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管理(精选12篇)
器材管理 篇1
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医疗活动, 其特殊性在于对速度及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 为保证抢救工作的速度和准确到位, 所以护理质量标准要求急救器材、药品完好率必须达到100%随时处于备用状态[1,2]。为了了解笔者所在医院急救器材药品管理现状, 保证急救物品使用质量, 确保临床抢救患者需求, 防止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对笔者所在医院所有的临床病区、医技科室、门诊诊区、急救中心的急救器材药品 (下面简称急救车或急救箱) 进行了突击检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开放床位1143张, 床位使用率约130%, 52个部门或病区备有急救车或箱62个, 其中临床病区35个, 非临床病区27个, 急救车47辆, 急救箱15个。每个临床病区必备急救车, 每个医技科室备急救车或急救箱, 门诊各诊区则根据业务范围、地理位置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车或箱, 或几个诊区共用一个急救车。
1.2 方法
1.2.1抽派医院急救器材、急救药品管理小组成员4人, 按照笔者所在医院急救器材药品管理质量评分表, 对所有准备了抢救车、箱的病区、诊区、部门进行检查。
1.2.2评分标准根据抢救工作制度及笔者所在医院急救器材药品管理要求制定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分, 其中急救药品35分、急救器材35分、使用情况20分、急救车或箱管理10分, 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均有相应扣分标准。
1.2.3 管理标准100分为合格, 反之为不合格, 要求随时100%完好备用。
2 结果
合格情况:38辆急救车合格, 合格率为61.3%, 24个急救车不合格, 不合格占38.7%。
3 存在的问题
3.1 药品管理
11个急救车有缺陷, 其中药品数量多于固定基数的有2个急救车, 药品数量少于固定基数的有2个急救车, 急救药品混装的有2个急救车, 急救药品放置乱的有5个急救车。
3.2 急救仪器及物资的管理
13个急救车有缺陷, 其中吸引器吸力不足的1个、连接管过短无法使用的1个, 吸引器不清洁的3个, 简易呼吸器连接错误的1个、部件不齐的2个, 无氧源的3个, 放置乱无法快速使用的6个, 电池光源不足的1个, 急救物质多于固定基数的1个。
3.3 急救车管理
有2个急救车是无护理职业资质的护理人员为急救车专管员, 有3个急救车的专管员未履行急救车的管理职责, 有1个急救车的护士长未每周检查, 有4个急救车不清洁, 有1个加锁的抢救车找不到相应钥匙。
3.4 急救车使用
有1人不熟悉车内药品及物品种类, 有1人不能快速找到所需急救药品, 有6人不熟悉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 有1个贴在墙上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错误 (是2005年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
4 原因分析
4.1 对急救器材、药品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急救车放置的位置、急救绿色通道是否通畅, 急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的品种、数量、质量、功能等, 均会影响到抢救的速度和质量, 如果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不到位, 就会贻误抢救时机, 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造成不良后果, 导致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发生[3]。对这些重要性认知不足, 是导致急救车管理不规范及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
4.2 急救车管理知识缺乏
对急救车、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质量评分标准及管理规定不熟悉, 不知道如何正确管理。
4.3 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流于形式
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是无资质的护理人员管理或急救药品、物品的专业管理人员未按照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要求每周检查, 使急救车处于无专人监督管理的状态。
4.4 未实行岗位责任制
误将急救药品、物品专人管理理解为只有一个人专门管理, 其余人员则不参与管理, 导致急救药品、物品大部分时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4.5 挪用急救药品、物品
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意识不强, 随意将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物品当成常规备用物资, 为了方便在非抢救状态使用, 用后未及时补充, 这也是引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4.6 急救车物品管理质量评分表设计不合理
笔者误认为急救车完好率100%是管理无缺陷, 药品、物品无缺陷, 这就导致评分表设计不合理, 计算完好率的方法不当, 这也是急救车质量不达标的原因之一。
5 对策
5.1 急救车管理查房
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急救车管理查房。以达到全员参与急救车管理的目的。 (1) 护理部实行每季度通报笔者所在医院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检查的情况。 (2)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 讨论并制定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4) 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学习抢救工作制度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各临床科室及非临床科室根据各专科特点, 制定相应病种的抢救流程及流程图, 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 要求人人提高抢救患者的意识并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5.2 全院医护人员学习急救物品、药品管理相关知识
护理部发放的急救物品、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 要求各临床科室、非临床科室组织各级医护人员学习, 由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组长组织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知识专题讲座。
5.3 按照“五定、三无、二及时、一专”的抢救工作制度进行管理
急救车内药品、物品实行定位管理, 做到五定:定急救药品物品种类、定放置位置、定数量、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用后及时整理、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急救车, 明确各急救药品、物品专管员。各科室的急救车、急救箱专管员由有资质并且有丰富的临床及管理经验的人员承担[4]。由急救车或急救箱的部门上报急救车、急救药品物品专管员名单, 由护理部对专管员的资质、能力评估后, 以书面形式发放相应文件并存档。
5.4 实行急救器材药品标准化分类放置
统一规定全院急救车内布局, 用示意图标识急救车内布局、药品物品放置位置、数量, 并制成塑封卡, 一份贴在急救车盖的上面, 通过此示意图在未打开急救车的状况下, 就对急救车内物资的种类、数量、放置位置一目了然, 便于熟悉车内药品及物资、提高抢救速度, 另一份贴在急救车盖的内面, 便于检查、清点。示意图管理急救车对于批量患者抢救, 需调集其他部门人员或机动护士库人员参与抢救时, 也能快速找到所需急救药品物资, 提高抢救速度及成功率[5]。
5.5 公示各急救药品或物品放置位置
发放文字资料到各病区、诊区等各职能部门, 让全院医务人员知晓急救药品物品放置的位置, 以便抢救患者时能迅速找到急救车。
5.6 建立交接班登记本
急救车或急救箱做到班班交接, 及时补充。交接班登记本以表格式制成, 交接班登记本内容有日期、时间、药品名称、数量、规格、物品名称和数量、交班人、接班人签名。这样可以一项一项查对, 防止交接时遗漏。科室急救药品物品专管员、护士长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在急救药品物品质量控制本上。各系统每月检查一次急救药品物品并进行质量汇总。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急救药品物品检查有分析、反馈及追踪[6]。
5.7 严禁挪用
非抢救的情况下, 不能随意挪用急救药品物品物资。
5.8 重视非临床区域急救车管理
指定临床病区护士长为相邻非临床区域急救车专管员, 并制定出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 (包括通知人员名单、电话等) 。
5.9 修改急救器材药品质量检查标准
急救组质量控制人员及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共同讨论质检标准, 逐项修改, 将以往权重评分法改为每一项未做好扣多少分, 使检查、评分标准更细化、具体, 可操作性强。
5.1 0 加强法制教育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日常工作中要有法律意识, 严格执行诊疗护理操作规程, 及时准确对急救药品物品检查登记, 并将各种登记本保存两年以上。
护士是临床急救药品物品保管和使用的直接责任人, 护士对物品的掌握程度, 责任心的强弱, 直接影响临床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和使用质量, 而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已不是简单的护理工作质量问题, 其潜在的护理事故, 差错或纠纷, 无论是过期药品还是保管不当效价降低的药品, 一旦用于人体重者危害生命, 轻者损害患者的健康[7,8]。因此, 急救药品物品必须规范管理, 制定急救药品物品固定基数表, 班班交接登记。急救车内物品放置规范, 固定位置, 专人管理, 定期消毒灭菌, 定期检查维修。同时, 全体护士必须增强责任心, 加强业务学习, 掌握急救药品有关知识和急救仪器的功能及熟练使用, 使急救物品的管理更加科学化, 规范化, 制度化, 保证临床患者抢救,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赢得最佳抢救时机, 才能提升全院抢救质量, 提高抢救成功率, 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9]。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急救器材药品管现状, 以便规范管理。方法:由医院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小组成员, 按照自行设计的急救器材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标准, 对所有准备了急救车、箱的病区、诊区、职能部门进行检查, 记录存在的问题, 分析问题的原因。结果:全院62辆急救车, 完好率100%的38辆, 合格率为61.3%, 24辆急救车不合格, 不合格占38.7%。结论:急救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多、合格率低, 存在安全隐患,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及抢救工作制度进行管理。
关键词:急救,器材,药品,The status quo,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慧娟, 王红, 杭太香, 等.急诊抢救仪器使用安全的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 2007, 3 (5) :35-37.
