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器材

2024-08-01

比赛器材(精选4篇)

比赛器材 篇1

国际乒联为了限制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更好的发展乒乓球运动,近十年对比赛器材的使用进行了两次改变。分别是2008年的由原来的有机胶水改用无机胶水,以及2014年的比赛用球由原来的赛璐珞球该为合成塑料球。运动员必须借助于器材才能完成比赛和训练,而乒乓球运动又属于比较精细的小球类运动项目,对器材的敏感度极高,所以比赛器材的性能一旦发生变化,一定会对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产生相对应的变化。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李霖和邹学芝在《浅析乒乓球无机胶水等改革新规则对技战术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对比有机胶水和无机胶水的击球测试结果发现,使用无机胶水之后,球拍胶皮的弹性只有原先的60%,从而使得击球的速度明显比以前要慢,球的旋转也不如以前强烈。成波锦,杨欢在《新型无缝塑料乒乓球的特征及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得出:无缝塑料乒乓球的硬度和弹跳高度均略高于赛璐珞乒乓球;无缝塑料乒乓球的弹跳落点和飞行弧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优于赛璐珞乒乓球;无缝塑料乒乓球击球的平均速度比赛璐珞乒乓球减少约2%,旋转降低约5%。归纳一下两次器材的变化导致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使比赛训练中击球的速度、旋转降低;球的弹跳高度增加;球飞行的弧线更稳定准确。这些变化直接反映到比赛和训练中,主要体现在击球的质量下降、击球的回合数增多、发球难度提高、接发球难度降低、进攻技术的使用特别是台内进攻技术的使用增加等方面,这些训练和比赛中的改变对运动员的伤病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比赛器材的变化使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增多

众所周知,乒乓球运动员增加击球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高自身的发力击球,另一种是依赖使用的器材。由于这两次比赛器材的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比赛中的击球质量。为了提高击球质量,增加比赛中对手还击球的难度,只能依靠提升自身的发力,来弥补器材变化带来的击球质量降低的现象。乒乓球的击球发力要求协调和有序,是下肢、躯干和上肢的协调配合,要想提高击球的质量,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下肢、躯干和上肢力量训练的强度,训练强度的增加使运动员产生运动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几率增加。通过增加力量训练强度把下肢、躯干和上肢的力量提高了,具备了击打出高质量球的前提,但是依靠增加自身发力来提高比赛和训练中击球质量的同时,过大力量的输出瞬间对肌肉和韧带的拉伸,以及关节的转动很容易超出正常的承受范围,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动员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的风险。2012年奥运会乒乓球冠军得主张继科,在中国男队以身体素质好力量大著称,正反手高质量的弧圈球一时间让其它选手难以招架,优于常人的发力击球使其成为了最快拿到大满贯的选手。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多种伤病的影响,正值当打之年的张继科近些年的竞技状态一直不稳定,腰伤一度让其不能正常行走。由此可见,在比赛器材变化降低击球质量时,过多的通过增加自身的发力,来提高比赛和训练中的击球质量,会使运动员伤病的风险增加。

二、比赛器材的变化使运动员的脚踝、膝关节损伤几率增加

通过前面的文献查阅我们了解到,换了塑料球以后球的弹跳高度增加,再加上两次器材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击球的旋转和速度,从而使得发出高质量球的难度增加,相对应的接发球难度也就降低了。发球方选手通过发球抢攻的几率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移动中击球的回合数。移动中击球一定要用到步伐,乒乓球中常用的步伐就是跨步、并步和交叉步。比赛训练中三种步法作用击球时,击球发力脚受到的地面垂直反作用力的峰值力出现时,足部均处于最大外翻角度出现前后的翻转运动当中,加上踝关节此时的最大背屈状态,使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增加。比赛中回合球的增多,步伐的运用随着增多,运动员踝关节的损伤几率自然也增加。乒乓球在移动击球中,为了保持击球动作的迅速及连续性,膝关节要始终保持弯曲状态,还要根据来球不停的快速起动、移动和制动,不停的快速通过膝关节的扭转屈伸调整重心的位置。由于比赛中回合数的增多,膝关节过度的摩擦挤压,会引起膝关节损伤或是膝关节两侧副韧带的运动损伤。

