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税务

2024-08-24

有效税务(共9篇)

有效税务 篇1

在大多数企业内部, 相关的税务审计工作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但税务审计工作的完善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因此, 解决当前税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企业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当前税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税务审计管理体制不完善

按照我国目前的税务审计相关的制度来看, 在税务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 在这种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之下, 企业的税务审计管理制度显然也会存在着相关的问题。首先, 没有制度约束企业内部的税务审计人员, 在这种企业环境下, 有效的完成税务审计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税务审计人员往往按照自身的经验来对工作进行判断, 缺乏相关规范制度的具体要求, 导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其次, 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也会造成企业对税务审计工作的认知不清晰, 大多数企业甚至觉得税务审计工作是可有可无的, 忽视了税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2. 忽视税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在大多数企业中, 一方面由于企业对税务审计工作的不重视, 一些税务审计工作人员对待工作态度比较消极怠慢, 工作的时候只是走走过场, 注重形式, 敷衍了事。另一方面, 税务审计工作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作, 需要税务审计工作人员耗费巨大的精力来完成相应的工作, 而大多数企业内部的税务审计工作人员对工作不够仔细, 对账本和数据的统计只进行简单的翻算就当完成了工作, 这类工作的完成只流于形式与表面, 而在企业内部的工作中, 一旦忽视了税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最终会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税务风险。

3. 税务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下

在企业内部, 审计队伍的构成主要是审计机构的工作人员,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政治涵养直接决定了税务审计工作的执行效果。税务审计工作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 税务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要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 例如内部控制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性的复合技术等等, 只有将这种基本的技术运用好, 才能获得有效精确的审计结果, 但在大多数的企业中, 大多数税务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不高, 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的税务审计工作人员年龄都偏老化, 虽然工作经验丰富, 但是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 对新技术都不是很了解, 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尤为欠缺, 依旧沿用传统的技术来开展工作, 这样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 还影响了正确的工作决策, 甚至于对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不便。另一方面, 有些企业的税务审计工作人员并不具有一定的审计方面的工作经验与知识, 大多数工作只是做做样子, 流于形式。

二、完善税务审计工作的主要措施

1. 建立健全税务审计工作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收征管工作的不断强化, 税务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的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关部门应当要重视起税务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相关的税务审计制度, 法院、检察院、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都要参与其中, 对当前税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对税务审计制度进行整改, 确保企业的税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2. 提升对税务审计工作的重视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税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思想层面上就要对税务审计工作进行重视, 改变以前忽视税务审计工作的思想认识, 为税务审计工作开展的质量提供良好前提, 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首先企业要加强对税务审计工作的整改力度, 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税务审计, 其次要宣传税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让整个企业都对其进行重视, 从而让税务审计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3. 提升税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要提高税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强化税务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责任意识, 要求必须学习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 明确自身的义务, 保证审计人员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其次, 在税务审计工作的进行中, 审计人员要不断的发现自身的问题, 将税务工作进行仔细的检查, 看整个过程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 审计人员还应该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 以此来适应审计税务制度不断的变化。

三、结束语

税务审计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 在当前大多数企业中税务审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企业应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税务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 加强对税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 加强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培训, 运用可行性较强的措施, 解决当前税务审计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喻凯, 王婷婷.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澳大利亚大企业税务审计经验借鉴[J].财会研究, 2015, 04:64-66+70.

[2]徐静冉, 杨树琪.促进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在信息不对称征纳税背景下[J].经济问题探索, 2010, 01:170-174.

[3]樊行健, 宋仕杰.企业内部监督模式研究——基于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J].会计研究, 2011 (03) .

有效税务 篇2

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税务人员职务犯罪案例屡见不鲜,这就给税务出了一个新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预防职务犯罪。根据税务机关基层工作实际和多年来纪检监察工作经验,我们认为税务机关做好预防税务干部职务犯罪,加强教育是基础,健全机制是保障,强化监督是关键,严肃处理是爱护。

一、加强教育,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政治教育,提高政治觉悟。有的税务干部整天上班时间忙于工作、业余时间忙于家庭事务,而疏忽和淡化了政治学习,税务机关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税务干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加强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加强党纪政纪学习,使每一名税务干部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权力观,依法行政,为国聚财,分清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罪与非罪的界限,从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自觉维护和遵守税法。

加强业务教育,提高业务水平。有的税务干部政治素质虽然不抵,但业务水平不高,往往会因为缺乏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系统学习,执行政策不到位,执法程序不严谨,最后成为了被告。所以税务机关应加大对税务干部税收业务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学习、举办讲座、统一测试、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确实使税务干部懂得税如何征、法如何执。

加强正反面教育,做到警钟长鸣。税务机关在加强税务人员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教育的同时,注意发现、培养、树立和宣传本间位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先进典型,结合实际工作中先进典型事例,经党组织税务干部学习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严格执法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感染人、带动人、教育人。同时,利用反面案例,警示税务干部自觉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整改,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健全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两权”监督制约机制。

税务机关的权力,归纳起来分为“两权”,即:税务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税务执法权是国家赋予税务干部依法行使税法权利,行政管理权是税务机关对所属人、财物管理的权利。如何正确的行使 “两权”,在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税法明文政策规定的同时,税务机关还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不断完善人、财、物行政管理制度。

人、财、物的管理对整个税务工作来说非常重要,管理好了,整个队伍就会焕发活力,激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战斗力;否则,民以涣散,还会滋生腐败。在人、财、物的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严密和管理机制,税务机关应该不留空隙,不挂空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在用人机制上,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选拔任用干部,采取资格认定、业务考试、竞争演讲、民主测评、党组决定的用人制度;税务系统进入,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制度;干部管理方面,采取定期交流、民主考评、强化监督的办法,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制止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的行为。二是在财务预算、基建、经常性办公用品及大宗物品购置、车辆管理、会议费、招待费等管理方面,采取集体研究采购制、财务开支定期公开制、车辆实行定期轮换派车制、基建实行公开招标、招待建立定额标准制,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物品采购管理制度,不给欲违法者纪违法的机会,最大的预防职务犯罪。

(二)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江总书记曾经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国家税务总局也做出了加强“两权”监督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决定,各级税务机关应该根据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的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一个完整的“从源头上监督制约”的网络,使之贯穿于税务机关权利运行的每个环节,将权利的运行纳入公开、民主、平等、公正、合法的轨道。

在税务行政管理方面,一是强化党内都督,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强化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都督,领导干民主评议和干部考察,建立廉政档案,并把考核情况与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挂钩;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定期召开有代表性的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征求社会各界对税务工作好的建议和意见,定期走访个体户、企业以及人大、政协执法监督部门,听取他们对税务工作的看法和意见,把税务机关权力的运行置于社会监督之下,督促税务机不断改进自身工作,真正做到预防职务犯罪。

