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2024-09-23

学生如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通用11篇)

学生如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篇1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是学校教育中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人们往往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因而不能全面、综合的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笔者认为,应大力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改善学习现状,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调学习的自我评价,对于信息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及有效的学习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的自我评价的含义、功能及意义

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分析和判断,并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活动。学习的自我评价并不是随意性的、主观的评价,而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这里的评价标准主要指预先制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学习的自我评价实质上是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意识和行为的反思和调控。

自我评价具有以下功能:

1.自我诊断的功能:学习者对照标准,对所搜集到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处理的分析,就会发现,哪些方面有长进,需要加以巩固和发展,哪些地方不足,有待于改进。

2.自我反馈的功能:学习者依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确定自己的学习重点,不断促使自己校正目标,向理想的目标迈进。

3.自我激励的功能:学习者通过及时的自评反馈的信息,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它就成为调节学习活动的指路“灯塔”,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和帮助下激发自身努力学习的动力。当觉得学习有成效时,学习者会从精神上产生动力和满足,增强信心,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学习的自我评价对学生行为的塑造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它可使学习者学会善于观察自己,根据已定的目标考察自己的学习活动,养成随时评价自己学习活动的习惯。

二、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理论依据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活动的目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最困难的在于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如何真正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就涉及到自我评价的问题。正如柏拉图所说的:“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我,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

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十分强调自我评价在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中的作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谈到学生自我评价时说:“教师不承担全部评价的责任,而是鼓励儿童逐渐参与对他自己的实践成果作自我评价。”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任务的最有效形式,是那些具有某种内在反馈的形式。这种反馈不需要教师经常干预学习。换句话说,当学生为了看到他是在怎样进步和决定他下一步该做什么,而能够检查他自己的表现时,这样做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在缺乏某种强化时,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鼓励独立和自我教育,那么我们应当力争创造出那种具有自我强化潜能的学习环境。”(注:(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56-457页。)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在解释其教学的反馈原则时特别强调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检查,认为这是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过程本身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他还指出:“教师必须采取提供学习者最后能自行把矫正机能接过去的那种模式,否则,教学的结果势将造成学生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注:(美)布鲁纳:《论教学的若干原则》,《教育研究》1979年第5 1

期。)

近十几年来,教育心理学领域十分重视元认知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70年代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识,其实质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反思和调控。元认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知识,它是对认知活动的个体、任务、策略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与元认知活动相伴随的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地定向、调节、矫正,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元认知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人类认识的自我调控问题。近年来兴起我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更是把自我评价看成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齐默曼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学习,其学习就有了某种程度的自我调节,也就是自主的学习:在元认知方面,自我调节学习的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

现代教育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促进每个学生全面的发展。现代教育评价主张把被评者的自我评价作为整个评价过程的预评价阶段,注重将被评价者自我评价的意见与评价者的检查、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外部(教师、同伴、家长等)的评价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起作用的。

三、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自评一下自己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学习之后,可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认知的分类,从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等方面来评估自己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将知识点与目标得分率制成简易图表,就可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此外还可从以下几方向分析自己的情况:1.是否清楚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能否将新学知识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3.能否对所学知识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4.能否在实际条件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学习动力的自我评价

学习动力有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分。自我评价表要对内在动力进行分析、判断。包括:1.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有无长远日标和近期目标?2.对学好各门功课是否充满信心?3.对所学科目是否何浓厚的兴趣?4.学习态度是否勤奋、认真?5.是否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6.有无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和毅力?7.学习情绪是否稳定、持久?等。

(三)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

1.是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活动?2.能否妥善安排学习时间?3.能否正确利用各种资料?4.能否与同学、教师合作学习?5.是否有预习的习惯?6.能否集中精神听课?7.能否及时复习当天的功课并完成作业?8.对发回的试卷是否能认真分析原因,拟定补救措施?9.是否有错题集?是否给自己出检测题?10.能否排除有关干扰,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11.能否选择并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12.能否总结自己或借鉴他人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13.对学习或做事常回忆、反思吗?等等。

(四)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

学习能力的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感知能力、阅读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等;

2.加工、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口头的、文字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3.学习的调控能力:包括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和调整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等;

4.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自我评价的方法灵活多样,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还可采取写自我鉴定、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同学间相互提问、自我奖惩等方法。当然,自我评价最好能与他人评价结合起来,因为他人评价(如教师的指导性评价、同学间鉴定性评价)客观性较强,比较能反映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还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而自我评价由于缺乏外界参照体系,不便进行横向比较,主观性强,容易出现评价们高或偏低的趋向,甚至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但如果引导得当,评价者态度端正,自评也可能获得比外部评价更准确的结果。总之,自我评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外部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提高自我评价的效果。

