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习心得

2024-10-26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习心得(共13篇)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习心得 篇1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西安学习心得体会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是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水平。

课堂教学应当是有激情的,教师自身语言简洁风趣,学生会受到感染,注意力会很快集中,积极进入问题情境,投身到学习中来。

二、引发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十几分钟左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谁都会很投入,很专心,小学生更是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喜欢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的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或应付了事,而在游戏、比赛中,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又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培养孩子广泛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如:在西安经开一小的老师在上课时设计的课件“青蛙跳”认读生字词时,青蛙跳一次学生也跳一次,同时读出字词。还有“小小领读员”(默契的同学在哪里?默契的同学在这里。)“师小声,生大声,师大声,生小声”、“邮递员送信“等游戏的开展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调控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二个小游 或进行表演比赛。这样,歌曲、表演、游戏等教学活动此起彼伏,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新颖,让孩子爱学。

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声情并茂、讲做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才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引入新课时,我们只要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并通过巧妙地设疑提问,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钳住,启迪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实践证明,游戏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四、经常鼓励,让孩子乐学 “鸟儿要奋飞,老师的鼓励是翅膀;花儿要浇灌,老师的微笑是甘露。”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孩子,如果想让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进步,那么仔细观察孩子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点滴进步吧,及时予以鼓励。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教学中要多夸夸孩子们。

五、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勤学。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对注意力集中困难的学生多一些关注,通过适时的提醒帮学生维持注意力;教师还应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组织一些专门的训练注意力的活动,促进学生注意品质的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习心得 篇2

关键词:课堂效率,注意力,教师,学生

“注意是心灵的天窗”, 只有打开了这扇天窗, 才能够让智慧的阳光撒满每个学生的心田。由此可见, 注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那么, 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课内外的注意力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日常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意见。

一、重视课前两分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如果在儿童的意识里事先没有跟教材挂起来的思想, 那么你就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住他的注意力。在这里, 学生的注意力取决于他事先知道的一系列知识, 有了这些知识, 他会把毫无趣味的教材看成很有趣味的教材。”在日常的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 往往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 学生的兴奋点与注意力还停留在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或者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 在短时间内无法马上进入本堂课所讲授的知识中。因此, 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导入“课上”,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中, 也就成为了考核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为了能够较好地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尽快转移到特定的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水平, 便要求我们尽可能地结合本课知识的特点, 利用课前几分钟做一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课堂学习的活动。

二、恰当地提出要求, 为集中注意力提供方向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与源泉, 只有有了既定的目标, 做事情才有可能成功。若没有目标和方向, 就如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 容易迷失自我。这样的一个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对初中生的教学上, 由于初中生年龄结构的特点, 他们很难在一堂课的学习中始终保持注意力, 这也是影响其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便要求教师能够恰到好处地及时提出问题,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改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主要表现在教与学这两个方面, 填鸭式的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下降, 因此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也就成为了提高学生注意力的一个亮点。多媒体的突出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 能够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 形象生动的画面, 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 悦耳的音乐背景, 妙趣的益智游戏, 能够很容易地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中, 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进取, 使他们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会学、愿学和乐学的氛围。现在网络无所不有, 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课件或购买一些教学软件, 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 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变难为易, 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了知识, 接受了教育, 提高了能力。

四、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学生只有时刻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产生对某一学科学习的动力, 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 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 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事实证明, 最能激发兴趣的事物, 也是最能引起注意的事物。在教学中, 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能够较好地贴近社会, 符合学生的需要, 也就越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更加集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尽可能地将课本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在一起, 通过现象的分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进一步导入课堂知识的学习。

五、体验成功的喜悦, 增强集中注意力的信心

从相关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得知,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 便能够激起对该事物无休止的追求。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这一尝试, 不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 以此来增强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的信心。例如, 在课堂的学习中, 教师应经常设计一些难度不同的趣味题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并尝试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 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他自己集中注意力上课的结果。对于那些有进步的学生的作业或单元测验卷, 教师可以加上激励性的语言, 如“你的作业写得真工整, 这是你集中注意力做作业的结果。加油!你会写得更好的”“这次作业全对, 真棒!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上课集中注意力听讲的结果。加油!你会学得很出色的”。此外, 教师还可以每月上课的表现和作业得红花的朵数, 开展“认真上课星”“进步星”的评比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评、他评看到自己的进步, 增强集中注意力上课的信心。

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篇3

经过长时间的探讨,我在教学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观点虽然谈不上精辟,但我还是想和大家分享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我们应该善于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是心灵的警卫,学生上课时分散注意力,就等于注意这个警卫失职了,它将该接收的信息拒之门外,而不该接收的信息又闯入心灵,使正常的学习受到了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上不喜欢或感到乏味的课程时,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而内容新、感觉好的课,则学起来容易,不分神、听课效率高。

二是学习上存在困难。有的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老师讲授的内容,对知识的理解和反应比较慢,容易“开小差”。

三是心理压力大。学生中的走神现象大都是消极心理造成的,父母离异或病重、与同学和老师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心理因素也会造成走神现象。

四是学生自身性格因素造成。自卑感强烈的学生总觉得己不如人,再努力也没用。心理上顾虑太多,在学习上容易分心走神,而且在容易走向自我封闭。而盲目自大的学生恰好相反,总以为自己什么都胜人一筹,甚至把老师都不放在眼里,不容易安心听课。

那么,怎样克服上课分散注意力的毛病,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听好课呢?

