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统计

2024-08-01

商业统计(精选8篇)

商业统计 篇1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急速膨胀的社会,信息化的触角早已渗透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商业广场更是充满了信息化的味道。本文就信息化的一个子系统——客流统计在大型商业广场中的应用做一个系统的介绍,请大家斧正。

现代化商场的运营管理离不开数据及信息系统的支持,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比较普遍应用的系统有消防、安防、通信、数据接入、楼宇自控、财务的进销存管理等。客流统计作为一个近些年才出现和发展的系统,在商业广场中的应用和认知度显然没有以上系统那么高,笔者因为工作的关系,做过多个大型商业广场的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客流统计系统对于商业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客流统计的技术分析

目前客流统计的实现方式基本有三种:红外对射、视频分析和激光扫描。红外对射原理简单,价格便宜,但其应用会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误差较大,已经逐渐淡出了实际应用;激光扫描技术先进、计数精确、抗干扰能力强,但其过高的造价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视频分析方式是在计算机视频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拓展出来的一种应用。运动目标识别与跟踪分析是它的核心技术,这种技术有平台成熟、延续能力强、造价适中、应用环境相对广泛、识别率较高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式。

2 客流统计的管理层级

(1)大型商业广场中的客流统计一般应用在如下几个层级:租户(店铺)级、楼层(区域)级、广场(总体)级。

租户(店铺)客流量统计:租户(店铺)客流量数据是系统建设的最小目标单元。通过在租户店门口安装客流统计探头,系统会自动统计进出该租户门店的客流量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商场客流数据管理中心。通过对租户客流量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可以使每一品牌租户对购物中心客流量贡献及其经营情况有更为细致的掌控,为品牌组合和业态调整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楼层(区域)客流量统计:在各楼层或区域之间的通道安装客流统计探头,以此掌握商场内各个区域(业态)在不同时段的客流量分布规律,各个楼层或区域的客流贡献(集客力),以及顾客在各个区域之间的流动规律及相互影响的关系等。

广场(总体)客流量统计:商业广场与外界联通的所有通道、出入口均安装客流统计探头,获取商业广场整体的客流进出数据。以此掌握各通道的客流情况,经过汇总分析还可掌握广场整体客流量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2)广场级客流量分析:本场内所有客流统计探头的数据均通过网络实时上传至广场的客流数据管理中心,在这里,管理者可以查看各个层级的实时或历史数据,例如分析各个租户、业态(珠宝、女装、餐饮等)、区域(室内步行街、百货商场等)、楼层及广场总体的客流量动态及趋势。

(3)广域级客流量分析:因为有不同区域的多个商业广场集中管理的需要,我们在广场级客流分析平台的基础上还设置了广域级客流量分析管理中心,将全国不同区域的客流统计数据实时的汇总,通过历史数据的纵向比较和不同商场的横向比较,可以合理制订管理目标,总结成功的管理经验,推广成功的营销策略,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持。

3 客流统计系统的应用

在实际的运用管理中,客流数据统计是管理者了解市场、了解顾客喜好、掌握经营状况及把握经营调整方向的重要数据。以往由于统计手段的局限,这一数据很难准确细致的获取;客流统计系统的投入使用,无疑为管理者提供了一把利器,通过客流统计分析系统,管理者可以清楚掌握:

(1)客流量规律及趋势

包括商业广场总体、楼层区域、各业态、各租户的客流量规律及趋势,从而进一步了解本地顾客的消费习惯、消费档次、品牌喜好等信息。

(2)何种活动的客流拉动效果更明显

通过活动前后客流量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对经营活动的效果做出更加直观且客观准确的评价。

(3)商场冷热区域分布

各区域单位面积客流量反映出这个区域吸引客流的能力,这一指标将为广场的经营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4)各个租户对广场的客流量贡献

通过各个品牌租户的单位面积客流量数据对比排名,管理者能清晰的了解各个租户对广场的客流量贡献情况,并且了解该品牌在本地的市场认知度。

有了以上这些信息,管理者在品牌组合调整、活动策划组织、市场预测等实际运营管理工作中更加有的放矢。

此外,结合广场的其他信息系统,如:POS、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租金管理系统等,管理者能更深入的量化分析顾客的购买习惯及偏好,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而促进经营业绩及商场整体品牌价值的稳步提升。

与业内其他商场管理仅做商场整体客流量统计分析不同的是,我们更看重商场租户店铺级的客流量统计分析,以此来全面收集并汇总分析各个商场及商场内租户的客流量动态及趋势。我们的客流量统计分析系统建设,在规模及数据统计的精细化程度上均超过了业内的同行。随着客流统计分析系统的不断完善,它对商场业态规划、品牌定位、策划招商、租金管理等工作会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持,为决策者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为提高商场运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做好保障。

