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

2024-06-20

逍遥(共10篇)

逍遥 篇1

摘要:庄子以“无己、无功、无名”为人生理想境界, 语文教学应该舍弃功利和包袱, 摆脱“小我”中心, 顺应自然规律, 以“无为”之心, 成无量之业。要进入理想教育境界, 必须静心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 坚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 并坚持不懈、终生不悔。

关键词:语文教学,理想境界,无己,无功,无名

《庄子·逍遥游》明确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生境界———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这就是老子讲的真正的“无为”思想。其实, 庄子的人生境界, 统而言之, 即逍遥无待;细分之, 则为“无名”“无功”“无己”。而逍遥无待, 的实质是说精神上打破了知性的遮蔽, 不再受“成心”的限制。

庄子说的“无名”,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讲, 即打破自我与非我的对立, 洗刷内心中功名利禄的观念。为别人做了件好事, 便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 这实际上是把自我与非我对立起来了。所谓“无功”, 即打破非我与非我的对立, 如日夜、寒暑、水火, 本无所谓是, 无所谓非, 顺应了自然规律, 无所不是;违反了自然规律, 无所不非。所谓“无己”, 即打破自我与自我的对立。世人遭受“与接为搞, 日以心斗”的折磨, 主要是因为有个“小我”在。“无己”就是破“小我”。“我”算什么呢?庄子齐死生, 并不是说生死无差别, 而是视死如归, 客观地看待生死问题。

读罢《逍遥游》, 观照当前的语文教学, 感觉我们实在应该好好领悟庄子老先生的真意, 我们会发现许多困惑是可以在几千年前哲人的高论中释然的。以“无名”、“无功”、“无己”为理想境界, 舍弃功利和包袱, 摆脱“小我”中心, 顺应自然规律, 以“无为”之心, 成无量之业。我想, 这就是我们应该去认真践行的。

反观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状况, 在广大语文教师高呼自我不幸的哀怨声中, 稍作分析便可知道, 其实, 语文教学的举步维艰, 除了社会、家长、学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因素, 作为教育实施者, 我们也是有着自身的问题。细细想来, 有许多的包袱和痛苦也是我们自己背上身, 又死死抓住不肯放弃的。我们常常心怀十分功利的目的走进课堂, 背负成绩这个沉重的十字架, 满怀期待“长江后浪推前浪”, 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辛勤调教下, 一个个都聪明无比, 能力非凡。最起码是, 自己备课设计的问题, 钻研教材预备传授的知识, 学生理当全盘吸取。所以, 当老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 往往在问题的设置上原本可能超出学生的思维范围或高度, 于是一问三不知, 辛苦劳作又满心期待的我们是无法接受学生的不知与沉默, 这样一来, 老师觉得学生不买账, 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自己, 一节课下来, 老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艰难,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长此以往, 师生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和感情淡漠, 其实是老师无形之中把学生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假如我们可以追求“无名”、“无功”、“无己”的语文教学境界, 情况会如何呢?

先说“无名”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如果能排除教师与学生的对立, 摒弃功利思想, 真正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观念, 那么我们备课时不会把学生当神人, 更不会把学生推到教学情境的对立面。尤其是摆脱了功利的束缚, 课堂上教师的失望感锐减, 心情舒畅, 学生也会情绪高涨, 即使出现问题, 师生都能心平气和、心情愉快地积极配合解决好。这样, 教学效果也就自然随了心愿。作为老师必须明白:成绩决不是我们唯一衡量自己的标准, 也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学更应着眼长远, 真正培养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摆脱眼前功利, 实现“无为”而为。

再者是“无功”。这个境界要求我们看淡主观, 充分尊重和利用客观规律, 优化语文教学, 真正实现有效、高效教学。比如说, 我们应该尝试为教而教、为乐而乐的语文教学方式。在当前形势下, 我们都在探索语文课改, 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 但是良莠不齐的情况居多。有些时候过重的看好所谓的理念、理论, 用僵死的教条指导甚至直接运用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 结果自然是理论先行, 脱离实际。有些时候还违背学生成长规律, 悖逆学生学习、探究心理, 或者放任自由, 百花乱放, 百鸟乱鸣。这种情况, 表面看还真的好像是师生互动、课堂活跃。可实际结果是放而不收, 学生的知识、思维都相当混乱, 最后是认而不识、学而无成。如果我们尊重客观规律, 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探究中, 坚持有明确的是非评判, 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思想与问题, 作为语文老师, 适度引导, 积极鼓励, 正确评判, 毫不含糊。这样, 学生自主学习中, 互动探究中有了自己的思想, 有了正确的方向, 有了适时的错误矫正, 当然能行得正、行得快、行得远了。

语文教学的“无己”就是“无我”。按照新课改的精神, “双主”理念中, “学生主体”是核心, 也是课堂教学最难把握的一个尺度, 它是否真正能落实“授之以渔”目标的关键。试想, 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排除小我, 真正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 放在课堂的中心, 那么, 我们就一定会设身处地的设计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 会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 用最好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即使是传授知识, 也因为我们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和定位, 传授起来也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效, 因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语文老师难当, 难就难在语文课是最具艺术的一门课, 要上好语文课的确不容易, 而要达到“无名”“无功”“无己”的理想境界, 那又是难上加难的事。为此, 我们可以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静心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养我精神而后带领学生在语文艺术的天堂里遨游, 抛却一切功利得失, 力戒患得患失, 始终保持一颗纯真不老的心。涵养艺术, 淡看风云, 做到物欲横流我痴心不改, 与时俱进我精益求精, 物喜己悲皆忘却, 独留清气傲中流。

二是坚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面对学生, 我们有教书育人的天职, 无论贵贱与优劣, 我们都一视同仁的竭尽全力实行教育开发。虽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要主动、科学。如果依赖于主体而轻视主导, 势必导致教育成为慵懒的教育、无能的教育。只有面向全体、科学指导, 方可取得有效、高效的收获。

三是坚持不懈、终生不悔。作为一门艺术, 或者说一项事业, 它本身就需要那我们为之奋斗终身、无私付出的。当今社会, 人们的理想、信念在一定程度上淡化, 信仰危机将是困扰人类的致命灾害, 它的毁灭性远远恐怖于汶川地震。作为教师, 特别是语文教师, 在播种文明的过程中, 重新找回人类丧失的信仰, 重新建立人们心头的理想、信念, 我们是义不容辞的。为此, 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的在自己的神圣讲坛上, 作出最大的、最有效的努力。

教师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神圣职业, 同时也是面对洪流身心无奈的角色。要进入我们的教育王国, 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作为语文老师, 要深知我们“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 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 就只能无怨无悔, 风雨兼程。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普通高中新课程指导丛书.

