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注意力涣散研究

2024-09-19

学生注意力涣散研究(共8篇)

学生注意力涣散研究 篇1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的心理特性。它在一瞬间把我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 而同时离开其他对象的心理现象。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大脑在由视觉信号形成视景的总体表象过程中, 注意起着关键作用, 即反映受注意物体所有不同方面的神经元在注意的短时间内一起放电, 而这种快速的放电还会暂时加强有关突触的活动, 从而与记忆中这种特定的放电模式产生共鸣。对于小学生来说, 注意是感知的基础, 是认真听课, 提高学习效率, 保证学习质量的必要条件。具有注意的能力称为注意力。

一、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征

在课堂上学生能百分之百地认真听课, 是教师的主观美好愿望。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讲的“某某学生上课分心”“某某学生上课走神”“某某学生上课开小差”等说法, 都是指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差或很差, 在一个目标上停留的时间短或很短, 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它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注意力的缺损。注意力缺损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也称为活跃型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有所缺损也称为非活跃型的注意力不集中。活跃型的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的特征为:冲动、不安,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 容易走神, 好动, 长时间无目的地活动, 判断力差, 过分地活跃、捣乱, 这类学生擅长逃避学习任务, 不愿为其行为负责, 对奖励和处罚不够敏感, 最多只能同时进行一项或两项有效活动, 再增加其他活动内容只会使其受挫、失败, 处罚过于明显又会让其产生焦虑, 从而犯更多的错误。非活跃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特征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不专心, 常东张西望、发呆, 做小动作;不遵守课堂纪律, 不听从教师指令;时常与同桌或前后桌说话, 不能专心做作业, 影响其他同学;做作业拖拉, 边做边玩, 作业质量不稳定;进入学习状态缓慢, 易受干扰, 做事难以持久;学习容易分心, 听见任何外界的声音都要探望;不能遵守集体活动的规则;与人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 似听非听。

二、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 教师要认真分析。有的原因是学生先天的身体缺陷。听觉统合失调的学生听力不好, 和别人沟通困难, 记忆力差, 语言发展受影响, 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多, 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思维加工系统不完整的学生无法执行意志行为, 学习时没有正确的程序, 思维运行受阻, 自信心受打击, 直接影响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建构, 由注意力不集中到逃避学习, 错误的程序一直运行。有的原因是学生年龄小, 自制力差。有的原因来自学生身体内部的病理刺激, 学习时出现头疼、胃肠道不适等。有的原因是学生听不懂教师讲授的内容, 对学习缺乏信心, 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成绩较差。有的原因是教材陈旧, 内容的难度过深或过浅。学生“嚼不烂”或“吃不饱”的现象都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原因是教师不能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课堂难以吸引学生, 对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很好地调控, 对后进生不太重视。有的原因是学习环境不够理想。一年四季中, 春夏季时学生中午休息不好, 下午上课容易犯困、打瞌睡;教室内部的情况混乱, 布置不当, 教室外的嘈杂声过大等等, 都会让学生难以集中精神学习。有的原因是父母、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使学生的积极情绪下降, 消极情绪加重, 有的甚至发展成一种“习得性无助” (塞里格曼1975年提出) , 也称为“习得性无力感”或“失助感”, 这样的学生在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后, 感觉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 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学生会认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没法改变, 便任其发展。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 情况也很复杂, 教师耐心分析, 采取适当的措施,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 才能达到理想的转化效果。

三、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策略

对于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障碍的学生, 我们可以召开班上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障碍学生的所有任课教师、家长及学校心理咨询教师、校长会议, 建立一套行动方案。请教前任教师和其他现任教师, 制订对该生有用的治疗计划。为其安排一个靠近教师的座位。教师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关注到他们的表现, 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对于该类学生, 说话的语气要平静、缓慢、轻柔。因人而异, 尝试握手、轻拍学生背部等动作。从该生身上选出一项最让教师头疼的行为, 替换成期望行为。可以通过写留言条的方式告诉学生怎么做, 也可以私下赞赏其进步的行为。为该生制订一份纪律图表, 总结表扬学生头一天的良好表现, 每天填写。当该生违规时不要立即指责他, 先给予友好的提醒, 然后帮助学生三思而后行。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 让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和家长沟通好的前提下, 适当布置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 帮助其树立信心。关注他们的积极表现和良好行为、品质, 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勤于记录, 根据良好行为出现的次数, 分析环境差异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影响, 并努力改善那些具有消极影响的环境因素, 反复强化对学生良好行为起促进作用的因素。当学生出现教师所期望的行为时, 要趁机点拨, 并私下用简短的话语询问他是怎么做到自我控制的, 促进学生内省。