三、比赛器材的变化使运动员肘、腕关节损伤呈上升趋势

观察乒乓球比赛的视频不难发现,不论男运动员还是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球都是以低且不出台的短球为主。发低且不出台的短球可以有效的抑制对方的进攻,因为回击低的台内发球由于台子的阻碍,接发球方不能拉开足够的击球空间,身体的发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经过两次比赛器材的变化,不但降低了发球的旋转和速度,还因为塑料球的弹性增加发球会比以往稍高,使得发球的质量不断的降低。发球质量不断降低的同时接发球难度不断下降,直接导致了接法球进攻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台内进攻技术的发展。台内进攻技术无论是反手侧拧拉还是正手挑打技术,由于发力空间的局限性,都只能以肘关节为支点,依赖前臂和手腕突然发力多一些。这样缺少大肌肉群的带动,过多的依赖小肌肉群的突然发力,很容易造成局部负荷过大或疲劳,易造成腕、肘关节伤痛,形成急性损伤,时间久了反复容易形成慢性损伤。反手台内侧拧拉的动作要求把肘关节架起来,前臂尽量内旋以求达到更大的发力击球空间,如果下一板对方回球到正手位,选手必须快速外旋前臂以打开正手位击球空间,才能使用正手技术回球。大范围的快速发力旋转和翻转肘、腕关节,很容易造成肘、腕关节的磨损及肌肉和韧带的拉伤。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近两次乒乓球比赛器材的变化,对运动员伤病主要影响的研究分析发现,器材的变化相比以前,使比赛中出现击球质量下降、回合数增多、发球质量下降和台内进攻技术增多等现象。这些现象对运动员伤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动员伤病的增多,下肢的脚踝、膝关节损伤几率增加,上肢的肘、腕关节损伤将呈上升趋势。

虽然比赛器材的改变使击球质量降低了,运动员不要一味地通过自身发力追求高质量的击球,也可以通过击球节奏和落点的变化,寻找一击必杀的机会。多增加易受伤部位的防护措施,比如合理的穿戴护具、强化易受伤部位的肌肉力量和韧带的柔韧性。器材的变化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耐力方面,因为比赛中的运动疲劳是产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比赛训练前的热身活动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完成,并科学合理安排好比赛训练后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李霖,邹学芝.浅析乒乓球无机胶水等改革新规则对技战术的影响[J].内江科技,2009,(5):136-137.

[2]成波锦,杨欢.新型无缝塑料乒乓球的特征及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0):142-144.

[3]尹彦.乒乓球运动中三种步法足部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9.

[4]孙士杰.对乒乓球运动中肩关节损伤及预防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31(4):126.

比赛器材 篇2

关键词:电影器材,市场,创新

电影是由三大主体来构成和划分的, 即:演艺制片、发行放映和器材设备。三者互为一体, 缺一不可。

哈尔滨20世纪在60年代初就设立了电影器材管理科, 80年代后正式组建了独立核算自筹自支的电影器材公司。

哈尔滨市电影公司所属14家国有电影院及开放俱乐部、文化宫, 所需的电影放映设备按经济计划模式必须申请到器材公司批准, 由器材公司选择产品统一采购, 加上各种费用及利润, 放映单位付款后才能取回使用。在保障电影放映单位的设备供应前提下, 电影器材公司另一个职能就是协助放映单位解决技术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推广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放映设备和技术。

在计划经济的几十年中, 电影器材为繁荣文化市场, 增进人们的文化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 也暴露出计划采购和家长式管理的弊端, 首先是放映单位不能自主选择所需要产品的规格、型号及性能, 经常出现部件与主机、设备与整体不匹配的状况, 给放映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其次是容易产生贪腐问题, 许多采购人员和决策者是看生产厂家的公关态度和人脉关系来选择和采购的, 无论是订购电影放映机还是灯光音响, 数量和价格成为回扣的标准, 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和诱惑很容易使人跌倒。

进入20世纪90年代, 由于电视、网络的冲击, 电影市场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每况愈下的电影票房, 也拐带着电影器材跌入低谷。哈尔滨市的电影器材也应在萧条和哀叹中, 在企业生死存亡之际, 走改革创新之路。

一、电影器材创新的必然性

(一) 改革与创新是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要

为了推动适应现代企业市场化的需要, 电影器材在放下“铁饭碗”的同时, 牢固地树立起紧迫感和压力感, 深刻认识到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渴望;对新的理念的认知;对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和对市场经济中千变万化的不确定性, 深刻认识到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市场的需要, 电影器材也应在新形势下更新完备企业的管理, 理顺好与放映单位的服务对等关系, 特别是与民营影院建立起协作睦邻关系, 吸收民营影院的长处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 改革创新是时代与科学的需要

改革与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必要途径,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电影器材也要在商海大潮中逐步趟出自己的新路, 伴随着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观众对于环境的舒适、清晰的画面、逼真的音响和多功能小厅已成为首选, 陈旧的观赏条件, 原始落后的放映设备早已不适用消费者的需要, 将先进的科技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及时地传递给基层影院是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三) 改革与创新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各行各业的归宿基本都有了一个定位, 电影器材在企业类型中有它的特殊性, 在发展前进中又存在着局限性, 这就需要电影器材合理地掌握运用市场规律动态及变化, “放下架子, 面向基层, 上门服务”借鉴北京上海等城市将电影器材与基层影院“捆绑”起来, 将电影器材人员的收入通过分片包干与基层影院“效益挂钩”等经验与模式, 逐步地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

