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动力论文

2024-12-27

阅读动力论文(精选7篇)

阅读动力论文 篇1

阅读动力是指推动阅读行为发生和持续进行, 促进阅读活动完成的力量, 包括对阅读活动的肯定, 具有阅读的兴趣, 养成阅读的习惯, 读前积极主动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 读中保持热情和注意, 克服阅读困难, 维持阅读行为, 保证阅读质量等方面。阅读动力对阅读活动具有发动、维持、强化、激活和调节的功能。阅读动力的强弱、主动或被动, 直接影响到阅读能力的发挥, 影响到阅读活动能否完成、阅读效率的高低和收获的大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 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 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 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因此, 我们在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 应当对阅读动力予以足够重视。

一.阅读内部动力的生成

为什么有的人酷爱读书, 把读书视为人生乐事, 而一些人却不愿读书, 把读书当作苦差?阅读动力的强大与否, 实质是心灵的激活与否、个性的觉醒与否的问题。阅读动力的生长, 需要有一片鲜活的心灵土壤。随着个体的身心发展, 在认识世界的同时逐渐认识自我, 思考自己有限的生命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存, 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幸福的问题。阅读活动能够让我们有限的生命进入无限的时空, 在摆脱束缚、发现自我、超越自我中确证自己的存在, 获得生存智慧, 构筑精神家园。个体在成长中一旦觉察到阅读的生命价值, 就会积极投入阅读, 在阅读中求解心灵的困惑, 自觉追求人格的提升, 完成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使命, 因而表现出愿意读、乐于读、克服困难坚持阅读的强大动力。

阅读的内部动力源于心灵动力, 而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强化。只有在阅读活动中才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在不断满足好奇心、求知欲的过程中丰富阅读体验, 增强阅读兴趣;在阅读中产生新的问题, 激发新的阅读需要, 引起进一步的阅读, 而阅读视野越开阔, 阅读动力越强, 形成良性的“动力循环”;在持续的阅读中养成阅读的习惯, 使得阅读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甚至形成读书的嗜好, 沉醉其间, 终身与书结下不解之缘。在此过程之中, 教师要积极行动, 呵护、鼓励学生读书的兴趣与行为,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给予必要的帮助, 起到推进、加速的作用。中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 我们要针对两种阅读的各自特点, 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的措施, 多管齐下, 培养学生的阅读内部动力。

二.阅读内部动力的培养策略

我们以往花在课堂阅读上的大量时间效率太低, 不能一味责怪学生不努力, 而要好好反思我们的失误。稍稍冷静思考一下: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上, 用于学生阅读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就这么一本教科书二十多篇课文, 为什么一学期下来还“掌握”不好?学生为什么不认真、没有热情?公认的名篇佳作为什么也让一部分学生无动于衷?课堂阅读教学必须调整、改变。

1. 真实阅读, 自主阅读。

语文课堂上少不了学生的各种读, 但教学的程式化、形式化, 没有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没有引起学生独立探究的欲望, 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感受、体验、独立思考、质疑、交流、争论, 表面化的群体阅读代替个体的真实阅读, 这才是症结所在!

没有主体积极参与、个体没有应有收获的阅读, 是虚假的阅读!如何让学生真正进入真实阅读、主动阅读的状态, 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这是比我们讲多少、怎样完成教学预设更重要得多的问题。

阅读课堂教学的任务不是“灌”现成的答案, 也不是“逼”学生读 (硬逼是无用的) , 而是促进学生有效阅读, 提高阅读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营造情境和氛围, 指引阅读方向, 指导阅读方法, 启发学生思维, 检查、提醒、纠正阅读中的偏差, 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在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 我们要防止“假自主”的做法。所谓“假自主”一是指形式上是学生自主, 实质上仍是教师话语霸权充斥课堂, 限制学生的思维;一是学生活动热热闹闹, 但没有对文本和他人的认真“倾听”, 自以为是, 随意曲解, 讨论成了单纯的争吵, 教师不加辨别一律肯定, 导致思维平面化和混乱。