四、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评价榜样

自我评价往往以他人评价作为重要参照。教师的评价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础。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活动掌握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运用标准的方式方法,掌握评价结论的表述方式并积累评价经验。因而,教师的评价应为学生树立榜样。譬如教师对课文的评析、对一个问题或一节课的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等,应做到全面、客观,重点突出,观点正确、鲜明、深刻,语言简洁、准确、有条理,使学生从评价角度、评价方法、评价观点、评价依据、评价语言几个方面学有所获。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积极进行梳理评价,检查作业、试卷,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回答“什么事情最难办”时说:“了解自己。”由于人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自我的认识在很人程度上受环境的制约,因而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也就存在局限性。心理学上有个“约·哈利之窗”,为他人了解自我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把自己的一切特性分成四部分,然后让人们逐个部分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全面的“自我”来。(见下表)

约·哈利之窗

自 己

他人 已 知 未 知

已知 自己和他人都了解的部分 自己不清楚但他人了解的部分

未知 自己了解但他人没注意的部分 自己和他人都不了解的部分

学生通过对约·哈利之窗冷静地分析一下,使自己对自己有个较为准确的认识,才能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

2.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帮助学生实事求是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不要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已。正确对待已取得的成绩,不要自我陶醉,停滞不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从内心里接纳自己,鼓励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确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正确把握自我与他人的比较

学习者可从自我与他人的比较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例如在课堂学习中,学习者应有意识地对教师的讲析、同学的发言从评价角度、评价方法、评价观点、评价依据等方面作一番对照,看看别人在哪一点上比自己站得高、看得远、讲得透,看看自己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三)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习者应学会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所确定的学习目标最好是近期的、具体明确的、能够完成的,以便于目标的实现。而且,学习者应确定恰当的自我期望值。

(四)注重对学习过程进行小结与总结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学习者应通过自己检查作业、分析考试情况、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等,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例如,学习者完成作业后自己检查作业,找出错误并加以订正;同时作自我评价,谈谈满意什么,不满意什么,为什么。此外,通过自我分析,确定自己在最近阶段自我完善的计划、任务和目标。

(五)建立个人学习经历和成绩的学习档案

学习者可将被评过的作业、试卷,他人的建议,个人的感受以及自我评定的陈述累积起来,建立学习档案。还可自己备制错题集,自我修正,找出缺点所在,避免再犯同样的或类似的错误。通过定期的回顾,可以看到自己有待努力的不足之处,发展自我评价能力。

(六)进行正确的归因

学习者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往往要对学习的学习结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解释,这就是归因。而学习者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其后续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见下表)。学习类型 归 因 影 响

成绩好 成绩差 学习行为 自尊心自信心

追求成功 能力努力 努力不够 更加努力 增强

避免失败 任务难度低机遇好 能力差 碰运气 减弱

那种怨天尤人(把失败原因归之于客观因素)、自暴自弃(认为自己能力差,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学习者应客观分析影响成败的原因,学会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并尽量找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

(七)培养和发展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实质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全面监控和协调。培养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自我评价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同学间相互问答、解题时出声思维、及时总结等方式进行。

学生如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篇2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随年龄的增长慢慢发展起来的, 并且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的基础之上的.对学生而言, 同学、家长、教师等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反馈和评价就像一面镜子, 他们就是通过这面镜子, 从中形成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的.所以, 教师的评价要具体、详细、公正.这样, 使学生从中学会如何评价自己.同时,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一定的激励性,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

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评价自己

这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学生只有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自我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所谓自我认识, 即要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认识到自己在思想品德、智能、才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势, 同时还要一分为二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能做到这一点, 就会激起一种人的尊严感、自豪感, 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乐观情感和进取精神.要让学生懂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首先是面对自己的心灵, 是自己行为的判官对自己的约束力量, 不仅仅来自纪律和规章, 更主要的是自己的意志和责任.

二、参与活动, 感受自我

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观点要有连续性, 引导学生反复实践, 从而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增强学生的独立工作和组织能力, 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学生通过具体的工作锻炼, 不仅可以培养多种能力, 更主要的是能够培养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 实践活动要求有相应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 实践活动又提供了应用和锻炼能力的机会.班主任应创造各种机会, 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只有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班集体的活动中来, 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才能使学生把集体建设当做自己的事, 与集体同呼吸, 共命运, 在集体中展现自我、感受自我, 真正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班级的事物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 通过讨论, 让学生通情达理, 明辨是非, 达到互相教育、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学会合作

让学生学会合作.合作能力是学生既要养成“自我主体”的学习态度, 又要会主动争取教师、同学的必要帮助.在合作过程中做到:学会倾听, 尊重伙伴;学会交流, 善于发表意见, 交流观点;学会组织, 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良好的合作活动与自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对每个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自我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

四、承担责任, 激励自我

《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说:“学生负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对于道德品质与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班级是否有整体力量, 关键取决于这个班的班风.班风是所有学生的风格凝集成的, 我一直认为光靠班主任一人不行, 还需要在学生中培养一大批骨干力量, 使他们能在班级中起带头作用.骨干队伍组成以班干部为主体, 以大多数积极上进的学生为基础, 我经常组织他们参加培训, 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教育他们树立正直、热情为同学服务、敢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的品质, 班干部敢说敢管, 及时指正.同时创设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 我在教室内张贴名人格言, 布置“人生足迹, 事业擂台”园地, 促使学生自我激励;挂名人画像, 以名人为榜样,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我还注意经常开展一些集体讨论会, 主题演讲班会, 如“我能行”、“战胜自我是伟人”、“谈‘千里大堤溃于蚁穴’认识”, “我对‘无需扬鞭自奋蹄’之浅见”等, 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氛围, 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之中, 处处受到激励, 时时得到提醒, 常常受到检测, 久而久之, 学生便逐渐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方法, 不仅能使学生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我激励, 增强了自信心.

