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精选12篇)
财政税务 篇1
改革开放30年来, 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深化各项财政改革, 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 实现了从建设型财政迈向公共型财政的大跨越, 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支出重点转向公共领域, 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 财政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 是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的30年, 是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的30年, 是财政宏观调控不断改善的30年, 是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健全的30年, 是财政管理水平和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30年。
财政收入规模发展壮大。1978—2007年, 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44倍, 年均增长14%。国家财政整体实力的不断壮大,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 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先后实行了适度从紧、积极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宏观调控也实现了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由单一手段调控向运用组合工具调控的转变。
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 逐步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经营领域的投入, 持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 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 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重点保障“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薄弱环节, 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财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稳步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 其他税种相配合, 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税制体系, 强化了税收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实施了分税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增强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财政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全面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开始试点。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全面取消, 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实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 已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预算法》、《企业所得税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多部财政法律,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行政法规颁布实施。《企业财务通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一大批财政部门规章公布执行。财政行政执法、执法监督水平明显提高。预算管理不断规范, 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加强, 会计、支出标准等各项基础工作持续强化。财政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初步建立了实时监控、综合核查、整改反馈、跟踪问效的财政监督机制。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财政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属目成就, 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党的十七大从多方面对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明确了推进财税改革的主要任务, 指明了财政事业的发展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 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的方针, 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法治观念、效率观念和责任观念, 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 着力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深化财税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着力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着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财政税务 篇2
1. 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
明确财政学从“市场”说起的原因,阐明“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或干预的必要合理依据。
2. 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明确现代社会中政府的经济作用,在此基础上,确定政府干预的程度并选择干预的适当手段,避免过度干预导致政府干预的失效。
3.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1)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人类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有些商品和服务市场不能提供,或不适于由市场提供,则必须由政府系统通过本身的特殊运行机制来提供。因此,人类社会需要的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依据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私人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DD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有些物品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称之为混合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2)公共需要是和私人需要相对应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的个别需要,由国家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公共需要的特征可从四方面来理解。
第二节财政概念
1.财政的基本含义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中文“财政”词汇从日本“进口”,来自于英文“Public Finance”一词。虽然在学术研究上还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般把财政理解为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大学网。简略地概括财政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他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
2.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和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3. 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
财政一词至今已经约定俗成应用了100多年,在中国财政改革中,近年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应是“公共财政”,并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命题,于是出现两词并用,而且对
两个词赋予不同的涵义的现象,并由此引起一场学术争论。由于本书仍名之曰财政学,没有同时使用“公共财政”一词,因此,本书从英文public finance一词的译法、财政学的理论发展方向以及“公共财政”一词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对二者的区别进行了相应解释。
第三节财政职能
1. 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研究财政职能的任务,是从理论上概括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财政职能的概括与分类对构建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对确定财政学研究的内容、方向和目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书总的思路是,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2. 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因此,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3. 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4.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富财政,“抠”财政 篇3
形势确实大好。作为一名老财政工作者,本来应该高兴才对。可是,自却有点高兴不起来。非但如此,还有一丝隐忧常常萦绕在心头。是什么呢?除了大家热议的居民收入跑不赢GDP、CPI居高不下、房价不断攀升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以外,便是普遍性的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有些人甚至上演了挥金如土的败家子行为。古人说,“江河之流,不能盈无底之器。”何况我们今天国库的钱再多,哪里能有万古千年滔滔奔流到如今的大小江河之万一呢?所以,现在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侯都愤慨于公款吃喝,都更为关心国家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消费,关心人民的血汗钱是否花有所值,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人们是在为国家的发展前景担忧啊!
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这便是开源节流。勤奋劳动,广开财源,打基础、求发展,是关乎当代人的事情,是必须的。节俭度日,不奢侈浪费,就能够稳固基础,求得持续发展,不但是关乎当代人,也是关乎子孙后代的事情,更是必须的。所以,《荀子·富国》里就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这样的理财之道,不仅足以“足国”,更能在短时间“足”省,“足”市,“足”县。虽然理财者有时候不免落些骂名,招致一些怨恨,但随着日月更替,时间推移,一切误会甚至骂名都会为“开源节流”所取得的效果所化解。
记得当年笔者履职财政局长的时候,面对的是一幅多么困难的局面:除全县当月的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之外,还欠着巨额“债务”:一笔是(财政系统内)上下算账,县局欠市局1500万元左右,一笔是应兑现干部职工调资的数百万元。这样的状况,对于一个每年地方收入不过四、五千万元的县来说,真是沉疴难起。至于机关运转的经费很难充分保障,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笔者刚上班的第一天,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便带着电力局给政府大院开出的欠费停电通知找上门来。当然,当时的这种窘境,不为这一县所独有。在西部财政穷县的“难兄难弟”中,由于财政同仁们的艰辛运作,境况还是其中相对较好的。
怎么办?笔者一方面学习钻研财政知识,向行家请教,另一方面与大家共同商量办法:无非是开源和节流两条。开源中不光是促生产,抓收入,还紧盯上级不放,因为这样更为立竿见影。节流,则更是早上栽树晚上乘凉的事情,而且,立即从局系统本身做起。一个人的节俭不显得什么,一天的节俭不显得什么,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多数人,绝大多数单位都行动起来(尽管不少开始时并不自觉自愿),却是一个了不得、了不起的壮举。况且,节俭出来的每一分钱,就在“自己”的国库里。
将近半年的时候,一天下午刚上班,财政系统领导班子成员开会做出决议:从下月起全部兑现所欠干部职工调整的工资。县长在听到汇报后,惊喜之余在电话中又问笔者:有把握吗?有!笔者坚定地回答。好!领导更是兴奋的语气。就这样,随着一笔笔欠资发放到人,笔者的那个“抠”的骂名,也慢慢地消消失。到年底上下算账,不但不“短款”,还成了一个“长款户”。财政干部的风气也为之一变,很受全县上下比较一致的好评。
开源节流是一大法宝,它不仅使我们度过了难关,而且,实现了县级财政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队伍建设的面貌也为之一新。
实际上在早些年当中,每当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出现挫折,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开源节流是诸多调节措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甚或是十分重要的措施,曾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些过往的陈年旧事,如今一些有年岁的人,回忆起来应该还是历历在目的。只是这些年经济迅速发展,财富充分涌流,人们不大或不明确这么提了而已。不明确提不等这个传统就没有了。尽管它受到了空前的漠视,但是,它却默默无闻地还在国家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作用,造福于人们。譬如,全国财政系统正在深入开展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仅是新的形势下的“开源”,更是从源头起手的节流举措,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节流”还有一大益处,便是促进道德进步和廉政建设。不能设想,在一个十分俭约的经济和生活环境中,大手大脚,铺张奢侈,以至于贪腐犯罪等等(穷凶极恶、贪得无厌者另当别论),能有多大的市埸,社会风气也绝不会像今天这样功利,浮躁,到处充满着铜臭气和欲望。因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因为“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格言联壁.持躬类》)。因为“俭约,所以彰其美也。”(《资治通鉴.梁纪》)。一个因为勤俭节约,可以使人变得更淳朴、更高尚的社会,难道不值得我们赞美和期待么!
所以,不论从那一个方面说,节流,对于国家的经济活动以及人们的生活,都是永恒的题中应有之义。
财政信息化与阳光财政 篇4
一、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1. 提高认识, 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财政部门要深刻认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规范财政支出行为的重要意义, 彻底转变观念。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要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和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的要求, 按照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新要求, 调整不适应形势要求的财务政策,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为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 加强推进信息资源共享。
在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应注意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力度。适应财政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建立起与各部门间电子信息化的联系, 实现财政信息共享, 从而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加强各个监督机关在监督手段信息化上的交流与宣传, 整合监督资源, 实现监督信息的有效共享。通过各机关间的信息共享, 可以有效配置资源, 提高监督效率, 并且在相互借鉴和共同开发下, 可以有效促进监督手段的不断更新升级。通过信息系统的支持, 监督人员不仅可以方便地对和数据进行检索、查询, 而且不必大量重复地手工材料, 进而快速完成文字组织工作。
3. 加强监督制约机制, 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各级财务部门要加强对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 加强对预算资金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申请的审核, 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被监督单位在管理手段、信息存储等方面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传统的以审查纸质账目为基本手段的监督工作方法己经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财政政监督手段必须顺应发展趋势, 加快信息化建设。只有在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与业务处理系统的网络实时连接, 财政监督部门才能实时得到业务数据和信息, 实现对业务开展情况的动态监测, 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或可疑点, 充分发挥非现场监督的作用, 实现远程网络监控。
4.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
财政信息化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可以有效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存放问题。使过去的财政向多头拨款变为向一头拨款, 由一次大量拨款变为多次小量拨款, 由单位分散存放变为单一账户集中存放, 由层层下拨支出变为国库直接支付。
二、财政信息化建设提升财政管理水, 助推阳光财政
1. 财政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
财政信息化能全面反映部门收支状况, 调整支出结构, 集中财力办大事。“金财工程”以大型数据库为基础, 将详细记录每个单位每一笔财政资金收支的来龙去脉, 涵盖了财政收支的全过程, 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进行跟踪分析, 这将为财政部门更好地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研究制定财政经济政策提供条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方向, 充分发挥财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 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使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改变财政系统多年来粗放的管理模式, 使财政业务逐步发展到计算机处理, 防止财政资金的体外循环,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让账目透起来、让管理细起来、让财力强起来, 达到数据集中, 资源共享, 实现以信息化带动财政管理的现代化。
2.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规范监督行为,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财政监督手段信息化与财政监督机制建设的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通过信息系统, 能够建立起计算机模块化和工作流程。传统的财政监督系统存在着信息不畅通、信息链脱节、监督手段落后和监督资源浪费等问题, 而实现监督手段信息化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信息系统的支持, 监督人员可以方便地对和数据进行检索、查询理, 不必大量重复地手工材料。建立信息系统与业务处理系统的网络实时连接, 财政监督部门能实时得到业务数据和信息, 实现对业务开展情况的动态监测, 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或可疑点, 为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提供帮助, 充分发挥非现场监督的作用, 实现远程网络监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财政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财政精细化管理要求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以信息化推动科学化精细化, 努力创新财政管理方式, 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影响财政改革和管理的突出问题上, 将信息化建设更加深入地渗透到财政各项工作之中。要将信息技术以最佳的方式融入到财政业务管理实践中去, 实现业务与技术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建立规范有序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加强财政管理, 实现科学理财。
4、财政信息化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财政支撑应用大平台实现财政资金网上支付、网上监管, 由被动的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实时动态预防转变, 使权力运行始终处于公开透明状态, 把财政资金风险化解在萌芽之中。建设阳光财政成为新时期财政工作的基本目标。阳光财政, 就是通过构建公开、民主、监督、考评的政府理财行为规范, 实现政府理财活动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一种制度。既然公共财政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形势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它自然就应当面向纳税人和社会大众, 向全社会公开;民生财政既然以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和利益问题为己任, 就应当是公开和透明的, 应当是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财政。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向前推进, 财政信息网站建设不断完善, 为提高政府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也为促进公共财政、民生财政和阳光财政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 财政管理涉及到经济发展和杜会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把各地区、各部门涉及到财政资金的各个领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来建设, 真正实现财政管理信息化, 不但提高了财政管理水平, 而且对于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为政府当好家、理好财,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财政信息化建设在推进科学理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力促进了财政改革与发展。信息化建设是财政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本文重点介绍了信息化建设提高了财政管理水平, 助推了阳光财政。
跳出财政看财政 篇5
跳出财政看财政
作者:龚成钰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2008年第12期
刘小燕给人的第一感觉,像一位教书育人的女教师,衣着朴素,神态平和。采访中,一位思维敏捷、作风干练、极具开拓精神的财政厅长跃然而出,令人瞩目:她不仅仅是一位国内为数不多的女性财政厅长,她还是一位精通金融市场和资本运作的理财专家。
她说,搞财政工作就是要跳出财政看财政,回到财政再去理财,这样会看得更宽一些,站得更高一些,管理才会更科学、更精细。
在实践中思考
《新理财》:您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财政厅女厅长,亲身经历了财政改革30 年的发展和变化,对此,您有怎样的感受?