一、设计精彩的导语

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效果,跟老师的导语有很大关系。一堂成功的课,第一看导语是否精彩,导语具有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和启发诱导作用,授课前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语要精,简洁明快,不能过长;要巧,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准,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势进入新课的轨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物质的燃烧与灭火》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拿着一块生猪肉和熟猪肉问学生,想吃哪一块?从而引出火的燃烧及其重要性。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在思维上学生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在教学中运用电视、投影、录音、电影录像剪辑、微机等多媒体手段,由无声变有声,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如老师在讲《物质的燃烧与灭火》时,利用多媒体把火灾场面有声有色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牢牢地记住了火灾的危害性。

三、做好预习,要重视40分钟的上课时间

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如果学生没有把握好这一重要的学习机会,上课也就无法集中精力,结果将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要想珍惜40分钟的宝贵学习时间,课前就要做好预习,了解课堂的重点、难点;听课时根据老师讲课的进度,调整听课心理状态,带着问题听,并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发现异点,激发听课的兴趣。

四、让学生明确听课的具体任务

一节课刚开始时,老师往往会将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达到的目的明确提出。要求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并根据这些要求认真听好老师的课。让学生带任务听课,注意力就容易集中了。

五、打好知识基础,扫除听课障碍

有些同学学习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缺漏多。造成听新课困难和听不懂,这样就很难集中精神往下听了,要解决上课分心,就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及时补缺补漏,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六、加强学生锻炼意志,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课堂上难免会出现干扰,这就要凭意志力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把注意力自始至终集中到听课上来,那要求同学们生活要有规律,要按时作息,并克服看电视或玩游戏机到深夜的习惯,不要让无聊的事耗费宝贵的精力,以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来进行学习。

七、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

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决不能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有些老师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我读书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如果一味地强调过去,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因为学生只是在很被动地接受知识,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无法在上课中体现出“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地位。

八、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要上好一堂课,就离不开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不要小看这个“导”字,一旦有误导的话,“主体”学生就会犯一系列错误。有句熟话“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假如连“车头”都“脱轨”的话。那后面的“主体车身”会怎样呢?这个“导好”或“导坏”,就取决于上课教师,假如说你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口才再好,也讲不出什么内容,无法把前后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起来就不可能很轻松,相反会很吃力。

九、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只靠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我们如果能在课堂中穿插一些风趣的内容,哪怕只有一小点,学生也会立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认真,此刻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

十、教师应注意上课时的音量

我们都知道,有的老师上课声音很洪亮,坐在后面听课,感觉就舒服;有的老师上课声音很低,坐在后面听不清,这样就相当于物理课中的“无用功”了。所以老师上课时的音量也会决定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学生需要的是一种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气氛下,学生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而响亮的声音会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们感到这个老师充满了激情。很多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你上课时的激情,我喜欢上课声音响亮的老师……”所以我们上课时的音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注意力,影响到课堂的效率。

十一、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假如说一个老师和学生只是简单的教和学的关系,那肯定是个不成功的老师。师生关系涉及好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学习和生活。曾听到学生这样的言谈:“我不喜欢某某老师,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上完课就算了。我喜欢某某老师,他上课时耐心地指导我,下课有时间尽量帮我解答难题,他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上学生的这些话,就是指师生之间有了情感交流。我想,后者上课的课堂效率会高于前者,因为他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假如你在上课时能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生交流,一个赞许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微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课堂氛围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热情会很高,注意力自然就会高度集中了。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习心得 篇4

这里所指的时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统一安排时间;二是合理利用时间。统一安排时间指你对一天的计划,周一到周五白天时间基本在学校,晚上做作业。周末的时候,我一般是先做作业,剩余时间自由安排。合理利用时间,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使时间得到效的利用。比如早晨有一节的早读时间,学校安排的是语文、英语。这个时间用来记忆,因为头脑清醒,效果,所以一定不要把早读时间花费在别的方面。

二、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

首先,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次,是我对不同科目的学习方法。语文,多读课外书,多练字。读课外书能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已解决书到用时方很少的麻烦。练字能使自己的作文卷面更整洁美观。数学,多做练习,熟能生巧。建立纠错本,反复看。英语,平常要多用多说,日常生活中很多使用英语标注的地方,可以学习,不会的可以自己查一下,这样既有兴趣,印象还深刻。历史、地理、政治、生物,这些学科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因此要多背诵,背诵的时候先理解,然后再背诵,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平常的考试中,如果一次没有考好,可以这样想,没考好就能找到自己以前不足的地方,经过练习下次准能考好。考得好的时候,成绩是对自己以前的努力做的一个肯定,然后告诉自己成绩只代表过去,自己仍需努力。这样能保持稳定的学习成绩。最最重要的是做事要认真,对每一件事都负起应负的责任,就像刚才说的纠错本,就是对错题负责,包括老师所讲的每一道题都弄懂,就是对题负责,也就是对学习负责。只有这样考试成绩才会对你负责。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习心得 篇5

2岁之前就让孩子开始各种学习,建议家长教孩子读书、素描、绘画、外语、乐器等。任何手边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小到一个玩具,一支铅笔。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千万不要丢给孩子一本书,然后自己转身离开。孩子会因为有父母的陪伴而感到快乐,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会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当你的孩子从学校带回了家庭作业,应当要求他(她)一回家就做作业。完成作业之后才能出去玩。如果孩子不能按照你的要求回家就写作业,你可以给他(她)一小段时间来适应。小孩子会比较乐意在你的指导下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过程需要家长长时间的坚持,坚持就会有回报,不是吗?

