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2024-10-19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精选7篇)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篇1

浅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浅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文/刘赤刚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完成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高中教师要具备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课堂的交流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接触理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新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能力,实现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探究能力;高效教学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现代的高中物理学习方式仍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单向教导为主,没有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对高中物理应用问题的研究,设计好课堂要提出的问题,提高问题的创新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兴趣。针对学生本人的高中物理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使课堂教学高效开展,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课堂的创新性。

二、实现高中物理教学高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获取信息的来源较丰富,教师要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引。例如,教师可以图像动态模拟弹性力的学习引申到弹性力的实验探究,并且要让学生参与实验,掌握基本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利用趣味性较强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探究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新的知识,并在学习中强调猜想和假设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猜想的方式,导入课堂,例如,对于两个带电的物体来讲,探究相互力的重要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如带电物体的大小、带电物体电荷量及距离等,提升学生的猜想能力和探究意识。

3.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探究

现代的网络技术比较发达,教师要创造和学生多沟通的机会,

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通过网络认识更多新鲜事物,与物理相联系,提高对物理的探究兴趣,学生对物理学习有疑问,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开展物理学习,提升探究意识。

参考文献:

[1]苏渤雯。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30)。

[2]陈微微。倡导探究教学 培养探究能力[J].文学教育:中,2010(03)。

[3]徐春香。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08)。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篇2

一、学生要打好物理基础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 在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 要想要做好、学好, 想要创新, 想要有所成就, 先要打好基础。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想跑先要先学会站立、想歌唱先要学会音符、想建高楼先要打好地基一样, 学生在学习这一学科当然也不例外, 要想学通、学透, 要想创新, 先要把基础知识都掌握好。那么, 学生要如何打好物理基础呢?

1. 我们都知道 , 物理这一学科 , 有很多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 要是学生无法把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记住, 就无法再继续学习物理这一学科了。所以, 学生要掌握好、理解好所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 , 学习物理重在理解 , 学生在学 习高中物 理的过程 中 , 教师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 理解的基 础上掌握 物理公式 和物理概念。

2. 高中物理教师要确保学生学会所有的物理过程, 如果学生连物理过程都弄不清楚, 做题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更别说把物理学通学透, 就更别说创新了。所以说, 高中物理教师要监督和引导学生掌握所有的物理过程。

3.学生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 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 不要认为这一部分非常简单, 自己自学就能明白就走神或者是思想开小差 , 要知道有些时候, 错过了一小部分, 后面的就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进度, 或者认为很简单, 自己自学就会, 说不定做起来就会非常难, 甚至自学的跟教师讲的完全对不上, 所以, 学生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学生不要自以为是, 要认真向教师学习, 遇到不懂的问题, 不要觉得很没面子就不去问教师, 每一位教师都非常欢迎学生来提问, 而且, 不管提的问题有多幼稚, 教师都不会嘲笑, 反而会更认真的讲解。所以, 学生要想打好物理基础, 就要把物理这一学科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都学懂、学透。学生还要坚持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在上课前就大致的了解这一节课要讲的内容, 可以帮助学生在上课听课时有重点, 帮助学生轻松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大家都知道人在接触新知识的开始是最容易遗忘的, 课后复习还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哪里掌握了, 哪里还有待提高。

4.学生一定要记笔记 , 养成记笔记的学习习惯。俗话说得好,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生在听课时, 一定要将教师讲的解题思路、知识结构、解题方法以及自己没有听明白的等等都记下来, 以便课下复习和巩固, 教师也要监督学生记笔记, 监督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5.高中物理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 , 要了解和关心每一位学生, 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有哪些学习上的困难和学习上需要的建议 , 及时做出调整和解决, 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 就是指学生可以不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和督促, 自己就主动积极地学习, 在学习上也不依赖教师和家长, 学生自己就能安排自己的学习, 而且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学生只有学会了自主学习, 才会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才会创造出新想法、新观点、新思想, 所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 要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1.高中物理教师要让学生独立做题。有很多学生, 教师在, 题做得非常好, 教师一走, 就一道题都做不出来了, 这就是对教师的依赖性。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布置一定数量的题, 让学生独立去完成, 虽然对学生来说刚开始会有一些难度, 做题的速度会有些慢, 但是, 这是锻炼独立思考的好办法 ,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经之路。

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 要给学生充分自由, 不要擅自安排学生的学习, 要让学生自己安排, 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在学生遇到难题时, 也要让学生自己先思考, 等到学生实在解不出, 再去帮忙也不迟。