2.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 上课伊始往往会来一段新颖生动的导语, 铺垫课堂气氛, 激发阅读兴趣。标题是文本的“眼睛”, 通过简要的分析、提示, 可以明确阅读重点, 引起学生积极的阅读期待, 从而主动阅读。例如《我的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指什么?又为什么叫做“空中楼阁”?《祝福》中“祝福”指什么?与小说的情节、主题有什么关联?介绍背景知识, 不仅为学生提供理解的基础, 同样可以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如介绍海子的思想及其诗歌的影响, 可以促进学生仔细揣摩、体会《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意蕴。还可以利用多媒体, 展示画面和播放音乐, 设置情境。

介绍背景知识和补充视听材料, 不要都放在课的开始。有时先让学生自己直接接触文本,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然后再补充、介绍, 效果会更好。另外, 不可千篇一律, 每一课都花大量时间去激发兴趣, 不但浪费可用于深入体会、思考的时间, 反而不利于学生在阅读中自然生成兴趣。

3. 情感投入, 心灵交流。

阅读文本, 不仅是认知理解的过程, 同样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积极的情感是促进理解的巨大力量。比如《背影》这篇语言质朴却感人肺腑的散文, 如果只是记住背影出现几次, 怎么写的, 却不能感动自己, 有什么意义?只有抛开机械肢解、冷眼旁观的做法, 敞开自己的心扉, 与作者真诚对话, 通过联想、想象, 细心体味蕴涵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才能使自己受到感染, 产生共鸣, 而这正是持久而强烈的阅读动力。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 开放感官, 从课文中去发掘作者的感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 充满激情的讲述, 绘声绘色的导读, 全身心的投入, 会影响学生, 感染学生。

4. 问题导向, 深入探究。

“学生初读之后, 了解了全文的轮廓, 把握了中心意思, 不少学生容易获得‘全懂了’的内心体验而产生满足感。有了满足感, 就没有兴趣学下去了。”此时, 需要教师提出有意义、有深度的问题, 引起进一步的阅读与思考, 向深处开掘。

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 除了感受到别里科夫的滑稽外, 应该思考: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我们又是否也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死水》中“死水”象征什么?《〈宽容〉序言》中讲述的故事意义何在?《过秦论》《阿房宫赋》与苏洵、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对历史的评论, 孰是孰非?

教师以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思考, 是普遍的做法。但是很多时候, 提问成了“仪式”, 问题琐碎, 没有思考的价值, 学生不需要读书, 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读书, 或者思考问题成了少数人的事情。提问失去应有的价值, 反而成为学生深入探究的阻碍。

此外, 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更新与变化, 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师生感情融洽, 形成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的课堂习惯, 教出趣味, 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艰辛中体验到快乐, 教师及时予以激励和肯定, 从而使学生对课堂阅读充满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课外阅读内部动力培养策略

学生课外不读书、不爱读书, 固然有种种客观原因, 但根本原因在于阅读动力不足。只要内部动力充足, 学生就会想方设法挤出时间,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多读书”, “读好书”, 使自己在持续的阅读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

1.课内辐射, 课外衔接。

可供阅读的书籍浩如烟海, 从何入手呢?对学生而言, 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作品, 无疑是首选。由于经过课文教学, 学生已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和阅读动力基础, 如果教师再给予适当介绍, 就能起到推动课外阅读的作用。

由于时间限制, 较长的作品无法在课内完成全文阅读, 就可以课内学习节选部分, 课外阅读全文。如《我与地坛》全文共七节, 在阅读节选部分学生已经被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母亲真挚的深情打动, 自然产生阅读其余部分的兴趣。《边城》节选的是中间部分, 之后主人公怎样了呢?由于沈从文独特的小说风格的魅力, 学生不仅可能在课下阅读《边城》全文, 还可能阅读沈从文的其他作品。

另外可以经常推介同一题材、类似风格、不同意见、评论鉴赏等类型作品、读物, 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相机介绍名人、教师自己的读书经验, 渗透课外阅读意识。

2.拓宽兴趣, 磨砺意志。

课外阅读仅限于浅显的书籍, 视野狭窄, 同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引导学生不断拓宽阅读兴趣, 走进经典, 尝试理性阅读。引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 帮助他们理解有难度的作品, 真正领悟其意义, 使其对阅读经典产生兴趣, 沉到作品之中, 独立思考, 不迷信, 不盲从, 用尊重、怀疑、研究的眼光审视作品、评判作者。

