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三相交流电机论文

2024-07-03

节能三相交流电机论文(精选7篇)

节能三相交流电机论文 篇1

(专利申请号:200910008296.0)

节能三相交流电机 (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同步电机) 因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修方便, 使用广泛, 在使用中可节约50%~60%电能。功率由小到大, 电压380V到6000V。具备生产三相交流电机能力的工厂无须再增加设备均可制造。本发明研制节能三相交流电机20多年, 充分运用杠杆原理及电机磁场电动势, 调整电机的电、磁、力。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对本发明进行认证。

[施之仿供稿江苏阜宁县阜城镇城河路211号彩票站转224400] (2)

节能三相交流电机论文 篇2

使用三相交流电机的企业改用节能三相交流电机后, 半年可收回投资成本。X13.01-09

[施之仿供稿江苏阜宁县阜城香港路203号城南花园物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节能 篇3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机效率,有功损耗,无功,节能,功率因数

0 引言

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广泛,在整个电能的消耗中电动机的耗能比例最大,据有关资料统计,俄罗斯、日本及我国占60%,美国占64.2%,法国占66.7%,因此,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节能,无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还是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在1997年就制定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标准,并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从近些年贯彻执行的情况来看,有些地方、行业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有许多地方及行业存在较多的问题。

本文从长期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在异步电动机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减少异步电动机的有功损耗与无功损耗这两个方面,探讨异步电动机节能的方法。

1 目前在电机节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老、旧(淘汰)型电机的使用

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制造,六七十年代技术水平的J2、JO2系列及其相应水平的派生电机,现在约占装机容量的3%~5%,即约2 000万kW,这些电机采用E级绝缘,体积较大,起动性能较差,效率较低。虽经历年改造,但目前我国的少数企业还在使用这类电机,如风机、水泵、车床等使用的主机。另外,早期使用的Y系列电动机,经过1~2次大修,性能变差,效率降低,本应该淘汰,却仍在使用。这类电机占装机容量的15%~20%[1]。

1.2 电机负载率低

由于电动机选择不当,富裕量过大或生产工艺变化,使得电动机的实际工作负荷远低于额定负荷,大约占装机容量30%~40%的电机在30%~50%的额定负载下运行,运行效率过低。如现在我国风机的平均运行效率为60%,水泵的平均运行效率只有51%[1]。

1.3 电机电源电压不对称或电压过低

由于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单相负荷的不平衡,使得电动机的三相电压不对称,电机产生负序转矩,增大电机运行中的损耗。另外电网电压长期偏低,使得正常工作的电机电流偏大,因而损耗增大。三相电压的不对称度越大,电压越低,则损耗越大。

1.4 负荷调节与转速控制不当

在调节风机的风量与水泵的流量等方面,还有些场合是采用挡板或阀门来调节,使得截流功率损耗大。许多设备还采用机械调速方法,而未采用电气调速。此外,由于调速方法与负载的性质、大小配合不好,转速控制不当,也使得调速过程中的损耗增大。

1.5 维修管理不善

有些单位对电机及设备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维修保养,任其长期运行,使得损耗不断增大。此外,由于管理不善,工作人员长时间离开工作台后不关机,造成有些电机及设备空转时间较长,或只关电机而不关与电机配套的风机、照明设备等,使得能量损耗增加。

2 减少有功损耗以提高电动机效率

异步电动机的损耗分为有功损耗与无功损耗两种,减少有功损耗,就能提高电动机的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2.1 在电机的设计、制造与改进方面

对电机进行优化设计与制造要做到:

(1)采用较薄的低损耗硅钢片,减少电机的涡流损耗;加长电机铁芯,用较多的硅钢片,达到减少磁密、降低铁损的目的。

(2)采用较大截面的铜导线,缩短绕组端部长度,增大电机的满槽率,达到减小导线电阻与定子电流、降低定子铜损的目的。

(3)采用有较大截面的转子导条和转子端环,提高转子导条与端环的导电率,降低转子绕组的损耗。

(4)改进风扇设计,提高风扇效率,采用优质低摩擦轴承,降低风扇旋转时所产生的风摩耗与轴承损耗。如对2极电机,因大部分的机械损耗为风摩耗,所以减少风摩耗比较重要。为此,在这种型号电机上可采用不可逆的后倾式风扇,它在保持风量不变的情况下,风摩耗降低约20%。

(5)选择适当的绕组型式与节距、槽配合、转子槽斜度及最佳的气隙长度等,在工艺上对转子槽进行绝缘处理,改进转子表面的切削加工方法等,以降低杂散损耗。

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Y2系列电动机,基本上达到了优化设计与制造的要求,其效率一般比原系列提高0.4%~1.5%,比德国、法国及日本的某些产品效率都要高。

在电机的改进上,有用磁性槽泥改造电机的情况。磁性槽泥是电机节能改造的专用材料,把它抹在电机槽口上,固化后形成“闭口槽”,可以降低气隙的磁谐波,使气隙磁密分布趋于均匀,降低定子电流,减少杂散损耗(即减少了空载损耗),使电机效率一般提高1%以上[2]。表1列出了4台Y系列电动机用磁性槽泥改造前后的对比情况。

注:年节电量按电机年运行时间T=4 000 h计算。

从表中可以看出,电机经改造后,节电效果好。有关磁性槽泥的性能指标及具体的改造方法可以参阅相关资料。

另外,还可以通过更换节能风扇和风罩对电机进行改造。22 kW以上的电动机,机械损耗大,约占电机总损耗的30%以上,而原系列电机的风扇效率只有40%左右,如果改用节能型的高效风扇,效率可达67%,能使电机的运行效率提高1%以上,这对于单方向运转的电动机是非常有效的。

2.2 在电机的运行方面

2.2.1 尽量采用Y2系列电机

尽量采用Y2系列节能、高效电动机代替J2、JO2系列电机及早期的Y系列电机。运行多年的电机,由于转子铁芯外圆和定子铁芯内圆气隙有变化等原因,使得电机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普遍增大。如果气隙增大到超过原始值的35%,就认为该电机没有修理的价值了。如果换用Y2系列节能型电机,其损耗要减少20%~30%;如换用派生系列YX2高效电动机,则要减少40%~50%。虽然节能电机的价格要贵10%~30%,但通过节电一般1~3年即可回收这部分费用。全国电动机装机容量约4×108kW,其中70%~75%为老系列电动机,如果全部采用Y2系列节能型电动机,则一年可节电约3亿k W·h。