五、学有榜样, 完善自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提高学生评价能力将产生无形的引领作用, 甚至比通过表扬进行强化的作用更显著.学生正值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阶段, 思想尚未定型,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信服的榜样身上受教育, 对锻炼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榜样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 即有历史性的榜样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在现实榜样中, 教师充当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教育好学生, 其关键是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尤其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 任何至理名言, 任何奖惩都无法替代的教育力量.学生的眼睛, 犹如一台摄像机, 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将教师的言行摄入其中, 并指导着他们的言行, 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处处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表率, 敢于正视自我, 与学生坦诚相待, 坚持“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以德育人”的教育思想, 对学生一视同仁, 平等相待.用真诚去帮助和呵护学生, 用信任去感化学生, 用宽容和理解去处理学生中所发生的事, 用正直、坦诚、无私的人格力量去呼唤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教育家柯瓦连科说:“如果你的工作和成绩相当出色, 那请你放心, 你的学生决不会背叛你.”

六、协调家庭教育

要使学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还需要学生有强烈的自立意识, 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能够自觉地调控自己的行动.这光靠学校是不行的, 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现在班里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家长不管不问的少了, 但包办代替的多了.这种一味的代替, 会使学生失去独立的判断力, 可贵的自制力、意志力, 成为凡事依赖家长, 缺乏自我教育能力的人.所以, 每次开家长会, 我都请家长、学生一起参加.首先由班主任和家长在教育的问题上进行沟通.其次, 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上一阶段学生在思想品质、学习上存在的不足, 一起制定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这样, 家长清楚了学生的目标和计划, 就避免了大包大揽等情况的发生, 还可以有效地监督学生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 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 集中概括了“自我教育”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确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值得班主任进一步探索的教育方法.

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有赖于教师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 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 合理定位.对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果,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自我评价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能评出自己的信心, 克服自己不足的勇气, 确定勤奋向上的决心.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间相互影响和帮助.自我教育不是孤立教育, 它需要合作教育.合作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还应当更多地注意对学生的个体指导和教育, 抓症结, 对症下药, 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领悟、自我理解、自我教育.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 教师也需要自我教育.教师要反思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 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让学生的自我教育成为培养健康人格的有效形式.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学习;自我监控;特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18-02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是促进学生主动、自觉、有效学习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证。

一、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基本特征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有别于其他形式的外在监控,它是学生个体自主、独立、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学生学习自我监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能动性

学习自我监控是建立在学生积极、主观、能动的基础上的,能动性是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首要特征。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那么他也就不会注意自己的学习是否有效以及效果的好坏,当然他也就不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计划,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出现的任何自我监控行为,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反馈性

监控是一种建立在信息反馈基础上的控制,即对事物运动发展的实际过程进行审视和监察,以获取关于事物运动发展等信息。作为监控的一种,学生学习自我监控无疑也具有这一特征,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审视和检查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活动的效果,并据此及时调节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由于学习自我监控的主客体均为同一个体,其信息反馈是一种个体关于自身的特殊反馈,与一般监控相比,学习自我监控反馈的水平更高,特征也更鲜明。

3.调节性

调节性就是要求个体随时根据情况变化,积极、灵活、适宜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后的情况。反馈和调节是学习自我监控的两个基本特征,两者共同反映出学习自我监控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并且调节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努力程度的调节、学习方法与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利用、学习步骤的安排、学习计划的执行、学习效果的检查和分析以及补救措施的采取等,都体现了学习自我监控的调节性。

4.迁移性

所谓迁移,就是指从某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适用于另一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发现,如果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学习的任务与要求,去灵活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采取积极灵活的策略,那么这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自我监控训练,不仅改善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自我监控能力,而且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迁移,提高自身在其他学习活动(如数学、外语)中的自我监控水平。

二、影响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因素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影响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因素很多,既有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等外在环境因素,也有学习动机、学习归因、自我效能等学生自身内在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教师教学风格、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归因对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较大。

1.教师教学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开放民主型教师,能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能和学生共同制订计划,共同决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比较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自觉地承担责任,始终维持较高的成就动机,不论教师在场与否都能自觉地努力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专断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以教师为中心,时时对学生严加监督,使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习惯于依赖教师,惟命是从,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而放任型教师,由于缺乏应有的教师职业道德,责任感较差,教学中一切随学生,教学目标不明,对学生的进步反应冷淡,很少为学生提供帮助或向学生传授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也难以得到发展。

