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建立(精选5篇)
状态建立 篇1
1 建立正确的演奏生理状态
1.1 正确的演奏姿势
建立正确的演奏生理状态是一名演奏员演奏的前提。而演奏姿势也正是这一前提的关键所在。同时人也是一个整体, 如果演奏姿势不正确, 就会影响音色和演奏技巧等方面的发挥。如果演奏者掌握了正确的姿势, 就会使得身体各部分达到协调, 同时配合与演奏有关的各器官的肌肉, 使之更加放松、灵活, 从而达到很好的演奏状态, 也能挖掘身体各器官的潜力, 能够更有效地奏出优美的音色。正确的演奏姿势也是乐器演奏的基础, 长期保持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很必要的。演奏者无论是在平时练习还是在舞台上演出, 演奏的姿势往往是比较多样的。所以演奏者首先要掌握好正确的演奏姿势, 例如:在演奏打击乐器时, 身体自然直立, 上半身向前微倾, 下半身与乐器保持约10厘米的距离, 双脚自然分开比双肩稍宽, 大臂与肩自然垂下, 小臂与大臂形成一个钝角形, 如在生活当中与人握手的姿态, 握槌也是一样要自然, 拇指不要压制住鼓槌, 敲击的姿势要像拍球一样, 手腕上扬或下压都不要超过35度角, 全身肌肉要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 无论身体哪一部分不松弛, 都会使人产生一种紧张的感觉,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不好的演奏习惯, 也不能合理地使用演奏技巧。另外, 在演奏时不能出现频繁的仰头、低头、扯脖子或者脚打拍, 这些都会导致拍子及呼吸的不稳定。一个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决定能否演奏好一部作品的前提条件, 而它的养成却是一个长期训练的结果。
1.2 科学的演奏方法
如果说正确的演奏姿势是演奏时的基础, 那么科学的演奏方法则是演奏的动力与关键。科学的演奏方法是一名优秀的演奏者所要娴熟掌握的。例如打击乐的鼓槌敲击的方式分为四种:①大落大起法 (B) ;②大落小起法 (D) ;③小落小起法 (S) ;④小落大起法 (U) , 而这四种方法相互又有科学的关联。B只能接B和D, D只能接S和U, S只能接S和U, U只能接B和D。这种连接方式看上去有点像和声的连接方式, 但它不是和弦之间的连接, 而是动作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正是体现了科学性的原则, 同时通过这种连接也能够正确地展现各种技术技巧和节奏感。
2 建立正确的演奏心理状态
2.1 建立正确的演奏练习方式
很多演奏者在演奏一个新的作品的时候, 直接看的是作品的乐谱。笔者认为这样是不正确的。首先, 应该先了解整部作品的背景, 如作品创作的时期, 作品表达的思想内涵等。其次, 分析整部作品的曲式结构, 并深入研究到段与段、句与句之间衔接 (如力度、速度的衔接和情绪变化的合理衔接等) 。再次, 才能进行演奏上面的练习, 并且等练习熟练后再观看大师演奏时的演奏方法、情绪把握等, 这样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别人对比, 知道自己的不足, 不仅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会促进艺术修养的提高。最后, 舞台表演及表演动作的科学性训练也是作品演奏的一个重要环节, 演奏者一方面要把作品的情绪通过娴熟的技能和准确的演奏情绪符号进行内在的刻画, 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舞台表演对作品的情绪进行外在的表达, 而这种通过运用动作的表达要符合逻辑性。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训练方法, 我们就能使作品情绪、技巧及作者的意图正确地演奏出来, 还能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把欣赏者带入到音乐之中。同时, 演奏者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 在自己所营造的气场中自由发挥, 并获得艺术表演的满足感。
2.2 自信心的养成
