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创新人才培养(通用10篇)
文科创新人才培养 篇1
人才对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推动作用早已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如今全国各地求贤若渴,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企事业单位到美国的著名高校招纳贤人、广募良才。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日趋年轻, 从早年的研究生到如今的本科生、高中生, 留学生年轻化的趋势似乎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美式教育, 纷至沓来的用人单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与中国高校有较大的不同, 文科教育尤为突出, 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课程要求、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生活均为培养创造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重视个人素质考察的申请制度
首先,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注重对学生素质的考查, 其中包括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合作精神等。首先, 美国的考试不是一考定终身, 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考试模式, 擅长掌握书本知识的学生可以选择SAT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 喜欢灵活思辨的学生可以参加ACT (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他们还可以多次参加考试, 选择自己的最好成绩。美国的考试制度承认学生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平台展示自我。由于考试的形式不一, 机会较多, 美国的高考并未发挥形成指挥棒的作用。美国学生一般不会过多考虑某一门考试要考什么知识点, 不会按图索骥地进行相关复习, 所以他们的考试成绩不一定特别突出。美国学生更关心自己喜欢哪一门学科, 在准备考试时, 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展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喜欢创新的人不一定擅长考试, 美国相对宽容的考试制度向各类人才打开了通往高等教育的道路。
其次, 美国学生要向大学提交申请, 学生与大学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的招生人员普遍重视学生申请中的个人陈述部分, 学生要在个人陈述中展现自我特色, 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大学的注意力。美国学生的个人陈述较少使用形容词, 更不会自我夸耀说是“最好的学生”, 他们一般用事实和数据说明自己如何出众, 通过具体描述表现自己的文字功底和个人喜好。所谓“文如其人”, 大学的招生老师正是透过这类文章初步判断学生的能力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
最后, 学生还要参加大学的面试。面试环节不仅考查学生的应答能力, 还观察学生与人交往、合作共事的潜力。面试考官很多都是大学的杰出校友, 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母校因生源差而衰落下去, 所以面试虽然是主观考试, 其结果却相对客观。不少大学的面试都设有小组讨论环节, 让四至六名学生参与讨论某一话题, 在讨论过程中考官看到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倾听并回应别人意见的能力。虽然是小组讨论, 倘若缺乏组织难免显得混乱, 这时一些具有组织能力的学生自然会脱颖而出。面试的好处主要是看到“人”, 看到一份单薄的考卷之外丰富而生动的人的形象。
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通过多个环节的素质考查吸纳具有个性的学生, 为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较完备的库存。
二、以阅读为基础的思考与写作
美国大学要求所有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的选课, 即文科生要选修一至两门理科课程, 理科生则要拿到规定的文史课或艺术课学分, 因此所有美国的大学生都要接受人文学科的教育, 甚至医学院的入学考试 (MCAT) 近年来也加大了人文知识的考查比重, 希望以此促进医生的人文关怀 (1) 。
美国大学的文科教育以阅读为基础, 每门课程的阅读量都很大, 阅读材料包罗万象, 既有诗歌、戏剧、小说, 又有历史文献、书信、文艺评论等。无论经典文学, 还是报纸杂志, 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对文章的感悟。英文写作有一定的范式, 尤其对于初学者, 老师往往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五段作文”, 即第一段提出观点, 第二至第四段论证观点, 最后一段总结观点。时常听到中国学生抱怨这种“洋八股”枯燥无味, 难以下笔, 殊不知对形式的限制反而为内容的出新留下更多的空间。或者说, 在英文写作的初级阶段, 由于文章形式的单一, 作文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上, 而内容若想精彩, 必须有独到的见解。新思想并非灵光一现的凭空想象, 而是基于前人思考的进一步探索, 因此创新的前提是对现有思想的深入了解, 在分析、归纳现有成果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思路或现象。
为激发学生思考, 老师会给学生提供不同观点的材料, 让学生看到思想火花的碰撞, 如:激进的约翰·米尔顿与保守的约翰·德莱顿, 他们在英国革命的时代提出不同的社会发展思路, 当今天的学生看到前辈思想家对未来的设想时, 后见之明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思考前人的得失;重视古典教育的牛津学者与维多利亚时代的实用主义者之间的争论对道德、宗教、教育等问题的探索至今仍不无启发。美国内战虽然最终解放了奴隶, 但美国的教科书很少为此歌功颂德, 而是不断告诉学生奴隶解放后的实际社会问题, 如:新自由人的安置问题、原奴隶主的财产补偿、穷白人的心理落差、三K党的出现等。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先让他们做正方提出观点, 再让他们做反方驳斥自己的观点, 如此反复, 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逐步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 由此生发自己的思想。早在19世纪30年代,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就在哈佛优等生的毕业典礼上鼓励年轻人挑战权威, “西塞罗、洛克或培根在写他们的书时, 也是坐在图书馆里的青年”。爱默生希望美国学者能做“思考的人” (Man Thinking) , 写出美国人的书。他强调, 美国要想真正独立, 必须在思想上有所创新, 必须建立自己特有的文化。创新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 美国大学的文科教育努力实践爱默生的理想, 鼓励学生经过实实在在的阅读, 自由发挥想象力, 再从小处入手提出问题, 展开论述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样的作文训练把创新落到实处, 从思维方式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他们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既反映又批判其所处的社会, 对于任何想要接近它的人而言, 它都是开放的。” (2) 随着学生的智力走向成熟, 他们在文学中体悟到不同的人生, 对社会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初读《傲慢与偏见》, 不少人被才子佳人的故事所吸引;再读时他们或许会发现简·奥斯丁对婚姻生活的洞察及对复杂人性的刻画。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既是有趣的儿童读物, 又被视为对奴隶制有深刻认识的经典文学, 是可以阅读一辈子的书。人文学科阅读的材料看似已经过时, 但这些材料对人性、社会、自然等问题的认识并不落后, 有人说诗人是公民社会的缔造者, 那么受到人文理念熏陶的年轻人即使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未能成为创新人才, 他们也首先有能力成为合格的公民。创新人才若能最终造福人类, 人文精神则是让他们保持悲悯之心、谦虚之态的重要支柱。
约翰·肯尼迪在谈到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时说:“在他的内心深处, 弗罗斯特对人类精神怀有很深的信念。他将诗歌与权力关联在一起, 这绝非随意而为, 因为他认为诗歌可以将权力从其自身中拯救出来。当权力使人傲慢, 诗歌会提醒其自身的局限。当权力使人的爱心萎缩, 诗歌会让他看到人类经历的丰富和多元。当权力使人腐化, 诗歌能施以净化。这些都是因为艺术确立了人之为人的基本事实, 这种事实必须成为检验我们判断力的试金石。” (3) 作为总统, 肯尼迪不以政治或军事的判断为第一标准, 在涉及人类的权力和其他事务上, 他强调艺术的判断才最可靠, 而艺术判断则是道德的、精神的和审美的综合评判。这种判断的影响力在林肯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身处19世纪黑白分立的美国, 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莎士比亚和圣经赋予林肯解放奴隶的勇气, 是文学赋予这位悲剧总统以人性的力量, 这种力量最终带领美国走出血腥的内战。
三、交流互动的教学活动
大学课堂的真正主体是学生, 老师布置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后, 学生参与度的高低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美国学生从高中阶段就养成了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他们的高中教育模式与大学基本保持一致, 学生的家庭作业大多是阅读教材、初步回答相关问题, 上课时老师并不照本宣科, 而是针对有关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课后学生再提交相关论文。美国学生一般都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因为课堂表现是学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美国的大学生极少缺课或迟到早退。再者, 美国的课堂学生人数平均在15人以下 (讲座课除外) , 每个学生都有课堂发言的机会, 如果一个学生上课时总是保持沉默, 就会显得非常突出。
美国的文科教育重视阅读经典, 从高中开始英语课就是阅读名著, 有时一本书高中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读, 但在不同的时期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同, 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如: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高中生可能先读简写本, 了解狄更斯笔下的英国社会, 初步熟悉狄更斯讲故事的技巧。到了大学阶段, 学生则要重读原著, 思考狄更斯的后期作品与前期作品对社会的不同认识, 探讨法国大革命对整个欧洲思想界的震动。研究生读狄更斯时, 老师可能就会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从《远大前程》、《高老头》、《包法利夫人》、《物种起源》、《论自由》、《共产主义宣言》等同时代的作品中看到现代性的起源及其特征。若要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在课后就需要做大量的功课, 包括阅读原文、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查阅相关文献、掌握研究现状。大多数美国学生喜欢先记下自己的观点, 再读其他人的评论, 这样不容易受他人思想的左右, 也可通过比较看到自己的优势或不足。由此可见, 美国的文科教育工夫在课外, 学生在课后要用大量的时间阅读、思考、写作, 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 问题大多是开放式的, 答案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它们与“总结中心思想、概括作品大意”的最大区别是给学生较多自由发挥的余地, 他们不必揣测或模仿参考答案提供的统一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每日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提出小有新意的看法, 养成创新的习惯, 最终才由量变到质变, 挖掘真正具有原创的思想。如今很多美国大学都建立了课程网络平台, 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提交到同一平台, 打开网页后, 选修同样科目的学生可以看到同班同学的作文, 这样既便于师生交流, 又为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方便。上课时, 老师一般先总结学生的观点, 再依据学生的作文引导课堂讨论, 如此便可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由于课堂内容极少高头讲章, 大多紧扣学生自己的观点, 学生比较感兴趣, 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虽然学生水平有时的确会限制讨论的深度, 但阅读水平、审美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假以时日, 磨杵成针。
从广义的角度看, 审美包括欣赏文本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 由于人文艺术的美感是相通的, 美国的文学课经常会讲解绘画, 聆听古典音乐, 通过这类“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时期文化的变迁。如:阅读威廉·布莱克的诗歌时一定会同时欣赏他的画作, 还会比较瓦格纳的音乐与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对现代性的不同理解。除了老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外, 几乎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艺术馆, 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些需要到艺术馆完成。美国大学的艺术馆绝非摆设, 它们的馆藏丰富, 介绍详细, 最令人难忘的是它们对现代艺术品的收藏。虽说西方最早开始现代艺术的探索, 也诞生了不少重要的现代艺术家, 但艺术馆的收藏不仅包含西方作品, 还有来自各大洲的艺术品。藏品反映了美国大学的收藏理念, 即现代艺术的价值需要时间的考验, 当代的精品不一定能成为经典, 而如今默默无闻的作品也不一定没有绽放光芒的一天。来自不同民族、风格各异的作品给参观者提供了艺术鉴赏的国际视野, 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逐步了解“平等”的含义, 懂得不同文明, 特别是少数族裔文明的价值。
美国学生经过高中四年的学习, 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大学教育延续中学的模式, 只是要求更高, 因此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后, 在学习上基本不需要花时间适应, 大学四年是他们读书的黄金时代。美国大学的文科教育不以一张考卷衡量学生的水平, 它更多的是素质教育, 重视批判思维训练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为创新人才在日后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Jules L.Dienstag.The 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Toward a New Bala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2]理查德·莱特.穿过金色阳光的哈佛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孙莱祥.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詹姆斯·安格尔.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外国文学评论, 2008 (四) .