对于非活跃型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我们可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其注意力:利用班周会、晨会等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对读书的严谨态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排除干扰因素, 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班级纪律严格, 环境布置简朴, 空气新鲜, 光线充足, 不与干扰刺激接触。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差异教学, 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对学困生, 教师要尽可能地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提高学习兴趣, 上课时保持注意力集中。对于学优生, 教师要让课堂更自由, 知识更有趣, 让他们注意力集中。

养成集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用好教科书, 培养学生习惯。苏教版小学语文每册教科书在课文前都安排了五页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 有的就是培养注意力的习惯培养, 一至六年级均有安排,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不同内容, 每个内容都配有插图。如, 一年级下册的“乐于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三年级下册的“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四年级上册的“读书做记号”;五年级上册的“读书做笔记”等, 教师要重视这些内容的教学, 指导学生认真看图, 结合平时教学实际, 反复训练, 逐步养成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教科书里适当安排了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课文, 如,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全神贯注》, 五年级上册的《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师在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中, 让学生感悟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很有必要。另外结合教学培养学生在学习一开始, 就立即集中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 多重感官并用, 做到眼、心、手三到, 看、读、写、作、思结合, 交替进行, 培养自己能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力分配到两种或更多的课题活动上, 学会“一心两用”, 既能高度保持注意力, 又使注意力迅速转移;遇到困难或干扰, 能马上动员自己的注意力, 强迫自己去注意学习;学习结束时, 仍能使注意保持紧张状态, 有始有终。

通过心理辅导,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学习一些心理辅导知识或请心理教师辅导学生, 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做到劳逸结合, 张弛有道。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教给学生自我减压的方法, 不把分数的高低看得太重, 不让忧虑占据心头自寻烦恼。排除内心的干扰, 调节自己, 放松身体。进行放松训练, 如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 然后向身体的各个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 让身体完全放松, 反复练习, 让身体在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不要老在难点上停留, 对自己缺乏理解和兴趣的事物不纠结, 及时向他人请教。

“注意是心灵的门户”。教师要做好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引路人, 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学生注意力涣散研究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注意力;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育内容比较简单,适合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所以小学生教育中成绩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这不仅和学生自身性格特点、学习态度有关,还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理论引导等紧密相关,因此新型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倾向于提高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真正将注意力看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大力推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创造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营造课堂氛围

1.注重教师引导

教师在小学生课堂教学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调动同学们的学习注意力,例如,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朗诵部分可以使用新媒体技术来播放相关的音频资料,利用生动形象的声音、图片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抓住学生眼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创建优良学习环境

新形势下,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小学课堂教育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教师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帮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进行讲课。例如,在教室内安装合适的多媒体设备,以其为载体,连接网络进行教学,为同学们创建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拥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内容,这都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一旦学生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将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意境等综合素养。

3.师生互动缓解严肃气氛

传统的教学为了更好地管束学生,课堂上十分严肃,导致同学们情绪低沉,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加强同学生们之间的交流,有知识、情感多方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课堂上,教师应主动缓解压抑的气氛,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组织集体讨论活动,选择积极并符合语文教育的讨论课题来丰富课堂,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增进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采用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