可以规定“最低限度的必读书”, 但更好的做法是在适当的时候推荐相应的经典著作。由于经典著作一般比较难, 教师要给予读前帮助和必要的过程指导, 激励学生接受挑战, 使学生中优秀的读者起到带头作用, 让学生在阅读中磨砺意志, 体验成功。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允许学生张扬个性,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3.自我激励, 为人生而阅读。

阅读动力的源动力是心灵动力。个体在人生理想指引下而不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在成长过程中追问生存的困惑。阅读主体一旦意识到阅读对于自己生命的价值, 就会最终将读书作为生活的内在需要, 产生自我激励、自我砥砺的不竭动力, 从优秀的读物中汲取营养, 不断向理想中的自我形象靠拢。

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是人生的自我塑造, 阅读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读好书能够更好的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个人的成长是在一步步的自我超越中实现的, 而读书就是这种超越的阶梯。但是, 空洞的说教, 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更为有效的做法是通过言传身教, 熏陶感染, 让学生多读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积极向上的作品, 引发学生在阅读中反思自我, 设计未来, 思考人生。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我们一方面抱怨学生不爱阅读, 另一方面却忽视阅读内部动力的培养, 甚至不当的教学行为损害着阅读动力的生长。其实, 阅读教学只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满足学生的需要, 符合教学规律, 就会促进阅读内部动力的生长。相反, 光靠搞各种花样引发学生的“动力”, 却不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削弱、动摇, 乃至泯灭学生的阅读动力。

阅读动力论文 篇2

氢动力汽车

①如果未来有一天,汽车不再燃烧油料,你也许会以为这是科学幻想。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巨大市场利润的刺激,这种工业神话正在成为现实。

②谁都知道汽车是燃烧汽油、柴油等燃料的,由于人类一百多年的疯狂使用,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威胁,终有一天,汽车会无油可用。同时,它们燃烧后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每天都在制造着污染,并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要想改变这种困境,唯一的出路在于找到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

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目前认定的可替代性的能源是氢。该公司已经研制出“氢动力燃料车”,称作“氢动力概念车”。该车造价极高,但物有所值,它实现了零污染。负责“氢动力概念车”项目的总工程师对这种车做了这样的判断:“我们正在进入汽车时代的一个新纪元,氢能源替代石油能源是人类在未来最合乎逻辑的选择。”

④氢能源的开发技术是氢动力汽车最终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氢能源不像埋藏在地下的石油,只要简单开采,再经过提炼就可使用。虽然氢无处不在,比如,水就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的,但是把氢提取出来制成液态,并安全地存储和使用,成本是非常高的。要想大规模获取液态氢,目前的开发成本是以“亿美元”为计算单位的。然而它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一旦攻克了大规模获取液态氢的难题,人类在21世纪就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汽车时代。

1.第②段中“要想改变这种困难,唯一的出路在于找到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这句话中的“唯一的”三个字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答:

2.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氢动力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的原因。

答:

3.在第③段中,负责“氢动力概念车”项目的`总工程师认为“我们正在进入汽车时代的一个新纪元,氢能源替代石油能源是人类在未来最合乎逻辑的选择。”他这一判断的根据是什么?结合全文回答。

答:

4.第④段的中心句是:

答:

5.第④段将石油和氢能源进行比较,有何作用?

答:

参考答案

1.不能。因为“唯一的”即“独一无二”,准确地说明了要改变这种困难,除找到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替代性能源外,别无他法。

2.因为氢燃烧后产生的是水,而这种水对自然界完全无污染,所以氢动力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

3.①科技的发展和巨大市场利润的刺激;②石油面临枯竭的威胁,汽车终有一天会无油可有;③氢既环保又可再生;④氢无处不在

4.中心句是:氢能源的开发技术是氢动力汽车最终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关键。

如何提升学生独立阅读的动力 篇3

在小学阶段,要提升学生独立阅读的动力,需要教师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我国教育家程颐提出:“教育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促使学生持续阅读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条就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具体的阅读要求中,也体现出对阅读兴趣的关注:“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心理学中,兴趣被定义为个体因与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阅读活动中,如何才能激发这种心理状态呢?

