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化(共11篇)
虚拟社会化 篇1
1. 虚拟社会的本质内涵
马克思对于“社会”这一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 他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因此一群人生活于一定的空间, 在这一特定空间中进行交互活动, 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关系和联系, 人们依循着这些关系和联系, 按照一定的规则办事, 由此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共同体, 我们称为“社会”。
现实社会如此, 虚拟社会亦如此。虚拟社会同样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同样是人们要生活于一定的空间并在其中从事着各种交往活动, 人同样是彼此处在联系中的。只是虚拟社会中交互作用的空间并非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空间, 而是基于互联网所建构的虚拟空间, 它“是以运用数字化符号为基础构成的, 是以0和1组合的BIT数据, 通过计算机自动的符号处理, 把信息、文字、图像等作为自己的形式”。而交互作用的方式也不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而是一种以数字化符号为标志的间接的作用方式, 即由人—人的交互方式转变为人—机或者人—机—人的交互方式。作为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也不再是现实社会中的事实关系和联系, 而成为一种虚拟关系和联系, 这种关系和联系较之于现实社会因交互频率的增加而更加紧密, 如此更易形成虚拟社会。
2.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
(1) 人的活动场域不同。虚拟社会是以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为活动场域的, 直接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 由计算机专家运用互联网技术创制并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空间中;而现实社会以大自然为人们活动的场所, 人们依赖于自然, 又在实践中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的生活环境。
(2) 事物的存在方式不同。虚拟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以计算机二进制转化和处理后的“0”和“1”字符串的方式存在的, 即是以一种虚拟的方式存在的, 人是虚拟的人, 人的活动是虚拟的活动, 人所建立的关系和联系也是虚拟的关系和联系。而现实社会是以客观实在的方式存在的, 作为主体的人是实实在在的人, 人的活动是以物质性为基础, 其社会联系和关系也是一种现实的、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关系。
(3) 体现的时空特性不同。虚拟社会是具有超时空性的, 时间上实现了即时性与瞬间性, 速度可与光速媲美, 空间上跨越了地域、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而现实社会是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 现实社会中的主体及其活动都是建立在时间与空间的基础之上的, 离开了时间与空间, 一切事物都将不复存在。
3.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1) 虚拟社会依赖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现实社会, 现实社会是虚拟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因为从其构成要素来看, 无论是人还是互动交往所依靠的人类创造物, 都来源于现实社会, 虚拟社会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并不是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的, 而是一个看得见、感受得到、体验得到的社会。
(2) 虚拟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与延伸。归根到底, 虚拟社会是一个人化的领域, 人们在虚拟社会中所建构的各种联系和关系本身便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 是现实社会在虚拟社会中的反映。当然虚拟社会并不是现实社会的简单复制, 而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在虚拟社会中不断传播与塑造的动态过程, 因此虚拟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延伸和超越,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压抑或满足不了的要求大都可以在虚拟社会中获得释放或得到满足。
(3) 虚拟社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是有一定反作用的, 人们在虚拟社会中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存在方式等无形中也影响着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 从而进一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方式, 越来越呈现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趋同性, 并进而通过人们的言行举止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虚拟社会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力量, 一种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反作用于现实社会的力量。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 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 进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 延伸了人类生存的空间, 这势必产生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虚拟社会, 从而对现实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然而另一方面,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渊源, 既对立又统一, 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虚拟社会,现实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2]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学的透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社会网络网站与虚拟社区治理 篇2
关键词:社会网络网站;虚拟社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
一、社会网络网站概念及其特点
社会网络网站(SNS,Social Network Site),实际上是这样一种互联网服务,其允许网民(1)在一个受限制的系统上建立一个公开或者半公开的简介;(2)明确列出其他与之有链接的使用者的名单;(3)在这一系统里,网民可以观看和仔细检查这些名单的链接及制造这些链接的使用者。这类网站已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民,其中很多的网民已将这些网站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如Myspace,Facebook,Cyworld和Bebo等。很多社会网络网站支持网民原来就已存在的社会网络关系的维持,不过也有一些社会网络网站帮助陌生人在基于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政治观点,共同的活动爱好的基础上相互认识。无论那一种社交网络网站,其都是为了让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建立共享的虚拟社区。
尽管社会网络网站实施了大量的技术元素,但是其核心由其明确列出朋友名单的简介构成,这一简介是由网民个人输入自身资料自动生成的,网民加入社会网络网站后,会要求填写包括一系列问题的表格,而网民简介就是利用这些问题的答案生成的,这些问题包括年龄、所在地、兴趣等,很多社会网络网站鼓励网民上传照片,一些网站还允许网民在简介上加入多媒体内容,如Facebook则允许网民使用模块来提高其简介的质量。
网民简介的可见度根据不同的网站及不同的网民意愿而有着各自的差别,例如,在Friendster和Tribe,net网站上,其简介的默认值是可由搜索引擎找到,因而其能被任何人看见,而不管这些浏览者有否该社会网络网站的账户。LinkedIn网站的简介浏览者取决于他(她)是否有一个付费的账户;MySpace网站则允许网民选择他们的简介是“公开的”还是“只供朋友使用”;Facebook的默认值是在同一个网络的网民能够互相浏览对方的简历,除非该简历的拥有者决定拒绝该网络的使用者浏览。可以说,不同社会网络网站的网民简介的可见度是这些网站的主要区别,而这些差别会导致社会网络网站中的网民所构建的虚拟社区的边界与影响。此外,很多社会网络网站提供网民在他们的朋友简介上留言的多种途径,这些途径既包括在简介上的公开留言,也包括发送私密信息的留言,
不过不是所有的社会网络网站的发展都是一个模式的,例如QQ在加入社会网络网站技术特点之前是作为中国的即时信息服务网站而存在的,而1995年就创建的同学录(classmatescom)网站在社会网络网站普及之后才开始支持明确列出朋友名单这一技术功能。
虽然社会网络网站通常被设计为可被广泛使用的网站,但是实际上很多社会网络网站一开始是吸引同一类的人,因此网民通过国籍、年龄、教育水平或其他社会因素来选择使用不同的社会网络网站,使其各人群得以区分开来,当然,这并不是社会网络网站设计者原来的本意。
二、社会网络网站发展简史
最早的可以被识别的社会网络网站是创建于1997年的六度网站(sixDegrees.com),该网站允许网民创造简历,同时可列出其朋友的名单。六度网站帮助人们互相联系并发送信息。虽然六度网站曾经吸引了成百万的网民,但最终还是在2000年关闭了。现在回顾起来,六度网站的创建者认为六度网站失败的原因是太超前了,虽然当时人们已经广泛上网,但是很多人还没有扩展在线朋友网络,而早期的网民却经常抱怨在接受朋友邀请之后,经常没什么事情可做,此外,很多网民对与陌生人约会也不感兴趣。从1997年到2001年,很多网站开始支持将创造简历与公开列出朋友名单整合在一起的功能,AsianAvenue,BlackPlanet,和MiGente等网站都允许网民创建个人简历,并且网民可以在不需要其链接者同意的情况下就可在其个人简历上列出其朋友名单。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外有三大著名的社会网络网站:Friendster、MySpace、Facebook。Friendster网站自2003年3月份推出之后,几个月就发展了400万注册网民,一年之后达到800万,高峰时期每周有20万新网民加人。2003年9月,Friendster获得了1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目前,Friendster已经有超过9千万的注册网民和每月有超过6千1百万的唯一访问者,每月该网站有差不多190亿的页面访问量,成为20个全球网络访问流量数最多的网站之一。MysDace网站则在2003年7月开始上线,并在2005年被新闻集团收购,根据Alexa网络公司调查,MySpace在全世界受欢迎的英语网站中排行第四。Facebook于2004年2月上线,Facebook的名字来自传统的纸质“花名册”。通常美国的大学和预科学校把这种印有学校社区所有成员的“花名册”发放给新入学或入职的学生和教职员,协助大家认识学校内其他成员。最初,网站的注册仅限于哈佛学院的学生。在随后的两个月内,注册扩展至波士顿地区的其他高校(如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西北大学和所有的常春藤名校。2005年,很多其他学校也被邀请加入进来。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大学后缀电子邮箱的人(如edu.ac.uk等)都可以注册。后来,Facebook还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会化网络。从2006年9月起,任何网民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段,即可加入Facebook。根据2007年7月的数据,Facebook拥有3400万活跃网民(包括在非大学网络中的网民),该网站在全美网站中的排名第七。据美国媒体报道,在此次美国总统大选中,Facebook帮助奥巴马成功地笼络了250万网民,为其击败竞争对手麦凯恩立下了汗马功劳,经历此次美国大选,社会网络网站形象获得了全面提升。2008年6月,Facebook成为全球最大的SNS网站,目前,其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2亿。
在我国国内,2003年8月,刘健和饶磊回国创立了Friendster模式的中文版本社会网络网站UUme,2003年底“友友觅”(uUme)正式推出。2004年1月初,马云和刘勇创建了“亿友娱乐”
社会网络网站。2005年12月,校内网创办,2006年10月,校内网被千橡娱乐收购。最近这几年,随着每年留学生的增加,也带动了国内大学生和海外大学、港澳台地区大学生的交流,于是校内网的海外大学和港澳台地区用户量也开始迅速增长,截至2008年2月21日,校内网在海外大学和港澳台地区共注册用户173097人。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截至2008年6月,国内社会网络网站用户覆盖人数达到7503万人。其中,校内网以16,34%网民到达率排在第一。此后,开心网的兴起掀起了社会网络网站又一次发展高潮,开心网于2008年3月份创办,其主要网民群体为中国白领,从2008年4月发布到2008年9月份,开心网的注册网民数已经突破600万,其凭借“朋友买卖”、“争车位”等几个简单的游戏,创造了一种“人玩人”的模式,通过短信息和电子邮件的传播方式,开心网在短短几个月内风行整个中国互联网。2008年,开心网、海内网、校内网等社会网络网站迅速成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人称该年为中国的“SNS元年”。而在2009年1月6日,拥有庞大用户的腾讯网旗下的社会网络网站产品QQ校友正式对外发布,随着3G时代的到来,依托数以亿计的庞大客户基础,腾讯网将社会网络网站与手机上网结合起来,更是使得社会网络网站成为互联网领域最受瞩目的新兴应用。
三、社会网络网站对虚拟社区网民交往的影响
社会网络网站是web2.0时代的虚拟社区。虚拟社区包括互联网上的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通讯、社区成员列表、在线聊天等,虚拟社区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社会结构之一。虚拟社区形成于网络互动,web2.0是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阶段,其强调创造性,信息共享以及网民之间的合作,其互动性大大高于过去的互联网,因而作为web2.0的代表的社会网络网站形成的虚拟社区也大大高于以往的虚拟社区,有人也称社会网络网站为虚拟社区2.0。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社区,社会网络网站对网民交往产生新的影响。
1社会网络网站的出现促进了网民使用“实名”交往的意愿。“实名”是与“匿名”相对的,1993年,彼得·斯坦纳所做的一幅“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漫画登于《纽约客》杂志上,昭示了“匿名”在互联网广泛存在的特性。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网民这些“网络幽灵”在某个计算机网络的终端自由出入,不必遵守仪式化的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只有戏剧化的身份象征物——网名存在,网名是分离的戏剧符号,在网络中符号、角色、行为互不联系,这种情形颇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效果。在互联网上,人际交流由于具有匿名性、偶然性,它满足的是网民在虚拟世界里寻求刺激的娱乐需求,匿名交友使网络人际传播具有不确定性,双方缺乏信任感,因此,从网友转变为现实中真正的朋友,虽不乏实例,但毕竟是极少数,不具有规律性和可模仿性。然而,社会网络网站是以网民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因此网民要联系,巩固自己简介中的朋友名单这一小圈子,就必然会增加“实名”交往的意愿,而只有“实名”显示,才能使其在社会网络网站上的朋友中取得信任感,过滤虚假信息,降低交友时间、精力成本,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提高网络人际沟通的效率。据《齐鲁晚报》2006年7月19日的一篇报道称:山东大学学生杨飞说,他自己4月份在一家要求实名制注册的网站上开通了自己的账号,把自己的真实姓名、信息、照片都上传到了这家网站。两个多月下来,自己在这个网站上结识了300多位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而这些朋友在这家网站上的资料大部分也都是真实的。