商业统计 篇2

内容提示:资本充足指标中,一季度商业银行核心资本为55980亿元,附属资本14819亿元,资本扣减项3834项,表内加权风险资产449785亿元,表外加权风险资产71843亿元,资本充足率12.7%,核心资本充足率10.3%。市场风险指标中,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4.2%。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3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382亿元,比##年末增加103亿元;不良贷款率0.9%,比##年末下沉0.1个百分点。其中:次级类贷款1801亿元,可疑类贷款1909亿元,损失类贷款672亿元。一季度不良贷款率0.9%,较##年一季度的1.1%下降0.2%。在不良贷款率中,次级类贷款率0.4%,可疑类贷款率0.4%,损失类贷款率0.1%。

分机构类型看,##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机构指标中,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994亿元,不良贷款率1%;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08亿元,不良贷款率0.6%;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59亿元,不良贷款率0.8%;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74亿元,不良贷款率1.5%,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8亿元,不良贷款率0.5%。

##年一季度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为12594亿元,较##年一季度的亿元增加2621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87.4%。一季度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5.7%,而##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例为41.3%。一季度商业银行存贷比为64.5%,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为3%。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为3260亿元,资产利润率1.4%,资本利润率22.3%,净息差2.8%,非利息收入占比20.6%,成本收入比29.5%。

资本充足指标中,一季度商业银行核心资本为55980亿元,附属资本14819亿元,资本扣减项3834项,表内加权风险资产449785亿元,表外加权风险资产71843亿元,资本充足率12.7%,核心资本充足率10.3%。市场风险指标中,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4.2%。

与商业银行相关的报告《 ##-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研究报告》 动产质押业务,是指企业将动产(包括商品、原材料等)存放在银行指定或认可的仓库作为质押物,质押物在银行监控下流动,据此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融资方式。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研究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

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第一章 动产质押贷款业务简介

第一节 动产质押的定义及方式特点

一、动产质押贷款定义

二、动产质押贷款主要业务模式

三、物流金融视角下的业务分类

第二节 动产质押相关阐述

一、质物

二、动产质押合同

三、动产质权特征

四、质押担保的范围

五、动产质押融资设定

六、与权力质押

第二章 ##-##年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发展环境解析 第一节 ##-##年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指标运行

二、金融市场运行

三、银行业发展变化情况

第二节 ##-##年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政策环境分析

一、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三、汇率情况

四、刺激内需的政策

第三节 ##-##年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市场环境分析

一、国家重拳出击支持房地产市场回暖

二、汽车行业呈现了快速复苏的态势

第三章 ##-##年国工商争行业动产质押业务现状综述 第一节 ##-##年中国商业银行开展动产质押业务阐述

一、工商银行推进动产质押业务快速发展

二、商业银行发展动产质押业务受三大条件限制

三、动产质押——工商银行又推新业务

四、我国动产担保贷款额占担保贷款总额比重

第二节 ##-##年中国商业银行力保动产质押业务健康发展措施

一、工行开展动产质押业务检查 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二、工商银行拓宽动产质押贷款业务监管渠道

三、工行与资产监管公司合作拓展动产质押贷款业务 第四章 动产质押授信业务风险分析

第一节 动产质押贷款基于质押物的风险

一、权属风险

二、价值风险

三、保管风险

四、意外风险

六、处置风险

六、重复质押风险

第二节 银行动产质押授信业务主要法律风险

第三节 银行动产质押授信业务主要操作风险

一、质物交付失当而致使质押未生效

二、监管失灵致使质物流失的风险 第五章 动产质押授信业务风险防控

第一节 动产质押贷款操作流程的分析及优化

一、动产质押贷款业务模式

二、动产质押业务宏观流程及风险初步防控

第二节 动产质押贷款的贷前风险防控

一、质押物的初步选取

二、质押物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企业资质的严格审核

第三节 动产质押贷款的贷中风险防控

一、审慎选择质押率,找准贷款安全边际

二、质押物交付过程中风险防范

三、动产抵押贷款审查中的风险防范

四、动产质押模式的优先选择

第四节 动产质押贷款的贷后风险防控

一、贷后质物的第三方监管风险防控

二、贷后动产质押贷款质权的行使

第五节 我国动产质押担保贷款物流金融服务实例简介

一、深圳发展银行“现货动态质押”业务

二、中国工商银行娄底市分行“动态商品质押贷款”模式

三、张店农合行质押贷款业务风险评估指标 节 积极发展基于物联网的动产质押的监管

章 基于供应链的新型动产质押融资模式风控探讨

第一节 供应链融资理论概述

第二节 基于供应链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作用机制及法律关系辨析

第三节 商业银行基于供应链的动产质押融资操作障碍分析

一、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二、现行法制环境不利于银行质权保护

第四节 现阶段基于供应链的动产质押融资风险化解策略

一、与征信机构保持紧密联系

二、与核心企业建立

合作关系

三、增加核心企业的物流监管责任

四、建立供应链融资创新与服务支持系统

第五节 供应链动产融资业务案例分析

第七章 ##-##年中国主体商业银业动态产质押业务同比分析 第一节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析

