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辆器材(精选3篇)
消防车辆器材 篇1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应急救援”行动中车辆器材保障面临的问题和特点,为器材保障有效模式的构建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为提高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救援,军民融合,保障模式,保障能力
1 引言
随着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增多,遂行“应急救援”任务已成为军队新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抗洪救灾、抗震救灾和处置重大疫情等“应急救援”行动中,军队人员积极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保护重要目标安全,抢救、运送重要物资等专业抢险。[1]由于车辆运输贯穿于行动全过程,车辆动用频繁,使用强度大、器材需求量大。车辆器材保障程度的高低,将极大地影响车辆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车辆器材保障面临更严重任务、更严形势和更高标准,需要我们围绕保障特点和任务,研究保障模式,为车辆器材保障的实践提供依据。
2“应急救援”行动车辆器材保障的特点与要求
“应急救援”行动是和平时期军队的一种特殊行动,车辆器材保障模式与战争行动相比既有一般战争军事行动的共性,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这是由“应急救援”行动的特点来决定的。[2]
2.1“应急救援”行动具有突发性,要求车辆器材保障有快速反应能力
突发性是“应急救援”行动的一个显著特点。重大突发事件和危机往往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难以预测,导致“应急救援”行动具有很大的被动性。[3]如1998年全国范围的洪水灾害,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及“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都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因此,要求车辆器材保障要做到预有准备、快速反应,装备保障机关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对部队实施保障,甚至是先于部队行动前将所需的车辆器材、技术力量及时调集输送到位,高效实施保障活动。
2.2“应急救援”行动具有多样性,要求车辆器材保障有强大的筹措供给能力
“应急救援”行动的军事力量构成具有多元性。就军队内部编制系列来说,既可能有总部所属的军事力量,也可能有军区、军兵种所属的军事力量。就军地联合构成来说,既有军队力量,又有地方力量,构成多元化趋势明显,导致器材需求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因此,只有通过协调军内及地方相关部门,提前把所需器材的数量、规格报准,辅助采购,提升筹措能力,才能为车辆提供良好的补充和辅助作用,缩短保障时间。
2.3“应急救援”行动具有社会性,要求车辆器材保障有高效的组织实施能力
“应急救援”行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参与的力量涉及国家、军队和地方政府许多系统与部门,且随着“应急救援”行动规模的不同而不同。部队在遂行“应急救援”行动过程中,既要担负直接任务,又要担负可能出现的衍生或次生任务。比如“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部队在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同时,还要负责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灾后重建等工作,任务涉及广泛。遂行“应急救援”行动需与多个部门、多个领域进行协同配合,要求车辆器材保障有高效的组织实施能力。
3“应急救援”行动车辆器材保障组织筹划
“应急救援”行动器材保障,要根据短时间内大规模用兵、多方向驰援、紧急营救等行动需要,并充分考虑到任务地区设施损毁、交通中断、物资匮乏等实际情况,履行好保障救灾部队车辆维修任务、直接参与救援的双重职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器材供应保障。
3.1“应急救援”行动车辆器材保障原则
(1)预有准备,快速保障。“应急救援”行动突发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器材保障部门进行准备的时间极为有限,必须平时着眼不同任务的需要,制定器材保障预案,预有准备,提高器材保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快速保障。
(2)统一筹划,一体保障。这是“应急救援”行动军队车辆器材保障形成整体合力的关键。“应急救援”行动车辆器材保障对象较多,隶属关系不同,保障地域广阔,保障形式多样。要求统一筹划车辆器材,统一筹划保障力量,统一筹划保障活动[4]。
(3)军地合力,联合保障。“应急救援”行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单纯依靠军队和地方的力量、保障资源和保障手段,难以满足器材保障的急需,要更好地解决器材需求与保障力量之间的矛盾,必须集结军地共同力量,实施联合保障。
(4)简化程序,特事特办。按照“应急救援”行动保障特点及组织指挥要求,建立权威高效的指挥机构,优化指挥程序,减少指挥环节,提高指挥时效。打破保障常规,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尽可能满足装备维修需求。
3.2“应急救援”行动车辆器材保障组织指挥
(1)指挥机构。“应急救援”行动实践启示我们,完善、灵敏的应急指挥机制是突发情况下抢险救灾行动保障指挥有序组织的重要途径,是赢得时间和主动权的重要前提。“应急救援”行动器材保障应着眼某一任务方向行动的指挥需求,在军队应对突发事件装备保障指挥部门统一调控下,以各大单位联勤部为主构建联合指挥机构,统一指挥调控该方向行动中的车辆器材保障问题。在机构设置上,以三军联合、军地联合为原则建立联合指挥部,充分吸纳参与行动的其他战区、诸军兵种装备保障部门、地方行业部门参加,建立相应的保障协调组,专门负责互相之间的沟通、协调。在编组上,按单位、区域设置不同的器材保障人员编组,以提高整体指挥效能。