2社会网络网站的出现促使了虚拟社区组织结构的转变。社会网络网站主要是围绕着人来组织,而不是依靠兴趣来组织。早期的公开的虚拟社区如电子公告版是由话题来组织的,但是社会网络网站却是以个人网络,或者说以个人为中心来组织的,网民个人成为了他所在的虚拟社区的中心。网民通过创建自己的社会网络,把其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组织到其创建的一个私人网络中,在这个私人网络,网民拥有一定的控制权,如网民可以只在私人网络中和他们交往。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者,如果与很多他者有直接的关系,该行动者就居于中心地位从而拥有较大的权力,也就是说,网民通过其构建的社会网络与其他网民发生联系,反过来加深了其居于中心的地位。另外,网民还可以通过简介中的名单链接,在不同的群体之间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因而其比现实社会内群体更具有开放性与异变性。另外,随着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虚拟社区的中心,现实社会的层级结构中强化的身份、地位和权力等等在社会网络网站环境中被忽视了,而“平等”则在其中被放大,因而社会网络网站内群体成员间在“平等”的交往中产生较强的“亲合力”。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网络在保持工业技术扩张人的社会本质的张力的同时,提供了人与人之间更高的亲合力。互联网对人的亲合,并不像农业生产力那样让人损失社会化张力,同时避免了工业生产力因为张力过度造成的社会断裂,使人性本身在扬弃以前文明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3社会网络网站的出现扩展了网民的人际关系网络。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姆在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通过社会网络网站,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会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的社会化网络。微软的研究人员莱斯科韦茨和霍维茨过滤2006年某个单一月份的社会网络网站MSN简讯,利用一亿八千万名使用者的三百亿的信息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任何使用者只要通过平均6.6人就可以和全资料库的一千八百亿组配对产生关联。高达87%的使用者在7次以内可以产生关联。虽然仍有学者对六度分隔理论持一定疑义,但是不容置疑的却是,在社会网络网站的帮助下,网民可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扩展自己的人脉,还可以更科学地管理人际资源网络,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2003年,大约有200多个法国网友想分享自己的人脉关系,以便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当时,他们每个人都有大约150个好友,总计约3万人,如何管理和维护这3万多个潜在的生意伙伴,用传统方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就通过互联网建立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网络网站Viadeo,并邀请自己的好友上来分享他们的人脉,这些人就是Viadeo最初的“人脉种子”。经过3年多的口碑相传,Viadeo的使用者已经超过100万人,人际关系超过1亿对。此外,网民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网站来找到与其相似的其他网民,可以交朋友,可以合作,可以成为学习的伙伴。网民依据不同的职业、爱好等组成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并在各个小圈子里找到需要的信息。
4社会网络网站的出现增进了虚拟社区中网民的“弱关系的强度”,有利于为阶层地位低的人提供连接地位高的人的通道,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弱关系的强度”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格兰诺维特在波士顿郊外牛顿镇对300名白领求职者的研究表明,他们中的57%是通过社会网络了解工作信息而成功地找到新职业的。格氏有一个惊奇的发现:通过相识得到信息的人往往流动到一个地位较高、收入较丰的职位,而通过亲属和朋友得到信息的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则大大减少了。格氏将这一现象解释为“弱关系的强度”,提出了著名的“弱关系假设”。在格氏看来,强关系是群体部的纽带,由此获得的信息重复性高,而弱关系是群体之间的纽带,它提供的信息重复性低,充当着信息桥的角色。格氏的弱关系假设就是指弱关系发挥着提供非重复性信息的桥梁作用。使用弱关系谋求职业流动的人,正是由于了解到非重复的更有价值的信息,才获得了向上流动的机会。目前的社会网络网站大致可以分为基于熟人间和基于陌生人之间,虽然基于熟人间的社会网络网站只不过是复制自己的“强关系”到网络予以维持和发展而已,但是通过熟人的熟人扩展出来的“弱关系”以及直接基于陌生人产生的“弱关系”都必将网民获得大量的“弱关系”资源,从而有利于增进网民之间的“弱关系的强度”。韦尔曼和古利亚通过研究发现虚拟社区能成功地维系强的、支持性的社区联系(Community Ties),也会增加弱联系的数量和多元性,尤其适合维系不能常见面者之间中级强度的联系。这说明,无论是基于熟人间和基于陌生人的社会网络网站,都有可能增进其社区联系,而当社会网络网站中的弱联系的数量和多元性的增加后,将会大大扩大不同阶层连接的通道,从而有利于为阶层地位低的人与阶层地位高的人的连接,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四、社会网络网站与虚拟社区的治理
早期的虚拟社区的治理主要体现在电子公共论坛(BBs)的治理。对公共论坛的治理已经形成了一些原则与策略。比如笔者在以往的拙作中曾指出:“在互联网这一非中心化,多主体,多元,立体的结构下,虚拟社区的良好运作不能仅采用单一向度的管理,而需要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需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的关系”。因而,“对虚拟社区的管理的最好办法是采用协商的治理手段,才能适应其本身的特点。”笔者还从参与、分权、制度、标准提出虚拟社区的“治理”的四个切入口。然而,社会网络网站与电子公共论坛有很大的不同,这也为虚拟社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其表现如下:
1社会网络网站中网民的“实名”交往意愿将改变虚拟社区的传统治理思路。前两年,为了杜绝一些网民匿名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有意散布虚假信息,管理者逐渐加大了互联网管理的力度,如2005年3月3日至5日,众多高校的BBS纷纷以“系统维护”之名而进入非正常运作,对外实行关门制,对内实行实名制。这样的管理思路实际上是以实名取代匿名,构想以现实取代虚拟,将现实的法律制度规范直接延伸到网上去,意图使得互联网网民摄于法律的威严,减少网上的不良言论。当时很多网友认为,这种要求不符合BBS的管理理念,是不利于BBS发展的。在水木清华、南大小百合等BBS上,网友对教育部和高校的做法持激烈的反对意见,甚至转化成现实中的抗议活动。然而,随着社会网络网站中的网民的“实名”交往意愿的提升以及长期的互动,网民之间相互比较了解,甚至还可以通过非网络的方式(如手机等)彼此联系,甚至很多网民直接在其社会网络网站显示的就是真实姓名资料。因此,通过法律强制执行等虚拟社区的传统治理思路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社会网络网站的“实名”显示机制来实现,当然,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机制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法律强制执行。
2社会网络网站中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向虚拟社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谷歌的研究人员在一份报告中称,社交网络的扩展以及网民越来越多地利用社交网络网站,已严重威胁到了网民的隐私。社会网络网站威胁网民的隐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网络网站可能将其出卖给广告商,此外,一些社会网络网站隐私规则的缺陷,使得网民的隐私信息轻易的被他人获知。再次,尽管目前很多社会网络网站都提供了相当完善的隐私保护功能,但事实上多数网民却并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功能来对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保护。最后,社会网络网站大量的网民资料,已成为很多网络犯罪者觊觎的目标。不过,尽管社交网络网站有可能泄露个人隐私,但是众多的美国网民仍然愿意实名注册facebook,这是因为在美国有完善的网民隐私保护机制,泄露网民隐私的公司将会承受巨额索赔。然而,我国的法律中还没有关于个人信息的专门规定,如《民法通则》第101条关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这样笼统而模糊的规定,已显得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所确认的“隐私权”,只有当个人信息确实被侵犯,并发生了实际损害之后,才能主张侵权责任赔偿,这样的保护既不及时便捷,也谈不上足够有效。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上,我国目前更是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为此,要对社会网络网站这样的虚拟社区进行治理,管理者必须重视网民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如尽决制定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虚拟社会化 篇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之为人在于除了动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外, 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社会属性。人不仅是自然的产物, 而且是社会的产物。脱离社会, 离群索居, 人将不成为人。现代社会日趋开放, 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 彼此联系越来越密切。一个人要很好地立足社会, 必须积极加入到广大的社会交往和联系之中, 在交往和联系中汲取知识和经验, 接受信息, 调整和完善自我。一个人要以更大的自主性进入社会, 在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中求发展, 就必须进行社会化。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 社会化又面临着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媒介——网络、手机等的挑战。在电视、电影、网络、手机中的“虚拟”既不是假设, 也不是虚构, 而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自然和人类生活进行人工仿制和再造”。在此, “虚拟”可以被理解为数字化、符号化。主体在接触这一“虚拟”形态的过程中, 其社会化同样受到了“虚拟”特征的影响, “虚拟”使得现实中社会化的施化者和受化者在特征上出现了新情况, 即施化者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增强, 受化者的被动性减弱。虚拟社会化是人的真实社会化的延伸, 是指在电子媒介所形成的虚拟社会中进行的社会化, 这里的电子媒介主要指电视电影、互联网、移动通讯等。
二、虚拟社会化依赖于真实社会化
虚拟社会化作为与真实社会化同等重要的社会化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 对真实社会化有着无法抹去的影响。而青少年的社会化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过程, 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而言, 真实社会化与虚拟社会化在不同方向和范围上, 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而它们彼此之间是互联互通的, 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研究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关系之前, 对于二者所赖于存在的环境:虚拟社会和真实 (现实) 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作一定的阐述, 而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之间最大的区别便是“虚拟”与“真实”, 因此, 弄清楚“虚拟”与“真实”的本质及两者的相关性是重点。
在现代社会, 由于有了三网合一的信息传播环境, 而使人的“现实生存”, 具有了相当明显的“虚拟化”和“非具象化”的特征。对此, 我们恐怕无从否认, 作为行为活动的主体的人的现实存在, 可以凭借一些技术手段, 在很大程度上超越时空的局限, 或用来获知信息, 或用来沟通情感。而做到这些, 他们都可以“不在现场”而收到“亲历亲为”的“现场感”和“实效感”。
特别是在互联网这一新的交流平台出现以后, 对于生活在信息网络时代的每一个人来说, 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 都将为他走向世界和介入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打开一扇诱人的窗口。人们在其中所观察到的影象, 虽说是“虚拟的数字化产品”, 但那毕竟是“现实生活风貌”的汇聚和折射。由此, 主体可以像尼葛洛庞帝所说的那样, 存在于一个“没有空间的地方”, 并且可以异时异地展开各种类型行为活动。
“虚拟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拓展”, 这个“虚拟世界”是在真实世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是真实世界在网络上的延续。网络空间之“虚拟”仍旧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在网络空间里, 尽管数字信号的存在和流动在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但就信息内容、信息载体本身而言, 都具有真实性:人们所要传递的信息内容, 具有某种程度的客观真实性;物理的电子信号和支撑电子产品有效运行的技术装备是一种客观存在;网络空间里面, 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相互影响与作用, 其过程和效果都是真实的, 这种互动不仅会在“当时”引发互动双方一定的真实“体验”, 在很多情况下会延伸至网络社会以外的真实社会生活中。
由电子空间所构建的“虚拟社会”, 归根结底仍旧是人的社会。例如, 在“网络社会”中, 人们虽然可以使用不同的“假称身份”, 可以进行程度不同的“包装”和“伪装”, 但是, 其程度不同的真实意图, 还是会反应出当事人“背后”所处的“现实生活背景”的某些侧面。在“虚拟世界”中的每一个“假称身份”的背后, 其实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场。
三、虚拟社会化是真实社会化的延伸与拓展
在分析了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所赖于存在的环境的关系后, 我们知道, “虚拟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延伸和拓展, 由此, 在“虚拟世界”中所进行的社会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在真实世界中所进行的社会化的延伸和拓展, 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 虚拟社会化相对独立于真实社会化