2.2.2 尽量使电机在最高效率下负载运行

我们知道,异步电动机有功损耗中的不变损耗与可变损耗相等时效率最高,然而此时并不是出现在额定负载处,而是小于额定负载,对于用得最多的中小型异步电动机来说,一般出现在约3/4额定负载处。如果我们使电动机在最高效率下运行,能量损耗就最小。

以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P0作为不变的损耗。额定电流下的短路损耗Pke作为额定负载时的可变损耗,设电机的负载率为β,则可变损耗为β2Pke,令P0=β2Pke,即时电机运行效率最高,而Pke=(1/ηe-1)Pe-P0,则

式中:ηe—电机的额定效率;Pe—电机的额定功率(k W)。

因此,效率最高时的电机功率:P2=βPe。

2.2.3 维持电压平衡,控制电压大小

电动机的三相电压不平衡时,电机内产生负序磁场,形成负序电流与负序转矩,从电机轴上吸收一部分功率并消耗在电机内部,使输出的机械功率降低。同时,负序磁场在转子上还引起额外的损耗,使电机总损耗增加。对于中小型异步电动机,电压不平衡度达3%时,产生的负序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5%~21%,电机的总损耗增加约20%,效率下降21%,因此国标GB/T 15543—95规定:电动机电源电压的负序分量在长期运行时不超过正序分量的1%,在几分钟的短时运行时不超过正序分量的1.5%,且电压的零序分量不超过正序分量的1%,如果我们尽量平衡电网的三相负荷,使电机电源的三相电压对称,就能克服电机这部分的额外损耗。

电动机运行在空载或轻载情况下,不变损耗大于可变损耗,运行效率下降,如果能及时降低电机运行电压,就可以降低铁损和铜损,达到节能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Y变换调压,当电机负载只为额定负载的1/3左右时,把电机△型接法的绕组改为Y型接法运行,这种控制电路不复杂,易于推广。另外还有随负载大小变化而采用无级调压装置,效果更好,只是设备较复杂。

2.2.4 控制电机转速

风机泵类负载如果是通过风门、阀门等调节装置来控制流量的,截流装置及管道的摩擦发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我们知道,风机、泵类负载的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那么所需电机轴上的功率就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如果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改变流量,则效率可显著提高。表2列出了在各种流量下调节电机转速的节电效率。

(%)

由表2可知,当流量/额定流量为50%时,调节转速可节电71.5%,我国风机、泵类负载电机的耗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30%左右,实现转速控制的节电潜力很大[3]。

目前,调速方法有调压调速、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串级调速、变极调速与变频调速。从节能的角度考虑,串级调速和变频调速较好,其投资回收期一般不超过2年。

3 减少无功以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

3.1 使电机在高功率因数下运行

我们知道,电动机运行时功率因数的最大值大约出现在额定负载处,而效率的最大值大约在3/4的额定负载处,因此在减少有功损耗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减少无功,使电动机在效率与功率因数都较高的情况下运行,此时电机的负载率可按下式计算(推导过程略):

式中:K—无功功率的经济当量,取0.08~0.1;K10=(I0/Ie)·(1/cosφe)—空载电流系数;I0—电机空载电流(A);Ie—电机额定电流(A);cosφe—电机额定功率因数。那么效率与功率因数都较高时的电机的负载功率:P2=β'Pe。

3.2 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

异步电动机为感性负载,运行时要消耗一定的无功,使得电机的功率因数不高。如果我们给电机就地补偿电容,就能大大减少无功,同时由于补偿电容后的总电流减少,使得线路的有功损耗也有所减少。

设补偿前电机的无功为Q1,补偿电容后的无功为Q'1,则电容补偿的无功:

式中:P1、P2—电动机运行时输入、输出的有功功率(kW);η—电动机运行时的效率;φ1、φ'1—电容补偿前后的功率因数角。

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可为:1

式中:cosφe—电机额定负载时的功率因数,可由产品目录查得;K1=I1/Ie—电机定子电流负载率;I1—电机实际运行时的定子电流(A),可实测。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φ'1一般为0.92~0.96就行了,如果再提高,则所需电容器的投资大,不经济[4]。

确定了所需补偿的无功Qc之后,那么补偿电容量:C=Qc/(2πf Ue2)。

式中:f—电源频率(Hz);Ue—电机额定电压(V)。

补偿的方法一般是把补偿电容直接与电机并联。

如果电机负载经常变化,具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空载或轻载运行,可使用功率因数控制器,使电机始终处于较高功率因数下运行。

3.3 异步电动机同步化

我们知道,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高(一般为0.9~1.0),如果在过励的情况下运行,就从电网吸收超前的电流,出现超前的功率因数,还能补偿异步电动机等感性负载的无功,因此在负载转速变化不大的场合,把绕线式异步电动机改为同步电动机运行,既可拖动负载,又能提高功率因数,实现节能[5]。

同理,在负载转速变化不大的场合,还可以把拖动用的其它异步电动机改为同步电动机,实现节能。

4 结论

1)目前,我国在电机节能方面主要存在着老旧电机的仍然使用、电机负载率过低、电压不对称或电压过低、负荷调节或转速控制不当、电机及拖动设备维修管理不够等问题。

2)为了减少有功损耗,提高运行效率,可对电机的设计制造进行改进,或对现有电机进行改造。还可以通过选用高效电机,并使电机运行在高效区,维持电压平衡与控制电压大小,采用变频调速或串级调速来控制电机转速等方法来实现。

3)为了减少无功,提高功率因数,可使电机运行在高功率因数区,对电机进行就地无功补偿,或异步电动机改作同步电动机运行等方法来实现。

4)我们只要结合实际生产中电机选用的具体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地采用本文介绍的有关方法,就能提高电动机运行时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实现较大幅度的节能。

参考文献

[1]胡新晚,雷美艳.从节能的观点谈电动机的选用[J].电气时代,2006(3).

[2]周希章.节电技术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梁南丁.风机水泵类负载电动机的高效节能运行方式[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19(3).