当你的孩子越来越成熟,你可以稍稍减少对他(她)的学习的监督,比如小学5、6年级或者初中1、2年级的孩子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你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管,事无巨细,这样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但是你仍然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做好学习计划,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进度。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篇6

枳沟初中 王培友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有关学习方面的自动化的学习方式。好习惯是有助于实现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的习惯。我给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优生归纳了“八大特点”:

(一)有自学习惯,主动学习;

(二)有好学兴趣,锲而不舍;

(三)有计划目标,循序渐进;

(四)有超越意识,百折不挠;

(五)善深思熟虑,周密严谨;

(六)善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七)常体育锻炼,坚强体魄;

(八)乐考试比赛,跃跃欲试。

然而,有些学生由于在多年学习中,没有受到应有的严格训练,存有形形色色的不良学习习惯。表现在课前不认真预习,不知道重点难点,听课时不动脑筋,专等老师灌输;书写时潦草随便,错字连篇;解题时不合格式,逻辑混乱;不按时作息,晚上开夜车,上课脑子浑,甚至“歪脖子烧鸡”打瞌睡,等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提高的严重障碍。

对同学们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将事半功倍地大面积提高班级整体学生素质,更好的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边校长一贯倡导要抓紧“学习革命”,为创建恒利教育品牌打基础,教育理念概括为十六字,其中养成教育概括为八字:“环境、秩序、习惯、情趣。”为了具体抓实“学习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克服不良学习习惯,理应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

一、民主讨论、制度保障: 我每当一个新班的班主任时,总是把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摆到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好习惯,纠正坏习惯。措施是多样的,比如运用口头表扬,精神或物质激励等方式对学生的好习惯进行强化,运用批评、惩罚等方式对学生的坏习惯进行抑制。我首先要开好几个主题班会,向同学们讲述古代圣贤刻苦学习的故事,讲述科学家和历史伟人的成才之道,也讲述一些受法律严惩的犯罪分子的堕落根源,使同学们认识到习惯是造成“本性难移”的原因,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成就,成就影响命运。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相当于找到了能够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培养自学习惯尤为重要。养成自学习惯,可以终生受益无穷。不仅是今天学习的需要,也是未来工作的需要,它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激励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制度是执行路线的保障。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良好学习习惯,我组织全班同学多次分组讨论,人人表态发言,在大家自愿制定制度来约束自己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有关常规要求,三次修订方案,最后出台了班内有关违规处罚的管理制度。处罚的主要方式是酌情扣除小组的积分,当天在板报上公布今日标兵小组和今日最差小组。每周累计三次被评为最差小组的,要被惩罚在下一周打扫环境卫生一周。到期中、期末累计评比,被评为最差组的学生和干部将被取消本学期三好学生和模范班团干部的参评资格。制度的有效制定和严格执行,对于已经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营造氛围、明查暗访

环境育人,潜移默化。我当班主任时,很注意在教室四壁张贴名人名言,并自编条幅。例如,在教室后墙张贴“净、静、敬、竞”四个大字。鼓励学生净化环境,自习安静、尊敬师长、竞争上进。

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

二、初三,女生的学习热情往往高于男生。这是由于中学阶段女生相对男生较早成熟,而且在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影响下,女生在学习上显得更加认真、刻苦些。男生尽管潜力较大,但由于平时练习少,不独立思考,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潜力再大,考试时也常常是回天无术。班内往往出现女生学习热情、学习毅力方面比男生好的现象。因此班主任的工作重点经常是那些上进心较差的男生同学。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习心得 篇7

一、划分能力培养阶段及目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 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 由于知识台阶较大, 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 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 束手无策。因此, 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 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 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 自学能力较差,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 可根据课文, 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 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 以调动思维, 活跃气氛, 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 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 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 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 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 把握重点、难点, 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 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 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 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 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 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 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 所以, 在选修课教学中, 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 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 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 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 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 在总复习教学中, 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 制定出教学策略, 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 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 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 形成知识网络, 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 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 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 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 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 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 提高思路, 强化联系, 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 既可达到培养目标, 又可省时省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 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 激发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 观察自然现象, 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正确的结论, 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 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 大到三年的教学, 小到每节课, 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 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 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 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情况, 认真备课, 确定完成方案,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因人因材施教, 完成培养方案。