刘小燕:我觉得财政体制改革最成功的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是一次税制和财政体制同步进行的改革,让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综合实力增强了。在以后的几年,尤其是从“十五”开始,财政的公共性得到突出体现,很多民生建设也是在这个时期大踏步地开展起来,更统一了有些杂乱的地方财政体制。
从陕西财政来说,可以说从非常困难逐步走向缓解。我们1994 年的收入基数是62.9 亿元,去年我们达到893亿多元,财政收入已经连续跨了很多台阶,收入规模大幅度增加,稳定的收入机制在逐步建立。支出的规模也大幅度增加,我们去年支出是1054 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财政整体上从过去发不出工资,到现在保证正常运转已经没有问题(当然,我们县乡津补贴发放,一是水平比较低;二是资金困难),这完全归功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
《新理财》:据我们了解,在财政体制改革执行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您是如何看的?
刘小燕:可以肯定地说,咱们的财政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分税制体制改革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特别是为解决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家实行了转移支付制度,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保证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大体一致。这对中西部地区确确实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缩小了或者说是减缓了中西部地区在公共服务方面和发达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逐步缩小辖区内地区间财力差距。
当然,总体上感觉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还应该加大,确保从根本上缩小全国地区间差距,毕竟我们的县乡刚刚摆脱基本工资发放难问题,财政保障能力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我省安康市的汉滨区,这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公务员一个月津补贴也就400 元,并且越到山区越是困难。我们觉得在这方面,中央应该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新理财》:作为一名地方最高财政主官,以及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了解,在您看来,我们过去的改革和今后的改革,面临哪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刘小燕: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有许多可以探讨的问题。比如说,税收与税源背离的问题。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陕北地区能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动全省经济较快发展。但是,经济的较快发展,并没有使陕西特别是陕北地区得到应有的税收收入。原因主要是:首先,现行税制造成税收横向背离,主要由总分机构和跨区经营引起,当企业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不一致时,税收就会由生产、经营地向注册地转移,造成税收与税源背离,这又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种上。我们有一个测算,2001 年至2005 年陕西向外省净转移126 亿元。比如说,我省靖边县的天然气,生产后卖到北京和宁夏等地,在我们这里只体现了一个资源税,其它的税收都缴到输入地了。当然今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总分支机构所得税缴纳新办法,使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第二,是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需调整。西部大开发的减免政策,最实惠的就是所得税,但是所得税是有所得才能有所减免,没有所得是不能减免的,可是得到实惠最多的却是中石油、神华这些中央垄断企业,一年要减税一百多亿元,我们的地方企业享受力度并不大。第三,是资源产品非市场定价造成税收背离。陕西原煤、原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至今价格仍未实行完全的市场定价,造成了陕西与原煤、天然气有关的税基流失,进而减少了税收收入。可是污染治理都由我们在承担,需要很大的支出。煤在陕西的资源税税率以前是每吨0.5 元,经过我们多次做工作才提到每吨3.2 元,但和现在的煤价没法比,没有完全体现出资源税的调节功能。我们一直提议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可现在宏观经济形势又趋紧,国家是否进行资源税改革,不确定性在加大。另外,资源可持续发展补偿机制亟需建立。
在思考中创新
《新理财》:我们在来陕西之前,就听说您提出了一个称作“1234567”的财政工作新思路,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刘小燕:今年,我们确定了20 个调研题目,对财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同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理出了今后财政发展的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为主线,以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围绕“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突出“三个重点”,强化“四个意识”,推进“五个转变”,深化“六项改革”,实现“七个突破”。
“一个目标”就是促进科学发展、做大财政蛋糕、提高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这也是公共财政的要求。
“两篇文章”就是做好收入和支出两篇文章。从收入上讲就是要建立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从支出上讲就是如何把钱花好、花出效益来。
“三个重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支持改善民生和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四个意识”就是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作为财政人就该有这些意识。财政如果不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没有服务意识,没有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财政工作就不可能做好。
“五个转变”就是要从“小财政”向“大财政”转变、“消极安排型”向“积极发展型”财政转变、“被动落实型”向“主动服务型”财政转变、“按部就班型”向“改革创新型”财政转变、“资金监管型”向“服务与监管并重型”财政转变。简而言之,就是从过去单纯收收支支的出纳式的财政,向综合型、管理型财政转变。财政要思考如何把钱花好、用在刀刃上,花出效益来,该支持的要主动支持,把粉擦在脸上,不能跟在人家后面,等别人点菜了,盲目买单。咱们主动介入,钱掏了,掏得痛快,掏得值得,要从守口把关跳出来,算活账、算发展账、算政治账。
“六项改革”就是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非税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六项改革。
还有“七个突破”,我后面再介绍。
《新理财》:对于中央提出的很多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这些年全国各地都在实施,您在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刘小燕:总体讲,这些年在支出改革上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深入研究。比如说部门预算,必须建立在科学、详实的资料基础上,你才能保证准确性、真实性。但部门预算的大前提是财力要充足。目前,县乡还相当困难,根本没有条件搞,部门预算也就无力推进,如果搞了也是一个很不完善的部门预算或形式上的部门预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在支出管理的体制上交叉太多,既然要分灶吃饭,那就要事权和财力对等。比如工商、税务、质检、药检、社保、监狱系统等,国家要求实行省级管理,这样省上管得着却看不见,下边看得见却管不着。包括国地税分开以后,税收成本也大大的增加了。人财物都是省上管,但县市要组织本级收入,年初把任务下了,如果再追加,基层政府与税务部门对接就有困难,要博弈,要分成,实际上形成了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了体外循环。
还有,县级政府承担的是无限的责任,手头却是有限的财力,难以充分履行公共财政的职能。造成目前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有多种因素,财政体制、管理机制和责任的划分上存在问
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以前做的现在通过实践感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要不断改革创新。
对“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民相对来说还是困难。现在国家财政没少拿钱,其实给农民的粮补,赶不上生产资料涨价,不如让粮食、农副产品按市场规律来调节,该涨价的时候就涨,要让农民通过价格变化享受到从事农业种植、养殖的好处,农民收入增加了,广大农村市场的消费也就活跃起来了。同时,把对农民种粮等的补贴用于加大对城市弱势群体的扩面、提标,城市弱势群体的收入增加了,整个内需也就扩大了,“三驾马车”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新理财》:您曾经在省政府金融办主持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一定对资本市场非常熟悉了,现在又回到财政厅主持工作,是否会对您今后的工作产生一些影响?