二、电影器材创新的原则

(一) 电影器材的改革与创新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运用各学科的专业技术生产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是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需要的能力, 所以任何创新改革都要适应生存与发展, 否则没有其意义。

(二) 创新改革要有利于市场经济

电影器材是一个在一定范围内不定向发展的有机体, 只有适应市场的定向发展规律, 电影器材才能从中获取最大的收益。科学的营销策略是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 优质的服务是开拓市场的唯一保障, 所以任何活动都要在社会主义市场规律下出牌。

(三) 创新与改革有利于企业文化

企业的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市场中能否立足的一个重要标志, 高素质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错综复杂的商海中树立起“诚信”的形象, 同时通过传、帮、带, 通过职业技能的考核培训, 造就出高素质的电影器材营销人员。

三、改革与创新方案

(一) 思想观念的创新

电影器材是电影放映过程中唯一的工具, 所以决策人员必须在更新设备上舍得投资, 对传统的“上门等客”的作风彻底根除, 掌握观众的心理动态, 主动配合影院解决一些突发故障和技术难题。

(二) 组织机构的创新

借鉴民营企业的经验, “一萝卜一个坑”, 不养闲人, 不吃闲饭。电影器材和放映单位形成互利关系, 每个员工都要在奖惩考核和业绩效益上的监督获取报酬, 通过具体的业务分工和实践逐步完善企业的营销队伍。

(三) 管理制度的创新

对电影器材进行管理创新必须从体制上进行改变, 创立一个有力的责任制度, 做到责任清晰, 有法可依的制度体, 加大企业的凝聚力, 让员工将企业的兴衰与自己的命运紧紧拴在一起。

(四) 技术运用的创新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尊重科学, 创新知识, 将先进的放映技术及时推广, 应用到基层影院的放映活动中去, 提升影院的技术含量和放映质量, 做好设备供应与技术更新的本职工作。

(五) 体制机制的创新

为了达到分工化合作而将效益最大化的效果, 电影器材管理体系应坚持自负盈亏的原则, 做到与基层影院相分离而又不脱离的体制模式, 建立起一整套现代化管理制度, 让哈尔滨电影器材重振老品牌、老队伍、老专业技术的雄威。

回首哈尔滨电影器材变迁历程, 从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社会在发展, 历史在前进的自然法则, 旧的传统观念不彻底根除, 新的科学理念就不能建树, 陈旧的管理机制不彻底变革, 在市场经济中就会落伍、掉队, 这是符合自然规律, 符合辩证法的。

儿童康复器材研究 篇3

儿童康复器材着重复诊疗中的物理治疗, 主要是针对患有运动障碍的孩子, 帮助他们可以更好的治疗以达到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活动。儿童康复器材主要是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是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 使用器具或者治疗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儿童自身的力量, 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 使全身和局部功能达到恢复和治疗的方法。康复器材是辅助儿童进行康复的一种工具, 通过它们可以让孩子更加轻松的得到康复治疗。同时康复器材也是孩子们康复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康复器材往往决定着康复疗效, 因此对康复器材的研究也是对儿童健康的研究, 是希望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儿童康复与心理建设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发现现在市场上存在的康复产品大都是以康复治疗为设计主线, 对儿童的心里需求都不太关注, 而且儿童的运动治疗都是个体的, 儿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大。康复治疗不能是狭义的对身体某一机能的康复治疗, 而应该是广义的对患者身心的建设, 身体机能恢复正常是目的之一, 而心理的健康也是尤其重要的目标之一。两者是并重的, 要两者一同进步。儿童康复器材的设计主要是想在治疗的基础之上附加一些童趣, 以增加孩子对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与动力, 让被动的治疗变主动配合, 让儿童在治疗的同时可以享受治疗时光, 而不是麻木的重复治疗动作。同时在治疗的时候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同玩耍, 小朋友之间互相鼓励, 动力更大。儿童康复器材是希望集治疗、关爱于一身的一个产品, 在关注治疗的同时, 也注重对孩子心理的建设, 让孩子可以更全面的发展, 儿童心理建设是一个非常主要的一个课题, 而这一课题常常会被忽略, 当一个孩子在某些方面不足的时候, 他们的心理往往都很脆弱, 而常常这点即使再他们治好了之后这点也会伴随着他们, 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选择。因此对于儿童康复心理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往往大人会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大多数人都普遍认为儿童不存在心理问题, 某些拒学、强迫行为等只是孩子年龄大小问题, 随着孩子的成长就会慢慢消失, 其实不然, 这些问题往往由于孩子不会表达, 父母过分忙碌或一时疏忽, 甚至父母不知如何解决而被忽略了。也因此造成孩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长此以往, 后果实在堪虑。尤其是那些身体需要康复的孩子, 他们每天都在重复康复治疗, 短期内也看不到成果, 这不仅仅是家长的压力同时也是身在其中的孩子的压力。而且有的家长在看不到成效的时候也会在无意识的时候把自己的压力发泄到孩子身上, 责怪孩子复建的时候不够努力、懈怠。长此以往是一个恶循环。因此儿童的康复是一个家庭的康复, 不仅仅是要身体上的也需要心理上的康复。