演奏时的自信心是完美作品通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从学习演奏开始就要培养演奏者的自信心, 这是很重要的。自信心的培养首先是来自老师, 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时不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发自内心的表扬以及委婉的批评, 这样学生就会充分地认清自己的优点, 同时也能体会到什么地方是自身的不足, 并能自觉地改正错误。另外演奏者自身也要给自己增加自信心, 千万不要在老师表扬时感觉自己十全十美, 在批评时感觉一无是处, 要摆正自身的位置, 清醒地认识自己。平时可以与其他的演奏者进行交流, 在人多的情况下进行演奏, 慢慢的克服紧张的心理, 因为心里紧张, 生理也会随之紧张, 从而不能达到很好的演奏状态。可以让其他的演奏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把自身的优缺点指出。长期的培养演奏时的自信心, 就会在真正上台演出时避免紧张, 下台后进行总结, 长时间就会积累很多舞台上的演出经验, 帮助丰富自身的演奏水平, 成为一名技术与心理都过硬的专业演唱者, 把更多更好的作品和自己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总之, 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在专业技术领域上得以充实, 而且要在艺术内涵、自身素养等方面不断提高, 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正确的演奏状态, 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奏员。
浅谈关于建立歌唱中的管道状态 篇2
(一) 歌唱气息的认识
呼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对其进行训练和研究的。但是歌唱则不同, 不仅要认真学习和训练, 而且, 还要尽可能地学懂弄通, 呼吸虽然只是歌唱活动中的一个部分, 但绝不是予以忽视的部分, 因为它乃是各种歌唱技巧的基础 (1) 。
声音是人的“乐器”, 人在唱歌时, 只要在气息和管道结合的情况下再加入以假声为主的音波, 就能发出动听的歌声。国外一些女高音就是用这个原理唱的。所以说:1.会唱歌者“唱的是气”而不完全是声;2.会唱歌者的发声, 好像不是直接从喉头唱出来的, 而是用气在声音通道中“吹”出来似的。
(二) 下顺漏斗管声气通道的建立
传统养生学泄漏:人的肺与下丹田之间有“虚空一管”, 即是后天之气与先天之炁接通的唯一路线”。也就是说:人在胞胎中时, 是用的先天吸呼, 上半身和下半身是混然一体的。然而, 一旦出生就落于后天, 开始用肺来呼吸了, 于是经横膈肌一阻隔, 后天呼吸之气就不能从上半身流入下半身。所以, 要使先后天之气相结合, 就必须找到、打开并运用此关窍。
我们必须类推出这条从心窝关窍口开始到脚跟的人体下半身的隐形“下顺漏斗管声气通道”的发声原理:⑴用“意念”作指挥, 流动的“气息”为动力, 夹带着“声波”为基音, 声音通道为乐器管道或长喇叭;⑵将气息和声音叹入管道中, 带动下半身的先天气一起震动发音。
二、头部上声音通道的建立
(一) “倒漏斗管”的建立
著名的王宝璋教授在林俊卿大夫的“咽音”唱法原理上, 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设法将“咽音”唱法和中国歌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赋予“咽音”唱法新的生命, 使它成了中国声乐艺术教学中的一朵“洋为中用”的奇葩。
⑴放松下巴肌肉及舌头, 抬头张开嘴吧, 打开颌骨;⑵用意念将口腔肌肉 (会厌、舌根及咽壁) 调节成一个小咽壁管, 它们称为“倒漏斗管”;⑶然后使声气波进入“倒漏斗管”并在咽管中产生高泛音共鸣。它的原理就是:在“意念”作用下的“气饰, 这一切都构成了特有的风格。
总之, 用中国民族乐器, 融合了众多流行音乐的节奏, 使她们的演奏既有流行音乐的娱乐性, 又有古典民族音乐的美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突破。同时, “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 对于民族音乐的前景和未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它的出现为世界音乐之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民族音乐在国际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苏春敏:《中国传统民乐发展走势的构想——由“女子十二乐坊”音乐现象引发的思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月.
[2]王娜:《走向流行的传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3]姚展雄:《女子十二乐坊走红启示》[J];中外文化交流;2004年05月.