(三)不断完善责任追究制。监督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不仅要进行整改,还要对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否则,当事人引不起高度重视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和行政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制定和完善责任追究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责任追究也应贯穿“两权”运行的整个范畴,不仅要对税务执法不到位的行为进行追究,还要对行政管理权行使不当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当然,追究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分责任大小、责任性质予以追究,对错误情节较轻的,可以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予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取消评优评先资格、一定时间的待岗学习;对违犯党政纪律的,应严格按照规定予以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提高认识,严肃追究违纪违法人员党纪政纪责任。

(一)各级领导干部应支持纪检监察干部秉公办案。

税务职务犯罪对国家、对社会、对税务机关危害极大,不仅可能毁掉一批干部,而且可能严重损害国家的根本利益。个别税务机关的领导干部对职务犯罪的严重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税务系统内部有问题应该内部处理,或者觉得要“爱护”干部,“家丑不外扬”掩盖问题,还有的认为税收执法中存在一点随意性,到企业吃点喝点都属于小节问题,犯不了国法┉┉致使少数税务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不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吃、拿、卡、要、报”,收“人情税”、“关系税”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随意执法现象时有发生,以至于走上职务犯罪的道路。因此,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提高认识,真正把预防职务犯罪摆到重要的位置,支持纪检监察干部依法办案,有效的解决税收领域的腐败问题。

(二)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应不徇私情、依法办案。作为反腐倡廉前沿阵地的纪检干部,如果怕得罪人、存在“老好人”的思想,对违纪违法行为不敢查、不敢管,那么,税务队伍就会违法乱纪现象盛行,岂谈为国聚财?因此,纪检干部应该具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和事业心,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做斗争,敢于嫉恶如仇,运用政纪法纪武器对付违纪分子,勇于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铲除税务系统中的害群之马,树立税务部门良好形象。

(三)对违纪违法人员要及时落实党纪政处分。对已经查实的纪检监察案件,税务机关应该及时追究当事人党纪政纪责任,达到惩处教育当事人,警戒有同样违纪苗头者悬崖勒马。这既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种负责态度,也是对违纪当事人的一种善意爱护。如果税务机关对当事人的行为视而不见、坐而不管,其违纪行为愈演愈烈,达到违法犯罪的地步,那将贻误了国家、抗害了个人。

有效税务 篇3

关键词:税务局;管理会计;应用困境;有效路径

前言:笔者所在的重庆市地方税务局重点税源管理局是重庆市地方税务局下的一直属单位,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践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保持了无一起纳税投诉、无一起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优良传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作为该局的财务工作人员,笔者发现,管理会计在税务局中的推广与应用也面临着不少的困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从而造成了税务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严重脱节。鉴于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径,切实提升管理会计在税务局中的应用效果。

一、税务局管理会计相关概述

在当前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工作挑战。税务局管理会计主要是为税务局的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它的业务来源就是各个需要纳税的企业。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背景下,税务局管理会计也出现了很多管理方法,实现了一定的管理创新,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税务局管理会计的运用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对税务局管理会计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说制定合理的税务管理目标等,从而有效避免各种贪污行为事件的发生,让税务局管理会计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问题解决,推动税务局会计管理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税务局管理会计应用的困境

(1)管理会计信息渠道较为复杂。税务局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较为多元化,既有税务局外部渠道,也有税务局内部渠道。那么,税务局内部渠道有可能是来自于内部的各个相关部门,也有可能来自于税收财务系统。税务局外部渠道则有可能是上级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时得到的会计信息。税务局管理会计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管理,传统的以财会基础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大量使用新的管理会计方法。然而,这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否则,就无法为管理会计系统所使用。另外,当前纳税的企业数目众多,生产经营活动各部相同,其会计信息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在这样的情形下,税务局管理会计人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人为的数据信息分析工作也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信息失真;  (2)管理会计人员素质不够高。税务局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整体上来说,他们的专业素质并不是很高,容易导致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质量的下降。这是因为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工作的进程与结果,其中的每一个运用环节都是这些会计人员来具体操作的。而这些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并不充分,还缺乏对一些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实践经验,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也偏弱。这些都使得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3)管理会计资料获取成本偏高。税务局获取会计信息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这是因为它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颇高。而信息质量与成本之间是呈现出正方向增长趋势的。对于税务局来说,其管理会计所需的信息成本主要包含了这么几个方面,即加工成本、管理成本、设施成本、信息采集成本以及纳税单位提供的无效信息所导致的损失等。这些都使得税务局的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过程需要较高的信息采集与加工工作相对应,还需要对一些新技术进行不断的应用来获取更多的会计信息。以上种种都使得税务局管理会计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增加。此外,税务局管理会计还需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即录入数据、加工数据到最后输出数据并生成报告,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人力和物力,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管理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税务局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效路径

(1)提高税务局管理会计信息的加工效果。税务局管理会计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境,首先就表现在它的信息加工方面。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信息加工的环节来找到突破口。一般来说,税务局的管理会计信息加工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就应该依据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来采取相应的对策。针对信息加工中的数据录入阶段,我们就应该关注信息点的设立问题,还需要关注数据的采集频率与方式和存储数据的形式,然后再关注基础数据的采集问题。针对数据加工阶段,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管理会计方法,确保第二个信息加工阶段的完整性。由于第二个阶段会受到第一个阶段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就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管理方法与数据模型来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针对第三阶段的数据输出问题,我们就应该使用图像或表格的方式来满足不同管理者的需求。由于第三阶段会受到前面两个阶段的影响与制约,因此,相关操作人员就应该更为深入透彻的理解管理者需求,并督促管理者尽快提高自身的管理会计应用能力,让管理者更好的理解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切实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随着当前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我们应该把上述三个阶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基本框架,最大限度的满足管理会计的信息需求;(2)提高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直接关系到管理会计工作的执行效率与效果。而我国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现有素养并不是很高,无法满足现代化的信息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就应该加强对于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种培训工作中去。此外,我们还应该不断提升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技术职能,督促他们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掌握更多的新技术,并把这些新技术切实有效的应用到解决各种管理会计问题中去,成为优秀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这样,税务局管理会计人员既是财务人员,同时又是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满足税务局管理会计中复合型人才的工作需求;(3)应对好管理会计信息多元化的问题。税务局管理会计所获取的信息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有税务局内部的,也有来自于税务局外部的。因此,它就容易造成管理会计工作的难题。为了应对这样的信息多元化特征,我们就应该不断完善管理会计工作的整合工作。在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中,不同的管理会计工具是其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发挥的重要基础所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已经推出了一些诸如目标成本管理法、作业预算法等新的管理会计方法,但是,它们在税务局管理会计中应用的时候显得有些不适应,这是因为税务局的国家机关性质决定的,它与企业性质的管理会计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我们在税务局管理会计工作中应该让不同的管理办法相互结合,共享各种信息资源,让各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能够实现有效整合。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应对税务局管理会计中的基础数据采集难题。为了积极应对日益多元化的信息需求,税务局应该建立相应的数据应用库,及时存储采集到的各种会计信息,实现这些会计信息的快速更新与传递,最终满足管理人员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慧男.税务局管理会计应用的“瓶颈”及突破[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5):61-62