三、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传授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找不到对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话, 就算再用功, 花再多的时间, 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如果找到了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习高中物理时, 最重要的不是学到多少知识, 而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让学生深刻领会许多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 才能在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时可以独立思考, 轻松解决问题, 才能创新。所以说, 高中物理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要只专注于学生背了几个公式, 记了几条概念, 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学了几种解题方法。我认为, 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首先, 高中物理教师讲题的方法不能太单一, 学习物理的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 实验法、观察法、推理法等等, 教师要把所有学习物理的方法都尽可能地展现给学生, 这样学生才能更广泛的学习, 才能从多方面了解高中物理, 才能从多方面思考, 才能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才能有助于创新。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培养 创新 探究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33-01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的教不是纯粹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首要,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去忽视学生的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我在实践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具体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客观对待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已观存在的,教育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实际因才施教,不断提升学生水平以及学生间的差距,从而使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以培养和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预定的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则应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开动思维,通过自我开拓,举一反三,加深对学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在这种自我开拓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如果老师把本应属于学生自我开拓的内容,即心得体会,经老师开拓后灌输给学生,尽管这些老师是想使学生学得更深入一些,完全出于好心,也非常辛苦,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基础差的学生反而会感到物理内容高深莫测,分不清主次,而处于被教师牵着走的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逐渐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物理的料,处于一种“痛苦的学习”之中。而基础好的学生则由于失去了自我开拓、举一反三的机会,独立工作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认真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水平、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

二、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虽然很多学生在一个班里学习。但学习方式却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教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学习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学生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与人合作即合作学习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讨论、辩论、陈述,完成项目等。与人合作不是不要学生独立思考,相反。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担当起他所担任的角色。完成他所承担的任务。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当属其互动观。合作学习的互动观主要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學活动是一种复合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第二,突出生生互动的潜在意义。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

四、注重实验教学,提升整体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提倡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进行创新教育的载体,是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

探究教学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模式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利用物理实验开展探究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物理学是实验学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践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必要基础。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篇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靠平时长期有意识的培养而形成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技能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在课堂教学中保护好学生的好奇性

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是诱发学习兴趣的基础,好奇心既是激发创造性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原动力。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大多数来自生活,而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正是兴趣和求知欲的萌芽,教师要很好地保护,并不断引导,使之成为学习数学知识的动机。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好奇总是与求知、探究、发现获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主动地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产生某种感悟、体验。探究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对学生的回答或别出心裁的思考方法等学习活动,要细心体察,耐心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处于萌芽状态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创造。例如:在讲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首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通过观察每个数个位上的数字特点进行判断。接着由学生报数,教师板书并判断,学生用除法验证:785(×)。余数是2,3075(√),9056(×)。余数是2,123456(√),80008131(√),学生计算验证无误,是不是还看个位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学生奇怪、惊讶、好奇的氛围中趁势利导,先让学生观察3的倍数,推导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接着学生对答练习(报数――判断)。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好奇心引导了学生的思维。

二、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他感兴趣的问题的情境。“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启发和鼓励学生的浓厚和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为此,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心中探求新知的欲望。首先我们就要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对什么样的问题存在疑惑想去探究,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去。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通过一个诙谐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然后我叫一学生接着讲下去,学生讲了一段说这个故事讲不完,因为这个故事总是重复的。当学生发现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后,我就再提问“这个故事还有那些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同样的内容、一直重复、讲不完”三个特点。顺势导入:在数学王国里,有一种小数也像故事一样重复说不完,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种小数――“循环小数”。以此引入,形成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最佳的状态。

三、培养想像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验,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了解教师或教科书所描绘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质,进而理解这些经验。而且学生的创造是离不开想像的,创新必须以想像为基础。只有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良好地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敢于想像、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想像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让学生先想象出长方体的形状,再说说这样的形状在生活中可能是物体,各个面有什么特征。使学生经历由数到形,由形到物的想象过程。通过想象激活形象思维,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材料,使隐蔽的数量关系变得清晰简明,学生凭借着想象获得创新思维的训练。

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学生自身的整体发展都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如教学《平面图形面积》时,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想办法去将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操作,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自主探究发现了面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篇5

历时一年多的研讨与修改,新课程标准终于满载着时代气息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课改音乐教师,面对新的理念,面对新的教材,感到欢欣鼓舞。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新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这次跨世纪的课程改革是教学领域里一次极深刻的变革。为了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努力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堂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第一切入点

要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师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活”起来;要形成民主、平等的氛围,在学生回答问题中,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想法、新方案;要培养学生有独立的见解,培养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时刻感到随时都会有“成功”的机会。