息”“声波 (混入真声成分的假声波) ”以及“咽壁管”三者的协调配合。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特色, 尤其利于唱高音。
(二) 上声音管道运用法——“咽音”唱法
林俊卿大夫的“咽音”唱法是建立在解刨生理学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研究, “咽音”唱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治疗声带疾病有着一定的功效, 其原理又是什么呢? (1) 它着重是用“气息”夹带着音波 (假声) 吹进发声管道从而产生声音, 故而减少了真声带的负担; (2) 它着重是用“发声管道”来承接所“吹”进来的声气波, 故而减少了口腔、舌头、下巴、喉头等处的负担。所以对解除喉头疲劳, 恢复嗓音有较佳的作用。
据此,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 “咽音”唱法的原理就是:声气波作用于头部“倒漏斗管”所产生的声音效果。所以, 我觉得也可以称之为:上声音管道声气结合发声法, 这是后天气在空腔管通道中的作用。
三、全声音通道声气结合法
(一) 上下两反向漏斗管的建立
就是同时运用上、下或顺、倒两反向的漏斗管声音通道, 使上下相通, 相协调, 能够使人发出悦耳动听声音来。
只有先挂好高位置, 再做好下声道顺漏斗管叹气发声, 然后使声气反作用于上声道漏斗管, 这样就完美了。这是老师经常给我们做的一个恰当的比喻, 这如同我们懂得的“盖高楼”和“挖地基”之间的密切关系, 地基挖得越深, 楼房也就能盖得越高;下声道的声气越深, 上声道的位置就能越高, 声气场的共振就会更厉害, 声音当然也就更漂亮了。所以, 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上下管道结合情况及其功用, 并很好地加以运用。
(二) 建立全声音歌唱通道
在进行全声道声气练习时, 除了前面所讲到上, 下两声道的注意事项外, 教师要我们注意的是: (1) 上管道的漏斗口在软腭与咽壁交界处, 下漏斗口在心窝中丹田关窍口, 在两管道之间实际上还有喉头到心窝的短通道, 也就是说要把上下两通道连接起来的话, 就必须注意声带所发出的基音波应该穿越此短管道直接到上下两声音管道口, 再发声。 (2) 在发声时也可以不理会喉头到心窝的短通道, 而感觉到这两个漏斗口之间 (口、咽喉、上胸) 都是空的没有一点东西, 基音波就直接进入上下管道。 (3) 然后, 再根据演唱的内容来调节发声管的长短, 调节气息和假声, 真声的比例, 以及音色, 音高等。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7年.
状态建立 篇3
因此,有必要基于VBA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编程语言与Excel应用程序相结合,建立一个开展配网设备状态汇总、分析、评价、应用的辅助软件,开展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减轻班组的工作负担,并且将评价结果为配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日常维护和检修、调试及技术改造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 VBA介绍
VBA是微软公司为Office提供的一套宏语言,使用者通过VBA编程来完成对Office文档的处理。
虽然应用Excel公式也可以计算,但其公式的流程跳转判断能力有限,公式编辑过程非常复杂,且不具备可视化。VBA基于Visual Basic开发语言,可以实现完美的无缝连接,从而方便地处理Office文档,其语法简单,程序容易阅读,因此本文采用VBA进行程序的开发[1,2,3]。
2 平台设计思路
以《南宁供电局10 kV设备状态评价技术导则》为依据,将《配电设备状态评价表》的评价标准纳入系统平台中,以配网GIS台账的投运前数据及员工日常收集的运行记录为数据支撑,让系统能依据输入的基础评分判据来自动计算设备状态分数,然后依据分数自动判别结果(结果有4类: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严重状态),并可进行数据的汇总、统计、应用等。
2.1 表格的建立
根据广西电网公司配网设备状态的要求,对应5类设备(柱上开关、开闭所、架空线路、电缆、变压器)分别建立以下3类表格。
(1)设备台账类:以配网GIS导出的样式为蓝本,提供体系投运年限、家族性缺陷、设备主人等设备基本数据。
(2)状态评价类:完成设备状态评价的主要部分,以《设备状态评价结果表》为主体,在表中融合《设备风险评估表》,即具体的评分项目,用以记录员工日常收集设备的运行情况。
