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多层次阶梯形作文教学法 篇2

一、要加强对小学生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 给学生创建一个自主完成习作的环境

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 我觉得多数教师是按照单元课后要求布置作文的, 然后让学生去写, 没有一点新颖感。这种作文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反而让学生越写越没兴趣。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必须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 这样, 学生才能够想写作文, 会写作文。一些学生认为作文难写的原因就是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所以, 教师必须作好引导, 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 使学生爱作文、想作文。

(一) 教学中要重视实践体验, 留心生活琐事

在班中, 我设立了交流箱, 让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为班里出谋划策。

有一次, 班中两个作文差的学生发生争吵, 各说各有理, 我说:“谁有理?把你想说的话都给我写下来。”结果两个学生把吵架的原因一字不落地写了出来, 写得不长, 但原因很清楚。如此学生之间既增进了友谊, 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何乐而不为呢?记得在一次小练笔中, 我布置了“冤家路宽”的练笔题目, 发生争吵的学生把这件事通过练笔叙述了出来。没想到, 在他们的作文中, 我看到了希望。后来, 我觉得让学生“动手不动口”还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于是我将一时冲动的想法加以延伸, 在全班展开, 学生的作文水平一下上去了。

(二) 让学生多积累素材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授课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多媒体的介入, 新颖、生动的课件的出现。教师借助多媒体, 通过讲解、演示, 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分析事物的, 让学生学习作者使课文中词与句、句与段、段与篇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方法。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留心了, 专注了, 也爱读了, 大多数学生逐渐开始“手不释卷”, 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二、要激发兴趣, 不拘形式, 由“引导”到“放手”, 让学生真正感到作文的快乐,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什么事一旦有了兴趣, 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拼搏、争取, 而没有兴趣, 就会什么事情也做得不上心。兴趣才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当然, 有了兴趣还不够, 在他们的头脑里, 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 由于他们的知识有限, 很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分析、加工, 所以多数学生写起来还是会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甚至走题的毛病, 这就要教师去帮助理顺。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去写, 写得不好也不能打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在给学生留作文时, 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给学生留很大的空间和自由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分析某些事物的特点、共性, 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引导学生依据要求, 对以往生活积累进行搜索, 以确定写作目的。这样, 慢慢地学生就能写好作文了。

如我在三年级的一次小练笔中, 让学生在校内重点观察一处景物, 可以是校门、花坛、操场……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观察:它们在学校的什么地方?大小、形状是什么?你观察的景物里有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的?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我通过给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去填空, 慢慢学生就会写话了, 格式也正确了。当然, 标点符号也用得体了。

三、要注重积累, 做到“有米可炊”

学生想写了, 还需有词可用、有话可写、用词达意。学生平时要多积累, 随身携带手抄本, 把看到的想到的立即写下来, 这样, 作起文来才能得心应手, 作文能力才会提高。“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多让学生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在生活中睁大眼睛, 留心观察。学生要博采众长, 丰富自己, 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鸟语、倾听大自然的乐章。教师的评语应以鼓励为主,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 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作文。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篇3

关键词:观察;兴趣;积累方法;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95-01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习作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一、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见闻。

2011版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平时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学生学会了观察,而且要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并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兴趣,推动内力。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习作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习作积极性。

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

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如教师或学生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或小组内选读一至两篇优秀习作,互相点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2、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

鼓励学生积极向华人作文刊物,课堂内外刊物投稿。当学生拿着刊登着自己作文的书想教师汇报时,要大力表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能发表,你们也能一定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优秀作文小作者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

3、将优秀作文打印成册

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并配有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肯定非常高兴。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学生有了习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习作不是“難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三、采取多种积累方法,注重平时积淀。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语言材料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习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桂林山水》这课后,就让学生积累山水词语,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2、通过读课外书籍来积累语言材料

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多读课外书籍,还是帮助读者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