1.社会化内容的相异性
在“虚拟社会”中, 青少年所接受的社会化信息, 与其从真实社会如家庭、学校、社区等所接受到的社会化信息不尽相同, 有时甚至是矛盾的。比如, 青少年非常推崇网络黑客及网络游戏中的侠客, 然而这些所谓的英雄、偶像所传达的价值标准和社会规范往往具有某种暴力、征服、惟我独尊、极端自我等有悖于社会规范的观念, 这容易造成青少年价值标准的紊乱, 导致角色认同危机和冲突。
2.社会化方式的冲突性
在真实社会化中, 慑于施化者的权威, 社会化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强制性, 作为受化者的青少年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在虚拟社会化中, 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虚拟社会隐匿性特征的存在, 使其行为活动的主体具有相对大的自由, 在这一“自由空间”里, 青少年的社会化是相对开放的, 可以自主地选择受化内容, “网络虚拟空间”正强有力地占据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与此同时, 青少年对于父母、老师等那种刻板的教育越来越不感兴趣, 在某种程度上, 对真实社会化产生抗拒心理, 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受化方式存在冲突。
3.社会化过度中呈现矛盾
在真实社会化向虚拟社会化过度过程中, 由于社会化主体在接触互联网的比例上有所不同, 在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上的差距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主体在社会化中的差距, 表现了社会化不足。另外, 由于网络条件下科技意识的过度扩张, 可能会消解青少年关于民族、传统、艺术等的人文意识, 网络技术所表征出来的工具理性, 已经抑制了青少年的价值理性和人格的培养, 这也是社会化过度和社会化不足的一种体现。
(二) 虚拟社会化的本质是真实社会化的新范式
1.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相互影响
在真实社会化中, 也存在虚拟性, 只是真实的内容、方式占据着主要的地位;而在虚拟社会化中, 真实性也依然存在, 只是真实的东西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演变成虚拟的东西。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虚拟社会化对真实社会化的影响是指主体在接受虚拟社会化后所得到的知识和领悟的道德观念等对其所实施的行为 (包括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以及在真实社会中的行为) 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的效应。同时, 真实社会化对虚拟社会化的影响也产生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 前者可以称之为真实社会化的矫正功能, 后者可以称之为真实社会化的扭曲功能。
2.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相互补充
在真实社会化与虚拟社会化中, 彼此都存在着诸多不足。虚拟社会化可以弥补真实社会的某些不足, 而真实社会化同样可以弥补虚拟社会化的某些不足。比如在虚拟世界里, 受化者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 更自主地、更积极地选择受化内容, 并且可以通过模拟角色等, 领悟更多真实社会中各种社会角色的义务与责任。
3.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 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是通过受化者的行为活动来体现的。前面谈到, 社会化是一个学习互动的过程, 是与社会和他人互动交往的过程。由此, 当受化者在虚拟社会中进行行为活动时, 就会受到其在真实社会化中所学到的知识、技术、价值观念的评判标准等影响;而受化者在真实社会中的行为活动同样会受到其在虚拟社会化过程中所学知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风笑天.青少年社会化: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 2005, (3) .
[2]王卫.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的转型[J].青年研究, 1999, (12) .
[3]刘友红.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J].哲学动态, 2001, (1) .
虚拟社会化 篇4
摘要:该文在阐述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平台建设的关键点,即物理环境的建设、企业团队的组建、工作任务的设计,并提出了该平台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如企业氛围的营造、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实训效果的评价等。
关键词:VBSE 实践教学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104-02
会计专业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实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综合能力,决定着学生的能力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实践存在着实训手段单一,综合性、设计性内容不足;实训内容静态化,缺少应变能力的训练;课程设计难以体现岗位特性等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在进入企业后需要适应的时间较长,企业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财力来进行新员工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应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来搭建财务综合实践平台,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会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模拟,可以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了解真实企业的经营与运作过程,了解企业内部结构、运作流程等,感悟复杂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会计工作,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的特点
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是针对会计专业学生搭建的综合实训平台,颠覆了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学生角色的转变,在该实训平台中,学生不再是学生,而是企业的一名员工,需要应聘入职,有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还要进行工作考评;二是全景呈现真实企业的方方面面,学生的视角不再仅仅局限于会计一角,企业完整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都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三是完善的系统架构,帮助学生切身地去认知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以及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转化与应用,感悟复杂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营,让学生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从而培养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全局意识,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责任感。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关键点
2.1 物理环境的建设
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建设首先要搭建一个完整的、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物理环境,营建具有真实企业经营氛围的环境是平台建设的基础。具体来说,一是要选择适当的仿真企业办公场地,场地大小、布局可以根据实训规模的大小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满足实训及仿真要求即可,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便于仿真协作;二是企业办公环境的营造要尽可能地贴近真实的企业办公环境,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企业办公设施要齐备,在细节上要尽可能地营造出企业办公的氛围;三是企业各部门及外部服务机构的设置要有物理意义上的隔绝,尤其是外部服务机构如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要与企业主体的办公环境在物理空间上有所隔离,避免在同一场所内设置。
2.2 企业团队的组建
在搭建好物理环境之后,进行企业团队的组建是财务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另一关键点。具体来说,企业团队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企业组织架构。仿真企业的组织架构包括企业管理部、营销部、生产计划部、人力资源部、仓储部、采购部、财务部,其中财务部岗位设置了财务部经理、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和出纳员。二是定人定岗。财务综合实践平台的核心是企业组织架构中的财务部,但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来说,其他部门的人员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实践经验来说,除财务部,其他部门的人员配置应以教师进行角色扮演为宜,如条件允许,也可结合学校其他专业的VBSE来进行交叉设置,确保仿真企业内部各管理环节的专业性。对于财务部的定人定岗,则可以通过让学生投递简历、面试应聘等来进行确定,使学生从源头上就感觉到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的严肃性。三是制定完善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要全景仿真现实环境中的企业,制定贴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的规章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才能有效营造出真实的企业氛围。
2.3 工作任务的设计
工作任务的设计是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的又一大关键环节。搭建物理环境、组建企业团队等,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开展工作,因此,工作任务的设计是实训项目运转起来的中心环节,只有围绕工作任务,才能实现实训的最终目的。
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涉及的工作任务可以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基本工作任务,另一类是实时工作任务。基本工作任务包括初期建账、税费计算、薪酬核算、薪酬发放、货款回收、材料款支付、期末结账等;实时工作任务是工作任务设计的主要部分,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工作任务的设计是根据企业实践,将真实经营环境中企业遇到的会计问题呈现在学生的仿真实训中,如各类会计报表的填报、审核;企业固定资产的盘点、折旧计提等。实时工作任务的设计要以问题为中心,在实训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全景仿真并不?H仅是一套系统就可以轻易实现的,要营造企业经营的氛围,需要着手的细节处甚多,要将一个真实的企业搬进校园,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真实创办一家企业的难度。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训中真实地感受到企业的氛围,要以真实创办企业的模式来进行平台的建设,在此方面,学校实训项目管理者与组织者还需要进行不断地摸索与探讨。
其次,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在仿真实训中往往充当企业的管理与组织者,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多方面的涉猎,很难在实训过程中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此问题上,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在实训过程中,引入企业人士进行客串也不失为一种解决的办法。
再次,基于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的校内实训,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效果评价体系来对实训效果进行评估,然后再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完善实训平台,只有如此,才能使平台建设日趋完善。
结语
VBSE这一全景仿真的虚拟实践教学系统,秉承“将企业搬进校园”的实践教学理念,对于会计专业这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其应用价值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优势明显,发展推广潜力巨大,但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基于VBSE的财务综合实践平台的建设,还需要在一些方面不断完善与探索,才能使其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助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虚拟社会化 篇5
1999年,“医生无疆界”——一个由医生和记者创建的,致力于在战乱和自然灾害地区提供医疗援助的国际人道组织,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在获奖演说中,“医生无疆界”的主席一语点出人道组织的最高境界:“人道主义行动不是简单的慷慨和慈善,它的目标是在混乱中建立常态。我们的目标超出给予物质援助,是使人重获人的权利和尊严。”
商业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虽然不能像非赢利性组织那样把全部资源用于扶贫济困,但商业公司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以此赢利的特点,赋予了企业特殊的机会在社区和价值链中建立常态,激发CSR活动参与者和受益者的活力。
康明斯是一个有90年历史的发动机、发电机及其零部件生产公司,我们全球经营、兼容并蓄的发展过程,印证了这一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益于社区对其容纳的常态。
健康的社区会创造健康的业务
康明斯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以社区和人为本,要求从下面两个基本点出发,达到“以康明动力建设更美好的生活”的使命:
服务和改进康明斯公司所在的社区;
通过提供人们生存的工具和方法,帮助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克服他们所面临的障碍。
服务社区和人是达成CSR使命的关键,康明斯的CSR工作与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无关,美国总部的康明斯基金甚至鼓励捐助项目不以康明斯命名,以避免CSR项目的功利性。
我们这么做有三个原因:
这是正确的事情,我们需要做!