四、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 对还不懂的现象总喜欢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这种精神, 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 组织他们观察现象,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例如“判定感生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的教学, 课前可先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题:如何判定感生电流方向?怎样通过实验加以归纳得出?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在此基础上, 将学生带到实验室, 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 共同设计一个用线圈、电流表、条形磁铁组成的实验线路。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线路, 观察实验现象, 并做好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 边思考, 边发现问题, 边解决问题, 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 帮助学生从中得出感生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然后, 引导学生将磁铁换成通电螺线管再做实验, 或把通电螺线管放在线圈中, 改变通电螺线管电流的大小, 并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结果。最后, 归纳得出上述不同情况下的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的感生电流的磁场, 总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 即楞次定律。通过启发诱导, 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应用楞次定律, 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五、检验能力培养结果, 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 用考试或考查的方法及时检验本阶段的能力培养结果。着重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命好考查试题, 尽可能多地覆盖各知识点中的能力要求内容。可采用个别或部分抽查和全体考查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又可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 对学习和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习心得 篇8

一、设计有趣的学案

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内在动力。我在数学问题设计的有效对策上进行了精心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对策:

对策一:设计生活化的问题

如《探索平面上点的位置的确定》一课,可将2009年的60周年国庆阅兵作为本可的问题背景,从长安街上一个点的确定、方阵中某个士兵的位置的确定、机动雷达的构造以及用经纬度确定北京的位置的情景的设置,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

对策二:设计实验型问题

如:《等腰三角形》一课中,可以设计如下的几个问题:(1)先让学生任意画一个△ABC,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并比较同桌所画的上述三条线段的位置情况。(2)再画当AB=AC时,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观察上述三条线段会产生怎样的现象。(3)在AB=AC时,让学生画出底角的角平分线、腰上的高、中线,继续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情况。(4)能说出你的猜想吗?通过类比,很多学生都能提出较为完善的猜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了观察实验、类比、归纳以及概括经验事实并使之一般化和抽象化,形成猜想或假设一系列过程。此时,不失时机的进一步:“为什么等腰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会重合在一起?”再一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说理的方法,从而验证猜想。

对策三:设计开放性问题

如设计如下问题: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从下列条件中任选两个加以组合,哪些组合能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结论?(1)AB=CD;(2)AB∥CD;(3)AD=BC;(4)AD∥BC;(5)OA=OC;(6)OB=OD。这样的问题,难度不大,组合的方式也很多,学生的参与面广,课堂教学效果好。

二、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改革以往的那种“接受式”、“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应在课堂中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我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实行了以下做法:

1.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

首先我们全体代课教师通过开会对全班同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他们的基础知识;分析他们的特长,分析他们的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书写能力,学习能力等等;分析他们的短处;分析他们的思想品质等。然后根据好中差学生均匀搭配,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

2.对组内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无所事是,其重要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确。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使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要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应设立小组长、联络员、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并应过一段时间后交换分工。

小组长。他的任务是指挥小组开展活动,负责小组所有的成员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因此要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

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活动、决议、讨论结果。因此要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字迹清楚的学生担任。

报告员。负责重述小组讨论学习的主要结论,并演示研究成果,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每个组员不仅要明确自己的任务,而且使他们体验到个人的价值,从而形成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实效。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组织性的“小学习团体”。

三、多元化的评价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习心得 篇9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

(一)自己的事自己做

做父母的不要事事替孩子包办,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的人格和学会承担义务。我在日本看到一岁多的孩子,父母就送到学校里,孩子自己学会吃饭,饿肚子也不要父母帮忙喂饭。书包也是孩子自己背着,父母是不会帮忙的,除非真的非常重,孩子的力气不够才会帮忙。我们看看自己的孩子,都是父母背着书包送孩子上学,回到家里都是父母盛饭,都是父母收拾碗筷。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统统包干了,这不利于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担当。

(二)犯了错误要认错

有一次我们一家去逛超市,谢锦炜看到打保龄球的游戏,就排队去玩,结果玩了五分钟后面一个8岁的小男孩就冲到前面插队,众人责备她母亲和孩子不排队,母亲不但不教会孩子认错,反而变本加厉与大家吵起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育错误,它不但会纵容孩子不讲秩序,还会培养死不认错的思想。

我跟日本人共事多年,工作上犯了错误,日本领导从来不怪罪下属,经常听到“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这个问题是我造成的,我来解决。”

我们国内很多家长或者领导,出了问题从来不检讨自己的过错,总是归咎下属或者他人的错。比如:有些领导经常责备下属:你怎么又被客户投诉了?你这个月的绩效怎么这么差?

(三)造成损失要承担

有一次看到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孩子逛服装店,服务员非常热情地给妈妈拿衣服试穿。孩子看到店里一只陶瓷做的老鹰,孩子想玩去搬动了一下,一不小心老鹰摔在地上,满地都是碎片。妈妈从试衣间出来,说衣服不合适,带着孩子就走。店员说“女士,你的衣服不买没关系,但是你的孩子打碎了我们店里的LOGO,这只鹰要300元,你要赔偿哦。否则,明天店长来巡视我的店子,我要被罚款的。”女士大声地说”“孩子又不是故意的,为何要我们陪?”说完拉着孩子的手就走,店员就是不放,两个人在那里争论不休,孩子在一旁大哭起来。好妈妈应该告诉孩子说“阿姨,对不起,我损坏你的东西了,我们陪你300元”

还有一个例子,上周去一个新开的酒店吃饭,人满为患,好不热闹。服务员非常忙,我们一家坐下来正准备点菜,我发现对面的一桌一个小孩子打碎了玻璃杯,于是妈妈起来,拿着扫把扫干劲碎片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虽然服务员没有发现,但是这种侥幸的逃避心理,也会让孩子长大之后,学会采取投机行为!孩子心想:为什么妈妈不着声,也不赔偿呢?

