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平衡(共12篇)
教学平衡 篇1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重要考点,同时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和历年高考的热点,在各地考题中的再现率都非常高,可以说是每年必不可少.但考生得分率却不高,而等效平衡问题往往在其中表现出“压轴”的作用.例如2008江苏化学第13题,2008全国Ⅱ理综第13题,2007四川理综第13题,2005江苏第18题,2004广东化学第5题,2003年江苏第26题,都在等效平衡方面对考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本文希望从源头上解释等效平衡的思想建立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师生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一、等效平衡思想的建立
例1把晶体N2O4放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立(g)平衡,维持温度,再通入等量N2O4,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则新平衡的与原平衡比较,其比值()
(A)变大(B)变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分析: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c(NO2)、c(N2O4)都增大,问题难以解决.
模型的建立:设原来有单位1 mol N2O4在VL容器中建立平衡状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在VL容器中新加入单位1 mol N2O4也建立平衡状态,两个状态应该完全相同.然后抽掉隔板,加压,把两个容器中的物质压缩到一个容器中去.如图1所示:
而对于N2O4 (g)2NO2 (g),抽掉隔板前后,平衡状态没有改变.然后再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变小.正确答案为(B).
等效平衡状态的定义:它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化学平衡状念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即不论可逆反应是从正方向开始,还是从逆方向开始,抑或从中间状态开始,只要起始所投入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当,则可达到同一平衡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认为只要平衡没有发生移动,我们就认为两个平衡状态是等效平衡状态.所以等效平衡状态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相同,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不同.
等效平衡思想的建立:该思想的实质可以看为一种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应用.创造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化学平衡状态,然后通过改变外界因素(体积或者压强),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再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在这两个状态移动过程中的变化即可解决问题.
等效平衡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说其平衡移动的过程是虚拟的,只是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已,这也正是基于平衡状态的建立与过程无关的特点.
二、概念的理解
例2 (母题)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仍为w%的是()
(A) 3 mol C+1 mol D
(B) 4 mol A+2 mol B
(C) 2 mol A+1 mol B+3 mol C+1 mol D
(D) 1 mol A+0.5 mol B+1.5 mol C+0.5 mol D
(E) 3 mol C+1 mol D+1 mol A
分析:A、D经转化后与题给投料2 mol A和1 mol B完全相当,B、C如图2分析.
答案:(A)、(D).
变化一、将固定体积改为压强不变,上述情况的选项为______.
分析:A、D转化后完全同题给投料2 mol A和1 mol B,B、C如图3分析,相当于两个“盒子”并起来不加压,平衡当然不移动,所以选(A)、(B)、(C)、(D).
变化二、将例2中的D(g)改为D(s),保持体积不变,C的百分含量仍为w%的是()
分析:A、D经转化后与题给投料2 mol A和1 mol B完全相当,B、C如图4分析.
加压平衡不移动.答案:(A)、(B)、(C)、(D).
变化三、将例1中的D(g)改为D(s),保持压强不变,要使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仍为w%的是()
分析:A、D转化后完全同题给投料2 mol A和1 mol B,B、C如图5分析,相当于两个“盒子”并起来不加压,平衡不移动,所以选(A)、(B)、(C)、(D).
综上,等效平衡思想在理解和应用中的要点主要有:
1. 思路总结和解题步骤
(1)进行等效转化:注意一个“同”字,即在同一条件下,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不论可逆反应是从正方向开始,还是从逆方向开始,或从正、逆双向开始,只要起始所投入物质的量相同(或转化后相同),就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2)观察投料特点:等效转化后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质量)相同或成比例才可以用等效平衡的思路.也就是要寻找新的投料状况和原来投料状况的关系,是否能找出相同或者成比例的用量关系很重要.
(3)数学模型的建立:根据投料特点,决定创造几个一模一样的“盒子”,根据具体条件讨论是否考虑压强的因素.
(4)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得出结论.
2. 等效平衡的类型归类
据化学方程式特点和外界条件,等效平衡主要分以下的几种情况:
(1)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
①同T同V下,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均相同.
②同T同p下,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成比例.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不论同T、V,还是T、p下,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成比例.
若延伸一下,大家可以思考变化四,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wmol/L时该如何解答.当然你会发现若将问题改为: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仍为w mol的是问题的答案又会产生新的变化.
等效平衡问题是我们学习和考试中很难回避的一个问题,但是大家也发现它是一个新课程教材和老课程教材中都不曾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虽然变化多,但是解题却有其相对固定的一套思路和模式,大家不要把它当做一个新东西去研究,把它作为一个解题的方法,了解它的基本思路和关于它的简单应用就可以了.