刘小燕:财政工作就是要跳出财政看财政,回到财政再去理财。我在金融办的时候,深切地感到,把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结合起来,把死钱变活,然后发挥它的作用非常重要。这一理念也体现在我们财政工作“1234567”思路的“7”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七个突破”:第一,在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有效结合上有突破。就是要把财政资金和资本市场、金融资金结合,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支持项目上,围绕省委、省政府扶持的主导产业,让财政资金跟着信贷资金走,信贷资金跟着项目走,使财政资金起到一个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的资本进来。同时,也可以改变把财政资金当成是“唐僧肉”去争的现状。
第二,在整合财政资金方面有突破。这是财政支出管理的难点,也是必须突破的。拿农村修路来说,交通、扶贫、农业都有投入,钱撒了胡椒面。甚至有些地方一个项目多头要钱,要了多少钱谁也不清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政策的落实都集中在下面,这就要求中央在制定政策时,应灵活一些,允许下面结合实际,将中央专项资金整合使用,统筹安排。我们省上开展的民生八大工程就是通过项目整合资金,集中财力打歼灭战。
第三,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有突破。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是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在这一方面必须有新的突破,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同时,扩大省直管县的范围,建立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各类转移支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从根本上缓解财政困难。
第四,在支持以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有突破。在支持民生方面,明年主要是扩面、提标。在增加职工收入方面,加快二步津补贴实施,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入。
第五,在创新财政体制机制方面有突破。财政没有创新,路就会越走越窄。如近年来,随着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初步缓解了基层财政的困难,但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市县“等、靠、要”思想。为此,我们着手研究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创新,将把省财政对市县的转移支付与各
市县经济增长、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银行信贷投放以及节能减排等挂钩,变补困难为激励发展。还有,针对个别贫困县实际脱贫,但不愿摘掉贫困帽子的问题,我们准备改变过去的补助办法,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变补穷为鼓励摘帽,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摘帽县的发展,从机制上鼓励贫困县尽快脱贫,主动甩掉贫困帽,使财政资金在使用导向上更加的科学合理。第六,在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方面有突破。目前财政监督的力度还是不够,关键是事后监督多,事前和事中监督很少。我们今年班子成员调整分工,让纪检组长管监督局,监察工作能发现漏洞在哪里,廉政建设要从哪里入手,人和事都能统一起来,建立一种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监管体制。
第七,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有突破。按照科学的人才选用机制,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要解决好推荐票和干部工作实绩的关系,我们考虑把平常的工作打分、年终考核和干部使用结合起来,每完成一项工作都有记录,用记录说话,使那些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点子、有思路的人能得到重用。
在创新中实践
《新理财》:您刚才说将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本市场结合,把沉淀的财政资金变成活钱,在这方面您有怎样的思考?
刘小燕: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我们把过去直接补项目,变成按贷款额对金融机构补贴和按担保额对担保机构补贴,并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给予奖励,对支持我省经济发展力度大的金融机构在财政存款上给予倾斜。同时,对上市企业给予奖励扶持,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加快发展,使财政资金与资本市场得到紧密结合,让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又如,实行医疗改革以后,得了大病,职工要按一定的比例负担,对一般家庭来说难以承担。我们就和商业保险联合,医保不能负担的你来保,多一道职工医疗的保险系数,国家报不了的这一块通过商业保险来解决。再如,1997年我分管国库,负责外债这一块,搞了一点小运作。当时外债报来的钱是美元,给项目拨的时候要兑换成人民币,到年底还必须还美元,这一反一正就要损失几分钱。当时大库的钱是人民币,是没有利息的,拿出去存款又违规,而美元2 年期的利息是4.8%,我们通过竞争谈判,谁家的利息高我就到谁家存,来一笔我就定期把它存起来,这边大库先给项目垫上现金,两年下来就赚了1000 万美元。我们也曾在符合规则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库款运作赚取过4.8 亿的利息。此外,如何用好、管好沉淀的财政资金,风险、难度还是比较大,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新理财》:对于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财政税务 篇6
关键词:税务文化 税务机关 团队素质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对组织建设和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伦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写成了《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它用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从泰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的研究中,可以得出结论,打造优秀的组织文化,其对于规范组织和成员个人的各种行为等,要胜于单纯枯燥的规章制度和简单的说教。
税务机关是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其干部队伍建设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组织成员的团体意识,这个意识是组织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可以使组织的每个成员把自己的言行都看成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组织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组织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组织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克服与实现组织目标不一致的行为。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组织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因为文化具有的功能和文化建设的结果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如文化的整合功能,就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同在协调组织成员的行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自然和强大的。就税务稽查业务来说,任何执法行为,都不是孤立地由一个成员去完成,由多人在多时点配合完成,那么通过对一种文化的认同和共享,就能在标准执法行为约束规章之上,自然形成一种自觉的内部有机配合,使各项执法行为整体更加流畅。再如文化的导向功能,它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税务稽查人员直接面对各种情形的纳税人,每个稽查干部的言行都直接和纳税人碰撞,所有的言行都不能出现偏差。通过组织文化的建立,税务干部的个人言行就可自觉地符合制度的要求,在面临多种诱惑、复杂的因素下,能自觉选择正确的行为。
为提升税务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南京地税稽查局根据业务特点推出“砺·行”文化,意为稽查组织中的个体要坚持磨砺操守和品行,要通过思想和行动的互为促进,最终促成行动的敏达高效、一往而前。
在“砺·行”文化的推进中,一方面是在执法业务活动中渗入“业精”、“廉政”文化理念。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工作中最激烈的执法活动,因此“业精”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为此稽查局采取多种形式为干部提供学习渠道,为干部联系专业稽查学习课程、高级财务学习课程等等,鼓励干部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职称资格考试。同时通过实际工作业绩比评等方式,去体现学以致用,2011年根据制式将选出的部分稽查案件进行挂牌竞标,鼓励稽查人员比拼业务技能,目的就是尝试让干部发挥最大的能动性,在业务实践中去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于税务稽查来讲,在“业精”的同时,“廉政”是孪生的,伴随着促进“业精”的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同时进行,宣传上采取在办公场所悬挂各类廉政格言,在业务措施上采取由纳税人填写稽查廉政信息反馈表形式,还公布廉政监督电话,年度中层以上干部廉政述职等等,将廉政元素贯穿于日常工作和环境之中。
第二方面是通过采取文化仪式提炼和享受组织文化。所谓文化仪式是指组织内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非业务活动)以及表彰、奖励活动等等,它可以把组织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的宣传和体现组织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组织文化的内涵,使组织文化“寓教于乐”之中。
一是通过宣传活动提升和加深对税务稽查文化认识。就是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提炼和总结,使无形的、零散的文化意识,上升到直观的、形象的和文字的东西。税务部门有较强的政治思想工作基础,在税收文化建设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把具有税务稽查特色的文化提炼出来,加深全体干部对稽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南京稽查局2012年组织了“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活动”,其中有组织全体干部开展“读好书”活动、邀请专家进行公务员职业道德讲座、组织全体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围绕多个视角开展优秀征文评比活动、以部门为单位集体进行税务稽查精神宣誓、还组织稽查精神宣讲及职业道德趣味知识竞赛等等。整个活动,由税务干部自己通过对以往行为、价值观等等的总结,提炼出自己组织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精神等各种文化内容,由于干部自己参与,加深了对税务稽查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政治思想工作也得到了落实。
二是通过表彰、奖励体现对稽查文化的实现。对各类业务工作或活动结果进行最后的总结,进而进行表彰、奖励,既是一个活动圆满的结束,也是以组织的形式对成员享受组织文化的认同。2011年-2012年期间南京地税稽查局对八项业务工作和十一项廉政、文体等各类活动进行了奖励,受奖励人员达到188人次,虽然奖励的金额微乎其微,但组织成员在享受文化中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这是单纯依靠金钱无法取得的。
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总结提炼和提升的过程,同样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更新提升的工作,因此把组织文化建设融入到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中,使税务干部在建设和享受组织文化的过程中,接受到政治思想教育,是未来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和方式。
财政税务 篇7
关键词:财政,法制化国家,推进措施
1 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征
要理解好依法管理财政必须首先理解财政和公共财政的概念。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 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类社会出现私有财产, 社会分裂为阶级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 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家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 于是国家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也就应运而生。“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财政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 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实际工作来看, 财政是指国家 (或政府) 的一个经济部门, 即财政部门, 它是国家 (或政府) 的一个综合性部门, 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 保证实现国家 (或政府) 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 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 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公共财政的定义可以这样概括, 即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 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 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 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公共性、透明性和法制性是公共财政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 公共性和财政分配的不对称性有密切关系, 所谓财政分配的不对称性是指从收入过程来看, 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表现为社会产品的价值从市场主体 (企业和个人) 手中单方面让渡到政府手中, 政府取得收入不需要向市场主体付出任何报酬。从支出过程来看, 财政分配除了要提供公共商品与服务以外, 还要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 主要是通过转移支付来帮助社会弱者, 这就是财政非市场特征的最集中表现, 公共财政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透明性是公共财政运行的基本要求, 相对于纳税人来说, 财政资金是公共性的, 因此必须公开和透明。法制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法则,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而公共财政必须坚持依法理财, 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活动必须在法律的约束下规范运行;另一方面, 依靠法律的强制手段, 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
2 依法管理财政的意义
依法管理好政府财政, 对于建设法制化国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 依法管理好政府财政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 法制性是其基本特征, 依法管理财政是保证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和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必然要求, 公共财政的一切收支活动必须置于法律规范和约束之下, 实现财政收支活动的公开、公平和透明;第二, 推进依法管理财政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保证, 有利于促进政府财政活动规范运行, 财政资金的合理运用, 防止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发生。
3 目前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政府财政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第一, 财政决策等财政行为不规范, 漏洞比较多, 部门财政决策权往往由本部门领导个人来决策, 财政决策不透明, 公开性不够;第二, 财政立法层次低, 法律体系不健全, 财政立法除少数几部为法律层次, 大多数都停留在部门立法;第三, 财政支出效益较低, 使用不尽合理, 对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该退出还未退出, 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需要还不能完全满足, 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差别较大。
4 推进依法管理财政的主要措施
4.1 加强政府财政立法, 完善财政立法体系