为了应对时代要求,小学生语文教育的教育方法也应进行一些必要的变革,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有机结合我国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一套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特别少,主要是依靠老师自身讲课来进行语文教学,这极其不利于小学生思维的扩展,同样也严重抑制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新型的教学手段是以原有教学方法为基础,在其上进行创新丰富,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人公从根本上调动小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摒弃传统的书本教学,在不脱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综合性的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一、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语文教学课件,利用适当的视频、图片、声效等内容来吸引同学们注意力,之后再通过趣味的教学来彻底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二、教师主动带领同学们做课堂活动,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同学们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注意力的投入,二来,小学生年龄小,容易学习疲劳,适当的课堂活动可以有效环节学习压力,减轻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三、创建合理的奖励措施,小学生还处于儿童阶段,对事物的好奇心很强,教师可以采用奖励制度来辅助教学,利用一些小奖品,在课堂中设立问答环节,提高同学们的注意力,调动同学们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四、小组比拼的教学手段,主要利用的是学生们的比赛心理,先将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定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比拼,例如,成语接龙,诗歌默写,填词造句等等活动,学生们为了集体的荣誉,会积极参与活动,集中注意力学习语文知识。类似的教学手段还有许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发掘更多的提高小学生注意力的有效策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提高教学团队的教育水平

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自制力不足,因此教师在小学生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仍有部分教师教育水平层次不够,不够重视小学生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问题,认识不到真正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所在,这就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语文专业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自身语文综合素养和教育能力,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用教师的自身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我湖南省的教育水平在全国不属于前列,在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时可以选择去江苏、山东等教育大省,系统学习名校的教育方法,着重学习其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我校语文教师团队的教育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时期,研究表明,注意力是影响其智力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上文论述的解决策略均是针对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研究提出的,对集中小学生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有显著的效果。文章对小学教育方法、模式、以及教师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探究,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同时对小学整体的教育事业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光华,修亚范. 立足学生,细心倾听——倾听中的幸福小学语文课堂[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1).

[2] 谭宏菊. 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及共享平台建设初探——以荣县初中语文微课资源及共享平台为例[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05) .

小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矫正策略研究 篇3

注意力是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注意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学生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相反,任何时候若能专心、投入地学习,不仅学习品质佳,学习效果也会高人一筹。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主要表现在:上课10分钟后,就开始动、说话或走神,做作业时不能集中力量一次做完,三心二意、边做边玩,作业效率极低,作业中差错率高。还有些学生经常弄丢学习、生活用品,游戏、做事、学习时常粗心大意,虎头蛇尾,等等。据统计分析,低年级学生一次集中注意力时间最多也只有15分钟,而现实课堂要求学生上课要坐45分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孩子们的神经系统自我发育完善后,再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因此,对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学生,我们需要从把学习兴趣融入教学目标中,运用多媒体扩展学生视野,把握课堂节奏等方面入手,把45分钟的课演绎得高潮迭起、精彩不断。

二、把近景魔术的魅力融入课堂教学,培养有意注意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容易厌学。而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会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再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集中,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在兴趣对学习产生内驱动力的作用下,学习才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教学中,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体会到,要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识字上,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乐于识字,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识字训练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游戏成为孩子们边说、边玩、边识字的载体。借用刘谦近景魔术中那种新奇、刺激的强大引力,唤起学生思维的活力,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地读书,真正实现深度思考,做到言行一致、积极交流、相互进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教学中的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以及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立体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强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提高学习的兴趣,是语文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春笋》一文时,我针对平原儿童没有见过毛竹这个现实,先是找来了一个新鲜的竹笋让学生们观摩,同时选择了一个描写雨后春笋的纪录片作为课件。当学生们看见投影仪上那漫无边际的竹林,以及用特技描述春笋破土的壮观景象,还有春笋出土前后的颜色变化等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时,被我制作的《春笋》震撼了。

四、节奏分明让课堂高潮迭起,张弛有度让教学精彩不断

大家知道,人类由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决定,注意力是不可能长时间集中的,儿童更是如此。教学中,我们教师也不能保证把一节课讲得一个高潮迭加一个高潮,一个精彩连着一个精彩。所以,教师就不能强求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里,眼球都围着我们的手势转,耳朵追随我们的声音转,思维紧贴着我们的思路转。要想把课堂教学这门艺术演绎得精彩绝伦,就要合理调控课堂节奏。节奏犹如指挥家在演奏中的地位:是灵魂、是核心、是关键。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是一种特有规律的运动与变化过程,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矛盾体的碰撞、融和、统一的过程,它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疏密之中,体现在教学进程的快慢之中,体现在教学坡度的大小之中,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和谐之中,体现在教学形态的动静之中。