一、中国工商银行

二、中国银行

三、中国农业银行

四、中国建设银行

第二节 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析

一、招商银行

二、深圳发展银行

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四、民生银行

五、光大银行

六、交通银行

七、中信实业银行

八、兴业银行

九、广东发展银行

十、华夏银行

第三节 城市商业银行分析

一、上海银行

二、北京银行

三、宁波市商业银行

四、南京市商业银行

五、其他城市商业银行

章##-##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整体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总况

一、从六家银行年报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现状

二、银行负债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三、2010年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第二节 ##-##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一、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余额大幅增长

二、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余额在该行总贷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

三、个人信贷业务产品种类日趋丰富

四、个人信贷业务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

第三节##-##年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规模分析

一、个人房贷的迅速崛起成为新增贷款的重要部分

二、汽车贷款业务增速情况

第四节 ##-##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面临机遇和挑战

章 ##-##年中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产品深度剖析 第一节 ##-##年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同业分析

一、种类多样化

二、市场细分化

三、产品创新化

四、服务层次化

第二节 ##-##年商业银行个人汽车贷款产品同业分析

一、创新经营模式

二、变换营销策略

三、拓展业务范围

四、加强合作力度

第三节 ##-##年商业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产品同业分析

一、贷款对象基本条件对比

二、贷款金额与贷款利率对比

三、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对比

第四节 ##-##年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贷款产品同业分析

一、贷款门槛对比

二、贷款额度对比

三、贷款费用对比

四、贷款对象对比

第十章 ##-##年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创新研究 第一节 ##-##年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创新分析

一、产品创新:农业银行推出房贷组合拳

二、利率创新:深发展“点按揭”

三、模式创新:中信银行“二手房直通车”

四、方式创新:兴业银行“随薪供”

五、方式创新:渣打银行(中国)“活利贷”

第二节 ##-##年商业银行个人汽车贷款业务创新分析

一、模式创新:招商银行车贷新方案

二、产品创新:银行“车库车位”贷款业务

三、商业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创新分析 第三节 工商银行“百荣模式”个人经营贷款

一、模式创新:中国银行“信贷工厂”

二、产品创新:招商银行个人“生意贷”

三、业务创新:民生银行“商贷通”业务

第四节##-##年中国商业银行其他个人信贷业务创新分析

一、担保方式的创新

二、网络贷款模式

第十一章 ##-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 ##-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前景预测 第二节 ##-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动产质押业务前瞻

一、谈我国动产质押融资功能的缺失与前景

二、县域中小企业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前景预测

三、动产质押业务健康发展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5-##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2010.09-##.09中国月度CPI、PPI指数走势图 图表: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1978-2010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2010.9-##.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统计 图表:2005-##年中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 图表:2005-##年中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单位:亿元 图表:近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

图表:2010.9-##.9中国货币供应量月度数据统计 图表:2005-##年9月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 图表:1990-##年央行存款利率调整统计表 图表:1990-##年央行贷款利率调整统计表 图表:中国历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

图表:200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2005-##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走势图 图表:1978-2009年中国总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2009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

图表:2005-2010年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走势图

研究

图表:2001-2010年中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走势图 图表: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

商业统计 篇3

【关键词】社区;便民服务;商业发展;统计

一、社区便民服务业的内容解释

2006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将社区服务的重点领域确定为:(1)社区就业服务,(2)社区社会保障服务,(3)社区救助服务,(4)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5)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6)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7)社区安全服务七大方面,并将其列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范畴。从这七个方面的内容不难看出,社区服务的福利性、公益性属性已经非常明确地加以强调。但与此同时,《意见》也对开展商业性的社区服务作了明确的规定:“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便民服务业务。鼓励相关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提供购物、餐饮、家政服务、洗衣、维修、再生资源回收、中介等社区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流配送平台帮助社区内中小企业,实现服务模式创新,推动社区商业体系建设。”

认为社区便民服务业由社区福利服务业、便民利民服务业和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业组成。确立了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行业,是具有福利性质的第三产业。

二、社区便民服务业发展统计——以长沙市为例

长沙市的社区服务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试点,本世纪初进入全面启动阶段,目前处于整合提高的新阶段。