激发我们的员工和我们帮助的人!
健康的社区会创造健康的业务!
第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CSR是康明斯六个核心价值之一,是每个员工绩效考评的一部分。
第二、三点又回到人和社区,企业赢利发展都讲求投资回报,康明斯也不例外。但我们衡量CSR的收益,是以能否激发员工和受助者的活力,以及帮助社区健康成长为指标。企业是社区的细胞,员工和CSR帮扶的人群是社区的分子,当企业和社区之间形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有机循环,企业才能真正被社区容纳,长期受益发展。
“健康的社区会创造健康的业务”是康明斯最有影响力的CEO Irwin Miller的观点,如果把企业比作人,那么康明斯CSR奉行的是国学中“修身,齐家”的理念,倡导从身边社区做起。健康的社区才能创造健康的业务,可谓“家和万事兴”。
康明斯CSR原则从根本上把公益事业投入与企业短期赢利分开,但又从长远上和投资者的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到达企业和社区相辅相成的可持续性发展。
全球化背景:从身边社区到“虚拟社区”
在“健康的社区创造健康的业务”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康明斯CSR履责工作采用分散组织形式,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社区参与小组”来实现。只要有康明斯员工的地方,大到上千人的合资工厂,小到几人的分销机构,都成立了“社区参与小组”。
各小组每年收集社区需求,以此制定当地的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应的帮扶项目;康明斯基金会则不按小组规模,只按项目的规模和质量一视同仁地提供资金支持。这种做法避免了单纯追求上镜率的样板工程,或跟风似的捐款攀比,CSR项目结果看得见、摸得着,员工在亲身参与中建立了责任感和自豪感,当地社区也实实在在受益。
康明斯从美国印第安那州小镇里的发动机工厂,发展到全球38000名员工,经营遍布7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143亿美元的跨国公司。CSR从身边社区做起的原则帮助公司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成功地融合多元化员工,使业务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社区扎根。
当经营管理不再以地域为疆界,众多公司面临“治国,平天下”的挑战:企业社会责任容易失去重点,虽然CSR投入量增加了,但产出要么更短视,以上当地社区头条新闻为衡量目标;要么太空泛,无法让员工和受助者有切身感受。
在世界日趋扁平、地球缩小为村庄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如何与时俱进?试想一台康明斯发动机,以美国专利,在印度设计,符合欧洲排放标准,巴西提供零件,在中国生产,为非洲的公交车提供动力。康明斯该如何重新理解和定义“社区”概念?
追根溯源,“社区”一词是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社会学研究概念,他把社区分为地区社区、非地区社区和亲属社区三类,其中的非地区社区,亦称精神社区,指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合作和协调行动。
跨国公司的客户、供应商、经销商和终端用户形成的价值链本身构成了一个跨越地域疆界的“虚拟社区”,如果我们能把CSR也转化为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目标和协调行动,那企业价值链就能成为社会责任链,从而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真实影响。
在全球化的挑战中,康明斯CSR把社区的概念延展到企业价值链的各利益相关方,社区不再局限于地域。
虚拟社区拓宽责任疆界
在四川地震救灾重建中,康明斯CSR借助于客户和经销商的“虚拟社区”达成了激发员工和受助者的使命。
震后紧急救援行动需要大量人力和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詹阳、现代、柳工、徐工、宇通重工等康明斯的合作主机厂都将工程机械设备投入抢险救灾。
为保障这些设备的无障碍运转,康明斯以支持客户为目标,带动企业社会责任。康明斯成都分公司、2个合资厂及7个经销商组成的服务团队,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提供价值300万人民币的免费零件和维修服务,有力地支援了抢险救灾工作的展开。这些工作得到了救灾部队的高度赞扬,官兵由衷地说:“有了你们的支持,战士的血手变铁手。”
灾后重建,康明斯员工热切希望参与学校建设,但我们成都分公司只有10余人,无法支持大规模基建项目;而康明斯位于广汉的业务伙伴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正积极策划捐资,协助广汉市政府将震中受损严重的4所学校合并扩建成一所新校。于是在“虚拟社区”理念的指导下,康明斯携手世界宣明会,将康明斯基金会在全球员工捐款基础上的等额捐助200万元,投资于该学校体育馆建设。
与此同时,康明斯成都社区公益小组开展项目,引导全国员工长期参与助学活动,西安康明斯的员工为在临时教室读书的学生捐赠了5000多本书籍。
在这所以我们合作伙伴宏华命名的学校里,康明斯如同发动机一样,给孩子们带来动力。宏华公司董事长感叹:康明斯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不是一笔捐款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 2008年,康明斯荣获了企业公民委员会颁发的“优秀企业公民”荣誉,我们邀请宏华一起领取“责任献社会”奖。
2009年是康明斯成立90周年,以“清洁动力,服务中国”为己任,CSR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周年庆:利用员工的知识、技能和参与热情,与当地社区合作,共同开展环境改善项目竞赛,最佳项目将由总裁授予90周年社区环境改善奖。
无锡康明斯涡轮增压技术公司通过供应链接成“虚拟社区”,启动了“鼓励并支持供应商节能项目”:康明斯为供应商提供相关培训,并与他们分享在工厂设施和运营流程中实现节能的丰富经验,帮助供应商找到产生浪费的源头,制定相应节能目标,并合作完善达成目标的计划,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与供应商的合作将进一步促进我们的员工的节能意识,并从上游源头抓起,进一步降低产品对资源的消耗。
企业以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的特性,赋予企业独特的机会和资源影响社会。康明斯CSR选择以社区为聚焦,激发人的活力。当企业经营走出地域疆界,商业价值链接成的“虚拟社区”也同样成为CSR工作的良好平台。
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及其治理 篇6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社会兴起并逐渐成熟,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社会已经成为和现实社会形态并存的一个社会形态。作为现实社会主体的个人,也逐渐成为虚拟社会的主体,网民在虚拟社会中的活动影响正日益扩散到现实社会中,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正对现实社会带来强有力的影响。
因特网这个虚拟世界在初创和原始阶段,主要是用来交流科学、军事、经济类的数据,它们是不带人类感情的。经过短暂的发展,当人类意识中的情感开始注入虚拟世界时,虚拟世界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虚拟世界中并将自己的情感汇入信息的洪流之中时,虚拟世界终于诞生了一个我们人类梦寐以求的新的人类社会——虚拟社会[1]。这个虚拟社会,改变了人际互动的模式,改变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模式,给社会动员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虚拟社会动员即将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动员延伸到了虚拟空间,网络成为社会动员信息的流动渠道和平台,网民通过虚拟符号化信息传达想法、引导受众、集聚资源、获得现实关注和行动。虚拟社会的社会动员一般是借助于网站、论坛、博客、即时聊天通讯工具等交流组织实施,也可称为互联网社会动员。如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等一些社会事件的发生,都与网络社会动员相关,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都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舆论场发酵、扩散,进而影响到现实社会的行动。
2 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的正负效应
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通讯技术,它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现代生活施加着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2.1 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的正面效应
2.1.1 表达民意与诉求,宣泄和减压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与当前的社会现状问题形成冲突,人们急需表达民意与诉求的渠道,网络空间便给网民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平台,可以发挥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2.1.2 促进社会问题解决,保障和发展民生
在网络空间点滴网民行动可以汇聚成社会动员的巨大力量,甚至能从中透视出社会变迁运动的迹象与脉络。杨国斌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普普通通,并不表达争取宏大政治目标的崇高愿望,但就在这些平凡的斗争背后,流淌着能量巨大的暗流[2]。网络空间为网民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在互联网上,网民可以通过社交工具等多种方式联系,如论坛、微博、微信等,并且实现较为稳固的联系。
2.1.3 丰富精神生活,促进个性发展
在网络空间,有着相似兴趣爱好、相似利益诉求、相似行为习惯的网民聚集在一起,交流讨论,丰富了其精神生活,并且可以在网络社会动员中迅速积聚力量。在与其他网民的互动中,营造出促进个人个性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群体环境,网民个性得以发展,潜能得以充分开发。
2.1.4 提高民主素养,推进民主化进程
网络社会动员中,公众参与政治活动更加灵活、便捷、可选择,以及参与活动成本低廉,使得广泛直接的民主成为可能,激发和增强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和兴趣,体现了言论自由,实现了公民的知情权和接近权,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2.2 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的负面效应
2.2.1 非理性表达易引发社会冲突
在网络空间这个虚拟的社会中,没有国界、不分民族,每个网民都可以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在社会动员中,一些网民群情激奋,意气用事,有不少非理性表达的声音。在网络中“没有人知道你的性别和年龄,没有人与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网络便成了宣泄感情、显示‘本我’的最佳地点”[3]。
2.2.2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网络社会动员,具有传播的迅速性、海量性、自由性等特点,网络的“把关”功能会相对弱化,缺少把关导致部分信息的迅速传播,虚假新闻、小道消息、谣言也充斥其中,尤其是谣言以其特殊性和轰动性吸引眼球,在传播中不断放大,扰乱了公众情绪,增加了社会压力,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破坏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2.2.3 淡漠感情,诱发认同危机
在网络动员中,网民之间的交往采用文本语言、动画表情等,缺少面对面的交往,淡漠了个体之间的感情。网络提供的更多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渠道,在线上的交流是暂时的、虚拟的,个人与电脑机器的交往是单调的,网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会产生新的社会孤独心理。
3 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的社会治理
所谓社会治理,是指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公民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4]。社会治理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公民社会组织,其在网络关系上也是平等的,双方互动协同合作;在具体管理上,政府更多的是对社会事务的引导,要发挥市场力量作用,调动公民社会更多的参与。
在互联网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度”的问题尤为重要,过度的社会动员会产生负面的效应,不足的社会动员不足以调动并合理配置资源,而只有适度的社会动员才能充分调动民众投身到社会事业的建设中去,发挥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表达和疏导民意,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等。而对社会动员中非理性表达引发社会冲突,人肉搜索侵犯公民权益,谣言散布扰乱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等负面效应提前采用社会治理方式进行预防、引导,避免甚至消除其负面效应。
3.1 重视引导网路社会动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虚拟社会的社会动员既可以对社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要看到社会动员操作不当或被少数分子利用,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有引导网络社会动员的意识,预防不良的社会动员思想侵占主流思想,及时采取措施来防范。
3.2 强化网络舆论的监测
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一些负面热点事件的传播,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舆论传播影响巨大,影响到组织形象、政府形象,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测十分必要。通过监测,把脉社会动员的原因、动向,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