[2] 廖荣碧.浅析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瓶颈的突破[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93-94

企业实行税务筹划的有效方法探究 篇4

1.1 税务筹划的概念

企业的税务筹划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企业自身寻求提升效益的方式。

1.2 税务筹划的特点

合法性。税务筹划的合法性是税务筹划的最基本的特征。

超前性。企业的税务筹划是指在特定的经济行为发生前企业所做的安排与计划, 企业按照既定的方案来采取相应的行动,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既定的目的。

目的性。企业的财务筹划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主要是因为对于企业来说, 税务筹划是一项策划活动行为, 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得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相应的减轻, 进而使得企业能够获得自身的节税收益。

时效性。由于国家关于税收的政策、法律法规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国家的政治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也就使得财务筹划具有了很强的时效性。

专业性。由于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需要很强的实践经验以及丰富而又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 所以就使得税务筹划成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择优性。由于企业在投资、理财以及经营等活动中常常会面临很多的应对方案, 这就使得企业在财务筹划的过程中要在两种甚至是更多的方案中进行选择, 选择出税收最轻或者是最好的一种应对、实施方案, 进而实现企业的盈利、经营目的, 这也就使得企业的税务筹划带上了择优性的特征。

2. 企业实行税务筹划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升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一个企业想要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之中实行税收筹划, 就应当对税收方面的各种法规、法律做到熟悉, 并且对于各种税收政策也要做到及时掌握, 同时在学习税法的时候, 也就自然而然的做到了依法纳税, 进而对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做了提高。

2.2 有利于降低企业纳税风险与成本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税收成本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社会成本, 企业税负的高低和成本的高低以及缴纳税款的多少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可以说是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这个层面上讲, 一个企业的税务筹划能够帮助企业通过有效的、合法的、合理的途径来缓缴企业的税款或者是降低企业的应缴纳税款。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规避企业的经济风险。

2.3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合理的、科学的企业税务筹划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特别是企业的会计以及财务管理水平, 想要制定出合理、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企业税务筹划方案就要求企业能够对自己的企业经济活动有一个全面、整体而又较为合理的规划, 使得企业在进行税务统筹的时候, 能够在客观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4 有助于完善税收法规、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从长远以及整体来看, 一个企业的税收统筹不但不会降低国家的收税总收入, 而且还会提升国家的税收, 税收统筹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完善提供相应的依据, 而且还会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 进而能够引导企业在经营、投资以及消费方面可以按照国家的整体调控以及市场运作规律来运行, 从这一层面讲, 税收统筹能够不断完善和调整我国税收的相应法律法规。

3. 企业实行税务统筹的有效方法

3.1 充分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

利用收税优惠政策筹划法主要是指纳税人按照国家税法的相应规定对税务进行统筹的一种方式, 对于企业来说, 税收优惠政策是我国的一项经济政策, 国家也相对的支持企业进行税务统筹。首先, 国家税法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的投资, 可以按照投资额的相应比例抵扣企业应缴纳税额, 所以说, 企业应当对国家在投资企业的认定条件充分把握, 及时地进行相应调整, 以便享受国家税收照顾。其次, 国家税法规定, 企业购置用于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以及安全生产方面的投资额可以进行税额的抵免, 所以说, 企业应当那及时抓住这种机会, 以便很好地享受国家税额抵免的优惠。再次, 国家税法规定对于国家在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企业会给予15%的低税率, 所以说,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此优惠政策, 进而制定出合理、科学的企业税务筹划方案, 以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3.2 合理地筹划税基

对税基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税务筹划不仅仅能够减少税基, 而且还可以利用对税基进行适当安排, 实现在适用纳税、率税、减免税等方面取得相应效益。所以说, 企业应当在不违背财务制度以及税法的前提之下, 利用对企业费用的列支, 减小税基, 进而减少企业应纳税的所得额, 以便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通过税率差异进行企业的税务统筹

企业通过税率差异进行税务的筹划, 往往会适用价格转移的方式, 也就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关系往来, 使得关联企业能够整体适用较低税率, 以便达到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具体方法是用过资金、货物、资产、劳务以及管理费用的相关转移进而实现利润在各个关联方面的转移, 从而使得企业实现整体节税的目的。

4. 企业在实行税务筹划的时候应当注意的问题

4.1 应当提升防范风险的意识

企业在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应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以及防范意识,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 争取将税务风险掐灭在萌芽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税务风险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

4.2 注意企业环境的变化

企业应当知道国家关于税收的政策性法规会经常随着国家经济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宏观调控做出适当的调整, 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环境以及经营状况也相继发生一些变化, 所以说, 企业在做税务筹划的时候, 一方面要不断收集各种相关政策调整的信息, 掌握好政策环境变化的总体趋势以及内容, 另一方面还要依据此变化对企业的税务筹划整体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 进而保持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 反之, 就会使得企业面临违背政策、法规的境地, 甚至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4.3 加快培养税收筹划的人才队伍

一个企业的税收筹划人才队伍建设得好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 税收筹划人员应当有会计、税收以及投资等相应的专业知识, 并且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投资、筹资活动做到全面了解和熟悉。所以说, 企业应当建立起相应的人员培训制度, 使得企业自身的税收筹划人员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对税法做到精通, 而且还能依据国家税法的政策变化与调整状况、企业自身的业务流程依据业务状况制定出相应的纳税方案。另一方面还应当对其进行比较之后做出优化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最有效的决策, 杜绝因为个人原因给整个企业的税务筹划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以及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企业的税务筹划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企业自身寻求提升效益的方式。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税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不断地提升, 其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 成为我国筹集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 同时也成为国家实现经济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当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就应当在企业的税收筹划上多下功夫, 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 如何在实践中较为合理地使用企业税收筹划的技巧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价值, 是企业急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董利颖.秦爱英.张福强.浅谈税务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 2008 (11)

[2]徐玉胜.浅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对税务筹划的运用[J].现代商业, 2010 (29)

