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和非平衡生态环境(精选10篇)
平衡和非平衡生态环境 篇1
山水林木, 不仅是大自然的一道靓丽风景, 而且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孔子曾说:“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这句话里, 青山秀水能给人以欢乐, 给人一种美好的向往, 给人以健康的意义, 体现得非常透彻。两三千年前的古人能够看清楚的问题, 当今世人应该不在其后。但事实上, 近代以来, 人类对山林的破坏, 导致山变秃, 水变浑, 空气变昏暗, 雾霾天气增多, 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 不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采取切实措施, 搞好山林建设, 修复侵蚀山体, 恢复生态秩序, 重建生态平衡, 无疑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1 现存问题与症结分析
从全球范围看, 以热带雨林为代表的森林资源正被疯狂砍伐。历史数据显示, 在1988年、1995年和2004年三个时间段中, 仅巴西境内亚马逊雨林遭砍伐面积就平均超过2万km2。专家认为, 热带雨林正遭遇历史空前的毁灭性灾难。从区域情况看, 修建铁路公路, 大量采伐树木, 兴办矿山, 一些高污染企业大量移居山区, 废气、废水侵蚀, 引起环境污染, 导致山林萎缩, 严重破坏了山林植被, 山林资源减少, 空气质量下降, 雾霾天气增多;植被减少, 河水浑浊, 泥石流增多;绿化面积减少, 天气昏暗。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 起主导作用的真正原因还是人的问题。一是人的物欲极度膨胀, 无节制地追求奢华, 愈是世间少有的东西, 愈是趋之若鹜, 什么雨林硬木、红檀香木, 已成为阔人显阔的标志。二是人的发展观极为短视, 只求一时一己之利, 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人与万物本来都是大自然中平等的一员, 应该和谐相处, 同生共荣。一旦人成为了万物的主宰, 任所欲为, 打破自然平衡, 势必造成世界性的灾难。
2 恢复生态平衡的对策
症结在人, 必然还需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而解决人的问题, 必须从解决观念开始。
首先, 树立科学发展观。人类的发展, 应该是有序发展, 永续发展, 不能只图一届任期内的所谓政绩, 不惜竭泽而渔。所以, 对官员的考核,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作为重要指标, 甚至可以考虑实行生态文明一票否决。发展经济不能忽视生态保护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搞好生态建设就是扩大经济发展, 生态建设好了, 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各地发展林下经济, 就是我们对山林资源的综合利用, 立体开发。只有这样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一同考虑进去, 只有把地方领导工作业绩与生态建设一并作为经济发展的考核内容, 才能使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时充分注意到发展与生态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其次, 坚持绿色价值观。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保护绿色就是保护生命。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这里就揭示了人的欢愉之源:因为有了青山绿水之乐, 才会有人的享受之乐;到处是荒山秃岭, 侵蚀裸露的山体, 哪还会有人的幸福感?党中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当然就有这样的蕴含。所以, 我们必须坚持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 加大绿山工程建设。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均衡发展。加快山林建设, 加强山体修复, 扩大植被增加“氧吧”, 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山更绿, 水更清, 天更蓝。观念更新之后, 具体措施也需要跟上。这些措施, 既需要宏观措施, 也需要微观措施。
在宏观措施上, 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 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要有战略性长远性的的规划, 真正认识到, 发展生态就是发展经济, 破坏生态就是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对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地域, 必须严守生态红线, 不得越雷池一步。
在微观措施上, 对于已遭毁坏的山体和荒山秃岭,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植树来修复。现在有一些地区开展了“绿山工程”, 这是很好的办法。我们在建设山林修复山体中, 要注意坚持科学性, 因地制宜加以修复。对受到不同程度侵蚀的山体要根据地势地形搞建设。对超过45°以上坡度的山体就不能都采取栽植乔木树种, 可以栽植一些根系发达有较强固土能力的灌木树种, 以防止水土流失。如栽植漳河柳、白杨柳、法桐、国槐、毛杨柳等。灌木把山体的土质保护以后再栽植多年生高大的乔木。如果不同坡度的山林全部栽植乔木树种, 因为乔木树种株行间不能短时间形成植被, 山体的土质将会继续流失。
发展林下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栽植林木还可以与发展经济林以及果树有机结合, 既恢复了山林, 又产生经济效益, 实现双赢。对已经生长起来的果树乔木树下, 还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充分利用山林空间发展经济。其一林下种植牧草, 一方面起到增加植被, 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 另一方面, 生产的牧草为实行圈养的大牲畜, 如牛、绒山羊等提供优质饲草, 有效解决林牧矛盾。宽甸县推行这一做法已经多年, 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利用荒山沙漠林下发展苜类等产量高的山草, 利用灌木山草经过发酵, 生产沼气也是创造新的可再生的能源, 同时也增加了植被。其二林下栽植山野菜或中草药, 山野菜或中草药同样具有提高植被作用, 许多山野菜品种都是多年生植物, 喜欢生长在林下散射光的环境, 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 如大叶芹、大耳毛和一些蕨菜类等;一些中草药也是如此。
在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恢复的基础上, 还应特别注意不能造成新的破坏。对于必需进行的铁路、公路建设, 必需开采的矿山, 应该以不破坏生态为基础条件, 对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的某种破坏, 则需要按照谁破坏谁修复, 破坏多少修复多少的原则, 在一定期限内修复完成。我国的青藏铁路在建设中不破坏冻土层, 丹东至通化的高速公路虽穿山越岭, 但公路建成后没有破坏一处生态, 反而留下一条生态景观带。这些实例充分证明, 搞建设而不破坏生态,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 结论
恢复并维护好山林资源, 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有三点很重要: (1) 自然修复与人工恢复并举, 可以有效加快重建速度; (2) 对以往破坏的补救与坚决不再造成新的破坏并举, 可以有效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3) 保证以上两点的实现, 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态文明素质, 而且应该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做起, 影响并带动全民, 形成浓郁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摘要: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与山水林木遭到破坏有密切关系。山水林木遭到破坏虽原因种种, 但人类行为是根本原因。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 树立科学发展观, 提高生态意识, 坚持绿色价值观, 实施自然修复与人工恢复并举、损失补救与政策保护并举, 就能促进重建生态平衡。
关键词:生态平衡,自然修复,人工恢复,政策保护
“平衡和谐”生态思想研究 篇2
[关键词]生态意识 人物原型 启示
[中图分类号] I5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62-02
申富英教授出生于1967年1月,现任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并且在该领域颇有建树,是国内英美文学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2011年7月申富英教授推出了力作《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在国内外伍尔夫研究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该书首先探讨了伍尔夫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生态意识觉醒,指出重建生态和谐之路的关键是“走出虚无,寻求和谐”;然后从构建精神生态和谐、社会生态和谐、人与社会生态和谐、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伍尔夫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以“平衡和谐”为基点的生态意识,对伍尔夫作品中的人物及其本人的生态思想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
一、新颖独特的生态学研究视角
伍尔夫是20世纪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也是布鲁姆斯伯里文化精英集团的核心人物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她的意识流小说构思巧妙、文笔细腻,既有散文的风格,又有诗歌的意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识。许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对伍尔夫情有独钟,伍尔夫研究一直是英国文学或现代主义文学等学术讨论会上的焦点与热点话题之一。我国著名学者瞿世镜、伍厚恺、易晓明等深入研究了伍尔夫的生平传略、创作思想与表现手法,以及伍尔夫作品中所揭示的社会主题与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等,先后出版了《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优美与疯癫: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专著,从文本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伍尔夫本人与她的作品,以及她的意识流小说理论等做了详尽的解读,涉及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美学意义探讨等多个角度,重点集中在伍尔夫小说理论研究、创作实践研究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等三个方面。[1]而申富英教授在近二十年讲授和研究伍尔夫作品的基础上撰写的《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一书,独辟蹊径,以伍尔夫的杰出作品《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奥兰多》等小说为例,深入挖掘了作品中包含的关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人际生态以及自我微观生态危机方面的信息,阐释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生态意识,指明了重建和谐生态世界的途径;进而总结出伍尔夫生态意识与当下生态思想理论的共同之处:相互渗透性、时空延续性和动态平衡性。[2]
在解析伍尔夫的生态意识时,“恐惧”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字眼。人类是自然界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改造自然、保护自然最能动的因素,但是在人类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对自然的恐惧。这种恐惧首先来自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因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贪婪的人类侵占了大量的土地,疯狂地砍伐森林,无休止地开采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甚至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而自相残杀。人类在获取了巨额利润的同时,也招致了大自然的无声报复。地震、海啸、暴雨、干旱每年都会夺去数以万计的生命,而在肆虐全球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那样的渺小和无助。其次,人类不得不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无论是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还是平凡如草芥的小人物都无一例外地慢慢走向生命的终点。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为国家或者政权的更替而改变,在滴答作响的时钟面前人人平等。尽管这种朴素的生态主义思想在伍尔夫的作品中尚处于萌芽状态,