何以逍遥? 篇2

关键词:逍遥;小大之辩;“无己”;“无功”;“无名”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49-02

一、“逍遥”的含义

“逍遥”这二字追溯至最初的发源,当属《诗经》和《楚辞》。《诗经·郑风·清人》中出现了“河上乎翱翔”与“河上乎逍遥”,这说明了“逍遥”与“翱翔”的意义可谓接近。《毛诗》注:“逍遥,翱翔。谓之彷徉。”孔颖达疏“河上乎翱翔”曰:“翱翔,言其不复有事。”

王夫之在《庄子解》篇中写道:“逍者,响于消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这里的“逍”有“消解”的意思;“遥”的意思是不局限心灵的自由。可见王夫之对逍遥的理解比《诗经》所言之义更贴近庄子的“逍遥”之要义。

徐复观著有《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此文点出了“逍遥”二字的内涵:即是更注重精神层面上的自由。

由此可见庄子的“逍遥”更多的是心灵之游。在《庄子》一书中,“游”与“心”常连用,因此“游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如“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应帝王》),“且夫乘物以游心,拖不得已养中,至矣”(《人世间》)。这些都说明了“逍遥游”是心灵的漫游,是精神的漫游。“游心”既可以是形骸之内的漫游,也可以是形骸之外的漫游;既可以将外部世界内化到心灵深处,也可以将内部心灵外化到外部世界,整个世界被化为任精神自由往来于其中的逍遥之境的。

因此,庄子“逍遥”思想,即是指人在精神心灵上的绝对自由。陈鼓应先生在注释《逍遥游》篇中曾阐述道:“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这便是最早庄子“逍遥游”的内涵。

二、“逍遥”的前提

“逍遥”是心灵上的绝对自由,那么如何才能进入“逍遥”的境界呢?理解“小大之辩”是达到庄子“逍遥游”境界的前提。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王仲镛在其《庄子逍遥游新探》中阐明了这其中的“小”与“大”之辩:

大鹏的形象高大雄伟,翱翔天海;蜩与学鸠、斥鹦的形象微末委琐,上下蓬蒿,这本是以鲜明的“小大之辩”(同辨,区别)来说明“小知(智)不及大知(智)”。

浦江青的观点则是,庄子的“逍遥游”的正解应为:“以大为通,以小为陋,此类思想,即逍遥之正解。”尽管蜩和学鸠也做得到自得其乐,但是和可以“绝云气,负青天”的大鹏相比较,它的“自由”的范围还是可称作是一种“小”。

庄子在“逍遥游”之中对“小与大之辩”,不仅仅是局限于逍遥主体,也意在对比其中的精神高度。吴怡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则从辩“小大”入手,指出庄子所谓的“大”,并非是指形体上以及势与位上的“大”。庄子的“大”,就在于他的精神的境界。

《逍遥游》中写道:“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鲲鹏之所以能够展翅高飞,之所以可以培风而行,是因为它具有相当深蓄的厚养,而学鸠之类单凭一时冲动,这二者在个体的修养层面就具有一定的差距,它在智慧上有大小之分,在精神的自由程度上也有很大不同。这就是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

有人说“鲲鹏”与“学鸠”的“小大之辩”之中鲲鹏的“大”便是庄子精神自由的至高境界,其实并不如此。庄子所真正追求的“大”应是那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这一类人正如蜩与学鸠,囿于一隅而沾沾自喜,自由的眼界必然狭小。宋荣子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而列子“御风而行”,“比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他们如同鲲鹏,思想不受世俗的束缚,打破了世间的局限,但与此同时,他们这看似自由的行动仍是有所凭借的,因此也不及绝对自由。只有那些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能真正地做到无所待,达到至高的“大”,才能达到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

“逍遥游”之中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是指真真正正顺应自然之道。通过“小大之辩”理解逍遥的最高层次,要做到超越“小大之辩”,进入自由的“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因此小大之辩是《逍遥游》的前提。

三、“逍遥”的三个境界

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三个境界是指,“无己”、“无功”和“无名”。

“至人无己”是说我们看待世界的时候,不应将自我视为中心,而应顺应事物的本性,打开自己的心胸,不为自己的偏见和外物局限,最终达到与万物相通的境界。

庄子在《逍遥游》中举了不龟手之药与樗树二例。这两个例子体现了庄子的“大用”和“无用而用”的思想。宋人无视不龟手之药的妙用,偏是因为他局限在了自己狭隘的思想之中,他们仅仅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自己已有的认知层面上看待这个问题,却不接受思想层面的提高,跨越至另一层面重新思考问题。樗树的例子也是如此,只是片面由局限地注目于它无用的一面,忽视它真正有用的那一面。这二例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们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用狭隘的眼光看待事情,只局限在事物的一面,无视另一面,这样一来自己对事物偏见使人们为其所累。我们只有破除以自我为中心,顺应事物本性,才能达到精神自由。这便是“至人无己”。

王雩在其《南华真经新传》中也提到了“至人”:至人知道,内冥诸心,汛然自得而不累于物,故曰无己。

而提到“至人无己”这一境界,郭象注曰:“无己,故顺物,顺物而至矣。”顺物即为“无待”,也正是庄子文中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郭象对这句的注解是:故乘天地之正者,即是顺万物之性也;御六气之辩者,即是游变化之途也;如斯以往,则何往而有穷哉!所遇斯乘,又将恶乎待哉!此乃至德之人玄同彼我者之逍遥也。

无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内与外的关系上,就是郭象所说“玄同比我”的境界,是要将外之万物与内之我视为同等。因此“至人无己”可谓打破,不受自身限制,与万物相通的逍遥之境界。

“神人无功”则是另一方面,是说凡事不将追求功与名视为最重,而是顺其自然,不强求。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写道:“功,以劳定国也。”功,即是褒奖。这种褒奖会让心生所累。庄子认为,这对人来说是一种约束,迫使人人都过分追求功名与利禄,内心则混沌不安,因而无自由。

对于“神人无功”,《逍遥游》中有如下的描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早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圣人无名”是庄子对解构语言、消除百家之辩的设想。《老子》一文中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在告诉我们万物间的真正的道是不可以言表的,可以言表的便不是真正的道;世间万物本是没有名称的,能说出来的名称便不是真正的名。庄子的这一思想继承了老子,庄子也认为万物本身并没有名,但当人们执意为它们扣上了名之帽子,万物就背离了它们真正的本质。也就是说,名把这个世界扰乱,人们执意坚持自己的偏见,只局限在自己眼中的世界认识里,拒绝认识世界的另一面。

《逍遥游》也讲述了许由之让天下之事。许由曰:“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这句话是说名作为实之“宾”,任一事物都具有其本质,即“实”。但凡事物有了名之后,便与此同时破坏了自己的本质,事物便不再是它本质的状态。“圣人无名”是因为圣人具有完美的品德,这一完美之德的本质是不必言说也不受限制的。世界若要自然和谐,那就应该去追求万物都行其本质,不被名其他种种所束缚,达到无名的逍遥。因此,在庄子逍遥的思想之中,不可名说的境界才是道的最高境界。这便是庄子“圣人无名”的思想。

庄子对“逍遥”境界的描写是否真正是他的追求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战国时期,社会纷繁复杂,奸臣当道,国君昏庸,人心险恶。楚王“无赦如虎”;卫太子生性刻薄好杀戮;富有者未必知廉耻,声名显赫之人往往油嘴滑舌失信于他人;功成名就之人,往往夸夸其谈无所作为;而那些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企图谋求一官半职的士人则都是虚伪欺诈之徒。庄子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他的才气无法为自己改善生活处境,因此他转身逃避社会,渴望以一种超乎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的心态,追求他真正企盼的心灵自由。然而这样的生活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它只是庄子心中的勾画与畅想。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的思想恰恰便是他对这一现实的反击,更是内心对现实的一种无奈。但与此同时,庄子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层阶级,他又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改变这个社会。对于社会状态虽然无能为力,但在精神境界上他渴望点醒世人的心灵,让世人解脱内心的痛苦,使人们超越现实的苦难,达到精神的自由。

若说真正关注人生、关注生命的生命哲学,庄子的哲学首当其冲。他的哲学是他饱经忧患饱尝酸苦之后,对人生的一种深层次思考,最终表现为对精神自由和心灵自由的追求,表现为“无己”、“无功”、“无名”的人生哲学。

何以逍遥?在于无待、无为、无功。至人乎?圣人耶?神人耶?得其大自在,天地任我遨游,然则至今得者凡几,不过寥寥。红尘俗世,肉体凡胎,何以逍遥?最终不过超脱矣。奈何无所超脱,众人嗟叹:何以逍遥?惟求之不得尔。

庄子的逍遥效应 篇3

崇尚精神自由

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楚王闻知庄子贤能,意欲任命庄子担任国相,执掌国政,但遭到庄子婉拒。庄子学识超群、智慧出众,却不落世俗,追求独立与自由。认识生死,是自古以来一个永久的话题。庄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认清生死本质的思想家,他通过鼓盆而歌,送妻升天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

