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型城镇

2024-06-03

工业型城镇(精选12篇)

工业型城镇 篇1

1 引言

新常态是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新形势,充分把握中国经济增长率新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一种战略判断[1]。这一战略判断,为全国乃至各地区、各城镇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城镇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思想。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并在各地区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降低,城镇发展动力也随之改变,或强度减弱,或类型转变,并进而影响着城镇的经济结构、社会变迁和城镇的空间发展。尤其是相对较发达的工业型城镇,由于其单一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地区工业发展的普遍疲软,其受到的冲击更大,不得不迅速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和城镇空间优化发展的迫切任务。为此,本文以我国东部的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为例,通过对其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剖析新常态下我国发达的工业型城镇的发展特征和动力表现,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路径和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类似城镇如何适应新常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观海卫镇隶属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西距慈溪城区12公里,南距宁波城区35公里。观海卫镇2001年由观城、师桥、鸣鹤三镇合并而成,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宁波卫星城市试点镇。2014年末,全镇户籍人口12.4万人,常住人口2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6万人;全镇工业生产总值26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12亿元,多指标均处于慈溪市乃至浙江省的前列;三产结构7.5:59.8:32.7,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是慈溪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类型以家电制造、电子配件和塑料制品为主(见图1)。

2 观海卫镇城镇空间发展历程与障碍

2.1 城镇空间发展历程

三镇合并的2001年,观海卫镇城镇空间基本上为三个独立的镇区,北部的观城镇区和东部的师桥镇区较为接近,但未连成一体,而南部的鸣鹤镇区则完全独立,与另两个镇区相距约4公里(见图2)。在空间结构上,三个老镇区各自拥有自身的镇区中心,表现为“三心三片”的结构特征。在用地布局上,镇区建设用地8.1平方公里,居住用地占据主导地位,比重达到58.5%,工业用地分散在三个老镇区的多个地块,比重仅为15.6%(见表1)。

之后,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城镇空间迅速扩展,三个镇区均以向周边扩展的形式拓展城镇空间,使得观城镇区与师桥镇区逐渐连成一片,三个相对独立的片区演变成“一主一副”的空间结构:北面的观城与师桥组合的主镇区、南面的鸣鹤副镇区(见图3、图4)。

至2015年观海卫城镇建设规模达到15.99平方公里,城镇规模扩大了近一倍,其中工业用地由2001年的1.27平方公里增长到2015年的4.79平方公里,增长了2.8倍,成为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同期,居住用地由4.76平方公里增长到7.93平方公里,虽然也有较大增幅,但其中约2/3是由原村庄用地转变而来,新增的居住用地仅1.1平方公里,实际增长规模有限。

注:均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进行分类。

2.2 新常态下城镇空间发展面临的障碍

2.2.1 发展动力以工业为主导,其带动力正迅速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城镇随着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崛起,而支撑其产业经济的几乎均为工业,观海卫镇就是其典型代表之一。其工业产值2001~2008年由62亿元增长到156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4.1%,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工业用地迅速增加,同时带动了城镇空间的快速拓展,2001~2015年新增城镇建设用地5.78平方公里(不包括增加的镇中村用地)中,新增工业用地占60.9%,而新增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分别仅占19.0%和6.7%。

然而,近年来全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开始进入速度缓慢下降的新常态时代,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型城镇首当其冲。以家电和电子配件制造等为主的观海卫镇工业经济,也受到较大冲击,经济增长逐步放缓,2012年后工业产值增长速度下降到10%左右,新增工业用地规模大幅减少,至2015年总计仅增加了0.3平方公里,其占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比重也下降到35.2%。另一方面,本地企业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减弱,如观海卫镇2012~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约0.2万人,增速不到2001~2008年时期的1/4。因此,在新形势下,产业发展动力萎缩,城镇用地增长和人口增长速度日益放缓逐渐成为这些城镇面临的新常态。

2.2.2 产业转型启动,转型途径相对艰难

新常态下,为了提升产业发展速度,工业型城镇不得不思考着如何实现城镇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例如观海卫镇提出依托现有的家电制造业基础,积极打造智能制造业。然而,这些城镇多数由于远离中心城市,在信息、技术、人才、城镇人居环境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劣势,要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顺利过渡,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困难重重。虽然向第三产业发展是新常态下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在人口规模不大的城镇,居民需求有限,商业服务业的规模小、层次低,也难以作为城镇今后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进行扶持,这些均使得众多城镇,尤其是以工业为主导的城镇难以跨越产业转型的困难期。

2.2.3 外延扩张式为主导,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2001年以来,观海卫城镇发展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以外延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城镇空间不断由内至外、由近至远向周边地块扩张,而城镇内部的更新极少,镇中村仍大量存在。2001~2015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了7.9平方公里,年均增长0.56平方公里,而增长的快速时期主要集中于前半期的2001~2008年,年均增量达到0.84平方公里(见图5)。2008年之后,由于产业开发的逐步萎缩和国家对城镇土地开发调控的不断强化,观海卫镇城镇空间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建设用地的年均增量下降至0.28平方公里,扩张式发展面临较大障碍。而同时,由于旧镇拆迁和改造的成本日益增大,城镇建设资金薄弱,旧镇改造也步履蹒跚,城镇发展进入瓶颈期。

2.2.4 经济快速发展下忽视城镇建设质量

从城镇规模、产业经济实力、城镇化率等指标来看,观海卫镇目前已完全达到我国的小城市标准。然而,从城镇发展整体格局来看,其与现代化小城市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强调产业发展和由此而带动的城镇规模扩大的同时,观海卫镇缺乏对城镇建设质量的重视,更谈不上以现代化城市为发展目标下的城镇规划与建设,这一情况在我国众多较发达的工业型城镇也普遍存在[2]。在这些城镇,虽然城镇经济和城镇规模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整个城镇发展的空间格局、景观风貌和人居环境还处于较为明显的乡村发展模式,如存在城镇空间发展较为无序、镇中村普遍存在、城镇路网不成体系、景观环境差等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公建设施与公共空间不足,城镇品质低。随着城镇产业的发展,观海卫镇居民收入得到了快速提高,但城镇内在品质建设极为滞后,镇区现有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较小,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缺乏,绿地与广场用地比例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0.9平方米/人。同时,观海卫镇作为著名的海防卫城所在地,卫城保护与整治处于停滞状态,整个城镇的品质并没有与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同步提升。

用地布局杂乱,人居环境差。观海卫镇作为工业型城镇,工业用地面积大,所占比例高,并分散在镇区的多个地块,缺乏统一的用地布局。老镇区和镇中村均存在众多的小型工业企业和家庭作坊式工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相混杂,直接影响城镇的居住环境。由于发展方向的多样化,新建城镇用地分散,居住用地沿各老镇区向周边扩展。现状的居住用地也多为二、三类用地,多数镇中村未得到整治与改造,缺乏良好的配套设施。

2.2.5 观海卫镇自身特有的发展问题

三片区呈分块发展态势,发展方向不明确。在空间结构上,观海卫镇虽然表现为主镇区(观城镇区+师桥镇区)和副镇区(鸣鹤镇区)两部分,但是从总体发展方向来看,仍然呈现明显的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这一发展形态也是观海卫城镇发展历史所形成的,城镇合并虽然使行政得到整合,但各镇区仍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惯性,观城镇区以向西发展为主,师桥镇区和鸣鹤镇区以向东发展为主,三者的主要发展方向均偏离镇区的中心位置,整体发展方向不明确。

交通干线引导下的功能布局特征明显,城镇整体格局受影响。2001年之前,镇区已形成了沿329国道这一地区主要交通干线发展的空间格局,城镇居住和商业功能均依托其向两侧发展。2001年之后,这一状况不断加深,商业、市场、酒店等功能在这一交通干线两侧不断被强化,形成了全长7.2公里的功能集聚带。这一特征虽然促进了城镇功能的快速形成,但也使得城镇商业服务业功能过于线性化,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城镇对外交通轴线与城镇主要发展轴线的重叠,造成内外交通相互干扰、沿线功能利用受影响、难以形成较好的城镇景观等问题的出现。这一状况在我国众多小城镇也普遍存在。

总体来看,观海卫镇走的是“重产业发展轻城镇建设”“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升”的道路,在这一发展过程,城镇整体发展缺乏有序性,空间分散,功能杂乱,城镇人居环境和城镇品质亟待提高。在新形势下,观海卫镇工业发展对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正迅速减弱,扩张发展面临瓶颈,如何正确面对这一客观趋势,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是观海卫镇及其类似的工业型城镇面临的重要挑战。

3 新常态下工业型城镇发展思考与规划策略

3.1 城镇发展对策思考

3.1.1 依托自身特色,加快城镇产业转型

传统的工业型城镇主要依托产业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依靠成本低廉的大量劳动力迅速壮大起来,然而进入新常态时期,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这些城镇的原有优势迅速弱化甚至消失,导致其发展举步维艰,城镇产业亟需转型。要扭转这一局面,一是要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二是要推动新型产业的开发,而这两方面均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探寻适合自身特征的产业转型路径[3],推动城镇发展动力趋向多元化。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应主要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对市场的占有;在新产业拓展上,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积极寻求城镇产业发展的新的突破口,除了原有的制造业类型之外,新型制造业、第三产业均是可选择的发展方向。

3.1.2 转变城镇空间发展模式,促进城镇更新

在工业型城镇,工业企业的不断扩张推动了城镇空间的快速发展,工业用地的增加成为城镇空间扩张的主导因素,但是在很多城镇,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这种外延扩张往往成为一种粗放式、蔓延式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使得土地开发无序、空间破碎、布局分散杂乱[4]。这些城镇今后既要面对发展动力不足带来的空间发展萎缩,又要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空间发展问题,其根本途径是转变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积极建立城镇发展的良性机制,加强存量规划,促进城镇更新,引导城镇形成紧凑、有序、高效的土地利用形式和空间布局形态。