摘录学生习作《钢琴梦,我的梦》一段细节描写:“平时柔顺的音阶成了一串串乱哄哄的噪音,平常听话的五指如今像脱了缰的野马不听使唤,使人眼见为“虚”,耳听为”实”。老师也气坏了,两眼瞪得圆似葡萄,皱着眉,就像要引发一场火山爆发。哎,平时一个“小才女”直降为四六不懂的小笨蛋,怎能不让老师生气?现在我的脑子好比是一个无首领,无将军的阵营,又加上了敌人的进攻,战士们各个落荒而逃,我的脑子也巨巨阵痛,望着那上下舞动的“小蝌蚪”,望着那些调皮捣蛋的琴键“弟弟妹妹”,我的脑子乱成一锅粥,像在热锅上的蚂蚁,又像抓耳挠腮的小猴子,更像一只对刺猬无从下手的黄鼠狼,不知如何是好。”

3、通过朗读积累语言材料

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朗读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这种训练实质上也是一种口头习作训练。如果一篇文章不止朗读一遍,而是读许多遍,读得烂熟,作者的语言便真正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无论词语、句子,还是表达方式,都被消化吸收,成为朗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待到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只要从储备里拿出来用,不愁有话说不出了。

四、将习作与生活相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我们号召节假日家长要带领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孩子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我班有个四年级学生在暑假到山西旅游写了一篇习作,题目是《美好之旅》,写到爬绵山时,这样描述:“开始走的时候,我还是像猴子一样嗖嗖的向上蹬,坚持走了八十多个台阶后,就像大象似的慢吞吞的走着,累的实在不行了,我就像小青蛙一样,一步一步的向上爬,终于爬到了终点,我怀着一颗血热的心,往下望去,享受着微风的吹拂,毅力排在第一。多么真切的生活体验啊。”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 篇4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

(二)、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

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

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

(四)、教师要在作文命题上有所创新

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口”、“我手说我情”的题目才是关键。

1、规范命题的范围

2、让学生自由命题

小学中高年级成语教学策略研究 篇5

成语是构成语言的一种重要建筑材料,只有让学生不断地亲身接触语言建筑材料,才能逐步完善自身语言系统,加强其语言的敏感度和丰富性。成语教学是发展学生语言的需要,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学生在阅读和表达的过程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面对“学生怎样学写作文”这一棘手难题,一位台湾教授曾经脱口回应“记一千条成语”。所以,成语教学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综合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成语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词汇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地运用。”成语教学也离不开词汇教学的三个根本要务,教师应根据设定的具体教学目标达到不同的层次要求。

如何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短时记忆有效地转换为日后的长时记忆,是教

1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难题。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而长时记忆的存储形式则以语义代码为主,但短时记忆在不断复述或有情感介入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转换为长时记忆的。因此,在成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成语游戏和成语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接触和了解成语,长时间地浸染其中,从而产生对成语的感情依赖,提高学习效果。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和教育学教授霍德华·加德纳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主要有八种: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2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于成语教学中,教学的形式可因不同的智能训练任务而变得不拘一格。

芬兰优秀语文教师爱丽莎认为“让学生主动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营造出一种学生喜欢的学习氛围。游戏教学,就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同样地,此教学理念也可以借鉴于成语教学,让成语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寻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成为学生在趣味与实践中寻找成就感、吸收知识的天堂。

二、成语教学的实践策略

基于小学成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以上的理论基础,现提出以下有关小学中高年级成语教学的策略。

(一)内外结合,以内带外

12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代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96页.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8-19页.小学成语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既包括教材课文中出现的成语,也包括课外接触到的成语。“积土为山,风雨兴掩;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厚积才能薄发,成语教学贵在长期坚持不懈的量的积累,日子有功,才能促成信手拈来成语的质的飞跃。毕竟校内教学的课时是有限的,所以要合理分配好成语教学的时间和资源。其过程中应依托教材,以课内成语讲解为主,启导学生学习成语的方法,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辅以课外成语阅读,引导学生注重成语的摘抄和积累。课内与课外成语学习各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形成优势互补。

课内成语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成语类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1.典故型成语——引经据典法

有些成语的意义属引申义,其完全蕴藉在该成语产生的典故(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古代文献等)之中,而在字面上根本无法揣度其意义,甚至感情色彩。如“叶公好龙”、“班门弄斧”、“朝秦暮楚”等等。针对此类型成语,交代一下出处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了解了该成语背后的故事后,再理解其整体表达的意义往往就水到渠成了。通过有趣的成语故事和教师的趁势引导,学生能深深感受到成语言简意丰的形式美,其学习兴趣也会被大大调动起来。2.抽象型成语——直观呈现法