[3]马慧.税务筹划浅谈[J].中国管理信息化 (会计版) , 2007, 10 (1)

[4]张雅杰.陈玉梅.企业税务筹划的原则[J].会计之友, 2008 (1)

[5]张大芳.浅谈企业经营活动的税务筹划[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10)

有效税务 篇5

一、引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非上市部分于2006年5月份开始试行内控制度, 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经过近两年的试运行和两年多的正式运行, 作为“家规家法”, 内控制度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保护财产安全、防范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确保了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为有效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 公司税务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对象和内容之一, 其在公司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越来越受到公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入手, 结合笔者在中石化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 提出完善企业税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效结合的相关建议, 以期能为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有效施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 企业税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效结合的政策依据

我国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也执行。这些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时依据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财会[2010]11号)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会[2008]7号) 、国务院颁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 (2001年主席令第49号)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国务院令[2002]362号) 等国家各项财经法规。

(二) 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 、原则 (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 和五大要素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要求, 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至少应包括:税务管理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税务登记、账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务检查、纳税筹划和境外项目税收管理等。

三、内控管理与税务管理有效结合的作用

(一) 有利于税收风险的防范

健全与完善有效的税务内部控制能够加强对税收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现如今, 税务风险主要源自各部门的沟通不畅, 不能对风险进行整体管控。想要防范风险, 应首先明晰税务风险来源:遵从政策风险 (纳什么税的风险) ;精确核算风险 (纳多少税的风险) ;税收筹划风险 (最少纳税的风险) ;业务交易风险 (何地何时如何纳税) , 具体的一项税务风险, 通常会涉及到诸多方面。先要实现风险控制, 就应该从产生风险的基本元素为出发点, 切实制定可行的控制对策与措施。

(二) 有利于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只有在进行税务风险防范的基础上, 税务内部控制才能创造出有意义的税务价值。税务价值涵盖有形价值于无形价值两个方面。有形价值指的是在满足法律的条件下进行合理避税, 为企业进行价值创造;无形价值指的是有效地税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声誉, 促进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

(三) 有利于企业经营安全性的提升

部分企业的领导层与财务人员对税收政策与法规的了解不够深入, 造成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较大, 有的甚至由于对税收风险的防范不当而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税务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良好途径, 健全与完善企业的税务内控机制, 能够降低企业管理经营的盲目性, 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进行处理税收风险, 保障企业的持久经营与稳定发展。

四、完善企业税务管理与内控管理有效结合的对策与措施

(一) 通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税务管理的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二章第十四条要求, 在内部控制内部环境要素中, “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 明确职责权限, 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根据这一规范所提要求, 企业在建立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时, 应设置专门岗位, 配备专职税务管理人员, 同时, 还要落实责任, 明确岗位职责权限, 要求专职税务管理人员及时收集、分析、掌握国家税收政策信息, 制定本单位纳税筹划计划和工作方案, 并注意加强同各级税务部门的业务联系, 积极争取税务部门能在税务政策辅导和纳税服务上给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进一步优化企业税务管理的内部环境。

(二) 通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税务筹划工作

每个企业都会展开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 这就导致企业应税行为呈现多样性, 其对应税种也会各不相同, 加之我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 其财税方面的制度与政策也在与时俱进, 这就对企业的税务管理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税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与交流, 努力提升税务筹划的能力, 为企业最大限度地争取税收利益。具体而言, 税务人员应强化对税务制度与政策的掌握与学习, 积极参加各类税务培训与讲座, 时时关注各类媒体信息, 从而不断提升对国家制定相关税务制度与政策的背景、目的的了解, 掌握各业务的最新动态;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各相关行业企业, 就共同关心的税务政策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 集中集体智慧去解决单位或部门难以独自面对的税务困局。

我国企业目前除了对一般性纳税筹划给予关注以外, 还可以考虑其它方面的内容, 例如: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工资支出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按100%加计扣除、设立在西部地区的各级单位可积极争取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以及企业所在地税收激励政策。

(三) 通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税务风险

1. 加强企业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五章第一条明确要求:“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 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 确保信息及时沟通, 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内部控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中, 在这一过程当中, 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 公司税务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对象和内容之一, 其在公司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尤为突出。税务管理相关信息也会涉及到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当中, 贯穿于企业生产作业的方方面面, 税务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反馈工作必然会相对复杂, 倘若企业在日常管理经营中, 没有重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就可能导致信息流失, 最终给企业税务内控造成损失, 阻碍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所以, 企业必须健全与完善好自身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机制, 对于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获取到的内部与外部信息展开科学、合理的整理、筛选、核对、交流、反馈, 以期能够及时发现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并对错误进行调整与偏差纠正, 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2. 做好企业的涉税风险评估, 防范企业税务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给出了具体的规定, 其中, 对于税务风险来说, 企业应该重点关注过程控制、风险评估、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以及监督机制等内容。具体而言, 企业可以考虑健全与完善好自身的风险评估机制, 以税务风险为核心与基础, 来开展自身风险评估工作。通过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可以对自身税务相关的内外部风险进行准确识别, 明确企业风险的承受能力, 提升风险接受水平。在内容方面, 主要是利用有关原理与技术手段, 对发生特定税收风险的可能性与损失范围给予定性与定量分析,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与规避企业的税务风险。

3. 健全与完善好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 并将其纳入内部监督的内容当中

企业的监督与控制也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防范与减小税收风险的角度来说, 其具体工作应以内部审计为核心而展开。首先, 企业在进行自身的内部审计工作当中, 应该重点了解与掌握企业的各项纳税事宜, 遵循“重要性原则”, 对风险展开评价。其次, 在完善好上述工作的同时, 企业还要重点关注下自身的涉税业务, 对其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与调查, 这样一来。倘若出现问题就能够被企业及时发现, 尽可能地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规避甚至消除风险, 对错误做出及时的调整与偏差纠正, 从而不断保障自身内部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升监控水平, 防范税务风险, 促进企业的持久经营与稳定发展。

五、结束语

有效税务 篇6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中所存在的税务风险

(一) 税款错报风险

企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缴税款时因对政策理解偏差错用税率、计算错误等原因非主观故意计算税款错误时, 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多缴税款占用企业资金流超过三年期将错过时效, 缴纳不足或者是不缴纳税款给企业的带来了一定的税务风险和经济损失。

(二) 法律惩处风险

企业纳税人在进行税款申报时, 通过减少应税收人或者多报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方式来降低税款缴纳。这些表面上看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 但是实质上也给企业带来潜在税务风险。一旦税收部门数据评估发现异常,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就要受到严重惩处, 将承担一定的法律刑事责任。