庄子能言善辩,其中“巧论三剑,一言兴邦”千古流传。赵文王自听庄子畅论三剑后,三月未出宫门。自此戒绝好剑之痛,一心治理国家。那些剑士自觉再无出头之日,个个心怀忧惧,不久都纷纷散去。庄子以超凡智慧,绝妙寓意劝诫赵文王改掉恶习,使赵国得以善治,走上复兴之路,彰显了庄子思想与智慧的力量。

庄子思想丰富,文学隽永,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与庄子有关的成语近百个。庄子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封建帝王尤为尊崇,庄子在唐朝诏号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

逍遥效应

庄子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他的触角伸向了许多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整理庄子的哲学思想,摒弃浮华,还原本真;不为物累,追求自由;不为情扰,崇尚逍遥构成一条鲜明的主线。

《逍遥游》为庄子哲学总纲,展现庄子思想的境界与理想。“逍遥”有优游自得、安闲自在、看淡名利之意。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成为后世追求的一种境界。

越国战败之际,范蠡献出“委曲求全、卑辞厚礼、先求存越,后图复仇”之解危之策,并陪同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为奴,使勾践得以回国。范蠡与文种大夫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国政治清明,国富兵强,终于打败吴国,报仇雪恨。在请功论赏之际,范蠡却激流勇退,跳槽下海,与西施夫人荡桨西湖,逍遥山水。此后入市经商,三聚巨财、得以善终。文种大夫因未听范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不早日离开越王,将会祸事临头的劝告,自恃功高,且留恋富贵,最终落得被勾践赐剑自杀的可悲下场。

逍遥效应是指认清事物本质,摆脱名利缰锁,遵循自然规律,享受自由生活的现象。

当代启迪

庄子的逍遥效应不仅光耀了历史,留下了许多美谈,而且影响着后世并且被弘扬光大。

淡泊名利,低调做人。湖北省沙隆达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作荣2005年担任董事长以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勤奋敬业带领职工使这家处于亏损困境的企业获得稳健发展,职工收入不断提高,成为当地税收大户。李作荣没有因为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淡泊名利,低调做人。

2008年,他婉言谢绝当奥运会火炬手,2009年,他婉言谢绝制作蜡像存入荆州名馆。2009年,荆州市启动了建设荆州名人馆的文化工程,力图打造荆州的“城市名片”,将荆州籍或在荆州工作过的著名人物的蜡像存入馆内,载入史册。历史名人由专家委员会推荐,楚庄王、屈原、关羽、张居正、袁宗道等位列其中。当代名人由各县、区、部门推荐。鉴于沙隆达在荆州市的地位和李作荣的影响,李作荣作为企业家代表被列入推荐名单。李作荣交待办公室不参加此项活动;主办单位领导上门做工作,遭到李作荣拒绝;市领导亲自出面,同样被李作荣婉言谢绝。事后有人对李作荣的做法十分不解,李作荣却说:“我们沙隆达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我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这项殊荣对我来说受之有愧。我们搞企业的,还是应当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能追求为自己树碑立传的事情。”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地处河北省徐水县大午集团的创始人孙大午是我国企业界一位特立独行的传奇人物。他曾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监狱里关了157天。2004年开始,大午集团实行孙大午设计的私企“君主立宪制”,他将企业的股权、经营权、决策权三权分立,互相监督互相节制。他的大弟孙二午当上了董事长,掌控决策权;侄女刘平为总经理,负责企业经营。而孙大午是监事长,监督企业经营管理,但不干预决策、不插手经营。

孙大午离开繁忙的董事长岗位后,主要时间用于研究中国文化,学英语、学书法,到处演讲。他还把相当精力投入到研究釜山文化上。他牵头成立了釜山文化研究会,自任会长。主持召开了“黄河—釜山研讨会”,请来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等资深专家出席会议。以前,孙大午与地方关系较为紧张,官司不断,如今,地方政府对孙大午的釜山文化非常支持,因此,大午集团也得到许多优惠政策,孙大午及大午集团受惠于逍遥效应。

取自社会,回报社会。在当今社会,有些企业家对财富本质的认识就像庄子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一样清醒。当他们积聚了巨额财富之后,积极回报社会,甚至承诺死后全部捐献给社会,达到如庄子所赞赏的不为名累,不为利扰的“无己”境界。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2010年9月5日宣布将在死后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成为中国承诺“裸捐”的先行者。陈光标经历过苦难的童年,他对财富有着深切的理解,他从父母身上传承了乐善好施的美德。

京郊农夫乐逍遥 篇4

我们虽不能像奥巴马夫人那样在城市中拥有自己的私家菜园,但在郊外安利隆生态农业旅游山庄租上一分处女地,自己播种,自己收获,做一个纯粹的地主却是唾手可得。

初当农夫,出身汗那叫一个舒服

来到安利隆山庄,面前呈现的是一派不加修饰的乡土氛围。耕种区在山庄里面的一片平原上,每块地用树干围成栅栏,栅栏门前都有一个手写的大木牌。这里被远山包围,空气清新湿润,头顶有啁啾的鸟儿,身边有怒放的梨花…… “我们一家人认领了一块菜地,周末带上孩子过来一起体验农耕生活和体验种菜的乐趣,也让孩子多些见识。”一位市民说。

菜园里的田地被分成了许多小块,每一块刚好是一分地。一分地是啥概念?我这个久居都市的人对此毫无认识。农家人的回答是:“大约67平方米,够你们一家三口吃上六七个月的新鲜蔬菜!”

拿着工作人员发的专有地契和协议,心中地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从此之后,我可就是这一分地的主人了!铆足劲将发给我的一个小牌牌夯进土里,看着牌子上本人的大名,开始构想我的地里该种些什么东西,黄瓜、茄子、豇豆、西红柿、西葫芦、西兰花……

“别急。”农家大伯和蔼地说,“土地是宝贵的,要好好筹划一下,什么时令适合种什么菜。”最后,我决定还是先从“打畦”开始学。“打畦”就是先用铁锹将地翻过,然后再把地平整好,打出沟垄,这样,我的地就被分成几个小板块了。每个板块里都可以种上一畦不同品种的蔬菜。

说起来简单,干起来可让我这个都市人大汗淋淋,单是学几种农具如何使用就让我忙得不亦乐乎。不过,这身汗出得那叫一个舒服,那叫一个过瘾!

生产绿色蔬菜,那是必须的

我对农耕一窍不通,对怎么撒种、怎么掐秧完全没概念,农家人说:“没关系,这里提供免费种植指导,随时为诸位准农民答疑解惑。”

拿着山庄免费发放的种子,开始我奇妙的播种过程。难以想象手里芝麻粒大小的种子会有一天变成绿色的叶子、长长的枝茎和硕大的瓜果,我的孩子更是第一次见到菠菜、韭菜、扁豆等蔬菜的种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他眨着那双急切的大眼睛问我说:“妈妈,它们什么时候能长出来呀,我要吃我自己种的蔬菜!”

菜园子的所有操作都按着绿色无公害的相关规范来,“我们对大家的劳动能力进行过科学的测算后发现,这样的面积,您和您的家人每周过来劳动2-4小时,既进行了有氧运动锻炼了身体,又将时间和体力消耗等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内。”负责人说。

一边播种,一边想象着自己菜地里满是绿色蔬菜的场景,简直就是一幅山野图画。来这里的城市人都说,喜欢自己种植出来的绿色食品,使用农家肥,拒绝使用农药、催熟剂、化肥等。他们乐于向农家人学习,乐于接受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懂得享受劳动,即使累得气喘吁吁,也坚持尝试、锻炼——都市哪有这么天然的健身房?