小学生的思维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但有些成语的字义构成较为抽象化,这无疑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此时,教师应对症下药,将成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为学生扫清理解障碍。例如,在讲解“捕风捉影”这个成语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紧闭双眼,感受一下微风拂过的感觉,趁势说明风“飘无定形,无法把握”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试着捕捉太阳底下自己的影子,从而明白影子也是只能见其形而无法触碰的非实在物。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风和影子一样,都是难以捕捉的。所以‘捕风捉影’可以用来比喻说话或做事没有实实在在的依据。”

3.语义丰富型成语——语境阅读法

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些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义或指代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别,因此着眼于其所在的语境,从上下文的内在联系中把握词义是理解该成语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讲授“藕断丝连”这个成语时,学生往往呆板地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认为就是“折断了一根莲藕,但其丝还连着”的意思,理解就不到位了。这时,教师可结合《新型玻璃》这篇课文进行讲解。课文原文是这样的:“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 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3可见,此处用“藕断丝连”来表述这种夹丝玻璃坚硬不易碎的特点:虽然表面上碎裂,但是各碎片的内在还有牵连。

4.字义叠加型成语——语素拆分法

字义叠加型的成语是成语教学中最容易解释的一种,因为其整体上要表达的含义可谓显露无遗,基本上就等于各字义的整体叠加之和。此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疏通个别深奥语素障碍便可。例如,“饥肠辘辘”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非常饥饿”,但是学生可能对“辘辘”之义存在一定的困扰。这时,引导学生理解“辘辘”之义便成了教学的突破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字典解决或者回想一下自己每次饿肚子时,肚子都会出现怎样的情形,从而引出“辘辘”是象声词,表“车轮滚动”的意思。

当然以上的成语类型和成语教学方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成语能同时适用于多种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自由空间就会相应扩大。此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以选择。

课外,教师则应多加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书籍、网络、电脑、生活等)搜集和积累喜爱的成语在自己的“采蜜集”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偷懒敷衍了事光光从成语词典中摘抄自己还没内在吸收的成语的现象,教师可以安排每天一位学生在课前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和大家讲解与分享一个成语。

(二)以点带面,融会贯通

成语之间,不仅仅存在近义、同义、反义等关系,还会存在某些属性上的内在联系。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把同类成语巧妙地进行归类教学,教学效果势必会事半功倍。

成语归类教学法,在口语交际训练课和作文课上应用性非常强。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成语主要分为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和实物描写这四大类。例如,教师在“学会描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作文课上,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系列相关的成语,让他们运用其中的成语围绕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一段话。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教师出示的成语,更改善了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词穷”的现象,让其作文的语言锦上添花。

成语分类教学还可以训练、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积累包含数字这一类的成语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运算题,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例子在此不赘述,见下文成语填空中的成语数学乐园处)

成语学习除了重积累,还要强运用。教师在进行成语分类教学时,可以适当自编具体语境,让学生多加运用。例如,教师可以把“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 3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语文》(五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2005年6月第1版.第47页.色满园、春意盎然”等描绘春天的成语汇编在一起,然后借助图片、动画、音乐,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出外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以达到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性体会成语含义的目的。

以上都是成语分类教学的具体体现,但其应用远远不止这些。突破逐一教授成语的常规模式,通过归类整理,以点带面,把一定时期、范围内的成语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掌握成语的数量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都大有裨益。

(三)寓学于乐,情染拓展——多种感官交汇教学

传统的成语教学总是流于形式,长期停留在对意义的单一讲解之上,让学生对成语产生枯燥性和晦涩性的误解。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可见,教育的关键在于启动学生的内在学习机制。赞科夫⑤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这正揭示了传统成语教学失效于课堂的内在原因。“成语之妙,在于运用。”⑥因此,构建一种寓学于乐,情染拓展的成语特色教学模式是当今成语教学改革的第一要务。这种教学策略集听、说、读、写、想、画、演等形式于一身,多方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对成语的长时记忆、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等综合能力。