3.1.3 提高城镇品质,建设现代化城镇

工业化导向的城镇,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重视工业产业发展,忽视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镇发展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改变过去片面注重城镇规模扩大、追求空间扩张的发展思路,以提升城镇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实现传统型城镇向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城镇的转变,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

3.2 城镇规划引导策略

针对新常态下如何合理引导城镇空间发展,国内部分学者也开始提出多方面的建议,如实现规划制度层面和规划技术层面的转变[5],促进多方参与的城市更新治理模式[6],加强规划评价以促进规划运作体系[7]等,为新时期城镇空间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而具体到一城镇,则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规划引导策略。

3.2.1 工商旅农多头并进,促进城镇发展动力多元化

工业作为观海卫镇的主导产业,今后仍将是城镇产业发展的重点,应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创新为导向,加强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观海卫镇作为宁波都市区的重点城镇和卫星城市试点镇,人口集聚度高,城镇商业服务业对周边城镇有一定的辐射力。同时,镇域内有五磊山国家3A级风景区、鸣鹤—上林湖省级名胜风景区和观海卫古城等,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农副产业也较发达。因此应在保持工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提升城镇商业服务业水平,加快城镇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构建工商旅农一体化发展格局,为城镇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动力源泉。

3.2.2 整合城镇功能,梳理城镇脉络,推动城镇更新

在城镇空间扩张趋缓的新形势下,加强城镇内部更新整治应成为观海卫镇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今后的城镇建设与发展中,应充分重视存量规划,加强老镇区规划引导,整合城镇功能,梳理城镇道路脉络,以此加快城镇更新步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改善城镇面貌,构建宜居宜业的城镇环境。应加强对老镇区工业的疏散,促进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强居住区环境治理和镇中村改造,充实内部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镇交通体系建设,梳理城镇路网,分离对外交通与城镇内部交通,改善镇区交通环境。

3.2.3 充实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打造现代城镇

在城镇产业和空间快速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加强城镇内涵式发展,充实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园绿地、滨河绿带与城镇广场等公共空间,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和城镇品质。由于老镇区空间有限,部分镇级公共服务设施和较大公共空间宜在紧邻老镇区的新城区建设,同时应结合居住区的改造与新建,建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和小型公共空间,以形成等级有序、覆盖全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体系,打造现代城镇。

3.2.4 传承城镇历史,营造特色景观

观海卫镇有观海卫卫城和鸣鹤古镇两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均具备较高的历史价值,尤其是观海卫卫城,其空间结构与街巷布局真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与建筑艺术的融合。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与城镇的发展,古城的建筑缺少良好的保护而日益萧条败落,新建的现代建筑又穿插错落,破坏了古城原有的建筑肌理,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其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本地历史文化旅游业的重要途径。应结合城镇旅游开发,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及时开展古城保护与修缮工作,同时古城外围区块作为风貌协调区,做到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相协调,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景观。

4 结语

新常态下,城镇发展面临重大变革,这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对工业型城镇来说,城镇发展动力的萎缩开始显现,城镇产业转型和空间发展模式转型日显迫切,选择合理的转型路径将为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可能。在规划引导上,工业型城镇在加强创新驱动的基础上,应积极拓展新型产业,构建多元化发展动力,同时加快城镇更新步伐,整合与充实城镇功能,梳理城镇脉络,不断提高城镇发展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1):34-38.

[2]孙波,王婧静.现代工业型小城镇环境问题及其生态规划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3):16625-16627.

[3]牛仕佳,姜石良,杜维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贸型中小城镇产业转型发展初探[J].小城镇建设,2013(7):82-85.

[4]代伟国,王芳.快速城镇化时期小城镇空间拓展的规划对策[J].小城镇建设,2010(3):47-55.

[5]杨保军,陈鹏.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城市规划,2015(11):9-15.

[6]张磊.“新常态”下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比较与转型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5(12):57-62.

[7]杜栋,王蕾.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规划评价[J].上海国土资源,2015(3):9-11.

工业型城镇 篇2

工业型城镇水环境调控研究-以张家港塘桥镇为例

摘要:苏州市是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区内水网密布,湖泊众多,该流域丰富的水责潭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伴随人口增长、城市扩大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很多的水体污粢与环境容量下降问题.本文以张家港市塘桥镇为例,分析了该镇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水环境变化及发展趋势,从水域治理、污水处理方式、污水资源化、监督管理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作 者:陆平 李新 谢敏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苏州,215011期 刊:环境保护科学 ISTIC Journa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年,卷(期):,34(1)分类号:X3关键词:苏州市 城镇 水环境 调控

城镇化要汲取国家工业化教训 篇3

对于追赶型的后发国家的城镇化而言。很容易倒因为果,把城镇化的物理外观当作根本,以为占农地、盖大楼、上项目就是城镇化。至于自由及其权利的发育,反而被放到一边去了。

我们不妨重温工业化的经验,看看可以得到什么教益。工业化的物理外观,看在后发国家眼里格外耀眼。因为看到古老的中国被“船坚炮利”打醒,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资源集中起来抓工业化。“大跃进”其实就是冲着炼钢去的。出发点没有错,但结果事与愿违。问题在哪里呢?炼钢要好多要素的供给。以行政力量“以钢为纲”,以为抓住了钢,其他自动带上来,其实做不到。用行政命令协调其间无数复杂的比例关系,信息成本太高,微观激励严重不足。大跃进的失败,从根本上就败在这个地方。

国家工业化后来又搞了多少规划和布局?成功的也有,两弹一星、国防建设是起来了。但整体而言,资源的动员强度很大,利用效率不高。计划布局还搞了很多定点工厂,不过看来看去,后来有市场竞争力的不多。以家电为例,海尔、美的都不是当年轻工业部的重点布局。当年国家定点的是万宝,设计规模可覆盖整个华南六省。当时以为有了这个厂,就不需要再重复建别的了。但是,体制、机制的问题没解决,企业家的作用不考虑,布了局,也耗费了不少国家人才的心血,最后站得住脚的却不多。

这类例证很多,说明不注意适当的制度安排,包括企业体制、市场竞争和人力资本,仅用行政手段追工业化的物理外观,绩效不理想。

国家工业化后来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再工业化”过程。其中,民营的因素起来了,市场的作用得以发挥。原先也没有都白干,无非就是改制、重组,过去的资产和工人可以流动,形成新的工业能力。原来只有国家办工业,后来民间也可以办,私人可以办。更多是股份制公司办,这才有“世界工厂”。

城镇化比工业化复杂。比较起来,一个工业项目定错了,一个厂子建错了,比起城市布局、投资和建设的出错,太“小巫见大巫”了。

要承认,城市出错的迹象,现在已经不少。一个大类别是人口特别愿意去的地方,经济聚得起来的城市,投资不足、设施不足、承载力不足。反过来,有不少地方,路修得宽宽的,楼盖得高高的,新城远远的,就是没人气。这是很严重的两不经济。何以至此?细究下去。还是现有的城镇管理是高度的行政化,从城市设立、土地获得、建设规划、福利标准,全部靠行政审批。

行政主导的城镇化,重城镇化的物理外观,轻权利的制度安排。80年代中期允许农民进城镇务工经商,开启了新一轮城镇化。问题是农民流动打工的自由,没有发展成更普遍、更配套的权利。落户不行,看病报销不行,子女上学不行。为什么不行?追问下去是我们的财税体制。从根本上就以人口不流动为前提的。

一个人不是本地居民,本地财政就没有管他的那一套。政府管不了,流动人口只能靠自己管,“市场化”解决。但这个市场化,也只是打工的劳力资产市场化了,老家的土地房屋,却不能流转起来,不能盘活。“再工业化”有一条经验,就是在国家工业化的进程里,大手增加民办的元素、增加市场的元素。那么,中国城市化进程,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增加民办的元素、市场的元素?

展望未来十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城镇化还大有作为。但是,国家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也教育我们,如何为之,更为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怎样避免重蹈过去重物理外观、轻权利制度安排的覆辙,值得继续研究。

能源消费与城镇化、工业化 篇4

1文献综述

中国能源问题以及能源安全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费也持续增加。由于当前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城镇化仍然具有较大的空间,人们担心城镇化会导致能源供求的不协调, 从而影响能源安全。

Ress、Peter[1]( 2005) 等认为能源需求主要取决于城镇化、生活水平等,全伟[2]认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齐绍洲、罗威[3]等认为 ( 2007) 中国东部的以及中国的能源使用强度效率具有提升的趋势,但西部城镇化较低的省份能源强度使用效率并没有提高; 张雷、 黄国淅[4]等认为,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城镇占据了80% ,城镇化的提升将提升能源消费,城镇化的提升将给能源的时空保障带来较大的压力。 曲格平[5]( 1997) 通过对上海市的能源、资源分析说明工业结构的趋同和老式的工业,给能源和资源带来了压力,需要更加科学的GDP理念和产业升级来解决当前的矛盾; 罗乐勤[6]( 2003) 认为,城市人口的增加、能源性家电的需求造成了能源需求的过快增长,林卫兵、施发启、谢利平[7]( 2011) 通过使用迪氏对数分解法分析GDP能源使用强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细分行业能耗强度下降导致,应该提高细分行业能源使用效率; 林卫斌[8,9]等认为,城镇化的过程中生活用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生活用能在城镇化过程中将得到提升,但有一个约为4年的滞后期,因此估计在2024年中国用能达到高峰拐点,达到平稳增长点。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城镇化固然能提升能源消费的总量, 但还是对能源消费的效率带来提升,也就是单位国民生产所消耗的能源将减少,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就不是一个线性关系。根据国际统计年鉴,中国2009年每GDP消耗7. 68吨标准油,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城镇化与能源消耗这么密切相关的话,即如果量的效应占据主导的话。意味着能源将成为我们的最大瓶颈,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约为53%1。如果按照城镇化与总能源消耗的线性相关的话,我国城镇化达到70% 或75% 的时候,总能源消耗将非常之大,能源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极大的瓶颈。 范进[10]( 2011) 从城市密度与能源消耗的负相关的结论,认为城市低密度化会增大能源消耗,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立集中的城市发展模式; 曲格平认为中国城镇工业产业趋同导致一些无谓的重复建设使得一些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产能过剩,并提出加强城市产业规划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晓吉[11]( 2002) 则从城市资源的消耗论述了一些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 从而提出了资源枯竭性城市发展的一些产业转型, 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罗乐勤 ( 2002) 认为城市人口的增加使能源消耗存在安全隐患,提出了城市居民合理利用能源的政策建议。