学生注意力涣散研究 篇4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课是我国教育课程中的基础性课程,当前小学语文课上学生注意分散的情况十分普遍,教师需要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采取相应的策略及时解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分散现象及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分散现象;策略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学习中,很难一直保持注意力集中。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注意分散的现象较为普遍。语文是基础性课程,语文学习的效率低会对学生今后的其他课程学习有着很大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策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分散现象分析

1.小学生注意力特点

小学生的注意力在不断的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高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相对较长。小学生的注意是从无意到有意的一个过程,低年级的小学生一般要通过自己发出声音来进行有意的注意,高年级的小学生则可以通过内部的语言进行无意的注意。

小学生的注意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但是在进入高年级之后就会稍微降低。在语文课堂上,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注意十分集中,对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则会出现注意分散的现象。

小学生的注意对象也会随着年龄逐渐改变,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具体事物比较感兴趣,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对抽象的学习材料更容易集中注意。

2.小学语文课堂注意现象分析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多表现为同学之间说话、做小动作等。我国的课堂时间有一定规范,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根本无法在规范的时间内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长时间的听课极易引起小学生疲劳、精神涣散的情况发生。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主要分为模块教学的方式,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几个模块上充分体现了其注意的情绪色彩。例如小学生在比较感兴趣的口语交际中,注意力就十分集中,在枯燥的写字、识字学习中,注意力就相对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兴趣,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努力提高学生对所有模块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的策略

1.完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提高学生注意力。

不断地创新小学教学模式,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1]。多媒体将声音、图片、动画、文字等集为一体,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引领到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中,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添加趣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注意力。

教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小游戏和比赛来提高学生兴趣。小学生喜欢游戏,并且具有很强的好胜心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将课堂内容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主动学习知识。

2.增加感官活动

任何能力都需要通过不断的锻炼才能够得到提高[2]。人们生来就是运用感官来进行知识的探索,通过感官可以使学生的精神更为专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运用感官,例如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引导小学生利用手指指着文字阅读,或是背课文时发出声音,识字时在本子上多写几遍等,让小学生通过对感官的刺激来提高注意力,对教学内容加强记忆。

3.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具有亲切感,提高学生的探知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小学生除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还具有较为强烈的表演欲望[3]。

4.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倾听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课堂习惯是培养倾听能力的关键,教师要督促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出问题,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将教师讲过的重点、难点在课本上进行标注,并写下自己的学习感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还要交给学生倾听的技巧。在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面向全班同学发表意见,并要求其他同学在倾听时要专心思考,有意见要等到别的同学发表完后再提出,在同学发表意见时,要将自己的目光投入到发表意见的同学身上,以显示自己的尊重。

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充足的耐心,对学生悉心指导,利用倾听能力的提高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陆瑜兰.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策略[J].学周刊,2015,3(3):165-166.

[2]陈岐.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里的策略[J].文教资料,2013,1(13):40-41.

学生注意力涣散研究 篇5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开发潜能, 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和谐发展。小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期, 注意作为决定一个人参与活动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特征, 是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必备条件。然而, 对小学生不能像成人那样采用简单的形式进行训练, 而团体辅导正是一种生动的、行之有效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

一、方法

(一) 对象

本次团体辅导的成员为信阳市F小学四年级的60名学生。

(二) 过程

1. 被试招募

本次团体辅导随机抽取信阳市F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班级 (60人) , 并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协助下, 将学生平时成绩和平时学习态度 (教师和家长评定) 的综合权重作为学生原有注意力水平的参照指标。然后研究者根据参照指标采取配对组的方法将学生平均分配到两个组 (团体辅导组、控制组) , 两个组内学生的原有注意力水平基本相等, 团体辅导组参与团体计划, 控制组作为团体辅导的对照组, 不参与团体计划。