但对于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来说,生态意识的觉醒标志着她的社会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作家本身。面对饱经第一次世界大战蹂躏的满目疮痍的世界,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使伍尔夫陷入了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的精神生态失衡问题的思考,平衡、和谐、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思想越来越清晰地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在《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一书中,申富英教授将伍尔夫与生态学研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填补了国内外伍尔夫研究的空白,具有极强的开拓性和创造性。
二、科学实用的原型人物研究方法
作为一名女性学者,申富英教授以其特有的敏感和细腻的笔触,加上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把伍尔夫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得入木三分。她从小说的一个个细节中捕捉、发现人物潜在的生态意识,提炼、升华他们的生态思想,总结、归纳他们的和谐生态自然观。通过解析伍尔夫笔下的人物,申富英教授揭示了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强烈的生态意识,并对其生态思想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的第一章以伍尔夫的代表作品《达洛卫夫人》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为原型,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他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小说的女主人公达洛卫夫人举止从容,衣食无忧,但她在大本钟敲响前会感到提心吊胆。从这个细节中,申富英教授读出了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因为大本钟是时间的标志,而“时间的无情流逝是大自然无情的最好体现,也是人类对自然敬畏的主要原因”。[2] 另一位主人公赛普蒂默斯·史密斯害怕医生威廉·布雷德肖爵士,甚至为了躲避他跳楼自杀。病人敢于直面死亡,而害怕面对治病的医生,因为医生代表着权威,是权力的象征。申富英教授把赛普蒂默斯和布雷德肖之间的关系看做是当时英国社会上层权威和下层平民之间关系的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与社会生态关系的恶化。[2] 小说中的彼得是一个不被人认可的典型人物,尽管他对生活充满热情,但由于他一事无成,周围的人都把他看成是“失败者”。这种人与人之间信任与理解的缺失恰恰是申富英教授所描述的“人与人生态关系失衡”的表现。达洛卫夫人表面上优雅体面,但内心深处常常充斥着不满与仇恨。申富英教授把这种“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与冲突归结为“人与自我生态关系失衡”或“人类的微观世界的生态失衡”[2] 造成的恶果。综上所述,申富英教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凡的理解力,从伍尔夫小说的字里行间,特别是从人物原型的举手投足、言谈话语、心理活动中,找寻生态意识的闪光点,同时对伍尔夫的生态思想做出了积极与肯定的评价。
三、“平衡和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纵观国内外的伍尔夫研究不难发现,学者们更多的是聚焦伍尔夫的创作主题与表现形式,对她高超的写作技巧、别具一格的时空结构与行云流水般的意识流语体倍加推崇,普遍认为她的作品缺乏政治性,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申富英教授勇敢地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她在《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一书中指出,尽管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态观念尚未成形,但伍尔夫等具有超前意识的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西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失衡的问题,开始在作品中有所体现;她同时指出,伍尔夫与同时代的其他现代主义作家的区别在于,她在作品中不仅关注了生态失衡的问题,而且她致力于探讨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我之间生态和谐的途径,[2] 以期结束混乱局面,重建人类社会的新秩序。因此,申富英教授高度评价伍尔夫的生态思想“具有现代性、超前性和深刻性”[2],其核心内容就是“平衡和谐”。[2]
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口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我们不得不咽下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的苦果;随着手机、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的精神生活愈加空虚,没有信仰,道德水平低下,社会责任感缺失等。这一系列问题从表面上似乎毫无关联,但究其本质我们发现,它们都是生态失衡或生态危机的突出表现。如何平衡生态或如何摆脱危机?申富英教授通过《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一书告诉我们,伍尔夫已经利用她的作品给后人指明了重建生态和谐的道路,那就是“走出虚无,寻求和谐”,其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平衡和谐共处的境界。这种认识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要以和谐为基础,以和谐为条件。因此,《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一书中总结的“尊重个性,珍视自我”、“广施仁爱,追求融合”、“众生平等,师法自然”、“反对战争,专气致柔”等构建生态和谐的原则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国内外的伍尔夫研究历时八十余载长盛不衰,新的观点和阐释方法层出不穷,方向涉及生物科学、心理分析学、后现代和后殖民主义等。这种多学科、跨视角的综合性研究不仅使伍尔夫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而且进一步稳固了她在英美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3]《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一书是申富英教授二十余年心血的结晶。它在系统总结前人的伍尔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当下较为流行的生态批评的角度,深刻挖掘伍尔夫生态意识的内涵与特点,为后来的学者们探索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该书的出版发行意味着我国的伍尔夫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推动国内外伍尔夫研究的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 注 释 ]
[1] 高奋,鲁彦.近20年国内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4(5):37.
[2] 申富英.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3] 潘建.国外近5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10(1):131.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14-12-11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平衡初探 篇3
那么何谓“生态课堂”呢? 生态课堂就是在一定教学资源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通过知识的传递,达到一个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的和谐状态,从而真正适应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课堂.
生态系统讲究平衡关系,而生态课堂也必然注重“平衡” 二字,生态课堂中各因素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是生态课堂存在的前提. 其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资源,是维持“生态课堂”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师生关系的平衡———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生态课堂中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平衡的师生关系是生态课堂建设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在师生关系中, 学生的情感往往依托于教师的情感,教师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缔造者. 因此,教师应热爱每一名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理解学生的差异原因,并寻找平衡的方法. 教师的热爱、公平、尊重、理解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帮助构建起师生之间真诚沟通的桥梁.
师生关系的构建渗透于每一堂数学课中, 需时刻关注, 日积月累. 例如,在初步学习“平均分”概念之后,为加强操作体验,我设计了操作活动“分桃子”. 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得到灵感,完成填空:8个桃,每只小猴分()个桃,可以分给()只小猴. 交流时发现,有的学生能轻易想 出多种分 法,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只能想出一种或两种分法,这是因为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思维活跃程度不尽相同.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操作与交流,适时帮助个别学生解疑释惑,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体验,交流过程中也需增加鼓励性评价,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生生关系的平衡———加强有效的生生互动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 正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思维的开放性,因此,我们更需加强课堂上的生生互动, 在自由充分的操作感知中,在无隔膜的交流讨论中,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中燃起知识的火花. 从近处看,学生在快乐的互动中将知识收入囊中;从远处想,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校在本学期曾组织过一次以“学本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其中由王燕老师执教的一堂数学课让我记忆犹新,至今难忘. 课题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主要通过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的不同组合方法来研究如何应用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整节课, 学生是最耀眼的主角,而教师却是幕后导演,学生在专注的思考之后,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 在学生自由互动的过程中, “ 说者 ” 用数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 获得了思维 、 能力、勇气等多方面的锻炼,而“听者”梳理自己的思维并与同学的思维相比较, 获得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思维的整合. 这样一来一往,最终达到了“交换思维”和“双赢共效”的效果. 这一堂课,使我震惊于学生的思维多样性与无穷的创造力. 学生们需要这样的空间和互动,才能达到知识的更好的分解、吸收和再循环,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生态系统更健康平衡地发展.