[5]张晓鹏.研究型大学不等于研究至上.上海教育, 2005 (5A) .
文科创新人才培养 篇2
内容摘要:高校教育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学是文科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但当前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所用教材存在旧知识多、新知识少,史实陈述多、作品分析少,理论分析多、实践体验少;教学上存在重历史定论、轻前沿动态,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抽象评析、轻实际运用等问题。独立学院应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核心,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 “兴趣-需求-互动-实践”四位一体的立体式、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实践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一般逐渐成长、壮大。其中,独立学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虽然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独立学院”指的是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不属此范畴。
通过对独立学院发展历史的回溯和对既有研究的分析,我们认为独立学院应突出自身特色,确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能够“因地制宜、学以致用”的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以无锡T学院为例,提出了独立学院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旨在为我国独立学院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照和经验。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高等院校作为广大优秀的青年学生学习、深造的重要阵地,对年轻一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面对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科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文学作为文科中重要的学习内容,能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文学是人学”。文学的本质特性,使文学具有一种普遍感染人、启迪人的力量。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所说:“文学可能并不承担审判人类的义务,也不具备指点江山的威力,它却始终承载理解世界和人类的责任,对人类精神的深层关怀。”不同于艺术等其他学科,文学不需要欣赏者具备特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它只需文化人带着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认真阅读、感受和思考。然而,目前独立学院文科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令人担忧,主要集中在教材和教学两个方面。
(一)教材存在问题分析
纵观目前独立学院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所用的教材,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
1.旧知识多,新知识少
多数独立学院选用的教材是在业界影响力较大、版次较多的教材。这类教材流行时间较长,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同时,因教材编撰时间较早,很多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并未被选入教材内容中,且部分章节的撰写思路也略显陈旧。如“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大多当代文学教材对新世纪之后的文学内容介绍很少。而新世纪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在此期间有众多作品问世,且这些作品都是对当下社会现实最直接、最快速的反映,若缺少这一时期作品的介绍,在内容的完整性上会造成很大的缺憾。
2.史实陈述多,作品赏析少
大多文科专业的教材都将论述重点放在了历史事实上,着重介绍各种文学运动、文学思潮、重要会议等,篇幅至少可以达到整本教材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当然,史实的陈述是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发生、发展有宏观的把握。但文学的力量在于感动我们的内心情感、激起思想火花,仅凭史实陈述,显而易见,不能完全达到这个目标。对史实的过分强调,一方面偏离了文学本身的特性,使文学不再具有感召人的力量,变成了纯粹的历史,失去了文学本身应具有的价值。另一方面,不符合高校教育的目标和宗旨。
3.理论分析多,实践体验少
大多文科专业的教材在提到某部作品并对该作品展开分析时,多是条条框框一个模式的分析,要么是从作品的情节、人物、环境入手分析,要么就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展开论述。若几乎所有作品的分析都采用这两种方法,就无法激发起学生学习热情,也就无从有效传达作品美感,感受到文学作品魅力,反而浪费了大量教学时间,产生学习文学作品逆反情绪的消极影响。用文学培养学生情操的目标,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独立学院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所用的教材存在着上述问题,相应地,造成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
1.重历史定论,轻前沿动态
独立学院文科专业教学实践中,较多教师传授的常常是早已成为定论的知识,而对该学科较前沿的思想动态重视不够,或三言两语一笔带过,或只字不提完全忽略。如在分析作品时,教师多是给学生一个主流定论,如此简单地“一锤定音”,既是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又显得陈旧古板,没有发展。
2.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
对于各类文科课程的讲授,不少教师多是从文学史的角度分阶段介绍,或依次介绍作家及作品。这样分门别类的优点是条理清晰,但学生接受到的除了知识还是知识,对文学本身特性的认识没有切身体验,在情感能力、鉴赏能力上没有得到提高,以至所学知识仅剩只言片语、断篇残章,很快遗忘,而文科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和鉴赏分析能力,单一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灌输不可能完成这一目标。
3.重抽象评析,轻实际运用
分析某一作品时,如果我们只注重从理论高度,抽象地评析,学生即使认识到了作品的价值和地位,这样的认识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将文学鉴赏能力运用到实际有用的方面。在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之后,再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写作、演讲和论文撰写中。有了实际运用的价值,学生对文科课程的学习热情一定会有所增强,对文科无实际用途的观点也会有所改变。
从独立学院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独立学院文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目标构建和教学模式上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足以引起广大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三)存在问题的成因探析
独立学院相比普通高等院校,在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更为严重的问题,这同独立学院本身的性质、办学模式、管理机制、社会环境等密不可分。
1.经费来源及依托资源的限制
独立学院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来源于学生学费,缺少国家、政府的经济援助或资源支撑,独立学院总体缺乏独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经费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的硬件设施的水平,同时也影响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的软件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独立学院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办学水平的需求,造成了恶性循环。
2.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有些独立学院的办学者动机多样化、素质有待加强,办学主要是为了经济收益而非教书育人,造成了独立学院内部办学投入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大多独立学院目前内部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评价和监督机制,管理松散,对在职教师及教职工的制约及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间接造成了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质量较差的局面。
3.社会各界认识不足
一方面,政府及社会各界因对独立学院的关注度不够、理解不够深入,造成了对独立学院的一些偏见和成见。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经常受到用人单位的忽视甚至歧视,这给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学生、教职工自身也没有完全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进取心,认为独立学院永远比普通高校“低人一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的扩大和发展。
上述各种原因造成了独立学院在改革进程中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在新时期背景下,独立学院仍能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抓住机遇转型、提升。
三.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以上独立学院文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我们认为,首先,应转变思路,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科的实际运用,将教学同现实社会、生活需求紧密结合,突出学科知识能学以致用的特点。其次,应注意知识的及时更新,将最新的知识和学科的前沿动态纳入教材及教学范围,体现学科知识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特征。最后,按照这一思路,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从文学自身的规律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改变当前文科教学中刻板、枯燥、单调的局面。关于这三方面,我们在无锡T学院的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实践中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江苏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企事业单位数量较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较高,因此,独立学院应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经济特色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无锡T学院是江苏省内较为知名的一所独立学院,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具备自主招生、授予学士学位的资格,是我国独立学院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先行军”,具有一定代表性。以无锡T学院为例,我们提出今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为:因地制宜、学以致用。“因地制宜”指独立学院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特色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学以致用”指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
以无锡T学院的人才培养“3+1”模式为基础,我们试图构建更为合理的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字基础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中文实践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拟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原则,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就业目标为导向,打破学科壁垒,实行“3+1”分流培养。所谓“3+1”指的是:大一至大三打好学科专业基础,基本明确未来规划,大四以实习实践为主,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课程设置的革新
大一以基础课为主,引入专题讲座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同时,开放各类资源供学生体验、选择,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合理地进行未来规划。暑期之后提交职业生涯规划书或学术生涯规划书,并由学生上台演说,互相交流切磋,进一步完善规划并制定实施计划。
大二、大三基础课与选修课各占50%,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分流引导职业规划。打破学科壁垒,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开设相应选修课,如:为立志成为教师的学生开设教师礼仪、普通话训练与测评等课程;为立志成为律师的学生开设法律相关课程;为立志创业的学生开设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为立志去外企工作的学生开设工商管理等课程;为立志考研的学生开设考研辅导等课程;为立志成为秘书、导游、心理师、播音主持人、学者的学生开设相应课程。简而言之,不依据学科,而是依据学生需求设立相应选修课程,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而且学生学习动力强、学习兴趣大、学习效果好。
大四以课外实践、实习为主,选修课为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上课程设置既符合了独立学院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又迎合了新时期市场经济背景下对人才的新需求。
2.教学模式的转变
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结合学院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基本教学原则,构建较为完整的教学模式体系,可概括为“九化”,具体如下:
(1)课程设置自主化:以学生职业规划的需求为中心设置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课程,每学期不少于4个学分,可多选,不设上限,但需考核合格。
(2)教学方式实践化:教学方式分为课堂和课外教学两部分,精简课堂教学,扩大课外教学比重,两者各占50%,主旨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堂教学能力化:课前布置相关准备工作,让学生提前自主预习专业知识,课堂教学精讲精练,杜绝“满堂灌”,并开展各类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课堂讨论、课堂辩论、观摩、展演、案例分析讨论、参观等,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4)课外教学开放化:将课堂所学同课外教学相结合,采用“多对多”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参与学校社团、社团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企业实习、课题论证、问卷调查等,每学期不少于4个学分,可多选,不设上限,但需考核合格。教师需填写指导记录,学生需进行实践汇报并交由指导教师审核。
(5)教学方法多样化:以实践性教学法为主,革新旧有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有: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
(6)教学过程互动化:打破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格局,教师在课堂和课外都应成为课堂和课外活动的一员,同学生积极互动,学生之间也应相互互动交流。这要求教师多用导入式教学法实施具体教学。
(7)教学资料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在校园网、论坛中公开课堂教学的资料,利用QQ及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课堂信息、课外教学信息,增加师-生、生-生互动机会。
(8)成绩评定综合化:课堂教学成绩建议比例占60%,每学期三次随机测验,一次期末统考,建议比例各占10%、10%、10%、30%,避免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结果,也可以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课外教学成绩建议占40%,评定方式以学生口头汇报与书面报告为主,建议各占20%。
(9)检测体系科学化: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分为三部分:学生、教师课堂自评、互评;学生匿名网上评教,在学生中随机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对学生成绩检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不断修正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
以上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核心,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兴趣-需求-互动-实践”四方面为一体的立体式、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四.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践及效果
根据以上培养模式,我们在无锡T学院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下面仅以“中国当前文学”这门课程为例,以管窥豹,折射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转变后的成效。
我们采用《中国当前文学赏析》这一校本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为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行了多次教学实验,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文学鉴赏能力同社会现实需求相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大,参与十分积极,一改过去课堂死气沉沉的教学现状。学生十分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观点的论述还十分透彻、深入,有新意。学生之间增进了情感交流,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这让我们感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无穷的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文学与人的潜能,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并鼓励他们进行探索研究,独立思考,在互相帮助、借鉴的学习过程中获取学科专业知识和社会实用技能。
目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效果:
一是以作品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让学生理解了一定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当前文学发展过程有了整体性的把握。
二是让学生从作品中能直接感受到了人类的基本情感和表现手法,并对社会现实问题深入思考,从而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三是通过作品的阅读和赏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并将学科知识同社会实际、现实生活的要求相结合,体现了课程学习的实用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科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的积极性。
正如教学实践和效果所示,高校教学应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被动受训为主动自训。
五.结语
独立学院在改革新背景下,应及时转变办学思路和思想,积极探索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努力构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迎合社会现实需求,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3+1”的课程设置、“兴趣-需求-互动-实践”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能为我国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2003(z2):332-334.