1.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都动起来

如果成语教学时仅仅满足于学生熟读其音义基础上的正确运用,其结果难免会不尽如人意。多种感官交汇教学不仅仅能让学生通过耳朵接收教师口头传授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活化眼睛、嘴巴、脑袋的潜能,全身心地融入到成语课堂中。

例如,情境成语说话训练可以检验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成语故事演讲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成语课本剧表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协调合作、展现自我,感受表演的平台;成语绘画则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观看与聆听别人表达或表演的过程中,也能无形中强化成语教学,感受成语的无穷魅力。2.让学生在成语中找乐子

在成语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生动有趣的成语游戏让学生斗智斗勇,不但可以增强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给教学设计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下例举一些常见的成语游戏谨供参考。(1)成语接龙

“重见天日→日暮途穷→穷山恶水→水落石出→出人意外→外柔内刚→刚愎自用→用之不竭→竭尽全力→力所能及→及时行乐→乐不思蜀→蜀犬吠日→日理万机→机关算尽→尽善尽美→美不胜收(2)成语谜语

哥哥怕弟弟——后生可畏 喜获双胞胎——一举两得 只骗中年人——童叟无欺 瞎子吃馄饨——心中有数 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导游——引人入胜(3)成语填空 ① 成语植物园

望(梅)止渴、出水(芙蓉)、投(桃)报(李)、(昙花)一现、瓜田(李)下、百步穿(杨)、(草)长莺飞、雨后春(笋)②成语动物园

狼吞(虎)咽、画(龙)点睛、(狗)急跳墙、惊弓之(鸟)、守株待(兔)、打草惊(蛇)、虎背(熊)腰、鸦(雀)无声 ③成语奇趣园

人体部位(绞尽脑汁、腹背受敌、咬牙切齿、感人肺腑、三头六臂、另眼相看);反义词(翻天覆地、明争暗斗、乐极生悲、争先恐后、弱肉强食、拈轻怕重); ④成语博物馆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最宽的视野(包罗万象)、最重的话(一言九鼎)⑤ 成语神州游

源远流(长春)风化雨、难能可贵(阳春)白雪、同舟共(济南)柯一梦、语重心(长沙)里淘金 ⑥成语数字乐园0、1、2、5、6、7、8、9(丢三落四)7 0、1、2、3、4、5、6、9(七上八下)8 3333 5555(三五成群)(4)成语运算

一鸣惊人+一本正经=两全其美 十万火急-一步登天=九霄云外

双龙戏珠×三顾茅庐=六神无主

八仙过海÷二话不说=四面楚歌(5)成语歌

学习成语歌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古为今用,以古为鉴 全神贯注,累土至山 磨杵成针,心坚石穿 百折不挠,几次三番 学无止境,春诵夏弦 诸子百家,卷帙浩繁 十年寒窗,萤窗雪案 废寝忘食,孜孜不倦 韦编三绝,百读不厌 学富五车,百举百全 见多识广,博关经典(6)成语表演

拿一片叶子遮住自己的眼睛——一叶障目 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掩耳盗铃

戴着帽子的张同学和没戴帽子的李同学同时上台,李同学取下张同学的帽子戴上——张冠李戴

3.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浸染成语的人文气息,感受真善美的熏陶

成语不是直观枯燥的符号图形,其蕴含着无数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承载体。成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对学生来说,成语应“学以致用”,对教师来说,成语应“为其所用”,让成语之花在学生的心底绽放,让学成语成为一种代代学子的优良的传统。例如,学校可以兴办趣味成语学院;定立一年一度的成语节;自主编写“习字学成语”的校本教材;开展成语传统德育活动;增设成语广播站和图书角;举办成语手抄报竞赛;设定成语班级日志(学生可以在里面与同学分享学成语的乐趣,分担学成语的困难,或学以致用运用成语倾吐心情)等等。成语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只有因地制宜策划之,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无时无刻不深受成语的感染。

三、小学成语中高年级成语教学成果评估体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策略也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检验中才能迸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的发展指引方向。