(2)指挥预案。预有多案准备是指挥机制快速启动的有力保证。预案要分类编制,车辆保障联合指挥机构在分析“应急救援”行动中所有任务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础上,编制总体保障指挥预案;各级车辆维修机构和器材供应机构在总体指挥预案框架下,区分跨区执行任务和本防区内执行任务两类分别拟制指挥预案。要彰显预案的快速机动能力,主要包括动员预案、周转器材向携行器材转换的组织程序、机动预案和与社会力量的协同预案。要贯彻精细化的理念,按照“重大、经常、个案”的原则,视情况制定针对某区域、某规模的器材保障专项预案,全面加强预案的实战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指挥方式。针对“应急救援”行动事发突然,时间紧、行动快,坚持按级指挥与越级指挥相结合,必要时车辆装备保障联合指挥机构直接指挥一线任务单位,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坚持整体筹划与具体指导相结合,通过联席会议、合署办公等形式,抓好统筹协同,对专业技术强的特殊任务,派出精干人员深入现场具体指导,以便快速处置,有效应对。
4 提高“应急救援”行动车辆器材保障能力的对策
针对“应急救援”行动的特点与要求,结合器材保障原则,经过认真总结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击雪灾等实践经验,从加强保障机制、器材储备、保障力量三个方面建设来提高“应急救援”行动车辆器材保障能力。
4.1 围绕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构建应急运行机制
一是构建军民融合的应急保障力量。目前,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应急机制,但这种机制与部队之间尚未形成有效衔接和协调互动。因此,一方面要成立联合机构,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共同研究遂行保障任务的指挥编组、力量编成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地方器材资源,比如可以利用一汽、二汽等军用车辆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和器材储备体系,疏通供应渠道,做到平时建好,急时能用,从而构建军民融合的保障力量。
二是注重车辆器材的应急保障训练。各部队应根据任务区分,着眼多样化军事任务拓展训练内容,将“应急救援”行动车辆器材保障纳入部队训练计划,列入新一轮训练大纲。重点突出应急专业分队专攻精练,着力提高遂行“应急救援”行动器材保障的能力。
4.2 围绕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构建车辆专业器材储备合理格局
一是作战任务储备与“应急救援”行动储备相结合。要改变以往车辆器材单纯依据部队作战任务储备的分布格局,形成与可能担负的“应急救援”行动相兼容,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相适应,与战备要求相符合的车辆器材储备格局。二是分散储备和统一储备相结合。一方面要针对部队,做好战术层面的分散储备,提升部队应急时的携行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做好战略、战役层面的统一储备,在重点地区、重要方向,有针对性地预储预置部分急需器材,实现就近、就便、直达、定点保障。三是视情况简化启动程序。各级战储车辆器材管理部门要减少启动环节,节省转换时间,提高库存器材向保障器材的周转速度。
4.3 围绕提高有效保障能力,创新车辆器材保障方式
一是携行保障与途中补给相结合,确保车辆“开得动、行得远”。比如可以利用沿途“122交通故障支援系统”,根据车辆的技术状况和携行器材的消耗规律,及时的与地方交通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通过支援机构的代筹和前送,扩大途中保障能力,保证车辆装备能够“行得远”。二是建制保障和区域保障相结合,建立纵横通畅的保障网。车辆器材保障,既可以按照快速出动的应急保障和到达灾区的常态保障,又可以按照配置地域的分散与集中,灵活地采用建制保障与区域保障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好保障与需求的“时间差”和“协调差”问题。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应急救援”行动车辆器材保障规律的研究,尝试从组织指挥和运行机制方面来构建车辆器材保障体系,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应急救援”行动中车辆器材保障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车辆器材保障是“应急救援”行动车辆装备保障的物质基础,一定要按照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要求,坚持军民一体、军民结合,充分依托地方和军队两种资源实施快速、高效地投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士生,陈兆仁.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交运输保障[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1(2):353.
[2]朱之江.论非战争军事行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
[3]胡百精.中国危机管理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0-103.
[4]王亮.车辆器材筹供管理学[M].天津:军事交通学院,2002:38.
[5]蔡有苍,朱永昌.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主要对策探讨[J].汽车运用,2009(3).