[4]王益全.电动机原理与实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三相异步电动机节能技术分析 篇4

交流异步电动机具有价格低、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等一系列特点, 且其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坚持工作, 因此目前交流异步电动机成为电动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一种电动机。但是这种电动机在工作时能耗大, 工作效率不高, 这是因为当其处在满负荷工作状态下, 电动机的工作效率能达到80%, 但是一旦符合下降, 其工作效率也会随之下降。在选择电动机时一般都应考虑电动机的最大符合和最坏工况所需符合功率来选定, 但即使是这样很多电动机在工作时的负荷率仍然仅在其负荷率的50%到60%。因此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不仅能够减少电动机的耗能量同时也是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2 电动机的节能原理

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是电动机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与其输入功率的比值的百分数, 由此可见,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并不全是用来驱动电动机, 还有一部分输入功率转变成了电动机的固有损耗。电动机的固有损耗主要有两种:铁耗和铜耗。铜耗是电流流过电机绕组产生的, 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铁耗则是因定子和转子铁芯中的磁化电流产生的, 它与供电电压成正比, 相较于这两者损耗的耗能量, 其他损耗都较小, 本文在此忽略不计。若在电动机工作负荷时进行调节电压可以适当降低电动机的能耗, 这是因为当负荷下降, 电压也随之降低, 供电电压的降低可以减少铁耗, 而电流随着供电电压降低后也随之降低, 则与电流成正比的铜耗则也可随之降低。对电动机的负荷量进行检测通常采用功率因数法, 若电动机负荷大, 则其功率因数大, 反之, 负荷小, 功率因数小。

3 节能的技术难题及难点

3.1 功率因数角的检测。

理论上电流波形是完整的, 若想测得功率因数角, 只要检测电压和电流过零点获得的相位差即可。但是有的控制器由于采用可控硅交流调压, 因此当导通角较小时电流会出现断续的波形, 此时就会导致电流过零检测出现实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技术处理时通常采用将电流与微电平比较获得正半周期连续波形从而取得近似相位差来得到功率因数角。

3.2 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检测。

若按有效值进行电路检测一般会用到模拟乘法器, 这种乘法器不仅本身电路复杂同时价格也价高。为了降低电流和电压的检测成本, 在技术处理时通常会先测绝对平均值, 再转化为有效值, 能这样做也是因为有效值和绝对平均值本身就存在一定对应关系且此处对检测精度的要求也较低。

3.3 强干扰下的系统加固。

若机器工作的环境较恶劣, 强电磁干扰会影响到微机系统的正常工作, 为了减少强干扰, 可以对机器的工作系统进行加固。具体加固措施如下: (1) 采用优质的开关电源和传感器来降低线路串入的干扰; (2) 通过在微机外周电路中采用串行接口芯片来简化电路板的布线; (3) 采用WDT电路来提高软件抗干扰能力。

3.4 可控硅的移相触发电路。

三相平衡是三相调压电路中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以前的三项交流调压一般都利用3个单相移向触发芯片, 这种设计必须通过细心调试才能达到三项平衡。而最新型三相移相触发芯片AT787不仅简化了电路设计, 略过了繁杂的调试过程, 同时还采用了可控硅移向触发电路, 让触发变得更精确。

4 硬件设计剖析

控制器的硬件部分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可控硅及移相触发电路部分, 该部分主要用于接收控制板的控制信号以及调节交流电压; (2) 信号检测板部分, 该部分是用来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相应处理, 通过信号处理来得到标准的电流、电压值, 从而获得功率因数; (3) 单片机控制板部分, 该部分主要用来接收信号检测板的信号, 它能够通过控制运算发出的控制信号到移相触发电路来调节获得最佳功率因数。另外该部分硬件还可以利用控制板上的键盘显示面板对控制器上的参数进行调整, 并同时显示出控制器的运行状态。例如从三相变压器来的三相过零信号经过C1、C2、C3点电容耦合后送到6V直流信号的18、2、1脚内。利用TC787对信号进行过零检测后在通过C4、C4、C6形成过零点为起点的三角波。将形成的信号波与VR引入的触发信号进行比较, 将比较后的信号通过C7调制成触发脉冲, 在分别从12、9、10、7、8、11脚输出来驱动可硅胶。这一电路原型是基本的绝对值电路, 其在设计中又增加了滤波电容C1, 从而让交流信号的绝对值变成平均值, 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调整来将获得的平均值变成有效值。通过将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与微电平信号相比较来获得电压和电流信号的正半周, 再经过RC滤波器滤波后形成含有功率因数角的信号。再由单片机去除信号中的电压半周期即可获得功率因数角。

5 软件设计

C51语言编程是单片机软件的主要编程, 与汇编语言相比较, C51语言编程编程效率高、代码维护容易。且编程时程序主要是由键盘与显示控制部分、串行接口芯片驱动部分、信号采集以及实时控制部分组成。其中串行接口芯片驱动部分是根据芯片厂商时序图, 利用单片机I/O口模拟串行口, 从而实现该部分的读写操作。而信号采集和实时控制部分则是以实时时钟为基准, 通过采集电压电流信号来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利用PI控制运算法来将采集的功率因数信号来和最优值进行数值比较, 通过适时发出控制指令来对电动机进行调压, 从而达到电动机的高运行状态。

6 系统调试

在对系统进行调试时, 同样也出现了问题, 但通过长久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分析, 对这类调试问题也作出了措施分析, 下面即是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6.1 电动机可控硅交流调压的稳定性问题。

电动机是感性负载, 利用可控硅交流移相触发电路的稳定性不被保证。因此在按照三角接法时最好能够采用半控形式, 其中的数据管主要发挥吸收谐波的作用。若想采用全控形式则需采用内三角形式, 利用这种接法时其中各个绕组都是单独供电, 因此绕组之间不会有干扰。

6.2 三相调压移相触发版选择器件的问题。

选择器件时, 三个积分电容的电容值必须相同, 即使有差异, 误差也必须控制在1%以内。另外调制电容C7的值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大, 同样的耦合电压C1、C2、C3的值也不能太大, 若取值不当, 电路不能长期运行, 同时也有可能导致三相不平衡。

6.3 节电控制器最佳功率因数的设定问题。

节电控制器的最佳功率因数一般设定为0.85左右, 风机的最佳设定一般在0.9, 不同电动机的最佳功率因数也各有不同。若功率因数超过了这一设定一般都属不正常现象。这是因为电动机在理论上75%到80%的利用率之间有一个最高效率点, 若运行中的电动机因老化而没有这种特性则也就没有节能可言了。

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电动机耗能节能问题, 文中笔者在介绍了节能原理的基础上针对节能技术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以及节能技术中硬件、软件和系统调试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实三相电动的节能范围还很广泛, 只有在这一领域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为社会节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纪勇.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节能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5) .[1]纪勇.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节能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5) .