小学成语教学成果评估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

学生是有效成语教学的直接受益者,所以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是否全员参与其中是成语教学成果评估的首要标准。教学成果评估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 的。通过日常口头检查、纸笔测评、实践活动这三种常见的形式可以检验出学生对已学成语的掌握情况。如开展成语故事演讲竞赛、成语背诵大赛、成语知识竞赛、成语自编故事活动、成语书写测试等。而主考官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或同学之间。

此外,教师对成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最终成果的反思与总结,也可以成为教学评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教师还可以设置教学对照实验,在成语特色班和普通行政班之间作对比试验,从而不断完善成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小学中高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6

校 本 课 程 教 学 计 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塞外明珠-官厅湖》这本书的精髓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小学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 容。

7、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认识直至更加的热爱,我校特别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材编写组,历时一年编写了我校的校本教材《塞外明珠---官厅湖》。

四、课程实施及建议: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

小组交流

汇报表演

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五、课程实施的有关要求

1、制定校本计划(包括阅读目标、内容、措施、考评学生方法),写在教案扉页上。

2、要求学生将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写在读书积累扉页上。

3、开展班级图书借阅活动。

4、检查学生读书积累本,并随机抽查学生的读书效果。

5、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读书征文”活动。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多层次阶梯形作文教学法 篇7

一、让小学生充分了解中长跑的意义以及练习过程中自身的生理特点

(一) 让学生了解进行中长跑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使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体育教师要在教学开始之初就应对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益处的讲解, 将中长跑教学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增强体质等问题联系起来,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 通过一定的中长跑训练, 可以使自身的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保障, 提高学习效率。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学生适应了小学阶段的中长跑训练, 教师可再逐渐加大训练量, 使学生的中长跑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也为各种体育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使学生充分了解中长跑过程中自身的生理特点, 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师在进行中长跑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 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耐力比较差, 在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的现象, 所以教师在进行练习之前, 要安排出一定的时间, 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理论教育, 让学生明白这种生理上的不适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还要向学生介绍应对这些生理现象的方法, 并向学生传授中长跑对人体的物质代谢、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主动克服困难, 顺利渡过难关。

二、使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练习,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在练习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在一定量的练习基础上逐渐加大运动量。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使用由慢跑到快跑、由短距离到长距离的训练方式, 让学生逐渐实现中长跑的教学目标。此外, 从短距离跑发展到长距离跑, 可以使学生中长跑的运动能力不断提高。例如,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三百米, 然后是五百米、八百米、一千米等, 由短距离跑逐渐变为长距离跑, 从慢跑发展到快跑,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生理机能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可以让学生在生理上与心理上对中长跑训练逐渐适应, 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不断提高。

(二) 在教学中贯穿各种耐力训练, 使教学的趣味性得到增强。

教师在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方法单一、形式单调是致使中长跑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练习方法, 使原本单调的中长跑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使用图案、变速跑、字形跑、走跑以及定时跑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交替练习, 来调节学生的情绪, 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使用音乐节奏来让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练习,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 也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耐力。

(三) 不断变换练习环境, 使练习时的新鲜感不断增加。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会抱有好奇感和新鲜感, 因此, 对练习环境进行变换, 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等自然环境中, 将学生分成几组, 采用变速跑、越野跑或定时跑等方法, 对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及其他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当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 新颖的训练方式会对学生造成刺激, 使他们忘记疲惫, 专注于训练, 并在快乐的氛围中将训练任务完成。在进行训练时, 教师还要组织并管理好队伍, 确保学生的安全, 避免在训练中出现意外事故。

三、在进行练习时应该注意的内容

(一)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 明确学生是否有过往病史, 可不可以参加中长跑的相关练习。对于教师来说, 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 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要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生作出充分的了解。

(二) 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有足够的耐心, 小学生接触系统体育教育的时间不长, 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 活泼、好动仍然是他们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 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听不懂教师的安排, 或是不愿遵守教师的安排,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与普及的时候, 也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 所以, 教师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地了解练习时的注意事项, 不能急于求成。

(三) 不论是在练习前、训练中还是练习后, 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关注。

在练习前, 教师要为学生普及一定的体育训练常识, 让学生对中长跑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练习中, 教师要关注是否有突发事件发生;在练习后, 教师要确保整个练习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安全。