三、教学资源与师生的平衡———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
生态课堂中, 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为了有效开展教学所提供的一切可利用的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等)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维护教学资源与师生的平衡关系. 有以下几点建议:1. 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深度, 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活动, 并及时撷取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使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2.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巧用学生身边的环境资源,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3. 教师应善用网络资源, 搜寻与教材中的知识相关的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4. 教师与学生本身就是最富有个性 、 差异性 、 创造性的人本资源,利用学生与教师的个人知识、丰富经历以及创造性思维,也能帮助学生收获成长.
发掘和利用、开发和创造教学资源,使其与师生的现有水平达到平衡状态,对课堂生态平衡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语
谁控制着生态平衡? 篇4
生态系统正是由这样一张张“复杂的关系网”组成的。但是,不管生态系统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根据食物链将其成员分成三类:生产者(例如植物)、消费者(例如草食动物)和捕食者(例如肉食动物)。(此外,还有一类分解者,如细菌、腐食动物,在此不做考虑。)如果各个成员的数量基本维持不变,我们就可以说达到了生态平衡。这三类成员的数量多少又是互相牵制的:植物的数量取决于阳光、土壤、空气状况,但是也受到草食动物数量的影响;草食动物的数量同时受到它吃的植物数量和吃它的肉食动物数量的牵制;肉食动物的数量又受到它吃的草食动物数量的牵制。那么,在这些相互关系中,究竟哪一个是最主要的、起控制作用的?
这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然而至今却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在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下到上”模型,认为植物会使用“化学武器”对抗消费者,通过改变化学成分使植物变得难以消化或不可食用,而过度的消费也会降低植被的质量,从而限制消费者的数目,进而限制捕食者的数目;另一种是“从上到下”模型,认为捕食者控制着消费者的数目,从而限制了消费者对植物的过度消费。
哪一种观点正确呢?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并非难事。如果我们把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关的捕食者全部消灭,“从下到上”模型预言消费者的数量不会改变,因为它们的数量是由生产者控制的;“从上到下”模型则预言消费者的数量会膨胀,进而又会改变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然而这个实验设计虽然简单,却无法执行,我们不可能在实验室建立一个包括肉食动物的大型生态系统,法律和道德也不允许我们在野外有意消灭肉食动物来研究其后果。因此,这两个模型孰是孰非,难以验证。
幸运的是,大自然已为我们做了实验。1986年,委内瑞拉在加罗尼河谷建了一个大坝,造出了一个面积达4300平方千米的世界第七大人造湖——古里湖。数百座山峰变成了湖中的岛屿,面积有大有小,最小的不到0.1公顷,最大的大于150公顷。1993年和1994年,一个由美国、秘鲁、英国、印度、委内瑞拉、西班牙和加拿大生物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开始对其中12个彼此隔绝、面积不一的岛屿的植物群和动物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面积不同的岛屿的动、植物群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与附近的大陆相比,在大岛(大于150公顷)上,原有的物种基本上都保留着;在小岛(小于1公顷)和中岛(4公顷~12公顷)上,75%以上的脊椎动物灭绝了。小岛上的动物剩下了三类:食虫动物(蜘蛛、蜥蜴、蛙、鸟)、吃种子动物(鼠类)和草食动物(吼猴、鬣蜥、切叶蚁)。中岛上剩下的动物还多了犰狳、刺鼠,有的还有戴帽猴。在中岛和小岛上,脊椎动物的捕食者(美洲豹、美洲狮、鹰、蛇)基本或完全消失了,形成了一个捕食者被灭绝的生态系统。结果就像“从上到下”模型所预测的,消费者数量激增,中、小岛上的鼠类密度比大陆和大岛增加了35倍,鬣蜥增加了10倍,吼猴增加了30倍,而切叶蚁巢的密度大约是大陆的两个数量级。在小岛上,密集的草食动物彻底地破坏了植被,植物的密度不到大岛的一半,而且大部分植物物种都属于难以食用的藤本、灌木。按这种趋势,要不了多久,动植物的多样性就会从岛上消失,最终演变成物种单调的贫瘠的生态系统。这已有了先例:1913年在建巴拿马运河时也形成了一个人造湖——盖顿湖,到现在,湖中已有80余年历史的那些小岛就只剩下了贫瘠的生态系统。
由于肉食动物也能对人构成生命威胁,人们对它们有天生的厌恶和恐惧。在人们入侵一个生态系统时,肉食动物往往首当其冲,成为最早的牺牲品,多种肉食动物已被灭绝或成了濒危物种。在我们知道了肉食动物对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作用之后,或许能使我们对它们更加宽容,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类似的大自然实验在中国也曾经有过,将来肯定也会发生。例如千岛湖就是因修建新安江水库而形成,而三峡大坝的建成。也将会形成许多新岛。我不知道中国的生物学家是否曾经做过类似的生态研究,像这种无须先进设备、又能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不应错过。
(盛文娟插图)
平衡和非平衡生态环境 篇5
环境税收兼具有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的二元功能。环境税收立法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税收的这种二元功能,并在立法中予以具体体现。然而,从 《征求意见稿》 的具体内容来看,其制度设计并未兼顾和充分考虑到环境税收的这种二元功能,也未能较好处理其二元功能的平衡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当前环境税收立法中的税收二元功能之平衡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以期对我国当前环境税收立法的完善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我国环境税收立法现状与背景分析
本部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 一) 我国环境税收立法的主要动因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到国民健康的重要社会问题。环境税收立法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此外,根据庇古的 “双重红利” 理论,环境税收不仅对环境的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整个税制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环境税收的这种“双重红利”功效对政策的制定者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环境税收立法进程也大大加快。
由此可见,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经济形势的新要求成为我国当前环境税收立法的主要动力。
( 二) 指导我国环境税收立法纲领性文件
2011 年3 月全国人大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 “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
2013 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2014 年10 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2015 年10 月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这些纲领性文件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环境税收立法指明了方向。
( 三) 环境税收立法的理论研究与试点工作
目前学界对于环境税收立法的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从当前学界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来看,有学者对环境税收制度建构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取向进行了研究; 有学者从经济分析和制度选择的角度对环境税的开征问题进行了研究; 有学者对环境税开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证; 有学者对于环境税收立法的模式选择和时机选择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有学者对环境税收立法基本原则进行了研究; 有学者从激励原理的角度对环境税进行了立法设计。
从地方环境税收立法实践的角度来看,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也相继开展环境税征收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和地方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我国环境税收立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四) 相关立法对环境税收立法的促进
新修订的 《环境保护法》 也进一步推动了环境税收立法进程。2014 年4 月24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了 《环境保护法》,该法第21 条规定: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第22条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第43 条第2 款规定: “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这些相关规定,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以法律的形式对环境保护与环境税收之间的相关衔接等问题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为环境税收立法预留了空间,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我国当前环境税收的立法进程。
( 五) 财税体制改革与环境税收立法
当前正在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也为环境税收立法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13 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014 年6 月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稳定宏观税负、推进依法治税,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分配、促进结构优化的职能作用。”
这表明,经历了1994 年财税体制改革之后20 年,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序幕正在拉开。环境税收体制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必将在今后的改革中通过立法的方式予以完善,这为当前的环境税收立法的推进提供了有利的时机。由此可见,随着我国 《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完成和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环境税收立法已经进入到实质性构建的关键阶段。
二、环境税收立法与环境税收的二元功能定位
本部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 一) 环境税收功能定位与环境税收立法