[2]李胜.三相异步电动机节能的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24) .[2]李胜.三相异步电动机节能的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24) .

节能三相交流电机论文 篇5

关键词:交流电机,单电阻采样,电流重构,BCPWM,非对称PWM输出

0 引言

在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策略中, 相电流采样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对成本要求高的应用场合, 如何低成本地获得好的电流采样性能成为关键问题。

目前, 较为常见的电流采样方式有两种:使用霍尔传感器对三相电流进行采样[1]和母线电流单电阻采样相电流重构[2]。霍尔传感器具有使用简单、隔离性好等优点, 但是霍尔传感器也有体积大、价格比较昂贵等缺点, 不适用于对成本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母线电流单电阻采样相电流重构方法是指在直流母线上串联一个电流采样电阻, 通过对母线电流瞬时值与开关状态的分析, 重构出电机三相电流。单电流采样相电流重构方法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十分适用于对于成本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在SVPWM调制方式中, 每个PWM载波周期所有开关都需要动作, 开关损耗较大。与之相比, 母线箝位PWM (BCPWM) 调制方式把一相电平箝位, 开关器件不动作, 每个载波周期只有两组开关需要动作, 降低了开关损耗。

本研究探讨单电流采样相电流重构的实现方法;针对SVPWM和BCPWM两种PWM调制方式下实现单电阻采样相电流重构的方法进行分析, 最后通过实验对电流重构结果进行比较, 以验证算法可行性。

1 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

在三相全桥逆变电路中, 本研究定义三组桥臂的开关状态为Sa, Sb, Sc, 当上桥臂导通时开关状态为“1”, 关闭时开关状态为“0”。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6个非零基本电压矢量U0 (V100) , U60 (V110) , U120 (V010) , U180 (V011) , U240 (V001) , U300 (V101) 和两个零矢量V000, V111的作用时间, 实现交流电机电压波形控制。

以第一扇区为例, 当两个零矢量V000与V111作用时, 电机处于续流状态, 母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没有特定关系;当非零基本电压矢量U0 (V100) 作用时, 母线电流瞬时值与A相电流ia相同, A相电流关系图如图1 (a) 所示;当非零基本电压矢量U60 (V110) 作用时, 母线电流瞬时值与C相电流ic相反, C相电流关系图如图1 (b) 所示。

其他扇区分析方法与第一扇区相似, 在不同基本电压矢量作用时, 母线电流与三相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3,4,5]。

根据表1的对应关系, 每个PWM周期内, 可以在构成扇区边界的两个非零基本电压矢量作用时得到两相电流的瞬时值, 再通过相电流关系ia+ib+ic=0得到第三相电流, 从而完成重构[6,7,8]。

2 单电阻采样相电流重构非观测区

2.1 最小采样时间

在前面的分析中, 所有情况都是基于理想状态讨论的。

实际情况中最短采样时间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死区延迟、母线电流信号建立延迟、A/D转换延迟等原因, 系统需要一个最短采样时间Tmin作为最小采样窗口, 才可以得到准确的母线电流信息。最短采样时间Tmin一般为3μs~5μs, 由3部分组成:死区时间Td、母线电流建立时间Tset与AD转换时间Tconv, 其关系如下:

采样延迟最小时间为Tsample, 可以得到:

2.2 扇区过渡区与低压调制区

在一些特定的区域, 非零基本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过短, 无法提供足够的采样时间, 这些区域统称为非观测区。非观测区分为两种:扇区过渡区与低压调制区[9], 如图3所示。

以第一扇区为例, 扇区过渡区是指在目标电压矢量接近扇区中一个基本电压矢量时, 另一个基本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很短, T1/2

3 非观测区的解决方法

使用非对称PWM输出, 将PWM波形前移或者后移, 在PWM载波前半周期内预留足够的采样时间Tsample, 满足Tsample≥Tmin的条件, 就可以解决非观测区的问题。以第一扇区为例:

其中:

式中:T1, T2—第一扇区非零基本电压矢量U0, U60的作用时间;T000, T111—零矢量V000、V111的作用时间;Ta, Tb, Tc—逆变电路三相PWM作用时间;Ua, Ub, Uc—逆变电路三相PWM单独作用时等效电压矢量。

可见, 只要保持Ta, Tb, Tc不变, 即保持占空比不变, 就可保证目标电压矢量Uset不变[10]。

3.1 SVPWM扇区过渡区移相分析

以第一扇区为例, 若需要增加U60在PWM前半周期的作用时间, 只需将C相PWM波向后移动即可。

状态1-1波形如图4 (a) 所示, 此时, C相PWM波下降沿还未超越B相PWM波下降沿, 矢量变化如图4 (b) 所示, T'2、T''2分别为前半周期与后半周期中U60作用时间, T2=T2'+T2'', U60作用时间不变, 此外并无额外的补偿电压矢量生成, 目标电压矢量Uset不变。

状态1-2波形如图5 (a) 所示。其中, 波形Sc为原始波形, S'c为状态1-2波形。

此时, C相PWM波下降沿处于A, B两相PWM波下降沿之间, 矢量变化如图5 (b) 所示, 非零基本电压矢量U60在PWM前半周期作用时间T'2增加, 零矢量U000作用时间T000与非零基本电压矢量U0作用时间T1减小, 此外还插入补偿矢量U300 (V101) 。状态1-2波形S'c增加的电压矢量为Uadd, 作用时间为Tadd;减少的电压矢量为-Udes, 作用时间为Tdes。由于Tc不变, 则:

在一个PWM周期里, 目标电压矢量Uset不变。

状态1-3波形如图6 (a) 所示, 波形Sc为原始波形, S'c为状态1-3波形。

此时, C相PWM波下降沿处于A相PWM波下降沿之后, 矢量变化如图6 (b) 所示, 非零基本电压矢量U60在PWM前半周期作用时间T'2增加, 零矢量V000作用时间T000减小, 此外还插入补偿矢量U240 (V001) 。