事实上,不仅仅是城镇化,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也非常大,如果忽视了这一个因素,光谈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全面。城镇化与工业化具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在很多国家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同步进行的,但是在中国,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并不同步,在改革开放以前工业化的速度很快,而城镇化的速度非常慢,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镇化长期落后于工业化,直到1998年之后,城镇化速度有了更快的提高,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率来看,中国的城镇化率仍然远落后于工业化。

2工业化、城镇化与能源消耗的关系

2.1城镇化与能源消耗相关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从1978年的17. 98% ,提升到2012年的53% ,平均每年提升了一个点作用,我国的城镇化提升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也大幅提升,从1978年的57144万吨标准煤, 到2013年消耗了3750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总量提高将近7倍,城镇化提升与能源消耗的上升关系有多大呢?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年鉴 2011

从城镇化的提升来看,这两个虽然都在提高, 但步伐并不一致。尤其自2005年以来,能源消耗大幅上升,但城镇化率依然维持相对稳定增长, 这说明有更大的因素影响能源消费,而不是城镇化。

从弹性系数来看,城镇化于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并没体现很大的相关性。如1996年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生产总值增速下降, 中国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城镇化率从1996年开始大幅提升,但此时由于工业的不景气,导致能源消费增速并未随城镇化的增长开始上升,能源消耗弹性下降幅度很大。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年鉴 2014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年鉴 2014

同时,从1996年开始城镇化的速度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而电力消耗弹性却在下降,电力消耗弹性系数1995年开始急剧下降,到2002年有所上升,从2008年又开始大幅下降,而此期间, 从1996年开始城镇化大幅上升,2004年开始下降,2008年、2009年电力弹性下降的时候,城镇化速度又有所上升。因此,总体来说,城镇化的速度与电力消耗并没有显著的同步关系。

而从能源消费增长率和城镇化速度来看,两者也没有直接的相关联系,反而在一些时候还具有反相关性,这是因为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 政府往往通过放开户籍,加快城镇化的方法来提高内需,具有明显的反周期性。也就是在经济低迷的时候,能源消费也在低位,此时国家通过加快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使得城镇化加快的同时伴随着低的能源消费增长。

2.2工业化与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分析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能源消费与城镇化虽然有总量的相关关系,但其增量相关关系并不是很显著。那么,能源消费与工业化的关系如何呢? 我们看看图4。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年鉴 2014

从图4中可以看出,工业化速度与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从1990 ~ 1994年伴随工业化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以及电力消费也大幅增长,而在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工业化增长迅速减速,而能源消费增速也逐渐下降,在1998年见底之后,伴随着工业化的提升,能源消费也快速提升,在2008 ~ 2010年,都发现能源消费与工业化的显著关系。这充分说明,中国的能源消耗更多与工业化关系更密切,而与城镇化的关系并不直接相关。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同步导致能源的消耗与城镇化进程不同步。由于2002年我国步入重化工业时代,工业化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能源消耗的最大原因。正是由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同步让我们看到了能源消费最大的主导因素是工业化而不是城镇化,尤其是自2002年以来的重化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费非常重要的因素。

城镇化提升并不代表能源消耗大幅上升,这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到了2003年之后城镇化与能源消耗才有了同步性。也就是说中国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

从世界的数据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请看图5。

数据来源: 《国际统计年鉴》2011

从世界各国的数据看,城镇化率高的地方, 人均GDP所耗能源往往较低,这说明城镇化率高的国家能源消费的效率较高,单位能源的产值较大,从而说明了城镇化进程并不直接带动能源消耗的上升,反而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如中国在2007年每万美元GDP消耗了7. 96吨标准油,世界平均水平只有2. 94吨标准由,而其中高收入国家每单位GDP只消费了1. 86吨标准由。中国香港的每单位GDP的能耗只有0. 58吨标准油,中国香港的城市化率达到了100% 。 美国的城市化率为79% ,而每单位GDP能耗只有2. 04吨标准油,这说明城镇化率高的国家不一定能耗高,而能耗低的国家基本服务业都是比较发达的,城镇化率也比较高的高收入国家的单位GDP能耗只有1. 86吨标准油。这些高城镇化率的国家的单位GDP能源消耗却低于中国,说明城镇化率高并不代表能源消耗高,人均收入越高反 —98—而使单位GDP所消耗的能量越低,城镇化能够带来能源效率的提升,而中国香港的能耗的高效率更表明了能耗与产业结构确实具有相关性。说明城镇化率高的国家往往能源效率更高。

3能源消费的行业特征

由上我们已经分析了工业化与我国能源消费的相关性,为了证实我们的结论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能源消费的决定因素,我们再分析一下行业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在我国,工业耗能占总能源消耗的71. 8% ,工业耗电占电力消耗的73. 5% , 工业化毫无疑问是能源消费的最大因素,而体现到行业数据来看,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采掘业、黑色金属冶炼业等是能源消耗的最大的组成部分,中国的钢铁产量为7. 86亿吨,占全世界总产能的49% 。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年鉴 2014》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大的是工业,工业占用总能源的71. 8% ,其中制造业就占了59. 1% ,这就说明了中国的能源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工业是能源消费的最大使用者,城镇化对生活能源消费占一定影响,但由于总量生活用能也只占10. 9% ,难以成为决定性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在城镇化上升较快的同时,能源消费增长比较慢的原因。另外,农林牧渔水利等只占能源消费的2. 1% 。据了解,我国基础工业中原材料的消耗水平是发达国家5到10倍,而工业产品消耗也比一般的国外均值高出40% 以上2,能源使用受工业结构的影响非常大,重工业行业的扩大使得能源的消耗大幅增加。因此, 要提升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将工业发展走向集约化,走向高端,限制技术含量不高、过于依赖资源粗放投入的工业,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4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结论

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与工业化进程有关,而与城镇化的相关性较小,工业化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发展是中国过去十多年来能源消费大幅上升的最主要原因,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具有直接相关关系。从行业来看,主要是由采掘业、制造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影响,由于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耗占有率仍然处于相对低位 ( 10% ) ,因此还未能对总的能源消费起主导作用,导致城镇化与能源消费的相关性不是很明显。从世界的角度来看,除了一些石油生产国之外,城镇化率高的国家往往具有较高的能源使用效率,这是因为很多城镇化率高的国家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从而使得GDP相对较高,而消耗的能源相对较低,这也说明了城镇化本身并不会导致能源消费的大幅上升, 反而城镇化所带来效率的提升更显著。城镇化的效率因素大于城镇化的量的因素,因此,城镇化对能源集约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4.2政策建议

中国的能源安全和能源使用是大家颇为关心的问题,我国要做到能源的安全和节约型使用, 并不需要担心城镇化提升所带来能耗的提升,城镇化与能源消耗的相关性并不突出,工业化才是能源消费主导因素,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们要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产值的同时要注意提高技术含量,增加技术和科技的使用,减少能耗,走一条能源节约型的工业化道路,这样能有效的减少能源消耗和能源使用。其次,对一些能源使用集中性的产业进行有效的改造,如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减少高耗能产业的数量,这样会有效的节省能源。不必对城镇化带来能源使用有太大的担心,从世界范围的经验来看,城镇化高的国家往往具有较高的能源使用效率,因此, 推进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之,我们要走一条低能耗的城镇化道路, 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工业的产业结构有所调整。有必要对工业中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如对能源消耗最大的钢铁行业、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等行业进行一定的限制。由于我国当前处于重工业以及重化工业时代,导致了能源的消耗较大。根据上面论述,城镇化对能源消耗效率具有提升作用。因此, 要解决我国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必须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对制造业中的一些仅靠能源、资源驱动型的要加以限制,尤其是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如黑色金属冶炼业以及电力、煤气生产等行业进行限制,对科技含量高的可以鼓励,并且发展新兴能源,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道路。

摘要: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中国城镇化达到了53.73%,由于城镇化还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很多学者担心城镇化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大量提升,影响能源安全。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最大的决定因素不是城镇化,而是工业化,工业和其中的制造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和变动,城镇化并不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大幅上升,工业化的结构变动才是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因此,城镇化战略并不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甚至能够促使能源效率的提升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质量,使中国的能源消费集约化。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工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并进行结构升级,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缓解能源供求压力。

川南推进新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篇5

情况汇报

中共犍为县委 犍为县人民政府

(2011年8月1日)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按照“以工兴城,以城促工,联动发展”的思路,注重规划引领,壮大工业支撑,强化城市依托,夯实交通基础,积极探索具有丘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一、规划是灵魂,科学规划引领“两化”联动