[2]陈小碧,杨位俭,王光东.当代文学六十年关键词[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9):12.
[3]贺绍俊.铁凝评传[M].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77-78.
[4]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J].文学评论,1998,(6):4.
[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
[6]雷达.当前文学症候分析[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18.
基金项目:无锡太湖学院2015年教改项目《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JGYJ2015038)。
文科创新人才培养 篇3
一、“产学研”视域下加强文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2年1月9日, 《中国教育报》第六版以《另辟蹊径求发展开拓创新促繁荣》为题半版的篇幅报道了重庆大学着力加强人文社科的内涵建设, 这是继2011年3月14日该报以《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的崛起》为题的半版宣传后的又一次的深度宣传, 较为系统的凝炼和客观科学地展望。两次报道的影响均有力地促进以重庆大学为“点”扩展到促进整个社会“面”的人文社科的发展。由此可知, 加强对文科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 已迫在眉睫。
(一) “产学研合作”基本内涵的要求
一般来说“产学研合作”, 就是“生产”、“教学”与“研究”三者的结合, 是以产业 (企业) 、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为基本主体的合作, [1]其基本特征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核心是经济, 主体是企业或高校科研人员, 目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形式的转化, “产学研合作”活动的的三个主体的内涵也进一步得到了延伸。“研”, 不再局限于技术研究或新产品开发研究, 运用科学知识或规律、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活动都可称为研究。“学”, 不仅包括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的传统教学, 还包括如何教学生去创新知识、发现知识, 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 然后再将内在的知识外化实现生产。“产”, 不再仅仅是物质产品的经济生产, 任何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和带来经济效益的活动都可以称为生产。因为在当今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环境中, 各个国家或各个公司、企业、单位不再局限于经济生产的竞争, 生产主体之外的、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成败的各类组织形式 (管理模式、组织制度等) 或咨询、服务等创新也成为竞争的焦点, 其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咨询、服务等创新活动就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由此可知, 高校同样可以进行文科的“产学研合作”, 文科和理工科的不同特点也决定了研究文科的“产学研合作”迫在眉睫。
(二) 产学研合作与创新能力的互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其基本要素有着不同的见解。“产学研”结合下的创新能力是, “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 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2], 它包含的基本要素是“认为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智力发展、人格品质、研究动机”。
“产学研合作”与创新能力是在互补、互动中成螺旋上升式发展的。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创新能力的培养须从实践中入手, 其中“产学研”结合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实践出真知”, 其又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和进行创新活动的优良环境, 充分利用了社会和学校两种资源。反过来, 实践中的创新能力不仅适应和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为“产学研”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思路。
(三) 人文社会科学是产学研合作中不可或缺的筹码
自然科学研究和改造的“世界是什么”, 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为何”, 后者更是一个指导性的工具, 它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导向。21世纪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和融合的时代, 我们培养的不单是“高级蓝领打工仔”, 更重要的是具有思想意识和价值导向的“高级组织和管理人才”。英国的C•P斯诺曾说:“作为人类智慧的整体文化, 不应该割裂文学文化与科学文化。割裂后的两种文化就难免互相隔离, 互相误解, 这对人类文化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是不利的.”
因此, 文科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产学研合作”为主导的社会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筹码, 其中它所包括的道德的观念的提高, 比诸如干细胞研究等新科技的冲击更重要。
二、“产学研”视域下文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
“产学研”结合下的创新能力需要“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 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有机结合”[3]。而当今文科生的培养却存在诸多的问题, 或者以记忆、思辨为主的传统、陈旧、单一的课程和教学方法, 与现实状况脱节;或者在理科生轰轰烈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光照下, 生硬的模仿着, 缺乏自己的理论, 混淆了文科生与理工科创新能力培养的异点。“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 是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求异性、新颖性、高效性, 它具有多层次性, 是多种意识与能力的结合。”[4]
(一) 创新对象的不同决定其更加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 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 自觉产生积极改变客观现实的创造思想和欲望。”[5]文科生的创新对象主要是社会、人文领域, 而理工科生的创新对象主要是自然、技术领域。自然、技术是客观存在的, 更直观, 而人文、社会是深入认识现代社会及其未来发展和认识人类的历史本身, 更具有抽象性, 需要在更多的阅读和交流中进行思想碰撞、交合, 以及实践中重新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产生新的思想和意识。
(二) 文科课程的特性决定其更加注重归纳、直观、想象、类比等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 是一种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 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人文社科领域的许多问题都没有标准和定论解, 人的心智发展是不同的, 所以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有自己的视角和方向。国内外心理学家也常以发散思维的水平作为一个人的创造性的指标。
(三) 文科人才对社会的隐性作用, 决定其更加注重横向不同学科间的融通性、综合性
理工科生创新成果主要是物质财富, 客观的, 显而易见的, 因此, 其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学科的专业性和纵向深入发展。而文科主要是“管理社会、传承文化与价值、塑造时代精神, 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转提供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 所以, 其作用是隐性的, 为了更好的完成其使命需要在文科不同学科间“游刃有余”。
(四) 世界文化格局的变化, 更加注重文化自觉性意识的培养
“文化自觉性是指,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 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 形成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6]文科学习中一个特点重要的就是传承文明, 加强对文科生文化自觉性意识的培养, 不仅可以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发扬光大, 更重的是能在当今重建的世界文化格局和秩序中呈现其独有的价值。超越“小我”以更广阔的胸襟接纳多变的社会现实, 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产学研合作为主导的文科生创新能力模式建设
一直以来, 高等院校对文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位于“浅水区”, 在当今产学研合作为主导的情境下, 如何促进文科进一步发展, 进而促进文理共同发展进步, 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是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此, 笔者做以下几点建议。
(一) 树立产学研合作的教育理念, 改变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政府从政策上积极引导、支持高校树立“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 从经济上给予大力资助。高校要将文科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中。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 高校可以从本校的经济、师资配备、学生素质等各方面分析, 结合社会现实, 对人才进行科学定位, 然后根据不同定位人才制定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如, 以就业为定位的学生, 可以采取“2+2”模式, 四年的本科, 两年在校学习相关理论, 两年到社会进行相关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
(二) 适应和改造社会为主, 调整、优化文科课程体系
一是注重文科不同学科间横向交叉、融合、渗透, 强化其“行业”思想。文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 转单一、平面的知识结构知识为复合、立体的知识结构, 在“博”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思想意识或形成文化自觉意识。
二是关注“产学研”理念在文科专业课程的渗透。以市场发展和需求为导向, 开发精品专业课程。但教学内容要超越其“工具性”, 去指导和影响此行业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家莱克斯纳曾说过:“大学不是风标, 不是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他需要的东西, 而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东西。”[7]如, 宁波的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就是在政府的引导下, 宁波各高校可开设宁波特色文化创意相关专业, 进行宁波特色的文化创意思考、创意可行性分析。
三是开设体现文科专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训练的课程。文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必须结合与文科专业, 从文科专业的特性去有意识的加强专门思维的训练, 从而使其对问题有敏锐性。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8]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 在高等学校接受创新教育培养与训练的学生, 在完成工作时, 其成功率要比其他学生高出三倍。
四是注重“第二课堂”和“第二校园”的学习。“第二课堂”是课外教学、校外教学的延伸, ““第二校园”是与其他院校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课程学习, 与社会经济相结合, 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 不同学校间课程的扬长补短。如, 中国四大高校的“常春藤联盟”, 宁波大学与复旦大学的互访学习。
(三) 加强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 实现产学研合作
帮助学生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必须借助实践的平台, 所以高校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即“学→研→学→产”, 以社会单位为“战场”, 学校为“阵营”, 总结、反思、重新组合, 创新, 实践。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也言:“创造力是没法教的, 所谓创造力教育, 指的是学生能被鼓励、开放并有表达他们想法的机会, 如此才能开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9]
一是以相关专业的地方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为依托, 加强实践教学。此社会实践并不是向以往的简单的顶岗实习, 见习, 而是学校与相关专业的地方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 学生以职员的身份进行工作、学习。
二是建立相关专业的社团、组织机构, 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 即形成由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的社会性工作。如, 文科生可以组织进行社会调查、相关专业咨询服务及各种官方或民间活动的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摘要:文科创新型人才更一直是人才市场中的短板,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 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立足“产学研”,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 理解文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 改变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文科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等方面改善人才培养方式, 促进文理共同发展进步, 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
关键词:文科生,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正林, 顾永安.产学研合作的再思考[J].高教探索, 2012:28-29.
[2][3]艾进伟等.产学研联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论坛, 2009, (6) .18-19.
[4]文辅相.论大学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7-8.
[5]熊申英, 罗南石.培养文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点思考[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1, (3) :30-31.
[6]刘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提高文化自觉性[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7) :25-26.
[7][8][9]傅进军等.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10]丁红燕.地方工科高校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实践[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8 (7) .
[11]刘绍春.我国近代人才观的演变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 (3) .
[12]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问题及在我国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3) :21-24.