财政立法的主要任务是, 通过加强财政立法, 建立体系完善、门类齐全的财政法律体系, 使一切财政活动都能做到有法可依, 以保障财政体制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在相关的财政法律的制定过程中, 充分发挥法学家与财政专家的作用, 使财政法制建设始终处于民主与科学的框架内;同时应强化人大代表监督预算和决算的监督力度, 完善人大代表质询制度, 使人大代表对国家预算和重大收支项目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在立法中要重视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税种划分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 解决好这些问题必定会使我国财政法制化水平向前大大推进。合理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 提高对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性事业的保障能力,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2 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建设法制财政, 必须强化对政府财政的监督。财政预算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决定了财政预算的审批权必须而且应该纳入人民权力的范围, 由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监督预算, 就是体现人民意志和愿望的过程, 就是把预算草案变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计划的升华过程。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 依法向同级人大报送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决算的相关材料。过去由于预算未编到单位和项目上, 把编制中应解决的问题推到执行过程中, “一年预算、预算一年”,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批条子过多, 随意性较大。坚持把人大审批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 督促政府研究整改意见, 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进行整改, 整改结束后向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整改情况, 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监督得到深入和延伸。长期以来, 财政部门提交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确实存在着“内行人看不清, 外行人看不懂”的问题, 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们审议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导致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预算监督工作停留在一般程序上, 实质性的监督难以到位。为了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人大应该在预算编制初期提前介入, 了解财政综合预算和部门预算编制的基本情况, 进一步增强了预算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3 加大对政府采购的监督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及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正、公平的形式使用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等财政性资金, 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法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法》的实施对政府采购管理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 从采购运行的实践来看, 我国尚处在摸索实践阶段, 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 政府采购中存在巨大的利益, 使得采购官员有滥用裁量权的冲动, 采购人员采购时, 不是以公共利益为重, 而是很可能作出使其私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具体管理职责不清, 监管部门采购资金审核不严, 年度或季度、月度采购计划不能准确执行, 下一步需要规范运作, 提高效益, 政府采购的根本目标是节约成本、治理腐败、规范管理。
4.4 实施阳光财政, 保证纳税人的知情权
在纳税人享有的诸多权利中, 知情权是一项基础性的权利, 同时也是首要权利。其他权利能否实现以及能否充分实现, 需要以知情权作条件。纳税是国家规定纳税人要把自己的金钱缴纳给国家的一种义务, 纳税人要尽这种财产损失的义务, 当然有权知道履行这种义务的原因, 如税收是什么、国家为什么要征税、国家征税干什么、国家对哪些人征税、国家应该征多少税、国家应该怎样征税等, 这些都应该让纳税人明白。赋予纳税人知情权, 有利于纳税人监督政府的公共财政, 打造出透明政府、亲民政府、服务型政府。无数的事实说明, 权力使用的不透明必然让权力监督架空, 于是, 权力无所畏惧、无所不能。要让权力在阳光下使用, 清清白白, 干干净净。接受更广泛的监督, 让钱用在明处, 用在刀刃上。
4.5 实施过错责任追究, 推进财政绩效评价制度建立
责任追究是维护法制权威性的根本保障, 也是推进理财的必要手段。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结合岗位责任制、财政执法责任制、建立理财过错追究制度, 明确过错责任追究范围、追究程序、追究方式等。在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 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财政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 都要实施过错责任追究;部门违反规定形成过错行为的, 要追究其主要领导责任, 坚持有错必纠、处罚到位、不断强化依法理财的责任意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改善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具有判断、预测、激励、约束等多项功能。建立财政绩效评价的制度和方法, 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 缓解财政收支矛盾, 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合理、到位。
4.6 继续深化政企关系改革, 培养市场主体, 壮大市场力量
依法管理好理财, 除了需要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制度构建与变革而自觉地实行以外, 还需要有坚实可靠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为此, 就需要使市场的主体——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方面的成长与壮大。通过继续深化政企关系的改革, 使企业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政府也承担起相应的职责, 消除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 同时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力量, 使各类市场主体都得以健康的发展, 并将其作为中国市民社会的基础, 推进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
4.7 强化对财政的自由裁量权的管理
财政税务 篇8
一、 现行林业财政政策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近年来, 中央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支持林业重点工程, 开展林业补贴试点,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提升抗灾减灾能力, 逐步构建了现代林业发展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和经费保障机制。“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现代林业发展保障投入达 5 829亿元。具体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支持林业重点工程,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一是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 有效保护森林16.19亿亩, 工程区森林蓄积量净增7.25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增加3.7个百分点, 促进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进一步向提高森林质量转变。“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63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140亿元。二是支持退耕还林工程。该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工程实施以来共造林4.15亿亩, 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 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2.76亿亩,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多百分点, 涉及面达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2 279个县、3 200多万户的1.24亿农民。“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 2 289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270亿元。三是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计投入156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12亿元, 主要用于对工程区域内实行退耕农户的粮食补助、现金补助、禁牧舍饲补助及基建投资。从总体上遏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展趋势, 明显改善北京周边生态环境。四是支持“三北”防护林等建设工程。“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计投入180亿元, 其中2012年投入34亿元, 支持包括长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珠江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其中, “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3.67亿亩,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一倍, 治理沙化土地27.8万平方公里, 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
(二) 建立林业补贴制度, 努力实现“双增”目标
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目标, 中央财政创新支持方式, 先后启动了森林抚育补贴、造林补贴、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一是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129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53.5亿元。抚育任务量达到 4 874万亩, 通过对中幼林实施间伐、修枝、除草、割灌等, 改善了林分结构, 提高了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二是开展造林补贴试点。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造林补贴试点资金34.35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25.4亿元。通过在非工程地区安排造林补贴资金, 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植树造林积极性, 加快了我国造林绿化步伐。三是开展林木良种补贴试点。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木良种补贴试点资金8.48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4.48亿元。通过对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育苗单位给予补贴, 加快了我国林木良种化进程。
(三)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央财政于2004年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用于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 从2010年起, 对属于集体的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从5元/亩提高到10元/亩。“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偿基金43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109亿元, 纳入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达13.85亿亩。二是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为配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 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下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 1 104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371亿元。通过明显提高转移支付补助系数, 加大对青海三江源、南水北调中线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涉及的451个县的转移支付力度。
(四) 扶持林业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绿色经济”
一是积极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发展。2011年, 中央财政统筹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等十项资金共28亿元, 2012年预计达到37亿元, 支持优质种苗培育、基地建设 (新造、抚育和低产林改造) 、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龙头企业种植加工以及金融支持等环节, 较大程度推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二是支持林业科技推广。“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安排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内林业科学技术研究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专项资金35亿元, 其中2012年已安排6亿元, 进一步支持了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为林业生产力。三是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业贷款贴息资金4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9.7亿元。通过将社会资金有效地引领到林业领域, 缓解了林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资金压力。四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在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关税方面, 对林业产业实行了减征、免征等税收优惠政策。此外, 为使成品油价格改革不对林业生产产生大的影响, 中央财政还安排相应补贴, 以保障林业生产生活用油。
(五) 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焕发林业生机活力
一是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7-2010年, 中央财政对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市, 安排集体林改工作经费35亿元。截止目前, 全国已确权的集体林面积占所有集体林的97%, 已发证面积占已确权面积的87%。二是改革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办法, 安排育林基金减收转移支付资金。2009年6月,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修订的《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 从2009年7月1日起, 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林产品销售收入的20%降至10%以下, 具备条件地区可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确定为零。为缓解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低后地方财政的收支压力, 2010-2012年, 中央财政共安排育林基金减收转移支付资金42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14亿元。三是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近年来, 中央财政就国有林场改革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提出了相关意见。目前, 中央财政正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
(六)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保护区能力建设
一是支持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补助资金及基本建设投资共31.06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2.5亿元。通过支持保护区能力建设, 加强监测和救助能力, 有效地支持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从2010年起, 中央财政设立了湿地保护补助资金, 用于加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建设。此外, 逐步加大了湿地保护工程的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计安排12.8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2亿元。
(七) 强化灾情预防控制, 提升抗灾减灾能力
