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通用8篇)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篇1
教学沙龙——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汇总)
倾听是一种尊重,是一种艺术、技术和能力。倾听就是不仅要用耳朵来听对方的言辞,还需要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谈话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对素质教育来说,倾听又是一种教育要素,它是学生基本素质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很多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适当的训练,培养他们倾听的意识和能力。
倾听——是一种品质
靖江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郑国华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件小事都弄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金人的价值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设计的稍稍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含义,第一个金人的寓意是“左耳朵听进去,右耳朵跑出来”,明显不足取;第三个金人的寓意符合小国国王的寓意,就是做到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金人的价值最大。
可见,倾听他人的心声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倾听可以走进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人的思想、思维;倾听就是在尊重别人,也令他人尊重自己,在倾听中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理解和沟通;倾听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体会思维碰撞带来的快乐;倾听可以一种智慧,善于倾听的人在瞬间就可以捕捉有用、关键或重要的信息。
让学生学会有效地倾听
靖江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高菊芳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为学生不能认真倾听导致学习效果差而烦恼,那么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首先要去分析原因,找到根源。
学生不认真倾听的原因可能是: 1.对课的内容缺乏兴趣。
教师的语言不能吸引学生,所教的内容让学生觉的枯燥无味,问题的设置高于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没有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时间等,这些都会降低学生听的效率。
2.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习惯跟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涵养密切相关。相对而言越往高年级倾听能力越好。但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关键期,那时孩子的可塑性较强,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改变。
3.表现欲强,以自我为中心。
班上有个别学生表现欲望强烈,对于他们会的知识,他们总是争着、抢着要回答,怕别人不知道他会一样,不让他表现,他就索性不听。久而久之,他们的这些“习惯”会限制其它学生的思维,干扰倾听的环境,使学困生失去了动脑的机会。
知道了造成学生不认真倾听的原因,我们便可以对症下药了。但是要让学生养成倾听能力并形成倾听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渗透引导。我们不防做以下一些尝试:
1.优化内容,激发倾听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认真倾听,就应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倾听内容。数学是比较枯燥的,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尽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还可以设计生动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作为教师也要修饰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语言魅力,吸引学生倾听。
2.听说训练,养成倾听习惯。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要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听,可以让他重复别人的回答,如“你听懂了吗?请你再说一遍。”“你听懂什么了?”“你能和他一样说清楚吗?”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知道不仅要听老师是怎么说的,还要听清同学的回答。并通过思考,把别人的想法转化成自己的想法。
3.语言激励,营造倾听氛围。
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学生的精彩发言,教师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赞赏,以及适当的评价,及时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赏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对于那些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的学生,教师可委婉地提醒他:“你能回答问题真好,如果你学会倾听别人的回答,你会说得更精彩,试试!”对于那些自控能力比较差,喜欢先吐为快的学生,教师可婉转地批评:“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学会尊重别人,你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倾听氛围,每个孩子都会认真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并且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点点滴滴,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靖江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张倩
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培养倾听的正确心态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关注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在教学中抽出一点的时间结合生活实际讲一些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二、创设乐于倾听的情境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我们的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如茄子老师,豆荚老师,小萝卜,小辣椒这些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卡通形象。有很多有趣的生活场景图,光盘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想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三、学会倾听要“五心”
首先我们要细化听的要求,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
专心:要做到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脑子里不想其他事要“专心”。
耐心:课堂上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更新颖的想法。
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接受并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
倾听是一种本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养,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学生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醒、督促和指导。
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倾听习惯
靖江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刘芬
一、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孩子年纪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首先我们要细化听的要求,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4)别人讲话的时候,千万不能随意的插话打断。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先听后说,想好再说,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有好的、轻松的姿势,才能有效的做到倾听,课上老师要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耳朵仔细听同学的发言,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发现别人说的跟自己的不同自己要补充或别人的答案不正确时,要先举手,不要随意的说、甚至喊叫。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达到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示范耐心倾听
李政涛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作为每天跟孩子在一起时间最长的班主任,孩子们会把班主任老师当作像妈妈一样的人,会时常告诉班主任一些他们在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时候班主任就要仔细的倾听,等孩子说完的时候给与可爱的复合孩子想法的表情和评价。课堂上让孩子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在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讲和问的同时,要顾及学生的议和答,无论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当他们提出与教师(教材)不同的结论时,教师应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路说给大家听,对学生叙述中出现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满怀期望的鼓励,富于机智的启发引导。不能因为孩子的回答违背老师的想法马上反驳或者不让其说完。
四、要善于矫正学生不良的听课习惯
课堂上,为了提起学生的积极性,我总想以一种比较亢奋的状态带动整个卡特那个,课堂上孩子们充满激情,积极参与,可以慢慢的我发现孩子们在亢奋的状态下就会没有约束,没有规则,那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回答或老师的要求就跟别提来了,还有的时候一节课过半以后,个别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搞小动作,与同学随便讲话等,而教学规律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随意停课,中断学生的听课思维,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灵活、理智,适时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矫正学生不良习惯。这种方法,只对某一对象进行注意的转移,而不造成其他外围效应。
1、“手势暗示”:教师在讲课时,一旦发现他(她)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用特定的微妙手势和特定的口令以及课堂上所设置的加减分竞赛评价来提醒不专心听课的学生,以期达到矫正的目的。
2、“目光暗示”:教师把严峻、期待的目光刷地落在不专心听课的学生身上,与之目光交触,引起学生警觉,使她意识到老师在用目光警示自己,应该收敛言行,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3、“语调暗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感情,采用灵活多变的语调,或急,或缓,或长或短,或稍作停顿,造成一种临时的教学氛围,有意带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差(或美感等),从而产生奇特的感染效应,促使个别学生专心听讲。
4、“接触暗示”: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来(学生的气质不同,个性有别),教师就很有必要走下讲台,以巡回讲课的方式,悄然走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身边,轻轻地摸一摸他(她)的头,让他意识到老师已知道他在做小动作等,鞭策其端坐静听和思考,强制守纪听好这堂课。
5、“教具暗示”:当个别学生的注意通过一定手势转移到听课上来时,另外的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不良习惯,教师应凭借教学的辅助工具,(如幻灯、图片、板书等)要求学生随着手指,或教师指点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这样做,既能充分调动个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带动个别学生专心听课,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群体的学习目的。
有效学习从倾听开始
靖江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范建钧 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狭义的倾听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活跃的数学课堂中既需要学生充分的表达,也需要学生认真地倾听。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有效的倾听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学生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1.复述、倾听有机结合