(一)社区福利服务方面

一是完善了社区救助体系。健全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实施,社会参与,基层落实”的管理体制,明确民政部门负责指导社区的低保、贫困帮扶、医疗救助、救灾和社会捐赠等工作。

二是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以2006年为例,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5.9万人,比上年增长4.97o。此外,每个社区都建立了劳动保障站,配备了协管员。

三是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有425个社区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社区就业实体4051个,帮助5.3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

(二)社区公益服务方面

一是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建立了由市、区(市)县、街道办事处(乡镇)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和居委会各类社区服务站(点)组成的社区服务机构,形成了多层次的社区服务网络

二是初步形成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全市所有的社区都设置了警务室,配备了流动人口协管员,有社区巡逻分队383支、3764人。三是六城区街道均建立了卫生服务中心。全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0个,60名的社区配设了计划生育协管员。以2006年为例,为低保户和优抚对象发放医疗优惠卡,义诊15万人次,还定期在社区举办家庭健康知识巡回讲座2万余场。四是多渠道开展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全市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场所314个,807o的社区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建成社区文化活动广场100个,每个社区有社区文体协会、舞蹈队、腰鼓队、文体运动队等社区文体组织。五是社区信息化服务。青羊区以政府搭台、企业出资的方式,建立了“96963,’社区便民服务信息化平台,为居民提供各类生活服务和信息咨询等服务。

三、社区便民服务业发展趋势统计技术应用分析

(一)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

把社区便民服务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落实办公用房和开展服务的配套设施。每年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与区财政按1:1比例配套,用于社区共建设施建设项目的补助和开展社区服务项目的补助。对于财政比较困难的区、(市)县,市财政应给予适当补助。加大政府对公益性岗位的开发支持力度,开发以助老、助残、助困、治安服务、劳动就业、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公益性岗位,减轻社区公共服务的压力、缓解就业压力。

(二)进一步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业的运行机制

对不同性质的社区便民服务业单位要实行不同的管理,对满足民政对象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需要的、没有盈利条件的福利型单位,政府要从资金、场地等各方面给予扶持,保证其正常运转对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型单位,要按照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原则,允许收取成本费,从事保本创收活动,同时政府应给予一定间接补贴:对有经营能力和盈利条件的社区便民服务业单位,要引入竞争机制,形成能够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进一步拓宽社区便民服务业的投融资渠道

要建立起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途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区便民服务业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各个方面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社区便民服务业项目,特别是鼓励投入社会福利项目,鼓励各地通过财政支持、社会募集建立起社区便民服务业发展基金,并要逐步实行有偿使用,流动增值,提高资金利用率,推进社区便民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

要逐步建设覆盖全市的社区信息综合服务网络,推进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社会公共服务进入社区。建议由市民政局和市信息产业办共同开发建立长沙市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网,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与社区社会化服务资源于一个平台:重点组织政务信息、公共服务资讯,包括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失业救助、民政优抚等政府服务信息的利用:结合电子商务发展,让社区居民快捷、方便地获得水、电、气、电信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公共服务信息;推进法律服务、家政物业、商品配送、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吸引社会企业加盟社区服务,推动社区便民服务业的开展。

四、结语

加强对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社区便民服务业专兼职人员素质使其不断适应社区服务工作的需要。首先社区便民服务业网点的工作人员包括物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较高的技术能力。其次对互帮互助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要热情鼓励,要动员广大辖区单位和居民广泛参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的道德风尚。再次对社区便民服务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社区工作者要强化专业文化知识,树立服务意识,提高管理能力,促进社区便民服务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定珍著.中国社区商业概论[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2.李德化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商业统计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统计指标,对策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提高金融效率和增强社会投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商业银行的金融统计工作对商业银行的运作和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是有效管理和经营银行系统日常业务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和金融业的迅速发展, 根据我国现行金融统计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统计指标体系, 对银行各方面信息进行反映和统计。

1. 我国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的缺陷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依据主要是银行的工作职能, 一般包括银行存款统计、银行贷款统计、结算统计、货币流通统计、银行财务统计、国际收支统计等几个部分。现行的商业银行金融统计制度为全科目统计制度, 主要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银行统计指标。银行统计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在设置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 不同的银行数据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规则和相互联系, 以至于无法直接反映多个工作职能或工作情况。随着专业银行性质的逐渐转变, 传统的银行统计指标体系和企业化的银行管理职能之间开始出现矛盾和不适应的地方, 缺乏和商业银行具体管理职能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体系。除此以外, 按照现行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进行银行统计时, 其数据主要来源于银行会计科目, 对相关科目进行加总求和。银行统计和银行会计之间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和密切的联系。但是银行会计从其职能上来说更加倾向于对银行金融业务本身的核算和反映, 而银行统计则要求在反应金融业务本身的同时对经济发展和银行金融业务之间的联系进行揭示, 对各种相关的经济现象以及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反映, 因此, 现行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 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补充完善思路