一个月里,保准大家“脱盲”

撒下种子,那日后怎么办呢?每周来这儿都做什么呢?浇地、施肥、除草、收割……当然如果你实在没有空,这些活儿都会有人专门打理。

来这里的城里人越多,“农耕白痴”就越多。工作人员笑着告诉我:“不识小葱和大蒜的多了去了,好在随时有当地专业人员在旁边指导,你这茬该种什么,什么时候可以收获,随问随答。不出一个月,城里人就能‘脱盲’了。”对有些问题,专业人员解答得特别细心:搭架子得顺着菜的长势一点一点往上绑;摘西红柿要从根部剪……这些种菜的常识一天得讲好几遍,有时还要亲手演示。

去年就有城里人来这里当了“地主”,种植作物品种当然由“地主”决定,收获也归“地主”所有。如今的他们聊起农耕知识可谓头头是道,绝对有着准农民的范儿。邻家“地主”对我说:“在这里认识的朋友都是向往大自然的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有共同语言。大概他们都想回归乡间生活吧,这里氧气充足、空气新鲜,干一会儿活儿全身舒展,保准你把单位里的烦心事忘得一干二净,你琢磨的重点都在为什么你家的黄瓜没有他家长得好。”

没时间照料菜地,山庄服务全到位

据介绍,现在已有很多地被认领,多数以家庭为单位,也有以公司为单位认领的。大部分认领者都采取“自管”模式种植各种农作物,也有部分市民因工作繁忙将自己的菜地交园区“托管”,工作人员会精心照料你家的蔬菜,到了收获季节一样可以满载而归。

当然,看不到自家蔬菜的成长情况让很多大忙人遗憾不已,没关系,这点山庄也已经考虑到了,他们每周会更新成长照片,也有成长期短信及邮件提示,你只需上网,点点鼠标,就能每周看到自家菜地的生长情况啦——小白菜长高了,茄子开花了,黄瓜长出小不点了……每一点细小的变化都会让人激动不已。

到了成熟采摘期,如果你不能亲自来采摘,工作人员会统一将你家的蔬菜分份包装,送往城区定点处,你直接去取就行了。

一年下来,普通人可以在这菜园子种上二十多种菜品,赶上特会种的,最多可以种上四十多种,菠菜、油菜、辣椒、茄子……每年到了七八月份果实收获季节,一个后备箱都拉不完。

相关提示

一分地的有机蔬菜

够3家吃半年

安利隆生态农业旅游山庄地处北京市顺义区东北部,三面环山,总面积达8000亩,绿色植被覆盖面积达92%。在这里认养一分土地,可以带着孩子体验纯朴的田园生活。同时,山庄还有住宿、美食、拓展、宿营等项目提供。

每个家庭每年交2800元土地费和1200元管理费可以认种一分地,年产各类无公害蔬菜,全部归“地主”所有。

电话:60304387 13910978372

自驾路线:京承高速11出口出,牛栏山方向直走昌金路即到。

相关链接

东小河屯村:老牌种植基地,负责指导的都是当地农民。

自驾路线:八达岭高速到延庆县城,然后再往西北方向走3.5公里,有路标。

九王庄村:这里不仅可种常见的菠菜、油菜、辣椒、茄子,还有少见的水果玉米、香瓜、何首乌等,品种齐全。

自驾路线:机场高速转通顺路奔顺义,过潮白河大桥上顺平路4.5公里即到。

青箐顶:到了收获的时候,你可以直接拿着还挂着绒毛的黄瓜、西红柿、茄子去餐厅现摘现做,保准新鲜可口。

自驾路线:京承高速密云出口直走,到密云水库直奔黑龙潭方向,过黑龙潭即到。

本刊记者 梁 玲

《逍遥游》:得失知多少 篇5

一、起点:终身役役

任何思想都产生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庄子也不例外。庄子哲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支点正是现实人生的种种困扰, 包括生死之患、名利之忧、是非之辨等。庄子置身一个战祸连绵、危机四伏、争名夺利的社会环境里, 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 可谓是“福轻乎羽”、“祸重乎地” (《人间世》) 。庄子内心极为沉痛, 却寄情于悠闲逍遥。陈鼓应先生说:“庄子之所以逍遥, 是为了避免‘中于机辟, 死于网罟’, 避免‘斤斧之害’”, “在逍遥的背后, 在庄子生命的底层, 未尝不奔腾着愤激与焦虑之情。” (1)

人的认识有其局限性, 或“拘于虚”、“笃于时”、“束于教” (《秋水》) , 或因认识能力有限, 不可能对事物都有一个正确的相同的认识。更加上人的主观“成心”的渗入, 于是有了是非之辨, 往往陷入认识误区不能自拔, 很难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价值是非标准。《逍遥游》中有“小大之辨”, 蓬草间的小雀对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高飞远游的壮举迷惑不解, 讥笑大鹏, 实在是孤陋寡闻, 自以为是, 荒唐至极。

现实的贵贱升降、富贫之别, 人们整日东奔西走, 苦心经营, 汲汲于功名利禄, 争名于朝, 争利于市, 使自身处于欲念的焦虑之中, 遭受“异化”的痛苦。庄子对此颇有感慨地说:“一受其成形, 不亡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 而莫之能止, 不亦悲乎!终身役役, 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 而不知其所归, 可不哀邪!” (《齐物论》) 《逍遥游》中那些所谓“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子, 而征一国者”, 何尝不是自鸣得意, 心系功名, 而为世所累。“这些人以自己的人性和自由为代价去换取功名利禄, 失去了人的主体性, 活着只有偶像意义。” (2)

在庄子眼里, 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生灭转化, 均不是由自己决定的, 而是道的运行产生出来的必然结果。“性命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顺也。” (《知北游》) 个人的存在始终处于别无选择的命运之中, 人是不自由的。这是人何以不自由的最深刻的本体层面。然而现实中生命它是那么的轻忽, 一切是那么的触目惊心, 一切是那么的残酷恐怖, 一个个被治者谋害, 一群群被权者屠杀, 生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于是人们有了生死之患。《逍遥游》中的狸狌, 东西跳梁, 结果“中于机群, 死于罔罟”。这何尝不是人间真实的写照, 现实的罗网, 要想“不夭斤斧”, 而保身全生也实在太难。更何况在那个动乱贫困的古代社会, 一切的灾难, 一切的不幸都有可能。“死生亦大矣” (《德充符》) 岂不痛哉!

凡此种种困扰, 都是不自由, 都是有待。无论是扶摇直上的大鹏, 还是决起而飞的小雀, 也不论是不知晦朔的朝菌, 还是春秋八千年的大椿, 它们虽有小大之辨, 但都是有所依赖、有所期待的, 都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至于人物, 汲汲功名者自不必说, 就是“定乎内外之分, 辨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犹有未树”, 列子“御风而行”也仍然“犹有所待”。

庄子是冷眼看世界, 更多看到的是人生的种种困扰、现实的种种丑恶, 却少发现美好幸福的东西, 这也就注定庄子的哲学只能是悲剧哲学。

二、方法:齐物无己

庄子针对人的不自由、有待的人生困境, 寻觅解脱困境的方法。此在的种种因缘牵挂, 庄子好像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只好在“心”上下功夫, 注重内在生命的修养, 一是齐物, 莫若以明, 照之于天;一是无己, 同于大道, 天人合一。这样从自我中心的局限中提升出来, 具有开放的心灵, 消解主体性的自我, 与万化冥合, 从而任物自然, 逍遥优游, 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冯友兰先生说:“庄学所用之方法, 乃在知识方面取消一切分别, 而至于‘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3)