复述,许多人认为那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数学课也需要。复述能检验学生是否认真倾听,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数学课中可以复述的内容有很多,如:老师讲课中的关键语句,学生的讨论、回答等。在教学《倍数和因数》一课时,以4×3=12为例,教师说明: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说完后可以指名学生复述老师刚才所说的内容,让学生在自己说的过程中理解12和3、4之间的关系。仍是教学这一课,探索36的因数时,组织学生4人小组讨论,不得不承认4人小组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少存在一些差异,如果个别孩子思考有困难,那他可以倾听同组同学的想法,然后尝试着复述同学的讨论结果,在倾听和复述中初步学会找36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采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堂中长时间的保持有意注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想办法保持孩子倾听的持续性。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来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注意动静搭配,在讲授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调整学生听讲情绪,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时,要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用法是比较有难度的。为了保持学生倾听的持续性,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动手观察量角器,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学到了什么,接着,我请学生到实物展台上去交流、验证。整个教学过程,把老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动有机结合,通过动手操作、感悟后,激发出认知矛盾,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观愿望,最后再由老师讲授知识要点,这样调动了学生倾听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上,教学难点一下子就突破了。
3.及时评价学生的倾听能力
孩子都是渴望得到表扬的。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你听的很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啊!”“你已经学会了他的方法,说明你倾听的很认真!”“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能受到明显的教育效果,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就能养成“听”的习惯。
倾听,构建有效课堂的平台
靖江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朱桂平
课堂上,老师正讲得起劲,但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或做小动作,或开小差;批改作业时,也总会发现有些题目已经强调了无数次,但还是会有人错„„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学生不愿倾听、不会倾听的表现。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应注意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这次我市举行的“第二届生态课堂节”中,有幸听到了我市骨干教师李娜老师执教的《倍数和因数》一课。本课教学内容比较多,再加上是跟三年级孩子上的,所以李娜老师大胆的做了几个尝试。而在课堂上,大胆的尝试加上孩子们的认真倾听生成了一节有效、和谐的生态课堂。
有这么一个片段令我回味许久„„
师:朋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数与数之间也有这种关系。(教师话音刚落,课件出示: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师:能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能不能用一个乘法算式表示? 生:可以的,2×6=12 师:猜猜他是怎么想的?
生1:用这些小正方形拼成2排,每排有6个小正方形。师:还可能怎么想的呢? 生2:拼成6排,每排2个。
师:旋转一下,两种想法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个算式表示。师:还可以怎么摆呢?
生:3×4=12,拼成3排,每排4个。师:同样旋转,它们是怎样的?
生(齐):拼成4排,每排3个,还是3×4=12。师:还可以怎么摆呢? 生:1×12=12。
师:这回我们一起猜猜他是怎么想的?(略)
师: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表示的乘法算式有3个,别小看它们,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就在里面。
我在教学这课内容时,是安排了一些时间让孩子们实际操作后再作汇报的,所以总感觉教学这课内容一节课时间会来不及。而李娜老师却采取了把操作省去,直接由学生口答出操作过程与结果。我想李娜老师敢做这个尝试,一是实验小学孩子的基础比较扎实;二是可以为下面倍数、因数的学习腾出更多的时间。既然孩子们都会了,那把操作省去,既可以节约时间,又产生同样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课后,回忆这个片段时,不时地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在执教时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孩子都需要先操作,而李老师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却不需要先操作也能这么顺利的过度到这三个乘法算式,真的是实验小学的孩子特别聪明吗?我想应该也不全是,还有一个原因应该是他们的孩子会倾听,能静下心来听好老师的每一个问题。虽然不是实际的操作,而实际上他们是根据李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自己的头脑中或是心里面操作了。所以会产生如此顺利、有效的画面。
学会倾听,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是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行为;是与人交往的一种能力;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的表现。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必备的能力之一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之点滴
靖江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王建新
倾听是一种尊重,是一种艺术、技术和能力。倾听就是不仅要用耳朵来听对方的言辞,还需要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谈话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对素质教育来说,倾听又是一种教育要素,它是学生基本素质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很多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适当的训练,培养他们倾听的意识和能力。
(1)听问训练。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问题和要求。比如在做题时首先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比如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首先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二是判断问题的核心或症结所在。学会一下子能够抓住“题眼”,再作有针对性的回答。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有意变换提问的角度,并注意对学生的听问进行指导。
(2)听写训练。我们可以选用适当的口算题让学生听写,着重训练学生对于数字的反映能力。听写训练分为唱速听写和变速听写两种。程序是:先让学生听正常速度的算术题,不宜随意减慢语速;随后重复一遍,可以适当停顿,以便给学生一些时间写出题目的结果;最后再以较快的速度重复一遍,让学生检查修正自己的作业。其实有时候教学例题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把例题呈现出来,而是通过老师说学生摘录要素来完成。
(3)听后复述训练。它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加深印痕,防止遗忘。这种训练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的素质,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比如在一学生回答问题后可以请其他学生来回答,你听到刚才的同学是怎么说的,他是怎样解题的。被问到的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刚才同学所说的内容,促使他下次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4)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数学课上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倾听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学业以及知识的获得质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学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实现让学生认真倾听的教育意图,还要不断细心观察,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调节自己的教育手段,才能力求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靖江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褚云峰 倾听是获取知识和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倾听能力的缺失会给学生的学习以及知识的传播带来极大的阻碍,也是综合素质差劲的一项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强化学生的倾听意识已经成为我们老师刻不容缓的事。那良好的倾听习惯如何培养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的事。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必须首先自己会倾听。要改变“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的课堂“霸主”角色,改变自己只善于说而不善于听的习惯,要告诫自己:再等一等,给学生多留一些说的时间;当学生的发言好像在“唱反调”时,要提醒自己:再等一等,学生的“反调”往往是一个新的发现和创造;当学生吃力地表达心声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再等一等,让学生把话说完,这可能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这样放下架子,侧耳倾听,俯身细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和倾听学生的意见,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教学出现激动人心的“百鸟争鸣”的局面,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我的影响,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习惯。
其次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倾听时要做到:一要专心,二要耐心,三要细心,四要虚心,五要用心,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能学会先听后说,想好再说,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最后及时评价,鼓励学生,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倾听是一种本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养,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学生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醒、督促和指导,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我们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时机,使学生养成倾听教师的讲解,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学会倾听”的习惯就会逐步养成,师生也会共同演绎更加精彩的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篇2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尝试了多种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聆听训练
聆听训练是指对学生进行耐心专注地倾听说话人话语的训练, 以养成学生的倾听习惯。老一辈学者曾经有“语文乃口耳之学”的说法。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重视“诵读”和“聆听”, 要通过习见习闻, 耳濡目染, 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聆听就是学习者要关注别人说话, 注重别人朗诵, 听别人演讲辩论, 包括听广播和电视播音, 从中领悟不同类别的文章要用不同的语速和语调, 把握说话者或演讲者表达的表层和深层意思。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首先,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上课前, 我采用提问方式, 启发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时可讲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 以激发学生兴趣, 使他们情绪兴奋起来。比如在讲课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分心走神, 眼睛似乎看着老师但实际上心猿意马, 根本听不进去, 这时我采用适当提高声音、中断讲课或暗示的方法, 随时唤醒学生的注意力, 保证大部分学生能集中精力听好每一节课。第二, 训练闹中求静的本领, 在讲课中我向学生介绍名人闹中取静以锻炼自己注意力的故事, 例如毛泽东在城门洞中看书, 列宁在车水马龙的闹市读书, 以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和毅力;还通过播放音乐和噪音干扰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我还给学生布置课外听力的训练作业, 让他们收听新闻, 听记故事或听别人讲述一些事件, 第二天再到学校讲给大家听;我还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 从广播、电视、网络上收集资料, 制成聆听教学的课件, 放给学生听, 将课外的内容引入课堂。这样做, 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又能使聆听材料更为规范,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聆听训练材料的不足。在课外, 我还开展听记、复述、听后表演、辩论会等多种竞赛性的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聆听训练的兴趣。
二、听记训练
听记, 是指把听到的信息运用文字符号迅速地记录下来的技能。这是语言记忆力的训练。我对学生听记训练的内容很多, 如课文、报纸、新闻广播、生活见闻等。训练的方式有时是瞬时记忆, 有时是短时记忆, 有时则是长时记忆等。训练要求是先听读句子、句群、语段、新闻片段等, 记录原文, 再逐步过渡到听读整篇文章, 听说整个事件。我让学生先慢慢地听, 然后速度逐渐加快以达到训练目的。比如我选取过一段景物描写:“挟着春的气息的南风吹着他的头发;报春的燕子往来逡巡, 空中充满了它们呢喃的繁音;新生的绿草, 笑眯眯地瘫软在地上, 像是正和低着头的蒲公英的小黄花在绵绵情话;杨柳的柔条很苦闷似的聊为摇摆, 它显然是因为看见身边的桃树还只有小嫩芽, 觉得太寂寞了。”读后, 我提出:“上面这段话是描绘初春景致的, 作者抓住了哪些事物去描绘?”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既要有抓住要点、剔除枝蔓的能力, 又要有随听随记的能力, 这样听和记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三、听写训练