则可得:

以式 (4) 作为条件同样可以得到式 (7) , 在一个PWM载波周期里, 目标电压矢量Uset不变。

若需要增加U0在PWM载波前半周期的作用时间, 只需将A相PWM波形向前移动即可, 波形会出现3种状态 (编号1-4至1-6) , 分析方法与移动C相PWM波时相似, 不再累述。

3.2 SVPWM低压调制区移相分析

在低压调制区进行移相时, 需要同时移动A、C两相PWM波, 状态1-7波形如图7 (a) 所示。

Sa、Sb、Sc为原始波形, 首先扩大U60在PWM前半周期作用时间, 三相PWM波形为Sa、Sb、S'c, 即状态1-3波形, 输出电压矢量Uset不变。在此基础上, 扩大U0在PWM前半周期作用时间, 向前移动A相PWM波形, 三相波形为S'a、Sb、S'c, 即状态1-7波形。矢量变化如图7 (b) 所示。显然, 由于三相PWM作用时间不变, Tinsert=Tinsert1+Tinsert2。可以看出, 前半周期除零矢量V000外无减少电压矢量, 即Udes1×Tinsert=0。

PWM载波前半周期增加的电压矢量:

后半周期增加、减少的电压矢量:

由式 (14) 可得, 输出电压矢量Uset不变。

其他扇区分析方法相似, 在SVPWM调制下, 保持占空比不变, 移动占空比最大与最小的PWM波形不会改变PWM载波周期内的目标电压矢量。

3.3 BCPWM移相分析

BCPWM与SVPWM相比, 零矢量都以V000形式等分插入PWM载波周期两端, 使得一个载波周期内只有两相开关动作, 在SVPWM中占空比最小的相PWM波在PWM载波周期内开关不动作。

以第一扇区为例, 若要增加U0在PWM载波前半周期作用时间T'1, 则将A相波形向前移动。

状态2-1波形如图8 (a) 所示, S'a为状态1-1波形, 矢量变化如图8 (b) 所示。T1'、T1''分别为U0在前后半周期的作用时间, T1=T1'+T1'', U0、U60作用时间不变, 此时并无额外的补偿电压矢量生成, 目标电压矢量Uset不变。

状态2-2如图9 (a) 所示, 其中Sa为原始波形, S'a为状态2-2波形, 矢量变化图如图9 (b) 所示。此时非零电压矢量U0在PWM前半周期作用时间T'1增加, U60与零矢量V000作用时间T2、T000减小, 插入补偿矢量U120 (V010) , 则:

与SVPWM类似, 由于Ta不变, 得到式 (4) , 以式 (4) 为条件可以推导出式 (7) , 目标电压矢量Uset不变。

若增加U60在PWM载波前半周期作用时间T2, 将b相PWM波形向前移动。具体分析方法与状态2-1、状态2-2相似。

其他扇区分析方法相似, 在BCPWM调制下, 保持占空比不变, 移动PWM波形不会改变PWM载波周期内的目标电压矢量。

3.4 BCPWM不可观测区及处理方法

对于BCPWM, 本研究采用非对称PWM调制方法可以在非观测区的一部分对电流进行观测, 但观测范围并非全区域。

以第一扇区为例, BCPWM模式移相过程中, 由于零矢量全部以V000形式作用于PWM载波周期两端, 在低压调制区, 如果有效电压矢量过小, 即Tb

扇区过渡切换区中, 靠近U60 (V110) 的区域, 由于较小的基本电压矢量过小, 即Tb

由于BCPWM调制方式中有一相不动作, 导致BCPWM移相输出只能解决部分非观测区的电流观测问题, 不能解决全区域非观测区的问题, 如图10 (b) 、图11 (b) 的阴影部分所示。

在本研究中, 笔者提出了一种解决BCPWM特有不可观测区的方法。在SVPWM调制方式下, 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通过移相可以实现全区域电流观测, 所以在BCPWM模式下, 当动作的两相PWM占空比过小, 不能通过移相进行单电阻采样时, 系统切换至SVPWM模式输出, 并通过非对称PWM输出预留足够的采样时间, 进行单电阻采样相电流重构。此外, 本研究在其他区域仍使用BCPWM模式。这样既可以在大部分区域使用BCPWM模式, 减少开关损耗, 也可以实现单电阻采样相电流重构的全区域观测。

4 实验

该实验用于验证在SVPWM和BCPWM两种PWM调制方式下, 单电阻采样三相相电流重构方法的可行性。电机驱动系统内核选用TI公司TMS320F28035数字信号处理器, 交流电机选用4对极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PWM模块采用非对称模式输出, PWM输出频率10 k Hz, 死区时间3μs, 电机转速750 r/min, 在SVP-WM与BCPWM两种调制模式下, 使用不同的移相时间Tmin, 三相重构电流波形与FFT谐波分析结果如下:

Tmin=5μs、Tmin=7μs、Tmin=9μs时重构相电流波形图与FFT分析如图12~14所示。在Tmin=5μs时, 由于母线电流还没有建立就进行采样, 重构出的相电流波形谐波幅值较大THD=28.89%;在Tmin=7μs时, 相电流波形谐波幅值最低, THD=5.22%;在Tmin=9μs时, 由于移相时间较大, 与Tmin=7μs时相比, 相电流波形谐波幅值略有上升, THD=5.65%。

Tmin=5μs、Tmin=7μs、Tmin=9μs时重构相电流波形图与FFT分析如图15~17所示。在Tmin=5μs时, 由于母线电流还没有建立就进行采样, 重构出的相电流波形谐波幅值较大, THD=31.98%;在Tmin=7μs时, 相电流波形谐波幅值最低, THD=8.07%;在Tmin=9μs时, 由于移相时间较大, 与Tmin=7μs时相比, 相电流波形谐波幅值略有上升, THD=8.82%。

通过实验得知, 如果Tmin过小, 采样母线电流信号尚未建立, 重构相电流波形畸变严重;如果Tmin过大, PWM不对称输出产生谐波, 重构出的相电流波形稍有畸变。两种PWM输出模式都需要合适的Tmin才可达到最好的相电流重构效果。

BCPWM与SVPWM相比, 由于各个扇区都有一相电压箝位, 开关损耗降低, 但输出电压的谐波更大, 在同样的移相时间Tmin下, 重构出的波形畸变较大。

5 结束语

本研究针对SVPWM与bus-clamped PWM两种PWM调制方式下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论述了通过非对称PWM输出解决非观测区问题的可行性, 同时, 针对BCPWM特有的不可观测区, 提出了一种PWM调制模式切换的方法, 实现了BCPWM模式下单电阻采样相电流重构的全区域观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 在合适的采样时间Tmin下, 该方法可以实现相电流的准确重构。

该技术在保持低成本的前提下, 在两种PWM调制方式下都具备可行性,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储剑波, 胡育文, 黄文新, 等.一种变频器相电流采样重构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 2010, 25 (1) :111-117.