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不同的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学习动机的指向不同,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划分为外部学习动机(为应付家长或教师的检查和考试而进行学习)和内部学习动机(对所学内容真正感兴趣,为了弄懂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而进行学习)。在外部学习动机的驱使下,学生往往会采取肤浅、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从而使自身的学习自我监控水平始终处于一种较低的状态;而在内部学习动机激励下,学生更乐于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促进了学生自身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学习归因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或推论。研究表明,学习归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学生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学习活动结果归因于可控的内在因素,即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对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控,可以改变自己的学习进程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学生就更可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此相反,如果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行为及结果看作是非个人可控的外界因素所致,则会逐渐减少对自己学习行为的控制,从而会阻碍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培养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策略

1.提供机会,使学生能进行学习自我监控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锻炼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若要真正培养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我们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自我监控。任何学习自我监控活动的发生,都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的。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还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方法都由教师来包办代替,学习效果也由教师来评价,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他控状态,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行自我监控,那么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要培养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积极采用交互、合作等教学模式,使学生自己规划学习进程、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

2.加强指导,使学生会进行学习自我监控

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只为学生提供机会而不进行系统的指导,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甚至会适得其反。加强对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指导,确保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自我监控,是提高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又一重要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尤其是那些能力较差或年龄较小的学生,在开始面对较多的独立学习活动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学习成绩会更糟。因此,我们在给学生提供独立学习活动的机会的同时,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向学生阐明自我监控的含义、内容和价值;向学生传授和示范自我监控的方式,如通过“大声思维”呈现自我监控过程;并且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监控体验。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及能力大小,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和缺点,指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所了解,确保学习任务顺利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归因,并教给学生相关的技巧和策略,使其以良好的学习心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岚.关于开放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4).

[2]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3]何文.关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8).

[4]沃建中,林崇德.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0,(1).

[5]董奇,周勇.儿童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成分、发展及作用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室。电邮:tzjksjz@163.com)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篇4

我主要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定目标。

认识自我是人对自己本身的反省和认识。少年儿童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班主任要指导学生,让他们懂得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目标,找到自我教育的突破口。我们总能看到,在低年级中,很多学生都很会指出别人的错误和不足,但同样的缺点在他自己身上,他是认识不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整合各学科的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主动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比如,本学期品德课《我的好习惯》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好习惯,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怎样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等等。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行为的自我约束,在“规矩”中去成就“方圆”。这一阶段班主任要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努力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管理。

1、学习规章制度,在学习中规范自我开学初,学生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又结合学校的《流动红旗评价条例》进行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规章制度是整个社会的需要,它是我们学习与工作的保障,遵守规章制度的过程是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找出不足,为自我管理打下基础。

2、值日班长制与班委轮值制相结合、全员岗位责任制与值日生负责制相结合一学期来,学生按照分工轮流,早读员、队会员、领操员、值日班长各司其职,工作起来也井井有条,学生一到学校,早读员带领大家早读,值日班长带领值日生搞卫生,检查卫生,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自我管理意识。当然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应起指导者与保护者的作用的,学生做得不好可以教给他方法,学生有了难题给予帮助,有了委曲可以倾诉,作为一个爱学生的班主任,本身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班主任要勇于为班级的过失承担责任,保护学生,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为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创造宽松、安全的环境。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

1、引进竞争机制,在竞争中体现自我。

2、展各种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塑造自我。

3、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评价总结,让学生自我反思,重新认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篇5

数学教学必须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生主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审视和自行调控,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少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全是老师、校长的事情,学生无权过问,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参与评价的意识,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授给的评价意见。从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才有最全面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发展过程和心理感受,因此学生自我评价应占重要的地位而不容忽视。有人认为,小学生缺乏辨别能力,懵懂无知,不但不能评价自己,而且找不到自我。小学生自我评价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自我意识,但可以引导、唤醒,逐渐培养,发挥教育的积极能动作用。如果一味认定学生年龄小,采用“授——受”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言堂”式的评价,必然阻碍了学生心理发育,并且不能达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培养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数学学习。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明白自己学习数学的优势与劣势,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自我评价作为学习的方法之一,认为“当学习者自己可以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并且对自己学习的所有方面负责”。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不但可行,而且必行。

二: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小学生数学学习得怎样,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小学生自我评价。

1.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

一堂课临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反思自问的时间,如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我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通过反思,检查对照,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确定补习的方向。一个单元学完了,用一张试卷,学生自测一下。教师做好样卷并附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张贴于教室外墙。学生参照样卷,批改自己的试卷,用红笔在错题旁打“×”,同时写出错题原因,自己订正;如果订正不了,就在旁边打“?”,请求老师帮助;然后自评分数,上交试卷。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清楚,对照学习目标,找出差距,今后的数学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2.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还必须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设置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情境,使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其中,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长期坚持,学生会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我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我能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吗?”“答案是否正确、合理?”“这种解题策略还适用哪些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反思,从而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的自我评价