听写, 是指把听读的材料逐字逐句准确地记写下来, 或听读后按要求写“感想”、“评论”、“简介”、“提要”等。听写训练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 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正是语文素养的丰富内涵。所以说, 加强听写训练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 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第一, 记录性听写。由我说 (或者放录音、或指名让发音比较标准的学生说) , 学生边听边写, 用“写”来检查听的效果。这种练习, 要求学生听得准确, 写得正确, 有一定的速度, 如果是听写句子、段落、文章, 还要求随文加标点。第二, 记忆性听写。先让学生认真听几遍, 再要求学生把所听到的内容写出来, 最后让学生交流是怎么记的, 如果所写内容比较丰富, 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听写的方法:先让学生听一遍, 要求听懂大意有整体的认识;再听第二遍, 边听边想象;再听第三遍, 强化记忆后, 写出这段话;到第四遍, 边听边对照修改。第三, 辨析性听写。我在听写的内容里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错误, 让他们自己辨析改正。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辨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语感。
四、听说训练
听说, 是指把听和说的练习结合进行, 听后做复述、评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 ‘说’字最基本, 说的功夫差不多, 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表明, 在语言交流活动中, 听说方面所占比重很大, 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说是输出信息, 用口语形式表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由此看来, 听说是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听说能力,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篇3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倾听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方面。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更多注重的是学生听老师讲课的效果,经常听到老师这样问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却很少去关注师生、生生互动中倾听学生发言的情况与效果。事实表明,如果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障碍。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培养听的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听被列在首位。然而,任何一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我是从下面四方面着手努力的:
一、借情境,培养倾听意识
小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上有意注意维持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想听。当然,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倾听更多的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的,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由此,可以把生活引入课堂,观看与课文有关的影视或者听段落对话,结束后,提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渐渐地,我提问的内容丰富起来,随着提问得不断深入,学生专心听的时间越来越长,用心记的内容越来越多。经过反复训练,大家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所听内容了。
二、树榜样,体验倾听价值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示范有着语言说教无法比拟的作用。学生爱插嘴,没有耐心听同学发言,是否有老师的影子在里面呢?在课堂上,我常常有意站到最认真的“听众”旁边,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听学生读、说,努力做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学生发言,我总是用专注的眼神看着,不时用微笑、点头向他传递赞同的信息,我基本上都会加以评价,或肯定,或赞赏,或提出建议。同时,我还注意环顾四周,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予以表扬。
三、凭练习,提升倾听能力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我想说,听而不思则惘。只注意听,不去思考,那就是录音机的功能了。课堂上,我们一直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在教学中我通过五项与听有关的练习,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1)听问训练。这是培养倾听注意力和倾听判断力的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如: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有意变换提问的角度,指导学生抓住判断问题的核心所在,学会抓住“题眼”再作有针对性表达的能力与技巧。
(2)听写训练。这既能培养听知注意力,又能培养听知记忆力,还是培养学生耳、脑、手三者并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常选择一些重要的单词、词组及四会的句型让学生听写练习,长此以往,效果显著。
(3)听后复述。记住别人说话的内容、要点,是培养倾听能力的重中之重。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也是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
(4)听辨训练。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倾听的辨识能力、判断能力。这要求学生必须听清要点,做到耳听其音,心领其意,从而不断提高“听”的能力。
(5)听测训练。就是由听到前面的话来推测后面大致要讲的内容,或由一些话推测讲话人的身份、意图、事情可能的结果等。这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听觉的灵敏度,更培养了孩子对语言的敏感度,有效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
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听力练习,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既给了发言孩子信心,又能促使其他孩子认真倾听与思考,还让我及时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借激励,养成倾听习惯
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了不起!”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手段。我们只有从小处做起,抓住平时课堂教学的一点一滴,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做到及时表扬、及时提醒,不仅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倾听能力也逐步提高。
由此可见,评价是促进学生倾听能力提高的教学手段。如果真正投入到倾听他人的过程中,也就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在哪里,去欣赏、去借鉴、去发现不足之处,去建议、去指导他人并提供改进方向。这样,全体学生从多元评价中不仅倾听到英语口语表达的魅力,同时提高了学生自我倾听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篇4
江苏省黄埭中学鲁衍春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的进行需要学生学会倾听,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学生首先要沉浸于文本之中,学会了倾听文本,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渗透自我的情感,才能入境悟情;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者必须引导学生倾听老师的要求,提高交流反馈的效率;再次学生还需做到倾听同学,就是合作和共享,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他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从而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
倾听文本入境悟情倾听老师交流反馈倾听同学合作共享
“提高学生倾听能力”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的新内涵,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学会倾听,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使全体学生更加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更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的进行需要学生学会倾听。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是大家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平等的机会,如果它只是少数人的舞台,他们在课堂上是主角,占领着自由表达的绝对优势,而剥夺大多数同学自由表达的机会,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优化、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倾听文本,入境悟情。
学生只有沉浸于文本之中,学会了“倾听”文本,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渗透自我的情感,才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象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从而入境悟情,从而为有效对话作好必要的铺垫。教师在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文本”的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四点:一是时间到位。引领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倾听”文本,不是一般性接触文本,而是学生作为个体生命进入作品生命,是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因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学生才能真正听到自己心中“哈姆雷特”的声音。二是方法到位。“倾听”的要求应该明确,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至少应 1
引导学生弄清楚三点:①“倾听”文本,你读懂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②“倾听”文本,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的要求。③“倾听”文本,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创新性的要求。第三,方法到位。应该教给学生相关“倾听”的基本方法。有意识地架设“倾听”的桥梁,降低“倾听”的难度,保护好每个学生“倾听”的热情。
倾听文本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涵咏品味,联想揣摩,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激发,想象才能通畅,主体性得到释放。文本天生就带有作者的喜怒哀乐,带有作者对人生独有的感悟,体验文本,实际就是倾听与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观察,感受和思考。教者在上《林黛玉进贾府》时,对文本中黛玉的外貌的研读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运用朗读,沉思玩味等倾听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对话的欲望激烈, 发现更多的高质量、有价值问题,不断丰富自我主体的精神世界。而如果课堂上,学生懈怠,不读课文,不认真“倾听”,一知半解,无知妄说,不着边际,天马行空,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助长浮躁之风,只会造成行课堂的低效、无效、负效之后果。
二、倾听老师,交流反馈。
在阅读教学中,离不开提问法和讨论法,在这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必不可少,但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却发现,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却难得静心去倾听他人的发言,不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或重复他人的见解,以致交流反馈的效率极低。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倾听老师的要求,比如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听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然后判断出问题的核心或症结所在,使学生一下子能够抓住“题眼”,有针对性地回答。
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倾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不难发现,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走神,昏昏欲睡,听得不认真;趣味盎然的课堂,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因此,无论是论述文还是应用文抑或文学作品的教学,我在备课时都十分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常据文本体式和学生需求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
其次明确要求,引导倾听。讲课时,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听清我或者其他同学在说什么,需要倾听者做出哪些回应等等。我经常提醒学生:“听清我提的问题。”“认真听其他同学在说什么。”“听别人朗读课文,读错的地方如字音、断句等提出来”、“认真听别人发言,听他有什么地方讲得不妥”、“其他同学的发言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听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等等。明确了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听得更有针对性了。
再次激励评价,鼓励倾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表扬,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个眼神,一句称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学生认真倾听好习惯就会稳定形成。
三、倾听同学,合作共享。
生生倾听的缺失又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又一大弊端。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沉默的是大多数,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生各说各的,不善于互相合作;有的学生