二、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未来的人不仅能动脑,还得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探索,还得勇于实践。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能力。动脑和动手是紧密联系的,人要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通过实践才能转化成“产品”。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一课,让学生通过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等形式,充分体现出脑和手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

三、改进教学方法是训练创新思维的途径

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教育者的任务不再单纯是向人脑的仓库里“装”知识,而是要变“教会”学生知识为“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为此,改进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只有具有主人的意识,加之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新知,进而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音乐课堂的教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动画城》一课时,可让学生先欣赏几段教师准备好的动画片,学生可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看过哪些动画片,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

四、发展个性特长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

一个人的个性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因此,营造一个使个性得以发展的宽松的氛围,是保证和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在和谐民主的环境里发展特长。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愉悦的.,不要一味地讲求整齐划一,不要刻意地追求有板有眼,要给学生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和自由。压抑个性自由,就是抑制创造的欲望,埋没了创造性人才。为此,每一节课前或课后,我都给学生留有空间,起名叫“才艺表演”栏目,让学生在此栏目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充分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

五、培养心理素质是锻造创造品质的关键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一个人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摔倒了自己不能重新站立起来,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变得心胸狭窄,上进心中隐含着强烈的虚荣心。这样的人是无法找到自己生活的空间的。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意志和性格、兴趣和情感等因素对人心理所具有的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重要作用,通过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做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只有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创新。要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团结协作精神;要帮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态度、顽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对待困难和挫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品质。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篇6

关键词:读图能力,比较法,定期复习

地图,相当于地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读图,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大地的走向,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主要地势。从地理的教材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类图表特别多。那么,我们要怎样来提高高中生的读图能力呢?本人将在本文中展开简单的探讨。

一、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加深学生的记忆

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可以从学生所生活的周边环境入手,通过对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地图进行讲解,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随时展开课堂所学内容的回顾。 当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生活环境所绘制的地图后,再进一步加深地图的难度,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逐渐加深对地图的认知,从而可以有效地开展地理教材上的知识教学。

二、通过各类图表比较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由于地理课程上各类图表的数量很多,要同时将其记忆是很难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将各类图表进行比较,通过每个图表突出的特点来加强学生对图表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就只需要了解到每个图表的特点就能够有效地区分这些图表,从而掌握这些图表所代表的含义,这样不仅能够简化记忆,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对地理课程中各种图表的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定期进行读图复习,加深学生记忆

在高中地理教学课程上,我们要能够展开定期的读图复习,既可以是老师进行问题引导,让学生做出回答,也可以是分小组进行竞赛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图表的认识。而且,通过复习,老师可以掌握学生对各个图表的掌握情况,然后可以进行查漏补缺,增强学生薄弱的环节,提高他们读图的综合能力,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上学生的读图效率,自然就能够提高地理课程的教学成效。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

一、借助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开发物理实验功能非常关键。因为探究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让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与科学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增加设计型与探索性的实验,在得出物理规律与物理概念的时候需要增加启发性实验,应在教学课堂中引入一些效果显著、组装简单的组合实验,以及在开发物理实验功能中融入一系列的方式,像是课题分析、实验探究、案例调查、科技制作、实验制作,等等,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过,创新应先由教师做起,不盲目地服从教材和经验,根据自身的教学对象,实施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理想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完摩擦力的知识后,能够安排一个探究实验,仅仅提供一个小滑块、一块长木板、一把刻度尺,要求学生大体测量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要求学生首先发挥自身的联想与想象力,然后实施操作,最终将这个数值测量出来。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联系实际生活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中,一些教师认为物理教学难度较大,并且不少的学生也认为学习物理比较困难,这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也比较吃力。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教师的高中物理教学跟实际生活相脱离,一味地讲解理论内容,从而让学生感觉到越来越乏味和单调。鉴于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当注重结合实际生活,在教学中为学生呈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拉近了学生跟物理知识的距离,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感受物理知识,发现物理知识充满一定的趣味性,并不是摸不着边际。因此,教师应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素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的时候,需要启发学生着眼于实际生活,首先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最基础的感受和认知,这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师对这个知识点的实验教学中,能够实施“替换式”的教学,换言之,把实验“用车”以实际生活中的“轿车”充当,如此使得实验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了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是长期和艰巨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不断地强化学习,敢于实践和尝试,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农保强.试论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5).

上一篇:家庭纠纷调解和好案例B下一篇:赞皇职教中心军训汇报表演暨开学典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