为了适应新经济形势的要求, 在现行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加以完善和补充, 使其能够更好的为银行体系各部门提供服务, 为银行系统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地支持。

首先, 完善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应明确现阶段银行统计工作任务和发展方向, 对相关统计资料和数据结合具体目的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 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如实、全面的记录统计。同时, 应不断完善银行统计工作各项评估制度, 对银行统计各项工作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反映。

其次, 完善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应改变传统的统计理念, 树立“大统计”理念和全局观念。银行统计工作纷繁复杂, 具有涉及面广、统计对象分散且数据量大等特点, 为此完善现行银行统计指标体系应摒弃传统的统计理念, 树立“大统计”服务理念和全局理念, 加强银行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以保证统计指标数据在各部门之间的一致性。

再次, 在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基础上, 应补充增设对银行系统日常业务的分析预测指标, 以满足对银行业务风险事前控制和预警的要求。现行银行统计指标体系更侧重于对已经发生的银行业务的统计和反映, 对银行业务未来决策参考性不强, 为了进一步完善银行统计工作的职能, 应在现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适当增设分析预测指标, 建立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以满足银行系统的未来发展需要。

3. 商业银行统计指标完善具体对策

结合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现状, 完善和补充现有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结合银行统计特点完善银行会计科目, 统一指标口径。银行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充分结合商业银行统计工作的特点和银行统计的需要, 遵循集中统一的原则, 在具体科目设置上结合当前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理念等因素, 按照统一的指标口径设置具体科目。银行会计科目应能够对银行实际的金融活动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客观充分的反映。

(2) 统筹兼顾, 与现行统计指标体系相衔接, 保持统计指标适应性和科学性。在完善补充现行银行统计指标体系时, 增设指标应充分考虑和客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和现行统计指标体系的衔接配套问题, 新旧指标之间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与此同时, 增设指标应以银行新开业务为依据, 指标应能够满足新业务和新金融问题的需要, 保持科学性和适应性。

(3) 完善和补充现行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应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功能设置应参考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 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设置商业银行统计指标, 增强统计指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应考虑银行统计指标使用的便利性。

(4) 银行统计指标设置应结合现代统计核算技术, 提高数据统计和分析效率。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操作系统逐渐被引入银行系统核算工作中, 商业银行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和具体指标的设置应结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要求, 以实现对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的自动采集、汇总和处理, 提高数据处理和统计效率, 提升银行统计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晶晶, 宋新欣.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统计指标[J].统计与咨询, 2008, 4:48-49.

[2]胡忠.我国商业银行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 2007, 24 (2) :66-70.

[3]胡学锋.对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统计指标体系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6, 5:58-60.

[4]王士娟, 张春华.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统计指标的几点思考[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05, 1:33-35.

商业统计 篇5

成功上线运行“支付信息统计分析系统”

支付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可以实现支付数据的系统采集、自动审核、集中存储、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共享使用,进一步优化支付数据管理。2014年3月28日,我行顺利完成了向人民银行201401期的数据报送工作,标志着该系统在我行成功运行。

2013年11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办公室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关于支付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工程实施计划〉的通知》精神,我行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组织安排,成立了由首席信息官任组长、信息技术部和会计结算部负责人为成员的支付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开发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测试组和技术组,测试组由业务人员组成,技术组由技术人员组成。同时制定了支付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开发、实施计划表,要求业务组和技术组成员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在规定时间内,技术人员负责完成与XML报文格式文件系统接口的开发和所有上报支付数据的系统提取,业务人员完成数据来源分析,并负责核实所有系统提取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历经近5个月的艰苦奋战,通过项目组织准备、数据来源分析、数据核对、系统报送验证、报送接入软件人行验收几个阶段的工作,该系统于2014年3月28日正式上线,提前完成人民银行确定的上线运行时间目标。

商业统计 篇6

关键词:统计测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

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损失类型来看,由内部欺诈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占比最高,约占全部操作风险损失的68.05%,其次为外部欺诈,占比约为22.99%。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在当前操作风险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业务开拓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定缺乏同步性,因此很容易引发业务操作风险。从业务类型上来看,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所产生的操作风险频率较高,其风险事件发生频率高达32.75%。相关调查显示,商业银行的支付与清算业务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其风险损失以及发生的频率均远远高于其他业务部门,从原因上来看,这主要与商业银行发展历史较短,产品和业务内容缺乏创新有关。