性格不合群,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指指点点,不善于作必要的妥协;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生生倾听就是合作和共享,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他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从而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如:集中注意的技巧。在听同学发言前,可以猜测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这样有利于集中倾听学生的注意力。当教师发现学生有不愿倾听的苗头时,要及时提醒学生,不能任其发展。要引导学生运用意志的力量去自我控制,去战胜分散注意力的内外干扰,做到有意识的注意,有目的的倾听。
其次归纳整理的技巧。归纳整理就是对具体的形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在听一个同学阐述他的观点时,要求其他同学对其所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这时,学生的倾听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思维。如大家都在讨论教师提出“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的问题,有同学在讲述,小组其他同学听了之后要想想,然后用“他认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是„„”等方式概括。这样,边听边思考边整理,不但有利于倾听,也为后面的沟通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记录分析的技巧。分析是把概括的内容条分缕析,看看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有几层意思;而最后再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因此要引导学生记录下关键词,记录下主要内容,也可以记录下当时自己的感受。总之,通过传授倾听技巧,要求学生时时与教师和同学同思、同想、共鸣,以提高倾听的有效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教师:“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一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的说,学生应当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①生活中常有人说“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可见,善于倾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着眼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着眼于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我们应尽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快对培养听说能力这个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系统化的训练,才有可能改变“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尴尬现状,才有可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新课改的最终目标。
“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也能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只有倾听,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才能更快地进步,从而自觉自愿地学会倾听。“ 认真倾听”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时,我们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活动就不仅有活跃、热烈的讨论、争论的场面,也会有静静的倾听和思考的情形。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注释]①《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建议15》 苏霍姆林斯基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篇5
文 献 综 述
【内容摘要】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然而,会不会倾听,关系到与他人的交往和对话,能否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创造,从而获得知识的共同拥有,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前人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教育追求的就是创新,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批判的吸收,大胆合理的加以创新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课堂教学
倾听能力
培养
综述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出现了新的面貌:孩子们的胆子大了,思维活跃了,个性突出了,表现欲更强了。确实,他们有了更多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了许多成功的体验,这让我们感到欣喜。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
镜头一:课堂上,小手林立,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是活跃。一个孩子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我来,我来”的叫声不绝于耳。但是,他们都只顾着自己表达,而没有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以至于一再重复别人发言的内容。
镜头二:课堂上常常有这种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他思绪飞扬,心早已飞出课堂;做作业,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以上镜头在我们的课堂上频繁出现。显然,这都是因为学生不认真倾听引起的。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实,对小学生来说,学会倾听非常重要。学生只有真正地在课堂上倾听教师的讲课,聆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思索,才能更好的参与课堂活动,与他人的智慧撞击出新的火花。不倾听他人的见解也就无法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倾听他人的意见就实现不了合作学习。所以,我们的课堂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
因此,我们提出了在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 这一课题,力求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相关概念综述
倾听,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在这里主要指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借助听觉器官从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倾听又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品质。真正的倾听,指的是用心地听,从眼神、体态都表现出一种聚精会神与专注。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简单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指的是教师根据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的研究。同时通过思考和分析小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成因及相关要素,寻求具体的策略来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潜能,促使学生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二、综述研究的目的意义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力度,特别注重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能听”,还要求“会听”,也就是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运用等处理,只有会听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其他各种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及习惯,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强调“倾听”在学习及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倾听数学是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师生发展共同前进的前提。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确立本课题的研究,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准确把握学生倾听能力的现状。同时,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倾听差异探索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求达到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2 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倾听的能力。课堂上能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研究,了解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的因素(学生自身方面的、学习环境方面的、教师教学方面的),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掌握指引学生倾听的教学策略;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率。为深化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这一研究课题,还将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从而更好地展现它的研究价值。
三、以往研究理论综述
前人的研究大都借用了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奥苏伯尔的动机理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有意注意理论等等。学者们根据这些理论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倾听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只要因材施教,就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一)奥苏伯尔的动机理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三方面的驱力组成。其中,认知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正确陈述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增强的驱力反映了个体要求凭藉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而附属的驱力则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认为接受学习未必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未必就是意义学习。如果教师讲授得法,学生学习得法,则此学习必为意义学习。而学生在发现学习中,如果只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步骤”,而不知其所以然,则此学习必为机械学习。
(二)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把构成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联系中考察所有教学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 3 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
(三)有意注意理论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有意注意又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人们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是在词成为心理活动的组成因素的时候产生的。有意注意的集中和保持,不仅在没有干扰、没有任何无关的事物妨碍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时候是可能的,而且即使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是可能的。
四、本课题研究理论借鉴
本课题除了继续学习和继承以往的教育理论,还将更加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儿童生理、心理学理论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面向的是具有个性差异、活泼好动而又有丰富内心世界的儿童。要想进行课题研究必须了解学生目前的现状,这包括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学到的是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有自动化倾向。根据认知心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知道:“学习的过程分为信息输入、相互作用、操作训练、信息输出四个阶段。”也就是说倾听既是培养的目的,同时也是训练的手段。所以倾听的培养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以及对长大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都将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教育学理论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教学就需要学生学会倾听。因此,我们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使他们在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善于与人交流、表达。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和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 4 有效地进行。