情感、态度主要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记数学日记。学生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每周一次利用十几分钟时间,学生在班级里集中反思,好好回顾自己在近阶段中的课堂表现、作业状况。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不断总结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4.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应对自己的计划与准备工作作出评价。检查自己对做什么、如何做以及时间等是否有个大致的安排,是否准备了相关的工具,是否调节好了自己的情绪与精力状态。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应对自己的意识、方法和执行情况作出评价。要对自己是否对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材料等有清楚的认识作出评价。要判断自己是否激活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激活了对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所有因素的注意。还要根据学习目标,来判断自己是不是依据学习任务、学习材料与个人特点制定了学习计划,选择了适当的方法,确定了相应的程序。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要随时对学习活动中各种因素是否相互适应作出评价。若学习者意识到各种因素相互适应,就作出决定维持学习行为;若意识到学习活动中各种因素至少有某些不相适应,就要采取措施修改学习行为。在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还应对自己是否对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补救作出评价。检查和评价学习活动的质量和学习效果,若发现存在问题,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通过总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三: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策略

1.范例评价

低年级初入学的小学生,一般不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多依赖教师的评价。学生通过教师一个个评价的范例吸取一定的评价标准,逐步掌握评价方法。

2.对他评价

学生从教师的范例评价中受到启发,以教师的评价作参照,模仿运用到其他同学身上,体验评价活动。

3.自我评价

学生如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篇6

经过这次的班主任网络培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真是受益匪浅。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首先就要管理好班级里的每个学生。应该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培养好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让学生自己管好自己,自己会管理班级。通过这次的班主任网络培训和我自己所带的三年级这个班的亲身体验总结以下几点:

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锻炼学生独立做事的能力,要教育三年级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要承担责任并认真完成。并及时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小学生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比如讲故事比赛、书法比赛等等,让学生时刻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把自己融入这个大家庭中,随时要为班级、学校负责任。养成学生们对自己、对同学、对集体、对班级、对学校负责任的好习惯、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塑造自我。

这次班级举行了三次的活动,首先是为九月份生日的学生过集体生日,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关爱同伴,分享快乐。在实践中培养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生日庆祝以晚会形式而且并不奢华,但学生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一首首抒情的歌和一支支感人的舞都传递着一种心情,表达着一份心意。我想这次集体生日将会永远留在每个学生的心里。第二个活动是小制作博览会,学生用灵巧的小手,把废旧的物品制作成精美有用的物品。三年级的孩子竟能利用电路图装出一架电动小风车,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做出了让人惊叹的手工作品,孩子的个性在活动中展示,孩子的自我在别人赞叹声中散发着自信的美。第三个活动是学校举行的秋游活动,全班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后自带野炊工具,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就忙开了,有的垒锅,有的洗菜,有的装水等等。通过这次活动展现了他们平时在家的自理能力。学生们真的表现得很不错,煮出一碗碗可口好吃的面条,端到老师的面前来,我觉得心里乐滋滋的。

二、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平时有运动会、跳绳比赛、广播操比赛、唱歌比赛、写字比赛、语数基础知识竞赛,再加上平时的三项竞赛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展示自我以及培养学生荣誉感的机会。一个班级的理念与班主任的个性特征是息息相关的,班主任的价值观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对于班级的荣誉,我总是灌输给学生这样的理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首先要超越自己,不一定要做第一,但你必须做到最好。比如这次的广播操比赛,学生一听到这个活动就表现得很积极,一有时间班长就组织学生练习,虽然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但我觉得他们很不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又如平时的三项竞赛值日班长主动起带头作用,配合老师一起管好各项竞赛活动,在评比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成长与发展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

三、评价总结,让学生自我反思,重新认识。

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重新认识自己。所以自我评价不是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最终环节,它既是上一循环过程的总结,又是下一循环过程的开始。在我们的班级中,评价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阳光银行为主的即时评价,一种是以阳光学生评价为主的阶段性评价,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阳光银行的评价采用模糊操作,没有具体的细致的规定,一切优秀的东西都可以变成分值记录阳光银行,包括认真的态度、优秀的作品、助人的行为、得来的荣誉等等。而阳光学生的评价则是采用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准确的星级。要求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定期对照。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本学期,通过期中的评比,有20%的学生被评为五星级,通过学生与班主任的反思后,学生认识到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然后不断努力,到学期结束,评出五星级学生会更多给予物质奖励。

四、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和计划性。

让三年级小学生养成守时和按计划做事等的良好行为习惯。每周利用班会课和学生一起做出本周作息时间表和学习、活动计划表,每天按计划要求及时完成各项活动。养成早睡早起、及时学习、活动,整理自己房间、书桌、收拾自己的书包等一些生活习惯。同时每天睡前要求学生自己对当天的计划对照评分,每周末班主任对照其整周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打分,给出相应的物质奖励。培养学生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好习惯。联系家长配合教育。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也要家长配合监督教育,以形成家校一致。