庄子以为凡物皆无不好, 凡意见皆无不对, 主张齐物, 把物我、物物、是非、生死、荣辱、得失、美丑、高下、内外等均视为同一的, 从而宠辱不惊, 哀乐不入。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不因对待而形成的, 有“彼”就有“此”, 有“此”就有“彼”, “物无非彼, 物无非此”, “彼出于是, 是亦因彼” (《齐物论》) 。一切事物都在对待的关系中, 而一切事物又不断地流转, 对待关系也不断地变换。“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 (《齐物论》) 。正因为如此, 庄子提出破除主观是非价值判断争论的方法, 就是要照之于天, 莫若以明, 这样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这样彼此两忘, 是非双遣, 以空灵明觉之心, 遍照存有的真相。所以《逍遥游》中说:“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尽管大鹏高飞九万里, 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成心, 苍苍也未必是天之正色。所谓“小大之辨”, 实则是如禅宗公案, 就是说明人类认识有其局限, 小年不及大年, 小智不及大智, 一切认识都是相对的, 并非对事物的终极认知。只有超越差等、平齐是非, 才能烛照真相, 达到真正的自由。

“庄子正是通过齐荣辱、齐得失、齐高下, 从而把围绕他们的纷争归结为毫无意义, 这样人的心灵便从荣辱、得失、高下之争中解脱出来, 喜怒哀乐也就不易施乎前, 精神由此超越了功名的限制向逍遥境界又迈进了一步。” (4) 庄子是打开了一个无穷的时空系统, 来打通个我与外界间的隔阂, 来提升个我的精神, 看到了事物相对互化的一面, 从而要求超功利、超社会、超生死, 达到物我齐一的最高境界。可是事物既有共性的一面, 又有个性的一面;既有变化的一面, 又有不变的一面;既离不开自然, 又离不开人事;既有精神的超拔, 又有现实的羁绊。我们的性命、根子永落在现实的土壤中, 诚如海德格尔所言, 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此在中与世沉浮, 牵肠挂肚, 沉沦烦忧, 尽管我们可以置至死地而后生。我们的幸福自由只有扎根于当下, 才能成长健壮硬实。

要想通于大道, 游于无穷, 无所期待, 达到纯粹的绝对自由, 那就还要做到“无己”。这样, 忘记自我, 任乎自然, 顺乎物理, 把自己的形体思想都看作虚幻的不存在之物, 物我同泯, 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每个人生活在一个人与人的关系网中, 这种束缚是客观存在的。“要摆脱这种束缚, 只有从主观上、自我上做功夫。把自我看得越重, 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大;把自我看得越轻, 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小;把自我视作不存在一般, 做到如佛家所说的‘去我执’, 就可以解脱了。‘至人无己’, 正是这个意思。既然‘无己’, 哪怕它个密网宏罗。” (5) 《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无功, 即功盖万世, 却不以功相见;无名, 即无为而为, 因为无名可指;无功无名, 最终归于忘情无己。所以宣颖《南华经解》评曰:“此三句一篇之主也。第一句又三句中之主也。”冯友兰先生也认为, 要达到逍遥无所待、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是“因其无己、无功、无名, 而尤因其无己。” (6)

要做到无己, 也要特别在心上下功夫, 要透过虚静, 使得心境澄澈。具体方法就是“心斋”、“坐忘”。庄子说:“耳止于听, 心止于符, 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 (《人间世》) 透过内省的工夫, 洗净贪欲与智巧, 求得空灵明觉之心, 这样听任万物往来, 不容纤尘烦杂, 心境虚静空寂。庄子又说:“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 (《大宗师》) 废弃肢体, 摈除视听, 离形去知, 从心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与大道浑同相通为一体, 从而物我两忘。具体过程就是“外天下”、“外物”、“外生”, 忘却天下万物, 忘却生死概念, 超越时空, 超越生死, 就能“朝彻见独” (《大宗师》) , 从而进入“无古无今, 不生不死”的真人境界。

这种无心无情, 忘我无己, 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 事实上也只能集中在精神领域, 而行为天地则是萎缩的, 只能做一个精神的巨人, 而成行动的侏儒。无己实则是鄙弃了人的感性欲求, 否弃了人的自我意识, 从而落入虚妄, 逍遥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离开了人的自身, 离开了生命欲求, 一切思想精神都将打烊关门。

三、境界:逍遥无待

庄子的热情凝聚为对社会人生作冷峻的哲学思考。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扰、种种痛苦, 庄子为人们开出一剂良方, 那就是要修心修性, 齐物无己, 进入任运大化、逍遥无待的境界。“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辨, 以游无穷, 恶乎待哉?”体道通化, 任物自然, 无系无累, 无挂无碍, 悠闲自得, 逍遥游放, 是为“逍遥游”。这个体道的自由精神活动, 要达无限时空领域, 以游无穷, 即后文所说的“无何有之乡, 广莫之野”, 谓之境界。这种逍遥无待的境界不仅是适心任性的精神自由, 也是理想人格的真实写照, 即“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逍遥无待的境界是通过理想人格的完成而达到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而达此境界的人就是至人、神人、圣人、真人。在这些至德之人身上, 寄托了庄子对现实人生的厌恶与鄙弃, 寄托着庄子对理想生命的热爱与神往。在《逍遥游》第二部分中, 庄子塑造了神人形象, 赋予他们最好的品质和最美的外表, 成为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从‘尧让天下于许由’至‘窅然丧其天下焉’, 主要是着力塑造神人形象, 以使逍遥的‘至人’形象具体化。” (7)

尧让天下给许由, 许由却不愿越俎代庖, 表明君不足贵、权不足惜。事实上, 庄子在此借许由来阐述自己的治国思想, 即无为而治, 任其自然, 故曰圣人无名。圣人圣爱, 泽披万物, 博大无私, 而不标榜自己, 不求名而名自至。“圣人并包天地, 泽及天下, 而不知其谁氏。” (《徐无鬼》) 藐姑射山的神人更是那样的精美绝伦, 阴柔与阳刚并济, 而且“之人也, 之德也, 将磅礴万物以为一”, 水不待它而不流, 火不待它而不燃, 一切的事物不待它都不成, 功盖万世, 却不肯以功相见, 无意于求功于人, 而自然为人类造福, 可谓“神人无功”。当尧治天下之民, 平海内之政时, 还是有心治民、有心为政, 等到藐姑射山、汾水之阳, 拜见了四位得道神人之后, 顿有所悟, 忘天下进而忘人世, 达到物我同泯的境界。故曰“圣人无名”。庄子说:“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 遗其耳目, 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逍遥乎无事之业, 是谓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圣人身心俱忘, 超然物外, 独立于世, 无所用心, 逍遥优游, 却能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三言, 庄子实则以重言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逍遥无待的审美境界。陈鼓应先生说:“《逍遥游》主旨, 便是至人乘天地、御六气以游无穷。写到这里, 是一篇的高峰。接着庄子又引出‘尧让天下于许由’、‘肩吾问于连叔’二段, 借重言引证‘无名’、‘无功’、‘无己’。” (8)

庄子的逍遥之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精神境界, 是心灵的无限开放, 从而与万化冥合, 博大无碍, 随遇而安, 自由自在。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理想, 不存于现实人生, 只能逍遥于“四海之外”或“尘垢之外”, “无何有之乡”或“广莫之野”。现实中是种种的烦忧、种种的困扰、种种的杀戮, 没有自由幸福可言, 只好退守到心灵空间、精神世界, 创造另一个自由自在、愉悦幸福、逍遥无待的精神天地。“天才浪漫的庄子, 在其自由的理想被黑暗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 几经挣扎, 身心衰竭后, 只好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去。” (9) 这种纯粹的精神境界固然可以维护人格的独立, 保身全性, 具有精神力量, 可以超越苦难, 随遇而安, 但这种意义实在是脆弱的、狭隘的, 只能局促于精神领域, 而且那么不堪一击。这于生命的基本欲求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甚至连自我确证也不能满足。庄子面对人生的苦难, “他以走向逍遥超越人生的痛苦, 当人超越了个体, 将小我融入宇宙大我, 当人从九万里的高度俯视人间, 人生的苦难不就如粒粒尘埃消解融化在茫茫宇宙之中。” (10) 逍遥就是忘情无己, 否定有限个体, 不为智累、不为情牵、不为物惑、不为利扰, 是非与我无干, 哀乐与我无缘, 对于任何事物都是冷漠闲适、不惊不乍。庄子实际上消解了我们的肉身, 也否定了我们的情思, 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偶像, 这实际上是对人本身、生命本身的一种反动。“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没有是非、没有情智、没有功利, 又哪里有我们这个异彩纷呈、生香活意的世界。