[2]高强, 王卫.永磁同步电机单电阻无传感器控制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 2007, 22 (1) :149-152.

[3]LI Ying, ERTUGRUL N.An observer-based three-phase cur r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DC link measurement in PMAC mo tors[C]//IEEE 5th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 tion Control Conference.Shanghai:IEEE Press, 2006:1-5.

[4]LEE W C, HYUN D S, LEE T K.A novel control methodfor three-phase PWM rectifiers using a single current sen sor[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0, 15 (5) :861-870.

[5]KIM H, JAHNS T M.Phase current reconstruction for ACmotor drives using a DC link single current sensor andmeasurement voltage vectors[J].IEEE Transactions onPower Electronics, 2006, 121 (5) :1413-1419.

[6]卜树坡.基于电流重构技术的直接功率控制并网逆变器[J].电力电子技术, 2009, 43 (4) :15-17.

[7]高强, 刘桂花, 王卫, 等.一种永磁同步压缩机三相电流重构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9, 13 (2) :267-271.

[8]陈小波, 胡育文, 黄文新, 等.基于单电阻电流采样的矢量控制算法研究[J].电气传动, 2011, 41 (5) :15-19.

[9]BLAABJERG F, PEDERSEN J K, JAEGER U, et al.Sin gle current sensor technique in the dc link of three-phasePWM-VS inverters:a review and a novel solu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1997, 33 (5) :1241-1253.

节能三相交流电机论文 篇6

直流电机与三相交流电机在当代大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甚至可以说这2种电机作为设备的重要组件或者核心组件, 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的机械设备当中。变速是电机能够实现的主要功能之一, 掌握这2种电机的调速方式对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本文研究了直流电机中的他励直流电机和三相交流电机的调速方式, 并总结了2种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1 他励直流电机及其调速方式

在直流电动机中, 根据励磁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他励、串励和复励等形式, 而他励直流电机作为直流电动机中重要的分支, 它是电枢线圈与励磁线圈分别用不同的电源供电, 以其优越的调速性能而闻名。这种电机的主要特点是调速性能好、机械特性硬。他励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机械加工、起重机卷扬机等机械设备。他励直流电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其中:

励磁电流:If=Uf/Rf式中, If为励磁电流 (A) ;Uf为励磁绕组上的端电压 (V) ;Rf为励磁回路电阻 (Ω) 。

电枢电路电势平衡方程式:Ua=E+RaIa式中, Ua为电枢绕组上端电压 (V) ;E为电动机的感应电势 (V) ;R为电枢电路电阻 (Ω) ;Ia为电枢电流 (A) 。

电动机的转速:式中, n为电机转速 (r/min) ;CE为电势常数;CT为转矩常数;为主磁通 (Wb) 。T为电磁转矩 (N·m) 。

电动机的调速是在一定的负载条件下, 人为地改变电动机的电路参数, 以改变电动机的稳定运行速度。由电动机转速的表达式可知, 改变串入电枢回路的电阻Rad、电枢供电电压U或主磁通, 都可以得到不同的人为机械特性, 从而在负载不变时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以达到速度调节的要求, 故他励直流电机的调速方式有以下几种:

1.1 改变电枢电路外串电阻Rad

如图2所示, 从特性可以看出, 在一定的负载转矩TL下, 串入不同的电阻可以得到不同的转速。如在电阻分别为Ra、R1、R2、R3的情况下, 可以分别得到稳定工作点A、C、D和E, 对应的转速为nA、nB、nC和nD。

特点和缺点:

改变电枢回路串接电阻的大小调速存在如下问题:

(1) 机械特性较软, 电阻愈大则特性愈软, 稳定度愈低;

(2) 在空载或轻载时, 调速范围不大;

(3) 实现无级调速困难;

(4) 在调速电阻上消耗大量电能等。

正因为缺点不少, 目前已很少采用, 仅在有些起重机、卷扬机等低速运转时间不长的传动系统中采用。

1.2 改变电动机电枢供电电压U

如图3所示, 从特性可以看出, 在一定的负载转矩TL下, 在电枢两端加上不同的电压UN、U1、U2和U3可以分别得到稳定工作点a、b、c和d, 对应的转速分别为na、nb、nc和nd, 即改变电枢电压可以达到调速的目的。

改变电枢外加电压调速有如下特点:

(1) 当电源电压连续变化时, 转速可以平滑无级调节, 一般只能在额定转速以下调节;

(2) 调速特性与固有特性互相平行, 机械特性硬度不变, 调速的稳定度较高, 调速范围较大;

(3) 调速时, 因电枢电流与电压U无关, 且=N, 若电枢电流不变, 则电动机输出转矩T=KmNIa不变, 我们把调速过程中, 电动机输出转矩不变的调速特性称为恒转矩调速。

1.3 改变电动机主磁通

如图4所示, 从特性可以看出, 在一定的负载功率PL下, 不同的主磁通N、1、2, 可以得到不同的转速na、nb、nc, 即改变主磁通可以达到调速的目的。

特点:

(1) 可以平滑无级调速, 但只能弱磁调速, 即在额定转速nN以上调节;

(2) 调速特性较软, 且受电动机换向条件等的限制, 普通他励电动机的最高转速不得超过 (1.2~2) nN倍, 所以, 调速范围不大, 若使用特殊制造的“调速电动机”, 调速范围可以增加到 (3~4) nN倍的额定转速;