这学期来,作为班主任的我,一直在引领、示范、保护、整合和协调中度过,努力营造着优秀的班级文化,担当着促进班集体形成与发展的责任。但是通过反思,我觉得如果我们承认“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的话,那么,所有的班主任的工作全都是面向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但恰恰这个方面,是很难做到的。在最近的家访中,有个家长的话引起了我注意,她说,学校的活动太少了。我想是的,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就必须提供不同的帮助,使其在集体交往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并不是举行几个活动所能解决的。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后该努力方向。

学生如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篇7

一、目前大学生学习对教育管理依赖性强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不少大学生继续沿用中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分依赖教育管理。

1. 学习定向的错位

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由成就目标引起, 就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获取相比而言, 他们更注重如何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对大学生来说, 则应该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踏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作为学习目标, 因此其学习定向应该由成就目标定向调整为学习目标定向。事实上, 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 学习目标仍然局限于老师传授的知识, 并没有将学习目标上升到掌握各种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即“学习就是为了生存”的层次。

2. 缺少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 但不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等待老师传授知识, 而不是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对人才要求制订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计划。对知识的学习依旧延续中学阶段那种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 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 课余学习也局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应付考试。对这些学生而言, 老师的教学计划就是自己的学习计划, 学习缺乏自主性, 这必然造成“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状况。

3. 学习方式单一

有些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单一, 对知识的汲取仍然停留在依靠老师讲授和教科书的阶段。即便他们掌握了网络资源检索、图书馆检索等获取知识的技巧, 也仅限于在撰写论文时查找一些资料。另外, 他们还缺乏主动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意识, 缺乏对问题进行钻研的精神。

二、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大学生, 高校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以外, 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大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意识, 帮助他们克服过去依赖教育管理的习惯, 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制定符合个人发展的学习目标, 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安排好学习计划, 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各种资源, 合理支配时间, 以实现知识的积累和锻炼能力的目的。

近年来, 各高校逐步加强了对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活动, 其中自我管理是个体主动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思维、情绪、行为以及所处环境等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 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毕生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自我管理特别强调个体主动性、目标导向性以及行为和认知策略的运用, 尤其在学习方面, 有专家把学习者自我管理定义为通过个体主动对自身状况、学习行为和环境的调节以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效进行自我资源整合, 开展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督促的一系列活动, 从而完成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就是让学习者首先要根据周围环境条件以及自身的条件为自己制定一个恰当的学习目标, 并围绕这个目标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对学习情况不断进行自我评估、自我激励, 合理地调整学习目标并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对大学生而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 一方面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必定会逐步脱离对家庭和学校的依赖, 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谋求自身的独立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 知识信息的不断更新、科技的高速发展要求竞争者必须具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创新等能力, 这对大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 改变大学生被动学习的思维模式, 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 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发展, 也能尽快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三、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等同于其他学习技巧和方法的培养, 它不仅需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 也有赖于教师的全方位努力。

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从思想的源头抓起, 要从意识上改变大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态度。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培养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同时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说教式教学方法,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实践性。

2. 注重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大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是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基础, 自主学习又是以大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作为起点, 而兴趣可以有效激发个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学习的内部动机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需要转变成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 并且将这种需要调动起来, 提高学习积极性。

3.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促使大学生加强学习的自我管理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经过反复教学实践而归纳出来的一般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和可供操作的教学步骤。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 对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简单的记忆, 学生在短期内便会把学习过的知识遗忘, 不能真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为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 应构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 发挥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并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新教学模式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利用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教师要改变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4. 改进能力测评的方法和工具, 以发挥考核测评的“指挥棒”作用

培养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不仅仅局限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情况。同时, 科学的测评工具也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以便调整学习方法, 重新制订学习计划。

随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不能再单纯局限于考试, 还应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整合、查找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等各个方面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创造新的科学的测评模式, 尽量客观、全面、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 以便帮助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 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方式。

摘要: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赖教育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 主要表现在学习依旧以应付考试为目标, 缺乏计划, 学习方式单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应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改革教学模式以及建立科学的测评工具等途径培养其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期达到引导大学生发挥特长, 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求新的精神, 逐步提高和完善自我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兼论学生的需要[J].全球教育展望, 2006, (2) .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篇8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的工作。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也是素质教育对班主任工作提出新的具体要求,需要与时俱进。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外界的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就不能形成,从而导致自学能力差,学习成绩滞后。

那么,作为一线班主任顺应改革潮流,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让学生“学会关心”

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合群,爱交朋友。应培养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在社会交往的实践中了解自己、控制自己、激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关心的人,要他人去关心他人,关心人民,关心人类是不可能的。

班级是一个社会团体,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班主任要经常以班级的名誉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公益活动。比如,向灾区人民献爱心;召开谈理想、作奉献的主题班会;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等等。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了解别人,理解别人,建立、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只有在交往中学会关心他人,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只有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的人,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才能用社会公德来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班主任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班集体和同学、老师,而且要学会关心家人,孝敬长辈,更要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做一名具有良好品德的中学生。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关键因素是不断成功的体验。什么是成功的体验呢?对学生来说,被评上三好生、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受到老师的表扬……凡此种种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都是一种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来自各种活动和各种学习,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加,那就无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自信心也不能獲得。因此,班主任不但要通过集体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还应该把握各种机会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学生的期末操行鉴定,可以用一些充满感情、幽默、轻松的语言来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断奋发进取,对下一学年度的学习充满信心,因为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而积极的自我评价正是我们提倡的自我教育的途径。