文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探析 篇4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实现途径包括课堂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由于专业属性和研究方法不同,文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并不同于理工科研究生。本文对以教学科研互动为着眼点、旨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文科研究生培养方式作一探讨。
一、以专题讨论为载体的文科研究型课堂教学
(一)专题讨论的内涵
作为一种探究型的教学方法,专题讨论是指导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按照“拓宽基础,追踪前沿”的要求,设计若干个专题。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选择专题,在课前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形成个人见解。每一个专题可以是个人独立承担,也可以组成专题小组共同承担。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师生围绕专题展开课堂讨论。在讨论时,首先由一个或几个研究生担任主讲人,介绍最新研究动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然后,研究生可以自由发言,发表见解,进行分析、讨论,甚至争辩。最后,导师作课堂小结,对讨论情况加以评价说明。课程结束后,研究生结合自己的观点和课堂讨论的意见,撰写论文作为考查的依据。
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专题讨论既是研究探讨,又是教学活动的深入和相互学习。它把科学研究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掌握知识和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机结合,目的是通过激发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锻炼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专题讨论的特点
1.强化文科研究生学习的探究性
专题讨论把静态的传授转变为动态的科学研究和自我学习,要求文科研究生不能单纯追求方案和结果,而要根据自己所选择的专题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信息资源的收集、筛选、理解、归类、加工、重新构建,以及研究策略的选择和确定,掌握、发现新的知识,熟悉研究步骤和方法,这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探索研究的过程。
2.强调文科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
同理工科研究生相比,文科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理解和研究现有的知识,并运用它去探求未知的领域。专题讨论注重个体自主学习,要求研究生课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泛阅读、充分准备和深入思考,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自学过程中,文科研究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激发他们发现新事物的兴趣、发挥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体现文科研究生学习的开放性
开展专题讨论,其教学内容打破了凝固、完整的学科逻辑,立足于研究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地点不受课堂限制,延伸至图书馆、实践基地、实验室、宿舍、网络;教学过程不是预先设定,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和研究内容;教学形式灵活,可以是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也可以是两者相结合。
4.突出文科研究生学习的参与性
相对而言,文科研究生比理工科研究生更强调个体学习和研究。专题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抛砖引玉、指导方法和督促评价,而研究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是课堂上真正的主角。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克服书本知识教学中研究生消极应付的弊端,同时也使文科研究生的个体研究与群体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文科研究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5.增强文科研究生学习的实践性
任何一门科学都同社会实践有着紧密联系。知识经济大大缩短了知识创新与应用之间的周期,研究生的应用价值日益显现,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要。扩大课程的内涵和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现代课程观的一个共同主张。如在过去二、三十年里,英国大学的课程即经历了从基于理论到重视实践和向行动世界的转化。[1]专题讨论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通过课堂讨论检验文科研究生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无疑有益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专题讨论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文科研究生教育质量
研究生教育同其他层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基础是研究生创造性研究的基础。由于教育的功能是由课程活动承担、并通过课程实践表现出来的,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课程作为一种创新活动,就必须在课程观上实现三个转向,即从工具论转向本体论、从预成论转向生成论、从简单化转向复杂化[2]。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专题讨论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式,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的环境中实现教学相长,其目标和过程符合现代课程观的要求,因而是提高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和保障。
2.满足了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客观需要
当前文科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导师与研究生比例失调,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实际上处于放任状态;二是为了鼓励和督促研究生在学期间多发论文,各校纷纷出台了相应的规定,这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科研、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出现了研究生忽视课程学习的现象。
专题讨论体现了文科研究生教学中的“研究”特征,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文科研究生必须在较高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完成专题讨论,这就促使其不能在做课题的借口下放弃系统知识的学习,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
二、以课题研究为手段的文科研究生培养途径
实践证明,吸收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为研究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是培养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如美国的大学,大都非常重视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三年制的研究生至少有一年时间参加科研活动,许多研究生一入学便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有的还吸收研究生参加国家需要的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研究生已经成为许多科研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3]
(一)吸收文科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优化文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即是对知识的再学习、再提高。
一定的知识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变化发展的。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科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广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文科研究生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为了完成课题研究,文科研究生必须占有、分析、选择资料,进一步加强学习,使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向纵深发展,这一过程也就是其知识结构逐步优化的过程。
2.有助于提升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不仅要在学习期间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通过当前的学习获得有助于其规划职业生涯的源动力——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文科研究生培养的中心环节,也是衡量文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必然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能力,而研究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有效地进行。因此,通过课题研究这一再创造的过程,文科研究生不但可以使知识得到深化,还可以使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得到锻炼,使信息收集和选择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归纳和总结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也正寓于其中。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要从课题本身的内容、课题研究的组织入手。
1.课题的选择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选择既有利于能力的综合训练,又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课题,有利于提高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性和融合性是选题的基础。文科研究生主要通过阅读或调研积累知识,归纳、总结已有的知识理论和研究结果,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新的观点,以此求得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在本学科领域内呈现出相互借鉴与彼此融合的发展趋势,还受到自然科学研究进展的影响。而且课题内容是由知识信息构成的,不同知识同其它学科相互作用而形成结合点和生长点的程度是不同,选择融合力强的知识作为课题内容,可以使课题研究成为文科研究生掌握系统知识和养成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前沿性和实践性是选题的依据。导师应掌握国内外学术、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方向,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引导文科研究生以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心,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宏观的学术空间来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科研能力。
因才施教性和可行性是选题的前提。在课题的选择上,应该考虑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专长,突出研究生的自身特点。既有一定难度、需要研究生努力,又是研究生力所能及的,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最新的进展和动态,同时又符合研究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题,才能激起研究生的求知欲和研究热情。
2.课题研究的组织
一方面,要对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提出明确的要求,即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做到数字正确、论据可靠、推导有据、引文规范,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促使研究生秉承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坚持科学作风,在实践中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大胆创新。
另一方面,要为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创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以探索真理为目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以宽松的文化环境,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成功的重要经验。[4]对我国习惯于“师授学录”的文科研究生来说,倡导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尤为重要,这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春梅.当代英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4:18
[2]叶信治大.学课程的“实践观点”[J] .江苏高教,2003,1:33
[3] [4]纪光欣、张荣华.美国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石油教育,2004,3:30,32
文科创新人才培养 篇5
一、创新的内涵及文科研究生创新的特点
创新来自于实践,创新是长期实践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思维领域的突破。可见,创新是一个过程行为, 有其现实基础,不会一蹴而就;同时,创新是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的过程中,一种不断地“从积累到突破,从突破到创新”循环往复的活动,创新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对创新内涵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可以发现,文科研究生的创新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必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争在理论或实践上有所前进,因此这种创新具有显著的继承性,不仅需要有敢于怀疑、突破现状的思想,还要有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意识,能够在吸收以往人类文明的同时加以批判。
第二,人文和社会科学有价值的成果的取得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人们认识水平、认识角度等等的不同,导致一些理论成果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不畏艰难、勇于前进的意志是文科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品质。[1]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创新向多学科、交叉学科发展。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科学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各高校日益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育,文科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时,越来越多地采用理工科的实验方法和策略。
二、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
值得关注的是,同综合性或文科类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在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教育管理模式单一。理工科院校往往存在文科研究生边缘化的情况,这些院校一般采取全校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而不是针对文科研究生的特点制定特殊的培养策略。这使文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及条件受到限制,极大地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形成;广泛阅读是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重要条件,然而一些院校的文科实验室和图书资料不健全,不能满足研究和创新的需求。
第二,文科研究生的课程安排缺乏针对性。一些理工科院校在课程安排上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设置科研方法方面的专门训练课,无法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思维;文科实验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理论创新缺乏实践基础。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氛围不强。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够促使研究生积极投入科研创新,但是一些理工科院校较少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学术研讨等活动,校园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环境。
三、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既然与综合型大学和文科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上文所述诸多问题,因此,必须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第一,重视对文科研究生科研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前提是广泛掌握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这需要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使研究生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文献资料、及时获取最新资讯。理工科院校要尽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资料,特别是理论前沿的期刊杂志。还应当建立文科实验室,改变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实验室资源匮乏、形式单一的现状,让学生的理论研究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实现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
第二,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专门设置关于科研创新的课程,转换现有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的学习只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根据导师的意见去摸索,这无法满足科研创新的需要,应当开设文科科研方法课。课程内容针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流程确定,如在公共基础理论学习阶段,进行基础科研方法的训练,在专业理论和方向理论学习阶段,则安排社会调查、抽样等专业研究方法的学习;[2]还可以借鉴欧美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使研究生教学应从课堂讲授向“研讨课”模式转换。研讨课分为主题讲授和研讨两部分, 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良好互动, 能够促使研究生在准备研讨资料和课堂研讨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并提炼观点;[3]此外,可以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通过批判思维的训练,能够鼓励学生大胆怀疑,独立思考,敢于理论创新,[4]使之在理论批判与重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三,促进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宽松而活跃的学术环境有助于文科研究生产生创新的灵感,拓展科研的思维领域。学术交流是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主要手段,应该让研究生广泛参加学术讲座,学校定期邀请在不同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性和革命性学说的专家、学者讲学,并开展论坛、辩论、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交流活动,构筑良好的研究氛围。应当注意的是,对待学术研究,要允许研究生发表不同意见, 鼓励和保护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可以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奖励和表彰等形式, 使学生更加热情地投身科学研究。
第四, 加强文科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 强化实践能力。社会实践可以突破文科研究生的传统思维模式,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从而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实践能力是文科研究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为文科研究生设计符合学科特点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如建立专门的社会实践基地,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关社会问题的调查、服务和科研工作;还应当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使人文学科不再重理论、轻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朝阳, 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8) :10-12.
[2]杨成平.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与训练的基本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8) :25-29.
[3]肖广岭.加拿大大学文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 (1) :121-125.