(三) 纳税申报表填写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每个企业最重要的涉税业务。每年政策都有不一样更新。2014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正式启用新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41张申报表, 填报难度较大。2015年度汇算清缴,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3号又更新了3张所得税申报明细表, 修改了若干填报口径。每一张表之间都有着紧密关联, 因此, 如果企业其中一张表填报出现相应错误, 就会影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正常进行。

(四) 税收政策掌握不及时、税收优惠政策享受不充分风险

由于纳税人对税收政策掌握不全面、没有及时更新税收政策, 未认识所得税汇算清缴财务与税务处理不一致的重要性, 导致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不符合要求。

企业要做好所得税汇算清缴应充分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创造税收价值。但是在实务中企业由于未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最终与税收优惠擦肩而过, 从而没有很好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节税效应, 加大了企业税负负担。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税务风险规避措施

为了广大企业更好的应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把握财税政策依法进行汇算清缴, 避免企业多缴或少缴税款, 面临补税、滞纳金和罚款的税务风险, 现总结汇算清缴实际工作中应该关注的、容易出现风险的几个要点, 以便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涉税风险。

(一) 及时学习税收政策, 依法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1. 视同销售收入的税务处理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 应当视同销售货物, 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 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售价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 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

2.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区别

不征税收入,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 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如软件企业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相应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 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目前包括国债利息收入,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等权益性收益, 给予了免征税款。

3. 正确划分业务招待费支出范围, 用足政策

业务招待费支出,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必要的、合理的交际、应酬支出。通常将业务招待费的支付范围界定为餐费、接待用品包括茶叶、香烟、赠送的礼品等。在实践中, 企业存在将交际、应酬支出计入办公费、业务宣传费等其他费用科目, 应作必要的重分类转入业务招待费合计汇算清缴。企业可测算全年营业收入用足该项税务扣除政策, 例如某企业全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 则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5000×0.5%=25万元;25/60%=41.67万元。

4. 合法列支成本、费用支出

准确把握税前扣除应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合法合理性原则、真实相关性等原则列支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 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 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 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税前扣除的合法有效凭证包括发票、财政票据、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等。如, 企业支付员工工资时, 可根据工资发放表、劳动合同社保缴纳情况、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 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原始凭证做为税前扣除的依据。

5. 研发费加计扣除所得税优惠事项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 按不低于10年分期摊销。企业应当不迟于年度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时, 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和研发项目文件完成备案, 并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 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专账, 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5]119号) 文件执行研发费加计扣除, 避免核算不清, 错失加计扣除所得税优惠。

(二) 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

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 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 加强企业管理部门对税务风险管理认识。可以通过相应税务知识教育, 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创建重要性, 从而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其次, 企业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理念进行相应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探索, 从而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业的税务管理体制。在企业运营过程中, 一些有关涉税的工作可以交由服务质量高的中介机构来办理, 提高企业汇算清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建立相应的审核评估制度, 通过相应考察来降低潜在税务风险发生概率。

(三) 依法填报纳税申报表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A类, 2014年版) 》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A类, 2014年版) 填报说明规范申报表的填报。

(四) 加大企业监督管理力度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 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 做好纳税调整, 对企业防范税收稽查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企业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从企业自身企业角度来说, 企业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纳税管理部门, 通过这个专门监督机构来实现税务有效管理。同时税务征收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力度, 严格按照相应税收政策进行税务征收和管理, 保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顺利进行。

三、结论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作为企业工作中重要环节, 对于企业税务处理具有积极作用。企业要加强这方面管理, 通过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来提高税务政策落实程度。同时可以通过规范纳税申请表形式来实现纳税申报表统一管理, 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发生。此外, 企业还可以通过提升企业人员专业综合素质和加强监督管理方式来保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顺利进行, 促进企业发展。

摘要:作为企业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处理过程中, 因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技术性强、政策性强, 相应带来了很多潜在税务风险。因此, 本文探讨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的涉税问题, 期望通过相应分析可以给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带来实质性帮助, 从而有效的规避税务风险。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税务风险

参考文献

[1]袁东霞.企业所得税汇算鉴证的风险研究[J].现代商业, 2014 (27) :242-243.

[2]林春微.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的风险管理[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2) :251-252.

有效税务 篇7

关键词:税务机关,绩效管理,有效性,分析原因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作用重大,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现在绩效管理是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效管理方式的一种。为了提高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 完成其工作内容并完善其组织形象, 就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因此, 为了进一步改善绩效管理, 提高其运作效率, 全面分析制约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一、制约税务机关绩效管理有效性的有关因素

(一) 没有充分认识绩效管理的定义

一些税务机关在应用绩效管理的时候, 仅把它当做提供奖金福利发放方面的依据, 并不是当做一种管理手段。税务机关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没有科学的认知, 导致其在管理理念上有所偏离, 对自身的管理定位错误, 在进行管理时, 缺乏主动性。

(二) 管理目标不适当

在规划绩效管理的目标时, 往往缺少重要目标的规划。规划个人绩效管理目标时, 看起来很公平, 然而没有充分考虑到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之间有年龄、阅历经验、素质高低、外在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差别, 尤其在一些详细指标方面出现可计算的弱化现象, 进而加大了绩效管理的难度, 还对绩效管理的结果公平性有一定的影响。

(三) 绩效管理评价制度有待改进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评价制度并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条款的说明细化发展, 而对一些职工岗位所承担责任的规定越来越不清晰, 导致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 对一些责任不想承担;二是绩效管理仅是注重考核工作的任务以及质量, 而往往忽视了员工要承担相关责任的方面, 从而引发做工多够分就多的管理误区。

(四) 绩效管理的辅助处理不周

就税务机关的管理而言, 通常包含的信息数据量繁多, 因而对相关文件的处理就比较繁琐, 这就要求必要的辅助处理对其进行管理分类归集。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绩效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软件硬件设施的不足、计算机处理考评系统的缺乏, 导致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只能以纯手工的形式开展, 这样既大大增加了工作任务量, 又严重阻碍考核评估体系的设定, 对绩效管理结果的可信度有着不良的影响。

(五) 绩效管理结果的不适当应用

对于有关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方面, 并未与税务机关管理人员多次考核和评先奖励制度有效结合, 评先奖励大都是机关领导的态度来取定, 没有与实际员工的工作业绩相联系, 导致绩效管理激励体制空有其文, 对机关内部的岗位竞争的公平性有所影响。还有不适当地应用绩效管理的结果, 引起机关内部在干部提升方面的分歧, 不能根据实际个人绩效的结果对干部进行选择, 因此让岗位提升的原则没有了依据, 对机关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改进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 抓住绩效管理中心, 设定考评制度