四、运用:无用之用

庄子倡导齐物无己、逍遥无待、与道为一, 实则是为了解决现世的困扰, 解脱人生的苦难, 最终落实到现实的层面上。庄子要求委心顺性, 得其所哉, 重估价值, 从而在痛苦的夹缝中求得生存, 无用而有用, 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说:“安时而处顺, 哀乐而不能入, 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养生主》) 人生如同倒悬之苦, 只有安命顺天才能泰然自若, 求得新生。“由于庄子以精神自由为归宿和最高点, 因此反过来精神自由又审视行为、要求行为, 使行为成为一种自觉, 而不是盲目。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由于其有精神自由这一目的驱动和价值内核, 因此行为是有目的的委顺, 在委顺中有不流俗的追求, 这就是外圆内直、外化内不化的行为原则。”

五石之瓠, 惠子非常注重分析, 由葫芦分剖为瓢, 由瓢又击为碎片, 原在求其有用, 结果却归于完全无用。庄子则不然, 他顺同万物的本性, 委心顺性, 大瓠不能盛水, 又何必一定使它盛水呢?何不顺其本性作为腰舟而渡呢?万物各有其根, 各有其用, 不要人为地改变物性, 改变秩序, 损害大道的运行, 要心顺性, 就能各美其美、各用其用。这样于己无害, 于物有益, 就能获得自由幸福。

宋人有善制不龟手的药物的人家, 结果卖了药方, 不过得了百金。客人得到药方, 去游说吴王, 作为军需之用, 而得了封地之赏。“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 或不免于洴辟絖, 则所用之异也。”药方在宋人那里, 只能为一己之用, 最多是买了它换得百金, 药方根本没有发挥它的应有的作用, 达到它的极致, 得其所哉, 只能是暴殄天物, 明珠暗投。任何事物, 若能顺其天性, 得其所哉, 即是最大的幸福。

参天巨樗, 不中绳墨, 不中规矩, 匠人不顾, 惠子就认为大而无当, 没有用处。庄子则不然, 认为自有它的大用处, 可以“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广莫之野, 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寢卧其下”。不受刀斧的砍伐, 没有东西会来侵害, 保生全性, 以尽天命。心胸不同, 眼界不同, 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庄子认为应该重估价值, 应该摆脱那种实用的观点、功利的态度, 摆脱那种“有蓬之心”, 就会别有洞天, 另辟新境, 发现其中大用、无用之用。

然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固然要委心顺性, 但也要化性成伪, 出于蓝而青于蓝;我们固然要求得其所哉, 但这大约只能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不如愿往往是十之八九;我们固然可以重估价值, 但价值以人为尺度, 本身就是莫衷一是、见仁见智, 有审美, 更有实用。

清人胡文英说:“庄子眼极冷, 心肠极热。眼冷, 故是非不管;心肠热, 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 而未能忘情, 到底是热肠挂肚;虽不能忘情, 而终不下手, 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独见·庄子论略》) 思想高蹈, 现实困扰, 尘外逍遥, 人生无奈, 只能徘徊两间, 这是庄子的“哲学困境”。

参考文献

①⑧陈鼓应著《老庄新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第225页、128页。

②⑨张晋著《庄子的智慧》, 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33页、155页。

③⑥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小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37页、36页。

④李牧恒郭道荣著《自事其心———重读庄子》,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53页、59页。

⑤曹础基《逍遥游赏析》, 黄岳洲、茅宗祥主编《中华文学鉴赏宝库》,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⑦程千帆等著《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第19页。

《逍遥游》奇幻想象赏析 篇6

关键词:逍遥,想象,浪漫主义

《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 是阐发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著名篇章。就其艺术特色来看, 也可称为庄子的代表作, 其文汪洋恣肆、浩淼奇警的浪漫主义风格更值得学习和借鉴。《逍遥游》营造了一个“逍遥”的至高境界, 为了让人们相信确有“逍遥”的境界, 庄子通过对许多具体形象和事例的想象和创造来使“逍遥”的至高境界具体化甚至人格化, 而这些具体的想象又具有独特的风格。

首先, 在想象中夸张。

一开篇就尽显壮阔、神奇, 以巨鲲化为大鹏, 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展开想象, 并穷形尽相的进行夸张的描写。作者大笔挥洒,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图景。北方深海之中, 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 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 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鸟, 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 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 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 但想象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人们相信世间有此二物, 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大鹏, 这只神奇的大鸟不只是体大背大, 还要腾空而起, 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 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 怒张毛羽, 一振而飞上九天, 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彩。接着, 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齐谐》上说, 大鹏迁徙到迁往南海的时候, 翅膀先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 然后盘旋宛转, 靠风气相扶, 直冲云天, 飞上九万里的高空,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那么, 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 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 微尘浮动来形容, 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 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 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 只见莽莽苍苍, 难辨其真正颜色。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 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抽象的九万里高空成为具体可感的景象, 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

第二, 在想象中进行对比。

作者童话般地叙述了蜩和学鸠对大鹏的嘲笑:“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 自鸣得意的口吻, 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 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 从而褒扬了大鹏, 这是对大鹏展翅的一种有力反衬, 也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的冥灵、“以八千岁为春, 八千岁为秋”的大椿与长寿者彭祖进行对比, 自然就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写冥灵、大椿之长寿, 连长寿之彭祖也只能算“小年”。这种“小知”、“大知”、“小年”、“大年”的对比都是在想象中完成的。

第三, 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

作者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 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逍遥游”, 是“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描绘的是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态, 所追求的是一种无限开放的精神和心灵的自由。人们往往误解庄子是一个散淡的人, 虽然他不像孔孟那样, 热心游走于诸侯之间, 但仍会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慨叹。庄子天才卓绝, “其学无所不窥”, 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 “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 “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浑浊, 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 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大鹏在茫茫北海中冲天而起, 庄子的一颗心也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 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寻不到一丝慰藉。庄子笔下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 正是庄子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庄子的境界是眼光短浅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作者否定争名夺利的世俗之人, 追求逍遥但自己也摆脱不了人生的羁绊, 在这种矛盾的情感之下, 就借着这种大胆夸张的想象来寄寓自己的理想。

逍遥散的临床运用 篇7

参考文献

[1]广州中医学院.中医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49-50.

[2]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51, 183, 193, 290.

[3]中医临床经验介绍选编[M].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1976:186-188.

[4]上海中医学院.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206-208.