环境税收的目标与功能定位问题是我国当前环境税收立法的重要问题。这是因为,环境税收目标与功能的准确定位不仅直接关系到开征环境税收的依据,同时也将对环境税收的征收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唯有对环境税收立法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才有可能制定出一部科学的法律,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环境税收的功能定位问题是环境税收立法的主线和灵魂,决定着环境税收立法的科学性及其可操作性。由此可见,环境税收的功能定位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环境税收立法中应当对环境税收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
( 二) 环境税收兼具有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二元功能
从税法理论来看,依据课税目标定位的不同,可以把税收分为财政税和调控税。凡侧重于以取得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税,为财政税;凡侧重于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为目的而征收的税,为调控税。一般认为,税收都是兼具有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的目的,很难把某一税种简单归入到财政税还是宏观税。环境税收作为我国未来税收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当然也不例外,应该兼具有财政收入与宏观调控目标和功能。环境税收的财政收入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对环境税收的征收,增加政府相应的财政收入,从而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相应的资金。环境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体现在,通过环境税收增加相关企业的成本,从而调控企业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三) 理想与现实: 环境税收立法中的环境税收二元功能
环境税收兼具有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的二元功能,这一点在学界是没有太多争议的。但是在环境税收立法中,环境税收到底是以宏观调控目标为主,还是以财政收入目标为主,学界则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从理想的角度来看,环境税收似乎应该以宏观调控为主要目标,对污染环境行为及生产使用引起污染产品进行课税,从而达到调控人们行为的目标。但是从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尤其是从环境问题的地域性和治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来看,非常有必要考虑到财政收入的目标。因此,环境税收立法在环境税收的具体设计方面应当兼顾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两大目标,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相应的平衡。
为了能够在环境税税收立法的财政收入与宏观调控功能之间寻找到恰当的平衡点,很有必要对环境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与财政收入功能分别进行分析。此亦为下文的主要内容。
三、环境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分析
宏观调控是研究环境税的重要视角。宏观调控目标或功能应当成为我国当前环境税收立法中予以重点明确的目标定位。
( 一) 环境税收宏观调控功能的国际经验
从国际经验来看,环境税的调控功能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一些国家通过征收各种环境税来调控人们对环境的污染行为和对环境污染产品服务的生产与使用行为,起到了较为明显的积极效应。这些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验很有必要在我国当前的环境税收立法中予以借鉴。
( 二) 环境税收宏观调控功能的国内理论
在国内学界,虽然法学界对于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就已经有一些经济学家从生态经济综合平衡和国民经济政策调节的角度,提出了环境税的调节机理,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环境税的宏观调节功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这表明,在当前国内理论界,环境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也是普遍受到重视的。因此,在当前的环境税收立法中,不仅不能忽视环境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还有必要通过相应的具体制度予以体现。
( 三) 环境法学视角下的环境税收宏观调控功能
从环境法学的角度来看,环境税收制度的首要目的是要通过国家公权的介入,对环境资源这一公共产品进行 “国家定价”,将环境的成本纳入市场交换价格。因此,宏观调控应当是环境税的首要目标或者说至少是其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同。也正是从这种角度来看,我国当前环境税收立法进程中,有关部门把环境税收命名为 “环境保护税”,并以此为依据起草了 《环境保护税法( 征求意见稿) 》。事实上,从 《征求意见稿》中的具体条文来看,环境保护这一宏观调控功能也确实得到了重点强调。例如, 《征求意见稿》第1条开明宗义指出: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社会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法。”
( 四) 环境税收宏观调控功能的双重效应
环境税收的这种宏观调控目标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应。从经济效应的角度来看,环境税收的这种宏观调控使得资源的配置实现最优化状态; 从社会效应的角度来看,环境税收的这种宏观调控还体现在,通过环境税收政策的实施达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社会的环境质量效果。环境税收宏观调控功能的这种经济与社会双重效应,也使得宏观调控功能成为我国当前环境税收立法中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 五) 其他相关问题分析
当然,以上分析是从国外经验和理论探讨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环境税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还受到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因而,如何通过科学的环境税收立法促进环境税收的宏观调控目标的充分实现,也是我国当前环境税收立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环境税在具体税收要素的设计方面必须遵循税收合法、税收合理和税收绩效三原则。
由此可见,环境税收宏观调控目标或功能的实现需要其他相关税收具体制度予以密切配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税的宏观调控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被异化成财政收入的手段,也是应当警惕的问题,如何在环境税收的立法中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予以规范,同样也是当前环境税收立法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四、环境税收的财政收入功能分析
本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 一) 环境税收立法应当兼顾地方财政收入
在当前的环境税收立法中,财政收入也应当成为环境税收的重要目标之一。尽管长期受到诟病,环境税收实际上还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财政收入功能。尽管有人认为,环境税不应当以财政收入为其目标,并列举了主要理由,认为将会导致环境税收的资源枯竭,不是增加财政税收的最佳方法,会对环境税收制度的广泛适用带来阻碍效果,而且,环境税收的资金不一定会真正用到环境改善方面,但环境税在事实上具有财政收入的功能。
( 二) 环境税收财政收入功能的国际经验
从环境税收入在各国总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来看,2001 年,OECD的20 个成员国的环境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平均比例达到了约7% ,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上升。由此可见,环境税收在事实上承担相应的财政收入功能,这是世界环境税收实践的普遍经验。考虑到环境税的征收在事实上能够增加我国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该收入在理论上是应当用来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立法中通过具体制度予以保障也就合情合理了。
( 三) 环境税收财政收入功能的现实需求
环境税收能为我国环境治理提供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所有具有财政收入的功能。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虽然在省一级相关部门资金和财力相对雄厚,但在基层部门,环境保护治理资金十分紧张。而环境保护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基层部门的积极作为。因此,环境税的征收,有助于缓解资金紧张状况。从这种意义上看,环境税的财政收入功能不可小觑。当然,环境税的这种财政收入功能和其他税种的财政收入功能有着明显的区别。环境税属于特定目的税,环境税收的资金应当专款专用。
( 四) 环境税收财政收入的归属问题
与环境税收的财政收入功能紧密相连的环境税收资金的归属问题也应当在当前的环境税收立法中予以明确。既然环境税收具有财政收入的功能,因而在当前的环境税收立法中,对于财政收入资金的归属问题也有必要明确。
总体上看,环境税收财政收入资金归属应定位于中央和地方共享。一方面,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往往会由地域性问题转化为跨区域性问题,环境税收应当提取一部分归中央统筹治理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大多数环境问题需要由地方政府来解决,而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治理环境财力相对薄弱,有必要赋予地方部分征税自主权和资金使用权,但必须严格管理,明确限定范围以确保资金用到环境治理上。
因此,在资金归属上,环境税应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的环境税财政收入集中财力治理跨地区、跨流域的污染,地方的环境税收入可以用于治理区域性的污染。
五、环境税收二元功能在立法中的平衡
本部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 一) 环境税收二元功能在立法中进行平衡的必要性
前文分别分析了环境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与财政收入功能,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由上述分析可见,环境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和财政收入功能都十分重要。然而,以上环境税收的宏观调控与财政税收功能之间并非完全一致,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因此,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环境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和财政收入功能进行协调与平衡就显得尤为必要。
( 二) 在对立统一中平衡环境税收的二元功能