三、康复器材的设计方向

儿童康复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身体康复, 而应该广义的理解它。康复应该身心全方面的康复, 身体康复是追求的目标之一。同时康复器材也应该注重孩子与器材的交互, 孩子之间的交互, 家长与器材之间的交互, 一个好的康复器材是可以与人沟通的, 温暖的。同时作为儿童的康复器材, 充满童趣与娱乐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积极调动孩子的兴趣, 把被动变主动, 是好产品必不可少的特性。除了要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 同时也要注重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有社交恐惧症, 不愿意认识其他的人, 如果通过游戏、娱乐等方式让他们与同龄人接触, 慢慢的适应, 逐步的扩大接触面, 不失是一个好的方法, 同时也会在孩子之间形成一个好的推动力, 孩子之间相互鼓励, 互相带动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时家长之间也可相互沟通、了解, 互相吸取好的康复治疗方法, 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好的推动力, 家长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压。孩子不仅仅需要朋友的陪伴, 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陪伴, 如果家长可以每天以一个好的心态面对孩子枯燥冗长的康复之路, 对孩子也是一个好的促进。家长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传身教, 往往会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 用乐观充满希望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康复之路, 会给孩子一个积极努力的正面形象。

因此康复器材不仅是服务于孩子的, 也是服务于家长的。一个好的康复器材不仅仅是要让孩子建立起信心, 也要让家长建立起康复的信心, 只有在良性的氛围与良好心理环境下, 才能有好的动力与结果。康复器材要在传统的康复目的上加上心理建设的目的才是现在康复器材的目的。身心健康才是康复的最终目的, 因为身体上的病痛是可见的, 而心理上的病痛是不可见的, 儿童又疏于语言上的表达, 家长的不重视。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心里的疾病重于身体, 而不自知。康复器材不应该只有身体康复单一目的, 而是应该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对不同的孩子做特定的治疗, 根据孩子的情况不同做不同的治疗方案, 私人定制。同时也可以对家长做心理上的指导, 让家长在不同的阶段知道做怎样的辅导治疗。孩子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儿童康复器材康复的不仅仅是孩子身体上的缺陷, 也是一个家庭信心的重建。对待儿童康复这样一个枯燥冗长的康复过程来说, 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 只有家长先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与心理的准备, 每天都乐观, 充满希望, 给孩子树立良好前程的希望, 鼓励支持孩子, 是对孩子健康心理建设的很大动力。而康复器材在这中间承担的是中间者的身份。所以一个好的康复器材不仅仅可以康复儿童身体上的疾病, 也可以调节儿童与家长在康复期间的压力, 树立健康康复的心态, 十分必要。在康复的道路上有信心持之以恒的毅力往往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而在康复期间对心理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万不可忽略的一点, 也是对儿童将来生活重拾信心的重要条件。

比赛器材 篇4

香港国际医疗器材及用品展

全球每年的健康支出越来越高, 为医疗器材及用品带来了庞大的商机。“香港国际医疗器材及用品展”吸引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家参展商参与, 展示各类医院仪器、复康及长者护理用品、医疗用品及消耗用品等。

“科技汇点”展区是今届展览的焦点之一, 为医疗设备及用品开发商提供一个和企业建立联系的平台, 推广具商业潜力的医疗设备或产品, 促使研发成果转化为切合市场需要的产品。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各大专院校均于该展区向生产商及企业家展示其研发项目, 其中包括针对长者和步履不稳人士研发的防跌侦测系统, 及专为运动员而设、可以矫正足踝动作的防足踝扭伤智能鞋等。

检测及认证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推动的六大产业之一, 新增的“化验室设备”展区, 展示林林总总的化验室设备, 推动行业发展。

“香港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会议2010”的部分环节将与展览同期举行。该会议自1992年起, 为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重点的生物医学专业人士提供交流的平台。今年的会议由香港贸发局赞助, 活动包括多项科学演示、工作坊及参观等。香港贸发局亦正与香港西医工会合作举办一项持续医学进修课程。

上一篇:井下排水设备论文下一篇:商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