3.3 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我国作为互联网使用大国之一,虽然已经初步构建了自己的网络法律体系,仍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写进法律。
3.4 加强教育提高网民素质
网民是网络空间的“主人”,网民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网民的行为,主导着虚拟社会动员的方向。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手段加强宣传,通过学校的媒介素质教育等来提高网民的综合素质、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其能够辨别网络社会动员的正负方向,正确运用网络。
3.5 建立动员机制主动出击
网络已成为网民参与政治活动的一个途径,网络社会动员是网民表达民意诉求的一种方式,为防止恶意社会动员的发生,政府要畅通网络渠道,主动动员民众表达诉求,建立日常的社会动员协调机制,支持积极的社会动员,改变消极应对社会动员的理念与工作方式,主动出击,成为虚拟社会中的舆论领袖。
总之,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环境下,要特别关注网络安全,坚持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处理好网络社会动员,加大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治理好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趋利避害,为实现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保驾护航。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兴媒体不断发展,虚拟社会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动员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声平台。虚拟社会中的社会动员具有推动事件的解决、表达释放民意、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正效应,也伴随着非理性表达引发社会冲突、谣言散布扰乱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等负面效应,如何理性面对网络社会,深刻把握虚拟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引导虚拟社会中社会动员的良性发展,使网络社会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和有效平台,是政府、社会、公民必须关注和思考的。
关键词:虚拟社会,社会动员,社会治理
参考文献
[1]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商务印书馆,2002:125.
[2]杨国斌.连线力:中国网民在行动[M].邓燕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34.
[3]刘冰.从网民心理因素看网络非理性舆论的调控[J].新闻知识,2006,(11).
虚拟社会化 篇7
1 虚拟社区概述
虚拟社区是相对于传统现实社区而言的, 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 由网民使用特殊的中介, 跨越时空限制, 通过网络空间相互联系、交往的电子社区。但它也具有现实社区的要素:如汇聚了一定数量的群体 (网民) , 有相应的活动范围 (贴吧、社交网站、朋友圈等) , 成员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 (如聊天、发帖) 。
因此, 虚拟社区具有虚拟的真实、开放性、匿名/化名性 (可用符号代替真实身份) 、去中心化 (交往中自我中心特征不明显) 、去抑制性 (客观制约减少) 、不确定性等特点, 它使得网络交往可以隐去性别、身份、种族等诸多现实差别, 获得相对比较平等自由的空间。网络所营造的环境是虚拟的, 但身处虚拟社区的个体又能真实地获得体验。
2 虚拟社区交往活动的特点
2.1 形式多元
虚拟社区的人际交往有多样性的特征, 如微博、BBS、QQ群、微信、社交网站等等。而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形式则要单一一些, 多局限于聚会等面对面的形式。
2.2 身体不在场
现实交往大多数建立在面对面的互动形式上, 交往的双方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才能保证交往的顺利进行, 即身体在场。而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交往不要求身体在场, 它是通过网络与其他成员建立联系, 所有空间的传统隐喻 (上下、远近等) 在虚拟社区中被重构, 亲身参与的非面对面的交流成为主导。
2.3 交往中介的特殊性
现实交往中, 我们可借助语言、动作等传达信息;而虚拟交往是以符号为中介的间接交往, 其中介最初是文本, 后来随着聊天工具的发展, 开始出现用符号来表示人的情绪情感。但即使如此, 文本和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远不及现实交往中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语音语调的变化所能表达的内容。现实社区中身体在场的多感官互动被缩略成为纯字符的交流。
3 虚拟—现实人际交往的联系
虚拟社区交往活动的特点体现了虚拟—现实人际交往的明显差异, 但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着联系。
(1) 在差异中, 两者存在互补。从产生上看, 虚拟社区的人际交往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交往需要而产生的, 交往的主要内容也包括信息沟通、情感满足等。当个体在现实交往中受挫, 不能很好的满足个体的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时, 个体可以通过匿名上网聊天满足安全的需要, 参与虚拟社区的活动来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 通过自由参与、发表观点和评论决策弥补现实中不被接纳的失落, 以满足尊重的需要, 通过尽心尽力的管理板块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类似情境中的虚拟交往克服了现实人际交往中的限制, 能解除现实压抑感。
(2) 只要条件允许, 虚拟社区人际交往可以走向现实。如新兴的微信作为基于社会化关系网络的社交应用, 不仅能通过“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功能促进陌生人间的社交, 其朋友圈也能用于现实人际关系的强化, 成为现实社区的反映和延伸;新浪微博、豆瓣、天涯论坛上的网友经常借网络平台组织各类讲座、座谈或者外出游玩, 网络成为招募同城活动伙伴的新阵地。
(3) 两者互相依存, 越来越不可分离。虚拟社区的人际交往不能脱离现实社会交往而存在, 虚拟社区中的主体必然也是现实社区中的主体;另一方面, 现实人际交往也正越来越依赖于虚拟社会, 甚至达到离开虚拟社会, 人们就感到交往一下子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无法满足自己的交往需要。
4 虚拟社区交往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化贯穿人生始终, 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 是指青少年群体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 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 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随着青少年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多与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 虚拟社区的人际交往成为他们进行社会化的又一条途径, 对青少年社会化带来独特影响。
4.1 消极影响
4.1.1 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信任泛化或信任缺失的现象
在虚拟社区中, 平等是其成员角色关系的主要特征, 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否既没有权力或权威来维持, 也没有客观有效的标准来进行参照和比较, 而主要是靠成员自身来判断。因此青少年在虚拟社区中处理自身与其他人的角色关系时可能出现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在他对部分社区成员判断准确、正确赋予信任的同时, 因情感因素的影响, 盲目的给予同一社区中的所有成员以信任关系, 称之为信任泛化;另一种是在他对部分社区成员判断不准确, 使其信任关系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情况下, 进而对同一社区中的所有成员都予以不信任关系, 称之为信任缺失。
《第19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 18岁以下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高于其他年龄段。同时, 年龄较小的一部分青少年普遍比较信任网络, 但他们的现实社会经验又较少, 导致容易产生信任泛化, 造成网络受骗;年龄较大的一部分青少年则处于从高信任到低信任的过程, 容易把握不好度而产生信任缺失, 认为网络中的一切都是骗人的, 做什么都无所谓, 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
4.1.2 容易导致青少年非理性行为增多
网络非理性行为, 是指在网络平台上发生的, 违反有关管理规定和道德规范的行为。青少年网络非理性行为的具体表现有: (1) 依赖网络, 行为偏常。如手机上网不离身, 网络言行放纵, 流行网络语言、非主流装扮; (2) 价值迷茫, 道德弱化。网络交往导致主流价值取向的混乱和迷茫, 在虚拟社区实行与现实社区不同的道德标准, 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 不利于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虚拟社区中的匿名性也对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提出挑战; (3) 法律失范, 网络犯罪。如成为黑客, 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 造成他人损失;制造和传播病毒等。
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还在形成中, 其非理性的意识易受到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 引发主体非理性的行为。在现实关系中, 主要借助社会舆论法律制约这种转化, 而这种制约在虚拟社区中失去作用, 因此非理性意识比较容易外化为行动。
4.1.3 对现实人际交往造成冲击
网络交往过多代替现实交往, 则可能会导致低质量的社交关系, 降低青少年的交往能力, 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交往 (仅有网络交流的经验) 和缺乏统一性的构成 (网络匿名性) 是阻碍青少年社会化的两大主要问题。如青少年在虚拟交往中逃避和宣泄现实交往带来的压力, 但这种宣泄并不能真正帮助青少年解决造成压力的问题, 反而降低了他们处理交往问题的能力;Kraut等通过追踪研究发现, 在使用网络的一两年内, 过多进行网络交往会导致现实社交卷入的下降, 同时孤独感和抑郁感增强。过于依赖网络, 现实接触减少, 现实交往能力下降, 于是更加回避现实, 从虚拟社区中寻求交往需要的满足。如此恶性循环, 现实人际交往的规模不断减小, 导致许多现实交往特有的积极意义得不到发挥。
4.2 积极影响
不容忽视的是, 合理利用网络, 虚拟社区的人际交往也能对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
4.2.1 是降低面对发展性任务应激水平的一种途径
形成自我同一性及建立亲密关系是青少年面对的主要的应激和发展性任务, 网络交往是他们适应和应对所面临的巨大的发展性应激的方法。虚拟社区创造了匿名交往的可能, 让青少年能够经营自己的形象, 规避面对面交往易产生的焦虑。他们可以扮演想成为的角色, 回避自己的容貌或其他缺点, 避免种族和性别歧视, 促进更快更多的自我表达, 从而获得网络友谊。这种情况下, 交往基本上不受社会性特征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社会规则和角色期待的限制, 青少年可以只凭表现出的“内涵”去产生人际吸引。因此虚拟社区正成为青少年认识新朋友的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
4.2.2 有助于探索人格中的未知部分
角色扮演在虚拟社区中很常见, 青少年可以在虚拟环境里“揭示”并交付出自己, 隐匿部分或全部真实世界的身份, 利用ID在网络上创建、塑造多个自我, 并在其中转换、摸索、尝试。让青少年在不同的世界中驰骋, 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使得每个ID渐渐有了自己的身份认同与人格特质。某种程度上说, 虚拟社区中的那个自我也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 这种角色扮演可以表达自我人格中未被探索的部分, 对促进青少年对自我的完整客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
4.2.3 拓展了青少年的社交空间
虚拟社区借助网络平台, 具备了现实社区无法比拟的多形式、多资源、跨时空的社交优势, 可以成为满足青少年交往需要的另一片天地。比如, 虚拟社区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 青少年在其中能开阔眼界, 锻炼思维, 发展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虚拟社区以大量贴吧、论坛等形式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沟通方式和表达渠道, 丰富了他们人际交往的手段;青少年也可以突破地域等限制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广泛交流, 促进自身发展。
5 总结
青少年正处在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 处在对虚拟社区认识和参与的起步阶段, 其虚拟交往中的主体性容易被网络中各种现象和各种关系所操纵、同化, 从而导致青少年在虚拟人际交往中丧失主体性。所以, 在网络交往流行的今天, 应重视对青少年虚拟社区人际交往的引导, 使他们能够更理性地对待虚拟—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 积极开展现实人际交往, 使社会化得到健康发展;同时以虚拟社区的交往作为补充, 以扩大交际的范围;正确区分、处理在虚拟和现实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 特别要认识到虚拟社区交往的虚拟性, 不能产生过度的情感依赖, 做到趋其利避其害;应该由现实社会行为决定网络交往行为, 而让网络交往行为为现实社会行为服务。