总之, 教师在对小学生的中长跑兴趣进行培养的时候, 要结合小学生特有的心理与生理情况, 从多个方面入手, 使用多种方法,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得到发展。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中长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如何加强学生对中长跑这一运动项目的兴趣,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从让小学生充分了解到中长跑意义以及练习过程中自身的生理特点、使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练习,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在进行练习时应该注意的内容等方面出发, 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长跑兴趣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的语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当前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作文的内容要符合实际,要源于生活且贴近生活。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小学的学生写的作文不切合实际,还有很多摘抄的现象。我们要重视此问题,并且引以为鉴,不断地进行对作文教学的创新,改善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在思维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思维能力的雏形,这时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小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写作当中,这样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不断地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培养,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并且把每天观察的结果以写作的形式表述出来。通过观察事物的特征可以获得真实的写作材料,为以后的写作提供基础。例如:可以布置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妈妈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可以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写作,要告知学生抓住细节的描写。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培养其写作的兴趣。另外,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的讲课时就要从讲课中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语文教学前随机在班级拿一个图片,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进行思维拓展,然后在班级中讲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有写作的材料,并且写作的内容能够切合实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的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文采再好,没有材料可写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不同,已经有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要鼓励学生多多阅读,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避免在写作时没有东西可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从阅读中增加学生的写作题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在语文的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并且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主旨。目前小学的新课改教材在结构内容上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教师要抓住這一点,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地学习,并且理解课文的真正含义。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将好的句子画下来,并且背下来,这样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作用的。

每个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接触到的事情也不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地对生活进行观察,然后将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的写作素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也要不断地积累写作的素材,然后将自己的写作素材分享给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周围不断变化的事情,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教师要布置学生记日记,将看到的事情或者是觉得有意思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进行定期检查,为学生进行指导。

三、要加强学生对写作后的修改工作

作文的修改过程也是对写作的一种提高,学生通过修改自己的作文,更能找到写作的感觉。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注后,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检查作文的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检查作文中的语句是否有不通顺的地方,通过阅读后对其进行修改。要鼓励学生在修改过程中互相吸取意见,这样可提高学生的探讨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其他学生的作文中学到写作的方式方法。

四、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

很多教师认为作文的批改工作要做细致,这样才是对学生负责,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是很多时候,因为老师的细致修改,使得学生看到一片红字后就没有了写作的积极性,对写作产生恐惧感。每个学期大大小小的作文非常多,给教师的工作也带来困难,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批改方式。不仅要对一些错别字进行批注,还要将作文中好的句子画下来,对学生加以表扬,要用赞扬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作文的批改,把学生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但不要批注到作文当中,然后对这些问题通过实践的教学来改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结束语

由于作文本身的性质,给语文课程中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仅让教师苦恼,也让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感到苦恼。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观察的能力,通过细心的观察积累写作的素材;在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作的方式方法,写作的内容要源于生活,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的教学是目前各个小学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要跟上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l]黄桂林.变通课后习题显现语言训练语方训练与小学语文教学·(四)[J].辽宁教育,2000(Z1).

[2]黄桂林.语言训练与小学语文教学(六)体现训练过程细化语言训练[J].辽宁教育,2000(4).

[3]刘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之我见[J].赤峰学院报,2006(4).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多层次阶梯形作文教学法 篇9

平昌县云台小学:肖大秀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当前一部分学生虽然也知道作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写作兴趣仍不浓,甚至怕作文。即使是在老师的强迫下完成作文,也大多是敷衍塞责。而在教学中多数是以教师命题,学生硬着头皮在老师划定的圈子里咬笔杆、绞脑汁,冥思苦想,被动地训练,结果是材料枯竭,信息断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只好生搬硬套或干脆抄袭。由于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也就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来。

面临这样的现状,要贯彻《课标》精神,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以课本为载体,研究作文教学的新观念、新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交给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方法,和写作技巧,逐步提高写作能力,使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需求心理,进而调动其写作兴趣呢?如何融化学生对于写作缺乏应有热情的坚冰,挖掘其内在写作潜力,写出富有个性,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呢?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作文变快乐,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亮点,学生所喜爱的热点。