(3)评价标准类:编制、变化设备:罗列配网设备状态导则的分项评价标准及总体的评分分类原则,便于日后查看及作为编制程序的依据。
2.2 功能设计
建立3个窗体,完成评价、汇总分析、登录等功能。
2.2.1 设备状态评价
根据《南宁供电局10 kV设备状态评价技术导则》,以柱上开关为例,通过运行维护状态量、状态检测量、操作机构量三大类共15种项目的评价得到某台开关的评价结果,建立设备状态评价的窗口(如图1所示)。
2.2.2 统计汇总
为便于统计、汇总分析,建立了某线路及设备的状态评价统计表(见表1)。可以指定需查询的线路或者整个辖区内设备评价的总体情况。
2.2.3 登录
提供设备评价的评估人、评估时间、评估单位等信息,完成对用户、用户组、角色、权限等信息的分配。此外,能完成程序的加密,避免出现随意改动程序造成评价结果错误,提高程序的安全性。
3 VBA程序实现
3.1 状态评价模块
本模块的功能按钮有查询、变动、删除、新增。查询:完成对某个设备情况的查看;变动:完成对某个设备的分项评价的变动;删除、新增:根据GIS台账的导出数据完成设备的退运、投运的批量操作。
基于系统台账,检查是否有新增,如果有新增,则统一初始化。以下是查询代码。
3.2 统计数据模块
以柱上开关为例,完成对柱上开关总体情况的统计。
4 实践应用
在平台建立后,完成了城西供电分局对辖区内的设备进行状态评价,其中架空线路为909条,电缆线路为1 378段,柱上开关为522台,开闭所评估为311台,杆变或落地式配变为1 054台,箱式配变为398台,共4 178个配网设备。有了基础的数据后,员工需要在日常巡视后,将设备变动情况录入。在设备投运、退运时完成设备状态评价,真正地推进了设备状态评价工作的开展,并运用评价结果指导工作。
4.1 差异化的运维策略制定
以设备状态评价“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严重状态”为指导,综合考虑后更新不同设备的巡视周期和巡视方式,并逐步把差异化运维与隐患排查、防污闪等工作结合起来,有效地提升现场设备运维工作的效率[4,5]。
基于评价结果制定的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实现了人力、物力等运维资源的科学合理投放,改变了巡视走过场、错过发现问题的时机的情况,实现了巡视维护由“线”到“点”的细化管理,提高了对设备的管控程度,实现了对设备的精益化管理。
4.2 开展针对性的巡视
通过查询,实现了可以指定需查询的线路或者了解整个辖区内设备评价的总体情况。
(1)员工能够了解设备的总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线路、设备开展巡视,能清楚地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提高了巡视维护质量。
(2)班组长及专责可以通过状态评价结果开展监察性巡视,能清楚地掌握员工的巡视维护质量,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不断地提高巡视维护质量。
5 结语
基于VBA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平台的实施减少了人员工作量,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设备状态评价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以下成效。
(1)与班组的日常巡视发现问题相结合,形成配网设备状态库,避免班组重复工作。
(2)基于配网设备状态库的数据,通过软件的统计分析,代替、简化人员对配网设备状态表进行数据更新、打分、评价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对设备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形成配电设备状态评价报告。
(4)根据设备风险评价的结果,输出日常的巡视维护周期。(5)给配网项目的立项、巡视维护及特巡特维提供了依据。
摘要:广西电网的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分为四大类,需要对每个设备根据评价标准建立一个Excel表格,然后再手动地汇总在一起,过程繁杂,工作耗时长,工作效率低。文章以Excel的VBA进行了配网状态评价的程序开发,实现了整个工作的有机整合,在实现设备状态评价的前提下,特别完善了状态评价结果在差异化运维策略、项目储备方面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配网设备评价,Excel,VBA,差异化运维
参考文献
[1]陈恺.用EXCEL VBA设计通用多媒体交互模板进行教学反馈与评价[J].计算机时代,2014,6(15):56-59.