2. 辅导目的

本次团体辅导以小学生注意力训练为主题, 旨在通过系统的注意力训练活动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提高学习效率, 并通过实验法评估团体辅导效果。

3. 辅导计划

本团体最终定为6次活动。每周一次, 时间跨度为2015年10月13日到2015年11月24日, 每周二的16:00~17:20, 每次活动时间为80分钟。第一次活动的主题为定向介绍和相互认识, 自我命名, 以及抛物唤名。目标为确立团体目标及规范, 团体领导者与组员建立良好关系、彼此信任, 构建团体训练的基础。第二次活动的主题为暖身活动青蛙跳水, 体验分享讨论, 布置家庭作业。目标为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集中注意力。第三次活动的主题为暖身活动早操大表态, 体验分享讨论, 布置家庭作业。目标为通过活动, 提高学生的注意意识, 锻炼学生的注意能力。第四次活动的主题为暖身活动捉虫子、找数字, 体验分享讨论, 布置家庭作业。目标为通过活动强化学生对注意知识的认知, 强调注意集中性对心理活动的影响。第五次活动的主题为暖身活动娃娃脸、口是心非、方方圆圆, 体验分享讨论, 布置家庭作业。目标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注意知识的认知, 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注意的集中性, 更要保持注意的稳定性。第六次活动的主题为分享团体训练感受, 注意力集中术训练, 体验分享讨论。目标为通过学生对团体训练的感受, 进一步强化注意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练习注意力集中术, 帮助学生掌握注意力集中的新方法,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训练。

(三) 辅导评估方法

本次团体效果的评估通过数字划消实验来考察团体辅导组和控制组的注意集中性。数字划消实验所使用的材料由数字构成。划消实验任务采用天津师范大学生产的JGW-B型心理实验台划消实验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 以个别施测的方式对被试进行注意集中性实验。时间不限, 让被试快速而准确地将划消测验纸上的200个靶数字划出来, 实验人员以被试的划消时间、正确划消个数、错误划消个数以及注意集中指数为指标记录实验结果。

二、结果

团体辅导组和控制组被试的划消实验结果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注意集中指数结果见表2。

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数字划消实验对团体辅导的结果进行评估, 发现团体辅导组与控制组相比用了更少的查阅时间 (549.3s<600.6s) , 而在正确划消字数上团体辅导组比控制组正确划消字数要高 (155.5>151) , 并且通过对团体辅导组和控制组的注意集中指数做t检验分析, 发现两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P<0.01) 。本研究通过对比团体辅导组和控制组的注意集中指数, 发现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并且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组注意集中指数明显高于控制组, 这表明团体辅导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田国秀.团体心理游戏实用解析[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0.

学生注意力涣散研究 篇6

一、巧用多媒体, 开启学生有声世界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障碍, 对外界的有声世界无法感知甚至获取信息, 生理的缺陷使得他们逐渐产生自卑感, 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中注意力涣散, 不集中等, 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启用学生以目代耳的功能,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感知和认识外面的世界, 进行缺陷补偿, 那么多媒体就是开启学生有声世界的桥梁,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直观性等特点, 能利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多媒体信息刺激聋生的多种感官, 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些抽象、难理解的概念可以通过多媒体使其直观化、形象化, 帮助学生获取感性材料。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理科书第二分册第六章的电学知识, 第一次试课时我就只是出示一些图片 (串联的电路图) , 对于电流的流动路径及开关在串联电路中的作用, 我讲解了很长时间, 学生还是处于模糊状态。 可想而知, 串联电路如果学生不理解的话, 并联电路就更难了。通过二次修改, 我重新在PPT中加入动态的Flash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 进行了动画的动态演示, 形象生动、逼真的电流流动路径就清楚地展现出来, 学生看完之后就一目了然, 像这样PPT与动态的Flash结合的相得益彰, 促使学生的抽象概念形象化、直观化,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使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喜悦,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能正确认识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在哪里。