一是支持森林防火。“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补助费、森林防火补助经费、森林防火基本建设资金共68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12亿元, 进一步健全了森林防火组织体系, 提高防火应急水平。二是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安排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及林业有害生物基本建设经费35亿元, 其中2012年已初步安排5亿元, 进一步支持基层林业管理单位做好疫情监测、检疫防灾、防治基础设施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三是支持抵抗旱涝和冰冻等自然灾害。“十一五”以来, 中央财政共安排林业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资金10亿元, 用于受灾林地、林木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清理, 灾后林木的补植补造、因灾损毁的林业相关设施修复和设备购置等。四是安排森林保险保费补贴, 提高林业经营者抵御风险能力。2009年开始, 中央财政陆续在江西、湖南、福建、浙江、云南、辽宁等省开展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 并扩大补贴区域, 提高补贴比例, 2009-2012年共安排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6亿元, 其中2012年安排7亿元。
二、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以及林业发展面临着更多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务, 需要进一步完善林业财政政策, 使其更好地为林业发展服务。结合对现行林业财政政策的梳理及思考, 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需要正确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 遵循林业发展规律
研究制定林业财政政策必须要遵循两个规律, 即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1.遵循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
林木生长过程本身, 是通过光合作用, 将二氧化碳和水分、养分转化为木质木材, 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林木高大的树冠覆盖, 减少了土壤表层水分的蒸腾。林木较长的生长周期, 减少了对林地表层土壤的频繁扰动, 进而形成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可以大大减少水土流失。一是从时间上看林木生长具有长周期性。从种植到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 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需要几代人长期持续不断的培育才能实现。任何过分强调经济利益, 特别是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标的体制机制设计, 都不利于林木生长及生态公益效益的发挥, 甚至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利用。因此, 对林业的投入扶持政策必须稳定。二是从空间上看林业生产的广域性和区域性并存。首先林业生产具有广域性。尽管我国幅员辽阔, 气候、地形等条件差别很大, 但林业作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各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不少地区的主要领导把造林绿化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因此, 林业财政政策要以广覆盖、普惠制为目标。其次, 林业生产的区域性很强。我国不同地区适生的树种在生长周期、性状等各方面差别很大, 各地也有传统的优势树种和林业产业, 在林业生态建设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因此, 林业财政政策要注意突出不同地区的特点, 对某些地区予以倾斜支持。三是林业发展的其他某些自然规律。除了林木生产以外, 林业发展还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荒漠化防治等诸多内容。这些方面也有其特定的自然规律, 需要在制定林业财政政策时准确理解。
2.遵循林业发展的经济规律。
无论是产出经济产品还是生态产品, 林业发展还具有明显的经济规律。一方面林业产品具有显著公共性。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现代林业主要提供生态产品, 而生态产品大多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防护林体系、绿化带、森林防火等。即使是商品林在未采伐前也具有公共性, 这些公共产品对维护社会的生态环境是必需的, 但通过市场机制又难以保障供给。另一方面林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效益外部性。林业生产的基本内容是森林经营和森林利用。以经营为例, 经营者付出巨大劳动和投入后, 产出首先是空气、水源等被全社会利用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经济价值难以衡量, 经营者不能凭此进行市场交换, 也无法成为收入, 因而经营者为自身谋取的利益远远低于为他人和为社会所创造的利益。以利用为例, 经营者采伐森林后生产出木材等物质产品, 尽管通过市场交换可以获得销售收入, 但森林生态效益却随之消失, 这一损失也由全社会来承担。上述两种情况均造成了较大的外部效益溢出, 且难以经过市场价格得到表现, 因此, 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林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并且投入的主要内容是对其公共性的补助和外部性的补偿。
(二) 把握制度基本要求
林业的各方面发展, 涉及到权属、资源、区位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做好林业财政工作不能在真空中和实验室里, 而要把握好国家各项制度的要求。
1.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完善林业财政政策、做好林业财政工作, 必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不仅分析林业发展的状况要有历史的眼光、有辩证的态度, 而且制定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要从实际出发, 从解决问题入手。近年来, 各级林业和财政部门出台了若干项很好的政策和做法, 但与林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很不够。
2.把握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要求。
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是我国各项基础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林业发展中的不同权属关系, 是林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 集体林地已经基本承包到户, 集体林已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农民个人财产, 因此集体林地和集体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功能相应更加突出。作为保护和管理国有森林资源的国有林场, 要强化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突出其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国有林场管理的8亿多亩国有林地及其上面的几十亿立方米木材蓄积, 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管理的重要的公共资源和资产。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对全体公民而言十分珍贵, 坚持其国家所有、公共享有的特征非常必要, 改革过程中应该保全这部分资源和资产, 任何人不能随意处置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 尤其不能以改革的名义私分林地, 或确权给小集团、部分人, 导致本属公共所有的资源资产的流失, 更不能通过私分和变卖等方式将其私有化。
(三) 提高政策设计质量
政策设计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把政策设计好, 仅仅有理念、目标和要求是不够的, 需要设计者充分调研、不断学习, 还要考虑政策设计的系统性、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政策边界清晰、简便易行。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来看, 政策的设计过程, 就是在既定的政策目标和价值体系下, 以最佳途径和环节达到最佳政策效果的过程。政策设计的科学品格, 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用理论思维整理材料、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注重简单性原则。根据上述四点要求, 纵观当前林业财政政策, 设计质量方面有三点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是要加强政策的系统性。经过“十一五”高速发展后, 我国林业发展的某些系统性问题进一步凸显。这就要求在政策设计时注意相关政策的避让与衔接, 即各项政策之间既不能重复, 也不能脱节。这对政策设计者们而言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十一五”时期, 中央财政在加强政策的系统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建立补贴体系, 实现了林业生产的全覆盖;制定出台多项措施, 统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但这与我国林业发展的需求和全社会的期望相比仍有差距。今后, 中央财政将继续把加强政策的系统性作为提高政策设计质量的重点之一。二是要加强政策的简便性。林业财政政策既面对千家万户, 又贯通各级政府, 政策体系要简单易懂、方便易行。在研究时可以有复杂的论述和推理, 但是出台的政策措施应当好理解、好执行。如果出台的政策标准繁多、计算麻烦, 干部和群众们难以理解, 则不能说政策是成功的。三是要建设政策的评估机制。现在各项政策很多, 哪些实现了预期效果, 哪些产生了别的效果, 没有进行过全面、基础、量化、客观评价, 很多是靠领导的评语或是社会的反响。以后在研究出台新政策之前, 首先要反思现行政策, 要对照当初的政策目标梳理评估, 在此基础上, 再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研究。政策执行时, 要不断监督, 及时纠偏。执行完后, 要马上检验, 保证时效性。
三、完善林业财政政策, 做好当前几项林业财政重点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一) 抓紧研究支持荒漠化防治的财政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5]29号) , 2005年以来, 国家启动了一批沙区的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包括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据2011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 “十一五”期间, 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减少 1 717平方公里, 实现了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但是, 我国土地沙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监测结果显示, 全国仍有173.11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 占国土面积的18.03%。我国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老、少、边、贫”地区, 沙化导致生态恶化,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危及生存。目前我国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仅52.3万平方公里, 仅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30%, 而面积广阔的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目前尚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林业“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肺”,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肾”,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之“免疫系统”, 荒漠化生态系统是地球之“癌”。四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不能厚此薄彼。长期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投入了大量资金, 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逐步走上了正规。因此, 完善林业财政政策的当务之急是抓紧研究支持荒漠化防治的财政政策。
(二) 关于支持国有林场改革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是贯彻中央文件精神,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改善林区民生, 促进国有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国有林场改革不是为了单纯的甩包袱和搞活林场经济, 而是要通过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 使广大的国有林场职工得到实惠, 使这部分珍贵的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国有林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思路应该是, 从当前以及今后国有林场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出发, 将现有国有林场全部界定为公益型事业单位, 明确其主要职能是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根据公益型事业单位改革要求,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 分离办社会职能, 重新核定事业编制。在此基础上, 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即国有林场人员经费和机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国有林场抚育采伐、森林旅游等经营收入上缴同级财政。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1.要坚持公益性质, 明确国有林场改革方向。2.要坚持生态优先, 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3.要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4.要遵循自然规律, 确保林场经营体制与林木生长规律相契合。根据上述思路和原则,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行事社分开, 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二是理顺管理体制, 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三是创新经营机制, 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四是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国有林场自身效益。五是加大投入力度, 实施积极扶持政策。六是实行科技兴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七是严格依法治林, 加大林业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三) 关于造林补贴
近年来, 开展造林补贴试点并逐步扩大补贴规模是完善林业财政政策的重点工作。实施造林补贴,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迫切需要。2009年9月22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了我国林业发展“双增”目标, 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 4 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获得了林地等生产资料, 加上木材等林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农民普遍感到造林有利可图。三是克服造林绿化“重造轻管”的有效保障。一直以来, 我国部分地区存在“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重造轻管”的弊端难以有效克服。实施造林补贴政策, 有利于将造林绿化的主体从政府转变为社会, 将“拿钱替政府造林”转变为“自己造林政府补贴”, 切实增强社会造林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四是各国增加森林资源的普遍做法。造林活动具有初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长及效益外部性等特点。在森林资源增加阶段, 各国政府普遍实行了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政策在四个方面实现了政策创新:实行了普惠制, 凡是有需求的造林主体都可以申请;扩展了补贴地域, 林业重点工程覆盖不到的地区, 均可成为补贴造林地块;造林主体自主决定是否造林、造什么林、怎么造林, 没有指令计划;财政负担合理, 补贴标准以引导和激励造林活动为目标, 不负担全部成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和林业财政工作的不断深入, 我们对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弊端的认识逐步全面。克服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弊端, 也是我们大力推动造林补贴工作的重要原因。因此, 下一步, 中央财政将逐步扩大造林补贴规模, 建立健全造林补贴政策, 使其成为我国造林绿化主要扶持政策。