(四)承诺的事要做到

妈妈应该从小就教会孩子信守承诺,答应的事要做到,这种品质非常重要,也是极其负责任的表现。比如,孩子答应今晚10:00要睡觉的,结果看电视【爸爸去哪儿】,看到凌晨才入睡;说好第二天上午去爬山的,结果因为今晨起不来,又不去爬山了;等到中午,本来孩子答应了妈妈要学做一道菜,结果孩子在写作业,你又纵容他不学了。这种连锁反应的不讲诚信行为,会导致孩子今后承诺的事总是不能做到。信口开河就成了一种习惯,请问今后如何取信于人? 我在外企工作是非常信守承诺的,比如:说好了下午2:00开会,所有人就必须准时到场。在日本,哪怕你迟到一分钟也要打电话向领导报备。可是,我们国内很多企业的领导开会都喜欢拖延,从不守时。

(五)凡事不要找借口

学校里经常会听到杨老师要求孩子们周日下午六点到校,结果有个别孩子没有准时到校,老师问她为什么没有准时到校,孩子说路上堵车!有些爸妈顺便还补充和验证一句“杨老师,今天路上确实车多,堵得厉害。”做爸妈的非但不认为迟到的行为不妥,应该向老师道歉,反而为孩子辩解,迟到是没有办法的事。我请问:为什么不可以早一点出发呢?这是一种对学校老师和制度的敬畏,但凡对人对事欠缺敬畏感的人,都会找借口。

我在外企工作时,有一个助理叫李晶,我交代她“今天晚上必须来加班把报表完成。”晚上她来到办公室,开灯不亮,结果发现停电了。第二天我问她“为什么昨晚没有把报表做出来?”她说:“昨晚我来了,因为停电所以没法完成报表。”这就是典型的找借口。难道办公室停电就没法完成报表吗?可不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去咖啡厅完成报表?可不可以去网吧里完成报表?找借口总比方法多,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敬畏不足!

(六)遇事要归因于我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归因理论,说的是成年人遇事都喜欢归因于他人,很少反省自己。有一次去一个朋友家串门,朋友很高兴的迎接我入屋,我看到客厅里摆放了一束鲜花。

朋友说是从昆明带回来的。晚上他的太太拖地,不小心拖把撞到了花瓶,花瓶打碎,地上到处流着水,鲜花也掉了8多花蕊。朋友大怒,斥责他的太太:“你怎么搞的,这么不小心,我辛辛苦苦带回来的花,都被你弄坏了。”她的太太也不依不饶:“你这个猪脑袋,谁叫你放在客厅的,明明知道客厅里容易碰倒,你还怪我。”两个人互相骂起来。

我在想,要是换一种思维也许就没有问题。要是朋友这么说:“太太,都怪我不该把花瓶放在客厅。”太太就会说:“都怪我做事不小心,下次我会注意了。”遇事归因于我,夫妻就会和睦,家庭就会幸福。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天你带着孩子去春游,到了树林里听到鸟叫,孩子非常好奇,抬头一看,正好一鸟屎拉在孩子的头上,孩子非常生气,捡起石头去打鸟,还揣了大树两脚,做父母的就应该开导孩子:我们是来春游的,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坏了自己的心情。再说我们来到森林里,森林是小鸟的家,是它们的领域,我们打扰了它们,因此是我们不对,请不要怪罪小鸟。

(七)做事要力求完美

在家里,家长要教会孩子,做事要力求完美。以前,我们总是发现孩子做事非常随意,总会留下很多收尾工作给爸妈。现在我家就要求孩子每次洗澡完毕,要求毛巾要洗干净挂起来,洗发液、沐浴露的瓶子必须归位摆放整齐,地上的水必须用拖把吸干净,免得后面洗澡的人不小心滑倒,造成身体伤害。电吹风用过之后必须关闭电源插座等等。

我在5年前去深圳麒麟山庄讲课,建设银行的行长们145人参加培训,中午有行长提出做一份通讯录。我安排助教刘芳统计和制作通讯录。结果145人就只统计了143人,有一个刘行长在教室外面抽烟,有一个李行长在洗手间,他们返回教室一看,就发现没有自己的名字,非常不高兴。于是要求通讯录重做,第二次做出来下发,结果刘行长带着老花眼镜看了看通讯录,说他的邮箱又搞错了。于是又收上来进行第三次修改。第三次改好下发到每个人手上,结果他们抱怨没有订书针。散页的通讯录4张,他们翻阅起来不方便。第四次收上来装了订书针。这次有些人不满意的说,订书针有国际标准,应该要订在A4纸的左上角成45度角。于是又拆下来进行第五次重工。最后总算完成了。这就是一个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做出一份通讯录被修改五次的经历,从小没有培养追求完美的精神,长大后走向社会还是会遇到很多批评,甚至让领导感觉她们做事不放心。如果让领导感觉做事都不放心,哪有晋升和发展的机会垂青她呢?