二、统计测量法基本原理与思路

统计测量法是一种基于计量统计学的现代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统计测量法不再仅仅依赖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而是将计量统计学和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相结合,对银行业务流程中的操作风险按照其风险级别和发生频率等进行系统管理和控制。在传统的采用高级计量法对银行操作风险进行控制过程中,往往会存在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和建模要求无法正确匹配的问题,因此对银行风险损失的计量无法和高频低损事件的管理有机结合,因此,传统的高级计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管理中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统计测量法够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商业银行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能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详细分类与定性,判断哪些为高频低损风险事件,哪些为无损失事件,并对其发生概率进行统计计算,实现统计测量的目的。根据统计测量的结果,对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归纳,从中分析得出导致银行操作风险的因素及其分布规律,每种因素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及其发生概率。最后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样本数据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价,确定银行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

三、统计测量法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中的具体实施

(一)合理划分和梳理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在统计测量法具体实施之前首先应该对商业银行的具体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定义,明确各个部门、各个产品条线以及各个业务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要区分经营机构和管理机构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划分和梳理是实施统计测量法的基础和前提,应遵循由上而下、层层分解的原则合理划分其业务流程,明确管理流程、监督评价流程以及系统支持保障流程,必要的情况下对每一个流程中的具体环节再进行细分,最终形成比较详细的银行业务流程图。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和风险等级评估。管理和控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首先要对银行操作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对其风险损失进行评估,明确操作风险的成因以及影响因素。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是构建银行操作风险测量体系的关键环节。首先,风险识别与评估人员应结合已有的操作风险经验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以银行经济效益为中心对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和潜在的隐患进行综合分析。

(三)制定详细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测量计划。在风险统计测量具体实施之前应形成详细完备的操作风险测量计划,其中包括统计测量的整体计划以及具体的设计抽样方案等等。在制定整体统计测量计划时应充分参考操作风险的评估以及等级,结合相关操作经验形成对银行操作风险的全面覆盖,对操作风险隐患和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尤其是高频风险区域应制定具体的检查计划。与此同时,风险测量的抽样设计方案必须根据具体控制风险点的性质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统一的科学的设计方案,以保障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统计测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控制中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全面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对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以及降低操作风险发生概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商业统计 篇7

一、统计质量管理方法的相应概况

统计技术就是对一门技术的整体概况, 其中的统计方法就是所有统计技术中的一种比较具体的方法。统计技术以及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都需要利用相应的基本素质, 存在大部分操作者都无法正确的掌握或者是深入的理解相应的统计技术, 并不能有效的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统计工具的不断开发实际上对所有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统计技术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是概率论, 然而, 这一理论对于一些处于基层工作的人员来说无法很快掌握。之后, 在七十年代左右, 日本相应的质量管理专家对这一技术有了新的开发, 并研究出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几种实用工具。随着企业质量管理的深入与发展, 相关的质量专家也逐渐研发了质量管理的新方法。质量管理使用的工具就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方法, 并不需要深入的了解具体的计算原理, 也不需要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等, 只需要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 使用非常简单的操作方法以及非常简单的工具等。具体的统计质量方法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顺利的使用并且掌握基本的使用技巧, 最后对具体的统计数据分析需要专业的工程师完成相应的工作。

二、统计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利用统计质量管理的相应方法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存在的各种变异, 帮助相应的组织能够解决内部的问题, 同时提高企业工作的整体效率。统计技术有利于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更加准确的信息完成基本的决策。通过活动的具体状态或者是活动的最终结果甚至是在一些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都可以利用统计技术观察相应的变异情况。具体的变异情况可以通过产品的生产过程或者是通过可测量进行相应的观察, 同时, 在产品使用的的寿命周期内的所有阶段都能够感受到统计技术的存在。利用统计技术能够帮助存在的变异及时进行测量以及分析, 并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这种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随着企业内部管理对于统计质量方法的不断需求, 国家的相关标准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统计技术在整个质量管理的相关体系中也出现了新的指导文件。

尽管商业服务质量管理应用统计质量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难度, 同时大部分企业都认为想要推广这种统计技术的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这就导致统计技术在具体的质量管理中出现了一定的搁浅现象。通过大量的实践足以证明, 实际上统计技术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 同时具有见效快非常简单容易操作的基本特点, 科学合理的使用这种先进的统计技术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的整体效益,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统计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控制

统计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整理以及分析等, 这三个环节非常重要同时具有一定的连接性, 在与大量数据以及信息进行接触的整个过程中, 想要非常高效率的完成所有统计资料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处理, 需要充分的考虑到相关统计人员具体的职责分配、有效的应用现代的各种信息技术、做好相应统计控制点的正确选择以及对整个统计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测以及改进等。