首先要保证绩效管理的数目以及质量。选用双向考核手段, 就是不仅要对相关人员工作量进行考核, 还要检测其工作质量是否满足标准, 如果有些人员只完成了工作量而未满足工作的质量, 就应根据相关规定内容进行扣分处理。其次, 对考核的力度做到衡。最后, 要积极研究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应用计算机系统, 记录各个部门日常工作细则和文件信息的底稿, 各考核员工在计算机录入自己的工作记录、工作完成进度、质量等相关资料信息, 专门管理人员运用计算机归集总结, 自动产生评估结果, 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人工统计不协调的问题, 舍去了人为失误而扣分的现象, 减少评估时间, 节省了成本, 保证绩效管理结果相对公平。

(二) 加强绩效管理创新

在开展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时候, 如果只选取固定的方式、模糊的要求就不能发挥绩效管理的实际作用。因此, 要加强绩效管理创新工作, 在全面规定考核内容的基础上, 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强化绩效管理的实效性, 并且完善计算机考核网络信息平台, 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 遵循“三个结合”原则

1. 每天评估与年终评估相结合。

想要做到每天评估和年终的有效结合, 就应整合评估内容以及方式。对于每天评估来说, 将机关工作人员完成岗位职责的情况作为依据, 详细评估其出勤率、衣着举止、行为语言、工作进度、计划方案、有关奖惩和业务考试等内 (下转第203页) (下转第201页) 容, 并设定对应的评估台账, 为年度评估做出准备。对年终评估方面, 要全面评估税务机关人员的思想、相关政策水准、依法办事能力、服务态度、规章遵守和整年业绩等方面情况, 并开展某些民意测评活动, 根据民意指数进行相关调整。

2. 个人评估与机关评估相结合。

税务机关个人评估与机关评估在选取的价值、工作场所、最终目标等方面一致, 二者有机结合, 能起到良好的绩效管理作用。对个人评估方面, 在评估有关内容及标准的制定方面, 以机关评估的目标深层次分解结果为中心, 在布置在岗位上, 记录个人的工作执行能力、作风、在工作时的服务态度等方面, 联合有关机关评估, 作为作风树立和目标监管评估的基础, 有效激发个人与机关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3. 机关高层评加与人民群众评议相结合。

税务机关在进行绩效管理时, 有关机关高层领导的评价较为复杂, 不仅要着重领导对员完成工作职责的现象的评价, 还要把群众的意见当做凭证, 充分结合这两方面的内容, 尽可能对不同评估对象如下级对上级评估、上级对下级评估以及平级之间的评估等应相同的形式开展评估工作, 除去因高层的权利、人情世故等情况的干扰、尽可能让评价体系客观、公正。

(四) 合理应用绩效管理的结果

税务机关开展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将管理结果投入到实际应用方面, 体现其具体的管理价值, 再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评估, 完成良性循环。其在应用的过程中, 要注意:第一把先关评估结果和年终评估相联系, 按照结果划分评定等级, 有效控制综合评估与年度评估不相同的情形;第二是把绩效管理的结果和岗位提升方面有机结合, 例如设置规章制度, 年终评估靠前的工作人员有优先提拔的机会;第三把绩效管理的结果和员工培训相互联系, 总结评估中工作人员自身出现的缺陷, 详细研究, 找到原因, 进行自我改进;第四把绩效管理结果与机关奖惩制度有效连接, 对评估成绩较好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 并加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支持, 而对评估较差的工作人员作出通报批评, 用来激发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 让其以良好的心情、积极主动的态度、创造性的思维去开展工作。

三、结论

基于以上论述, 对税务机关绩效管理有效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从结果中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改进绩效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制度, 科学合理地鼓励税务人员加强税务管理, 提高税务机关的整体绩效。

参考文献

[1]陈立兵, 周宏慧.基层税务机关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与完善[J].税务研究, 2009 (11) .

[2]王晋.关于完善基层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6) .

[3]李洪山, 田佳彬.关于完善税务机关绩效评估体系的思考[J].理论界, 2009 (5) .

[4]叶建芳, 侯晓春.浅议税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涉外税务, 2012 (1) .

有效税务 篇8

1 验证方法

通过研究税务信息化运维呼叫服务特性,针对其客户请求解决需求高、专业性呼叫人员稀缺、税务专业性和信息化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等特性,设计了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激励机制,并从中选择了NOMC人月均日通话次数、OMTC人月均日录单总量、PRR人月均电话解决率、TROQS人月均工单质量、TQS人月均话务质量5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解析,通过对激励机制启动前2012年8月和启动后2013年1—3月绩效考核指标样品值的趋势变化进行跟踪和分析,验证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2 指标解析

2.1 人月均日通话次数

目的:日通话次数指标的考核激励有助于提高人均工作效益。

日通话次数根据每月统计的话务通话次数,按21个工作日和实际服务实施人数平均分配,计算公式为NOMC=MC/OW/ITSN。公式中,NOMC为人月均日通话次数,MC为当月话务通话次数,OW为月工作日(取值21),ITSN为实施服务人数。

2.2 人月均日录单总量

目的:日录单总量指标的考核激励有助于工作量的统计分析。

日录单总量根据每月统计的录单总量,按21个工作日和实际服务实施人数平均分配,计算公式为OMTC=TMTC/OW/ITSN。公式中,OMTC为人月均日录单总量,MC为当月录单总量,OW为月工作日(取值21),ITSN为实施服务人数。

2.3 人月均电话解决率

目的:电话解决率指标的考核激励呼叫人员技术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电话解决能力,降低运维服务成本。

电话解决率根据统计的每月电话已解决的服务请求量和录单总量占比计算平均值,计算公式为PRR=TPHTS/TC×100%。公式中,PRR为电话解决率,TPHTS为电话已解决的服务请求量,TC为录单总量。

2.4 人月均话务质检

目的:话务质检指标的考核激励可以改善话务质量和客户满意程度。

话务质检得分由话务质检通过每月根据制定的抽检率对客服代表的话务质量进行录音抽查、监听,并对客服代表情况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根据统计的每月话务总分和实际服务实施人数计算平均值,计算公式为TQS=TTS/ITSN。公式中,TQS为话务质检得分,TTS为话务总分,ITSN为实施服务人数。

2.5 人月均工单质检

目的:工单质检指标的考核激励可以保障工单信息准确度,为运维服务人员判断故障提供准确的依据,提高运维服务解决率。

工单质检得分由工单质检通过每月根据制定的抽检率对客服代表所填写的电话记录单内容进行审核评分,满分为100分,根据统计的每月工单总分和实际服务实施人数计算平均值,计算公式为TROQS=TRPT/ITSN。公式中:TROQS为工单质检得分,TROT为工单总分,ITSN为实施服务人数。