[2]姚雪芬, 李爱霞, 徐芬.急救药品与器材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医学, 2009, 18 (2) :106.
[3]张良才, 李晓东, 李朝伟.急救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及应急处理[J].管理与维修, 2004, 3 (6) :58-60.
[4]赵杨秋.抢救药品定位训练法效果初探[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6) :110.
[5]马续威, 芦秀丽.抢救车示意图结合封条管理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便捷影响[J].哈尔滨医药, 2013, 33 (4) :309.
[6]吴春香, 林腾珠, 王翠玉.急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 18 (7) :177-178
[7]吕翠萍.病房药品管理中的护理差错隐患[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6) :67.
[8]王书杰, 史志翔, 蔡大伟, 等.防止门诊药房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J].医药导报, 2006, 25 (3) :271-272.
[9]鲁桂鸣, 宋江.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19) :46-47.
器材管理 篇2
二、保管员在发放和回收器材时要检查验收,并进行登记注册和写清处理意见,如无效损坏和丢失,要通过教研组长商定处理意见,执行赔偿制度。
三、存放的器材要归类按品种存放固定地点,放置整齐。垫子要放在垫子架上,用后扫净,防止霉烂和失去弹性。
四、木制器材既要防潮有要防止暴晒,避免裂缝腐朽、变形、室外的器材,随时检查,及时修配,每年油漆一次。
五、皮革制品,要防火、防潮、防油污,延长使用寿命,铁制品注意防潮防锈,跨栏架每两年油漆一次,经常检查螺丝的松动,避免丢失,整齐地放在干燥的地方。
六、保管员离校,由教研组安排教师轮流值日,实行交接班制度,清点后办理交接班手续。
七、不经允许不得私自外借,特别是家属子女要婉言谢绝。
煤矿生产爆破器材安全管理浅析 篇3
矿山使用爆炸物品频繁,煤炭生产点多面广,具有"三大"的特点:一是用量大。煤炭生产普遍使用炮采方法,促使得它的用量大;二是使用爆炸物品的队伍大。不管是国有煤矿、还是乡镇煤矿、私人小矿井都是点多面广,必然配备相应的队伍,相应的人员,因而涉爆人员多,给管理工作增加压力;三是人员流动性大。由于矿山生产一般地处偏远山区,工作环境相对差,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导致工人稳定性差,人员流动性大,给爆破器材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另外,由于工人文化素质低,也给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国家已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从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和发放清退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对每环节更加认真地、具体地进行管理,确保爆炸物品不外流、被盗,在使用中确保爆破安全。
一、强化管理、健全制度
建立完整的机构,成立管理小组。领导带头,各部门配合,分工明确,哪些部门负责采购、运输、仓储;哪些部门负责发放、清退工作;哪些部门负责场使用管理,责任到人,增强意识。对一些违章行为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例如,在领用火工品时,一些工人贪图方便,不使用合格的炸药袋,左手提一包炸药,右手提一包炸药,有些甚至嘴里还叨着烟;有些雷管、炸药同一人携带。针对诸如此类行为,要求我们强化安全管理,不得怀有侥幸心里,应通过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至少一次爆破器材管理的专题会议,进一步落实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责任状。通过总经理与矿长,矿长与队长,队长与放炮员、监炮员,供应部门与仓管员等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并对有关人员实行风险抵押金,使人人都参与管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通过对原有制度的修改、补充,使管理制度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有指导性。如从原一人领用制改为监炮员与放炮员同时领用、同时退料,使发放清退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二、如何加强发放清退管理
发放清退是最繁琐、最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在发放过程中,放炮员、监炮员必须到库房领料实行双签名,由仓管员把关,凭放炮证逐一发放,雷管号码跟踪到个人,做好一人一号的记录。正确使用合格的炸药袋、雷管箱领料,否则不予发放。为了杜绝库房至井口这段距离的外流,全面实行火工品领用跟踪卡,由仓管员填写出库数,到井口由检身员开箱查对人井数是否与出库数相符;下班退库时出井数由检身员验收签章,仓管员核实退库数是否相符,放、监炮员同时签字,可有效地杜绝外流现象,但实际工作中常有一些检身员敷衍了事,工作失职,没有履行职责,给一些犯罪分子造成机会,把雷管偷藏在工作服口袋中,导致雷管外流,给企业造成损失,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还有一些班队由于工作面较远,只退雷管,不退炸药,炸药以领代用较严重;有些在井下工作面直接交接火工品使用,给管理造成混乱。因此应由安监员定时或不定时地巡查,加以监督,发现不退库的给予经济处罚,有时采取给放炮员、监炮员经济补贴,使他们能做到百分之百当班领用、当班退库。
三、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工人的素质
由于工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人员流动性大,须经常进行培训教育,通过观看有关录相,听一些案例分析,对新工人安全培训,老工人进行复训,让他们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真正常握火工品的应知应会知识和现场安全爆破技术。例如,如何打眼装药?如何测试电雷管电阻?如何连线放炮?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为工人认真耐心地讲解,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另外,通过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教育,在公共场所挂上警示牌或写上象“任何人私拿私藏、转借转卖爆炸物品是犯罪行为!”等类似标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互相监督、互相约束,让每位职工家属充分认识爆炸物品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四、加强库房管理,严格警卫值班制度
一些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仓管人员配备不足、思想麻弊、擅自脱离岗位,给违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爆炸物品被盗、外流。因此必须加强库房管理,严格警卫制度。库房必须保持二十四小时有人在岗,交接班人员必须在库房进行,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在人防的基础上,加以犬防、器防,通过养犬、安装报警器来加强警卫,彻底杜绝被盗事故的发生。库房车配备足够的通信设施、消防器材、避雷针的同时,加强电雷管的测试制度。每发电雷管出厂前是经过严格测试合格的,但由于装卸、运输、发放等移动过程,可能造成电脚线断裂或脱塞,导致断路,容易发生瞎炮,无法保证电雷管的引爆率,给爆破造成不安全因素。
五、加强现场使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现场使用是我们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在操作过程中有不慎,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那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检测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底超过1%时,严禁放炮,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认真测检;第二,装引药前要检查火工品的质量,从表面上看炸药是否变质,雷管、炸药是否各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否则不得掺混使用。因为不同厂家、不同品种的火工品发火参数不一样;第三装引药时必须使用竹签或木签,在炸药药卷中间插一个雷管空间,然后再把雷管轻轻放入;如果将雷管直接插入药卷,易造成黑索今颗粒磨擦起爆。还有一些工人直接把雷管附在炸药药卷边上,这样装引药大大降低起爆能,必将影响爆破质量,甚至引起爆燃现象;第四,装药。装药要注意正向装药与反向装药的区分,如果把引药装在炮眼口,且聚能穴从炮眼口朝向炮眼底,这种装药方式称之为正向爆破;反之,把引药装在炮眼底,这种聚能穴从炮眼底朝向炮眼口,这种装药方式称之为反向爆破,两种装药方式有利有弊,各有千秋。第五,填炮泥,连线;第六检查放炮母线是否够长,放炮器是否符合要求等等,只有加强现场管理,正确操作,持之以恒,才能提高爆破工程质量,预防爆破事故的发生。
体育器材管理的小建议 篇4
一、精心管理, 热情服务