摘要:互联网早已在大中城市普及, 移动互联网亦迅猛发展, 基于网络的虚拟社区人际交往正与现实人际交往一起, 成为青少年交往的两大主要方式。本文通过网络虚拟社区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的比较分析, 阐述虚拟社区人际交往的流行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人际交往,网络环境,青少年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高培文.虚拟社区青少年的实在行为分析——以四川青少年为例.广西社会科学, 2004 (5) .
[2]李元来.试析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25 (3) .
[3]刘华芹.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4]黄少华, 陈文江主编.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
[5]尹渭莉.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27 (11) .
[6]李丹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对策.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7]崔丽娟, 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心理科学, 2003.26 (3) .
[8]张锋等.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心理学报, 2006.38 (3) .
虚拟社会的特征及哲学视角浅析 篇8
“从积极方面看, 网络为国家更好地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提高运行效率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事实上, 互联网产生于美国的冷战时期, 在它发展的各阶段里, 国家都起了主导性或基础性作用。
“从消极方面看, 网络组织的无中心的信息传播模式, 完全改变了现在“权力决定信息分配”的模式, 将出现“信息决定权力分配”的模式, 从而从根本上冲击和影响了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民族国家观。”
──《网络哲学引论》
二、虚拟社会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变化, 当我们谈及因特网时, 最初对于“它”的描述是没有过多情感色彩的, 在其最初创建和原始阶段, 主要是用来交流例如科学、军事以及经济类等等的单纯数据, 尚无法构成完全意义上的“世界”。然而经历而后的数年, 短暂发展到了今天, 我们对于因特网似乎更钟情于用“他”或者“她”来指代, 当人类意识中的情感开始不断倾注于这一虚拟世界时, 这一虚拟世界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 这么一个全新意义上的人类社会——“虚拟社会” (Virtual Society) 便随之应运而生了, 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并将自己的感情汇入信息的洪流之中时。
那么, 从严格意义上说, 我们是以什么为根据来将其定义为“虚拟社会”呢?
或者可以这么说, 现实社会, 即通常意义上的人类社会, 根植于地球的伟大自然中, 以客观存在的物质条件为基础来实现自身的产生和不断的发展。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产生, 必要条件还必须是人类的群居, 人构成社会的细胞, 只有人类的群居才能产生人类社会。依此类推, 虚拟世界的存在必先是以虚拟人的出现为前提的。当然, 这仅仅是必要条件罢了, 并不充分, 还差了一个充分条件——群居。所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以承实启虚的网络载体为依托, 聚集了一个个群体, 许许多多的群体又组成了一个个的大群体, 于是最初的虚拟社会便产生于这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群体烘托下。
三、虚拟社会的特征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地将虚拟社会归结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类型, 那接下来免不了要来看看虚拟社会的特征了, 这也是为本文接下来思路的展开作准备。因为任何政治哲学的发展本身都是根植于某一时空背景, 以当时的社会特征为基础,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而当谈及社会特征时, 又免不了受到不同发展阶段的制约, 因此需要因时制宜。
在常晋芳老师的《网络哲学引论》的“网络组织方式”部分中, 提到“虚拟社区”概念时是这样定义的:“在网络交往平台上形成和发展由一定数量人群的网络行为组成的虚拟性的网上团体, 又称‘网络共同体’”。对于, “虚拟社会”和“虚拟社区”两个概念, 同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认为虚拟社区可以视为虚拟社会的较高级阶段, 正如常老师所言, “虚拟社区是未来网络社会的基本单位”。与传统社区, 也就是现实层面上的社区相比, 按照《网络哲学引论》中的论述, 虚拟社区的特征是:
“1.虚拟社区以虚拟的网络世界为自己的依托或平台, 不一定又物理意义上的场所与人群。 (对于这一点, 我们已经在前面对虚拟社会的定义根据的探究中详细谈过了。)
“2.虚拟社区的影响和范围可以是全球性的。
“3.虚拟社区成员比较不固定, 成员间的关系是交互式的。
“4.虚拟社区具有特定的目标、主题、规范和价值取向, 不同的虚拟社区的规范和价值取向非常多元化和个性化。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比如互相信任、参与、认同、开放、理性、协调等。”
如此以来, 如果说虚拟社区是虚拟社会的较高级阶段, 那么虚拟社会的较低级阶段, 或者说初级阶段是什么呢?对于我们这批切身感受其变化的人来说, 答案似乎很显然。回到文章开头关于虚拟世界的“群居”, 记得最初我们开始使用网络时, 通过E-mail进行网上的自由交流, 然而这其实不过是一种通讯方式的改变而已, 类似于交通工具的改善, 并没有任何新的构成。而真正实现群居的, 是从“公告板系统” (BBS) 和与之相似的东西的出现而开始的, 起初比较局限在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人员之间, 再多就是那些和电脑事业搭上点关系的“半桶水”们, 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扩散到千千万万“网民”、“网虫”们地狂热交流。较有学术涵养地说, 那可谓就是人类思想的方方面面了。
刘文富先生在著作《网络政治》中, 将这一阶段成为“原始网络社会”, 认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信奉共享主义, 信息共享, 资源共享, 思想共享, 研究成果共享, 软件共享等等”。可以说这是一种柏拉图式的夙愿的表达, “创建者和先行者们共同的愿望, 就是要把网络建设成一个全人类共享的资源宝库, 建设成一个人类共有的欢乐家园, 建设成一个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四、参与和协商
立足于这些对虚拟社会前后发展阶段和相关特征的分析, “政治哲学视角浅析”, 顾名思义就是透过政治哲学的角度, 解读这一社会所包含的另一层意谓。这里需要涉及一个重要的政治学和政治哲学概念──协商民主,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 “作为对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多元主义和精英主义理论的反思或一种可能性的替代。”
同目前全球范围内较为适行的代议制民主相比较而言, 协商民主的不同, 或者在某种意义上的优越性便在于, 有所区别于代议制民主的利益聚合机制和利益代表机制, 不再局限于政治代表、专家以及相关精英们对于公共事务的商议、决策和执行, 而将整个过程的参与权扩大全社会的范围, 不仅仅是投票机会的平等而已。而我认为, 这一切可行性的实现, 恰恰是基于两点:其一, 在虚拟社会, 即互联网这一环境下, 公民对于信息的获取成本大大降低了, 同时所获取信息的实效性和丰富程度也大为提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知情权。其二, 公共论坛, 即BBS等的交互特征, “公民有了对公共事务进行评论、交换意见、形成舆论的场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治参与。因此, 这样一种立足在新的传播技术上的知情能力和评价能力的提高, 使得公民越来越介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决策过程, 极大地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多元化、多维度影响。
参考《浙江大学学报》之“学术前沿”部分中陈剩勇、杜洁学者的《互联网公共论坛》一文, 认为虚拟社会所实现的政治哲学意义在于:首先, 虚拟社会中的政治参与集中体现了协商性民主的精神,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其次, 虚拟社会中的公共协商极大地消解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 为社会公众表达自己的利益提供了一个畅通渠道,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利益要求作出较为及时的反应, 从而得以保持一套稳定的社会政治。再次, 虚拟社会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非常规的处理问题的模式打破了循环方向, 甚至在极大程度上可能在今后发展成为主导作用之一。
摘要:互联网和虚拟社会的发展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文章从哲学角度对虚拟社会的特征和内涵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关键词:互联网,虚拟社会,哲学
参考文献
[1] (美) 米切尔?罗斯金等著.政治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2]熊澄宇.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建构新对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虚拟社会化 篇9
自1969年互联网技术诞生以来, 其技术不断发展, 功能不断增强,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当前对互联网社会影响的分析涵盖方面较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介传播和话语表达, 传统播放媒介因其单向性限制而受到网络自媒体的巨大冲击;二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民众借由互联网参与政治事务的意见表达, 网络民意与各项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制定工作之间的互动频度和深度逐步加强;三是商业模式和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模式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逐步对传统商业模式带来挑战, 人们经济行为借由互联网而逐步实现交易电子化;四是社会交往的影响, 互联网拓宽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渠道, 丰富了交往方式, 对人的社会网络乃至社会资本产生了明显影响;五是娱乐消遣的影响, 互联网解决了人的实体身体在场的局限, 实现了娱乐消遣的网络化、虚拟化, 如可以网上游戏, 网上交友甚至网上婚恋;六是教育的网络化和远程化影响;七是文化融合, 互联网打破区域界限和时空距离, 通过信息交流知识共享等互动手段, 逐步推动世界文化走向融合。这些互联网社会影响的研究, 对我们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功能作用及其社会影响领域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和启发意义。但笔者认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 互联网逐步摆脱其社会影响的工具手段特征, 而呈现虚拟社会场域特征。其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正在构筑一个现实世界的虚拟镜像即虚拟社会场域。人类生存呈现数字化和现实物质化并存的特征, 人类的现实世界生活和虚拟社会场域之间正呈现交互渗透嵌入, 互动影响, 并相互融合。笔者认为从单项功能的视角探讨互联网的社会影响, 会失却系统性和整体性。以下笔者从虚拟社会场域的视角来探讨互联网社会影响问题。
1 互联网虚拟社会场域的概念和特征
随着网络技术尤其Web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用户范围不断扩大, 网络参与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嵌入水平越来越高, 其越来越呈现虚拟社会场域的特征。
1.1 虚拟社会场域的概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个体在网络之中既能接受远程教育, 也能进行知识分享;既能收听信息, 也能进行话语言说和意见表达;既能参与政治活动, 也能娱乐交友乃至婚恋;既可网络购物也能网上开店。可以说网络在人的现实世界场域之外, 正在创建一个虚拟社会场域, 人类的社会生活也呈现现实和虚拟的两面性。笔者将互联网技术为人类创建的数字化虚拟镜像世界定义为虚拟社会场域。
1.2 虚拟社会场域的特征
互联网虚拟社会场域是借由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3D仿真等技术手段对现实世界场域的摹制和仿像, 它既包括现实的虚拟也包括虚拟的现实。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借由数字化表征手段在互联网虚拟社会场域中构建现实的虚拟化镜像。而借由3D动画和仿真等技术手段又可以创造出数字化的虚拟现实。互联网虚拟社会场域之中, 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与模糊。总体说来, 互联网虚拟社会场域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场域中主体身份的虚拟化, 主体借由网络匿名性而实现身份的虚拟化;二是场域中主体行为的虚拟化, 主体借由网络匿名身份在虚拟的镜像世界中进行数字化生存, 其行为具有虚拟化特征;三是场域中主体作用对象的虚拟化, 主体接收传递使用传播的各种对象物均为虚拟的镜像物, 具有突出的虚拟化特征。
2 虚拟社会场域视角下互联网的社会影响