(八)不给别人添麻烦

大家都有去麦当劳吃薯条和汉堡的经验,我发现在日本吃完了薯条和汉堡,他们会很自觉的将台面收拾干净,把餐盘端起来,将垃圾倒掉,才能离开出去。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因此,消费者用餐完毕都会非常自觉收拾台面,不要给服务员添麻烦。为什么我们国内很多人去麦当劳用餐,吃完了用纸巾擦干净嘴,桌上一片狼藉也不收拾就走了?看来我们还是缺乏这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意识。

很多人的潜意识认为:我是来花钱消费的顾客,我不收拾桌面,也会有服务员收拾。麦当劳公司在全世界的管理方法和标准都是一致的,估计到了中国就要修改服务的标准。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虽然没擦干净也不会被人批评,虽然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机会跟下一位乘客认识,但这种意识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日本人的心中。

大家想想我们的家庭教育,估计很多人不会这么做。有一次我去一家上市公司讲课,远远看到一个女孩在打水喝,饮水机的水用尽了,她本应该换一桶上去的,结果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后来一个男孩子打水喝,结果发现没水了,他非常失望。女孩还站在一边大笑。这就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麻烦。也许你会说女生没有力气,扛不动一桶水。我觉得扛不扛得动一桶水,这是能力问题;有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这是态度问题。

再举第三个例子,家里的卫生间纸巾用完了,就应该教会孩子马上换一卷新的上去,洗手间马桶弄脏了,孩子要自己擦干净,不要给家人添麻烦。这种品质日后在工作中、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篇10

一、课题的国内研究述评、选题意义、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知事物和探究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在科学上,学术上有重大成就的人,往往都对他们研究的对象拥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了他们孜孜不倦地进行钻研,从而获得优异的成果。因此,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认识活动和学习中保持兴奋,促使学生学习知识和探索奥秘。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是所有专业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A、职业中学生都是从初中阶段考试不好,表现较差,是其他普高都不要的“落后生”,一般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显然是最重要。不知道今后走向社会干什么,将来能做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都摆在他们的面前。

B、当今社会对职校生的普遍不看好,造成了中职生的心理阴影,加上他们本身许多的毛病。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难度很大

C、学生学习兴趣提不上,导致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课还是实习都无精打采,用他们的话说“真是度日如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肯定是学不好的,企业也不会要这

样的学生,造成他们无法就业、甚至,中途逃学、退学等严重的流失现象,这样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许多不安定的因素。

d、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转型。各种制造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与日剧增。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企业难找到适合各自的技能人才、大多数企业招了以后。还要进半年左右的强化训练,才能上岗。这样与国家办职业教育的美好初衷相违背,因此,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动手操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到企业后马上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E, 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中职生被贴上自卑、懒散、文化基础差、学习态度差、行为习惯差等标签,自曝自弃混日子是不少中职生的常态。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a、研究目标:

确保报读职校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学生学以致用,满意就业。

确保培养一个,成才一个,为企业输送一个。

确保输送一个,留住一个,为家乡脱贫致富一家。

b、研究内容:

1, 变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体现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要求进行教学,降低教学跨度,突出双基的教学,特别是突出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加强实践活动,多开设实验课,并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指导他们通过实验现象,把握科学规律。使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讲专业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使学生不仅明白要从事某类职业必须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必须具备从事某类职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举止,另外还必须阐明学好专业理论和技能,可为今后继续深造和转换职业打好基础。告诉学生学习必须要经过“迷茫—糊涂—明白—入门—提高—飞跃”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及时归纳总结知识点,遇到不明白问题及时询问,同时结合每次实实践的亲身体验及时消化理论上的“迷雾点”。

2, 快乐课堂教学,可采取以下方式:a,着眼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兴趣,b,利用多媒体动画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c,多采用打比喻和比方的方法,将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的好奇心和疑惑一听就明白。d,多采用技能操作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学

生的兴趣。e,多采用趣味《游戏和猜迷语》教学,让学生在游戏趣味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

3,德育“7S管理” 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节约(SAVE)。这是学校借鉴威胜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无仍是实习操作间,还是寝室、教室管理以及职场能力应该都大有改观。

4,开展多形式的课外活动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5,校企互动联合教学,让学生一进职校,就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干什么,企业需要什么人才。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提高了学习动力。

创新之处:以快乐课堂教学+校企互动德育“7S管理”为模式的教学计划设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集学生愉快学习、满意就业为一体,校企互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实效。在长期教学实践和管理基础上总结出研究成果。其理论研究来自于教学实践,通过归纳、提炼,形成理论化的操作模式,又运用管理,指导实践的发展,在教学理论、实践和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系列教学研究成果。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对比法、验证法

(3)技术路线:理论研究来自于教学实践,通过归纳、提炼,形成理论化的操作模式,又运用管理,指导实践的发展,在教学理论、实践和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4)实施步骤:研究时间2010年12月—2013年5月