教学平衡 篇2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一
长郡中学教学开放周,我上了一节题为“化学平衡”的高三复习公开课。课后,感慨良多。化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平衡概念比较抽象,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也具有一定难度。“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教材必修块的内容,它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学习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卤化烃的水解、酯的水解的基础,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能达到浅显易懂的教学效果就是课堂的最大收获,使之建立起清晰的化学平衡的观点是本节教学成功的关键。
本节课我的教学主线是:1.首先向学生灌输一种化学的思想,也就是化学究竟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举了工业上合成氨的例子,即如何来正确认识一个化学反应,提出了四个字“质”—质变,反应物可以生成生成物;“量”质量、物质的量;“能”能量的变化,即吸热和放热;“效”—效率、效果,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问题。以此来引入新课。2.回顾化学平衡知识点,提出可逆反应的定义,以及可逆反应的特征。3.从可逆反应入手,结合几个高考里面经常出现的图像,提出化学平衡的概念。并有学生归纳总结化学平衡的特征。4.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即化学平衡的判据。5.课堂练习题目巩固知识点。
进入高三复习已经两个多月时间,感觉自己还是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复习方法。归结起来也就是:“诊断练习”----“知识点回顾”-----“走进高考,高考真题赏析”-----“重难点突破”------“课堂练习”。两个多月下来,感觉效果不错,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就是课堂上学生活跃力不够。到了高三全是复习课,学生已经有了对知识的认知,以前总感觉这样很正常,但是听了师傅的课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师傅的课堂,充满了所谓的“人文关怀”,师生配合非常好,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突出,而且有很多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在我的课堂上是没有的。这段时间我也在反思这个问题,也请教了备课组很多专 家和老师。主要原因是,自己讲得还是太多了,生怕学生不会,生怕学生遗漏一些知识点。但是忽略了这是复习课,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知识点,已经通过自主预习、复习,早已经掌握,因此提不起兴趣也是很正常的。
其实从上次上完组内“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后,结合了很多老师给我的意见我也在进行自我调整,反思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讲,自己在旁边只是提醒、引导、点评。明显能感觉到学生的兴趣提上来了,而且非常高涨。当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别的同学都能比较认真地听着,然后进行补充。学生的兴趣起来了,因此成绩的提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个人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传给学生的是方法、兴趣、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审视问题的穿透力。让学生感到这门课学起来简单就是你的本事,这应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教研上最该投入精力的一面,更是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为他们着想,而且这样更能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二
作为原理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它的形成是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断循环进行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的能力。
就我本人的这节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平衡常数的概念、意义,在此基础之上我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知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平衡常数角度分析温度为什么能影响化学平衡,归纳总结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然后让学生理性分析预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所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方案-----讨论评价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获得信息-----验证预测,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完整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与能力。最后本节课教师给学生点出外界条件改变引起的化学平衡的移动有两种情况,新的平衡状态一种是平衡常数改变,另一种是平衡常数不变的,这样为部分学生将来在研究有些题目中提到的等效平衡建立基础。最后通过学生解决问题来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
就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通过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本节课更加注重了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预测、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方案、获得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
在课的结束时通过合理设计习题,既巩固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三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的这节内容也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的探究相结合的,鉴于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教学经验。
一、在教学方法上,同样采取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运用交流、提问等手段,在这里为了理解和巩固知识,结合图像教学,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图像。强化运用规律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二、在内容的处理上。
1、鉴于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教学不足的地方,如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论分析的能力,在这节内容处理上,先以一个实验作案例分析指导,在放手让学生独自探究,效果比上次好多了。
2、学生在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这两个知识点上容易混淆。在这两个知识点上,既有联系性又有独立性,在教学处理上,既要分开又要有机结合。例如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速率都会加快,但学生会错误理解为放热反应方向的速率减小。
酸碱平衡教学的探索 篇3
【关键词】酸碱平衡 讨论式教学 讲授法 多媒体演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08-01
①基金项目:1、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省级教学团队项目“生物化学课程群教学团队(2013jxtd108)”
2、院级生物化学精品开放课程项目(jy2013001)
3、院级教研项目“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y2012003)”
酸碱平衡不仅是生物化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与膳食营养、临床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区分及摄入后对人体的影响,呕吐、腹泻、严重的创伤以及肾、肺功能障碍所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等。所以学好、学透酸碱平衡这一章节内容对于同学以后进入临床工作有着更为实际的意义。
但考虑到我校高职学生化学基础较薄弱,对酸碱的概念理解还不够透彻,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容易、更彻底的理解酸碱平衡的各个知识点,我从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着手,力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引入酸碱平衡概念及调节方式
(一)课前准备阶段
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在预习本章节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复习与本章内容涉及到的相关章节,如酸性食物涉及到的糖、脂肪、氨基酸代谢,酸碱平衡与电解质平衡的关系中所涉及到水电解质的相关概念。同时还要扩充书上的相关概念,如酸碱的定义(包括高中所学的酸碱电离理论以及高中没学过的酸碱质子理论和路易斯酸碱理论)、酸碱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
其次,对学生的要求是在预习课本的基础上学习一下酸碱的概念(可以通过高中课本或网络)以及酸碱食物的概念(通过网络)。
(二)讨论阶段
1.将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选一个代表公布最终的讨论结果
2.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通过之前对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学习,结合酸碱的定义,讨论一下人体中有哪些酸性、碱性物质?
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总结引出第二个问题:人体内本身就有如此多的酸碱性物质,同时我们每天还在不停的摄入酸性和碱性食物,但我人体的体液pH值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为什么呢?
(三)总结阶段
由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结果总结出人体内有哪些酸性和碱性物质,通过对各种酸性物质分子的描述,将酸性物质通过是否挥发分成固定酸和挥发性酸,再由此引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概念。通过第一个问题引出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得出酸碱平衡的概念以及酸碱平衡调节的三种方式,即血液缓冲作用、肺的调节和肾脏的调节。
二讲授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讨论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督促学生应用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较之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有明显优势,但不等于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替代讲授法,酸碱平衡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础理论和代谢过程的内容需要依赖传统的逻辑讲解进行教学,同时讲授法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是联系整个教学的纽带。
即便是普通的讲授法也要力求通俗易懂。在概述酸碱平衡调节三种方式时(即血液缓冲、肺的调节和肾脏的调节),我将酸碱平衡比喻成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敌方是多余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这些物质由组织细胞产生,然后进入血液,为了防止敌人对人体的破坏,我方将在这里与他们交战,即血液是酸碱平衡的战场。为了对敌人进行个个击破,我们将血液这个战场又分为两个小战场,即红细胞内和红细胞外(血浆)。战场已经分配好了,那么我方的士兵是谁呢?(在这里进行阶段性的讨论,引出缓冲对的概念。)士兵很多,但王牌就只有一个,即NaHCO3/ H2CO3。我们通过红细胞内外的缓冲对来缓冲过多的酸碱,这就是血液的缓冲。如果说在这场战役中,血液是战场,在这里面,各种缓冲对直接与酸碱对抗的话,那么肺和肾脏所起的作用就是调配士兵人数的作用,如果我方的士兵多了,就减少供应,如果少了,就增加供应。简单来说,肺通过呼出CO2的多少來调节H2CO3的含量,而肾脏主要是通过H+- Na交换来调节NaHCO3含量(关于血液、肺和肾的具体的调节方式是通过PPT的动态演示方式来讲解的)。
以上我主要是通过类比的方法来讲解血液缓冲、肺和肾脏调节的概念,这三种调节方式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整个酸碱平衡中的作用,中间穿插了讨论法和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并不会觉得枯燥。
三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学习各种化学反应过程
酸碱平衡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各种具体的化学反应以及各种离子的交换机制,包括缓冲对的缓冲方式、肾脏重吸收NaHCO3的原理以及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关系。如果只是通过讲授法进行演示的话,学生只会对着满黑板的反应式而不知所云。而通过PPT的动态演示的方法,可以将各个反应的来龙去脉、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各组织细胞之间的交换过程都可以清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所学内容。
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摸索总结出来的,都有各自的优势,片面的强调其中某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复杂的过程直观化,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综上所述,以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引入酸碱平衡概念及调节方式,以PPT的动态演示方法来演示具体的化学反应及各组织细胞间离子交换机制,以讲授法作为基础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所有教学方法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最终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听课效果。
参考文献
[1] 邵红英.关于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41-2642.