学校安排专人 (兼职体育教师) 管理体育器材室, 并把器材管理计入工作量。一般地讲, 在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和下午第一节、第二节课时, 都会有3个~4个班同时上课 (很多规模相对较大的学校或许会更多) , 对此, 学校要求器材室管理人员要在每学期初列出全校各班体育课课程表, 并熟记于心。在每天的体育课前, 管理员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如因其他事务无法正常工作, 需提前安排好替代教师, 以保证准备工作正常进行。
二、分门别类, 登记造册
要做好器材的数量、价格、编号的登记造册工作, 并将固定资产和低值容耗品分开存放, 进行分别管理。对于不能继续使用的器材, 要及时报损;对于缺失器材, 应及时记录, 为下学期器材购置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对于外借器材, 要做好记录, 并及时收回。
三、保养及时, 摆放整齐
器材的摆放要整齐、合理, 要将常用器材放置在易搬运的位置。对于垫子等容易受潮的器材, 要做好防潮、防霉工作;对于球类器材, 要做好及时充气、更换气门等工作, 以保证球类器材的正常使用并有效延长其寿命;对于精密器材, 要单独存放、管理。
四、检查隐患, 确保安全
器材管理制度 篇5
2、矿用器材设备采购到货后,必须按规定组织验收,填报验收报告,发现部件缺损或质量问题,要及时向生产厂家反馈信息及索赔。
3、各单位应结合本制度和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矿用器材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完善管理台帐、领用、发放及消耗记录,定期编制相关报表。
4、购置的矿用器材及设备到货并经验收后,应及时进行安装调试、投入使用。暂时不使用的设备、零部件等必须入库妥善保管,定期维护保养,防止日晒、雨淋、锈蚀、损坏和丢失,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5、各矿必须加强对矿用器材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检修,确保矿用产品的完好状态及使用性能。
6、大型设备及关键采掘设备的安装调试必须在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随时作好各种原始记录及各种技术参数,并注明是否符合安装标准。需要进行质量认证的设备,必须及时收集并填报各类质量保证资料。
7、所有设备都必须按照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完好标准进行使用与维护。设备的管理必须坚决贯彻使用维护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设备谁使用、谁维护。
8、凡本矿山企业未使用过的新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由主管技术人员详细研究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技术资料,制定出操作(使用)维护规程,组织操作工人、维修工学习熟悉后,才能交付使用。在使用初期,主管技术人员,应经常检查其运行情况,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反馈信息。
9、所有设备必须建立健全设备包机制、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设备定期检修制、交接班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
10、建立设备定期查验、检测、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完善供电系统和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实行双回路供电,定期检修供电线路,设备,保证矿井用电安全。
11、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防止和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确保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可靠运行。
器材管理 篇6
摘 要:体育器材管理一直是体育管理者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一个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管理体育器材的方法,对于体育器材管理者非常实用。
关键词:Excel;数据透视表;管理方法;体育器材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2-0068-02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的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采用的管理方法是手写登记法。由于学校班级较多,同时会有五六个班级一起上体育课,借用器材的数量和种类就会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手写登记法已不能满足管理者汇总和查阅的需求,往往导致管理者心里不是很清楚,不知道具体借出去多少。现在,利用Excel的“数据透视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器材借用情况清清楚楚。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它的使用方法。
首先,建立一个名为“体育器材借用情况登记表”的文件,如图1所示。接着建立一个以“系别”或“专业”进行统计的列表(即建立一个数据透视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Excel的菜单栏中点选“数据”下拉菜单中的“数据透视表和图表报告项”,如图2所示。
系统弹出“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1”对话框。如图3所示。
在此对话框“请指定待分析数据的数据源类型”项目中,选择“Microsoft Excel数据清单或数据库”选项,在“所需创建的报表类型”项目中选择“数据透视表”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2.进入“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2”对话框,如图4所示,在“请键入或选定要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数据源区域”项目中,设置选定区域为:“a1:d25”,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进入“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3”对话框,如图5所示。
在此对话框中的“数据透视表显示位置”项目中,选中“现有工作表”选项,单击“版式”按钮,弹出的“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版式”对话框,如图6所示。
定义数据透视表版式,步骤为:将“系别”字段拖入“页”栏目;将“专业”字段拖入“行”栏目;将“器材”字段拖入“列”栏目;将“数量”字段拖入“数据”栏目。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列表的布局设置,返回图5对话框。在图5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则建立新的数据透视表如图7所示。
4.在数据透视表中的各个项目中,均有一个下拉箭头,我们可以单击“系别”下的下拉箭头选择不同的“系别”进行显示,如图8所示,例如选取“计算机”系,单击“确定”按钮,出现如图9所示的显示效果。
5.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专业”、“器材”旁边的下拉菜单分别选取,只显示某个专业或某种器材的借用数据情况,使管理者对体育器材的使用情况了如指掌。
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设计 篇7
为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需要, 最大限度地加强管理, 降低消耗, 提高平时和战时工作效益, 有必要需求研制一套较为实用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备器材目录管理系统, 以实现装备器材目录管理的信息化。
1 用户需求分析
系统的用户主要分为两种:普通用户和总部用户。不同级别用户的需求如图1所示。
普通用户主要通过系统进行器材信息的浏览、查询、检索, 迅速定位和找到所需器材信息, 查看器材的基本信息和对应的图片信息, 并通过系统进行器材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并将数据上报至总部机关用户。
总部用户能够接收普通用户上报数据进行汇总、按照标准格式生成器材目录报表。
2 系统功能模型搭建
根据用户需求, 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维修器材标准库管理、目录制定、目录变更、目录查询、导入导出和系统管理。如图2所示。
依据系统功能模型, 系统主要包括装备目录与维修器材目录两个模块, 每个模块都应该具有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 维修器材目录还应具有数据上报与汇总的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1) 能记录登录用户的基本单位信息及单位代码。 (2) 能添加、修改装备类别、类型及装备名称。 (3) 能逐个添加装备代码、装备名称、第一底图厂、器材代码、器材名称等参数信息。 (4) 能按用户的需要完成装备信息查找工作, 并可将数据导出为Excel表格, 也可将已有的装备器材目录Excel文件导入到系统中, 以减轻信息录入工作量。 (5) 能实现上下级之间的数据流转, 生成上报数据包, 接收上报数据包。
系统各功能模块组成图如图3所示。
3 系统工作流程
维修器材目录编写存在工作量大、复杂性高、专业性强的问题, 为解决此问题, 在设计系统时着重从如何确保器材目录录入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便捷的方面出发, 并将装备做出明确分类, 使最终生成的器材目录更为准确与直观。器材目录编制管理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4 数据库设计