四、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对于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国外的教育专家也谈到了其重要性。美国教学研究学会会长丹尼斯曾提出叫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即“如何听课”。丹尼斯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他认为:“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老师上课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纪律很好,坐着一动不动就满足了,要对上课内容和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新,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日本著名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极力强调“倾听”的重要,如,“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等等,他的观点也为本课题的研究直接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已渐成气候。在国内,早在“九五”期间,北京市海淀区的小学、杭州市实验小学等学校普遍确立了此课题的研究,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各实验校认真研读倾听习惯培养主体教育理论,努力探索“倾听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发展性教学策略”,把新课程改革与倾听习惯教育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主动参与、倾听意见、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课题引起了教育者乃至学生家长们极大的兴趣和重视,也形成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如张玲发表在《新课程(小学版)》2009年06期《培养倾听习惯》,李红青在《新课程研究》2008年第11期发表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米国强在《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 第06期发表的《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之我见》;张文博在《甘肃教育》2011年 第23期发表的《谈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林碧航在《考试周刊》2011年第22期发表的《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谢玉娟在《吉林教育》2011 5 年第04期发表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贾爱娟在《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年第10期发表的《谈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王登群在《小学教学参考 》2011年 第09期发表的《在课堂教学中对倾听能力的培养》;虞文静《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9期发表的《学会倾听,成就数学课堂之美》;等等。这些文章,都从不同层面剖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不认真倾听的现象,指出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的还详细阐述了作者在教学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还有一些文章重点介绍了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如朱茜在《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第06期发表的《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探究》;蓝锦红在《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 第3期发表的《培养孩子倾听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汤卫红在《江苏教育》2010年第10期发表的《数学倾听能力发展策略研究》;冯瑞波《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09期的《浅谈培养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朱玲华《小学时代(教师)》2010年第04期《让我们学会倾听——谈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这几篇文章重点对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更加详细的操作方法,便于我们比较、分析、整合前人研究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开展自己的研究课题。
我们知道,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更加深入和富有成效,不仅要大量阅读相关的研究文献,还要广泛涉猎相近领域的理论知识。因此,我又搜集并研读了以下教育专著:李政涛先生的《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决定命运》、《学习风格论》(谭顶良著)、《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小学生能力培养丛书》(孙云晓著),这些论著也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培养良好倾听习惯的意义与方法。通过阅读,使我们对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坚定了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决心,同时也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通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我们发现有关论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文章虽然很多,也非常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各种方法。确实为我们提 6 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借鉴,但是同时我认为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定不足和遗憾,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我认为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研究学生年龄跨度大多选择幼儿阶段、中学阶段,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的专项研究较少。
(二)对影响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因素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大多只集中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对倾听能力的作用,而学生心理、学习环境等因素对倾听能力影响的作用研究很少。
本课题将重点分析影响学生倾听的心理、生理以及学习环境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影响,以便找准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五、综述以往的研究方法
经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我们发现以往研究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大都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抽样方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研究的年级中抽取一个班级进行测量,然后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该班级抽取学习效果好、学习效果一般、学习效果差的学生各若干名。
(二)具体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在班级进行实践运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辨别与选择,选择适合班级学生的成果,实现以很少的时间达到促进学生倾听的效果的目的。
2.个案分析法:选择学习效果好、学习效果一般、学习效果差的三类学生的典型代表,运用个案分析法,建立个人档案,对其进行跟踪分析研究,探究其产生不同倾听效果的根源,推广倾听效果好的学生的经验和方法,帮助效果较差的同学学会倾听。
3.实验法:对学生倾听效果可能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积极假设,根据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按照实验方案运用假设结果在学生中开展实验研究,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或推翻、或肯定。对不利的、消极的因素予以克服与屏弃,对有效的、积极的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总结提炼为教学策略并加以推广应用,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倾听。
4.观察法: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课堂行为,把握学生外在的倾听表现,判断其 7 是否在认真倾听。
5.谈话法: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明白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从而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客服影响倾听学习的不良因素,提高倾听能力。
本课题研究仍将继续选用以上的研究方法。
六、总结与思考
本课题直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以自我观点为中心,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缺乏深层思维的现象,从操作层面探索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倾听能力的措施和方法。课题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曾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倾听能力也是存在差异的。通过本课题研究进行改善,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探索出一条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的新途径。通过研究,让认真倾听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素质!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美国教学创意手册》 丹尼斯 3.《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5.《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 6.《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 雷玲
7.虞文静《学会倾听,成就数学课堂之美》[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9期 8.柯娜《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听到“花开的声音”——浅谈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1年02期
9.谢玉娟《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年04期 10.罗丽琴《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倾听的策略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11.庄美秀《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09年S1期 12.傅红英《学会倾听——数学课堂不可缺失的习惯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14期
13.汤卫红《数学倾听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2010年10期
14.吴肇姬《思考从倾听开始——浅谈一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年06期
15.蹇有萍《浅谈数学课堂中倾听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1年13期 16.黄汪洋《数学课堂因学生的倾听而精彩》[J];吉林教育;2010年27期 17.陈月萍《低段学生数学倾听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 2010年06期
18蓝锦红《培养孩子倾听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 第3期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篇6
单位:
作者:
日期:城关三小 张运平2013年5月
日15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了好习惯,一辈子就会享受不尽。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陶冶性情,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其中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则极为重要。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是应对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具备的良好素质。近两年,笔者在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以此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生动情境中逐步了解倾听习惯
1.在故事中启发
童年与故事分不开。故事中错综复杂的情节,广泛的涉及范围,神奇的关系等,正好满足儿童丰富、天真的想象与好奇。低年级学生尤其对故事感兴趣教师应当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知识,认知道理,从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
记得刚教这届学生时,由于班上男生占多数,且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于是我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记忆最深的是讲述《父亲》故事时,每个孩子都在专心致志地听着,没有人做小动作,没有人讲空话,都被故事深深吸引。
故事讲述的是: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乘坐轮船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父亲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刀子扎在他胸口。六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安慰女儿:“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此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长摇篮曲,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船到纽约港了,当女儿看到母亲时,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尸解的结果是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父亲的心脏,但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听着听着,教室里有的孩子竟然擦起了眼泪,有的说:“原来父爱也如此伟大啊!”