首先,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契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新课标将“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和“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列为第一学段的阅读内容,就是因为儿童对这些富有情节的内容和句式简洁、韵律感强的韵文特别感兴趣。学生阅读时,一方面完整的故事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满足感,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中视野得以拓展,好奇心得以满足,想象力得以释放,阅读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被点燃。反之,如果阅读材料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需求,学生自然就没有阅读的动力。

其次,利用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做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比如:徐文祥老师教学《万里长城》一文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读课题,这本来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方法,但老师进行了不同寻常的设计,他让学生用不同的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有的学生用激昂的语气读,有的学生用沉静的声音表现,还有的则是无限敬仰的感情,读“万里”这个词时尤其变化多端。这个独具匠心的设计,是对学生阅读期待的一次检验,不同的期待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好奇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取向。这个方法令人深思: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的陌生化,会使学生不断产生一种新的期待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材呈现的方式、讲解的方法、引导讨论的方式都应该做到常中有变,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期待将阅读的触角伸向课文。我们提倡多元化地解读课文,同样,对于阅读期待我们也提倡多元化,这样更能够带动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潜心品味课文。

“阅读期待”作为课标中一个新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才刚刚开始,每个教师都应和学生一起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使它在阅读教学中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最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创造条件。比如,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教师却一味地讲授、分析,最后让学生记住教师的结论,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感觉阅读索然无味。如何让学生乐读呢?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阅读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阅读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阅读体验。面对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当然,每个学生的认识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些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汇集、碰撞时,既可以修正和发展自己丰富的阅读感受,也可能激发学生更多的阅读乐趣。因此,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学生的阅读乐趣比对阅读材料的认识以及得出最后的结论可能更重要。只要学生喜欢阅读,其他的事情也会随之迎刃而解,阅读乐趣的获得与否应该成为评价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一旦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觉得阅读是沉重的负担。“与书本交往的愉悦所引起的精神振奋状态,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借助于这种力量能托起沉重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

要实现独立阅读,首先要解决阅读动力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至关重要,这是促使学生持续阅读的动力源泉,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

二、阅读方法的渗透

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阅读方法的支持。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阶段目标中,对阅读方法的安排体现出通盘考虑的意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各个学段一以贯之的要求。第一学段,提出“默读”的要求;第二学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要求;第三学段,进一步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第四学段,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新课标对阅读方法的安排,反映出阅读教学的理念在发生变化。将“略读、浏览”的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不单单是阅读方法的扩展,更意味着阅读的范围和阅读量也将发生变化。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偏重对课文的精读,但是仅仅靠课堂教学的有限阅读,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阅读量作为支撑,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目的就在于扩大阅读范围,开阔阅读的视野。这是语文课程对阅读广度的重视,是主动适应信息社会的表现。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必须重视这些基本阅读方法的培养。

阅读是个性化的学习行为,阅读方法也应是个性化的,学生有权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方法,教师不应限制,只能引导。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是保证独立阅读顺利进行的基本方法。

三、阅读习惯的培养

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还有赖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学习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地成了习惯,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每天阅读、带工具阅读、边读边思考、批注式阅读等。考虑到先入为主的因素,在起始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除了兴趣、方法和习惯为基石外,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阅读量的支撑。以课本为载体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课外阅读的支持。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有明确保底要求:第一学段5万字,第二学段40万字,第三学段100万字。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阅读动力论文 篇4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应该成为每个人自我成长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其实质性的、发自内部的成长与发展, 必然要求不断追求知识, 实现自我思考和提升。

二、体悟教学的含义与价值

“体悟教学”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老师通过自我审视、解读, 展示自我专业发展的历程与方法, 为教师自我实践提供概念化示例而提出的。他认为体悟教学就是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策略 (如调动主动性、鼓励参与和交流等) 和方法 (如换位、参与、设境、对比、援例、譬喻等) , 使学生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 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经验 (直接的生活经验和间接的学习经验、知识背景) 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和对方法技能的切实领会[1]。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 体悟教学的理念对于阅读素养及阅读有效性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 体悟教学有助于实现阅读教学的本质追求。