文科创新人才培养 篇6
毕业生就业困难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考虑全面性因素, 而是靠运气就业, 也使得高校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内涵建设、拓宽就业门路的重要性;但单纯增加课时、增加知识的做法并不理想。我院采用将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引入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采用“在岗位状态中”模式培训, 采取校企合作、实基础理论、宽口径实践, 将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与素质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在能力为核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最终使学生实现自我全面发展。使大学毕业生基础扎实、技能过硬, 多证融通, 出学校能马上上岗, 上岗后能赢得竞争。
一、“校企合作、实基础理论、宽口径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企合作、实基础理论、宽口径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学校与社会对接、将学生的学习、训练、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理念是:行知合一, 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倡导大众教育, 大众都是先生, 大众都是同学, 大众都是学生”。高校与企业合作, 以能力为本, 素质训练、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目标是:学生“进课堂学到知识技能, 到岗位得到工作经验, 出学校即获工作岗位”。是将教学与学习、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从而扩展教育资源, 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 也是一种学习模式。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采用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聚合高校和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 实行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教育 (E) +宽口径实践培训 (T) (素质训练+技能培训) (简称为“E&T”) , 实训课程以“就业”为导向, 以“实用”为根本, 根据“职业测评———实战体验———能力训练———就业服务”于一体的全程化方案。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入手:课程设置汇聚了著名管理培训师及企业界的专家能手团队, 倾力打造最权威最系统的就业能力实战训练课程, 将实训课程作为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实战训练课程, 实训课程运用大量的故事、寓言、漫画、图表、测试、练习、声像等主动性学习内容, 生动活泼, 寓教于乐, 好学易用, 确保课程讲授的生动性和实战性;同时专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通过设计大量的游戏、角色扮演、示范演练、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企业实训、工学交替等实战环节, 明确流程, 分解动作, 落实细节。
作为一种学习模式, 提倡“做中学, 学中做”, 将相关岗位技能有效融入专业知识教育实训中反复体验, 在学与做反复交替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即学生进课堂学到知识技能, 到岗位得到工作经验。实践证明, 工作劳动行为的许多过程和环境, 是可以仿造的。在实践活动中能否获得工作经验和获得工作经验的程度, 则取决于一个人在实践时带着多少主动认知意识。学生的实训与在岗位上工作的自然社会人员相比, 在获得工作经验方面, 凸现了两个优势。
1. 学生得到的工作经验更加全面、系统
由于各个企事业机构的环境和条件不同, 在某个工作岗位上的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内容, 往往不能包括这个岗位的全部技能。如秘书, 经调查有许多公司的秘书, 他们工作了好多年, 所从事的或只是接待, 或只是打字、档案管理等单一的工作, 所涉及的知识面和技能面很窄, 所以, 他们得到的这个岗位的工作经验也就很有限。大多数人都具有工作经历, 但是, 不能说有多长的工作经历就有多深的工作经验。因为, 一个人的工作经历可分为带有强烈意识的经历和浅意识经历或无意识经历。也就是说, 一个人如果没有带着强烈的主动认知意识去参与工作, 不去主动思考、感悟、理解和归纳自己工作劳动的体验, 这种经历, 对他们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所从事工作劳动岗位的知识和技能, 则远不如带着主动认知意识参与工作劳动的实践者。而实训, 就是让学生在专家事先设定的工作和劳动的实训环境中, 通过培训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理解和归纳等能调动学生主动认知意识的手段, 最终使学生得到这个岗位的工作和劳动的经验, 得到系统的知识与技能点的学习与训练, 因此就避免了上述问题, 受训后学生所得到的工作经验就会更加全面和系统。
2. 学生得到工作经验的时间快六至八倍
由于个人在某个岗位上工作时, 不可能有专业培训师时时跟随指导, 所以, 他们若要获得系统和正确的工作经验, 就必须靠自己的悟性在工作中摸索, 甚至还要经历不少挫折, 走很多弯路。同时, 作为一个员工, 他们每天又必须应付繁重和琐碎的工作任务, 于是, 留给他们对积累工作经验的思考、归纳和理解的时间就会很少。再加上有些人参加工作时, 根本就没有带着主动积累工作经验的意识, 所以, 他们若要在工作中自然地建立起正确的经验系统, 所需要的时间, 会远远超出由专家设定、在专业培训师指导下参加岗位培训课程的学生。据调查统计, 一个参加过岗位实训的学生所积累的某个岗位的工作经验, 除了其工作技术的熟练性有的会比参加了十八个月至两年工作经历的员工稍逊以外, 学生得到工作经验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正确性方面, 都与后者相仿甚至更高。由此计算, 岗位实训学生得到工作经验的时间, 比岗位上自然积累和自行摸索工作经验的员工所花的时间要快六至八倍。
因此, 要使岗位实训模式能真正产出其效应, 就必须将上岗工作作为培训目标;而要实现学生实训后顺利上岗的目标, 就必须将实训和工作整合成一个整体, 而在这个整体中, 专业的、高效的职业指导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校企合作、实基础理论、宽口径实践”人才培养项目的特色。
二、“校企合作、实基础理论、宽口径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现在本科文秘专业大多是以前的中文专业从中专、大专演变而来, 主要专业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文秘专业应该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宽技能口径的综合性职业。从长远来看,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基础, 专业应用能力是根本, 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灵魂。将汉语言文学方向的基础课程纳入文秘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为考虑到文秘知识够用和学生考研要求, 强调实基础理论, 宽口径实践, 改革原有的汉语言专业的课程体系, 形成有特色、全新的、强能力的金牌文秘专业培养模式。
1.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课程体系及与之适合的教学方式
前期先广泛调研秘书应具备的素养及能力, 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确定课程体系, 制订适合于文秘岗位或岗位群要求的专业实践课教学标准。根据秘书岗位职责, 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 开发岗位实训课程,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秘书应具备的素养及能力应包括以下方面:
整体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类别有: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分三类: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综合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性实践环节———主要以大学生的科研训练、毕业论文 (设计) 以及各种竞赛为背景的项目训练。充分利用大学的丰富教学资源、科研成果, 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通过实际的研究和设计,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秘培训课程融合在这四类课程中, 其中实践课程占的比重较大。
2. 实践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文秘专业的学生四年中不可能大规模集中地到校外实习, 高校一般离企事业单位较远, 一个单位一般只能接纳一两个学生实习, 文秘岗位还涉及到保密问题, 其核心技能全靠在校外实习单位很难得到操练。因此,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是实施“校企合作、实基础理论、宽口径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是文秘专业实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基础保证。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是实施“校企合作、实基础理论、宽口径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1) 校内外见习
对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 他们对自己所选专业还处于朦胧阶段,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及未来的工作岗位都不是很明确, 有必要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将要学习与就业领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观和见习, 讲解秘书工作的职责, 使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用途, 了解社会发展对本专业的需求现状, 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从思想上对实践教学引起高度重视。
利用校内可以利用的一切实践环境和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可以选择校内与秘书工作贴近的行政部门, 学生在学习办公自动化课程和秘书修养课程、秘书素质专业技能课程时,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这些部门见习, 充分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资源, 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工作环境, 强化对秘书工作的认识。
(2) 建设校内实训室或实验室, 打造师资队伍
校内实训室可以按市场化、项目化建设, 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运作,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出资, 学校提供场地, 企业提供部分资金和技术建设技能培训中心、鉴定中心, 其内涵要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 共享、开放”的原则进行建设, 校企共同派遣师资, 双方共同协商管理使用原则, 共同培训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 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学生可于第二学年暑假在中心进行拓展训练和技能训练, 聘请行业、企业和管理专家参与教学, 结合职业资格进行考级、考证的模拟练习。可以加强对年轻教师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培训, 对企业兼职教师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培养、聘请相结合,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专兼结合的实践培训师资。通过这些活动, 文秘专业任课教师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这也是解决双师型教师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可以鼓励年轻教师获取高级以上文秘专业资格证书。
(3)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进行岗前训练培养
校外实习基地按市场化进行建设, 根据专业特点寻找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 增加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等要素在运行模式、保障机制中的比重, 形成校企联合培养高质量、高技能人才的合作机制。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企业要选择企业资质较高、信誉较高的典型企业, 在工作任务、技术人才、就业岗位等具有优势, 与学校开展紧密型的有效可持续的合作。要有足够的合作企业数量, 确保有充裕的岗位供学生顶岗实践, 也可选择一些政府见习基地。企业对学生提要求, 参与学生技能的考核。学生于第三学年的暑假, 进行岗前训练, 依托企业实践教学设施、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实践条件及场地、岗位经验、行业资源等的优势, 弥补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的不足, 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学生的技能, 同时加强学生基于行业企业文化的职业素养养成训练。在企业人员的带领下, 一对一地进行师徒式教练, 直到能独立胜任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后进入顶岗实践阶段, 在这个阶段, 学生依托工作任务的资源优势, 加强学生岗位实战的演练, 缩短岗位适应的周期, 提高迅速上岗的能力。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 学生在校学习职业综合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进行特殊训练与就业准备, 在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的基础上, 组建“特殊训练”团队, 企业与学校提供更为广阔的技能、技术、组织能力等全方位的训练平台, 学生做毕业论文 (或设计) 。寒假前, 由学生填报到企业志愿, 校企双方确定到企业的实习学生, 企业参与对毕业生的考核、选拔, 拟用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实习期一般为2~3个月左右, 让学生充分接触生产一线, 和企业职工一起工作。毕业实习采用顶岗实习, 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需要, 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增强工作责任心, 提高与企业员工的沟通协作, 以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学生利用自己的实践能力完成毕业论文的有关要求, 在实习中采集数据, 收集案例, 有利于更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从而认识到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情况, 开阔视野, 提高学生就业信心和就业优势, 学会自我推销, 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提高就业竞争力;毕业实习采用顶岗实习, 通过与企业员工的直接接触, 了解企业中的人员分布情况, 知识结构层次及他们的发展前景, 从而摆正自己的合理位置, 有利于认清形势, 避免心高气傲, 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同时, 长时间与社会人员紧密接触, 可以从他们的就业经历中获得丰富经验, 提高自己的就业技巧, 少走弯路,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择业观念, 提高心理素质, 增加就业成功率。学生带着新鲜感进入企业,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克服懒惰守旧的思想, 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学生在实习中还得到一定的工作报酬。
3. 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模式
(1) 管理机制
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对课程设置、实训、实习明确各自的职责;双方制定管理制度, 对实践基地管理办法, 实践基地学生管理条例、学生安全责任制度、学生实践成绩考核办法、学生奖惩制度、就业选拔制度等, 保障学生在企业期间安全、稳定、有效开展实践活动。
(2) 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制定专门的经费保障制度, 提供给企业一定的课时经费和训练指导费、学生的交通费并明确使用办法;对学生定岗后企业人员进行集中免费培训;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等。
(3) 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校企双方、学生三方组成的教学评价体系。每上一单元课或技能训练, 可以在教学评价网上学生对教师评课, 教师评价学生;每学期开学初校企双方就具体安排进行研讨、确定, 期中进行检查, 期末学生汇报, 从专业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助、自信心等方面来评价实际效果;企业对学生评价后发等级证书;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从受训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是否明显提高, 学生整体的社会声誉等方面评价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成效。
(4) 把握好“六环节一制度”
根据教学计划地安排, 落实六环节: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社会实践、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一制度是证书制度。即根据秘书行业的特点, 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能力考试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每一位毕业生在毕业时, 可以获得多证以及校内的技能证书。尤其是暑期的实践活动, 可以作为短学期作为工作与学习交替学期来安排。使学生全面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对社会有较深入的认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助和社会活动能力。实践结束后, 所有同学都要进行个人总结, 深化实践成果, 写出调查报告, 并进行评奖表彰。也可为校内证书训练、考核提供安排。建立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能力需求点和具体要求, 制作可以对学生各种实践能力进行岗位能力定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 请用人单位和专家组成的专家团为岗位能力进行等级划分。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分析
1.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化和可考核化。本模式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划分工作中对能力点的要求, 建立科学的岗位能力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依此体系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训练, 可在实践环节中实现目标化教学。有用人单位和权威行业专家确定的考核内容、方法和标准能客观反映学生训练水平和实践能力。
2. 订单培养拉近校企之间的距离
校内外结合满足顶岗要求。实践教学目标与用人单位需求一体化, 实践教学的训练考核点以用人单位岗前培训内容为依据, 既有利于降低用人单位的培训和招聘成本, 又有利于降低用人单位的用人风险。
3. 学生能力提高, 学习有目标
学生了解社会, 竞争意识增强, 考研人数增加;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结合, 以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为实践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 综合测评结果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降低求职的盲目性, 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
4. 各方满意,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就业率高,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我校文秘专业的一次协议就业率为100%, 位居全校各专业前列。该班保持良好班风和学风, 由于扎实的专业知识, 创新和实践能力强, 可塑性好, 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摘要:在文科专业就业导向语境下, 汉语言文学 (文秘) 专业的教学除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除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外, 还需要建立以秘书岗位技能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灵活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校企合作、实基础理论、宽口径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文秘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任条娟, 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2) .