有的说:“我知道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爱。”还有的说:“有本书上写着,父爱如山,能够随时随地地呵护我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我们。很多时候,父爱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够感受到父爱的博大。父爱无言,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最最亲爱的父亲。”
原来我们的孩子是能够专心听讲的。基于此,笔者就经常给孩子们讲专心听讲的故事。当孩子做一件事有专心的表现时,就及时赞扬与鼓励。在恰当的时候,笔者就告诉学生,听、说、读、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而“听”处于这四种能力的初始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阶段。只有“听”好,才能“读”好,才能“说”好和“写”好。
2.在游戏中感悟
语文游戏是游戏活动与语文学习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游戏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主动、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教学游戏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听与说的能力,使教学变得生动、丰富,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从而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如游戏“顺风耳”。适用范围: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和生字。
游戏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和有关的生字卡片。
操作过程:
(1)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是顺风耳。请听仔细。
(2)由老师或学生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如“找到了,找到了ao ao ao”。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听音辨别能力,培养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又如“词语接龙”,既训练了孩子们的听力,还可以积累词语,可谓一举双得。这也是教师常做的一个游戏,要求学生把词语首尾相连接下去。当然学生必须专心听前一名学生的词语,才能接下去,否则就会出洋相。
“说悄悄话”游戏也是孩子经常玩的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的第一个同学到老师地方来听悄悄话,然后一个一个用“咬”耳朵的说话方式往下传,看看哪一组传得又快又准,声音又轻。最后一名孩子要说给大家听。
经常做这样的游戏,不仅养成了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还助于提升记忆能力。
这样的游戏,孩子不仅不会厌烦,相反,还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谓寓教于乐也。
3.在实践中懂得
(1)专心倾听
有很多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不专心,或没有看对方,或心不在焉。针对情况,教师先对学生提出一定要专心听,因为这既有利于把握对方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能听懂别人的话,)又是对讲话人的一种尊重,是一种礼貌。在语文课时,笔者有时会故意、去叫那些听讲不专心的孩子回答问题,他们多数回答不上来,教师不能生气,让他们坐下,耐心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几次以后,那些孩子慢慢改变了听课习惯。笔者觉得多关注这些同学,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多偏爱一点儿,还有与家长取得恰当的联系,孩子是一定会改变听的习惯的。
(2)学会尊重
有些学生在听别人的讲话时没有一个专注的神情,有时手中拿着笔,有时头歪斜着,有时趴在座位上等等。于是要求学生听别人说话时要注视老师,同时自身身体各部分不要乱动的习惯,强调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对班级中几个有摇头晃脑的习惯的学生给予特别指导,让他们在改掉坏习惯的过程中养成好的习惯。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性。
二、教学过程中促进养成倾听习惯
1.在学文朗读中感悟
语文课上,笔者常常让学生朗读课文。当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时,要求其余学生仔细听他的优点和缺点。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能读正确,读通顺。其余孩子,要按照这要求去听。然后,要求学生从语气、感情等方面去训练。听好后,把优、缺点一一说给朗读的同学听。这样不仅训练了认真听的习惯,而且通过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也提升了自己的朗读评价能力。
在这样朗读、评价、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专心听讲,更明白了只有“听”好,才能“读”好,才能“说”好和“写”好。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
“口语交际”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人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中,笔者创造学生喜爱的宽松、活泼的课堂形式,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自
主讨论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乐意倾听、学会倾听,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从中,学生明白了“四心”要求:一是听别人说话要专心。二是听别人说话要耐心。不要听而不闻或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哪怕自己不爱听的话题也要等同学把话说完,不可中途打断。三是听别人说话要用心。边听边想,主动做出反应或适当呼应,不要表现出无动于衷,若无其事,让人感觉是“对牛弹琴”。四是听别人说话要虚心。不要过于显示自己,要学会赞赏和鼓励别人。由此,学生真正明白了倾听是文明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倾听也是一种尊重、一种习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门艺术。
3.在听写交互中强化
听写词语、句子、片段,本身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有效的方法。笔者让学生练听力的步骤是:先是普通的听写,但每个词语从听两遍到听一遍,让学生听写,接着一次读两个词语听写,到二年级时用一次报三个词语让学生听写。除此以外,听写句子来提高听的能力。现在,笔者常在听写时采用新的形式。如“请写出寒冷的反义词”,“请写出安静的近义词”,“请给作业的作再扩三个词语”,“请写出《„„》的主人公是谁?”这样一来,学生不得不竖起耳朵来听写了。这样的听写,不光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灵活理解词意,丰富词汇,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三、言传身教中引领巩固倾听习惯
老师应放下师者的架子,尊重、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和他们多聊天,接近、了解他们,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通过沟通使他们喜欢自己,学生喜欢老师,自然会听老师的话,爱上课了。
在课堂上,笔者还经常这样做:发现会倾听的学生,就笑着说:“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我上课更起劲了。” 看到学生端正坐着专心听我讲课时,就竖起大拇指说:“从你们的姿态上,我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教师还鼓励学生:“ 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也表扬全班同学:“从大家听课的情况可以知道,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样的激励性鼓励促进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于是,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了老师教的课了。
专心听讲习惯的养成,是靠教师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因此,教学上教师有时可运用多媒体,有时可给孩子讲故事,有时师生一起可做游戏,有时又可一起演课本剧等等。笔者觉得合理运用这些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课堂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转移学生的兴奋中心,把注意力集中到应注意的对象上,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句话:有吸引力!让孩子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
要养成学生听话“专注、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教师说话一定要做到“不啰嗦、不重复”。也可以说,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应带头做到。每次和孩子们交流谈话,都注视着他们,认真观察孩子们脸上掠过的每一丝变化,有时还夸大侧耳倾听的样子。上课时,对于有的孩子回答问题不着边际,中间也不插嘴、不打断,用心地听、耐心地等待学生把话讲完。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去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也就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同时,学会倾听,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让我们为之努力实践,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吧。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倾听习惯,深思品质
在教学中, 怎样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呢? 我在自己的课改实验探索中, 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让课前听力训练成为唤醒学生耳朵的前奏
1. 低段学生训练方式
( 1) 听力训练: 老师报出手机号码, 听里面有几个9 或几个8? 或老师讲一个小故事, 让孩子们听 “的” 字出现了几次?