3 指标值趋势走向和分析

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绩效考核指标实施运行结果见表1。

(1)由表1可见,激励机制启动前,2012年8月的绩效考核指标:NOMC人月均日通话次数为58个、OMTC人月均日录单总量为60张、PRR人月均电话解决率为92.88%、TROQS人月均工单质量为84.17分、TQS人月均话务质量为93.29分。

(2)由表2可见,激励机制启动后,2013年1—3月的绩效考核指标平均情况:NOMC人月均日通话次数为82个、OMTC人月均日录单总量为90张、PRR人月均电话解决率为95.92%、TROQS人月均工单质量为86.11分、TQS人月均话务质量为96.28分。

(3)指标值同项比对可见,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激励机制经过3个月试运行后,统计数据显示:NOMC人月均日通话次数由58个提升到82个,增加了24个;OMTC人月均日录单总量由60张提升到90张,增加了30张。这2个指标的提升反映出激励机制启动后人力资源效率提高了,在同等人力条件下承担的运维服务量有所提升。在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专业和技术能力要求较高,人力难招难培养的情况下,人均服务效率的提升适当地降低了运营的压力。PRR人月均电话解决率由92.88%提升到95.92%,增长了2.63%。电话解决率越高,上门运维服务量就越低,服务成本投入就越少,运营成本就越低。TROQS人月均工单质量由84.17分提升到86.11分,增加了1.94分,TQS人月均话务质量由93.29提升到96.28分,增加了2.99分。这2个指标的提升意味着运维服务质量的提升,服务质量越好,客户的体验感受就越好,客户满意程度就越高,从而给服务运营带来的后续忠诚和潜在收入就越多,运营的收益就越好。

由此可见,税务信息化运维呼叫服务考核指标值出现了提升趋势,绩效考核指标受到了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激励机制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根据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激励机制挑选出5个具有代表性的绩效考核指标,采集2013年1—3月广西区内某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绩效考核指标样品,测定NOMC人月均日通话次数、OMTC人月均日录单总量、PRR人月均电话解决率、TROQS人月均工单质量、TQS人月均话务质量等数据,与激励机制启动前2012年8月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NOMC人月均日通话次数增加了24个,OMTC人月均日录单总量增加了30张,PRR人月均电话解决率增长了2.63%,TROQS人月均工单质量增加了1.94分,TQS人月均话务质量增加了2.99分,各项绩效考核指标值均有了明显的提升。

由此可以验证得出,激励机制启动后,选中跟踪的5个具有代表性的绩效考核指标均值有所提升,说明在激励机制的促进下,相关的管理指标均发生了增量变化,可以验证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激励机制是适用、有效的。

摘要:目的:通过解析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激励机制中设计的5个代表性绩效考核指标值趋势变化,验证呼叫中心激励机制实施的有效性。方法:通过采集2013年1-3月广西区内某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绩效考核指标样品,测定人月均日通话次数、人月均日录单总量、人月均电话解决率、人月均工单质量、人月均话务质量等数据,采用与激励机制启动前2012年8月的数据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呼叫中心激励机制有效性的验证。结果:经过3个月试运行显示,NOMC人月均日通话次数为82个、OMTC人月均日录单总量为90张、PRR人月均电话解决率为95.92%、TROQS人月均工单质量为86.11分、TQS人月均话务质量为96.28分;2012年8月数据显示:NOMC人月均日通话次数为58个、OMTC人月均目录单总量为60张、PRR人月均电话解决率为92.88%、TROQS人月均工单质量为84.17分、TQS人月均话务质量为93.29分。2组数据同类指标值相比发现,各项绩效考核指标值均有了明显的提升。结论:由此可以验证得出,激励机制启动后,各项绩效考核指标均值有所提升,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激励机制适用、有效。

关键词:税务信息化,运维呼叫服务,绩效考核指标,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陕国税.构建现代化运维管理体系[J].中国税务,2013(2).

[2]王传亮,吴玉梅.税务信息系统运维工作一体化探索[J].每周电脑报.2008(12).

[3]李静敏.提升纳税服务实效的思路与对策[J].大众科技,2010(9).

有效税务 篇9

一、售电业务概述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供电业务主要包括售电、输电和配电业务,目前以售电业务为主。就售电业务而言,业务看似简单,但收费项目门类繁多,包含电费收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一省多贷)、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可再生能源附加、差别电价收入、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其他基金及附加等。与售电业务相关的成本主要是购电成 本,包括购入电力费和支付给上网电厂的外购无功电费。售电业务涉及到增值税及附加、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种。

二、售电业务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 差异分析

1. 售电业务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会计确认收入时点差异分析。(1)售电业务会计确认收入条件分析。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产品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一是产品的所有权是否转移,即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二是对售出产品是否还进行管理或控制,三是与产品有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否可靠计量,四是相关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以上几个条件同时具备方可确认收入。电力产品属于一种特殊产品,不像一般的有形动产,在销售时可以看到位移的过程。对于一般客户而言,只能以消费量(即以电表指数量)来确认供应量,进而确认销售收入。供应量一旦确认,与电力有关的所有权也随之消失,也不存在继续管理和控制的权利,是否确认收入,主要指标是看收入和成本是否能够可靠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是否在50%以上。(2)售电业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分析。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产品提供后,收到货款或取得收取货款的凭据,纳税义务随之产生。如果提前开具发票,开具发票之时, 也就是纳税义务产生之日。如果把产品无偿赠送给他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移送使用环节。(3)售电业务印花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分析。印花税作为行为税,主要是针对订立销售合同行为征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为销售或劳务合同生效之日。(4)售电业务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条件分析。根据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精神,售电业务合同签订后,电力产品已经提供且不再进行管理和控制, 收入和成本能可靠计量,与产品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只要转移,即符合所得税确认收入的条件,应及时确认计税所得。 (5) 供电业务纳税义务发生时点与会计确认收入时点差异分析。根据以上政策分析,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在规范企业所得税计税收入确认条件上与会计政策有所不同,增加了“销售合同已经签订”要件,而不接受会计上给予谨慎原则而设定的“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要求,而增值税以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为条件,印花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点为销售或劳务合同生效之日,而不以合同是否履行为前提。

2. 售电收入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第一,售电收入增值税及附加主要政策分析。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04年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第10号令,对电力产品销售明确了具体的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规定,电力公司销售电力产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除销项税额外均作为增值税计税依据。也就是说,电力公司在向客户收取电力产品销售收入时代国家收取的各种基金和事业性收费也要计算缴纳增值税。