理解《逍遥游》的两把钥匙 篇8

何谓“逍 遥游”? 马恒君以 为“逍遥,得道后无所依赖,进入自由王国的一种境界。字面意思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游,泛指人的一切活动。”陈鼓应谓:“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唐释湛然引王瞀夜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可见古往今来对于逍遥的理解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其主要分歧在于鲲、鹏、蜩、学鸠、朝菌、蟪蛄、大椿等意象和彭祖、商汤、棘、宋荣子、列子等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一种看法认为:无论是大鹏还是蜩与学鸠,都没有达到真正自由的境界,它们都有所依赖。但庄子对大鹏鸟更欣赏,而对于蝉、斑鸠和麻雀的描述则充满了戏谑、嘲讽。另一种看法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庄子的观点,庄子阐发要消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虚妄分别的观点。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在斥鴳看来,也不屑一顾 , 它并不像 “小年” 的“众”去匹“大年”的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 至也而满 足了。亦 即鲲、鹏、蜩、学鸠、朝菌、蟪蛄、大椿等意象和彭祖、商汤、棘、宋荣子、列子等人物无任何区别,均在同一层面上达不到逍遥境界,此观点来自郭庆藩《庄子集释》注文:“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其“逍遥一也”意谓“不逍遥一也”。而郭庆藩注实来自于郭 象的意见 。郭象还 注云 :“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究竟何种看法更接近庄子原意,我以为要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话,这段话给了我们破解课文的两把钥匙,但是我们一 般仅仅只 找到一把 , 即“待” (依赖) 字,原文谓“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以此可判断出鲲、鹏、蜩、学鸠、朝菌、蟪蛄、斥鴳、大椿、彭祖、商汤、棘、宋荣子、列子等均有所待而无法达到“逍遥”之境。但据此我们还是无法得知究竟何者更接近逍遥之境,或者不逍遥之程度是否一样。如谓所待愈大,去逍遥愈远,则大鹏所待为积雄厚力量之六月大风,显然比蜩与学鸠或斥鴳所待为大,难道其逍遥程度反不如它们吗?“适千里者”需“三月聚粮”,而“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显然“适莽苍者”所待更小,难道“适莽苍者”更接近逍遥吗?

文章又说“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可见庄子认为这些人和斥鴳差不多,目光都很短浅。而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显然境界要高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 德合一君 , 而征一国 ”者,列子能御风而行,“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境界就要更高。当然他们都达不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绝对逍遥的境界。但也由此可见,人们不逍遥之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虽然 ,犹有未树 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这几句中的几 个虚词“ 而”“虽 然”“犹”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庄子的态度。

那么,如何解释前面的问题?理解《逍遥游》的第二把钥匙在哪里呢?我以为就是“虽然,犹有未树也”这句话中的“树”字,“树”,树立也,树立什么?就是境界。“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 圣人无名 ”,至人、神人、圣人树立并达到的境界最高,故即达到逍遥境界,列子高于宋荣子,故离逍遥境界更近,以下依次分别就是宋荣子,“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了。这样再看大鹏和蜩与学鸠或赤鴳究竟谁离逍遥更近就有依据了,大鹏所待虽多,然而它形体大,变化神奇,飞腾时气势壮观,高高在上,俯视一切,超群绝伦,“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它精神深厚博大,有着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精神飞升的渴望,即大鹏所“树”者大,而蜩与学鸠或赤鴳目光短浅、志趣低下,庸庸碌碌,虽然所“待”小,然而所“树”也极小,故其境界与大鹏不可道里计,离逍遥更是遥不可及了。蜩、学鸠或赤鴳嘲笑大鹏,是因为它们飞得低矮,对于大鹏之高翔远翥不能理解,正是体现出它们“小”的局限。再者,庄子说“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积水和积风,虽然所待要大,但所树也大,表明致远致大者必当厚积,同理可见“适千里者”要比“适百里者”、“适莽苍者”境界要高。

浅析《庄子·逍遥游》 篇9

余读《庄子》一书,首重内七篇,其余外杂虽多有意趣,然较之内七尚少精妙。而全书以《逍遥游》为首,其余诸篇随之,成玄英曰:“所以逍遥建初者,言达道之士,智德明敏,所造皆适,遇物逍遥,故以逍遥命物。夫无待圣人,照机若镜,既明权实之二智,故能大齐于万境,故以齐物次之。既指马天地,混同庶物,心灵凝澹,可以摄卫养生,故以养生主次之。既善恶两忘,境智俱妙,随变任化,可以处涉人间,故以人间世次之。内德圆满,故能支离其德,外以接物,既而随物升降,内外冥契,故以德充符次之。止水流鉴,接物无心,忘德忘形,契外会内之极,可以匠成庶品,故以大宗师次之。古之真圣,知天知人,与造化同功,即寂即应,既而驱驭群品,故以应帝王次之。”逍遥乃最高之境界,不待于万物不流于情势,庄子并非大逍遥者,大逍遥者唯藐姑射山人而已,“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如此境界方是逍遥。

一、 《逍遥游》之主旨

历代解读庄子皆困于《逍遥游》一篇之主旨,众说纷纭,今取几种观之。解析《庄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有定论,与其勉而为之,不若详列诸说,请观者取与一己有会心者。解读上古文字少有亘古定论,多是诸家论说各成一体,故今日论说《逍遥游》亦不下定论。

郭象以为“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陆德明以为“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

林稀逸以为“游者,心有天游也。逍遥,言优游自在也。……此之所谓逍遥游,即诗与论语所谓‘乐’也。”

刘须溪曰:“庄子宗旨,专在一游。老子曰‘吾游于物之初’,能识其所以游,则大略可睹矣。”

郭庆藩曰:“唐释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引王瞀夜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又曰:‘理无幽隐,消然而当,形无巨细,摇然而通,故曰消摇。’……逍遥游者,篇名,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

王先谦以为“言逍遥乎物外,任天而游无穷也。”孙武以为“本书让王篇善卷曰:‘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足明此义。盖游之逍遥,喻心意之逍遥自得也。天运篇云:‘以游逍遥之虚。’逍遥,无为也。是欲心意之逍遥自得,重在无为也。……本篇之旨在凝神,而神之能凝,在心意之逍遥,欲心意之逍遥,则在无为。”

锺泰以为“‘消’者,消释义。……‘摇’者,动荡义。……盖消者,消其习心;摇者,动其真机;习心消而真机动,是之谓消摇。惟消摇而后能游,故曰‘消摇游’也。……‘游’者,出入自在而无所沾滞义。”顾桐柏曰:“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以斯而游,故曰逍遥。”穆夜曰:“逍遥者,盖是放狂自得之名也。至德内充,无时不适;忘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支道林曰:“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然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然靡所不为。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

余私意所属乃支道林之所谓“物物而不物于物”,使天下成其形貌造化万千而不拘泥于一物一人之形,不滞于物论物化,不待于他者不流于有为,如此方为逍遥境界,达于个人精神之真自由。赘述一句,庄子注本以郭象最早,其人天才亮特寓意深邃,然则郭象之注庄子多是借庄子而阐发郭象之理论,故读其注本当见分殊。

二、 《逍遥游》之基本理路

庄子之文一贯怪诞陆离,解读者更是煞费苦心窥其意义,求其脉络,然则亦是未曾得一定论,下之所著,唯余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全篇由“小大之辩”之思路,揭示人何以达于绝对之精神自由。其文字可略分为二部,一为由寓言道出小大之别,进而言超越小大之对持,进入绝对之状态,达于所谓“无所待”之境界。正是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人我之分,神人圣人无功名之累。阐发“无所待”所表现之自足性。二为进而阐发“圣人无名”,提出何为“大用”。摆脱名之累方得一己之自由,虚名地位于生存自由无用,唯求“自适其性”,而藐姑射山人正是绝对自由之显示。何为大用小用有用无用之别?于此,行文间将小大之辩与人生相联系,以为不应人为伤物之本性,逾越其性而求其不当之用。人心之广阔乃是物尽其性之根基,当以非功利之心对待万物。用,唯在尽其性而已。何为“小”何为“大”?“小”为世俗一切认知与价值之判断,而“大”为庄子心中物无所伤,任性骋情,自由自在之状态。显然庄子以为人当求其“大”。自由适性为本真意义上自足性生存之特征。人自由自在生存本身即为人生存之意义,生存意义绝不在现世功名利禄,故人不当陷于世俗困苦之中。一旦陷入此功力困境则堕入《齐物论》中所述“其形化,其心与之然”之悲剧当中。故本篇立意落实于生存之本真意义与自足性。