[2]卓宗雄,周晓津.学用VBA提高Office效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3]K Getz,M Gilbert.VBA高级开发指南[M].邱仲潘,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4]黄昌辉.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的探索及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5(21):106-109.
状态建立 篇4
学习声乐,首先应该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这就如生产产品前需要明确怎么样的产品才是合格的、优质的。众所周知,怎样的产品是需要买怎样的机器来生产,机器买来了,首先该花点时间把机器搭建好,然后试生产,再根据生产出来的产品与俗成的优质产品的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进一步调试机器,使得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接近要求的规格。声音是产品,歌唱状态是机器,在搭建歌唱状态前,首先应该明确怎样的声音是优质产品,这是指导后续工作开展的根本。声乐发展至今.人们对歌唱声音的要求普遍认为通畅、松弛、明亮、集中而又结实的声音是优质产品。
正确歌唱状态建立的重要性
一直来我总是把正确的歌唱呼吸训练看作是企业筹建过程中的发电厂建造项目,没电企业是无法生产的,正确的歌唱呼吸的重要性是保证企业生产动力能够稳定地、源源不断地供应。正确歌唱状态的建立是搭建一台能够生产出优质声音产品的机器的过程,这台机器一方面需要与发电厂的电能够顺畅地接上,一方面各个组成部件要努力安装到位,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符合要求。搭建机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哪怕你急着想出产品。机器没有搭建好而急于生产的,后果是十分糟糕的,既浪费了人力与物力,还毁掉了企业的声誉。在声乐界,也经常会碰到某些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必要的基础工作不做,正确歌唱呼吸方法没让学生很好掌握,正确歌唱状态没有认真去建立,整天就是让学生唱歌,而且还经常让他们唱高难度的歌曲,唱出来的声音难听无比,更糟糕的是把人家好好的嗓子毁掉了。记得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年轻时,她的外国老师为了把她受了伤害的嗓子调整过来,一开始时并没有让她唱很多歌,而是反复让她根据要求做练声曲训练,几年后才让她尝试着唱几首歌曲,结果周小燕竟然唱出了连自己也难以置信的好效果,其实这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道理,基础工作做扎实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实实在在把歌唱状态建立好了,才会拥有美好的声音。
如何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
如何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是声乐教学过程中主体内容之一,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阐述方式。在当今的声乐界,利用"歌唱的管道建立"说来诠释歌唱状态的建立是比较普遍的。本人也比较主张这种说法。在教学中,我喜欢把所谓的"歌唱管道"从喉头这里分成上、下两截,喉头上面直到眉心这截比较短的称之为"上管道",喉头以下到腹部这截比较长的叫"下管道",头仰起,下颚撅出时,这两截"管道"在喉头这里是错开的,此时"下管道"会往上拔起些,平时大家所说的"喉头位置"则会偏高,胸腔也下瘫,小腹往外松弛,此时出声时,由于两截"管道"没有衔接上,声音不能进入"上管道",直接从嘴巴喊叫出来,声音比较干涩、难听。
歌唱状态的建立是在吸气的一刹那完成的,也就是说在胸腔不提起来的情况下随着气吸进来的同时,下颚需要往后往下微收,使得上下两截"管道"能够很好地衔接上,此时会感觉到"下管道"往下插得更深.胸腔也变得饱满,小腹会随之往里微收,整个人看起来很挺拔、很精神,此时唱出声音时,由于上下两截"管道"衔接上了,上下畅通了,所以声音能够共鸣至眉心,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声音的高位置"或"眉心的小亮点"。歌唱状态建立中所提倡的腔体打开,从纵向的意义上来说,把两截"管道"很好衔接上了就可以了,除此,还有横向意义上的状态建立或腔体打开。横向的歌唱状态的建立在我认为,事实就是将"管道稍微舒张开",很多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喜欢用"半打哈欠"或"闻花的感觉"等方式来启发学生,"半打哈欠"对于"下管道"的舒张开比较有效,"闻花的感觉"比较适合"上管道"特别是鼻腔的舒张的舒张开。本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喜欢让学生在不提胸腔的吸气时感受心窝这里有一丝凉意的感觉,这样容易避免某些学生的假吸现象,然后让他们在感受到凉意的地方"气化成了半口水",而后保持这"半口水"含住的状态,"闻花的感觉"我不大强调去用,除了某些特定歌曲需要这种感觉去唱,其它我觉得很容易让人产生面部紧张,鼻孔加大,影响美观。