从总体上来看,宏观调控和财政收入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环境税收在通过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取得相应的财政收入来补偿治理环境的支出、为环境保护项目筹集资金、提高环境保护计划实施的可行性。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财政收入的增加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环境税的这种财政收入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二者之间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完全可以协调统一在现有的环境税收立法之中的。
( 三) 在理论和现实中寻找环境税收二元功能的平衡点
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平衡” 篇6
课堂教学活动的平衡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设施等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研究课堂教学中诸多因素的相互关系,力求优化组合,和谐发展,强化诸因素之间的“互补”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要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必须协调好、把握好、保持好各要素之间的“生态平衡”。
畅说与静思的平衡。顾名思义,畅说就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敢说。在课堂教学中,畅说几乎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学生质疑需要“说”,解疑需要“说”,交流需要“说”,评价更离不开“说”。学生在“说”中提出并解决问题,在“说”中交流思想和感情,更在“说”中不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当然,畅说并不是要让学生毫无节制地说,更不是仅仅为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才说,而是为了学生素质训练和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围绕教学主题才说。因为在畅说的同时,还有一种制衡力量———思考。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的学习就会导致迷惘和无知,没有思考的畅说就会导致瞎说、胡说。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没有思考的一堂课,那是肤浅而没有智慧的一堂课;没有思考作基础的读书和交流,那是低效、乏味而又苍白的。
提问与质疑的平衡。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即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会不断地用自己事先预设的问题牵着学生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极富有个性的,也是极有学习能力的。教学中要改变这种失衡的现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大胆地提问,并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提问和质疑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保持提问与质疑间的平衡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合作与独立的平衡。合作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形式的合作,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但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识、相互接纳。合作与独立是辩证的关系,合作以独立为基础,合作的前提是独立。合作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方式,它更关注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把合作与独立对立起来。在合作学习之前,必须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才能奏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意识强化和锻炼,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预设与生成的平衡。预设是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出的一系列设计,这种预设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预设的同时需要生成。生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状况、课堂教学环境等情况,对预设进行灵活调整,开展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资源的平衡
传统的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及教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造性的发挥。《新课标》拓宽了知识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指明了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途径。新课程理念倡导创造性地处理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学习思路,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文本与拓展的平衡。文本即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依托,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平衡的生态课堂教学中,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对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拓展与补充。为更好地拓展文本,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与文本有关的资料,获取必要的信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知识的盲点去拓展和补充;课后,教师可以把课堂中还需探索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带出课堂,让学生继续研究。当然,拓展文本必须有一个度,要立足文本,合理拓展。
课内与课外的平衡。课内即课堂教学,它是培养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建构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广度和密度,提高课堂上每一分钟的效率,对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课外即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它是课内的合理延伸和有益补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人称之为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学生而言,要使他们能够学有所用、会用,教师就要注意把握好课内与课外的平衡,重视学生课外的实践锻炼,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传统板书与媒体使用的平衡。传统板书与现代媒体是目前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两种教学手段。这两种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如何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使之做到有效结合,是每一位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媒体的使用确实能够扩大教学信息量,并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传统板书的设计和使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动态生成。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是备课、授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把握好传统板书与媒体使用的平衡,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和活力。
课堂教学对象的平衡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在一定意义上讲比教师的“教”更为重要,教只是一种手段,学才是教的目的,这符合当前所提倡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众多,个性特征、能力水平、思想觉悟等又各不相同,教师如何才能把握好这样的教学对象的平衡,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认知与情感的平衡。认知体现了学习知识的“工具性”,情感则体现了学习知识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叶澜教授曾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要改变这种课堂教学状况,教师就应该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现代教育思想作为基本理念,时时处处关注学生,从根本上对人的生命存在给予关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品格、学习智慧和个性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索历程,从而进行有效学习。
共性与个性的平衡。从辩证思维角度看,人应该获得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个性是共性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可言,但个性中又都包含有共性。教师在对待教学对象上,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和发展学生个性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发现并尊重学生的兴趣、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同时也要坚守个性中的共性,以形成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平衡
平衡和非平衡生态环境 篇7
探讨人与自然、社会、信仰的关系
《狼图腾》中, 主角作为一个大城市下乡到内蒙的“知识青年”, 通过对草原人民与草原狼“相爱相杀”关系的认识, 既具备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 又体现了人类向往自由的灵魂, 与社会约束力的矛盾, 再加上对草原人民信奉草原之魂“腾格里”的信仰, 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大片”的所有精神内核元素。更能让《狼图腾》脱颖而出的, 则是对“中国”的表现视角。电影中展现了中国建国后发展初期, 大快抢上, 发展生产、发展经济的故事, 生产队的领导起初是草原传达“上面”的精神, 要求牧民春季去“掏小狼崽”, 将小狼崽摔死后, 取得皮毛用于高档成衣的出口, 后来又大肆开发草原, 破坏环境, 非常不“可持续发展”的盲目听从指挥, 将草原改造成耕地。这个主题既具备环保精神, 又有反思精神, 不但题材深刻, 更非常具有思辨的精神, 故事浅道理深, 更能让世界电影产业, 对中国近年来颇具颠覆性的“开放”态度, 产生好感。
人与“狼”之间的哲学内涵
《狼图腾》中表现的“精神信仰”, 是一种看似很有深度、实则人人能读懂的、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 尤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电影中草原上的牧民们浩浩荡荡地去挖出狼藏在雪中的黄羊, 为的是让狼“不能吃太多黄羊, 这样明年黄羊减少, 狼就没的吃了。”但又不能让狼太饿, 否则狼会开始进攻牧民们的羊群。他们信仰草原的神灵的庇佑, 在保护与猎杀之间维系着生态的平衡。他们将死去的牧民置于草原, 为了偿还人类对草原的索取。即便他们必须听从“组织”的安排, 去“掏狼崽”的时候, 他们也充满了对“狼图腾”的敬畏之心, 每一个死去的幼狼, 都是将灵魂还给草原。而电影中人与狼的关系, 更加深了狼作为草原图腾的象征意义, 人类企图通过饲养狼而征服狼, 结局却是狼终归要回顾自由, 并且绝不会被驯服, 这也体现了“信仰”永远凌驾于人类的能力之上, 我们只能用尊重它来换取被尊重, 而永远无法通过驯服它来加深对它的理解。