根据收集的信息情况, 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数据库中需要的实体为单位、用户、装备、器材和器材分类。根据实体间的关系, 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的E-R图如图5所示。
5 小结
开发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 实现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能够解决装备维修器材目录管理不规范、数据零散、上下级单位器材目录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同时通过数据库便利的查询统计功能, 可有效解决人工分析大数据量时存在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本文只是进行了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的设计, 下一步将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
摘要:针对维修器材目录制订的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 研究了其业务流程, 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分层、从下至上、两级汇总的器材目录管理模式, 建立了基于业务权限的用户功能模型, 可解决数据零散、不集中以及上下级单位器材目录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大幅提高器材目录的制定效率。
关键词: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霞, 梁志豪, 王玮.关于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电源技术应用, 2013 (09) .
[2]代冬升, 冀亚林, 李会杰, 李铮铮.装备维修器材管理业务流程设计[J].四川兵工学报, 2009 (11) .
[3]张昇, 刘建国, 游伟.维修器材数据仓库维度建模研究[J].物流科技, 2008 (10) .
[4]张洪举.武器维修器材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3.
高校校园消防器材管理体系研究 篇8
一、消防器材的定义与使用
按照我们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消防器材主要分为简易灭火器材、灭火器和室内外消防栓等三大类。简易灭火器材是指在初起火灾发生时, 凡是能够用于扑灭火灾的所有工具, 主要有黄沙、泥土、水泥粉、石灰粉、铁板、锅盖、湿棉被、湿麻袋、水桶、水壶、水盆、扫帚、拖把、手套等, 这一类灭火器材品类繁杂, 而且使用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般不列入消防器材的管理范畴, 因此, 本文所讨论的消防器材的范围不包含此类器材。灭火器是指能在其内部压力作用下, 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以扑救火灾, 并由人力移动的灭火器具。灭火器负担的任务是扑救初起火灾, 一具质量合格的灭火器如果使用得当, 扑救及时, 可将一切损失巨大的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 灭火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消防器材的管理重点。灭火器的分类方法很多, 最常见的是按照充装灭火剂的不同进行分类, 这其中,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干粉灭火器。室外消火栓是与城镇自来水管网相连接, 用于消防车供水的消防器材, 需要每月或重大节日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室内消火栓通常设置在具有玻璃门的消防水带箱内, 其箱内由水枪、水带、水喉、消火栓和报警按钮组成, 室内消火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主要检查设施是否完备、水压是否正常、能否正常工作、有无损坏等。综上所述, 本文所讨论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和室内外消防栓。
消防器材的使用与管理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定点摆放, 不能随意挪动;二是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定期巡查消防器材, 保证处于完好状态;三是定人管理, 经常检查消防器材, 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上报, 及时补充;四是严格按照报废年限对消防器材进行报废和更新。本文所研究的消防器材管理体系的目的, 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以上几个基本原则。
二、高校校园消防器材管理的特点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校园面积较大, 建筑密度较大, 建筑面积较大的特点, 按照我国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 这直接导致了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部门需要管理的消防器材品种繁多、数量巨大, 由于管理内容不同, 管理方式不同, 极易造成消防器材管理上的失控。灭火器的管理一般需要每年进行自检一次, 每两年做一次充剂, 每十年为一个报废期;室外消火栓一般需要每月或重大节日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室内消火栓通常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灭火器和室内外消防栓又因为建设和更换的时间不同、检查密度不同, 需要进行管理的时间节点也各异。此外, 高校是进行科学研究与试验的场所, 有些高校的实验室会使用少见的材料或者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材料、化学试剂、加工方式, 一旦发生火灾, 需要使用特殊的灭火方式和灭火器材, 这也给高校校园消防器材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试谈高校校园消防器材管理体系的建设
按照我国消防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高校校园消防器材的管理由高校保卫部门负责, 各高校都是按照这些规定进行落实的, 可以说, 高校校园消防器材管理体系中的人员配置是到位的, 人员管理体系是完备的, 目前缺乏的主要是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 因此, 高校校园消防器材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消防器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个问题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校园消防器材管理系统配合一个小型的数据库来实现。
(一) 消防器材管理系统
消防器材管理工作的流程主要是系统提示某个位置的消防器材需要进行检查或者充装, 然后系统管理员和该区域的负责人收到信息, 同时, 系统对该位置的消防器材进行特殊显示, 比如标记鲜艳颜色等, 该区域的负责人对该位置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或者充装调换, 操作完成后在系统内进行操作, 然后该位置的消防器材在系统内恢复正常显示。每位区域负责人只能操作自己负责区域的消防器材的状态, 这样就明确了每个消防器材的责任人, 同时, 利用数据库可以对每个消防器材进行精确到具体日期的管理, 甚至可以显示具体的过期数字, 以提醒管理员。
(二) 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库的建设是这个系统的关键所在, 数据库的数据越是精确, 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越高。数据库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准确的位置信息, 消防器材的位置一经确定, 一般不会更改或者挪动, 因此, 位置信息是固定的, 可以利用文字描述和图片描述, 甚至使用超链接, 位置信息越具体越好;其次是消防器材的名称、型号或者规格、数量、出厂日期、最近一次检查日期、距离下次检查剩余天数、充装日期、距离下次充装剩余天数、距离报废日期剩余天数、所属区域负责人、备注等信息, 这其中, 消防器材可以根据灭火器、室内消防栓、室外消防栓进行三项分类, 出厂日期进行人工输入以后, 可以根据灭火器每年自检、每两年做一次充装、每十年为一个报废期的原则自动计算出距离下次检查剩余天数、距离下次充装剩余天数和距离报废日期剩余天数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给系统发送提示。
高校校园消防器材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 未来除了信息化、网络化, 还可以实现移动互联, 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 在现场对消防器材进行管理, 可以使用拍照、位置定位等更丰富的手段, 更便捷、快速的进行管理, 这方面的研究是高校校园消防器材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郝琪.消防装备器材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信息科学, 2010 (3) :44-45.