(四)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近年来,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我们日常的调研、检查等过程中, 要求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呼声也很多。对于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各地干部群众的反映, 我们高度重视, 不仅积极倾听各方面的呼声, 而且认真研究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究竟是多少?我们认为, 集体或个人的林地被区划界定为国家级公益林的, 其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 国家只是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不允许对公益林木进行采伐, 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在每年获得国家补偿的情况下, 不仅仍然拥有公益林林木所有权, 而且可以利用公益林地发展林下经济, 增加收入。退一步讲, 即使对国家级公益林进行租赁, 其租赁价格分摊到轮伐期内每年当中, 每亩也只有几十元。此外, 区划并管护好生态公益林, 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不能单纯地强调经济利益。当然, 就整体而言, 目前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还是偏低的。下一步, 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二是进一步提高补偿标准。三是开展绩效评价试点。
2.研究推进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来源。当前森林生态效益生态补偿基金的来源渠道单一, 也是补偿标准偏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部分省区在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来源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福建省制定了《江河下游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案》, 以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为依据, 综合参考生态公益林数量及其对流域的贡献大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按每年每吨用水量承担生态补偿金0.1元、0.05元、0.06元三种标准测算, 承担期限三年, 所筹集资金用于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目前该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已达到每年每亩12元。广东省从2010年起统一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标准, 并逐步提高标准, 2010年为每亩14元、2011年为每亩16元、2012年为每亩18元。目前来看, 这种补偿主要限于流域间、省域内的生态效益补偿。下一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8]10号) 提出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鼓励、引导和探索实施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的要求,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和推进多渠道筹集资金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政策。
(五) 关于支持发展林下经济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各地区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 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 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广西、江西、北京、甘肃等省已正式出台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文件。安徽、北京、广西、甘肃等省制定了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辽宁、江西、广西、福建等省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其中:广西2011年安排1亿元, 辽宁每年安排 5 000万元, 江西省2011年安排 1 000万元, 福建省2012年安排 3 000万元。在各地积极推动下, 林下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11年全国林下经济产值已达 2 081亿元。
财政税务 篇9
关键词:税务管理,低税务风险,企业
一、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意义
1、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降低税收成本。企业的税收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实体成本,主要是指企业依法应缴纳的各项税金;二是税收处罚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因纳税不当而征收的税收滞纳金和罚款。
2、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和征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偷、逃税现象越来越少。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过程,实际就是税法的学习和运用过程,有助于提高纳税意识。
3.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如目前国家鼓励使用国产设备,允许在技术项目上采购国产设备价款的40%抵免新增企业所得税;企业在投资、筹资和技术改造上应最大程度享受税收优惠,实现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分析企业主要涉税领域
税务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筹划,所谓税收筹划是指在遵守国家税法、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筹划,实现税负最低。可见,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阶段和各环节。
税收筹划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企业集团,经营范围很广,涉及地域多,如果产品本身属于应税消费品的,不仅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范围,还属于消费税的应税范围,这就增加了税务管理的复杂性。因此,笔者认为税务管理应从公司主要涉税领域来考虑:
(一)增值税方面
1、销售给关联企业的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应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并以此价格计算收入和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价格(不合理的低)不公允,账面收入和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基数就低,应补缴增值税。
2、如果存在将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原料(或商品)退还给销货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应冲减退还当期的进项税额,否则造成当期少缴增值税,产生税务风险。
3、将产品作为福利分给本企业职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如果未记收入,未按照规定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也会造成少缴增值税。
4、取得的随同产品销售收取的逾期包装物押金扣款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应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
5、存在转供其他单位自来水、热气、电力等收入,本公司福利部门耗用电力、煤炭等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应计提增值税及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
(二)消费税方面
如果产品属于应税消费品,在增值税环节,同时考虑到消费税。存在视同销售的情况,就要考虑消费税的缴纳问题.如产品福利分配给本企业职工,实现收入,应按照规定计提消费税。
(三)企业所得税方面
1、“营业外支出”账户,列支报废包装物等损失,应按照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在税前申报扣除,否则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营业外支出”账户,列支行政罚款支出,不得在税前申报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所以要加强管理,减少行政罚款支出的发生。
3、“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账户,应杜绝或减少白条列支费用,为其他单位列支各种费用,否则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5、加强“预提费用”账户管理,年末不留余额,否则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预提费用或准备金在计算所得税时应如何列支问题的通知》([84]财税外字6号)的规定,申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6、加强以物抵债的业务管理,按准则规定核算纳税,否则按调增调减相抵后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几方面都是企业税务管理应加强的业务领域。
三、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的几点措施
税务风险是指税务责任的一种不确定性,比如企业被税务机关检查,承担过多的税务责任,或是引发补税、罚款的责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税务风险控制的目的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不承担本不应承担的税收负担,缴纳合理税负;第二层次是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纳税筹划,降低税负。
税务风险不可回避,但可以控制,可以采取有效的税务管理措施,降低税务风险:
1、建立必要的财税政策信息收集和学习制度。企业在加强税务管理中,建立这样的制度,保证相关人员掌握和跟踪财政税收政策的最新变化,特别是本行业及本地区的税收规定,自觉维护税法的严肃性。
2、设置税务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企业内部应设置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可设在财务部),并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国家的各项税收法规,把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好、用足,并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3、做好事先预测和协调工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多种多样,经营活动不同,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不同,适用的税收和税收政策也不同,必须在实际纳税业务发生之前,与涉及到经营活动的各个部门协调好,对主要涉税领域及各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适用税法允许的最优纳税方案。如果企业在经济活动发生后,才考虑减轻税负,就很容易出现偷、逃税行为,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4、建立公司纳税自查制度。防止忽略地方特殊纳税规定;检查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公司是否按照税法要求完善了各项制度,防止影响一般纳税人资格或年度检查等风险;自查纳税申报,通过公司账证报表与纳税申报表的对照,检查是否足额如期申报税款;检查账簿报表勾稽关系,检查公司明细科目、账表勾稽关系检查,了解是否存在税务计算错误和明显不合会计核算原理和常理的异常情况;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分析,对公司的一些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指标进行指标间比较、与本地区同行业比较,检查有无异常以及异常的原因,并进行相应调整或研究合理解释。
5、利用中介机构,争取税务部门帮助。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可以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代理或咨询,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同时,要与税务部门协调好关系,争取得到税务部门在税法执行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充分运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加强财政监督推进财政精细化管理 篇10
一、加强财政监督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财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并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客观上要求财政管理必须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科学发展观讲求质量和效益, 财政管理要体现绩效的要求, 就要做到科学精细。财政工作政策性很强, 涉及面很广, 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又处在收入分配和资金供求矛盾的焦点上。财政管理既有宏观的, 也有微观的, 既有政策的研究制定和预算的编制, 也有政策的贯彻实施和预算的执行, 要求很高, 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必须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保障财政职能作用发挥和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现阶段, 我们必须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 积极推进监督关口前移, 加大部门预算编制抽查、重大支出项目评审以及政策调研等工作, 以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强化专项支出的过程监控。同时, 加强日常业务的监督管理, 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充分发挥专员办就地监管的优势。总之, 实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加强财政监督, 有利于规范财经秩序, 有利于从源头上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也有利于促进财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地方财政监督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研究和探讨地方财政监督体系, 特别是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之间的制衡关系问题, 是提高财政工作运行效率、规范财政行为、提升财政工作整体合力的重要举措, 对解决财政预算编制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 防范预算执行中的一些苗头性或倾向性问题等, 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
实际工作中, 有些预算编制机构对其年初编制的预算, 经常发生“调整”现象, “追加”也较为频繁, 且缺乏应有的透明度, 从而使得财政资金的使用变相地逃避了严格的预算监督, 同时也使得预算编制因此而丧失了严肃性和原则性, 而“追加”的预算, 其操作人员的范围很小, 人大部门也不清楚, 其他相关部门更是一无所知, 这种形式的追加预算, 从纵向上讲, 使财政预算编制丧失了严肃性, 从横向上讲, 使财政预算失去了公平合理。在有些地方, 靠这种“追加”预算等措施来变相调整年初预算, 以逃避人大等部门监督的现象较为普遍, 如果不对其加以规范和制约, 将会严重影响到地方财政部门的形象。
(二) 预算执行不规范
在财政预算执行中, 有的随意性很强, 擅自或变相调整支出项目, 有的发现年初编制的预算偏离了实际, 却又不及时建议或要求调整预算而仍教条地执行, 这些都迫切需要加以全面规范。有的预算单位在其预算执行过程中, 明知财政预算执行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 却不及时向财政部门反馈信息情况, 不提出修订预算的建议等等, 导致该追加预算的, 不根据实际情况要求追加, 该削减或停止执行的预算却在继续浪费等等, 从而使得财政预算的执行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 丧失了预算的经济发展功能。
(三) 财政监督职能不明确
不少地方的财政监督职能界定不够科学明了, 责任不够强化, 就事论事或甚至于任务式的监督现象比较普遍, 从而导致财政监督职能弱化或错位, 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查阅了不少地区的财政检查报告, 发现很多检查结论都是针对具体违纪问题提出的, 很少有针对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的, 或预算执行进度上存在问题的等等, 从而使得实施财政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检查而检查, 结果造成了财政职能行使的效率大打折扣, 财政监督为财政资金保驾护航的功能也无法发挥出来。
(四) 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缺乏合力
在不少地方, 其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三块职能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的合力, 从而导致财政工作的整体运行效果处于低效、混乱的无序状态。任何一项财政职能的行使都应围绕财政服务于经济的大局开展, 只不过是每项职能的行使都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发挥其作用和效果的, 因而, 财政职能的行使, 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合力”, 否则, 就会导致财政职能的行使不但漫无目标, 没有方向性, 而且还很容易滋生舞弊行为等等。
三、建立健全地方财政监督体系的措施
(一) 树立“大监督”理念, 推进财政监督科学发展