三、要重视学生的自尊心的培养

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有时候对于学生来讲,自尊心就是学习的一种力量,一种动力;学生只有树立了自尊心,才会力求上进,才会注重自己在班集体的形象,热爱班集体,为班集体建设出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调动其自身积极向上的因素,也就是调动了自我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动力。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不是说不能批评学生,有时候对于那些成绩优良的学生适当的刺激批评反馈,反而可能促进他们学习更加努力,更加勤奋。这就看班主任如何宜掌握时机,给学生指出缺点或给予中肯的批评,三言两语批评过后,迅速淡化的气氛,变成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这样既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又使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自我改正,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自我进步,反之批评过度,却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名不断成长的学生,成长的道路也许难免出错,或者做事不尽如人意,对此,班主任不能一味地责罚,也许过度的责罚会导致自尊心强的学生一蹶不振,而是抓住其微小进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一面,使他们克服不足,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篇9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读书的意义,要让孩子知道读书会获得哪些乐趣,明确了读书的动机。如果孩子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在读书的过程中验证了父母的话,享受到了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之后,就会乐于坚持下去,开开心心地去学习,还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孩子才会从心里认可这一行为,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读书。

其次,要让孩子主动读书成为一种习惯,鼓励孩子坚持下去。要知道,如果一种良好的习惯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话,行为就有了惯性,这样一来,再去读书的话就不会感到困难了。但是,有一点要确定的是,孩子越小的时候,习惯越容易培养起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培养孩子的习惯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趁早,不能拖。

再次,孩子是个性的,家庭是个性的,家长是个性的,学习环境也是个性的,这些个性叠加在一起,构成了影响孩子读书的重重要素。所以,在引导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进行考虑,从各个方面去努力,比如说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读书的家庭气氛;与孩子的老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孩子向小伙伴学习,为他们树立一个真实的榜样等等。这样一来,就会促使孩子沉浸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只用单一的说教来引导孩子。

学生如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篇10

也许很多人认为,班主任工作认真严谨是第一的,这一点我同样承认,但在实践中我越来越发现,传统的“看、管、教”的管理模式并不能达到长期而有效的管理效果。因为我们毕竟不能每时每刻都跟在学生的后面,更不可能做到事事都亲力亲为,即使以上几个方面都能做到,如果未能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管理也就始终没有从他律走向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也就没有达到。这场全班学生只作被动的观众班主任唱独角戏的个人表演,是没有实效的,更不会达到长期的管理效果。

打造一个以学生自我管理为特色的优质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才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作为班主任,要立足于实践这一理念,在学生自我管理上要想取得成功,有两点非常重要:

一、建立一支团结奋进、积极负责、敢于管理的干部团队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重要岗位的用人有时会关乎这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班级干部的选用,就会关乎这个班级的班风学风。所以在班干选取上要做到细致筛选,选准选精。有时要不惜多花时间,进行多维考察。把一个人看全看透。所以,在选班干部上,要通过仔细阅读学生档案、抓住军训契机、平时课上课下多观察等掌握学生第一手材料,进行细致的筛选。首先是班长的选取,班长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所以在这个人选上丝毫不能疏忽懈怠,一个积极负责有管理能力的班长,将是班级管理成功的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照搬经验,不能搞“唯能力主义”。我们一定要做到根据不同的班型,不同的班级特点,选取适合的班级干部,这将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成效。当然,班干部一旦选定,班主任的培养和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这一点,应该采取“先扶后放”的政策。先是“扶”,利用班会、集体劳动等各项活动,辅助她来管理,树立她在同学们面前的威信。然后是“放”,就是放权给她,让她在管理学生时有权可用,可以大展拳脚。

只有一个精明强干的班长,有时是独木难撑的,要想真正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标,还必须培养一个过硬的班干团队。在班干团队中,可以设置多维的管理机构。比如:常务班长一人:负责班级全面工作,班主任不在班级的时候,常务班长就是班主任;生活班长一人:主要负责班级卫生,班级备品维护等生活上的一切事宜都由他负责;财务班长一人:主要负责班费保管和使用,各种费用的收和交,班级购置备品等一切和财务相关的事宜都由他负责。学习委员一人:主要是带领各科课代表把同学们的学习事情负责起来,每天各科课代表都要向学习委员汇报一天各科的作业和预习的内容,并在每天自习课之前布置到黑板上,学习委员负责监督和管理。这样设置班干部团队,可以说,就能够做到分工明了,权责明确。有分有统,有民主有集中。

精细的管理团队,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共同管理班级。铸就了好的纪律,好的纪律保证了学习,学习成绩的提高带动了更好的纪律保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一支团结奋进、积极负责、敢于管理的班干团队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先决条件。