良好的歌唱状态是在体内形成一无形的"圆柱"状,既有纵向上两截"管道"的很好衔接并稳定,也有横向上随着气吸进来的同时的"管道"舒张和歌唱过程中的保持。
状态建立 篇5
高年级初级指挥类学员面临毕业前的毕业联考、毕业设计、毕业后陆院分配问题, 他们的思想状态直接影响着能否高质量地完成学历教育阶段任务, 顺利进入任职培训阶段。若高年级初级指挥类学员在校期间思想出现波动, 轻则影响在校期间工作与学习任务的完成, 重则影响部队建设, 因此高年级初级指挥类学员思想状态是值得研究的。
本文的研究课题是“高年级初级指挥类学员思想状态模型建立”, 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地方大学生, 且多针对就业问题, 没有涉及军队这个特殊环境, 对于军校学员更是缺乏关注。
而本文则基于在军校学员中问卷调查获得的客观数据, 以工作积极性、受帮助感、体能训练积极性、紧迫感、上进心、自信心、课外学习与社交为分析维度,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 初步建立评价模型。
二研究方法
在进行初步访谈后, 将收集到的问题制作成调查问卷, 然后对初级指挥类大四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对军校学员工作倦怠现象进行了解析和模型建立。
统计数据来自2011年12月的99份调查问卷, 问卷由20道题组成, 均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 由受测者自行打分。
三问卷研究与数据分析
1. 问卷效度检验
先对样本作Bartlett的球形检验, 以检验相关矩阵各中变量是否有共同因素, 若球形检验值达到显著水平 (Sig.<0.05) , 则表示各变量的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 然后进行 (Kaiser-Meyer-Olkin) 检验 (KMO) , 通过计算KMO值, 可以判断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1)
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 KMO=0.609, Sig.=0.000, 达到显著水平, 表明本次数据可以进行因素分析。如表1所示:
2. 问卷信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克伦巴赫α系数来检验问卷在军校学员样本中的信度。最终分析得出, 本问卷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09,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 α系数超过0.6为可接受信度。这说明本问卷信度可以接受。
3. 总体情况分析
首先使用SPSS对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 使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得出因子成分总览表2 (后行省略) 。
可以看出前3个因子累计已达到66.949%, 选择7个因子符合客观数据。
为更好地进行直观解释, 用Varimax法对初始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后, 得出因子载荷矩阵表, 根据表的结果以及旋转成分矩阵的分数, 我们将大四学员思想状态分为7个维度, 分别为:工作积极性、受帮助感、体能积极性、紧迫感、上进心、自信心、课外学习与社交。各维度的成分见上表。并可得成分系数矩阵。
第一, 工作积极性。该维度由“我觉得自己的行政工作能力需要提高”、“我会主动争取当骨干锻炼自己”、“我觉得大四了, 工作标准仍要保持提高”、“我会为队里争取荣誉而拼搏努力”四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1=0.311X1+0.423X2+0.287X3+0.161X4+0.004X5-0.051X6-0.098X7-0.107X8+0.031X9-0.009X10-0.015X11-0.036X12-0.123X13-0.200X14+0.092X15+0.195X16-0.075X17-0.048X18-0.068X19-0.167X20
第二, 受帮助感。该维度由“我觉得学校能在工作能力的提升上给我帮助”、“我觉得学校能在体能的提升上给我很大帮助”、“我觉得学校能在学习的提升上给我很大帮助”三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2=0.013X1-0.045X2-0.076X3-0.026X4+0.326X5+0.365X6+0.451X7-0.004X8-0.022X9-0.081X10+0.094X11-0.128X12-0.036X13+0.228X14-0.186X15+0.059X16+0.000X17-0.034X18+0.010X19-0.090X20