三、 “无待”何以可能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此为不仰仗物质而仅以一己驾驭万物规则。人以其主动精神了解自然化育之变,则已然非“有待”。由认识论层面关照,则视自由为对必然性之把握,藐姑射山人既已暗示人可打破必然性之限制,既人可随时解决生存问题,具有于有限性与必然性最大程度之克服,且可不受外物之伤害,所谓物莫之伤,一方面具有人“可以成为什么”之“积极自由”,且亦具“免受外物之伤”之“消极自由”。自然与社会之中皆可物莫之伤。然则,于社会层面,颇具悲剧色彩,人倘若游于物,游于心之欲望则唯余悲伤。自由在于虽形困于世俗,然则以大其心超脱繁杂人间而达于精神自由,由此通达于道而至于真自由耳。

四、 杂论

《庄子》一书文字繁难,意义难度,倘若有心深究则当遵观古书之法度,余嘉锡先生曰:“将欲辨此歧途,归于真谛,其必稽之正例变例,以识其微;参之本证旁证,以求其合。多为之方,而不穷于设难,曲致其思,而不安于谬解。不拾前人之牙慧,而遽以立论;不执一时之成见,而附以深文。揆之于本书而协,验之于群籍而通。以著作归先师,以附益还后学。传讹之本,必知其起因;伪造之书,必明其用意。有条有理,传信传疑;如戴东原所谓十分之见者,则庶乎其可以读古书矣。”于研究考据之功,当是“博览群书,凡有考证,皆有凭据,莫不原原本本索其根由,未尝率尔立论。”顾千里以为当以“思适”,“通其所不通,而不强通其所不可通。”且“覆而墨之,勿失其真”者也,正是多闻阙问,“若意虽以为未安,而事却不可尽考,则姑云未详,以待定论。”孙诒让所谓“遇有钩棘难通者,疑牾累积,辄郁不怡。或穷思博讨,不见端倪,偶涉它编,乃获塙证,旷然昭寤,宿疑冰释,则又欣然独笑,若陟穷山,榛莽霾塞,忽观微径,竟达康庄。”正是读书之会心,唯如此严谨考释方为正道耳。

《逍遥游》片段英译本比较评析 篇10

《庄子》作为中国文化历史的哲学经典和文学瑰宝, 不断有各种文字的译文将它介绍给世界各国读者。而《逍遥游》则是《庄子》第一篇, 文中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 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 形成独特的风格。它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译文的版本更是不少。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逍遥游》片段的2个英译本进行比较评析, 得出了译文1更为切近原文, 更为自然、得体的结论。与此同时, 探索了把经典古文翻译成英语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比较2个译本, 译文1运用了通顺流畅的现代英语, 忠实贴切地传达了原文的哲学内容, 较好地处理了两种语言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同时译者在保存《逍遥游》原文独到的语言风格方面颇有办法, 既有诗化的语言, 又有各种语音修辞手段, 很好地再现了原文自由不羁的浪漫风格。具体来讲, 译文1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突出。

1. 哲学思想的传递

奈达说:“翻译即是翻译意义” (方梦之, 1 9 9 6) 。准确体现《庄子》的哲学思想是翻译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而《逍遥游》主张“无为”的人生哲学, “逍遥”是一种悠然自得、无拘无束、超世脱俗的姿态。

例 (1)

逍遥游 (中文原文)

Free and easy wandering (译文1)

Carefree roaming (译文2)

“逍遥”从语义学意义上说, 这是个联绵词, 联绵词往往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此外, 它还是个叠韵词, 因为韵母相同, 逍遥就是徜徉、漫步、翱翔。恰好, 译文1中“free”and“easy”分别侧重“自由”和“悠闲”之意, “逍遥”的语义内容得到准确而全面的体现;加之“free”and“easy”的谐音又能体现联绵词“逍遥”的音响效果, 简洁而又妙趣横生。而译文2指“无忧无虑地游荡”, 与原文意思时有差距, 更没有译文1的意境了。

例 (2)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 (中文原文)

If water is not piled up deep enough, it won’t have the strength to bear up a big boat.Pour a cup of water into a hollow in the floor and bits of trash will sail on it like boats.But set the cup there and it will stick fast, for the water is too shallow and the boat too large. (译文1)

If water doesn't accumulate to create enough depth, then it wouldn't be able to hold up a large boat.Spill a cup of water into a crack on the kitchen floor, then a mustard seed could float on the water like a boat.Try to float the cup in the same amount of water and it would stick to one spot, as the water is too shallow and the boat is too big. (译文2)

庄子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这个生活常识为喻, 证明“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可谓说理透彻, 体现了他渴望“逍遥游”, 即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译文1简洁、流畅, 把打比方翻译得非常贴切, 真实地再现了原文。译文2把“坳堂” (室内低洼的地方) 翻译成“kitchen floor”是明显的一个错译, 让读者觉得不忠实于原文, 欠妥当。

2. 语言、文化差异的处理

《逍遥游》的翻译过程同时也是中西方文化沟通的过程。尽管原作者和译者所处的地域和时代皆不同, 所属的社会、观念及语言系统也相去甚远, 但是基于人类的若干共性, 跨文化交际也是有可能的, 体现在语言上, 即翻译也是可能的。

例 (3)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中文原文)

The Kun is so huge I don't know how many thousand li he measures. (译文1)

The Kun was so big that no one could figure out how many feet across it w a s. (译文2)

“里”是中国特有的长度单位, 是具有东方色彩的。在中国古代, 人们以三百步为一里, 后也有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的, 今以一百五十丈为一里。为此, 译文1对“里”进行了保留, 还其本来的面目。此外, 译文1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准确传达了原文意旨, 同时保留了原文的句型形式, 轻重得当、恰到好处, 使译文读者的审美经验更趋近于原文读者。而译文2则把汉语中的长度单位“里”等同于英文中的“feet”。众所周知, “feet”是具有西方色彩的, 是foot的复数形式, 等于12英寸 (inches) , 因而不能与“里”互换。

3. 语言风格的去留

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称《庄子》为“天下第一奇书”。鲁迅先生评价道, 《庄子》“大抵寓言, 人物土地, 皆空言无事实, 而其文则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 晚周诸子之作, 莫之能先也”。译文1较好地把握了原文的独特语言风格, 再现原文丰富的语汇色彩、铿锵动听的音韵节奏和变化多样的句式结构。

例 (4)

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中文原文)

Little understanding cannot come up to great understanding;the short-lived cannot come up to the long-lived. (译文1)

Restricted knowledge isn't as good as expansive knowledge.Having few experiences isn't as good as having many experiences. (译文2)

通过下文可以看出“小知”即小智, “小年”即寿命短的意思。因此, 原文可以翻译为:小智不能了解大智, 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同时, 原文的句子对仗工整, 彼此押韵, 因此要求译文也具有同样的特点。译文1准确地翻译了“知”和“年”, 并且体现了原文的音韵特点, 使得文章具有特殊的音响效果和音乐之美。就像鲁迅所说的, 翻译“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而译文2则相形见绌。译文2对“知”和“年”的理解不当, 因此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4、结语

综上所述, 可以发现, 中国经典洋洋大观, 有声有色地搭载着中华深厚的文化根基、久远的民族底蕴。一个好的译本就是国学西介的可靠桥梁, 一个综合素养高的译者就是重担在肩的文化使者。通过对《庄子》中《逍遥游》片段2个英译本的赏析, 我们认识到了译者应具备的综合素养, 体会到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汉英翻译问题可能采取的处理方式, 尤其对于经典古文的英译, 领略到了一条可以参照的思考路径。

参考文献

[1]庄周.逍遥游.庄子.厦门:厦门出版社, 1997:P.1

[2]译文1.Free and easy wandering Liu Haiping, Zhang Chong&Zhu Gang.Chinese Tradition in Contemporary World中国思想经典与当代世界.Nanjing: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2004:P.56-57

上一篇:公路与桥梁连接处下一篇:五四运动时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