充分发挥规划的统揽作用,科学编制经济社会、产业、城镇和交通等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规划统筹衔接,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一是定位凸显互动。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立足于全县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点,确立了建设“川南工业重镇、乐宜凉自接壤地区域性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南翼水陆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和川南地区新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突出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两个发展重点,体现了“以工业为支撑、以城镇为依托、以交通为纽带、以文旅添活力”的联动发展思路,为加快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良好发展格 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规划衔接互动。在制定工业、城市、旅游、交通等规划时,注重将全县规划放在全市、全省乃至成渝经济区这一更大空间范围内进行布局和谋划,与市委“1266”城市发展规划、省委“7+3”产业规划、重化工产业带规划以及成渝经济区规划等进行了有效衔接,始终把犍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放在省市“两化”发展的大格局中,能够更加充分地争取省市的支持,实现借势发展。将县内各项子规划逐一进行对接,并全部统筹于县“十二五”规划下,实现了“多规合一”、良性互动。三是空间布局联动。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担纲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与产业规划布局中,以县城为中心,根据产业特点和资源要素配臵条件在沿江下游环状布局五大工业园区组团,县城与五大工业园区组团时空半径均在10分钟以内,城市能够为园区提供有力的支撑,最大限度实现居住、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要素的充分保障和优化配臵。而且这5大组团分布在县城周边5个乡镇,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小集镇建设,形成了“核心带动,圈层辐射”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二、工业是主导,做强工业支撑“两化”联动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支撑和动力。我们始终将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培育大产业、扶持大企业、打造大园区,以工业大发展带动城市大发展。一是培育大产业。坚持“优势优先,加快发展”的思路,积 极培育盐磷化工、浆纸化工、能源、机械四大工业支柱产业,突出重大工业项目引进和建设,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浆纸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汽摩减震器研发生产基地。目前,这几大支柱产业均已形成有力的实体支撑,全县产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并日趋完备,和邦100万吨真空制盐、玖龙5万吨特种纸等项目先后竣工投产,凤生纸业技改搬迁、永祥6000吨多晶硅、川南减震整体搬迁等重大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中铁瑞城新民温泉旅游开发、永祥1.2万吨多晶硅、香港玖龙集团30万吨瓦楞纸、和邦集团磷化工园区开发、摩尔药业生物制药5个项目有的已签订协议,有的正抓紧洽谈,确保9月在2011中国四川〃古犍之旅招商暨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介会上集中签约。目前,全县煤炭、制盐、浆纸及减震器年产量分别达到450万吨、180万吨、30万吨、1000万支,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煤炭产能将达到600万吨、浆纸规模突破60万吨、盐磷化工产品规模突破2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汽摩减震器产量达到2000万支。二是扶持大企业。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加速推进大企业发展战略,在资源配臵、要素供应、项目生成上予以倾斜,初步形成了川南、凤生、玖龙、和邦、合盛等一批骨干企业集团和产业发展中坚。加快实施产业、产品高端化战略,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新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力度。目前,川南减震被省政府列入工 业“7+3”产业发展规划,成功创评中国“驰名商标”并进入日本本田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川天然气输配设备公司获得科技创新性企业称号;凤生纸业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三是打造大园区。坚持“产业园区化”发展思路,加速推进产业集聚集中发展,不仅全县所有重大招商项目全部入园发展,而且通过“退城入园”政策,先后搬迁城区7户工业企业进入集中区实施技改扩能,腾出城市建设用地700余亩,既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又优化了城市人居环境。目前,全县已经规划形成了石马坝氯碱化工产业园、虎吼坝硅材料及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机场坝机械、特色农产品加工及临港物流产业园以及清溪、孝姑精细磷化工和浆纸化工产业产业园,共入驻企业25户,1-6月实现产值43.2亿元。预计到2015年,全县GDP达到156亿元,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9亿元,可新增就业近5万人,带动城镇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

三、城市是依托,做优城市承载“两化”联动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依托和载体。近年来,我们根据市委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乐宜凉自接壤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发展思路,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产城一体城市面积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20万的中等城市,为 未来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一是优化功能分区。我们结合城市周边的产业布局、环境状况和人口居住的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将城市划分为休闲度假、科教文化、商贸旅游、生态绿心、金融政治五大功能区,实现了城市功能区与工业布局的紧密呼应和对接。二是拓展城市规模。加快城市新区建设,通过将土地和城市基础配套捆绑打包出售等方式,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题,积极拓展城市空间。目前,城市新区已完成首期1200亩征地拆迁并全面启动基础建设和商业开发,总投资达2.7亿元的城市道路、广场、绿化景观带、文体中心、图书馆、九年制一贯学校及公共休闲娱乐设施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年内全部竣工;渠首片区商业开发加快推进,年内可望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15万平米。加快实施旧城改造,全面启动城区主要街道路面“黑色化”、城市主干道路面拓宽整治、供水管网改造和城市夜景工程,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三是彰显城市特色。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更多地方元素,提高城市品位,彰显生态宜居休闲的特质。突出古郡韵味,对犍为文庙以及部分古建筑进行了修复改造,并对周边风貌进行了整治,凸显千年古郡的历史文化底蕴。突出休闲特色,立足“山水依城”地理优势,保留城市后山大型翠屏山公园原始风貌,并在新城建设中规划布局生态湿地、浴场、亲水步道等功能区,充分展现山水相融、宜居休闲的城市特色。突出人文特色,将罗城古镇“船形街”、犍为古八景、川西民居等元素融入新城设计、滨江雕塑等作品中,在整体构思上,利用新城四面环水、形如航船的特点,移植罗城古镇船形街的构思,形成“城在水上座,船在城中游”的独特城市景观,实现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文旅是后劲,做活文旅促进“两化”联动 从长远来看,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将在工业化中后期逐步取代工业成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支撑。为此,我县坚持“文旅活城”,将文旅经济作为“两化”联动的第二支撑进行重点培育,逐步夯实“两化”联动未来发展后劲。精心筹备2011中国四川〃古犍之旅招商暨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介会,并以办会为龙头,加速推进景区景点、旅游基础配套等项目,推动文旅经济加速发展。一是打造景区。实施“一环线两景点”为重点的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打造嘉阳小火车和芭沟特色风情小镇、芭马峡景区、桫椤湖景区、清溪景区、犍为文庙景区、罗城古镇景区,加速推进新民温泉开发。目前,连接五大景区道路全部贯通,旅游环线初步形成,总投资7亿元的桫椤湖景区开发项目顺利奠基,总投资25亿元的中铁瑞城新民温泉旅游开发项目初步拟定三方合作协议,成功创建为中国茉莉之乡、中国湿地公园、中国桫椤之乡、嘉阳国家矿山公园。二是提升形象。高规格、高水平、大手笔做好活动策划、系列活动内容安排以及节庆活 动,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营造声势,提高活动影响力,将旅游推介会办成集中展示犍为丰富文化旅游内涵的开放窗口。目前,已成功开展小火车花季之旅、文庙祈福等营销活动,解读犍为《百家讲坛》、福佑犍为、大型商业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已全部落实,川南2省5市12县市区旅游战略合作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三是强化配套。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已初步开发了茉莉香油、小火车模型、盖碗茶礼品盒等旅游商品10多种。大力发展宾馆、酒店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签约小火车景区旅游酒店,开工建设百海、新兴两家四星级酒店,新建高档商务酒店10余家。

五、交通是纽带,构建枢纽助推“两化”联动 “两化”联动,交通先行。近年来,我们立足地处乐宜凉自四市州接壤地独特区位优势,抢抓全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大机遇,按照“构建枢纽、完善路网、提升功能、助推发展”的思路,加快干线枢纽、县际通道和内部路网建设,着力打造成渝经济区南翼水陆交通枢纽重要节点。目前,全县已经初步形成了水陆并举、内外联通、方便群众、服务发展的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长期制约犍为发展的交通瓶颈被打破,直接带动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在犍为落户动工,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犍为汇聚,促进了工业和城市建设联动快速发展。一是对接大交通。积极配合省市加快“一航一铁两高速”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交通运输体系。目前,乐宜高速竣工通车,下渡100万吨综合货运码头、乐宜高速连接线建成投用,岷江航电、仁沐高速、成贵铁路等重要交通枢纽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依托岷江航道整治,积极规划筹建下渡、河口两大港口作业区,努力建设乐山“第二港”,积极谋划与港区衔接的机场坝组团临港物流园区,着力构建水陆结合的快速物流体系,力争有效吸纳雅安、眉山、成都、绵阳、德阳、乐山等城市货运,借助外力推动“两化”联动。二是打通主动脉。加快出境通道建设,完成1.8公里高速连接线沥砼路面建设和国道213线升级改造,自犍路、犍福路等7条县际道路拓宽整治全面完成,与周边区县1小时时空圈全面形成。三是畅通内循环。连续5年实施交通大会战,累计投入资金5.94亿元,完成油路和水泥路建设851.6公里,实现了100%的出境公路通水泥路、100%的乡镇通水泥路(油路)、100%的村通公路的目标,县乡公路半小时时空圈初步形成。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犍为至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22小时的公路时空圈、9小时的铁路时空圈以及县到乡镇半小时时空圈,初步建成成渝经济区南翼水陆交通枢纽重要节点。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篇6

摘 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整体上滞后于工业化,且受各地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各地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情况,故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方针,从而促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影响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城镇化的发展对工业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社会不断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走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变,促使人口向城镇聚集,导致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随着人才不断的涌入城镇,科技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我国城镇化地发展不仅受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的影响,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城镇化地发展。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的因素是相互促进的。工业化以机器大生产的方式,将城镇成为生产与贸易的聚集地,这就促使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使城镇成为主要聚居区和活动中心。总之,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起源于工业化但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演变历程

(一)基础奠定时期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1949—1957年是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百废待兴,国家经历3年的精心建设,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到1952年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国家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行了重点建设,新建十多个城市,大规模的扩建城市二十余个,一般性扩建城市七十多个;这一阶段,工业建设中以重工业为主,城镇每年增加人口四百多万人,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都得到了较大进展,但这期间存在的矛盾如不且实际、盲目、急于求成也为产业发展的失衡埋下了隐患。

(二)大跃进时期的发展

在1958—1960的3年大跃进期间,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也步入了大跃进阶段。工业化方面:重工业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九,轻工业生产总值年增站高达百分之十四,在其工业化明显高速发展的表象下,经济发展失衡、工业布局不合理、经济效益极差,国民收入持衡不增,甚至下降等。城镇化方面: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工厂职工猛增,城镇人口比重急剧升高,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这种盲目的大跃进使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进入了停滞期。

(三)停滞期分析

在大跃进时期人口过度流入城市、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的三重影响下,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影响农业的正常生产,粮食供给不足;同时城镇人口膨胀,粮食供给短缺,政府开始对工厂职工采取精简,导致我国城镇人口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倒流,也使工业化的发展随着工人的减少,逐渐衰退。在此阶段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对大跃进补救的措施,但调整的成效还未得到巩固,“文化大革命”的来临,使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一再受到停滞。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飞速发展