2.1 实现人类社会生活场域的现实和虚拟二维性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 便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物质世界进行改造, 以创造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现实物质场域和生活必须的物质条件, 过去长期以来, 人类社会生存空间场域的概念主要局限在自然物理场域。互联网技术尤其是Web技术的大发展, 人类通过应用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3D仿真等技术手段, 为人类社会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社会场域, 人类的社会生活场域从过去现实物理世界场域的一维空间扩展到由互联网技术所建构的虚拟社会场域。从而使得人类的社会生活场域具有现实和虚拟的二维特征。当前,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 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易用性、移动化、泛在化和即时化水平越来越高, 人类在虚拟社会场域中的虚拟数字化生活所占社会生活时间的比例越来越高, 现实与虚拟之间的互动影响越来越深入。
2.2 人类现实社会生活和互联网虚拟社会生活交互嵌入相互融合
人类传统社会生活主要局限在现实世界物理场域中所结成的人际社群和血缘族群所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得以进行。互联网虚拟社会场域得以建构以来, 一方面这种传统的社群和族群关系借由互联网技术向网络虚拟社会场域迁移, 并嵌入到网络社群关系之中;另一方面, 人类在互联网虚拟社会场域所建构的社群关系也不断向人类现实社会关系网络中渗透和嵌入, 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现实社会生活和互联网虚拟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融合。
2.3 人类现实社会生活和网络虚拟社会生活之间实现互动影响
人类将社会现实生活借由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3D仿真等技术在互联网虚拟社会场域中建构一个现实的数字化虚拟存在, 进而在虚拟社会场域进行传播扩散和共享, 并在虚拟社会场域中实现互动。人类虚拟社会生活的经验借由互联网络在网络社群间进行相互分享和散播, 进而影响人类现实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和目标诉求, 如网络语言, 网络文化对现实生活方式和话语表达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借由网络对社会现实事件和话题进行互动参与和意见表达, 对现实社会的法律政策制定起到一定交互影响。人类借由网络实现社会现实生活的镜像表达, 现实社会生活得以在网络虚拟场域中构建数字化虚拟镜像, 这种现实的虚拟对人类的虚拟社会生活也产生极为深刻的社会影响。总的来说, 人类现实社会生活和虚拟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影响越来越突出, 网络民意对现实社会的政策法律制定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
2.4 虚拟社会场域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补充和延伸作用日益扩大
互联网所建构的虚拟社会场域, 其提供的虚拟社会生活方式相比现实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主要表现在时空界限和距离区隔的消失和参与成本的低廉, 它正在成为人类现实社会生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渠道, 其会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人类借由互联网突破时空距离界限的限制, 实现社会生活范围的全球化。互联网社会生活参与成本的低廉化, 使得人类虚拟社会生活的参与广度和范围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匿名性特征, 又为人类提供了情感宣泄和意见表达提供了身份虚拟化保障。互联网的交互特征突破了传统社会生活中媒介话语传播的单向性局限, 大众话语言说和意见表达得以实现, 人的自我展现的舞台从现实物理场域扩充到网络虚拟空间。
2.5 虚拟社会场域中权责不对等性给现实世界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
互联网所建构的虚拟社会场域, 其社会生活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特征, 这使得人类无限放大了自我觉醒和权力意识, 其虚拟社会行为超越了现实社会中的法律界限, 长期的虚拟社会生活, 容易让参与者对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分辨不清, 甚至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社会生活而不能自拔。网络虚拟中的热情开放和现实社会中的冷漠疏离, 正成为现实社会生活和网络虚拟生活之间极为突出的矛盾。当前互联网技术提供的网络游戏空间, 虚拟性很强, 不少网游用户深深陷入其虚拟生活空间不能自拔, 甚至严重影响现实社会生活。网络虚拟空间中提供的人与人之间的暴力杀戮、婚恋、色情等也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网络匿名性和虚拟性扩大了人们参与的范围, 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社会生活以及话语言说的权利和义务的高度不对等, 从而产生网络社会生活乱象, 这种网络虚拟的社会生活行为也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和思维理念。
3 结语
互联网突破了人类现实社会生活场域的时空界限和距离区隔, 社会生活参与成本低廉, 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特征, 其参与范围越来越广, 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它实现了人类社会生活场域的现实和虚拟的二维性拓展, 人类社会生活的虚拟与现实之间交互嵌入, 相互融合, 现实与虚拟之间的互动影响作用越来越突出。人类借由互联网实现了虚拟社会场域对现实社会生活场域的补充和拓展。互联网所提供的虚拟社会场域拓展了人类社会生活空间, 丰富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形式, 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和意义。但虚拟社会场域中人类虚拟社会生活的权责不对等性, 也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 网络虚拟社会生活的立法和规范也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郑中玉.互联网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争议与方向[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4) :46-55.
[2]黄荣贵, 骆天珏, 桂勇.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一项基于上网活动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 2013 (01) :227-233.
[3]唐杰.互联网发展对社会抗议的影响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63-66.
虚拟社会化 篇10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虚拟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有关虚拟社会定义和构成的研究,虚拟社会和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研究,虚拟社会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为虚拟社会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借鉴和支撑。
关键词:虚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G41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并正在改变着人类精神生活以及物质生活的一切领域,并逐渐衍生出虚拟社会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大背景下呈现出愈加复杂多样的新情况、新变化。
一、关于虚拟社会定义和构成的研究
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发表要加强对虚拟社会的治理的观点后,有关虚拟社会的研究逐渐增多。曾令辉提出:“虚拟社会不是单个人在互联网络虚拟空间中无序的简单的集合,而是人们基于互联网络的虚拟空间,在虚拟实践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彼此发生各种虚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场域。”[1]关于虚拟社会的构成,曾令辉指出:“虚拟社会的构成分为三个维度,一是技术构成;二是人的行为方式构成;三是在线运行构成。”[2] 曾长秋认为:“网络社会是基于信息网络平台,以互联网为代表并实现了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互构达到一体化程度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共同体。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虚拟性、开放性、一体性、自主性、共造共享性和互构性。”[3] Manuel Castells 认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上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4] 可以看出,学界关于虚拟社会概念和构成的研究已经展开,但是存在很多模糊和有争议的地方,现阶段有关虚拟社会概念和内涵的研究大都处于摸索时期,随着网络技术和人们网络应用的拓展不断发生变化,紧随这种周期变化,提炼总结出虚拟社会本质特征和根本内涵,在此基础凝练出虚拟社会概念和构成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重点。
二、有关虚拟社会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曾令辉指出:“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日益交融的社会环境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指的是在发展外延上,既要寻求在现实社会场域中的发展,也要谋求在虚拟社会场域中的发展;在发展内涵上,力求人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中发展各要素与结构得到进一步整合和优化。”[5]曾长秋,薄明华认为:“与传统道德教育相区别,应该适应网络社会的特点,遵循兼容、共享、互惠和自律的原则。”[6] 宋劲松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必须参照网络社会的人际结构博弈模式以及游戏化生存方式,正确处理好社会化方式的虚拟性与现实性、社会化过程的主体性与互动性以及社会化内容的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7] 张培方提出:“更新思政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思政教育主导性和互动性的关系,搭建思政网、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思政教育的信息机制,是网络社会背景下髙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8]综合所述,学界在虚拟社会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尤其是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中如何实现人的虚实和谐发展,如何适应虚拟社会发展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综合论证,对策分析也多停留于表面,没能进行深入发掘。
三、结论与前瞻
(一)结论
随着网络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相关虚拟社会的研究已经引起学者的重视,学者们尝试总结虚拟社会的概念和特征,界定虚拟社会的范围,直面虚拟社会生成后给人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尝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和解决虚拟社会中出现的无序和混乱问题,通过现实社会规范人们的行为来实现虚拟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對虚拟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缺乏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应当深入理解虚拟社会内涵和特点,缕析思政工作环境变迁规律,实现两者深层次耦合。
2.虚拟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信息传播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的过程,相关研究对于如何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结合虚拟社会特点开展思政工作有待深化。
3.如何实现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和方法的契合,形成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合力,现阶段有关这方面针对性研究不多。
4.多学科联合研究成果缺乏。虚拟社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双重特点,需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
(二)前瞻
以上的归纳研究对于虚拟社会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网络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虚拟社会已然生成并关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承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规范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应直面新挑战和新问题,及时调整、拓展、创新。如何深层次理解虚拟社会的概念、内涵、特征,如何实现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如何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解决虚拟社会中存在问题等内容,成为学界下一个阶段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曾令辉.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
[2]曾令辉.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52.