( 2) 儿歌表演。教师教简短儿歌, 学生自己配动作表演。例如, 《过山车》上天了, 入地了; 腾云了, 驾雾了; 过山车, 下山了; 我变成, 流星了。孩子们兴趣高昂, 倾听、理解、表演十分专注。
2. 中高段学生训练方式
( 1) 听算训练: 课前1 分钟, 可以让孩子们进行听算抢答, 这样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专注与敏锐。
( 2) 脑筋急转弯或智力小故事抢答: 课前三分钟, 一般是孩子们唱歌、背诵的时间, 可以采取学生轮流讲解脑筋急转弯或智力小故事的方式, 训练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十分喜欢这种活动方式, 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以上训练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交替进行, 持之以恒, 效果甚好。
二、让探索、交流、展示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平台
1. 在倾听中吸纳、总结
课堂是孩子相互接受、相互吸纳观点的地方, 因此教会孩子们相互倾听及其重要。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同桌交流时, 做到1人说1 人听, 听完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小组交流时, 由小组长指导大家有序交流, 在高段的同学们要有逐步养成做记录的习惯, 将自己没有想到但别的同学想到的记录下来, 全班汇报时, 汇报人要先集中全班同学的注意力: 请大家听我说。这时的汇报人角色已变为小教师, 下面的同学们在小老师讲解完后, 要做出回应: 我同意他的说法, 只是我有一点补充; 或者说我不同意他的说法, 他说的哪里是错误的。
【案例一】我在教学三年级的一道习题: 判定被2 除或被5除余数为0 的数时, 同学们相互交流、吸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 同学们, 我采用的是计算法, 我把这些数一个一个去除以2, 看有没有余数。
大多数孩子回应到: “我也是这样的”。
夏睿同学举手补充道: 我算了以后, 还发现了被2 整除的数都是双数, 双数的个位上都是0、2、4、6、8, 所以我发现这些数中个位上是0、2、4、6、8 的数被2 除, 余数就为0。
“哇, 真的是这样! ”
“那, 单数除以2就会有余数了”
“我还没有想到”
同学们七嘴八舌, 为夏睿的发现激动着。这时王晟懿同学站起来说道: 除以5 的时候也有巧妙的办法: “因为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 乘五得到的数个位上都是0 或5, 所以我认为被5 除余数为0 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 或者5, 我们就不用一个一个去除以5 了”。王晟懿的话刚说完, 同学们就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于是我追问到: “听了他们的发言, 你有什么收获”?
生1: “我知道除以2 没有余数的数个位上是0、2、4、6、8; 除以5 没有余数的数个位上是0 或者5. ”、
生2: “我知道了要在计算的基础上找规律”。
在教学这道习题之前, 我心里还纠结着: 要不要像教学五年级能被那样总结规律。孩子们的思考使我明白, 教学中, 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 在发现中总结, 让他们自觉提炼, 使思维向纵深发展。他们的潜能不容我们低估。
2. 在倾听中质疑、反思
多疑、善疑、质疑、探疑, 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 也是创新的起点。正是基于这一点,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而我们的一部分学生习惯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也有部分学生习惯于只听不想, 一味地等待接受; 怎样培养孩子们质疑的习惯呢? 我从一年级接手新班时做了这样的尝试:
当孩子们经历独立尝试、小组交流进入全班汇报环节时, 发言人讲解自己的想法后要问一句: “大家同意我说的吗? 有什么要问我的?”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后, 当小老师讲完后下面的孩子立刻就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
【案例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由于前一天结合分小棒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因此教学时我让孩子们先独立尝试计, 846 ÷ 6。我巡视一圈后发现只有5个孩子从书写到计算结果完全正确, 其余的孩子对每步的书写格式完全是模糊的, 百位除了后就将十位和个位的数字全落下来, 与百位上余下的数合成三位数去除, 我当时对孩子们的做法十分不理解, 想不通他们为什么在这样做?