(一) 明确工作人员自身的职责

在现代的各种企业中, 无论使用的是直线职能制度还是使用的是事业部制度, 对于整个企业来说, 其中最重要的统计信息仍然是来自于统计部门。因此, 为了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统计资料具有的系统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完整性, 需要所有的部门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自身的具体统计职责, 并按照相应的要求, 确定相应的口径以及具体的时间等, 完成统计资料相应的分析以及报告等。

(二) 配备相应的资源

如今的网络办公以及现代办公最重要的优势就是拥有磁载或者是使用光载完成基本的信息保存, 这种方式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建立非常庞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其中网上增加了各种网上信息资源交流的主要来源, 同时实现了各种信息资源的及时共享。利用统计分析相应的软件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各种有用数据资源的挖掘, 并为整个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具体的信息服务。企业需要有效的利用存在的这种优势, 同时建立统计信息相应的网络, 最终实现能够及时对各种统计信息的更新, 促进企业内部将统计信息以及相应的部门统计建立一定的连接, 建立统计信息网络, 保证统计信息能够为企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统计部门提供想要的各种信息资料等, 不断满足国家以及相应行业对统计的各种需求, 建立数据库以及统计报表等, 充分的反应整个企业内部的实际经济运营情况。

(三) 统计过程中进行控制

在统计工作中, 所有报表最终的完成都需要经历的步骤包括报表的收集、审核、修改以及汇总等。这主要的四个流程也是对数据进行统计的重要步骤。想要加强统计过程中进行的控制, 需要在所有的环节中都保证有账可查, 保证经过考核以及验证等,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统计数据信息资源具有的准确性, 保证数据的质量。

(四) 整个统计过程中进行的监视以及改进

对整个统计过程进行的监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及时的评价整个统计中是否具备最终实现策划内容的基本能力, 在监视的过程中, 一旦发现没有达到预期策划的相应结果, 需要认真核查, 并及时知道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利用有效的改进措施, 提高统计数据自身的质量。大部分统计工作并不属于一项容易表现出成果的工作, 并且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相应的经济效益, 日常的工作非常的繁琐, 这就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了严重的推卸责任。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建立有效的统计考核机制, 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

四、加强统计质量管理相关的建议

(一) 实现统计工作一体化

在统计质量管理方法中, 实现统计工作一体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这个方向需要将企业的一套表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 将各个统计报表最终合并成一种比较统一的系统, 科学合理的设计各种统计报表, 实现一次取数, 进行多次利用, 将所有需要上报或者需要统计的内容, 合理的整合到统一的报表中, 进行一次填报。建立一套表是统计报表重要的核心内容, 对现行的各种报表制度进行有效的整合, 减少出现数据的重复统计, 利用各种现代信息以及统计技术等, 最终实现统计的统一管理, 建立数据资源的共享。

(二) 利用现代网络建立统一的统计平台

加强建设统计信息网络, 为统计工作做好相应的保障。如今, 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应的网络技术都在迅猛的发展, 同时, 计算机技术也被应用于生活以及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更多的社会效益。但是, 统计信息平台的实际建设仍然比较落后, 不断加快统计信息网络的建设工作, 不仅成为了统计信息相应工作的重要需求, 同时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统计信息化主要有网络硬件以及相应管理软件的应用。完善企业内部统计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 不断进行信息的收集以及反馈,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统计信息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 加强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培训

在统计工作中逐渐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 同时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需要组织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活动。一些专业素质比较高的统计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以及相应的分析方法等, 同时需要了解企业内部相应的工作流程, 以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具有的专业职能, 了解基本的经济学理论以及相应的管理知识等, 学会熟练的操作使用的计算机, 拥有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等。定期为企业内部相关的统计人员组织相应的专业培训, 不断提高统计人员自身拥有的操作能力, 组织参加培训的统计人员参加专业的考核等, 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整体素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整个企业来说, 内部的信息统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够为企业内部的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同时能够企业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 因此, 企业需要加强相应的重视程度, 实现统计信息的及时准确, 让统计质量管理方法为商业服务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 (中级)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1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GB/T 19001-2008的特殊要求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3]张春茹.关于统计数据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财经界, 2010 (20)

[4]汪世贵.烟草行业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评价考核体系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 2011, (3) .

[5]陈宇华, 以科学合理有效为目标切实提高烟草行业制度建设质量[J].广西烟草, 2010, (8) .