阅读的本质就是要求阅读主体对文本有内在的动态的反应, 通过与文本的交流, 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通过教师的指导, 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感受、关注阅读文本, 自己领会、感悟, 把陌生的、外在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存在。

2. 体悟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学双方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2]。然而教师、学生和阅读文本之间存在着时间空间、心理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距离, 若要突破这个距离,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必须架设起多架沟通的桥梁。教师通过体悟, 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在的含义, 也就能够更准确地指引学生架设起与文本沟通的桥梁;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感悟, 也能够联系自身的经历体验, 激发探究文本的热情, 进一步走进文本之中。

3. 体悟教学有助于发展正确的人文素养。

阅读素养的提升不仅能够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也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体悟教学所养成的阅读习惯, 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地进入文字中, 从中汲取丰富的情感体验,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体悟教学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体悟教学不仅是相对学生而言的, 教师更应该通过体悟教学达成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通过体悟形成自身的独特体验, 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进行作品的再创造。

三、影响阅读有效性的因素

阅读是人们汲取知识、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信息的基本途径之一, 对人的成长影响巨大, 一本好书往往会改变人的一生。然而目前国人的阅读现状令人颇为担忧。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环境因素。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等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选择的多元化使得阅读在生活中的比重日益下降。对学生而言, 学习压力大, 课外活动多也让他们少有时间花在阅读上。二是阅读文本因素。目前市面上各种出版物、阅读物的泛滥和粗制也造成了阅读者的选择困难。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更喜欢从报刊、杂志中快速获取最新的信息, 而忽视了传统的文学著作。三是教师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思想道德水平、教学能力、心理状态、智力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态度。一名优秀的教师, 特别是语言文学类教师应该善于发掘学生的阅读关注点, 通过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吸引他们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四是学生因素。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态度等将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特点及阅读方式。例如, 男生通常对理工类、科技类读物感兴趣, 而女生多热衷于文学作品。态度积极的学生更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和吸收书本知识。

四、体悟教学理念对有效阅读的指导作用

体悟教学是唐江澎老师经过几十载的教学探索, 其自身的经历也是“体悟”二字真谛的最好诠释。“体”是体验、体察、体会, 是手段、途径和方法, “悟”是领悟、感悟, 是结果、目的[3]。体悟教学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最终获得“个人意义”, 而有效的阅读是教师和学生实现这一意义的重要途径。体悟教学要求教师呈现自己的体验, 教师通过阅读学习能够产生对文本的体验, 并且积累更多成功的学习方法, 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学习体验, 更是对方法的深刻领悟。这也是古人所谓“传道授业解惑”, 正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现实意义。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悟, 获得新的内部体验, 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 能够融入到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中。体悟教学理念既注重人与人、人与外部环境互动中的生命体验, 也注重在体验过程中引导人不断内省, 帮助学生自我觉悟、自悟自得, 这也是有效的阅读最终需要达到的目的。阅读文本是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凝结成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 是读者能够从外部获取的体验资料。有效的阅读能够使读者产生切身的感悟, 与作者在文字中互动交流, 被作者的观念、思维、情感潜移默化, 产生对自身的反省与思考。

五、体悟式阅读教学,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有效的阅读更注重方法和技巧的创新。在语言类、文学类等各种有关阅读的教学中, 可引入体悟教学的教育理念, 探寻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 注重教师阅读体验的提升, 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引导教师与学生深入地阅读体悟、思想交流, 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提高。