尝试结束后, 我请吴沛原同学上台讲解。吴沛原边讲边板书, 他分步求商并正确书写, 下面的同学听完发出 “嗯” 的疑问声, 随即彭俊玮同学问: “为什么百位数字除完后, 十位数字落下来时, 你不把个位上的数字落下来呢? 后面不是还有个数吗?”吴沛原回答说 “因为十位分了以后, 再分个位呀。” 这时我适时补充到: “本题百位上余2, 十位上的4 个位上的6 同时落下来后就又变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46 ÷ 6, 就不好算了, 孩子们再采用一位一位往下除试试看。”通过再次尝试孩子们接纳了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往下除的笔算方法。这个教学案例让我明白了: 学生的疑惑要有学生自己提出, 他们问的才是自己感到困惑的关键点, 生生间的思维互动往往比老师讲解的效果好。
【案例三】面积和面积单位
当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后, 秦峥睿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有没有平方毫米?”顿时教室响起了 “有平方百米、平方千米吗?”这些是多么好的问题呀! 通过一段时间的养成训练, 孩子们已经有了主动质疑的习惯, 已经能将所学的知识迁移类推, 像数学家那样去发明面积单位了。
三、让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成为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桥梁
1.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把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外显
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往往隐含在数学知识的背后, 知识教学虽然蕴含着思想方法, 但如果不是有意识地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对象, 在数学学习时, 学生常常只注意到处于表层的数学知识, 而注意不到处于深层的思想方法。因此, 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通过观察与实验、概括与抽象、类比、归纳和演绎等途径逐步渗透。
2. 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策略, 明确思考方向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 题海无边。因此掌握解题策略就显得极为的重要。解题策略是寻找解决问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它既是使用方法的方法, 又是创造方法的方法。
小学数学解题策略包括哪些内容呢?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1994 年第6 期 《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常用策略》一文及其它文章中提出了12 种策略: ( 1) 巧转化, 化生为熟; ( 2) 善于退, 以退求进; ( 3) 细分类, 各个击破; ( 4) 察整体, 把握全局; ( 5) 正面难, 反面入手; ( 6) 条件多, 先A后B; ( 7) 步步推, 水到渠成; ( 8) 据题意, 妙用字母; ( 9) 善直观, 数形结合; ( 10) 作试验, 分析调整; ( 11) 观特例, 归纳猜想; ( 12) 抓特征, 巧妙构造。
日本专家把解题策略分为综合策略 ( 指解题的完整程序) 和一般策略。一般策略包括: ( 1) 尝试和检验; ( 2) 画情形图、简易图; ( 3) 发现规律; ( 4) 画表格; ( 5) 整理思考方法; ( 6) 从简单问题思考; ( 7) 逆向思考。
3.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1) 一题多解
一道习题若能打开思维的窗扉, 从各种角度去考虑, 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 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精神和提高解题的能力大有帮助。
【案例四】三年级 《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同学们排成方队做操, 每个方队每行10 人, 有8 排。三个方队共有多少人?
当孩子们收集信息并明确所求问题后。很快就有孩子举手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没有立刻请孩子们讲解, 而是请孩子们利用课前下发的圆片学具, 边摆边说说自己解题思路, 并想一想除了自己刚才想到的解法外还有别的想法吗? 同学们通过观察很快得出了不同的解法。
( 2) —题多变
一题多变, 对一道数学题或联想, 或类比, 或推广, 可以得到一系列新的题目, 甚至得到更一般的结论, 积极开展多种变式题的求解,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案例五】在复习 “分数与百分数的解决问题”时, 设计这样一组练习题:
在完成基础训练后, 将条件与问题灵活变化, 这样, 学生就能把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不同类型联系起来, 加深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的熟练掌握, 对量、率对应关系的正确理解, 达到自主联想、把知识结构化的目的。
【案例六】怎样购票合算?
3 名教师带50 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 票价: 成人10 元, 学生5 元, 10 人以上团体票6 元。
方案1: 老师学生各买各的。老师买成人票, 学生买学生票, 共需280 元。
方案2: 老师、学生合起来买团体票, 共需318 元。
方案3: 7 名学生与3 名老师买团体票, 剩下43 名学生买学生票, 共需275 元。
方案4: 3 名老师买成人票, 50 名学生买团体票, 共需330 元。
在这个例子中, 由于老师票价高于团体票价, 学生票价低于团体票价, 所以学生买团体票反而被提高, 因此采用7 名教师与3 名学生合买团体票, 剩下43 名学生买学生票合算。但是当老师人数多学生人数少时, 情况又会发生变化, 为了防止学生形成定式思维, 我及时补充: 如果是30 名老师带8 名学生, 怎样购票合算?
方案1: 老师学生各买各的。老师买成人票, 学生买学生票, 共需340 元。
方案2: 老师、学生合起来买团体票, 共需288 元。
方案3: 30 名老师买团体票, 8 名学生买团体票, 共需220 元。
这时, 采用30 名老师买团体票, 8 名学生买团体票合算。
同学们在这样的变式练习中明白了题目类型千变万化,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让我们努力构建轻松、自由、开阔的数学课堂, 引领孩子们在学习的路上且听且深思, 让他们聆听交流, 分享智慧, 放飞思维。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篇8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倾听的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兴趣,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行学习。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能主动分析和探究课文内容,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们能主动提出问题。在渴望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形成了倾听的氛围,他们通过倾听教师的指导和同学对知识的理解来进行思考,在拓宽思路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问题。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要让学生重视认真倾听对自己的促进作用,培养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倾听的意识。通过倾听,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二、对学生进行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要做好示范和引导作用,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通过沟通交流,教师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了了解,同时向学生进行了倾听示范,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倾听,掌握了倾听的技巧。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教师要耐心和他们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认真倾听教师对自己的鼓励和引导,使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展示在学习中获得的收获,能主动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习互动在积极的交流讨论、认真倾听的过程中进行,在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主动倾听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自制能力较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发言时,他们很容易出现开小差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让他们进行主动的倾听,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让他们通过倾听回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在任务教学的驱使下,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学生没有倾听的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是正确的,因此,在其他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其他学生却忙着干别的事情。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通过倾听,了解更多探究知识的方法和思考角度,促进他们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找出他们哪些方面说得好,哪些方法存在问题?有了明确的倾听任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倾听,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促进他们倾听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倾听训练,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让他们在探究讨论过程中,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想法,从中获得灵感,深入分析语文课文,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听力训练,对学生的倾听方法进行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要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还要主动倾听他人的发言,在倾听过程中抓住重点进行理解和分析,使合作学习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2.设计专项倾听训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时,除了课堂上进行的倾听外,教师还要对他们进行倾听的专项训练,让学生通过倾听教师和同学讲述的内容,把重点内容进行阐述。通过训练,让学生能在倾听的过程中有所侧重,促进他们倾听能力的不断提高。
五、倾听和思考相结合,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倾听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把倾听获得的信息通过思考进行加工,有取舍的进行筛选,获得真正对自己有促进作用的信息。在鼓励学生进行认真倾听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够集中精神,一边倾听一边进行思考,把倾听和思考进行有效结合,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在课堂教学中其他学生进行发言时,他们很容易做小动作、小声说法,对发言的学生造成干扰。这时,教师要严肃地对学生的这种行为进行批评,使他们尊重发言者,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深刻理解通过倾听获得的知识,并找出与自己想法的不同之处进行深入分析,使他们在提高倾听能力的同时,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六、注重对学生倾听效果的评价,提高他们倾听的积极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肯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他们产生倾听的欲望。为了获得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能主动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倾听,增加他们的语文知识积累。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及时对他们的倾听行为进行鼓励和肯定,并对他们在倾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使他们改正不良倾听习惯,不断提高倾听能力。通过教师的鼓励和评价,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倾听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还能得到教师、同学对改进倾听所提出的建议,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08-14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11-15
学生如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09-23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06-19
如何培养小学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论文06-26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07-1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08-15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08-20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12-15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