文革结束以后,我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促使城镇化和工业化得到快速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工业方面:放弃单一的发展重工业思路,采取消费导向型的发展策略,优先发展轻工业,纠正错误的产业结构。打破了重工业的自我循环,长期压抑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成为了工业化的强大牵引力。

农业方面: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在农村得到推广,是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得到释放,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掀起了一场农村工业化的旋风,形成了城镇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双重格局,改变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割裂的局面,形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占总人口80%的农民也融入到了工业化发展之中,从而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促使了服务业得兴起。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的特点,调整了城镇化发展的地域格局。由发展沿海地区转向加快中西部发展建设,逐渐强调地域间的协调。从近几年各地域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的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对策分析

(一)高度发达的东部地区发展方式

东部地区是我国高度城镇化、工业化地地区,但其发展并不协调。东部城乡企业发达,提供了大量的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而其职工却并没有向城镇聚集,居民身份没有城镇化,导致城镇人口比重远低于农村人口比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因此,东部地区要大力提高对高科技的研发,优化产业结构,缓解资源压力,协调机制,将成熟的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部推进,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二)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分析

中部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要完善土地管理和承包制度,健全土地经营权的流通市场,发展多形式的适度经营模式,促使农民不断的向城镇流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工业方面: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传统产业、初级产品比重相比较高,因此,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适度发展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三)西部地区开发

西部地区属于我国的低度城镇化、工业化区域同时也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 非农化率三项指标在四大地区中均处最低的地区。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双重滞后的表现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是低水平、低层次的协调。受地形的限制,干旱缺水,故其发展应走集中型城镇化道路。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促进农民向城镇聚集,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由于长期对资源的开采,加剧了西部环境的恶化,基于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要以修复生态、建设生态为主要任务,正确的处理好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西部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既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旅游业等轻工业和服务业,又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劳动中教育培训制度,提高人口素质和技能,多渠道解决农民就业,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东北地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调整

东北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其形成原因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批国企设备老化、机制落后、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企业效益不景气。

调整东北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要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以加工原材料为主导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和高科技技术产业的比重,加快铁路、公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城镇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资源分布、生产力结构、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之一。中国在面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同时担负着资源的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挑战。故今后中国要转变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的重工业化模式,同时也不能照搬西方高消费、高排放的现代化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因地制宜的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绿色和谐之路。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保障。为确保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健康发展,需准确掌握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采取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和政策对其进行引导和纠正,不断的提高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23(5):1-6.

[2]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思•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李新华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6-16.

[4]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城市规划汇刊.2003(4):10-18.

[5]孔凡文,许世卫.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工业型城镇 篇7

一、“行政职能”整合浅析

行政职能亦即政府职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职能主要概括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经济职能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职能主要是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杠杆调控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微观职能主要是调节经济个体有序健康运行, 如价格管制、质量管制、运行制度安排、公平竞争秩序等。社会职能主要是指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

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现在行使的职能是“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 作用是“政府与企业间纽带和桥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中小企业合作互助的组织者、广大职工群众利益维护者”。显然这与行政职能要求有差距。当然, 联社与行政机关合署办公时, 有许多职能是政府赋予的行政职能,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企业条例》的监督实施以及该条例第七章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国务院城镇集体经济的主管机构, 负责全国城镇集体经济的宏观指导和管理, 其重要职责是:拟定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 协调全国城镇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组织有关方面监督、检查集体企业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由于合署办公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客观上混淆了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职能与行政职能。严格地说联社仅是一联合经济组织, 无论从组织上还是从职能上都不符合行政职能要求。既然联社没有行政职能, 为什么还要整合呢?主要涵义有二:

1、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不授予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行政职能。

我国一九九七年行政机构改革时, 撤销了主管城镇集体经济的行政部门, 保留了城镇集体工业联社, 当时改制方案并未撤销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合署办公的行政职能。此次整合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行政职能”, 可谓是对上一次机构改革的明确补充和完善。

2、从观念上进一步消除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行使行政职能误解。

城镇集体工业联社从成立到一九九七年, 一直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与行政部门合署办公, 从事指导集体经济的行政工作。所以无论是党政部门领导, 还是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工作者, 都认为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就是执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在思想观念上就存在误解。

此次机构改革对城镇集体工业联社隶属关系作了调整, 即由原来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变成由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这对多年从事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的同志来说不免感到失落和无奈。从行政级别上看, 一九九七年机构改革, 山西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被降为付厅级单位。此次机构改革虽暂时维持市县两级联社规格, 其变化预期也是可知的。从工作关系上看, 过去多年来城镇集体工业联社都处于经济工作的中心。据《中国手工业合作化和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资料记载, 五十年代初的合作总社或手工业合作总社都是在中央主要领导指导下工作, 历次大会报告都要向主席报告并得到指示, 就连地方各级联社主任, 有的都兼任同级党委常委。一直到上世纪末, 还有些集体经济强县的联社主任都是政府部门分管工业副职的主要候选人。此次调整, 说明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我们自己环境的变化。

二、“行政职能”整合后改革预期

机构改革是一动态过程, 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各级城镇集体工业联社都将面临进一步改革的挑战。山西是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省, 此次机构改革就包括对事业单位分类、职能定位等。中央编办经国务院批准, 专门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对于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将根据具体情况转为行政机构或进行其它调整;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下一步改革方向是逐步转为企业, 进行企业注册并注销事业单位, 核销事业编制;至于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则再划分为三个类别深化改革。此次机构改革, 如果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行政职能”被整合, 其机构也与执行行政职能的单位合署办公, 那么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将会继续沿着行政事业单位轨道运行。但结果正好是“行政职能”被整合而机构却单独存在, 这样联社被视为从事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可能性最大, 那么改革前景将逐渐转为企业。不仅如此, 许多省、市、县联社在2008年公务员工资规范改革时, 根据“执法依据和财政预算拨款”两个主要条件进入参公序列, 如果按“行政职能”整合后改革预期推测, 这两个条件都将消失, 参公待遇也会再次发生变化。

三、“行政职能”消失后工作思考

“行政职能”整合、隶属关系变动虽然对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实质工作影响并不很大, 但多数城镇集体工业工作者会感到悲观、迷茫甚至无所适从。面对改革产生的影响, 如何积极开展工作是摆在所有联社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最近, 部分专家、学者、官员对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工作进行研讨, 提出许多中肯意见。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建议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应在“联”字上下功夫。

“联”就是联合。联合方式不同, 效果则不同。一种联合是目前条块分割的松散式联合, 人事由地方决定、联社之间财产关系受阻;另一种联合是垂直管理式的紧密联合, 像城市信用联社, 人财物、产供销都在联社主导下由市场配置;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半紧密联合, 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产权带动其他。

目前, 联社采用的第一种模式显然落后于现实, 集体资产屡受侵吞、城镇集体工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缓慢、联社功能边缘化。如果采用第二种模式, 我们内部又难以独立完成, 须借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产生行政干预之嫌, 难度较大。而第三种半紧密联合, 以联社资产为纽带, 通过股份合作等现代企业制度, 业务由联社主导、人事由联社推荐与地方共管, 建立市场取向的上下联社、以及与联社所属企业之间关系, 像许多双重管理单位一样, 也会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难度相对较小。一旦实施成功, 也为第二种联合奠定基础。

三种联合, 究竟采用哪一种, 主要取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担心联社企业化只是一种忧虑, 是我们意志所不能左右的。经过改革预期分析和许多改革步伐较大省份如浙江等实践证明, 与其当财产遗失殆尽再被过渡到企业或被并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不如积极主动运营资产发展壮大自己。选择第三种联合模式经营资产是章程赋予我们的权利, 也是我们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资本, 更是吸纳新成员、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必要。面对改革, 我们只有迎接改革、正视改革、挑战改革, 因势利导掌握改革主动权, 才能紧紧抓住改革机遇, 把握前进方向, 做好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各项工作。

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辨析 篇8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涵义

新型工业化的主体涵义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后期发展最快的不是重工业,甚至不是工业,是服务业;所谓现代制造业这个概念中最重要的就是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服务的内容,甚至变成主要内容了。

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提出了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直到今天,这种转变却仍然没有最终完成。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农业人口转移以及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使经济常常在速度与效益间“摇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7年我国已经出现买方市场以来,各地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屡禁不止,即说明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从国内外二个方面着手把握。从国内发展看,在新的庞大经济总量基础上,按照过去的增长方式谋求GDP总量再翻两番,资源、环境都将难以承受;国家财力日盛,可以集中财力办一些以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从国际竞争看。中国加入WTO、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若能抓住机遇,不仅可以缩短技术差距,还可分享其带来的经济扩张和高利润,既能调整结构、又能提高效益。正是在上述背景下,2002年10月,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措施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并列入政治报告。

2. 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和体系界定还没有统一定论。有理论工作者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大致由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构成。

服务业具有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资源环境亲和的特点,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它不仅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更在经济增长贡献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服务业结构调整和梯度转移的新形势,要求中国不仅要发挥既有优势承接制造业转移,也要下大力气承接服务业转移,使中国既成为国际制造业中心、也成为国际服务业中心,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本文认为:只有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紧迫性才算是抓住了根本。

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促进分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影响技术创新方向。在信息业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时代,只专注于制造环节,走为跨国公司“打工”的“二头在外”的“大进大出”的发展战略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中国经济完全应该、也完全有能力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为改造传统产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方式、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开拓出巨大战略空间。因此,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捏”在一起,通过创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尽快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

二、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主导作用

现在,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只要认识正确、思路清晰、政策对头、措施得力,城镇化就会为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