平衡和非平衡生态环境 篇8
土壤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土壤作为吸热(热源)与排热(热汇)的场所,冬季把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土壤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土壤中,此时,土壤为“热汇”。因此,土壤源热泵是1种利用地下土壤作为蓄能体的地下蓄能及再利用技术。当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冬夏兼用时,在北方地区建筑热负荷大于冷负荷,所以,系统冬天从土壤中提取的热量比夏季向土壤中排放的热量大,而南方地区则相反,于是就会造成土壤得失热量的不平衡,多余的冷量(热量)就会在地下累积,长期如此,就会引起地下土壤温度的年均变化,尤其是在地埋管管群集中的中心区域。这种温度的变化不仅会影响系统的换热性能,还改变了原生态土壤的温度分布,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要保证土壤源热泵真正意义上的节能与环保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必要对热平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热平衡引起土壤温度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夏季向地下的放热与冬季从地下的取热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如果全年地下放热与取热的不平衡率在±20%以内[1],均可认为达到季节性平衡。超出此范围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否则,敷设地埋管的土壤、岩石及含水层的温度就会逐年升高或下降,热泵的制冷或供热效率就会下降,导致系统运行多年后失效,且地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杨卫波[2]以一典型的钻孔间距为5 m,4×4阵列的埋管群(共16个钻孔)作为分析对象,采用江苏某示范工程实测数据,通过软件模拟了冬夏季埋管群中心土壤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在南方炎热地区,建筑负荷特点一般是夏季冷负荷大于冬季热负荷。由图1可知,当运行到第十年时夏季土壤温度已高达31.0℃,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续,土壤温度会继续上升,造成地下土壤热堆积,系统运行效率下降。采用冷却塔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可以解决此问题,设计时地埋管的热量是以建筑物的热负荷作为设计基础,夏季供冷时采用此设备散去室内多余热量。在北方严寒地区,如,中国东北沈阳,由于建筑负荷特点一般是冬季热负荷大于夏季冷负荷,由图2可知,当运行到第十年时冬季土壤温度已低于14.5℃,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续,土壤温度会继续下降,造成地下土壤冷堆积,系统运行效率下降。采取太阳能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加以解决,设计时地埋管的热量是以建筑物的冷负荷作为设计基础,冬季供热时采用此设备来平衡冬夏季地下冷热负荷的差异。
潘玉亮[3]等针对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以1栋单体低密度建筑为基准建筑,利用TRNSYS软件建模进行了全年动态负荷模拟计算,结果发现,此建筑的空调季、供暖季累计冷热负荷值相差较大,造成了地下换热器年吸热量明显大于排热量,年吸、排热量不平衡率达到23%。如果不采取措施,土壤平均温度会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影响系统冬季工况下的运行。
2 地下热平衡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体。其中,各个成员借助能量和物质循环形成1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任何1个子成员能量和物质的改变都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土壤源热泵系统是以地下30 m~200 m深的土壤、沙土、砾石、岩石与含水层作为热泵系统的源与汇,此浅层地温1年4季是恒定的,既不受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又不受地心高温的影响,这种恒温保证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高效节能。但是,由于热平衡问题引起的热(冷)堆积,造成土壤温度的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土壤环境温度状况。
2.1 土壤温度通过大地热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地热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由地球内部以传导方式通过地球表面散失的热量,大地热流量q是岩石热导率k和地温梯度d T/d Z的乘积。匡耀求[4]等对中国的大地热流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地表自然生态系统的发育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健性与大地热流值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大地热流较高的地区生态体系发育较好,生态环境优越;而大地热流较低的地区生态环境比较恶劣。
土壤源热泵已在某些农村进行了试点,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将来有可能会在农村大范围推广。目前,城市土壤源热泵没有在耕地下埋管的,也许新农村新能源利用将来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研究土壤源热平衡对大地热流的影响,大地热流对地表生态与土壤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耕地植被生长的影响就显得更有意义。例如,地膜覆盖技术能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原因是地膜的覆盖除了能够保持土壤的水分外,还起到了阻止土壤内热流散失的作用。匡耀求[5]等通过观察发现,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和坐果能力的葡萄缺铁症是由于土壤情况限制了根吸收铁质的能力,如,冷凉的土壤较多出现缺铁症,而这种土壤均是热导率低的土壤,即热流的不足限制了根吸收铁质的能力。由此可见,土壤热流对植被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而中国多年平均的土壤热流场与深层大地热流场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来自地下的热流是土壤热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在热平衡问题的土壤源热泵长期运行可以导致地埋管周围区域热(冷)堆积,从而造成地下区域的温度持续升高或者降低,由此引起土壤温度梯度的改变,大地热流值随之也发生变化,使地壳表层的正常温度分布遭到破坏,形成局部地区热异常,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土壤中微生物总生物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土壤温度和湿度,大地热流既影响土壤的温度,也影响土壤的湿度,因而是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的1个重要因素。
2.2 土壤温度对土壤物性和生物的影响
土壤入渗是指降雨落到地面上的雨水从土壤表面渗入土壤形成土壤水的过程,它是水在土体内运行的初级阶段,也是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6]。影响土壤入渗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自身性质,如,土壤质地、容重、含水率、孔隙度等。土壤温度也是影响冻结土壤入渗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在非冻结条件下,土壤温度对土壤入渗的影响能力甚微,但是在冻结条件下,土壤温度是土壤水分发生相变的条件之一,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显著。土壤温度的变化引起土壤中固、液相水分比例的变化,进而引起土壤孔隙状况的变化,对土壤的入渗特性产生较大影响。参考文献[7]中为了观测地温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在深度10 cm~20 cm的土层中,作连续的饱和导水率观测实验,得到地温与饱和导水率的关系(见图3)。
由图3可知,土壤温度与饱和导水率成1个上凹的曲线关系。随着地温的升高,饱和导水率随之升高,两者的关系是二次多项式。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土壤源热泵时,冷热负荷的差异使地下土壤温度持续降低,饱和导水率下降,导致土壤相应物性参数发生改变。相反,在南方炎热地区,冷热负荷的差异使地下土壤温度持续升高,饱和导水率升高,也会使土壤物性参数变化。
温度是影响生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任何1种生物,它的生命活动中每个生理化过程都有酶系统的参与,每种酶的活性都有它的最适温度。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适温范围,超越适温范围的条件,生物停止生长发育,进入休眠状态,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8]。因此,土壤温度是影响生态系统存在和演化的重要因素。它影响到土壤中有机质和N,P,K素的积累,土壤电导性、土壤水分状况、微生物活性及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热失衡会导致土壤温度的逐年持续升高或降低,一旦超过原有生物活动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必然会导致某些生物群落的灭亡,引起生物种类的重新分布,会破坏生物链,最终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
3 结语
对于吸排热量难以自我平衡的系统,长期的土壤热量收支不平衡,造成土壤温度的持续升高或者降低,不仅使系统的运行性能下降,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推广土壤源热泵是因为其节约能源,利于环境保护,如果土壤源热泵的广泛应用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就违背了人们的初衷。为了解决土壤热平衡问题,在项目工程实施之前,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地质勘探等工作,其次,在设计阶段冷热负荷应进行全年逐时动态计算,设计合理的布孔间距、适当增加埋管的深度等,在实施阶段可结合具体情况在采用复合式系统基础上应当适当增加土壤换热器的数量,增大土壤换热器间距。此外,还应注重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管理,运行管理不善会放大土壤冬夏取放热量的不平衡率。
参考文献
[1]魏唐棣.地源热泵地下套管式埋管换热器性能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1.
[2]杨卫波,陈振乾,刘光远.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热平衡问题分析[G]//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天津:中国制冷学会,2009.
[3]潘玉亮,徐伟.土壤源热泵系统地下温度场变化规律分析与探讨[J].建筑科学,2010(12):92-93.
[4]匡耀求,黄宁生,朱照宇.试论大地热流对地表环境与生态演变的影响[J].中国地质,2002,29(1):86-95.
[5]匡耀求,黄宁生,吴志峰.大地热流对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演变的影响及其研究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2003,18(1):23-25.
[6]蒋定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7]程艳涛,王根绪,张春敏.长江源区高寒草甸植被覆盖与地温变化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J].地理地质,2006,15(7):18-23.