二、实施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课程评价”一节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在如今的教学中, 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评价。 听障学生由于听觉障碍, 他们听不到外面美妙的声音,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一般都是通过手语和书面语言, 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 一般我们的课堂评价都是 “你真了不起”、“你真棒”等, 因为手语本身就存在局限性, 不能准确表达我们的语言, 所以在孩子们看来老师的手语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久而久之, 孩子们看多了也就麻木了, 缺乏新鲜感。 另外, 大部分聋生有自卑心理, 教师无意的一个否定可能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深深烙印, 挫伤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多用一些激励性评价, 尽管学生听不到, 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手语等沟通工具向学生传达教师对他们的肯定。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就是要打破教师主宰课堂、 垄断课堂评价的现状, 提倡开展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及学生自评的多元性评价。 经过三年与学生的接触, 发现部分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的, 在平时生活中, 他们不喜欢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因为他们也想得到老师、亲人、朋友的肯定, 同时他们想给自己一个肯定。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也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给学生更多评价的时间和空间。 合理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而且充分发挥了它的教育功能, 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实验, 唤醒学生求知欲望

(一) 改进实验材料, 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听障学生由于听力障碍, 很多实验他们都无法完成, 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参与度。 实验材料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实验现象的明显性等, 它是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和实验的重要部分, 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 对实验材料进行重新选择, 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参与到课堂中。 例如《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材的安排是白糖加热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来构建化学变化的概念, 但是考虑到实验现象的明显性及学生的安全问题, 我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改进, 采用生活中常见的小苏打和白醋。 利用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 使学生在实验中构建科学概念。 让每个学生各拿一个小试管, 充分利用他们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 此时学生个个兴致高昂, 因为他们看到试管里产生了大量气泡, 感觉到试管有点变冷了, 这些现象学生都是能感受得到的, 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 自制实验教具, 引领学生思考。

实验创新除了对教材中的实验器材、实验材料进行适度改进, 以服务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外, 还包括为实现同一实验教学目标自制新的实验教具, 以达到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探究的目的。 例如《大气压力》这节课, 之前模拟上课时我还是采用经典的“覆杯实验”, 让学生互相合作完成这个“覆杯实验”, 但是在磨课中发现这个实验学生很难完成, 而且在后续的提问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针对以上现象自己进行了思考, 如何让这“覆杯实验”焕发青春的活力, 既能让学生完成实验又能圆满地说明大气压力的存在, 消除学生对实验现象错误的理解, 我就采用替代法重新自制教具, 利用饮料瓶和“三夹板”作材料制作的“自制教具”成功地克服了经典“覆杯实验”的局限性, 实现了对经典“覆杯实验”的创新, 以便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注意力涣散研究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市城区初、高中学校各1所,附属乡镇中学1所(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整群抽取3所学校的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学生1 324名,用自拟的“中学生睡眠问题及相关症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在筛查出有睡眠问题中学生中,经知情同意后随机选择27名(男10名,女17名)中学生完成视听整合连续操作测验。同样,在有睡眠问题中学生所在的同年级、同性别、家庭环境相似的正常中学生中选择27名作为对照组,年龄和智商匹配,经均衡性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问题组中学生年龄为(12.6±0.9)岁,智商为(101.0±13.6)分;对照组中学生年龄为(13.1±1.5)岁,智商为(99.2±14.3)分。

1.2 方法

1.2.1 睡眠问题中学生的判定

采用自拟的中学生睡眠情况及一般状况调查表,中学生睡眠情况主要包括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或早醒、早晨起床特别困难(根本无法按时起床)、睡眠时间颠倒(白天睡,晚上清醒)、嗜睡、其他睡眠问题(如打鼾、磨牙等)。上述有1项问题的则判定为有睡眠问题。

1.2.2 视听整合连续操作测验(IVA-CPT)

采用美国Brain Train公司的IVA-CPT 3.0测试软件评定中学生的注意力情况。IVA是一个包括13 min声音和视觉刺激的测试系统,分成2个考查部分:注意力和反应控制力。测试任务包括对目标或者干扰做出反应的500个考验,要求受测者保持不变的、持续的反应来充分的完成本测试。IVA的分析提供6个整体合成商数和22个单独商数,其中2个是全面的整体合成商数,对人的状态做出全面的评价。测试的任务要求受试者在看到或听到“1”时按鼠标左键1次;在看到或听到“2”时不按鼠标。最后根据受试者的反应情况计算出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商数和反应控制力商数。所有商数的平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全部数据双份录入EpiDate 3.0数据库,用FoxPro软件进行数据的唯一性检验和双份检验,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等。