1. 城镇化有利于创新发展

城镇化有利于原始创新。城镇能便捷了解市场动态、科技动态,是科研信息、市场信息的集散地,并且,城镇越大,越能便捷提供新产品开发所需的配套服务;越能集中各方面人才,通过集约投资、降低风险加速推动创新发展;越能拥有高效的营销系统,保证创新成果尽快为消费者接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城镇化有利于接受创新。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初的区域技术时—空传播理论认为:创新传播路径是一定的。决定一项新技术接受时间与速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用人口表示的区域规模,因其代表了企业家与产业的空间集中度以及市场潜力。较大城镇社会结构良好,是较大企业的聚集地,集中了较多能够更快采纳创新的技术人员、管理者与研发专家。

2. 城镇化直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业务、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城镇;城镇也因其天然的有利条件,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着大发展的平台。

城镇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单位交易成本的高低或交易活动的效率取决于交易技术、社会经济状况和交易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城镇因其聚集而有相对较高的社会经济状况、较为成熟的交易技术和交易方式,同时,集聚了的城镇又使大量外部交易在内部进行,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

城镇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国外理论研究表明:从全球角度看,城市都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创新和市场的集中所在地。显然,这个研究成果完全适用于中国国情。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较高的相关性。高附加值、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往往与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信息和工业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载体。

3. 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具决定性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将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城镇既是专业服务的生产地,又是服务创新和服务市场的关键区位。城镇化将通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着主导性的决定作用。

有理论工作者认为:与其说是农业落后,拖了工业的后腿,不如说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业,连累了工业,阻碍了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导致服务业资源相对分散、集聚不足,制造业链条上的前端研发与后端营销等关键环节,由于得不到相关服务体系支撑,而不得不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既增加工作难度,不利于创新发展;又增加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城镇化发展可以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较大回旋、调整空间,特别是在不确定性风险状况下,这种作用体现得更为充分。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对任何产业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城镇因其聚集性而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润滑作用:无论是对新建企业和产品处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企业,是对那些客户经常变换和服务对象高度专门化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是对以顺畅的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实现高效运转的工业企业都具有特别意义。

三、围绕城镇化推进工业化

鉴于前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实践中处理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围绕城镇化、推进工业化。目前,理论界仍有人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也用主要精力在关注工业化。这些理论观点与实践态度既源于对前述拓展了的工业化内涵认识不够,又源于对城镇化本身的认识误区。

1. 观念上的误区

把城镇化发展简单等同于工业化。不惜代价引进工业项目,强调建工厂、建制造业基地。这一错误观念的源头在于把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理论结论过于绝对化,忽视了城镇化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在联系,认为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了工业项目、有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水到渠成了。

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等同于城镇建设。超越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类投资如果来自财政性资金,就会直接挤压公共财政支出;如果来自贷款性资金,就有可能给财政背上沉重的还贷包袱。源于此类观念的一系列行为,既会浪费宝贵的财政资源,也会抬高农民进城成本,甚至变相转嫁为农民负担。

2. 实践中的失误

观念上的误区必须带来实践误入歧途。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慢于土地城镇化的速度。一些城镇热衷于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县改区、乡改镇等,拉大城镇框架,扩大城镇占地面积,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很多市县城区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去15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88%,而城镇建成区面积却扩大1.4倍。目前,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统计口径变动和行政区划调整的结果,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

3. 正确的城镇化态度

城镇化重点在“化”字上做文章。城镇化并不专指小城镇,而是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化过程不仅仅是将农业经济转化为工业经济、将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转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以增强一国综合国力的过程,它意味着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进化。

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总体考虑是:以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并定居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健全规划为重点。最终目的就是将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就业转移到城镇就业、将农村富余人口由农村居住转移到城镇居住。在实践中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做文章。首先,破解观念误区,改变靠行政手段、急功近利推进城镇化的做法。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农村新一代劳动力能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使他们有能力在城镇安家立业。第三,在编制城区规划和进行城区建设时,不仅要以城里人为本,也要以进城的农村人为本,统筹兼顾,一并考虑。

摘要:自新型工业化概念提出后,中国现代化征程中的工业化、城镇化关系就开始发生了一些尽管微妙但却影响深远的新变化。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二个方面着手,在分析新型工业化涵义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主导工业化的理论观点,并着眼实践提出了围绕城镇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操作思路。

工业型城镇 篇9

关键词: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累积影响,绿色GDP

1前言

完成我国“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增长4.5%的目标, 作为小城镇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迅速, 小城镇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逐渐发展起来。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企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对园区区域生态环境也会产生协同、蚕食等更为复杂的累积影响。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多是借鉴和采用城市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针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类型的识别还不够具体, 区域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 相应评价标准不够完善。为提高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质量, 使环评结论对园区建设和加强环境管理切实起到指导作用, 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亟待改进和提高。

通过对小城镇工业开发区的建设特点及其区域的环境特征进行系统总结, 分析了园区生产污染排放及影响途径, 以及采用专家咨询法、GIS法与SD方法分析、幕景分析法识别和评价生态环境累积影响的评价效果, 对建立小城镇工业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和建议。

2小城镇工业园区及区域环境

小城镇被称之为“城之尾, 乡之首”, 是城乡接合的社会综合体, 小城镇生态系统是一个保留部分自然环境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对于大中城市, 它受人为干扰和破坏较小;相对于农村, 它有一定的经济作为支撑, 同时, 小城镇自然环境为小城镇工业园区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载体。

2.1小城镇工业园区

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中心城市, 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量有限, 因此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是数量多、规模小, 行业多、生产工艺落后。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2.1.1工业园区占地范围小。小城镇工业园区占地一般在0.5km2-2.5 km2之间, 主要集中在0.5 km2-1.5 km2[1]。

2.1.2园区内企业规模小。工业园区内以中小企业为主, 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落后, 有相当部分工业园区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档次技术为主, 且投资规模普遍偏小, 营业收入不高。

2.1.3园区内部企业门类多。园区内主要以依赖小城镇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自然资源的加工型企业为主, 如食品加工、酿酒、制衣企业等。

2.1.4专业人才匮乏。由于城镇人才向城市的聚集, 造成了小城镇人才的流失,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与城市工业园区相比, 小城镇工业园区内企业缺少相关领域的科技研发部门, 产业升级乏力。

2.1.5实施清洁生产与落实循环经济存在难度。由于园区建设项目引入具有不确定性, 园区内企业缺少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降低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而且企业间难以形成产业集群, 这就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

2.1.6工业园区内部土地低效利用。小城镇工业园区大多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以大量土地的占用为基础, 其土地产出率明显低于城市工业园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随意开发, 大量土地被圈占、闲置的现象,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使得土地利用更为低效。

2.2小城镇工业园区区域环境

小城镇工业园区远离中心城市,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人工环境较少, 多以农业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为主, 小城镇工业园区区域环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2.2.1小城镇工业园区周围多为农村生态系统。农村生态系统受系统内各种生态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维持着与农村区域范围内的生态要素的种类和功能的不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土壤、水质和空气质量较高, 能够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

2.2.2部分小城镇工业园区周围存在自然保护区、水源地及旅游景观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这些自然生态系统是小城镇发展的物质基础, 起着支持、容纳、缓冲及净化的作用, 为小城镇提供较大的生态环境容量。但其生态敏感度高、系统恢复能力差, 并且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破坏超过了系统自我恢复的阈值, 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紊乱[2]。

2.2.3园区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小城镇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其特殊的外部环境特征, 这些外部特征决定了小城镇具备自然环境资源的优势, 为小城镇工业园区内企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2.2.4园区区域生态承载力较强。小城镇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 以及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 即能够承载因建立工业园区对外部环境产生的环境压力, 是城市自然系统所不具备的。

3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分析

3.1易形成区域累积影响效应[3,4]。由于小城镇工业园区内不同类型的加工型企业在原材料选取、生产工艺选择、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就决定了企业排放的如含氮、磷等不同类型污染物可能会通过协同或化合作用使水体富营养化;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超过了其环境容量限值, 就会从根本上改变环境载体的性质, 形成阈值效应;阈值效应会对园区外可能存在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等脆弱的生态系统进行间接地破坏, 使其面积逐渐地缩小和消失, 形成蚕食效应。

3.2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小城镇工业园区主要参照城市工业园区的评价程序及内容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提出的优势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反映了工业园区外生态区域破坏程度, 但在体现出生态区域破坏的主要原因, 即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因占用生态敏感区域或运营期间资源的过度开采、污染物的排放对水体、土壤、大气环境的侵蚀导致的动植物栖息地减少、土壤功能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影响方面还不够完整。

3.3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上, 传统GDP不能充分反映生态环境的经济贡献。与城市工业园区比较, 小城镇工业园区最具优势的方面在于其外部具有较大的生态环境容量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中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方面就是要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给工业园区带来的经济价值, 而区域传统GDP只是单一地体现区域经济的增长, 没有扣除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经济损失、自然资源的耗减与环保费用的支出, 造成评价结果不够真实。

3.4相关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较少。目前都是参考国家或地方相关环境评价工作中选定的指标值和现有的相关政策研究目标值来确定标准值, 或参考类比国内外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 对那些目前统计数据不十分完整但在指标体系中又十分重要的指标, 在缺乏相关指标统计数据前, 一般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 利用专家的经验判断来决定其标准值, 客观性较差。

4小城镇工业园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建议及对策

4.1鉴于累积影响效应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的持续性特点, 所以采用专家咨询法识别、GIS法与SD方法分析、幕景分析法表达方法体系进行累积影响评价。在专家咨询法进行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 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 运用GIS法综合分析污染物的分布及对土壤和水体的蚕食程度, 运用SD方法建立社会、自然与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反馈机制, 通过SD软件预测污染物在园区区域范围内环境变化趋势, 即污染物的累积是否超过了区域环境承载力而产生阈值效应, 在预测过程中采用原始幕景、当前幕景、自然态将来幕景和干扰态将来幕景组成的四类幕景系列对比分析区域内不同时段、不同组合的污染行为, 可以详细地分析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4.2逐步完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成生态保护与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等两部分, 在生态保护方面, 除了考虑《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提出的绿化覆盖率、多样性指数及优势度指数之外, 还要考虑工业园区与生态敏感区的临近度、由于侵蚀造成的土壤年损失量、生态敏感区空气与水质超标的面积及比例等;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 要考虑矿产资源、淡水资源、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利用率以及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比例。从而将生态指标细化, 在评价过程中能够找出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