努力树立“大监督”理念, 着手构建“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部关联”的财政“大监督”工作格局。全员参与, 即财政部门的每一个业务部门都是财政监督的主体, 全体财政干部既是财政业务管理员, 又是财政监督者, 树立科学的“围绕管理抓监督, 强化监督促管理”的新理念, 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全面覆盖, 即对涉及财政监督内容的财政收入监督、支出监督、会计监督、内部监督等方面, 通过日常管理与专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坚持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财政工作大局之中;全程控制, 即在巩固完善事后监督机制的同时, 紧紧把握财政监督寓于财政管理的内在特性, 着眼于财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通过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 对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监督, 对国库拨付资金的监督等, 及时发现财政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逐步将监督关口前移, 把监督的侧重点由过去单纯的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转变, 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为经常监督;全部关联, 即实现专职监督与日常管理、个体监督与全面管理的信息共享、成果运用, 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工作的职能作用, 以财政监督工作的成效取信于社会, 得到社会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支持。
(二)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奠定财政监督工作的基础
加快财政监督立法进程, 通过法律程序明确监督机构的职权、责任、监督程序、监督方法、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违反财政法规的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确定财政监督机构执法主体资格, 赋予财政监督机构独立行使财政监督检查及对违纪违规对象的强制处置权等执法手段;明确财政监督检查机构是财政部门的综合执法机构, 为财政部门行使财政监督职能, 加强执法力度, 坚持依法行政, 提高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真正把财政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使财政监督真正做到独立执法、依法办事、依法监督。同时, 修订完善相关财政法规, 加快相关财政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 及时修改和完善现有不配套的财政法律、法规, 使其相互衔接, 相互配套, 更加符合当前财政工作的实际。
(三) 理顺各方关系, 形成监督的合力
理顺专职财政监督机构与财政各业务管理部门、其他监督机构间的关系, 建立整合内外部监督力量参与检查联动的监督新模式, 形成监督的合力。在监督任务上, 专职监督机构负责专项和大型临时性的检查;业务机构负责日常监督检查、跟踪检查、跟踪问效。在检查时间上, 业务机构侧重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专职监督机构应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在监督方式上, 财政业务机构进行的监督检查寓于正常业务管理中, 均在开展日常业务中进行;专职监督机构开展的监督检查, 大都是限制时间、限制范围、直接组织实施的事后监督检查。同时, 要理顺与其他监督部门之间的关系, 借助法律明确财政监督在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方法上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分工, 划清职责权限, 建立执法联席会议制度, 及时沟通执法工作情况, 交流检查信息, 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协作、联合执法的立体交叉监督格局, 形成监督的合力, 促进监督工作的整体推进。
(四)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搭建财税库联网平台, 实现财政部门内部之间、各级财政部门之间、财政与征收机关、国库部门和银行之间以及财政与各预算单位之间纵横交错的信息化网络系统, 为财政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及时反馈提供技术平台。同时进一步加强财政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如建立财政预算执行和资金分配使用检测系统, 开发设计“财政检查软件”等。
(五)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为财政监督检查提供人员保障
财政税务 篇11
【关键词】 财政监督 税务监督 审计监督 综合运用 协调发展
一、财政、税务和审计监督的基本内容介绍
所谓财政监督,就是国家财政机关根据财政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执行财政法规和政策的情况进行监察和督导,在资金筹集、供应和使用的管理活动中对其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等事项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
所谓税务监督,则是指国家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根据税收法令、政策和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的整个纳税全过程以及影响纳税的其他因素所实行的专门性的经济监察和督导。
所谓审计监督,是指由国家各级审计机关和社会上各类审计机构及审计组织根据国家审计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检查、评价和公证的监督活动。
二、财政、税务和审计监督三者协调与结合的必要性
1、三种监督模式的协调与结合是由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所决定的
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并不长,还处于体制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斷发展深入,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首先由于分配方式还不完善,国家财政分配的规模相对减小,财政预算内部监管的作用越来越小,需要其他监督予以配合。其次,乱收费现象不断增加,很大一部分财政性资金游离于国家预算以外,脱离了国家政策的调控,严重浪费了财政资源。再次,纳税人偷税漏税行为大量发生,加之部分行政监管人员有徇私舞弊的行为,使得国家税收大量流失。第四,企业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违法违纪行为,而部分管理机关的公务人员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由此可知,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使得单一的监管模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复杂的经济形势决定了需要将财政、税务和审计监督三者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共同服务于财政经济工作。
2、三种监督模式的协调与结合是当前经济体制下监督管理机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有其特殊的结构和复杂的系统,经济监督的对象包罗万有,经济监督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这些调控监督手段如果各行其政,互不配合,那么单一的监督手段其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是不可能满足多变的市场经济要求。只有将各种监督手段予以协调,综合运用,才能从整体上发挥监督职能的应有效用,保证总体监督目标的能够得以实现。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必须要深化监督机制,要将财政、税务、审计监督等多种监督协调与结合,强化监督的效果。
3、三种监督模式的协调与结合是维护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
政府、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都是经济运行活动中的重要主体,这些主体本身从职能或者规模上来说就是有差别的,如何协调好三种监督模式来维护不平等主体间的经济活动能够平等的开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三种监督模式的统一结合可以有效的保证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促进各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进而促进经济的规范化、法制化运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财政、税务和审计监督三者协调结合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监督程序的设置仍不合理。目前的监督程序比较侧重于定期检查的形式,一年一次的财政税收检查成为了固定的检查模式。固定的检查模式使得接受检查的主体能够直接根据检查的特点避重就轻的将自身问题合理化,而监督机关却不能及时发现其日常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根本达不到监督的目的。
问题二,监督目的不明确。三种监督模式各自为政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一旦结合起来监督的目的反倒不明确,经常会把监督的侧重方向指向检查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以揭露违法行为为主要监督目标,而忽视了利用监督来避免经济活动中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三种监督方式协调运用时如何把握监督的重点和前提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问题三,职能的界定不严密。协调结合后各个监督模式的独立性职能反而下降,甚至有湮没在总的监督规划内容之中的现象,在实践中出现了有些监督部门有名无实的情况。监督机构职能发挥经常受制于同级或者上级政府,难以摆脱政府实权部分带来的各种形式的干预,无法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面对风雨变幻的经济形势和错综复杂的监督对象,强调多种监督的协调配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目前还是很难达到彼此之间严密的联系和系统的合作。
四、如何做到财政、税务和审计监督的协调与结合
1、要以法律为依据来强化监督职能的运用。
法律是明确的,不容僭越的规范,法律为监督职能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完善相关经济类法律法规的内容,使得经济活动在具体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强化监督体系的完善。首先,无论是那种监督手段,监督的主体要提高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且把这种不容侵犯的权威性深入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深入到监督对象的思想中,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监督主要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建设,重视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要抵挡得住“糖衣炮弹”的进攻,作为监督主体自身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再次,加大经济监督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全民的守法意识,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为监督工作排除阻力。第四,根据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力设法消除政府部门对于监督工作的非正常干扰,如遇到地方政府在财政、税务、审计监督活动中层层施压的情况,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向上一级监督主管部门报告情况,而对于政府的非正常干预监督工作的要查清事实并予以严惩。第五,各监督主体在明确自身监督职能的前提下通力合作,统一协调部署监督工作的展开,对于同一监督客体,财政、税务监督在前,审计监督在后,层层把关,保证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2、要以合理的监督手段来强化监督职能的发挥
将财政、税务、审计监督协调结合并合理运用经常性与突击性检查工作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普遍性、综合性的监督检查工作,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解决日常经济工作中不易解决的难点,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监督手段不能过分依赖于定期的大检查而忽视日常监督工作,在保证一年一度的大检查可以顺利开展的同时,也应当不断健全和加强日常的规范性监督,在日常的监督管理中排除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的因素,从具体的基础性的日常监督工作发挥各监督方式协调统一运用的强大功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税务、审计监督的协调也应该以更规范、更合理的形式存在,这是监督职能部门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3、要以科学的监督内容来强化监督工作的开展
从整体工作内容上讲,监督工作要在力求全面的同时又要突出重点,从具体的工作内容上讲,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形势、各部门之间职能的不同特点以及监督客体的不同属性,科学的制定每一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断的调整工作的侧重点和方向,协调好各监督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综合监督体系。
对于政府的监督工作,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政府资金分配上,要严格把关政府财政收支和财政决算的真实性,严密审查地方各级财政信用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动态。重视对政府投资活动的监督,在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过程以及竣工决算上审计工作要不遗余力的开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提高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
对于企业的监督工作,特别是与民生大计相关的或者接受财政拨款较多的国有企业,工作的重点是要抓好审计监督,辅助以必要的税务监督。鉴于社会审计组织的灵活性更强,监督部门可以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来实行监督职能,财务、税务、审计机关则可以对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结果进行总体管理和监督,提高工作效能。
对于有特殊用途的资金,如社会保障工作、科教文衛工作、扶贫工作等,要加强这些专项资金的监督。工作的重点应侧重于监督专项资金是否全额到位、配套资金是否足额、有无侵占挪用现象、有无损失浪费现象、有无乱收费问题等等,以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符合要求。
【结束语】
本文从内容、必要性、存在问题和具体对策四个方面简要论证了财政、税务、审计监督工作协调与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遇到的困难也将越来越多,只要我们始终遵循着互相配合的工作理念,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都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会在不断的深化和改革中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裴淑娜.关于如何加强财政监管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J].2011(10)
[2]刘明中.综合财政监管:财政监督的重大突破.财经界(学术版)[N].2012(4)
[3]张泉虎.探索税务监管方式变革.湖北日报[N].2010(9)
财政税务 篇12
一、受地方政府利益驱动土地财政发展迅猛
目前学术界对土地财政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上, 土地财政即指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 广义上, 土地财政不仅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 还包括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融资、与土地相关的税收等方式获取的财政收入。本文所指的土地财政即为广义的土地财政, 具体分为两部分, 一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 如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等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 二是与土地有关的非税收入, 如土地租金、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新菜地建设基金等。
土地财政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 在扩展城区面积、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中, 土地财政迅速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具体表现为:
(一) 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第一大来源
据统计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15 920.2亿元, 70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共计10 836亿元, 同比2008年增加140%, 同比2007年增加49%。2010年土地出让金收入29397.98亿, 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72.4% (见表1) 。
(二) 与土地有关的地方税收迅速增长
近年来与土地相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和房产税等增长迅速, 特别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迅速。2010年由于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相关税收增长趋势有所减弱, 但同比依然增加 (见表2) 。
二、财政分权的制度设计缺陷是导致土地财政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产生土地财政的原因很多, 如土地制度的不合理, 地方政府政绩需要等。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原因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分税制的起因是为了消除财政包干的弊端, 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关系, 而在调整过程中并未实现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和匹配, 财政分权的制度设计缺陷导致了土地财政的迅速发展。