[2]王风坤, 郑魁先, 姜杰.大中型企业消防器材管理.安全管理, 2012, 12 (9) :48-51.
[3]苗涛涛, 卢曦.浅议消防器材.新材料新装饰, 2013 (6) :189.
信息化时代器材库房的有效管理 篇9
一、器材库房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伴随着现代办公系统模式的现代化及标准化, 计算机系统快速强大的管理功能已经影响到企事业的生产发展, 现代化信息管理主要是利用数据化模式对企事业的器材的采购计划、生产领用以及器材消耗建立完整的网络查询数据库, 并对器材的品牌, 采购架构, 器材型号, 使用方向以及领用数量进行互联网登记, 数据更新及监控管理, 定期对企事业的器材进行数量以及用途规划的信息录入。传统的器材管理方式没有信息系统的管理会产生信息更新不及时, 数据反映速度慢, 因此会影响到用户的现实需要, 传统的器材管理单纯的依靠人工统计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时代器材库房管理能够有效抑制企事业器材外流, 不合理使用企事业生产器材以及避免企事业器材保管不当而带来的浪费问题。信息化时代器材管理能够提高企事业器材的利用效率, 提高企事业经营管理水平, 进而增加器材的生产水平, 提高企事业的经济效益。
二、信息化时代器材库房管理的问题
1. 缺乏科学的器材库存管理意识。
器材库存是为了防止企事业无法有效面对市场的经济波动而收设计的一个管理制度。现在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事业比较传统, 其管理层的知识还比较僵化, 缺乏科学的其器材库存管理意识。尽管有很多的企事业建立起的自己的办公系统, 但是很多都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信息管理, 企事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处于封闭状态, 无法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很多企事业的管理人员也认为器材库存管理仅仅就是一个器材的使用登记程序, 没有进一步考虑到器材采购, 领用及维修其实是一个存在密切联系的过程, 在企事业部门领用器材时需要信息数据对其进行同意的资源共享, 并对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 才能够使企事业器材库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2. 器材库存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信息化时代器材库房的有效管理, 人才是关键, 是保证器材库房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条件。缺少信息化人才是现代企事业普遍面临的困难, 现阶段, 器材库房管理职工的文凭相对偏低, 50%以上的库房管理者都不是信息化专业的学生, 信息化器材库房管理的理论知识薄弱, 难易应付器材库房管理的各种信息问题。
三、完善信息化时代器材库房有效管理的建议
1. 建立器材库房软件管理系统。
器材的领用以及使用方向应当根据企事业财务数据以及器材使用数据为依据, 进行相关平台的设计, 落实器材流向各环节的管理权限, 以达到企事业器材的控制以及监管。器材使用部门在器材管理中心部门领用器材之后, 在计算机上将自动生成使用部门领用器材的数据, 使用部门可以在器材管理系统中对本部门的器材进行及时的查找及清点。使用部门向管理系统申请使用器材时, 管理中心可以自动生成该部门器材的库存树木, 如果超过了企事业规定的备用器材数量, 那么系统能够自动的限制库房器材的发放使用。器材库房软件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的监督及控制器材的使用, 对于规范企事业内部器材使用、及时维护, 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2. 建立器材库存信息化管理机构。
企事业应当建立特定的器材库存信息化管理部门, 负责对企事业器材使用程序制定规章制度以及监管执行措施, 做好企事业器材使用账目的核算工作, 成本预算以及规范性的定期维修管理制度等等。器材库存信息化管理机构应当作为器材使用的监督机构, 对企事业生产部门器材的领用数量进行控制, 以确保企事业的器材维持在合理使用的水平, 协调处理好生产使用与器材有效管理之间的关系。信息化管理机构能够为企事业决策者提供器材管理信息, 使企事业器材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更好地服务于企事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
3. 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建设。
器材库存人才的培养是提升企事业器材库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这需要对企事业器材管理职员的理论基础, 管理实践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 使其能够更好的面临信息化器材库房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器材库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是实现企事业器材管理职工管理知识及管理结构不断更新与完善的过程, 能够有效地促进管理人员在企事业的成长与进步。各军队能够按照器材实际管理的需要, 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短期培训课程, 邀约客座教授等形式加强管理职工的职业技能, 帮助器材管理职工针对性地解决那些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难题, 提高其器材的管理能力。
企事业的器材管理是一个企事业进行生产运用所必要的管理程序, 企事业能否将有效的管理器材资料, 并对其进行数据化的整理决定了器材库存设备占用和资金支出比例的大小。科学的库存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事业单位的库存支出, 加快企事业器材库存的流转速度, 使企事业资金的流动性加强, 提高企事业生产利润, 现阶段, 我国企事业应当学会利用数据信息资料对器材领用和使用进行合理的调节与监管控制, 将器材的管理监督及科学合理使用理念贯彻到企事业的生产经营中, 完善企业器材使用程序, 降低企业不必要的器材库存, 才能够减少企事业资产消耗, 确保企事业器材的合理使用与妥善管理, 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 进而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空间, 使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器材库房信息化管理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摘要:伴随着办公系统模式的现代化及标准化, 计算机系统快速强大的管理功能已经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发展, 信息化时代的器材管理能够提高企事业单位器材的利用效率, 提高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 进而增加器材的生产水平, 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但现阶段, 我国器材库房管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器材库存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缺乏科学的器材库存管理意识。因此, 我国应当建立器材库房软件管理系统及器材库存信息化管理机构, 加强企事业信息化人才建设。使企事业单位器材得到合理使用与妥善管理, 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空间。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器材库存,管理
参考文献
[1]朱文忠.器材库存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 2013, (6) .