4.3将绿色GDP纳入反映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中。首先, 分析绿色GDP的贡献组成。确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三个方面进行核算;其次,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分别建立核算指标[5]。一是反映自然资源的统计指标。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等应对其存量、价值量分别进行核算。二是反映生态环境的统计指标。可分为土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及水生态环境等。其核算包括生态环境效益与损耗两方面, 三是反映环境污染的统计指标。主要指环境监测指标、环境污染防治指标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指标等3个部分。最后, 建立由这三个方面指标组成的绿色GDP指标体系, 通过计算其贡献值和占传统GDP的比例, 反映出园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

4.4逐渐形成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指标的标准。一些国内一些起步较早、发展良好的工业园 (如苏州工业园、深圳高新区等) 在生态指标的评价标准如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可以作为小城镇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参考值;对那些目前统计数据不十分完整但在指标体系中又十分重要的生态单项指标如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度等可以参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价。此外, 黑龙江、福建、湖南等省份也根据其区域环境特点先后施行了《省级环境优美城镇的考核标准》, 小城镇工业园区可以针对自身特点进行评价标准选取, 从而减少在评价标准不足的情况下, 专家咨询法中因专家经验的差异对标准值的影响。

5结语

通过专家咨询法识别、GIS法与SD方法分析、幕景分析法表达的方法体系评价污染源的累积影响, 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基础上补充并完善小城镇工业园区区域生态影响指标, 选取发展较早的工业园区标准或国家、地方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作为生态指标标准, 从保护小城镇工业园区区域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 为建立一套适合小城镇工业园区自身及外部特点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使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城市工业园区比较突出分析生态环境影响, 从而提高了小城镇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准确性, 达到促进小城镇工业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天元, 乔观民.小城镇工业园区建设研究.经济地理[J].2001.3.

[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影响评价:进展与启示.刘洋.吕一河.陈利顶.陈飞星.自然资源学报[J].2005.9.

[3]林逢春, 陆雍森.浅析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累积效应分析[J].环境保护, 1999 (2) :22-24.

[4]陈剑霄.区域开发累积环境影响及其全幕景分析法评价[J]地下水, 2007, 29 (2) :73-76.

工业型城镇 篇10

我们湖北黄冈近代现代轻工业完全是从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别山区传统的食品、印刷、制陶、制茶、制糖、制香、工艺品等行业, 在我们鄂东地区源远流长。特别是在英山县发现北宋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的墓地后, 更加证明, 黄冈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蕲春的工艺陶, 黄梅的手工挑花, 浠水的安息香, 武穴的章水泉竹器, 英山的余正泰粉丝都是历经数朝几代, 久负盛名的名品珍品, 绝技佳作。

黄冈地处大别山区, 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建国后的工业基本上是从轻工业起步, 而以手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集体所有制工业是当时大办工业的主力军。到1999年, 也就是黄冈市轻工业局撤销前两年, 黄冈轻工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全地区轻工业企业达到242户, 其中集体企业有195户, 国有企业仅37户;轻工业总产值29亿元, 其中集体企业创造20多亿元, 国有企业只有8.9亿元;2000年时全地区集体企业的固定资产达到1.89亿元, 年实现利税5754万元。

正是城镇集体工业为黄冈市轻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到2009年, 黄冈全市轻工行业在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措施的推动下, 还是经久不衰, 规模以上集体合作制股份企业达到202家,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4%;实现轻工业总产值126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9.4%;实现利税8.2亿元, 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3.8%。

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全市集体合作股份制轻工行业产值过亿元以上企业, 现在已经突破10家。特别是食品饮料支柱产业发展势不可挡, 在黄冈市区已经形成了年总产值规模可达50亿元以上的饮料产业集群。杭州娃哈哈、北京汇源、湖南太子奶、内蒙古伊利、上海上好佳等一批全国知名食品饮料品牌纷纷落户黄冈;喜之郎、贝因美、鲁花、雨润、稻花香等大企业、大集团也即将在黄冈安家立业。我市正在成为湖北省和武汉城市圈食品工业制造中心, 中部地区最大的饮料产业城。一大批知名实力股份合作企业陆续落户我市, 为黄冈办大轻工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全市城镇集体工业改革, 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新出路。全市轻工行业和城镇集体工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快速度、大投入、成规模、集群式发展。

特别是在原城镇集体工业的基础上快速发展的农副食品加工业, 已经形成县域经济特色。如罗田县的板栗, 红安县的花生, 麻城市的菊花, 英山县的茶叶, 团风县的马蹄, 黄州区的萝卜, 浠水县的莲藕, 蕲春县的珍米, 武穴市的山药, 黄梅县的水产品等都是各具特色。同时全市工艺品及其它制造业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 实现工业产值13亿元;精制茶加工业随着品牌意识的增强, 实现工业产值12.6亿元;印刷业随着“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 实现工业产值11.8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随着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 实现工业产值11.6亿元。传统的手工业为县域经济形成特色, 城镇集体工业为全市全民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市县城镇集体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值得研究

1. 市县城镇集体工业联社机构不健全, 生存和发展困难。

黄冈市十个县市区有八家存在城镇集体工业联社机构, 经费来源都是自收自支, 八家联社都是与县市区轻工行业协会合署办公。

市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过去一直与市轻工局两块牌子一个班子, 一名专职联社副主任。2003年机构改革改掉了, 联社停止运作。2006年黄冈市轻工行业协会新班子调整后, 在工作中发现, 没有城镇集体工业联社机构, 全市集体企业改制改革无法进行, 集体企业资产无法管理, 便迅速向黄冈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写了保留黄冈市城镇集体工业联社机构的报告, 同时迅速用企业的形式恢复了联社的运作, 目前有五名工作人员, 经费自收自支。联社恢复后, 有效地推进了集体企业改革和资产的管理。

2. 城镇集体企业产权界定有难度, 集体企业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 黄冈市各县区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过去一直与轻工局合署办公, 城镇集体企业资产经常被轻工局调拨划拨到国营企业或其它单位。由于产权变更复杂, 现在很难界定这些企业资产的性质。2008年, 我们根据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关于《联社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由市城镇集体工业联社下文界定了部分县市区联社资产的性质, 但困扰不少。还有三个县市没有联社机构, 集体企业资产管理令人担忧。

3. 市县城镇集体工业经济的出路在于改革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 我们全市集体工业企业147户, 已改制的91户, 未改制的有56户。实践证明, 在国有企业向做大做强方向发展, 民营企业向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 集体企业的最终出路一是改革二是创新。湖北孺子牛鞋业有限公司前身是蕲春集体所有制的第三塑料制品厂, 通过体制创新, 现已经成为我国中西部生产鞋底鞋材的规模最大的企业;武穴楚威日用塑料有限公司, 过去也是集体企业, 通过股份制改造, 产品供不应求, 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企业越做越大;黄梅的挑花这一传统手工业艺术品, 通过技术创新, 已经成为全县成千上万妇女参与全民创业的重要选择, 年产值突破了一个亿。

三、发展市县城镇集体工业经济的建议

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各级城镇集体工业经济管理机制。

机构改革不可避免, 但中央已经明确“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一直存在, 这就是说我国重视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 但上下名称不一致, 基层城镇集体工业联社性质不确定, 机构无编制, 使人感到集体经济管理可有可无, 不利于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而民营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必然走向联合, 现阶段正是发展城镇集体经济的机遇期,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统一上下机构名称, 建立政企分开, 权责明确的城镇集体工业管理机构。

2. 颁布正式的《联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

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2006年印发的《联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对基层城镇集体企业资产管理是一个很好很及时有效的文件, 我们建议在《物权法》正式实行后, 总社应及时调整修订完善补充, 尽快以正式文件颁布, 同原国务院《城镇集体工业企业条例》一样, 具有法律效力。

3. 加快建立市县城镇集体工业经济发展基金。

总社关于《联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提出, 建立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基金的措施很好, 对保护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资产, 并使其保值增值切实可行。我们建议该基金正式确定为城镇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或城镇集体工业经济发展基金。

4. 加强对集体工业传统手工业、百年老店、知名品牌的保护。

中华传统手工业历史悠久, 城镇集体工业汇集了大量中国历代知名品牌, 集体企业中有很多的百年老店、老字号。如我们蕲春管窑, 武穴章水泉竹器都已经是后继无人, 浠水的“吴林茂香号”已默默无闻, 英山“古泉清”白酒当年与“白云边”同获部优称号, 但现在已经销声匿迹。建议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采取一定办法对这些集体经济成果, 传统手工业的结晶加强保护。传统手工业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5. 加大对集体工业经济理论前瞻性研究。

工业型城镇 篇11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39-03

引言

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在发展阶段上保持协调,就是工业化的发展要在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之内;同样而言,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也要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相匹配[1]。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首先是二者要在发展速度上的均衡性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其次,要始终把保持二者在发展方式、发展阶段、发展手段和发展目标上的协调性不断贯穿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就是说,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手段和方式要保持一定的契合度;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也不能互相矛盾;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不能相互超越。始终抓住协调这一主线,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有序发展[2]。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个发展路线,二者的协调有序发展对中国尽快尽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二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二者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并且提出相关对策是本文研究的基本要义。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源泉

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发展有一条规律,工业化发展对城镇的诞生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钱纳里等人以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出发点,调查了1950—1970年约100个国家,结果显示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势[3]。城镇的规模随着产业集聚的不断扩大而发展。我国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业总量不断增长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工业增长的拉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推力两种力量综合拉动下,农村人口涌向城镇,为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其次,我国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也在促进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传统工业要以创新为基点进行发展和改造,发展重心不断向新兴的战略性产业转移,最终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工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新兴产业高技术含量、高效益、低污染、低耗能的优势,这不仅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实现了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同时,其发展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带来的财富可以不断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为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能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