二、课题的界定

1、作文:通过表情达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期间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活动。

2、兴趣: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强烈的倾向。这种倾向总是同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而愉快的体验越多、越强,兴趣便越浓厚。浓厚的兴趣会带来更多的愉快,更多的愉快又会使兴趣更加强烈。

3、小学中高年级:指小学三至六年级。

三、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2、名家论述

(1)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2)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4)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5)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应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怎样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在寻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进而培养其语文素养的道路上摸索出一整套切实可行,便于操作、效果显著的规律性方法,就成了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探索有效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让小学生喜爱写作。从三四年级开始,通过兴趣的培养与策略的学习,促进学生喜欢作文,善于写作文。同时在学校形成浓厚的作文教学教研氛围,寻找更适合提高作文教学的途径。

1、对每次习作具有浓厚兴趣,能按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习作。

2、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作,并能大胆朗诵自己的习作。

3、学会帮同学修改习作,也能自己为自己修改习作。

4、教师想方设法开展各类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小学语文习作课的教学现状,教师对习作课教学采用的方法。面对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困难,着力从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进行研究,找到学生惧写的症结。破解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贴近生活,化难为易,使学生敢于作文。

2、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为研究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培养写作兴趣,激情促写,使学生乐于作文。

3、以作文为载体,培养写作骨干,尝试用榜样的引领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写作,使学生真正在写作中找到乐趣,从而提升写作能力与语文素养。

4、如何开展评价激励,提高兴趣。

五、研究的思路

1、课堂上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多积累优美词句;开展仿写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积累、提炼语言。

2、多读精背,即让学生广泛阅读一些适合于他们的课外读物,有计划地增加背诵内容。让学生做到手不释卷,学生读书多了,积累的语言也就自然而然的丰富了,语言也流畅了。写作水平也就会提高了。精背即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典范文章,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摘抄一些课外的,让他们记忆,这样,既积累了语言,又使他们从小受到典范文章的熏陶,为他们以后准确、熟练地使用祖国文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课,让学生有话可写。认真为写作课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习作。及时评价展示,树立写作信心,提高写作兴趣。

六、研究人员

肖大秀,女,1962年4月出生,专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云台小学语文教师、校骨干教师。所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小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分别在2013年10月、2014年3月获学校教研论文一等奖。

七、研究对象

云台小学中心校三至六年级学生,三个班125名学生。

八、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3年9月1日——2013年9月30日)

a)设计实验方案;

b)对学生原有的习作兴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实验阶段(2013.10-2014.3)

a)选择实验班级教师有计划地对学生的习作兴趣进行培养。

b)每月集中反馈一次,总结这一月来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有否提高。

3、总结阶段:(2014.4-2014.5)

a)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

b)撰写论文,写出实验报告。

c)整理学生的习作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解决“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问题,来探索和构建小学生如何爱上写作的教学模式。按照“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反思)——再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课题组将会定期的组织研讨——研究的主题、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策略的分享等等,通过严格的测量评价行动的结果并发现问题,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模式。在这过程中,教师反思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是行动研究的重要途径。

(2)、实验研究法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促进策略可以通过实验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说,用行动研究法探索和构建小学生如何爱上写作的教学策略和模式,用实验研究法检验行动研究提出的策略。

(3)、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培养习作兴趣”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对“培养习作兴趣”的重要性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常上语文网站,参与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理论学习,使本组教师得到理论的提高。

九、预计形成的成果

1、本人在探索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作文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形成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观。本人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走进了童心童语构筑的世界里,感受到他们的纯真、鲜活,从而真正成为学生习作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2、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浓厚,把写作文看成是一件有乐趣的事。

3、学生对目前作文课的满意程度提高,有强烈的自由表达愿望。学生的习作能力、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

4、通过积极探索,摸索出关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一些途径、方法,积累一定的经验。

5、课题研究报告。

6、撰写出《小学中高段学生作文兴趣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7、本课题研究中,学生作文成果展示。

8、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案例集、研究成果汇编、作文指导课教案、个案分析等。

上一篇:excel输入日期下一篇:竣工验收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