[2] 韩大良 彭姝彬.教学内容分析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7):73-74.
《会计平衡公式》教学反思 篇4
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会计”这门课是非常陌生的, 同时由于职专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社会阅历缺乏, 真正理解和掌握会计平衡公式是有相当难度的。为了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会计平衡公式, 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我们以实例教学为突破口, 用通俗易懂的实例灵活地穿插其中, 用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创设情境, 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似曾相识”, 既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关系,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对例题的分析, 推导出会计的平衡公式, 总结、归纳出为什么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 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将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及变化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使他们真正理解为什么资产和权益是相等的, 为什么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资产和权益的平衡关系, 将会计基本等式牢牢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整堂课上下来, 笔者感触颇多, 收获颇多, 具体可概括如下:
一、课堂教学用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创设情境, 可以启迪、活跃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积极思维, 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用学生感兴趣又比较熟悉的案例展开讨论, 启迪、活跃学生的思维, 并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如讲到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时, 教师可以校园旁学生经常光顾的一个小饰品店为例子, 从小店设立、经营到小店扩大规模整个过程中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化讲起,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认真进行分析, 从而自然而然地归纳出“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实践证明, 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通过案例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长此以往, 教师将会收获更多的喜悦。
二、课堂教学应巧妙回应学生生成性问题,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真正的课堂不是教师预设的课堂, 而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 学生会提出许多老师课前没有涉及到的问题, 教师要善待“意外”, 巧妙回应学生这些奇思妙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如在分析完企业的经济业务不会破坏资产和权益的平衡关系时, 有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没有思考过, 如果单纯从数量关系来看是成立的, 但是其含义却不一定相同。当时除了考虑到课前准备不足和时间因素之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刚刚接触会计知识, 正好可以通过这一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也可以借此激发学生对会计课的兴趣, 于是我将这个问题作为课后拓展知识进行思考探讨, 让同学与同学之间或者同学与家长进行讨论。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巧妙地解决了课前准备的不充分。
三、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计”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会计凭证、账表等实物展示, 运用实务案例, 让学生多做练习,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到“四种类型的经济业务”时, 有的学生提出了疑问:企业的经济业务是否只有这四种类型?有些业务会不会破坏会计平衡公式?这个问题我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通过课前设计的表格和同学们通过社会调查搜集到的经济业务分组讨论分析进行验证, 最后学生自己得出肯定的结论。这样, 学生就会对这一知识点深信不疑, 且记忆深刻。
四、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 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课堂教学中涉及的每个问题都应当让学生进行解释、讨论, 而教师则应围绕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引导, 避免偏离教学内容。从教学设计开始, 到课上通过预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再到精心设计问题, 让学生因疑而问, 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则负责引导学生破疑解惑。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下一直处于探索、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奋状态中, 形成了多思促多疑, 多疑促多问, 多问促多知的认知规律, 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 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我们要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实践, 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摘要: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 通过创设情境启迪、活跃学生的思维,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篇5
2、脑筋急转弯:
提问:请你说出生活中应用平衡的例子
今天我们探讨跟平衡有关的科学知识——制造平衡(板书)(齐读课题。)
科学的理论离不开实验的证明,我们就用实验操作来证明今天的理论知识。
二、认识实验器材。
教师介绍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及正确的操作方法等。
三、实验探究。
1、等臂等重实验。
①在杠杆尺左边第1格挂2个钩码,右边第1格挂几个钩码能使杠杆尺平衡?
个别上台操作、师生共同记录实验结果。
②在杠杆尺左边第2格挂3个钩码,右边第几格挂3个钩码能使杠杆尺平衡?
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③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再举个例子使杠杆尺平衡?
师生共同小结。
课件出示:两边的重量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一样,就会平衡。
2、不等臂不等重实验。
①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等臂等重,可以平衡,那么当两边的物体离支点的距离不一样时,能平衡吗?
比如在左边的第1格挂2个钩码,右边不能挂在相应的第1格,怎样能使杠杆尺平衡?
按照学生的猜想不断试挂直至平衡。
②在左边的第2格挂3个钩码,右边不挂在第2格,你能找到其他方法使杠杆尺平衡吗?