(3) 调速时维持电枢电压U和电枢电流Ia不变时,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UIa不变, 我们把在调速过程中, 输出功率不变的这种特性称为恒功率调速。

2 三相交流电机及其调速方式

三相交流电机广泛应用在发电设备及电动设备上, 其调速方式大体分为: (1) 变极调速; (2) 变频调速; (3) 变转差率调速。

而三相电机又根据电机种类的不同, 其调速方式也不同。

(1) 普通三相鼠笼式。这种电机只能通过变频器改变电源频率和电压调速。

(2) 三相绕线式电机, 可以通过改变串接在转子线圈上的电阻改变电机的机械特性达到调速的目的。这种方式常用在吊车上。长时间工作大功率的绕线式电机调速不用电阻串接, 因为电阻会消耗大量的电能。通常是串可控硅, 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控制电流。相当于改变回路中的电阻达到同上效果。转子的电能经可控硅组整流后, 再逆变送回电网。这种方式称为串级调速。

(3) 多极电机。这种电机有一组或多组绕组。通过改变接在接线合中的绕组引线接法, 改变电机极数调速。

(4) 三相整流子电机。这是一种很老式的调速电机, 现在很少用了。这种电机结构复杂, 它的转子和直流电机转子差不多, 也有换向器和电刷。通过机械机构改变电刷相对位置, 改变转子组绕组的电动势改变电流而调速。这种电机用的是三相流电, 但是, 严格意义上来说, 其实它是直流机, 原理有点像串励直流机。

(5) 滑差调速器。这种方式其实不是改变电机转速, 而是改变电机滑差离合器的离合度, 改变离合器输出轴的转速来调速的。还有如硅油离合器、磁粉离合器等等, 一些离合机械装置和三相电机配套用来调速的方式。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是三相电机的调速方式。但是很多教材常常把它们算作调速方式的一种。

3 他励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

3.1 电刷偏离几何中心线故障

对于正、反转可逆运行电机, 电刷若偏离了中性线, 当外加同样大小的电枢电压时, 正反向旋转速度就会不同, 出现一边高一边低的现象, 同时电刷下的火花在一个方向小一个方向大。调整刷杆座到原有记号位置;或可使电机静止不动, 将电枢和磁场绕组与外界断开, 电枢两端接上直流毫伏表或毫安表。在励磁绕组两端用1节或2节干电池触动, 在触动的同时观察电表指针的摆动情况, 触上和断开时, 如果电表指针左右偏摆, 将电刷沿换向器圆周方向前后移动, 直到触上和断开时, 电表指针不再向两侧偏摆或偏摆最小为止。这就是电刷中性线位置。检查完将电刷架紧固好。

3.2 电刷与换向器之间接触不良

如电刷弹簧压力不合适, 电刷与刷盒间配合太紧或太松、盒边离换向器表面距离太大, 使电刷与换向器表面接触不良产生火花。用00号玻璃细砂纸或用换向器磨石把换向器打磨光滑后, 再用00号细砂纸压在电刷和换向器中间 (有砂的一面朝向电刷接触面, 紧贴在换向器的表面上, 不能两端拉起) , 调整电刷与换向器接触面, 应大于整个电刷截面的80%, 然后刷净炭屑、砂粒, 再用布揩干净。

3.3 电枢绕组内部短路或断路

换向器出现严重火花, 甚至形成环火。电枢绕组断路, 每当电刷经过开路点的换向片时, 火花更为光亮, 并且在换向器的两片有开路的换向片之间出现烧毁的黑点。

将毫伏表两端接到相邻换向片上, 依次检查片间电压, 如果毫伏表读数呈周期性变化, 则表示绕组良好。如读数突然变小, 则表示该两片间的绕组元件发生短路, 若换向器片间短路, 毫伏表读数应为0。有时遇到片间电压突然升高, 则可能是由于绕组断路或脱焊所造成的。

电枢绕级断路, 常常是由于换向器铜片上引线松脱, 或是引线端焊接不佳所致。这只要将引线从铜片上拆下加以处理, 再将它焊接在原来的位置上即可。如果线圈短路是由于换向器上铜片短路所造成, 可将该短路铜片上的2根导线甩出焊在一起, 并将接头包好, 再将短路铜片焊接起来。然后电机装好, 通电试验, 无火花即可。

3.4 刷握松动、电刷排列不成直线

在正常运行中, 电刷要排成一条直线, 如不成直线会影响到换向器接触面积与整流的好坏。电刷位置偏差愈大, 火花也愈大。修理时, 应把电刷校正为一直线后拧紧。

3.5 电刷规格不等

电刷在刷握里摇晃, 运转时会发出“嘎嘎”的声音与火花。电刷磨损后, 应按规定进行更换。若更换部分电刷时, 必须保证整台电机电刷牌号一致。

4 三相交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及维修

4.1 电机转速降低

(1) 电源电压过低, 应检查电源。 (2) 转子导条断裂或脱焊, 应检查修理断条。 (3) 拖动负载过大或传动装置卡阻, 应减轻负载排除卡阻。 (4) 重绕绕组匝数过多, 应查原始数据并与手册核对。 (5) 重绕绕组有局部线圈接反接错, 应纠正接线错误。

4.2 电机不能启动或启动困难

(1) 电源短路, 应查找电源。 (2) 电源电压过低, 应检查或更换电源。 (3) 定子绕组有短路或接地故障。 (4) 负载过大或拖动机械卡阻。 (5) 电动机轴承磨损, 定转子相擦。

4.3 电动机外壳带电

(1) 引出线绝缘破坏碰壳。 (2) 绕组受潮或绝缘损坏接地。 (3) 绕组长期过载, 绝缘老化龟裂而碰壳, 应再次浸绝缘漆或绕线包。 (4) 定子铁心槽口硅钢片与绕组直接相连导致接地, 应检查排除接地点。 (5) 槽口纸破裂导致绕组局部接触, 应局部修理或重绕。 (6) 定子绕组端部过大, 直接与端盖相碰对地, 应重新整包重新组装。

4.4 启动时熔丝烧断过流或跳闸

(1) 三相电源短路或启动负载过重。 (2) 熔丝太小或安装时受机械损伤 (熔丝截面积小) 。 (3) 负载过重或堵转。 (4) 定子绕组一相断路。 (5) 定子绕组或转子绕组严重短路或接地。 (6) 修理过的电机一相首末端接反或内部分线圈接反。