2 结果

2.1 注意商数及反应控制商数 见表1。

睡眠问题中学生的注意商数和反应控制商数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 注意力商数

由表2可以看出,睡眠问题中学生视觉注意力商数(VAQ)、听觉注意力商数(AAQ)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睡眠问题中学生视、听觉集中性商数(Vfoc,Afoc)和听觉警醒性商数(Avi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其他商数虽然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反应控制商数

从表3可以看出,睡眠问题组中学生视觉反应控制商数(VRCQ)和听觉反应控制商数(ARCQ)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视觉谨慎商数(Vpru)和视觉一致性商数(Vcon),听觉一致性商数(Aco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 讨论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睡眠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睡眠得到充分休息,从而恢复良好的功能状态,长期睡眠障碍不仅是神经系统失衡的一种表现,更反映了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失衡状态,可以诱发多种不良心身反应,影响学习和工作[4]。据报道,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差会导致学生出现诸多的不良后果,其中以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效率降低为主[5]。本研究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按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组中学生进行IVA-CPT测试,结果表明睡眠问题中学生的注意力商数和反应控制力商数下降,说明睡眠问题中学生的持续注意力执行功能受损。

IVA-CPT测试的研究主要应用IVA测试软件完成,测试时刺激是以视、听觉2种形式穿插出现,主要用于测量儿童视觉及听觉的注意力及反应控制能力,特别适合评定注意力情况。其测试的认知功能维度除了持续注意和反应控制能力外,没有其他认知因素的干扰[6]。IVA-CPT是CPT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测定中学生的控制力商数和注意力商数来反映受测者的适时状态,能够在测试视觉持续注意力的同时还测试了听觉持续注意水平。

本次研究发现,在注意力商数中,睡眠问题组中学生视、听觉注意力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同时睡眠问题组中学生的视、听觉注意力集中商数和听觉警醒性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说明睡眠问题中学生的注意力指数下降,在注意力保持上存在缺陷,特别是在保持响应的时间和速度的能力方面较差,证实了睡眠问题中学生的注意力功能异常。在反应控制商数中,睡眠问题中学生的视觉反应控制商数、谨慎商数和视、听觉的一致性商数显著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睡眠问题中学生机体整体协调能力和意志力控制能力较弱,维持响应一致性的能力较差,在保持注意力并做出连贯、可信、独立的响应时有困难,说明睡眠问题中学生的反应控制力较差。由此可见,睡眠问题中学生存在注意力和反应控制力双重障碍,也验证了以往关于睡眠问题导致注意力下降的相关报道[3,5,7]。

综上所述,睡眠问题中学生的注意力下降较明显,并且在注意力和反应控制能力方面均存在缺陷。而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注意力集中是学习成绩提高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睡眠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不但会使中学生经常感觉疲倦,而且长时间的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影响中学生的听课效果,以致使学习成绩下降。所以,应该呼吁加强对中学生睡眠问题的关注,减少中学生的学习负担,适当增加中学生的体育和娱乐活动时间,同时家长亦应给予配合,以提高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从而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继而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等.广州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6):470-471.

[2]DAHL RE,RYAN ND,MATTY MK,et al.The impact of inade-quate Sleep on children's daytime cognitive function.Semin Pediatr Neurol,1996,3(1):44-50.

[3]MICHAEL J,THORP Y.ICS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Diagnostic and coding manual.Minnesota:Rochester,1997:90-188.

[4]黄涛,杨睿瑶,胡小龙.中学生睡眠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26(6):498-499.

[5]何江,赵曦,姜斌.北京市海淀区618名高中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01-1003.