然后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探究情况。
汇报实验数据,师生共同小结。
课件出示:两边的重量不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不一样,也可以平衡。重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
四、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杠杆尺平衡的条件。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探究,对于杠杆尺的平衡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杠杆尺的平衡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刚才我们记录的实验数据中,会不会存在着某种规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看你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探寻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板书:平衡条件:格数×钩码数=格数×钩码数
左边 右边
五、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教学平衡 篇6
笔者认为,欲抑制教学自由与教学控制分离甚至两极化的倾向,实现二者的平衡,须做到几下几点:
真正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当前一些新兴的教学观念、模式被引入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被这些新理念、新模式五光十色的外表所吸引,而要注重对其精髓的理解、吸纳、个性内化。没有这样一个过程,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实践。例如,新课程倡导教师“蹲下来和学生对话”,表面上这一点不难做到,但如果没有真正理解其实质是要求教师能够抛弃居高临下的心态和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民主交流,那么教师要想在自己教学中始终如一地真正实现控制与自由的平衡,长期推进民主教学、有效教学,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最近发展区调节课堂。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这是由他们心理发展的差异所决定的。教师要依据学生发展的差异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控制。控制的程度和方向应该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就是要把握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建立弹性教学控制机制。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仍然需要教师对教学各要素进行控制,但这种控制已经不再是自发的控制,而是教师的自觉控制,即教师在认识、改造客观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能根据包括学生在内的教学各要素的性质、特征,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手段。因此,教师必须有主导意识,还原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地位,积极争取和努力践行一定的教学自主权。
语文教学不妨“平衡”一点 篇7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
以往的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 乃至演变为一种应试训练, 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工具性和功利性色彩, 导致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
针对这种弊端, 新课程倡导寻回“失落”的人文, 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欣喜之余, 却又看到另一种现象:教师在语文课上对学生“恶补”人文教育, 忽略了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变得很“单薄”。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语文课程标准》重新把语文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教学中, 我们应努力把握语文工具性训练与人文培育的平衡。语文教学既不能掉进机械训练的泥潭, 也不能构筑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寻找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途径, 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融合起来。在学习字词句篇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激发生命潜能, 提高语文素养。
二、多元解读与价值取向的平衡
以往的语文教学通常是教师诱导学生去挖掘文本中埋藏的“知识宝藏”, 因而, 学生的认识是“统一”的、理解是“单一”的、结论是“唯一”的, 很少具有自我意识, 缺乏自主理解、自我想象的空间。因此, 要重现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多彩的场景, 必须解放学生的思维, 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感悟, 让他们自由地成长。然而, 在课堂教学中, 一些教师为了尊重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解, 允许学生随心所欲地思维, 或对教材内容进行“硬性设计”;一些根本不需要多元理解甚至不能多元理解的内容, 也让学生挖空心思想象。更令人不解的是, 学生进行多元理解后, 一些教师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 也不敢表明自己的立场, 致使学生无法知晓理解的对与错, 也就无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了。
可见, 多元解读时既要充满激情, 又要理性思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不是说学生的一切体验都可能存在偏差, 甚至见解偏激, 这在学习过程中是正常的、真实的。我们不能抛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无视学生认识的偏差, 而要把学生认识的差异及时地转化为教学资源, 在阅读活动中调整学生的体验, 在对话、交流中提高认识,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主导与主体的平衡
长期以来, 语文教师主宰着课堂, 控制着学生的行为和个性发展, 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自主生存的空间和张扬个性的余地。学生已经习惯于正襟危坐地听讲, 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针对这种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应把他们当做学习活动的主体, 把学习当做他们自己的行为。”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课堂重又出现学生忙碌的身影, 教师的角色正逐步淡化, 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正逐步增强。然而, 为了以学生为主体, 一些教师讲得少了, 甚至不讲或不敢讲了;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越来越多, 花样不断翻新, 有的甚至脱离课堂教学本身, 呈无序状态。这样的课堂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回答是否定的。
诸多教学实践表明, 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不能摆正这种关系, 教师将不能发挥传授知识、指导学习的作用, 学生也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与学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中不能忽略教师主导作用, 是因为学生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还不成熟, 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关注和引导, 学生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只是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 从“霸主”的神坛上走下来, 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并把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导向和组织上, 积极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定位在积极创设使学生能够深入探究、自由讨论、愉快合作的课堂情境上, 并时刻敏锐地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 加以有效的引导和激励, 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四、组织形式与教材特点的平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同时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然而, 目前教师只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 造成失“度”现象。
1.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平衡
目前, 中学教学中存在“各科同唱一首歌”的现象。对于界限分明的学科教学而言, 这种提法有利于整合学科资源, 加强各科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资源优势, 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实验区把这种做法叫做“学科联动”。各科同唱一首歌, 主题鲜明, 一段时间内许多学校纷纷尝试。如:以春天为教学内容, 英语教师教学与春天有关的句型;音乐教师教唱歌曲《春天在哪里》;美术教师画《可爱的春天》;语文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描写春光的美文, 赞美自己眼中的春光等。
然而, 各科间走综合化道路并非易事, 因为现有的各科教材编排体系不一, 各科间很难找到有序的组织衔接点, 很难组合有序的教学内容。教学真正综合化, 要从各科教材的编排、教学的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否则, 几节有代表性的联动课只能是分学科教学的点缀, 各科间无法真正“同唱一首歌”。
2.紧扣文本与拓展延伸的平衡
为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教材内容, 不少教师在处理教材时, 注重从教材内容出发,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给学生引入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学习《繁星》一课, 教师三次拓展学习内容: (1) 学生初读课文后, 了解巴金的经历。 (2) 学习课文时, 引入《繁星》的创作背景资料。 (3) 学完课文后, 阅读有关巴金的作品。三次拓展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如果每节课都扩展:名家写的文章, 一定要了解其身世经历、阅读其作品;描写风景名胜的文章, 要了解其地理位置、相关的景观、发展历史、名人佳话等。原本创意的做法被机械套用后, 使人不禁要问, 面对不断开发的学习资源, 学生能有多少精力去面对?超越此界限, 就会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资料展示课。