[2]陈健.企业库房管理人员培训途径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12, (10) .
[3]钟雷, 吴静.试论新形势对器材库房管理人员的新要求[J].国际商务财会, 2013, (4) .
[4]范文亮, 王坚.我国库存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事业财会, 2011, (1) .
放射防护器材的管理与发展探讨 篇10
放射防护器材,是指对电离辐射进行屏蔽防护的材料以及用屏蔽材料制成的各种防护器械、装置、部件、用品、制品和设施。我国放射防护器材的应用和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80年代开始步入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198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了“卫生部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监测中心”后,对放射防护器材的防护质量管理和监督监测的力度开始逐步加大[2]。1988年卫生部发布了《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管理规定》[3],在放射防护器材防护质量的检测和监督管理方面做出了规定:要求放射防护器材产品必须经指定的机构测试合格后才能定型生产和销售,并接受监督管理。1996年制定了X射线防护材料屏蔽性能及检验方法的国家标准[4],对放射防护材料的屏蔽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出厂标志提出了要求。2002年实施了《射线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管理办法》[5],明确要求放射防护器材经检测符合有关标准及卫生要求,有由检测机构出具统一印制的检测报告单才能进行生产、销售、进口与使用。2002-2006年先后制修订了X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6]、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7]和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8]等三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为管理办法的实施、规范放射防护器材的质量及监督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2 放射防护器材的需求和作用
2.1 放射防护器材的需求
核与辐射技术在工业和医学等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群众对健康的追求变得突出和迫切。核与辐射技术应用中的放射防护日益受到关注,放射防护器材在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估计,目前全国放射工作人员数量在35万人左右,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的占有相当多的比例,其中核工业系统有3~4万名放射工作人员,非核工业系统约有12万放射工作人员,放射诊疗机构有超过22万放射工作人员[9]。在核工业的发展方面,2016年1月我国发布的《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显示,从1985年3月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破土动工起,至2015年10月底,中国大陆运行核电机组27台,总装机容量达255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5台,总装机容量2751万千瓦,按照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国大陆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左右[10]。我国已步入核电发展的快速期。在医学应用的发展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已开始大量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放射诊疗设备,但从2009年卫生部开展的全国放射诊疗资源状况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国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各类放射诊疗设备都远低于I类医疗卫生国家水平,美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百万人口拥有量几乎是我国的10倍[11],表明我国在放射诊疗设备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方面还远远不足,仍有较大的差距。未来核和辐射技术在核工业和医学应用的发展,无疑将会带来放射工作人员数量、放射诊疗设备数量的高增长,也必将带动放射防护器材的应用与发展。
2.2 放射防护器材发挥的作用
核与辐射技术应用的发展,也伴随着放射防护器材的应用与发展。截至1993年纳入许可管理下的放射防护器材生产或销售的厂家约有50家,1994年将许可管理改变为检测管理后,至2001年底发展到135家,至2008年底发展到294家[1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作为国家级的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监测中心和全国唯一取得放射防护器材检测资质的机构,2005-2015年收到的送检样品主要有铅板、铅玻璃板、铅橡胶板、防护涂料板、铅钢复合防护板、射线防护服、射线防护围裙、射线防护帽、射线防护手套和铅玻璃眼镜等,共计4000余份,主要以建材类样品和个人防护用品为多,其中建材类样品占88%,个人防护用品占12%,且送检样品的数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放射防护器材通常可根据用途分为个人防护用品、核医学放射防护器具、放射性物质运输/贮存容器和场所的放射防护器具四种类型[12]。从送检的样品种类来看,放射防护器材大多集中于应用在放射工作场所的建筑施工和个人防护两方面,这可间接反映出在近十年期间,放射诊疗设备得到较快速的发展。据统计,2005-2006年间和2008-2011年间送检的放射防护器材的屏蔽性能大部分能够达到或超过相关标准的要求[13,14],送检的个人防护产品中仍有低于标准要求的。与2005-2006年的统计结果相比,2008-2011年铅玻璃板、铅橡胶板和防护涂料板三种防护材料低于比铅当量推荐值的比率都有所下降,但仍有高达19.5%的防护涂料板的比铅当量低于比铅当量推荐值,表明随着放射卫生相关法规、标准的贯彻落实及国家对放射防护器材质量的监督力度的加大,放射防护器材的防护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仍有改善的空间。通过开展防护器材屏蔽性能的检测,不仅有助于生产厂家保持和改进产品的质量控制,也有助于对产品质量采取最优化的设计,避免原材料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减轻用户负担,这得益于我国医用辐射防护水平提高尤其是放射诊断逐步推行隔室操作。我国医学应用中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的人均年有效剂量由1986-1990年的2.15 m Sv下降至2009-2013年的0.57 m Sv;工业应用上,2000年以前,除工业辐照及加速器运行职业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在1 m Sv以下,其他工业探伤、发光涂料工业、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测井等职业应用人员的人均年剂量水平高于1 m Sv,2011年工业应用人均年剂量水平平均下降至1 m Sv以下[9]。规范放射防护器材防护质量的应用,在提高我国辐射防护水平及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监督管理
1988-1993年间,放射防护器材防护质量监督监测管理主要采取的是许可管理的方式,发放“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许可证”;1994年后管理方式改为检测管理,发放“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合格证”;2002年起改为发放“放射防护器材检测报告单”并同时附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单合并附有检测报告的监督监测管理模式在发挥其有效作用的同时,已获得厂家和用户的普遍认可。2015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15]的要求,将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机构的审批职责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下放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16]。2016年1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废止包括了《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管理办法》等25件部门规章[17],即放射防护器材检测报告单已退出放射防护器材管理的历史舞台,只有具备放射防护器材检测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在规范放射防护器材防护质量方面才能发挥作用。原管理办法规定,已连续生产两年的产品、进口的每批产品、停产逾一年再投产的产品与设计、生产工艺和原料配比有改变的产品应当进行重新检测,该管理办法废止后,我国在规范放射防护器材防护质量方面,则只有在对检测机构进行规范管理方面有章可循,而对生产或销售的厂家进行规范管理的依据缺失。
3.2 相关标准