商业统计 篇8

目前,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迅速发展,但仍然参差不齐。金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的市场运行机制完善程度和市场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壮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与国际股份制商业银行接轨,走国际化商业银行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本文将国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外具有典型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能清晰的看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际股份制商业银行间存在的差距和优缺点,有利于促进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提高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二、理论模型

1.“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如何形成国际竞争力。他认为一个国家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集群状况及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四个内生要素决定。此外,国际竞争力还需要考虑政府和机会因素。这4各内生要素和2个辅助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结构图表示像一颗钻石,故称“钻石模型”。

2.“五因子模型”

本文用一级资本、总资产及总权益来反映规模因子;用资本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和资本效率来反映利润因子;用杠杆比率、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来反映稳健因子;用一级资本增长率、境外利润增长率和新型业务占比来反映增长因子。

此外,本文还引入了第五个因子,即影响力因子。该因子的引入能更好的反映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际品牌价值。影响力因子用境外营业收入比率、自有净利润和境外持股比率来反映。最终构建了反映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因子、利润因子、增长因子、稳健因子和影响力因子的“五因子”模型。

三、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1.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出发,本着最大限度反映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原则,选取以下5个维度的各项指标。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比较指标体系见表1。

2.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有单项评分法和综合评分法。单项评分法是将指标量化的一种方法。综合评分是将“五因子”的得分加以综合,计算出各大银行的总得分排名,再进行国际竞争里分析的方法。其中,“五因子”的总权重为100,规模因子、利润因子、稳健因子、增长因子、影响力因子权重分配均为20,每个单项因子下又有3各子项,每个子项指标权重分布均为6-7。

(1)单项评分公式

“五因子”中规模因子和影响力因子不是以量化的百分比形式表示,需将这几项因子指标进行量化,得出量化指标值。对规模因子和影响力因子的指标进行量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i为各银行自身的单项数据,Xmin为样本银行中各细项指标最小值,Xmax为各银行中各细项指标最大值,gi为规模因子和品牌因子中各细项的量化值。

(2)综合评分公式

得出单项指标量化值以后,由以上已知的各项子项指标的权重分布,用各子项中各细项的量化值乘权重再相加得到单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gi和Gi分别为子项中各细项和子项的单项评分,wi和Wi分别为各细项和子项的权重数。S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分。

四、实证结果

1.基于数理统计法的样本银行的综合得分

通过数理统计法计算出2015年,国内外各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如下。

从该实证结果可以看出,2015年所选的样本银行中,排名最靠前的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其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其次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依次是香港汇丰银行,美国花旗银行和瑞士银行。而中国的非国有制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南京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相对最弱,说明中国的非国有中小型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有待加强。

2.基于数理统计法的样本银行的单项竞争力排名

各家大型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五因子模型各方面的单项得分及排名情况如下。

从规模因子的得分上看,中国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际排名靠前的分别为工行,建行。国外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际排名分别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国内的非国有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国外的瑞士银行在规模上的国际竞争力居中,汇丰银行的规模竞争力最弱。

从利润因子得分上看,国内的非国有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的利润竞争力排名最前,而国有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润因子竞争力排名居中,包括民生银行也属于中等行列。在2015年,国外银行的利润国际竞争力排名均落后,说明国外银行在2015年的盈利能力普遍较弱。

从稳健因子得分上看,国外银行的稳健竞争力强于国内,德意志银行的表现最出色,其次是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国内的工行,建行,及国外瑞士银行在稳健方面居中等行列。国内非国有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稳健竞争力最弱。说明中国大型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非国有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追求髙盈利的同时,不要过分一味加杠杆,更要处理好经营风险防。

从国际影响力因子得分上看,中国各家股份制股份制商业银行品牌价值偏低和国际化程度低的问题突出。国内银行在规模上强于国外银行,但对比起品牌价值,国内除了工行,建行以外的资产规模与其品牌价值相称外,其他银行的品牌竞争力较弱,需要加强品牌建设。

从增长因子得分上看,样本银行中中国南京银行排名最靠前,其次是国外的瑞士银行,汇丰银行业位居前列。国内的北京银行,工行,建行及民生银行在增长国际竞争力方面居中间位置。国外的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增长因子竞争力排名最后,说明国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在萎缩。

五、结语

从数理统计法“五因子”得分排序的总体上判断,国内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规模,影响力等方面靠前,国内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利润因子及增长因子方面靠前。说明国内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方面需要加强,国内的中小型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加强资产规模,加强企业品牌及国际影响力。此外,国外银行在稳健经营方面强于国内银行,国内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适当控制风险,改善银行业经济效率,防范和管控银行业风险;国外银行则应加强经营管理和促进利润增长。

参考文献

[1]陈晓静.全球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竞争力:国际比较与借鉴[J].改革,2008(5).

[2]鲁志勇,于良春.中国银行竞争力分析与实证研究[J].改革,2002(3).

[3]张林艳.中美大型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D].厦门大学学报,2014.

上一篇:比赛器材下一篇:隐患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