3.静与动的平衡
在课改东风的吹拂下, 原本平静的课堂如今波澜四起。看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听那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争辩声, 的确是越来越热闹了。然而, 学生对文本浅尝辄止, 便急于发议论, 常常言不及义甚至出现谬误, 说到底是没有真正理解课文。师生应该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这里有朗读的交流、认识上的交流、心得体会的交流, 也有对写作方法感悟的交流。在交流心得和体会的时候, 要适可而止。另外, 教学不能把理解作为主要目标, 积累语言, 学会读、写才是主要目标。所以, 万变不能离其宗, 这个“宗”就是读书。可见, 阅读教学要动、静结合,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让学生时而潜心会文, 时而交流碰撞;时而推敲品味, 时而表达见解;时而探幽发微, 时而展示自我。学习一篇课文时, 尤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动静结合: (1) 阅读感悟时的静与动。 (2) 阅读欣赏时的静与动。 (3) 阅读反思时的静与动。 (4) 阅读创造时的静与动。
参考文献
化学平衡教学研究 篇8
1 要搞好化学反应速率的复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的。没有已经具有的经验是不可能建立起新的知识的。就像我们建造高楼大厦一样, 首先要夯实地基, 其次, 才是建造房屋的第一层, 当第一层建筑成功之后, 才能够建造第二层, 第二层建造好之后, 才能建造第三层、第四层等等。没有坚实的地基, 就不能够建造第二层, 更不能够建造第四、五层。没有已有的学习经验, 就不可能建构新的知识。
可逆的化学反应包含有两种反应, 一种是由反应物到生成物的反应, 一种是由生成物到反应物的反应。由反应物到生成物的反应, 叫做正反应, 反应的速度叫做正反应速率。由生成物到反应物的化学反应, 叫做逆反应, 反应的速度叫做逆反应速率。比如, 我们意欲用CO和H2O (g) 制造CO2和H2;可是CO2和H2也能够生成CO和H2O。这个化学反应, 就是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由CO和H2O (g) 制造CO2和H2的化学反应是正反应, 由CO2和H2到CO和H2O (g) 反应是逆反应。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化学反应, 即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暂时稳定状态。
可见, 化学平衡是用化学反应速率定义的。也就是说, 化学平衡是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上建构的。要想使学生顺利地接受化学平衡, 首先得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其次才能够教学化学平衡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上一课学习的内容, 时间相隔的不长,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 不会很快忘掉的。所以, 不需要用过多的时间去复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复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这样, 不仅为教学化学平衡奠定了基础, 还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2 要讲清楚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化学平衡这一节课, 主要涉及的到正反应、逆反应、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互相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几个概念, 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正反应、逆反应、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概念的出现是为引出“互相平衡状态”服务的, 而互相平衡状态是化学平衡移动的基础, 化学平衡移动是描述影响化学平衡条件的重要术语。如果学生不理解互相平衡状态的概念, 就难以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学习影响化学平衡条件也会感到困难。由此可见, 化学平衡状态是这一课的关键。所以, 一定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互相平衡状态的概念。
化学平衡的定义有三个关键词, 一个是可逆反应, 一个是速率相等, 还有一个是浓度不变。可逆反应, 说的是这个化学反应, 不但可以由反应物得到生成物, 而且, 生成物在一起相互作用也可以生成反应物。速率相等, 说的是在这个可逆的反应中, 正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是一样的。浓度不变, 说的是在反应的混合物中, 各种物质的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教学时, 抓住这三个关键词, 使学生真正理解其含义, 就可以使他们准确地理解化学平衡的意义。
这三个关键词, 说说容易, 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也不难,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就困难了。反应的速度, 这一点学生不难理解, 因为上一课用盐酸和醋酸溶解大理石的实验, 学生看的很清楚。问题是化学反应中的逆反应, 往往看不到。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学生观察化学反应, 看到的是正反应, 所以, 他们可以接受正反应, 却不能够接受逆反应。再之, 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 我们总是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室的正反应, 很少让学生观察逆反应。在他们的心目中, 正反应根深蒂固, 逆反应的概念非常浮浅, 甚至没有逆反应的印象。学生在心底里没有逆反应的概念, 即没有建构化学平衡概念的基础, 这样, 教学化学平衡就比较困难了。因此, 教学化学平衡, 重点是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逆反应的存在。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逆反应的概念, 我们可以把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分解成两个正反应演示给学生看, 让他们耳闻目睹到一个化学反应的生成物, 也可以在一起反应生成反应物。比如先用CO和H2O (g) 制造CO2和H2;然后, 再用CO2和H2制造CO和H2O (g) 。当学生看到两个实验都是可以进行的之后, 就容易理解CO和H2O (g) 生成的CO2和H2同时, 也在不停地反应生成CO和H2O (g) , 即逆反应是存在的。在反应的初期, 正反应占据优势, 反应的速率比较高;逆反应占劣势, 反应的速率比较低, 给我们以正反应的感觉。其实, 在反应的初期, 也孕育着逆反应, 只不过它的势力始终不及正反应而已。只要学生确确实实承认逆反应的存在, 就会承认逆反应的速率, 教学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也就容易多了。
3 要抓住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化学平衡是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平衡状态。看似是平静的, 好像化学反应已经结束, 其实不然, 正、反两种反应还在不停地进行着, 只是两种反应势均力敌, 处于一种相对平衡态势。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 出现一方强势反应, 就会在外在上有所表现, 可以看到一些变化, 或者嗅到一些气味。打破化学平衡, 出现的可能是正反应比较强, 也可能是逆反应比较强, 表现出的可能是正方向的化学反应, 也可能是逆方向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 由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在教学影响化学平衡条件时候, 经常用化学平衡移动来描述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如果学生不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就不容易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要使学生学好这一课, 就得让学生正确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4 要强调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正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我们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 并不是希望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不变, 而是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 使旧的化学平衡破坏, 而建立新的较为理想的化学平衡。使转化率不高的化学平衡破坏, 建立起新的转化率比较高的化学平衡, 从而提高产量。”可见, 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 不是建立化学平衡, 而是打破化学平衡。我们教学化学平衡的目的, 是让学生掌握打破化学平衡的方法, 日后,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社上, 利用打破化学平衡的方法创造较多的社会财富, 为人类多做贡献。所以说,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是这一课的重点, 应该让学生掌握。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多种, 主要的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反应的温度和化学反应时的压强。要让学生知道: (1) 浓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降低生成物的浓度, 可以使化学反应朝着正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反应物的浓度和提高生成物的浓度, 可以使化学反应朝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2) 压强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不相等时, 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 增大压强, 会使化学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少压强, 会使化学平衡向体积扩大的方向移动。 (3) 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温度升高, 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温度降高, 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教学要力求使学生能够根据化学反应的需要设计反应的温度、压强和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
5 要让学生自己获得结论