除了管理办法废止可能会出现的缺乏规范管理的问题外,保证放射防护器材防护质量的相关标准已显老旧,最近发布实施的标准也已有10年之久。虽然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3年对标龄满5年的放射卫生标准进行了复审,与放射防护器材相关的X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和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等三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仍继续有效[18],但这些标准的适应性和适用性依然需要相关部门和技术机构给予密切关注,跟踪国际上相关标准的最新动态,结合我国放射防护器材的应用和发展实际情况,通过完善或建立相关标准,弥补在规范管理生产或销售的厂家方面的法规依据缺失的不足。
3.3 检测参数
在质量检测方面,放射防护器材的生产厂家及销售者往往更重视屏蔽性能的检测,而对与防护质量密切相关的物理性能的检测方面却重视不够,如铅橡胶板的拉伸性能、硬度、撕裂强度及老化实验后的各种性能的改变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近三年对所有铅橡胶板的防护性能的检测发现,委托方均只委托检测铅橡胶板的屏蔽性能,而没有委托检测其相应的物理性能。
4 发展趋势
2002年起,由国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且具有放射防护器材检测资质的机构只有1家。自2015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将该资质的审批下放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后,目前尚未有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该类资质的审批。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在国家实施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较多的许可审批由国家层面下放到省级部门,省级部门在承接相应的许可审批职责后需要逐步消化吸收并辅以配套的实施细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机构如需满足开展放射防护器材检测的资质条件,既要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做支撑,同时还要满足对硬件方面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需要专用X射线机、X射线剂量仪及标准铅片等仪器设备[19],并且X射线机的辐射场要通过参与相关辐照剂量的比对以达到能力的维持和提升的目的,所以目前具备检测资质的机构只有1家。审批权下放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要求的举措之一。国务院明确指出,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但要放管结合。随着相关法规及实施细则的完善,会涌现出更多符合资质要求的技术机构,国家卫生计生委在放权的同时也会加强指导和监管,真正提高技术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水平,规范放射防护器材的防护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简政放权的作用。
器材管理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 体育器材; 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50-002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等,最终达到管理人员的信息输出要求。利用计算机管理体育器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器材归类和查找问题,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一、学校体育器材管理的现状
1.损坏无法追究
目前学校的器材租借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每次上课时由体育委员统一去器材室拿,下课时再进行统一回收和简单清点,因为使用数量多,一般清点时几乎不会做到检查每个器材的损坏情况,这就导致最终发现器材损坏时无法责任到人进行维修赔偿等。个人器材租借时,往往也只是经过简单个人信息登记,有些粗心的管理员甚至不会核实学生信息,出现虚名租借的情况时,器材追回难度将大大增加。
2.资源浪费
学校租借最多基本就是体育课上可以用到的器材,例如羽毛球拍、篮球等,但是对于跳高架等普通课堂几乎用不到的器材,就只有在学校比赛等场合才会被租借,同时,因为对器材耗费程度掌握不全,造成配置补给不合理,这些情况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3.学生不能自由租借器材
学校体育器材基本都是由体育老师进行管理,因为时间问题和回收清点问题,学生不能在课余时间租借器材,也无法查询学校器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同时学生的上课时间都是有限的,学生所能选择的体育课程也是单一的,这样就使得体育器材无法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4.核算采购效率低
在每月或者每学期的器材核算中,使用人工管理方式势必耗时耗力,而且核算结果容易出现纰漏,核算效率大大降低。经过核算后,对损坏严重的器材要进行及时更换或维修,这就需要采购部门参与,在核算与采购的数据交接中也需要耗费时间。
二、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优势
1.个人信息覆盖
器材自由借出最大的问题就是回收风险,即使有纸质登记,出现问题时处理也非常麻烦。利用计算机器材管理,可以将器材管理系统与学生的个人信息系统结合,使学生的器材租借信息可以通过个人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记录,在方便学生查询个人租借记录的情况下,方便学校租借信息备份,防止出现虚名租借等情况。
2.器材信息公开化
传统的器材管理方式导致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学校有哪些体育器材是可供学生租借的,这就是器材信息不公开所导致的问题。学校应该将器材信息和租借情况统一登记并发布到学校体育部官网上,学生和老师都可以进行查阅,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器材配备情况,也避免了学生来进行器材租借时器材已经没有多余储备的情况。同时,初来本校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个人信息系统进行相关查阅,其他进入校网的人也可以进行器材信息查看,但是无法进行网上租借等。
3.器材租借——回收链条
在进行器材独立租借的时候,可以实行目前图书馆普遍应用的刷卡制度,对每个器材进行条码编号,还可以实现器材自选租借,学生可以进入器材室进行自由器材挑选,只需要在租借时进行刷卡记录,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器材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方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材。器材管理系统会自动记录器材的租借时间,达到最长期限时会对管理人员和学生同时发出警告信息,提醒学生归还。在没有按时归还器材的情况下,学生将无法再继续租借其他器材,同时,学校还可以适当给予一定处罚。回收器材时,器材管理人员通过扫描器材上的条码获知器材原本的完整情况,并进行比对,在确认没有损坏的情况下将器材重新入库。
4.各部门内网连接
在进行器材清点时,将清点结果录入计算机系统中,对于长期未进行器材归还的信息,可以通过内网发送给保卫处等相关部门,由其进行器材追回或其他处理,对于器材需要补给或维修的情况,可以交由采购部等进行处理,方便了各部门之间有关器材情况的联系。同时,利用计算机数据记录还可以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信息丢失。
三、计算机体育器材管理系统
1.用户系统
用户系统是由用户个人进行操作,这一系统一般和用户个人信息系统结合使用。主要功能包括:个人基本资料修改、密码修改、个人租借情况查询、体育器材总览、体育器材分类查询、体育器材信息查询。
2.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由器材室管理人员进行操作,该系统与校内管理系统进行联系。主要功能包括:管理员资料修改、密码修改、体育器材总览、体育器材分类查询、体育器材信息查询及修改、体育器材添加或删除、体育器材租借情况、用户器材归还情况、租借用户相关信息、租借超期限用户统计、信息备份、信息还原。
3.游客系统
该系统主要针对非本校人员,只能进行器材相关查询,不能进行租借,该系统与学校官网连接使用。主要功能包括:体育器材总览、体育器材分类查询、体育器材信息查询。
四、总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体育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将会成为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在信息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管理完全可以依赖于计算机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快速的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等,通过它来管理体育器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器材归类和查找问题,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随着社会各界和政府对学生体育健康的不断重视,学校的体育器材也越来越齐全,各式各样的器材管理成了学校体育部门出现的新问题。在计算机管理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将这两者完美结合,将大大节约体育器材管理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1]杨正云.《谈体育教师人才的素质培养》[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2]印青松.《丹阳市初中体育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包斯文.《体育器材对制品需求增》[N]中國冶金报,2002年