体悟式阅读教学应循序渐进, 激发、感悟、体验、成长。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他们带领至阅读文本中, 教师的指引能够使学生关注写作者的经验, 拉近距离, 与自身的体验相关联、相结合, 调动其思维与情感的参与, 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最终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这种通过阅读获得的思想、体悟对行为方式产生正确的指导作用, 也体现了体悟式阅读教学要达成的教育意义。体悟式阅读教学要在方法和技巧上有所创新, 要避免教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寻找更多能够促进师生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形成阅读技能[4]。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将直接影响阅读的有效性。教师要带动学生同台交流, 要求学生参与对话、问答、讨论等, 既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检验阅读效果。适时进行调研交流, 如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等, 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并进行指导。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就同一主题同时写作, 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探究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也可进行对比交流, 互相探讨。体悟式阅读教学不仅要在课堂内进行, 更要延伸到课堂外。成长所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 不同的需求可以在不同的阅读体验中获得满足。在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阅读, 将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到阅读中来, 获得新的体验又扩展到生活中去[5];在课堂外, 根据需要选择阅读文本, 不仅巩固课堂中所获得的阅读体验, 更能扩展更深层次的阅读交流。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影响阅读有效性的因素, 对体悟教学促进阅读能力提升进行理论探讨, 提出如何通过阅读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悟教学,阅读,有效性,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帆.语义体悟教学思想发展探究[J].教学管理, 2010, (3) .

[2]江苏省教研室.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3.

[3]唐江澎.论“体悟教学”的目标和意义“体悟教学”简论 (一) [J].无锡教育, 2001, (2) .

[4]佟健博.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金田, 2013, (10) .

阅读动力论文 篇5

那个时代,人们除了物质生活的极度贫乏之外,更可怕的是精神的匮乏。未成年人的上山下乡是对他们人性上的伤害,而精神世界的干枯则几乎毁灭了一整代人。

恰恰是经历了这样一个短暂的精神匮乏的时代,让这一代人反而产生了对文化追求的饥渴,反而有了更强烈的学习的愿望与动力。当社会对文化的封锁打开了一扇窗时,这一群人开始疯狂地“掠夺”可能遇到的一切资源,饿虎扑食一般恶补失去的年华与机会,恶补本应早就该拥有的知识与文化。

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恢复,让高考成为重新燃起我们学习兴趣的火种。入读大学不但是人们可以重新获取知识的桥梁,也成为知青们脱离生活困境的跳板。看书、学习也再一次成为生活的动力,成为人生中的重要一课,成为改变现状跨入美好未来的必经之路。

改革开放打破了国界的封锁和思想领域中的限制,给了社会更多的阅读机会,但到了今天,生活的富足却没有激发出人们更广泛的学习热情。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均年阅读量远远低于大多数国家的水平。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飞跃已经基本解决和满足了吃得饱、穿得暖的问题。读书不再是为了生存,为了温饱,曾经为了改变生活困境的读书动力消失了。大多数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学习选择,高科技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学习手段。

在过去的只靠纸媒、书媒的学习中,人们更多地要将知识装进头脑之中,带着行走和生活。遇到了问题时,要靠头脑中的记忆做出对策的选择。但现代科技将许多的知识装在了“公共的硬盘”中,遇到问题时,人们会用电脑或手机去“百度”,去“搜索”。因此他们会认为读书不再重要,读书会成为一种多余的负担。

读书是对知识的系统化、完整性吸收。而信息的搜索则只是一种知识的碎片化,它固然可以有助于解决许多问题,但却不能将人的头脑变得更有独立性,反而会变得更有依赖性。再高水平的科技,也无法让人的头脑变得更有独立性和逻辑性;再高水平的科技,也必须靠人脑的指挥和利用,才能变成现实的成果。

将读书获得的知识融入于自己的头脑中,还是将判断依赖于存在于“硬盘”中的搜索,其差别正在于,你是靠自己的认识去自主地做出选择,还是靠他人的帮助去做决定!

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做出的选择,会有利弊的分析在先,因此动力与执行力不同,即使遇到了困难与压力,仍会在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应对。但靠别人的帮助才被动做出的决定,就可能每走一步都摆脱不了要靠别人的帮助。或许一旦失去了帮助,就失去了信心,就只有接受失败了。

书可以成为导师,可以成为案例,可以成为镜子,也可以成为朋友。当书成了朋友时,不但可以陪伴你度过寒冬,走过黑夜,也可以与你共同分享春天,分享快乐。你会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不再彷徨、不再胆怯、不再六神无主。书会让你变得聪明、有智慧,还会让你勇敢、坚强,更会让你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三年前我和几个朋友组织建立了公益的读书会活动,请官员、专家、作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等各界人士来演说读书与读书的收获。我坚持完全公开,对社会免费开放。不是为了让所有听众到读书会寻找人生的答案,而是希望所有的人能通过读书而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