[2]陶洪林.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2) .
[3]祝智勇.“岗前训练、顶岗实践、就业”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9) .
[4]刘义伦, 刘铁雄.在改革工程教育中力促校企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6) .
[5]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9年中国百姓就业心态发生变化——找工作更看重福利待遇.现代快报, 2010-2-17.
[6]董刚, 杨理连.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实现深层次工学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17) .
文科创新人才培养 篇7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 主要落实在对受教育者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西方社会历来把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联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经历了知识型教育、智能型教育以及现代社会的创造型教育几个发展阶段。中国的教育体制古今殊异, 在不同社会制度下, 教育的目的和义务也大相径庭。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重视知识的传授, 韩愈在《师说》中所言:“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几乎成为千古教育名言。教育的含义被简单理解为, 教师传授知识, 解答疑难问题;学生接受知识, 储备知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认知能力。新中国的成立, 打破了教育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愚民教育”状况, 开创了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教育有益于生产力解放和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 知识型教育模式始终被坚持着;与此相对应的, 还有应试教育,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学生凭借机械背诵, 或题海战术, 实现着教育的升级。在西方现代社会, 科技飞速发展, 社会千变万化, 知识的更新已达到惊人的程度, 终于发生了“知识爆炸”, “生也有涯, 学也无涯”的矛盾日益突出。令人称慕的是, 知识型教育在西方已被摈弃, 代之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智能型教育和创造教育。21世纪呼唤创造教育, 21世纪的来临, 意味着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社会转型。经济飞速发展, 竞争异常激烈,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21世纪必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有人把创新意识看成是适应跨世纪发展的基本素质, 创造教育必然成为21世纪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美国教育家丹尼尔·贝尔就提出了“大学是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的理念, 强调说:“高教体制是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和知识创新者的再生产机构, 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1]这意味着大学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传播知识和学术研究, 而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立足点, 通过对学生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强化, 全方位地参与和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表明, 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意义越来越重大, 创造思维已日益“成为人类认识尤其是自然科学认识的根本思维形式”。[2]可以预料, 创造教育必然成为中国面向21世纪的大学教育的主旋律。
二、教书育人是高校文科创新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校文科教师除了应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理论素养、学术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之外, 还要坚持教书育人, 这是创新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育人便是“立人”, 教师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培养他们美好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 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树立优良的学风, 使学生确立追求真理, 以及科学读书的学习态度, 并且使他们乐学, 会学, 学有所成。教书育人就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成为心灵美好, 专业知识完善的跨世纪合格大学生。人们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 是崇高的, 因为教师担负着塑造人的灵魂, 把光明和美好带给学生的光荣职责。早在20世纪初, 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就提出:我们民族的希望“首在立人”, “人立而凡事举”。鲁迅所说的“立人”, 指的就是改造人的灵魂, 塑造人灵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培养的同时, 时刻注意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起表率作用, 使学生明白, 今天的大学生, 应该坚定不移地树立起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 为祖国现代化事业贡献毕生力量的远大理想, 爱祖国, 爱人民, 爱科学, 爱劳动, 心灵美好, 道德高尚, 思想先进, 积极进取, 在此基础上树立起正确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美好心灵塑造最行之有效的场所, 课堂教学始终要贯彻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 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教育如果没有教学, 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高校文科的课程建设应始终坚持传播知识与政治思想、道德、人生观教育并重, 注意指导学生辨析是非, 分清善恶, 判断美丑,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科学地掌握知识, 形成他们合理完善的知识体系。除了课堂教学, 还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 多读进步的作品, 多体会和吸取进步的思想意识, 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
三、当前高校文科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全方位实施创新教育
在当前高校文科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实践中, 应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 最终实现学生“通专多能”, “知、能、理、趣”全面健康的发展。
1. 对于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建设, 建议实施如下改革措施:
(1) 制定的教学大纲应突出“求实”、“创新”和“改革”, 即有新的视野、新的材料、新的认识、新的体系。实施大纲以及在教学中, 要做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相互关联, 并注意与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高教改革的实际密切结合, 努力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 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人才。 (2) 精选优化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过程中, 以加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 精选优化教学内容, 课堂讲授、突出重点内容, 给学生梳理出课程的结构和流程, 让学生明确课程的理论体系, 并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教材和与课程有关的材料, 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的有机统一。 (3) 行之有效地实践教学。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大纲, 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成效显著, 应努力强化教学质量, 例如, 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 指导学生有所侧重地进行学术探索, 记读书笔记, 写阅读心得和学术论文。有效地落实教学实践。 (4) 大力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力求使课程体系建设根本上消除应试教育和单纯知识教育造成的弊病, 即把握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这一关键环节, 把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教学模式, 改变为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性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措施, 一是坚持教与学双向交流, 做到课堂讲授与学生阅读、思考以及进行学术探讨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 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二是强化自我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运用一切教学手段, 使学生由被动地记忆, 消极地理解, 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创新。以此培养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都高度发展的面向21世纪合格大学生。
2. 对于专业选修课的教学, 建议实施以下的教学改革措施:
(1)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原则, 强化对学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 国家制定出了英明的高等教育战略决策:在高水准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培养大批高智能, 富有创造力的高级人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使其创造潜能得以强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提倡和实行“愉快教育”、“和谐教育”、“主动教育”、“整体教育”等。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教学与课后学生自我设计相结合, 方法论指导与具体的篇章分析相结合, 基础知识讲解与学术探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由被动地记忆, 消极地理解, 转变为积极和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创新, 提出自己具有创建的观点、见解和知识结构。 (3) 教与学双向交流,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在选修课教学实践中, 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最佳配合和协调发展。在教师的巧妙启发和循循诱导下, 学生可不断强化自学能力、判断能力、鉴赏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强化。课堂知识传授及理论探讨与学生课前课后的论题设计相结合。学生经过独立钻研, 对论题有了独到的理解, 再经过和老师及同学的交流, 会获益非凡, 无论知识结构, 还是创新能力都被大大地改进。 (4) 设计好课程改革方案, 以及体现这一方案的讲义。课程具体实施时, 先对学生讲授基础理论知识, 分清条理, 突出重点;再有所选择地把写有准备研讨的论题的课程设计方案分发给学生, 让他们根据刚刚讲授过的理论知识, 并结合自己的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主体创造性, 对论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有针对性地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及时给予启发、指导和点评, 不仅使回答问题的学生, 而且使全体同学明白应该怎样开拓思路, 怎样卓有成效地进行感性体验和理论思辨, 如何全面而深入地对一论题进行理论体系的建构。
3. 对于公共选修课的教学, 建议实施教学改革措施如下:
(1) 突破专业限制, 在教学实践中贯彻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教学过程中注意综合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教学与课后学生自我设计相结合, 方法论指导与具体的篇章分析相结合, 基础知识讲解与学术探讨相结合。 (2) 四个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环节:强化自我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与学双向交流,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最佳配合和协调发展;课堂知识传授及理论探讨与学生课前课后的论题设计相结合;根据综合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理论, 设计好课程改革方案, 以及体现这一方案的讲义。
综上所述, 在当前高校文科的课程体系建设中, 应全方位实施创新教育, 以达到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最终实现学生“通专多能”, “德、智、体、美”和“知、能、理、趣”全面健康的发展。
摘要: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 是中国21世纪大学教育的主旋律。当前高校文科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创新教育为主导, 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高校文科在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这三大课程体系中, 全方位实施创新教育, 并注意教书育人, 能够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最终实现学生“通专多能”, “德、智、体、美”和“知、能、理、趣”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文科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济英.高教大潮来临前后[N].中国教育报, 2000-06-12.