第一阶段:准备与启动(2011年1月—2月)

选题论证和研究方案;组织骨干培训;选择研究班级;做好各项资料准备工作;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组织研究队伍。

第二阶段:研究基地班级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2年4月)

建立研究档案;设计研究班级的方案;策划、组织实施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等系列主题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深化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3年1月)

将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在全校内进行推广,在推广中深化研究,不断创新和提高。

第四阶段:总结和评定阶段(2013年4月—5月)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1

关键词:兴趣;魅力;形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65-0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学习有着神奇的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那么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以教师的自身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魅力来自于何方?我想这首先来自于广博的知识。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如果不努力学习,我们终将被社会所淘汰,更何况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终生学习。今天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十足,更加喜欢能言善辩、谈古论今、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而不乏幽默的教师。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方可厚积薄发、才思敏捷,从而感染学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一个老师语言幽默风趣,上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他的学生一定喜欢他的课。所以,教师的魅力还来自他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然而,语言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这说明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还要生动富于激情有感染力。

二、以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每一堂课的开始,教师都应该努力创设情境,渲染一种乐学的氛围,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讲《伤仲永》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有人得到一颗非常珍贵的种子,这颗种子种下以后,会开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会结世界上最甜蜜的果实。几年以后,他的朋友都以为它已经枝繁叶茂了,开花结果了,纷纷来要这棵树的种子,谁知道,他还没种下去呢?

“你为什么不种下去呢?”朋友们诧异了。

“我怕种下去会晒死。”那人回答说。

“可以早晚浇水嘛!”

“我怕浇水会把它泡烂。”

“那可以开沟排水呀!”

请大家想想:这颗种子的结局怎样?种子干瘪了,死了,再也不能开世上最美的花,结世上最甜的果实了。没了大地的营养,没了风雨的磨练,少了后天的培养,种子再好也不可能体现它的价值。种子如此,那先天聪明优秀的人呢?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学习,他会怎样?让我们来看看方仲永,听听他的故事吧!故事导入新课往往会深深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极易使师生之间的思维产生共振现象,课堂效果更佳。

2、课堂形式要富于变化,方可生动有趣我们讲授知识,需打破单一的口授常规,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我们可以把各种艺术形式带入课堂,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电影等皆可为我所用,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情操得以熏陶。

3、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说思考、质疑、发表见解是学之源泉。所以课堂上,学生要有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教师要善于点拨启迪,让学生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见解、得出新结论,这样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认识了问题,解决了问题,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当学生们获得一个个成就感的同时,相信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一定会越来越浓厚。

三、注重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培养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篇12

1. 吃透教材, 创设情境

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经常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了解他们所想、所好, 并找到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的恰当切入点。教师要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 教学时要抓住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 针对结合点设题。要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探究式、研讨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的学习, 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搭建舞台, 针对教材中较难试题, 要让学生充分讨论、辩论, 教师适时指出其中的不足, 让学生深刻体会, 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这样做, 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合作学习的能力,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开导鼓励, 对症下药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当今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方面, 具有与他人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就是其中内容之一。而目前学生当中独生子女较多, 大多娇生惯养,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与他人正常交往的经验和心态, 缺乏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主要表现在: (1) 不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 (2) 成绩好的同学往往只管自己, 不管他人; (3) 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不能积极参与学习; (4在小组之间, 缺乏群体精神; (5) 小组活动没有明确的活动程序和策略安排, 分工不明确或不合理。所以,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 首先要强调与他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社会技能的训练, 这不仅对合作学习意义重大, 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要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或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使学生认识掌握社交能力的必要性, 告诉他们正确的应对方法, 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行为。

3. 明确目标, 加强指导

学生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制定好学习目标, 设计好程序, 创设好情境, 选择好策略, 甚至教师还要亲自参加讨论。另外, 要担负起管理和调控的任务, 因为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介入各个小组的学习现场, 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对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以此判断小组合作成功与否, 并将结果反馈给各小组的各个成员, 让每个人感到自己与他人成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知道同学间需互相支持, 互相鼓励, 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质。

4. 思维互动, 适时反馈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 要善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善于提出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问题要有开放性, 反馈不是简单的“对”、“错”, 教师应乐于评论或补充学生的发言。师生思维互动还包括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 师生合作共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此时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 师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

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小组活动时, 而且在教学的许多方面都能实施。如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离不开师生合作, 小结时可以在教师启发下, 由学生对一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总结出收获和体会, 在活动课中师生合作也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内进行, 还可以延伸到课外, 课外合作学习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是开展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此,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外问题, 让学生课外讨论完成, 养成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3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为学生终生学习做准备。好的学习习惯能关系到人一生的命运。离开校园以后,人在知识的海洋里能遨游多远多深,很大程度上是在校园期间所形成的学习习惯决定的。那些在学校里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在新知识新事物面前就会去主动探究,就会研究出杰出的成果,就会出人头地。他们或者成为企业家,或者成为某方面的专业人才。

2、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绝大多数知识能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自己研究不出来。通过和同学们一起探究,集思广益,基本上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老师只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拨,讲清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就行了。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需要培养哪些方面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很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培养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习惯。