二、引导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鞭策

抓住班级里生活上的每一件小事,常言说,班级无小事,教育往往是点滴小事的熏陶和感染。真正将班级的“周例会、月评价、期总结”落到实处,利用学生犯的每一个小错误,班级里、学生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小事,在例会上有奖有罚、有批评也有鼓励,这样长期坚持下来,树立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人生观、价值观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拥有了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知道了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己管自己。

其实,班主任应该清楚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养和个人素质的提升。所以,在高中三年学习中,学生应该学会三件事:学做人,学做事,学知识。

在教育引导学生学做人做事的道理上,最关键的是耐心教育引导,我主张“惩罚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育才是最好的方法”。开除一个学生很容易,但要让一个应该开除的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懂得学习确实很不容易的。那么最好的方法是耐心的教育和引导,惩罚只会起到辅助作用。我们有多种手段惩罚他:停课,警告记过乃至开除。一个学生被开除,一个方面确实可以证明这个学生劣迹斑斑,但更能说明我们教育的失败。所以,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我惩罚你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你,让你从中吸取教训,懂得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事才是正确的。这样不但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根本,同时也实现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己管自己的自我管理的教育目的。

学生如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篇11

一、引导学生整理知识系统的方法, 让学生反思数学学习的水平

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 要自己建立一个数学系统,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思考, 自己的数学知识系不系统?在这个数学知识系统里, 自己哪些知识点还没有完全理解?学生以建立知识系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才不会在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候出现好像自己掌握了数学知识, 但是应用起数学知识的时候常出错的情况。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倍数与因数》一课为例, 一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出这样一份知识系统:

1. 自然数和整数。

整数的概念———整数包括自然数、0、负整数;

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包括0与正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为0;

自然数和整数的举例———-2、-1、0、1……

2. 倍数和因数的特征。

倍数和因数的研究范围———只在自然数 (零除外) 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倍数和因数的特征———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它们彼此互相依存, 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倍数或因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最小的因数是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倍和倍数的区别———“倍”的说法可应用于小数、分数等, “倍数”的说法只应用于不为零的自然数。

倍数和因数的举例———a×b=c (a、b、c是不为0的自然数) , 那么a、b就是c的因数, c是a、b的倍数。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系统知识的目的, 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宏观的看待数学问题, 同时建立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果学生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以后, 就能从整体的角度反思自己的知识水平;然后从每一个微观的知识点去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存在缺陷;去反思自己知识点的联系串联的情况等。学生如果能以系统的方法归纳每一节课学习的知识, 就能在归纳系统的过程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减少规避学习的心理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监控的时候, 有时会发现学生会有类似于“拖延症”的行为, 即学生总以种种借口不愿意学习, 等到学生玩够了不得不去学习的时候, 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学习时间, 于是学生就匆匆的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学习, 其学习质量难以保证。教师要意识到,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 学生不愿意自主的去学习的原因, 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知识太难, 他们学习起来的时候没有成就感, 为了减少学习的挫折感, 学生才会逃避学习, 这种逃避心理体现在行为上就是一拖再拖。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 帮助学生减少学习的障碍。

比如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 教师给学生一套错题集, 让学生自己分析这些错题中存在有哪些错误的规律。学生经过仔细的分析, 找出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错误类型:

1. 计算顺序发生错误。

例如:28-76+24=328-100=228

分析:这种错误为学生做计算题的时候不顾题目原本的计算顺序, 因此出现计算错误。

2. 以近似计算代替精确计算。

分析:在这一题里, 学生为了简化自己的计算, 就把分数全部转化为小数, 用近似计算代替精确的计算, 造成解题不正确的结果。

3.抄写的时候出现错误。

分析:在这一题里, 学生把前面不需要马上计算的700给抄丢了, 导致后面题目全部计算错误。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思索, 要怎么才能不犯错题集中的这些错误?学生经过思索, 觉得在做计算之先首先要审题, 题目没有表示可以近似计算就绝不能使用近似计算的方法;其次可以在做题目的时候先依照计算的等级画横线, 用横级的方式提醒自己哪一级的运算要先做, 哪一题的运算要后做;最后, 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如果有某一些数学项暂时可以不计算, 就要先抄写下来, 以免事后出现抄写错误。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解, 以后学生就会用这一套方法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当学生觉得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会使学习数学的过程变得简单时, 他们就会愿意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

三、引导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愿意自发的拓展知识

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 会希望学生通过自主的管理拓宽自己的数学知识面, 然而, 这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否则他们会不愿意自主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愿意加强自我管理, 愿意自主的学习数学, 教师就要有平时教学的时候,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比如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平移、对称和旋转》为例, 教师给学生一个课后的习题:

观察前三幅图的变化规律, 然后尝试第四幅图应该是怎样的图案?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 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在学习艰涩的数学知识, 而感觉到自己像在玩游戏一样, 他们在研究这幅图形的时候, 会对该课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要从数学的趣味性上引导学生自我监控。

上一篇:要珍惜青春作文下一篇:小学数独九宫格口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