[4]罗秀梅.《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史志,2009年10期
器材管理 篇12
装备维修器材,是指用于武器装备维修和配套所需的各种物资,它是实施武器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的好坏,是武器装备能否保持和恢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在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装备维修器材的管理工作繁杂,涉及装备维修器材的计划、筹措、储存、供应等多项活动,其目标是实现对维修器材流通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决策、监督和调节,实现装备维修器材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
装备维修器材业务流程分析研究,主要是抽取具体管理工作中的业务逻辑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系统建模搭建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统一的业务流程体系,从业务分工、业务过程和业务信息等方面建立一套统一、涵盖所有业务活动的流程架构,建立流程的衔接体系,以清晰的展现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的业务分类、层次和逻辑,并间接的反映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组织中不同维度的信息。
1 业务流程建模简介
1.1 基本概念
自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有关过程的组织管理与流程优化的工作就一直在进行。只不过在没有引进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前,这些工作是由人通过手工方式来完成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实现从具体的业务活动中抽取业务流程逻辑,并对业务流程逻辑进行深入的分析、规范、优化,来不断提高实际业务工作的效率。
流程是由一系列活动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任何人类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都可以按照时间展开,从而形成沿着时间轴流动的过程。所谓业务流程,是指在具有组织功能的组织结构中,能够实现业务目标和策略的相互连接的过程和活动集。业务流程建模则是以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为目标的、根据业务流程和流程定义进行描述和建立模型的过程[1,2,3,4]。
1.2 装备维修器材业务流程建模方法
装备维修器材业务流程建模的主要目标就是描绘当前装备维修器材的管理模型。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模型中的要素主要由三方面组成: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通过对这三要素的有效组织与描述,即可实现装备维修器材管理体系的清晰、细致的刻画。因此,在构建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模型的过程中,主要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我们用组成结构树来描述系统的组织结构;用职责执行流程图和业务协作流程图来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用信息/表单内容图和信息/表单关系图来描述系统的业务信息;如图1所示。其中,业务流程主要用于明确装备维修器材管理过程中不同机构、岗位在完成其承担的任务时何时介入、如何介入、每项任务完成的程序以及信息的状态、信息的流动方式,以清晰地描述装备维修器材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
2 装备维修器材业务流程建模
装备维修器材管理业务流程建模,首先是对当前业务状况进行描述,通过建立统一的业务流程描述模版、流程描述方法和标准,展现流程全貌与业务结构、流程走向、端到端的流程路径,展现整个流程体系的各种要素,如组织岗位、岗位职责、活动步骤、数据信息等,并能够建立组合和联系。下面对组成结构树、职责执行流程图、业务协作流程图以及业务信息的设计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2.1 组成结构树
用树形结构描述描述装备维修器材管理体系中的组织分工,能够简洁、直观的勾画出组织的层次关系和隶属关系。除描述组织的组成关系外,组成结构树还可以十分精细地描述分工情况,描述岗位担负的工作职责、展开描述履行职责的工作步骤等。结构树中的每个层次由行为单元节点组成,这些单元的基本类型依次为“机构→部门→工作岗位→岗位职责→活动步骤”,其中“机构、部门、工作岗位、岗位职责”还可称为组织单元或活动主体,这构成了结构树树的层次关系。图2为组成结构树示意图。
2.2 职责执行流程图
在组成结构树中可以看出每个工作岗位包含数量不一的职责,要完成某一职责必须经过若干步骤来实现。职责执行流程图通过顺序执行、条件分支、循环执行等逻辑单元形成执行工作步骤的逻辑流程,以描述每个工作岗位自身如何完成其具体工作职责。图3所示为器材审价职责执行流程图。图中说明了器材审价工作需要的工作步骤,同时,也描绘了不同步骤所涉及的业务数据表单以及对该表单相应字段的操作权限(读、写、改、审),如图3所示。在“组织审核审价结果”步骤涉及到写“单位产品审查情况汇总表”(连接线上不同箭头代表不同的操作权限)。
2.3 业务协作流程图
业务协作流程图用于描述部门或岗位之间的工作协作流程,从宏观角度来描述部门、岗位之间的工作交接过程。如果为每个微观的工作细节都设计协作流程,那么最终的流程体系将会非常庞大、臃肿。因此,在设计时的粒度应适中。在业务协作流程图中,明确了各活动间所传递的业务数据表单及其状态(待审、待批、已审等)。图4为器材审价业务协作流程图。
2.4 业务信息
在装备维修器材管理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信息/表单,如何对这些信息/表单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业务流程建模过程中必须重点研究的工作。在本设计中,通过建立信息/表单内容清单,来描述业务协作流程中出现业务信息表单及表单中的每一信息项目;而用信息/表单关系图,来描述信息表单栏目之间的计算关系、函数关系。图5所示为“审价申请表”和“单位产品审价情况汇总表”之间的关系图。该图说明了两个表是通过“产品名称”字段进行关联,箭头方向说明了两个表的引用关系。
3 装备维修器材业务流程优化
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可将装备维修器材业务划分为结构设计和运行设计两个层次:组织结构属于结构设计;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属于运行设计。结构设计是运行设计的基础,反过来运行设计又可为结构设计优化提供支撑。由于军队性质的特殊性,暂不考虑结构设计方面的优化,而主要针对运行设计进行优化。
业务流程优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流程优化之前,首先要对建立的当前装备维修器材业务模型进行分析、诊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部队实际需求的满足情况:包括部队正常训练、专项申请以及战术储备等方面的需求;
(2)业务流程的资源消耗情况:包括人力资源、财物资源和时间资源;
(3)业务流程的瓶颈环节:重点是影响关键流程效益的瓶颈环节;
(4)业务流程的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定义、组织结构及其合理性等。
在所有的业务流程中,关键流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管理效率的高低。因此,在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应从众多流程中筛选出关键流程,关键流程的筛选可采用漏斗原理逐步进行。对于需要进行优化的关键流程可借助鱼骨图法从Management、Man、Method、Material、Machine、Environment六个方面来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直至原因非常明确;这样,解决方案就可以很容易的形成[1]。图6为鱼骨图分析法示意图。
4 结束语
本文对装备维修器材业务流程建模及优化的方法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基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业务信息三要素进行建模的基本过程。建立在三要素基础上的模型体系,可以明确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及相关任务分工,清晰的展示业务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人、财、物及其相互关系,及时发现业务流程中的错误、不合理环节并进行改进、完善和优化。
应用装备维修器材业务流程建模的成果,可以很好地指导装备维修器材管理工作,提高整个业务流程运行的效率、成本、质量,确保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军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葛星、黄鹏:《流程管理理论设计工具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5,89-90。
[2]李春玲:《集疏中心作业流程设计与优化》[D];吉林大学,2006:14-15。
[3]志斌、严隽薇、吴启迪:《企业过程建模体系的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1):40-44。
【器材管理】推荐阅读:
医疗设备器材管理08-23
器材仓库管理信息系统11-19
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07-16
生物实验室器材管理09-11
学校实验器材管理制度05-12
音乐器材使用管理计划05-26
战备器材室管理规定06-08
设施设备器材管理制度06-08
影视公司器材管理制度06-10
物资器材库管理规定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