[6]FUCHS T,BIRBAUMER N,LOTZENBERGER W,et al.Neurofeed-back treatment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A comoarison with methylphe-nidate.Appl Psychophysiol Biofeed-back,2003,28(1):1-12.

学生注意力涣散研究 篇8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三种不同注意类型来吸引、调动、提高学生的注意,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在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对个体的无意注意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外界环境中的、突然出现的一些刺激, 所以无意注意会对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效果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其中的作用一种是消极的干扰作用, 另一种是积极的组织作用。由于无意注意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故而利用无意注意主要就是尽可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消除其消极作用。

(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掌握演讲的技巧

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演技巧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在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方面。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注意语音、语调要有变化, 不能太过平淡、呆板;要保持音量的适中, 过强或者过弱的声音都不利于课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堂内容的重点要在演讲的过程中予以突出, 比如在音量、音调上强调, 并且可以对重点内容给予一定的重复;在讲课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一些表情、手势、语气, 避免课堂太过单调枯燥。

(二)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板书的技巧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要控制合理的板书使用量, 过多或是过少的板书都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2) 要突出板书的重点, 重点部分课用彩色粉笔标出, 以达到对比的功效。 (3) 板书的字迹要清晰醒目, 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

(三)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保持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注意稳定性。教师上课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而不仅仅局限于演讲这一中方式, 还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如个别提问、集体讨论、角色扮演、动手实验等的教学形式。此外,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 教师还可以配合教学内容使用录像、录音、投影、幻灯、电脑等设备, 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

(四)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具的使用

在课堂过程中使用一些适当的教具来配合教学内容的进行可以使教学更加的生动, 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但是, 如果对教具的选择、使用不太恰当, 结果可能会不能尽如人意。

(五)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

容易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对象一般是那些能够满足需要并且符合兴趣的刺激物, 故而, 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一些知识或是经验, 并且做到结合学生已知的内容, 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地维持注意。如果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 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分心现象。在对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上, 要特别重视开端的部分。良好的开头可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六)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

作为教师字啊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注意集中状况, 一旦发现学生由走神的表现, 应及时的制止, 但在具体做法上最好以变化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而不是当场训斥, 以免干扰到集体的注意力。

二、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了保证学生集中注意学习, 首先要尽量避免和排除外部无关刺激的干扰, 因此教学环境要尽可能保持安静、整洁。作为教师, 首先要关心教室外环境, 一旦发现干扰刺激, 要尽快予以排除;其次要注意教室内的环境是否整洁, 也要对教室如何装饰应引起重视, 但也不可过分修饰教室。

(二)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为了间接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就应该先阐明本课的学习意义和重要性, 以此来让学生能够明确地认识到对于他们来说, 本课知识的价值, 以增加他们对学习结果的兴趣, 增加影响, 调动他们对随后的教学内容的有意注意。

(三)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并使学生理解其意义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阐明某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 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节课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从而使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有意注意得到有效的维持。

(四) 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组织注意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组织自己的有意注意, 促使学生把注意维持在当前活动上。还要指导学生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实际操作需要有意注意的参加。

(五)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身体和精神状况

学生由一个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不仅是学习的需要, 也是维持有意注意重要的内部条件,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 要积极关心学生的身体和情绪状态, 注意让学生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心态, 以此来保证学生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在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进入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注意状态。当学生进入有意后注意, 学习便不再是压力和束缚, 而是成了一种享受, 要使学生进入有意后注意,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发学生的直接兴趣, 可以通过自身高水平的教学技巧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这里所说的教学技巧和创造性劳动, 又可以通过课堂中的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实现, 而这些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二) 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活动水平

为了使学生听课能达到超然入化的水平, 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对注意对象的操作活动水平, 并尽可能使之达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水平。

摘要:注意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 意识的聚焦和集中是注意的本质。注意分为“有预定目的”和“无预定目的”两种。根据需要意志的努力来保持注意时, 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三种不同注意类型来吸引、调动、提高学生的注意,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979

[2]俞国良等著.基础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239-242

[3]张英萍, 刘宣文.用认知行为训练改进一小学生课堂注意行为的个案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2)

上一篇:学会赏识教育下一篇:问题及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