4.5 缺相运行

(1) 总电源线路上因其他设备故障引起一相断电, 接地在该电源线路上的其他三相设备就会缺相运行。 (2) 一相电源接触不良, 熔丝氧化或受机械损伤 (特别是安装时的人为损伤) , 使一相熔丝提前熔断。 (3) 运行设备的刀闸或触头有一接触不良或未接触上, 如触头烧伤或松脱。 (4) 电机一相绕组断路或接线盒内一相头松脱。

5 结语

由于他励直流电机与三相交流电机应用的广泛性, 因此, 掌握2种电机的调速方式可以提高这2类电机的工作效率, 对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的最优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的总结, 也有助于保证电机的安全与正常运转。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实际的电机控制与电机维修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摘要:详细研究了他励直流电机与三相交流电机的调速方式, 以及这2种电机的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 希望对实际的电机控制与故障维修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他励直流电机,三相交流电机,调速方式,故障维修

参考文献

[1]吴安顺, 等.最新实用交流调速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104~152

[2]建园, 段志善, 熊万里.异步电机定子绕组故障分析及其诊断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19 (3) :26~30

[3]吕锋, 王秀青.电机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新进展[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001, 22 (3) :1~2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机启动常见故障 篇7

1 概述

电机就是电动机的简称, 电机的工作的物理本质就是通过电机的本身器件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在目前的社会生产中, 电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工农业的各种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种各样的自动化系统元件都是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形成的, 包括航空领域的人造卫星系统同样也是通过对电机进行控制, 卫星才能够正常的运行, 除此之外, 电机还被广泛的应用在国防、医疗等其他方面, 因此电机是时代发展的成果,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工具。

2 电动机机械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2.1 机械方面的扫膛、振动、轴承过热、损坏等故障

2.1.1 异步电动机定、转子之间气隙很小, 容易导致定、转子之

间相碰。一般由于轴承严重超差及端盖内孔磨损或端盖止口与机座止口磨损变形, 使机座、端盖、转子三者不同轴心引起扫膛。如发现对轴承应及时更换, 对端盖进行更换或刷镀处理。

2.1.2 振动应先区分是电动机本身引起的, 还是传动装置不良

所造成的, 或者是机械负载端传递过来的, 而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排除。属于电动机本身引起的振动, 多数是由于转子动平衡不好, 以及轴承不良, 转轴弯曲, 或端盖、机座、转子不同轴心, 或者电动机安装地基不平, 安装不到位, 紧固件松动造成的。振动会产生噪声, 还会产生额外负荷。

2.1.3 由于轴承原因导致的烧毁及对策

原因:由于轴承损坏, 轴弯曲等原因致使定、转子磨擦 (俗称扫膛) 引起铁心温度急剧上升, 烧毁槽绝缘、匝间绝缘, 从面造成绕组匝间短路或对地“放炮”。严重时会使定子铁心倒槽、错位、转轴磨损、端盖报废等。轴承损坏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a.轴承装配不当, 如冷装时不均匀敲击轴承内圈使轴受到磨损, 导致轴承内圈与轴承配合失去过盈量或过盈量变小, 出现跑内圈现象, 装电机端盖时不均匀敲击导致端盖轴承室与轴承外圈配合过松出现跑外圈现象。无论跑内圈还是跑外圈均会引起轴承运行温升急剧上升以致烧毁, 特别是跑内圈故障会造成转轴严重磨损和弯曲。但间断性跑外圈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轴承温度急剧上升, 只要轴承完好, 允许间断性跑外圈现象存在。b.轴承腔内未清洗干净或所加油脂不干净。例如轴承保持架内的微小刚性物质未彻底清理干净, 运行时轴承滚道受损引起温升过高烧毁轴承。c.轴承重新更换加工, 电机端盖嵌套后过盈量大或椭圆度超标引起轴承滚珠游隙过小或不均匀导致轴承运行时摩擦力增加, 温度急剧上升直至烧毁。d.由于定、转子铁心轴向错位或重新对转轴机加工后精度不够, 致使轴承内、外圈不在一个切面上而引起轴承运行“吃别劲”后温升高直至烧毁。

相应对策:a.卸装轴承时, 一般要对轴承加热至80℃~100℃, 如采用轴承加热器, 变压器油煮等,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轴承的装配质量。b.安装轴承前必须对其进行认真仔细的清洗, 轴承腔内不能留有任何杂质, 填加油脂时必须保证洁净。c.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转轴机加工及电机端盖嵌套工作。d.组装电机时一定要保证定、转子铁心对中, 不得错位。

2.2 电源电压不正常

当电源电压偏高时, 由于其励磁电流增大, 电动机会过分发热;而且过高的电还会危及电动机的绝缘材料, 使其有被击穿的危险。当电压过低时, 电动机产生的电磁转矩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负载转矩没有相应减小, 转子转速过低, 转差率增大, 使电流增大, 就会造成电动机过分发热, 时间长则会影响电动机寿命。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 即某一相电压偏低或偏高, 都会导致该相电流过大, 使发热情况恶化。同时电动机的转矩也会减小, 还会发出“嗡嗡”声, 时间长了也会损坏绕组。

3 启动方面的故障分析

3.1 当通电后电动机不能转动, 但无异响, 也无异味和冒烟。可

能是电源未通 (至少两相未通) 或者熔丝熔断 (至少两相熔断) , 应立即检查电源回路开关, 熔丝。接盒处是否有断点, 修复;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原因, 然后更换熔丝即可。也有可能是电机已经损坏, 那就需马上检查电机并修复。

3.2 当电动机起动困难, 带额定负载时, 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

速较多的时候, 可能是电源电压过低, 应马上测量电源电压并改善电压情况;笼形转子开焊或断裂应直接检查开焊和断点并修复;电机过载会导致电动机起动困难, 带额定负载, 我们该马上减载, 减少电机压力。

3.3 绕组首尾端接错时或绕组有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故障, 会

导致电动机空载电流不平衡, 三相相差大, 还可能是电源电压不平衡引起的。我们可通过检查绕组并纠正, 消除绕组的故障, 测量电源电压, 设法消除不平衡。

4 结论

上一篇:教学生学会学习下一篇:创业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