国家税务总局第10号令是在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修订之前发布的, 而2008年修订的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和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开具省级 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全额上缴财政后不再作为增值税征税范围。

就电费的价外收费项目而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 (一省多贷)、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可再生能源附加、差别电价收入、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均属于政府性基金或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家并对每一个项目资金的入库级次和用途都出台了详实的管理办法,按说应不在增值税征税范围,但国家税务总局第10号令至今尚未修订,仅在国税函[2009]591号文件中,把农村电网维护费收入划入增值税免税范围。

山西省目前随同增值税征收的附加税费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价格调控基金和河道管理费等。附加税费的计税依据为 当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农村电网维护费收入免征增征值税后,相应的附加税费也不再征收。根据财税[2010]44号文件规定,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国家税务总局第10号令对电力产品纳税方式也进行了具体规范。按其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电力公司销售电力产品,实行供电环节预征、由独立核算的供电企业统一结算的办法办法。就国网山西电力公司而言,在各地市设立的分公司(含区、县供电公司),依山西省国税局核定的预征率计算售电环节的增值税, 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根据山西省国家税务局2013年第1号公告规定,自2013年1月1日(税款所属期)起,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所属供电企业增值税预征率调整为1.5%。计算公式为:预征税额=销售额×1.5%。各市、县分公司随同电力产品销售取得的各种价外费用则按照17% 的电力产品适用税率在预征环节计算缴纳增值税,同样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预征税额=价外费用 /(1+17%) ×17%。

第二,售电收入印花税主要政策分析。关于售电过程中电力公司与用电单位签订的供电合同是否缴纳印花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具体税务执法过程中也存在分歧。我们认为,就目前而言, 供电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具体理由如下:印花税暂行条例通过正列举的方法列举了14类印花税应税凭证,未列示的合同或其他凭证不缴纳印花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把购销合同和供电合同分为两种不同的合同类型, 不存在包含关系;财税[2006]162号文件只是明确了发电厂与电网之间、电网与电网之间签订的购售电合同按购销合同征收印花税,未涉及供电合同。

第三,售电收入企业所得税主要政策分析。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涵盖了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各种收入,具体包括九种收入形式: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企业所得税条例第二十五条还明确了视同销售范围,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将资产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交际应酬、职工奖励或福利、股息分配、对外捐赠等也纳入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范围。同时,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取得的财政拨款、依法向客户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作为不征税收入排除在企业 所得税征税范围之外。

根据以上政策分析规定,电费收入属于销售货物收入,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一省多贷)、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可再生能源附加、差别电价收入、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属于政府性基金,依法上交财政部分,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四,售电收入会计政策分析。根据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相关政策规定,企业根据营销、计划、调度等部门提供的电量电费销售数据确认当期售电收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对用户的销售折扣与折让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的售电收入。企业发生对外捐赠行为,按成本结转营业外支出,而不确认营业收入。按国网会计核算办法规定,随同电费一并收取的各项代收收入先要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并计算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随后要将代收收入从主营业务收入中转出, 计入“其他应交款”,不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售电收入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增值税方面,企业价外代收费用属于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组成部分。销售单位收取价外费用时一定要将其合并在应税销售额中计算销项税额或预征 税款,但在其会计处理上价外费用不一定要确认会计收入,而是根据不同项目, 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方面,各项价外收入在满足“不征税收入”的前提下可以从收入总额中减去。也就是说,代国家收取的各项基金和费用只有上缴财政后才能减少计税所得。如果企业在所得税核算时只是转入“其他应交款”而未实际上缴,则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另外,企业发生对外捐赠行为,会计在确认营业外支出的同时,要视同销售计算缴纳增值税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3. 售电成本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分析。根据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企业为销售产品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时,将已销售产品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根据国家电网会计核算办法规定,国网山西电力公司作为非电力产品生产企业,其售电成本主要是购电成本而不包含期间费用。从增值税角度看,由于电力生产企业基本上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存在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现象,而且进项税额核算全部集中在省公司,基本上不存在税收与会计差异。就印花税而言,财税[2006]162号文件明确规定发电厂与电网之间、电网与电网之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内部各级电网互供电量除外)签订的购售电合同按购销合同征收印花税, 也不存在争议。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上。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购入电力费属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是必须取得合法有效凭证。会计上仅根据成本与收入相配比的原则进行成本的确认。如果无法取得合法有效凭证,将产生永久性差异。如果在企业所得税纳税年度之后取得合法票据,则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售电业务税务精细化管理有效 途径

1. 厘清现行税收政策,加强税种管理。(1)划清各项税费征免界限,降低税收成本。“农村电网维护费收入”免征增值税,同时免征相关附加税,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仅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增值税及其他附加则不在免征之列。因此,建议企业在财务系统管理中增加相应的核算模块,准确核算预缴税款中该基金对应的增值税税额,仅在确认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计税依据时予以核减。(2)准确把握增值税价外收费核算政策,防止增加税收负担。根据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增值税价外费用在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时一律按含税价格处理,各地市(含区、县供电公司) 在计算预缴增值税额时也应比照执行。省公司上交财政的资金应扣除各项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核算的增值税额。

2.规范会计核算制度,实现税会无缝对接。(1)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有关规定,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认证通过后方可抵扣进项税额,目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对当期取得但未认证的发票没有明确会计核算办法。建议企业增加“递延增值税资产”会计科目,对当期未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额先通过“递延增值税资产”科目核算,在认证当期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这样,既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准确和完整,也保证了会计报表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无缝对接。(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代收的各项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依法上交财政之后,才能减少计税所得。建议企业在上缴财政之前不做账务处理,在实际上缴时直接核减主营业务收入。(3)窃电、违章使用电费是供电企业依据供电合同,向窃电用户收取的违约金性质的款项,在营业外收入中核算,但要按价外费用缴纳增值税。(4)属于押金性质的临时接电费用,不需要计算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确定不需返还的临时接电费用应结转确认收入,并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预缴税款,计算相关税金及附加。

3.准确核算预缴增值税款,提高纳税质量。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第10号令规定,区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收入按预征率 (1.5%)计算预缴增值税,而价外收费按电力产品适用税率(17%)计算预缴增值税, 均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这样可能会造成预缴税款大于应缴税款的现象, 但在国家税收政策未调整之前,区县级供电企业应严格执行现有政策,不得因税收安排而隐瞒或推迟确认收入。

【有效税务】推荐阅读:

税务网络05-11

税务管理05-16

税务05-18

税务信息05-23

税务课程06-09

税务系统06-10

税务成本06-29

税务调整07-11

税务规定07-25

税务案例08-02

上一篇:肠道杆菌下一篇:淡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