保持经营的“生态平衡”等 篇9
朋友建伟在某大学社区开了一家书店,开业一年多来,他诚信经营,薄利多销,并且与校方联合举办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使书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建伟开书店之前,这个大学社区已经有三家书店,由于他经营有道,其它三家书店便受到了冲击,后来,这三家书店的营业额加起来,还不如他一家高。他成了这个社区的“书店老大”,这时许多亲朋好友便建议他采取一些“进价销售”、“赔本甩卖”等竞争的动作,干脆把另三家书店挤垮,你不就可以垄断市场了。
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建伟不但没有排挤对手,而且还经常帮助三家书店策划一些营销活动,对于一家濒临倒闭的书店,他还主动借给其流动资金,想方设法让他继续经营下去。
都说“同行是冤家”,对于他这种把“冤家”当“亲家”的举动,大家很不理解。我也带着这一疑问,与他进行了交流。建伟说:“你们不懂这里面的经营奥秘,我是在维护这一社区图书市场的‘生态平衡’”。
什么,经营也有生态平衡?这一说法更是把我搞糊涂了。
他说,商界其实和动物和生物界一样,适当有一些“天敌对手”会更加有助于经营。一个是能创造让客户比较和优中选优的购物环境,通过比较,学生们才知道我的书店服务好,品种优,价格合理。如果只有我一家书店了,学生们没有了比较,价格定的再低也会认为我的书价高,万一他们自己跑到图书批发市场去“货比三家”,那我的生意就完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是维持这种书店饱和的“生态”,防止更多、更强的对手来“插足”。我要是把其它三家都挤垮了,别人一看若大的社区只有我一家书店,淘金者就会蜂拥而至,弄不好来一个比我更强的对手,那就成“引狼入室”了。所以,为了保持目前这种经营的“生态平衡”,我要继续把对手培养好。
朋友说法很有道理,创业中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赚到手,所以也不要总想挤垮对手,只要你在商上胜其一筹,适当有几个对手、保持经商的“生态平衡”,反而会有助于你的经营总想把对手致于死地,很可能会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学会培养对手,让对手赚小钱,你赚大钱才是创业和经营的最高境界。
编辑:凌枫
一碗汤的差距
刘明
下岗职工蒋嫂巧开“月子汤”店,以自己的手艺创业,成了“创业”的典型。虽然说不上是中国最早做汤的,但蒋嫂的确打出了月子汤的名气,再加上众多的宣传表彰,蒋嫂的月子汤店火了。但他的成功和成功之后的表现可以归纳成这样几个词语:缺乏商业头脑。
做“月子汤”在一般人眼中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小生意、小买卖,但蒋嫂夫妇却将“小生意”做出了“大花样”。蒋氏月子汤因其蕴含的“创新”精神而具备了“神奇”之效,并获得可催乳、通乳腺、愈合刀口了广泛的认可被当地人追捧。蒋嫂下岗后经过自身努力能获得今天的成功,确实不易。可蒋嫂夫妇的好经验应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让更多产妇受益才对。如此好的月子汤,为何10年过去了还挤在小小厨房里?
蒋嫂的月子汤火了,人家上门打工你接纳就是了,何必自己这么辛苦呢?你们的月子汤之所以受欢迎,秘方固然重要,可更关键的是服务和品牌,这个可是谁也偷不走的呀。
蒋嫂夫妇还扮演着“技术工人”的角色,所有操作都亲力亲为。由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没有专门的管理思维,很可能会白白浪费掉一个好品牌和潜力巨大的“产后经济”市场。
2000年,聚医堂开始了中国滋补汤的研究,历经七年的努力,实现了月子汤从家庭作坊到工业中央厨房的标准化生产。聚医堂利用它本身优越于蒋嫂的地方,逐渐地将蒋嫂取而代之,并且成为了同行业中首届一指的大企业。
随着“聚医堂”的不断发展,蒋嫂仍然困于一个小店之中。多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发展。而聚医堂却在月子汤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几十个的品种,包括:鸽子汤、乌鸡汤、牛肉汤、牛排汤、刀口汤、猪蹄汤、术后汤等。
做同样的产品,为什么结局会如此不同?
因为蒋嫂在最为红火的时候,没有为自己的产品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也没有个长远的发展方案,这就等于说,她是白白地失去了最好的“做大”的机会。她仅仅靠着自己做汤牟利,而不考虑办个机械化的大企业。而“聚医堂”却不同。从聚医堂开始经营滋补汤时起,就一直不断地注重着知识与品牌在企业中的比重。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蒋嫂不高的文化水平与他狭隘的眼界,注定了他不可能会有现代企业经营能力。他已经到了自己能力的最高峰,无法再进行更高的超越。然而商品经济是需要知识,需要管理的,这是现代商品经济不能逆转的规律。因此,如今拥有众多本科生、研究生的聚医堂,正在中国慢慢做大中国汤产业,目前他们的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十几个省,一个庞大的汤产业帝国正在形成。
从“蒋嫂”到“聚医堂”,现代商业观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平衡和非平衡生态环境 篇10
一、以现实音符锲入历史课堂, 实现历史教学生态化
历史学科具有凝固性和一去不复返性, “察古思今, 鉴往未来”。如何将往事如烟的历史行云流水般呈现给未来的花朵?如何将历史昏暗的殿堂照亮?如何使学生从今天的角度、深度、高度、广度“判天地之美, 析万物之理”?所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之事。安可顿 (Acton) 提出:“历史教学并不是给予历史事件同等的时间和篇幅, 而是根据历史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来选择”[1] 。而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演化与发展, 以现实音符锲入历史课堂, 会使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部分组成的具有整体性、灵活性、生成性特点的课堂生态系统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 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人教版) 中的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基于本单元内容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紧密相联的特点, 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透视国际风云, 从国际风云的视角解读历史。”尝试让历史与现实零距离的接触与互动。“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 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2] 。
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组合为:朝鲜问题组、中东问题组、朝鲜问题与中东问题组, 出现了“三足鼎立”的情况, 我建议朝鲜问题与中东问题组作为裁判组, 而后朝鲜问题组和中东问题组达成协议:“彼此对对方的问题的探讨有质疑与评价的权利”。裁判组列单评判的标准:内容体现科学性、现实性、历史性、发展性与客观性;语言表达要条理性、流畅性、精练性相结合。同时邀请我作为他们共同的出谋划策的“总军师”和裁判组的“总监督”。在定好规则和“PK”日期后, 每个团队各自进行了分工协调, 兴奋地行动起来做准备工作以求有备无患, 以求“PK”场上一展风姿。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 现实是活化的历史。因此引导学生从现实角度审视历史, 把握历史跳动的时代脉搏, 领略历史学科独一无二的“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的魅力, 所以优化课堂生态的结构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与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 正是呈现历史课堂生态化的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多维度的作用。
二、载现实音符神入历史教学, 营造历史教学生态平衡
意大利著名历史哲学家克罗齐提出了“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3] 的论断。历史与现实是紧密联系的, 用现实的视角解读历史, 历史会发挥“知古鉴今”的现实价值和无限的生命力, 载现实音符神入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会体现时代性, 实现了“倡导有生命的历史教育”[4] 的目标。
例如: (接上) 一场别开生面的“以现实音符神入历史, 以历史角度解读现实”的PK赛拉开了帷幕:
朝鲜问题组:
(一) 从现实看朝鲜半岛的历史
朝鲜2006年10月9日首次实施地下核试验。朝鲜声明“千方百计地加强自卫性的核遏制力量”, 朝核问题成为世界的焦点和热点。朝鲜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小国, 为何不顾一切坚持开发核武器呢?为什么朝鲜甘愿受制裁也要一往无前地执著, 问题的症结和朝鲜战争有相当大的关系。早在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 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就威胁对朝鲜26个目标进行核打击, 以阻止朝鲜军队及其盟军中国志愿军的前进。从那以后, 朝鲜就一直想拥有核武器, 以作为对抗美国军事威胁的一种反制手段。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几十年来对它采取的敌视和遏制政策使然, 是冷战的残留在东北亚保存至今的产物。
(二) 从历史的视角解读现实
有专家指出:时至今日, 朝鲜战争依然延续着, 因为在1953年仅由一纸停战协定中止了交火。为了维持这场不稳定的休战, 美国在韩国仍驻扎着大量军队。冷战结束后, 朝鲜的安全处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 反而更加恶化了, 由当初的苏、朝、中三方抗衡美、韩、日变成了独自面对美、日、韩的压力。再加上小布什政府上台后, 先是把朝鲜、伊朗和伊拉克等列为“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 不久之后, 美国更是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 入侵伊拉克, 直接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这一切促使朝鲜产生了通过继续开发核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决心。在2006年10月3日宣布要进行核试验的声明中, 朝鲜外交部称:“一个民族若没有可靠的威慑力量, 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他们的国家就会遭到无情的侵犯, 这是世界各地弱肉强食的流血事件留给人们的教训。”[5]
(三) 问题症结与解决
朝核问题、朝韩问题、朝鲜半岛的安全问题、东北亚安全问题等等问题的源头都是源于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给朝鲜带来深层影响是:认为本国没有安全感, 力求从研发核武器来保护国家安全。如何解决?作为六方会谈中的一方代表和东道主——中国倡导和平解决问题是唯一解决的出路, 只有和平解决才能为本地区创造一个和平和安宁的发展环境。
中东问题组:
(一) 巴以现状
2010年3月,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欧洲联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和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代表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在俄外交部小别墅出席会议, 敦促以色列冻结犹太人定居点建设, 要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尽快恢复和平谈判。同一天, 以色列空军轰炸加沙地带6处目标, 以报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前一天火箭弹袭击, 致伤两名平民。法新社援引目击者的话报道, 以军轰炸三处与埃及连接的地下通道——汗尤尼斯两处空旷地区和加沙城附近一座金属铸造厂, 这预示着巴以之间紧张形势短期内难见缓解。