1、自主探究的习惯。就是在新知识学习之前,学生通过预习把自己能学会的知识都学会。

2、合作探究的习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时候,有一些较难问题自己独立解决不了,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通过共同想办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凡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任务。

3、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写作业时要用“心”去做,不能想别的事,尤其是不能看着电视写作业。要认真审题,认真书写。

4、互相帮助的习惯。几乎每个班里都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这部分人如果学不好,就会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注重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习惯。通过“兵教兵”使学困生得到转化。

5、主动学习的习惯。不用老师安排,学生就能有秩序地自觉学习,而且是心里想着学好,基本上能达到老师的要求。

只要将以上学习习惯培养起来,教学过程就会事半功倍,教学成绩就会名列前茅。那么怎样培养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三、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多种多样,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处在萌芽状态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助长。对那些出现良好学习习惯苗头的同学进行表扬,例如对那些还没有讲解就已经学会知识的同学,上课敢于进行争论的同学,作业书写特别认真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介绍他们是怎么做的,并分析这样做的好处。那么到再一节课的时候,就会发现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越来越多。再通过引导这些良好习惯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合作学习习惯的金钥匙。不少老师说,你班的学生好,能一直坚持自学,俺班的学生不行。其实不是哪个班行,哪个班不行,而是教师教学方法上有问题。从九十年代末开始,笔者

一直坚持采用“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方法。在老师教之前先布置学生自学,要讲的习题在讲之前先让学生试做。学生不能独立学会的知识就上课讨论,合作解决。老师只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拨,然后再让学生或自主完成,或合作完成。这样学生每天都在教师讲前接触新知识,不是自学,就是讨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就转化成了学习习惯。

3、“有布置有检查有措施”。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只要布置了就必然进行检查,对完成好的给予表扬鼓励,对不认真的提出整改意见,但不能生硬的批评,而要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课堂上口头提问的作业,学生无论说的对错都不进行批评,并且对大胆发言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表扬他们敢于大胆表达自己意见的精神。这样学生错题不再有顾虑,对其表达出错误的意见不但不批评还表扬,学生发言能不积极吗?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彻底避免了机械、重复的作业。

4、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有一个“教-扶-放”的过程。学生的习惯很多,未教之前就有若干,但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我们要的是那些能改变学习方式,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学习习惯。这样的习惯学生原来没有。要对其进行指导,有一个“教-扶-放”的过程。“教”就是教着学生怎样预习,怎样合作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解决,怎样才算认真完成作业。“扶”就是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怎样做。老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对出现的偏差进行指导。“放”就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已经形成习惯,就可以大胆地让学生独立活动。这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5、通过建立班内机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设有学科课代表。每一排桌设一个大组长。每一个大组设若干学习小组,小组内设组长。每一张桌子上设桌长。其它同学为组员。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凡是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由自己独立解决,同桌能解决的问题就由同桌解决,学习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在大组内或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层层有人把关,每一种习惯有示范,有学习榜样,有追赶目标。同时把全班同学分为三层,科代表、大组长、和学习特别优秀的小组长等同学为一层,称为大组长级的同学。小组长、桌长等同学为一层,称为小组长级的同学。其他同学为一层。这样每一个学生或学习小组有问题都有具体人员负责,什么级别的同学完成什么样的作业也一目了然。学生的学习习惯相互影响,最终使全体同学都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6、从心理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逢第一节是我的课,学生老早就到教室里去学习了。有的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就说:“他老师在家一发动摩托车学生就进教室学习了”。这种主动学习的习惯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呢?有时上课时故意晚进教室,对在认真学习的同学进行表扬,并告诉他们老师就喜欢“自觉”学习的同学,学习不用老师管着,就应该象那些自觉学习的同学那样,自觉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对学习自觉的同学经常进行表扬。这种思想灌输多了,受表扬的同学越来越多,自觉学习的同学也越来越多。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场面也就出现了。

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同时培养太多习惯。有的人想一口吃成胖子,把所有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结果各个方面相互干扰,导致效果不好。当然习惯培养太单调也不好,要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进行立体培养效果会好些。

2、忌“黑瞎子掰棒子”式的习惯培养。学习习惯可以一个一个地培养,也可以同时培养几个,但绝不可以培养了这个忘了那个。培养的习惯要经常运用,最终形成习惯网络,使我们的学生各个方面都有好习惯。

3、善待出现错题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如果出现错误就进行批评,就会在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时候装腔作势,假装会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就不敢说真话。事实上回答出一个错误的问题正好提供了一个讨论的机会。对他为什么会这样回答,根源出现在什么地方弄明白,对学生更有好处。

4、莫怕影响教学成绩。在学生习惯培养过程中,短时间内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一段时间下来,不但会赶上,而且还会超过原有的水平。再说教学成绩并不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要。

5、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得自己在上学的时候,绝大多数问题通过看书就能明白。现在的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有不少老师往往不放心,把问题放给学生怕学不会,怕囫囵吞枣,怕生搬硬套,因此不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其实,这些耽心没有必要,学生自己学会的知识理解更深,自己学会的知识更容易溶入到脑海中的知识网络中去,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上一篇:医学背景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食品药品监督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