消防车辆器材 篇2
一、目的为保障安全生产,规范消防器材管理,使消防管理工作有规可依,确保急时好用,做到防患于未燃,加强xxxxxxxxx,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工作,确保火灾发生后每一部消防器材都能确实有效的用于灭火,在第一时间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伤亡、物资损失。
二、职责安全员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工作由各xxx现场主管人员负责,xxx定期检查。
三、消防器材
(一)、灭火器的管理
1、灭火器存放
灭火器放置处,应保持干燥通风,环境温度应在-10-45℃范围内,防止筒体受潮腐蚀;应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以免影响灭火器正常使用;运输存放时应避免碰撞。
2、灭火器检查
(1)使用单位要对灭火器每月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责任人维护职责的落实情况;灭火器压力值是否处于正常压力范围;保险销和铅封是否完好;灭火器不能挪作它用;灭火器须摆放稳固、没有埋压且灭火器箱不得上锁;灭火器放置区需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
(2)应将灭火器检查情况填写在“灭火器管理卡片”,挂在灭火器筒上明示。
(3)使用单位应当至少每12个月自行组织或委托维修单位对所有灭火器进行一次功能性检查检测,主要的检查内容是:灭火器筒体是否有锈蚀、变形现象;铭牌是否完整清晰;喷嘴是否有变形、开裂、损伤;喷射软管是否畅通、是否有变形和损伤;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是否变形、损伤,指针是否指在绿区;灭火器压把、阀体等金属件是否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灭火器的橡胶、塑料件是否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
3、灭火器的更换、维修、报废。
(1)存在机械损伤、明显锈蚀、灭火剂泄露、被开启使用过或符合其他维修条件的灭火器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报废。
(2)灭火器一经开启,即使喷出不多,也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再充装。
(3)灭火器无论是使用过还是未经使用过,从生产日期(每具灭火器的筒体上都有生产日期)算起,达到规定的维修年限后必须送维修单位进行维修,达到报废年限的必须报废。
(二)、消火栓的管理
室内外消火栓的检查主要包括消火栓、管路和水源三部分。
1、消火栓的检查。室内消防栓箱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碰伤或其它损坏。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修。主要内容有:检查消防栓和消防卷盘供水闸阀是否渗漏水,若渗漏水及时更换密封圈;对消防水枪、水带、消防卷盘及其它进行检查,全部附件应齐全完好,卷盘转动灵活;水带、水枪应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防震、防霉、防腐、防破损,水带破损、烂洞(不能修补,影响水压)、硬化必须报废。
检查报警按钮、指示灯及控制线路,应功能正常、无故障;消火栓箱及箱内装配的部件外观无破损、涂层无脱落,箱门玻璃完好无缺;对消火栓、供水阀门及消防卷盘等所有转动部位应定期加注润滑油。
2、供水管路的检查。
(1)对管路进行外观检查,若有腐蚀、机械损伤等及时修复;
(2)检查阀门是否漏水及时修复;
(3)室内消火栓设备管路上的阀门为常开阀,平时不得关闭,应检查其开启状态;
(4)检查管路的固定是否牢固,若有松动及时加固。
3、水源的检查。
(1)对水泵设施按有关要求进行检查,要特别注意启动水泵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2)对水箱(或气压给水设备)进行检查,若有损坏及时修复。特别注意水箱内的检测信号设施,应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 篇3
消防设施与器材是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其管理目的是必须保证性能灵敏可靠,运行良好,管理要点如下:
1)所有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必须建立档案登记,包括它们的分布图,防损部门、设备部门各留档案备案。
2)学校全权负责所属的消防报警设施、灭火器材的管理,负责定期检查、试验和维护修理,以确保性能良好。
3)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器材应在每月及重大节日庆典之前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消防栓、灭火器等设备应进行特别检查和试喷,并签字确认。
4)义务消防员应对消防器材进行管理及定期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挪用消防器材。6)消防器材放置的区域不能随意挪动
7)消防器材,特别是灭火器,必须按使用的说明进行维护,包括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和放置的特殊要求。
8)、灭火器的维护
根据工作经验,必须加强对灭火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检查内容包括:责任人维护职责的落实情况,灭火器筒体是否有锈蚀、变形现象;铭牌是否完整清晰,且灭火器应铭牌向外摆放;喷嘴是否有变形、开裂、损伤;喷射软管是否畅通、是否有变形和损伤;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是否变形、损伤,指针是否指在绿区,在黄色区域表示瓶内压力过大,这与灭火器摆放位置、环境一般有很大关系,红色区域时应更换;灭火器压把、阀体等金属件是否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灭火器的橡胶、塑料件是否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在相同批次的灭火器中抽取一具灭火器进行灭火性能测试。灭火器不能挪作它用,摆放稳固,没有埋压,灭火器箱不得上锁,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等,要将检查灭火器有效状态的情况制作成“状态卡”,挂在灭火器筒体上明示。要建立“灭火器维护管理档案”,登记类型、配置数量、设置部位和维护管理的责任人;明确维护管理责任人的职责。灭火器经功能性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必须委托有维修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更换已损件、筒体进行水压试验、重新充装灭火剂和驱动气体。维修单位必须严格落实灭火器报废制度。
消防设备的检查要点
1、室外消防栓试放水压是否合乎标准;消防栓开关是否维护良好。
2、水带箱内装备是否齐全;消防水带是否保持干净正常。
3、消防设备是否有明显标示,并容易取用。
4、消防器材室是否不易被火灾波及。
5、消防器材室是否离可能的失火场所太远。
6、消防主控联动和自动喷淋、消防卷帘门是否正常
7、火警警报器是否正常。
8、车辆是否按规定备有消防器材。
9、消防器材是否失效,灭火器检查卡检查记录是否保持良好,灭火器是否坚持在指定地点挂置,消防器材周围是否有阻碍物堵塞。
【消防车辆器材】推荐阅读:
消防演习方案(车辆自燃)08-16
保安、消防、车辆管理自检说明11-13
浅谈消防部队车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11-10
消防器材装备论文08-02
消防器材配置论文10-29
矿消防器材配置标准07-05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08-22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办法11-08
消防器材供货合同范本08-26
消防器材检查记录卡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