书的开放与思想的开放同步。有了开放的讨论,才能让更多的好书展现给社会,让许多人在茫茫书海中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喜好,找到自己的需要,找到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作品。

阅读不但能改变世界,阅读也会改变人生。

阅读动力论文 篇6

(一) 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

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 所写内容空洞乏味。究其原因, 除了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比较缺乏之外, 知识储备量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实, 学生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 从而接触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获取更生动、更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 学生在写作时, 就可以把从作品中汲取的间接生活素材, 巧妙地挪移到作文中。学生的阅读量多了, 积累丰富了, 就不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同样, 名家作品中精彩、生动的语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语感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学生阅读不同作家的作品, 接触各种写作风格和文字技巧, 受到熏陶和影响, 就会慢慢模仿, 甚至能初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二) 提高语言表达和感悟能力。

语感是一种能够迅速领会和感悟语言文字内在意义的能力, 是一种语文修养。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这种语感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 它是后天长期反复阅读积累的结果。学生平时多去阅读课外书籍, 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材料, 日积月累, 才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 培养自学能力和阅读习惯。

通过反复的课外阅读训练, 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种独立阅读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阅读, 自己学习。只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搜集、选择、整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同样, 学生通过反复的课外阅读训练, 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独立的阅读能力与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他们将来适应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提高人文素养。

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能提高人的文学素养和文明程度。语文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而且要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课外阅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作品中蕴涵的丰富人文内涵, 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这种潜移默化地影响比老师在课堂上干瘪空洞地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信服。

当然, 读书的能力不是几次阅读实践就能培养起来的, 而是在长期实践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如何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通过课外阅读活动丰富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养成乐读书的习惯呢?

(一) 端正阅读态度, 培养阅读兴趣。

在不少学生看来, 读课外书即为看闲书, 只是为了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 以获得精神上的放松, 仅此而已。这就需要老师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在看“闲书”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如武侠小说中对人物外貌、动作的描写, 言情小说中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侦探小说中如何设置悬念, 等等。连这些尚且不提倡中学生阅读的作品中都有这么多东西可学, 更何况那些名著之类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了。所以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读课外书也是在学习语文。

(二) 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古人曾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此言形象地告诉我们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知识本身, 而是学习方法。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课外阅读是属于学生的自学活动, 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是一种吸取和转换语言信息并使之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 它的根本特点体现在“课外”二字之上。因此, 语文老师的职责就是通过课内教学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阅读, 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头。问题在于:中学语言都是应该高度重视并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我认为, 从根本上看, 当务之急是指导学生会精读与泛读。

1. 精读。

“打基础必须学会精读”。所谓精读称“细读”, 是一种理解性或充分解性的阅读, 是其他所有阅读方式方法之基础;学会精读, 掌握阅读本领才成为可能。

指导学生学习精读, 一要指导他们自我培养细读精思的态度和习惯, 培养对读物的敏锐语感。二要指导他们把精读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紧密结合起来。“阅读就是思维”, 抓住思维品质, 阅读与深究才成为可能, 同时也促进自身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三要指导他们尽可能从读物中汲取丰富的知识, 思想和语言营养。四要指导他们在精读过程中学会圈、划、评、记等阅读本领, 这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学问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2. 泛读。

泛读, 是指广泛阅读。对中学生来说, 泛读也是一种最基础性的总结本领, 只有具备这种本领, 才能开阔视野, 增长才智。日本专家主张,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要想不落后于形势, 就需要读更多的书。前苏联教育家研究发现:“孩子们在小学如果读的材料少, 想的东西也少, 那就会影响大脑的发展。”英国教育界强调指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只有具备泛读能力的人, 才可以说明有真正的阅读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 大量事实表明, 学习进步, 人才成长, 有其内在规律, 那就是:泛读、精读出智慧, 文理渗透出人才, 通才取胜。阅读领域过窄, 易形成某种思维定势, 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总之, 泛读对于青少年成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绝不能等闲视之。