(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是引发土地财政的重要起因
事权是一级政府对一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财权是一级政府为履行其公共管理职责而筹集财政收入的权力, 具体包括征税权、收费权及举债权等。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匹配, 才能保障各级政府基于权责对称原则在依法行使管理权力的同时, 承担相应管理成本与责任。分税制改革及以后税制的调整主要就中央与省市之间的财权与财力两个要素作了新的组合, 即通过划分税种重新界定了财权, 通过转移支付重新配置财力, 而对事权则未作正式调整, 这种制度缺陷直接导致了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各种不同的搭配情况。多年来各级政府的财权基本是锁定的, 除所得税、证券印花税及农业税废除等微调外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变化不大, 但省以下的政府财力则有较为明显的上收。与此同时, 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只是做了初步划分, 没有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一般来说中央主要负责全国性的公共产品, 而地方主要负责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但是中央与地方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常作非正式调整, 如教育、医疗、科学研究等逐步下放到地方政府。这种体制运行的结果是财权层层向上集中, 而事权层层下压, 财权与事权划分出现背离局面, 基层政府承担了与其财力极不相称的事权责任。基层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只能依赖土地财政。
(二) 地方财政缺乏主体税种是引发土地财政的直接推手
分税制改革将各税种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进行了初步的划分, 但这种划分是基于保证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为出发点, 并没有考虑到地方税系的建设。在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划分上, 属于地方税的主要有营业税, 城市建设维护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增值税, 车船税, 耕地占用税, 契税, 烟叶税, 印花税, 25%的增值税和40%的个人所得税等。其他税种都划归中央。
以上税种的划分中, 中央政府将征收方便, 税源稳定并且税收数额较大的税种划归中央或者作为共享税, 并且中央分享的比例高。留给地方的都是税种小而杂, 收入不稳定的税种, 使得地方政府不仅税收收入不稳定, 而且税收的征收成本比较高, 特别是经济薄弱的西部地方政府更缺乏足够而稳定的税收来源。地方政府缺乏主体税种, 使地方政府没有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 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土地财政解决由于主体税种缺乏带来的收入不足问题。
(三) 不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在现有体制下, 校正财权事权配置不清的措施之一为转移支付制度。但目前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过少, 难以让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首先, 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相对偏小而专项转移支付相对偏大, 且专项转移支付的管理不规范、不透明。其次, 转移支付中资金投入过于零星分散, 缺乏长远规划, 中央政府将转移支付制度当成“胡椒面”, 哪有问题就撒一点, 治标不治本。再次, 转移支付未与服务绩效相联系, 转移支付的过程和结果缺乏必要的公开性和公正性。转移支付的不完善, 使地方政府在收入不足和无法从中央政府获得有效可靠的资金来源的情况下, 加大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扩大土地出让金的收入。
(四) 发债权缺失使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弥补财力缺口的有效手段
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28条明文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 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在对地方进行规划和建设时, 缺乏短期或者长期的资金, 特别是行使事权时, 地方预算内收入无法满足所有支出, 同时, 转移支付也无法弥补资金缺口时, 就会形成严重的地方财政赤字, 此时地方政府缺乏发行地方债务的权力, 不能通过金融市场筹集资金, 由于财权与事权不对等, 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无法平衡。虽然近几年中央政府会从国债发行额中拿出一部分向地方转贷, 或者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代发债券, 用于支持地方性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但是这不能全面的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长期以往, 地方财政无法正常运行。另一方面, 土地财政的收入便捷, 刚性预算约束使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依赖土地财政。以上发债权的缺失使得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 其成为地方政府便捷有效的资金来源作为弥补地方财力缺口的手段。
(五) 管理权限分散使土地财政收入缺乏必要的预算约束
预算管理权限分散, 大量资金游离于预算体系之外, 使得地方政府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较少, 预算内的财政收入无法满足财政支出的日益增长。土地财政收入中的土地出让金的资金量大, 并且在预算管理体系之外。权力部门滥收滥支土地出让金, 及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不合理,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的现象普遍存在。
例如2010年, 全国土地出让金的支出总额为26977.06亿元, 其中用于征地拆迁等成本补偿支出达16732.23亿元, 占全国土地出让支出的62.1%, 用于农业农村发展支出2249.54亿元, 占全国土地出让支出的8.3%, 用于城市建设支出7531.67亿元, 占全国土地出让支出的27.9%, 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463.62亿元, 占全国土地出让支出的1.7%。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仅可知, 征地拆迁和城市建设等支出较多, 而支农支出和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占比均过小。但是无论是征地拆迁和城市建设支出还是支农支出等, 均没有分条列出具体的资金使用情况, 只有大概的说明。即以上数据只是说明了土地出让金的使用, 使用的具体规范, 明细都没有具体说明, 土地财政出让金的使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分配和监督, 预算对土地财政的约束有限。
三、完善财政分权制度解决土地财政的相关建议
(一)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 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
要从根源上解决土地财政问题, 就必须先明确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 要在现有划分的基础上, 重新合理地配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事权方面, 省级政府应主要负责本辖区内的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改善自然环境、社会保障、区域道路交通、公共秩序与安全等。市、县、乡级政府应主要负责本辖区内的公共秩序与安全, 公用事业、城乡建设等。而其中教育, 科学技术, 文化体育与传媒, 医疗卫生, 国土气象等事务以及住房保障支出等支出, 应由中央承担主要事权。财权方面可以考虑采取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归属税种, 应限制中央政府的权力, 下放部分权力给予各地方政府, 同时把部分易于征收的税种划归地方政府, 调整中央与地方“两税”的税收分成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另外, 给予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的实际发展情况在税法的原则下进行适当调整的权力, 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 组织财政收入。
(二)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可以从赋予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和征管权以及合理确定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由于地方缺乏税收立法权和征管权, 中央统一制定税种和税率, 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地方政府。因此先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和征管权, 在规定的权限内, 地方政府可以决定征与不征, 征多征少。让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情况立法征税。另一方面要确定地方的主体税种, 主体税种可以借鉴国际经验考虑改革财产税。我国现在财产税主要包含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等, 其中2010年房产税占财产税的12.22%。对比欧美国家的房产税占财产税的50%--90%, 我国房产税的比例需要大力提高。而土地财政对房地产的影响最为深远, 可以考虑改革房产税, 解决现行房地产税收不统一、房地产税中重流转轻持有的局面。对长期持有和短期持有房地产者在税收上加以区别对待, 对长期持有房地产者, 在交易转让时应予以税收优惠, 对交易过于频繁且带有明显投机行为要课以重税。扩大房产税的征收范围, 由城市扩大到乡村, 以适应目前农村工副业普遍快速发展的实际, 应按评估后的房产价值作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三)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增强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从优化转移支付的结构, 提高转移支付的绩效和规范转移支付的程序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方面要优化我国的转移支付结构, 要适当的、合理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占比降低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 其次要规范、约束专项转移支付, 还要逐渐的取消税收返还制度。第二在提高转移支付的绩效方面, 要做到事先研究, 事中监督, 事后审查。转移支付前中央政府要进行长远规划, 对于重大项目进行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公示, 公示无异议后, 投入大量资金。转移支付中, 对每年转移支付的金额, 次数都进行公布审核, 根据客观的计量标准来分配资金, 增加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公开性和公正性。转移支付后, 对社会有重大经济影响的项目作为绩效评价的重点。采取上级对下级转移支付评价和聘请社会第三方组织对转移支付的绩效进行评价相结合。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 全部公开,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在规范转移支付的程序方面, 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程序要进行规范, 首先对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用法律形式加以确定, 且不得随意更改, 排除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 转移支付的程序可以作为财政体制的一部分, 全国统一严格执行, 遵循法定审批程序, 消除现行转移支付的随意性。
(四) 赋予地方政府发债券权力, 缓解地方政府资金压力
为弥补财政收支缺口, 应该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利, 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法律层面来看,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中修改预算法, 通过法律程序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尽快制定和出台地方债的相关法律, 例如《公债法》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 为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从而缓解地方政府在本地发展中支出与收入的不平衡的矛盾。从中央政府的层面来看, 应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自主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发行债券。以此从法律和制度上对地方政府的发债权进行保障。其次, 在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同时, 要确立一套规则, 规范地方政府发债的程序, 以及进行合规性审查等等, 防止地方政府发债的混乱与发债资金的不规范使用。地方债的发行要和还贷相结合, 控制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 增加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 对地方债的购买者有相应的保障。
(五) 明确土地财政收支范围, 将土地收益纳入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土地财政的资金, 从收入方面看, 土地公开拍卖, 进行公示, 并公开透明的公布土地出让收入, 杜绝暗箱操作现象, 把相关的土地税费收入有地方统计局定期公布。从支出方面看由于与土地相关的税费都已经纳入预算管理, 所以侧重管理未纳入预算的土地出让金。把土地出让金分成两份, 一份设立土地收益基金, 建立土地收益基金投资制度, 以保障土地收益基金保值增值。土地收益基金是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划出25%建立中央、省和市 (县) 三级国有土地收益基金, 实行分账核算。中央土地收益基金主要用于国有大型建设项目的农地征收补偿以及向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 省级土地收益基金主要用于国家、省级大型项目的农地征收的补偿, 市 (县) 级所属土地收益基金主要用于土地的收购储备。通过建立土地收益基金, 可以遏制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土地收益的短期行为, 建立良性的土地收益管理机制, 保证农地征收、城市建设和发展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份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在每年制定预算时, 对土地出让收入进行规划, 合理使用。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可以明确土地财政的收支范围, 规范土地财政资金的使用, 同时增加地方政府预算收入, 减少财政缺口。从管理监督的角度看, 除了对土地出让金的收入进行公开透明监督外, 还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审计, 是土地得到合理的配置, 土地价格在合理的区间。另外, 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要进行绩效评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摘要:土地财政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持的同时, 也引发了诸如推动房地产畸形发展、耕地流失严重, 失地农民福利水平下降等问题, 如何治理土地财政已成为各方研究重点。文章通过对土地出让金及土地税收相关数据的分析, 认为目前财政分权的制度设计缺陷是导致土地财政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提出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权与事权是治理土地财政的重要制度保障。
关键词:土地财政,分税制,财政分权
参考文献
[1]刘京焕, 岳晓, 万柯.基于地区经济差异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研究 (J) .商业研究, 2010 (4) .
[2]杜平.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收入分配改革——以中央与浙江为例 (J) .探讨与研究, 2010 (9) .
[3]吴群, 李永乐.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 (J) .财贸经济, 2010 (7) .
[4]徐朋.浅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成因——基于分税制视角 (J) .人力资源管理, 2009 (26) .
【财政税务】推荐阅读:
关于房地产拆迁补偿、财政返还税务处理08-27
注册税务师考试综合指导:中央财政收入08-28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市粮食局转发教育05-24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核定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计税工资09-1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10-05
20030514_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10-27
财税[2012]75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06-17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08-03
吉财税[2011]399号转发《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的通知》的通知06-16
财政公共财政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