第三, 体能积极性。该维度由“我现在期待体能训练”、“我认为自己现在的体能应当继续提高”、“我会自己利用休息时间训练体能”三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3=-0.085X1-0.008X2-0.011X3-0.058X4-0.123X5+0.090X6-0.091X7+0.452X8+0.267X9+0.449X10-0.099X11+0.063X12+0.041X13-0.016X14+0.059X15-0.034X16+0.000X17-0.035X18+0.018X19-0.231X20
第四, 紧迫感。该维度由“我认为自己的第一任职能力不足”、“我觉得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应抓紧时间学习”两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4=0.070X1-0.156X2+0.068X3+0.049X4-0.044X5-0.005X6-0.011X7+0.010X8+0.153X9-0.066X10+0.535X11+0.438X12+0.055X13+0.049X14+0.030X15-0.142X16+0.065X17-0.019X18-0.198X19+0.097X20
第五, 上进心。该维度由“我觉得上大学就是混个文凭”、“我认为自己学业的考试科目及格就好”、“现在大四的生活感觉已习惯乏味缺少活力”、“我现在有一技之长”四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5=0.095X1+0.050X2+0.049X3-0.097X4+0.139X5+0.005X6+0.009X7-0.031X8+0.035X9+0.010X10+0.085X11-0.118X12+0.267X13+0.333X14+0.363X15+0.400X16-0.064X17+0.115X18+0.017X19+0.227X20
第六, 自信心。该维度由“我会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课堂学习”、“我认为我能在部队工作到退休”两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6=-0.064X1+0.063X2-0.082X3+0.159X4+0.187X5-0.161X6-0.042X7-0.076X8-0.242X9+0.092X10-0.054X11+0.078X12+0.134X13-0.215X14+0.181X15+0.026X16+0.354X17+0.522X18+0.036X19+0.104X20
第七, 课外学习与社交。该维度由“我会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课外学习”、“我一般只和自己圈子里的人交流”两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7=-0.050X1-0.200X2+0.042X3+0.124X4-0.039X5-0.021X6+0.022X7+0.038X8+0.123X9-0.087X10-0.221X11-0.064X12-0.289X13+0.037X14+0.034X15-0.086X16+0.142X17-0.058X18+0.605X19+0.364X20
第八, 总结。单独看某一维度并不能对高年级初级指挥学员思想状态作出全面评价, 因此按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如下综合统计量。
λALL=λ1+λ2+λ3+λ4+λ5+λ6+λ7
=0.318F1+0.159F2+0.139F3+0.114F4+0.098F5+0.088F6+0.084F7
可见对于高年级初级指挥学员思想状态的评价中, 权重从高到低分别为:工作积极性 (0.318) 、受帮助感 (0.159) 、体能积极性 (0.139) 、紧迫感 (0.114) 、上进心 (0.098) 、自信心 (0.088) 、课外学习与社交 (0.084) 。
此为总得分方程。
四结论
本文主要根据自制问卷, 初步建立了初级指挥类大四学员思想状态模型, 为更好地开展初级指挥类大四学员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也推动了对于军校学员思想状态的进一步研究, 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继春.大学生“毕业综合症”及其对策[J].教育教学, 2003 (5) :677~684
[2]赵秀菊、谭冰.层次分析法在“大四现象”研究中的应用[J].襄樊学院学报, 2011 (8)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