《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 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的方法, 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国家化学课程标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指挥棒, 化学教师必须按照其基本理念组织教学。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 比较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中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体验探究化学研究过程的机会是靠教师提供的。虽然说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是,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 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可能成为盲人骑瞎马。教师毕竟是教师, 对《国家化学课程标准》有所研究, 知道中学化学教育的总目标;对《化学》教科书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熟悉教学的内容, 知道哪些知识比较重要, 哪些知识是次要的;对学生比较了解, 清楚学生的心理, 掌握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比较熟悉, 知道怎样组织教学能够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学习, 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所以, 在课堂上, 学生是信任教师的, 绝大多数人是依赖教师的。教师怎么安排, 学生就怎么学习。教师让学生探究, 学生就会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进行探究;教师没有安排学生探究, 一般说来, 学生是不会去主导探究的。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体验化学探究的机会。
比如, 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师可以不亲自做实验, 而让学生代表做实验, 给学生代表以动手的机会, 给学生提供共同体验化学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代表在一个烧杯里混合10m L 0.01mol/L Fe Cl3溶液和10m L 0.01mol/L KSCN (硫氰化钾) 溶液, 当溶液充分反应后, 将其分装在三支试管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溶液的颜色。让学生在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1mol/L Fe Cl3溶液, 在第二个试管里加入少量1mol/L KSCN溶液, 另一个试管保持原样。提醒学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组织学生归纳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探索溶液浓度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 揭示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在体验这一化学探究过程中, 养成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研究的方法。
Fe Cl3和KSCN都是反应物, 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 混合液体变成红色, 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充分反应, 混合液体的颜色基本稳定, 说明化学反应达到了一种平衡。在第一个试管加入Fe Cl3, 提高了溶液中反应物Fe Cl3的浓度, 混合溶液的颜色逐渐加深, 说明该溶液的混入, 打破了原来的化学平衡, 正反应的势力被加强。从中概括出一般规律:反应物的浓度提高, 将导致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通过这样的化学研究, 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比较和概括的逻辑方法, 使得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发展。
研究化学平衡的教学, 要弄清楚教学的基础, 夯实学生学习的基石, 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还要分清教学的重点、难点, 找准教学的突破点, 紧紧围绕重点内容展开教学, 突破教学的难点。另外还要注重培养人的优良品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平衡” 篇9
课堂教学活动的平衡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设施等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研究课堂教学中诸多因素的相互关系,力求优化组合,和谐发展,强化诸因素之间的“互补”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要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必须协调好、把握好、保持好各要素之间的“生态平衡”。
畅说与静思的平衡。顾名思义,畅说就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敢说。在课堂教学中,畅说几乎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学生质疑需要“说”,解疑需要“说”,交流需要“说”,评价更离不开“说”。学生在“说”中提出并解决问题,在“说”中交流思想和感情,更在“说”中不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当然,畅说并不是要让学生毫无节制地说,更不是仅仅为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才说,而是为了学生素质训练和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围绕教学主题才说。因为在畅说的同时,还有一种制衡力量———思考。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的学习就会导致迷惘和无知,没有思考的畅说就会导致瞎说、胡说。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没有思考的一堂课,那是肤浅而没有智慧的一堂课;没有思考作基础的读书和交流,那是低效、乏味而又苍白的。
提问与质疑的平衡。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即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会不断地用自己事先预设的问题牵着学生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极富有个性的,也是极有学习能力的。教学中要改变这种失衡的现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大胆地提问,并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提问和质疑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保持提问与质疑间的平衡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合作与独立的平衡。合作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形式的合作,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但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识、相互接纳。合作与独立是辩证的关系,合作以独立为基础,合作的前提是独立。合作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方式,它更关注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把合作与独立对立起来。在合作学习之前,必须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才能奏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意识强化和锻炼,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预设与生成的平衡。预设是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出的一系列设计,这种预设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预设的同时需要生成。生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状况、课堂教学环境等情况,对预设进行灵活调整,开展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资源的平衡
传统的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及教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造性的发挥。《新课标》拓宽了知识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指明了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途径。新课程理念倡导创造性地处理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学习思路,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文本与拓展的平衡。文本即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依托,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平衡的生态课堂教学中,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对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拓展与补充。为更好地拓展文本,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与文本有关的资料,获取必要的信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知识的盲点去拓展和补充;课后,教师可以把课堂中还需探索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带出课堂,让学生继续研究。当然,拓展文本必须有一个度,要立足文本,合理拓展。
课内与课外的平衡。课内即课堂教学,它是培养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建构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广度和密度,提高课堂上每一分钟的效率,对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课外即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它是课内的合理延伸和有益补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人称之为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学生而言,要使他们能够学有所用、会用,教师就要注意把握好课内与课外的平衡,重视学生课外的实践锻炼,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传统板书与媒体使用的平衡。传统板书与现代媒体是目前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两种教学手段。这两种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如何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使之做到有效结合,是每一位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媒体的使用确实能够扩大教学信息量,并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传统板书的设计和使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动态生成。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是备课、授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把握好传统板书与媒体使用的平衡,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和活力。