文科创新人才培养 篇8
一、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模式的简介
对于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来说,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对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产物, 它实行研究生院直接建设、研究生自主管理的方式。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面向的服务对象是全校甚至是整个西南地区的研究生, 为其提供创新与实践的平台。从2003年建立到现在,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 随着创新基地的发展壮大, 其影响力正越来越大。创新基地主要设有创新基金、高水平论文奖励、放学交流、实验室和“科慧杯”等专项, 通过经费资助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与实践活动。对于理工科研究生来说, 在创新实践基地申请的项目可以是在实验室与导师和团队合作的成果, 也可以在申请成功后依托导师或是自己学院的实验室平台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没有实验室平台的人文社科研究生, 基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将导师指导、自主学习和创新基地助管员把关的平台。在这里, 只要人文社科研究生具有创新的点子, 形成自己的创新团队, 提交申请书, 便可以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提高和培养。
二、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专项设置对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参与情况
1. 创新基金 (主要指团队项目)
在“提升学术氛围、培养科研能力、支持探索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下,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 (简称创新基金) 形成并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连续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8年, 创新基金鼓励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自愿组合, 以创新团队的形式申请, 项目负责人同时为创新团队的负责人。而负责人的导师则是创新基金财务账号的管理人, 指导老师则可以是负责人的导师或是相关方面的教授或副教授。创新基金包括:一般项目、重点项目、优博项目和创业项目。经费金额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从图1可以看出, 2009年至2011年, 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基金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 项目数逐年上升, 而人文社科研究生申请创新基金的人数也呈增长趋势, 但是, 与理工科研究生相比, 人文社科研究生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单位:人)
2. 高水平论文奖励
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是培养质量的直观反映,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是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重庆大学设立高水平论文奖励专项, 奖励在学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本校研究生。研究生论文奖励分为4类:一类:在SCI (全文收录) 、SSCI、A&HCI收录的境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每篇奖励人民币6000元。二类:在满足重庆大学研究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篇数外, 在SCI境内期刊 (全文收录) 、EI境外核心期刊、SSCI、A&HCI境内期刊以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的人文社科类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每篇奖励人民币3000元。三类:在满足重庆大学研究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篇数外, EI境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每篇奖励人民币1500元。四类:在满足重庆大学研究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发表论文的规定篇数外, 在CSCD、CSSCI、SCD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每篇奖励人民币500元。
从图2可以看出, 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远远低于理工科研究生, 且整体质量也低于理工科学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 在奖励金额方面也远远低于理工科学生获得的奖励。 (单位:人)
3. 访学交流
为积极开展“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访学交流项目,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研[2005]1号) 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 (教研司[2006]10号) 精神的要求, 重庆大学鼓励各学院积极开展各种形式, 丰富多彩的访学交流活动, 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遵循“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设立了访学交流专项。访学交流由研究生院组织部署,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具体落实, 包括:公布资助范围、项目的申报、项目评审、公布资助项目、项目结题, 并承担和处理其他相关事项等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办理校内因公短期出国相关审批手续, 提供有关因私护照办理、签证申请等的咨询服务, 以及项目结束后财务核销的相关审核等问题。研究生访学交流项目主要指“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或国内重大学术会议资助项目”, 资助范围为重庆大学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含来华留学生) 。申请者满足的必要条件是:申报人应以会议收录论文形式参会, 大会发言者优先 (以相关会议通知书和会议接受论文或要求宣读论文的相关通知为准) ;申报人在访学交流结束后, 应在研究生院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访学交流论坛”开展相关学术交流一次。到目前为止, 重庆大学访学交流项目已审核了7批申报材料, 图3反映了7批放学交流项目中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研究生申请访学交流项目的人数差距。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参加国内国外学术会议的人数明显低于理工科学生, 这与重庆大学以理工科见长的校情有关, 人文社科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单位:人)
4.“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建设
“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在全校范围内建设20个左右观念新、体制新、机制新、功能强大、队伍精干的研究生开放创新实验室, 面向全校研究生及团队开放。在贸易与行政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法学院等人文社科类学院中建设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专业开放实验室, 主要建设内容为“经典文献建设”和“案例研究建设”。受“211工程”资助的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类开放实验室目前有五个: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开放实验室、经济管理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知识集成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中国艺术经典文献整理与数字化应用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和环境资源法律援助中心研究生开放实验室。从图4可以看出, 人文社科类实验室不论是数量还是经费都小于理工科类实验室, 因此对于人文社科类学院来说, 要将经费用于实验室的建设, 同时如何将实验室的作用发挥到最到, 使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5.“科慧杯”
为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 打造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间学生相互交流、协作的平台, 同时为了实现以学促研, 以研促产, 产学研联合创新, 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科委、重庆大学的大力支持下,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设立了“科慧杯”专项, 由重庆大学创新实践基地具体落实。“科慧杯”包括:应用研究型:针对当前社会或各种组织中存在的特定问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成果以学术论文、专利及原理模型的形式展现。开发研究型:为企业等各种组织完成某项技术难题或具体的发明创造, 使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得到改善;以及对企业等各种组织的发展战略、HR规划、CRM实施等相关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最终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图5可以看出, 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参加重庆市“科慧杯”大赛的人数正逐年上升, 并在第四届“科慧杯”大赛中首次超过理工科研究生, 成为重庆大学创新实践基地众多项目中除在职助管员人数以外唯一一项人文社科研究生参与人数超过理工科类研究生的专项。
6. 创新基地人事招聘与管理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首先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管理模式, 实行“研究生院直接建设、研究生自主管理”。在校各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均可通过公开竞聘进入创新实践基地, 成为助管员。目前, 创新实践基地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助管员队伍, 他们熟悉情况, 各有所长, 组织能力强。研究生自主管理模式消除了由行政职务、职称、师生关系等带来的等级差异, 使得在创新实践基地内部充满了民主决策、平等协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 来自研究生中的助管员, 他们能够积极、自觉、主动地为进入创新实践基地进行项目研究的研究生服务, 从而为研究生学术创新实践提供了极大的支持。[1]从图6可以看出, 在职的创新基地助管员人文社科研究生与理工科研究生人数整体持平, 实际情况是, 创新实践基地每个部门中的人文社科研究生与理工科研究生人数不平衡, 比如常务部, 人文社科研究生大概占80%, 而在网络组, 则100%是理工科的研究生。 (单位:人)
三、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作用, 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 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人文社科研究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积极性
作为专门为研究生创新和实践搭建的平台, 其在研究生中的知名度, 是否为研究生所熟知决定着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作用能否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上文的分析, 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基地设置的专项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 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实际的提高。但是, 无论是以鼓励创新点子为主的创新基金和“科慧杯”还是以奖励创新成果为主的高水平论文奖励和“访学交流”, 以及直接为研究生搭建的开放实验室平台, 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参与热情都低于理工科研究生。因此, 要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在人文社科研究生中的宣传力度, 通过校园媒介 (如网络、报纸等) 提高创新实践基地在人文社科研究生中的知名度, 鼓励人文社科研究生到创新实践基地参观交流学习, 实地了解创新实践基地所设项目。
2.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 增加文科研究生跨学科合作的机会
无论是理工科类研究还是人文社科类研究, 要创新需要思维的碰撞, 跨学科合作使得来自各专业各领域的思想得以交流沟通。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成立以来的前期, 以创新基金为例, 申报的研究生主要以本专业本实验室或本导师学生组建团队为主体申报, 跨专业合作的案例较少。近年来, 无论是创新基金还是“科慧杯”都出现了文理科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项目, 项目申请团队成员的组成更加多元化。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思想和思维的碰撞, 特别是对于人文社科类的研究生来说, 没有实验室这一平台, 创新实践基地为其提供的是合作交流的平台。一方面, 人文社科研究生应主动跳出专业的限制, 将团队合作成员扩展到专业以外的研究生中;另一方面, 创新实践基地作为统筹各种专项活动管理过程和资料文件的组织, 可以为人文社科的研究生提供可以合作交流的信息, 消除各方在申报项目过程中信息不对等的情况。
3. 鼓励创新, 加强对人文社科研究生创新科研的支持力度
社会科学最高水平的创新是思想的创新;人文科学最高水平的创新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哲学的创新则表现为思维的创新, 就是寻找和判断新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的重新确立就是思维的创新。人文社科研究生可能无法立刻达到最高水平的创新, 但是人文社科研究生在实现创新目标过程中的探索是值得鼓励的。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便是为鼓励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而设立的, 好的创新点子、创新的火花以及创新的成果都将经过严格审核而获得一定的经费资助。在申报创新实践基地的各种专项活动前, 研究生要根据自己的预期成果或现有成果提出资金申请, 研究生院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从实际情况看, 人文社科研究生申请的项目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金额上低于理工科研究生。要改善这种情况, 主要的方式是鼓励创新, 增加对提供好创意好点子的人文社科研究生的资助力度。要彻底放弃人文社科研究难度小于理工科、资金使用少于理工科类研究生的想法, 公平对待人文社科研究生与理工科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文科创新人才培养 篇9
技术型文科属于应用型文科的范畴,但技术型文科更强调与网络技术的相结合,比普通应用型文科建设有更高的要求。提出要从培养观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等方面,对应用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整体性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突出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是近年来新型的本科教育,探索教育教学方式的时间还不长,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成效的应用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很多院校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经过笔者对多所本科院校的文科专业调查,发现很多院校培养的文科学生,实践环节薄弱,与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严重脱节,撰写的文章质量不能紧跟当今社会的发展。
(一) 培养方式: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结合有待加强
在有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提出了应用型文科人才和其他类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实施的过程中难以落实到位。而且传统的文科教育,都是偏重于理论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由于这种惯性思维,导致教师任课过程中,比较偏重理论的讲解,实践操作技能很少涉及。学生长期学习过多的理论知识,难免产生抵触和觉得枯燥无味的认识,难以掌握与社会实践相连的知识。
此外,很多院校的文科专业在平时几乎没有安排实践环节,仅仅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去实践。这样短暂的实践时间,无法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完全的与社会脱节,更导致大量文科生就业情况差。
(二) 课程结构:文科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人们有一种普遍的印象,认为文科学生的就业比理工科学生要差,这到底是社会环境的原因还是学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原因呢?经过笔者的了解,究其原因,还是文科生专业教育不科学合理造成的。有些学校要么开设课程陈旧,二三十年前的教材都还在使用,不利于学生探索新知识;要么紧跟社会热潮,什么内容流行,就开设什么课程,但是没有进行科学论证,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生毕业后,所学专业知识凌乱脱离实际,无法直接应用于工作中。
(三) 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不适宜。
在教学方式方面,很多院校的主要教学方式都是课堂讲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收,然后应付期末考试的常规方式,没有让学生参与课堂,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想法,缺少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所学的内容仅限于理论体系,进入社会工作以后,本应该在学校就学会的知识还要从头学,大大降低了就业质量。
(四) 师资建设:教育理念陈旧、实践技能薄弱。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很多年龄较大的教师难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还是用老一套教学办法,社会环境的变迁,老办法无法适应新社会,教学效果差的恶性循环,也让他们显得力不从心。此外,有些老师的思想比较保守,他们认为文科学生不需要学习技术,不需要实践,写好文章就行了,殊不知这样的思想意识灌输给学生,将对学生的学习也会带来错误的影响。