(二) 矛盾重重
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 是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9·11”事件后, 因肇事者多为伊斯兰教信仰者, 有人将它与“文明冲突”相联系。实际上主要因为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宗教矛盾突出、领土纠纷、重要文化遗产归属、大国插手等因素致使此地区发生了5次中东战争。
(三) 矛盾由来已久
历史上这里诞生过犹太教的“希伯来王国” (公元前1020年) 、基督教的“罗马帝国” (公元前30~公元476年) 、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 (公元7~13世纪) 和“奥斯曼帝国” (公元16世纪~1922年) 。在公元1096年到1291年西欧基督教 (天主教) 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伊斯兰教国家发动的战争, 即十字军东征 (The Crusades) 。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自古以来, 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可以像耶路撒冷那样, 被投注那么多的信仰。身为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 它接受着来自全世界18亿教徒的顶礼膜拜, 神圣不可方物。犹太教说, 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 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 城内锡安山上还有他们的宗教圣殿;基督教说, 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 当然是无可替代的圣地;伊斯兰教说, 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 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清真寺。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尤为突出。
(四) 曲折的和平之路
1977年, 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1978年, 美、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1980年埃以建交。1989年, 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20世纪80年代巴解组织提出“以土地换和平”标志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1991年10月中东和会在马德里召开, 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 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 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根据宣言, 1994年5月, 巴勒斯坦首先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实行自治。1995年以军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后, 除加沙地带外, 巴在约旦河西岸90%以上的领土内实现了自治, 但目前约旦河西岸仍有100多个犹太人定居点, 约20万人。由于巴以冲突不断以及双方在耶路撒冷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严重, 巴以最终地位谈判自2000年7月戴维营峰会中断后搁浅至今。
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双方手中。仅就冲突而论, 只要双方都有和平诚意, 政策对头、处理具体问题得当, 和平是能够实现的。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埃以问题的解决。反观现在之巴以, 两国内部都有两派, 每前进一步都会受到另一派的掣肘, 拉宾为此付出了生命。阿拉法特在同以方达成协议后, 也遭到反对派的反对, 一起爆炸事件就足以毁掉一个协议的执行。所以, 和平的意愿只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要求才能实现。
(五) 中东的未来预测
经过几十年的战争, 阿以双方已形成世仇, 中东问题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渺茫。有人预测中东将成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的起爆点, 拉登组织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 就来自中东问题的延长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原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越来越容易制造。现在美国和以色列一方掌握原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阿拉伯一方没有, 所以中东还能维持一定的和平局面。如果将来阿拉伯国家, 特别是阿拉伯恐怖主义组织掌握了原子弹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他们的报复将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中东问题不解决, 不仅美国和以色列, 全世界都会面临战争的危险。现在多数阿拉伯国家已经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 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以色列足够的让步, 让阿拉伯人得到一个“站着的和平”,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压迫阿拉伯人接受一个“跪着的和平”。要以色列做出大幅的让步, 离开美国的压力又是不现实的。所以美国的中东政策, 将是决定今后中东“战争与和平”的关键 (注:学生研讨所用资料部分来源于百度索引资料) 。
两组团队胸有成竹夸夸其谈地在历史与现实中游刃有余地穿梭和迂回着, 站在历史的高度解读了现实, 在现实的视角审视和领悟了历史发展的走势。两组学生为自己的团队为对手的团队欢呼着……裁判组边欢呼边整理着自己的评审内容。
在激动兴奋之余, 双方进入另一轮的互动——质疑与互动阶段:
中东问题组:
其一:请问朝鲜战争的国际大背景有哪些?这是你方漏掉的一个关键因素。
其二:到目前为止解决朝鲜问题的途径有哪些尝试?效果如何?请举例说明。
朝鲜问题组:
其一:对中东事物插手的大国有哪些?为什么插手的是他们?
其二:从5次中东战争的历史背景, 分析世界国际格局的演变原因和表现。
(回答内容略) 两组团队在侃侃而谈对方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问题的探究中再一次培养了自己分析和解决深层问题的能力。
尾声: (裁判组商讨评判依据并公布结果)
朝鲜问题组在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恰到好处, 语言精练生动简洁, 指出了问题的本质。中东问题组在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交汇上处理上不够科学严谨, 以致历史与现实结合得不够恰到好处, 没有出现如鱼得水的状态, 语言不够精练。所以朝鲜问题组优于中东问题组。
学生们再一次欢呼起来:“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对手奥特曼 (Ultraman, 含义:超人或“超人力霸王”) !同学们奥特曼 (Ultraman) !历史课OK!
承前启后的余音:
学生们的探究热情不减, 纷纷追问老师如何根本解决朝鲜问题和中东问题?我的回答特精练:“实现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对!学生们都点头称是。 (下课铃声响了) 但学生们余味未尽, 我说:“下一节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平与发展的相关问题。我们一起期待着下一次的精彩。” (学生欢呼:OH YE!)
看似“心有灵犀一点通”。但我知道这“点头”意味着他们已经能从高屋建瓴的视角透视问题本质, 这是这节课的最大收获, 因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 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 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东西, 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指出了鼓励学生对历史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
“载现实音符神入历史教学”也体现了《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考试说明》提出的“历史学科与时代特点、社会热点与社会焦点相联系, 养成了学生的‘五种能力’——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获悉和读解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 眷恋过去, 而是由此激越地、迅猛地奔向未来。过去唯有在不削弱、加强当代和未来的时候才具有一种价值。”[7] 所以面对新世纪、新课程、新一代, 历史教学处于拐点, 变“想说爱你不容易”到“想说爱你更容易”成为每个历史教师的追逐的目标。且“历史学家不属于过去, 而属于现在。历史学家的作用既不是热爱过去, 也不是使自己从过去中解脱出来, 而是从理解现在出发来把握过去、体验过去。”[8] 所以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历史教师要巧用现实音符营造历史教学生态平衡, 实现历史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个人对于世界的理解, 并能够主宰自己的社会 (生活) 命运”[4] 。
参考文献
[1]解学慧.美国历史教材的编写原则及其在教材中的实施[EB/OL].http//www.pep.com.cn/czlssy/jszx/kcjc/kcjcyj/200503/t20050330-211118.htm.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实验修订本)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32.
[3]张广智.现代西方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246.
[4]赵亚夫.历史教育理论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 (1) 学校历史教育究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6 (5) :3.
[5]伯蒂尔.林特纳.平壤情迷核武60年[N].参考消息, 2006-10-18 (9) .
[6]姜艳.质疑:有效历史教学的必由之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 (7) :39.
[7][德]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M].李秋零,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