课堂教学对象的平衡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在一定意义上讲比教师的“教”更为重要,教只是一种手段,学才是教的目的,这符合当前所提倡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众多,个性特征、能力水平、思想觉悟等又各不相同,教师如何才能把握好这样的教学对象的平衡,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认知与情感的平衡。认知体现了学习知识的“工具性”,情感则体现了学习知识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叶澜教授曾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要改变这种课堂教学状况,教师就应该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现代教育思想作为基本理念,时时处处关注学生,从根本上对人的生命存在给予关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品格、学习智慧和个性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索历程,从而进行有效学习。
共性与个性的平衡。从辩证思维角度看,人应该获得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个性是共性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可言,但个性中又都包含有共性。教师在对待教学对象上,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和发展学生个性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发现并尊重学生的兴趣、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同时也要坚守个性中的共性,以形成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平衡
寻求新旧计算教学的平衡点 篇10
那么,我们站在新理念的视野下来看传统的计算教学,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使计算教学既扎实又不失灵活呢?下面针对这方面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计算教学中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创设情景与适度铺垫的完美融合
传统的计算课,比较注重复习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这样的知识铺垫可以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同化新知识,从而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由此看来,适量的知识铺垫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知识铺垫过多,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扼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理解新知,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很难引发学生的创新。新课程则注重情境创设,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丰富的、开放的信息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但由于没有旧知的铺垫,有些新知的探究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情境创设与适度铺垫可以和谐统一。
二、直观算理演示与抽象算法表述的相得益彰
传统的计算教学课堂,有些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计算技能,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方法之后,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计算正确、熟练的要求了。于是,“精讲多练”成为传统计算教学的特点。千篇一律的方法,程式化的计算过程,计算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机械运动”。结果学生只会按部就班地进行计算,虽然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提高了,但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学生还是无能为力。
现在的课堂,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让学生通过看图、动手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究算理,致使有些计算教学转到了另一个极端,过于强调“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样算”,而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但算法不扎实,学生计算技能不够熟练。这样的教学,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由于偏重探究算理,抽象的算法得不到落实,致使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大打折扣。
算理是算法的基础,算法是算理的抽象概括。因而,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必须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建立“运算”意识,自主发现计算法则,在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
三、提倡算法多样化与把握算法优化的和谐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难题。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可以矫正过去“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倾向。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但是,新课改以来,一些教师对算法多样化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课上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经常都是你说我说,减少了很多必要的练习。一个阶段后,学生的思维好像活跃起来了,课堂上也显得热热闹闹,但学生过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优等生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很快便能完成练习;而学困生面对众多的算法不知所措,一节课下来,甚至连最基本的算法都没有掌握。而且,学生讨论交流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课堂上缺乏必要的练习,有不少学生对算理一知半解,结果计算错误率偏高,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这显然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本意。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算法多样化呢?我认为,只有将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多样化与教师引领算法优化巧妙结合,在诸多算法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及时组织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并及时对自己所选择的方法作出积极的反思和必要的改进,从而让学生选择最优化的计算方法。
四、技能训练与实际运用的有机结合
数学计算教学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同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的兴趣,能够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练习的效果。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是在讲解算理后,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往往只追求量不考虑形式,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中熟练计算技能。这样的教学,把计算与实践应用割裂开来,造成学生只会算不会用的后果,即算、用严重脱节。
现在的计算教学,非常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新知教学后,一般都要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许多教师面对教材中的“算用结合”,究竟该重“算”还是重“用”难以定夺,有的干脆平均用力,致使学生新学的计算方法不能及时得到巩固,削弱了学生的计算技能。
其实,从心理学上分析,任何一项基本技能的达成都需要一定量的积累,也就是需要反复操练才能正确掌握。计算课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即当学生理解算理与掌握算法后,教师要通过一定时间和数量的训练使学生形成技能,使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计算教学的练习包括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巩固性练习是基本练习,是例题的模仿练习,主要目的是巩固所获得的新知。综合性练习指的是综合性、灵活性较强并有一定变化发展的题目,包括一些估算的练习,其目的是脱离模仿,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智力高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认为,学生计算的学习,不仅是对话的、交流的,也应该是有练习的、有比较的。有时计算课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这时教师应尊重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适当进行取舍和调整,这样才能收到计算教学的良好效果。
《平衡走》教学设计与说明 篇11
全课贯穿新课程标准和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与创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从教具上进行改革与创新,自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梯形的小木块,在原地平衡走的基础上,增加高度,进行各种姿势平衡走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圆形的变换,学生准备各种学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展示。