二、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本文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为例进行探讨。我系秉承学院"止于至善"的校训,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在泛媒体时代以写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技术为主要辅助手段,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很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型文科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本系精心调整教学计划,增设应用性强的课程,组织编写新教材,认真落实本系以"读、写、听、做"为主要内容的"成才强化措施",创立了被四川省教育厅列入教改项目的学生数字化学习平台,努力让每一个文传学子在锦城学院的四年中都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实现教育的"增值"。与此同时,我系还通过一系列课程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举措,对这条技术型文科人才的培养之路进行了深化与巩固。经过多年探索与创新,目前"锦城文传模式"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系学生们的就业之路也因此变得更加宽广。
(一) 开设新专业新课程,培养“技术型文科人才”
我系在2011年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启发,尝试开始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媒体重推广与运营,内容及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有所区别。而网络技术是新媒体专业的又一创新,在新媒体专业中,学生要面对许多“技术课程”,例如界面设计、网站制作、电子商务运营等。有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对此不解,“文科生学习网页制作,图形处理,不就成了计算机理工科学生了吗”?我们认为,新媒体时代,学生不再仅仅是内容生产者,也是内容搬运工、推广者,称为名副其实的“自产自销”的媒体人,而计算机专业学生做的是后台程序开发,我们做的是前端应用。文科生生产内容是第一位,但内容如何运输、搬运,是文科生需要掌握的新技能。我们将这样的人才需求定义为以写作为核心、以网络为辅助手段的“技术型文科人才”。并且把以网络技术为辅的所有技术课程,推广到全系所有专业,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 重视实战经验,“双师型”老师带来别样课堂
制定好技术课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这些偏向技术和实践经验的课堂必须要有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为此,我系专门组建了网络技术教研室,教研室的老师都是计算机专业的精英,专门为本系所有文科专业提供实践课程的教学。
网络技术教研室的老师们,把所有实践课程划分为三个板块:图形图像设计,网络信息编辑,电子商务运营,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学生的知识面由原来的书面理论,扩大到了互联网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砝码,除了就业传统媒体单位,在新兴的互联网商务公司,也可以承担起工作的需求。截至2016年,本系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具有正高职称的23人,副高职称的28人,讲师23人.硕士以上学位的46人,其中博士11人。他們中间不乏国内著名学者、资深专家、业界精英。
(三)网络与新媒体品牌专业建设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新兴的文科专业,以培养高水平技术型文科人才为目标,培养泛媒体时代各类新媒体平台的网络编辑,及适应新媒体领域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文科专业人才。我系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2016年迎来第一批毕业生,学生知识和技能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在未毕业的时候,大量的学生已经被企业提前预定,学生就业质量良好。通过卓有成效的培养方式,我系已经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打造成品牌专业,多个传统媒体和兄弟院校争相学习办学经验,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获得社会高度认可。
(四)搭建仿真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本系注重实习实践环节,覆盖每个专业、每个学生,包括纸媒、网络媒体、模拟广告灯等,学生之间形成了一股良性的竞争力,靠作品决定“优劣”。建立了由学生独立运营的10个网络平台,4种报纸,6种电子杂志,还有网络电视台、广告公司、会务公司、汉语推广公司等23个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建立了45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已经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本系以写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技术为重要辅助手段的技术型文科人才的"锦城文传模式",探索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时代,高校需要通过摸索专业特色、避开复制模仿、确立培养目标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文科创新人才培养 篇10
一、 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
搜索现在有关高职人才培养乃至普通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文章, 研究意向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讲社会需求的重要性, 第二类是谈就业为导向, 意思和第一类的意思差不多。那么, 社会需求到底有多大影响?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明智?本人认为:
(一) 一定时期内,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总体上并不会有太大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或者可以说:没有哪一种职业是社会所不需要的。360行 720行?职业只能不断增多。热门职业排行榜年年有变化, 人才培养的周期行决定了, 没有高校能够赶得上社会需求变化的脚步。上个世纪90年代初, 经济过热, 会计职位供不应求。于是很多高校纷纷设置财会专业, 4年后, 经济危机开始, 一个会计职位有几个人在抢。后来发现社会缺少法律人才, 连工科院校都设置了法律专业, 几年后发现法律人才大量过剩。因此, 应当重新思考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就业难意味着社会对一般性人才已经饱和, 即没有社会需求。
在这个意义上说, 研究社会需求以培养出的人才只不过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失业者, 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缺少现实意义。京华时报2010年5月24日报道:北京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 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 分别为18.5%和20%, 而去年本科生接受零月薪的人数仅为1.2%。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的求职心态比以往更灵活、现实, 即失业的主观因素越来越小。
(三) 只有满足个人需求, 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只有找到这个目的, 才活得有意义, 才和动物有区别。苏格拉底说, 我们的使命, 就在个人天赋与社会需求的交叉点上。人类的大多数成功者, 都是根据这个原则来建立自己的个人志向的。如果一个人的专业并非自己具有天赋的领域, 一生就很难有大作为。可惜这个结论的英明之处至今尚没有在实践中能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中国文化的传统历来讲整体利益优于个体利益, 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这导致人们往往忽视了人生的最终目标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人只有使个人价值最大化, 才能使社会价值最大化。一个连个人价值都实现不了的人, 对社会能有什么价值?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应该学会从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结合上恰当地认识自我, 扬长避短, 因人择路, 路才能越走越宽的。社会发展也只有建立在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这样的社会也才有希望才有意义。
(四) 实践证明, 满足个人需求是满足社会需求的捷径。
无数的实例证明, 凡是取得成功的人都是这个领域这个事情的酷爱者。人的感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讨厌、不喜欢、一般、喜欢、爱、热爱、酷爱。很难想象一个人会在不喜欢的事业上做出什么成绩。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才能迸发出潜能, 才能取得成功。每个人总会有自己喜欢的事情,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也只有实现每个人的这种幸福, 才是使个人和社会同时受益的唯一途径。
兴趣是走向成功的起点, 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说,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更加重要。据作者及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重点大学的学生智商情商逆商普遍高于高职学生, 而且爱好广泛, 目标明确。高职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深, 对未来和事物认识浅显, 社会责任感不强, 更加不适应兴趣分散, 尤其需要人生导师的指引。因此, 职业规划不能流于形式, 应当为他们设计更加合适的职业发展方案。对于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的学生, 应该鼓励他们多尝试。对自身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 才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二、 职业导向还是就业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给人们这样一种印象:专业决定成败。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一) 专业并不决定你的成功失败。
在任何专业里, 都有成功者, 也都有失败者, 这一点毋庸置疑。企业最重视的, 一是大学生的价值观, 即你对于工作与生活的态度。二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包括:表达能力, 沟通能力, 说话能力, 文章能力, 组织协调的能力, 承受压力的能力, 适应变化的能力。三是专业技能。可见, 专业之外的那些能力才是最终决定你前途的秘密武器。而且吸纳就业人数极多的营销类、管理类、助理类、媒体类、教育培训类、金融类、甚至公务员领域等工作往往是不需要特定专业背景。
(二) 就业永远只能是权宜之计。
康德认为, 人是手段也是目的。就业、职业、事业是人生奋斗的三种境界。人的一生中, 再也没有始终为就业而苦恼更悲惨的事了。即使一个普通人, 拥有稳定的职业要求也并不过分。除了生存问题迫在眉睫的情况下, 盲目就业有百害而无一利。美国职业问题专家柏森斯指出:只有清楚以下三种因素的择业才是明智的职业选择。一是清楚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二是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 不同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各种职业的有利与不利等。三是对以上两个因素做出明智的思考。
因此, 应当确立职业导向而非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观。过于重视就业, 除了能为高校造一些名声泡沫以外, 只能导致毕业生在频繁的换工过程中产生对职业的疲劳。
三、 个性化还是标准化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之栋梁?是个性化还是标准化?是模式化还是多样化?作者认为真正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没有模式, 即树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观。
(一) 信息社会需要个性化的人才。
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 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 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 “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把之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二) 个性教育是最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
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即因材施教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任何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而所谓最适合的教育就是个性化的教育。尊重个性是成才立业的重要前提。朗格朗认为个性与成才的关系极为密切, 在人的个性各异的情况下并且一部分人尚不成熟的时期, 进行一次性挑选是有害无益的。
(三) 个性化教育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几乎所有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了个性化教育的旗帜, “个性化教育”已经深入人心, 昭示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所谓个性化教育, 就是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 反对强求划一式的教育, 认同个体生理基础的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性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地进行教育。
中国要在“入世”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且立于不败之地, 高职教育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既要为就业做准备, 也要为其终身发展做准备, 为其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准备。
四、 人才培养还是职业培训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同时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落脚点。过高估计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会适得其反, 但把高职教育简化为职业培训同样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1999年底, 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 对培养目标作出如下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充分说明了高职院校承担的任务是人才培养而不是职业培训。高职教育不但承担着提高全民提高人文素质的任务,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又要坚持“以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 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动手操作能力, 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综合能力。文科高职文化尤其要体现出,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实际而有用的技能和甘于平凡的服务精神。
(一)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寓励志教育于每一个教学环节。
以兴趣点为突破口, 量身定做对每个学生的培养方案。宠爱每个学生的爱好, 严格要求专业知识的掌握, 宽容对待一些必修课, 养成良好的人文修养。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即使是一个智商一般的人, 拉长实现理想的过程, 用一生去做一件事情也是有可能取得大的成功的。
(二) 科学把握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
确立尊重学生、主动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建立完善个性化教育体系, 组成教育咨询师、学习管理师、授课教师、心理专家共四大人群的教育团队。将通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 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创业与就业相结合。 加强专业建设, 改革课程设置, 改进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
(三) 变以就业为导向为以职业为导向。
当今高职学生的家庭状况表明, 有足够的可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支撑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2009年作者对我院933名学生家庭状况调查表明:富裕家庭、小康家庭和一般家庭学生共计762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81.35% , 每月花费500元以下的403人, 占43.15%, 500~1, 000元425 人, 占45.50% , 1, 000元以上106人, 占11.35%。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是探索文科高职道路的核心问题, 是建立健全高职教学督导体系、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个性化人才培养原则并不否认研究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 毕竟高职教育是面向人人、造福弱势群体的教育;是基本满足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流向关系密切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大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文献述评.中国教育先锋网.2005
[2].陶潜毅, 孙中义.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3].鲍宗豪.科学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促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9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5].李玢.世界教育改革走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6].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7].冯晓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