教师指导学生泛读, 一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由粗到精, 由简到繁, 由少到多。更要注意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多读书。如果泛读指导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立起来, 那就大错特错了。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几十年的教育经验指出:“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 他的思考也就越清晰, 他的智慧力量也就越活跃。”“要提高难教儿童的学习成绩, 不是靠没完没了的反复抠教科书, 做名目繁多的作业。而是靠教师组织他们认真地, 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才能做到的。”因此广泛地阅读益智读物, 可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 激发学生思考, 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二要教师示范、身教。要让学生觉察他们的教师就是“泛读的行家”。教师有泛读经验心得, 才能讲在点子上, 增加指导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三要坚持让学生从独立泛读实践中学会泛读。泛读跟精读一样,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智性和实践性活动, 离开学生自身的泛读实践, 其能是无从获得的。教师要指导, 但不要让指导代替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泛读, 绝不是漫不经心地“泛泛而读”。它是一种以广泛涉猎、吸收知识营养为目的的阅读方法或手段。泛读时, 要求目标明确, 注意力集中, 善于抓重点、抓目的。如果思想不集中, 随手翻翻, 读后无所获得, 这就不是泛读了。

指导泛读,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各式各样的文章、期刊、报纸、伟人或名家著作, 不失时机地看新作品。这对学习非常有益。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 泛读应有计划, 并持之以恒, 逐步积累, 有得必录, 并尽可能地把心得运用于实际。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 语文教学也应有新的思想。但是, 无论如何改革,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 都需要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 才能丰富自己各个领域的知识, 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 语文生命才会有新鲜的动力源。

摘要:新课改下语文课外阅读在学习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使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掌握一些课外阅读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作用,方法

参考文献

阅读动力论文 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习动力,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走入英语课堂的过程中, 对英语传统的教学理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更强调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 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

一、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学习动力的必要性

(一)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初中英语的要求, 初中毕业生需要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达到五级, 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进行生词意义推断、准确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有效把握文章内容等。而阅读能力能体现学生能否进行语言运用, 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进行课程达标的训练过程。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能有效挖掘学生的潜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来讲是最好的催化剂,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自身学习能力的挖掘。如果学生有了内在的学习动能, 在课堂之外也能保持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 自主进行英语文章阅读, 他们的学习潜能会更大地得到开发。

二、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问题

(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目标与计划, 学习兴趣不高

英语阅读教学要想取得成功, 非常有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对阅读感兴趣, 才会主动进行阅读, 然而当前学生大多是被动学习, 为了考试而学习,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也就谈不上自己制定学习的目标与计划, 主动进行有效学习了。

(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注重阅读技巧与方法的训练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视的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忽视了学生阅读技巧与方法的训练, 造成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虽然能看得懂文章, 但是做题上却常常出现错误, 甚至无从下手。

(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机制

学习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虽然有教师的引导, 但是学生注意力的焦点都是由自身把控的。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没有学习动力, 很难对自己进行有效监管, 所以初中生上课常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

(四) 教师对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师大多是在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 重视的是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各种学习技巧与方法,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 并没有重视如何在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力的提升。

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考试, 用分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很少有其他的评价方式。考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但是如果考试成绩差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起不到评价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学习动力

(一) 教学前, 充分尊重学生, 给予学生一定自主权

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着主体角色,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 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范围。

(二) 教学中, 穿插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监控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读懂文章, 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 将各种阅读方式融入教学中去。比如说我们需要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就可以进行略读;如果我们要在文章中寻找具体的信息, 则需要跳读。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科学有效的阅读技巧, 不仅在考试中能准确做题,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独立进行阅读活动。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对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及时对自身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整, 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三) 教学后, 及时进行评价, 发挥评价的作用

教学评价不仅仅指每次的英语考试, 而是在每堂课结束后都需要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桌之间互相评价, 配合来自教师的评价进行。比如根据之前学生自主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自我检测, 有没有完成;同学之间互相描述对方的学习过程;教师则可以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笔记进行抽查或者组织学生完成月度报告, 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评价。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法下一篇:工程设计招标