中国特色城镇化就是要实现人力资本、经济要素和技术资源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在集聚过程中,人口集聚作为最原始的动力,不断吸引人才和科技资源等发展要素凝聚成一股力量,促进技术改革创新和升级,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优配置,重构产业链,合理减少发展成本,实现大中小城市发展资源合理分配,切实保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产生一种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提高的综合效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劳动者相关知识技能水平要与其发展需求达到很好的契合。中国特色城镇化在文化上定位为实现文明的多样性共存,培养与时俱进的城市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文化发展目标是: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效融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城镇人民接受教育的比例越来越大,全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现存问题和原因

(一)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工业和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作为衡量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参照这一标准对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后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例如:2008年,我国制造业产值比重约为34.4%,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为88.7%,其对应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63.4%和65.8%,而200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45.7%,低了约20%。从就业比重来看,2008年我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为60.4%,其对应的城镇化水平为52.7%,依然比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高出7个百分点[4]。由此可以看出相对应的城镇化率水平较低。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就业方面所做贡献不大,工业化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镇化发展滞后。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59%,工业化率62.78%,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程度为25.79%。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在2003年以后有所改善,为了改善两者发展不对称的状况,国家及地方相继推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也出台了一系列减免农业税、取消农民工进城限制等政策,使得城镇化发展速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扭转,但是仍旧追赶不上工业化的发展速度。

(二)城镇化发展缓慢与支撑产业不足

支撑城镇化发展的相关产业能力不足。工业化、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没有紧密结合,良性发展。一些地方只把提高城镇化率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城镇配套设施的发展,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化最终难以持续发展壮大。一些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和发展支持力度不足,促进就业的能力不高,难以有力支撑城镇化的发展。根据国际经验,在城镇化的中期,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地区的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而我国目前仍然没有摆脱资源依赖性的发展路线,第二产业中采掘业的比重仍然较大,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多、环境污染大,而且吸纳劳动力有限。制造业发展能力弱,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率低,生产经营未形成产业链;制造业内部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差,对国外技术装备有很大的依赖性;在以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为主要竞争力的优势还未形成。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较低。以2009年为例,第一产业对GDP的增加值拉动为0.6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为38.1%;第二产业对GDP增加值拉动为4.8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为27.8%;第三产业对GDP的增加值拉动为3.9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为34.1%[2]。这充分说明,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支柱产业,我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力不足,致使其发展缓慢。

(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影响了两化的协调发展

第三产业在促进和推动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浪潮的推动,第三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三增长极”。但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我国第三产业不仅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较其他产业偏低,而且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相比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作为主要支柱,而中国仍旧依靠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并且我国的第三产业总体上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对GDP的增长和城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自身发展能力弱也就削弱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自身发展结构不合理也阻碍了工业化的整体演进和城镇化的进程。在未来几年间,工业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相对有限,而城市服务业成长的前景很广阔,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起了重要作用。同时,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应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市场中介和高层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升级也将带动工业和农业的结构升级。我们要充分认识服务业对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促进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四)二元结构导致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缺乏内在的协调性

城乡二元体制影响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及协调性。1978年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变化对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程度及发展趋势影响具体表现为:1978—1984年,农村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工业化水平相对下降,城镇化进程缓慢推进,二者发展呈相反趋势,但二者发展协调性较好。1985—2002年,乡镇企业突起,市场机制逐渐建立,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与就业制度有所松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均呈现一致的快速发展趋势,但两者的协调性降低。2003—2010年,户籍制度与就业制度继续放松,土地制度是改革重点,工业化进程放缓,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化依旧快速发展,二者发展的协调性较差,但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状况已经不那么明显,二者的协调程度逐渐提高[1]。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尚未根本消除,我国是典型的二元制社会,城乡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上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等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还未破除。目前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面临的最大体制性障碍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只有不断减小由二元体制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异,不断刺激农民消费,扩大农民消费市场,解决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促进国内需求扩大和升级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措施

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推进我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促进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提高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契合程度。城镇化要以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那种不顾条件,只为提高城镇化率的做法会使城镇化因为缺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出现“半城镇化”;另一方面,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会对产业集聚和经济结构优化造成影响,从而迟滞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要促进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就需要加强产城统筹,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以工业发展需求促进城镇功能不断优化,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提高城镇的规模和水平。工业发展离不开城市为其提供的各项发展资源,工业发展和城市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关系,不能不计城市发展的得失单方面发展工业。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带动优势,城市新区要根据产业园区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发挥城市新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服务作用。以建设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为基础,不断完善区内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形成城市的雏形,最终建设成为综合产业和城市生活为主的新城和新区。

(二)推进产业集聚化发展,强化产业支撑

首先,将促进产业集聚,推动工业经济区域联合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现代工业发展大都依靠产业集聚提高资金、资源使用效率,要以培育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为目标。要在发展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培育壮大开发区,建成具有区域性强,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协助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产业内不同级别企业的密切合作,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的新型产业链条,围绕价值链发展“以大带小,以小补大”的产业集群。围绕关联产品聚集企业,实现中小企业规模化发展,增强中小企业联合竞争力,齐心协力打造特色产品和区域品牌,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促进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科技推动为基础,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工业化的层次和水平。

其次,发挥产业支撑作用。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和区域型城市群集聚,加快壮大产业规模。抓住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和调整工业内部结构这两个重点,改造传统产业内部结构,焕发传统企业活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挖掘新兴企业发展潜力。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切实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第三产业作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推动力,一般地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表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但当其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会趋于相对的稳定,特别是密集型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会导致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有限性增大。因此,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其提高到战略高度。根据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积极选择增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强、就业弹性大的行业:如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结合中部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势,还应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激发就业创业的活力,通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有力带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四)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对于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延缓作用,打破这一体制性障碍必须依靠国家和地方共同推进。国家层面的改革应居于主导,一方面它控制着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法律法规方面的底线的设定,户籍、土地、财政、金融、社保等制度的改革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解决地方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而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公共政策统筹推进涉及制度性安排的改革举措。而地方则应在国家的统一制度安排下对具体实施机制进行创新。如在明确了户籍改革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对户籍改革的实施步骤及公共服务配套改革措施进行创新,在现有土地制度规范下对具体确权颁证方法、流转模式进行创新,在现有的金融制度规范下对农民融资方式和渠道的创新和拓展,等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农民来说不再是梦想,给予农民更多的发展机会,保障农民社会阶层的上升渠道通畅,加快建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保障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一元化体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李霞,朱艳婷.城乡二元体制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2,(3):109-115.

[2]兰勤.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之我见[J].探索与争鸣,2004,(5):124-126.

[3]苗建萍.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J].商业经济评论,2012,(1).

[4]付保宗.“十二五”时期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5]洪名勇.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1,(6).

[6]唐敏.城镇化关键期战略谋划[J].瞭望,2012,(9).

[7]李强.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措施[EB/OL].http://www.chinaacc.com/new/287/294/354/2008/7/wa3153213917141780026324-0.htm.

[8]姜爱林.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9]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7).

工业型城镇 篇12

我受大会主席团的委托, 向大会做关于修改《上海市城镇工业合作联社章程》 (以下简称《章程》) 的说明。

市联社现行的《章程》是2008年11月上海市城镇工业合作联社第四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五年来, 市联社按照《章程》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实践证明, 这个章程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 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形势要求, 对加强各级联社建设、规范各级联社行为、维护各级联社合法权益、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党和国家支持和发展集体合作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政策导向更为明确。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要着力深化国有、集体和非公经济资本的开放融合,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张德江同志在全国总社“七代会”上的讲话对联社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求全国各级联社成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和组织者, 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维护者, 集体经济政策制定的建议和协调者, 中小企业合作互助的组织和参与者”。从市联社的工作实践来看, 五年来, 各级联社的功能作用和发展状况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 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使联社更好地履行职能, 发挥作用, 有必要对现行《章程》进行适当的修改。

这次修改后的《章程》在结构上没有重大变化, 只对相关章节的条款内容做了一定的调整和增加, 修改的主要内容如下。

1. 根据目前联社系统成员单位组织形式和经济性质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为正确反映成员单位组织形式, 新《章程》对原《章程》在“集体经济”表述上增加了“合作”两字, 即由原来的“集体经济”表述改用“集体合作经济”表述。

2.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要求, 有效体现联社的功能作用, 新的《章程》将第一章总则第三条市联社宗旨增加了“使联社成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维护者, 集体经济政策制定的建议和协调者, 中小企业合作互助的组织和参与者”的内容。从而使联社的工作宗旨更为明确, 功能作用更加突出。

3. 为更好地履行联社职能, 新《章程》将第二章工作任务做了几处修改, 增加了相关条款内容。

一是在第一项任务的“接受政府委托, 参与制定城镇集体经济法规”中增加了“改革发展方案”的内容, 以发挥联社在区域集体经济改革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二是在第二项任务的“维护成员单位和企业合法权益, 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中增加了“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做好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及“提供信息、政策、金融服务”等内容, 从而进一步突显联社的服务功能和社会贡献。

三是在第三项任务“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中将“建立”改为“完善”, 将“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改为“发展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合作经济”, 使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更为明确。

4. 新《章程》在第三章成员单位章节中, 增加了市联社成员单位和理事单位的条件、进退程序等条款内容, 从而使市联社成员单位和理事单位的进退更加规范有序。

一是在成员单位的条件上, 明确了必须“承认市联社章程”和“自愿加入”。

二是在成员单位进退程序上, 明确了一要提交书面申请或通知;二要由市联社或区 (县) 联社进行初步审核并经市联社主任办公会议或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二是在市联社理事单位的条件和程序上做出了的规定。

5. 新《章程》在第五章理事会章节中, 为增强联社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在理事会主任条款中, 增加了特邀副主任的条款内容。

6. 新《章程》在第六章资财管理中, 将“社务活动开支”改为“市联社开展重大社务和服务活动的费用, 由市、区两级联社共同承担”。

各位代表, 以上关于这次修改《章程》的简要说明, 请大家结合新修订的《章程》予以审议。

上一篇:访谈节目的平民化下一篇:激光枪自动射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