[3]曾长秋,万雪飞.青少年上网与网络文明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45.
[4]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⑴:55.
[5]曾令辉.网络社会视域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
[6]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130-132.
[7]宋劲松.论网络社会情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J].求实,2010,(5):35.
虚拟社会化 篇1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12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5.46亿, 互联网普及率42.1%, 较2011年提升3.8%。[1]互联网的发展既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便利, 也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 如网络群体事件的频发, 不仅冲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也对虚拟社会管理带来极大挑战。文章将从虚拟社会管理现状和网络群体事件视角出发, 探究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新方法。
1 虚拟社会管理现状
我国“虚拟社会”内涵与网络社会概念基本重合, 是指“网民经由网络平台实施社会行为、进行社会交往、开展社会活动形成的具有亚社会性质的社会形态。”[2]而国外能与汉语语词“虚拟社会”相对应的分别是“Virtual Society”“Virtual World”“Virtual Community”, 但是研究内容与国内相似度较高的只有“Virtual Community”, 因其侧重于研究网络公共论坛及线上社会网络。[3]2011年胡锦涛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表明改善虚拟社会管理已是我国当前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然而虚拟社会具有“隐匿性”“扩散性”等特点, 一方面使现实社会的管理举措不适用虚拟社会, 另一方面虚拟社会管理自身也暴露出相当多弱点, 主要有如下表现:
首先, 虚拟社会管理的理念意识有待提高。目前, 我国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已初具规模, 建立了不少实名制政务微博, 例如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并认证的政府机构有1300多个, [4]但该类网站和微博存在更新缓慢、消息发布流于形式等弊病, 说明虚拟社会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仍有待提高。
其次, 虚拟社会的管理方式有待改进。我国各级政府在管理上多采用片面“维稳”思路, 面对虚拟社会中出现的有损政府形象的言论, 一般采用“捂、盖、删”等处理方式, 基本不使用公开事实、与网民沟通的方式, 比如2011年9月陆丰市政府将乌坎事件“屏蔽”致使我国网络媒体在该事件上普遍失语。[5]
再次, 虚拟社会管理机制欠缺。据调查, 涉及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有中宣部、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安全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多家部门, 部门之间既没有明确的分工方案, 也缺乏成熟的协调机制, 易造成齐抓不管的局面;同时, 对引发网络群体事件的网络舆论危机, 我国亦没有建立起适宜的舆论引导与处理等机制。
最后是虚拟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2004年我国颁布了《电子签名法》,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若干意见》, 而面对虚拟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有的法律法规根本无法满足其管理需要, 不仅立法存在欠缺, 而且立法层次和系统性尚待提高。
2 网络群体事件的内涵
“网络群体事件”的一词最早出现于2009年的《瞭望》周刊, 实际的相关研究在2003年就已出现。徐乃龙2003年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中论证了网络与群体事件的相关性。[6]国内学界对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侧重于活动空间、功能和感情色彩、客体涵盖面等, 国外的研究则关注“网络心理和网络政治等。学者郭小安和王国华综合国内外研究认为网络群体事件是指“网民基于共同利益和兴趣, 以网络空间为平台, 诱发、推动或转化具一定规模、影响和威胁的非制度化参与事件。”[7]
网络群体事件的空间虽是虚拟的“网络”, 其却有深刻的现实根源。进入转型期, 我国面临的挑战不断涌现:政界、学界腐败横行, 大学生就业难, 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对此, 人群若在现实中受到不公待遇就会从网络寻找发泄口, 网络群体事件就是其发泄形式之一。因而, 一方面网络群体事件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利益冲突的体现, 能起到疏导情绪、政治监督的功能, 另一方面加强对该类事件的规范与引导, 防范其过激影响也应是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
3 基于网络群体事件分析虚拟社会管理对策
鉴于网络群体事件的“双重性”———建设性与破坏性, 虚拟社会管理要辩证看待自身出现的问题, 一方面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出现的漏洞, 另一方面须迅速找到问题根源, 从源头进行治理。针对虚拟社会管理的弱点, 结合网络群体事件, 进一步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
一是将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者的理念意识与培育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相结合。据分析, 政府对网络舆论危机萌芽的不重视酿成了多数网络群体事件, 且网络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须充分认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因此, 虚拟社会管理者首先要确立和践行网络执政理念。在管理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务微博的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网络舆论, 及时更新有效信息, 与网民进行互动, 赢得民众对政策的理解与支持。然后在以人为本、防范为先的理念上培育一支良好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的虚拟社会管理队伍。该队伍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借助网络的快捷性, 及时察民情、解民怨, 发挥结构良性网络群体事件的政治监督与纠错功能, 同时在防范为先理念指导下, 注意将结构恶性网络群体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改善虚拟社会管理方式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虚拟社会管理者将舆论简单化处理是部分网络群体事件发生的另一原因。鉴于此, 虚拟社会管理者面对舆论时, 首先要在群众路线指导下, 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不同的民主、公正方式解决, 尤其是当政府与网民存在误解时, 可发动社会力量组成“民间辟谣团”, 及时进行沟通, 消除误解。其次网络群体事件一般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 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大量存在, 如陕西表哥事件呈现了我国严峻的反腐局势, 陕西房姐事件则呈现了我国畸形发展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二是我国现有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民众表达诉求、维护权益的渠道不完全畅通, 虚拟社会成了人们发泄情绪、调节心理的缓冲器。[8]因此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根本在于加强现实社会的管理, 政府要加强监督、防止腐败, 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保等民生问题, 完善民众诉求表达渠道, 维护人民合法利益。
三是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机制与建立分类管理、整体评估规划相结合。首先, 鉴于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解决依靠多部门的努力, 政府可创立跨部统筹机构, 不仅统筹虚拟社会的各项事宜, 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而且担负虚拟社会管理漏洞造成民众利益损失的行政责任, 实现机构的权责统一。其次, 针对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处理尚无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 可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运行和管理由跨部协调部门负责。再次, 政府可借鉴网络群体事件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特点对虚拟社会实行分类管理、整体评估的规划, 例如政治类、经济类、民生类的管理与评估, 实现分类别、分步骤改善虚拟社会管理的目的。
四是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法律建设与建立虚拟社会监管体系相结合。我国尚没有网络群体事件的专项法律, 据相关调查, 大约33%的国家正在制定网络有关的法律, 70%的国家正在修改原有法规以适应网络的发展, [9]对此, 首先我国要加强虚拟社会立法的法理研究, 提升相关法律的适用性。学者提出的借鉴国外经验, 成立一个能深入调研、出具针对性与指导性强调研报告的网络信息政策委员会的建议[10]值得考虑。其次完善专项立法, 如网络群体事件的法律, 此时既要明确政府、民众与网站的责任, 也要注重保护各方的利益, 不能为监管而忽视权利保护, 造成法律缺位。再次, 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 建立相应的虚拟社会监管体系。学者建议, 可以依据虚拟社会特性, 建立数据模型, 对关系某公共利益、点击数量超出一定限额的网贴进行跟踪关注, 同时督促有关部门着手调查, 尽早发布权威信息, 并采取有力举措解决相关问题。
4 结语
虚拟社会的管理既是其维护稳定、实现有序发展的基础, 也是社会整体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然而由于虚拟社会是由信息技术构建出来的具有“虚拟性”“复杂性”及“不稳定性”亚社会形态, 实现虚拟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路程。
摘要:虚拟社会已成为与现实社会对等存在、紧密联系的社会形态。文章从理念意识、管理方式与机制、法律建设等方面剖析虚拟社会的管理现状, 并基于网络群体事件视角探讨改善虚拟社会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虚拟社会,管理,网络群体事件
参考文献
[1]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1-15.网址: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2]陈积敏.虚拟社会的特征及状况分析[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9 (5) .
[3]王薇, 汤敏佳, 杜俊飞.中国虚拟社会管理学术进展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 (2) :79-81.
[4]政府微博问政全球兴起我国1300多个机构已认证[N].新华网新闻中心.2011-2-25.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1-02/25/c_121122499.htm.
[5]姜胜洪.广东“乌坎事件”深层次分析与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 2012 (5) :61.
[6]徐乃龙.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 (6) :12.
[7]郭小安, 王国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辨析及指标设定[J].情报杂志, 2012 (2) :9.
[8]胡献忠.虚拟社会管理二重性探析[J].党政论坛, 2012 (10) :35.
[9]王雪飞, 张一农, 秦军.国外互联网管理经验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 2007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