三、教材的選择
1.本教材的选择主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同时“走”又是低年级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平衡走是学生容易掌握的学习内容,而且是对增进学生健康非常有实效的一项运动。
2.游戏教材选择,做到一具多用,学生在游戏中创编游戏改进游戏,从而给学生提供合作与创新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
1.激情引趣
通过“我为世界添色彩”的游戏为新的学习内容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轻松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做形体操,为下一阶段教学做好铺垫。
2.完成体验与个性选择
教师采用“设疑启智”的方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同时提出需探究的问题,以此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同时为学生营造互帮互学的氛围。
再通过个性展示、自编自演、合作创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团队的合作意识,感受平衡木运动的乐趣。
3.探索交流与合作创新
本课游戏从培养合作意识和塑造不同个性出发,在游戏中设计两个环节,一是设计了用同样方法进行的比赛,二是学生以组为单位创编不同图形的障碍进行游戏,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愉悦身心
在优美舒缓的音乐下,教师引导学生做简单的交谊舞,调节身心,陶冶美的情操。
五、生理负荷预计
全课的练习密度45+5 %,最高心率大约出现在25~35分之间。
(作者单位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高力小学)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平衡体系研究 篇12
阅读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大量的阅读不仅提供了新的单词、短语, 包含了必要的语法知识, 通过阅读还能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 阅读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 是顺利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
然而, 在许多阅读教学课程中, 大部分的注意力和时间或许都被用在检测阅读理解效果上, 而不是教学生该怎样去理解。监控理解过程是成功阅读的关键, 监控理解过程包括对所做预测准确性的核实, 然而很多学生不能获取意思时, 不会作出必要的调整。
阅读课上另外一个大的困难是即使语言学习者具备阅读能力, 他们很多时候也不能进行顺畅阅读。当老师努力帮助学生加快阅读速度的时候, 常过分强调准确性, 从而阻碍了学生阅读的流畅性。教师必须尽力找到一个平衡点, 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又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技能。
二、阅读教学的背景
阅读是学生通过结合语篇信息及自身背景知识建构意义的流畅过程, 阅读的目标是理解。策略性阅读是指学生使用多种阅读策略达到某一阅读目的的能力。流利阅读指用合适的速度阅读并获得良好理解的能力。意义既不是完全取决于读者, 也不是完全取决于语篇。学生的背景知识与语篇相结合共同建构意义。语篇、读者、流利性和策略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阅读教学。
交互式模型被认为是对阅读过程描述得最全面的模型。这种类型结合了自下而上模型和自上而下模型中的多个元素, 它假设人们能够基于多条知识源同时提供的信息得出一种新的模式。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包含两个方面, 即精读和泛读。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较短的文章, 清楚地讲解各项具体的阅读技能及策略。我们还需要鼓励学生阅读较长的文章, 不把重点放在技能检测上。
三、、平衡体系
针对以上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可以建立如下一整套体系改善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 激活原有知识
学生的背景知识会影响阅读理解。背景知识包括读者阅读语篇时已有的全部经历:生活经历、教育经历、语法知识、母语知识、第二语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假如能够通过设定目标、提问、预测、讲解文章结构等激活背景知识,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能够大幅度提高。如果学生对所读的话题不熟悉, 老师或许就需要通过建构背景知识来帮助学生启动整个阅读过程。
关于背景知识, 需要考虑它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错误的背景知识会阻碍理解。例如, 有些学生也许对爱滋病的感染途径存在误解。阅读一篇关于爱滋病的文章时, 我们可能需要先通过一些预备活动来纠正学生的背景知识。
在阅读每一篇文章之前, 也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篇文章的话题的哪些知识是大有裨益的。老师可以提出五个关于文章内容的关键问题。例如, 如果想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那么就要准备五个推测性问题。在学生阅读文章前, 让他们通读推测性陈述, 并判断自己同意哪些陈述, 不同意哪些陈述。接下来, 学生阅读文章, 并且对同一组推测性陈述作出第二次回答。
(二) 积累词汇
我对于词汇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老师应该对基础词汇进行精确的讲解, 并且应该教会学生利用上下文有效地猜测低频词的意思。在教授词汇前应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我的学生需要掌握哪些词汇?
2.他们怎样学会这些词汇?
3.我怎样能够最好地测出哪些词汇是他们需要掌握的?哪些词汇是他们已经掌握的?
一方面, 我们要教会学生降低对字典的依赖。诸如略读、浏览、预测和确定大意等技能可使学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阅读。学生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分析、综合其所读的内容, 而不应仅将注意力放在逐字阅读该文章上。
另一方面, 单词网络图是一种很好的建构学生词汇技能的活动。选择一个将要做的阅读中涉及的核心概念, 把它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单独、以小组为单位或者全班一起从单词网络图的中心开始建构, 逐一添加与核心词相关的其它词汇项。
(三) 为理解而教
认知可以被定义为思考, 元认知可以被定义为对我们思考过程的思考。为了教会学生如何理解, 我们应让学生监控自身理解过程, 并让他们能够和老师或同伴讨论其使用的理解策略。老师不要在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再去提问有关理解性的问题, 而是应该给学生示范如何实现理解。全体学生一起阅读, 一起讨论他们是怎样理解文章内容的。
(四) 提高阅读速度
让学生反复阅读一篇短文, 直至他们达到了标准规定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比方说, 学生可能尝试在两分钟之内读四遍100词的段落。学生参与了反复性阅读练习, 就会认识到这项活动是如何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快速读两遍和慢速读一遍比起来, 他们能够理解更多的内容。这种活动能够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能力, 并且能够提升他们对阅读速度重要价值的元认知意识。
(五) 检验阅读策略
策略可以被定义为学习者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或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识的行动, 而技能可以定义为已经自动化的策略。这种描述突出强调了读者在策略性阅读中的主动角色。当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和使用各项具体阅读策略时, 那些策略逐渐由有意识转变为无意识, 或者说逐渐由策略转变为技能。
例如:利用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既可以被列入阅读策略范畴, 也可以被列入阅读技能范畴。当学习者初次接触这个概念, 并实际操练如何从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时, 学习者使用的是策略。在学习和实践阶段, 这种策略的使用是有意识的。随着根据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逐渐变为自发行为, 学习者也逐渐由使用一种有意识的策略变为使用一种无意识的技能。技能使用超出了学习者的直接意识, 明确细致地进行策略讲解的目标就是使学生由对阅读策略的有意识掌控转向对阅读技能的无意识运用。
有指导的有声思维能使学生识别他们阅读时使用的策略, 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五个问题: (1) 你正在试着完成什么任务? (2) 你正在使用什么策略? (3) 你为何会选用这些策略? (4) 使用策略的效果怎样? (5) 要达到你的目的, 能够用到什么其他策略?
回答这五个问题能够让学生彼此分享理解阅读材料的多种策略。教师不必列出所有合适的阅读策略。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交流与评价自身策略的使用。
(六) 评价进步
从正式和非正式的角度评估阅读技能的发展需要时间和培训。阅读课上应该既包括定量的评估活动, 也包括定性的评估活动。量性评估涉及阅读课上的随堂测验信息和阅读速度数据;定性信息则涉及阅读日志反馈。
写阅读日志是一种评价阅读进步的有效途径。学生每天都应记日志。课上关注的领域不同, 他们所要回答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可以让学生参与一项反复性阅读活动, 之后让他们在日志中记录他们通过该活动对自己的阅读速度有哪些新的认识。阅读日志可以帮助学生看到他们在课堂上取得的进步。
四、结论
为了有效地解决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阅读教学系统, 达到策略性阅读和流利阅读的平衡。体系根据阅读的各个核心元素, 依次为激活原有知识、积累词汇、为理解而教、提高阅读速度、检验阅读策略和评价进步。此外, 教师个人素质也是培养成功外语阅读者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阅读课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 应该把自己看作是帮助者, 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最有效的阅读方法。综合上文提到的种种方法和技巧, 阅读教学才会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Grabe, W.Current Developments i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Research.TESOL Quarterly, 1991, (25) :375-406.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教学平衡】推荐阅读:
化学平衡教学研究09-27
化学平衡教学方法总结09-28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反思07-20
不平衡的《平衡》12-26
平衡与非平衡论文07-07
化学平衡中等效平衡11-22
平衡和非平衡生态环境11-16
平衡思想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